CN101927969A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927969A CN101927969A CN 201010273875 CN201010273875A CN101927969A CN 101927969 A CN101927969 A CN 101927969A CN 201010273875 CN201010273875 CN 201010273875 CN 201010273875 A CN201010273875 A CN 201010273875A CN 101927969 A CN101927969 A CN 10192796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ope
- last
- following
- friction
- friction disc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ge And Drive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 Pulleys (AREA)
Abstract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机架、摩擦滚筒、传动机构与张紧机构,摩擦滚筒上单层缠绕有进出绳端同侧布置的钢丝绳,传动机构包括大齿轮、中间惰轮与小齿轮,动力经大齿轮、中间惰轮、小齿轮传到传动轴,张紧机构包括传动轴以及构成双摇杆结构的上控制轴、下控制轴、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上控制轴、下控制轴上设置有由导轮、轮圈、摩擦圆盘与可调式弹簧组成的摩擦装置,摩擦圆盘与轮圈之间为锥面楔形配合结构,上绳轮圈绳槽、下绳轮圈绳槽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以及上绳导轮绳槽、下绳导轮绳槽之间的水平中心距均与出绳端、进绳端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本发明不仅张紧力可调、安全可靠性高,且张紧力大、空间布局不受限、操作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钢丝绳张紧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具体适用于风电安装船配套升降系统上额定负载80T、最大负载100T、进出绳端同侧布置且进出绳端交替变化的摩擦绞车。
背景技术
摩擦绞车一般采用双摩擦滚筒结构,主要应用于造船厂船台、落差较大的险滩、工程船等,起移船、拖带等作用。摩擦绞车依靠摩擦力驱动钢丝绳,钢丝绳不固定在滚筒上,而是在滚筒上缠绕若干圈并经由滚筒引出,常规摩擦绞车的钢丝绳进出绳端为异侧布置,进绳端为紧边,出绳端为松边。为保证钢丝绳出绳端产生必要的张紧力以消除钢丝绳在滚筒上的打滑现象,实现摩擦传动,就需要在钢丝绳出绳端增设张紧装置。
常规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按张紧力生成设备的不同主要可分为绞车张紧装置、重锤张紧装置和液压张紧装置。
绞车张紧装置:该种张紧装置仅仅能起到钢丝绳张紧的作用,其张紧力不可调,且当绞车或控制系统出现故障时,不能对钢丝绳产生恒定的张紧力,甚至会出现张紧力失效的现象,其安全可靠性相对降低。
重锤张紧装置:该种张紧装置能够始终产生恒定的张紧力并能吸收钢丝绳的变形量,可靠性较高,但其张紧力不可调且空间布局受限。
液压张紧装置:该种张紧装置的张紧力可调,但若其液压系统或控制系统出现问题时,其对钢丝绳不能产生恒定的张紧力,甚至会出现张紧力失效的现象,其安全可靠性相对较低。
其余的常规摩擦绞车钢丝绳张紧装置鲜有报道,即使有也主要是在进出绳端增设固定式或可调式导轮以实现钢丝绳张紧动作,虽然其结构紧凑,操作方便,但主要是针对负载较小,即20T以下的摩擦绞车,张紧力较小。
由上可见,绞车张紧装置、重锤张紧装置、液压张紧装置以及其余的常规摩擦绞车钢丝绳张紧装置均不能同时满足张紧力可调、张紧力较大、安全可靠性较高、空间布局不受限、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自动控制等要求,而这些要求又为本发明所欲适用的主要对象,即额定负载80T、最大负载100T,钢丝绳进出绳端同侧布置且进出绳端交替变化的摩擦绞车所必需的。
中国专利公开号为CN101618796A,公开日为2010年1月6日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伸缩带式输送机的变频式自动张紧装置,其主要结构由滚筒、滚筒架、腹环、固定板、端头组件、轴承组件、联接套、传动轴、减速器、制动器、联轴器、变频电机、液压机构、电控箱组成,采用收放滚筒、双行星伞齿轮变向变速、单向湿式制动器制动,变频调速、液压动力相结合的设计,使张紧装置实现了自动控制变速、变向、制动、缠绕钢丝绳等功能,电控箱采用微计算机处理器程序控制,传感器摄取功能信息,此装置设计先进,结构紧凑,操作使用方便,安全稳定可靠,强度好,力量大,可有效控制滚筒转动、变速、变向,增大了钢丝绳的收放能力,满足了伸缩带式输送机长运距、大运量、高速度条件下对张力的需要。虽然该发明可以实现自动控制变速、安全稳定可靠、力量大等优点,但其功能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信息反馈与电脑控制,因而需要增设较多的电子设备、扩大布置面积,从而影响了该发明的应用范围,且其不能满足进出绳端同侧布置的使用要求,此外,其张紧力量也远不能实现额定负载80T的要求。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中的张紧装置都不能同时满足张紧力可调、张紧力较大、安全可靠性较高、空间布局不受限、操作方便、实用性强、自动控制等要求,都不能较好的应用于额定负载80T、最大负载100T,钢丝绳进出绳端同侧布置且进出绳端交替变化的摩擦绞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张紧力较小、安全可靠性较低、空间布局受限、操作不方便的缺陷与问题,提供一种张紧力可调、张紧力较大、安全可靠性较高、空间布局不受限、操作方便的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机架、摩擦滚筒、传动机构与张紧机构,所述摩擦滚筒上设置有单层缠绕的钢丝绳,该钢丝绳的上绳端、下绳端一进一出于摩擦滚筒的同侧布置,且上绳端、下绳端均延伸至设置在机架上的张紧机构的内部,张紧机构通过传动机构与摩擦滚筒传动配合;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摩擦滚筒同轴的大齿轮、中间惰轮与小齿轮,大齿轮通过铰孔螺栓固定在摩擦滚筒上,中间惰轮同时与大齿轮、小齿轮相啮合,小齿轮通过小齿轮平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传动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左传动轴承、右传动轴承与机架固定连接;
所述张紧机构包括传动轴、上控制轴、下控制轴与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传动轴上近左传动轴承的部位通过上绳圆盘平键与上绳摩擦圆盘固定连接,上绳摩擦圆盘的外轮廓与上绳轮圈的内孔相配合,上绳轮圈的外侧设置有上绳轮圈绳槽,上绳轮圈绳槽与上绳导轮的外侧上设置的上绳导轮绳槽之间设置有上绳端,上绳导轮通过上绳导轮轴承与上控制轴固定连接;
所述上控制轴的一端与机架铰连,另一端与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铰连,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的另一端与下控制轴铰连,下控制轴的另一端与机架铰连;
所述下控制轴上远离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的部位通过下绳导轮轴承与下绳导轮固定连接,下绳导轮的外侧上设置的下绳导轮绳槽与下绳轮圈的外侧上设置的下绳轮圈绳槽之间设置有下绳端,下绳轮圈的内孔与下绳摩擦圆盘的外轮廓相配合,下绳摩擦圆盘通过下绳圆盘平键与传动轴固定连接。
所述上绳摩擦圆盘与下绳摩擦圆盘的外轮廓均为锥形,上绳轮圈与下绳轮圈的内孔均为关于绳槽中心线对称的锥孔,且上绳摩擦圆盘与上绳轮圈之间、下绳摩擦圆盘与下绳轮圈之间均为锥面楔形配合结构。
所述上绳摩擦圆盘包括上绳左摩擦圆盘与上绳右摩擦圆盘,上绳左摩擦圆盘与上绳右摩擦圆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调式上绳弹簧,可调式上绳弹簧通过上绳螺栓、上绳螺母与上绳左摩擦圆盘、上绳右摩擦圆盘固定连接;
所述下绳摩擦圆盘包括下绳左摩擦圆盘与下绳右摩擦圆盘,下绳左摩擦圆盘与下绳右摩擦圆盘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调式下绳弹簧,可调式下绳弹簧通过下绳螺栓、下绳螺母与下绳左摩擦圆盘、下绳右摩擦圆盘固定连接。
所述可调式上绳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所述可调式下绳弹簧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上绳轮圈绳槽、下绳轮圈绳槽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上绳轮圈绳槽、下绳轮圈绳槽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与上绳端、下绳端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
所述上绳导轮绳槽、下绳导轮绳槽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上绳导轮绳槽、下绳导轮绳槽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与上绳端、下绳端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
所述上绳轮圈绳槽处的线速度大于钢丝绳的线速度,下绳轮圈绳槽处的线速度等于上绳轮圈绳槽处的线速度,且钢丝绳的线速度等于摩擦滚筒上绳槽节圆处的线速度。
所述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通过油缸固定螺栓、油缸固定螺母与机架固定连接,且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上设置有上油口与下油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由于本发明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中钢丝绳的上、下两绳端一进一出于摩擦滚筒的同侧布置,出绳端为松边且为控制对象,进绳端为紧边、其张紧力为负载大小,针对钢丝绳进出绳端同侧布置且进出绳端交替变化的工况分别设计了上控制轴、下控制轴以及其上设置的摩擦装置来控制钢丝绳出绳端的张紧力,并在上控制轴、下控制轴之间设置有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该种双作用油缸上设置有上油口与下油口,使用时,可以通过上油口、下油口的进油来控制双作用油缸上双活塞杆的伸缩,从而控制上控制轴、下控制轴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而张紧钢丝绳的出绳端,松弛钢丝绳的进绳端;而且,本发明在上控制轴、下控制轴上设置的针对钢丝绳出绳端、进绳端的摩擦装置中均安装有可调式弹簧,可以通过调整可调式弹簧的压缩量来调整出绳端所受到的摩擦力,从而调整出绳端的张紧力,以满足进绳端负载的变化。因此本发明的张紧力可调。
2、由于本发明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中的钢丝绳在摩擦滚筒上单层缠绕、同侧布置,摩擦滚筒通过传动机构与张紧机构传动配合,张紧机构内又分别卡着钢丝绳的出绳端与进绳端,这些设计可以保证钢丝绳在同侧布置的情况下具有比较大的强度,能够承受较大的负载,如额定负载80T、最大负载100T;而且,张紧机构中上控制轴、下控制轴上都设置有相互配合的轮圈、摩擦圆盘以及导轮,且轮圈与摩擦圆盘之间为锥面楔形配合结构,该种设计可以确保张紧机构对钢丝绳的出绳端与进绳端具有较强的摩擦力,不仅可以提高钢丝绳的负载能力,而且可以提供恒定的拉力,有效避免了张紧力失效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本发明的安全性;此外,本发明中的上绳轮圈绳槽、下绳轮圈绳槽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以及上绳导轮绳槽、下绳导轮绳槽之间的水平中心距均与出绳端、进绳端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该种设计可以提高张紧机构对钢丝绳出绳端、进绳端的摩擦力,进一步提高本发明的安全性与负载能力。因此本发明不仅张紧力较大,而且安全可靠性较高,可有效避免张紧力失效情况的发生。
3、由于本发明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中主要依靠摩擦滚筒、传动机构与张紧机构来实现单层缠绕、同侧上下布置的钢丝绳的张紧力可调、张紧力较大、安全可靠性较高的功能目的,整个机构全为机械结构,且结构比较紧凑,也不需要额外的电子仪器与比较多的线路布置,大大节省了张紧装置的安装空间,有利于其应用范围的扩大。因此本发明的空间布局不受限,应用范围较广。
4、由于本发明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主要由摩擦滚筒、传动机构与张紧机构构成,传动机构包括大齿轮、中间惰轮与小齿轮,张紧机构包括双作用油缸、上控制轴、下控制轴以及由轮圈、导轮、摩擦圆盘、可调式弹簧构成的摩擦装置,使用中,通过在双作用油缸上的上油口、下油口分别进油来控制上控制轴、下控制轴进行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以达到调整出绳端上摩擦力的效果,从而调整出绳端上的张紧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可调式弹簧调整出绳端上的张紧力,适用于钢丝绳进出绳端交替变化且进绳端负载变化的工况,整个操作流程简单、操作方式简便,不仅能够自动控制钢丝绳的张紧力,而且不需要依赖电子元件与电脑,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安全性。因此本发明不仅结构紧凑、操作方便,而且能够自动控制、实用性较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绳摩擦圆盘、下绳摩擦圆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左视图。
图中:机架1,摩擦滚筒2,传动机构3,张紧机构4,钢丝绳5,上绳端51,下绳端52,上绳摩擦圆盘6,上绳圆盘平键61,上绳左摩擦圆盘62,上绳右摩擦圆盘63,可调式上绳弹簧64,上绳螺栓641,上绳螺母642,上绳轮圈7,上绳轮圈绳槽71,下绳摩擦圆盘8,下绳圆盘平键81,下绳左摩擦圆盘82,下绳右摩擦圆盘83,可调式下绳弹簧84,下绳螺栓841,下绳螺母842,下绳轮圈9,下绳轮圈绳槽91,传动轴10,左传动轴承101,右传动轴承102,大齿轮11,铰孔螺栓111,中间惰轮12,小齿轮13,小齿轮平键131,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油缸固定螺栓161,油缸固定螺母162,上绳导轮17,上绳导轮绳槽171,上绳导轮轴承172,下绳导轮18,下绳导轮绳槽181,下绳导轮轴承182,上油口a,下油口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3,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机架1、摩擦滚筒2、传动机构3与张紧机构4,所述摩擦滚筒2上设置有单层缠绕的钢丝绳5,该钢丝绳5的上绳端51、下绳端52一进一出于摩擦滚筒2的同侧布置,且上绳端51、下绳端52均延伸至设置在机架1上的张紧机构4的内部,张紧机构4通过传动机构3与摩擦滚筒2传动配合;
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与摩擦滚筒2同轴的大齿轮11、中间惰轮12与小齿轮13,大齿轮11通过铰孔螺栓111固定在摩擦滚筒2上,中间惰轮12同时与大齿轮11、小齿轮13相啮合,小齿轮13通过小齿轮平键131与传动轴10固定连接,传动轴10的两端分别通过左传动轴承101、右传动轴承102与机架1固定连接;
所述张紧机构4包括传动轴10、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与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传动轴10上近左传动轴承101的部位通过上绳圆盘平键61与上绳摩擦圆盘6固定连接,上绳摩擦圆盘6的外轮廓与上绳轮圈7的内孔相配合,上绳轮圈7的外侧设置有上绳轮圈绳槽71,上绳轮圈绳槽71与上绳导轮17的外侧上设置的上绳导轮绳槽171之间设置有上绳端51,上绳导轮17通过上绳导轮轴承172与上控制轴14固定连接;
所述上控制轴14的一端与机架1铰连,另一端与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铰连,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的另一端与下控制轴15铰连,下控制轴15的另一端与机架1铰连;
所述下控制轴15上远离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的部位通过下绳导轮轴承182与下绳导轮18固定连接,下绳导轮18的外侧上设置的下绳导轮绳槽181与下绳轮圈9的外侧上设置的下绳轮圈绳槽91之间设置有下绳端52,下绳轮圈9的内孔与下绳摩擦圆盘8的外轮廓相配合,下绳摩擦圆盘8通过下绳圆盘平键81与传动轴10固定连接。
所述上绳摩擦圆盘6与下绳摩擦圆盘8的外轮廓均为锥形,上绳轮圈7与下绳轮圈9的内孔均为关于绳槽中心线对称的锥孔,且上绳摩擦圆盘6与上绳轮圈7之间、下绳摩擦圆盘8与下绳轮圈9之间均为锥面楔形配合结构。
所述上绳摩擦圆盘6包括上绳左摩擦圆盘62与上绳右摩擦圆盘63,上绳左摩擦圆盘62与上绳右摩擦圆盘6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调式上绳弹簧64,可调式上绳弹簧64通过上绳螺栓641、上绳螺母642与上绳左摩擦圆盘62、上绳右摩擦圆盘63固定连接;
所述下绳摩擦圆盘8包括下绳左摩擦圆盘82与下绳右摩擦圆盘83,下绳左摩擦圆盘82与下绳右摩擦圆盘8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调式下绳弹簧84,可调式下绳弹簧84通过下绳螺栓841、下绳螺母842与下绳左摩擦圆盘82、下绳右摩擦圆盘83固定连接。
所述可调式上绳弹簧64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所述可调式下绳弹簧84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所述上绳轮圈绳槽71、下绳轮圈绳槽9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上绳轮圈绳槽71、下绳轮圈绳槽91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与上绳端51、下绳端52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
所述上绳导轮绳槽171、下绳导轮绳槽18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上绳导轮绳槽171、下绳导轮绳槽181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与上绳端51、下绳端52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
所述上绳轮圈绳槽71处的线速度大于钢丝绳5的线速度,下绳轮圈绳槽91处的线速度等于上绳轮圈绳槽71处的线速度,且钢丝绳5的线速度等于摩擦滚筒2上绳槽节圆处的线速度。钢丝绳5的线速度与摩擦滚筒2绳槽处线速度一致,上、下绳轮圈绳槽处线速度略大于钢丝绳5的线速度,且轮圈绳槽处线速度只与传动机构有关。当图1–图3中所示的上绳端51为出绳端时,下绳端52理论上只与下绳导轮18接触,而不与下绳轮圈9接触;当下绳端52为出绳端时,上绳端51理论上只与上绳轮圈7接触,而不与上绳导轮17接触。
所述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通过油缸固定螺栓161、油缸固定螺母162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上设置有上油口a与下油口b。
本发明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机架1、摩擦滚筒2、传动机构3与张紧机构4,其中,机架1主要起固定、支撑作用,钢丝绳5在摩擦滚筒2上为单层缠绕,且两绳端一进一出呈同侧上下布置,其线速度为摩擦滚筒2绳槽节圆处线速度。张紧装置控制对象为钢丝绳5的出绳端,其为松边,张紧状态时,出绳端的张紧力与进绳端的张紧力、钢丝绳5在摩擦滚筒2上缠绕的总包角以及钢丝绳5与摩擦滚筒2之间的摩擦系数有关,且在进绳端的张紧力一定时,出绳端的张紧力随包角和摩擦系数增加呈指数衰减;松弛状态时,出绳端的张紧力将减小且容易在摩擦滚筒2上打滑,影响摩擦绞车的摩擦传动。钢丝绳5的进绳端为紧边,其张紧力等于负载大小,无需控制。
传动机构3包括大齿轮11、中间惰轮12与小齿轮13,摩擦滚筒2通过大齿轮11、中间惰轮12、小齿轮13、小齿轮平键131将动力传递给传动轴10,且保证传动轴10的转向与摩擦滚筒2一致。
张紧机构4包括传动轴10、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与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上分别设置有与上绳端51、下绳端52相对应的摩擦装置,该些摩擦装置主要包括导轮、轮圈、摩擦圆盘与可调式弹簧。
当上绳端51、下绳端52分别为出绳端、进绳端时,使用时的具体情况如下:
在上绳端51:传动轴10通过上绳圆盘平键61将动力传递给上绳摩擦圆盘6,由于上绳摩擦圆盘6与上绳轮圈7构成锥面楔形结构,上绳摩擦圆盘6通过摩擦将动力传递给上绳轮圈7并使其成为张紧主动轮,同时,由于上绳导轮17与上绳轮圈7共同将钢丝绳5的上绳端51压紧,钢丝绳5通过摩擦将动力传递给上绳导轮17,使其形成张紧从动轮,上绳轮圈7的上绳轮圈绳槽71处的线速度略大于钢丝绳5的线速度,使得上绳端51在张紧状态下往外出绳,并且上绳端51的张紧力可通过可调式上绳弹簧64的压缩量进行调整以适应下绳端52的负载变化。
在下绳端52:传动轴10通过下绳圆盘平键81将动力传递给下绳摩擦圆盘8,由于下绳摩擦圆盘8与下绳轮圈9构成锥面楔形结构,下绳摩擦圆盘8通过摩擦将动力传递给下绳轮圈9并使其成为主动轮,同时,钢丝绳5通过摩擦将动力传递给下绳导轮18,使其形成从动轮,下绳端52为自由状态,其线速度与摩擦滚筒绳槽线速度一致且张紧力为负载大小,下绳导轮18起导向作用,下绳轮圈9不与下绳端接触。
当上绳端51、下绳端52分别为进绳端、出绳端,使用时的具体情况如下:
在上绳端51:传动轴10通过上绳圆盘平键61将动力传递给上绳摩擦圆盘6,由于上绳摩擦圆盘6与上绳轮圈7构成锥面楔形结构,上绳摩擦圆盘6通过摩擦将动力传递给上绳轮圈7并使其成为主动轮,同时,上绳端51为自由端,其线速度与摩擦滚筒绳槽线速度一致且张紧力为负载大小,上绳轮圈7起导向作用,上绳导轮17为静止状态,且不与上绳端51接触。
在下绳端52:传动轴10通过下绳圆盘平键81将动力传递给下绳摩擦圆盘8,由于下绳摩擦圆盘8与下绳轮圈9构成锥面楔形结构,下绳摩擦圆盘8通过摩擦将动力传递给下绳轮圈9并使其成为张紧主动轮,同时,钢丝绳5通过摩擦将动力传递给下绳导轮18,使其形成张紧从动轮,下绳轮圈9的下绳轮圈绳槽91处的线速度略大于钢丝绳5的线速度,使得下绳端52在张紧状态下往外出绳,并且下绳端52的张紧力可通过可调式下绳弹簧84的压缩量进行调整以适应上绳端51的负载变化。
同时,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构成双摇杆机构,通过控制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上的上油口a、下油口b的进油方向,可达到相应位置钢丝绳5的出绳端张紧、进绳端松弛的目的,具体为:
当钢丝绳5的出绳端、进绳端分别为图中的上绳端51、下绳端52时,控制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上的上油口a进油,使活塞杆向下移动,活塞杆带动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绕相应的铰点进行顺时针转动,固定在上控制轴14的上绳导轮17压紧上绳端51,固定在下控制轴15的下绳导轮18松弛下绳端52;
当钢丝绳5的出绳端、进绳端分别为图中的下绳端52、上绳端51时,双作用油缸16上的下油口b进油,使活塞杆向上移动,带动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绕相应的铰点进行逆时针转动,固定在上控制轴14的上绳导轮17松弛上绳端51,固定在下控制轴15的下绳导轮18压紧下绳端52。
由上可见,采用本发明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不仅可适用于负载变化、钢丝绳进出绳端同侧布置且交替变化的工况,并保证钢丝绳出绳端产生必要的张紧力以消除钢丝绳在摩擦滚筒上的打滑现象,显著实现风电安装船配套升降系统摩擦绞车的摩擦传动,而且本发明负载较大,完全可以满足额定负载80T、最大负载100T的负载要求,此外,本装置还具有安全可靠性较高、操作简单、实用性强、能自动控制、张紧力可调的特点。
Claims (7)
1.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包括机架(1)、摩擦滚筒(2)、传动机构(3)与张紧机构(4),所述摩擦滚筒(2)上设置有单层缠绕的钢丝绳(5),该钢丝绳(5)的上绳端(51)、下绳端(52)一进一出于摩擦滚筒(2)的同侧布置,且上绳端(51)、下绳端(52)均延伸至设置在机架(1)上的张紧机构(4)的内部,张紧机构(4)通过传动机构(3)与摩擦滚筒(2)传动配合,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动机构(3)包括与摩擦滚筒(2)同轴的大齿轮(11)、中间惰轮(12)与小齿轮(13),大齿轮(11)通过铰孔螺栓(111)固定在摩擦滚筒(2)上,中间惰轮(12)同时与大齿轮(11)、小齿轮(13)相啮合,小齿轮(13)通过小齿轮平键(131)与传动轴(10)固定连接,传动轴(10)的两端分别通过左传动轴承(101)、右传动轴承(102)与机架(1)固定连接;
所述张紧机构(4)包括传动轴(10)、上控制轴(14)、下控制轴(15)与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传动轴(10)上近左传动轴承(101)的部位通过上绳圆盘平键(61)与上绳摩擦圆盘(6)固定连接,上绳摩擦圆盘(6)的外轮廓与上绳轮圈(7)的内孔相配合,上绳轮圈(7)的外侧设置有上绳轮圈绳槽(71),上绳轮圈绳槽(71)与上绳导轮(17)的外侧上设置的上绳导轮绳槽(171)之间设置有上绳端(51),上绳导轮(17)通过上绳导轮轴承(172)与上控制轴(14)固定连接;
所述上控制轴(14)的一端与机架(1)铰连,另一端与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铰连,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的另一端与下控制轴(15)铰连,下控制轴(15)的另一端与机架(1)铰连;
所述下控制轴(15)上远离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的部位通过下绳导轮轴承(182)与下绳导轮(18)固定连接,下绳导轮(18)的外侧上设置的下绳导轮绳槽(181)与下绳轮圈(9)的外侧上设置的下绳轮圈绳槽(91)之间设置有下绳端(52),下绳轮圈(9)的内孔与下绳摩擦圆盘(8)的外轮廓相配合,下绳摩擦圆盘(8)通过下绳圆盘平键(81)与传动轴(10)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绳摩擦圆盘(6)与下绳摩擦圆盘(8)的外轮廓均为锥形,上绳轮圈(7)与下绳轮圈(9)的内孔均为关于绳槽中心线对称的锥孔,且上绳摩擦圆盘(6)与上绳轮圈(7)之间、下绳摩擦圆盘(8)与下绳轮圈(9)之间均为锥面楔形配合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绳摩擦圆盘(6)包括上绳左摩擦圆盘(62)与上绳右摩擦圆盘(63),上绳左摩擦圆盘(62)与上绳右摩擦圆盘(6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调式上绳弹簧(64),可调式上绳弹簧(64)通过上绳螺栓(641)、上绳螺母(642)与上绳左摩擦圆盘(62)、上绳右摩擦圆盘(63)固定连接;
所述下绳摩擦圆盘(8)包括下绳左摩擦圆盘(82)与下绳右摩擦圆盘(83),下绳左摩擦圆盘(82)与下绳右摩擦圆盘(83)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可调式下绳弹簧(84),可调式下绳弹簧(84)通过下绳螺栓(841)、下绳螺母(842)与下绳左摩擦圆盘(82)、下绳右摩擦圆盘(83)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调式上绳弹簧(64)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所述可调式下绳弹簧(84)的数量为四个,且沿同一圆周均匀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绳轮圈绳槽(71)、下绳轮圈绳槽(9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上绳轮圈绳槽(71)、下绳轮圈绳槽(91)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与上绳端(51)、下绳端(52)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
所述上绳导轮绳槽(171)、下绳导轮绳槽(181)的形状均为半圆形,且上绳导轮绳槽(171)、下绳导轮绳槽(181)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与上绳端(51)、下绳端(52)之间的水平中心距一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绳轮圈绳槽(71)处的线速度大于钢丝绳(5)的线速度,下绳轮圈绳槽(91)处的线速度等于上绳轮圈绳槽(71)处的线速度,且钢丝绳(5)的线速度等于摩擦滚筒(2)上绳槽节圆处的线速度。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通过油缸固定螺栓(161)、油缸固定螺母(162)与机架(1)固定连接,且双活塞杆双作用油缸(16)上设置有上油口(a)与下油口(b)。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738750A CN101927969B (zh) | 2010-09-07 | 2010-09-07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0102738750A CN101927969B (zh) | 2010-09-07 | 2010-09-07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7969A true CN101927969A (zh) | 2010-12-29 |
CN101927969B CN101927969B (zh) | 2012-09-05 |
Family
ID=433674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273875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927969B (zh) | 2010-09-07 | 2010-09-07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1927969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00165A (zh) * | 2017-08-17 | 2017-12-22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CN113353831A (zh) * | 2021-04-22 | 2021-09-07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摩擦绞车 |
CN118370087A (zh) * | 2024-04-29 | 2024-07-23 | 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借力张紧变频变幅式深纹核桃摇振采摘机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102499A (zh) * | 1985-04-12 | 1986-10-29 | 维利·哈贝格 | 绞辘机构 |
FR2695115A1 (fr) * | 1992-09-01 | 1994-03-04 | Bretagne Hydraulique | Dispositif de halage d'un câble. |
CN2581416Y (zh) * | 2002-07-24 | 2003-10-22 | 俞晓光 | 直接压绳式排绳装置 |
CN201116268Y (zh) * | 2007-08-02 | 2008-09-17 |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卷扬钢丝绳压紧机构 |
-
2010
- 2010-09-07 CN CN2010102738750A patent/CN101927969B/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86102499A (zh) * | 1985-04-12 | 1986-10-29 | 维利·哈贝格 | 绞辘机构 |
FR2695115A1 (fr) * | 1992-09-01 | 1994-03-04 | Bretagne Hydraulique | Dispositif de halage d'un câble. |
CN2581416Y (zh) * | 2002-07-24 | 2003-10-22 | 俞晓光 | 直接压绳式排绳装置 |
CN201116268Y (zh) * | 2007-08-02 | 2008-09-17 | 徐州工程机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型卷扬钢丝绳压紧机构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500165A (zh) * | 2017-08-17 | 2017-12-22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CN113353831A (zh) * | 2021-04-22 | 2021-09-07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摩擦绞车 |
CN118370087A (zh) * | 2024-04-29 | 2024-07-23 | 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借力张紧变频变幅式深纹核桃摇振采摘机 |
CN118370087B (zh) * | 2024-04-29 | 2024-10-22 | 北京林业大学 | 一种借力张紧变频变幅式深纹核桃摇振采摘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927969B (zh) | 2012-09-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143980U (zh) | 一种无乱绳现象的卷扬机 | |
CN103193172B (zh) | 一种无乱绳现象的卷扬机 | |
WO2020088303A1 (zh) | 安装有自动换挡的行星齿轮变速器的卷扬机 | |
CN201165858Y (zh) | 双盘式液压制动液力-机械传动滚筒 | |
CN101927969B (zh)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
CN203319601U (zh) | 一种张紧驱动的卷扬提升机构 | |
CN202848944U (zh) | 一种长运距大牵引力变频双速运输绞车 | |
CN202116227U (zh) | 一种变幅卷筒止动装置 | |
CN102180420A (zh) | 一种矿用双速多用绞车 | |
CN202897917U (zh) | 快放卷扬带式制动机构 | |
CN200981796Y (zh) | 手拉葫芦防轻载失灵的手链轮机构 | |
CN203212239U (zh) | 一种双轮自行式承马 | |
CN110686020A (zh) | 一种带式制动装置及装有该带式制动装置的齿轨车辆 | |
CN101792095A (zh) | 一种煤矿用液控型无极绳绞车 | |
CN102101626A (zh) | 一种压链式吊篮用提升装置 | |
CN110686024B (zh) | 齿轨车辆用制动力平衡机构及装有该机构的带式制动装置 | |
CN101407299A (zh) | 一种双筒铰接式多绳缠绕提升机 | |
CN202864794U (zh) | 一种变频无极绳连续牵引车 | |
CN111747332A (zh) | 一种液压强夯机双卷扬装置 | |
CN109823975A (zh) | 一种石油钻机用交流变频电动绞车 | |
CN1046117C (zh) | 高处作业吊篮用提升机 | |
CN103896173A (zh) | 卷扬机构的调速装置、卷扬机构和起重机 | |
CN203143896U (zh) | 一种单绳缠绕式矿井提升机 | |
CN104098040B (zh) | 一种用于半潜式海洋平台的储绳绞车 | |
CN201850034U (zh) | 一种压链式吊篮用提升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90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