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353831A - 摩擦绞车 - Google Patents
摩擦绞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353831A CN113353831A CN202110435403.9A CN202110435403A CN113353831A CN 113353831 A CN113353831 A CN 113353831A CN 202110435403 A CN202110435403 A CN 202110435403A CN 113353831 A CN113353831 A CN 1133538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 driving
- tensioning wheel
- assembly
- friction wi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4804 wi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3638 chemical reduc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compound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323 axial leng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503 joint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6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B66D1/74—Capstans
- B66D1/7405—Capstans having two or more drums providing tractive force
- B66D1/741—Capstans having two or more drums providing tractive force and having rope storing mea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28—Othe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6D1/40—Control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6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B66D1/74—Capstans
- B66D1/7415—Friction drives, e.g. pulleys, having a cable winding angle of less than 360 degre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1/0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 B66D1/60—Rope, cable, or chain winding mechanisms; Capstan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 B66D1/74—Capstans
- B66D1/7463—Accessorie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7/00—Gearings for conveying rotary motion by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 F16H7/08—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 F16H7/10—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 F16H7/12—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 F16H7/1254—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 F16H7/1263—Means for varying tension of belts, ropes, or chains by adjusting the axis of a pulley of an idle pulley without vibration damping means where the axis of the pulley moves along a substantially straight path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摩擦绞车,该摩擦绞车包括:支架;两个卷筒,平行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卷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卷筒同向转动;防松机构,包括位置调整组件和两个夹紧件,所述两个夹紧件均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两个夹紧件间隔布置,所述位置调整组件与所述两个夹紧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位置调整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夹紧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本公开能避免缆绳从出绳端伸出后因海浪影响而出现松弛,提高摩擦绞车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船舶甲板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摩擦绞车。
背景技术
摩擦绞车是用于辅助储缆绞车收放缆绳的设备,通常缆绳在从储缆绞车上放出后,会先在摩擦绞车上缠绕数圈,再连接到重物上,从而使得由重物产生的拉力直接作用在摩擦绞车上,而不直接作用于储缆绞车,这样可以避免储缆绞车直接承受外负载的作用力。
相关技术中,摩擦绞车包括支架和两个轴线平行的卷筒,两个卷筒设置在支架上。缆绳从储缆绞车伸出后,缠绕在两个卷筒上,从卷筒的端面处观察,缠绕在卷筒上的缆绳绕成腰形,缆绳绕经卷筒后再连接到重物上。
然而,摩擦绞车通常设置在船舶甲板上,在海浪的作用力下,船舶会在海面上沉浮,使缆绳从摩擦绞车的出绳端伸出后,容易出现松弛的情况,进而导致摩擦绞车出现跳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绞车,能避免缆绳从出绳端伸出后因海浪影响而出现松弛,提高摩擦绞车的可靠性。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摩擦绞车,所述摩擦绞车包括:支架;两个卷筒,平行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卷筒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架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卷筒同向转动;防松机构,包括位置调整组件和两个夹紧件,所述两个夹紧件均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两个夹紧件间隔布置,所述位置调整组件与所述两个夹紧件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位置调整组件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夹紧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两个夹紧件包括:第一涨紧轮和第二涨紧轮,所述第一涨紧轮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涨紧轮的轴线平行间隔,且所述第一涨紧轮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涨紧轮的外周壁正对,所述第一涨紧轮和所述第二涨紧轮均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调整组件包括:调整杆和调整件,所述第一涨紧轮可自转地套装在所述调整杆外,所述调整件位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调整杆连接,所述调整件用于控制所述调整杆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涨紧轮的轴线的方向移动。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位置调整组件还包括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板面上包括至少两条平行间隔的导向槽,所述导向槽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涨紧轮的轴线垂直,所述导向板位于所述支架上,所述调整杆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一一对应的导向销,所述导向销沿所述调整杆的轴向间隔布置,且各所述导向槽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内。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变速组件和传动杆,所述变速组件具有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卷筒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传动杆传动连接,所述第二涨紧轮同轴固定套装在所述传动杆外,所述传动杆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变速组件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涨紧轮的线速度不小于所述卷筒的线速度。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变速组件包括:第一传动轮和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卷筒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同轴固定套装在所述传动杆外,所述第一传动轮与所述第二传动轮挠性传动,所述卷筒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传动轮的直径的比值和所述第二传动轮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涨紧轮的直径的比值的乘积不大于1。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两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插装有衬套,所述传动杆的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两个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二涨紧轮位于所述两个安装座之间,所述安装座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传动杆包括同轴相连的第一传动段和第二传动段,所述第一传动段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传动段的直径,所述第一传动段和所述第二传动段分别插装在两个所述衬套内,所述第二涨紧轮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段外,且所述第二涨紧轮的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动段的端面相抵,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定距套,所述定距套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段外,所述第二涨紧轮位于所述定距套和所述第一传动段之间,所述定距套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涨紧轮的端面相抵,所述定距套的另一端与所述衬套相抵。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第一齿轮和两个第二齿轮,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转动,所述两个第二齿轮均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所述两个第二齿轮分别与两个所述卷筒同轴连接。
在本公开实施例的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摩擦绞车还包括耐磨条,所述耐磨条缠绕在所述卷筒上,所述耐磨条与所述卷筒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绞车中,两个卷筒平行间隔布置在支架上,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以使得两个卷筒能同向转动。这样缆绳缠绕在两个卷筒上后,在两个转向相同的卷筒的牵引下,缆绳就能顺着卷筒的转向不断地伸出。并且,在摩擦绞车中还设置有防松机构,拉伸从卷筒中伸出后,可以置入防松机构的两个夹紧件之间的间隙中,此时可以根据缆绳的尺寸,控制位置调整组件调节两个夹紧件的相对位置,使两个夹紧件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让两个夹紧件将缆绳夹持住,以避免摩擦绞车在海浪的作用下,出现缆绳松弛和跳绳的问题,提高摩擦绞车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绞车的主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绞车的俯视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绞车的侧视图;
图4是图1提供的一种A-A截面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向板与调整杆的装配示意图。
图中各标记说明如下:
1-支架,11-底座,12-支撑座,13-半圆夹;
2-卷筒,21-耐磨条;
31-驱动组件,311-驱动电机,312-减速机,313-制动器,32-第一齿轮,33-第二齿轮;
41-位置调整组件,411-调整杆,412-调整件,413-导向板,414-导向槽,415-导向销,42-夹紧件,421-第一涨紧轮,422-第二涨紧轮,423-轮槽,43-变速组件,431-第一传动轮,432-第二传动轮,44-传动杆,441-第一传动段,442-第二传动段,45-安装座,46-衬套,47-定距套;
5-缆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第三”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顶”、“底”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所述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绞车的主视图。如图1所示,该摩擦绞车包括:支架1、两个卷筒2、驱动机构和防松机构。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绞车的俯视图。如图2所示,两个卷筒2平行间隔布置,两个卷筒2可转动地安装在支架1上。
如图1、2所示,驱动机构位于支架1上,驱动机构用于驱动两个卷筒2同向转动。
如图1所示,防松机构包括位置调整组件41和两个夹紧件42,两个夹紧件42均位于支架1上,两个夹紧件42间隔布置,位置调整组件41与两个夹紧件4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位置调整组件41用于控制两个夹紧件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绞车中,两个卷筒2平行间隔布置在支架1上,且通过驱动机构驱动,以使得两个卷筒2能同向转动。这样缆绳5缠绕在两个卷筒2上后,在两个转向相同的卷筒2的牵引下,缆绳5就能顺着卷筒2的转向不断地伸出。并且,在摩擦绞车中还设置有防松机构,拉伸从卷筒2中伸出后,可以置入防松机构的两个夹紧件42之间的间隙中,此时可以根据缆绳5的尺寸,控制位置调整组件41调节两个夹紧件42的相对位置,使两个夹紧件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从而让两个夹紧件42将缆绳5夹持住,以避免摩擦绞车在海浪的作用下,出现缆绳5松弛和跳绳的问题,提高摩擦绞车的可靠性。
本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支架1可以包括:底座11和两个支撑座12,两个支撑座12均安装底座11的同一侧面上,且两个支撑座12平行间隔布置,使两个卷筒2能安装在两个支撑座12之间。
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底座11和支撑座12均为箱型结构。箱型结构为由多个板材拼接而成的壳体。例如,箱型结构可以是有6块板材拼接形成的矩形壳体,且箱型结构的内部中空,以避免支架1整体的质量过大,实现轻量化。同时,为了增强箱型结构的强度,可以在箱型结构的内部设置连接筋板,以支撑围成箱体结构的各个板材。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摩擦绞车的侧视图。如图1、2、3所示,两个支撑座12上均设置有轴承座,且轴承座内置轴承,以使得卷筒2安装在转轴上后,通过将转轴插装轴承内,以将卷筒2安装在支撑座12上,即实现将卷筒2可自转地安装在支架1上。
如图1所示,轴承座包括半圆夹13和锁止件,半圆夹13的两端可以锁止件可拆卸地连接在支撑座12的侧面上。这样半圆夹13的内壁面和支撑座12的侧面之间就形成夹持空间,该夹持空间用于放入轴承,以将轴承固定在支撑座12上。
其中,锁止件可以是螺栓或螺钉等多种可拆卸的连接零件。相应地,在半圆夹13的端部可以设置通孔,以及在支撑座12的侧面上设置与通孔对应的螺孔。这样将螺栓穿过半圆夹13的通孔,并旋入支撑座12的螺孔后,即可将半圆夹13固定在支撑座12上。
可选地,如图1、2所示,两个卷筒2可以是两个直径相同的圆筒。如图1所示,当缆绳5从储缆绞车伸出进入一个卷筒2后,会在该卷筒2上缠绕半圈,接着再进入另一个卷筒2,并在卷筒2上缠绕半圆后绕出摩擦绞车,最后伸入位于摩擦绞车出绳端的防松机构处,即整个缆绳5的缠绕路径为腰圆形。
示例性地,如图2、3所示,摩擦绞车还包括耐磨条21,耐磨条21缠绕在卷筒2上,耐磨条21与卷筒2可拆卸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耐磨条21是安装在卷筒2的绳槽内的。由于摩擦绞车的绳槽一般设计成与滚筒一体的结构形式,一旦绳槽磨损严重后,需要整体更换卷筒2,且拆卸的工作量也很大,通过在卷筒2上设置耐磨条21。因此,将耐磨条21可拆卸安装在卷筒2的绳槽内,通过耐磨条21替代绳槽与缆绳5接触,可以有效减小绳槽的磨损,且即使磨损后也能快速更换,节省维护成本。
其中,卷筒2的绳槽内可以设置螺孔,在耐磨条21上沿耐磨条21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有多个通孔内,且绳槽内的螺孔与通孔一一对应。这样将螺栓穿过耐磨条21的通孔,并旋入绳槽内的螺孔后,即可将耐磨条21可拆卸连接在卷筒2的绳槽内。
其中,耐磨条21可以是柔性条状结构,例如,耐磨条21是橡胶条。由于橡胶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紧密地贴附在卷筒2上,以避免橡胶条安装在卷筒2上后因连接处存在间隙而出现松动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1、2所示,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31、第一齿轮32和两个第二齿轮33,驱动组件31用于驱动第一齿轮32转动,两个第二齿轮33均与第一齿轮32啮合,两个第二齿轮33分别与两个卷筒2同轴连接。
其中,如图2所示,两个第二齿轮33分别同轴套装在两个卷筒2的转轴外,这样第一齿轮32转动时,两个第二齿轮33也能跟随第一齿轮32转动,从而同步驱动两个卷筒2转动。
由于两个第二齿轮33是同时与第一齿轮32啮合的,所以两个第二齿轮33的转向均与第一齿轮32的转向相反,也就使得两个第二齿轮33同向转动。这样缆绳5缠绕在两个卷筒2上后,在两个转向相同的卷筒2的牵引下,缆绳5就能顺着卷筒2的转向不断地伸出。
示例性地,如图1、2所示,驱动组件31包括:驱动电机311、减速机312和制动器313,驱动电机311的输出轴与减速机312的输入轴同轴连接,第一齿轮32同轴套装在减速机312的输出轴外,制动器313用于制动驱动电机311的输出轴。
其中,如图2所示,驱动电机311、减速机312和制动器313均安装在支架1的底座11上。并且,减速机312的输出轴同时贯穿支架1的两个支撑座12,且减速机312的输出轴可自转地插装在两个支撑座12上。减速机312的输出轴位于两个卷筒2之间,这样将第一齿轮32同轴套装在减速机312的输出轴外,就能使位于第一齿轮32两侧的两个卷筒2上的第二齿轮33同时和第一齿轮32啮合。
其中,驱动电机311的输出轴和减速机312的输入轴可以采用联轴器连接,以使驱动电机311的动力能传递至减速机312,进而由减速机312驱动第一齿轮32转动,使第一齿轮32带动两个第二齿轮33转动,以实现驱动两个卷筒2同步转动的目的。
本公开实施例中,制动器313设置在驱动电机311和减速机312之间,制动器313用于制动驱动电机311的输出轴或者减速机312的输入轴,从而中断驱动电机311的动力输入,使卷筒2停止转动。
图4是图1提供的一种A-A截面图。如图3、4所示,两个夹紧件42包括:第一涨紧轮421和第二涨紧轮422,第一涨紧轮421的轴线和第二涨紧轮422的轴线平行间隔,且第一涨紧轮421的外周壁和第二涨紧轮422的外周壁正对,第一涨紧轮421和第二涨紧轮422均可自转地安装在支架1上。
其中,如图3、4所示,第一涨紧轮421和第二涨紧轮422的外周壁上均设有轮槽423,该轮槽423的槽面为圆弧形,且轮槽423的槽面直径可以不大于缆绳5的直径。这样,当缆绳5置入两个涨紧轮之间,可以通过两个涨紧轮上的轮槽423,将缆绳5限制在两个涨紧轮之间,使缆绳5不容易从两个涨紧轮之间脱落。
上述实现方式中,由于涨紧轮能自转,因而采用两个涨紧轮作为夹紧件42夹持缆绳5,使缆绳5进入两个涨紧轮之间后,缆绳5能随涨紧轮的转动一起向外伸出。有效避免因两个涨紧轮夹持缆绳5,导致缆绳5与涨紧轮之间的摩擦过大,而使缆绳5不易伸出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3、4所示,位置调整组件41包括:调整杆411和调整件412,第一涨紧轮421可自转地套装在调整杆411外,调整件412位于支架1上且与调整杆411连接,调整件412用于控制调整杆411沿垂直于第二涨紧轮422的轴线的方向移动。
通过设置调整杆411将第一涨紧轮421套装在调整杆411外,使第一涨紧轮421可自转地安装在支架1上。并且,调整件412能调整调整杆411的位置,使调整杆411沿垂直于第二涨紧轮422的轴线的方向移动,也即可以控制第一涨紧轮421和第二涨紧轮42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以让两个涨紧轮将缆绳5夹持住,避免出现缆绳5松弛和跳绳的问题。
示例性地,如图3、4所示,调整件412包括两个油缸,两个油缸的缸筒安装在支架1的底座11上,两个油缸的伸缩杆的端部分别连接在调整杆411的两端,第一涨紧轮421则套装在调整杆411的中部,即第一涨紧轮421位于两个油缸之间。这样由均布在调整杆411两端的两个油缸同时伸缩,能让调整杆411始终保持着与第二涨紧轮422的轴线平行的姿态移动,保证第一涨紧轮421和第二涨紧轮422始终正对,且两个涨紧轮的轮槽423能对接,将缆绳5夹持住。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导向板与调整杆的装配示意图。如图4、5所示,位置调整组件41还包括导向板413,导向板413的板面上包括至少两条平行间隔的导向槽414,导向槽414的延伸方向与第一涨紧轮421的轴线垂直,导向板413位于支架1上。
如图5所示,调整杆411上设有与导向槽414一一对应的导向销415,导向销415沿调整杆411的轴向间隔布置,且各导向槽414分别位于对应的导向槽414内。
为避免使用一段时间后,因两个油缸的控制精度变差,使两个油缸的伸缩同步性变差,而导致调整杆411难以保持着与第二涨紧轮422的轴线平行的姿态移动的问题。通过在支架1的底座11上安装导向板413,并在导向板413内设置导向槽414,使调整杆411上的导向销415插设在导向槽414内,通过导向槽414对导向销415的限位,使调整杆411能沿着与第一涨紧轮421的轴线垂直的方向移动。
其中,导向板413可以是铜板,铜板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能,避免频繁维护更换。
可选地,防松机构还包括变速组件43和传动杆44,变速组件43具有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与卷筒2传动连接,第二连接部与传动杆44传动连接。如图4所示,第二涨紧轮422同轴固定套装在传动杆44外,传动杆44可自转地安装在支架1上,变速组件43用于控制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不小于卷筒2的线速度。
通过设置变速组件43能将卷筒2的动力传递至传动杆44,即使得传动杆44能和卷筒2同步转动。
同时,变速组件43还能控制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不小于卷筒2的线速度。这样当缆绳5绕经卷筒2后,缆绳5能保持与卷筒2一致的线速度伸入出绳端。而在变速组件43的控制下,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是大于卷筒2的线速度的。也即,此时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大于缆绳5的线速度,所以,缆绳5绕制第二涨紧轮422后,会受到第二涨紧轮422的牵引,以绷紧缆绳5,让缆绳5紧密的缠绕在第二涨紧轮422上。也即,能进一步避免缆绳5出现松弛和跳绳的问题。
示例性地,如图2、3、4所示,变速组件43包括: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第一传动轮431与卷筒2同轴连接,第二传动轮432同轴固定套装在传动杆44外,第一传动轮431与第二传动轮432挠性传动。
例如,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均可以是链轮,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之间通过链条连接,即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链传动。
例如,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均可以是滚轮,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之间通过传动带连接,即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带传动。
其中,卷筒2的直径与第一传动轮431的直径的比值和第二传动轮432的直径与第二涨紧轮422的直径的比值的乘积不大于1。
本公开实施例中,卷筒2的直径为R1,第一传动轮431的直径为R2,第二传动轮432的直径为R3,第二涨紧轮422的直径为R4。卷筒2的线速度为V1,第一传动轮431的线速度为V2,第二传动轮432的线速度为V3,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为V4。卷筒2的角速度为ω1,第一传动轮431的角速度为ω2,第二传动轮432的角速度为ω3,第二涨紧轮422的角速度为ω4。
由于卷筒2与第一传动轮431同轴连接,所以,卷筒2的角速度ω1和第一传动轮431的角速度ω2相同。而第一传动轮431是和第二传动轮432挠性传动的,所以,第一传动轮431的线速度V2和第二传动轮432的线速度V3相同。同时,第二传动轮432和第二涨紧轮422是同轴连接的,所以,第二传动轮432的角速度ω3和第二涨紧轮422的角速度ω4相同。也即ω1=ω2、V2=V3、ω3=ω4。
基于线速度公式V=ωR,得V1=ω1×R1、V2=ω2×R2、V3=ω3×R3、V4=ω4×R4。将ω1=ω2、V2=V3、ω3=ω4,带入上式中整理可得下式(1)。
根据上式(1)可知,卷筒2的线速度与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的比值,等于卷筒2的直径与第一传动轮431的直径的比值和第二传动轮432的直径与第二涨紧轮422的直径的比值的乘积。
所以,卷筒2的直径与第一传动轮431的直径的比值和第二传动轮432的直径与第二涨紧轮422的直径的比值的乘积不大于1,即为V1不大于V4。这样缆绳5绕制第二涨紧轮422后,会受到第二涨紧轮422的牵引,以绷紧缆绳5,让缆绳5紧密的缠绕在第二涨紧轮422上,能进一步避免缆绳5出现松弛和跳绳的问题。
可选地,如图1、2所示,防松机构还包括两个安装座45,安装座45设有安装孔。如图4所示,每个安装孔内均插装有衬套46,传动杆44的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两个衬套46内,第二涨紧轮422位于两个安装座45之间,安装座45固定在支架1上。
通过设置两个安装座45,并将传动杆44的两端分别插装在两个安装座45的安装孔内,以实现传动杆44可自转地安装在支架1上的目的。并且,还在每个安装孔内设置衬套46,衬套46供传动杆44插装,以避免传动杆44直接与安装孔接触而磨损安装座45,实现保护安装座45的目的。在衬套46磨损后也可以直接更换衬套46,便于维护和降低维护成本。
如图4所示,传动杆44包括同轴相连的第一传动段441和第二传动段442,第一传动段441的直径大于第二传动段442的直径,第一传动段441和第二传动段442分别插装在两个衬套46内,第二涨紧轮422套装在第二传动段442外,且第二涨紧轮422的端面与第一传动段441的端面相抵。
如图4所示,防松机构还包括定距套47,定距套47套装在第二传动段442外,第二涨紧轮422位于定距套47和第一传动段441之间,定距套47的一端与第二涨紧轮422的端面相抵,定距套47的另一端与衬套46相抵。
将传动杆44设置为具有两个直径的部分,并将第二涨紧轮422套装在直径较小的第二传动段442外,使第二涨紧轮422的一侧面能与第一传动段441的端面相抵。同时,在第二涨紧轮422的另一侧面设置定距套47,通过定距套47抵住第二涨紧轮422的另一侧,以避免第二涨紧轮422的轴向滑动,从而能将第二涨紧轮422固定在传动杆44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定距套47的轴向长度可以根据第二涨紧轮422的轴向长度确定,只要满足定距套47的一端抵住第二涨紧轮422后,定距套47的另一端能抵住衬套46,以限制第二涨紧轮422的轴向滑动即可。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摩擦绞车的使用过程如下:首先,驱动电机311工作带动减速机312运转,通过第一齿轮32带动两侧的两个第二齿轮33转动,以实现驱动两个卷筒2同步转动的目的;接着,在缆绳5绕经卷筒2并伸入出绳端后,此时,若缆绳5伸入第一涨紧轮421和第二涨紧轮422后,且缆绳5与第二涨紧轮422之间还保留较大的间隙,则可以控制两个油缸动作,使两个涨紧轮相互靠近,以将缆绳5夹持在两个涨紧轮之间的轮槽423中;与此同时,由于卷筒2的第一传动轮431还会随着卷筒2同步转动,这样第一传动轮431带动第二传动轮432,第二传动轮432带动第二涨紧轮422,就使得第二涨紧轮422也是和卷筒2同步转动的。由于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大于卷筒2的线速度,所以能进一步绷紧缆绳5,以避免缆绳5出现松弛和跳绳的问题,提高可靠性。
以上,并非对本公开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公开已通过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公开,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公开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公开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公开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绞车包括:
支架(1);
两个卷筒(2),平行间隔布置,两个所述卷筒(2)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
驱动机构,位于所述支架(1)上,用于驱动两个所述卷筒(2)同向转动;
防松机构,包括位置调整组件(41)和两个夹紧件(42),所述两个夹紧件(42)均位于所述支架(1)上,所述两个夹紧件(42)间隔布置,所述位置调整组件(41)与所述两个夹紧件(42)中的至少一个连接,所述位置调整组件(41)用于控制所述两个夹紧件(42)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夹紧件(42)包括:第一涨紧轮(421)和第二涨紧轮(422),所述第一涨紧轮(421)的轴线和所述第二涨紧轮(422)的轴线平行间隔,且所述第一涨紧轮(421)的外周壁和所述第二涨紧轮(422)的外周壁正对,所述第一涨紧轮(421)和所述第二涨紧轮(422)均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41)包括:调整杆(411)和调整件(412),所述第一涨紧轮(421)可自转地套装在所述调整杆(411)外,所述调整件(412)位于所述支架(1)上且与所述调整杆(411)连接,所述调整件(412)用于控制所述调整杆(411)沿垂直于所述第二涨紧轮(422)的轴线的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置调整组件(41)还包括导向板(413),所述导向板(413)的板面上包括至少两条平行间隔的导向槽(414),所述导向槽(414)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一涨紧轮(421)的轴线垂直,所述导向板(413)位于所述支架(1)上,
所述调整杆(411)上设有与所述导向槽(414)一一对应的导向销(415),所述导向销(415)沿所述调整杆(411)的轴向间隔布置,且各所述导向槽(414)分别位于对应的所述导向槽(414)内。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变速组件(43)和传动杆(44),所述变速组件(43)具有传动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卷筒(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传动杆(44)传动连接,
所述第二涨紧轮(422)同轴固定套装在所述传动杆(44)外,所述传动杆(44)可自转地安装在所述支架(1)上,所述变速组件(43)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涨紧轮(422)的线速度不小于所述卷筒(2)的线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组件(43)包括:第一传动轮(431)和第二传动轮(432),所述第一传动轮(431)与所述卷筒(2)同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轮(432)同轴固定套装在所述传动杆(44)外,所述第一传动轮(431)与所述第二传动轮(432)挠性传动,
所述卷筒(2)的直径与所述第一传动轮(431)的直径的比值和所述第二传动轮(432)的直径与所述第二涨紧轮(422)的直径的比值的乘积不大于1。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两个安装座(45),所述安装座(45)设有安装孔,每个所述安装孔内均插装有衬套(46),所述传动杆(44)的两端分别活动插装在两个所述衬套(46)内,所述第二涨紧轮(422)位于所述两个安装座(45)之间,所述安装座(45)固定在所述支架(1)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44)包括同轴相连的第一传动段(441)和第二传动段(442),所述第一传动段(441)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传动段(442)的直径,所述第一传动段(441)和所述第二传动段(442)分别插装在两个所述衬套(46)内,所述第二涨紧轮(422)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段(442)外,且所述第二涨紧轮(422)的端面与所述第一传动段(441)的端面相抵,
所述防松机构还包括定距套(47),所述定距套(47)套装在所述第二传动段(442)外,所述第二涨紧轮(422)位于所述定距套(47)和所述第一传动段(441)之间,所述定距套(47)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涨紧轮(422)的端面相抵,所述定距套(47)的另一端与所述衬套(46)相抵。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组件(31)、第一齿轮(32)和两个第二齿轮(33),所述驱动组件(3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齿轮(32)转动,所述两个第二齿轮(33)均与所述第一齿轮(32)啮合,所述两个第二齿轮(33)分别与两个所述卷筒(2)同轴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摩擦绞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擦绞车还包括耐磨条(21),所述耐磨条(21)缠绕在所述卷筒(2)上,所述耐磨条(21)与所述卷筒(2)可拆卸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35403.9A CN113353831A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摩擦绞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435403.9A CN113353831A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摩擦绞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353831A true CN113353831A (zh) | 2021-09-07 |
Family
ID=775254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435403.9A Pending CN113353831A (zh) | 2021-04-22 | 2021-04-22 | 摩擦绞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35383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50435A (zh) * | 2024-01-12 | 2024-02-13 | 灏讯电缆连接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收卷用输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3809A (en) * | 1970-01-05 | 1972-01-11 | Abex Corp | Antislack unit |
CN101927969A (zh) * | 2010-09-07 | 2010-12-29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CN102145865A (zh) * | 2011-02-14 | 2011-08-10 | 苏州市永福红木家具厂 | 钢丝绳主动紧绳器 |
CN201999671U (zh) * | 2011-04-12 | 2011-10-05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摩擦绞车缆索式滑轮升降系统 |
CN103508352A (zh) * | 2013-10-29 | 2014-01-15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自带预紧力的排缆器 |
CN107500165A (zh) * | 2017-08-17 | 2017-12-22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
2021
- 2021-04-22 CN CN202110435403.9A patent/CN11335383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633809A (en) * | 1970-01-05 | 1972-01-11 | Abex Corp | Antislack unit |
CN101927969A (zh) * | 2010-09-07 | 2010-12-29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摩擦绞车的钢丝绳张紧装置 |
CN102145865A (zh) * | 2011-02-14 | 2011-08-10 | 苏州市永福红木家具厂 | 钢丝绳主动紧绳器 |
CN201999671U (zh) * | 2011-04-12 | 2011-10-05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摩擦绞车缆索式滑轮升降系统 |
CN103508352A (zh) * | 2013-10-29 | 2014-01-15 | 河北工业大学 | 一种自带预紧力的排缆器 |
CN107500165A (zh) * | 2017-08-17 | 2017-12-22 | 武汉船用机械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绞车预紧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550435A (zh) * | 2024-01-12 | 2024-02-13 | 灏讯电缆连接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收卷用输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CN117550435B (zh) * | 2024-01-12 | 2024-04-30 | 灏讯电缆连接器制造(常州)有限公司 | 一种线缆收卷用输送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177229B (zh) | 排多层流线型拖缆的智能拖曳绞车 | |
JP6312724B2 (ja) | 可撓性部材ガイド装置、波力発電システム、及びウインチ | |
CN113353831A (zh) | 摩擦绞车 | |
KR20120139405A (ko) | 케이블 이송 장치 | |
JPH0417836B2 (zh) | ||
EP2195272B1 (en) | Traction winch | |
CN115520325A (zh) | 一种防台风的大型船舶海上自动化系泊装置 | |
US5342075A (en) | Variable speed drive for a bicycle | |
CN201056286Y (zh) | 水下悬挂式系缆绞车 | |
CN106698224B (zh) | 一种摩擦绞车 | |
CN210653554U (zh) | 一种船用锚机 | |
CN104261211A (zh) | 一种用于深水挖沟机脐带电缆绞车的排缆装置 | |
CN109534186B (zh) | 一种集成式电动绞车 | |
CN209973806U (zh) | 一种木纹纸生产用放卷装置 | |
CN218261296U (zh) | 一种船舶缆绳收卷装置 | |
EP2980003B1 (en) | Winch with a cable guiding device | |
US4148464A (en) | Fastening for a hydraulic motor | |
CN113911946A (zh) | 一种伺服控制张力收放线装置 | |
CN207875926U (zh) | 立式锚机 | |
JPH07237593A (ja) | 舶用舵取機 | |
CN220283443U (zh) | 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手动绞盘 | |
CN106629443B (zh) | 一种平台绞车缠绳装置 | |
JP2017013914A (ja) | 帯状シート巻取装置 | |
CN219341558U (zh) | 一种液压绞车 | |
CN222291397U (zh) | 一种多功能轮驱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907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