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126151B - 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126151B CN105126151B CN201510641417.0A CN201510641417A CN105126151B CN 105126151 B CN105126151 B CN 105126151B CN 201510641417 A CN201510641417 A CN 201510641417A CN 105126151 B CN105126151 B CN 10512615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llagen
- solution
- dressing patch
- macromolecular
- matrix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smetic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医药卫生领域,用以治疗和护理痤疮、面部过敏性皮肤病、面部烧烫伤等创面,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得到胶原蛋白溶液;向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少量医用防腐剂溶液;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基质。本发明实施例应用于面部激光、光子治疗等术后的修复及护理,以达到促进创面愈合,重建及恢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卫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胶原蛋白(Collagen)是由成纤维细胞(fibroblast)合成的一种生物性高分子物质,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的蛋白质,其主要分布于皮肤、韧带、肌腱、软骨等部位,起到维持皮肤和各组织器官形态结构的作用,同时也是修复各损伤组织的重要原料物质。由于胶原蛋白的高亲水性、低毒性、弱抗原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完全的生物可降解性等优点,因此在烧伤、创伤、眼角膜疾病、美容、矫形、硬组织修复、创面止血等医药卫生领域用途广泛。例如,可将活性胶原蛋白溶液与纯棉无纺布复合制成敷料贴类产品用于皮肤护理,而国内外近来的实验和临床使用也证实湿性敷料能保持皮肤水分并使伤口愈合速度较暴露的干燥环境的创面快50%,使表皮再生速度提高40%。因此敷料贴类产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例如,申请号为CN201310079643.5的专利提供了“医用胶原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包括以下步骤:将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经酶解、冻干,制成胶原蛋白粉;将所得胶原蛋白粉或加入抗菌成分的胶原混溶于纱布或无纺布中;将所得胶原蛋白溶液包装于铝箔袋中并采用环氧乙烷或辐照灭菌,即得医用胶原敷料。
现有技术中的公开的医用胶原敷料采用小分子胶原蛋白(如鱼胶原)制得医用胶原敷料,所得医用胶原敷料中由于加入山梨酸钾、苯甲酸、尼泊金甲酯等传统的防腐剂,如山梨酸钾、苯甲酸、尼泊金甲酯等对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不适用于面部过敏性皮肤病、面部烧烫伤等创面的治疗及护理,面部激光、光子治疗等术后的修复及护理。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原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用于痤疮、面部过敏性皮肤病、面部烧烫伤等创面的治疗及护理、面部激光、光子治疗等术后的修复及护理,以达到促进创面愈合,抑制瘢痕和疤痕生成,重建及恢复皮肤屏障功能的作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包括:基质以及包覆在所述基质外或浸润在所述基质内的胶原蛋白溶液,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小分子胶原蛋白以及医用防腐剂溶液;
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为4.0~6.0。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大于等于0.5mg/mL。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为苯氧乙醇,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的含量为所述胶原蛋白溶液质量的0.05%~0.5%。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质为无纺布。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还包含氨基酸。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应用于痤疮以及面部激光、光子等治疗术后的修复及护理。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包括: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得到胶原蛋白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向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
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基质。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大于等于0.5mg/mL。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体积为20mL~25mL,并且,在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调节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至4.0~6.0。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基质经过折叠后装入铝箔袋中并使用Co60辐照灭菌。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实现方式中,所述稀酸为质量分数为0.05%~0.1%的柠檬酸溶液。
结合第三方面及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实现方式,还提供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实现方式,所述基质为无纺布。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实现方式中,在2~6℃下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该胶原蛋白敷料贴包括基质以及包覆在所述基质外或浸润在所述基质内的胶原蛋白溶液,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小分子胶原蛋白以及医用防腐剂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该胶原蛋白敷料贴充分保留了胶原的大分子活性结构并使用无毒无刺激的医用防腐剂溶液,从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安全性,及良好的保湿型、贴附性等优点,可供临床用于轻中度炎症、较轻痤疮、痤疮愈后早期色素沉着、早期浅表性疤痕的治疗;皮肤过敏,激光、光子治疗术后疤痕形成的辅助性治疗;在创面愈合期减轻色素沉着和促进创面的愈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原蛋白粘度与温度之间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胶原蛋白粘度与pH值之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将详细地提供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参考,其一个或多个实例描述于下文。提供每一实例作为解释而非限制本发明。实际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修改和变化而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例如,作为一个实施方式的部分而说明或描述的特征可以用于另一实施方式中,来产生更进一步的实施方式。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材料均可以通过商业途径或通过申请人获取。
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该胶原蛋白敷料贴包括基质以及包覆在所述基质外或浸润在所述基质内的胶原蛋白溶液,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小分子胶原蛋白以及医用防腐剂溶液;
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充分保留了胶原的大分子活性结构并使用无毒无刺激的医用防腐剂溶液,从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安全性,及良好的保湿型、贴附性等优点,可供临床用于轻中度炎症、较轻痤疮、痤疮愈后早期色素沉着、早期浅表性疤痕的治疗;皮肤过敏,激光、光子治疗术后疤痕形成的辅助性治疗;在创面愈合期减轻色素沉着和促进创面的愈合。
优选的,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大于等于0.5mg/mL。
为了抑制和杀灭细菌、促进白细胞介导的宿主吞噬细胞发挥局部杀菌力,溶解和软化角质层,改善皮脂腺的分泌排泄,并有利于油脂分解,优选的,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为4.0~6.0,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为4.5,可避免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出现沉淀物,保证所述胶原蛋白敷料的使用效果。
为了延迟胶原蛋白溶液中微生物的生长或胶原蛋白溶液发生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向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用以防治胶原蛋白溶液腐败,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医用防腐剂溶液为苯氧乙醇,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的含量为所述胶原蛋白溶液质量的0.05%~0.5%,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的含量为所述胶原蛋白溶液质量的0.3%。
为了使得胶原蛋白溶液更好的依附在所述基质上,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基质为无纺布,无纺布为一类织布的统称,其材料可以是棉,蚕丝或者果纤维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只要能够证明其生物安全性,且能够使胶原蛋白溶液更好的依附在基质上即可。
为了提高本发明胶原蛋白敷料贴的保湿效果,提高局部湿度,保持皮肤角质层水分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防止角质过度角化,优选的,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还包含少量的氨基酸,该氨基酸的浓度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只要能够提高本发明胶原蛋白敷料贴的保湿效果即可,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氨基酸的质量浓度为0.5mg/mL。
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在痤疮、面部激光、光子治疗术后的修复及护理中的应用。
下面通过临床试验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应用效果:
临床试验一,将本发明的胶原蛋白敷料贴应用于修复痤疮:
一、病例选择
寻找痤疮患者试用胶原敷料贴,检测评价胶原敷料贴在痤疮治疗过程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在临床试验中,本发明的胶原蛋白敷料贴的使用方法为,前一周每天将一片本发明制备的胶原蛋白敷料贴贴一片在痤疮部位,一周后隔天敷贴,每次敷贴25~45分钟,两周为一个疗程,共计两个疗程。由于胶原蛋白含天然保湿因子和亲水基团,甘氨酸、丙氨酸、天门冬氨酸和丝氨酸的含量都比较丰富,可起到保湿作用,提高局部湿度,保持皮肤角质层水分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加速皮肤的血液循环,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防止角质过度角化,且本发明制备的胶原蛋白敷料贴提供的微酸性(pH为4~6)环境,直接抑制和杀灭细菌。同时微酸环境还可以促进白细胞介导的宿主吞噬细胞发挥局部杀菌力,溶解和软化角质层,改善皮脂腺的分泌排泄,并有利于油脂分解。最终达到治愈痤疮的效果。
临床试验二,将本发明的胶原蛋白敷料贴应用于术后修复:
一、病例选择
通过寻找强脉冲光(光子)术后志愿者试用敷料贴,检测评价胶原敷料贴在光子手术后皮肤修复方面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水嫩,干纹缓解。
在临床试验中,本发明的胶原蛋白敷料贴的使用方法为,前五天每天敷贴一片,五天后隔天敷贴,每次敷贴20分钟,十五天为一个疗程,共计两个疗程。由于胶原蛋白对皮肤有较强的渗透性,可透过角质层与皮肤上皮细胞结合,参与和改善皮肤细胞的代谢,使皮肤中的胶原蛋白活性加强,能够保持角质层水分及纤维结构的完整性,改善皮肤细胞生存环境和促进皮肤组织的新陈代谢,增强血液循环,达到滋润皮肤的目的。将胶原蛋白制作成敷料贴敷于脸部,能够将活性胶原蛋白能直接渗入肌肤底层,与周围组织的亲和性好,可加快胶原蛋白的生成速度,促进皮肤细胞正常生长。此外,胶原蛋白具有引导上皮细胞迁入缺损区的能力,诱导产生趋化因子如血小板生长因子和纤维连接蛋白等,对细胞的生长有趋化作用,对细胞的分化、运动、化学趋向性结缔组织的修复等均起重要作用,从而改善表皮细胞微环境和促进皮肤组织新陈代谢,达到消炎和更新肌肤的作用,进而起到缩短术后恢复时间的效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参见图1,包括:
S1、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得到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S2、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得到胶原蛋白溶液;
S3、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基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得到胶原蛋白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向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基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胶原蛋白敷料贴充分保留了胶原的大分子活性结构;该胶原蛋白敷料贴充分保留了胶原的大分子活性结构并使用无毒无刺激的医用防腐剂溶液,从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安全性,及良好的保湿型、贴附性等优点,由于胶原蛋白敷料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安全性,及良好的保湿型、贴附性等优点,可供临床用于轻中度炎症、较轻痤疮、痤疮愈后早期色素沉着、早期浅表性疤痕的治疗;皮肤过敏,激光、光子治疗术后疤痕形成的辅助性治疗;在创面愈合期减轻色素沉着和促进创面的愈合。
其中,稀酸是指酸性溶液中溶质少溶剂多的酸性溶液,为了使胶原蛋白更好的在稀酸溶液中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稀酸优选的采取柠檬酸,现有技术中采用乙酸作为稀酸溶解胶原蛋白,但是由于乙酸具有一定的刺激性气味,且乙酸挥发性强,为了避免因乙酸的挥发使得到的胶原蛋白溶液在保存时不稳定,影响胶原敷料贴的使用,本发明实施例优选采用无味无刺激无挥发的柠檬酸溶液,将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胶原蛋白溶液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柠檬酸溶液中不仅能使得到的溶液体系稳定、无刺激性气味,相比于乙酸,对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影响较小,使胶原能够最大程度的溶解,对胶原敷料贴的性能无影响,产品无酸性气味且在达到同样pH值(如4.0~6.0)时,柠檬酸的用量比乙酸要小,故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本。优选的,本发明的稀酸为0.05%~0.1%的柠檬酸溶液。
为了获取效果更好的胶原蛋白敷料贴,本发明对胶原蛋白初溶液的质量浓度不进行限制,只要保证向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以后,得到的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大于等于0.5mg/mL即可,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0.5mg/mL。
如图2所示,为了避免温度过高对胶原蛋白粘度的影响以及胶原蛋白分子受热迅速解螺旋发生断裂,失去活性,本发明实施例优选的在2~6℃下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如图2所示,图2中纵轴表示胶原蛋白的相对粘度,横轴表示温度,从图2中的曲线变化可以看出,胶原蛋白在最初升温阶段粘度降低速度不明显,这与胶原蛋白的蛋白质大分子的伸展性能有关;之后随着温度的增高,胶原蛋白的粘度迅速降低,蛋白质分子受热迅速解螺旋便发生断裂,黏度降低的速率较大,这与胶原蛋白的结构紧密度有关系。由图2可知,牛皮胶原蛋白变性温度在40℃附近。
优选的,为了所得胶原蛋白敷料贴使用时既能达到较好的使用效果,又能避免浪费,所述S3中的胶原蛋白溶液的体积为20mL~25mL。
为了避免胶原蛋白的热变性及防止胶原蛋白的各种次级键断裂,本发明的一优选实施例中,在步骤S3之前还包括:调节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至4.0~6.0。
进一步优选的,为了使得所有的原料都可以溶解,避免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出现沉淀物而所述胶原蛋白敷料的使用效果,可调节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为4.5。
本发明对调节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的方式不进行限定,例如,可以使用1mol/L的NaOH调节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至4.0~6.0,可以理解的,上述方式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式,并不对调节胶原蛋白溶液pH的实现方式构成任何限制,例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浓度的NaOH或者不同的碱性试剂调节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
如图3所示,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用0.5mol/L乙酸溶液配制成4mg/ml的胶原蛋白溶液,再用5mol/L HCl与5mol/L NaOH调节pH值至2~10(间隔为1.0),测定分析胶原蛋白溶液在不同pH值条件下粘度的变化,由于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对牛皮胶原蛋白粘度的影响比较明显。如图3所示,纵轴表示牛皮胶原蛋白的粘度,横轴表示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在所测定的pH值范围内,当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为3.0左右时牛皮胶原蛋白的粘度最大,当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在6.0左右牛皮胶原蛋白的粘度达到最低值,出现一个波谷,此后又有所上升。牛皮胶原蛋白的等电点在6.0附近,在等电点附近蛋白质分子不带电荷,牛皮胶原蛋白的蛋白质分子相聚集沉淀,使溶解度下降,胶原蛋白溶液的中溶解的胶原蛋白浓度下降,因此会导致牛皮胶原蛋白的粘度大幅度下降。而当胶原蛋白溶液的pH为9.0时牛皮胶原蛋白的粘度又开始上升,是因为在强碱作用下,胶原蛋白分子上的正负电荷增多,电荷间强烈的排斥作用会引起胶原蛋白的各种次级键断裂,二、三级结构破坏,胶原蛋白分子的紧密构象变成松散的无序状态,从而使胶原蛋白粘度增加。由于从牛皮中提取的胶原蛋白在2.5<pH<3.0时粘度最大,溶解性最好,故在步骤S3之前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调节至4.0~6.0。
为了延迟胶原蛋白溶液中微生物的生长或胶原蛋白溶液发生化学变化引起的腐败,向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用以防治胶原蛋白溶液腐败,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所采用的医用防腐剂溶液为苯氧乙醇,可以理解的是该苯氧乙醇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实现方式,并不对向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构成任何限制,在实际操作中可以根据需要去选择医用防腐剂溶液。
为了提高胶原蛋白敷料贴的保存时间,在对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保存前需要严格无菌,在将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基质放入铝箔袋后,可以对基质进行灭菌处理。优选的,所述灭菌方法包括:将所述基质经过折叠后装入铝箔袋中并使用Co60辐照灭菌。
为了使得胶原蛋白溶液更好的依附在所述基质上,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基质为无纺布,无纺布为一类织布的统称,其材料可以是棉,蚕丝或者果纤维等,本发明对此不进行限制,可以理解的,上述无纺布只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式,并不对本发明的胶原蛋白溶液依附在基质上构成任何限制,例如,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基质,只要能够证明其生物安全性,且能够使胶原蛋白溶液更好的依附在基质上即可。
具体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胶原蛋白可以为新生奶牛牛皮中提取的大分子胶原蛋白。
例如,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从新生奶牛牛皮中提取的大分子胶原蛋白可以采用酸法提取新生奶牛牛皮中I型胶原蛋白,采用酸法提取新生奶牛牛皮中I型胶原蛋白可以具体采用以下步骤A1~A4:
A1、将新生奶牛牛皮解冻后剔除牛毛和皮下组织后,绞切成牛皮颗粒,按照中性清洗液与牛皮颗粒体积重量比为2.5向牛皮颗粒中加入中性清洗液,离心清洗牛皮颗粒3次,收集牛皮颗粒沉淀;
为了更好的去处牛皮中残留的皮下组织使得最终获取的胶原蛋白纯度较高,本发明的清洗溶液采用中性清洗溶液,本发明实施例对中性清洗液的配制不进行限制,只要能够更好的去除牛皮中残留的皮下组织即可。
A2、按照牛皮颗粒沉淀与乙酸溶液质量体积比为1:15的比例向牛皮颗粒沉淀中加入浓度为3%的乙酸溶液进行第一次抽提,并在2~6℃下静置48~72h后,获取上清液一,将所述上清液一中加入与第一次抽提等量的浓度为3%乙酸溶液中,在2~6℃下静置48~72h后,收集上清液二,将上清液一和上清液二混合,获取上清液;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从牛皮颗粒沉淀中抽提胶原蛋白的产率,对每一批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原料进行两次抽提。
A3、向上清液中加入无机盐至所述无机盐溶液的浓度为5%,并将其在4±2℃条件下放置24h,离心收集沉淀物一;按沉淀物一与缓冲液质量体积比为1:25~1:30的比例将抽提出的沉淀物一溶到缓冲液中,在2~6℃放置24h,使沉淀物一全部溶解,获取原胶原蛋白溶液;向原胶原蛋白溶液中加无机盐至无机盐溶液的浓度为1.7mol/L,在2~6℃下放置24h,离心收集上清液三;向所述上清液三中加无机盐至无机盐溶液的浓度为2.5mol/L,在2~6℃下放置24h,离心收集沉淀物二;
为了获取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无机盐对上清液进行盐析纯化,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无机盐采用氯化钠。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从牛皮中获取的胶原蛋白的纯度,对抽提之后的上清液采用至少三次盐析纯化进行盐析获取胶原蛋白。
A4、按质量体积比1:10的比例将沉淀物二加入0.5%的乙酸溶液中,使沉淀物二全部溶解,获取胶原蛋白溶液;将胶原蛋白溶液经过超滤系统进行8~12个洗滤体积等倍透析后冻干即得胶原蛋白。
本发明实施例中透析的目的是为了除去提取过程中的盐或其他不需要的小分子,从而使得最终获取的胶原蛋白的纯度较高。
其中,等倍透析是指将YL的提取液进行透析,在透析过程中会加入YL透析液,在透析完成后,所得溶液仍为YL。
本发明实施例在超滤系统中采用等倍透析可使得胶原蛋白提纯溶液可多次透析进一步最终获得的胶原蛋白的品质。
本发明实施例的A4中将胶原蛋白提纯溶液超滤后采用离心冻干技术,不仅保持了胶原蛋白的活性,而且时间短,清液无杂质,提高了产品的纯度,缩短了生产周期。
进一步的,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酸法提取新生奶牛牛皮中I型胶原蛋白酸法充分保留了胶原蛋白分子的完整三螺旋结构,从而使得所提取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比如促进使用者自身皮肤中胶原蛋白的分泌、促进新皮肤生长等等,而完整的三螺旋结构通常都体现在大分子中。
例如,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式,从新生奶牛牛皮中提取的大分子胶原蛋白可以采用酸酶结合法提取新生奶牛牛皮中I型胶原蛋白,采用酸酶结合法提取新生奶牛牛皮中I型胶原蛋白可以具体采用以下步骤A5~A8:
A5、将新生牛皮解冻清洗后剔除牛毛和皮下组织,绞切成牛皮颗粒,用质量分数6%~15%碳酸钠水溶液浸泡脱脂,按照脱脂后的牛皮颗粒与中性清洗液的体积重量比为1:2.5向脱脂后的牛皮颗粒中加入中性清洗液,离心清洗牛脱脂后的皮颗粒3次,收集牛皮颗粒沉淀;
为了更好的去处牛皮中残留的皮下组织使得最终获取的胶原蛋白纯度较高,本发明的清洗溶液采用中性清洗溶液,本发明实施例对中性清洗液的配制不进行限制,只要能够更好的去除牛皮中残留的皮下组织即可。
A6、按照牛皮颗粒沉淀与乙酸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0~1:40的比例向牛皮颗粒沉淀中浓度为3%的乙酸溶液,进行第一次抽提,以每克牛皮颗粒沉淀与胃蛋白酶的比例为2000U~3000U向牛皮颗粒沉淀中加入胃蛋白酶,搅拌均匀后室温条件下放置过夜,获得酶解液,将酶解液离心收集上清液一和沉淀一,并将沉淀一溶于与第一次抽提等量的3%乙酸溶液中,在2~6℃条件下放置48~72h进行重复抽提,抽提结束后离心收集上清液二,将上清液一和上清液二混合,获得上清液;
A7、将上清液加入无机盐至无机盐溶液的浓度为5%,2~6℃条件下放置15~22h,离心收集胶原蛋白沉淀;按照质量体积比为1:25~1:30的比例将胶原蛋白沉淀溶解到柠檬酸溶液中,2~6℃放置24h,使胶原蛋白沉淀全部溶解后透析2次,获得透析液;向透析液中加入无机盐至无机盐溶液的浓度为1.7mol/L 2~6℃放置24h,离心收集上清液三;向上清液三中加入无机盐至无机盐溶液的浓度为2.5mol/L,2~6℃放置24h,离心收集沉淀;
为了获取纯度较高的胶原蛋白,本发明实施例采用无机盐对上清液进行盐析纯化,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无机盐采用氯化钠粉末。
为了去除上清液中的杂质及沉淀,使得最终获得的胶原蛋白产品纯度较高,在向上清液中加入无机盐进行盐析纯化之前,本发明实施例的步骤A7之前,还包括:将上清液过100目筛。
A8、按质量体积比1:10的比例将沉淀加入0.1%柠檬酸溶液,使沉淀全部溶解,得到胶原蛋白提纯溶液,将胶原蛋白提纯溶液经过超滤系统进行8~12个洗滤体积等倍透析后冻干即可。
本发明实施例的A8中将胶原蛋白提纯溶液超滤后采用离心冻干技术,不仅保持了胶原蛋白的活性,而且时间短,清液无杂质,提高了产品的纯度,缩短了生产周期。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的酸酶结合法提取的胶原蛋白经胃蛋白酶去除了末端肽,进一步降低了免疫原性,并较为完整的保留了胶原蛋白分子的三螺旋结构,从而使得所提取胶原蛋白具有良好的活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两种提取方法实施例只用于解释部分原料(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来源,可以是I型胶原蛋白或Ⅲ型胶原蛋白,或I胶原蛋白和Ⅲ型胶原蛋白的混合物,当然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胶原蛋白,并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构成任何限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是为了具体说明本发明而提出的示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知道的是本发明的范围不受这些实施例限制。
仅是示例性的,在所述实施例中,本发明的实施例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可以采用酸法从新生奶牛牛皮中提取的I型胶原蛋白也可以采用酸酶结合法从新生奶牛牛皮中提取的I型胶原蛋白。
实施例1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在6℃于质量浓度为0.1%的柠檬酸溶液中充分溶解8h,得到浓度为2mg/mL的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5%的苯氧乙醇,得到质量浓度为0.5mg/mL的胶原蛋白溶液,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胶原蛋白溶液的pH至4.0;
将20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无纺布。
实施例2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在2℃于质量浓度为0.05%的柠檬酸溶液中充分溶解24h,得到浓度为2mg/mL的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2%的苯氧乙醇,得到质量浓度为1.0mg/mL的胶原蛋白溶液,并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胶原蛋白溶液的pH至4.5;
将24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无纺布。
实施例3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在3℃加入质量浓度为0.03%的柠檬酸溶液中于磁力搅拌器上冰浴溶解1h至胶原蛋白完全溶解形成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3%的苯氧乙醇,得到胶原蛋白溶液的浓度为1mg/mL,并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胶原蛋白溶液的pH至4.7;
将25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无纺果纤布。
实施例4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在5℃加入质量浓度为0.08%的柠檬酸溶液中于磁力搅拌器上冰浴溶解1h至胶原蛋白完全溶解形成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2%的苯氧乙醇,得到质量浓度为0.5mg/mL的胶原蛋白溶液,并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胶原蛋白溶液的pH至6.0;
将22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无纺布。
实施例5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在常温、万级条件下加入质量浓度为0.06%的柠檬酸溶液中溶解20h,获取浓度为3mg/mL的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万级条件下,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4%的苯氧乙醇,获取质量浓度为1mg/mL的胶原蛋白溶液,并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胶原蛋白溶液的pH至4.5;
将24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无纺布。
实施例6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在常温、万级条件下加入质量浓度为0.09%的柠檬酸溶液中溶解18h,获取浓度为3mg/mL的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万级条件下,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浓度为0.4%的苯氧乙醇,获取质量浓度为1.0mg/mL的胶原蛋白溶液,并用1moL/L的NaOH溶液调节胶原蛋白溶液的pH至5.5;
将23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无纺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得到胶原蛋白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向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将20mL~25mL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基质,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制备的胶原蛋白敷料贴充分保留了胶原的大分子活性结构;该胶原蛋白敷料贴充分保留了胶原的大分子活性结构并使用无毒无刺激的医用防腐剂溶液,从而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安全性,及良好的保湿型、贴附性等优点,由于胶原蛋白敷料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无刺激性、无过敏性,安全性,及良好的保湿型、贴附性等优点,可供临床用于轻中度炎症、较轻痤疮、痤疮愈后早期色素沉着、早期浅表性疤痕的治疗;皮肤过敏,激光、光子治疗术后疤痕形成的辅助性治疗;在创面愈合期减轻色素沉着和促进创面的愈合。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9)
1.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质以及包覆在所述基质外或浸润在所述基质内的胶原蛋白溶液,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小分子胶原蛋白以及医用防腐剂溶液;
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所述基质为无纺布;
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为苯氧乙醇,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的含量为所述胶原蛋白溶液质量的0.05%~0.5%;
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应用于痤疮以及面部激光、光子治疗术后的修复及护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大于等于0.5m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为4.0~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原蛋白敷料贴,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溶液中还包含氨基酸。
5.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得到胶原蛋白初溶液;其中,所述大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大于等于300KD,所述小分子胶原蛋白的分子量小于300KD;
向所述胶原蛋白初溶液中加入医用防腐剂溶液,得到胶原蛋白溶液;
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封口、包装后得到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所述无菌铝箔袋中放置有用于附着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基质;
所述基质为无纺布;
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为苯氧乙醇,所述医用防腐剂溶液的含量为所述胶原蛋白溶液质量的0.05%~0.5%;
制备得到的所述胶原蛋白敷料贴应用于痤疮以及面部激光、光子治疗术后的修复及护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质量浓度为大于等于0.5mg/mL。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体积为20mL~25mL,并且,在将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灌入无菌铝箔袋中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调节所述胶原蛋白溶液的pH值至4.0~6.0。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酸为质量分数为0.05%~0.1%的柠檬酸溶液。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2~6℃下将包含大分子胶原蛋白和小分子胶原蛋白的胶原蛋白溶液充分溶解于质量浓度为0.05%~0.1%的稀酸溶液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41417.0A CN105126151B (zh) | 2015-09-30 | 2015-09-30 | 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10641417.0A CN105126151B (zh) | 2015-09-30 | 2015-09-30 | 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26151A CN105126151A (zh) | 2015-12-09 |
CN105126151B true CN105126151B (zh) | 2018-10-30 |
Family
ID=547119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10641417.0A Active CN105126151B (zh) | 2015-09-30 | 2015-09-30 | 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126151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638573B (zh) * | 2016-07-22 | 2021-03-05 | 上海宝阳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 一种抗菌型医用超声耦合剂及其制备方法 |
CN106267172A (zh) * | 2016-09-30 | 2017-01-04 | 广州赛莱拉干细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预防瘢痕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6902381B (zh) * | 2017-03-23 | 2020-07-21 | 陕西慧康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重组人源胶原蛋白原液、敷料以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
CN107737050A (zh) * | 2017-11-29 | 2018-02-27 | 桂林华诺威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胶原蛋白光子冷凝胶 |
CN108030949A (zh) * | 2017-12-14 | 2018-05-15 | 武汉医佳宝生物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防粘连功能胶原蛋白敷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8210975B (zh) * | 2018-02-06 | 2020-12-22 | 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 | 用于治疗痤疮的胶原敷料 |
CN112826757A (zh) * | 2020-12-16 | 2021-05-25 | 中新国际联合研究院 | 一种抑菌消炎的复合胶原蛋白精华液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5441A (zh) * | 2006-04-10 | 2009-04-22 | 阿奎坦制药公司 | 愈合组合物 |
CN102068714A (zh) * | 2011-01-19 | 2011-05-25 | 北京大学 | 一种胶原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89945A (zh) * | 2014-09-29 | 2014-12-10 | 福州大学 | 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敷料及其无粘胶剂复合工艺 |
-
2015
- 2015-09-30 CN CN201510641417.0A patent/CN105126151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415441A (zh) * | 2006-04-10 | 2009-04-22 | 阿奎坦制药公司 | 愈合组合物 |
CN102068714A (zh) * | 2011-01-19 | 2011-05-25 | 北京大学 | 一种胶原海绵及其制备方法 |
CN104189945A (zh) * | 2014-09-29 | 2014-12-10 | 福州大学 | 一种双层复合生物敷料及其无粘胶剂复合工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126151A (zh) | 2015-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26151B (zh) | 一种胶原蛋白敷料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BRPI1106859A2 (pt) | Matrizes de colágeno estabilizadas contra degradação, biocompatíveis | |
JPS6237020B2 (zh) | ||
CN102886063A (zh) | 一种纳米微晶纤维素增强胶原复合基质的制备与应用 | |
CN109125799A (zh) | GelMA水凝胶人脱细胞羊膜三维双层辅料的制备方法 | |
CN103483625A (zh) | 可吸收降解的多用途生物相容性材料 | |
CN108208851A (zh) | 一种五元复合小分子胶原蛋白肽粉 | |
CN107551324A (zh) | 一种可缝合硬膜修补材料的制备及其应用 | |
CN104338175A (zh) | 一种医用无菌无热源鱼皮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方法 | |
CN1994481A (zh) | 一种新型高效中药-壳聚糖复合止血材料 | |
KR20010042539A (ko) | 액체매체 속의 천연 콜라겐의 멸균 방법, 획득된 멸균천연 콜라겐, 그 것을 함유하는 조성물 및 용도 | |
CN103785060B (zh) | 一种负载表皮生长因子的鱼皮胶原支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420485A (zh) | 一种寡肽平肌修复粉 | |
Wosicka-Frąckowiak et al. | Collagen and its derivatives serving biomedical purposes: a review | |
CN104721877B (zh) | 一种无菌胶原贴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5353647A (zh) | 一种自修复海洋源胶原蛋白肽基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6511977A (zh) | 胶原贴敷料 | |
CN113493492A (zh) | 一种促进皮肤修复的多肽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4490760B (zh) | 辣椒碱‑胶原蛋白海绵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JPH06504926A (ja) | 創傷の処置 | |
CN106075575A (zh) | 一种用于膝骨性关节炎软骨修复的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4940981B (zh) | 具有生物活性的外用敷料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5363073B (zh) | 含生物活性因子的组织工程软骨支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
TWI334878B (en) | Degradable dressing for wound healing appilcation | |
CN108030914A (zh) | 一种基底膜胶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