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687393B - 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687393B CN103687393B CN201310091233.2A CN201310091233A CN103687393B CN 103687393 B CN103687393 B CN 103687393B CN 201310091233 A CN201310091233 A CN 201310091233A CN 103687393 B CN103687393 B CN 10368739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connector
- seal
- sealing
- sealed groo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26—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 H05K5/004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 H05K5/0052—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provided with connectors and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e.g. automotive electronic control units having a two-part housing enclosing a PCB characterized by joining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part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02—Sealing means between parts of housing or between housing part and a wall, e.g. sealing 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Gasket Seals (AREA)
Abstract
一种密封结构包括由连接器的下表面和下外壳构件之间的表面结合部分形成的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和沟槽和配合至沟槽中的突出部之间形成的沟槽密封部分。该沟槽设置在下外壳构件和上外壳构件的外周边缘部分的内表面中的一个中。突出部设置在这些内表面中的另一个中。密封结构进一步包括链接密封部分,该链接密封部分把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与沟槽密封部分连接。链接密封部分包括具有与沟槽密封部分连续的密封沟槽的深底部分、具有比深底部分的密封沟槽浅且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连续的浅底部分、和链接深底部分至浅底部分的连接部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应用于发动机控制单元、自动变速器控制单元等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对应于同族日本专利申请公开No.2009-70855的美国专利申请公开No.2009/0068862公开了一种先前提出的密封结构。在本技术中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连接器部分的密封结构接近于图10B中示出的结构。如图10B的电子控制装置是所谓的连接器侧暴露型,其中连接器2的附连至电路板1一侧的部分被沿外壳3的横向方向(即平行于电路板1的方向)通过外壳3的窗口部分暴露。连接器2被沿电路板1的厚度方向夹在外壳3的一对构件3a和3b之间。连接器密封部分4通过绕整个连接器2在连接器2的外周表面和外壳3的该对构件3a和3b的内表面之间填充密封剂至表面结合部分(表面接触部分)中来提供。
为了确保预定的密封长度(也称为“泄露路径”),连接器密封部分4由密封沟槽(连接器侧内凹部分2a或外壳侧内凹部分3ba)和突出部(外壳侧外凸部分3ab或连接器侧外凸部分2b)构成。这些密封沟槽和突出部之间的U形间隙被填充有密封剂。附图标记5表示设置在连接器2中且与电路板1的配线图形连接的端子。
发明内容
在包括这种密封沟槽和突出部的连接器密封部分4被设置在连接器2的整个周边上的情况下,围绕连接器2的外壳3的尺寸更大一密封沟槽的深度量。由此,电子控制装置变得更大从而降低了发动机舱等内的安装性。
由此本发明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其被设计用于减小电子控制装置的尺寸而不破坏密封性能。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其中该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附连至电路板的一侧的连接器、和外壳,该外壳具有上外壳构件和下外壳构件,连接器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夹在上外壳构件和下外壳构件之间,其中密封结构包括: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其由在连接器的下表面和下外壳构件之间填充有密封剂的表面贴合部分构成;由沟槽和配合至沟槽内的突出部之间填充有密封剂的间隙形成的沟槽密封部分,沟槽被设置在上外壳构件和下外壳构件的外周边缘部分的内表面的一个中,突出部被设置在上外壳构件和下外壳构件的外周边缘部分的内表面的另一个中;和链接密封部分,其连接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和沟槽密封部分,该链接密封部分包括深底部分、浅底部分和链接深底部分至浅底部分的连接部分,该深底部分具有与沟槽密封部分连续的密封沟槽,该浅底部分具有比深底部分的密封沟槽更浅且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连续的密封沟槽。
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从参考附图的下面说明可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分解倾斜透视图,其从斜上侧观察;
图2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分解倾斜透视图,其从斜下侧观察;
图3A至3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总体结构;图3A是电子控制装置的倾斜透视图;图3B是电子控制装置的右侧(横向)视图;图3C是电子控制装置的俯视图;图3D是电子控制装置的正视图;图3E是沿图3C的箭头方向观察且沿线A-A获得的图3C的横截面视图;
图4A至4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基部(下外壳构件);图4A是基部的俯视图(平面视图);图4B是沿图4A的箭头方向观察且沿线A-A获得的图4A的横截面视图;图4C是基部的正视图;
图5是基部的端部部分的放大倾斜透视图且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图6A和6B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盖体(上外壳构件);图6A是盖体的正视图;图6B是盖体的底视图(反面视图);
图7是盖体的端部部分的放大倾斜透视图且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图8A至8C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图8A是具有一些透明部分的密封结构的倾斜透视图;图8B是从连接器的连接端口的侧部观察的具有一些透明部分的图8A的视图;图8C是没有盖体的密封结构的顶视图;
图9A至9E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中把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链接至基部侧沟槽密封部分的区域处的密封结构;图9A是没有盖体的电子控制装置的倾斜透视图;图9B是具有一些横截面的密封结构的部分的视图;图9C是示出深底部分的密封沟槽的深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图9D是示出连接部分的密封沟槽的深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的视图;图9E是示出浅底部分的密封沟槽的深度和宽度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图10A和10B示出了通过把附连至电路板的一侧的连接器夹在一对外壳构件形成的电子控制装置的连接器密封部分周围的结构;图10A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的连接器密封部分的横截面视图;图10B是比较例中的电子控制装置的连接器密封部分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解释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下文中,其中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电子控制装置被应用于车辆(机动车)的发动机控制单元的一个实例将参考附图详细解释。首先,现在参考图1至3E解释电子控制装置10的基本结构,该装置在通过彼此组合多个外壳构件(例如后面提到的基部12和盖体13)形成的外壳的内部空间中容纳电路板(电路基板)11。在下面的解释中,为了方便,图1至3E的上下方向,即电路板11的厚度方向有时将被解释为电子控制装置10自身的上下方向。但是,该方向不是必须表示在电子控制装置10安装在车辆中的情况下车辆的垂直方向(即重力方向)。即,例如在电子控制装置10被以一姿态安装在车辆中,其中电路板11的厚度方向垂直于车辆的垂直方向(重力方向)的情况下,图1的电子控制装置10的上下方向表示车辆的前后方向。
电子控制装置10主要包括外壳和电路板11。外壳由液体密封连接的基部12和盖体13形成,即通过密封介质(密封剂)将基部12与盖体13连接。基部12被基本上形成为板状,且被附连至车辆的车身的侧部。盖体13被基本上形成为盒子形。电路板11被容纳和接收在外壳内给定的保护空间中。电子部件(未示出)被安装在电路板11上。电子控制装置10被安装在发动机舱等(未示出)中,且在基部12的支架34和35的底部表面处被附连至车身的侧部,每个底部表面都用作至车身的附连表面。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其电子控制装置10被安装至车身侧部上的这些附连表面(支架34和35的底部表面)被形成为平行于基部12的底壁31a的底部表面。但是,附连表面(支架34和35的底部表面)可被相对于基部12的底壁31a的底部表面倾斜,这依赖于至车身的附连区段的形状等(即,依赖于支架34和35的形状)。
连接器20被附连至电路板11的周边部分的一部分。连接器20包括连接端口21,其被连接至外部连接器。连接器20进一步包括附连基部部分20a。即,连接器20是通过把连接端口21与附连基部部分20a集成而形成。连接器20通过附连基部部分20a(例如通过多个螺钉)而被固定(固紧)至电路板11。
与附连基部部分20a集成的连接端口21通过盖体13的窗口部分41而被暴露(敞开)至外界。窗口部分41是形成在基部12和盖体13之间的空间。位于窗口部分41中的连接端口21被与外部连接器(车身侧连接器)连接。
连接器20的附连基部部分20a包括以相对于电路板11的表面约45度(45°)角形成的两横向表面20ab。两个横向表面20ab的每个都形成有定位内凹部分22。当附连基部部分20a和电路板11被容纳在外壳中时,每个定位内凹部分22都被配合在基部12的定位凸起部32上。即,从基部12的底壁31a的外周边缘部分沿向上方向(沿朝向盖体13的方向)以直立方式突出的定位凸起部(一个或多个)32被配合至定位内凹部分22中。
连接器20包括多个连接器销(阳端子)21a,它们被容纳在连接端口21中且其与电路板11的配线图电连接。这些连接销21a被分别与容纳在外部连接器(未示出)中的多个阴端子连接。由此,电路板11的线路电路图通过连接器20被电连接至预定设备,例如与外部连接器(阴端子)连接的传感器和泵。
基部12被基本上形成为板状,更特别地,形成为浅切割盒子形成,如底板的周边边缘稍微从底板沿垂直于底板的方向突出。基部12由金属材料整体形成,该金属材料具有高导热性,例如为铝。具体地,形成为基本上矩形板状的底壁31a包括外周边缘(四个横向侧),前壁31b、横向壁31c和后壁31d从该边缘朝向盖体13以直立方式突出。因此,整个基部12沿向上方向(即朝向盖体13)敞开。
板固定部分33被形成为从基部12的底壁31a的内壁表面的周边边缘部分沿向上方向以直立方式突出。在该实施例中,两个板固定部分33被设置在底壁31a的内壁表面的周边边缘部分的角处。电路板11通过板固定部分33而被固定地附连至基部12。每个板固定部分33都在板固定部分33的上端部分处包括支撑表面。支撑表面是平坦的,且支撑电路板11。每个板固定部分33的支撑表面都形成有内螺纹孔33a。在其中电路板11被板固定部分33接收和支撑的情况下,通过将螺栓(未示出)穿过电路板11且拧入内螺纹孔33a中,电路板11被固定至基部12。
而且,基部12在基部12的横向壁31c的外部部分上包括一对支架34和35。该对支架34和35与横向壁31c整体形成。支架34被形成有通孔34a,该通孔沿上下方向(即沿垂直于底壁31a的方向)穿过支架34。支架35形成有通孔35a,该通孔沿上下方向穿过支架35。通过把螺栓等插入通孔34a和35a,电子控制装置10被附连至车身(未示出)。
盖体13由预定合成树脂材料整体模制形成,该材料与金属材料相比质轻且价廉。盖体13被基本上形成为开口盒子形。盖体13包括上壁部分42和横向壁43。上壁部分42从电路板11和连接器20的向上方向(即从与基部12相对的侧部)覆盖电路板11和连接器20。横向壁43围住或环绕上壁部分42的周边边缘,除了窗口部分41。即,横向壁43沿向下方向(朝向基部12)从基本上矩形的上壁部分42的三侧突出(除了窗口部分),以围起三个侧面。
基部12包括形成在基部12的(前壁31b、横向壁31c和后壁31d的)四个角处的锁定孔36。盖体13的横向壁43包括形成在面对基部12的锁定孔36的四个位置处的锁定凸起部44。每个锁定凸起部44被配合至锁定孔36中且被锁定至锁定孔36。因此,盖体13被附连且牢固地固定至基部12,电路板11和连接器已被附连至该基部。
在电子控制装置10中,连接器20沿横向方向敞开(即平行于底壁31a的方向)且被附连至电路板11的一端。相对于电路板11的厚度方向,电路板11的尺寸(高度)不同于连接器20的尺寸(高度)。因此,盖体13被形成为多水平形状(台阶形),该形状依赖于电路板11和连接器20的高度。具体地,面朝穿过电路板11和连接器20至基部12的上壁部分42包括上水平部分45和下水平部分46。上水平部分45和下水平部分46平行于基部12的附连表面(即平行于底壁31a的底表面)。
上水平部分45覆盖连接器20(其上方区域),且下水平部分46覆盖电路板11(其上方区域)。相对于电路板11的厚度方向,上水平部分45的尺寸(高度)大于下水平部分46的尺寸(高度)。盖体13的上壁部分42进一步包括倾斜壁部分47,该倾斜壁部分平滑地链接上水平部分45至下水平部分46。
盖体13包括倾斜横向壁49,该横向壁形成在上水平部分45的两个横向端部至盖体13的两个横向端部的区域上。即,每个倾斜横向壁49从上水平部分45的横向端部沿窗口部分41的边缘向下延伸至盖体13的横向端部。每个倾斜横向壁49被以相对于电路板11的表面约45度的角度形成,其方式与连接器20的附连基部部分20a的横向表面20ab的角度相同。
倾斜壁部分47是平坦形状的且以预定倾斜角倾斜,具体地,相对于基部12的底壁31a基本上为45度。因此,还相对于上水平部分45和下水平部分46,倾斜壁部分47以相同的倾斜角(45°)倾斜。而且,保护壁48设置在倾斜壁部分47上。保护壁48用于保护通气孔(未示出),该孔形成为沿倾斜壁部分47的厚度方向穿过倾斜壁部分47。通风防水膜(薄膜)例如Gore-Tex(注册商标)(其具有防水和通风性能二者)被附连至通风孔。例如,当车辆被清洗时,保护壁48保护通风防水膜免于直接接收喷射的具有高温和高压的水。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平坦密封部分50是通过把密封剂填充至盖体13和连接器20的附连基部部分20a之间给定的表面结合部分(表面接触部分)中而形成。具体地,当盖体13被附连至基部12时,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上表面20aa面对(相对于)盖体13的上水平部分45的内表面,且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两个横向表面20ab分别面对(相对于)盖体13的倾斜横向壁49的内表面。此时,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上表面20aa和盖体13的上水平部分45的内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被填充有密封剂。而且,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两个横向表面20ab和盖体13的倾斜横向壁49的内表面之间的微小间隙被填充有密封剂。
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连接器下表面侧(基本上)平坦密封部分51是通过把密封剂填充至基部12和连接器20的附连基部部分20a之间给定的表面结合部分(表面接触部分)中形成(限定)。具体地,当连接器20被附连至基部12时,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下表面20ac面对(相对于)基部12的前壁31b的上表面(内周表面)31ba。此时,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下表面20ac和基部12的前壁31b的上表面31ba之间的微小间隙被填充有密封剂。
应注意,基部12的前壁31b的上表面31ba被形成为稍微弯曲的形状,如图5所示,以确保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较长的密封长度(或较大的密封面积)。
基部12的后壁31d和两个横向壁31c被形成有连续密封沟槽61。密封沟槽61被沿基部12的外周边缘连续地形成(除了前侧),且具有恒定的沟槽深度和恒定的沟槽宽度。
盖体13的内周表面的面对(相对于)密封沟槽61的一部分被形成有突出部62。突出部62被形成在与密封沟槽61相同的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该实施例的沟槽密封部分60是通过把密封剂填充至密封沟槽61和配合至密封沟槽61中的突出部62之间的间隙中形成(限定)。
通过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两端(其靠近横向壁31c)分别被链接至沟槽密封部分60的端部部分(其靠近前壁31b)。密封剂被填充至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如下所述。
参考图1至10B,将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密封结构。图4A至5是示出基部12中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形状的视图。图6A至7是示出盖体13中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形状的视图。图8A至9E是示出平坦密封部分50、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沟槽密封部分60和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之间的关系的视图。
如图3E和8A至8C,平坦密封部分50是通过把密封剂填充至连接器20的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上表面20aa和盖体13的上水平部分45的内表面(其彼此相对)之间的表面结合部分、还通过把密封剂填充至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两个横向表面20ab和盖体13的倾斜横向壁49的内表面(其彼此相对)之间的表面贴合部分而形成。
如图3E和8A至8C中所示,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是通过把密封剂填充至连接器20的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下表面20ac和基部12的前壁31b的上表面31ba之间的表面结合部分中而形成。
沟槽密封部分60包括密封沟槽61和突出部62。密封沟槽61形成为基本上U形横截面,以具有恒定深度和恒定宽度,且被连续地设置在基部12的后壁31d和横向壁31c中,如图4A至4C中所示。突出部62被形成在盖体13的内周表面的与密封沟槽61相对的一部分中,如图2和6A-6B中所示。如图3E和8A-8C中所示,沟槽密封部分60是通过把密封剂填充至密封沟槽61和配合至密封沟槽61中的突出部62之间的间隙而形成。
如图8A至8C中所示,每个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被设置在靠近横向壁31c的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横向壁侧端部部分和靠近前壁31b的沟槽密封部分60的前壁侧端部部分之间。即,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两个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
图4A至5示出了基部12的侧部上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视觉形状。图6A至7示出了盖体13的侧部上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视觉形状。图8A至9E示出了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细节结构。
图8A至8C是示出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和其周围部分的示意图。图8A是从支架34的侧部倾斜观察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具有一些透明部分)的倾斜透视图。在图8A中,盖体13没有示出,除了倾斜横向壁49。
图8B是从连接器20的连接端口21的侧部观察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具有一些透明部分)的视图。图8C是没有盖体13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平面视图,其从连接器20的附连基部部分20a的上表面20aa的侧部观察。
图9A是盖体13的平面视图。图9B是图9A的主要部分(圈起区域)的横截面视图。图9C是沿图9A的线A-A获得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横截面视图。图9D是沿图9A的线B-B获得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横截面视图。图9E是沿图9A的线C-C获得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横截面视图。
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是由如图9A所示形成在基部12中的密封沟槽71和如图7所示形成在盖体13中的突出部(从盖体13的内表面突出)构造形成。在该实施例中,密封沟槽71和突出部72的形状和尺寸(大小)根据在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中存在的位置点而变化。即,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邻近(接触)沟槽密封部分60的一部分被形成为与沟槽密封部分60连续。具体地,如图9C所示,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邻近沟槽密封部分60的该部分形成深底部分74,该深底部分包括密封沟槽71A和突出部72A。密封沟槽71A具有预定深度R1和预定沟槽宽度R2。突出部72A被形成在盖体13的倾斜横向壁49的下端部部分处,如图7所示,且横截面形状为条形,如图9C所示。突出部72A被通过一间隙配合至密封沟槽71A中。即,密封沟槽71A的预定深度R1和预定沟槽宽度R2大致等于沟槽密封部分60的密封沟槽61的那些。
在深底部分74中,密封沟槽71A的内表面通过预定间隙面对突出部72A的外表面。该间隙在垂直于底壁31a的表面且垂直于密封处理的延伸方向(如图9C所示)获得的横截面为U形,且填充有密封剂73。另一方面,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邻近(接触)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一部分被形成为与连接器下表面侧密封部分51连续。具体地,如图9E所示,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邻近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该部分形成浅底部分75。该浅底部分75包括比深底部分74的密封沟槽71A浅的密封沟槽以及比深底部分74的突出部72A短的突出部。特别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把浅底部分75的密封沟槽深度设置为等于零,浅底部分75的密封沟槽基本上被略去。由此,对应于浅底部分75的密封沟槽的突出部也被略去。因此,浅底部分75组成所谓的平坦密封结构,从而基部12的前壁31b的上表面(其横向壁侧端部部分)和与前壁31b的上表面相对的盖体13的内周表面(以及连接器20的下表面20ac)之间给定的平坦条状间隙被填充有密封剂73。由此,浅底部分75的密封沟槽的深度和宽度大致等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那些,从而浅底部分75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连续。
而且,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还包括连接部分76,该连接部分链接深底部分74至浅底部分75,如图9D所示。连接部分76包括密封沟槽71B和突出部72B,突出部形成为条状且通过预定间隙配合至密封沟槽71B中,其方式与深底部分74相同。深底部分74的密封长度(所谓的“泄露路径”)、浅底部分75的密封长度和连接部分76的密封长度大致彼此相等。即,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被形成为使得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整个范围具有基本上恒定的密封长度。
应注意,“密封长度”表示插置在密封部分的空间(间隙)中的密封剂73的填充区域的长度。例如,在由图9C所示的部分中,“密封长度”表示通过展开或变形填充有密封剂73的U形间隙为横截面线性形状而获得的长度(R2+(R1x2))。
具体地,为了使得密封长度相等,浅底部分75的突出部和密封沟槽的宽度被设置为大于深底部分74的那些。而且,连接部分76的密封沟槽71B的深度R3被设定为小于深底部分74的密封沟槽71A的深度R1(R3<R1),而密封沟槽71B的沟槽宽度R4被设定为大于密封沟槽71A的宽度R2(R4>R2)。连接部分76的突出部72B被沿密封沟槽71B的一形状设置。即,突出部72B的高度(突出量)小于深底部分74的突出部72A的高度,而突出部72B的宽度大于深底部分74的突出部72A的宽度。连接部分76被形成为使得密封沟槽71B的深度R3从浅底部分75朝向深底部分74逐渐地变大且密封沟槽71B的宽度R4从浅底部分75朝向深底部分74逐渐地变小。即,在存在于浅底部分75和深底部分74之间的连接部分76的范围上,密封沟槽71B的深度R3从大致等于0的数值逐渐变化至大致等于R1的数值。另一方面,在存在于浅底部分75和深底部分74之间的连接部分76的范围上,密封沟槽71B的宽度R4从大致等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密封长度的数值逐渐变化至大致等于宽度R2的数值。依此方式,在存在于浅底部分75和深底部分74之间的连接部分76的范围上,突出部72B的高度从大致等于0的数值逐渐变化至大致等于突出部72A的高度的数值,而突出部72B的宽度从大致等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密封长度的数值逐渐变化至大致等于突出部72A的宽度的数值。
在该实施例中,连接部分76的密封沟槽71B的深度和宽度以恒定速率变化,如图9A至9E所示。但是,根据本发明,密封沟槽71B的深度或宽度的变化率不限于恒定速率。密封沟槽71B的深度可从浅底部分75至深底部分74以任意速率逐渐地增加,而密封沟槽71B的宽度从浅底部分75至深底部分74以任意速率逐渐地减小。
如上所述,在所谓的连接器侧暴露型中,其中附连至电路板11的一侧的连接器20被夹在构成外壳的两个构件的基部12和盖体13之间,以沿外壳的横向方向(即平行于电路板11的方向)暴露连接器20的一部分,如该实施例;连接器密封部分通过在连接器20的这整个周边范围内将密封剂填充至连接器20的外周表面和外壳的内周表面之间的表面结合部分(表面接触部分)中来提供,以确保外壳的内部的密封性能。
在平坦密封结构被用于该连接器密封部分、且由密封沟槽和配合在该沟槽中的突出部构成的沟槽密封结构被用于密封基部和盖体之间的表面结合部分的情况下,存在的风险是,在平坦密封结构和沟槽密封结构之间的连接区域处,密封长度是不连续(不平滑)的,从而不能确保充分的密封性能。而且,在这种情况中,平坦密封结构和沟槽密封结构之间的连接区域可包括台阶部分或尖锐边缘部分,从而应力集中倾向于发生在该台阶部分或尖锐边缘部分处。
与此相反,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链接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至沟槽密封部分60的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密封长度在深底部分74、浅底部分75和连接部分76的所有存在范围上保持恒定。具体地,浅底部分75的密封沟槽和突出部的宽度大于深底部分74的那些。而且,连接部分76的密封沟槽71B的深度和突出部72B的高度从浅底部分75至深底部分74逐渐地增大,而密封沟槽71B和突出部72B的宽度从浅底部分75至深底部分74逐渐地减小。即,连接部分76的密封沟槽71B的深度和突出部72B的高度随着用于这些深度和高度的测量点(即,图9C至9E所示的横截面截取点)越靠近深底部分74而变得越大,而密封沟槽71B和突出部72B的宽度随着用于这些宽度的测量点越靠近深底部分74变得越小。由此,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密封沟槽的底表面和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突出部的顶表面中的每个都基本上为梯形,如图7和9B所示。
通过这种构造,可在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整个区域上保持预定密封长度。即,密封沟槽的宽度与两倍深度的和(即沿密封沟槽的横截面中的形状的总长度)在沟槽密封部分60和平坦至沟槽链接密封部分70的整个区域上保持恒定。该和还等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的密封宽度(在垂直于密封处理的延伸方向(即密封长度)取得的横截面中的接触宽度)。在该实施例中,该和可等于平坦密封部分50的密封长度(即密封接触宽度)。而且,由于形成为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直接连续的浅底部分75的密封沟槽被设计为较浅,如图10A所示的夹着连接器20的外壳的厚度尺寸与如图10B所示比较例的外壳3的厚度尺寸(上下方向尺寸)相比可被减小。因此,电子控制装置的尺寸减小和车辆安装性可被增强。
而且,在该实施例中,密封沟槽或突出部的深度(高度)和宽度在链接浅底部分75至深底部分74的连接部分76中被逐渐地改变。因此,尽管浅底部分75的密封沟槽的深度不同于深底部分74的密封沟槽的深度,如上所述,也没有用作结构反曲点的台阶部分或尖锐边缘部分。因此,密封性能可被改善,同时避免或减轻了应力集中的发生。
接下来,将列出根据该实施例的代表性构造和效果。
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包括电路板11、附连至电路板11的一侧的连接器20、具有上外壳构件13和下外壳构件12的外壳,连接器20被沿电路板11的厚度方向夹在该外壳构件之间,该密封结构包括在连接器20的下表面20ac和下外壳构件12之间填充有密封剂的表面结合部分形成的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由在沟槽61和配合至该沟槽61中的突出部62之间填充有密封剂的间隙形成的沟槽密封部分60;和链接密封部分70。该沟槽61设置在下外壳构件12和上外壳构件13的外周边缘部分的内表面中的一个中。该突出部62设置在下外壳构件12和上外壳构件13的外周边缘部分的内表面中的另一个中。链接密封部分70把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与沟槽密封部分60连接。链接密封部分70包括具有与沟槽密封部分60连续的密封沟槽71A的深底部分74、具有比深底部分74的密封沟槽71A浅、且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51连续的浅底部分75、和链接深底部分74至浅底部分75的连接部分76。
因此,可保持恒定的密封长度以抑制密封性的降低同时改善电子控制装置的安装性和尺寸减小。
尽管本发明被在上面参考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进行了描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述教导可进行上述实施例的修改和变化。
该申请是基于2012年9月4日提交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o.2012-193677。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在此全部并入。
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6)
1.一种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其中电子控制装置包括电路板、附连至电路板一侧的连接器、和外壳,该外壳具有上外壳构件和下外壳构件,连接器沿电路板的厚度方向被夹在该外壳构件之间,
其中密封结构包括:
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其由在连接器的下表面和下外壳构件之间填充有密封剂的表面结合部分形成;
由沟槽和配合至沟槽内的突出部之间填充有密封剂的间隙形成的沟槽密封部分,沟槽被设置在上外壳构件和下外壳构件的外周边缘部分的内表面的一个中,突出部被设置在上外壳构件和下外壳构件的外周边缘部分的内表面的另一个中;和
链接密封部分,其把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与沟槽密封部分连接,该链接密封部分包括
深底部分,其具有与沟槽密封部分连续的密封沟槽,
浅底部分,其具有比深底部分的密封沟槽浅且与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连续的密封沟槽,和
连接部分,其链接深底部分至浅底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
连接部分的密封沟槽具有从浅底部分的密封沟槽的深度至深底部分的密封沟槽的深度逐渐地增加的深度,和
连接部分的密封沟槽具有从浅底部分的密封沟槽的宽度至深底部分的密封沟槽的宽度逐渐地减小的宽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
连接部分被形成为使得由连接部分的密封沟槽的横截面中的形状限定的密封长度在链接密封部分的整个范围上是恒定的。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
连接部分的密封沟槽的底表面是梯形的。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结构,
其中
由连接部分的密封沟槽的横截面中的形状限定的密封长度等于由沟槽密封部分的沟槽的横截面中的形状限定的密封长度。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其中
下外壳构件的与连接器的下表面相对的表面在连接器下表面侧平坦密封部分的范围内是弯曲形状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2193677A JP5905800B2 (ja) | 2012-09-04 | 2012-09-04 | 電子制御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
JP2012-193677 | 2012-09-04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687393A CN103687393A (zh) | 2014-03-26 |
CN103687393B true CN103687393B (zh) | 2017-09-15 |
Family
ID=50098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10091233.2A Active CN103687393B (zh) | 2012-09-04 | 2013-03-21 | 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71006B2 (zh) |
JP (1) | JP5905800B2 (zh) |
CN (1) | CN103687393B (zh) |
DE (1) | DE102013209511B4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769033B2 (ja) * | 2012-11-30 | 2015-08-2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駆動装置 |
EP2835876A1 (de) * | 2013-08-05 | 2015-02-1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GmbH | Modulgehäuse für elektronische Baugruppe |
WO2015030034A1 (ja) * | 2013-08-28 | 2015-03-05 | 京セラ株式会社 | 素子収納用パッケージ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実装構造体 |
US9961786B2 (en) * | 2013-11-19 | 2018-05-01 | Continental Automotive Systems, Inc. | Method and structure for limiting cover deflection in an ECU when exposed to high altitude environments |
JP6295100B2 (ja) | 2014-02-28 | 2018-03-14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制御装置 |
CN106134303B (zh) * | 2014-04-11 | 2019-03-15 | 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 电子控制装置 |
JP6401534B2 (ja) * | 2014-07-29 | 2018-10-10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テン | 制御装置 |
JP6366413B2 (ja) * | 2014-08-06 | 2018-08-01 | 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 電子回路ユニット |
JP6347194B2 (ja) * | 2014-09-26 | 2018-06-27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制御装置 |
KR101575265B1 (ko) * | 2014-09-30 | 2015-12-07 |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 고정 부재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1575268B1 (ko) * | 2014-09-30 | 2015-12-07 | 현대오트론 주식회사 | 고정 부재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전자 제어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KR102371856B1 (ko) * | 2015-04-22 | 2022-03-08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기구물과 결합된 분리 가능한 커넥터 구조 |
US10199762B2 (en) * | 2015-06-18 | 2019-02-05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 Waterproof electronic control device |
DE112016004757T5 (de) | 2015-12-10 | 2018-07-05 |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 Elektronische steuervorrichtung |
JP6113314B1 (ja) * | 2016-02-01 | 2017-04-12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防水型制御装置 |
US10488231B2 (en) * | 2016-08-18 | 2019-11-26 |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 Sensor cover |
USD821446S1 (en) * | 2016-08-31 | 2018-06-26 | Sevcon Limited | Electric motor controller |
JP6669038B2 (ja) * | 2016-10-26 | 2020-03-1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収容部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駆動装置 |
DE102016225526C5 (de) * | 2016-12-20 | 2025-03-06 | Vitesco Technologies Germany Gmbh | Gehäuse für elektrische Bauelemente und Verfahren zum Verbinden eines Gehäusekörpers mit einer Gehäuseabdeckung |
WO2018160950A1 (en) * | 2017-03-02 | 2018-09-07 | Environment One Corporation | Motor starting circuits, motor control assemblies, and grinder pump assemblies employing same |
GB2561584B (en) * | 2017-04-19 | 2019-10-02 | Jaguar Land Rover Ltd | Cover system and method |
JP6590869B2 (ja) * | 2017-06-21 | 2019-10-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子部品ユニット、ワイヤハーネス、及び、通気部防水構造 |
US20200251852A1 (en) * | 2017-10-13 | 2020-08-06 | Vitesco Technologies GmbH | Connector element for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assembling an electronic component |
JP7286289B2 (ja) * | 2018-09-27 | 2023-06-05 | タイコエレクトロニクスジャパン合同会社 | シール構造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7081548B2 (ja) * | 2019-03-27 | 2022-06-07 |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 コネクタ |
JP7420482B2 (ja) * | 2019-05-14 | 2024-01-23 | ダイヤゼブラ電機株式会社 | 電子機器 |
JP2020188655A (ja) | 2019-05-17 | 2020-11-19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
JP7190032B2 (ja) | 2019-05-23 | 2022-12-14 | 日立Astemo株式会社 | 電子制御装置 |
IT202000016015A1 (it) * | 2020-07-02 | 2022-01-02 | Marelli Europe Spa | Gruppo connettore elettrico munito di valvola di sfiato integrata e relativo metodo di realizzazione ed assemblaggio, in particolare nel settore automotive |
EP4161226A1 (en) * | 2021-09-30 | 2023-04-05 | Aptiv Technologies Limited | Emc housing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5288A (zh) * | 2006-01-21 | 2007-07-2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密封结构 |
CN102196701A (zh) * | 2010-02-26 | 2011-09-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密封结构、电子装置、便携式装置及密封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69224B2 (ja) * | 1999-09-17 | 2005-07-0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制御機器のケース |
JP4348879B2 (ja) * | 2001-07-17 | 2009-10-21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機器用コネクタ装置 |
JP4089493B2 (ja) * | 2003-04-14 | 2008-05-28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制御装置 |
JP4124137B2 (ja) * | 2004-02-23 | 2008-07-23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電子ユニット筐体 |
NL1030295C2 (nl) * | 2005-10-28 | 2007-05-03 | Fei Co | Hermetisch afgesloten behuizing met elektrische doorvoer. |
JP4470980B2 (ja) * | 2007-09-10 | 2010-06-02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装置 |
JP5007249B2 (ja) * | 2008-02-13 | 2012-08-2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電気接続箱の防水構造 |
JP4483960B2 (ja) * | 2008-03-19 | 2010-06-16 |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 電子装置 |
JP5374470B2 (ja) * | 2010-09-22 | 2013-12-25 |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 電子制御装置 |
JP5570361B2 (ja) | 2010-09-22 | 2014-08-13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防水型電子装置及びその組立方法 |
JP2012193677A (ja) | 2011-03-17 | 2012-10-11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扇風機 |
-
2012
- 2012-09-04 JP JP2012193677A patent/JP5905800B2/ja active Active
-
2013
- 2013-03-21 CN CN201310091233.2A patent/CN103687393B/zh active Active
- 2013-04-30 US US13/873,461 patent/US9071006B2/en active Active
- 2013-05-22 DE DE102013209511.2A patent/DE102013209511B4/de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005288A (zh) * | 2006-01-21 | 2007-07-25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便携式电子装置密封结构 |
CN102196701A (zh) * | 2010-02-26 | 2011-09-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密封结构、电子装置、便携式装置及密封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065877A1 (en) | 2014-03-06 |
DE102013209511A1 (de) | 2014-03-06 |
CN103687393A (zh) | 2014-03-26 |
US9071006B2 (en) | 2015-06-30 |
JP5905800B2 (ja) | 2016-04-20 |
JP2014049702A (ja) | 2014-03-17 |
DE102013209511B4 (de) | 2021-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687393B (zh) | 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 |
CN103025105B (zh) | 用于电子控制装置的密封结构 | |
CN103022837B (zh) | 电子控制装置 | |
JP5543948B2 (ja) | 電子制御装置のシール構造 | |
JP6295100B2 (ja) | 電子制御装置 | |
JP6023524B2 (ja) | 電子制御装置 | |
CN102833970B (zh) | 电控单元 | |
CN104509226B (zh) | 电子控制装置 | |
EP2061292B1 (en) | Electronic control apparatus | |
JP5368401B2 (ja) | 電子制御装置 | |
CN103687394A (zh) | 电子控制装置 | |
CN104203652A (zh) | 车辆的电子控制装置 | |
JP6856605B2 (ja) | コネクタ | |
JP5358544B2 (ja) | 電子制御装置 | |
JP2012069646A (ja) | 電子制御装置 | |
JP2001176617A (ja) | コネクタ | |
WO2015159339A1 (ja) | 筐体 | |
CN113615010B (zh) | 连接器 | |
CN111954398A (zh) | 电子设备 | |
JP5671865B2 (ja) | 筐体 | |
JP6718145B2 (ja) | 防塵カバー | |
JP2021193694A (ja) | 筐体シール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719 Address after: Ibarak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Hitachi astemo Co.,Ltd. Address before: Ibaraki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