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3183084A - 骑乘型车辆 - Google Patents
骑乘型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3183084A CN103183084A CN201210428944XA CN201210428944A CN103183084A CN 103183084 A CN103183084 A CN 103183084A CN 201210428944X A CN201210428944X A CN 201210428944XA CN 201210428944 A CN201210428944 A CN 201210428944A CN 103183084 A CN103183084 A CN 1031830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ixing portion
- fixed part
- support
- fixed
- vehicle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7/00—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J17/02—Weather guards for riders; Fairings or stream-lining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shielding only the rider's front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6/00—Arrangement of optical signalling or lighting devices on cycles; Mounting or supporting thereof; Circuits therefor
- B62J6/02—Headlights
- B62J6/022—Headligh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otorcycles or the like
- B62J6/027—Supporting means therefor, e.g. mounting bracke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202/00—Motorised scoo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一种骑乘型车辆,包括车体架、前部、以及支承部。车体架包括头管。前部包括头灯和前罩。前罩覆盖头管的前方。头灯安装至前罩。支承部包括左固定部、右固定部、以及车架固定部;并且支承前部。左固定部被设置在比头管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并且被固定至前罩。右固定部被设置在比头管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并且被固定至前罩。车架固定部被固定至车体架。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骑乘型车辆。
背景技术
头灯极大地影响骑乘型车辆的视觉外观。近年来,安装在骑乘型车辆上的头灯尺寸已有增加。在较大头灯被安装至前罩的情况中,优选前罩足够牢固以支承头灯。因此,理想地是前罩是由车体架支承。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JP-A-2011-31817所公开的双轮车辆中,在前罩中形成有安装孔。前罩通过安装孔被安装至从车体架延伸的支架。
发明内容
在日本专利申请特开平JP-A-2011-31817所公开的双轮车辆中,相对于车宽方向,安装孔被设置在前罩的中央。因为该原因,前罩容易因为在左-右方向上的弯曲而振动。前罩振动可以是头灯灯泡寿命缩短或产生噪音的因素。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供能够抑制前罩弯曲的骑乘型车辆。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包含车体架、前部、以及支承部(support stay)。车体架包括头管。前部包括头灯和前罩。前罩覆盖头管的前方,并且头灯被安装至前罩。支承部包括左固定部、右固定部、以及车架固定部,并且支承前部。左固定部被配置在比头管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并且被固定至前罩。右固定部被配置在比头管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并且被固定至前罩。车架固定部被固定至车体架。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为根据第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头灯包括发光体和反射部。反射部向前反射由发光体发出的光。左固定部位于比反射部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右固定部位于比反射部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第三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为根据第一或者第二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被配置在头灯前端的后方。
根据本发明第四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为根据第一至第三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中头灯包括发光体。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被配置在发光体中央的下方。
根据本发明第五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为根据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还包括用于固定左固定部的第一固定部件,以及用于固定右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件。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各自均包括贯通孔。第一固定部件从外侧插入到左固定部的贯通孔中,第二固定部件从外侧插入到右固定部的贯通孔中。
根据本发明第六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为根据第一至第五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还包括前轮、第一支承部件、第二支承部件、转向轴、支架、以及转向轴。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并且适于可旋转地支承前轮。转向轴插入到头管中。支架连接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的上端以及转向轴的下端。支架支承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转向轴自支架延伸。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配置在支架上端的上方。
根据本发明第七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为根据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还包括连接部。连接部连接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且连接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根据本发明第八方面的骑乘型车辆为根据第一至第七方面中任一方面的骑乘型车辆,其还包括车把和固定在车把上的闪光灯。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支承部的左固定部被配置在比头管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支承部的右固定部被配置在比头管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因此,在左右固定部之间确保大的距离。因此,与如果固定部被配置在前罩中央的情况相比较,前罩弯曲能够得到抑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左固定部位于比反射部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右固定部位于比反射部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因此,左固定部与右固定部之间的距离进一步增加。头灯越大,左固定部与右固定部之间的距离越大。因此,能够进一步地抑制前罩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被配置在头灯前端的后方。这使得易于在左固定部与右固定部之间确保大的间隔。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被配置在发光体中央的下方。这样可以提高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的布局的自由度而没有发光体的干扰。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第一固定部件从外侧插入到左固定部的贯通孔中。第二固定部件从外侧插入到右固定部的贯通孔中。这样更易于固定前罩。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被配置在支架上端的上方。因此,阻止了支架对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的干扰,即使是在转向过程中支架移动的情况中。这样可以易于确保大的转向角。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左固定部和右固定部由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部连接。这使得前罩可以被牢固地支承。由此还能够更进一步地抑制前罩弯曲。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在骑乘型车辆中,闪光灯被固定在车把上。换言之,闪光灯并非由前罩所支承。因此,前部的重量降低。这使得前部可被更加牢固地安装至车体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左侧视图;
图2是骑乘型车辆的正视图;
图3是骑乘型车辆的平面图;
图4是前罩部分的左侧视图;
图5是前罩内部的结构的透视图;且
图6是沿着图4中的IV-IV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是参考附图对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的说明。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的左侧视图。图2是骑乘型车辆1的正视图。图3是骑乘型车辆的平面图。骑乘型车辆1为踏板型双轮车辆。如图1所示,骑乘型车辆1包括车体架2、转向轴3、前叉4、前轮5、车座6、发动机单元7、后轮8、以及车体罩9。在以下说明中,“前后方向”是指从坐在车座6上的骑乘者的角度而言车体的前后方向。“左右方向”是指从坐在车座6上的骑乘者的角度而言车体的左右方向。
车体架2例如由铁管形成。车体架2包括头管21、下车架22、底车架23、以及后车架24。车体架2可通过弯曲加工整体形成,或者由多个组件通过焊接等结合成整体而构成。头管21相对于车宽方向位于车辆中央。转向轴3可旋转地插入到头管21中。车把12连接至转向轴3的上部。如图2所示,右和左闪光灯10a和10b以及用于显示车辆速度的速度计单元11被安装至车把12。前叉4连接至转向轴3的下部。
下车架22连接至头管21。下车架22从头管21向下延伸。底车架23连接至下车架22的下端。底车架23从下车架22向后延伸。后车架24连接至底车架23的后端。后车架24从底车架23的后端向后并向上延伸。车座6布置在后车架24的上方。车座6布置在头管21的后方。车座6由车体架2支承。具体地,车座6安装在后车架24上。
发动机单元7通过在附图中未示出的支架而可摆动地(pivotably)连接至车体架2。发动机单元7包括附图中未示出的输出轴。输出轴可旋转地支承后轮8。
前叉4可旋转地支承前轮5。前叉4为本发明的支承部件的例子。如图2所示,前叉4包括第一支承部件13、第二支承部件14、和支架15。第一支承部件13和第二支承部件14在车宽方向上排列。
支架15支承第一支承部件13和第二支承部件14。支架15连接至转向轴3。具体地,转向轴3的下端连接至支架15。第一支承部件13的上端和第二支承部件14的上端连接至支架15。转向轴3从支架15向上延伸。
如图1所示,车体罩9包括前部30、侧罩32、和底罩33。车体罩9由树脂制成。前部30包括前罩31和头灯35。前罩31主要覆盖头管21和下车架22的周围。前罩31包括前表面31a和后表面31b。头灯35被安装至前罩31的前表面31a。
如图2所示,头灯35包括作为发光体的头灯灯泡35a、反射部35b、以及透镜部件35d。图4是部分前罩31的左侧视图。如图4所示,头灯35具有外壳35c。反射部35b具有向后弯曲的形状,并且向前反射由头灯灯泡35a发出的光。外壳35c布置在头灯灯泡35a的后方。外壳35c的前表面形成开口,并且反射部35b布置在外壳35c的内部。外壳35c包括外壳前部351和外壳后部352。透镜部件35d被安装在外壳前部351。外壳后部352从外壳前部351向后突出。外壳后部352的底部设置在比外壳前部351的底部更靠上的位置。插座353安装在外壳后部352的后表面。透镜部件35d由半透明材料制成。透镜部件35d配置在头灯灯泡35a、反射部35b、以及外壳35c的前方。
前表面31a从前方覆盖头管21和下车架22。从车辆侧面观察时,前表面31a包括向后凹陷的凹部310。如图1所示,内挡泥板34配置在凹部310内。前轮5配置在内挡泥板34的前方。前挡泥板37配置在前轮5的上方。前挡泥板37的后部配置在凹部310内。如图3所示,如在平面图中所看到的,相对于车宽方向的前表面31a尺寸向后增加。后表面31b从后方覆盖头管21和下车架22。
如图1所示,侧罩32设置在车座6的下方。侧罩32覆盖后车架24的前方和两侧,其中后车架24配置在车座6下方。在前后方向上,底罩33配置在前罩31与侧罩32之间。底罩33连接前罩31与侧罩32。底罩33包括脚踏板33a。在前后方向上,脚踏板33a位于前轮5与车座6之间。脚踏板33a位于车座6的下方。脚踏板33a是乘坐在车座6上的骑乘者在行驶期间搁置脚部的表面。脚踏板33a位于底车架23的上方。脚踏板33a在前后方向上位于下车架22与后车架24之间。脚踏板33a跨过车宽方向平坦地形成。“脚踏板33a为……平坦的”意为脚踏板33a足够平坦,使得骑乘者的脚能够摆放在搁脚部分上的任何位置。换言之,在脚踏板33a中可形成防滑凹凸等等。
图5是前罩31的内部结构的透视图。如图4和图5所示,骑乘型车辆1包括支承部41。支承部41支承前部30。支承部41包括车架固定部42、左固定部43、右固定部44、以及连接部45。车架固定部42被固定至车体架2。具体地,车架固定部42被固定至头管21。车架固定部42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形状。更具体地,车架固定部42具有从头管21对角地向前和向上延伸的形状。车架固定部42具有在后表面具有开口的盒式形状。头管21包括向前突出的突出部21a。突出部21a通过车架固定部42中的开口而插入到车架固定部42的内部,并且通过固定部件例如螺栓而固定至车架固定部42。
左固定部43被固定至前罩31。具体地,左固定部43被固定至前罩31的左表面。左固定部43具有弯曲的板式形状。左固定部43被设置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如图4所示,左固定部43配置在头灯35的前端的后方。左固定部43被配置为从侧面观察时与头灯35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左固定部43位于头管21的前方。左固定部43位于头管21的上端的下方。左固定部43位于头管21的下端的上方。左固定部43位于支架15的上端的上方。左固定部43位于支架15的前方。如图2所示,左固定部43配置在比头管21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左固定部43位于比反射部35b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左固定部43配置在头灯灯泡35a的中央的下方。图6是沿着图4中的IV-IV的剖面图。如图6所示,左固定部43包括贯通孔43a。贯通孔43a在车宽方向上穿过左固定部43。第一固定部件46插入到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中。在前罩31上与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相对的位置形成贯通孔311。第一固定部件46插入到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和前罩31的贯通孔311中。第一固定部件46为例如螺丝。第一固定部件46将左固定部43固定至前罩31。第一固定部件46从左侧插入到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和前罩31的贯通孔311中。
右固定部44与左固定部43相对于左-右方向对称地设置。也就是说,右固定部44被固定至前罩31。具体地,右固定部44被固定至前罩31的右表面。右固定部44具有弯曲的板式形状。右固定部44被配置为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右固定部44配置在头灯35的前端的后方。右固定部44被配置为从侧面观察时其与头灯35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右固定部44位于头管21的前方。右固定部44位于头管21的上端的下方。右固定部44位于头管21的下端的上方。右固定部44位于支架15的上端的上方。右固定部44位于支架15的前方。如图2所示,右固定部44配置在比头管21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右固定部44位于比反射部35b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右固定部44配置在头灯灯泡35a的中央的下方。如图6所示,右固定部44包括贯通孔44a。贯通孔44a在车宽方向上穿过右固定部44。第二固定部件47插入到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中。在前罩31上与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相对的位置形成贯通孔312。第二固定部件47插入到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和前罩31的贯通孔312中。第二固定部件47为例如螺丝。第二固定部件47将右固定部44固定至前罩31。第二固定部件47从右侧插入到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和前罩31的贯通孔312中。
如图5所示,连接部45连接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连接部45配置在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的后方。连接部45的左端连接至左固定部43的后端。连接部45的右端连接至右固定部44的后端。连接部45具有管式形状。连接部45被配置为在车宽方向上延伸。连接部45连接至车架固定部42。具体地,在车宽方向上,连接部45的中心连接至车架固定部42的前端。连接部45位于头灯35的外壳35c的下方。更具体地,连接部45位于外壳后部352的下方。连接部45位于外壳前部351的底部的上方。连接部45位于外壳后部352的底部的下方。连接部45位于外壳后部352的后表面的前方。
如图4所示,前罩31的后表面31b在后固定部48处被固定至头管21。后固定部48位于头管21的后方。后固定部48位于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的上方。后固定部48包括贯通孔48a。第三固定部件49插入到贯通孔48a中。第三固定部件49为,例如螺丝。第三固定部件49将后固定部48固定至头管2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骑乘型车辆1具有以下特征。
支承部41的左固定部43被配置在比头管21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支承部41的右固定部44被配置在比头管21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左固定部43位于比反射部35b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右固定部44位于比反射部35b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因此,头灯35越大,左固定部43与右固定部44之间的间隔越大。因此,与如果固定部配置在前罩31中央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前罩弯曲。
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配置在头灯35的前端的后方。这样易于确保左固定部43与右固定部44之间大的间隔。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配置在头灯灯泡35a的中央的下方。这样可以提高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的布局的自由度而没有头灯灯泡35a的干扰。
第一固定部件46从左侧插入到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中。第二固定部件47从右侧插入到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中。因此,工人能够容易地将第一固定部件46从前罩31的左侧插入到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中。工人还能够容易地将第二固定部件47从前罩31的右侧插入到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中。这样便于固定前罩31。
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位于支架15的上端的上方。因此,阻止了支架15对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的干扰,即使是在转向过程中支架15移动的情况中。这样易于确保大的转向角。
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通过在车宽方向上延伸的连接部45连接。这样可以牢固地支承前罩31。从而还能更进一步地抑制前罩31的弯曲。
闪光灯10a和10b固定在车把12上。换言之,闪光灯10a和10b并非由前罩支承。因此,前部30的重量降低。这样使前部30能被更加牢固地安装至车体架2。
以上已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该实施方式,并且各种改变在保持在本发明精神范围内的程度下是可行的。
骑乘型车辆不局限于双轮车辆,而是还包括三轮车辆、全地形车辆、以及雪地车。双轮车辆不局限于踏板车(scooter),而是还包括机动脚踏车和运动自行车。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支承部41是与头灯35分离的部件,但是也可以与头灯35形成整体。例如,车架固定部42可配置为从头灯35的外壳35c向后突出。或者,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可配置为从头灯35的外壳35c分别突出至左和右侧。在这样的情况中,可以省略连接部45。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固定部43位于比反射部35b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并且右固定部44位于比反射部35b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但是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并不局限于该布置。例如,左固定部43可以位于反射部35b左端的右边,且右固定部44可以位于反射部35b右端的左边。然而,为了加宽左固定部43与右固定部44之间的间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布置是优选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配置在头灯35的前端的后方,但是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并不局限于该布置。例如,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可配置在头灯35前端的前方。然而,为了加宽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之间的间隔,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是优选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配置在头灯灯泡35a的中央的下方,但是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并不局限于该布置。例如,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可配置在头灯灯泡35a中央的上方。然而,为了提高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布局的自由度,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是优选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件46从左侧插入到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中,并且第二固定部件47从右侧插入到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中,但是第一固定部件46和第二固定部件47并不局限于这些插入方向。例如,第一固定部件46和第二固定部件47可以从前方分别插入到贯通孔43a和44a中。或者,第一固定部件46和第二固定部件47可以从下方分别插入到贯通孔43a和44a中。然而,为了便于前罩31的固定操作,上述实施方式中的配置是优选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闪光灯10a和10b固定至车把12,但是闪光灯10a和10b并不局限这些固定位置。例如,闪光灯10a和10b可被固定至前罩31。然而,为了降低前部30的重量,闪光灯10a和10b优选被固定至车把12而不是前罩3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部件46从左侧插入到左固定部43的贯通孔43a中。第二固定部件47从右侧插入到右固定部44的贯通孔44a中。然而,第一固定部件46和第二固定部件47插入其各个贯通孔的方向并不局限于上述方向。取决于左固定部43和右固定部44的形状或位置,第一固定部件46和第二固定部件47可以从前方或者从后方插入到其各个贯通孔中。
Claims (8)
1.一种骑乘型车辆,包括:
车体架,所述车体架包括头管;
前部,所述前部包括头灯、以及安装所述头灯的前罩,所述前罩适于覆盖所述头管的前方;以及
支承部,所述支承部用于支承所述前部;
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配置在比所述头管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并被固定至所述前罩的左固定部,配置在比所述头管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并被固定至所述前罩的右固定部,以及固定至所述车体架的车架固定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头灯包括发光体和反射部,所述反射部用于向前反射由所述发光体发出的光;
所述左固定部位于比所述反射部的左端更靠左的位置;且
所述右固定部位于比所述反射部的右端更靠右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头灯的前端的后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头灯包括发光体;且
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配置在所述发光体的中央的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还包括:
用于固定所述左固定部的第一固定部件;和
用于固定所述右固定部的第二固定部件;
其中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各自包括贯通孔;
所述第一固定部件从外侧插入到所述左固定部的贯通孔中;且
所述第二固定部件从外侧插入到所述右固定部的贯通孔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还包括:
前轮;
第一支承部件和第二支承部件,其在车宽方向上排列并且适于可旋转地支承所述前轮;
转向轴,其插入到所述头管中;以及
支架,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件的上端与所述转向轴的下端,并用于支承所述第一支承部件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件;
其中所述转向轴从所述支架延伸;
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配置在所述支架的上端的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
其中所述支承部包括连接部,其用于连接所述左固定部和所述右固定部,所述连接部在车宽方向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骑乘型车辆,还包括:
车把;以及
固定到所述车把上的闪光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11-288299 | 2011-12-28 | ||
JP2011288299A JP2013136304A (ja) | 2011-12-28 | 2011-12-28 | 鞍乗型車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3183084A true CN103183084A (zh) | 2013-07-03 |
CN103183084B CN103183084B (zh) | 2016-08-17 |
Family
ID=470180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210428944.XA Active CN103183084B (zh) | 2011-12-28 | 2012-10-31 | 骑乘型车辆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610150B1 (zh) |
JP (1) | JP2013136304A (zh) |
CN (1) | CN103183084B (zh) |
MY (1) | MY161897A (zh) |
PH (1) | PH12012000333A1 (zh) |
TW (1) | TWI495580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3797A (zh) * | 2019-12-27 | 2022-09-23 | 爱迪生发动机有限公司 | 用于改变摩托车主体的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204651B (zh) * | 2017-06-29 | 2022-04-08 | Tvs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骑跨式车辆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66971A (en) * | 1972-12-08 | 1975-02-18 | Daniel Hugon | Means for fastening a driver protection screen on the front of a motorcycle frame |
EP2281735A1 (en) * | 2009-08-04 | 2011-02-09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
EP2332812A1 (en) * | 2009-11-26 | 2011-06-15 | Honda Motor Co., Ltd. | Headlamp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055526U (ja) * | 1983-09-26 | 1985-04-18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 |
DE4212258A1 (de) * | 1992-04-11 | 1993-10-14 | Jens Hopka | Kfz-Rückspiegel mit integriertem Blinker und durchsichtigem Spiegelgehäuse für Motorräder, PKW und LKW |
JP3509457B2 (ja) * | 1997-03-31 | 2004-03-22 | スズ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カウリングブレース |
US7231996B2 (en) * | 2003-02-17 | 2007-06-19 | Honda Motor Co., Ltd. | Front end components for a saddle-type vehicle |
CN101801776B (zh) * | 2007-09-18 | 2012-07-18 | 雅马哈发动机株式会社 | 骑乘型车辆 |
JP2011148453A (ja) * | 2010-01-22 | 2011-08-04 | Honda Motor Co Ltd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部構造 |
-
2011
- 2011-12-28 JP JP2011288299A patent/JP2013136304A/ja active Pending
-
2012
- 2012-10-12 EP EP12188331.8A patent/EP2610150B1/en active Active
- 2012-10-24 MY MYPI2012700809A patent/MY161897A/en unknown
- 2012-10-25 TW TW101139523A patent/TWI495580B/zh active
- 2012-10-30 PH PH1/2012/000333A patent/PH12012000333A1/en unknown
- 2012-10-31 CN CN201210428944.XA patent/CN10318308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3866971A (en) * | 1972-12-08 | 1975-02-18 | Daniel Hugon | Means for fastening a driver protection screen on the front of a motorcycle frame |
EP2281735A1 (en) * | 2009-08-04 | 2011-02-09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Motorcycle |
EP2332812A1 (en) * | 2009-11-26 | 2011-06-15 | Honda Motor Co., Ltd. | Headlamp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saddle type vehicle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03797A (zh) * | 2019-12-27 | 2022-09-23 | 爱迪生发动机有限公司 | 用于改变摩托车主体的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610150A1 (en) | 2013-07-03 |
EP2610150B1 (en) | 2014-12-03 |
CN103183084B (zh) | 2016-08-17 |
TW201325947A (zh) | 2013-07-01 |
PH12012000333A1 (en) | 2015-12-23 |
JP2013136304A (ja) | 2013-07-11 |
TWI495580B (zh) | 2015-08-11 |
MY161897A (en) | 2017-05-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359226B (zh) | 跨乘式车辆 | |
JP2006076459A (ja) | 車両 | |
JP5697189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CN103183071B (zh) | 骑乘型车辆 | |
JP4559165B2 (ja) | 鞍乗型車両の燃料タンク取付構造 | |
CN103183082B (zh) | 骑乘型车辆 | |
JP2012121450A (ja) | 自動二輪車 | |
CN110450892B (zh) | 自动二轮车 | |
CN103183084B (zh) | 骑乘型车辆 | |
JP580664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車体カバー構造 | |
JP6415010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JP2016020181A (ja) | 鞍乗型車両 | |
CN107406112B (zh) | 摩托车的头灯防护结构 | |
JP2020066408A (ja) | 鞍乗型車両 | |
JP6858741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前照灯 | |
JP2022047384A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EP2781441B1 (en) | Saddle type vehicle | |
TWI828424B (zh) | 跨坐型車輛 | |
TW201625441A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7385637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 | |
TWI720619B (zh) | 跨坐型車輛 | |
JP6395343B2 (ja) | 車両方向指示装置 | |
JP5335493B2 (ja) | 鞍乗り型車両のウインカ取り付け構造 | |
TWI525010B (zh) | Straddle type vehicle | |
JP2001310780A (ja) | スクータ型自動二輪車のフロントフェンダ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