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917984A - 电解水生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解水生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917984A CN102917984A CN2011800273817A CN201180027381A CN102917984A CN 102917984 A CN102917984 A CN 102917984A CN 2011800273817 A CN2011800273817 A CN 2011800273817A CN 201180027381 A CN201180027381 A CN 201180027381A CN 102917984 A CN102917984 A CN 1029179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ater
- generating device
- tank room
- electrolytic
- water genera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6
- 238000005868 electrolysis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5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5
- 230000002378 acidific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03795 chemical substances by applicat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140 clea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9000012267 b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4087 circ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sodium;chloride;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Na+].[Cl-] HPALAKNZSZLMCH-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0052 compar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35622 drin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2253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50000002500 i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Acet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CC(O)=O QTBSBXVTEAMEQ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Calcium Chemical compound [Ca] OYPRJOBELJOOCE-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YASYEJJMZJALEJ-UHFFFAOYSA-N Citric acid monohydrate Chemical compound O.OC(=O)CC(O)(C(O)=O)CC(O)=O YASYEJJMZJALE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60005069 calcium Drug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1575 calc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91 calc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3
- 125000002091 cation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KRKNYBCHXYNGOX-UHFFFAOYSA-N citr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O)CC(O)(C(O)=O)CC(O)=O KRKNYBCHXYNGO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8399 tap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20679 tap water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10000000635 valve cel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3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Magnesium Chemical compound [Mg] FYYHWMGAXLPEAU-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MKJXYGKVIBWPFZ-UHFFFAOYSA-L calcium lactate Chemical compound [Ca+2].CC(O)C([O-])=O.CC(O)C([O-])=O MKJXYGKVIBWPFZ-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527 calcium lact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60002401 calcium lactate Drug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1086 calcium lactat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777 magnes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49 magnes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839 salt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643 water by typ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UOCLXMDMGBRAIB-UHFFFAOYSA-N 1,1,1-trichloro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C(Cl)(Cl)Cl UOCLXMDMGBRAIB-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Ascorbic acid Chemical compound OC[C@H](O)[C@H]1OC(=O)C(O)=C1O CIWBSHSKHKDKBQ-JLAZNSOCSA-N 0.000 description 1
- CPELXLSAUQHCOX-UHFFFAOYSA-M Bromide Chemical compound [Br-] CPELXLSAUQHCOX-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BHPQYMZQTOCNFJ-UHFFFAOYSA-N Calcium cation Chemical compound [Ca+2] BHPQYMZQTOCNFJ-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Chloride anion Chemical compound [Cl-] VEXZGXHMUGYJMC-UHFFFAOYSA-M 0.000 description 1
-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Chlorine atom Chemical compound [Cl] ZAMOUSCENKQFHK-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HEDRZPFGACZZDS-UHFFFAOYSA-N Chloroform Chemical compound ClC(Cl)Cl HEDRZPFGACZZD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733 Citrus aurantifoli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Magnes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Mg+2] JLVVSXFLKOJNIY-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NPYPAHLBTDXSSS-UHFFFAOYSA-N Potassium ion Chemical compound [K+] NPYPAHLBTDXSSS-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Sodium cation Chemical compound [Na+] FKNQFGJONOIPT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Sulfate Chemical compound [O-]S([O-])(=O)=O QAOWNCQODCNURD-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1941 Tilia x europaea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XSTXAVWGXDQKEL-UHFFFAOYSA-N Trichloroethylene Chemical compound ClC=C(Cl)Cl XSTXAVWGXDQKEL-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11 adver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905 agrochemic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JPOXNPPZZKNXOV-UHFFFAOYSA-N bromochloromethane Chemical class ClCBr JPOXNPPZZKNXOV-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FMWLUWPQPKEARP-UHFFFAOYSA-N bromodichloromethane Chemical compound ClC(Cl)Br FMWLUWPQPKEAR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AXCZMVOFGPJBDE-UHFFFAOYSA-L calcium di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Ca+2] AXCZMVOFGPJBDE-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920 calcium hydr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61 calcium hydr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4 calc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0 chlori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801 chlori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60001701 chloroform Drug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1875 compound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38 degrea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019 dop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70 germicid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10 hollow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014 ion exchange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571 lim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VTHJTEIRLNZDEV-UHFFFAOYSA-L magnesium dihydr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H-].[OH-].[Mg+2] VTHJTEIRLNZDEV-UHFFFAOYSA-L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347 magnesium hydrox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862 magnesium hydroxid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25 magne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47 pl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4 potass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829 re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1415 sodium i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2784 stomach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400 supply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08000024891 sympto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 zellon Chemical compound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8—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for producing "ionised" acidic or basic wa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 C02F1/461—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electrochemical methods by electrolysis
- C02F1/46104—Devices therefor; Their operating or servicing
- C02F1/46109—Electrod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1/00—Electrolytic production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r non-metals
- C25B1/01—Products
- C25B1/02—Hydrogen or oxygen
- C25B1/04—Hydrogen or oxygen by electrolysis of water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25—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ELECTROLYTIC OR ELECTROPHORETIC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COMPOUNDS OR NON-METALS; APPARATUS THEREFOR
- C25B9/00—Cells or assemblies of cells; Constructional parts of cells; Assemblies of constructional parts, e.g. electrode-diaphragm assemblies; Process-related cell features
- C25B9/70—Assemblie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cel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02F2201/005—Valv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1—Fluid flow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15—Electrolytic cell with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2—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 C02F2201/46125—Electrical variabl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46—Apparatus for electrochemical processes
- C02F2201/461—Electrolysis apparatus
- C02F2201/46105—Details relating to the electrolytic devices
- C02F2201/4612—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 C02F2201/46125—Electrical variables
- C02F2201/4613—Inversing polarity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36—Hydrogen production from non-carbon containing sources, e.g. by water electrolysi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etallurg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ater Treatment By Electricity Or Magnetism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解水生成装置(1A),包括:将原水导入的导入管部;对原水进行电分解的电解槽(28);以及将所生成的电解水经由第一排出口(12a)及第二排出口(13a)分别导出至外部的导出管部。电解槽(28)包括配置有电解电极(28a、28b)中的一方的第一电解室和配置有电解电极(28a、28b)中的另一方的第二电解室。导入管部包括将原水分流并将其分别导入第一电解室及第二电解室的分支管路(24)。导出管部包括:将第一电解室及第二电解室中的一方与第一排出口(12a)连接的第一排出管路和将第一电解室及第二电解室中的另一方与第二排出口(13a)连接的第二排出管路。在第二排出管路上设有离心泵(30),该离心泵(30)的吸入口连接至第二排出口(13a)侧,其排出口连接至电解槽(28)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对自来水等原水进行电分解来生成作为电解水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的电解水生成装置。
背景技术
作为通过对自来水等原水进行处理来生成电解水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一般也称为“整水器”),普遍使用的是通过将原水导入电解槽并对其进行电分解来生成作为电解水的电解还原水(一般也称为“碱性离子水”)及电解酸性水(一般也称为“酸性离子水”)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已知在所生成的电解水中,特别是电解还原水具有抗氧化性,饮用后可有助于改善肠胃症状,此外,已知电解酸性水具有杀菌作用。
一般来说,电解水生成装置包括:设置有上述电解槽及各种配管系统等的装置主体;以及从该装置主体引出的取水管及一对排水管。在该电解水生成装置中,原水经由取水管及与其连接的配管系统而被导入电解槽,在电解槽中进行原水的电解处理,此后,将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分别从电解槽经由一对排水管及与其连接的配管系统导出并排出。
作为具体公开上述结构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文献,例如有日本专利特开平6-47381号公报(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02-86148号公报(专利文献2)及日本专利特开2010-221127号公报(专利文献3)等。
在电解水生成装置中,存在原水中所含的带有阳离子的钙及镁等会变成氢氧化钙及氢氧化镁等水垢析出这样的问题。作为上述水垢所析出的部位,例如有电解槽的阴极室和位于该阴极室的下游侧位置的配管系统及排水管。特别是在为促进电分解而采用在导入电解槽之前的原水中添加乳酸钙、食盐等电分解促进剂的结构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水垢的析出非常明显。
上述水垢不仅会因附着在电解电极中的阴极及电解隔膜上而导致电解水生成装置的性能降低,而且会因附着在配管的管壁及阀体等上而引起堵塞,从而导致动作不良。因此,以往提出了用于除去水垢的各种方法。
作为水垢的除去方法,大体上有以下两种方法。一种是利用在电解槽中生成的电解酸性水来除去水垢的方法,另一种是将以柠檬酸水等为代表的洗净液从外部导入来除去水垢的方法。
前一种水垢除去方法一般称为逆电洗净,其是通过使一对电解电极的极性改变来实现除去水垢的方法。在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6-47381号公报、日本专利特开2002-86148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2010-221127号公报所公开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也是采用了这种方法。
具体来说,在日本专利特开平6-4738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2002-86148号公报所公开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利用旁通管将位于电解槽的阳极室的下游侧位置的配管与位于电解槽的上游侧位置的配管连接,在逆电洗净时,使用上述旁通管来使电解酸性水反灌,不仅能实现对电解槽的洗净,还能实现对配管系统的大部分及排水管的洗净。
此外,在日本专利特开2010-221127号公报所公开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在电解槽的下游侧设置流路切换阀,以便能切换电解槽的一对电解室与位于其下游侧位置的一对排水管之间的连接,在逆电洗净时,使用该流路切换阀来切换该连接状态,不仅能实现对电解槽的洗净,还能实现对配管系统的大部分及排水管的洗净。
另一方面,后一种水垢除去方法不仅将能调制浓度的柠檬酸水等洗净液从外部导入,而且能使该洗净液在电解槽、配管系统以及一对排水管中全部流过。
后一种水垢除去方法一般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的:在位于电解槽的上游侧位置的配管上安装含有洗净成分的洗净用盒(cartridge),封闭位于阳极室的下游侧位置的排水管的排出口,将原水从外部经由取水管导入并用洗净液填充电解槽、配管系统以及一对排水管后放置一定时间,之后,打开位于阳极室的下游侧位置的排水管的排出口来使原水进一步流动规定时间,然后,通过取下洗净用盒来使原水进一步流动,将残留在电解槽、配管系统及一对排水管中的洗净液排出来除去水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6-4738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02-86148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特开2010-22112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但是,在采用前一种水垢除去方法的情况下,虽然能有效地除去附着于电解电极表面的水垢,但却存在无法充分除去附着于电解室的其它部分的水垢及位于电解槽的下游侧位置的配管系统及排水管的水垢这样的问题。即,电解酸性水不具有足以将暂时析出的水垢完全溶解除去的能力,水垢会在电解室的除电解电极之外的部分、配管系统及排水管上慢慢蓄积,在以考虑了实际规格的频率进行逆电洗净的情况下,终究无法期待完全除去水垢。
此外,通常在电解水生成装置中,为了防止电解水的误饮及误使用,较为理想的是构成为使电解还原水始终从一个排水管排出,并使电解酸性水始终从另一个排水管排出。因此,在以逆电洗净时也能满足上述条件的方式构成的、上述日本专利特开平6-47381号公报及日本专利特开2002-86148号公报所公开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虽然在能防止电解水的误饮及误使用上是优异的,但是完全无法除去始终排出电解还原水的排水管中的水垢。
与此相对的是,在逆电洗净时切换电解室与排水管间的连接状态的、上述日本专利特开2010-221127号公报所公开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虽然能使电解酸性水在一对排水管中均流动,但是,由于在电解洗净时无法满足上述条件,因此,存在无法事先防止使用者误饮用电解水或是误使用电解水的问题。
另一方面,后一种水垢除去方法在能完全除去水垢这点上和因本身就需要进行与通常操作不同的洗净操作而能事先防止使用者误饮用电解水或误使用电解水这点上,与前一种水垢除去方法相比更为优异。
但是,在采用上述后一种水垢除去方法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另外准备专用的洗净用盒,此外还需要在装置主体上设置用于将该洗净用盒安装于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结构,因此,从经济性方面看存在问题。此外,由于进行洗净时的操作麻烦,因此,使用者可能会错误操作,特别是在用洗净液填充电解槽、配管系统及排水管的状态没有得到充分维持的情况下,仍会存在无法充分除去水垢这样的问题。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现有的水垢除去方法中,存在无法充分除去水垢的问题、在经济性上不佳的问题及用于洗净的操作麻烦的问题,因而需要对其进行改进。
因此,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能对附着有水垢的所有部位有效且容易地除去水垢,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很优异的电解水生成装置。
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包括:电解槽,该电解槽具有一对电解电极,通过对所供给的原水进行电分解来生成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导入管部,该导入管部具有用于从外部供给原水的供给口,并将经由上述供给口供给来的原水导入上述电解槽;以及导出管部,该导出管部具有第一排出口及第二排出口,将从上述电解槽导出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经由上述第一排出口及上述第二排出口分别导出至外部。上述电解槽包括配置有上述一对电解电极中的一方的第一电解室、配置有上述一对电解电极中的另一方的第二电解室及划分出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的电解隔膜。上述导入管部包括将原水分流并将其分别导入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的分支管路。上述导出管部包括:将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中的一方与上述第一排出口连接的第一排出管路、将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中的另一方与上述第二排出口连接的第二排出管路。在上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置有泵,该泵被驱动而将液体强制地从吸入口侧朝排出口侧送出。上述泵的上述吸入口连接至上述第二排出口侧,上述泵的上述排出口连接至上述电解槽侧。
在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将从上述吸入口侧朝向上述排出口侧的方向设为正方向的情况下,能通过停止驱动上述泵来使液体朝与该正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在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泵由离心泵构成。
在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较为理想的是,在停止上述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动作时,将上述离心泵的泵室维持成被残留水实质填满的状态。
较为理想的是,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还包括将上述第二排出管路的、位于设置有上述泵的部位和连接至上述电解槽的部位之间的部分与上述导入管路连接的旁通管部。
较为理想的是,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还包括单向阀,在经由上述供给口供给原水的状态下,该单向阀限制液体从上述导入管部侧经由上述旁通管部朝向上述第二排出管路侧流动。
在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某一形态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电解水生成装置还包括:极性切换元件,该极性切换元件对上述一对电解电极的极性进行切换;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该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对上述分支管路中所含的一对分支管与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该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对上述第一排出管路及上述第二排出管路与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及切换控制部,该切换控制部同步地对上述极性切换元件、上述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及上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进行切换控制。
在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上述某一形态中,较为理想的是,在上述一对分支管中的一方的分支管上设有导入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并且在上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有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在上述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上述切换控制部对上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及上述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进行控制,以维持上述一方的分支管与上述第二排出管路经由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中的一方而始终连接的状态。
在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上述某一形态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电解水生成装置还包括将上述第二排出管路的、位于设置有上述泵的部位和设置有上述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的部位之间的部分与上述导入管路连接的旁通管部。
在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上述某一形态中,较为理想的是,上述电解水生成装置还包括单向阀,在经由上述供给口供给原水的状态下,该单向阀限制液体从上述导入管部侧经由上述旁通管部朝向上述第二排出管路侧流动。
在上述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另一形态中,上述电解水生成装置也可以包括:极性切换元件,该极性切换元件对上述一对电解电极的极性进行切换;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该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对上述第一排出管路及上述第二排出管路与上述第一电解室及上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及切换控制部,该切换控制部同步地对上述极性切换元件及上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进行切换控制。
在上述本发明的电解水生成装置中,用于将电分解促进剂添加至原水中的添加盒也可以能自由装拆地设于上述导入管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不仅能对附着水垢的所有部位有效且容易地除去水垢,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很优异的电解水生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
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第一运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第二运转状态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在停水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在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A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时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B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A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0B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1是表示变形例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另外,在以下所示的实施方式及其变形例中,对相同或共用的部分标注图中相同的符号,不再个别地重复其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及图3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内部结构的立体图。此外,图4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的示意图。首先,参照图1至图4,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外观、内部结构及配管结构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包括筐体10、取水管11、第一排水管12、第二排水管13和电源线(power cord)16。筐体10是构成装置主体的外壳的构件,其具有后述的底座17(参照图2及图3)。电源线16是用于从商用电源等外部电源处接受电力供给的部件,其从筐体10的下部朝向筐体10的外部拉出。
取水管11是通过与水管的水龙头等连接而用于从外部接受自来水等原水供给的配管,在其前端具有用于供给原水的供给口11a。取水管11从筐体10的下部朝向筐体10的外部拉出。
第一排水管12是用于将所生成的电解还原水(碱性离子水)排出至外部的配管,在其前端具有第一排出口12a。第一排水管12从筐体10的上部朝向筐体10的外部拉出。
第二排水管13是用于将所生成的电解酸性水(电解酸性水)排出至外部的配管,在其前端具有第二排出口13a。第二排水管13从筐体10的下部朝向筐体10的外部拉出。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是以将在实施电分解处理的通常动作时生成的电解还原水用于饮用为目的而构成的装置,因此,用于排出电解还原水的第一排水管12是由能自由改变其方向及位置的喷嘴形成的,用于排出电解酸性水的第二排水管13由排水软管形成。
在筐体10的上表面设有用于操作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操作部14。操作部14例如由按压式按钮等构成,其包括电源按钮、运转状态切换按钮、各种设定按钮等。此外,在筐体10的前表面上设有用于显示运转状态等的显示部15。显示部15例如由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液晶显示器)等构成。
如图2及图3所示,在筐体10的内部收容有后述的各种配管系统及电解槽、净化处理部等构成部件。上述构成部件组装在筐体10的装载在水槽周边的设置面上的部位即底座17上。
如图2至图4所示,在上述构成部件中,主要包括安全阀20、净化处理部21、单向阀22、流量传感器22、阀单元25、电解槽28、离心泵30及将它们彼此连接的配管管线L1~L6等。在此,在阀单元25中含有一对流路切换阀26A、26B和一对流量控制阀27A、27B。此外,在上述构成部件中含有对各种构成部件的动作进行控制的控制部40(参照图4)。
如图4所示,配管管线L1~L6是对设于筐体10内部的流路进行设定的配管系统,其将上述取水管11与第一排水管12及第二排水管13连接。更详细来说,配管管线L1将取水管11与净化处理部21连接,配管管线L2将净化处理部21与电解槽28连接。配管管线L3将电解槽28与第一排水管12连接,配管管线L4将电解槽28与第二排水管13连接。此外,配管管线L5将配管管线L2与配管管线L4连接,配管管线L6将取水管11与第二排水管13连接。
安全阀20主要是在来自外部的原水供给量过大的情况下用于将所供给的原水的一部分直接排出至外部的部件,其与上述取水管11、配管管线L1和配管管线L6连接。通过设置该安全阀20,不仅能防止对后述各种构成部件施加过大的载荷,还能防止原水逆流。
净化处理部21用于对所供给的原水进行净化,其与上述配管管线L1和配管管线L2连接。净化处理部21包括例如由活性炭过滤器、中空纤维过滤器或它们的复合过滤器构成的可更换的净化盒21a。通过设置上述净化处理部21,能生成适合饮用的电解还原水。
作为净化处理部21,例如可使用通过对游离残留氯(漂白粉)、混浊、总三卤甲烷、三氯甲烷、溴二氯甲烷、二溴氯甲烷、三溴甲烷、四氯乙烯、三氯乙烯、1,1,1-三氯乙烷、CAT(农药)、2-MIB(霉味)、溶解性铅等杂质中的至少任意一种进行吸附来将其从原水中除去的部件。另外,可根据假设所导入的原水中含有的杂质种类及其浓度来适当取舍,以选择除去哪种杂质。
单向阀22用于在后述洗净动作时通过将其打开来形成洗净液的循环回路,其设置在配管管线L2上,并与配管管线L5连接。此外,单向阀22还起到在后述停水时通过将其打开来将被填充至配管系统中的原水或还原水排出的泄压阀的作用。通过设置上述单向阀22,不仅能在洗净动作时形成洗净液的循环回路,而且在停水时能减少残留在配管系统中的残留水。另外,单向阀22在生成电解水的通常动作时通过将其关闭而使配管管线L2与配管管线L5处于不连接的状态。
流量传感器23用于对所供给的原水的流量进行检测,其设置在配管管线L2上。流量传感器23用于对是否供给有原水进行检测,并将其检测结果输出至控制部40。控制部40基于所输入的上述检测结果来判断电分解的开始/停止、控制后述一对流量控制阀27A、27B的动作、确定在后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间所要施加的电压。
在配管管线L2的设有流量传感器23的位置的下游侧设有分支管路24。分支管路24具有一对分支管24a、24b,其用于对原水进行分流。通过设置上述分支管路24,就可将原水分流并导入后述电解槽28的一对电解室。
一对分支管24a、24b与流路切换阀26A的一对进水侧端口对应连接,流路切换阀26B的一对出水侧端口与电解槽28的一对电解室对应连接。此外,在一方的分支管24b上设有流量控制阀27A。
流路切换阀26用于切换一对分支管24a、24b与电解槽28的一对电解室(以下将一方的电解室称为第一电解室,将另一方的电解室称为第二电解室)间的连接状态,其动作受到控制部40控制。具体来说,流路切换阀26A因其动作受到控制部40控制,而将分支管24a、24b与电解槽28的一对电解室的连接状态切换为分支管24a与第一电解室连接且分支管24b与第二电解室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和分支管24a与第二电解室连接且分支管24b与第二电解室连接的第二连接状态。
流量控制阀27A是用于使在分支管24b中流动的原水的流量比在分支管24a中流动的原水的流量少的节流阀,其动作受到控制部40控制。上述流量控制阀27A用于对所生成的电解还原水与电解酸性水的比例进行调节,以使电解还原水的生成量比电解酸性水的生成量多,其也被称为比例调节阀。
电解槽28具有一对电解电极28a、28b和用于将上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隔开的电解隔膜28c,通过在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间施加电压来将原水电分解。在此,一对电解电极28a、28b分别配置在被电解隔膜28c划分而成的一对电解室中,配置有电解电极28a的电解室相当于上述第一电解室,配置有电解电极28b的电解室相当于上述第二电解室。
电解电极28a、28b分别构成为可切换其极性,同时通过切换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可使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改变。另外,例如利用未图示的继电器等来进行上述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的切换,并通过控制部40来控制上述切换。
藉此,在电解电极28a为阳极而电解电极28b为阴极的情况下,上述第一电解室为阳极室,而上述第二电解室为阴极室,在电解电极28a为阴极而电解电极28b为阳极的情况下,上述第一电解室为阴极室,而上述第二电解室为阳极室。
另外,作为电解电极,优选使用例如表面镀铂的电极,作为电解隔膜,使用能使钾离子、镁离子、钠离子、钙离子等阳离子从阳极室侧朝向阴极室侧透过,并使氯化物离子及硫酸离子等阴离子从阴极室朝向阳极室透过的所谓离子交换膜。
在电解槽28的下游侧设有流路切换阀26B。流路切换阀26B的一对进水侧端口与电解槽28的一对电解室对应连接,流路切换阀26B的一对出水侧端口与配管管线L3、L4对应连接。
流路切换阀26B用于切换电解槽28的一对电解室与配管管线L3、L4的连接状态,其动作受到控制部40控制。具体来说,流路切换阀26B因其动作受到控制部40控制,而将电解室与配管管线间的连接状态切换为第一电解室与配管管线L3连接且第二电解室与配管管线L4连接的第一连接状态和第一电解室与配管管线L4连接且第二电解室与配管管线L3连接的第二连接状态。
在配管管线L4上设有流量控制阀27B。流量控制阀27B是用于减少在配管管线L4中流动的电解酸性水的流量的节流阀,其动作受到控制部40控制。该流量控制阀27B与上述流量控制阀27A相互作用,来对所生成的电解还原水与电解酸性水的比例进行调节,以使电解还原水的生成量比电解酸性水的生成量多,其也称为比例调节阀。
此外,在配管管线L4的设有流量控制阀27B的位置的下游侧连接有其一端与单向阀22连接的配管管线L5的另一端,此外,在该配管管线L4的与配管管线L5的另一端连接的位置的下游侧设有离心泵30,另外,在该配管管线L4的设有离心泵30的位置的下游侧连接有其一端与安全阀20连接的配管管线L6的另一端。
离心泵30用于在后述洗净动作时通过驱动而将洗净液吸入并通过将其排出而使洗净液被强制送出,其动作受到控制部40控制。离心泵30的吸入口30e1连接至第二排水管13的第二排出口13a侧,其排出口30e2连接至电解槽28侧(参照图9A及图9B)。
在此,为了在通常动作时不使配管管线L4封闭,在将从离心泵30的吸入口30e1侧朝向排出口30e2侧的方向设为正方向时,可通过停止驱动离心泵30来使液体朝与该正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因此,在离心泵30设于配管管线L4的情况下,能将电解酸性水经由该离心泵30排出。
控制部40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构成,其主要对电解水生成装置1A整体的动作进行控制。更详细来说,如上所述,控制部40从流量传感器23接收其检测结果的输入,并对一对流路切换阀26A、26B、一对流量控制阀27A、27B、电解槽28及离心泵30的动作进行控制。此外,控制部40经由操作部14接收来自外部的命令,并在显示部15中将所要显示的信息输出。此外,控制部40包括计时电路,其基于由该计时电路进行计时的运转时间等信息来进行后述运转状态的切换。
在以上说明的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中,从取水管11的供给口11a经由安全阀20、净化处理部21、单向阀22、流量传感器23、分支管路24、流路切换部26A直至电解槽28的部分的配管系统相当于将所供给的原水导入电解槽28的导入管部,从电解槽28经由流量控制阀26B直至第一排水管12的第一排出口12a及第二排水管13的第二排出口13a的部分的配管系统相当于将从电解槽28导出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导出至外部的导出管部。
此外,上述导出管部中的、从流路切换阀26A经由配管管线L3及第一排水管12直至第一排出口12a的部分相当于第一排出管路,从流路切换阀26B经由设有离心泵30的配管管线L4及第二排水管13直至第二排出口13a的部分相当于第二排出管路,配管管线L5相当于旁通管部。
此外,流路切换阀26A相当于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流路切换阀26B相当于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流量控制阀27A相当于导入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流量控制阀27B相当于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
此外,控制部40相当于同时对上述继电器及一对流路切换阀26A、26B进行控制,以同时切换一对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一对分支管24a、24b与一对电解室间的连接状态及一对电解室与配管管线L3、L4间的连接状态的切换控制部。藉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中,在通常动作时,能定期切换以下说明的第一运转状态和第二运转状态,并使第一运转状态和第二运转状态交替反复。
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第一运转状态的示意图,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第二运转状态的示意图。接着,参照上述图5及图6,分别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通常动作时的运转状态即第一运转状态及第二运转状态下的原水、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的流动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在第一运转状态下,从水龙头100排出的原水经由分支龙头101而供给至取水管11,供给的原水经由安全阀20流入净化处理部21。流入净化处理部21的原水因通入净化盒21a而除去特定的杂质被净化,并经由单向阀22及流量传感器23到达分支管路24。
此时,控制部40接收表示原水流过的流量传感器23的检测结果,并在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间施加电压,以在电解槽28中进行电分解处理。
到达分支管路24的原水在设于分支管24b的流量控制阀27A的作用下被流量调节并被按规定的比例分流,被分流的原水分别经由分支管24a、24b及流路切换阀26A而流入电解槽28的第一电解室及第二电解室。另外,对上述比例进行调节,以使流入分支管24b的原水的流量比流入分支管24a的原水的流量小。
在此,在上述第一运转状态下,将配管系统切换为上述第一连接状态。即,分支管24a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A而与第一电解室连接的状态,分支管24b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A而与第二电解室连接的状态。因此,被分流而流入分支管24a的原水到达第一电解室,被分流而流入分支管24b的原水到达第二电解室。
对到达电解槽28的原水进行电分解处理。在此,上述第一运转状态是配置有电解电极28a的第一电解室起到阴极室的作用,而配置有电解电极28b的第二电解室起到阳极室的作用的状态。因此,在上述第一运转状态下,在作为阳极室的第一电解室中生成电解还原水,在作为阴极室的第二电解室中生成电解酸性水。
在电解槽28中生成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经由流路切换阀26B及配管管线L3、L4而从第一排水管12及第二排水管13排出至外部。在此,在上述第一运转状态下,如上所述,将配管系统切换为第一连接状态。即,第一电解室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而与配管管线L3连接的状态,第二电解室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而与配管管线L4连接的状态。
因此,在第一电解室中生成的电解还原水在从电解槽28排出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流入配管管线L3,然后,经由该配管管线L3到达第一排水管12,从而从该第一排水管12导出至外部。另外,在图5中,用符号31表示从该第一排水管12排出的电解还原水。
另一方面,在第二电解室中生成的电解酸性水在从电解槽28排出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流入配管管线L4,然后,经由该配管管线L4及设于其上的流量控制阀27B和离心泵30而到达第二排水管13,从而从该第二排水管13导出至外部。另外,在图5中,用符号32表示从该第二排水管13排出的电解酸性水。
如图6所示,在第二运转状态下,从水龙头100排出的原水经由分支龙头101而供给至取水管11,供给的原水经由安全阀20流入净化处理部21。流入净化处理部21的原水因通入净化盒21a而除去特定的杂质被净化,并经由单向阀22及流量传感器23到达分支管路24。
此时,控制部40接收表示原水流过的流量传感器23的检测结果,并在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间施加电压,以在电解槽28中进行电分解处理。
到达分支管路24的原水在设于分支管24b的流量控制阀27A的作用下被流量调节并被按规定的比例分流,被分流的原水分别经由分支管24a、24b及流路切换阀26A而流入电解槽28的第一电解室及第二电解室。另外,对上述比例进行调节,以使流入分支管24b的原水的流量比流入分支管24a的原水的流量小。
在此,在上述第二运转状态下,将配管系统切换为上述第二连接状态。即,分支管24a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A而与第二电解室连接的状态,分支管24b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A而与第一电解室连接的状态。因此,被分流而流入分支管24a的原水到达第二电解室,被分流而流入分支管24b的原水到达第一电解室。
对到达电解槽28的原水进行电分解处理。在此,上述第二运转状态是配置有电解电极28a的第一电解室起到阳极室的作用,而配置有电解电极28b的第二电解室起到阴极室的作用的状态。因此,在上述第二运转状态下,在作为阴极室的第一电解室中生成电解酸性水,在作为阳极室的第二电解室中生成电解还原水。
在电解槽28中生成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经由流路切换阀26B及配管管线L3、L4而从第一排水管12及第二排水管13排出至外部。在此,在上述第二运转状态下,如上所述,将配管系统切换为第二连接状态。即,第一电解室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而与配管管线L4连接的状态,第二电解室处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而与配管管线L3连接的状态。
因此,在第一电解室中生成的电解酸性水在从电解槽28排出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流入配管管线L4,然后,经由该配管管线L4及设于其上的流量控制阀27B和离心泵30而到达第二排水管13,从而从该第二排水管13导出至外部。另外,在图6中,用符号32表示从该第二排水管13排出的电解酸性水。
另一方面,在第二电解室中生成的电解还原水在从电解槽28排出后,经由流路切换阀26B流入配管管线L3,然后,经由该配管管线L3到达第一排水管12,从而从该第一排水管12导出至外部。另外,在图6中,用符号31表示从该第一排水管12排出的电解还原水。
图7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在停水之后的状态的示意图。接着,参照上述图7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在停水后的状态下的排水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图7示出了处于上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情况。
如图7所示,在停止从水龙头100供给原水的情况下,流过流量传感器23的原水的流动也停止,控制部40接收到表示没有原水流过的流量传感器23的检测结果,并停止在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间施加电压,以停止电解槽28中的电分解处理。
在上述停水之后,存在于电解水生成装置1A所含的配管系统中的原水、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分别基于它们所具有的水位差而在配管内移动。此时,在考虑卫生方面等的情况下,较为理想的是,尽可能将上述原水、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排出而不残留在配管系统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中,起到泄压阀作用的单向阀22设置在位于电解槽28上游侧的导入管部,因此,在停水时通过打开该单向阀22,就可经由作为旁通管的配管管线L5进行排水。因此,如图7所示,电解还原水主要经由第一排出口12a排出,电解酸性水及原水主要经由第二排出口13a排出,从而可减少它们残留在配管系统内部。
另外,虽然省略对它们的详细说明,但即便在电解水生成装置1A处于上述第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原水、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的流动也大致相同。
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在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接着,参照上述图8对用于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操作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进行说明。另外,图8示出了处于上述第一连接状态的情况。
如图8所示,在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进行洗净(即除去水垢)的情况下,准备储存洗净液51的容器50。在此,作为洗净液51,优选使用含有能有效溶解除去水垢的、以柠檬酸、醋酸、抗坏血酸、琥珀酸及苹果酸为代表的酸的洗净水,特别优选使用具有规定浓度的柠檬酸水。
接着,将第二排水管13的第二排出口13a浸入储存在容器50中的洗净液51,并将第一排水管12的第一排出口12a配置在容器50的正上方。另外,此时,较为理想的是,也可以以覆盖第二排出口13a的方式安装由网等构成的异物除去过滤器52。通过安装该异物除去过滤器52,就能防止异物在后述洗净动作时导入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内部。
在形成上述状态之后,使用设于操作部14的运转状态切换按钮等来输入洗净动作开始的命令,从而使电解水生成装置1A开始洗净动作。具体来说,控制部40开始驱动离心泵30。
通过驱动离心泵30,储存在容器50中的洗净液51就会经由第二排水管13的第二排出口13a被导入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配管系统,在该配管系统的规定部位中流动之后,经由第一排水管12的第一排出口12a被导出至外部。接着,经由第一排水管12的第一排出口12a导出至外部的洗净液51便返回至容器50。
更详细来说,洗净液51经由第二排水管13的第二排出口13a而被供给至配管系统L4,在经过离心泵30之后,其中一部分被分流而被导入配管管线L5,剩下的一部分经由流量控制阀27B及流路切换阀26B而被导入电解槽28的第二电解室。
被导入第二电解室的洗净液51在流过第二电解槽之后经由流路切换阀26A及流量控制阀27A而到达分支管路24。另一方面,被导入配管管线L5的洗净液51经由处于打开状态的单向阀22流入配管管线L2,并经由流量传感器23而到达分支管路24。
经由第二电解室到达分支管路24的洗净液51和经由配管管线L2到达分支管路24的洗净液51在分支管路24中汇流,然后,经由流路切换阀26A而被导入电解槽28的第一电解室。被导入第一电解室的洗净液51在流过第一电解槽之后经由流路切换阀26A及配管管线L3而到达第一排水管12,并从第一排出口12a导出至外部,从而返回至容器50。
另外,虽然省略对其详细说明,但即便在电解水生成装置1A处于上述第二连接状态的情况下,洗净液51的流动也大致相同。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中,能由设于内部的配管系统的规定部位、第一排水管12、第二排水管13及容器50来形成使洗净液51循环的循环回路,此外,通过对内置在装置主体中的离心泵30进行驱动,就能使洗净液51在该循环回路中循环。
在此,在该循环回路中,包括在通常运转时水垢附着的部位即电解槽28及位于其下游侧的配管系统(特别是将电解槽28与流路切换阀26B连接的配管、流路切换阀26B、配管管线L3、第一排水管12等)。另外,在该循环回路中,除此之外,还包括在停止供水时进行排水的时候因稍许电解还原水流动而可能附着水垢的部位即位于电解槽28的上游侧及下游侧的配管系统(特别是将电解槽28与流路切换阀26A连接的配管、流路切换阀26A、包括设有流量传感器23的部位在内的配管系统L2、作为旁通管部的配管管线L5、包括设有离心泵30的部位在内的配管管线L4、第二排水管13及流量控制阀27A、27B等)。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中,可使用能调节浓度的洗净液51对可能附着水垢的全部部位进行洗净,从而能有效地除去水垢。
此外,如上所述,对于用于进行洗净动作的洗净操作,不需要另外设置洗净用盒,只需调制洗净液并将其储存在容器中,对操作部14进行操作以将其设置为规定状态来进行洗净动作,因此,能非常容易地进行洗净,此外在经济方面上也有优势。
因此,通过形成为如上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可形成不仅能有效且容易地除去附着有水垢的所有部位上的水垢,而且在经济性方面也有优势的电解水生成装置。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中,由于包括作为旁通管部的配管管线L5,因此,与没有设置该旁通管部的情况相比,能在短时间内使更多的洗净液51循环。这是由于在没有设置该旁通管部的情况下,可能会因设于配管系统上的流量控制阀27A、27B对洗净液51的流量进行了节流,但通过设置该旁通管部,可构成不经由流量控制阀27A、27B的使洗净液51循环的循环回路。
图9A及图9B是表示图1所示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的示意图,图9A是表示洗净动作时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图,图9B是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接着,参照上述图9A及图9B,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离心泵30的设置状态及通过形成该设置状态可实现流畅的洗净动作的理由进行说明。
如图9A及图9B所示,离心泵30具有:电动机30a;壳体30b,该壳体30b安装于电动机30a;叶轮30c,该叶轮配置在该壳体的内部且固定于电动机30a的转轴;泵室30d,该泵室是收容有上述叶轮30c的壳体30b内部的空间;以及吸入口30e1及排出口30e2,该吸入口30e1及排出口30e2与该泵室30d连通设置。如上所述,离心泵30设于配管管线L4,其吸入口30e1与第二排出口侧配管部L4a连接,以与第二排出口13a侧连通,其排出口30e2与第一排出口侧配管部L4b连接,以与第一排出口12a侧(即电解槽28侧)连通。
在此,如图9A所示,在离心泵30动作时,为了使用离心泵30抽吸洗净液51来使其可靠地循环,较为理想的是,如图9B所示,在离心泵30动作之前的状态下,预先使该离心泵30的泵室30d的内部处于被残留水实质填满的状态。即,在离心泵30动作之前的状态下,较为理想的是,预先使离心泵30的叶轮30c处于被残留水浸没的状态。在没有以维持上述状态的方式构成的情况下,在对离心泵30进行驱动时,可能产生叶轮30c空转而无法进行抽水的情况。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中,如图2、图9A及图9B所示,将离心泵30倾斜配置,藉此,即便在电解水生成装置1A停水时,也构成为叶轮30c位于残留在泵室30d内的残留水的液面200下方。通过这样构成,在离心泵30动作时,能可靠地进行洗净液51的抽水。
图10A是表示第一比较例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如上述图10A所示,在以离心泵30的转轴朝向水平方向的方式来设置离心泵30的情况下,在停水时,叶轮30c位于残留在离心泵30的泵室30d内的残留水的液面200的上方。因此,在形成上述设置状态的情况下,上述叶轮30c会出现空转而无法进行抽水。
图10B是表示第二比较例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如上述图10B所示,在将离心泵30倾斜配置的情况下,因泵室30d的形状不同,在停水时,叶轮30c位于残留在离心泵30的泵室30d内的残留水的液面200的上方。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上述叶轮30c也会出现空转而无法进行抽水。
图11是表示基于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离心泵的设置状态及洗净动作开始前的离心泵附近的状态的示意图。在使用上述第二比较例那样的泵室30d的形状的离心泵30的情况下,例如,通过如图所示以离心泵30的转轴朝向铅垂方向的方式设置离心泵30,即便在停水时,也能使叶轮30c位于残留在泵室30d内的残留水的液面200的下方。
通过上面可以理解,为了在洗净动作时能使洗净液51流畅且可靠地循环,作为离心泵30的设置状态,较为理想的是,考虑设置为在停水时使离心泵30的泵室30d维持被残留水实质填满的状态。
(实施方式2)
图1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2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2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B进行说明。
如图12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B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相比,仅在用于将原水导入电解槽28的导入管部设置添加盒29这点上有所不同。
具体来说,添加盒29设置在位于净化处理部21的下游侧且位于分支管路24的上游侧的导入管部上是较为理想的,例如能自由装拆地设置在设有流量传感器23的部分的配管管线L2上。添加盒29是用于将以乳酸钙、食盐为代表的电分解促进剂添加至原水的部件,其构成为能自由装拆地安装于电解水生成装置1B,因此,能对其进行更换。
在具有能自由装拆地设置有上述添加盒29的结构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B中,虽然能促进电分解,但除了原水中所含的带阳离子的钙及镁之外,通过添加盒29添加至原水中的带阳离子的钙也会变成水垢,因而会附着在电解槽28及位于其下游侧的配管系统等上。
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B中,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的情况相同,由于离心泵30内置在装置主体中,因此,能进行上述洗净操作。因此,在设有添加盒29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进行水垢的除去,因此,通过形成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B,能特别有效地发挥出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
(实施方式3)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3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3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C进行说明。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C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相比,仅在没有设置作为旁通管部的配管管线L5这点上有所不同。
如上所述,通过设置旁通管部,能使更多的洗净液51在短时间内循环。但是,例如只要构成为在洗净动作时控制部40以使流量控制阀27A、27B全开的方式驱动控制流量控制阀27A、27B,就能在不设置上述旁通管部的情况下,使更多的洗净液51在短时间内循环。因此,通过形成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C,能获得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4)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4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4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D进行说明。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D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相比,仅在没有设置作为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的流路切换阀26A这点上有所不同。
由于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基本实现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相同的动作,因此,能获得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实施方式5)
图1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方式5的电解水生成装置的配管结构及洗净动作时的状态的示意图。以下,参照图15对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E进行说明。
如图1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E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相比,仅在没有设置作为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的流路切换阀26A及作为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的流路切换阀26B这点上有所不同。
由于在这样构成的情况下,也能基本实现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的电解水生成装置1A相同的动作,因此,能获得与上述本发明实施方式1中所说明的效果相同的效果。不过,在采用这种结构的情况下,由于无法进行一对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的转换,因此,不能进行所谓的逆电洗净。
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例示了将作为导入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的流量控制阀27A及作为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的流量控制阀27B均设置在设于装置主体的配管系统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上述流量调节元件既可以构成为仅设置在导入管部侧和导出管部侧中的一方,也可以例如用节流孔等代替上述流量调节元件,在不需要调节所生成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的量的比例的情况下,也可以不设置流量调节元件。
此外,在以上所说明的本发明实施方式1至实施方式5中,例示了构成为在通常动作时电解还原水始终从第一排水管12排出,电解酸性水始终从第二排水管13排出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在能通过其它方式充分避免误饮或误使用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动作状态使两种电解水从第一排水管12及第二排水管13排出并进行轮换。
如上所述,在此公开的上述实施方式在任何方面都为例示而不构成限制。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书确定,其还包括在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相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改变。
(符号说明)
1A~1E电解水生成装置
10筐体
11取水管
11a 供给口
12第一排水管
12a 第一排出口
13第二排水管
13a 第二排出口
14操作部
15显示部
16电源线
17底座
20安全阀
21净化处理部
21a 净化盒
22单向阀
23流量传感器
24分支管路
24a、24b 分支管
25阀单元
26A、26B 流路切换阀
27A、27B 流量控制阀
28电解槽
28a、28b 电解电极
28c 电解隔膜
29添加盒
30离心泵
30a 电动机
30b 壳体
30c 叶轮
30d 泵室
30e1吸入口
30e2排出口
31电解还原水
32电解酸性水
40控制部
50容器
51洗净液
52异物除去过滤器
100水龙头
101分支龙头
200液面
L1~L6配管管线
L4a 第二排出口侧配管部
L4b 第一排出口侧配管部
权利要求书(按照条约第19条的修改)
1.一种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槽(28),该电解槽(28)具有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通过对所供给的原水进行电分解来生成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
导入管部,该导入管部具有用于从外部供给原水的供给口(11a),并将经由所述供给口(11a)供给来的原水导入所述电解槽(28);以及
导出管部,该导出管部具有第一排出口(12a)及第二排出口(13a),将从所述电解槽(28)导出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经由所述第一排出口(12a)及所述第二排出口(13a)分别导出至外部,
所述电解槽(28)包括配置有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中的一方的第一电解室、配置有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中的另一方的第二电解室及划分出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的电解隔膜(28c),
所述导入管部包括将原水分流并将其分别导入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的分支管路(24),
所述导出管部包括将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中的一方与所述第一排出口(12a)连接的第一排出管路、将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二排出口(13a)连接的第二排出管路,
在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置有泵(30),通过驱动该泵(30)而将液体强制地从吸入口(30e1)侧朝向排出口(30e2)侧送出,
所述泵(30)的所述吸入口(30e1)连接至所述第二排出口侧,
所述泵(30)的所述排出口(30e2)连接至所述电解槽(28)侧,
在将从所述吸入口(30e1)侧朝向所述排出口(30e2)侧的方向设为正方向的情况下,能通过停止驱动所述泵(30)来使液体朝与该正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30)由离心泵构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停止所述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动作时,将所述离心泵的泵室(30d)维持成被残留水实质填满的状态。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的位于设置有所述泵(30)的部位和连接至所述电解槽(28)的部位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导入管路连接的旁通管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22),在经由所述供给口(11a)供给原水的状态下,该单向阀(22)限制液体从所述导入管部侧经由所述旁通管部朝向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侧流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极性切换元件,该极性切换元件对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进行切换;
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该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对所述分支管路(24)中所含的一对分支管(24a、24b)与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
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该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对所述第一排出管路及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与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及
切换控制部(40),该切换控制部(40)同步地对所述极性切换元件、所述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及所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进行切换控制。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分支管(24a、24b)中的一个分支管(24b)上设有导入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27A),
在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有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27B),
所述切换控制部(40)对所述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及所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进行控制,以维持所述一方的分支管(24b)与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经由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中的一方而始终连接的状态。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的、位于设置有所述泵(30)的部位和设置有所述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27B)的部位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导入管路连接的旁通管部。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22),在经由所述供给口(11a)供给原水的状态下,该单向阀(22)限制液体从所述导入管部侧经由所述旁通管部朝向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侧流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极性切换元件,该极性切换元件对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进行切换;
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该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对所述第一排出管路及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与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及
切换控制部(40),该切换控制部(40)同步地对所述极性切换元件及所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进行切换控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电分解促进剂添加至原水中的添加盒(29)能自由装拆地设置于所述导入管部。
Claims (12)
1.一种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解槽(28),该电解槽(28)具有一对电解电极(28a、28b),通过对所供给的原水进行电分解来生成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
导入管部,该导入管部具有用于从外部供给原水的供给口(11a),并将经由所述供给口(11a)供给来的原水导入所述电解槽(28);以及
导出管部,该导出管部具有第一排出口(12a)及第二排出口(13a),将从所述电解槽(28)导出的电解还原水及电解酸性水经由所述第一排出口(12a)及所述第二排出口(13a)分别导出至外部,
所述电解槽(28)包括配置有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中的一方的第一电解室、配置有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中的另一方的第二电解室及划分出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的电解隔膜(28c),
所述导入管部包括将原水分流并将其分别导入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的分支管路(24),
所述导出管部包括将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中的一方与所述第一排出口(12a)连接的第一排出管路、将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中的另一方与所述第二排出口(13a)连接的第二排出管路,
在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置有泵(30),通过驱动该泵(30)而将液体强制地从吸入口(30e1)侧朝向排出口(30e2)侧送出,
所述泵(30)的所述吸入口(30e1)连接至所述第二排出口侧,
所述泵(30)的所述排出口(30e2)连接至所述电解槽(28)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将从所述吸入口(30e1)侧朝向所述排出口(30e2)侧的方向设为正方向的情况下,能通过停止驱动所述泵(30)来使液体朝与该正方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泵(30)由离心泵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停止所述电解水生成装置的动作时,将所述离心泵的泵室(30d)维持成被残留水实质填满的状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的位于设置有所述泵(30)的部位和连接至所述电解槽(28)的部位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导入管路连接的旁通管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22),在经由所述供给口(11a)供给原水的状态下,该单向阀(22)限制液体从所述导入管部侧经由所述旁通管部朝向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侧流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极性切换元件,该极性切换元件对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进行切换;
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该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对所述分支管路(24)中所含的一对分支管(24a、24b)与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
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该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对所述第一排出管路及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与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及
切换控制部(40),该切换控制部(40)同步地对所述极性切换元件、所述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及所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进行切换控制。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一对分支管(24a、24b)中的一个分支管(24b)上设有导入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27A),
在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上设有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27B),
所述切换控制部(40)对所述导入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A)及所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进行控制,以维持所述一方的分支管(24b)与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经由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中的一方而始终连接的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将所述第二排出管路的、位于设置有所述泵(30)的部位和设置有所述导出管部侧流量调节元件(27B)的部位之间的部分与所述导入管路连接的旁通管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单向阀(22),在经由所述供给口(11a)供给原水的状态下,该单向阀(22)限制液体从所述导入管部侧经由所述旁通管部朝向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侧流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极性切换元件,该极性切换元件对所述一对电解电极(28a、28b)的极性进行切换;
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该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对所述第一排出管路及所述第二排出管路与所述第一电解室及所述第二电解室之间的连接状态进行切换;以及
切换控制部(40),该切换控制部(40)同步地对所述极性切换元件及所述导出管部侧连接状态切换元件(26B)进行切换控制。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水生成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将电分解促进剂添加至原水中的添加盒(29)能自由装拆地设置于所述导入管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JP2011/060237 WO2012147175A1 (ja) | 2011-04-27 | 2011-04-27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917984A true CN102917984A (zh) | 2013-02-06 |
CN102917984B CN102917984B (zh) | 2014-09-10 |
Family
ID=470717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80027381.7A Active CN102917984B (zh) | 2011-04-27 | 2011-04-27 | 电解水生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5480390B2 (zh) |
KR (1) | KR101662874B1 (zh) |
CN (1) | CN102917984B (zh) |
TW (1) | TWI435952B (zh) |
WO (1) | WO2012147175A1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912A (zh) * | 2014-03-17 | 2015-09-23 | 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 | 电解水生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8339811A (zh) * | 2018-04-17 | 2018-07-31 | 南京深蓝氢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电解水机柠檬酸自动浸泡清洗除垢装置及清洗除垢方法 |
CN109661375A (zh) * | 2016-10-12 | 2019-04-19 | 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 | 电解水生成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5663059B2 (ja) * | 2013-05-21 | 2015-02-04 |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5809208B2 (ja) * | 2013-07-31 | 2015-11-10 |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5845293B2 (ja) * | 2014-01-22 | 2016-01-20 |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5886894B2 (ja) * | 2014-05-09 | 2016-03-16 |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6118359B2 (ja) * | 2015-03-31 | 2017-04-19 |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2017070920A (ja) * | 2015-10-08 | 2017-04-13 | モレックス エルエルシー | 電解水の製造装置 |
JP6885776B2 (ja) * | 2017-04-26 | 2021-06-16 | 株式会社日本トリム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06657A (ja) * | 1995-02-03 | 1996-08-13 | Akai Electric Co Ltd | 連続式電解イオン水生成装置の電解室におけるスケール除去方法及び連続式電解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
JP2002159969A (ja) * | 2000-11-24 | 2002-06-04 |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CN1879528A (zh) * | 2005-06-14 | 2006-12-20 | 庄炳辉 | 具冲洗功能的饮水机及其冲洗方法 |
CN101746852A (zh) * | 2008-12-05 | 2010-06-23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电解水生成装置 |
JP2010184222A (ja) * | 2009-02-13 | 2010-08-26 |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 整水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359661B2 (ja) | 1992-07-29 | 2002-12-24 | 株式会社オーエスジー・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 連続式電解整水装置の洗浄・殺菌方法及びこの方法を実施する機構を備えた電解整水装置 |
JPH06292889A (ja) * | 1993-03-24 | 1994-10-21 | Aiken Kogyo Kk | アルカリ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
JP2698955B2 (ja) * | 1993-04-21 | 1998-01-19 |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 電解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
JP3840699B2 (ja) * | 1996-08-01 | 2006-11-0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アルカリイオン整水器 |
JP3432119B2 (ja) * | 1997-09-25 | 2003-08-04 |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2000185282A (ja) * | 1998-12-22 | 2000-07-04 |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3605652B2 (ja) * | 2000-05-31 | 2004-12-22 | テクノエクセル株式会社 | 連続式電解水生成器 |
JP3574968B2 (ja) | 2000-09-19 | 2004-10-06 | テクノエクセル株式会社 | 連続式電解水生成器 |
JP2002316161A (ja) | 2001-04-23 | 2002-10-29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バッチ式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3741050B2 (ja) | 2002-02-05 | 2006-02-01 |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2004081961A (ja) * | 2002-08-26 | 2004-03-18 |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2006158985A (ja) * | 2004-12-02 | 2006-06-22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電解水生成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流し台 |
JP4936423B2 (ja) * | 2005-09-27 | 2012-05-23 |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 電解水生成装置及びそれを備えた流し台 |
JP5127752B2 (ja) | 2009-03-24 | 2013-01-23 | アマノ株式会社 | 配管洗浄機能を備えた電解水生成装置 |
JP5367476B2 (ja) | 2009-06-25 | 2013-12-11 | ホシザキ電機株式会社 | 電解水注出装置 |
-
2011
- 2011-04-27 CN CN201180027381.7A patent/CN102917984B/zh active Active
- 2011-04-27 WO PCT/JP2011/060237 patent/WO201214717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1-04-27 JP JP2012534471A patent/JP5480390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4-27 KR KR1020127028969A patent/KR101662874B1/ko active Active
-
2012
- 2012-04-11 TW TW101112741A patent/TWI435952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8206657A (ja) * | 1995-02-03 | 1996-08-13 | Akai Electric Co Ltd | 連続式電解イオン水生成装置の電解室におけるスケール除去方法及び連続式電解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
JP2002159969A (ja) * | 2000-11-24 | 2002-06-04 | Hoshizaki Electric Co Ltd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CN1879528A (zh) * | 2005-06-14 | 2006-12-20 | 庄炳辉 | 具冲洗功能的饮水机及其冲洗方法 |
CN101746852A (zh) * | 2008-12-05 | 2010-06-23 |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 电解水生成装置 |
JP2010184222A (ja) * | 2009-02-13 | 2010-08-26 | Kyushu Hitachi Maxell Ltd | 整水器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925912A (zh) * | 2014-03-17 | 2015-09-23 | 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 | 电解水生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4925912B (zh) * | 2014-03-17 | 2019-06-18 | 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 | 电解水生成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CN109661375A (zh) * | 2016-10-12 | 2019-04-19 | 日本多宁股份有限公司 | 电解水生成装置 |
CN108339811A (zh) * | 2018-04-17 | 2018-07-31 | 南京深蓝氢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 电解水机柠檬酸自动浸泡清洗除垢装置及清洗除垢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5480390B2 (ja) | 2014-04-23 |
KR20130142878A (ko) | 2013-12-30 |
TWI435952B (zh) | 2014-05-01 |
WO2012147175A1 (ja) | 2012-11-01 |
TW201300577A (zh) | 2013-01-01 |
KR101662874B1 (ko) | 2016-10-05 |
CN102917984B (zh) | 2014-09-10 |
JPWO2012147175A1 (ja) | 2014-07-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917984B (zh) | 电解水生成装置 | |
KR101906344B1 (ko) | 수처리 장치 | |
US10266441B2 (en) |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sterilizing and cleansing method thereof | |
JP7080469B2 (ja) | 浄水処理装置 | |
CN105152497A (zh) | 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的循环直饮水深度净化系统 | |
JP2009273973A (ja) | 膜処理による海水淡水化システム | |
KR102058059B1 (ko) | 휴대용 정수기 살균 키트를 이용한 정수기의 살균 방법 | |
JP2001170635A (ja) | 水改質装置 | |
CN214880821U (zh) | 净水系统 | |
CN114163030B (zh) | 净水系统的控制方法和净水系统 | |
JP5234563B2 (ja) | 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 |
JP2002035751A (ja) | バッチ式電解水生成装置 | |
JP2002035754A (ja) | バッチ式電解水生成装置 | |
JP4465758B2 (ja) | 電解装置 | |
KR101897573B1 (ko) | 정수기 및 그 세정방법 | |
CN216337049U (zh) | 净水系统 | |
CN222647809U (zh) | 全屋净水水路系统 | |
CN114162910B (zh) | 水处理装置和制水设备 | |
JPH07256256A (ja) | 電解イオン水生成装置 | |
JP3890440B2 (ja)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
JP2000117257A (ja) | 生活排水利用装置 | |
JP2006272031A (ja) | 飲用水製造装置 | |
CN115305483A (zh) | 电解水装置除垢系统及清洗机 | |
WO2013042310A1 (ja) | 水処理装置 | |
JP2002018438A (ja) | 電解水生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