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267228B - 用于预型件的热调节的炉具和安装到这样的炉具的空气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预型件的热调节的炉具和安装到这样的炉具的空气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267228B CN102267228B CN2011101471728A CN201110147172A CN102267228B CN 102267228 B CN102267228 B CN 102267228B CN 2011101471728 A CN2011101471728 A CN 2011101471728A CN 201110147172 A CN201110147172 A CN 201110147172A CN 102267228 B CN102267228 B CN 10226722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eform
- cooling
- along
- heating
- tempera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3
- 230000003750 conditio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017 oper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3570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2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5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2425 crystalli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025 crystalliz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0139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5020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641 stabili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1105 stabil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7664 blow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669 thermal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29920001169 thermoplastic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4416 thermosoftening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65 energy consump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0071 blow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926 pur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080 ambient ai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919 ceram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7 glass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529 heat transfer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523 samp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087 stabil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894006 Bacteri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411 aluminiu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04 bond cleavage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749 cleanlin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28 du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429 gener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746 injection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021 overhea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737 promo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017 sc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243 solut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815 thermop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8—Ov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preforms or parisons
- B29C49/6845—Ove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eating preforms or parisons using ventilation, e.g. a fa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B—PREPARATION OR PRE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MAKING GRANULES OR PREFORMS; RECOVERY OF PLASTICS OR OTHER CONSTITUENTS OF WASTE MATERIAL CONTAINING PLASTICS
- B29B13/00—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B13/02—Conditioning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by heating
- B29B13/023—Half-products, e.g. films, plates
- B29B13/024—Hollow bodies, e.g. tubes or profil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29C35/080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409—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36—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 B29C49/6445—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through the preform length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7—FURNACES; KILNS; OVENS; RETORTS
- F27D—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FURNACES, KILNS, OVENS OR RETORTS, IN SO FAR AS THEY ARE OF KINDS OCCURRING IN MORE THAN ONE KIND OF FURNACE
- F27D15/00—Handling or treating discharged material; Supports or receiving chambers therefor
- F27D15/02—Cooling
- F27D15/0206—Cooling with means to convey the charg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0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 B29C35/08—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 B29C35/0805—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 B29C2035/0822—Heat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zing during moulding, e.g. in a mould by wave energy or particle radiation us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using IR radia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35/00—Heating, cooling or curing, e.g. crosslinking or vulcanising;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35/16—Cooling
- B29C2035/1658—Cooling using ga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409—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27—Cool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35—Cooling of preforms from the outsid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64—Heating or cooling preforms, parisons or blown articles
- B29C49/6409—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 B29C49/6436—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 B29C49/6445—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through the preform length
- B29C49/645—Thermal conditioning of preforms characteris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tial through the preform length by cooling the neck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03—PET, i.e. poylethylene terephthalat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105/00—Condition, form or state of moulded material or of the material to be shaped
- B29K2105/25—Solid
- B29K2105/253—Preform
- B29K2105/258—Tubula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oxicology (AREA)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 Tunnel Furnaces (AREA)
- Processing And Handling Of Plastics And Other Materials For Mold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预型件进行热处理的炉具(10)和用于操作安装到这样的炉具的空气冷却装置(42)的方法,所述方法在于控制部件(58)以沿着加热路径改变在预型件(12)的主体(18)和底部(20)上的冷却空气流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对预型件进行热处理的炉具和用于操作安装到该炉具的空气冷却装置的方法。
本发明更为特别地涉及用于对热塑性预型件进行热处理的炉具,每个预型件相应地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处于其最终的形状,所述第二部分用于通过加热部件进行加热,所述加热部件沿着确定的加热路径的至少部分地布置,预型件随循加热路径,穿过炉具,所述炉具包括一冷却系统,所述冷却系统能够冷却预型件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
背景技术
一般性地,本发明涉及容器制造的领域,容器通过预型件转变得到,特别地通过吹塑模制或拉伸吹塑模制,预型件特别地通过热塑性材料的注射模制获得,热塑性材料例如是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PET)。
为此,预型件在炉具中经历初始热处理,以将其升温到大于制成预型件的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
容器如细颈瓶、小瓶、或各种其它类型的中空主体的制造通常在设备中预成型,这些设备包括这样的预型件的热处理炉,热处理炉与至少一个用于预型件到容器的转变的机器相关联,该机器布置在下游,例如“吹塑机”。
从现有技术公知有很多预型件的热处理炉,尤其是整合进容器制造设备中的热处理炉。
可用来参考更多细节的文献WO A 2004/062885非限定性地示出热 处理炉的一示例,更为特别地,是一线性类型的炉具(尤其是与环形类型的炉具相对而言)。
可以回想起,热塑性的预型件或型坯分别地包括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处于其最终形状,由颈部和凸缘组成,所述第二部分是唯一的用于在炉具中进行热处理的部分,并且包括主体和底部。
由预型件的主体和底部形成的第二部分的热处理是特别棘手的一种操作,由于材料的温度与后续的转变操作相关联的重要性,后续转变操作例如是通过吹送加压气体(空气)和拉伸吹制进行的转变,或作为选择,是至少部分地通过充注增压液体来执行的转变。
另一方面,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平均温度需要高于材料的玻璃转化温度(对于PET大约80℃),以允许在转变过程中材料的双轴取向,但是同时需要小于结晶温度(对于PET大约140℃),高于该结晶温度存在材料结晶的风险,这会使得预型件不适合任何进一步的转变。
因此,由于预型件过度拉伸——其在分子级引起长聚合链的断裂,过低的预型件温度会产生最终容器的发白的珠光(珠光的外观)。
相反地,过高的预型件温度会产生组成材料的球粒状结晶,因此使得预型件不适合任何进一步的转变,尤其是涉及吹制和/或填充的转变。
另外,在预型件本身中的温度分配对最终容器的质量具有影响,并且特别地对透明度和对容器的主体和底部中材料分配具有影响。
贯穿预型件的主体和底部的温度分配是多方面的,包括围绕预型件周边的分配(即围绕预型件的主轴线的角度分配),轴向分配(即平行于所述轴线),和还有贯穿预型件的主体和底部的壁厚的分配。
因此,为了保证围绕预型件的整个周边的温度分配,预型件通常在其行经布置在全部或部分加热路径上的加热部件的同时,自身围绕其主轴线转动。
不过,为了获得均匀的周边温度分配的预型件的转动也取决于应用,由于对于一定的应用而言,不均匀的周边温度分配有时也会被寻求,特别地是外形复杂的容器。
更多的细节可例如参考文献WO A 94/23932,其涉及预型件的热处 理,用于获得具有复杂外形主体的最终容器。
在预型件转动时,沿着整个加热路径,使用夹持部件将预型件保持在位置中,颈部在上或颈部在下,出于运动的目的夹持部件与执行所述环形加热路径的传送装置相关联接。
更多的细节可参考文献WO A 00/48819,其示出传送装置和改进的夹持部件的示例。
控制温度的轴向分配——即平行于预型件轴线的加热曲线——也是可能的,并且为此,例如通过控制由使用作为在该炉具中的加热部件的辐射灯(红外辐射灯)或二极管的照射功率,通过使用聚焦部件(FR A2.732.924)或者作为选择通过选择性地设置每个辐射灯的位置来改变在每个灯和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对应部分之间的距离(FR A 2.872.734)来进行。
另一方面,贯穿预型件的主体和底部的壁厚的温度分配,更加难以掌控,甚至该分配在控制预型件转变为容器的后续操作中是关键性的。
预型件热处理的理想结果是贯穿壁体的温度梯度,其是这样:壁体的内表面的温度大于,或如果没有大于,至少等于壁体的外表面的温度。
这是因为已经发现:在壁体的外表面的温度和壁体的内表面的温度之间的小梯度——壁体的内表面的温度相对地高于外表面的温度——使得可能获得具有良好外观和结构质量的最终容器,尤其是具有良好的透明度和相对一致的壁厚的最终容器。
其原因尤其在于,当预型件被转变为容器时,预型件的内径的径向展开大于外径的径向展开,并且因此对于壁体而言优选地具有这样的温度梯度:该温度梯度有利于进行最大径向展开的壁体表面。
此外,可以理解的是,当壁体非常厚或当容器在预型件的大量的径向展开后获得时,实际上获得这样的梯度是更加重要的。
在热处理炉中,习惯地使用一空气冷却系统来执行双重冷却功能。
一方面冷却系统冷却预型件的第二部分,且另一方面冷却预型件的第一部分,并冷却所述炉具的机械组件以便防止其损坏。
该用于预型件的空气冷却的系统,与加热参数相结合,通过促进贯 穿主体和底部的材料厚度的对流式热传递和通过限制因对放射的辐射的吸收而产生的表面感应加热,来致力于在预型件的壁体中获得期望的梯度。
实际上,申请者已能够确定:在主体和底部中控制温度分配并在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壁体中获得上述类型的梯度可更为特别地通过设置以下多种参数完成:
-辐射照射时间;
-预型件自身转动的速度;
-预型件的热稳定化时间;
-主体和底部的通风冷却。
这些设置一般性地在预型件离开每个热处理炉时在预型件上进行的温度测量的基础上进行。
因此,为了获得预型件的第二部分在炉具中的期望的温度分配,热处理方法的优化非常特别地取决于这些参数的设置。
为了优化预型件的热处理,对炉具进行过一些改进,不过这些改进基本上集中在沿着至少部分加热路径布置以形成加热隧道窑的加热部件上。
相反地就冷却系统而言,进行的改进主要地涉及在炉具中使用的用于冷却目的的空气质量,涉及空气的清洁度(粉尘、细菌等)、温度或湿度等级。
就冷却系统而言,冷却系统的通风部件的设定值因而被设置,以获得能够避免各种结晶且还能够保护炉具的机械组件的冷却空气流量。
因此,并且由于其双重的功能,通风不是本领域专业人员在决定用于预型件的热处理炉的设置时所考虑的参数。
这是因为,冷却系统的通风部件的功率最初地被设置以给送能够避免预型件结晶且保护炉具的机械组件的给定流量的冷却空气。
因此,冷却空气的流量沿着由预型件随循的整个加热路径一直是恒定的。
因此冷却空气一直以相同的流量被给送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不考 虑预型件在加热路径整体上的位置,从预型件进入炉具的位置到其离开炉具的位置,预型件在整个加热路径上接收相同数量的冷却空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尤其在于通过优化冷却来改进预型件在炉具中的热处理的方法,以改进容器的制造质量。
为此,本发明提出如在上文中所述类型的用于预型件的热处理的炉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冷却装置,所述冷却装置能够空气冷却所述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所述冷却装置包括:至少通风部件,其能够给送给定流量的冷却空气;和用于沿着所述预型件的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所述冷却空气流量通过所述通风部件给送,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的所述第二部分。
因此本发明提出:冷却空气流量沿着加热路径变化,优选地只是用于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的流量沿着加热路径变化,空气的流量根据由沿着所述路径的预型件所占据的位置来确定。
有利地,冷却空气以一给定空气流量被给送到沿着加热路径的一给定部分行进的预型件的第二部分,该给定空气流量至少与冷却空气被给送到沿着所述路径的另一部分行进的该同一预型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流量不同。
构成本发明基础的原理——其涉及改变至少给送到要进行热处理的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与本领域专业人员的成见相背离。
首先,由于空气通风冷却系统也具有保护机械组件的作用,而不是只具有防止结晶的作用。
特别地,在现有技术的热处理炉中,冷却系统一方面执行冷却主体(和底部)的且另一方面冷却颈部和机械组件如夹持部件的双重作用。
因此,到目前为止,冷却系统的整个通风部件初始地被设置在一确定的功率设定值,以便给送在整个加热路径上恒定的预型件冷却空气流量。
在现有技术背景中,通风部件将一冷却空气流量给送到预型件,这 在加热路径的每一点上都是相同的,使得预型件的第二部分沿着整个加热路径接收完全一致的冷却空气。
根据本发明,给送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有利地沿着加热路径变化,用于优化热处理,和更为特别地,用于获得在壁体中的梯度,该梯度是这样:在尽可能最短的热处理时间内,内部温度高于外部温度。
借助于本发明,热处理炉的效率得到改进,例如这是由于预型件——通常进入炉具时是冷的——在紧接炉具入口的加热路径的第一部分上不再被冷却或以低的冷却空气流量进行冷却。
这是可能的,因为预型件的结晶风险此时实际上为零,这意味着,至此在该第一部分上给送的冷却空气仅仅贡献于降低加热部件的效率并接着增加预型件完成期望的热处理所需的总时间。
因此,除了提高炉具的效率外,本发明还允许降低炉具的能量消耗,特别地由加热部件所使用的电能消耗。
这是因为在路径的第一部分上设置低或零的冷却空气流量附带地使降低加热部件的功率设置变得可能,以使得电能消耗从而得到降低,而预型件的加热的开始不会受到影响。
有利地,一旦空气流量对于每部分加热路径得到优化,无论在其中加热部件被激活与否,例如在稳定部分中,通风部件的能量消耗也得到降低。
有利地,冷却系统包括:至少第一冷却装置,其用于冷却预型件的第一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处于其最终形状;和第二冷却装置,其独立于第一冷却装置,且用于空冷预型件的第二部分。
由于该冷却系统,通过冷却预型件的第二部分——这独立于所述预型件的第一部分的冷却且独立于与传送装置相关联的夹持部件的冷却,与现有技术公知的解决方案相比,冷却作用可完全地相分离。
有利地,需要建立期望梯度的冷却空气流量可不断地在整个加热路径上进行优化,而同时避免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结晶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特征:
-所述用于沿着加热路径在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上选择性地改变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所述变速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的至少一个通风部件相关联,以使得沿着所述加热路径的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通过选择性地操作所述变速器获得,所述变速器按独立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其它通风部件的方式与所述通风部件相关联;
-所述变速器经由至少一个操作单元被操作,以便作用在驱动所述相关联的通风部件的驱动马达上,从而沿着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给送的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的空气流量;
-用于沿着加热路径在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上选择性地改变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至少包括关闭部件,以便沿着所述加热路径的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通过独立于所述冷却装置的其它关闭部件的方式选择性地操作每个关闭部件来获得;
-所述关闭部件根据其位置可选择性地被操作,以便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所述给送的用于冷却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的空气流量;
-关闭部件——诸如至少一个转动活门——布置在冷却装置的至少一个管道中,该管道用于将冷却空气运送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
-关闭部件——诸如滑动活门——布置在面朝加热部件的反射器的上游,且被安装成使得其就位置而言可以移动,以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全部或某些在反射器区域中形成的冷却空气通道开口,以便将冷却空气给送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
-所述炉具包括温度测量部件,所述温度测量部件能够至少在沿着加热路径的一确定位置处测量所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壁体的内部温度和/或外部温度,并能够提供至少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所述测量温度的一个,或者表示对应在所述壁体的所述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温差的梯度。
-所述冷却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所述操作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用于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用于冷却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的空气流量的部件,从 而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通过所述冷却装置的所述部件的实时控制,设置对所述预型件进行的热处理;
-所述操作单元,根据至少一个数据项——诸如表示壁体内部和/或外部温度的至少一个信号或表示对应于在所述内部和外部温度之间温差的梯度的信号——来控制所述部件;
-所述炉具是模块化设计的,其包括至少一定数目[n]的模块,在其中所述加热部件沿着整个的或部分的加热路径安装布置;并且,用于选择性地改变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的空气流量的部件对于至少两个模块是公共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块被设计用于形成串联单元和/或并联单元;
本发明还提出用于操作被安装到热处理炉的冷却装置的一种方法,所述方法用于沿着所述加热路径空气冷却穿过所述炉具行进的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操作所述改变至少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以便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给送到所述预型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
有利地,所述操作方法包括一步骤,其在于测量所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壁体的内部温度和/或外部温度,以便产生至少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所述壁体的内部和/或外部温度,或表示对应于在所述内部和外部温度之间温差的梯度。
有利地,所述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步骤,其在于实时控制所述部件,以便根据至少一个数据项诸如表示温度的至少一个信号,来设定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的空气流量,所述空气流量沿着所述加热路径可变化地被给送。
借助于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操作空气冷却装置的方法,预型件在炉具中的热处理得到优化。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通过阅读接下来的用于理解且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将得到展示,附图中:
-图1是描述用于对预型件进行热处理的炉具的一实施方式的示意 性平面图;
-图2是一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描述根据图1的炉具的一模块,并且示出能够沿着部分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被给送到预型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的流量的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3是与图2相似的示意性横截面视图,其说明根据图1的炉具的一模块,并示出能够沿着部分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被给送到预型件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的流量的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
在接下来的描述和权利要求中,非限定性地使用“纵向的”,“垂直的”和“横向的”取向,其用来根据描述中给定的定义和相对于在图示上示出的三面参照体系(L,V,T)分别地指示元件。
按照常规,术语“上部的”和“下部的”将被使用于定义元件相对于三面参照体系(L,V,T)的垂直取向,这没有参照地球的重力场。
类似地,术语“上游”和“下游”将参照预型件沿着加热路径行进的方向使用,或作为选择,参照冷却空气经过炉具流动的方向。
本发明的相同的、相似的或相近的元件通过相同的数字标记表示。
图1说明用于对热塑性预型件12进行热处理的炉具10的一实施方式。
非限定性地,炉具10是线性类型的炉具,其具有一预型件12加热路径,加热路径描画出从炉具入口E到炉具出口S的“U”形形状。
作为选择,炉具10是一环形炉,即具有大致环形“C”的形状的加热路径的炉具。
有利地,炉具10是模块化设计的炉具。模块化炉具10指的是这样一种炉具:其包括至少一确定数量[n]的模块,一模块例如相对于加热部件而言被规定,加热部件通常是以子组件的形式或包括例如径向地一个在另一上叠置的红外辐射灯的单元的形式。
公知地,炉具10根据应用所需的加热时间包括或多或少的加热模块,并且这决定炉具10的长度,更为一般性地决定炉具的尺寸。
特别地,热处理时间可从一种预型件12到另一种预型件而不同,尤 其是根据其壁厚,材料等而不同。
热塑性预型件12——例如以聚对苯二甲酸乙醇酯(PET)制成的预型件——用于在炉具10中进行热处理后转变为容器。
在本描述的余下部分中,术语“预型件”非限定性地表示要么是一型坯或一中间(半成品)容器,且类似地,出于简化的目的,术语“吹制”也覆盖拉伸吹制操作。
垂直轴线为O和这里呈试管的整体形状的预型件12的示例在图1上放大地详细示出。
出于热处理的目的,在预型件12的两部分之间进行特定的区分:即,分别地为第一部分,其处于最终形状中并且包括一颈部14和一凸缘16;和第二部分,其包括一主体18和一底部20。
特别地,处于最终形状的第一部分14、16不需要进行加热,仅仅第二部分18、20用于在炉具10中进行热处理。
如通过图1所示,预型件12的管形主体18在上部端通过半球形的底部20封闭且在其下部端包括一颈部14,颈部14已经处于容器颈部的最终形状,径向地向外延伸的环形凸缘16大致描绘出所述第一和第二部分。
如在序言中所阐述的,在炉具中10进行的热处理用于制备预型件12,预型件12通过吹制和/或流体的充注进行转变,将每个预型件12成形为容器。
在炉具10中,每个预型件12通过一传送装置22沿着加热路径在图1上所示的箭头方向上被运送,即,从上游到下游,从炉具入口E——在其中预型件通常“冷态”(周围环境温度)进入,到炉具的出口S——在其中其第二部分已被加热的每个预型件12然后已准备好用于转变为容器。
在如图1所示的一热处理炉10中,加热路径连续地包括:第一加热区域,公知地作为入口区域,由在入口E开始的路径的笔直的引出部分形成;公知地作为第一稳定区域的一区域,其通过曲形的部分形成;第二加热区域,公知地作为分配区域,由在出口S结束的路径的笔直返回 部分形成;和第二稳定区域,其包括由在出口S和例如是吹扫机器的转变单元之间的预型件所随循的路径。
第一加热区域或入口区域用于对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进行预热,例如到大约50℃到80℃的温度,且第二加热区域或分配区域用于进行最终的加热,例如到大约90℃到110℃的温度。
温度以非限定性的指示给出,并且尤其是取决于制成预型件12的材料,在该示例中是PET。
插置在第一和第二加热区域之间的第一稳定区域,通过产生的延时时间,允许热量在预型件12的整个第二部分18、20上均匀地分配。
如在图2可以看见,传送装置22包括夹持部件24,其能够独立地与每个预型件12的颈部14相互配合,以将预型件12保持在确定的位置,在此示例中垂直地保持颈部在下(或作为选择,颈部在上)。
卡盘类型的夹持部件24就运动方面而言与传送装置22相关联,且有利地能够使预型件12围绕其主轴线O转动。
传送装置22例如包括一链条或一带条,其在封闭环路中在两轮体26之间被驱动,至少其中之一被机动化部件(未显示)转动。
通过传送装置22的驱动因而确定由夹持部件24支撑的预型件12经过炉具的速度V,且附带地,也确定热处理的总持续时间,或更为特别地,确定对应预型件12经过第一稳定区域的时间长度的延时时间。
为了避免在炉具中加热时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的任何变形,每个预型件12的颈部14和凸缘16由保护部件28(图2和3)加以保护,保护部件28例如是流形体(manifold),其纵向地在至少部分加热路径上延伸,特别地在第一和第二加热区域上延伸。
炉具10包括加热部件30,其优选地与反射器32相关联。
第一和第二加热区域分别地形成一加热隧道窑,其在一侧由包括加热部件30的加热墙和在另一侧由反射器32形成的反射墙纵向地形成,反射器面对所述加热部件30被横向地布置。
如在图1中可以看见,加热部件30和反射器32沿着至少部分加热路径布置,这里,沿着第一和第二加热区域布置,第一稳定区域没有加 热部件30。
加热部件30例如由二极管或红外辐射灯形成,其在图2和3中标记为IR1、IR2、IR3,...IRn,经常在用于加热预型件12的应用领域中被使用。
优选地,反射器32被穿制有开口34,以允许冷却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由冷却系统36给送的冷却空气的通过。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特征,冷却系统36包括至少一个冷却装置,其能够空气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
有利地,冷却系统36能够分别地冷却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
特别地,预型件12的颈部14在包括加热部件30的隧道窑外,并且尽管其通过部件28得到保护免受辐射和热量,颈部14需要通过冷却被保持低于一定的温度。
为此,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的冷却也通过炉具10单独地配有的或与附加的冷却部件相结合地配备的空气冷却系统36执行。
有利地,冷却系统36包括冷却部件38,例如热传输流体(水)经过管道的流动,该管道嵌入保护性的流形体中,所述流形体组成所述部件28。
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优选地通过冷却系统36的至少一冷却装置和通过该热传输流体冷却部件38进行冷却。
有利地,冷却系统36包括至少第一冷却装置40,其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处于其最终形状的第一部分14、16;和第二冷却装置42,其用于空气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
如从图2可以看见,冷却系统36的第二冷却装置42有利地独立于第一冷却装置40,使得预型件12的第一和第二部分的每个的冷却可相分离。
作为选择,冷却系统36包括单个空气冷却装置,其用于分别地冷却预型件12的第一和第二部分。
优选地,为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冷却系统36包 括第一冷却装置40(独立于第二装置42)和冷却部件38。
第一空气冷却装置40包括通风部件44,通风部件44布置在管道46中,公知地作为第一管道,并且通风部件44被马达48转动地驱动。
优选地,通风部件44布置在进入第一管道46的入口,并能够经过过滤部件50抽吸周围环境空气的气流A。
第一管道46运送冷却空气流A直到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所述冷却空气流穿过炉具10和夹持部件24地循流。
独立于第一冷却装置40的第二冷却装置42包括通风部件52,通风部件52布置在第二管道54中并且被马达56转动地驱动。
优选地,第二通风部件52布置在进入第二管道54的入口并能够通过过滤部件50抽吸周围环境空气的气流B。
第二管道54运送冷却空气流B直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气流穿过炉具10循流,对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进行冷却。
通风部件44、52这里布置在预型件12的上游,以使得冷却空气分别地在预型件12的第一和第二部分上吹扫。
作为选择,通风部件44和/或52布置在预型件12的下游,以引起冷却空气借助于减压循流经过隧道窑。
根据本发明,冷却系统36包括至少一个冷却装置42,其能够空气冷却至少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所述冷却装置42包括至少通风部件52,通风部件52能够给送给定的冷却空气流量,以及部件58、64,其用于沿着预型件12的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通过所述通风部件52给送的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所述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
有利地,冷却空气被给送到预型件12——其沿着加热路径的一给定部分行进——的第二部分18、20处的流量,至少与冷却空气被给送到预型件12——其沿着所述路径的另一部分行进——的第二部分18、20的流量不同。
因此且根据本发明,经过系统36的第二冷却装置42被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的流量,沿着从入口E到出口S经过炉具10的整个加热路径长度上不是恒定的。
有利地,第二冷却装置42包括通风部件52,其沿着加热路径的整个长度分配,并且能够分别地进行操作,以根据由沿着加热路径的预型件占据的位置选择性地改变冷却空气流量。
优选地,炉具10是模块化设计的,且包括至少一定数量[n]的模块M,模块M包括沿着整个或部分加热路径布置的所述加热部件30、和相关联的反射器32。
如在图1中所示,炉具10因此包括模块M1、M2、M3....Mi,以形成在加热路径中的第一和第二加热区域。
按照常规,第一类型(系列)的单元被定义包括至少两个模块M,模块M串联地一个接一个地在由经过炉具10的预型件12所随循的加热路径的方向上布置,以使得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相继地通过第一“系列”类型的单元的每个模块M的加热部件30进行加热。
有利地,用于选择性地改变在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上的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与形成第一类型(系列单元)的单元的至少两个加热模块M是公共的。
因此,给送到行经两模块M的预型件12的冷却空气的流量因此是相同的,所述两模块M组成第一类型单元。
还是按照常规,包括至少两模块M的第二类型的单元(并行单元)被限定用于模块化的炉具10,所述至少两模块M并联地布置,并且,所述预型件12在相反的方向上经过所述至少两模块。
典型地,两模块M的情形将是:横向地排齐,并分别地在其中之一的情形中属于第一加热区域或入口区域,和在其中之另一的情形中属于第二加热区域。
现在将参照图2描述用于沿着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在预型件的至少第二部分上的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的第一实施方式。
有利地,用于选择性地改变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58,其与第二冷却装置42的至少一个通风部件52相关联。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沿着加热路径的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通过选择性地操作所述变速器58获得,所述变速器58与所述通风部件52相关联, 而独立于另一通风部件52。
优选地,每个通风部件52与一变速器58相关联,以便能够独立于另一通风部件52被操作,从而对加热路径进行通风。
正如从图1可以看见,通风部件52/变速器58组件有利地安装到炉具10的每个模块M。
变速器58作用在驱动马达56上——该驱动马达56驱动与之相关联的通风部件52,以使得所述通风部件52按一流量给送冷却空气,该流量不同于通过另一通风部件52给送的空气流量。
因为对应于100%的最大冷却空气流量由驱动通风部件52的驱动马达56的最大功率决定,因此,可能的是,通过使用变速器58,选择性地操作与驱动马达56相关联的通风部件52,以实现在0%到100%范围之间变化的冷却空气流量的给送,例如在加热路径的一给定部分上实现空气流量等于30%、50%或80%的给送。
经过对炉具10的给送冷却空气的每个通风部件52的独立操作,可选择性地和精确地改变通过通风部件52沿着加热路径给送到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
通过非限定性的示例,贯穿炉具10的加热路径被分成相继的多个部分,以根据第一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
如从图1可以看见,加热路径例如包括第一部分T1,第一部分T1包括模块M1和M2,继而加热路径包括第二部分T2,第二部分T2包括模块M3到M6。
第一和第二部分T1和T2对应于所述第一加热区域或入口区域,在所述第一加热区域中,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被加热。
加热路径继而按第三部分T3的形式继续,这里第三部分T3对应于第一稳定区域,并且没有加热部件30。
视应用的情况,在第一稳定区域,冷却空气可被应用到或可不被应用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
优选地,炉具10在第一稳定区域这里没有这样的通风部件52。
在第三部分T3之后,在该示例中的加热路径包括另一部分或第四 部分T4、和第五部分T5,所述第四部分T4和第五部分T5共同对应第二加热区域或分配区域。
第四部分T4包括模块M7到M10,而第五部分T5包括在从出离炉具10的出口S之前的最后两模块M11和M12。
优选地,炉具10的每个模块M在加热部件30之外还分别地配有通风部件52,通风部件通过马达56驱动,马达56能够通过一变速器58操作,以使得经由管道54,向加热路径的一部分给送冷却空气。
按沿着加热路径长度的冷却空气流量变化的非限定性的示例方式,与第一模块M1的通风部件52的马达56相关联的变速器58被设置到一设定值,该设定值对应于在最大功率的0%到30%之间的一功率,例如对应于10%的一功率,以使得相关联的管道54给送接近于零的或低的冷却空气流量。
有利地,在0%到30%之间的相同的设定值被应用于设置与第二模块M2的通风部件52的马达56相关联的变速器58。
在此情形下,冷却空气流量在包括所述模块M1和M2的整个第一部分T1上是相同的。
与所述第二部分T2包括的模块M3到M6中的每个模块的通风部件的马达56相关联的变速器58被设置到一不同的设定值,例如更高的一设定值,其对应最大功率30%到60%间的一功率,如最大功率的40%。
相似地,与所述第四部分T4包括的下一组模块M7到M10的通风部件52的每个的马达56相关联的变速器58也被设置到一设定值,该设定值不同于第一加热区域或入口区域(T1+T2)的设定值,例如,该设定值对应于在最大功率的50%到80%之间的一功率,例如对应于70%的一功率。
最后,与所述第五部分T5包括的模块M11到M12的通风部件52的每个的马达56相关联的变速器58被设置到一设定值,该设定值对应于最大功率的80%或100%的功率。
总之,对于上述的示例,通过与最大流量相比较——该最大流量确定由驱动通风部件52的每个的马达56的最大功率获得的100%的基准 量,冷却空气流量将沿着加热路径的长度相继地这样变化,它等于:
●在第一部分T1(模块M1和M2)中为10%
●在第二部分T2(模块M3到M6)中为40%
●在第三部分T3——它是稳定区域中为0%
●在第四部分T4(模块M7到M10)中为70%
●在第五部分T5(模块M11和M12)中为90%
有利地,预型件12一旦“冷态”进入炉具10的入口E——通常在大约20℃的周围环境温度下进入,在第一组模块——这里是上述示例的模块M1和M2——给送的冷却空气流量是接近零的或是低的。
当热处理的加热开始时,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结晶风险因此被认为等于零。
即便如此,在根据现有技术的炉具10中,冷却空气通过冷却系统36从入口到出口按一恒定的流量进行吹扫。
因此,由于在第一部分T1上没有冷却空气流量或冷却空气流量低,参照前述的示例,加热部件30的加热功率有利地被减小,而热处理基本上没有被影响。
有利地,在这些模块例如M1和M2中的电能消耗因此被减少,并且通过这样做,炉具10的效率得到改进。
有利地,部件组——诸如通风部件52、马达56和变速器58——因此可从在加热路径中的第一组模块诸如M1和M2去除,尤其利于特别是硬件的和其维护的成本的降低。
当用于预型件12的第二部件18、20的空气冷却的通风被省略时,用于举例但非限定性地,在第一模块M或限定的第一部分T1上,反射器32有利地被替代。
这是因为在没有用于空气冷却的通风的情况下,不需要具有“吹送”的反射器32,而其通常是穿有允许冷却空气通过的多个开口34的一反射器。
有利地,使用这样的反射器:其尤其具有能够增大对辐射的反射的坚固表面,和通过它们较大的效能,提高炉具10的总体效率。
有利地,确定使用于这类反射器的材料,以优化对加热部件30的反射,特别地对红外辐射的反射,并为此同时也排除在执行通风作用时的任何折衷。
优选地,这些反射器由诸如纤维体(fibrosil)或作为替代的陶瓷的材料组成,而非常规的“吹扫”类型的反射器32用的材料铝。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冷却的情况下,例如由铝制成的反射器32可能不能够在热方面耐受在这种炉具10中所遇到的高温。
有利地,由上述材料(纤维体、陶瓷等)制成的反射器具有突出的耐热性能,即便冷却很少或没有冷却也是这样。
当然,这类反射器的使用在任何情况下不限于冷却通风被去除的情形,并且该反射器可与任何冷却系统36一起使用。
通过比较,尽管由于所述类型的反射器的坚固的表面,所述类型的反射器比在其中具有开口34的“吹扫”反射器32较少地通风,这类反射器可被布置在用于冷却空气在两个连续的反射器之间的出离通道。
优选地,特定的部件因而被实现,以便改进冷却空气从在两反射器之间的这样的通道开口的扩散。
作为选择,可能的是,不通过去除诸如通风部件52、马达56和变速器58的部件的方式,而通过使这些部件对于形成一系列单元的至少两相继的模块诸如模块M1和M2是公共的方式,或者作为选择,通过使这些部件对于形成一并联单元诸如模块M5和M8是公共的方式,来降低成本。
作为选择,部件52、56、58在一串联单元和一并联单元之间进行共享,即在至少四个模块M的一组之间进行共享,所述至少四个模块M成对地彼此相邻接。
因此,有利地,第二冷却装置42的部件52、56、58对于接下来的部分T2到T5的两个或更多的模块是公共的或共享的。
在炉具10被安装有独立于第二装置42的、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的第一空气冷却装置40的情况之后,通过这样的部件共用性实现的最终的成本降低是更加特别地被寻求的。
然而,当第一冷却装置40包括至少一个空气冷却装置时,一旦给送的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的冷却空气流量沿着加热路径的整个长度是恒定的,部件44、48有利地对于串联和/或并联单元是公共的。
作为选择,通过第一冷却装置40给送的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第一部分14、16的冷却空气流量也沿着加热路径变化,特别地但不排它地,如果炉具10的冷却系统36只是包括单一的用于空气冷却整个预型件12的装置,那么所述第一装置40包括第二装置42,并且反之亦然。
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沿着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用于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的选项,将大于炉具10安装有的第二冷却装置42的部件52、56、58的选项。
因此,通过与前述示例进行比较,部分T1到T5的数目对于每个应用可进行变化,正如可以回想起,在炉具10中的模块M的数目也可根据应用进行变化。
在前面的给定示例中,随着预型件12沿着加热路径行进,冷却空气流量不断增大地进行变化,尽管可以回想这只是用于阐述目的给出的一非限定性示例。
此外,在至少一给定模块M中或在加热路径的一确定部分中,预型件12的至少所述第二部分的空气冷却被执行的事实不必然地引起一种结果:加热部件30在其中被激活,这假定稳定部分能够有利地完全沿着加热路径布置,以便与加热部分进行交替,并因此不仅是布置在第三部分T3中,所述第三部分T3对应于在图1中示出的炉具10中的曲形部分。
有利地,每个变速器58经由至少一个操作单元60被操作,以便作用在驱动所述相关联的通风部件52的驱动马达56,从而获得用于沿着加热路径冷却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的空气流量的选择性变化。
根据用于操作第二冷却装置的方法,对应于沿着加热路径的期望冷却空气流量的多种设定值被输入进操作单元60。
优选地,操作单元60也能够操作第一冷却装置40的通风部件44, 通风部件44由马达48驱动。
有利地,第一冷却装置40包括一变速器(未显示),其与驱动通风部件44的驱动马达48相关联,所述变速器因此通过操作单元60操作,或作为选择,通过单独的操作单元操作。
实际上根据本发明,用于操作所述热处理炉10安装有的冷却装置42的方法,用于允许沿着加热路径穿过炉具10行进的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被有选择性地进行空气冷却。
有利地,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其在于选择性地操作与所述装置的通风部件52相关联的部件58,以便沿着至少部分加热路径改变给送到预型件12的所述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
有利地,用于操作冷却装置的方法进一步被改进,并且不限于仅仅根据最初输入进操作单元60中用于沿着加热路径改变流量的设定值来操作所述冷却装置42。
有利地,炉具10包括温度测量部件62,温度测量部件能够至少在沿着加热路径的一确定位置测量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壁体的内部温度和/或外部温度,并且能够提供至少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所述测量温度的一个,或对应于在所述壁体内部和外部温度之间温差的梯度。
操作方法因此能够在冷却空气流量上进行闭环反馈控制,特别地使用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的壁体的内部和/或外部温度进行闭环反馈控制。
优选地,对应内部和外部温度的信号被传送到所述至少一个操作单元60,所述操作单元60继而确定对应在壁体的所述内部和/或外部温度之间温度的梯度(或Δ)。
温度测量部件62包括例如至少一个高温计,或作为选择,热成像仪,高温计和热成像仪特别地使用于测量壁体的外部温度。
有利地,特别地对于测量内部温度,使用的温度测量部件62此外包括在文献WO A12010/031923中描述的可参考更多细节的类型(探头)的部件。
有利地,操作单元60能够控制包括变速器58的所述部件,以便选 择性地沿着加热路径改变给送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并为此根据至少表示内部和/或外部温度的所述信号来这样做,进而通过对所述部件和继而对通风部件52的实时控制,沿着加热路径设置对预型件12进行的热处理。
现在将参照图3描述用于沿着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上的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的第二实施方式。
对第二实施方式的描述有利地以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比较给出。
有利地,根据本发明的用于改变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至少包括关闭部件64,关闭部件64根据所述加热路径的部分可在它们的位置方面进行操作,以选择性地改变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通过经由与马达56相耦合的变速器58对通风部件52直接操作而获得,其中,通风部件52首先产生冷却空气流。
在该第二实施方式中,每个通风部件52产生一给定的冷却空气流量,以便沿着第二冷却装置42的相关联的管道54流动,所述关闭部件64能够选择性地改变该流量。
因此,关闭部件64就其位置而言选择性地进行操作,以控制用于被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
有利地,关闭部件64至少布置在第二冷却装置42的管道54中,其用于运送冷却空气直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
优选地且如在图3中所示,关闭部件64以至少一个活门的形式被制造。
有利地,关闭部件64面朝加热部件30地布置在反射器32的上游,且被安装成使得:其就位置而言可以进行移动,以便选择性地打开或关闭全部或部分冷却空气的通道开口34,冷却空气穿过该开口被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
如在图3中所示,关闭部件64例如包括至少一个活门,其布置在与炉具10的至少一个模块M相关联的管道54中,优选地尽可能地接近反 射器32。
活门64被安装成使得其能够在至少两个端部位置之间转动:第一位置P1,在其中活门不封闭管道54的横截面,和第二位置P2,在其中,活门完整地封闭管道54,所述位置P1和P2在图3上以点划线示出。
第一位置P1对应这样的一位置,在其中,全部的即100%的通过通风部件52产生的冷却空气流量被给送,然而第二位置P2对应一位置,在其中活门64阻止任何空气沿着活门64下游的管道54流动,以使得至少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等于零,即0%。
有利地,活门64在其位置P1和P2之间通过一致动器66进行转动,以将活门64定位在一确定的中间位置中,该中间位置在所述位置P1和P2之间某处,且对应于在100%到0%之间的期望的冷却空气流量。
优选地,活门64被安装成使得其能够围绕铰链部件68转动。
因此,通过设置例如与模块M之一相关联的每个活门64的位置,沿着加热路径的相关联的部分的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可被确定。
根据未显示的一可选方式,活门64可滑动地被安装,以使得其在至少端部位置P1和P2之间滑动,这两个位置分别地对应100%的冷却空气流量和0%的冷却空气流量,并且优选地,活门64按在平行于加热路径的加热区域的纵向方向中影响一平移运动的能力的方式被安装。
滑动活门64例如横向地布置在反射器32的后侧,且被构型成关闭一个或更多个在所述反射器32中形成的开口34,从而允许要被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按取决于活门64的相对位置的确定的流量通行经过。
优选地,炉具10的每个模块M包括至少一个用于给送冷却空气的管道54,并且所述至少一个管道54(或作为选择,反射器32)包括能够根据其位置改变空气流量的关闭部件64。
通过与第一实施方式进行比较,关闭部件64诸如活门独立于产生冷却空气流量的通风部件52,这意味着,通风部件52和/或马达56可在至少两模块M之间按串联和/或并联方式共享,且使得这可在只使用所述的一个活门64为每个模块M保留个别设定流量的选项的同时做到。
特别地,假定对于驱动通风部件52的马达56的功率的设定值等于最大值,即100%的空气流量,最终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继而仅仅通过关闭部件64的位置被确定。
因此,沿着加热路径的在冷却空气流量方面的变化通过选择性地设置作为整体的关闭部件64的多个位置获得,有利地,其每个关闭部件64均与炉具10的一模块M相关联。
当然,活门只是能够被使用于沿着加热路径改变流量的关闭部件64的类型的一非限定性示例,并且作为选择,甚至可使用阀门或其它类似的部件。
因此,第二冷却装置42的关闭部件64的每个能够借助于致动器66被初始地设置到一确定位置,以便在之后操作中实现在沿着加热路径的空气流量方面的期望变化。
有利地,第二装置42的操作单元70能够控制所述部件64,以选择性地根据表示温度的至少一个信号,改变在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上的冷却空气流量,从而通过所述部件64的位置的实时控制,沿着加热路径设置对所述预型件12进行的热处理。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信号表示壁体的内部和/或外部温度,有利地,表示形成第二部分的主体18的壁体和底部20的壁体的外和内表面之间的温度梯度。
当然,刚刚描述的第一和第二实施方式只是本发明的教学如何能够进行实施的非限定性示例。
本发明此外涉及用于操作冷却装置42的方法,其被安装到热处理炉10,用于沿着加热路径空气冷却穿过炉具10行进的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
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其涉及操作部件58、64,用于沿着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给送到预型件12的所述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
因而在第一实施方式中,操作步骤在于分别地设置每个变速器58,以便确定将由相关联的通风部件52产生的冷却空气流量——通风部件 52通过马达56驱动,从而有利地按通过每个变速器58的设置确定的顺序沿着加热路径改变所述空气流量。
特别地,当所述预型件12沿着加热路径的对应部分行进时,通过选择性地设置用于每个变速器58的设定值,将被给送到预型件的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被确定。
相似地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操作步骤在于,分别地操作每个关闭部件64,诸如活门或阀门,以对于加热路径的对应部分设置期望的冷却空气流量,并因此,通过选择性地设置每个部件64,按关闭部件64的每个致动器66的设置确定的顺序沿着加热路径改变所述冷却空气流量。
有利地,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设置步骤,其在于对所述部件58、60、66、70的实时控制,以根据至少一个数据项,设置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的、沿着加热路径变化的空气流量。
优选地,所述使用于操作的至少一个数据项包括至少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壁体的内部和/或外部温度,或者该信号对应于在所述内部和外部温度之间温差的梯度。
有利地,所述方法包括一测量步骤,其在于测量每个预型件12的壁体的内部和/或外部温度。优选地,测量在多点进行,尤其是沿着主体18的高度的垂直方向,直到预型件12的底部20,并且这通过使用在上文中所述类型的温度测量部件进行,如高温计、热成像仪或探头。
有利地,操作方法中的步骤被整合进用于在该类炉具10中对预型件12进行热处理的更为一般性的方法。
有利地,执行一步骤,其在于设置加热部件30,以在至少部分加热路径上选择性地改变加热功率。
设置加热部件30的步骤在于:确定在经过炉具10的加热路径的一给定部分上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加热功率,特别地,功率的变化通过选择性地设置经过每个加热部件30的电流强度方式获得,并且优选地,对于每个模块M这样做。
因此,加热功率可在预型件12的轴线O的方向上变化,在该实例中垂直地变化,以建立一确定的加热型线,并且加热功率也沿着加热路 径变化,特别地沿着在第一和第二加热区域之间的加热路径变化。
不过,给送的加热功率此外可沿着加热路径从一模块M到另一变化,即在纵向方向上变化,特别地以便建立在其中加热部件30没有激活的一个或多个稳定区域。
有利地,通风部件52能够在形成加热路径的部分之一的该稳定区域中选择性地给送一确定的冷却空气流量。
作为选择,通风部件52在该稳定区域中没有被激活,在稳定区域中空气仅仅通过对流自然地流动。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加热功率的设置与在根据本发明的沿着路径的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方面相结合地被确定,以优化热处理方法。
有利地,对加热元件30的辐射的照射时间通过设置功率和沿着加热路径且自身转动的预型件12的行进速度来确定。
用于在炉具10中对预型件12进行热处理的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其在于根据本发明操作冷却系统的空气冷却装置,以便沿着加热路径改变给送的冷却空气流量,该操作步骤有利地与至少一个下述设置步骤相结合地执行,所述设置步骤包括:
-设置加热元件30的功率,以便沿着加热路径改变给送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加热功率,特别地用以建立稳定区域。
有利地,根据表示温度的至少一个信号,实施与通过加热部件30给送的功率相关的参数设定的实时设置。
Claims (13)
1.用于对热塑性预型件(12)进行热处理的炉具(10),每个预型件(12)相应地包括第一部分(14,16)和第二部分(18,20),所述第一部分处于其最终的形状,所述第二部分用于通过加热部件(30)进行加热,所述加热部件沿着确定的加热路径的至少一部分配置,所述预型件(12)随循所述加热路径,穿过所述炉具地行进,所述炉具(10)包括一冷却系统(36),其能够相应地冷却所述预型件的第一部分(14,16)和第二部分(18,20),
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36)包括至少一冷却装置(42),所述冷却装置能够空气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所述冷却装置(42)至少包括:通风部件(52),其能够给送给定流量的冷却空气;和用于沿着所述预型件(12)的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58,64),所述冷却空气流量通过所述通风部件(52)给送,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所述第二部分(18,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至少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58,64)包括至少一个变速器(58),所述变速器与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42)的至少一个通风部件(52)相关联,以使得沿着所述加热路径的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通过选择性地操作所述变速器(58)获得,所述变速器(58)按独立于所述冷却装置(42)的其它通风部件(52)的方式与所述通风部件(52)相关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变速器(58)经由至少一个操作单元(60)被操作,以便作用在驱动所述相关联的通风部件(52)的驱动马达(56)上,从而沿着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给送的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的空气流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改变至少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58,64)至少包括关闭部件(64),以便沿着所述加热路径的冷却空气流量的变化通过独立于所述冷却装置(42)的其它关闭部件(64)的方式选择性地操作每个关闭部件(64)来获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关闭部件(64)根据其位置可选择性地被操作,以便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所述给送的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的空气流量。
6.根据权利要求1到5中任一项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10)包括温度测量部件(62),所述温度测量部件(62)能够至少在沿着加热路径的一确定位置处测量所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壁体的内部温度和/或外部温度,并能够提供至少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所述测量温度中的一个,或者表示对应在所述壁体的所述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之间的温差的梯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系统(36)包括至少一个操作单元(60,70),所述操作单元(60,70)用于操作所述至少一个冷却装置(42),所述操作单元(60,70)能够控制所述用于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用于冷却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的空气流量的部件(58,64),从而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通过所述冷却装置(42)的所述部件(58,64)的实时控制,设置对所述预型件(12)进行的热处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炉具(10),其特征在于,所述炉具(10)是模块化设计的,其包括至少一定数目[n]的模块(M),在其中所述加热部件(30)沿着整个的或部分的加热路径安装布置;并且,用于选择性地改变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的空气流量的部件(58,64)对于至少两个模块(M)是公共的,所述至少两个模块(M)被设计用于形成串联单元和/或并联单元。
9.用于操作冷却装置(42)的操作方法,所述冷却装置(42)被安装到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热处理炉(10),所述方法用于将沿着加热路径穿过所述炉具(10)行进的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空气冷却,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
-操作所述改变至少冷却空气流量的部件(58,64),以便沿着所述加热路径选择性地改变至少给送到所述预型件(12)的所述第二部分(18,20)的冷却空气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
-测量所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壁体的内部温度和/或外部温度,以便产生至少一个信号,该信号表示所述壁体的内部和/或外部温度,或表示对应于在所述内部和外部温度之间温差的梯度。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步骤:
-实时控制所述部件(58,64),以便根据至少一个数据项,来设定用于冷却所述预型件(12)的至少第二部分(18,20)的空气流量,所述空气流量沿着所述加热路径可变化地被给送。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项是表示温度的至少一个信号。
13.在炉具(10)内对预型件(12)进行热处理的方法,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操作步骤,该操作步骤与至少一个下述的设置步骤相结合地实施,所述设置步骤包括:
-设置所述加热部件(30)的功率,以便沿着所述加热路径,改变给送到所述预型件(12)的第二部分(18,20)的加热功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FR1054309A FR2960816B1 (fr) | 2010-06-02 | 2010-06-02 | Four pour l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eformes et procede de commande d'un dispositif de refroidissement par air equipant un tel four |
FR1054309 | 2010-06-0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267228A CN102267228A (zh) | 2011-12-07 |
CN102267228B true CN102267228B (zh) | 2013-11-06 |
Family
ID=435872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1101471728A Active CN102267228B (zh) | 2010-06-02 | 2011-06-02 | 用于预型件的热调节的炉具和安装到这样的炉具的空气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20110300497A1 (zh) |
EP (1) | EP2392442B2 (zh) |
JP (1) | JP5313298B2 (zh) |
CN (1) | CN102267228B (zh) |
FR (1) | FR2960816B1 (zh) |
MX (1) | MX2011005293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976514B1 (fr) * | 2011-06-17 | 2013-07-12 | Sidel Participations | Procede de chauffe d'ebauches de recipients |
DE102012017230A1 (de) * | 2012-08-31 | 2014-03-06 | Oerlikon Trading Ag, Trübbach | Anlage zur Strahlungsbehandlung von Substraten |
ITRM20130121A1 (it) * | 2013-02-28 | 2014-08-29 | Ne E Automazione S P A | Impianto di riscaldamento per preforme di contenitori |
JP6085894B2 (ja) * | 2013-06-28 | 2017-03-01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プリフォームの加熱装置 |
DE102013015580A1 (de) * | 2013-09-20 | 2015-03-26 | Oerlikon Trading Ag, Trübbach | Gasstromvorrichtung für Anlage zur Strahlungsbehandlung von Substraten |
CN103737902B (zh) * | 2013-12-25 | 2016-08-17 | 广州达意隆包装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吹瓶机瓶胚加温风道 |
FR3017325B1 (fr) * | 2014-02-13 | 2016-04-22 | Sidel Participations | Installation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eformes avec refroidissement d'une portion de la preforme par une lame d'air pulse |
DE102014006275A1 (de) * | 2014-05-02 | 2015-11-19 | Khs Corpoplast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Temperieren von Vorformlingen |
DE102014108048A1 (de) * | 2014-06-06 | 2015-12-17 | Krones Ag |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Erwärmen von Kunststoffvorformlingen mit einstellbarer Oberflächenkühlung |
KR101771490B1 (ko) * | 2015-06-09 | 2017-08-25 | 유도스타자동화 주식회사 | 사출성형기용 프리폼 냉각 이송장치 |
FR3037850B1 (fr) | 2015-06-26 | 2018-01-19 | Sidel Participations | Procede de chauffe hybride infrarouge et micro-ondes d'ebauches de recipients |
KR101804820B1 (ko) * | 2015-12-23 | 2017-12-05 | 유도스타자동화 주식회사 | 프리폼 냉각 이송장치 및 상기 이송장치용 프리폼 캐리어 |
KR101912185B1 (ko) * | 2017-05-23 | 2018-10-26 | 유도썬스(주) | 프리폼 냉각 이송 장치 |
JP7240698B2 (ja) * | 2018-09-12 | 2023-03-16 | 料材開発株式会社 | ペットボトル製造装置 |
JP7288720B2 (ja) * | 2018-09-12 | 2023-06-08 | 料材開発株式会社 | ペットボトル製造装置 |
JP7176729B2 (ja) * | 2018-09-12 | 2022-11-22 | 料材開発株式会社 | ペットボトル製造装置 |
CN110667086A (zh) * | 2019-10-31 | 2020-01-10 | 清远华新达饮品有限公司 | 一种吹瓶机加热控制系统 |
FR3104476B1 (fr) * | 2019-12-11 | 2022-01-07 | Sidel Participations | Dispositif et procédé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éformes |
EP4171919B1 (en) | 2020-06-25 | 2024-11-20 | Discma AG | Heating oven and method of use |
FR3117920B1 (fr) * | 2020-12-22 | 2022-12-16 | Sidel Participations | Procédé de positionnement automatique de rampes dans une station de chauffage de préformes |
IT202100027692A1 (it) | 2021-10-28 | 2023-04-28 | Costantino Muscolino | Dispositivo per il trattamento termico di prodotti di cottura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0567U (zh) * | 1991-12-27 | 1992-07-22 | 叶健星 | 一种塑料型坯预热箱 |
EP0564354A1 (fr) * | 1992-04-03 | 1993-10-06 | S I D E L | Procédé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éformes en matières thermoplastiques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
CN1304348A (zh) * | 1998-07-31 | 2001-07-18 | 哈斯基注模系统有限公司 | 小型出模后冷却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3101282A1 (de) | 1981-01-16 | 1982-08-26 | Krupp Corpoplast Maschinenbau GmbH, 2000 Hambur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m blasformen von hohlkoerpern, insbesondere flaschen |
JPS6034827A (ja) * | 1983-08-05 | 1985-02-22 | Yoshino Kogyosho Co Ltd | 2軸延伸ブロ−成形壜体成形用1次成形品の加熱電力制御方法 |
JPS62223594A (ja) * | 1986-03-22 | 1987-10-01 | 日本碍子株式会社 | 窯炉における焼成品の冷却方法 |
DE4212248C2 (de) | 1992-04-11 | 1996-01-25 | Bekum Maschf Gmbh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Erhitzung von, einem Vorrat entnommenen, im Spritzverfahren hergestellten Vorformlingen aus teilkristallinen Kunststoffen |
JP3262393B2 (ja) * | 1992-12-29 | 2002-03-04 | 日精エー・エス・ビー機械株式会社 | ブロー成形のための中間成形品の加熱制御方法 |
FR2703944B1 (fr) | 1993-04-15 | 1995-06-23 | Sidel Sa | Procédé et installation pour le traitement thermique du corps d'une préforme en matériau thermoplastique. |
EP0725722B1 (en) | 1993-10-27 | 1997-07-23 | BEKUM Maschinenfabriken GmbH | Method of forming molecularly oriented preforms |
US5425502A (en) * | 1994-07-26 | 1995-06-20 | Yu Feng Enterprise Co., Ltd. | VAV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with a by-pass air supply fan |
FR2732924B1 (fr) | 1995-04-12 | 1997-06-13 | Sidel Sa |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hauffage selectif d'une preforme de recipient |
FR2789932B1 (fr) | 1999-02-18 | 2001-07-20 | Sidel Sa | Dispositif de transport de preformes comportant des moyens de prehension perfectionnes et four comportant un tel dispositif |
JP2000313920A (ja) * | 1999-04-28 | 2000-11-14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高温鋼板の冷却装置および冷却方法 |
IT1311733B1 (it) * | 1999-12-23 | 2002-03-19 | Sipa Spa | Impianto perfezionato per il riscaldamento ad infrarossi di preformein plastica |
DE10121160A1 (de) | 2001-04-30 | 2002-10-31 | Sig Corpoplast Gmbh & Co Kg |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Temperierung von Vorformlingen |
US20030171889A1 (en) * | 2002-03-04 | 2003-09-11 | Shelby Marcus David | Method and device for predicting temperature profiles throughout the thickness of a polymer preform |
FR2848495B1 (fr) | 2002-12-12 | 2006-11-17 | Sidel Sa | Four pour chauffer au defile des ebauches de recipients en materiau thermoplastique |
DE602004003365T2 (de) * | 2003-05-07 | 2007-09-13 | Axcelis Technologies, Inc., Beverly | Halterungssystem einsetzbar über einen breiten temperaturbereich |
FR2863932B1 (fr) † | 2003-12-19 | 2007-07-06 | Sidel Sa | Four de chauffage d'une preforme equipe de deux ventilateurs de refroidissement |
US7220378B2 (en) * | 2004-01-07 | 2007-05-22 | Pres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measurement and control of both the inside and outside surface temperature of thermoplastic preforms during stretch blow molding operations |
FR2872734B1 (fr) | 2004-07-08 | 2008-02-22 | Sidel Sa Sa | Four de chauffage d'une preforme comportant un organe de commande du deplacement d'un moyen de chauffage entre des positions indexees |
FR2878185B1 (fr) * | 2004-11-22 | 2008-11-07 | Sidel Sas |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comprenant une etape de chauffe au moyen d'un faisceau de rayonnement electromagnetique coherent |
FR2907684B1 (fr) * | 2006-10-26 | 2009-12-04 | Sidel Participations | Procede de sterilisation d'une preforme, installation et four pour la fabrication de recipients steriles selon ce procede. |
KR20090021036A (ko) * | 2007-08-24 | 2009-02-2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중 전기오븐의 냉각 및 배기 시스템 |
EP2743626B1 (en) * | 2007-10-10 | 2020-11-25 | Prime Datum, Inc. | Integrated fan drive system for cooling tower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wet cooling tower |
GB0804266D0 (en) | 2008-03-07 | 2008-04-16 | Univ Belfast | Thermoplastic preform method and apparatus |
FR2934196A1 (fr) | 2008-07-28 | 2010-01-29 | Sidel Participations | Four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eformes en matiere thermoplastique de construction modulaire |
FR2935924B1 (fr) | 2008-09-18 | 2010-11-12 | Sidel Participations | Dispositif et procede de mesure de la temperature de paroi d'une ebauche de recipient |
CN102232169A (zh) * | 2008-10-03 | 2011-11-02 | 麦克莱恩中西部公司 | 带有节能器和过滤器组件的空气调节设备 |
US9155229B2 (en) * | 2008-10-31 | 2015-10-06 | Dell Products L.P.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assive thermal control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enclosure |
WO2010120519A2 (en) * | 2009-03-31 | 2010-10-21 |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 Control system for operating condenser fans |
-
2010
- 2010-06-02 FR FR1054309A patent/FR2960816B1/fr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5-19 MX MX2011005293A patent/MX2011005293A/es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1-05-19 EP EP11166723.4A patent/EP2392442B2/fr active Active
- 2011-05-31 JP JP2011121192A patent/JP5313298B2/ja active Active
- 2011-06-01 US US13/150,736 patent/US20110300497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11-06-02 CN CN2011101471728A patent/CN102267228B/zh active Active
-
2015
- 2015-12-21 US US14/976,942 patent/US10493686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110567U (zh) * | 1991-12-27 | 1992-07-22 | 叶健星 | 一种塑料型坯预热箱 |
EP0564354A1 (fr) * | 1992-04-03 | 1993-10-06 | S I D E L | Procédé de conditionnement thermique de préformes en matières thermoplastiques et dispositif pour la mise en oeuvre de ce procédé |
CN1304348A (zh) * | 1998-07-31 | 2001-07-18 | 哈斯基注模系统有限公司 | 小型出模后冷却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12020574A (ja) | 2012-02-02 |
US20110300497A1 (en) | 2011-12-08 |
US20160167283A1 (en) | 2016-06-16 |
JP5313298B2 (ja) | 2013-10-09 |
FR2960816A1 (fr) | 2011-12-09 |
EP2392442B1 (fr) | 2013-04-24 |
MX2011005293A (es) | 2011-12-01 |
US10493686B2 (en) | 2019-12-03 |
CN102267228A (zh) | 2011-12-07 |
FR2960816B1 (fr) | 2012-07-13 |
EP2392442B2 (fr) | 2018-11-07 |
EP2392442A1 (fr) | 2011-12-0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267228B (zh) | 用于预型件的热调节的炉具和安装到这样的炉具的空气冷却装置的控制方法 | |
CN102310555B (zh) | 预制件加热装置的温度控制和/或温度调节方法及装置 | |
US7448866B2 (en) | Preform heating module equipped with aerodynamically profiled air baffle | |
CN102837420B (zh) | 允许改变加热速率的制造容器的方法和机器 | |
JP5674673B2 (ja) | 容器をブロー成形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 |
US20110291332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he temperature control of preforms | |
US7553156B2 (en) | Furnace for heating a preform, provided with two cooling fans | |
US9358719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plastics material containers | |
EP1704040B1 (en) | Thermally conditioning device for plastic items | |
US20160368197A1 (en) | Preform Heating Apparatus | |
CN105980129B (zh) | 预型件的一部分通过压送气体片冷却的预型件热调节设备 | |
CN102112292A (zh) | 用于吹塑成型容器的方法和设备 | |
US20160007413A1 (en) | Heating plant for container preforms | |
JP6533775B2 (ja) | 乾熱滅菌装置 | |
CN111989207B (zh) | 预成型件加热站中的热保护坡架的定位方法 | |
CN106163763B (zh) | 用于对预制坯件进行调温的方法和设备 | |
CN207327572U (zh) | 用于加热塑料预制件的设备 | |
US10093059B2 (en) | Apparatus for the heating of plastics material pre-forms with aeration screening capable of being dismantled | |
CN102441983A (zh) | 加热塑料预制件的设备与方法 | |
US20080088061A1 (en) | Cooling Circuit for a Preform Oven and Method of Implementing One Such Circuit | |
CN1984766B (zh) | 饱和聚酯空心体的加热晶化装置及其加热方法 | |
CN114786920A (zh) | 预成型件的热调节装置和方法 | |
US20180236707A1 (en) | Stretch blow molding machine different articles from the same preforms in a single cycle | |
CN1096244A (zh) | 用注塑法制造的部分结晶合成树脂预塑坯料的加热方法和装置 | |
JP2005028806A (ja) | プリフォームの加熱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