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2121178A - 多针头刺绣机及其所用的多针头、切线器组件和切线器 - Google Patents
多针头刺绣机及其所用的多针头、切线器组件和切线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2121178A CN102121178A CN2010106019484A CN201010601948A CN102121178A CN 102121178 A CN102121178 A CN 102121178A CN 2010106019484 A CN2010106019484 A CN 2010106019484A CN 201010601948 A CN201010601948 A CN 201010601948A CN 102121178 A CN102121178 A CN 10212117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able cutter
- cutter
- embroidery
- cable
- tigh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3/00—General types of embroidering machines
- D05C3/02—General types of embroidering machines with vertical needles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B—SEWING
- D05B65/00—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 D05B65/06—Devices for sever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 and for disposing of the severed thread end ; Catching or wiping devices for the severed thread
-
- D—TEXTILES; PAPER
- D05—SEWING; 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EMBROIDERING; TUFTING
- D05C11/00—Devices for guiding, feeding, handling, or treating the threads in embroidering machines; Machine needles; Operating or control mechanisms therefor
- D05C11/20—Arrangements for cutting the needle or lower thr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Sewing Machines And Sew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多针头刺绣机,具有至少一多针头(11)。这些具有多数针位置(13)的多针头(11)设在一携带构造(59)上,且具有可相对于携带构造运动的部分。在携带构造(59)上设有一刺绣驱动器以供一针位置(13)或在工作的针位置作驱动。各针位置(13)设有针脚形成组件,如针挺杆,以供针及线补偿单元(21)(23)之用。针位置(13)可相对于携带构造(59)和刺绣驱动器作运动到一与刺绣驱动器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到一与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在此多针头刺绣机,在多针头(11)的各针位置(13)设有一切线器(27)。各切线器(27)包含一钳紧装置(45)(47)以将线(10)钳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针头刺绣机,还涉及这种多针头刺绣机用的多针头、切线器组件、以及切线器。
背景技术
依Fried与Klaus Freier的书「刺绣技术」(VEB科技书出版社,莱比锡,1982,第1版),刺绣机可依不同观点分类:第一种分类是针对在刺绣程序涉及的线系统的数目:在一些机器的情形,刺绣只用一线系统产生,其它机器则需要二个线系统,亦即另外还需要一条第二线(下线、后线、线轴线、梭线或筒子线),它在针脚形成时与针线缠绕。
第二大类是针对同时操作的针的数目:缝纫机种类的单针刺绣机有单一刺绣位置,具有单一的单针刺绣机有Singer、Adler及曲柄刺绣机。多针式或重复图案刺绣机(Rapportstiokmaschine)是为梭刺绣机和手刺绣机,它们有多数刺绣位置,各刺绣位置各具有一针。
除了这二组外,还有多针头刺绣机。多针头刺绣机如上述的单针式或多针式刺绣机用一双线系统工作。将一条在一线轴上的下线与一实际上呈无端形式的针线连接(verknüpfen),其方法是将针线一如在缝纫机的场合绕线轴导进。基本上,多针头绣机可有单一或多个刺绣头,一般在一个似筒子架的构造上方安装3,4,6,10或12个多针头,这些多针头利用一共同驱动轴驱动。如此所达成的头的同步运转是有必要者,使所有的针同时刺入刺绣底布或同时从刺绣底布抽出来,且因此在针抽出来时可将刺绣底布移动一个针脚的长度,使在各刺绣位置产生一相同的针脚。在此,对于各个头,该刺绣底布可个别地夹入在一刺绣框中,或在一较大的刺绣底布上绣一个重复图案(Rapport)。这些个别的刺绣框利用螺丝固定在一种似筒子架(Gatter,英:creel)的构造上,该构造在(大多数)水平面中的运动由一小型自动装置(机器人)「Automat」控制。在具有六个头的刺绣自动机,刺绣场(面积)约为240×240mm。形成刺绣的组件以及形成刺绣的程序是与只具有一个头及一针的Singer刺绣机者相同。与后者的不同处在于:每个头有多数的针(以供不同的针线之用),且在各针上还设一压布器,它在刺绣形成时将刺绣底布牢牢保持住。如果刺绣框进一步运动,则压布器往往升起。此外,个别的刺绣头一般设有一线监视系统,它在断线时将机器自动关掉。
这类刺绣机以现有方式设有至少一「多针头」。这种具有多数针位置的多针头设在一滑架上,且滑架可沿一携带器运动,对于一个这种多针头,在携带器上设有一刺绣驱动器以供单一针位置之用。在各针位置上设有「针脚形成组件」,如针用的针梃杆以及线补偿单元,各针位置可随滑架相对于携带器及刺绣驱动器移到一个与刺绣驱动器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一个与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关于多针头刺绣机,其中各刺绣头在一滑架上设有多数针位置。在此,一般情形,针位置有一线监视器(视需要而设)、一导线器(在文献中也称线拿取杆)、线导引装置,包含将针脚作补偿的线张紧位置(供上线之用)、以及一根设在一针梃杆上的针,该针可上下运动且被一驱动单元驱动。上述的形成针脚的组件在说明书上整体上也称「上线单元」。此多针头刺绣机的刺绣头设在一滑架上,滑架支承在一携带器上,可侧向移动。在各刺绣下方有一针脚板(针板),针脚板中设有一针孔以供一针插入,针脚板定出刺绣或针脚的位置地点。一刺绣头的各针可向上述刺绣位置作侧向运动,在操作时,该刺绣底布(它张设在一可沿x方向及y方向移的拉幅机上)倚在此针脚位置上。位在针脚位置的各针在针作运动时穿过刺绣底布进入针孔中。在此,上线穿过刺绣底布且利用相关的针运动在刺绣底布背侧形成一环圈。然后下线穿过此环圈。当针拉回时,上线被拉动且在刺绣底布中形成一所谓的针脚(针迹、线迹)(Stich,英:stitch),在刺绣时,这些针位置各只有一个是活动的,亦即位在位置的那个针位置,上述多头刺绣机的刺绣头是用现有方式托臂以一特定的重复关系设置。
因此这些多针头刺绣缝纫机的一特性为:每个刺绣头有多数针位置,但这些针位置只能个别地动作。这点有一好处:一个刺绣头的数个针位置可各设有另一条线,因此可作复色刺绣,其方法是先后使设有另一线的刺绣位置的另一针动作。
一个针组的针位置-亦即一个头的所有针、针梃杆及其相关的线杠杆是可用现有的方式作侧移,换言之,刺绣头设计成滑架形式,滑架可沿一携带器移动。同样地,在每个刺绣头的携带器上,对一个单独的针位置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置,要将线更换,是将一选出的针位置借着将针组相对于携带器移到驱动前方并与驱动器组件嵌合。
举例而言,在图1及图2中显示一种传统多针头刺绣缝纫机。它包含一机架、一设在机架上的刺绣枱及多数刺绣头(它们成列设在刺绣枱上方)。如图2所示,各刺绣头有数个各设有一针的针位置。在此各针位置包含位置固定的线导引组件或线刹止器。一个可上下运动的线拿取杆或导线器及线转向部件、以及一支针[该针设有一个具有针推杆的针耙上]。另外如图2所示,各针推杆设有一压布器,在刺绣头下方设有刺绣框,所要刺绣的刺绣底布可张设在该刺绣框中。刺绣框可放入一大型的夹紧框中,夹紧框延伸过刺绣枱的宽度范围。刺绣框可由现有方式沿x及y方向移动。如上述,刺绣头设在一直线导引件上且可沿此导引件沿x方向移动。
在US2004/015407提到一种多头缝纫机,它具有多数针头。各针头各有多数针位置,在一针头前侧在各针位置在导针器(Nadelkrebs,英:needle bar)上方设有一线保持组件。此线保持组件包含一导引部段、一「切割刃缘」、及一保持部段。在此,操作员用手将线在前导到导引部段后方及送到切割刃缘,在此,线被切断,同时被保持部段保持住。切割刃缘设在距刺绣底材一段距离处,使得在刺绣时,此线端长度足以防止它在刺绣时,从针眼脱线出来(第3页,36页)。上述的线的切割及保持装置只适合用手操作。除了不可能自动操作外还有另一缺点:在刺绣时,在加工的纺织品背面上都要留一段较长的线。这点使纺织品以后要用手清理。
US 5,913,278提到一种多头刺绣机,它具有一切线机构,以切割针线及筒子线。在此,有一可动的刀片以枢转的方式支承在针脚板下侧上。此刀片可在一待命位置及一旋转位置之间运动。另一固定的刀片则设在针脚板下侧,其方式使得针脚板和该可动刀片的一前部段对立。在缝纫机操作时,此可动刀片配合该固定的刀片将针线和筒子线切断。此切断作业利用一电马达造成,电马达将一线切割杆操作。上述之线切割机构不设在缝纫头上,而是在下线单元上,依US 5,913,276并没有装置以将线端牢牢保持住或钳紧。
瑞士专利CH 6 83 701提到一种前纱(亦即一席弗里刺绣机的针线)用的切割及钳紧装置,该机器具有多数刺绣位置及各一支针/每个刺绣位置。在此,有一可主动地动作的切割及钳紧组件与各刺绣位置配合。这些切割与钳紧组件设在一共同携带轨上且可利用一共同的驱动杆动作。它们各由一固定刀具构成,在固定刀具上设有一可动刀具,可沿轴向移动。一「钳紧弹簧」固定在该固定刀具上相对于可动刀具形成一「钳紧缝隙」,此缝隙一边由弹簧端定出,另一边由可动刀具的对应的前侧定出。钳紧弹簧的目的亦为避免可动刀具与固定刀具间有不容许的间隙,其避免的方法是利用该弹簧将可动刀具压向固定刀具。这点可确保一直有剪力式的切割效果。
如今本发明的目的在使上述种类的刺绣机能将针线可靠地切断,并将针线末端保持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针头刺绣机,具有至少一多针头(1),该多针头(11)在一携带构造(59)上设有多数针位置(3),且在此多针头:
-在该携带构造(59)对一针位置(13)设有一刺绣驱动器;
-在各针位置(13)上设有针及线补偿单元(21)(23)用的针脚形成组件,如针挺杆(29),
-该针位置(13)可相对于该携带构造(59)与该刺绣驱动器移到一个与该刺绣驱动器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移到与该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其中:
-各一切线器(27)包含一钳紧装置(45)(47)以将针线(10)钳紧,且
-每个多针头(11)设有一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以将各一切线器(27)动作。
其中,该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与一联动器连接,该联动器可使该切线器下降到刺绣底材上。
其中,该切线器(27)可随针位置(13)的针脚形成组件移到一个与该切线器驱动器(96.3)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移到一个与该切线器驱动器(96.3)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
其中,该切线器设在一支持件(47)上,该支持件和切线器一齐形成一切线器组件(29),且在各多针头(11)上设有多数切线器组件(29),其数目等于针的数目。
其中,该切线器组件(29)以可移动的方式设在一导引轨(31)上。
其中,该导引轨(31)将切线器组件(29)保持在一距刺绣底布一般间隔的位置。
其中,该切线器的后端有一嵌合手段(37),宜呈一栓的形式,且该导引机(31)将此嵌合手段(37)保持住,以在切线器(27)的一闭合位置时将切线器(27)动作。
其中,该导引轨(31)在一耦合部(33)的两侧形成,且各有一单一的切线器组件(29)位于该主动位置,亦即当该切线器组件设在该耦合部(33)上之时,该耦合部(33)可随设在其上的切线器组件(29)向刺绣底布移过去。
其中,在各多针头(11)各有一动作器,以将切线器(27)动作。
其中,对所有多针头(11)有一共同的量位置(77)以将切线器(27)下降及定位在距刺绣底布一段可选设的距离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针头刺绣机(11)用的多针头(11),具有:
-一携带结构;
-多数设在一滑架上的针位置(15),
-针脚形成组件,以供各针位置(13)之用,
-对一针位置(13)有一刺绣驱动器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置,
-用于将该滑架相对于携带结构移动的手段,使该针位置(13)之一随此滑架与该刺绣距离器嵌合或移到一与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其中:
-该用于将一切线器(27)动作的一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在该携带构造上,且
-在各针位置(13)设有一切线器(27),该切线器可随该针脚形成组件移到一主动位置,亦即与该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嵌合的位置,以及移到一被动位置,亦即与该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脱离嵌合的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针头刺绣机用的切线器组件,该切线器具有一可动的部分(43)(45)及一位置固定的部分(41),其中:
更有一支持件(49),该支持件设有一单独的切线器(27)。在支持件(49)中设有一第一导引件(50)以使该切线器组件(31)在一多针头(11)的一导引轨(31)中作导引。
其中,在该支持件上设有一第二导引件以将切线器(27)的至少一可动部分(43)(45)作导引。
其中,该切线器(27)的可动部分(43)(45)上有一嵌合手段(37),可与一动作器(69)配合。
其中,在支持件(49)上设有一导引框条(48),沿一运动方向延伸,该切线器组件须沿此运动方向移动作活化,如果该邻的切线器组件沿该导引框条(48)的方向互相错开,例如二切线器组件之一在主动位置,另一个在被动位置,该导引框条也可确保,该相邻的切线器组件之间的接触。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多针头刺绣用的切线器,具有:
-一第一刀具(41),该刀具有一第一剪切区域,该区域的一剪切侧形成一第一剪切刃缘(51),
-一第二刀具(43),设在第一刀具(41)的剪切侧上,具有一第二剪切区域,该区域在第二刀具(43)的剪切侧上形成一第二剪切刃缘(43),与第一剪切刃缘(51)配合,该第二刀具(41)(43)可互相于一切割方向作相对运动,
-而且在第二刀具在切割时是从一开放位置[在此开放位置时,该二剪切区域与二剪切刃缘(51)(53)沿切割方向互相隔一段距离排列]到一闭合位置[在此闭合物位置时,该二刀具(41)(43)的剪切区域排列成至少局部互相重迭],及反之可作相对运动从该闭合位置到该开启位置。
-一嵌合手段(37),用于将一动作器(69)耦合,利用该嵌合手段可使第一剪切区域及第二剪切区互相作相对运动从该开放位置移到该闭合位置,及
-一线钳紧装置(45)(47),设在该切线器上,用于将一条线(10)或一线端钳紧,
其中:
-有一个位置固定的第一线钳紧部(47),它具有一第一钳紧区域(57),
-一个可动的第二线钳紧部(45),与第一线钳紧部(47)配合,它具有一第二钳紧区域(55),可与第一钳紧区域(57)配合,以将一条针线钳紧及牢牢保持住,
-该二线钳紧部(45)(47)可互相作对运动从一开放位置[在此开放位置时,该二钳紧区域(55)(57)沿切割方向互相隔一段距离排列]到一闭合位置[在此闭合位置时该二钳紧区域(55)(57)排列成至少局部互相重迭]以及反之从该闭合位置到该开放位置。
-一刀具和一线钳紧部互相耦合,因此二者可互相同步运动。
其中,第一刀具(41)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在一支持件上,特别是在该支持件(49)上。
其中,第一钳紧区域(57)在切线器(27)的一位置固定的钳紧部(47)上形成。
其中,该第二刀具(45)与第二钳紧部(45)设在该位置固定的第一刀具(41)与该位置固定的第一钳紧部(47)之间。
其中,该可动的第二刀具(43)及可动的第二线钳紧部(45)各具有大约L形的造形,此造形具有一沿运动方向延伸的基本腿及一个对基本腿弯折一角度的功能腿,其中第二剪切刃缘(53)在第二刀具(43)的功能腿的内侧形成,该剪切缘(53)对基本腿宜交成一钝角,且第二钳紧区域(55)在第一钳紧部(45)的功能腿的朝向第一钳紧部(47)的外侧上形成。
其中,该第二刀具由弹簧钢制造,且相对于第一刀具(41)施预应力作预绷紧。
在现有的具有多针头的多针头刺绣机(该多针头设计成滑架形式且设有多数针位置),滑架及针位置设成可在刺绣机的一携带构造上侧向运动,能将一针杆送入工作位置。此外宜设有位置固定的刺绣驱动器,以将多数刺绣位置驱动。在各针位置设有针脚形成组件,例如具有针与缘补偿单元的针挺杆及线刹止器,针位置可相对于携带构造及刺绣驱动器移动到一个与该刺绣驱动器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移动到一个与该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但其中各只有一针位置为主动(活动)者。
依本发明,在此多针头刺绣机,在多针头的各针位置形成一切线器。在此,各切线器包含一针线的钳紧装置。此外每个多针头设有一切线器驱动器以驱动各一切线器。固然这种多针头的设计较繁复,但可将各针位置的针线端确实地牢牢保持住且可在刺绣底布附近切断针线,因此以后不须将纺织品的剩余线清理。
这种多针头刺绣机在各刺绣位置除了刺绣驱动器外宜有一切割驱动器以驱动切线器。在此切线器可与针位置的「针脚形成组件」一齐移到一个与切线器驱动器嵌合的主动(活动)位置,以及移到一个与切线器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因此,一针位置的刺绣组件与切线器或与驱动器连接(亦即在针位置的主动位置)或与驱动器解耦(亦即在针位置的被动位置)。切线器宜设在一支持件或导引组件上,该二者随切线器形成一切线器组件。在各多针头设有多数切线器组件,其数目相当于针数,且个别地固定在携带构造上,各切线器组件有一单独的具钳紧装置的切线器。利用此组件构造方式可将个别切线器组件很容易地置换,此外,这些组件可不受一多针头的针位置数目影响而简单地以相关的数目使用。
一较佳的多针头刺绣机有一导引轨以供切线器组件导引,切线器组件以可移动的方式支承在导引轨上。导引轨将切线器组件保持在距刺绣底材一段距离的位置。导引轨宜在一主动部分或耦合都的两侧形成。各只有一刺绣头的单一切线器组件在主动位置,当切线器组件设在耦合部上,情形即为如此。耦合部宜可随设在其上的切线器组件一齐向刺绣底材移动过去。
此外该多针头刺绣轨可在各多项可有利地设有一动作器,以将切线器驱动,将位在主动位置(亦即在耦合部上)的切线器组件在刺绣底部附近定位或与导引轨对齐。由于有个别动作器存在,故切线器可选择性控制。换言之,针线可选择性地只在该头被选出时才作切割,动作器可随同一联动器(例如一滑环导引件或一耦合导引件)一齐作切线器的切割和钳紧运动。此外宜设一条对所有多针头共同的定位轴。借着转动定位轴可将切线器准确定位在距刺绣底材一段可选设的距离处。定位轴用的驱动器可为短行程的压缩空气缸。
本发明也关于这种多针头刺绣机用的多针头。这种具多数针位置的多针针头以现有方式在一滑架上形成。一针位置的刺绣驱动器是属于该多针头。此多针头是用于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在刺绣机的一携带构造上,且举例而言,可利用一条对所有头共同的轴驱动。在各针位置设有针脚形成组件,特别是具有针的针挺杆及一线补偿单元、线刹止器(线罗拉)及类似物。滑架可设在一刺绣机的为它而设的携带构造上,且在该处利用携带构造作导引且可相对于携带构造和刺绣驱动器运动。因此可利用该滑架将各一针位置带到一个与刺绣驱动器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将各一针位置带到一个与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
依本发明,在这种头有一切线器驱动器,以将一切线器动作,该驱动器是用于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在刺绣机的携带构造上。在各针位置设有一切线器,切线器具有将线钳紧的功能,该线可随针位置的针脚形成组件一齐移到一个主动位置(亦即与切线器驱动器嵌合)以及移到一个被动位置(亦即与切线器驱动器脱离嵌合)。这点有一好处:在各针位置该线可靠地钳紧,且其末端可随针位置一起移动。如此,在另一针位置工作时,未工作的针位置的线则不受拉力作用。此外,藉移动滑架选择针位置,也可同样地将切线器/线钳紧器移到与其驱动器嵌合的主动位置。
此外,依本发明进一步特点,这种多针头刺绣机的各切线器可设在一本身的切线器组件中。一支持件设有一个别的切线器。在此支持件中设有一第一导引件,此导引件用于将切线器在一多针头刺绣机的导引轨中导引。这点可使切线器组件沿导引轨移动,如此可将任一个切线与切线器驱动器嵌合。切线器组件在主动位置宜与一可下降的耦合部嵌合。耦合部具有一与导引轨对应的导引路线,且在静止位置时与导引轨对准,因此在此位置时,多针头可在携带轨上侧向移动。
在这种切线器组件,在支持件上宜设有一第二导引件以将切线器的至少一可动部分导引。在此支持件上设此第二导引件可使互相摩擦的部分之间的材料作所要的配对,特别是用塑料做支持件,用弹簧钢做可动的刀具,或用钢做可动的钳紧部。
切线器宜在一可动部分具有一嵌合手段(例如一栓),该嵌合手段可耦合到一动作器或一切割驱动器。切线器宜具有二个可动的部分:一个可动的刀具及一可动之钳紧部。该二个可动部分宜不能相对移动,因此嵌合手段以相同方式对二者作用。
该一种多针头刺绣机用的切线器具有以下已知性质:
a)一第一刀具,该刀具有一第一剪切区域,该区域的一剪切侧形成一第一剪切刃缘,
b)一第二刀具,设在第一刀具的剪切侧上,具有一第二剪切区域,该区域在第二刀具的剪切侧上形成一第二剪切刃缘,与第一剪切刃缘配合,
(c)该二刀具可互相沿一切割方向作相对运动,亦即而且该二刀具在切割时是从一开放位置〔在此开放位置时,该二剪切区域与二剪刀刃缘沿切割方向互相隔一段距离排列〕到一闭合位置〔在此闭合物位置时,该二刀具的剪切区域排列成至少局部互相重迭〕,及反之可作相对运动从该闭合位置到该开放位置,
(d)一嵌合手段,用于将切割驱动器的一动作器连接,利用该嵌合手段,可使第一剪切区域及第二剪切区域互相作相对运动从该开放位置移到该闭合位置,及
(e)一线钳紧装置,设在该切线器上,用于将一条线或一线端钳紧。
与CH 683701 A5所述的切线器不同者,在此新颖切线器有以下特征:
(f)有一个位置固定的第一线钳紧部,它具有一第一钳紧区域,及一可动的第二线钳紧部,该第二线钳紧部与第一线钳紧部配合,第二线钳紧部上具有一第二钳紧区域,可相对于第一钳紧区域运动及与第一钳紧区域配合,以将一条针线钳紧及牢牢保持住,
(g)在钳紧时该二线钳紧部可互相作相对运动从一开放位置〔在此开放位置时,该二钳紧区域沿切割方向互相隔一段距离排列〕移到一闭合位置〔在此闭合位置时该二钳紧区域排列成至少局部互相重迭〕以及反之,在松开时从该闭合位置移到该开放位置,
(h)第二刀具和第二线钳紧部互相相耦合,因此至少一可动的剪切区域和至少一可动的钳紧区域可互相同步运动。
利用此构造方式,钳紧功能与切割功能可各利用二个本身的为此而设的部分实施,这些部分自身都没有钳紧及切割两者的功能。可动的钳紧部和可动的刀具是分别的部分。此点有一好处:可将一针位的线确实而干净地切割及保持住。
如果刀具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在一支持件(特别是上述的该支持件)上则甚宜。即使二切具可一起移动,但这点并不有利,对钳紧部而言也是如此。因此第一钳紧部宜设在切线器的一位置固定的部分上。
即使该位置固定的部分可设在可动部分之间,或位置固定的部分和可动部分可轮流地上下堆栈(例如从刺绣底布开始:第二刀具、第一刀具、第二钳紧部、第一钳紧部),但最好,第二可动刀具和第二可动钳部设在位置固定的第一刀具和位置固定的第一钳紧部之间。这点可对二个剪切刃缘作适当的预绷紧,且也同时利用此预应力将线确实钳紧。这种设置甚至可使预应力在较粗的场合比起较细的线更高。
当然也可不用此方式,而如现有方式将切线器设计成第二钳紧区域在第二可动刀具上形成,因此第二钳紧部由第二刀具形成。
此外也可如上述,在该切线器将位置固定的第一刀具设在第二可动钳紧部和第二可动刀具之间,而将位置固定的第一刀具的第一切割侧有一第一剪切刃缘,而在一个与此第一切割侧对立的钳紧侧有一第一钳紧部。
该可动的第二刀具及可动的第二线钳部各具有大约L形的造形,此造形具有一沿运动方向延伸的基本腿及一个对基本腿弯折一角度的功能腿,其中第二剪切刃缘在第二刀具的功能腿的内侧形成,该剪切缘对基本腿宜交成一钝角,且第二钳紧区域在第二钳紧部的功能腿的朝向第一钳紧部的外侧上形成。
第二刀具宜由弹簧钢制造,且受预应力向第一刀具顶压,利用第一刀具及二钳紧部之间的位置可利用一种隆起达成此预应力,换言之利用沿基本腿纵方向或运动方向的基本腿的弯曲部,在此该弯曲部施一预应力(压力)到二钳紧部和第一刀具。此外,如果功能腿由基本腿的平面弯曲,则甚有利。这种弯曲也可视切割刃缘的扭转,且有一种效果:该切割刃缘随着距基本腿的距离增加而距基本腿的平面有较大距离。这点使切割作用确实,因为剪切刃缘较后面的切割区域不会将切割刃缘的最先切割的区域提高。如此弹簧力往往导至二剪切刃缘的交叉点域接触点。
在开放位置时,第一钳紧区域与第二钳紧区域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剪切刃缘与第二剪切刃缘之间的距离。如此线先被钳紧,且在钳紧后才切断。
本发明的实施例在以下利用图式为例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传统多针头刺绣机的立体图,它具有数个(特别是六个)各具有针位置的刺绣头;
图2是一传统多针头刺绣机(例如依图1者)的单一刺绣头的前视图,它具有数个(特别是6个)针位置;
图3是一本发明的多针头的侧视/剖面图的一部段;
图4是图3的多针头的前视图;
图5是一席弗里刺绣机的现有切线器的侧视图,它设有钳紧功能;
图6是图5的切线器的上视图;
图7a~g是该切换器一较佳实施例的侧视、上视及立体图,它具有钳紧线的功能;其中
图7a是在开放位置的侧视图;
图7b是在开放位置的上视图;
图7c是在闭合位置的侧视图;
图7d是在闭合位置的上视图;
图7e是在中间位置的侧视图;
图7f是在中间位置的上视图;
图7g是在中间位置的切割-钳紧部分的立体详图;
图8是在刺绣位置的针位置;
图9a、b是切线器用的驱动器的立体图;其中
图9a是在切线器的上升位置;
图9b是在切线器的下降位置;
图10是一侧视剖面图,切线器在开放位置,距刺绣底布一段安全距离;
图11是一侧视剖面图,切线器在开放位置,倚在刺绣底布上。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10)线(针线、前线、上线)
(11)(本发明的)多针头
(13)针位置
(15)线导引件
(17)线刹止器(线罗拉)
(19)线监视器
(21)(可动的)大导线器
(23)(位置固定的)小导线器
(25)针
(27)切线器
(28)(多针头用的)导引轨
(29)切线器组件
(31)(被动切线器组件用的)导引轨
(32)侧部分
(33)耦合部
(34)导引组件(导引杆)
(35)针脚板
(37)栓
(39)导引轨(31)的槽
(41)(位置固定的)第一刀具
(43)(可动的)第二刀具
(45)(可动的)第二钳紧部
(47)(位置固定的)第一钳紧部
(48)(支持件上的)导引框条
(49)支持件
(50)(支持件上的)第一导引件
(51)(位置固定的)第一剪切刃缘
(53)(可动的)第二剪切刃缘
(55)(可动的)第二钳紧缘
(57)(位置固定的)第二钳紧缘
(59)[刺绣头(11)的]携带构造
(61)压布器
(63)[三臂杠杆(69)上的]销
(65)[销(63)的]滑环导引件
(67)[具有滑环导引件(65)的]枢转臂
(69)三臂杠杆
(69.1)(三臂杠杆的)第一臂
(69.2)(三臂杠杆的)第二臂
(69.3)(三臂杠杆的)第三臂
(71)[压缩空气缸(75)]的活塞推杆
(73)[三臂杠杆(69)的]枢转轴
(75)压缩空气缸
(77)轴
(79)针挺杆
(201)机架
(205)刺绣头
(207)线刹止器(线导引组件)
(209)导线器(线拾取杠杆)
(211)线转向部
(213)线座
(214)针挺杆
(215)针
(217)压布器
(219)刺绣框
(221)拉幅机
(223)直线导引件
(270)切线器
(271)[携带所有切线器的]棱条
(273)切割钳紧舌片
(275)(竖立的)刀具
(277)钳紧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图5及图6显示在席弗里刺绣机现有的切线器。当将此切换器作对应的配合时,这种切线器在本发明的多针头刺绣机也可在各针位置设置。
图3及图4可看出一本发明的多针头(11)的一般构造。多针头(11)是针脚形成单元的一部分,它相对于刺绣底布设在刺绣物的那一侧。有一单一线供应装置及一针脚板附属于各个「多头」(11)(或简称「头」)。因此利用多针头(11)可将数条(依此实施例有六条)不同针线以时间先后顺序刺绣,其中该针线在刺绣布底后方与相同的「后线」(亦即各刺绣位置的后线)成结(verknotet,英:knotted)。
此较佳的多针头(11)在各针位置(3)(在图4中用1~6标号)包含一线导引件(15)、一线刹止器(17)(它大多呈一线罗拉的造形)、一线监视器(19)、一大导线器(21)、一小导线器(23)、一针(25)、及一个具有线钳紧功能的切线器(27),六个这种针位置(13)设在头(11)上,各针位置构造相同。所有六个针位置(13)可相对于一位置固定的针驱动器或刺绣驱动器及相对于一切割驱动器沿至少一导引轨(28)移动,因此各只有一单一针位置(13)的组件〔图4中为针位置(3)〕与该驱动器嵌合。其它针位置(13)的组件固定在一静止位置。借着针针位置相对于驱动器移动,可供这些针位置的每一个与其驱动器嵌合。
关于此处所述的发明,重要的是,有一个具有钳夹功能的个别切线器(27)与各线位置(13)配合,这些(此处有六个)切线器(27)并不设计成一单独的部分而使得它们须经常全部一同下降及上升(虽然也可能如此作)而是使各切线器(27)成为一个个别的切线器组件(29)的一部分。这些切线器组件(29)在一导引轨(31)上相邻排成列(图4)。导引轨(31)(它设在针梃杆下方)定义出切线器组件(29)相对于刺绣底布与头(11)的位置。但导引轨(31)还有一种功能:供那些不在操作的切线器停泊。此处,在切线器后端设有一栓(37)(Zapfen,英:peg),它在该导引轨(31)的一条本身为此而设的槽(39)中被导引。
导引轨(31)做成二部分式,其中第一部分刺绣位置左边延伸,另一部分刺绣位置右边延伸。导引轨这二部分的长度至少要长到使它们各能容纳各n-1个切线器组件(29),其中n等于针位置的数目。在刺绣位置上,该导引轨的二部分的互相朝向的末端是相隔一段距离,此距离导于切线器组件的宽度。如此,位在刺绣位置的那个切线器组件(29)就从导引轨(31)释放。如已知者,导引轨(31)利用一个对应设计的导引路线(39),将切线器(27)的栓(37)保持在闭合位置。如此,当另外的针位置在工作时,线端不会受到机器振动而从钳紧装置松脱。当然也可将上述导引路线设计成和导引轨(31)无关者。
为了使切线器组件在针更换时随多针头(11)共同运转,故在多针头(11)的左、右设有侧部(32)(图3及图4)。这些侧部定出左边和右边的止挡部,以将切线器组件(29)挡住。
在刺绣位置从刚性的导引轨(31)更附加一耦合部(33)。此耦合部可沿一导引组件(34)对刺绣底布[刺绣板(35)]作往复运动(大致平行于针挺杆往后运动)(图a及图b),利用该耦合切线器组件(29)向刺绣底布移动或从刺绣底布离开。
从图5及图6所示,切线器(27)一如此处所示的切线器设有一席弗里刺绣机的钳紧功能。此处与该切线器组件的较佳实施例不同,有多数切线器(27)设在一棱条(271)上,该棱条(271)延伸过席弗里刺绣机的全长。此棱条(271)可相对于刺绣底布运动。由于在席弗里刺绣机的场合,刺绣物有图案重复(Rapport)。故如将所有切线器共同动作也很有利。这种动作利用一切割-钳紧舌片(273)移动而达成,此切割钳紧舌片在一竖立的刀具(275)及一钳紧弹簧(273)之间导进,且相对于刀具(275)作剪向运动。此剪向运动使针线被钳紧在切割钳紧舌片(273)剪钳紧弹簧(277)之间。由于钳紧弹簧(277)突出该竖立的刀片(275)的剪切刀缘外,故在线切断前造成钳紧。
图7a~7g显示切线器(27)一较佳实施例在刀具与钳紧组件互相不同的相对位置时的情形。在图7a及7b中切线器(27)在开放位置。在一第一刀具(41)(宜为强韧且位置固定者)上方设有一可动的第二刀具(43),此刀具由沿轴向弯曲的弹簧材料形成。其上方有一可动的第二钳紧组件(45)。第四位置有一第一的位置固定的钳紧组件(47),第一钳紧组件(47)与第一刀具(41)各用二个螺丝牢牢装在一支持件(47)上。在第一刀具(41)与第一钳紧组件(47)之间设有可的第二刀具(43)和可动的第二刀具钳紧组件(45)。它们互相连接,且对应地只能共同运动。借着将第二刀具(43)(它设计成弹簧组件形式)绷紧,使刀具(41)(43)的剪切刃缘互相压合,此外,当一线到达第一钳紧组件(47)和二钳紧组件(45)之间时,施到该在线。第一钳紧组件(47)宜设计成弹簧组件形式,因此对不同的线强度不需要将切线器的调整改变,反而是在线强度增加时施到刀具的压力增加。
切线器(27)的二个可动部分的导引手段宜设在支持件(49)上,例如设计成槽的形式,该可动部分(43)(45)可在支持件的下侧的槽中沿侧向导进。一共同的嵌合手段[栓(37)]用于使第二刀具(43)和第二钳紧组件(45)动作。虽然栓该剪切刃缘(图7g)和钳紧缘(57)后方该固定的部分的轮廓形状如何并不特别重要(除非该线不要在该处被夹住),但该可动部分的前端须弯折一角度。因此它们具有一第一腿[它沿运动方向延伸且在支持件(49)中导进]及一第二腿[它具有一第二剪切刃缘(53)或第二钳紧缘(55),此腿垂直于运动方向延伸]。此二腿有利地互夹成一钝角,俾使剪切刃缘(51)及(53)互相夹成一锐角,且对运动方向成直角或钝角,这点有利于线的最佳剪切作用。第二钳紧缘(55)平行于第二剪切刃缘(53)且在切剖时是沿运动方向在剪切刃缘前方,俾使钳紧作用经常在切割之前达成。
第二钳紧缘(55)与第二剪切刃缘(53)设成互相错开一段小小距离。
图7~图11显示切线器组件(29)。支持件(49)具有针位置的宽度。切线器(27)所有部分固定在支持件(49)上。支持件(49)与切线器(27)一齐构成切线器组件(29),支持件上设有第一导引件(50),以使支持件向导引轨(31)导进运动。由于有导引件(50),支持件(49)可稳定地在导引轨(31)中导进,并耦合在耦合部(33)上。
图7a~7f显示在一切割位置的切线器。切线器(27)前端在图7g详细图示,具有钳入的针线(10)。在此位置中,线(10)已钳入在第一钳紧部(47)及第二钳紧部(45)之间。线(10)位在第一剪切刃缘(51)与第二剪切刃缘(53)之间的锐角开口中。如果切线器(27)的该上部分再移回,则该第二刀具(43)与第二钳紧部(45)再到达该二个位置固定的部分[第一刀具(41)和第一钳紧部(47)]之间,由于线一边已钳紧另一边保持在刺绣中,故它被拉紧且被剪切刃缘切断。在图7c及7d中,切线器(27)闭合。换言之,针线(10)在此针位置被切断且牢牢钳紧在钳紧部之间。针线切断后,就作换针,其中针位置在携带器上侧向移动,在相关的针的场合。该钳紧的线保持住且可在任何时候再刺绣,由于线是在刺绣底布附近切断,故在刺绣后,刺绣底布上侧不会留下剩余的线须随后清除者。一般在线钳紧器与刺绣底布间的线长度小于10mm,且宜小于5mm,尤宜3mm或更少。
在刺绣时,切线器组件先靠近刺绣底材到几mm,一般靠近到4~6mm,其中将耦合部(33)经滑环路径的第一区域下降。
图8中显示在刺绣位置的针位置,图中显示具有针线(10)的针(25)、压布器(61)以及在耦合部(33)上的切线器组件(29),切线器(27)位在开放位置。它已将针线(10)夹入到该剪切刃缘(51)(53)及钳紧缘(55)(57)及可动部分(43)(45)的第一腿之间的U形凹隙中。
兹利用图8~11更详细说明切割过程,图9中,耦合部(33)在上升位置。这点当销(63)在切线器驱动器的枢转壁(67)上的滑环导引件(65)中的位置时可看得最清楚,图9a中,销(63)在滑环导引件(65)最高处。销(63)设在一条三臂杠杆(69)上。其第一臂(69.1)用销(63)在滑环导引件(65)中导进。其第二臂(69.2)枢接在一压缩空气缸活塞杆(71)的一动作组件上,其第三臂(69.3)与切线器(27)的栓(37)嵌合。此三臂杠杆(69)支承在耦合部(33)上,可绕轴(73)转动。由于滑环导引件(65)在一第一区域沿一方向延伸[其延长线大约通过三臂杠杆(69)的转点(73)],故当压缩空气缸(75)动作时,三臂杠杆(69)不枢转。因此切线器(27)保持闭合。但耦合部(33)被活塞杆(71)下降到图9b的位置,因此,切线器(27)在闭合位置接近刺绣底布。
有一第二区域接到滑环导引件的第一的直区域。第二区域大约对第一区域成直角延伸。随着在滑环导引件中的方向变更,就不再能朝刺绣底布方向往下运动过去。在滑环导引件的第一及第二区域间的角落点中,此时由于活塞推杆(71)再从缸移出,使三臂杠杆(69)枢转,在此三臂杆杠(69)的转动受「导引滑环」(65)限制。由于三臂杠杆(69)枢转,使可动部分[第二刀具(43)及第二钳紧部(45)移到开放位置(图8)。此时切线器(27)位在距刺绣底布一段安全距离的开放位置。此时针线(10)借着筒子架的在所有活动的针位置或活动的刺绣位置的相关控制和运动,而被导致该可动的剪切刃缘(53)及钳紧缘(55)后方并被夹入。
切线器组件(29)的支持件(9a)设有一后侧的导引框条(48),使在该耦合部(33)的下降的主动位置时,其它切线器组件也不能移动。此活化的切线器组件(29)留在切线器组件邒内,且相邻的切线器组件(29)互相碰撞。如此二个利用该活动的切线器组件间隔用的切线器组件之间的距离保持恒定。因此在上升及下降运动时,活化的组件与其相邻的组件碰撞的情事可避免。
由于各头具有一本身的缸(75)[它具有一可单独控制的阀],故可很简单地选择要作切割的头。
此时将杠杆(67)[滑环导引件(65)在其中形成且压缩空气缸(75)固定在其上]利用一轴枢转。在此,耦合部(33)与活动的切线器(27)随同其动作组件再下降到刺绣底布表面。此时,在距刺绣底布很短的距离将线(10)切断。这点是藉活塞推杆(71)拉入而达成。导引滑环(63)强迫三臂杠杆(69)枢转以及迫使切线器(27)被栓(37)动作[栓(37)与第三臂(69.3)嵌合]销(63)通过L形滑环导引件(65)的第二区域后,杠杆(65)再上升到原来位置。当活塞推杆(71)继续拉入时,耦合部(33)随切线器组件(29)上升到图9a或图3的位置为止。然后轴(77)再转回去。此时线端在针(25)附近被钳在切线器组件(29)中。在耦合部(33)的升高位置时,切线器组件(29)又再可自由移动,换言之,它们可从耦合部(33)移到导引轨(31)上,并从导引轨(31)移到耦合部(33)。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多针头刺绣机,具有至少一多针头(1),该多针头(11)在一携带构造(59)上设有多数针位置(3),且在此多针头:
-在该携带构造(59)对一针位置(13)设有一刺绣驱动器;
-在各针位置(13)上设有针及线补偿单元(21)(23)用的针脚形成组件,如针挺杆(29),
-该针位置(13)可相对于该携带构造(59)与该刺绣驱动器移到一个与该刺绣驱动器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移到与该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其特征在于:
-各一切线器(27)包含一钳紧装置(45)(47)以将针线(10)钳紧,且
-每个多针头(11)设有一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以将各一切线器(27)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该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与一联动器连接,该联动器可使该切线器下降到刺绣底材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该切线器(27)可随针位置(13)的针脚形成组件移到一个与该切线器驱动器(96.3)嵌合的主动位置以及移到一个与该切线器驱动器(96.3)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该切线器设在一支持件(47)上,该支持件和切线器一齐形成一切线器组件(29),且在各多针头(11)上设有多数切线器组件(29),其数目等于针的数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该切线器组件(29)以可移动的方式设在一导引轨(31)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轨(31)将切线器组件(29)保持在一距刺绣底布一般间隔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该切线器的后端有一嵌合手段(37),宜呈一栓的形式,且该导引机(31)将此嵌合手段(37)保持住,以在切线器(27)的一闭合位置时将切线器(27)动作。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该导引轨(31)在一耦合部(33)的两侧形成,且各有一单一的切线器组件(29)位于该主动位置,亦即当该切线器组件设在该耦合部(33)上之时,该耦合部(33)可随设在其上的切线器组件(29)向刺绣底布移过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在各多针头(11)各有一动作器,以将切线器(27)动作。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多针头刺绣机,其特征在于:
对所有多针头(11)有一共同的量位置(77)以将切线器(27)下降及定位在距刺绣底布一段可选设的距离处。
11.一种多针头刺绣机(11)用的多针头(11),具有:
-一携带结构;
-多数设在一滑架上的针位置(15),
-针脚形成组件,以供各针位置(13)之用,
-对一针位置(13)有一刺绣驱动器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置,
-用于将该滑架相对于携带结构移动的手段,使该针位置(13)之一随此滑架与该刺绣距离器嵌合或移到一与刺绣驱动器脱离嵌合的被动位置,其特征在于:
-该用于将一切线器(27)动作的一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在该携带构造上,且
-在各针位置(13)设有一切线器(27),该切线器可随该针脚形成组件移到一主动位置,亦即与该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嵌合的位置,以及移到一被动位置,亦即与该切线器驱动器(63)(65)(67)(69(71)(73)(75)(77)脱离嵌合的位置。
12.一种多针头刺绣机用的切线器组件,该切线器具有一可动的部分(43)(45)及一位置固定的部分(41),其特征在于:
更有一支持件(49),该支持件设有一单独的切线器(27)。在支持件(49)中设有一第一导引件(50)以使该切线器组件(31)在一多针头(11)的一导引轨(31)中作导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该支持件上设有一第二导引件以将切线器(27)的至少一可动部分(43)(45)作导引。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切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该切线器(27)的可动部分(43)(45)上有一嵌合手段(37),可与一动作器(69)配合。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切线器组件,其特征在于:
在支持件(49)上设有一导引框条(48),沿一运动方向延伸,该切线器组件须沿此运动方向移动作活化,如果该邻的切线器组件沿该导引框条(48)的方向互相错开,例如二切线器组件之一在主动位置,另一个在被动位置,该导引框条也可确保,该相邻的切线器组件之间的接触。
16.一种多针头刺绣用的切线器,具有:
-一第一刀具(41),该刀具有一第一剪切区域,该区域的一剪切侧形成一第一剪切刃缘(51),
-一第二刀具(43),设在第一刀具(41)的剪切侧上,具有一第二剪切区域,该区域在第二刀具(43)的剪切侧上形成一第二剪切刃缘(43),与第一剪切刃缘(51)配合,该第二刀具(41)(43)可互相于一切割方向作相对运动,
-而且在第二刀具在切割时是从一开放位置[在此开放位置时,该二剪切区域与二剪切刃缘(51)(53)沿切割方向互相隔一段距离排列]到一闭合位置[在此闭合物位置时,该二刀具(41)(43)的剪切区域排列成至少局部互相重迭],及反之可作相对运动从该闭合位置到该开启位置。
-一嵌合手段(37),用于将一动作器(69)耦合,利用该嵌合手段可使第一剪切区域及第二剪切区互相作相对运动从该开放位置移到该闭合位置,及
-一线钳紧装置(45)(47),设在该切线器上,用于将一条线(10)或一线端钳紧,
其特征在于:
-有一个位置固定的第一线钳紧部(47),它具有一第一钳紧区域(57),
-一个可动的第二线钳紧部(45),与第一线钳紧部(47)配合,它具有一第二钳紧区域(55),可与第一钳紧区域(57)配合,以将一条针线钳紧及牢牢保持住,
-该二线钳紧部(45)(47)可互相作对运动从一开放位置[在此开放位置时,该二钳紧区域(55)(57)沿切割方向互相隔一段距离排列]到一闭合位置[在此闭合位置时该二钳紧区域(55)(57)排列成至少局部互相重迭]以及反之从该闭合位置到该开放位置。
-一刀具和一线钳紧部互相耦合,因此二者可互相同步运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切线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刀具(41)以位置固定的方式设在一支持件上,特别是在该支持件(49)上。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切线器,其特征在于:
第一钳紧区域(57)在切线器(27)的一位置固定的钳紧部(47)上形成。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切线器,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刀具(45)与第二钳紧部(45)设在该位置固定的第一刀具(41)与该位置固定的第一钳紧部(47)之间。
20.根据权利要求17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切线器,其特征在于:
该可动的第二刀具(43)及可动的第二线钳紧部(45)各具有大约L形的造形,此造形具有一沿运动方向延伸的基本腿及一个对基本腿弯折一角度的功能腿,其中第二剪切刃缘(53)在第二刀具(43)的功能腿的内侧形成,该剪切缘(53)对基本腿宜交成一钝角,且第二钳紧区域(55)在第一钳紧部(45)的功能腿的朝向第一钳紧部(47)的外侧上形成。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所述的切线器,其特征在于:
该第二刀具由弹簧钢制造,且相对于第一刀具(41)施预应力作预绷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H01961/09A CH702471A1 (de) | 2009-12-18 | 2009-12-18 | Mehrnadelkopf-Stickmaschine, Mehrnadelkopf für eine solche, sowie Fadenschneiderelement und Fadenschneider für eine solche. |
CH01961/09 | 2009-12-18 | ||
CH01996/10 | 2010-11-24 | ||
CH01996/10A CH702472A2 (de) | 2009-12-18 | 2010-11-24 | Mehrnadelkopf-Stickmaschine, Mehrnadelkopf für eine solche, sowie Fadenschneiderelement und Fadenschneider für eine solche.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2121178A true CN102121178A (zh) | 2011-07-13 |
Family
ID=43837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0106019484A Pending CN102121178A (zh) | 2009-12-18 | 2010-12-20 | 多针头刺绣机及其所用的多针头、切线器组件和切线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EP (1) | EP2336413B1 (zh) |
KR (1) | KR101790642B1 (zh) |
CN (1) | CN102121178A (zh) |
CH (1) | CH702472A2 (zh) |
TW (1) | TWI527951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3096A (zh) * | 2016-05-03 | 2018-04-17 | 拉瑟股份公司 | 用于致动切线及夹线装置以将大绣花机上的梭线剪断的方法以及用于致动所述切线布置以执行此方法的装置 |
CN111254602A (zh) * | 2020-04-02 | 2020-06-09 | 丹阳市德顺刺绣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绣花机用切割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H712727A1 (de) * | 2016-07-21 | 2018-01-31 | Lässer Ag | Stickmaschine, insbesondere Schiffchenstickmaschine. |
CN110485077B (zh) * | 2019-07-15 | 2024-03-12 | 浙江信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换色时面线同步的绣花机 |
KR102120671B1 (ko) * | 2019-09-30 | 2020-06-09 | 김기선 | 컴퓨터 박음질 가공 장치 |
CN113089204B (zh) * | 2021-02-22 | 2023-06-30 | 诸暨市信顺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使用方便的刺绣机工艺夹具 |
CN113373612B (zh) * | 2021-06-30 | 2022-08-23 | 安徽工程大学 | 一种刺绣用可调式精确定位进针装置 |
CN113604975B (zh) * | 2021-07-30 | 2022-09-27 | 安徽咏鹅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多色绗缝机绗缝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0031A (en) * | 1989-09-04 | 1992-01-1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Needle thread holding device in sewing machine |
US5913276A (en) * | 1997-03-28 | 1999-06-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ultihead sewing machine with improved shuttle drive control |
CN1400349A (zh) * | 2001-07-26 | 2003-03-05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带缝纫线夹紧和切断装置的缝纫机特别是锁扣孔缝纫机 |
CN1523156A (zh) * | 2003-01-22 | 2004-08-2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24590B2 (ja) * | 1992-02-24 | 2005-12-07 | 株式会社バルダン | 刺繍ミシン |
DE4300846A1 (de) | 1993-01-15 | 1994-07-21 | Saurer Sticksysteme Ag Arbon | Schneide- und Klemmeinrichtung für Vordergarn für Stickmaschinen |
CN1049940C (zh) * | 1995-03-14 | 2000-03-01 | 东海工业缝纫机株式会社 | 链式线迹缝纫机的纱线切断装置 |
TW309026U (en) * | 1996-12-27 | 1997-06-21 | Kaulin Mfg Co Ltd | Adjustable fan-swinging structure |
JP3609574B2 (ja) * | 1997-03-11 | 2005-01-12 | 株式会社バルダン | 多頭多針ミシン |
US20040015407A1 (en) | 2002-07-16 | 2004-01-22 | Eastman Kodak Company | Method of ordering prints of digital photographs stored online |
JP2004290293A (ja) * | 2003-03-26 | 2004-10-21 | Brother Ind Ltd | ミシン及びそのピッカー制御プログラム |
JP5041284B2 (ja) * | 2007-03-15 | 2012-10-03 | ヤマトミシン製造株式会社 | ミシンの糸切り装置 |
-
2010
- 2010-11-24 CH CH01996/10A patent/CH702472A2/de not_active Application Discontinuation
- 2010-12-10 TW TW099143140A patent/TWI527951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0-12-17 KR KR1020100129818A patent/KR101790642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10-12-20 EP EP10195847.8A patent/EP2336413B1/de not_active Not-in-force
- 2010-12-20 CN CN2010106019484A patent/CN10212117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080031A (en) * | 1989-09-04 | 1992-01-14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Needle thread holding device in sewing machine |
US5913276A (en) * | 1997-03-28 | 1999-06-2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Multihead sewing machine with improved shuttle drive control |
CN1400349A (zh) * | 2001-07-26 | 2003-03-05 | 杜尔克普-阿德勒股份公司 | 带缝纫线夹紧和切断装置的缝纫机特别是锁扣孔缝纫机 |
CN1523156A (zh) * | 2003-01-22 | 2004-08-25 |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 缝纫机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23096A (zh) * | 2016-05-03 | 2018-04-17 | 拉瑟股份公司 | 用于致动切线及夹线装置以将大绣花机上的梭线剪断的方法以及用于致动所述切线布置以执行此方法的装置 |
CN107923096B (zh) * | 2016-05-03 | 2020-09-11 | 拉瑟股份公司 | 用于致动切线及夹线装置的方法以及相关装置 |
CN111254602A (zh) * | 2020-04-02 | 2020-06-09 | 丹阳市德顺刺绣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绣花机用切割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336413B1 (de) | 2013-07-24 |
EP2336413A3 (de) | 2011-09-28 |
EP2336413A2 (de) | 2011-06-22 |
TW201131041A (en) | 2011-09-16 |
KR20110070820A (ko) | 2011-06-24 |
CH702472A2 (de) | 2011-06-30 |
TWI527951B (zh) | 2016-04-01 |
KR101790642B1 (ko) | 2017-10-2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121178A (zh) | 多针头刺绣机及其所用的多针头、切线器组件和切线器 | |
CN1030782C (zh) | 簇绒设备 | |
US8061288B2 (en) | Thread control in multi-needle chain stitch quilting | |
CN110073045B (zh) | 用于可变或多隔距簇绒的背衬移位器 | |
US20100132601A1 (en) | Tufting machine | |
US4103629A (en) | Looper apparatus for forming cut pile and loop pile in the same row of stitching in a narrow gauge tufting machine | |
EP1967630B1 (en) | Sewing machine with upper thread cutting and holding mechanisms | |
US4369720A (en) | Tufting looper apparatus with opposed clip support | |
EP1757722A1 (en) | Sequin feeder | |
CN102234882A (zh) | 多针头刺绣机以及操作该多针头刺绣机的方法 | |
US5582121A (en) | Apparatus for sewing a thread chain in a chain stitch sewing machine | |
CZ302054B6 (cs) | Dírkovací stroj | |
JP2001137584A (ja) | ボタン孔ミシン | |
CN102051767B (zh) | 多头刺绣机及其所用的拉幅框 | |
JPH0625960A (ja) | ニードリングしたフリースに糸を仮留めするための装置 | |
JP5700990B2 (ja) | ミシンの被縫製物切断装置 | |
CZ288603B6 (cs) | Zařízení pro odstřihování nitě pro šicí stroj | |
US5383416A (en) | Thread clamping and cutting apparatus for the rear or lower thread of an embroidering machine | |
JP5084296B2 (ja) | 玉縁縫いミシン | |
WO2003064749A1 (en) | Device and method to apply paillettes on fabrics in a sewing machine, and multi-needle sewing machine comprising said device | |
WO2001018297A1 (en) | Thread feeding apparatus for an automatic embroidering machine | |
US5778809A (en) |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cutting off thread formations in sewing machines | |
CN112226928B (zh) | 绗缝线切断装置 | |
CN217499647U (zh) | 绷缝机 | |
CN220318125U (zh) | 工业缝纫机剪带机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
AD01 |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704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