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802306B - 快速轨道转辙器 - Google Patents
快速轨道转辙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802306B CN101802306B CN200880107216.0A CN200880107216A CN101802306B CN 101802306 B CN101802306 B CN 101802306B CN 200880107216 A CN200880107216 A CN 200880107216A CN 101802306 B CN101802306 B CN 10180230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rn
- out track
- guide rail
- track parts
-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5000004443 Ricinus communis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950 defici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955 is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40000000528 Ricinus communi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99 carbo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11 delay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349 favoura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755 form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noval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OC(F)(F)F)F)=CC=C1NC(=O)NC(=O)C1=C(F)C=CC=C1F NJPPVKZQTLUDBO-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4 remode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02—Tracks for rack railways
- E01B25/06—Switches; Frogs; Crossing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08—Tracks for mono-rails with centre of gravity of vehicle above the load-bearing rail
- E01B25/12—Switches; Cross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顺序地转辙多个导轨以容纳具有在多个多轨段之后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的至少一个车辆的系统和方法。该系统包括用以容纳至少一个车辆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的主导轨(10)以及定位在该主导轨附近的副导轨(17,18)。副导轨可构造成容纳该至少一个车辆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的另一个。该系统还可包括控制器(300),该控制器(300)配置成顺序地转辙主导轨和副导轨,藉此该至少一个车辆可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行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文描述的主题一般地涉及用于转辙的装置和方法,且更具体地涉及轨道转辙器(track switch)。
背景技术
对车辆沿其行进的轨道进行转辙是众所周知的。例如,一种已知的用于火车轨道的往复式轨道转辙器(reciprocal track switch)包括一对横挡(rail),各横挡在一端处铰接在主轨道上而在另一端处是自由的。自由端与被致动以在单个平面内滑动轨道的杆相连,以可选地完成一段轨道或另一段轨道。该杆可被马达往复移动。
往复式轨道转辙器的缺陷在于,其被限制在其在轨道段之间的角度范围内,因而通常阻碍了将其用于轨道交叉处。而且,为了完成转辙,往复式轨道转辙器要耗费比较长的持续时间。
在当今的用于娱乐公园或主题公园乘坐装置和游乐装置的转辙系统中,后一缺陷尤为明显。例如,过山车采用了使整个轨道段穿梭出入车辆的通道的轨道转辙器。此系统需要将大质量的钢轨移动超过车辆路径两倍的距离。这种转辙器在接到命令后需要十一秒钟来从一个轨道段转辙到另一个轨道段。
希望提供一种转辙系统,其允许具有多个接合轨道车轮组件的多个车辆通过快速改变的轨道转辙而进行快速的方向改变。
相应地,迄今为止,未能获得用于车辆从一个轨道段快速转辙到另一轨道段的合适的系统或方法。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一种系统,其用于顺序地转辙多个导轨以容纳至少一个车辆,该车辆具有在多个多轨段之后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该系统包括用以容纳该至少一个车辆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中至少一个接合部分的主导轨以及定位在主导轨附近的副导轨。副导轨可构造成容纳该至少一个车辆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的另一个接合部分。该系统也可包括控制器,该控制器配置成顺序地转辙主导轨和副导轨,藉此该至少一个车辆可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行进。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一种转辙多个导轨以容纳具有在多个可选的轨道段之后的多个地面接触件的至少一个车辆的方法包括:提供包括多个主导轨轨道的锁定的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提供包括多个副导轨轨道的锁定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解锁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旋转主转辙部件以将多个主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主轨道段中的一个;重新锁定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确认主转辙部件与多个主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解锁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旋转副转辙部件以将多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副轨道段中的一个;重新锁定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及确认副转辙部件与多个副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
附图说明
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做出,在附图中:
图1是显示了与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一对额外的导轨一起完成第一轨道段的导轨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概略图;
图2是显示了完成第二轨道段的图1的导轨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概略图;
图3是沿图1的线3-3截取的剖面图,显示了框架、枢转致动器、转辙部件和导轨轨道的更多细节;
图4是沿图3的线4-4截取的又一个剖面图,显示了框架和安装在其上的轴承的更多细节;
图5是沿图3的线5-5截取的又一个剖面图,显示了框架和枢转致动器的更多细节;
图6是沿图1的线6-6截取的剖面图,其中,摇臂设置在锁定位置;
图7是沿图1的线6-6截取的剖面图,其中,摇臂设置在解锁位置;
图8是沿图2的线8-8截取的剖面图,其中,摇臂设置在锁定位置;
图9是沿图2的线8-8截取的剖面图,其中,摇臂设置在解锁位置;
图10是显示了图1的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图,其中轨道段交叉;
图11是沿图2的线11-11截取的剖面图,显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框架、枢转致动器、转辙部件和导轨轨道的更多细节;
图12和13分别是沿图1和2的线12-12和13-13截取的相对的剖面图,显示了根据另一实施例的摇臂的运动;
图14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的控制系统的图示;
图15是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可用的示例性车辆的仰视图;
图16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转辙多个导轨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7是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转辙多个导轨的另一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涉及用于在相对短的时间段内通过具有多个地面接合部分的至少一个车辆来为转辙轨道段做好准备的一种系统和方法。在一个实施例中,用于在多个轨道段之间转辙的多个导轨各包括可旋转的转辙部件,该转辙部件包括多个导轨轨道。各转辙部件可以以顺序的方式旋转,以将多个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轨道段中的一个,从而为车辆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行进做好准备。
参照图1,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转辙器或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总体上以10示出。在本实施例中,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10包括框架12、枢转致动器14、转辙部件16和导轨轨道17(参见图6)和18。
框架12包括能够支承枢转致动器14、转辙部件16、导轨轨道18和其它相关构件以及乘坐车辆(未示出)的任何合适的牢固而耐久的材料。一种合适的材料为具有低碳含量的钢。
现又参照图3~5且在一个实施例中,框架12可定位在凹入的混凝土基座19内,并且可包括枢转致动器底座20、多个横梁22、多个侧梁24和一对轴承26。
枢转致动器底座20包括由横梁30支承的安装板28以及与一对隔离梁34互相连接的一对侧支柱32。隔离梁34与横梁22连接。各横梁22与侧梁24和侧支柱36连接。框架12可以已知方式固定就位,诸如经由紧固件和混凝土桩。
轴承26位于分离的横梁22上并与转辙部件16互相连接。轴承26可为任何合适的轴承,诸如众所周知用于产生很低的摩擦旋转同时支承很高的负荷的滚柱轴承。
枢转致动器14可包括任何合适的强力致动器,在本实施例中其能够旋转地驱动转辙部件16。将会理解的是,合适的强力致动器提供了充足的旋转扭矩以在下面更详细地描述的定时内完成旋转。提供联轴器38以将枢转致动器14联接到转辙部件16。
如图1-3中最佳地所见,转辙部件16可包括任何合适的牢固材料,诸如以上关于框架12所述的材料,并且可包括如图所示的大致圆柱形外部构造。转辙部件16还包括位于定位在其相对的端部处以与各轴承26连接的一对安装杆40,以及轴42。在本实施例中,轴42穿过转辙部件16居中地设置,并且将会理解的是,转辙部件由枢转致动器14绕着轴42旋转。
现参照图1、3和6,锁定臂44和延伸支腿46各自从转辙部件16的轴42沿径向延伸。锁定臂44可具有大致矩形的构造,包括与框架12的材料类似的材料,并且用来锁定转辙部件以免其进一步旋转。锁定臂44可包括枢转锁定撞针48,其作用将在下文更详细地描述。
延伸支腿46也可包括与框架12的材料类似的材料、具有大致矩形的构造并且用来对导轨轨道17和18提供额外的支承。延伸支腿46可包括位于其相对的表面上的一对接合垫50和51。提供一对支柱52和53,用于接合延伸支腿46并且位于定位框架12的相对侧上。缓冲装置54和55构造成分别与接合垫50和51相对应并且可选地安装在支柱52和53上。缓冲装置54和55用来在延伸支腿46的运动期间缓慢地降低其旋转速度。
可提供锁定组件56,其用于接合锁定臂44以防止转辙部件16的任何旋转运动。虽然示出了第二锁定组件58,但将会理解的是,单个锁定组件56可能就足够了。在采用的情况下,各锁定组件56和58可包括类似的构件,因此为了清楚,现将仅描述锁定组件56。如图7中所示,锁定组件56可包括摇臂60、毂62、轴64、U形夹66和枢转锁定致动器68。辊子70可设置在摇臂60的一端处(未标号),并且该辊子构造成在锁定臂44的锁定期间接合相应地构造的枢转锁定撞针48。毂62与框架12互相连接并且轴64穿过该毂延伸。轴64也可穿过摇臂的中心部分(未标号)延伸。U形夹66可连接到摇臂60的第二端(未标号)上并且提供了枢转锁定致动器68以往复移动该U形夹。
母线(bus bar)段72和74可位于延伸支腿46与导轨轨道17和18之间,并且各包括两个间隔部件76和78以及80和82。
在本实施例中,导轨轨道17和18各包括分别用于接合车辆的横挡83和84,诸如图15中所示以及下面更详细地描述。但是将会理解的是,术语“导轨轨道”可包括平坦的或非横挡式轨道,诸如平坦轨道或路基,以及具有槽、双横挡或单横挡的轨道。
现将参照图1、2和6~9描述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10的操作。如图1和6中所示,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10设置在锁定位置,其中导轨轨道18介于一对轨道区段90和92之间。轨道区段90、导轨轨道18和轨道区段92共同构成由导轨轨道18完成的第一轨道段。为了从第一轨道段转辙到图2中所示并由轨道区段90、导轨轨道17和轨道区段94形成的第二轨道段,锁定组件56的摇臂60被从盖48旋转开,如图6和7之间所反映。接下来,转辙部件16以及依次地,锁定臂44、延伸部件46、母线段72和74以及导轨轨道17和18可被枢转致动器14(图1)沿箭头96的方向旋转。转辙部件16一直旋转到延伸支腿46的接触垫50接合缓冲装置54且延伸支腿接合支柱52,并且导轨轨道17现在介于轨道区段90与轨道区段94之间,从而完成第二轨道段。
现参照图2和9,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10可沿相反的方向或沿箭头98的方向旋转以再次完成第一轨道段,其中导轨轨道18介于轨道区段90与轨道区段92之间。
根据本发明的额外的导轨的另一实施例各自在图1、2和10~13中以100示出。在本实施例中,各导轨100可大致类似于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10,除了以下方面:导轨100仅包括一个母线段172而不是包括两个母线段72和74,并且相反包括下文更详细地描述的用于接合来自车辆的车轮的横挡184,还提供了平坦或具有用于容纳车辆的轮胎或脚轮的平座的导轨轨道199。因此,除了每个均以100开始以外,类似地标记图10~13中与图3~9中类似的构件。
导轨100的操作与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10的操作类似,因此将仅相对于平坦导轨轨道199进行描述。如图2和12中所示,导轨轨道118或导轨轨道199介于轨道区段92与轨道区段202之间以完成第一轨道段。在枢转致动器114通电后,转辙部件116以及依次地延伸支腿146沿箭头204的方向旋转。图13显示了枢转致动器114的完成的旋转以完成第二轨道段,此处导轨轨道199介于轨道区段206和208(图2)之间。
现参照图14,示出了可用来控制各导轨10和100的操作的控制器300。控制器300可操作以转辙主导轨转辙元件组件10和导轨100的每一个,以提供车辆在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上的行进路线。同样,控制器300可用来确认各导轨10和100的连续性或重新锁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300可操作而以如下所述的顺序方式转辙各导轨10和100。一般而言,控制器300可在约1.2与2.5秒之间的范围内并且在一个特定实施例中在约2.0秒内解锁各导轨、使各枢转致动器通电以旋转转辙部件、重新锁定各导轨并确认重新锁定。此类快速轨道转辙器为增强的娱乐行为做好了准备,藉此多个车辆可穿过一组轨道并且以明显的近距免撞(near miss)沿不同方向接连行进,从而极大地增强了游客在主题公园等处的体验。
将会理解的是,控制器300可配置有快速和独立地建立通过各导轨的路线的能力。这样,各导轨为下一转辙事件和一个或多个车辆越过导轨的通过快速地确定位置。控制器300然后可随意将各导轨重新配置到计划的位置或保持当前的配置。控制器300提前计划和配置各独立的导轨的能力显著地对响应时间做出了贡献。将会理解的是,通过车辆在特定的转辙布局中的几何形状(即,轨道路线穿过转辙组件的转动半径)将导轨转辙的开始确定至所需程度。将元件转辙延迟至恰好准时对于允许紧邻的车辆之间的车轮间隙是有利的。
控制器300在特定系统事件时基于车辆在轨道上的位置计划导轨位置和运动开始的能力增强了主题公园体验。一个实例为转辙控制系统可在相邻的车辆横穿轨道时从它们的位置获利。路线方向改变指令可用来允许车辆容纳在最后时刻前进的间隙,并避免对于现有技术过山车系统而言否则可能发生的系统停止条件。
单独的导轨由于导轨的停止惯性而需要独特的捕获机构。因此,将会理解的是,控制器300可配置成考虑减慢、停止和锁定各导轨所需的时间以提供各导轨的操作定时。这种独特机构将延长此类机构中通常遇到的防反跳(de-bounce)时间。
现参照图15,示出了用于横越以上结合例如图1所述的轨道段和导轨的示例性车辆400。车辆400包括底面410,包括中央支承部件412和若干脚轮414的多个地面结合部分从该底面延伸。中央支承部件412包括与平台418连接的可旋转组件416和构造成与横挡84和184(图12)相匹配的轮副420。将会理解的是,对于导轨轨道17和18的其它构造,诸如双横挡(未示出)而不是单横挡84和184,车轮420可另外定向或构造,诸如在垂直位置以接合双横挡式轨道。
脚轮414在底面410的转角部(未标号)附近隔开并且各包括可旋转的组件422和轮胎424。将会理解的是,在本发明的实践中,可采用地面接合部分的许多其它车辆构造,例如,可提供任何数量的地面接合部分,而不一定有五个地面接合部分。同样,除了或代替数量的变化,地面接合部分沿底面410的位置可变化。此外,虽然车辆400需要三个单独的轨道,但将会理解的是,可采用仅需要两个单独轨道的车辆。
如图16中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在多个大致平行的轨道段之间转辙以容纳具有多个地面接触件的至少一个车辆的方法总体上以500示出。方法500包括:如在502所示,提供包括多个主导轨轨道的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如在504所示,提供包括多个副导轨轨道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如在506所示,旋转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以将多个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从而完成多个轨道段中的一个;以及此后,如在508所示,旋转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将多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从而完成多个轨道段中的另一个。
将会理解的是,在多个大致平行的轨道段之间转辙的方法还可包括:提供包括多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的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及旋转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将多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从而完成多个轨道段中的另一个。已经发现,在该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的情况下,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各旋转步骤可在约1.2秒与约2.5秒之间内完成,并且更优选在约2.0秒内完成。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转辙多个导轨以容纳具有在多个可选的轨道段之后的多个地面接触件的至少一个车辆的方法在图17中总体上以600示出。该方法包括:如在602所示,提供包括多个主导轨轨道的锁定的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如在604所示,提供包括多个副导轨轨道的锁定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如在606所示,解锁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如在608所示,旋转主转辙部件以将多个主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从而完成多个主轨道段中的一个;如在610所示,重新锁定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如在612所示,确认主转辙部件与多个主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如在614所示,解锁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如在616所示,旋转副转辙部件以将多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从而完成多个副轨道段中的一个;如在618所示,重新锁定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及如在620所示,确认副转辙部件与多个副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
将会理解的是,转辙多个导轨的方法还可包括:提供锁定的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其包括多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解锁该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旋转该额外的副转辙部件以将多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定位在其内,从而完成多个额外的副轨道段中的一个;重新锁定该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及确认该额外的副转辙部件与多个额外的副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
已经发现,在该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的情况下,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各解锁、旋转、重新锁定和确认的步骤可在约1.2秒与约2.5秒之间内完成,并且更优选在约2.0秒内完成。
虽然已结合目前认为最实用和优选的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将会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本文公开的这些实施例。相反,本发明意图涵盖包括在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各种改型和等效装置。
Claims (16)
1.一种用于顺序地转辙多个导轨以容纳具有在多个多轨道段之后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的至少一个车辆的系统,包括:
主导轨,其用以容纳所述至少一个车辆的所述多个地面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主导轨包括:
主框架;
与所述主框架互相连接的主枢转致动器;
由所述主枢转致动器选择性地旋转驱动的主转辙部件,所述主转辙部件包括主转辙部件轴;以及
至少两个主导轨轨道,其由所述主转辙部件支承并沿径向与所述主转辙部件轴隔开,并且所述主导轨轨道构造成完成第一轨道段或第二轨道段;以及
副导轨,其定位在所述主导轨附近,并且构造成容纳所述至少一个车辆的所述多个地面接合部分中的另一个,所述副导轨包括:
副框架;
与所述副框架互相连接的副枢转致动器;
由所述副枢转致动器选择性地旋转驱动的副转辙部件,所述副转辙部件包括副转辙部件轴;以及
至少两个副导轨轨道,其由所述副转辙部件支承并沿径向与所述副转辙部件轴隔开,并且所述副导轨轨道构造成完成第三轨道段或第四轨道段;
额外的副导轨,所述额外的副导轨定位在所述主导轨附近并且构造成容纳所述至少一个车辆的所述多个地面接合部分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额外的副导轨包括:
额外的副框架;
与所述额外的副框架互相连接的额外的副枢转致动器;
由所述额外的副枢转致动器选择性地旋转驱动的额外的副转辙部件,所述额外的副转辙部件包括额外的副转辙部件轴;以及
至少两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其由所述额外的副转辙部件支承并沿径向与所述额外的副转辙部件轴隔开,并且所述额外的副导轨轨道构造成完成第五轨道段或第六轨道段;
其中,所述主转辙部件、副转辙部件和额外的副转辙部件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从该转辙部件的一侧延伸的锁定臂,并且其中所述主导轨、所述副导轨和所述额外的副导轨的每一个还包括接合所述锁定臂的至少一个摇臂;
控制器,其配置成顺序地转辙所述主导轨、所述副导轨和所述额外的副导轨,藉此所述至少一个车辆能沿一个方向或另一方向行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在1.2秒与2.5秒之间转辙所述主导轨、副导轨和额外的副导轨中的每一个。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其中所述控制器配置成在2.0秒内转辙所述主导轨、副导轨和额外的副导轨中的每一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转辙部件、副转辙部件和额外的副转辙部件中的每一个均被绕着其相应的主转辙部件轴、副转辙部件轴或额外的副转辙部件轴旋转地驱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导轨、副导轨和额外的副导轨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一对摇臂,各所述摇臂与相应的主框架、副框架和额外的副框架互相连接,并且各构造成能够从用于接合相应锁定臂的锁定位置移动到与所述相应锁定臂隔开的解锁位置,以为所述相应锁定臂的旋转运动做好准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副框架和额外的副框架中的每一个均包括:
枢转致动器底座;
多个横梁,其中至少一个与所述枢转致动器底座互相连接;
多个侧梁,每个所述侧梁均在其相对的端部处连接到所述多个横梁上;以及
一对轴承,各所述轴承均定位在横梁上,并支承所述转辙部件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导轨轨道各包括横挡,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包括横挡而另一个包括平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两个主导轨轨道各包括横挡,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包括横挡且另一个包括平座,并且其中所述至少两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包括横挡且另一个包括平座。
9.一种在多个轨道段之间转辙的方法,包括:
提供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以及
使所述主枢转致动器、副枢转致动器和额外的副枢转致动器中的每一个通电以旋转相应的主转辙部件、副转辙部件和额外的副转辙部件,从而以顺序的方式完成所述第一轨道段、第三轨道段和第五轨道段或以顺序的方式完成所述第二轨道段、第四轨道段和第六轨道段,并且每一个都在1.2秒与2.5秒之间内完成。
10.一种转辙多个导轨以容纳具有在多个可选的轨道段之后的多个地面接合部分的至少一个车辆的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多个主导轨轨道的锁定的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
提供包括多个副导轨轨道的锁定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
解锁所述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
旋转所述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以将所述多个主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主轨道段中的一个;
重新锁定所述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
确认所述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与所述多个主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
解锁所述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
旋转所述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将所述多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副轨道段中的一个;
重新锁定所述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及
确认所述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与所述多个副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提供包括多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的锁定的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
解锁所述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
旋转所述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将所述多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额外的副轨道段中的一个;
重新锁定所述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及
确认所述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与所述多个额外的副轨道段中的一个的连续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其中解锁、旋转、重新锁定和确认的各步骤在1.2秒与2.5秒之间完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其中解锁、旋转、重新锁定和确认的各步骤在2.0秒内完成。
14.一种顺序地转辙多个大致平行的多轨道段以容纳具有多个地面接触件的至少一个车辆的方法,包括:
提供包括多个主导轨轨道的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
提供包括多个副导轨轨道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
提供包括多个额外的副导轨轨道的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
旋转所述可旋转的主转辙部件,以将所述多个主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主轨道段中的一个;
旋转所述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将所述多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并从而完成多个副轨道段中的一个;以及此后
旋转所述额外的可旋转的副转辙部件以将所述额外的多个副导轨轨道中的一个定位在其内,从而完成多个额外的副轨道段中的一个。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其中旋转的各步骤均在1.2秒与2.5秒之间完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车辆包括多个车辆,各车辆以大约每秒四英尺行进并且隔开约四英尺,并且其中旋转的各步骤均在2.0秒内完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11/850,695 US7997540B2 (en) | 2007-09-06 | 2007-09-06 | Fast track switch |
US11/850695 | 2007-09-06 | ||
US11/850,695 | 2007-09-06 | ||
PCT/US2008/071334 WO2009032423A1 (en) | 2007-09-06 | 2008-07-28 | Fast track switch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802306A CN101802306A (zh) | 2010-08-11 |
CN101802306B true CN101802306B (zh) | 2013-01-02 |
Family
ID=39789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80107216.0A Active CN101802306B (zh) | 2007-09-06 | 2008-07-28 | 快速轨道转辙器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7997540B2 (zh) |
EP (2) | EP2832926B1 (zh) |
JP (1) | JP5576794B2 (zh) |
KR (1) | KR101704530B1 (zh) |
CN (1) | CN101802306B (zh) |
ES (2) | ES2573302T3 (zh) |
WO (1) | WO200903242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997540B2 (en) * | 2007-09-06 | 2011-08-16 |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 Fast track switch |
US8020493B2 (en) * | 2008-12-29 | 2011-09-20 |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 Track-switching device and method |
CN102336203B (zh) * | 2010-07-15 | 2014-07-02 | 深圳华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轨道岔道机构 |
CN101967781B (zh) * | 2010-09-17 | 2011-12-21 | 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 | 一种单轨吊道岔 |
CN102530024B (zh) * | 2010-12-30 | 2014-07-30 | 深圳华强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 轨道岔道机构 |
JP5713725B2 (ja) * | 2011-02-23 | 2015-05-07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分岐装置及び軌道系交通システム |
JP5693294B2 (ja) | 2011-02-28 | 2015-04-01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分岐装置及び中央案内式の軌道系交通システム |
US8371227B2 (en) | 2011-07-14 | 2013-02-12 | Disney Enterprises, Inc. | Omnimover ride system with crossing paths |
CN102501890B (zh) * | 2011-10-28 | 2014-03-12 | 成都市新筑路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检查车转轨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KR101195913B1 (ko) * | 2012-05-15 | 2012-11-05 | 김규동 | 철도 분기기의 포인트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철도 분기기 |
JP2016053758A (ja) * | 2014-09-02 | 2016-04-14 | 村田機械株式会社 | 走行車システム |
CH712173A2 (de) * | 2016-02-22 | 2017-08-31 | Swiss Transp Res Inst Ag | Wechselweiche sowie Schienennetz mit mindestens einer solchen Wechselweiche. |
CN107789838A (zh) * | 2016-08-31 | 2018-03-13 | 江苏金刚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新型一带一路变轨机 |
CN107059498A (zh) * | 2017-03-22 | 2017-08-18 | 江苏金刚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一带一路变轨机构及运输装置 |
KR102134335B1 (ko) * | 2017-09-25 | 2020-07-16 | (주)상아개발 | 중량물 이동용 레일 어셈블리 |
US11439921B2 (en) * | 2018-06-25 | 2022-09-13 |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 Multi-dimensional bogie and track system |
KR101941470B1 (ko) | 2018-08-27 | 2019-04-12 | 주식회사 에이엠티 | 모노레일용 절환장치 |
EP3486371B8 (en) | 2018-10-04 | 2021-07-21 | Spinswitch Technologies, S.L. | Rail-switching unit |
CN109811600A (zh) * | 2019-03-12 | 2019-05-28 | 中国铁建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 道岔机构、轨道系统及道岔机构的控制方法 |
CN109954279B (zh) * | 2019-04-01 | 2020-08-11 | 卢沁炜 | 一种游乐设施的轨道转换连接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
EP3739555B1 (de) * | 2019-05-13 | 2022-07-13 | Wincor Nixdorf International GmbH | Wertscheinkassette |
ES2872600B2 (es) * | 2020-04-28 | 2022-10-17 | Univ Malaga | Dispositivo rotatorio de cambio de vías |
US11459706B1 (en) | 2022-03-15 | 2022-10-04 | Robert Mosby | Rapid transit system with wheel in track design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89270A (en) * | 1976-09-17 | 1978-05-16 | Dahlberg Industries | Personal transporation system |
EP0844329A1 (fr) * | 1996-11-20 | 1998-05-27 | Spie Enertrans | Appareil de changement de trajectoire d'un vehicule guide, et installation comprenant un tel appareil |
JP2001040602A (ja) * | 1999-08-03 | 2001-02-13 | Kaho Seisakusho:Kk | モノレールの分岐点構造 |
EP1110837A1 (fr) * | 1999-12-24 | 2001-06-27 | Poma Otis Systemes de Transport, (Société par actions simplifiée) | Dispositif d'aiguillage pour véhicules à effet de sol |
US6273000B1 (en) * | 1999-05-20 | 2001-08-14 | Aerobus International, Inc. | Rail switching system |
CN1339632A (zh) * | 2000-08-21 | 2002-03-13 | 曲兴成 | 铁路轨道辙叉及转辙器 |
CN2730917Y (zh) * | 2004-08-24 | 2005-10-05 | 鞍钢集团铁路修建公司 | 60kg/m钢轨小号码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道岔 |
CN1750959A (zh) * | 2003-02-18 | 2006-03-22 | 阿尔斯托姆费罗维尔利尔股份公司 | 铁路及电车轨道用转辙器或类似物的转辙机械 |
CN1891906A (zh) * | 2005-07-04 | 2007-01-10 | 福斯洛-科吉费尔公司 | 用于铁路轨道的活动转辙器交叉辙叉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887068A (en) * | 1956-02-27 | 1959-05-19 | Cleveland Crane Eng | Overhead monorail system and track switch therefor |
NL254961A (zh) | 1959-08-17 | |||
US3046909A (en) * | 1960-02-24 | 1962-07-31 | Cleveland Crane Eng | Material handling device |
US4016818A (en) * | 1975-09-02 | 1977-04-12 | Ellzey Floyd P | Monorail switch |
JPS621902A (ja) * | 1985-06-25 | 1987-01-07 |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 懸垂式モノレ−ル軌道の回転分岐装置 |
DE3819009A1 (de) * | 1988-06-03 | 1989-12-14 | Veit Transpo Gmbh | Weiche |
US5219395A (en) * | 1992-02-24 | 1993-06-15 | Robert Spieldiener | Monorail transport system |
JP3166319B2 (ja) | 1992-06-30 | 2001-05-14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音声信号伝送方式 |
JPH08296201A (ja) * | 1995-04-26 | 1996-11-12 | Tadashi Nishitani | 両輪両フランジ車輪用分岐器 |
US6022903A (en) | 1998-07-09 | 2000-02-08 | Arco Chemical Technology L.P. | Permanent gas blown microcellular polyurethane elastomers |
JP2001237512A (ja) * | 1999-12-14 | 2001-08-31 | Nitto Denko Corp | 両面回路基板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多層配線基板ならびに両面回路基板の製造方法 |
DE10016015A1 (de) * | 2000-03-31 | 2001-10-04 | Butzbacher Weichenbau Gmbh | Oberbau-Zungenvorrichtung |
KR20030080140A (ko) * | 2002-04-04 | 2003-10-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모니터의 화면 조정 장치 및 방법 |
JP4740603B2 (ja) | 2004-01-23 | 2011-08-03 |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 反射防止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
US7997540B2 (en) * | 2007-09-06 | 2011-08-16 |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 Fast track switch |
JP4737296B2 (ja) | 2009-01-19 | 2011-07-2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入力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装置および方法、情報処理システム、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
-
2007
- 2007-09-06 US US11/850,695 patent/US7997540B2/en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7-28 EP EP14190557.0A patent/EP2832926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7-28 ES ES14190557.0T patent/ES2573302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7-28 CN CN200880107216.0A patent/CN101802306B/zh active Active
- 2008-07-28 KR KR1020107007401A patent/KR101704530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07-28 EP EP08796706.3A patent/EP2201173B1/en active Active
- 2008-07-28 WO PCT/US2008/071334 patent/WO2009032423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8-07-28 ES ES08796706.3T patent/ES2529461T3/es active Active
- 2008-07-28 JP JP2010524072A patent/JP5576794B2/ja active Active
-
2011
- 2011-07-01 US US13/175,675 patent/US837153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089270A (en) * | 1976-09-17 | 1978-05-16 | Dahlberg Industries | Personal transporation system |
EP0844329A1 (fr) * | 1996-11-20 | 1998-05-27 | Spie Enertrans | Appareil de changement de trajectoire d'un vehicule guide, et installation comprenant un tel appareil |
US6273000B1 (en) * | 1999-05-20 | 2001-08-14 | Aerobus International, Inc. | Rail switching system |
JP2001040602A (ja) * | 1999-08-03 | 2001-02-13 | Kaho Seisakusho:Kk | モノレールの分岐点構造 |
EP1110837A1 (fr) * | 1999-12-24 | 2001-06-27 | Poma Otis Systemes de Transport, (Société par actions simplifiée) | Dispositif d'aiguillage pour véhicules à effet de sol |
CN1339632A (zh) * | 2000-08-21 | 2002-03-13 | 曲兴成 | 铁路轨道辙叉及转辙器 |
CN1750959A (zh) * | 2003-02-18 | 2006-03-22 | 阿尔斯托姆费罗维尔利尔股份公司 | 铁路及电车轨道用转辙器或类似物的转辙机械 |
CN2730917Y (zh) * | 2004-08-24 | 2005-10-05 | 鞍钢集团铁路修建公司 | 60kg/m钢轨小号码单开道岔及交叉渡线道岔 |
CN1891906A (zh) * | 2005-07-04 | 2007-01-10 | 福斯洛-科吉费尔公司 | 用于铁路轨道的活动转辙器交叉辙叉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2832926A1 (en) | 2015-02-04 |
CN101802306A (zh) | 2010-08-11 |
JP5576794B2 (ja) | 2014-08-20 |
US7997540B2 (en) | 2011-08-16 |
KR101704530B1 (ko) | 2017-02-08 |
US20090065653A1 (en) | 2009-03-12 |
WO2009032423A1 (en) | 2009-03-12 |
JP2010537893A (ja) | 2010-12-09 |
ES2573302T3 (es) | 2016-06-07 |
US8371538B2 (en) | 2013-02-12 |
KR101704530B9 (ko) | 2025-01-08 |
KR20100065178A (ko) | 2010-06-15 |
EP2832926B1 (en) | 2016-03-16 |
EP2201173A1 (en) | 2010-06-30 |
US20110260009A1 (en) | 2011-10-27 |
ES2529461T3 (es) | 2015-02-20 |
EP2201173B1 (en) | 2014-1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02306B (zh) | 快速轨道转辙器 | |
CN101277744B (zh) | 具有移动基部的娱乐旅行系统轨道 | |
US8490550B2 (en) | Roller coaster with articulable seat backs | |
WO2022042338A1 (zh) | 轨道交通道岔系统 | |
JP6268639B2 (ja) | 交差軌道、及び転換装置 | |
CN204919230U (zh) | 枢轴型道岔结构 | |
JP2010537893A5 (zh) | ||
CN108454651A (zh) | 跨座式单轨替换梁单渡线道岔设备 | |
WO2014068783A1 (ja) | モノレール分岐装置 | |
CN109173279B (zh) | 一种多轨的循环轨道游乐设备 | |
CN106163899A (zh) | 用于车门的活动的踏板 | |
CN206815110U (zh) | 可跨过道路的跨座式可移动轨道梁 | |
CN205777766U (zh) | 一种轨道传动的杠杆式双层车库 | |
CN212016704U (zh) | 一种转马结构 | |
CN105888337B (zh) | 一种轨道传动的杠杆式双层车库 | |
CN112520331B (zh) | 旋转式道岔 | |
CN213031848U (zh) | 一种可提供至少两种游玩姿态的游乐设备 | |
CN206815111U (zh) | 跨座式可移动对接的轨道梁 | |
CN106049925B (zh) | 地面立体存车装置 | |
CN112791421A (zh) | 旋转换轨装置及轨道 | |
CN107178013A (zh) | 跨座式可移动对接的轨道梁及其使用方法 | |
JP2644936B2 (ja) | シーサス分岐器の回転桁 | |
CN110812847B (zh) | 一种转马结构 | |
CN107178012A (zh) | 可跨过道路的跨座式可移动轨道梁及其使用方法 | |
US476720A (en) | Elevated railroad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4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50126 Address after: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after: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C Address before: American California Patentee before: Universal City Studios Lll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