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279400B - 螺母供给方法及螺母供给装置 - Google Patents
螺母供给方法及螺母供给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279400B CN101279400B CN2008100026330A CN200810002633A CN101279400B CN 101279400 B CN101279400 B CN 101279400B CN 2008100026330 A CN2008100026330 A CN 2008100026330A CN 200810002633 A CN200810002633 A CN 200810002633A CN 101279400 B CN101279400 B CN 10127940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nut
- bar
- receiving
- supply bar
-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23P19/001—Article feeders for assembling machines
- B23P19/007—Picking-up and placing mechanism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002—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rticles or work
- B23K11/004—Welding of a small piece to a great or broad piece
- B23K11/0046—Welding of a small piece to a great or broad piece the extremity of a small piece being welded to a base, e.g. cooling studs or fins to tubes or plates
- B23K11/0053—Stud welding, i.e. resistive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11/00—Resistance welding; Severing by resistance heating
- B23K11/36—Auxiliary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eeding Of Articles To Conveyors (AREA)
- Branching, Merging, And Special Transfer Between Conveyors (AREA)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螺母供给方法及螺母供给装置。让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由螺母滑梯(2)运送来的螺母(N)的螺纹孔中,借助该供给杆(3)的前进运动来将螺母(N)供到目的位置。当送来了具有顶端小直径部(3a)进不去的螺纹孔的异常螺母(N’)的时候,防止该异常螺母(N’)被供给杆(3)弹起而飞出。因此,设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螺母接收位置(9)后而停止的状态为等待状态。在异常螺母(N’)被螺母接收室(9)接收的情况下,供给杆(3)前进而成为等待状态时异常螺母(N’)被从螺母接收室(9)朝着前方稍微推出。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螺母供给方法及螺母供给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5-111559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螺母的电阻焊接等中所采用的螺母供给装置。该螺母供给装置中包括:在顶部具有进入螺母的螺纹孔中的小直径部的供给杆和将螺母供给该供给杆的供给管。在该装置中,螺母由供给管送到处于等待状态的供给杆的前方位置,再起动该供给杆让该供给杆前进,顶端小直径部便进入螺母的螺纹孔中,该螺母便这样被供到工件的焊接位置等目的位置。
然而,当直径小于标准螺母的异常螺母通过供给管等螺母运送机构送来的时候,需要做的事情是不将该异常螺母供到目的位置。相对于此,在特许3309245号公报中记载了以下内容:当螺纹孔径比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还小的异常螺母送来的时候,因为该顶端小直径部进不到该螺纹孔中,所以该异常螺母便被该顶端小直径部弹起而飞向前方,这样也就不会将异常螺母供到目的位置了。
在日本专利公报特开2006-75899号公报中记载有以下内容:通过使供给杆大直径基部和顶端小直径部的阶梯部与接着该异常螺母的下一个螺母接合,该供给杆的前进运动就被阻止,因此而防止了将异常螺母供来。
发明内容
但是,在特许3309245号公报的情况下,被供给杆弹起而飞出的异常螺母会飞散到各处,而且也有该异常螺母撞击到前方的工件等而损伤这些工件之虞。
在日本公开专利公报特开2006-75899号公报的情况下,因为从等待状态前进而来的供给杆还保持有一种要向前运动的力量,所以紧接着异常螺母的下一个螺母有时侯会被供给杆弹起而返回到供给管一侧。这种现象在从供给管送来且停留在螺母接收位置的螺母数量变少的情况下更加显著。在该情况下,因为供给杆不与所述下一个螺母接合而是照样前进,所以异常螺母会被供给杆弹起并飞出。
于是,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于:不将异常螺母弹起而使它飞出,即能够防止将该异常螺母供来。
为解决所述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做法如下,即不让供给杆在螺母跟前一侧等待以备供给螺母,而是在让该顶端小直径部进入螺母接收位置的状态下等待。
换句话说,本发明是一种螺母供给方法,其为:螺母接收部件接收由螺母运送机构送来的螺母,让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该螺母的螺纹孔中,借助该供给杆的前进运动来将该螺母供到目的位置。用以将该螺母供到所述目的位置的等待状态,是所述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的螺母接收位置而停止,以便进入由所述螺母接收部件接收的螺母的螺纹孔中的状态。该螺母供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前进步骤,为将所述螺母从所述螺母接收部件供到所述目的位置而让所述等待状态中的供给杆前进;后退步骤,为在所述螺母接收部件从所述螺母运送机构接收下一个螺母,而使所述供给杆后退到比所述螺母接收位置还往后的位置上;以及等待步骤,为使所述供给杆成为所述等待状态而让所述供给杆前进后再停止。
因此,供给杆在前进步骤下将前一个螺母从螺母接收位置供到目的位置,接着再暂时后退到比螺母接收位置还往后的位置来在螺母接收位置接收下一个螺母后,再次前进而进入等待状态。在该供给杆成为等待状态的等待步骤中,若出现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不了螺母的螺纹孔中的异常(例如运送来了螺纹孔径比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还要小的螺母的时候),该异常螺母便由供给杆从螺母接收位置推向前方。在该情况下,在等待步骤中,因为仅是一种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螺母接收位置的状态,所以该异常螺母不会被强烈地弹起而飞向前方。因此,就不会使异常螺母散落在周围,而且,该异常螺母也不会碰撞到前方的工件等而损伤这些工件,当然,也就能够防止将该异常螺母供到目的位置。
适于使用所述螺母供给方法的螺母供给装置,其包括:将螺母运送来的螺母运送机构,接收由所述螺母运送机构运送来的螺母的螺母接收部件,供给杆,顶端具有进入所述螺母的螺纹孔中的顶端小直径部且通过前进运动来将所述螺母接收部件中的螺母供到目的位置,以及杆驱动机构,设所述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的螺母接收位置而停止以便进入由所述螺母接收部件接收的螺母的螺纹孔中的状态为等待状态,让所述供给杆从所述等待状态开始前进以便将所述螺母供到所述目的位置,接着再让所述供给杆后退到比该螺母接收位置还往后的位置以便在所述螺母接收部件从所述螺母运送机构接收下一个螺母,接着再让所述供给杆再次前进后再停止以便成为所述等待状态。
因此,借助杆驱动机构的工作,从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螺母接收位置的等待状态执行所述前进步骤、后退步骤以及等待步骤,而成为原来的等待状态。于是,当出现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不了螺母的螺纹孔中的异常时,在该供给杆成为等待状态的等待步骤中,该异常螺母仅仅被从螺母接收位置推向前方,不会被强烈地弹起而飞向前方。
在螺母供给装置中,最好是,在该供给杆上设有接合部,当所述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不进入螺母接收部件中的螺母的螺纹孔就将该螺母推向前方而成为所述等待状态的时候,该接合部碰到并与接着所述被推出的螺母而来的下一个螺母接触,以便该供给杆不从该等待状态进一步前进。
也就是说,供给杆,不是在前进运动这样的动态下与下一个螺母接合,而是在从螺母接收部件将前一个螺母推向前方而成为等待状态也就是说从停止的静态由于杆驱动机构的起动就要进一步前进时,与下一个螺母接合。因此,避免了在该接合之际该螺母被供给杆弹起,从使供给杆和该螺母可靠地接合这一方面来看是很有利的。而且,因为供给杆的前进运动是由于该接合而被阻止,所以能够适当地排出前一个有异常的螺母(例如小直径的异常螺母)。之后,能够解除所述接合而使供给杆重新成为等待状态。
在螺母供给装置中,最好是,包括异常检测机构,其检测当所述供给杆成为所述等待状态时所述螺母接收部件中的螺母是否已被该供给杆推向前方,当由该异常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螺母已被推出的时候,便中止所述杆驱动机构的起动。
换句话说,当供给杆成为等待状态时螺母接收部件的螺母被该供给杆推向前方,就意味着出现了该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进入不了该螺母的螺纹孔这样的异常。此时,杆驱动机构的起动被中止。因此,能够适当地排出前一个有异常的螺母(例如小直径的异常螺母),使供给杆再次成为等待状态。
最好是,在螺母供给装置中,在所述螺母接收部件上设有朝着所述目的位置开口的螺母出口,该螺母出口被朝着前方旋转而打开的门堵住;当螺母借助所述供给杆的前进运动而朝着前方移动的时候,规定的推动力施加在所述门关闭的方向上,使得该门被该螺母推动而朝着前方打开;在所述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不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中的螺母的螺纹孔就将该螺母推向前方而成为所述等待状态的时候,该螺母靠施加给所述门的推动力被夹在并被保持在所述门与所述供给杆的顶端小直径部之间。
因此,当在供给杆成为等待状态之际出现该顶端小直径部进入不了螺母接收部件中的螺母的螺纹孔的异常时,该异常螺母被供给杆和门夹住并被保持在供给杆和门之间。因此,便避免了该异常螺母飞散到周围。
附图的简单说明
图1是一显示本发明所涉及的螺母供给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立体图。
图3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纵向剖视图。
图4A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中的等待状态下的杆驱动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4B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中的等待状态下的正常时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4C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中的等待状态下的异常时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5A是一显示就要起动螺母供给装置时的杆驱动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5B是一显示就要起动螺母供给装置时的正常时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5C是一显示就要起动螺母供给装置时的异常时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6A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螺母被正常供给时杆驱动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6B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螺母被正常供给时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6C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出现了螺母的供给异常时杆驱动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6D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出现了螺母的供给异常时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7A是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供给杆后退时杆驱动机构的状态的图。
图7B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供给杆后退时接收标准螺母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7C一显示螺母供给装置的供给杆后退时接收异常螺母的螺母接收部分的状态的图。
图8是一显示异常螺母被夹在供给杆和门之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图9是一其它实施例中的与图8相同的异常螺母被夹在供给杆和门之间的状态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补充说明一下,以下各个最佳实施例是本质上最好的示例,本发明对它的应用物或者是它的用途范围没有任何限制。
图1示出了将应该焊接到工件(未示)的螺母N供给到目的位置(在工件上的焊接位置等)的螺母供给装置。在该螺母供给装置中,1是配置在目的位置靠前的螺母接收部件,2是将螺母N送到螺母接收部件1的作为螺母运送机构的螺母滑梯(仅示出了下部),3是将送到螺母接收部件1的螺母N供给到目的位置的供给杆,4是驱动供给杆3的杆驱动机构。
(螺母接收部件)
如图2和图3所示,螺母接收部件1包括将从螺母滑梯2送来的螺母N接住的停止器6。螺母接收室9由该停止器6、位于该停止器6上方的沟道部件7、将该沟道部件7的前面开口的上部堵起来的前面板8构成。在沟道部件7上形成有供给杆3进进出出的杆出入口7a。
螺母接收室9的上端成为接收来自螺母滑梯2的螺母N的螺母入口10,口开着,停止器6和前面板8之间成为螺母出口11,口朝前面开着。该螺母出口11与所述杆出入口7a相向,被朝着前方旋转而打开的门12堵住。也就是说,铰链式轴14跨越到从停止器6下面两侧朝前方突出的轴承部件13上。门12的下端由所述铰链式轴14支承,朝前方旋转就会打开。而且,由作为设置在铰链轴14上的推动机构的反冲弹簧15以规定的推动力推动门12,推动方向是使所述螺母出口11关闭的关闭方向。门12上形成有供给杆3的后述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且朝上方开口的切孔12a。
(螺母运送机构)
作为螺母运送机构的螺母滑梯2形成为管状,其下端通过联接部件16联接在螺母接收部件1上,其上端联接在螺母选出机(未示)上。螺母选出机,选择螺母N来将直径比应该焊接的标准螺母大的螺母排出掉,并且使选出的各个螺母N的表面和背面朝向一定的方向地供给螺母滑梯2。螺母滑梯2使螺母N成为它的螺纹孔水平状态,依次将螺母N送到螺母接收部件1的螺母接收室(螺母接收位置)9中。
(供给杆)
如图1所示,供给杆3插入顶端与螺母接收部件1接合的引导管5中。如图3所示,供给杆3在它的顶端具有进入螺母N的螺纹孔中的小直径部3a、在该顶端小直径部3a与大直径基部的交界处形成有阶梯部(接合部)3b。
(杆驱动机构)
如图1所示,在所述引导管5的基端作为杆驱动机构的双级气缸(串列式气缸)与引导管5结合,且保证该双极气缸与引导管5同轴。双级气缸是一将配置在前侧的长冲程双动式气缸21和配置在后侧的短冲程单动式气缸22串联联接后而构成的。供给杆3的后端结合在双动气缸21的活塞23上。单动气缸22的活塞杆24贯穿双动气缸21的后端与该双动气缸21的活塞23接触。在双动气缸21的前端部和后端部分别设置有工作压力(空气压力)的供排部25、26,单动气缸22的后端部设置有工作压力的供排部27。单动气缸22的工作压力被设定得比双动气缸21低。
杆驱动机构4,如图4A所示,工作压力仅供给后侧的单动气缸22的状态是等待状态。单动气缸22的活塞杆24将双动气缸21的活塞23推向前方,成为仅有供给杆3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螺母接收室(螺母接收位置)的状态,如图4B所示。
杆驱动机构4,若在所述等待状态下接收来自控制机构(未示)的起动信号,则成为工作压力除了被供到后侧单动气缸22以外,还被从后端侧供到前侧双动气缸21的状态,如图5A所示。于是,供给杆3便如图5B和图6B所示那样地前进。
若供给杆3前进到前进端,则如图7A所示,对前侧双动气缸21的工作压力的供给便从后端一侧切换到前端一侧。于是,供给杆3后退。因为加给双动气缸21的工作压力比加给单动气缸22的工作压力高,所以单动气缸22的活塞杆24被推到双动气缸21的活塞23而后退,如图7B所示,顶端小直径部3a成为比螺母接收室9还往后的后退状态。
若供给杆3前进到后退端,则如图4A所示,成为对前侧双动气缸21的工作压力供给被切断,工作压力仅供给到后侧单动气缸22的状态。这样一来,供给杆3便前进后再停止,成为图4B所示的等待状态。
(螺母供给工作(正常时))
在图4A和图4B所示的等待状态下,由螺母滑梯2送来的螺母N在螺纹孔成为水平的状态下由螺母接收室9接收。在该图例中,多个螺母N成为从螺母接收室9到螺母滑梯2上下排成一列一个接着一个的状态。因为工作压力仅供给后侧单动气缸22,所以成为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螺母接收室9的螺母N的螺纹孔中,进一步从门12的切孔12a朝前方突出并停止的状态。
若将起动信号提杆驱动机构4,则如图5A所示,工作压力从后端一侧供给前侧双动气缸21。这样一来,如图5B所示,供给杆3开始前进。这是供给杆3的前进步骤。借助该前进步骤,螺母接收室9中的螺母N抵抗反冲弹簧15的推动而去推门12螺母滑梯2从螺母接收室9朝着前方奔出。如图6B所示,门12被进一步推开,螺母N由供给杆3供向目的位置。
当螺母N到达目的位置时,如图7A所示,将从后端一侧对前侧双动气缸21供给工作压力切换为从后端一侧对前侧双动气缸21供给工作压力。于是供给杆3后退。这是供给杆3的后退步骤。如图7B所示,供给杆3后退到顶端小直径部3a从螺母接收室9退出的状态。于是,下一个螺母N被螺母接收室9接收。
接下来,如图4A所示,成为对前侧双动气缸21的工作压力供给就被切断,工作压力仅供给到后侧单动气缸22的状态。这样一来,供给杆3前进,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螺母接收室9的螺母N的螺纹孔而成为图4B所示的等待状态。这是供给杆3的等待步骤。
(螺母供给工作异常时)
如图7C所示,伴随着供给杆3的后退,螺纹孔径比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还要小的小直径异常螺母N’被螺母接收室9接收,对这这时的情况进行说明。此时,即使供给杆3前进以成为等待状态,顶端小直径部3a也不会进入螺纹孔中。因此,如图4C所示,该异常螺母N’便被供给杆3从螺母接收室9推出到前方。
在这一情况下,供给杆3将异常螺母N’从螺母接收室9推出而成为等待状态(停止),另一方面,因为门12被反冲弹簧15推动向关闭方向,所以如图8所示,异常螺母N’成为被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与成为半开状态的门12夹住的状态。换句话说,因为异常螺母N’不会被供给杆3弹起并飞出,而且,成为被供给杆3和门12保持住的状态,夹住的状态,所以异常螺母N’就不会从螺母接收室9溢出而飞散在周围。
接着异常螺母N’的下一个螺母N成为在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外周面被接收住的状态。若在该状态下将起动信号加给杆驱动机构4,则如图5A所示,工作压力被从后端一侧供给到前侧双动气缸21,其结果是,供给杆3就要前进。此时,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和接着它的大直径基部之间的阶梯部(接合部)3b与下一个螺母N的边角接合(图5C)。
这里,前面板8的下端高度(螺母接收室9的螺母出口11的上缘高度)被设定为:螺母N不会从供给杆3和前面板8之间的缝隙朝前方飞出那么大。因此,已与所述下一个螺母N接合的供给杆3,便不管所述起动信号的输出如何,被该螺母N阻止不前进了(图6C、图6D)。也就是说,成为锁紧状态。
于是,能够将被供给杆3和门12夹住的异常螺母N’除去,之后利用复原开关(未示)使供给杆3回到等待状态。也就是说,由于复原开关的投入,从后端侧向前侧双动气缸21的工作压力供给被切换为从前端侧将工作压力供给前侧双动气缸21,供给杆3后退到比螺母接收室9还往后的位置,下一个螺母N被螺母接收室9接收(图7B的状态)。接下来,成为对前侧双动气缸21的工作压力供给被切断,借助后侧单动气缸22的工作,供给杆3前进,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螺母接收室9的螺纹孔而成为如图4B所示的等待状态。
重要的是,当出现异常螺母N’时,供给杆3不是以前进运动这样的动态与下一个螺母N接合,而是从将前一个异常螺母N’推出成为等待状态开始亦即从停止的静态开始要进一步前进时与下一个螺母N接合。
换句话说,在供给杆3正在前进的动态下该阶梯部3b与下一个螺母N的边角接触的时候,有供给杆3保持着前进的趋势要将下一个螺母N弹向上方,供给杆3照样前进的可能性。相对于此,在所述实施例中,从供给杆3停止的状态开始要进一步前进的时候,因为与下一个螺母N接合,所以在该接合之际避免了该螺母N由供给杆3弹向上方,供给杆3便与该螺母N可靠地接合。
(其它实施例)
在所述实施例中,当出现异常螺母N’时,通过使供给杆3与下一个螺母N接合来阻止供给杆3前进,而在该实施例中的做法是,设置异常检测机构来使杆驱动机构4的起动中止。
换句话说,如图9所示,符号31是作为异常检测机构的接近开关,门12朝着前方离开沟道部件7时输出开门信号。若当杆驱动机构4处于等待状态的时候,从该接近开关31输出开门信号,则控制机构(未示)便向杆驱动机构4输出起动中止信号。在此时的等待状态下输出的开门信号,换句话说就是检测有异常螺母N’的信号。
因此,若在等待状态下异常螺母被推出,则杆驱动机构4的起动被中止,供给杆3便不前进了,所以和上述实施例一样,能够除去被夹在供给杆3和门12之间的异常螺母N’,使供给杆3再次成为等待状态。
补充说明一下,在所述实施例中,采用了双级气缸作为杆驱动机构4。还可以这样做,双动气缸采用1个,在该气缸内的后端装入一个弹簧,在供给杆3的后退步骤中,压缩该弹簧来让顶端小直径部3a后退到比螺母接收室9还往后的位置,之后再借助该弹簧的弹簧力,让供给杆3前进并达到等待状态的位置。还能够采用伸缩筒型气缸等各种带中间停止功能的气缸、电动气缸,种类和形式不问。
作为异常检测机构的接近开关可以是这样的,当由供给杆3将异常螺母N’从螺母接收室9推出,门12成为半开时,能够感知已成为半开状态的门12。接近开关也可以是这样的开关,即能够检测出门12已经打开的限位开关,种类和形式不问。
Claims (5)
1.一种螺母供给方法,螺母接收部件(1)接收由螺母运送机构(2)送来的螺母(N),让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该螺母(N)的螺纹孔中,借助该供给杆(3)的前进运动来将该螺母(N)供到目的位置,其特征在于:
用以将该螺母(N)供到所述目的位置的等待状态,是所述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以进入由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接收的螺母(N)的螺纹孔中的方式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的螺母接收位置(9)而停止的状态,
该螺母供给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前进步骤,为将所述螺母(N)从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供到所述目的位置而让所述等待状态中的供给杆(3)前进;
后退步骤,为由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从所述螺母运送机构(2)接收下一个螺母(N),而使所述供给杆(3)后退到比所述螺母接收位置(9)还往后的位置上;以及
等待步骤,为使所述供给杆(3)成为所述等待状态而让所述供给杆(3)前进后再停止。
2.一种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部件:
将螺母(N)运送来的螺母运送机构(2),
接收由所述螺母运送机构(2)运送来的螺母(N)的螺母接收部件(1),
供给杆(3),顶端具有进入所述螺母(N)的螺纹孔中的顶端小直径部(3a)且通过前进运动来将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中的螺母(N)供到目的位置,以及
杆驱动机构(4),设所述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以进入由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接收的螺母(N)的螺纹孔中的方式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的螺母接收位置(9)而停止的状态为等待状态,让所述供给杆(3)从所述等待状态开始前进以便将所述螺母(N)供到所述目的位置,接着再让所述供给杆(3)后退到比所述螺母接收位置(9)还往后的位置以便由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从所述螺母运送机构(2)接收下一个螺母(N),接着再让所述供给杆(3)再次前进后再停止以便成为所述等待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该供给杆(3)上设有接合部,当所述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不进入螺母接收部件(1)中的螺母(N’)的螺纹孔就将该螺母(N’)推向前方而成为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的螺母接收位置(9)并停止的状态时,该接合部与接着被推出的螺母(N’)而来的下一个螺母(N)接触,以便该供给杆(3)不从所述停止的状态进一步前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异常检测机构,其检测当所述供给杆(3)成为其顶端小直径部(3a)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的螺母接收位置(9)而停止的状态时,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中的螺母(N’)是否已被所述供给杆(3)推向前方,当由该异常检测机构检测出所述螺母(N’)已被推出的时候,便中止所述杆驱动机构(4)的起动。
5.根据权利要求2到4中之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螺母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上设有朝着所述目的位置开口的螺母出口(11),该螺母出口(11)被朝着前方旋转而打开的门(12)堵住,所述门(12)的下端由铰链轴(14)支承;
当螺母(N)借助所述供给杆(3)的前进运动而朝着前方移动使得所述门(12)被所述螺母(N)推动而朝着前方打开时,作为设置在所述铰链轴(14)上的推动机构的反冲弹簧(15)以规定的推动力施加在所述门(12)关闭的方向上,
当所述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不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中的螺母(N’)的螺纹孔就将该螺母(N’)推向前方而成为进入所述螺母接收部件(1)的螺母接收位置(9)并停止的状态时,该螺母(N’)靠施加给所述门(12)的推动力被夹在并被保持在所述门(12)与所述供给杆(3)的顶端小直径部(3a)之间。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7-097274 | 2007-04-03 | ||
JP2007097274A JP4315989B2 (ja) | 2007-04-03 | 2007-04-03 | ナット供給方法及びナット供給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279400A CN101279400A (zh) | 2008-10-08 |
CN101279400B true CN101279400B (zh) | 2011-07-20 |
Family
ID=397967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08100026330A Active CN101279400B (zh) | 2007-04-03 | 2008-01-10 | 螺母供给方法及螺母供给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896194B2 (zh) |
JP (1) | JP4315989B2 (zh) |
CN (1) | CN101279400B (zh) |
CA (1) | CA260803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372155A (zh) * | 2010-08-11 | 2012-03-14 |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 螺丝供应异常自动检测方法 |
JP5672182B2 (ja) * | 2011-07-14 | 2015-02-18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ナット並べ装置 |
CN102398152B (zh) * | 2011-11-25 | 2013-07-17 | 长春工业大学 | 液化石油气瓶阀锁紧螺母装配工作台 |
CN104670885B (zh) * | 2015-01-30 | 2017-01-04 | 无锡惠发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多工位压缩/复原阀阀片送料装置 |
CN104648962B (zh) * | 2015-01-30 | 2016-08-24 | 无锡惠发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压缩/复原阀阀片切出装置 |
CN104648961B (zh) * | 2015-01-30 | 2016-08-24 | 无锡惠发特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减震器用压缩/复原阀阀片切出装置 |
CN108466824A (zh) * | 2018-04-03 | 2018-08-31 | 上海兰盈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凸焊方形螺母自动输送结构 |
JP6629380B2 (ja) * | 2018-04-11 | 2020-01-15 | セキ工業株式会社 | 部品整送装置 |
JP6452015B1 (ja) * | 2018-05-17 | 2019-01-16 | 青山 省司 | 軸状部品用供給ロッドおよび供給方法 |
CN108689114A (zh) * | 2018-06-09 | 2018-10-23 | 海盐四通管件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机械手用料盘装置 |
CN109014528B (zh) * | 2018-07-10 | 2021-08-20 | 浙江海洋大学 | 一种螺母自动给料点焊机 |
JP7090331B2 (ja) * | 2018-09-05 | 2022-06-24 | セキ工業株式会社 | ナット供給装置 |
JP7068227B2 (ja) * | 2019-04-15 | 2022-05-16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締結装置 |
JP7306352B2 (ja) * | 2020-08-28 | 2023-07-11 |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 フランジナット姿勢制御装置 |
CN111906027A (zh) * | 2020-09-17 | 2020-11-10 | 广州东津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螺母输送机上的螺母筛选方法及螺母筛选装置 |
CN113859922B (zh) * | 2021-09-10 | 2023-03-24 |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螺母供给器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763173A (en) * | 1953-07-20 | 1956-09-18 | Detroit Power Screwdriver Comp | Nut holding and centering means for nut driving machine |
US4020316A (en) * | 1975-08-22 | 1977-04-26 | Fastener Industrie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nuts to be welded to a base |
JPS6099086U (ja) | 1983-12-10 | 1985-07-05 | 長尾 哲也 | スポツト溶接機における部品供給装置 |
US4943098A (en) * | 1987-06-26 | 1990-07-24 | Yoshitaka Aoyama | Parts supplying apparatus |
US5191691A (en) * | 1988-08-15 | 1993-03-09 | Yoshitaka Aoyama | Apparatus for feeding slender parts |
US5230141A (en) * | 1989-01-25 | 1993-07-27 | Yoshitaka Aoyama | Device for feeding apertured parts |
JPH02307684A (ja) | 1989-05-20 | 1990-12-20 | Yoshitaka Aoyama | 部品供給装置における作動制御方法および装置 |
US5007795A (en) * | 1989-10-06 | 1991-04-16 | Yajima Kogyo, Inc. | Supply head of nut feeder |
JP2509103B2 (ja) * | 1991-02-23 | 1996-06-19 | 好高 青山 | 部品供給装置 |
JPH0938780A (ja) | 1995-07-28 | 1997-02-10 | Aichi Kiko Kk | スポット溶接機 |
JPH1043870A (ja) * | 1996-07-31 | 1998-02-17 | Seki Kogyo Kk | ナット用抵抗溶接装置の可動電極部構造 |
JP3309245B2 (ja) | 1996-12-28 | 2002-07-29 | 好高 青山 |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ナットの供給方法とその装置 |
KR100765243B1 (ko) * | 2000-09-09 | 2007-10-17 | 요시타카 아오야마 | 관통구멍을 보유한 부품의 자동공급 방법 및 장치 |
US7559435B2 (en) | 2003-09-16 | 2009-07-14 | Seki Kogyo Co., Ltd. | Nut feeder |
JP4182031B2 (ja) | 2003-09-16 | 2008-11-19 | セキ工業株式会社 | ナット供給装置 |
JP3985237B2 (ja) | 2004-09-11 | 2007-10-03 | 好高 青山 | 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ナットの供給制御方法 |
-
2007
- 2007-04-03 JP JP2007097274A patent/JP4315989B2/ja active Active
- 2007-10-15 US US11/872,512 patent/US7896194B2/en active Active
- 2007-10-17 CA CA2608037A patent/CA2608037C/en active Active
-
2008
- 2008-01-10 CN CN2008100026330A patent/CN101279400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080245808A1 (en) | 2008-10-09 |
CA2608037C (en) | 2012-04-24 |
JP4315989B2 (ja) | 2009-08-19 |
CA2608037A1 (en) | 2008-10-03 |
US7896194B2 (en) | 2011-03-01 |
JP2008254847A (ja) | 2008-10-23 |
CN101279400A (zh) | 2008-10-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279400B (zh) | 螺母供给方法及螺母供给装置 | |
CN102233512B (zh) | 紧固部件的排列供给装置 | |
JP2008529800A (ja) | 処理装置にファスナを給送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00512213A (ja) | 接合装置に使用する供給ヘッド | |
JPH07315554A (ja) | 部品の高速整送装置 | |
US6575347B2 (en) | Rivet feed slider | |
EP3760558B1 (en) | Part alignment and transport device | |
EP0130076B1 (en) | Riveting machines | |
JPS6339597Y2 (zh) | ||
DE1952466A1 (de) | Geraet zur Verarbeitung von Bolzen,Stiften u.dgl. | |
KR100734604B1 (ko) | 너트 공급장치 | |
JP4614174B2 (ja) | 部品送出装置 | |
DE102021120006B4 (de) | Zuführeinrichtung, Anordnung und Verwendung einer solchen Anordnung | |
CN116583378A (zh) | 预分离装置、接合设备和用于运行接合设备的方法 | |
JP2000317644A (ja) | 複式溶接機への部品供給方法 | |
CN104310031A (zh) | 嫁接套管自动排列输送装置 | |
CN211053033U (zh) | 一种密封圈上料机 | |
JP2022120002A (ja) | ナット供給装置 | |
CN210235442U (zh) | 轴承包装上料机构 | |
JP2008179471A (ja) | 部品搬送通路装置 | |
JP2007167947A (ja) | 軸状部品の供給装置 | |
CN107792639B (zh) | 一种喷管进料方法 | |
CN209740160U (zh) | 一种小球自动装载装置 | |
JP2019085267A (ja) | 部品供給制御ユニット | |
JP5226555B2 (ja) | ナット供給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