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1078975A -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1078975A CN101078975A CNA2007101045902A CN200710104590A CN101078975A CN 101078975 A CN101078975 A CN 101078975A CN A2007101045902 A CNA2007101045902 A CN A2007101045902A CN 200710104590 A CN200710104590 A CN 200710104590A CN 101078975 A CN101078975 A CN 10107897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rinting
- page
- data
- print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8—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in client-server-printer device configur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7—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the user being informed about print result after a job submiss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1—Improving printing perform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18—Reducing or saving of used resources, e.g. avoiding waste of consumables or improving usage of hardware resour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59—Print job monitoring, e.g. job statu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Recor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For Print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其目的是避免打印中途停止打印操作而导致在打印介质上出现条纹或不均匀。一种用于创建打印数据以用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并将所创建的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的打印控制设备包括:判断装置,用于判断是否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和传输控制装置,用于当判断装置判断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按页传输打印数据,而当判断装置判断不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传输由一个页面的打印数据划分成的每个打印数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打印机驱动器通常安装在用于对字符、表格和图像等的数据进行打印处理的打印控制设备上。当通过诸如喷墨打印设备之类的打印设备进行打印时,通过使用安装在打印控制设备上的各种应用软件,创建字符、绘图等的图形图像数据和自然图像等的图像数据。基于通过操作系统(OS)由应用软件提供的图像数据,打印机驱动器接收绘制指令。在存储器上,基于绘制指令创建(光栅化)RGB数据的多灰度图像数据,该数据要被转换成青色(C)、品红(M)、黄色(Y),黑色(K)等的多值信息。之后,打印机驱动器使该数据经过诸如抖动、误差扩散(ED)等伪灰度处理,降低每一个像素的灰度数量,例如,由8位降至2位,然后,将该数据转换成可由打印设备进行分析的打印命令数据,以便将打印命令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打印机驱动器执行的这些系列处理称为打印命令生成处理。
一般打印机驱动器将一个页面分成多个区,该区称为带,将各区光栅化为位图,然后使带位图的每行经历打印命令数据转换处理,以便将打印命令传输到打印设备。也就是,完成页面顶部的带的光栅化之后,执行打印命令生成处理,在每行将打印命令传输到打印设备。从而,通过此方法,能够比在完成一个页面全部的光栅化之后执行打印命令生成处理的方法更早地启动打印,并提高全部打印的处理速度。另外,该方法进行光栅化所使用的存储器区域比一次对一个页面全部进行光栅化的方法所用存储器区域更小。
也就是,在诸如喷墨打印设备的低价位打印设备中,不能够确保有足够的存储器容量。因此,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形,即,在打印前不能一次接收对于一个页面的全部打印数据。在这样的打印设备中,存储器被设置成根据打印头要使用的喷嘴数而存储用于一个扫描或数个扫描的打印命令,当存储器填满打印命令或接收固定数量的打印命令时,打印操作开始。
另一方面,当用户所用主计算机的运算处理速度较低时,或打印需要复杂图像处理的数据时,生成打印命令要花费很长时间,有时,打印命令生成速度低于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也就是,打印设备不能启动打印操作,即,不能启动打印头的扫描,直至接收固定数量的打印命令为止,从而,在传输足够的打印命令之前,打印操作一直停止。因此,根据用于打印的墨水或打印介质的种类,当打印头停止于打印中途时,在已打印部分与重新开始打印部分之间的连接部分有时会出现不均匀或条纹(此后也称之为打印不均匀)。
常规已知的一种技术(日本专利No.3397350)为了避免出现上述问题,在即便经过一定时间打印设备也不能接收固定数量的打印命令的情形中,缩减打印头要使用的喷嘴数量并执行打印扫描。在即便经过预定时间存储器也没有填满打印命令,或未能接收到固定数量的打印命令的情形中,缩减所用喷嘴数量,执行打印扫描,从而防止打印中断导致打印不均匀。
然而,根据应用软件或图像数据的种类,在数据需要进行极其复杂的图像处理等的情形中,打印设备有时在很长时间内根本不能接收打印命令。在此情形中,即便经过预定时间,也不能执行打印,即使缩减所用喷嘴数量也是如此,当接收打印命令后重新启动打印时,不可避免打印不均匀。
另外,还存在一次生成所有打印命令以将打印命令传输到打印设备的技术。然而,在存在多个页面的打印数据的情形中,在对于多个页面的打印数据的打印命令生成处理结束后,启动打印,从而拉长了启动打印前的等待时间,从而,降低了全部打印的处理速度。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发明,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在一个页面的打印中途停止了打印操作也能抑制打印质量降低的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创建打印数据以用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和将所创建的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的打印控制设备,包括:打印模式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操作人员设置的打印条件,设置打印模式;判断装置,用于基于打印模式设置装置所设置的打印模式的内容,判断是否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和传输控制装置,用于当判断装置判断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按页传输打印数据,而当判断装置判断不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传输由一个页面的打印数据划分成的每个打印数据。
根据上述结构,即使在页面中途中断了打印,判断中断是否导致打印不均匀,或打印中断是否对打印图像质量产生影响,从而,能够判断是否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因此,当打印中断对打印图像质量产生影响时,传输对于一个页面的打印数据,从而,能够防止打印设备在页面中途出现打印操作中断。结果,能够避免在打印介质上出现条纹或不均匀,可执行高质量打印。也就是,即使打印操作停止很长时间,也有可能根据打印中要用的墨水或打印纸张的种类、以及打印结果质量设定,不在打印结果中引起不均匀或条纹。从而,基于是否生成打印不均匀的条件,判断是否要按页传输打印数据。
结合附图,通过以下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透视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墨盒的透视图;
图4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电路的框图;
图5由图5A和5B组成,图5A和5B是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命令生成处理的流程图;
图6A和6B各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用于设置打印模式的用户界面屏幕;以及
图7的表格表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页面假脱机标志的判断条件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
图1是例示根据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打印系统的框图。
附图标记100表示设置有打印控制设备的主计算机,105表示诸如喷墨装置之类的打印设备,104表示监视器,106表示诸如键盘的输入设备。打印设备105、监视器104和键盘106通过电缆或无线电与主计算机100连接。主计算机100具有多个应用软件101(诸如字处理、电子表格、因特网浏览器)、打印机驱动器103和操作系统(OS)102。另外,主计算机1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PU)108;硬盘(HD)107;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9;只读存储器(ROM)110;和用于将它们彼此连接的数据总线111。
这些硬件可运行软件,通过多个应用软件101对发送到OS 102并表示输出图像的绘制指令组(图像绘制指令、文本绘制指令和图形绘制指令)进行处理。然后,由打印机驱动器103创建打印数据。打印设备105对从主计算机100接收的打印数据进行分析,并基于分析结果执行打印。打印按这样的方式进行,即,当打印头沿相对于打印介质的主扫描方向扫描移动并且打印介质沿副扫描方向移动时,墨滴从打印头喷嘴喷出以附着到打印介质上。
监视器104显示出用于设置打印模式的用户界面(UI),以便对打印设备105进行控制。在UI屏幕上,用户通过诸如键盘106之类的输入装置,根据设置屏幕执行对于打印模式的输入操作,并能够向主计算机100发出指令。主计算机100能够基于打印模式的设置内容对打印设备105进行控制。
在主计算机100上的多个应用软件创建诸如字符的文本数据、诸如绘图的图形数据和诸如自然图像的图像数据,作为输出图像数据。
多个应用软件101向OS 102发送输出请求,并向OS 102发出绘制指令组(由文本绘制指令、图形绘制指令和图像绘制指令构成,表示输出图像)。然后,OS 102接收来自多个应用软件101的输出请求,以向与打印设备105对应的打印机驱动器103发出输出请求。在从OS 102发送输出请求之后,打印机驱动器103执行初始化处理,确保用于带的工作区域,并将确保区域的坐标数据(带尺寸数据)传输到OS 102。从而,输出所创建的输出图像数据。
图2是可应用于本实施例的喷墨打印设备IJRA的透视图。
滑架HC随着驱动马达213的正常和反向旋转而移动,通过驱动力传动齿轮209至211与导螺杆205的螺旋槽204接合,并由导轨203支撑,以便沿箭头a和b所示方向(主扫描方向)往复运动。将具有内置打印头IJH和墨容器IT的集成型喷墨墨盒IJC安装在滑架HC上。此外,在本实施例中,将墨容器IT和打印头IJH彼此集成地形成,以便构成可互换的墨盒IJC。然而,也可采用墨容器IT与打印头IJH可彼此分离的结构。
压纸板202使打印介质P沿滑架HC的移动方向紧压住压纸卷轴200。光电耦合器207和208检查是否出现滑架的杆206,以检测是否达到例如执行切换马达213旋转方向的原始位置。
用于覆盖打印头IJH前表面的帽构件222由构件216支撑,打印头的吸引恢复由用于吸引帽的内侧的吸引设备215通过帽内部开口223执行。通过构件219清洁片217沿前后方向移动。清洁片217和构件219由机体支撑板218支撑。另外,杆221用于启动吸引恢复的吸引,随着与滑架相接合的凸轮220的移动而移动,杆221的移动通过例如通过离合器切换由驱动马达施加的驱动力的已知的传动机制进行控制。
当滑架处在原始位置侧的区域中时,覆盖、清洁和吸引恢复均通过导螺杆205的作用在相应位置执行。然而,覆盖、清洁和吸引恢复均可以按已知定时执行。
图3是墨盒IJC的透视图,其中,墨容器和打印头可彼此分离。在墨容器IT中设置有用于保持墨水的纤维状或多孔状吸墨体。
在墨盒IJC中,墨容器IT和打印头IJH可沿分界线K彼此分离。在墨盒IJC上安装有电极(未示出),其接收当将墨盒IJC安装在滑架HC上时从滑架HC侧提供的电信号。由该电信号驱动打印头IJH,以便从喷墨口行300的喷口喷墨。
图4是例示喷墨打印设备的控制电路的框图。在图4中,附图标记400表示用于输入打印信号的接口,401表示MPU(微处理器单元),402表示ROM,403表示用于存储各种数据(打印信号、要提供给打印头的打印数据等)的DRAM。ROM 402存储要由MPU 401执行的控制程序。附图标记404表示门阵列(G.A.),用于对到打印头IJH的打印数据的提供进行控制,该门阵列执行在接口400、MPU 401和DRAM 403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附图标记409表示用于承载打印头IJH的托架马达,408表示用于承载打印纸的输送马达。另外,附图标记405表示用于驱动打印头的头驱动器,406和407表示分别用于驱动输送马达408和托架马达409的马达驱动器。
打印信号被输入到接口400,以便在G.A.404与MPU 401之间转换成用于打印的打印数据。将打印数据临时存储在DRAM 403中,直至其数量达到用于驱动打印头的数量。然后,驱动马达驱动器406和407,根据传输到头驱动器405的打印数据驱动打印头,执行打印。
图5A和5B是表示根据本实施例的打印命令生成处理的流程图。关于该实施例,在使用利用操作系统的光栅化功能的带状化(banding)型打印机驱动器的情形中的操作将被描述为打印操作。
打印机驱动器103从OS 112接收输出请求,以便执行初始化处理。当启动初始化处理时,判断是否要按页传输打印命令(此后还称之为页面假脱机处理)(S501)。当需要页面假脱机处理时,将“ON”设置到页面假脱机标志中(S502)。当不需要页面假脱机处理时,将“OFF”设置到页面假脱机标志中(S503)。
图6A和6B各表示在监视器104上显示出的、用于设置对打印设备105进行控制的打印模式的用户界面(UI)屏幕。通过该屏幕,判断是否需要页面假脱机处理。
如图6A所示,可通过UI设置各种打印模式,诸如包括打印中所要使用的墨水种类、打印介质种类、打印结果质量和打印介质尺寸的打印模式。在本实施例中,所配置的项表示“要用于打印的墨水的种类”、“打印介质的种类”、“打印质量”和“打印介质的尺寸”。在“要用于打印的墨水的种类”中,可选择“颜料墨”或“染料墨”。在“打印介质的种类”中,可选择“普通纸”或“光泽纸”。在“打印质量”中,可选择“高质量”或“低质量”。在“打印介质的尺寸”中,可选择“A4”、“A3”和“明信片”中的任意一种。
此外,要设置的元素并不局限于上述元素。例如,诸如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等的数据的类型可应用于要设置的元素。
另外,作为上述判断条件,可采用这样的判断,即,如果关于打印处理中图像分辨率信息或页面尺寸设置的对象图像数据的处理量很小,则打印机驱动器的处理速度比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足够高,打印头几乎不会停止。
将关于根据打印模式中的打印设置是否将“ON”设置到页面假脱机标志中的判断条件制成数据库,该数据库需要事先配置在打印机驱动器103中。然后,在页面假脱机模式判断处理(S501)中,根据判断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页面假脱机模式。
图7所示表格显示出页面假脱机标志的判断条件示例。例如,在使用颜料墨的情形中,当中断打印时,有可能出现打印不均匀,但在使用染料墨的情形中,当中断打印时几乎不会出现打印不均匀。因此,当使用染料墨时,页面假脱机标志变成“OFF”。另外,在根据打印条件的组合使驱动器的处理时间足够短且驱动器的处理速度比打印设备的打印速度足够高的情形中,页面假脱机标志变为“OFF”。例如,在普通纸上使用颜料墨进行打印的情形中,如果选择“低质量”,则由于在这种组合中驱动器的处理时间足够短,页面假脱机标志变为“OFF”。
如图6A所示,当选择“颜料墨”、“光泽纸”、“高质量”和“A4”时,页面假脱机标志变为“ON”。
此外,在UI屏幕上可提供用于设置是否执行页面假脱机模式处理的设置手段。图6B显示出一个UI屏幕示例,其用于设置具有用来选择是否执行页面假脱机处理的项的打印模式。在本实施例中,在“按页传输打印数据”的项中,可选择“传输”、“不传输”和“自动检测”。在此情形中,仅当选择“自动检测”时,判断是将“ON”还是将“OFF”设置到事先配置的页面假脱机标志中。
再次参见图5A和5B,打印机驱动器103相继将自OS 102传输的绘制指令组以RGB 24位格式光栅化到带存储器上(S504)
然后,将所有绘制指令光栅化之后,在每个扫描行,使带存储器的内容经过颜色转换处理(S505)。这里,OS 102将带尺寸内的给定绘制指令组传输到打印机驱动器103。
在本实施例中,主计算机100中的打印机驱动器103为不具有页面描述语言的光栅型打印设备105执行图像展开处理。在此情形中,在主计算机100上通常不会安装有能够展开全部页面的绘制指令的足够的存储设备,因此,按称为带的每个单元在存储器上创建图像,其中,将一个页面按照横向长和窄的形式划分成带。因此,需要确保用于带的工作区。
然后,将图像转换成CMYK数据,以经过量化处理,最后经过用于将该数据转换成打印命令格式的打印命令生成处理,打印设备105能够以该打印命令格式进行打印(S505)。
接下来,判断在打印命令生成处理后页面假脱机标志是否为“ON”(S506)。当该标志为“ON”时,在生成的打印命令的存储处理中,将生成的打印命令存储在存储器109和HD 107中确保的区域中(S507)。
当该标志为“OFF”时,通过使用假脱机程序功能,操作系统102将生成的打印命令传输到打印设备105(S508)。
通过用于在每个扫描行将带存储器的内容转换成打印命令的转换处理(S505)和页面假脱机标志,以带存储器的高度,重复进行向打印设备传输打印命令(S508)的处理或在确保区域存储打印命令(S507)的处理。
判断对于一个带的处理是否结束(S509),在完成对于一个带的处理后,打印机驱动器103将处理返回到OS 102。对于每个带,OS 102重复发出多个应用软件101所创建的一个页面中所有绘制指令组,以便执行对于一个页面的处理。
打印机驱动器103判断对于所有带的处理是否结束(S510),并在对于所有带的处理结束时,检查页面假脱机标志(S511)。
当页面假脱机标志为“ON”时,对一个页面执行打印命令生成处理(S505)和打印命令存储处理(S507),完成对于一个页面的打印命令的存储。因此,通过使用操作系统102的假脱机程序功能,将已存储的对于一个页面的打印命令读出,以便传输到打印设备105(S512)。检查是否完成了对于所有存储的打印命令数据的传输(S513),当所有打印命令数据的传输结束时,将处理返回到OS102,通知页面结束(S514)。
如上所述,在即便在页面中途中断了打印也不会对打印质量产生影响的情形中,或在根据设置数据处理量不大、从而处理速度比打印速度足够高使得不会中断打印的情形中,将在每个扫描行生成的打印命令传输。另一方面,当不满足上述条件时,可按页将打印命令传输到打印设备。将对于一个页面的打印命令集中传输,从而,能够防止在打印设备中打印操作在页面的中途中断,并可防止在打印介质上出现条纹或不均匀。结果,能够以高质量执行打印。也就是,即便打印操作停止很长时间,也有可能根据打印中要使用的墨水或打印纸的种类或对于打印结果的质量设置,在打印结果中不产生任何不均匀或条纹。也就是,基于产生或不会产生打印不均匀的条件,判断是否按页传输打印数据。
另一方面,在页面假脱机标志为“OFF”的情形中,由于已结束对于相应页面的打印命令的传输,将处理返回到OS 102,并通知页面结束。
在从打印机驱动器接收页面结束的通知之后,OS 102开始下一个页面的光栅化处理。因此,在传输一个页面的打印命令期间,尽可能少执行其他处理,从而能防止减慢传输处理速度。
当完成发出由多个应用软件101创建的处在所有页面中的所有绘制指令组(S515)时,OS 102向打印机驱动器103发出打印结束指令,打印机驱动器结束打印命令生成处理。
此外,在该实施例中,在一个页面的处理中途,在打印开始时基于页面假脱机处理判断装置的判断在页面假脱机标志中设置的值并没有发生改变。也就是,在本实施例中,在切换处理的定时执行对于页面假脱机标志的检查处理。然而,在本发明中,该检查可仅在打印开始时执行。可存在两个流程,即,继续执行仅在页面假脱机标志为“ON”的情形中可适用的处理,和继续执行仅在页面假脱机标志为“OFF”的情形中可适用的处理。
另外,即便在打印开始时根据打印设置信息判断执行页面假脱机处理的情形中,也可能不执行页面假脱机处理。也就是,在打印前对一个页面的所有绘图命令信息进行分析,仅在存在处理位图数据的指令的情形中执行页面假脱机处理,而在仅存在其他指令的情形中丢弃页面假脱机标志。在此情形中,不执行页面假脱机处理。
如上所述,设置用于生成打印命令的打印命令生成装置,从而,能够判断是否生成打印命令并向打印设备按页传输打印命令。
尽管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应该理解,本发明并不限于所披露的示例性实施例。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应被给予最宽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这样的修改和等效结构及功能。
Claims (7)
1.一种打印控制设备,用于创建打印数据以用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并将所创建的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该打印控制设备包括:
打印模式设置装置,用于基于操作人员设置的打印条件,设置打印模式;
判断装置,用于基于打印模式设置装置所设置的打印模式的内容,判断是否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和
传输控制装置,用于当判断装置判断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按页传输打印数据,而当判断装置判断不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传输由一个页面的打印数据划分成的每个打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的打印控制设备,其中,判断装置基于每个设置的打印模式不同的每个页面的打印中途中断对打印图像质量产生影响的条件,判断是否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
3.根据权利要求2的打印控制设备,其中,所述条件为要用于打印的墨水的种类、打印介质的种类、打印质量和打印介质的尺寸。
4.一种打印控制方法,用于创建打印数据以用打印设备进行打印,并将所创建的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该打印控制方法包括:
打印模式设置步骤,用于基于操作人员设置的打印条件,设置打印模式;
判断步骤,用于基于打印模式设置步骤所设置的打印模式的内容,判断是否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和
传输控制步骤,用于当判断步骤判断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按页传输打印数据,而当判断步骤判断不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传输由一个页面的打印数据划分成的每个打印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的打印控制方法,其中,判断步骤基于每个设置的打印模式不同的每个页面的打印中途中断对打印图像质量产生影响的条件,判断是否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5的打印控制方法,其中,所述条件为要用于打印的墨水的种类、打印介质的种类、打印质量和打印介质的尺寸。
7.一种用来使打印控制设备执行打印控制处理的程序,所述打印控制处理创建打印数据以便由打印设备进行打印,以及将所创建的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包括:
打印模式设置步骤,用于基于操作人员设置的打印条件,设置打印模式;
判断步骤,用于基于打印模式设置步骤所设置的内容,判断是否由控制处理按页将打印数据传输到打印设备;和
传输控制步骤,用于当判断步骤判断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按页传输打印数据,而当判断步骤判断不按页传输打印数据时,传输由一个页面的打印数据划分成的每个打印数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6145757A JP4717717B2 (ja) | 2006-05-25 | 2006-05-25 | 記録制御装置および記録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 |
JP2006145757 | 2006-05-2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1078975A true CN101078975A (zh) | 2007-11-28 |
CN100472426C CN100472426C (zh) | 2009-03-25 |
Family
ID=384205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710104590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472426C (zh) | 2006-05-25 | 2007-05-25 |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8035835B2 (zh) |
EP (1) | EP1860545A3 (zh) |
JP (1) | JP4717717B2 (zh) |
CN (1) | CN100472426C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595009A (zh) * | 2011-01-13 | 2012-07-1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WO2013143418A1 (zh) * | 2012-03-30 | 2013-10-03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出纸模块的识别方法、出纸模块、打印机以及打印系统 |
CN101571792B (zh) * | 2008-05-02 | 2014-05-2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输出设定控制系统和装置、图像输出指示装置和方法 |
CN102595009B (zh) * | 2011-01-13 | 2016-12-1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726231B2 (ja) * | 2006-10-24 | 2011-07-20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337258A (en) | 1992-07-10 | 1994-08-09 | Microsoft Corporation | Cost metrics |
JP3397350B2 (ja) | 1992-12-17 | 2003-04-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記録装置 |
JPH0890839A (ja) * | 1994-09-29 | 1996-04-09 | Canon Inc | プリンタ制御方法及び装置 |
JP3478670B2 (ja) * | 1996-06-18 | 2003-12-1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印刷制御装置と印刷装置及びそれらの方法と印刷システム |
JP2000141785A (ja) | 1998-11-11 | 2000-05-23 | Canon Inc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JP2003094783A (ja) | 2001-09-25 | 2003-04-03 | Canon Inc | 画質を診断するシステム、診断方法、診断プログラム、及び診断プログラムが格納された記録媒体 |
JP2003303068A (ja) * | 2002-04-10 | 2003-10-24 | Ricoh Co Ltd | 画像出力システム、画像出力方法、プログラム及び記憶媒体 |
JP2004326661A (ja) * | 2003-04-28 | 2004-11-18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 |
JP2005070859A (ja) | 2003-08-27 | 2005-03-17 | Canon Inc |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4086927A (ja) * | 2003-11-19 | 2004-03-18 | Seiko Epson Corp | 印刷システム |
JP2005169671A (ja) * | 2003-12-08 | 2005-06-30 | Canon Inc | データ処理装置および印刷制御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取り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JP2006026910A (ja) * | 2004-07-12 | 2006-02-02 | Canon Inc | 動的にデータ生成手段を切り替える印刷システム |
-
2006
- 2006-05-25 JP JP2006145757A patent/JP4717717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
- 2007-05-18 US US11/750,831 patent/US8035835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7-05-24 EP EP07108836A patent/EP1860545A3/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7-05-25 CN CNB2007101045902A patent/CN10047242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571792B (zh) * | 2008-05-02 | 2014-05-2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输出设定控制系统和装置、图像输出指示装置和方法 |
CN102595009A (zh) * | 2011-01-13 | 2012-07-18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CN102595009B (zh) * | 2011-01-13 | 2016-12-14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图像形成装置及图像形成方法 |
WO2013143418A1 (zh) * | 2012-03-30 | 2013-10-03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出纸模块的识别方法、出纸模块、打印机以及打印系统 |
CN103358715A (zh) * | 2012-03-30 | 2013-10-23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出纸模块的识别方法、出纸模块、打印机以及打印系统 |
CN103358715B (zh) * | 2012-03-30 | 2016-12-14 | 山东新北洋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出纸模块的识别方法、出纸模块、打印机以及打印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72426C (zh) | 2009-03-25 |
EP1860545A2 (en) | 2007-11-28 |
US20070273910A1 (en) | 2007-11-29 |
JP4717717B2 (ja) | 2011-07-06 |
US8035835B2 (en) | 2011-10-11 |
JP2007316943A (ja) | 2007-12-06 |
EP1860545A3 (en) | 2008-03-0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889367B2 (en) | Printing-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program for performing the same method | |
CN1067335C (zh) | 打印设备和方法 | |
US8351719B2 (en) | Image decoding apparatus, image decoding method, and printing apparatus | |
JP4953905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画像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 |
US6857718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m, and program | |
CN101078975A (zh) | 打印控制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 |
US20030193534A1 (en) | Print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m, and program | |
JP6506577B2 (ja) | 画像処理装置及び方法及び画像記録装置 | |
EP0902357B1 (en) | Output method and apparatus | |
US20080204776A1 (en) | Printer and Control Method for the Same | |
CN1066274C (zh) | 输出方法和设备 | |
US6957879B2 (en) | Print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control method for them, and program | |
CN100356395C (zh) | 一种能够避免打印越界错误的打印控制方法 | |
JP6347161B2 (ja) | 印刷制御装置、印刷制御装置の制御方法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07257222A (ja) | 印刷システムの印刷方法及びプリンタドライバ | |
JP5786394B2 (ja) | 印刷装置、印刷システム、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
EP0634731A2 (en) | Output apparatus and method using plural data processing units | |
JP4274012B2 (ja) | 記録装置 | |
JP2007015248A (ja) | 記録装置 | |
JP2011199326A (ja) | 画像処理装置、記録装置及び画像処理方法 | |
JP2000158757A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システム | |
JP2003211741A (ja) | シリアルプリンタ及びシリアルプリンタのイメージデータ転送制御方法 | |
JP2004227368A (ja) | 情報処理装置 | |
JP2007105918A (ja) | 印刷処理装置及び画像処理装置 | |
JP2004058490A (ja) | プリンタ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25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