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M461827U -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 Google Patents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M461827U
TWM461827U TW102208484U TW102208484U TWM461827U TW M461827 U TWM461827 U TW M461827U TW 102208484 U TW102208484 U TW 102208484U TW 102208484 U TW102208484 U TW 102208484U TW M461827 U TWM461827 U TW M461827U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keyboard
elastic body
keycap
pressing portion
pres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220848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Guang-Shen Uang
Original Assignee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TW10220848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M461827U/zh
Priority to CN2013202737282U priority patent/CN203300522U/zh
Publication of TWM4618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M461827U/zh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按鍵結構,尤指一種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隨著電腦越來越普及化,不管桌上型電腦或筆記型電腦都需要搭配鍵盤,以供使用者進行文字、符號或數字等字元輸入操作,使鍵盤成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
傳統鍵盤的按鍵結構,其主要包括一底板、一鍵帽、一薄膜開關及一彈性體,薄膜開關固定並裸露於底板,彈性體夾摯在鍵帽及薄膜開關之間,彈性體具有一碗形支架及朝碗形支架的內部延伸有一觸發部。藉此,鍵帽下壓以作動觸發部和薄膜開關相互抵接,進而達到按鍵之功能。
然而,按鍵組裝完成後,會讓鍵帽些微對彈性體進行預壓,使碗形支架的頂部抵觸鍵帽並給予鍵帽一摩擦力,以防止鍵帽發生晃動。但是,預壓後帶動碗形支架的位置向下,導致觸發部和薄膜開關之間的敲擊(Stroke)距離變短,造成使用者稍微下壓即接觸到薄膜開關,而有手感不佳之問題發生。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遂針對上述現有技術,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的運用,盡力解決上述之問題點,即成為本創作人改良之目標。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其係利用彈性體延伸有抵接於鍵帽的預壓部,讓鍵帽些微對彈性體進行預壓時,預壓部取代碗形支架,以給予鍵帽一摩擦力並提供變形,避免預壓後碗形支架受力變形而使觸發部位置向下移動,以維持觸發部和薄膜開關之間的敲擊(Stroke)距離為預設值,進而使按鍵結構具有良好地使用手感。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鍵盤的彈性體,包括:一碗形支架,包含一頂部,該頂部設有至少一預壓部,該預壓部和該頂部之間形成有一鈍角。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鍵盤的按鍵結構,包括:一底板;一鍵帽;一薄膜開關,固定並裸露於該底板;以及如上述之彈性體,該彈性體夾摯在該鍵帽及該底板之間,該 預壓部抵接於該鍵帽。
本創作還具有以下功效:
第一、按鍵結構之組裝完成後,鍵帽會對預壓部進行預壓,使預壓部受壓力下更加傾斜變形,同時預壓部為進行復位,進而反向給予鍵帽一彈力以形成一摩擦力,讓鍵帽受摩擦力止擋,以防止鍵帽發生晃動,提升按鍵結構之使用穩定性。
第二、預壓部對稱排列於頂部,並預壓部的端部朝垂直頂部方向延伸有抵接部,抵接部相對頂部對稱排列並抵接於鍵帽,使預壓部給予鍵帽的摩擦力也是對稱受力,讓鍵帽的兩側均勻受力,更能避免鍵帽晃動,提高鍵帽之定位能力。
第三、鍵帽些微對預壓部進行預壓時,因彈性體受壓力下,容易集中自預壓部發生變形,避免預壓後碗形支架受力變形而使觸發部位置向下移動,以維持觸發部和薄膜開關之間的敲擊(Stroke)距離為預設值,進而維持按鍵結構本身之使用手感。
10‧‧‧按鍵結構
1‧‧‧底板
11‧‧‧滑槽
13‧‧‧薄膜電路板
2‧‧‧鍵帽
3‧‧‧薄膜開關
4‧‧‧彈性體
42‧‧‧碗形支架
43‧‧‧頂部
44‧‧‧預壓部
441‧‧‧錐形環塊
442‧‧‧板塊
45‧‧‧抵接部
46‧‧‧觸發部
5‧‧‧剪刀支架
51‧‧‧第一支撐桿
52‧‧‧第二支撐桿
θ 1‧‧‧鈍角
θ 2‧‧‧夾角
a‧‧‧敲擊距離
b‧‧‧第一距離
c‧‧‧第二距離
d‧‧‧第三距離
第一圖係本創作按鍵結構之立體分解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彈性體第一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本創作彈性體第一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係本創作按鍵結構之組合示意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按鍵結構之使用狀態示意圖。
第六圖係本創作彈性體第二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彈性體第三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八圖係本創作彈性體第四實施例之立體示意圖。
第九圖係本創作彈性體第四實施例之剖面示意圖。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將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作為說明用途,並非用於侷限本創作。
請參考第一至五圖所示,本創作係提供一種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此按鍵結構10主要包括一底板1、一鍵帽2、一薄膜開關3及一彈性體4。
底板1設有連接機構11,連接機構11可為形成在底板1上並間隔配置的二滑槽。
鍵帽2配置於底板1上方,並鍵帽2大致呈一矩形帽蓋,但不以此為限制。
薄膜電路板13包含至少一個薄膜開關3,進一步說明如下,如第一圖所示,於本實施例當中,薄膜電路板13可設置在底板1上方,薄膜電路板13開設複數開孔以供連接機構11裸露出薄膜電路板13。另外,薄膜電路板13也可設置在底板1下方,則底板1需開設一開孔以供薄膜開關3裸露出底板1,薄膜電路板13的配置方式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彈性體4夾摯在鍵帽2及薄膜電路板13之間,彈性體4包括一 碗形支架42,碗形支架42的底部設置於薄膜電路13表面,碗形支架42的頂部43延伸有至少一預壓部44。其中,預壓部44對稱排列於頂部43,並抵接於鍵帽2底部。
又,碗形支架42的內部延伸有一觸發部46,鍵帽2下壓以作動觸發部46和薄膜開關3相互抵接,進而產生一對應的按鍵訊號。
再者,鍵帽2與底板1之接合方式如下,於本實施例當中,如第一圖所示,本創作按鍵結構3更包括一剪刀支架5,剪刀支架5包含交叉樞接的一第一支撐桿51及一第二支撐桿52,第一支撐桿51的一端樞接於鍵帽2,另一端可滑動式樞接於連接機構11,第二支撐桿52的一端樞接於鍵帽2,另一端可滑動式樞接於連接機構11。
此外,如第二圖所示,係本創作彈性體4第一實施例,其中,預壓部44自頂部43的周緣延伸成型,但預壓部44成型的位置,其可視實際情況予以調整,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
本實例之預壓部44的數量為一,預壓部44包括向外逐漸擴大周緣尺寸的一錐形環塊441,以及自錐形環塊441的端部朝垂直頂部43方向延伸有一抵接部45,抵接部45對稱排列於錐形環塊441,即抵接部45相對頂部43對稱排列並抵接於鍵帽2;詳細說明如下,抵接部45為對稱排列於錐形環塊441的一環形凸塊。
並且,如第三至四圖所示,預壓部44抵接於鍵帽2且和頂部 43之間形成有一鈍角θ 1,此鈍角θ 1的角度介於90°至180°之間;再者,預壓部44和碗形支架42側壁之間形成有一夾角θ 2,夾角θ 2的角度介於90°至70°之間,上述角度可視實際需求進行調整。
又,觸發部46和薄膜開關3之間形成一敲擊(Stroke)距離a,抵接部45的最高點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點之間形成一第一距離b,頂部43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點之間形成一第二距離c。
最後,本創作按鍵結構10之組裝完成後,鍵帽2和底板1之間形成一第三距離d,此第三距離d小於第一距離b並大於第二距離c。
本創作按鍵結構10之組合,如第四圖所示,其中,薄膜開關3固定並裸露於底板1;彈性體4夾摯在鍵帽2及薄膜電路板13之間,彈性體4夾摯在鍵帽2及底板1之間,並彈性體4具有碗形支架42,碗形支架42包含頂部43,頂部43並設有至少一預壓部44,預壓部44和頂部43之間形成有鈍角θ 1,預壓部44抵接於鍵帽2,觸發部46和薄膜開關3之間形成敲擊(Stroke)距離a。藉此,彈性體4延伸有抵接於鍵帽2的預壓部44,讓鍵帽2些微對彈性體4進行預壓時,預壓部44取代碗形支架42,以給予鍵帽2一摩擦力並提供變形,避免預壓後碗形支架42受力變形而使觸發部46位置向下移動,以維持觸發部46和薄膜開關3之間的敲擊(Stroke)距離a為預設值,進而使按鍵結構10具有良好地使用手感。
本創作按鍵結構10之使用狀態,如第三至五圖所示,首先,按鍵結構10之組裝完成後,鍵帽2會對預壓部44進行預壓,使預壓部44受壓力下更加傾斜變形,即鈍角θ 1的角度變大,同時預壓部44為進行復位,進而反向給予鍵帽2一彈力以形成一摩擦力,讓鍵帽2受摩擦力止擋,以防止鍵帽2發生晃動,提升按鍵結構10之使用穩定性。
另外,預壓部44對稱排列於頂部43,並預壓部44的端部朝垂直頂部43方向延伸有抵接部45,抵接部45相對頂部43對稱排列並抵接於鍵帽2,使預壓部44給予鍵帽2的摩擦力也是對稱受力,讓鍵帽2的兩側均勻受力,更能避免鍵帽2晃動,提高鍵帽2之定位能力。
再者,如第三圖所示,預壓前,抵接部45的最高點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點之間形成第一距離b,頂部43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點之間形成第二距離c;且如第四圖所示,鍵帽2和底板1之間形成第三距離d,當鍵帽2些微對預壓部44進行預壓時,因第三距離d小於第一距離b及大於第二距離c,並預壓部44和頂部43呈傾斜配置,使彈性體4受壓力下,得以自預壓部44發生變形,即導致鈍角θ 1變為一可變大鈍角從而變大角度,讓預壓部44更加傾斜變形,使彈性體4抵接於鍵帽2前後,頂部43和碗形支架41最低點之間的第二距離c實質上相等(大致上不變),避免預壓後碗形支架42受力變形而使觸發部46位置向下移動,在防止鍵帽2發生晃動的同時,維持觸發部46和薄膜開關3之間的敲擊(Stroke)距離a為預設值 ,進而維持按鍵結構10本身之使用手感。
最後,鍵帽2被使用者按壓時,鍵帽2和底板1之間的第三距離d小於頂面43和碗形支架42最低點之間的第二距離c,導致碗形支架42彈性變形以作動觸發部46觸發薄膜開關3,進而產生一對應的按鍵訊號。
請參考第六至七圖所示,係本創作彈性體4第二至三實施例,其中,預壓部44自頂部43的周緣延伸成型,但預壓部44也可自頂部43延伸成型,其可視實際情況予以調整,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
本實例之預壓部44的數量為一,預壓部44為向外漸擴大周緣尺寸的錐形環塊441,錐形環塊441的端部朝垂直頂部43方向延伸有複數抵接部45,各抵接部45彼此對稱排列於錐形環塊441,即各抵接部45相對頂部43對稱排列並抵接於鍵帽2。藉此,以達成相同於上述之功能及功效。
請參考第八至九圖所示,係本創作彈性體4第四實施例,其中,預壓部44自頂部43的周緣延伸成型,但預壓部44也可自頂部43延伸成型,其可視實際情況予以調整,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制。
本實施例之預壓部44的數量為複數,每一預壓部44為向外傾斜配置的一板塊442,各板塊442彼此對稱排列於頂部43;另外,本實例之各板塊442為弧形板塊,但不以此為限制。
又,各板塊442的端部朝垂直頂部43方向延伸有一抵接部45 ,各抵接部45相對於頂部43彼此對稱排列並抵接於鍵帽2。藉此,以達成相同於上述之功能及功效。
綜上所述,本創作之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確可達到預期之使用目的,而解決習知之缺失,並具有產業利用性、新穎性與進步性,完全符合新型專利申請要件,爰依專利法提出申請,敬請詳查並賜准本案專利,以保障創作人之權利。
4‧‧‧彈性體
441‧‧‧錐形環塊
42‧‧‧碗形支架
43‧‧‧頂部
44‧‧‧預壓部
45‧‧‧抵接部
46‧‧‧觸發部
θ 1‧‧‧鈍角
θ 2‧‧‧夾角
b‧‧‧第一距離
c‧‧‧第二距離

Claims (14)

  1. 一種鍵盤的彈性體,包括:一碗形支架,包含一頂部,該頂部設有至少一預壓部,該預壓部和該頂部之間形成有一鈍角。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該預壓部對稱排列於該頂部。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預壓部的數量為一,該預壓部為向外逐漸擴大周緣尺寸的一錐形環塊。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預壓部的數量為複數,每一該預壓部為向外傾斜配置的一板塊。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該預壓部的端部朝垂直該頂部方向延伸有至少一抵接部,該抵接部相對該頂部對稱排列。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該預壓部自該頂部的周緣延伸成型。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該預壓部和該碗形支架側壁之間形成有一夾角,該夾角的角度介於90°至70°之間。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該預壓部自該頂部一體延伸成型。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的彈性體,其中在該碗形支架的內部設有一觸發部。
  10. 一種鍵盤的按鍵結構,包括:一底板;一鍵帽;一薄膜開關,固定並裸露於該底板;以及如請求項1至9之任一項之彈性體,該彈性體夾摯在該鍵帽及該底板之間,該預壓部抵接於該鍵帽。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鍵盤的按鍵結構,其中該鍵帽連接於該底板並能夠相對該底板垂直移動。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鍵盤的按鍵結構,其更包括一剪刀支架,該剪刀支架包含交叉樞接的一第一支撐桿及一第二支撐桿,該底板對應該剪刀支架兩側設有二連接機構,該第一支撐桿的一端樞接於該鍵帽,另一端可滑動式樞接於該連接機構,該第二支撐桿的一端樞接於該鍵帽,另一端可滑動式樞接於於該連接機構。
  13.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鍵盤的按鍵結構,其中該彈性體抵接於該鍵帽後,該鈍角為一可變大鈍角。
  14.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鍵盤的按鍵結構,其中該彈性體抵接於該鍵帽前後,該頂部和該碗形支架最低點之間的距離實質上相等。
TW102208484U 2013-05-08 2013-05-08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TWM4618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484U TWM461827U (zh) 2013-05-08 2013-05-08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CN2013202737282U CN203300522U (zh) 2013-05-08 2013-05-20 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2208484U TWM461827U (zh) 2013-05-08 2013-05-08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M461827U true TWM461827U (zh) 2013-09-11

Family

ID=4957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2208484U TWM461827U (zh) 2013-05-08 2013-05-08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03300522U (zh)
TW (1) TWM46182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36B (zh) 2017-12-15 2019-05-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彈性體及鍵盤結構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206456A (zh) * 2015-07-27 2015-12-30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JP6638256B2 (ja) * 2015-08-24 2020-01-29 ヤマハ株式会社 反力発生装置及び電子楽器の鍵盤装置
DE102016205407A1 (de) 2016-04-01 2017-10-05 Robert Bosch Gmbh Bremskraftsimulator für ein Kraftfahrzeug
CN108666163A (zh) * 2017-03-28 2018-10-16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JP7042034B2 (ja) * 2017-03-30 2022-03-2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反力発生部材及びキースイッチ装置
CN109491517A (zh) * 2018-11-29 2019-03-19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自发电无线键盘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59336B (zh) 2017-12-15 2019-05-11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彈性體及鍵盤結構
US10719136B2 (en) 2017-12-15 2020-07-21 Chicony Electronics Co., Ltd. Resilient element and keyboard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300522U (zh) 2013-11-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M461827U (zh)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TWI420349B (zh) 可改變按鍵觸壓力量之滑鼠裝置
TWI655658B (zh) 可調整按壓手感的按鍵開關及其調整方法
TWI523055B (zh) 按鍵
CN104425162B (zh) 按键结构
TWM466303U (zh) 按鍵及鍵盤
TW201705167A (zh) 具有減噪效果的按鍵及其鍵盤
TWI564923B (zh) 按鍵結構
TW201719699A (zh) 按鍵連接模組
TW201735083A (zh) 鍵盤
TWI615876B (zh) 保護蓋以及鍵盤
TWI475585B (zh) 按鍵及應用其之鍵盤
TW202034361A (zh) 彈性體及鍵盤結構
TWM535834U (zh)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CN108242354A (zh) 按键结构
TWI666671B (zh) 按鍵結構
TW201743360A (zh) 按鍵結構
CN104648464A (zh) 一种带有喇叭按响机构的方向盘
TWI711065B (zh) 具有震動功能之鍵盤
TWM302109U (en) The improved structure of the key of keyboard
TWI582812B (zh) 按鍵結構
TWM482153U (zh) 按鍵結構
US20150123904A1 (en) Mouse device
CN108807056A (zh) 按键结构
CN202275757U (zh) 键盘的按键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K Annulment or lapse of a utility model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