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535834U -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 Google Patents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535834U TWM535834U TW105208593U TW105208593U TWM535834U TW M535834 U TWM535834 U TW M535834U TW 105208593 U TW105208593 U TW 105208593U TW 105208593 U TW105208593 U TW 105208593U TW M535834 U TWM535834 U TW M535834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block
- abutting platform
- pressing
- membrane switch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係有關於一種鍵盤按鍵,尤指一種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隨著電腦設備的普及網路科技的進步,電腦已被大眾廣泛的使用而成為不可或缺的工具,透過電腦週邊的輸入裝置可讓大量的電子資訊經由網路而迅速流通,其中,鍵盤即為目前普遍的輸入裝置之一。
傳統鍵盤的按鍵結構主要包括鍵帽、彈性體、薄膜開關及底板,其中,薄膜開關固定並外露出底板,彈性體夾摯在鍵帽及薄膜開關之間,彈性體包含碗形支架及朝碗形支架的內部方向延伸的觸發部。據此,鍵帽下壓時觸發部和薄膜開關相互抵接,進而觸發薄膜開關而達到按鍵之功能。惟,在現今薄型的鍵盤按鍵中,按鍵的按壓行程會相對限縮,導致按壓手感不佳。對此,如何在薄型鍵盤的高度限制下,提升按壓行程,進而使按鍵結構具有良好的使用手感,即為本創作人的研究動機。
有鑑於此,本創作人為達到上述目的,乃特潛心研究並配合學理之運用,終於提出一種設計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之本創作。
本創作之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其係於觸壓塊的一側設置有一第一凹陷部,透過第一凹陷部的設置能夠增加按鍵行程,以達到確實按鍵後作動之功效,進而具有良好的使用手感。
為了達成上述之目的,本創作係為一種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鍵盤按鍵之組合包括薄膜開關、鍵帽及彈性體結構,彈性體結構包括抵接平台、彈性支撐體及觸壓塊,彈性支撐體位在抵接平台的側緣並朝遠離抵接平台的方向延伸,觸壓塊連接在抵接平台底部,觸壓塊及彈性支撐體之間形成有壓抵空間,且觸壓塊在遠離抵接平台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凹陷部,供按壓時產生形變以增加按壓行程,其中,按壓後抵接平台之上緣面下降的垂直距離大於按壓前觸壓塊之下緣面與彈性支撐體之下緣面之間的垂直距離;又,彈性體結構夾摯在鍵帽及薄膜開關之間,抵接平台抵接鍵帽,觸壓塊係對應位在薄膜開關上方。
相較於習知,本創作之彈性體結構包括抵接平台、彈性支撐體及觸壓塊,且彈性體結構夾摯在鍵帽及底板之間,抵接平台抵接鍵帽,觸壓塊對應位在薄膜開關上方,其中,觸壓塊在面向薄膜開關的的一側設置有一第一凹陷部,且按壓後抵接平台之上緣面下降的垂直距離大於按壓前觸壓塊之下緣面與彈性支撐體之下緣面之間的垂直距離;據此,在按壓鍵帽時,此第一凹陷部的設置能夠增加彈性體結的位移行程,以提供使用者能夠確實按鍵並作動,進而具有良好的按鍵使用手感,增加本創作之實用性。
1‧‧‧鍵盤按鍵之組合
10‧‧‧底板
20‧‧‧薄膜開關
30‧‧‧鍵帽
40、40a‧‧‧彈性體結構
400‧‧‧壓抵空間
41、41a‧‧‧抵接平台
42、42a‧‧‧彈性支撐體
421‧‧‧撓性圍壁
422‧‧‧支撐環塊
43、43a‧‧‧觸壓塊
430、430a‧‧‧第一凹陷部
431‧‧‧壓掣部
432‧‧‧第二凹陷部
d‧‧‧垂直距離
圖1係本創作之鍵盤按鍵之組合的組合剖視圖;圖2係本創作之彈性體結構的剖視圖;圖3係本創作之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的使用示意圖;圖4係本創作之彈性體結構的撓性變形示意圖圖5係本創作之薄膜開關的作動示意;圖6係本創作之彈性體結構的另一實施態樣。
有關本創作之詳細說明及技術內容,配合圖式說明如下,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並非用來對本創作加以限制者。
請參照圖1,係為本創作之鍵盤按鍵之組合的組合剖視圖。本創作係為一種鍵盤按鍵之組合1,包括一底板10、一薄膜開關20、一鍵帽30及一彈性體結構40。該薄膜開關20設置在該底板10上,該彈性體結構40夾摯在該鍵帽30及該底板10之間,用以觸發薄膜開關20及彈性頂升鍵帽30,使得鍵帽30透過該彈性體結構40的設置而可相對該底板10升降移動。更詳細說明該彈性體結構40於後。
於本創作的一實施例中,該鍵帽30大致呈一矩形帽蓋,但不以此為限制。又,該薄膜開關20係對應該鍵帽30的位置設置,實際實施時,該薄膜開關20可位於一薄膜電路板上。要說明的是,該薄膜開關20的配置方式可依實際需求進行調整,實際使用時,該薄膜開關20亦可設置
在底板10下方,惟該底板10需在該薄膜開關20的對應處設有開孔,藉以外露出該薄膜開關20。
如圖2所示,其係顯示本創作之彈性體結構的剖視圖。於本實施例中,該彈性體結構40係大致呈一碗形,包括一抵接平台41、一彈性支撐體42及一觸壓塊43。該彈性支撐體42位在該抵接平台41的側緣並朝遠離該抵接平台41的方向延伸;又,該觸壓塊43連接在該抵接平台41底部,該觸壓塊43及該彈性支撐體42之間形成有一壓抵空間400,且該觸壓塊43在遠離該抵接平台41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凹陷部430,供按壓時產生形變以增加按壓行程。
具體而言,該彈性支撐體42包含一撓性圍壁421及一支撐環塊422,其中該撓性圍壁421之一側連接該抵接平台41,該撓性圍壁421之另一側連接該支撐環塊422。
較佳地,該支撐環塊422的外周緣係凸出該撓性圍壁421的外緣面,據此,該支撐環塊422可對該彈性支撐體42提供較佳的支撐力。本實施例中,該觸壓塊43之第一凹陷部430的截面係呈半橢圓形,但亦可為矩形或不規則形,其外型不以此限定。較佳地,該第一凹陷部430係位在該觸壓塊43底面的中間,且在該第一凹陷部430的外圍成型有一壓掣部431。
另外,於本實施例中,抵接平台41在遠離該觸壓塊43的一側更可包括一第二凹陷部432,供按壓時產生形變以增加按壓行程。其中,該第二凹陷部432設置在觸壓塊43的中央,且其外型可依實際需求任施變化。
請續參照圖3,係為本創作之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的使用示意圖。如圖所示,本創作之鍵盤按鍵之組合1完成組設後,該彈性體結構40的抵接平台41係抵接於該鍵帽30;並且,該觸壓塊43係對應位在該薄膜開關20上方,具體而言,該觸壓塊43的壓掣部431係對應該薄膜開關20的位置設置。
請另參照圖4及圖5,係分別為本創作之彈性體結構的撓性變形示意圖及薄膜開關的作動示意。如圖4所示,當一外力作用在該鍵帽30上時,該彈性支撐體42的撓性圍壁421會先撓性變形,使該抵接平台41及觸壓塊43朝底板10移動以產生下壓位移,接著該抵接平台41之第二凹陷部432內凹變形,同時觸壓塊43外擴使第一凹陷部430變形,以進一步增加鍵帽30下壓位移,提升彈性體結構40整體的位移行程,最後該觸壓塊43的壓掣部431會對應壓掣在該薄膜開關20上,使得該薄膜開關20被觸發而輸出一電子訊號,以發出對應按鍵的控制指令。
詳細而言,按壓前,彈性體結構40之觸壓塊43下緣面與彈性支撐體42之下緣面的垂直距離d為原先彈性體結構40預定之按壓行程(參圖1),透過在彈性體結構40之觸壓塊43底面的中間設置第一凹陷部430,以及在抵接平台41上設置第二凹陷部432,使按壓後抵接平台41之上緣面下降的垂直距離大於按壓前觸壓塊43之下緣面與該彈性支撐體42之下緣面之間的垂直距離d。藉此,可在薄型化鍵盤的高度限制下,於按壓時增加該彈性體結構40的位移行程(stroke),進而使該鍵盤按鍵之組合1具有良好的使用手感。
請再參照圖6,係為本創作之彈性體結構的另一實施態樣。本實施例與前一實施例大致相同,彈性體結構40a係大致呈一碗形,包括
一抵接平台41a、一彈性支撐體42a及一觸壓塊43a,且該觸壓塊43a在遠離該抵接平台41a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凹陷部430a。本實施例不同的地方在於該抵接平台41a在遠離該觸壓塊43a(第一凹陷部430a)的一側為一平面,而其他設置方式則無不同,於此不再贅述。是以,當一外力作用在該彈性體結構40a上時,可透過第一凹陷部430a之變形,提升彈性體結構40a整體的位移行程。
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非用以限定本創作之專利範圍,其他運用本創作之專利精神之等效變化,均應俱屬本創作之專利範圍。
1‧‧‧鍵盤按鍵之組合
10‧‧‧底板
20‧‧‧薄膜開關
30‧‧‧鍵帽
40‧‧‧彈性體結構
400‧‧‧壓抵空間
41‧‧‧抵接平台
42‧‧‧彈性支撐體
421‧‧‧撓性圍壁
422‧‧‧支撐環塊
43‧‧‧觸壓塊
430‧‧‧第一凹陷部
431‧‧‧壓掣部
432‧‧‧第二凹陷部
d‧‧‧垂直距離
Claims (10)
- 一種鍵盤按鍵之彈性體結構,包括:一抵接平台;一彈性支撐體,位在該抵接平台的側緣並朝遠離該抵接平台的方向延伸;以及一觸壓塊,連接在該抵接平台底部,該觸壓塊及該彈性支撐體之間形成有一壓抵空間,且該觸壓塊在遠離該抵接平台的一側具有一第一凹陷部,供按壓時產生形變以增加按壓行程;其中,按壓後該抵接平台之上緣面下降的垂直距離大於按壓前該觸壓塊之下緣面與該彈性支撐體之下緣面之間的垂直距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按鍵之彈性體結構,其中該抵接平台在遠離該觸壓塊的一側為一平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按鍵之彈性體結構,其中該抵接平台在遠離該觸壓塊的一側具有一第二凹陷部,供按壓時產生形變以增加按壓行程。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按鍵之彈性體結構,其中該彈性支撐體包含一撓性圍壁及一支撐環塊,該撓性圍壁一側連接該抵接平台,該撓性圍壁的另一側連接該支撐環塊。
- 如請求項4所述之鍵盤按鍵之彈性體結構,其中該支撐環塊的外周緣係凸出該撓性圍壁的外緣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鍵盤按鍵之彈性體結構,其中該第一凹陷部的截面係呈半橢圓形,該第一凹陷部係位在該觸壓塊底面的中間,且在該第一凹陷部的外圍成型有一壓掣部。
- 一種鍵盤按鍵之組合,包括:一薄膜開關;一鍵帽;以及如請求項1至5之任一項之彈性體結構,該彈性體結構夾摯在該鍵帽及該薄膜開關之間,該抵接平台係抵接於該鍵帽,該觸壓塊係對應位在該薄膜開關上方。
- 如請求項7所述之鍵盤按鍵之組合,其中該鍵帽透過該彈性體結構的設置而相對該薄膜開關作垂直移動。
- 如請求項7所述之鍵盤按鍵之組合,其中該第一凹陷部的截面係呈半橢圓形,該第一凹陷部係位在該觸壓塊底面的中間,且在該第一凹陷部的外圍成型有一壓掣部。
- 如請求項9所述之鍵盤按鍵之組合,其中該壓掣部係可在該彈性支撐體撓性變形時對應壓掣在該薄膜開關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8593U TWM535834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5208593U TWM535834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535834U true TWM535834U (zh) | 2017-01-21 |
Family
ID=584004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5208593U TWM535834U (zh) | 2016-06-07 | 2016-06-07 |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M535834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7559B (zh) * | 2017-07-13 | 2018-06-2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結構及彈性圓頂 |
TWI659336B (zh) | 2017-12-15 | 2019-05-11 |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彈性體及鍵盤結構 |
TWI740750B (zh) * | 2020-12-18 | 2021-09-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結構及其彈性導通件 |
-
2016
- 2016-06-07 TW TW105208593U patent/TWM535834U/zh unknown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7559B (zh) * | 2017-07-13 | 2018-06-21 |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結構及彈性圓頂 |
TWI659336B (zh) | 2017-12-15 | 2019-05-11 | 群光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 彈性體及鍵盤結構 |
TWI740750B (zh) * | 2020-12-18 | 2021-09-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結構及其彈性導通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20220B (zh) | 鍵盤以及應用該鍵盤的筆記型電腦 | |
TWM535834U (zh) | 鍵盤按鍵之組合及其彈性體結構 | |
TW201624203A (zh) | 輸入裝置及其軟性保護蓋 | |
TWM461827U (zh) |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 |
CN104240999B (zh) | 键盘装置 | |
TWI653649B (zh) | 鍵盤裝置 | |
TWI615872B (zh) | 按鍵結構 | |
TW202009964A (zh) | 具靜音功能之鍵盤及其按鍵結構 | |
TWI582812B (zh) | 按鍵結構 | |
TWI666671B (zh) | 按鍵結構 | |
TWI749840B (zh) | 橡膠圓頂以及應用此橡膠圓頂的按鍵 | |
TW201916074A (zh) | 機械式按鍵結構 | |
CN205542522U (zh) | 无触点式弹性接触件、接触件膜以及输入装置 | |
TWI664654B (zh) | 按鍵裝置以及鍵盤 | |
CN110828216B (zh) | 具有静音功能的键盘及其按键结构 | |
CN107818882A (zh) | 键盘 | |
TW202213025A (zh) | 電子裝置及其鍵盤模組 | |
CN105990057A (zh) | 键盘 | |
CN107230572A (zh) | 薄型防水电脑键盘按键 | |
CN106971888A (zh) | 按键结构 | |
CN201075346Y (zh) | 可任意位置触通的按键开关 | |
TWI669733B (zh) | 鍵盤 | |
TWI669728B (zh) | 按鍵及其鍵盤 | |
CN108346541A (zh) | 保护盖以及键盘 | |
TW201629708A (zh) | 鍵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