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3300522U - 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 - Google Patents
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3300522U CN203300522U CN2013202737282U CN201320273728U CN203300522U CN 203300522 U CN203300522 U CN 203300522U CN 2013202737282 U CN2013202737282 U CN 2013202737282U CN 201320273728 U CN201320273728 U CN 201320273728U CN 203300522 U CN203300522 U CN 20330052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omer
- splenium
- keycap
- key structure
- keyboard accord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9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598 dipp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3
- 230000036316 preload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9000010408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1435 roc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此按键结构包括一底板、一键帽、一薄膜开关及一弹性体,薄膜开关固定并裸露于底板;弹性体夹挚在键帽及底板之间,弹性体具有一碗形支架,碗形支架包含一顶部,顶部并设有至少一预压部,预压部和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钝角,利用抵接于键帽的预压部,让键帽些微对弹性体进行预压时,以给予键帽一摩擦力并提供变形,并维持触发部和薄膜开关之间的敲击距离为预设值,进而使按键结构具有良好地使用手感。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按键结构,尤指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
背景技术
随着电脑越来越普及化,不管桌上型电脑或笔记型电脑都需要搭配键盘,以供使用者进行文字、符号或数字等字元输入操作,使键盘成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
传统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主要包括一底板、一键帽、一薄膜开关及一弹性体,薄膜开关固定并裸露于底板,弹性体夹挚在键帽及薄膜开关之间,弹性体具有一碗形支架及朝碗形支架的内部延伸有一触发部。藉此,键帽下压以作动触发部和薄膜开关相互抵接,进而达到按键的功能。
然而,按键组装完成后,会让键帽些微对弹性体进行预压,使碗形支架的顶部抵触键帽并给予键帽一摩擦力,以防止键帽发生晃动。但是,预压后带动碗形支架的位置向下,导致触发部和薄膜开关之间的敲击(Stroke)距离变短,造成使用者稍微下压即接触到薄膜开关,而有手感不佳的问题发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其是利用弹性体延伸有抵接于键帽的预压部,让键帽些微对弹性体进行预压时,预压部取代碗形支架,以给予键帽一摩擦力并提供变形,避免预压后碗形支架受力变形而使触发部位置向下移动,以维持触发部和薄膜开关之间的敲击(Stroke)距离为预设值,进而使按键结构具有良好地使用手感。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的弹性体,包括:
一碗形支架,包含一顶部,该顶部设有至少一预压部,该预压部和该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钝角。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该预压部对称排列于该顶部。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预压部的数量为一个,该预压部为向外逐渐扩大周缘尺寸的一锥形环块。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预压部的数量为多个,每一该预压部为向外倾斜配置的一板块。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该预压部的端部朝垂直该顶部方向延伸有至少一抵接部,该抵接部相对该顶部对称排列。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该预压部自该顶部的周缘延伸成型。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该预压部和该碗形支架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介于90°至70°之间。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该预压部自该顶部一体延伸成型。
上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中,在该碗形支架的内部设有一触发部。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包括:
一底板;
一键帽;
一薄膜开关,固定并裸露于该底板;以及
如上述的弹性体,该弹性体夹挚在该键帽及该底板之间,该预压部抵接于该键帽。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键帽连接于该底板并能够相对该底板垂直移动。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其更包括一剪刀支架,该剪刀支架包含交叉枢接的一第一支撑杆及一第二支撑杆,该底板对应该剪刀支架两侧设有二连接机构,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该键帽,另一端滑动式枢接于该连接机构,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该键帽,另一端滑动式枢接于该连接机构。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弹性体抵接于该键帽后,该钝角变大。
上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中,该弹性体抵接于该键帽前后,该顶部和该碗形支架最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功效:
第一、按键结构组装完成后,键帽会对预压部进行预压,使预压部受压力下更加倾斜变形,同时预压部为进行复位,进而反向给予键帽一弹力以形成一摩擦力,让键帽受摩擦力止挡,以防止键帽发生晃动,提升按键结构的使用稳定性。
第二、预压部对称排列于顶部,并预压部的端部朝垂直顶部方向延伸有抵接部,抵接部相对顶部对称排列并抵接于键帽,使预压部给予键帽的摩擦力也是对称受力,让键帽的两侧均匀受力,更能避免键帽晃动,提高键帽的定位能力。
第三、键帽些微对预压部进行预压时,因弹性体受压力下,容易集中自预压部发生变形,避免预压后碗形支架受力变形而使触发部位置向下移动,以维持触发部和薄膜开关之间的敲击(Stroke)距离为预设值,进而维持按键结构本身的使用手感。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第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的组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第四实施例的剖视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 按键结构
1 底板
11 滑槽
13 薄膜电路板
2 键帽
3 薄膜开关
4 弹性体
42 碗形支架
43 顶部
44 预压部
441 锥形环块
442 板块
45 抵接部
46 触发部
5 剪刀支架
51 第一支撑杆
52 第二支撑杆
θ1 钝角
θ2 夹角
a 敲击距离
b 第一距离
c 第二距离
d 第三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以更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方案及功效,但并非作为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的限制。
请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此按键结构10主要包括一底板1、一键帽2、一薄膜开关3及一弹性体4。
底板1设有连接机构11,连接机构11可为形成在底板1上并间隔配置的二滑槽。
键帽2配置于底板1上方,并键帽2大致呈一矩形帽盖,但不以此为限制。
薄膜电路板13包含至少一个薄膜开关3,进一步说明如下,如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当中,薄膜电路板13可设置在底板1上方,薄膜电路板13开设多个开孔以供连接机构11裸露出薄膜电路板13。另外,薄膜电路板13也可设置在底板1下方,则底板1需开设一开孔以供薄膜开关3裸露出底板1,薄膜电路板13的配置方式可依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弹性体4夹挚在键帽2及薄膜电路板13之间,弹性体4包括一碗形支架42,碗形支架42的底部设置于薄膜电路13表面,碗形支架42的顶部43延伸有至少一预压部44。其中,预压部44对称排列于顶部43,并抵接于键帽2底部。
又,碗形支架42的内部延伸有一触发部46,键帽2下压以作动触发部46和薄膜开关3相互抵接,进而产生一对应的按键信号。
再者,键帽2与底板1的接合方式如下,于本实施例当中,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3更包括一剪刀支架5,剪刀支架5包含交叉枢接的一第一支撑杆51及一第二支撑杆52,第一支撑杆51的一端枢接于键帽2,另一端可滑动式枢接于连接机构11,第二支撑杆52的一端枢接于键帽2,另一端可滑动式枢接于连接机构11。
此外,如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4第一实施例,其中,预压部44自顶部43的周缘延伸成型,但预压部44成型的位置,其可视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本实例的预压部44的数量为一个,预压部44包括向外逐渐扩大周缘尺寸的一锥形环块441,以及自锥形环块441的端部朝垂直顶部43方向延伸有一抵接部45,抵接部45对称排列于锥形环块441,即抵接部45相对顶部43对称排列并抵接于键帽2;详细说明如下,抵接部45为对称排列于锥形环块441的一环形凸块。
并且,如图3至图4所示,预压部44抵接于键帽2且和顶部43之间形成有一钝角θ1,此钝角θ1的角度介于90°至180°之间;再者,预压部44和碗形支架42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夹角θ2,夹角θ2的角度介于90°至70°之间,上述角度可视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又,触发部46和薄膜开关3之间形成一敲击(Stroke)距离a,抵接部45的最高点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点之间形成一第一距离b,顶部43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点之间形成一第二距离c。
最后,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的组装完成后,键帽2和底板1之间形成一第三距离d,此第三距离d小于第一距离b并大于第二距离c。
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的组合,如图4所示,其中,薄膜开关3固定并裸露于底板1;弹性体4夹挚在键帽2及薄膜电路板13之间,弹性体4夹挚在键帽2及底板1之间,并弹性体4具有碗形支架42,碗形支架42包含顶部43,顶部43并设有至少一预压部44,预压部44和顶部43之间形成有钝角θ1,预压部44抵接于键帽2,触发部46和薄膜开关3之间形成敲击(Stroke)距离a。藉此,弹性体4延伸有抵接于键帽2的预压部44,让键帽2些微对弹性体4进行预压时,预压部44取代碗形支架42,以给予键帽2一摩擦力并提供变形,避免预压后碗形支架42受力变形而使触发部46位置向下移动,以维持触发部46和薄膜开关3之间的敲击(Stroke)距离a为预设值,进而使按键结构10具有良好地使用手感。
本实用新型按键结构10的使用状态,如图3至图5所示,首先,按键结构10组装完成后,键帽2会对预压部44进行预压,使预压部44受压力下更加倾斜变形,即钝角θ1的角度变大,同时预压部44为进行复位,进而反向给予键帽2一弹力以形成一摩擦力,让键帽2受摩擦力止挡,以防止键帽2发生晃动,提升按键结构10的使用稳定性。
另外,预压部44对称排列于顶部43,并预压部44的端部朝垂直顶部43方向延伸有抵接部45,抵接部45相对顶部43对称排列并抵接于键帽2,使预压部44给予键帽2的摩擦力也是对称受力,让键帽2的两侧均匀受力,更能避免键帽2晃动,提高键帽2的定位能力。
再者,如图3所示,预压前,抵接部45的最高点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点之间形成第一距离b,顶部43和碗形支架42的最低点之间形成第二距离c;且如图4所示,键帽2和底板1之间形成第三距离d,当键帽2些微对预压部44进行预压时,因第三距离d小于第一距离b及大于第二距离c,并预压部44和顶部43呈倾斜配置,使弹性体4受压力下,得以自预压部44发生变形,即导致钝角θ1变为一可变大钝角从而变大角度,让预压部44更加倾斜变形,使弹性体4抵接于键帽2前后,顶部43和碗形支架42最低点之间的第二距离c实质上相等(大致上不变),避免预压后碗形支架42受力变形而使触发部46位置向下移动,在防止键帽2发生晃动的同时,维持触发部46和薄膜开关3之间的敲击(Stroke)距离a为预设值,进而维持按键结构10本身的使用手感。
最后,键帽2被使用者按压时,键帽2和底板1之间的第三距离d小于顶面43和碗形支架42最低点之间的第二距离c,导致碗形支架42弹性变形以作动触发部46触发薄膜开关3,进而产生一对应的按键信号。
请参考图6至图7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4第二至三实施例,其中,预压部44自顶部43的周缘延伸成型,但预压部44也可自顶部43延伸成型,其可视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本实例的预压部44的数量为一个,预压部44为向外渐扩大周缘尺寸的锥形环块441,锥形环块441的端部朝垂直顶部43方向延伸有多个抵接部45,各抵接部45彼此对称排列于锥形环块441,即各抵接部45相对顶部43对称排列并抵接于键帽2。藉此,以达成相同于上述的功能及功效。
请参考图8至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弹性体4第四实施例,其中,预压部44自顶部43的周缘延伸成型,但预压部44也可自顶部43延伸成型,其可视实际情况予以调整,并不以本实施例为限制。
本实施例的预压部44的数量为多个,每一预压部44为向外倾斜配置的一板块442,各板块442彼此对称排列于顶部43;另外,本实例的各板块442为弧形板块,但不以此为限制。
又,各板块442的端部朝垂直顶部43方向延伸有一抵接部45,各抵接部45相对于顶部43彼此对称排列并抵接于键帽2。藉此,以达成相同于上述的功能及功效。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碗形支架,包含一顶部,该顶部设有至少一预压部,该预压部和该顶部之间形成有一钝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该预压部对称排列于该顶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预压部的数量为一个,该预压部为向外逐渐扩大周缘尺寸的一锥形环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预压部的数量为多个,每一该预压部为向外倾斜配置的一板块。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该预压部的端部朝垂直该顶部方向延伸有至少一抵接部,该抵接部相对该顶部对称排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该预压部自该顶部的周缘延伸成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该预压部和该碗形支架侧壁之间形成有一夹角,该夹角的角度介于90°至70°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该预压部自该顶部一体延伸成型。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键盘的弹性体,其特征在于,在该碗形支架的内部设有一触发部。
10.一种键盘的按键结构,包括:
一底板;
一键帽;
一薄膜开关,固定并裸露于该底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至9的任一项的所述的弹性体,该弹性体夹挚在该键帽及该底板之间,该预压部抵接于该键帽。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键帽连接于该底板并能够相对该底板垂直移动。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其更包括一剪刀支架,该剪刀支架包含交叉枢接的一第一支撑杆及一第二支撑杆,该底板对应该剪刀支架两侧设有二连接机构,该第一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该键帽,另一端滑动式枢接于该连接机构,该第二支撑杆的一端枢接于该键帽,另一端滑动式枢接于该连接机构。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抵接于该键帽后,该钝角变大。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键盘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体抵接于该键帽前后,该顶部和该碗形支架最低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08484 | 2013-05-08 | ||
TW102208484U TWM461827U (zh) | 2013-05-08 | 2013-05-08 | 鍵盤的按鍵結構及其彈性體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3300522U true CN203300522U (zh) | 2013-11-20 |
Family
ID=495765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320273728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300522U (zh) | 2013-05-08 | 2013-05-20 | 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3300522U (zh) |
TW (1) | TWM461827U (zh) |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6456A (zh) * | 2015-07-27 | 2015-12-30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
CN107969158A (zh) * | 2015-08-24 | 2018-04-2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反作用力产生器和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 |
CN108666163A (zh) * | 2017-03-28 | 2018-10-1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CN108883752A (zh) * | 2016-04-01 | 2018-11-2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制动力模拟器 |
CN109491517A (zh) * | 2018-11-29 | 2019-03-19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发电无线键盘 |
CN110648873A (zh) * | 2017-03-30 | 2020-01-03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反作用力产生构件和键开关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935489A (zh) | 2017-12-15 | 2019-06-25 | 群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弹性体及键盘结构 |
-
2013
- 2013-05-08 TW TW102208484U patent/TWM461827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3-05-20 CN CN2013202737282U patent/CN203300522U/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206456A (zh) * | 2015-07-27 | 2015-12-30 |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键盘按键及键盘 |
CN107969158A (zh) * | 2015-08-24 | 2018-04-27 | 雅马哈株式会社 | 反作用力产生器和电子乐器的键盘装置 |
US10482861B2 (en) | 2015-08-24 | 2019-11-19 | Yamaha Corporation | Reaction force generator and keyboard device of electronic musical instrument |
CN108883752A (zh) * | 2016-04-01 | 2018-11-23 |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 用于机动车的制动力模拟器 |
US11192534B2 (en) | 2016-04-01 | 2021-12-07 | Robert Bosch Gmbh | Brake-force simulator for a motor vehicle |
CN108666163A (zh) * | 2017-03-28 | 2018-10-16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结构 |
CN110648873A (zh) * | 2017-03-30 | 2020-01-03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反作用力产生构件和键开关装置 |
CN110648873B (zh) * | 2017-03-30 | 2021-11-23 | 富士通电子零件有限公司 | 反作用力产生构件和键开关装置 |
CN109491517A (zh) * | 2018-11-29 | 2019-03-19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自发电无线键盘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1827U (zh) | 2013-09-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300522U (zh) | 键盘的按键结构及其弹性体 | |
CN104576134A (zh) | 按键模块及其键盘 | |
US8653389B2 (en) | Keyswitch device, supporting seat and key cap thereof | |
TWM448727U (zh) | 具有支撐板滑動結構的鍵盤 | |
CN104409259A (zh) | 键盘装置及其按键 | |
CN103137367B (zh) | 按键结构及应用其的键盘结构 | |
CN102737884A (zh) | 按键结构 | |
CN103794394A (zh) | 按键结构及键盘 | |
CN201853596U (zh) | 按键及键盘 | |
CN201946474U (zh) | 按键结构及键盘 | |
US7126071B1 (en) | Key and input device containing the key | |
CN205038620U (zh) | 触控板组件 | |
CN102594953A (zh) | 手机侧键装置和手机 | |
CN104201030A (zh) | 键盘 | |
TWM482833U (zh) | 按鍵結構 | |
CN204315428U (zh) | 按键模块及键盘 | |
CN203826263U (zh) | 按键结构 | |
US11726600B1 (en) | Full-area touch device | |
CN204927087U (zh) | 键盘装置及按键 | |
CN103377846A (zh) | 键盘装置 | |
CN201859782U (zh) | 长型按键及键盘 | |
CN105788926A (zh) | 一种用于汽车仪表面板上的按键组 | |
CN104391545A (zh) | 电子装置 | |
US20170301488A1 (en) | Key Switch, Key Unit and Computer Keyboard | |
CN105485491A (zh) | 支撑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1120 Termination date: 201405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