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M466303U - 按鍵及鍵盤 - Google Patents
按鍵及鍵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M466303U TWM466303U TW102211282U TW102211282U TWM466303U TW M466303 U TWM466303 U TW M466303U TW 102211282 U TW102211282 U TW 102211282U TW 102211282 U TW102211282 U TW 102211282U TW M466303 U TWM466303 U TW M466303U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ottom plate
- plate
- button
- connecting rod
- sliding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3/00—Mechanisms for operating contacts
- H01H3/02—Operating parts, i.e. for operating driving mechanism by a mechanical force external to the switch
- H01H3/12—Push-buttons
- H01H3/122—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 H01H3/125—Push-buttons with enlarged actuating area, e.g. of the elongated bar-type; Stabilising means therefor using a scissor mechanism as stabiliser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09/00—Layers
- H01H2209/01—Increasing rigidity; Anti-creep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2221/00—Actuators
- H01H2221/058—Actuators to avoid tilting or skewing of contact area or actuator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Description
本創作關於一種按鍵及鍵盤,尤指一種薄型化之按鍵及鍵盤。
就目前個人電腦的使用習慣而言,鍵盤為不可或缺的輸入設備之一,用以輸入文字、符號或數字。近來,由於電子產品皆朝向輕薄的方向發展,故配置於該電子產品的鍵盤亦朝向薄型化的趨勢發展。然而,習知的鍵盤內部設置有許多機構件,例如剪刀腳機構(plunger)、圓頂橡膠(rubber dome)、平衡桿(link bar)等,其佔據一定按鍵內部的機構空間,進而限制按鍵的高度,故而不利於按鍵及鍵盤朝薄型化的趨勢發展,因此如何設計出薄型化之按鍵及鍵盤便成為設計人員所需挑戰之課題。
本創作提供一種薄型化之按鍵及鍵盤,以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創作揭露一種按鍵,其設置於一鍵盤之一底板上,該按鍵包含有一鍵帽、一卡扣端板、一連接桿件以及一滑動端部。該鍵帽設置於該底板上方,該卡扣端板連接於該底板,且該卡扣端板上形成有一滑槽。該連接桿件設置於該鍵帽與該底板之間,該滑動端部連接於該連接桿件之一端,該滑動端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槽內且承靠於該底板之一頂面,該滑動端部的截面積係小於該連接桿件之該端的截面積。
根據本創作之其中之一實施方式,本創作另揭露一種鍵盤,其包
含有一底板以及至少一按鍵,該底板具有一頂面。該至少一按鍵設置於該底板上,該至少一按鍵包含有一鍵帽、一卡扣端板、一連接桿件以及一滑動端部。該鍵帽設置於該底板上方,該卡扣端板連接於該底板,且該卡扣端板上形成有一滑槽。該連接桿件設置於該鍵帽與該底板之間,該滑動端部連接於該連接桿件之一端,該滑動端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槽內且承靠於該底板之一頂面,該滑動端部的截面積係小於該連接桿件之該端的截面積。
綜上所述,本創作連接於連接桿件之一端的滑動端部的截面積小於連接桿件之該端的截面積,因此當滑動端部承靠於底板之頂面時,上述之滑動端部的結構設計可使得滑動端部向底板之頂面靠近,藉以縮減連接桿件之整體高度。此外,連接桿件連接於鍵帽,故鍵帽亦可被連接桿件帶動而朝底板之頂面靠近。如此一來,按鍵的整體高度便可下降,進而有利於按鍵及鍵盤朝向薄型化發展的趨勢。有關本創作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
3‧‧‧鍵盤
30‧‧‧底板
301‧‧‧頂面
32‧‧‧電路板
321‧‧‧開關
34‧‧‧按鍵
36‧‧‧鍵帽
38‧‧‧彈性件
381‧‧‧觸發部
40‧‧‧升降支撐機構
42、42'、42"‧‧‧連接桿件
421‧‧‧側邊部
44‧‧‧卡扣端板
441‧‧‧滑槽
443‧‧‧卡扣板體
445‧‧‧連接板體
447‧‧‧延伸板體
46‧‧‧樞接結構
48、48'、48"‧‧‧滑動端部
E、E1、E2‧‧‧平面
P‧‧‧端
X-X‧‧‧剖面線
第1圖為本創作實施例鍵盤的元件示意圖。
第2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的部分元件示意圖。
第3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的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圖。
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於另一視角的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圖。
第5圖為第2圖所示按鍵沿剖面線X-X的元件剖面示意圖。
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於另一視角的元件示意圖。
第7圖為本創作實施例連接桿件的部分元件示意圖。
第8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連接桿件的部分元件示意圖。
第9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連接桿件的部分元件示意圖。
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創作。請參閱第1圖,第1圖為本創作實施例一鍵盤3的元件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鍵盤3包含有一底板30、一電路板32以及複數個按鍵34,電路板32以及複數個按鍵34均設置於底板30上,且複數個按鍵34可供使用者按壓,藉以觸發電路板32以執行使用者所欲進行之操作,例如輸入文字、符號或數字等。
請參閱第2圖至第5圖,第2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34的部分元件示意圖,第3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34的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圖,第4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34於另一視角的部分元件爆炸示意圖,第5圖為第2圖所示按鍵34沿剖面線X-X的元件剖面示意圖。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按鍵34包含有一鍵帽36以及一彈性件38,鍵帽36設置於底板30上方,且彈性件38設置於底板30與鍵帽36之間。當使用者按壓按鍵34時,鍵帽36朝底板30移動而壓縮彈性件38。此時,彈性件38因彈性變形而儲存一彈性位能。當使用者完成按壓時,使用者之手指離開鍵帽36,此時彈性件38便可釋放該彈性位能而施予鍵帽36一彈性回復力,藉以驅動鍵帽36復位。
於此實施例中,彈性件38可為一圓頂橡膠(rubber dome),但不受此限,例如彈性件38亦可為一金屬簧片。至於採用上述何者設計,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此外,電路板32包含有對應各按鍵34之一開關321,且彈性件38對應開關321處具有一觸發部381。當使用者按壓按鍵34時,彈性件38被壓縮而使其觸發部381按壓電路板32之開關321,藉以執行相對應之一按鍵指令,例如輸入文字、符號或數字等。於此實施例中,電路板32可為一薄膜電路板(membrane),但不受此限,例如電路板32亦可為一般具有
觸發開關之按鍵電路板。至於採用上述何者設計,其端視實際需求而定。
除此之外,按鍵34包含有一升降支撐機構40,其設置於底板30與鍵帽36之間。當使用者按壓按鍵34時,升降支撐機構40可將使用者之按壓力平均分配給鍵帽36,以使鍵帽36可平穩地相對底板30向下運動,藉以穩定地觸發開關321而執行該按鍵指令。當鍵帽36於上述之復位過程中,升降支撐機構40可將彈性件38所產生之該彈性回復力平均分配給鍵帽36,以使鍵帽36可平穩地相對底板30向上運動。換句話說,升降支撐機構40可用來帶動鍵帽36平穩地相對底板30升降,以使鍵帽36於升降過程中保持平穩,有助於按鍵34作動的穩定度。
如第2圖至第5圖所示,按鍵34另包含有至少一連接桿件42以及兩卡扣端板44。連接桿件42用來連接鍵帽36與底板30,且卡扣端板44連接於底板30。請參閱第3圖至第7圖,第6圖為本創作實施例按鍵34於另一視角的元件示意圖,第7圖為本創作實施例連接桿件42的部分元件示意圖。如第3圖至第7圖所示,卡扣端板44上形成有至少一滑槽441,按鍵34另包含有複數個樞接結構46以及複數個滑動端部48,複數個樞接結構46設置於鍵帽36上且用來將鍵帽36樞接於各連接桿件42之一側邊部421,複數個滑動端部48分別連接於連接桿件42之一端P。於組裝連接桿件42時,可將連接於各連接桿件42之滑動端部48可滑動地設置於對應的滑槽441內且承靠底板30之一頂面301,且另將各連接桿件42之側邊部421樞接於對應的樞接結構46。
於此實施例中,按鍵34可包含有兩個連接桿件42以及四個滑動端部48,且四個滑動端部48分別連接於各連接桿件42之端P;兩卡扣端板44彼此相對,且各卡扣端板44上可形成有兩個滑槽441,其分別用來可滑動
地卡扣滑動端部48。藉此,各連接桿件42的側邊部421及滑動端部48可分別安裝於對應的樞接結構46及滑槽441內,而連接桿件42及各卡扣端板44上的滑槽441數量可不侷限於此實施例圖式所繪示,例如按鍵34亦可僅包含有一個連接桿件42,且各卡扣端板44上亦可對應地僅形成有一個滑槽441。換句話說,只要是按鍵34包含有一個以上之連接桿件42以及卡扣端板44上形成有一個以上之滑槽441的結構設計,均在本創作所保護的範疇內。
如第5圖所示,當鍵帽36被按壓時,連接於兩連接桿件42之滑動端部48可朝彼此靠近的方向相對滑槽441滑動,且兩連接桿件42之側邊部421可於對應的樞接結構46內樞轉,此時鍵帽36便可被兩連接桿件42之側邊部421帶動而接近底板30。換句話說,當使用者按壓按鍵34時,兩連接桿件42可與升降支撐機構40共同將使用者之按壓力平均分配給鍵帽36,以使鍵帽36可更平穩地相對底板30向下運動。同理,當鍵帽36被釋放時,彈性件38釋放該彈性位能而施予鍵帽36該彈性回復力,藉以驅動鍵帽36復位。當鍵帽36於上述之復位過程中,連接於兩連接桿件42之滑動端部48可朝彼此遠離的方向相對滑槽441滑動,且兩連接桿件42之側邊部421可於對應的樞接結構46內樞轉,此時鍵帽36便可被兩連接桿件42之側邊部421帶動而遠離底板30。換句話說,當鍵帽36於上述之復位過程中,兩連接桿件42可與升降支撐機構40共同將彈性件38所產生之該彈性回復力平均分配給鍵帽36,以使鍵帽36可平穩地相對底板30向上運動。換句話說,連接桿件42亦可用來驅動鍵帽36平穩地接近或遠離底板30,以使鍵帽36於升降過程中保持平穩,有利於按鍵34作動時的穩定度。
如第6圖以及第7圖所示,卡扣端板44包含有一卡扣板體443以及一連接板體445,連接板體445連接於卡扣板體443之一側與底板30之一邊緣。於此實施例中,卡扣板體443可實質上垂直於連接板體445,且滑
槽441形成於卡扣板體443與連接板體445上。此外,卡扣端板44可另包含有一延伸板體447,其延伸於卡扣板體443之另一側。於此實施例中,延伸板體447可實質上垂直於卡扣板體443,亦即延伸板體447可平行於連接板體445。於實務上,卡扣板體443、連接板體445以及延伸板體447可以沖壓成型之方式一體成型。值得一提的是,延伸板體447為一可省略之結構,亦即本創作之卡扣端板44可僅包含有卡扣板體443與連接板體445而不包含有延伸板體447,藉以簡化卡扣端板44之結構設計及製造過程。
除此之外,當連接於連接桿件42之滑動端部48可滑動地卡扣於卡扣端板44上的滑槽441內時,滑動端部48可承靠於底板30之頂面301。如此一來,底板30之頂面301便可與卡扣端板44之延伸板體447共同防止滑動端部48翻轉,以使滑動端部48能穩定地於滑槽441內滑動,進而穩定連接桿件42驅動鍵帽36平穩地接近或遠離底板30。進一步地,連接於連接桿件42之滑動端部48的截面積係小於連接桿件42之端P的截面積。於此實施例中,滑動端部48可為一截頂圓錐結構,其截面積沿遠離連接桿件42之端P之方向為遞減(如第7圖所示)。
由於該截頂圓錐結構(即滑動端部48)的截面積小於連接桿件42之端P的截面積且沿遠離連接桿件42之端P之方向為遞減,故當該截頂圓錐結構(即滑動端部48)承靠於底板30之頂面301時,該截頂圓錐結構(即滑動端部48)便可向底板30之頂面301靠近,藉此滑動端部48之截頂圓錐的結構設計可於承靠於底板30之頂面301時縮減連接桿件42之整體高度,而連接桿件42之側邊部421係樞接於鍵帽36上的樞接結構46,故當連接桿件42之整體高度縮減時,鍵帽36亦可被連接桿件42之側邊部421帶動而朝底板30之頂面301靠近。如此一來,按鍵34的整體高度便可下降,進而有利於按鍵34及鍵盤3朝向薄型化發展的趨勢。於實務上,滑動端部48可以
研磨的方式加工成該截頂圓錐結構。
請參閱第8圖,第8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一連接桿件42'的部分元件示意圖。如第8圖所示,連接桿件42'與上述之連接桿件4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連接於連接桿件42'之一端P的滑動端部48'實質上為一D字形桿件,亦即滑動端部48'可經由切削加工之方式加工成為一D字形結構,亦即滑動端部48'可經由切削加工之方式加工,以使滑動端部48'上形成有一個平面E之該D字形桿件,進而使該D字形桿件(即滑動端部48')的截面積小於連接桿件42'之端P的截面積。如此一來,當滑動端部48'承靠於底板30之頂面301時,具有平面E之該D字形桿件(即滑動端部48')便可縮減連接桿件42'之整體高度,以使按鍵34的整體高度下降而有利於按鍵34及鍵盤3朝向薄型化發展的趨勢。
請參閱第9圖,第9圖為本創作另一實施例一連接桿件42"的部分元件示意圖。如第9圖所示,連接桿件42"與上述之連接桿件42的主要不同之處在於,連接於連接桿件42"之一端P的滑動端部48"為形成有兩平面E1、E2之一桿件,且兩平面E1、E2彼此相對,亦即滑動端部48"可經由切削加工之方式加工成,以使滑動端部48"上形成有相對的兩平面E1、E2,進而使該桿件(即滑動端部48")的截面積小於連接桿件42"之端P的截面積。如此一來,當滑動端部48"承靠於底板30之頂面301時,具有相對的兩平面E1、E2之該桿件(即滑動端部48")便可於縮減連接桿件42"之整體高度,以使按鍵34的整體高度可下降而有利於按鍵34及鍵盤3朝向薄型化發展的趨勢。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創作連接於連接桿件之一端的滑動端部的截面積小於連接桿件之該端的截面積,因此當滑動端部承靠於底板之頂面時,
上述之滑動端部的結構設計可使得滑動端部向底板之頂面靠近,藉以縮減連接桿件之整體高度。此外,連接桿件連接於鍵帽,故鍵帽亦可被連接桿件帶動而朝底板之頂面靠近。如此一來,按鍵的整體高度便可下降,進而有利於按鍵及鍵盤朝向薄型化發展的趨勢。以上所述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創作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創作之涵蓋範圍。
30‧‧‧底板
301‧‧‧頂面
32‧‧‧電路板
34‧‧‧按鍵
36‧‧‧鍵帽
38‧‧‧彈性件
40‧‧‧升降支撐機構
42‧‧‧連接桿件
421‧‧‧側邊部
44‧‧‧卡扣端板
443‧‧‧卡扣板體
447‧‧‧延伸板體
46‧‧‧樞接結構
48‧‧‧滑動端部
Claims (20)
- 一種按鍵,其設置於一鍵盤之一底板上,該按鍵包含有:一鍵帽,其設置於該底板上方;一卡扣端板,其連接於該底板,該卡扣端板上形成有一滑槽;以及一連接桿件,其用來連接該鍵帽與該底板;以及一滑動端部,其連接於該連接桿件之一端,該滑動端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槽內且承靠於該底板之一頂面,該滑動端部的截面積係小於該連接桿件之該端的截面積。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中該滑動端部為一截頂圓錐結構,其截面積沿遠離該連接桿件之該端之方向為遞減。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中該滑動端部實質上為一D字形桿件,且該D字形桿件上形成有一個平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中該滑動端部為形成有兩平面之一桿件,且該兩平面彼此相對。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中該卡扣端板包含有:一卡扣板體;以及一連接板體,其連接於該卡扣板體之一側與該底板之一邊緣,其中該滑槽形成於該卡扣板體與該連接板體上。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按鍵,其中該卡扣板體實質上垂直於該連接板體。
- 如請求項5所述之按鍵,其中該卡扣端板另包含有:一延伸板體,其延伸於該卡扣板體之另一側,該延伸板體與該底板之該頂面共同用來防止該滑動端部翻轉。
- 如請求項7所述之按鍵,其中該延伸板體係實質上垂直於該卡扣板體。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另包含有:一樞接結構,其設置於該鍵帽上,該樞接結構用來使該鍵帽樞接於該連接桿件之一側邊部,以使該鍵帽於該滑動端部於該滑槽內滑動時,能被該連接桿件之該側邊部帶動而接近或遠離該底板。
- 如請求項1所述之按鍵,其另包含有:一升降支撐機構,其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該升降支撐機構用來帶動該鍵帽相對該底板升降。
- 一種鍵盤,其包含有:一底板,其具有一頂面;以及至少一按鍵,其設置於該底板上,該至少一按鍵包含有:一鍵帽,其設置於該底板上方;一卡扣端板,其連接於該底板,該卡扣端板上形成有一滑槽;以及一連接桿件,其用來連接該鍵帽與該底板;以及一滑動端部,其連接於該連接桿件之一端,該滑動端部可滑動地設置於該滑槽內且承靠於該底板之該頂面,該滑動端部的截面積係小於該連接桿件之該端的截面積。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滑動端部為一截頂圓錐結構,其截面積 沿遠離該連接桿件之該端之方向為遞減。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滑動端部實質上為一D字形桿件,且該D字形桿件上形成有一個平面。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滑動端部為形成有兩平面之一桿件,且該兩平面彼此相對。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卡扣端板包含有:一卡扣板體;以及一連接板體,其連接於該卡扣板體之一側與該底板之一邊緣,其中該滑槽形成於該卡扣板體與該連接板體上。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卡扣板體實質上垂直於該連接板體。
- 如請求項15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卡扣端板另包含有:一延伸板體,其延伸於該卡扣板體之另一側,該延伸板體與該底板之該頂面共同用來防止該滑動端部翻轉。
- 如請求項17所述之鍵盤,其中該延伸板體係實質上垂直於該卡扣板體。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按鍵另包含有:一樞接結構,其設置於該鍵帽上,該樞接結構用來使該鍵帽樞接於該連接桿件之一側邊部,以使該鍵帽於該滑動端部於該滑槽內滑動時,能被該連接桿件之該側邊部帶動而接近或遠離該底板。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鍵盤,其中該按鍵另包含有: 一升降支撐機構,其設置於該底板與該鍵帽之間,該升降支撐機構用來帶動該鍵帽相對該底板升降。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1282U TWM466303U (zh) | 2013-06-17 | 2013-06-17 | 按鍵及鍵盤 |
US14/272,506 US20140367240A1 (en) | 2013-06-17 | 2014-05-08 | Keyswitch and keyboard therewith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2211282U TWM466303U (zh) | 2013-06-17 | 2013-06-17 | 按鍵及鍵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M466303U true TWM466303U (zh) | 2013-11-21 |
Family
ID=49993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2211282U TWM466303U (zh) | 2013-06-17 | 2013-06-17 | 按鍵及鍵盤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140367240A1 (zh) |
TW (1) | TWM466303U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502747A (zh) * | 2013-07-02 | 2015-01-16 |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 輸入裝置結構及應用於輸入裝置之升降結構 |
CN105023789B (zh) * | 2015-07-28 | 2019-03-05 | 东莞市凯华电子有限公司 | 键盘开关 |
TWI601173B (zh) * | 2016-02-19 | 2017-10-0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結構 |
DE102017125373A1 (de) * | 2017-10-30 | 2019-05-02 | Cherry Gmbh | Tastenmodul für eine Tastatur und Tastatur |
CN112201509B (zh) * | 2020-09-04 | 2022-08-02 | 光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键组件及键盘模块 |
TWI756081B (zh) * | 2021-03-16 | 2022-02-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鍵盤裝置 |
TWI787776B (zh) * | 2021-04-01 | 2022-12-21 |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按鍵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1060601A (ja) * | 2009-09-10 | 2011-03-24 | Fujitsu Component Ltd | キースイッチ装置及びキーボード |
-
2013
- 2013-06-17 TW TW102211282U patent/TWM466303U/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14
- 2014-05-08 US US14/272,506 patent/US2014036724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140367240A1 (en) | 2014-12-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M466303U (zh) | 按鍵及鍵盤 | |
TWI607474B (zh) | 按鍵 | |
TWI691983B (zh) | 鍵盤 | |
TW201705171A (zh) | 按鍵及其鍵盤 | |
CN108346539A (zh) | 具有按压段落感的薄型键盘 | |
TWI671773B (zh) | 鍵盤及其按鍵 | |
CN103681051B (zh) | 薄型化按键及键盘 | |
TWI564923B (zh) | 按鍵結構 | |
TW202008410A (zh) | 鍵盤 | |
TWM461862U (zh) | 按鍵及鍵盤 | |
TWI609396B (zh) | 按鍵結構 | |
TW201735083A (zh) | 鍵盤 | |
TWM474242U (zh) | 按鍵及其鍵盤 | |
CN204067138U (zh) | 键盘及电子设备 | |
CN203445039U (zh) | 按键及键盘 | |
TWI691986B (zh) | 鍵盤結構 | |
CN103354187A (zh) | 按键及键盘 | |
US11251000B1 (en) | Keyboard | |
TW201743360A (zh) | 按鍵結構 | |
CN103887102A (zh) | 一种键盘 | |
TWI725651B (zh) | 按鍵 | |
TWI680479B (zh) | 鍵盤 | |
CN108807056A (zh) | 按键结构 | |
CN108962658A (zh) | 键盘 | |
TWI543026B (zh) | 具有支撐功能的彈性元件、及其相關的按鍵與鍵盤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K4K | Expiration of patent term of a granted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