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731479B - 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 - Google Patents
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731479B TWI731479B TW108142509A TW108142509A TWI731479B TW I731479 B TWI731479 B TW I731479B TW 108142509 A TW108142509 A TW 108142509A TW 108142509 A TW108142509 A TW 108142509A TW I731479 B TWI731479 B TW I731479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heat dissipation
- groove
- base
- contact surface
- planting part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8—HEAT EXCHANGE IN GENERAL
- F28F—DETAILS OF HEAT-EXCHANGE AND HEAT-TRANSFER APPARATU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8F9/00—Casings; Header boxes; Auxiliary supports for elements; Auxiliary members within casings
- F28F9/26—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 F28F9/262—Arrangement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sections of heat-exchange elements, e.g. of radiators for radi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Semiconductors Or Solid State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公開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包括有底座以及散熱鰭片;該底座的表面開設有溝槽,該溝槽的開口至少一側具有接觸面;該散熱鰭片包括有連接在一起的插植部、連接部和主體部,插植部為反折結構並嵌於溝槽中,連接部相對插植部向一側延伸並抵於接觸面上接觸;通過在散熱鰭片上形成有連接部,並配合連接部與底座上的接觸面接觸,一方面可對散熱鰭片一側進行穩固支撐,沖壓沖頭對反折結構的插植部進行沖壓,更容易受力,使得散熱鰭片更加可靠地結合在底座上,並進一步降低散熱鰭片的高度,不易折彎變形,不會出現歪斜現象,確保兩散熱鰭片之間形成的散熱流道是直的,另一方面底座上熱量可直接傳遞至連接部上,有效提高散熱效率。
Description
本發明涉及散熱器領域技術,尤其是指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
習知散熱器的散熱鰭片與底座的結合,除了傳統的焊接結合技術外,亦有利用沖壓方式,將散熱鰭片先插植於底座的預設溝槽或夾持凸座,再以沖壓沖頭進行沖壓,而使散熱鰭片被夾持結合於底座的溝槽(或夾持凸座),例如美國發明專利第5014776號案,就是使兩側的溝槽側壁產生沖壓推擠變形,進而可夾持散熱鰭片,以達到散熱鰭片與底座的結合目的。
上述先前專利技術,只是利用溝槽兩側的擠壓變形而達到夾持散熱片根部的目的,但夾持作用力都集中在溝槽開口兩側的變形位置,僅具有兩個點狀的夾持力,因此,夾持效果不佳,不易確保其穩定結合,不僅各散熱片可能發生參差不齊的不等高現象,而且散熱片容易發生搖動或脫落情形。
目前,出現了有在散熱鰭片的端部直接折彎形成一反折部,利用沖壓沖頭對反折部進行沖壓,使得散熱鰭片與底座結合,例如中國發明專利201820031179.0公開的雙面吹脹板以及雙面吹脹板的嵌鉚結構,雙面吹脹板相當於散熱鰭片,雙面吹脹板上具有頸部,然而頸部是懸空設置,這種設計的目的僅僅是為了避免雙面吹脹板的吹脹結構遮擋沖鉚位置,利用該嵌鉚結構,不能使雙面吹脹板更加穩固地結合在基座上,雙面吹脹板容易折彎變形,同時也無法使雙面吹脹板與基座的接觸面積更大,提高散熱效率。因此,有必要研究一種方案,以解決上述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能有效解決現有之散熱鰭片結合不穩固、容易折彎並且散熱效率低的問題。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採用如下之技術方案: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係包括有底座以及散熱鰭片;該底座的表面開設有溝槽,以供散熱鰭片插植,該溝槽的開口至少一側具有接觸面;該散熱鰭片包括有連接在一起的插植部、連接部和主體部,插植部為反折結構並嵌於溝槽中,連接部相對插植部向一側延伸並至少局部抵於接觸面上接觸;利用上述的底座及散熱鰭片,於散熱鰭片將插植部插入底座的溝槽後,再利用一沖壓沖頭對準插植部進行沖壓,該沖壓沖頭涵蓋插植部,經沖壓後使插植部於溝槽內下壓產生變形增大而迫緊結合於溝槽內,以完成散熱鰭片與底座的結合,同時連接部抵於接觸面上接觸;通過在散熱鰭片上形成有連接部,並配合連接部與底座上的接觸面接觸,一方面可對散熱鰭片一側進行穩固支撐,沖壓沖頭對反折結構的插植部進行沖壓,更容易受力,使得散熱鰭片更加可靠地結合在底座上,並進一步降低散熱鰭片的高度,不易折彎變形,不會出現歪斜現象,確保兩散熱鰭片之間形成的散熱流道是直的,另一方面底座上熱量可直接傳遞至連接部上,有效提高散熱效率。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溝槽的兩側形成均形成有一條狀凸台,該接觸面位於其中一條狀凸台的頂面上。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接觸面為水平面,該連接部的底面與接觸面平行並全部貼合接觸。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插植部、連接部和主體部依次由下往上一體成型連接,插植部和主體部均豎向延伸,該連接部水平延伸。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溝槽為間隔平行設置的多個,對應的,該散熱鰭片亦為多個,每一散熱鰭片的插植部嵌於對應的溝槽中固定。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插植部為經一次反折形成的U形結構。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插植部為經至少兩次反折形成捲曲結構。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面開設一個以上的嵌槽,以供適配嵌入熱導管,並使熱導管具有平整貼底面,且外露結合於底座的底端面。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熱導管是彎折貫穿散熱鰭片的主體部,形成緊配組合。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乃在於提供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散熱鰭片之主體部的兩端面貫穿形成用於灌注冷卻液的容置槽。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明顯的優點和有益效果,具體而言,由上述技術方案可知:
通過在散熱鰭片上形成有連接部,並配合連接部與底座上的接觸面接觸,一方面可對散熱鰭片一側進行穩固支撐,沖壓沖頭對反折結構的插植部進行沖壓,更容易受力,使得散熱鰭片更加可靠地結合在底座上,並進一步降低散熱鰭片的高度,不易折彎變形,不會出現歪斜現象,確保兩散熱鰭片之間形成的散熱流道是直的,另一方面底座上熱量可直接傳遞至連接部上,有效提高散熱效率。
為更清楚地闡述本發明的結構特徵和功效,下面結合附圖與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請參照圖1至圖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包括有底座10以及散熱鰭片20。
該底座10的表面開設有溝槽11,以供散熱鰭片20插植,該溝槽11的開口至少一側具有接觸面12;在本實施例中,該底座10為一銅、鋁、銅基合金或鋁基合金底座,所述溝槽11的兩側形成均形成有一條狀凸台13,該接觸面12位於其中一條狀凸台13的頂面上,並且,所述接觸面12為水平面,但不局限與水平面,也可以為斜面;以及,所述溝槽11為間隔平行設置的多個,並且相鄰兩溝槽11之間均於底座10的表面下凹形成有凹槽14,以增大散熱面積,提升通風散熱效果。
該散熱鰭片20包括有連接在一起的插植部21、連接部22和主體部23,插植部21為反折結構,插植部21的高度大於溝槽11的深
度並嵌於溝槽11中,因此插植部21下端抵靠到溝槽11底時,該插植部21的上端突出接觸面12一高度;連接部22相對插植部21向一側延伸並至少局部抵於接觸面12上接觸。在本實施例中,該散熱鰭片20亦為多個,每一散熱鰭片20的插植部21嵌於對應的溝槽11中固定,所述插植部21為經一次反折形成的U形結構;該連接部22的底面與接觸面12平行並全部貼合接觸,以更好的支撐散熱鰭片20;並且,所述插植部21、連接部22和主體部23依次由下往上一體成型連接,插植部21和主體部23均豎向延伸,該連接部22水平延伸。以及,所述散熱鰭片20之主體部23的兩端面貫穿形成用於灌注冷卻液的容置槽(圖中未示),以提高散熱效果。
利用上述的底座10及散熱鰭片20,如圖4所示,於散熱鰭片20將插植部21插入底座10的溝槽11後,如圖5所示,再利用一沖壓沖頭30對準插植部21上端進行沖壓,該沖壓沖頭30涵蓋插植部21,經沖壓後使插植部21上端與接觸面12齊平,且插植部21於溝槽11內下壓產生變形增大而迫緊結合於溝槽11內,如圖6所示,以完成散熱鰭片與底座的結合,同時連接部22抵於接觸面12上接觸。
使用時,該底座10與發熱元件接觸,發熱元件的熱量傳遞至底座10上,然後,底座10上的一部分熱量依次通過插植部21和連接部22傳遞至主體部23上進行熱量的散發,底座10上的另一部分熱量通過接觸面12直接傳遞至連接部22上,再由連接部22傳遞至主體部23上進行熱量的散發。
請參照圖7和圖8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基本相同,其所不同是:
在本實施例中,所述底座10的另一端面開設一個以上的嵌槽15,以供適配嵌入熱導管40,並使熱導管40具有平整貼底面41,且外露結合於底座10的底端面,所述熱導管40是彎折貫穿散熱鰭片20的主體部23,形成緊配組合,通過設置熱導管40,使得底座10上的熱量可通過熱導管40傳遞至散熱鰭片20的主體部23上,以提高散熱效率。
請參照圖9至圖14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與前述第一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基本相同,其所不同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插植部21為經至少兩次反折形成捲曲結構,以使得插植部21與底座10之間結合更加的牢固可靠,接觸面積也更大,提高散熱效率。
請參照圖15和圖16所示,其顯示出了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本實施例的具體結構與前述第二較佳實施例的具體結構基本相同,其所不同是: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插植部21為經至少兩次反折形成捲曲結構,插植部21(捲曲結構)下端抵靠到溝槽11底時,該捲曲結構上端突出接觸面12一高度;及該沖壓沖頭30涵蓋捲曲結構上端但不沖壓到底座10,經沖壓後使捲曲結構上端與接觸面12齊平,且捲曲結構於溝槽11內下壓產生變形增大而迫緊結合於溝槽內,以使得插植部21與底座10之間結合更加的牢固可靠,接觸面積也更大,提高散熱效率。
本發明的設計重點在於:通過在散熱鰭片上形成有連接部,並配合連接部與底座上的接觸面接觸,一方面可對散熱鰭片一側進行穩固支撐,沖壓沖頭對反折結構的插植部進行沖壓,更容易受力
,使得散熱鰭片更加可靠地結合在底座上,並進一步降低散熱鰭片的高度,不易折彎變形,不會出現歪斜現象,確保兩散熱鰭片之間形成的散熱流道是直的,另一方面底座上熱量可直接傳遞至連接部上,有效提高散熱效率。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的技術範圍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細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0:底座
11:溝槽
12:接觸面
13:條狀凸台
14:凹槽
15:嵌槽
20:散熱鰭片
21:插植部
22:連接部
23:主體部
30:沖壓沖頭
40:熱導管
41:平整貼底面
圖1是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散熱鰭片的放大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
圖4是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沖壓鉚合過程的第一狀態局部截面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沖壓鉚合過程的第二狀態局部截面示意圖;
圖6是本發明之第一較佳實施例中沖壓鉚合過程的第三狀態局部截面示意圖;
圖7是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
圖8是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圖9是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10是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散熱鰭片的放大示意圖;圖11是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的主視圖;圖12是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沖壓鉚合過程的第一狀態局部截面示意圖;圖13是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沖壓鉚合過程的第二狀態局部截面示意圖;圖14是本發明之第三較佳實施例中沖壓鉚合過程的第三狀態局部截面示意圖;圖15是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立體示意圖;圖16是本發明之第四較佳實施例的截面圖。
10:底座
11:溝槽
12:接觸面
13:條狀凸台
14:凹槽
20:散熱鰭片
21:插植部
22:連接部
23:主體部
Claims (10)
- 一種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包括有底座以及散熱鰭片;該底座的表面開設有溝槽,以供散熱鰭片插植,其特徵在於:該溝槽的開口至少一側具有接觸面;該散熱鰭片包括有連接在一起的插植部、連接部和主體部,插植部為反折結構,插植部的高度大於溝槽的深度並嵌於溝槽中,插植部下端抵靠到溝槽底時,該插植部的上端突出接觸面一高度;連接部相對插植部向一側延伸並至少局部抵於接觸面上接觸;利用上述的底座及散熱鰭片,於散熱鰭片將插植部插入底座的溝槽後,且插植部的上端突出接觸面的構造,再利用一沖壓沖頭對準插植部上端進行沖壓,該沖壓沖頭涵蓋插植部但不沖壓到底座;經沖壓後使插植部上端與接觸面齊平,且插植部於溝槽內下壓產生變形增大而迫緊結合於溝槽內,以完成散熱鰭片與底座的結合,同時連接部抵於接觸面上接觸。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溝槽的兩側形成均形成有一條狀凸台,該接觸面位於其中一條狀凸台的頂面上。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接觸面為水平面,該連接部的底面與接觸面平行並全部貼合接觸。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插植部、連接部和主體部依次由下往上一體成型連接,插植部 和主體部均豎向延伸,該連接部水平延伸。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溝槽為間隔平行設置的多個,對應的,該散熱鰭片亦為多個,每一散熱鰭片的插植部嵌於對應的溝槽中固定。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插植部為經一次反折形成的U形結構。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插植部為經至少兩次反折形成捲曲結構,插植部下端抵靠到溝槽底時,該捲曲結構上端突出接觸面一高度;及該沖壓沖頭涵蓋捲曲結構上端但不沖壓到底座,經沖壓後使捲曲結構上端與接觸面齊平,且捲曲結構於溝槽內下壓產生變形增大而迫緊結合於溝槽內。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底座的另一端面開設一個以上的嵌槽,以供適配嵌入熱導管,並使熱導管具有平整貼底面,且外露結合於底座的底端面。
- 如請求項8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熱導管是彎折貫穿散熱鰭片的主體部,形成緊配組合。
- 如請求項1所述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其中,所述散熱鰭片之主體部的兩端面貫穿形成用於灌注冷卻液的容置槽。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744336.1 | 2019-08-13 | ||
CN201910744336.1A CN110388845A (zh) | 2019-08-13 | 2019-08-13 | 散热鳍片的冲压铆合结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2868A TW202012868A (zh) | 2020-04-01 |
TWI731479B true TWI731479B (zh) | 2021-06-21 |
Family
ID=682887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8142509A TWI731479B (zh) | 2019-08-13 | 2019-11-22 | 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88845A (zh) |
TW (1) | TWI731479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12782B (zh) * | 2020-03-19 | 2021-05-18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便于薄型散热鳍片与薄型盖板铆合的快速定位结构 |
TWI798606B (zh) * | 2020-12-08 | 2023-04-11 | 大陸商深圳興奇宏科技有限公司 | 散熱器結構 |
CN114449850A (zh) * | 2022-01-14 | 2022-05-06 | 东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铝底与热导管的紧配铆合结构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04025U (en) * | 2006-08-02 | 2007-01-01 | Chung-Shian Huang | Improved assembly of fins and base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TWM386487U (en) * | 2010-04-15 | 2010-08-11 | chong-xian Huang | Heat sink |
CN109883236A (zh) * | 2019-03-15 | 2019-06-14 | 惠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冲压结合散热鳍片的高效型散热器 |
TWI667444B (zh) * | 2012-02-10 | 2019-08-01 | 黃崇賢 | Stamping bonding method for heat sink fin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0947004Y (zh) * | 2006-08-21 | 2007-09-12 | 黄崇贤 | 散热器鳍片与底座的组合改良 |
US20130277031A1 (en) * | 2012-04-24 | 2013-10-24 | Sheng-Huang Lin | Heat-dissipation unit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ame |
CN110017712B (zh) * | 2018-01-09 | 2021-03-26 | 讯凯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双面吹胀板、双面吹胀板的嵌铆结构及其嵌铆方法 |
CN109341374B (zh) * | 2018-11-14 | 2024-04-09 | 苏州永腾电子制品有限公司 | 高效散热器 |
CN211012634U (zh) * | 2019-08-13 | 2020-07-14 | 惠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散热鳍片的冲压铆合结构 |
-
2019
- 2019-08-13 CN CN201910744336.1A patent/CN110388845A/zh active Pending
- 2019-11-22 TW TW108142509A patent/TWI731479B/zh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M304025U (en) * | 2006-08-02 | 2007-01-01 | Chung-Shian Huang | Improved assembly of fins and base of heat dissipation device |
TWM386487U (en) * | 2010-04-15 | 2010-08-11 | chong-xian Huang | Heat sink |
TWI667444B (zh) * | 2012-02-10 | 2019-08-01 | 黃崇賢 | Stamping bonding method for heat sink fins |
CN109883236A (zh) * | 2019-03-15 | 2019-06-14 | 惠州汉旭五金塑胶科技有限公司 | 冲压结合散热鳍片的高效型散热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012868A (zh) | 2020-04-01 |
CN110388845A (zh) | 2019-10-2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731479B (zh) | 散熱鰭片的沖壓鉚合結構 | |
JP3144103U (ja) | 放熱部材および該放熱部材を有するラジエータ | |
TWI558972B (zh) | A combination of heat sinks and heat sinks | |
TWI667445B (zh) | 雙面吹脹板、雙面吹脹板的嵌鉚結構以及其嵌鉚方法 | |
JP2011154929A (ja) | 排熱装置 | |
TWI708039B (zh) | 沖壓結合散熱鰭片的高效型散熱器 | |
KR200473615Y1 (ko) | 히트 싱크 방열핀 및 베이스 블록 장착 구조 | |
US20210071965A1 (en) | Heat sink having press-riveting structure | |
CN203369037U (zh) | 一种散热器 | |
CN211012634U (zh) | 散热鳍片的冲压铆合结构 | |
CN202547471U (zh) | 冲压结合散热鳍片的散热器 | |
US20200326142A1 (en) | High-efficiency heat sink | |
CN202306426U (zh) | 散热器鳍片与基座冲压组合结构 | |
CN102999131A (zh) | 散热器鳍片与基座冲压组合方法 | |
CN201698772U (zh) | 散热器 | |
TWM427766U (en) | Finned heat sinks | |
CN211012631U (zh) | 双面吹胀板铆接结构 | |
KR200465921Y1 (ko) | 히트 싱크 모듈 | |
CN204272573U (zh) | 一种免焊接鳍片式散热器 | |
CN201060682Y (zh) | 散热模组 | |
CN118899278B (zh) | 一种组合式三极管及组装方法 | |
TWM421693U (en) | Fin heat sink structure improvement | |
CN201754403U (zh) | 散热器 | |
CN202307855U (zh) | 散热装置 | |
US20210114082A1 (en) | Double-sided expanded plate riveting structure and metho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