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565583B - 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 - Google Patents
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565583B TWI565583B TW103101733A TW103101733A TWI565583B TW I565583 B TWI565583 B TW I565583B TW 103101733 A TW103101733 A TW 103101733A TW 103101733 A TW103101733 A TW 103101733A TW I565583 B TWI565583 B TW I565583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film
- optical film
- optical
- edge protection
- edg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主要目的為防止在生產、包裝及運送等過程中,光學膜片因震動、碰撞及摩擦等因素而使其邊緣脫膠、溢膠或受到空氣中之粉塵及雜質污染,造成光學膜片與螢幕面板間的異物產生散射等外觀缺點外,也會有貼合不平整或包裹氣泡等問題,而發生供應商和客戶之間的客訴。光學膜片邊緣的污染是產品良率的殺手、會導致製造成本增加及客戶退貨之損失。
上述之光學膜片主要應用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觸控螢幕、數位相機等影像顯示之液晶面板所使用之表面防爆膜,其目的在提供一種不致降低液晶顯示器之畫質,又可賦予抗眩性、抗刮傷性及抗玻璃爆裂功能之光學膜片。
由於科技進步,一般電子設備通常會具有一螢幕來顯示其運作之狀態,而目前是以液晶螢幕為主流。液晶螢幕的優點為薄型、重量輕及具有競爭力的價格;但缺點是其表面較不耐刮,且容易因撞擊使玻璃破裂其碎片飛濺而使人受傷,所以通常會使用一光學膜片將之貼在螢幕的表面或內層,進而提高其耐刮及防撞擊之保護功能,即使玻璃破裂也只會
有裂紋,其玻璃碎片不會脫離本體而使人受傷。上述保護螢幕之光學膜片主要應用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觸控螢幕、數位相機或各式顯示螢幕之液晶面板,其目的在提供一種不致降低液晶顯示器之畫質,又可賦予抗眩性、抗刮傷性及抗爆性功能之光學膜片。
再者,為了避免在戶外或是強光下照射液晶螢幕而產生眩光,亦會在光學膜片塗布抗眩層(anti-glare,AG)、抗反射層(anti-reflection,AR)、低反射層(low-reflection,LR)或延遲膜(retardation film)來消除環境光的反射,改善高反射率及提高對比。
一般光學膜片的製造流程是將保護膜、光學膜及離型膜經張對張貼合(sheet to sheet lamination)或捲對捲貼合(roll to roll lamination)製程,並依需求尺寸、規格裁切後之光學膜片,經堆疊、包裝後即可運送至客戶端。客戶使用的流程是先將該光學膜片的外包裝在無塵室內去除,再將內包裝去除,並檢查外觀,確認無外觀不良才會送至生產線使用。使用前先將離型膜撕去,將光學膜黏貼在觸控面板上,末端使用者只需將光學膜表面之保護膜撕除即可使用。
如早期造紙業因手工、設備上製程限制,所以只能一張張的製作即張對張製程(sheet to sheet),缺點不僅是集料麻煩、佔空間、運送風險多..等等,後段製程加工機器的的設計上,常被張對張的給料速度所限制,造成後段加工上的困難,還有機器設計上的瓶頸。目前的技術已轉變成捲對捲製程,不僅提高生產之良率,機器設計上很多關鍵物件都改為輪轉式。
捲對捲製程(Roll-to-Roll Process)是一種高效能、低成本的連
續生產方式,處理的對象是一種具可撓曲性質的薄膜或軟板,薄膜的材質種類有塑料或厚度小於0.1mm之不鏽鋼金屬薄板..等。薄膜從圓筒狀的料捲捲出後,在薄膜上加入特定用途的功能或在薄膜表面加工,然後再一次把薄膜捲成圓筒狀或直接成品裁切,應用「捲出(Unwind)」、「加工(Process)」、「捲曲(Rewind)/裁切(Cutting)」這種模式的製造方式便稱之為捲對捲製程。
上述之光學膜片在生產、包裝、運送過程中及客戶端在使用時,易因壓迫、震動、搖動而摩擦堆疊成品的邊緣,或受空氣中之粉塵及雜質污染,即使在無塵室中進行貼合,裁切成片材時,邊緣容易有脫膠、溢膠之情形,隨著產品之包裝、運送或客戶使用過程,沾附粉塵增加貼合面污染的情形,這些由環境或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會產生下列問題:
(1).異物產生散射等現象,造成使用者可看見,而認定為產品外觀的缺點
(2)當光學膜片與螢幕面板貼合時,接觸表面會有不平或氣泡產生。
(3).使光學膜片之製造廠商及使用客戶之良率(yield)降低,製造成本增加。
(4).需花費大量人力成本處理客訴問題,甚至會遭到退貨。
客訴發生時,供應商通常會派人至客戶處做抽驗,調查污染來源是來自生產、包裝、運送或是客戶環境造成,經常要派人到客戶工廠幫客戶篩貨,十分耗費人力成本,且若產品不合格甚至會遭退貨,損失更大。
有鑑於此,為克服前述污染的品質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除了提供簡單、高效能及低成本的製程,使用該光學膜片時可易於撕開上下層的保護膜,方便貼附於螢幕面板,更能有效防止環境或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提高生產及使用
之良率,減少供應商之各種損失,進而可降低製造成本,達成量產條件。
本發明提供一種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裝置及產品,其邊緣保護膜可完全包覆光學膜片達到保護功能,其主要目的如下:
(1)因每一片光學膜片是獨立包裝,可防止光學膜片在包裝、運送過程中在受到搖晃、震動、碰撞等因素,產生摩擦之脫膠現象,及受到空氣中之粉塵及雜質等之污染。
(2)因其製造方法是利用捲對捲貼合(roll to roll lamination)之連續性製造裝置所製成,且光學膜片及邊緣保護膜可在同一裝置內生產完成,製程簡單、高效能及低成本;並能有效降低因環境及人為因素造成的污染,進而提高生產之良率、降低生產成本。
(3)該邊緣保護膜之上、下兩片可錯開位移1~3公釐(mm),方便使用時易於撕開剝離。亦可採用上、下兩片邊緣保護膜之尺寸一片較大、一片較小的方式形成之錯位結構。
本發明的光學膜片主要應用在於行動電話、平板電腦、觸控螢幕、數位相機等影像顯示之液晶面板所使用之表面保護膜,尤其針對螢幕4吋以上之手機、平板電腦等產品,因其所需之光學膜片面積較大,所以更容易受到污染,因此,本發明之邊緣保護膜可完全包覆光學膜片達到保護功能,防止其受到粉塵等污染。
本發明之光學膜片之組成,如第1圖所示:該光學膜片1
為一膠合多層膜結構,包含一功能光學膜2、一保護膜3及一離型膜9;其中功能光學膜2包含一基材6,該基材6之其中一面具有光學功能層5,而另一面具有光學膠層(Optical Clear Adhesive,OCA)7;其中保護膜3表面塗有一感壓膠層4,貼合於光學功能層5,而離型膜9貼合於光學膠層7上,其中離型膜9表面含有離型劑8。
上述光學功能層2具有抗眩膜(anti-glare,AG)、抗刮膜(hard-coat,HC)及防爆膜(anti-scattering film,ASF)的效果。
如第2圖所示,本發明所提供之一種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該邊緣保護膜在與光學膜片貼合前,是由較光學膜片1大之上層邊緣保護膜10及下層邊緣保護膜11所組成,可分別貼合在光學膜片1之兩面,並完全包覆光學膜片1,其中上、下層邊緣保護膜表面含有微黏性保護膠層12。
如第3圖所示,該邊緣保護膜在與光學膜片貼合後,上層邊緣保護膜10與下層邊緣保護膜11,是以錯開位移13約1~3公釐(mm),貼合於光學膜片1之兩面。其主要優點:(1).可完全包覆光學膜片達到保護其不受到空氣中之粉塵及雜質等污染之功能;(2).上、下兩片邊緣保護膜是以錯開位移之方式貼合,可方便使用時易於撕開剝離。
其中,邊緣保護膜表面之微黏性保護膠層12可使用silicone類、壓克力類或PU類之感壓膠(PSA),且其黏著力必須小於光學膜片之膠合多層膜結構中任何兩層間之黏著力,才能在該光學膜片使用時能被
優先撕除。而光學膜片之膠合多層膜任兩層間之黏著力一般為10~30克/英寸(g/in),因此邊緣保護膜之微黏性保護膠層的黏著力,需小於上述光學膜片任兩層間之黏著力至少5克/英寸(g/in)。
再者,邊緣保護膜其材質之選擇須符合下列條件:
(1).能耐貼合,即保護膜邊緣不易撬開,否則光學膜之邊緣易被污染。
(2).貼合時不會產生皺紋或氣泡。
(3).材質為高透明的,方便做品管的目視或光學檢查。
(4).材質之剛度(stiffness)可為0.04*10-3~1.05*10-3帕斯卡‧公尺3(Pa‧m3)
邊緣保護膜的材質之剛度(stiffness)會隨不同材質之楊氏係數(E)及其厚度(t)而改變,其公式如下:剛度(stiffness)=E(楊氏係數)x t3(厚度)其中楊氏係數(Young's modulus,E)是彈性材料承受正向應力時會產生正向應變,在形變數沒有超過對應材料的一定彈性限度時,定義正向應力與正向應變的比值為這種材料的楊氏係數。材質最佳剛度(stiffness)可為0.04*10-3~1.05*10-3帕斯卡‧公尺3(Pa‧m3)。
基於上述材質選擇之考量,本發明邊緣保護膜所使用之材質可為PET(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P(聚丙烯)、PE(聚乙烯)或OPP(延伸聚丙烯)等,其楊氏係數分別如下表:
本發明之邊緣保護膜若選用PET材質時,其厚度可為25~75微米(μm),此時其剛度(stiffness)為0.04*10-3~1.05*10-3帕斯卡‧公尺3(Pa‧m3)。但若PET厚度>75微米(μm)時,該邊緣保護膜之剛度較大且較硬,當其與光學膜片貼合時,其邊緣容易撬開,導致光學膜之邊緣易被污染;相反地,若PET厚度<25微米(μm)時,該邊緣保護膜之剛度較小且較軟,當其與光學膜片貼合時,會容易產生皺紋或氣泡。因此,若使用楊氏係數較大的材質,其厚度就需要較薄,才能達到適合之剛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其製造方法是利用捲對捲貼合(roll to roll lamination)之連續性製造裝置所製成,其流程包括:先將一捲光學膜與一捲下層邊緣保護膜同時捲出貼合;在光學膜面進行沖型切斷至光學膜厚度,形成光學膜片;排除光學膜邊料後,再捲出另一上層捲邊緣保護膜,與原來的邊緣保護膜錯開一位移,貼合於光學膜片面;在光學膜片邊緣前後外推一段距離再以刀具模組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一具邊緣保護功能的光學膜片。
第4圖為光學膜片與下層邊緣保護膜貼合及沖形切斷後之上視圖,其中,光學膜片1與一捲下層邊緣保護膜11同時捲出貼合後,控制裁切模組使其沖型切斷至光學膜片1之厚度,沖型切斷後之光學膜片
裁切廢料14,經由一收卷裝置將之撕除收捲。如第5圖所示:為光學膜片與下層邊緣保護膜沖形切斷及排除裁切廢料後之側視圖。
如第6圖所示:續再捲出另一捲上層邊緣保護膜10,與寬度一樣之的下層邊緣保護膜11以左、右錯開一位移方式,貼合於光學膜片1面上,其錯開位移約1~3公釐(mm),接著在光學膜片1前後外推一段距離處,再以一裁切模組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如第3圖所示之一具邊緣保護功能的光學膜片。此錯開位移之邊緣保護膜的設計,可方便使用時易於撕開剝離。
上述邊緣保護膜的設計上也可以是上層較小、下層較大,以避免上、下層邊緣保護膜在相同寬度的狀況下,會因為貼合公差問題形成邊線貼齊,而使得使用者在撕除邊緣保護膜會操作不易。
上述光學膜片與邊緣保護膜之貼合製程,亦可在光學膜片與下層邊緣保護膜貼合後、沖形外框之模組前,增加一沖形圓孔之模組,可依照客戶對光學膜片之不同規格,依其需求在光學膜片上做各種孔洞形狀、大小及位置之沖孔。
本發明係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該邊緣保護膜除了可防止光學膜片在包裝、運送過程中及使用時,光學膜片受到空氣中之粉塵及雜質等之污染;且因光學膜片及邊緣保護膜之捲對捲貼合及沖型切斷之製程,是在同一無塵室中生產完成,所以更可有效降低其受到環境中之粉塵及雜質污染,提高光學膜片生產及客戶使用之良率、降低生產成本;本發明更提供一種簡單、高效能及低成本的製程方法。
1‧‧‧光學膜片
2‧‧‧功能光學層
3‧‧‧保護膜
4‧‧‧感壓膠層
5‧‧‧光學功能層
6‧‧‧基材
7‧‧‧光學膠層
8‧‧‧離型劑
9‧‧‧離型膜
10‧‧‧上層邊緣保護膜
11‧‧‧下層邊緣保護膜
12‧‧‧微黏性保護膠層
13‧‧‧錯開位移
14‧‧‧光學膜之裁切廢料
15‧‧‧PET基材
16‧‧‧抗眩膜
17‧‧‧抗靜電保護膜
18‧‧‧矽膠感壓膠
19‧‧‧PET離形膜
20‧‧‧光學膜捲出裝置
21‧‧‧下層邊緣保護膜捲出裝置
22‧‧‧下層離形膜收捲裝置
23‧‧‧撕膜點
24‧‧‧貼合點
25‧‧‧沖型圓孔模組
26‧‧‧沖型外框模組
27‧‧‧蓄布機
28‧‧‧光學膜廢料收捲裝置
29‧‧‧上層邊緣保護膜捲出裝置
30‧‧‧上層離形膜收捲裝置
31‧‧‧成品裁切模組
為讓本發明上述和其他目的、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詳細說明如下:第1圖係本發明之光學膜片之結構示意圖。
第2圖係本發明之光學膜片與上、下邊緣保護膜貼合前之示意圖。
第3圖係本發明之光學膜片與上、下邊緣保護膜貼合後之示意圖。
第4圖係本發明之光學膜片與下層邊緣保護膜貼合及沖形切斷後之上視圖。
第5圖本發明之光學膜片與下層邊緣保護膜沖形切斷及排除裁切廢料後之側視圖。
第6圖係本發明之光學膜片與上、下層邊緣保護膜貼合前之側視圖。
第7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之光學膜片之結構示意圖。
第8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之光學膜片與下層邊緣保護膜貼合及裁切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第9圖係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之光學膜片與上層邊緣保護膜貼合及裁切裝置之結構示意圖。
為更進一步闡述本發明為達成預定發明目的所採取的技術手段及功效,以下結合附圖及較佳實施例,對依據本發明提出的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具體實施方式、結構、方法、步驟、特徵及其功效,詳細說明如後。
有關本發明的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的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呈現。通過具體實施方式的說明,當可達成本發明之預定目的,採取所需的技術手段及功效,得以更加深入且具體的了解,然而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之用,並非用來對本發明加以限制。為了方便說明,在以下的實施例中,相同的元件以相同的編號表示。
(實施例一)如第7圖所示:本發明實施例一之光學膜片係採用一厚度100微米之PET基材15,與一厚度5微米之抗眩膜16,利用捲對卷塗佈方法得到一霧度18%之抗眩光學功能膜;在該光學功能膜之抗眩膜面再與一型號為PF65A1N、厚度60微米之抗靜電保護膜17貼合;而在該光學功能膜之PET基材面15再與一厚度50微米之壓克力光學感壓膠18及一厚度75微米之PET離型膜19貼合,得到一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
實施例一之上、下層邊緣保護膜的結構,係由一厚度50微米之PET膜,在其表面塗布一厚度10微米之微黏性矽膠感壓膠後,再與另一厚度38微米之PET離型膜貼合而成。微黏性矽膠感壓膠的黏著力5克/英寸。
第8圖及第9圖為本發明實施例一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裝置,其中該製造裝置是由至少三個膜捲出裝置、兩個捲對捲貼合模組、至少二個裁切模組所組成及視需要可加一收捲裝置;其中兩個膜捲出裝置後方,緊接著一捲對捲貼合模組,再接著一可控制切割深度之裁切模組,提供沖型切斷之功能,視需要增加一排除光學膜邊料之收捲裝置;在其中一側安置另一可控制膜捲出水平位移之捲出裝置,緊接著另一捲對捲貼合模組,再接著一裁切模組。
如第8圖所示:一捲邊緣保護膜經由一下層邊緣保護膜捲出裝置21捲出,在一撕膜點23將邊緣保護膜之PET離型膜撕除,並由一下層離形膜收捲裝置22捲收該PET離型膜;另一捲光學膜由一光學膜捲出裝置20捲出,在一貼合點24與下層邊緣保護膜貼合,成為一具有下層邊緣保護膜之光學膜;該光學膜先經由一沖型圓孔模組25進行圓孔沖洞,再經由一沖型外框模組26控制切割深度至光學膜厚度,並裁切光學膜外框至所需之大小。其中,有一蓄布機27連接沖型圓孔模組25與沖型外框模組26,其主要功能是做此2台裁切模組間的緩衝設備,避免兩台裁切模組的膜(web)有同步性差異時,會造成膜被不均勻拉扯或鬆脫。
如第9圖所示:光學膜經一沖型外框模組26切割外框後,在一撕膜點23將光學膜之裁切廢料撕除,並由一光學膜廢料收捲裝置28捲收裁切廢料;另一捲邊緣保護膜經由一上層邊緣保護膜捲出裝置29捲出,在一撕膜點23將邊緣保護膜之PET離型膜撕除,並由一上層離形膜收捲裝置30捲收該PET離型
膜;該上層邊緣保護膜需錯開2公釐(mm)位移,在一貼合點24與排除廢料後之光學膜貼合,成為一具有上、下層邊緣保護膜之光學膜;最後再經由一成品裁切模組31在光學膜片前、後外推10公釐(mm)處,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一具邊緣保護功能的光學膜片。邊緣保護膜的黏著力為5克/英寸,小於光學膜的保護膜上壓克力感壓膠的黏著力18克/英寸。當邊緣保護膜的黏著力為15克/英寸時,剝離邊緣保護膜偶而會有光學膜保護膜隨之剝離的問題。因此,邊緣保護膜的黏著力最好比光學膜上感壓膠的黏著力小至少5克/英寸(g/in)。
(實施例二)採用與實施例一相同的方式,製作一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實施例二之上、下層邊緣保護膜的結構,係由一厚度60微米之PP膜,在其表面塗布一厚度10微米之微黏性矽膠感壓膠後,再與另一厚度25微米之OPP離型膜貼合而成。再依實施例一相同的製造方法、將上層邊緣保護膜與光學膜片經捲對捲貼合、圓孔沖洞、沖型外框、貼合下層邊緣保護膜,最後再經成品裁切,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一具邊緣保護功能的光學膜片。
(實施例三)採用與實施例一相同的方式,製作一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實施例三之上、下層邊緣保護膜的結構,係由一厚度75微米之OPP膜,在其表面塗布一厚度10微米之微黏性矽膠感壓膠後,再與另一厚度25微米之OPP離型膜貼合而成。再依實施例一相同的製造方法、將上層邊緣保護膜與光學膜片經捲對捲貼合、圓孔沖洞、沖型外框、貼合下層邊緣保護膜,最後再
經成品裁切,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一具邊緣保護功能的光學膜片。
(比較例一)採用與實施例一相同的方式,製作一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但該光學膜片並未使用邊緣保護膜。
(比較例二)採用與實施例一相同的方式,製作一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比較例二之上、下層邊緣保護膜的結構,係由一厚度100微米之PET膜,在其表面塗布一厚度10微米之微黏性矽膠感壓膠後,再與另一厚度38微米之PET離型膜貼合而成。再依實施例一相同的製造方法、將上層邊緣保護膜與光學膜片經捲對捲貼合、圓孔沖洞、沖型外框、貼合下層邊緣保護膜,最後再經成品裁切,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一具邊緣保護功能的光學膜片。
(比較例三)採用與實施例一相同的方式,製作一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比較例三之上、下層邊緣保護膜的結構,係由一厚度19微米之PET膜,在其表面塗布一厚度10微米之微黏性矽膠感壓膠後,再與另一厚度25微米之PET離型膜貼合而成。再依實施例一相同的製造方法、將上層邊緣保護膜與光學膜片經捲對捲貼合、圓孔沖洞、沖型外框、貼合下層邊緣保護膜,最後再經成品裁切,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一具邊緣保護功能的光學膜片。
使用之光學膜片係採用一厚度100微米之PET基材,與一厚度5微米之抗眩膜貼合得到一霧度18%之抗眩光學功能
膜;在抗眩膜面再與一型號為PF65A1N、厚度60微米之抗靜電保護膜貼合;在PET基材面再與一厚度50微米之壓克力光學感壓膠及一厚度75微米之PET離型膜貼合,得到一10公分*10公分的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並使用不同厚度之PET為邊緣保護膜的材質,經由顯微鏡做目視檢查,其顯微鏡的倍率為20倍,光照强度為1500Lux的條件下,進行檢查光學膜片上粒徑大於100微米的異物數量,所得之粉塵污染數目(>100微米)比較結果如下:
由上表中粉塵污染數目之量測數據可知,以PET為邊緣保護膜的材質,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之PET厚度為50微米(μm),此時其剛度(stiffness)為0.31*10-3帕斯卡‧公尺3(Pa‧m3),可易與光學膜片貼合,且污染最少;比較例二之PET厚度為100微米(μm)時,該邊緣保護膜之剛度較大且較硬,當其與光學膜片貼合時,其邊緣容易撬開,導致光學膜之邊緣易被污染;比較例三之PET厚度為19微米(μm)時,該邊緣保護膜之剛度較小
且較軟,當其與光學膜片貼合時,會容易產生皺紋或氣泡;比較例一因無邊緣保護膜保護,所以污染最嚴重。所以當以PET為邊緣保護膜的材質時,其厚度可為25~75微米(μm),此時其剛度(stiffness)為0.04*10-3~1.05*10-3帕斯卡‧公尺3(Pa‧m3),可提供最佳邊緣保護膜的材質剛度,可易與光學膜片貼合。
使用之光學膜片係採用一厚度100微米之PET基材,與一厚度5微米之抗眩膜貼合得到一霧度18%之抗眩光學功能膜;在抗眩膜面再與一型號為PF65A1N、厚度60微米之抗靜電保護膜貼合;在PET基材面再與一厚度50微米之壓克力光學感壓膠及一厚度75微米之PET離型膜貼合,得到一10公分*10公分的抗眩防爆之光學膜片。並使用不同材質及厚度之邊緣保護膜,經由顯微鏡做目視檢查,其顯微鏡的倍率為20倍,光照强度為1500Lux的條件下,進行檢查光學膜片上粒徑大於100微米的異物數量,所得之粉塵污染數目(>100微米)比較結果如下:
由上表中粉塵污染數目之量測數據可知,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以PET為邊緣保護膜材質,厚度為50微米(μm);實施例二以PP為邊緣保護膜材質,厚度為60微米(μm);及實施例三以OPP為材質,厚度為75微米(μm),此三實施例之邊緣保護膜可完全包覆光學膜片,因此都可有效減少光學膜之邊緣被污染及達到保護其不受到空氣中之粉塵及雜質等污染之功能;而比較例一因無使用邊緣保護膜,所以其受到粉塵污染與邊緣脫膠或溢膠較為嚴重。本發明之實施例一~三之邊緣保護膜雖使用不同材質,其楊氏係數(E)亦有不同,但只要調整其厚度,使其剛度(stiffness)介於0.04*10-3~1.05*10-3帕斯卡‧公尺3(Pa‧m3),亦可提供最佳邊緣保護膜的材質,並易與光學膜片貼合,達到保護光學膜片受到污染的功用。
以上所述,僅是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而已,並非對本發明在任何形式上的限制,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而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悉本專業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範圍內,當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方法及技術內容作出些許的更動或修飾為等同變化的等效實施例,但凡是未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內容,依據本發明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修飾,均仍屬於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範圍內。
1‧‧‧光學膜片
10‧‧‧上層邊緣保護膜
11‧‧‧下層邊緣保護膜
13‧‧‧錯開位移
Claims (6)
- 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主要包括:先將一捲光學膜與一捲邊緣保護膜同時捲出貼合;在光學膜面進行沖型切斷至光學膜厚度,形成光學膜片,其中該光學膜為一膠合多層膜結構;排除光學膜邊料後,再捲出另一捲邊緣保護膜,與原來的邊緣保護膜錯開一位移,其中邊緣保護膜表面之膠的黏著力,小於膠合多層膜結構中任何兩層間之黏著力至少5克/英寸(g/in),貼合於光學膜片面;在光學膜片邊緣前後外推一段距離再以刀具切斷該三明治結構,如此即可得到一邊緣完全包覆保護具功能的光學膜片。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所述之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其中該邊緣保護膜之上、下兩片可錯開位移1~3公釐(mm)。
- 一種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其係利用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製造,其中該光學膜為一膠合多層膜結構,包含一功能光學膜、一保護膜及一離型膜;其中功能光學膜包含一基材,該基材其中一面具有光學功能層,而另一面具有光學膠層;其中保護膜面塗有一感壓膠,貼合於光學功能層,離型膜貼合於光學膠層上;該邊緣保護膜是由二片面積 較光學膜片大之保護膜組成,其中邊緣保護膜表面之膠的黏著力,小於膠合多層膜結構中任何兩層間之黏著力至少5克/英寸(g/in),可分別貼合在光學膜片之兩面完全包覆光學膜片,其中邊緣保護膜表面含有離型劑。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所述之一種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其中該邊緣保護膜之材質可為PET、PP及OPP。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所述之一種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其中該邊緣保護膜之材質及厚度之剛度可為0.04*10-3~1.05*10-3帕斯卡‧公尺3(Pa‧m3)。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之所述之一種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其中該邊緣保護膜材質為PET時,其厚度可為25~75微米(μ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01733A TWI565583B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3101733A TWI565583B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9289A TW201529289A (zh) | 2015-08-01 |
TWI565583B true TWI565583B (zh) | 2017-01-11 |
Family
ID=543424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3101733A TWI565583B (zh) | 2014-01-17 | 2014-01-17 | 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565583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8749049B (zh) * | 2018-06-19 | 2023-10-27 | 浙江伟星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模具拓印式防炫光镜片及其制备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949314A (en) * | 2007-12-03 | 2009-12-01 | Nitto Denko Corp | Layered optical product,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display device |
TW201305653A (zh) * | 2010-11-22 | 2013-02-01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學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製造系統、與光學膜積層體 |
-
2014
- 2014-01-17 TW TW103101733A patent/TWI565583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0949314A (en) * | 2007-12-03 | 2009-12-01 | Nitto Denko Corp | Layered optical product, optic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optical display device |
TW201305653A (zh) * | 2010-11-22 | 2013-02-01 | Nitto Denko Corp | 光學膜積層體之製造方法及製造系統、與光學膜積層體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529289A (zh) | 2015-08-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865620B (zh) | 一种制造具边缘保护功能的光学膜片的方法及产品 | |
JP6322278B2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貼り付け方法 | |
JP4759091B2 (ja) |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JP4326635B2 (ja) | ガラスフィルムの取扱い方法及びガラス積層体 | |
KR101497843B1 (ko) |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방법 및 광학 표시 장치의 제조 시스템 | |
JP5530743B2 (ja) | 凹凸追従性積層部材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タッチパネル付き表示装置 | |
CN107924020A (zh) | 光学薄膜组件及其制造方法 | |
TWI671202B (zh) | 片狀膜的製造方法 | |
JP2009282385A (ja) | 光学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 |
KR20200063988A (ko) | 피곤포체 및 곤포체 | |
JP6405045B2 (ja) | フィルム貼り付け方法 | |
JP5856358B1 (ja) | 積層フィルム及びフィルム貼り付け方法 | |
KR101985993B1 (ko) | 권취 롤 | |
TWI565583B (zh) | 一種製造具邊緣保護功能之光學膜片的方法及產品 | |
CN104915047A (zh) | 触控面板及其贴合方法 | |
KR20130004278A (ko) |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제조 방법 | |
WO2010134362A1 (ja) | 液晶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複層偏光板 | |
JP5181011B2 (ja) | 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システムおよび液晶表示素子の連続製造方法 | |
TWI606279B (zh) | 光學膜片及其製造方法 | |
JP2011243718A (ja) | 帯状の電磁波遮蔽シートの接地用露出部形成方法、及び帯状のハーフカット入り電磁波遮蔽シート | |
TWI634008B (zh) | 光學膜組件以及其用途 | |
CN219950875U (zh) | 一种膜材 | |
US20150124382A1 (en) |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 |
CN220413232U (zh) | 双层抗静电触摸屏保护膜卷及保护膜 | |
KR101273194B1 (ko) |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화면 보호 필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