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494675B -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94675B
TWI494675B TW101129901A TW101129901A TWI494675B TW I494675 B TWI494675 B TW I494675B TW 101129901 A TW101129901 A TW 101129901A TW 101129901 A TW101129901 A TW 101129901A TW I494675 B TWI494675 B TW I49467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eriod
scan line
pixel electrode
active component
activ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9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9140A (zh
Inventor
Jen Chieh Hsieh
wei kai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99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94675B/zh
Priority to CN201210390090.0A priority patent/CN102902120B/zh
Priority to US13/747,488 priority patent/US931347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4091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91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946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9467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86Wiring, e.g. gate line, drain lin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00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 G09G3/003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using specific devic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9G3/02 - G09G3/36, e.g. using an intermediate record carrier such as a film slide; Projection systems; Display of non-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solely or in combination with alphanumerical information, e.g. digital display on projected diapositive as background to produce spatial visual eff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 H04N13/315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the parallax barriers being time-variant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43Electrodes
    • G02F1/134309Electr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geometrical arrangement
    • G02F1/134345Subdivided pixels, e.g. for grey scale or redundanc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0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means for reducing parasitic capacitanc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13Storage capacitors associated with the pixel electrod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6Liquid crystal cells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a semi-conducting layer or substrate, e.g. cells forming part of an integrated circuit
    • G02F1/1362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 G02F1/13624Active matrix addressed cells having more than one switching element per pixe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21Structural details of the set of electrodes
    • G09G2300/0426Layout of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02Addressing of scan or signal lin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2Addressing, scanning or driving the display screen or processing steps related thereto
    • G09G2310/0262The addressing of the pixel, in a display other than an active matrix LCD, involving the control of two or more scan electrodes or two or more data electrodes, e.g. pixel voltage dependent on signals of two data electr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ntrol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半源極線驅動(half source line driving,HSD)的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隨著光電與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平面顯示器之蓬勃發展,而諸多平面顯示器中,液晶顯示器由於具有高空間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無輻射以及低電磁干擾等優越特性,因而成為市場之主流。目前,市場對於液晶顯示器性能的要求是朝向高對比、快速反應與廣視角等特性發展。
隨著大尺寸顯示面板的發展,現今液晶顯示面板的畫素陣列(pixel array)結構當中,有一種被稱為半源極線驅動架構。半源極線驅動架構可以使得資料線的數目減半,所以源極驅動器(source driver)的數量也會相對地降低。更詳細來說,半源極線驅動架構的畫素陣列中,兩相鄰的子畫素(sub-pixel)是共用一條資料線,因而得以使資料線數目減半。
目前來說,在現有半源極線驅動架構的設計下,會在共用一條資料線的兩相鄰子畫素的不同側各設置一條掃描線以分別驅動上述兩相鄰子畫素,其中,掃描線與資料線 不平行設置,且掃描線與資料線通常是實質上垂直交錯設置。上述兩相鄰子畫素中的主動元件各別連接至位不同側的其中一條掃描線,當上述主動元件之圖案開口方向為平行資料線時,兩相鄰子畫素的主動元件之圖案開口方向會相反。據此,若是在用來定義源極以及汲極之圖案的光罩製程中,有發生光罩偏移的現象,將會造成相鄰的子畫素中閘極/源極電容(Cgs )變化量不一致,進而影響饋通電壓(feed through voltage,Vft )的大小。如此一來,將使相鄰子畫素具有不同的亮度,進而造成顯示畫面有亮暗線的問題,而使得顯示器的顯示品質降低。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其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本發明提供一種立體顯示面板,其包括上述之顯示面板因而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面板的驅動方法,其可以減少亮暗線的產生,以使顯示面板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對向基板、一顯示介質以及一畫素陣列基板。畫素陣列基板包括配置於一基板上的一畫素陣列。畫素陣列至少包含一第一掃描線、一第二掃描線、一第一資料線、一第一畫素電極、一第二畫素電極、一第一主動元件與一第二主動元件。第一資料線經由第一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位於其左側的第一畫素電極。第一資料線並且經由第二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位於其右側的 第二畫素電極。第一掃描線電性連接第一主動元件。第二掃描線電性連接第二主動元件。第一掃描線與第二掃描線位於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二主動元件同一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與第三掃描線位於第一畫素電極的同一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第一主動元件位於第一掃描線與第三掃描線的不同側。
本發明提出一種適於使用者觀看的立體顯示面板,其包括一可切換式光柵以及一種如上述的顯示面板。可切換式光柵與顯示面板皆位於使用者觀察路徑上。
本發明提出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上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第二主動元件的汲極與第一掃描線交錯。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於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 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
本發明提出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上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與第三掃描線位於第一畫素電極的同一側,第二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的汲極與第一掃描線交錯。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於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一顯示資料以及 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二顯示資料。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三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四顯示資料。
本發明提出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上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第一掃描線、第二掃描線與第三掃描線位於第一畫素電極的同一側,第一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的汲極與第二掃描線交錯。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於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 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二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一顯示資料。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 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四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三顯示資料。
本發明提出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上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第一主動元件位於第一掃描線與第三掃描線的不同側,第一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的汲極與第二掃描線交錯。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於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二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一顯示資料。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 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四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三顯示資料。
本發明提出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上述之顯示面板,其中第一主動元件位於第一掃描線與第三掃描線的不同側,第二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的汲極與第一掃描線交錯,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於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 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一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二顯示資料。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三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以及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與第四主動元件。經由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以及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的第三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的第四顯示資料。
基於上述,本提案的顯示面板中,第一掃描線與第二掃描線位於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二主動元件的同一側,以使 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二主動元件具有相同的饋通電壓。如此一來,將使相鄰子畫素具有相同的亮度,進而使得顯示面板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1,本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D適於使用者觀看,其包括一顯示面板1000與一可切換式光柵2000,其中顯示面板1000與可切換式光柵2000皆位於使用者10的觀察路徑上。本發明的實施例較佳地的是將可切換式光柵2000設置於顯示面板1000之上,即可切換式光柵2000位於顯示面板1000與使用者之間,但不限於此。於其它實施例,可切換式光柵2000設置於顯示面板1000之下,即顯示面板1000位於可切換式光柵2000與使用者之間。其中,可切換式光柵2000包含主動式光柵、被動式光柵、其它合適的光柵、或上述之組合。主動式光柵至少包含二透明基板間夾設有非自發光層,例如:液晶層,利用電場控制液晶層的液晶分子轉動,來遮蔽顯示面板之畫素陣列上不同行/列上的多個畫素區,並使得使用者左右眼接受不同的訊號後,於使用者的腦中形成立體顯示畫面。被動式光柵至少包含一遮罩層或一透罩層,來遮蔽顯示面板之畫素陣列上不同行/列上的多個畫素區,並使得使用者 左右眼接受不同的訊號後,於使用者的腦中形成立體顯示畫面。其中,畫素區的設計實施例如下所述,且多個畫素區組成一畫素陣列。
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0包括一對向基板100、一顯示介質200以及一畫素陣列基板300。顯示介質200配置於對向基板100與畫素陣列基板300之間。畫素陣列基板300包括一畫素陣列310a(標示於圖3)配置於一基板301(標示於圖2中)上,其中,如下多個實施例皆以二個區域來代表畫素陣列310a的簡略描述。另外,以下將以多個實施例說明畫素陣列310a的結構及其驅動方法。
圖2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局部上視示意圖。圖3是圖2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請同時參考圖2與圖3。畫素陣列310a至少包括一第一掃描線SL1、一第二掃描線SL2、一第一資料線DL1、一第一畫素電極312、一第二畫素電極322、一第一主動元件314與一第二主動元件324。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資料線DL1例如是經由第一主動元件314電性連接位於其左側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且第一資料線DL1例如是經由第二主動元件324電性連接位於其右側的第二畫素電極322。
此外,第一掃描線SL1電性連接第一主動元件314,且第二掃描線SL2電性連接第二主動元件324。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二主動元件324的同一側。舉例而言,第一掃描線SL1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的下側,同時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二 主動元件324的下側。也就是說,第一掃描線SL1緊靠相鄰(或稱為緊臨)於第二掃描線SL2,但上述二者不相連接。當然,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也可以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二主動元件324的上側或其他適當的位置。換言之,若將第一畫素電極312所在的區域當作第一子畫素區,第二畫素電極322所在的區域當作第二子畫區,則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子畫素區與第二子畫素區的同一側。也就是說,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的同一側。
另外,畫素陣列310a例如是更包括一第二資料線DL2、一第三畫素電極302與一第三主動元件304。第二資料線DL2例如是經由第三主動元件304電性連接位於其左側的第三畫素電極302。第一掃描線SL1電性連接第三主動元件304,且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04的同一側。舉例而言,第一掃描線SL1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的下側,同時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三主動元件304的下側。換言之,若將第一畫素電極312所在的區域當作第一子畫素區,第二畫素電極322所在的區域當作第二子畫素區,而第一子畫素區與第二畫素區皆至少有第一側與相對的第二側,則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子畫素區與第二子畫素區的同一側,例如:第一側。也就是 說,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的同一側,例如:第一側。當然,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也可以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04的上側或其他適當的位置。換言之,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子畫素區與第二子畫素區的同一側,例如:第二側,且第一側與相對的第二側。也就是說,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的同一側,例如:第二側。再者,於圖3所示第三畫素電極302所在的區域當作第三子畫素區,且第二子畫素區與第三子畫素區,較佳地,共同構成一個子畫素區。也就是說,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三畫素電極302位於第一資料線DL1與緊鄰的第二資料線DL2所隔出來的區域內,即一資料線DL1與緊鄰的第二資料線DL2之間沒有存在其它的資料線。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二主動元件324例如是薄膜電晶體。第一主動元件314包括一第一源極s1、一第一汲極d1、一第一閘極g1與一第一主動層a1。第二主動元件324包括一第二源極s2、一第二汲極d2、一第二閘極g2與一第二主動層a2。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是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二主動元件324的下側,因此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二主動元件324之圖案相同且開口方向相同。換言之,若 將第一畫素電極312所在的區域當作第一子畫素區,第二畫素電極322所在的區域當作第二子畫區,而第一子畫素區與第二畫素區皆至少有第一側與相對的第二側,則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子畫素區與第二子畫素區的同一側,例如:第一側。也就是說,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的同一側,例如:第一側。具體而言,第一源極s1與第一閘極g1以及第一汲極d1與第一閘極g1之間的重疊面積等於第二源極s2與第二閘極g2以及第二汲極d2與第二閘極g2之間的重疊面積。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汲極d1跨越第一閘極g1,且延伸至第一畫素電極312的區域內,並透過一接觸窗w而與第一畫素電極312電性連接。再者,第二汲極d2跨越第二閘極g2與第一掃描線SL1,且延伸至第二畫素電極322的區域內,並透過一接觸窗w而與第二畫素電極322電性連接。換言之,第一汲極d1會跨越第一閘極g1之一側與第二汲極d2會跨越第二閘極g2的一側,且第一汲極d1會延伸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汲極d2會延伸至第二畫素電極322的區域內,其中,第一汲極d1所跨越的第一閘極g1的側邊係與第二汲極d2所跨越第二閘極g2的側邊是同一側。
以另一觀點來看,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一主動元件314例如是構成一第一畫素P,且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二主動元件324例如是構成一第二畫素N。在本實施例 中,第一畫素P是以第一掃描線SL1驅動,第二畫素N是以第二掃描線SL2驅動,且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共用第一資料線D1,以形成半源極線驅動架構。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位於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同一側,因此第一主動元件312與第二主動元件314具有相同的開口方向。換言之,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緊臨且皆位於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同一側。承上述,當本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a於定義源極以及汲極之圖案的光罩製程中發生光罩偏移的現象時,由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二主動元件324之圖案相同且開口方向相同,因此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閘極/汲極電容變化量將會一致,也因此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饋通電壓可以相同。如此一來,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可各自維持理想值,以減少亮暗線的情形發生,進而維持顯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本實施例畫素陣列310a可選擇性地採用極性反轉的方式驅動。舉例而言,當第一畫素P以正極性訊號驅動時,第二畫素N以負極性訊號驅動。當第一畫素P以負極性訊號驅動時,第二畫素N以正極性訊號驅動。正極性定義為畫素電極之電壓實質上大於共通電極之電壓的情形,而負極性定義為畫素電極之電壓實質上小於共通電極之電壓。
請再參考圖1,在本實施例中,顯示面板1000的顯示介質220包含非自發光材料、自發光材料、其它合適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組合。非自發光材料,包含液晶材料、 電濕潤材料、電泳材料、電粉塵材料、其它合適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組合。本發明較佳的實施例以液晶材料為實施範例,因此本實施例的顯示面板1000實質上是液晶顯示面板,其中,液晶材料中的正型液晶或負型液晶皆可被使用。自發光材料,包含有機發光材料、無機發光材料、量子點發光材料、其它合適的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組合。此外,對向基板100可以是一彩色濾光基板。彩色濾光基板中可包括不同顏色的彩色濾光薄膜。當光線通過彩色濾光基板中的紅色、綠色與藍色濾光薄膜後,能分別顯示出紅光、綠光、藍光,進而使顯示面板1000達到彩色顯示的效果。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彩色濾光薄膜也可以設置在畫素陣列基板300上(color filter on array,COA)、畫素陣列基板300上的畫素陣列也可以設置在彩色濾光薄膜上(array on color filter,AOC)、黑色矩陣層也可以設置在畫素陣列基板300上(black matrix on array,BOA)、畫素陣列基板300上的畫素陣列也可以設置在黑色矩陣層上(array on black matrix,AOB)。
以上已介紹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00中各元件的配置方式以及其相關的功能,以下將介紹驅動上述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圖4是圖3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請同時參考圖3與圖4。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於顯示面板1000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t1,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S1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SL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 314。上述之畫面期間實質上是指顯示面板1000中所有掃描線依序開啟一次之期間。於第一期間t1,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其中,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t2,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S2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於第二期間t2,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再者,對應於圖3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一列(row)上的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
緊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t3,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S3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於第三期間t3,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t4,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S4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於第四期間t4,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 322。再者,對應於圖3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二列(row)上的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其中,第一列依序緊接著第二列。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主動元件324的第二汲極d2與第一掃描線SL1交錯(繪示於圖2)。再者,在本實施例之驅動方法中,是先致能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一畫素P後,再致能第二掃描線SL以開啟第二畫素N。換言之,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是先開啟距離畫素較近的第一掃描線SL1後,再開啟距離畫素較遠的第二掃描線SL2。再者,開啟第二掃描線SL2以寫入第二顯示資料至第二畫素N後,接著再關閉第二掃描線SL2。此時,由於第一掃描線SL1是處於未開啟的狀態且第一掃描線SL1並無電壓變化,因此第二汲極d2與第一掃描線SL1交錯之處將不會形成電容耦合效應而影響到第二畫素N的資料。據此,可穩定第二畫素N的饋通電壓。承上述,由於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饋通電壓可進一步維持一致,且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之間的亮度可以各自維持理想值,以減少亮暗線的情形發生,進而維持顯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此外,在上述的驅動方法中,第二期間t2緊接在第一期間t1之後開始,第四期間t4緊接在第三期間t3之後開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期間t2也可以與第一期間t1部分重疊,第四期間t4也可以與第三期間t3部分重疊,如圖5所示。舉例而言,當第二期 間t2與第一間期t1部分重疊時,就表示在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尚未關閉之前,就先提供第二掃描訊號S2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如此一來,可以提供預先充電的功效(pre-charge function),以使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預先充電,以縮短畫面期間,並增加液晶顯示面板1000的反應速度。
此外,目前的液晶顯示面板一般存在著色偏(color washout)的現象。所謂的色偏指的是當使用者以不同的觀賞角度在觀看液晶顯示器所顯示的影像畫面時,使用者會看見不同色彩階調(color gray scale)的影像畫面。舉例來說,假若使用者站在以較為偏斜的角度(例如約60度)在觀看液晶顯示器所顯示的影像畫面時,使用者所看見的影像畫面之色彩階調會偏白於站在正視之角度(亦即約90度)所看見的影像畫面之色彩階調。
為了要解決液晶顯示面板大視角的色偏問題,可進一步將液晶顯示面板內的每一個畫素分成兩個可獨立驅動的主畫素與次畫素,而且主畫素與次畫素中的畫素電極是藉由同一條掃描線所驅動,但是次畫素會再透過另一條掃描線(額外的掃描線)來影響其畫素電壓,所以可提供主畫素與次畫素有不同的畫素電壓,此技術可稱為電荷分享(charge sharing)架構。在電荷分享架構中,主畫素與次畫素會分別顯示略有不同的灰階值,以進一步地增加顯示面板的視角。
圖6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局部上視 示意圖。圖7是圖6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請同時參考圖6與圖7。須說明的是,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b與第一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a的結構相似,因此相同的構件以相同的標號表示。
在本實施例中,畫素陣列310b(標示於圖7)至少更包括一第三掃描線SL3、一第三畫素電極332、一第四畫素電極342、一第三主動元件334、一第四主動元件344與多個第五主動元件354。第三掃描線SL3、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位於第一畫素電極312的同一側。第二主動元件324的一第二汲極d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的一第四汲極d4皆與第一掃描線SL1交錯。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資料線DL1例如是經由第三主動元件334電性連接位於第一資料線DL1左側的第三畫素電極332,且第一資料線DL1例如是經由第四主動元件344電性連接位於第一資料線DL1右側的第四畫素電極342。
此外,第三掃描線SL3例如是經由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而電性連接第三畫素電極332,且第三掃描線SL3例如是經由另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而電性連接第四畫素電極342。換言之,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會分別連接於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三主動元件334的汲極d3,而另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會分別連接於第四畫素電極342與第四主動元件344的汲極d4。詳細而言,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會同時連接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三主動元件334的汲極d3,而另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的 源極s5會同時連接第四畫素電極342與第四主動元件344的汲極d4。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位於第三掃描線SL3的同一側。也就是說,第一掃描線SL1、第二掃描線SL2及第三掃描線SL3皆緊鄰且皆位於第一畫素312、第二畫素322、第三畫素332及第四畫素342的同一側。第一掃描線SL1電性連接第三主動元件334,第二掃描線SL2電性連接第四主動元件344,且第一掃描線SL1及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第三主動元件334與第五主動元件344同一側。舉例而言,本實施例的第一掃描線SL1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五主動元件344的下側,而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三主動元件334與第五主動元件344的下側。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一掃描線SL1位於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五主動元件354的上側,而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三主動元件334與第五主動元件354的上側。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主動元件324的第二汲極d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的第四汲極d4皆與第一掃描線SL1交錯。此外,第三主動元件334的第三汲極d3例如是跨越第一掃描線SL1的一側、第三掃描線SL3以及第一畫素電極312且延伸至第三畫素電極332的區域中,並且透過接觸窗w而與第三畫素電極332電性連接。同樣地,第四主動元件344的第四汲極d4例如是跨越第一掃描線SL1的一側、第三掃描線SL3以及第二畫素電極322且延伸至第四畫素電極342的區域中,並且透過接觸窗w而與第四畫 素電極342電性連接。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
第三主動元件334的第三汲極d3也可以是跨越第三掃描線SL3、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且延伸至上一條第一掃描線SL1與上一條第二掃描線SL2之間的區域中,並且透過接觸窗w而與第三畫素電極332電性連接,如圖8所示。同樣地,第四主動元件344的第四汲極d4也可例如是跨越第一掃描線SL1、第三掃描線SL3、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且延伸至上一條第一掃描線SL1與上一條第二掃描線SL2之間的區域中,並且透過接觸窗w而與第三畫素電極332電性連接。如此一來,開口率可以進一步的提升。
請再參考圖6與圖7,具體而言,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電性連接至第一掃描線SL1且由第一掃描線SL1驅動。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電性連接至第二掃描線SL2且由第二掃描線SL2驅動。第五主動元件354電性連接至第三掃描線SL3且由第三掃描線SL3驅動。此外,第一主動元件314、第二主動元件324、第三主動元件334、第四主動元件344與第五主動元件354共用第一資料線DL1,因此源極驅動器的數量可以進一步的減少。
較佳地,如圖6與圖7所示,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共用源極連接至第一資料線DL1一側,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共用源極連接至第一資料線DL1另一側。第二次畫素p2之第三畫素電極332 連接至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而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可連接至第一主動元件314的汲極d1或者第三主動元件334的汲極d3。即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透過第一主動元件314的汲極d1或者第三主動元件334的汲極d3來電性連接至第一資料線DL。更佳地,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連接至第三主動元件334的汲極d3。換言之,第五主動元件354之源極s5所接收的第一資料線DL1的訊號會經過第一主動元件314或第三主動元件334。
此外,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共用源極連接至第一資料線DL1另一側,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共用源極連接至第一資料線DL1另一側。第四次畫素n2之第四畫素電極342連接至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而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可連接至第二主動元件324的汲極d2或者第四主動元件344的汲極d4。即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透過第二主動元件324的汲極d2或者第四主動元件344的汲極d4來電性連接至第一資料線DL1。更佳地,另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源極s5可連接至第四主動元件344的汲極d4。換言之,第五主動元件354之源極s5所接收的第一資料線DL1的訊號會經過第二主動元件324或第四主動元件344。
承上述,第一資料線DL1的一側相反於第一資料線DL1的另一側。於其它實施例中,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共用源極或者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 動元件344共用源極之外,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可分別使用個別的源極或者是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可分別使用個別的源極。
此外,本實施例的畫素陣列310b(標示於圖7)更包括多個電容C1與C2。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電性連接於電容C1,且另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電性連接於電容C2。如圖6所示,電容C1的一個電極是連接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汲極d5,而電容C1的另一個電極是由與掃描線同時形成的第一導線層,例如共用線所構成。電容C2的一個電極是連接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汲極d5,而電容C2的另一個電極是由與掃描線同時形成的第一導線層,例如共用線所構成。
於圖6中,可選擇性的包含多個額外電容,例如:於電容C1同一個位置上,有第一畫素電極312部份覆蓋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汲極d5,則其中一個額外電容的二電極分別為第一畫素電極312一部份與其中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汲極d5。另外一個額外電容的二個電極分別由第三主動元件314部份汲極d3與第一畫素電極312所構成。
於電容C2同一個位置上,有第二畫素電極322部份覆蓋另外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汲極d5,則其中一個額外電容的二電極分別為第二畫素電極322一部份與另外一個第五主動元件354汲極d5。另外一個額外電容的二個電極分別由第四主動元件344部份汲極d4與第二畫素電極322 所構成。
再者,如圖8所示,電容C1的一個電極是連接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汲極d5,而電容C1的另一個電極是由與掃描線同時形成的第一導線層,例如共用線所構成。電容C2的一個電極是連接第五主動元件354的汲極d5,而電容C2的另一個電極是由與掃描線同時形成的第一導線層,例如共用線所構成。於圖8中,可選擇性的至少包含額外電容,例如:額外電容的二個電極分別由第三主動元件314部份汲極d3與第一畫素電極312所構成。另外一個額外電容的二個電極分別由第四主動元件344部份汲極d4與第二畫素電極322所構成。
具體而言,當提供掃描訊號至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三主動元件334後,可透過第一資料線DL1寫入顯示資料至第三畫素電極332。並且,可透過第三掃描線SL3開啟第五主動元件354,以進一步透過電容C1經由第五主動元件354來影響第三畫素電極332的驅動電壓。如此一來,第三畫素電極332可與第一畫素電極312具有不同的驅動電壓,以進一步顯示不同灰階的色彩。同樣地,當提供掃描訊號至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四主動元件344後,可透過第一資料線DL1寫入顯示資料至第四畫素電極342。並且,可透過第三掃描線SL3開啟第五主動元件354,以進一步透過電容C2經由第五主動元件354來影響第四畫素電極342的驅動電壓。如此一來,第四畫素電極342可與第二畫素電極312具有不同的驅動電壓,以進一步顯示 不同灰階的色彩,以增加顯示面板1000的視角。
另外,若是使用位於第一畫素P的不同側的兩條掃描線來分別影響相鄰的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驅動電壓,則本實施例的畫素陣列310b是以同一掃描線(即第三掃描線SL3)來影響相鄰的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驅動電壓。如此一來,本實施例的畫素陣列310b可以較減少一條掃描線的使用。因此,本實施例的畫素開口率可以進一步的增加。
以另一觀點來看,本實施例之第一畫素P例如是由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構成,其中第一次畫素p1包括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一主動元件314,且第二次畫素p2包括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三主動元件334。另外,本實施例之第二畫素N例如是由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構成,其中第三次畫素n1包括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二主動元件314,且第二次畫素n2包括第四畫素電極342與第四主動元件344。
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皆由第一掃描線SL1驅動,且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皆由第二掃描線SL2驅動。在本實施例中,由於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的同一側,因此第一次畫素p1、第二次畫素p2、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皆具有相同的開口方向。此外,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跟第二畫素N中的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具有相 同的圖案,且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位於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的同一側。換言之,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具有實質上相同的圖案。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可具有不同的驅動電壓以顯示出不同的灰階色彩。同樣地,第二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可具有不同的驅動電壓以顯示出不同的灰階色彩。如此一來,以較高灰階的色彩與較低灰階的色彩來混合成一中間灰階的色彩後(亦即空間疊加的概念),即可致使使用者不論從正視或以傾斜的角度在觀看液晶顯示器所顯示的影像畫面時,皆可觀看到相近色彩階調的影像畫面。
以下將介紹驅動具有畫素陣列310b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圖9是圖7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請同時參考圖7與圖9。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於顯示面板1000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t1,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S1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於第一期間t1,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其中,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t2,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S2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 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二期間t2,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t3,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S3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一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二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7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一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二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t4,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S4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於第四期間t4,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t5,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S5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1條第 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五期間t5,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t6,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S6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三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四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7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二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二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其中,第一列緊接著依序第二列。
與第一實施例類似的,本實施例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是先開啟距離第一畫素P較近的第一掃描線SL1後,再開啟距離第一畫素P較遠的第二掃描線SL2。再者,開啟第二掃描線SL2以寫入第二顯示資料至第二畫素N後,接著再關閉第二掃描線SL2。此時,由於第一掃描線SL1是處於未開啟的狀態且第一掃描線SL1並無電壓變化,因此第二汲極d2與第一掃描線SL1交錯之處將不會形成電容耦合效應而影響到第二畫素N的資料。據此,可 穩定第二畫素N的饋通電壓。承上述,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饋通電壓可以各自維持理想值,因此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之間的亮度可以相同,以減少亮暗線的情形發生,進而維持顯示面板1000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期間t2緊接在第一期間t1之後開始,且第五期間t5緊接在第四期間t4之後開始,如圖9所示,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其他實施例中,第二期間t2也可以與第一期間t1部分重疊,且第五期間t5也可以與第四期間t4部分重疊,如圖10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期間t3緊接在第二期間t2之後開始,且第六期間t6緊接在第五期間t5之後開始,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第三期間t3也可以在第二期間t2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且第六期間t6也可以在第五期間t5結束且經過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如圖10所示。換言之,本發明可以在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關閉之後,緊接著透過電容C1經由第五主動元件354來影響第三畫素電極332的驅動電壓,然而,本發明不以此為限。本發明也可以在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關閉之後,經過延遲期間△t之後,再透過電容C1經由第五主動元件354來影響第三畫素電極332的驅動電壓。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期間t3與第四期間t4完全重疊。換言之,於畫面期間內,是同步提供第三掃描訊號S3與第四掃描訊號S4以同時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以及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當然,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 施例中,第三期間t3與第四期間t4也可以部分重疊或是相隔一段期間。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請參考圖11。具體而言,畫素陣列310c與畫素陣列310b(如圖7)的結構大致相似,其不同之處在於:第三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c中,第一主動元件314的第一汲極d1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的第三汲極d3皆與第二掃描線SL2交錯。也就是說,本實施例的第一主動元件314的第一汲極d1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的第三汲極d3皆與第二掃描線SL2以及第三掃描線SL3交錯。
以下將介紹驅動具有畫素陣列310c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圖12是圖11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請同時參考圖11與圖12。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於顯示面板1000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t1,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S1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一期間t1,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t2,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S2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 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
接著,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t3,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S3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二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一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11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一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二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t4,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S4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四期間t4,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t5,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S5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於第五期間t5,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四 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t6,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S6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四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三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11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二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二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其中,第一列緊接著依序第二列。
在其他實施例中,具有畫素陣列300c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也可以如圖13所示。具體而言,在圖13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二期間t2與第一期間t1部分重疊,且第五期間t5與第四期間t4部分重疊。此外,第三期間t3在第二期間t2結束並經過一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而第六期間t6在第五期間t5結束並經過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此外,本發明不限定第三期間t3與第四期間t4是完全重疊、部分重疊或是相隔一段期間。
圖14是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請參考圖14。第四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d與第三 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c的結構相似,惟其不同之處在於:在第四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d中,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位於第一掃描線SL1之一側且不同於第三掃描線SL3之一側,即不同側,且第一主動元件314的汲極d1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的汲極d3皆與第二掃描線SL2交錯,但是,第一主動元件314的汲極d1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的汲極d3皆不與第三掃描線SL3交錯。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位於第一掃描線SL1之一側且不同於第三掃描線SL3之一側,即不同側,且第二主動元件324的汲極d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的汲極d4皆與第二掃描線SL2交錯,但是,第二主動元件324的汲極d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的汲極d4皆不與第三掃描線SL3交錯。也就是說,以第一畫素P為說明,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位於第一畫素P一側,第三掃描線SL3位於第一畫素P另一側,即第一畫素P一側是不同於(即相反於)第一畫素P另一側。
以下將介紹驅動具有畫素陣列310d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圖15是圖14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請同時參考圖14與圖15。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於顯示面板1000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t1,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S1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一期間t1,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 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t2,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S2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於第二期間t2,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t3,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S3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二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一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14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一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二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t4,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S4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四期間t4,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三顯 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t5,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S5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於第五期間t5,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t6,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S6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四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三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14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二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二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其中,第一列緊接著依序第二列。
在其他實施例中,具有畫素陣列300d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也可以如圖16所示。具體而言,在圖16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二期間t2與第一期間t1部分重疊,且 第五期間t5與第四期間t4部分重疊。此外,第三期間t3在第二期間t2結束並經過一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而第六期間t6在第五期間t5結束並經過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此外,本發明不限定第三期間t3與第四期間t4是完全重疊、部分重疊或是相隔一段期間。
圖17是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請參考圖17。第五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e與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b的結構相似,惟其不同之處在於:在第五實施例之畫素陣列310e中,第一主動元件314位於第一掃描線SL1一側且不同於第三掃描線SL3之一側,即不同側,且第一主動元件314的第一汲極d1與第三主動元件334的第三級極d3皆不與第一掃描線SL1、第二掃描線SL2以及第三掃描線SL3交錯,但是,第二主動元件324的第二汲極d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的第四汲極d4皆與第一掃描線SL1交錯,而第二主動元件324的第二汲極d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的第四汲極d4皆不與第三掃描線SL3交錯。也就是說,以第一畫素P為說明,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皆位於第一畫素P一側,第三掃描線SL3位於第一畫素P另一側,即第一畫素P一側是不同於(即相反於)第一畫素P另一側。
以下將介紹驅動具有畫素陣列310e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圖18是圖17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請同時參考圖17與圖18。此驅動方法包括下列步驟。首先,於顯示面板1000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 期間t1,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S1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於第一期間t1,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t2,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S2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二期間t2,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t3,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S3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一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二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17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一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一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t4,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S4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與第三主動元件334。於第四期間t4,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一主動元件314連接的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三主動元件334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t5,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S5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與第四主動元件344。於第五期間t5,並經由第一資料線DL1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二主動元件324連接的第二畫素電極322以及第四主動元件344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
接著,於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t6,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S6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SL3連接的第五主動元件354,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SL1連接的第三畫素電極332的第三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SL2連接的第四畫素電極342的第四顯示資料。再者,對應於圖14所示的等效電路圖,上述訊號所寫入的區域是位於第二列(row)上的第一畫素P中的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即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三畫素電極332)與第一畫素N中的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即第二畫素電極322與第四畫素電極 342)。其中,第一列緊接著依序第二列。
在其他實施例中,具有畫素陣列300e之顯示面板1000的驅動方法也可以如圖19所示。具體而言,在圖19所繪示的實施例中,第二期間t2與第一期間t1部分重疊,且第五期間t5與第四期間t4部分重疊。此外,第三期間t3在第二期間t2結束並經過一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而第六期間t6在第五期間t5結束並經過延遲期間△t之後開始。此外,本發明不限定第三期間t3與第四期間t4是完全重疊、部分重疊或是相隔一段期間。
一般而言,若是將上述實施例中具有電荷分享架構的畫素陣列的顯示面板應用在立體顯示面板時,由於可切換式光柵2000是遮蔽顯示面板1000的部分畫素且暴露出另一部分畫素,因此,若是被暴露出的相鄰畫素中,主畫素與次畫素具有不同比例的顯示面積,將會造成立體顯示面板有色偏、亮暗線等問題產生。
承上述,在本發明之畫素陣列310a~310e中,由於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圖案相同,因此具有上述畫素陣列310a~310e的顯示面板1000適於應用在立體顯示面板D中。圖20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陣列與切換式面板的上視示意圖。請參考圖20。舉例而言,切換式面板2000以被動式光柵為較佳範例,是以遮黑層2100來遮蔽部分畫素陣列310b,並暴露出另一部分畫素陣列310b。於其它實施例,主動式光柵亦可使用。須說明的是,圖20中僅繪示遮黑層2100與畫素陣列310b為範例以清楚說明其相對位 置。具體而言,由於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的圖案相同,因此被遮黑層2100暴露出的第一畫素P與第二畫素N具有相同比例的顯示面積。也就是說,遮黑層2100會遮蔽第一畫素P中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一部份而暴露出第一畫素P中第一次畫素p1與第二次畫素p2另一部份,同時,遮黑層2100會遮蔽第二畫素N中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一部份而暴露出第二畫素N中第三次畫素n1與第四次畫素n2另一部份。再者,若以畫素陣列310a為範例,遮黑層2100會遮蔽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一部份而暴露出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另一部份。如此一來,立體顯示面板D不僅可具有廣視角的優點,更可具有均勻亮度的顯示畫面。在此,是以畫素陣列310b舉例說明。然而,本發明不限於此。在其他實施例中,採用畫素陣列310c~310e的設計也可以達到相同的效果。
再者,上述實施例中所述的至少一個主動元件,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及第五主動元件的電晶體型態可包含底閘型、頂閘型、或其它類型,且主動元件的半導體層材料可包含非晶半導體材料、多晶半導體材料、單晶半導體材料、微晶半導體材料、奈米晶半導體材料、氧化物半導體材料、有機半導體材料、其它合適的半導體材料、或上述之組合。
此外,於圖2中,二緊臨的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較佳地以第一掃描線SL1最接近於第一畫素電 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而第二掃描線SL2較遠離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換言之,第一掃描線SL1位於第二掃描線SL2與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二畫素電極322之間。於其它實施例中,二緊臨的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二掃描線SL2,較佳地以第二掃描線SL2最接近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而第一掃描線SL1較遠離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換言之,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一畫素電極312以及第二畫素電極322之間。
於圖6及圖8中,三緊臨的第一掃描線SL1、第二掃描線SL2與第三掃描線SL3,較佳地以第三掃描線SL3最接近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而第二掃描線SL2與第一掃描線SL1的較佳的排列方式以圖2為範例,即第一掃描線SL1次接近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第二掃描線SL2最遠離於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換言之,第三掃描線SL3位於第一掃描線SL1與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之間,第一掃描線SL1位於第三掃描線與第二掃描線之間。於其它實施例中,第二掃描線SL2位於第三掃描線SL3與第一掃描線SL1之間,即第一掃描線最遠離第一畫素電極312與第二畫素電極322。
綜上所述,本提案的顯示面板中,第一掃描線與第二掃描線位於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二主動元件同一側,如此一來,第一主動元件與第二主動元件可以具有相同的開口方 向。據此,當用來定義源極以及汲極之圖案的光罩製程中,有發生光罩偏移的現象時,相鄰的子畫素中閘極/源極電容變化量相同,而具有相同的饋通電壓。如此一來,將使相鄰子畫素具有相同的亮度,進而使得顯示器具有良好的顯示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對向基板
200‧‧‧顯示介質
300‧‧‧畫素陣列基板
301‧‧‧基板
310a、310b、310c、310d、310e‧‧‧畫素陣列
312‧‧‧第一畫素電極
314‧‧‧第一主動元件
s1‧‧‧第一源極
d1‧‧‧第一汲極
g1‧‧‧第一閘極
a1‧‧‧第一主動層
322‧‧‧第二畫素電極
324‧‧‧第二主動元件
s2‧‧‧第二源極
d2‧‧‧第二汲極
g2‧‧‧第二閘極
a2‧‧‧第二主動層
302、332‧‧‧第三畫素電極
304、334‧‧‧第三主動元件
s3‧‧‧第三源極
d3‧‧‧第三汲極
g3‧‧‧第三閘極
a3‧‧‧第三主動層
342‧‧‧第四畫素電極
344‧‧‧第四主動元件
s4‧‧‧第四源極
d4‧‧‧第四汲極
g4‧‧‧第四閘極
a4‧‧‧第四主動層
354‧‧‧第五主動元件
s5‧‧‧第五源極
d5‧‧‧第五汲極
g5‧‧‧第五閘極
a5‧‧‧第五主動層
1000‧‧‧顯示面板
2000‧‧‧可切換式光柵
2100‧‧‧遮黑層
C1、C2‧‧‧電容
DL1‧‧‧第一資料線
DL2‧‧‧第二資料線
D‧‧‧立體顯示面板
N‧‧‧第二畫素
n1‧‧‧第三次畫素
n2‧‧‧第四次畫素
P‧‧‧第一畫素
p1‧‧‧第一次畫素
p2‧‧‧第二次畫素
SL1‧‧‧第一掃描線
SL2‧‧‧第二掃描線
SL3‧‧‧第三掃描線
S1‧‧‧第一掃描訊號
S2‧‧‧第二掃描訊號
S3‧‧‧第三掃描訊號
S4‧‧‧第四掃描訊號
S5‧‧‧第五掃描訊號
S6‧‧‧第六掃描訊號
t1‧‧‧第一期間
t2‧‧‧第二期間
t3‧‧‧第三期間
t4‧‧‧第四期間
t5‧‧‧第五期間
t6‧‧‧第六期間
△t‧‧‧延遲期間
w‧‧‧接觸窗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面板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3是圖2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
圖4是圖3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5是圖3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7是圖6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
圖8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局部上視示意圖。
圖9是圖7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10是圖7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11是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
圖12是圖11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13是圖11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14是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
圖15是圖14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16是圖14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17是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之畫素陣列的等效電路圖。
圖18是圖17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19是圖17之畫素陣列之等效電路圖的時序波形圖。
圖20是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畫素陣列與切換式面板的上視示意圖。
310a‧‧‧畫素陣列
312‧‧‧第一畫素電極
314‧‧‧第一主動元件
322‧‧‧第二畫素電極
324‧‧‧第二主動元件
302‧‧‧第三畫素電極
304‧‧‧第三主動元件
DL1‧‧‧第一資料線
DL2‧‧‧第二資料線
N‧‧‧第二畫素
P‧‧‧第一畫素
SL1‧‧‧第一掃描線
SL2‧‧‧第二掃描線

Claims (55)

  1. 一種顯示面板,包括:一對向基板;一顯示介質;一畫素陣列基板,其中該顯示介質配置於該對向基板與該畫素陣列基板之間,該畫素陣列基板包括一畫素陣列配置於一基板上,該畫素陣列至少包含一第一掃描線、一第二掃描線、一第一資料線、一第一畫素電極、一第二畫素電極、一第一主動元件與一第二主動元件,該第一資料線經由該第一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位於其左側的該第一畫素電極,該第一資料線並且經由該第二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位於其右側的該第二畫素電極,該第一掃描線電性連接該第一主動元件,該第二掃描線電性連接該第二主動元件,且該第一掃描線與該第二掃描線位於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二主動元件同一側,其中該畫素陣列至少更包括一第三掃描線、一第三畫素電極、一第四畫素電極、一第三主動元件、一第四主動元件與多個第五主動元件,該第一資料線經由該第三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位於其左側的該第三畫素電極,該第一資料線並且經由該第四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位於其右側的該第四畫素電極,該第三掃描線經由該些第五主動元件其中一個而電性連接該第三畫素電極,該第三掃描線經由該些第五主動元件其中另一個而電性連接該第四畫素電極,該第三畫素電極與該第四畫素電極位於該第三掃描線的同一側,該第一掃描線電性連接該第三主動元件, 該第二掃描線電性連接該第四主動元件,且該第一掃描線及該第二掃描線位於該第一主動元件、該第三主動元件與該些第五主動元件同一側。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畫素陣列至少更包含一第二資料線、一第三畫素電極與一第三主動元件,該第二資料線經由該第三主動元件電性連接位於其左側的該第三畫素電極,該第一掃描線電性連接該第三主動元件,且該第一掃描線與該第二掃描線位於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同一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主動元件的一汲極與該第二主動元件的一汲極分別跨越該第一主動元件的一閘極與該第二主動元件的一閘極的同一側。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掃描線、該第二掃描線與該第三掃描線位於該第一畫素電極的同一側。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主動元件位於該第一掃描線與該第三掃描線的不同側。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畫素陣列更包括多個電容,各該第五主動元件電性連接於對應的該電容與該第三畫素電極之間,或者電性連接於對應的該電容與該第四畫素電極之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畫素電極與該第二畫素電極位於該第三畫素電極與該第 四畫素電極的同一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顯示介質為液晶。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對向基板為一彩色濾光基板。
  10. 一種適於使用者觀看的立體顯示面板,包括:一可切換式光柵;以及一種如請求項1所述的顯示面板,其中,該可切換式光柵與該顯示面板皆位於該使用者觀察路徑上。
  11. 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二主動元件的汲極與該第一掃描線交錯,該驅動方法包括:於該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 的該第一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緊接在該第一期間之後。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與該第一期間部分重疊。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四期間緊接在該第三期間之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四期間與該第三期間部分重疊。
  16. 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掃描線、該第二掃描線與該第三掃描線位於該第一畫素電極的同一側,該第二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的汲極與該第一掃描線交錯,該驅動方法包括:於該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 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一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二顯示資料;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一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 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以及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三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四顯示資料。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緊接在該第一期間之後。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與該第一期間部分重疊。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緊接在該第四期間之後。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與該第四期間部分重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緊接在該第二期間之後。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在該第二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緊接在該第五期間之後。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在該第五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 第三期間與該第四期間完全重疊。
  26. 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掃描線、該第二掃描線與該第三掃描線位於該第一畫素電極的同一側,該第一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的汲極與該第二掃描線交錯,該驅動方法包括:於該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二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一顯示資料;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 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以及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四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三顯示資料。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緊接在該第一期間之後。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與該第一期間部分重疊。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緊接在該第四期間之後。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與該第四期間部分重疊。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緊接在該第二期間之後。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在該第二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緊接在該第五期間之後。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在該第五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與該第四期間完全重疊。
  36. 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主動元件位於該第一掃描線與該第三掃描線的不同側,該第一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的汲極與該第二掃描線交錯,該驅動方法包括:於該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 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二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一顯示資料;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以及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四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三顯示資料。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緊接在該第一期間之後。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與該第一期間部分重疊。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緊接在該第四期間之後。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與該第四期間部分重疊。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緊接在該第二期間之後。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在該第二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緊接在該第五期間之後。
  4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在該第五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與該第四期間完全重疊。
  46. 一種驅動方法,用以驅動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面板,其中該第一主動元件位於該第一掃描線與該第三掃描線的不同側,該第二主動元件的汲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的汲極與該第一掃描線交錯,該驅動方法包括:於該顯示面板之一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一期間,提供一第一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一掃 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一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i為大於等於1的整數;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二期間,提供一第二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二顯示資料至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三期間,提供一第三掃描訊號至第i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一顯示資料以及第i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二顯示資料;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四期間,提供一第四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與該第三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三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一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一畫素電極以及該第三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五期間,提供一第五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二主動元件與該第四主動元件,並經由該第一資料線寫入一第四顯示資料至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 二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二畫素電極以及該第四主動元件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以及於該畫面期間內的一第六期間,提供一第六掃描訊號至第i+1條第三掃描線,以開啟第i+1條第三掃描線連接的該些第五主動元件,並影響寫入第i+1條第一掃描線連接的該第三畫素電極的該第三顯示資料以及第i+1條第二掃描線連接的該第四畫素電極的該第四顯示資料。
  4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緊接在該第一期間之後。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二期間與該第一期間部分重疊。
  4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緊接在該第四期間之後。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五期間與該第四期間部分重疊。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緊接在該第二期間之後。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在該第二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緊接在該第五期間之後。
  5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六期間在該第五期間結束且經過一延遲期間之後開始。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6項所述之驅動方法,其中該第三期間與該第四期間完全重疊。
TW101129901A 2012-08-17 2012-08-17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TWI4946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901A TWI494675B (zh) 2012-08-17 2012-08-17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CN201210390090.0A CN102902120B (zh) 2012-08-17 2012-10-15 立体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US13/747,488 US9313478B2 (en) 2012-08-17 2013-01-23 Stereoscopic display panel,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9901A TWI494675B (zh) 2012-08-17 2012-08-17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9140A TW201409140A (zh) 2014-03-01
TWI494675B true TWI494675B (zh) 2015-08-01

Family

ID=47574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9901A TWI494675B (zh) 2012-08-17 2012-08-17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9313478B2 (zh)
CN (1) CN102902120B (zh)
TW (1) TWI494675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6596B (zh) * 2016-11-17 2017-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I733462B (zh) * 2019-12-04 2021-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73934B1 (ko) 2010-10-21 2017-09-04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02629041B (zh) * 2012-02-09 2014-04-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KR102022698B1 (ko) * 2012-05-31 2019-11-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CN204028530U (zh) * 2014-06-18 2014-12-1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和显示装置
CN104678669B (zh) * 2015-03-16 2017-12-0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N104808406B (zh) * 2015-05-07 2017-12-0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板及其液晶显示装置
TWI638206B (zh) * 2015-09-01 2018-10-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主動元件陣列基板
KR102473306B1 (ko) * 2015-11-18 2022-12-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20170113935A (ko) * 2016-03-29 2017-10-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US20220095808A1 (en) * 2016-05-11 2022-03-31 Vanderlei Goncalves Therapeutic orthopedic mattress for pets and associated methods
TWI570687B (zh) * 2016-06-02 2017-02-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驅動顯示面板之方法及顯示面板
CN105957482B (zh) * 2016-06-22 2018-09-04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驱动电路及液晶显示面板
CN106249490A (zh) * 2016-09-09 2016-12-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2397411B1 (ko) * 2017-09-28 2022-05-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KR102460550B1 (ko) * 2017-12-04 2022-10-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패널
JP6936750B2 (ja) * 2018-02-23 2021-09-22 パナソニック液晶ディスプレイ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08630105B (zh) * 2018-05-10 2020-06-3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8828860B (zh) * 2018-06-22 2021-07-16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300396B (zh) * 2018-10-23 2021-06-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显示屏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209343106U (zh) * 2018-12-04 2019-09-03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471562B (zh) * 2018-12-27 2021-11-1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CN109545162A (zh) * 2018-12-29 2019-03-29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TWI708107B (zh) * 2019-02-23 2020-10-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CN110967885B (zh) * 2019-12-20 2022-07-12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阵列基板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0905A1 (en) * 2000-12-07 2002-06-13 Ib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90309865A1 (en) * 2008-06-11 2009-12-17 Hitachi Displays,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1762915A (zh) * 2008-12-24 2010-06-3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1963730A (zh) * 2010-08-17 2011-02-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像素阵列基板及其像素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71658B (zh) * 2007-03-23 2011-01-05 旭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
KR101570399B1 (ko) 2009-03-02 2015-11-30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박막 트랜지스터 기판
KR101566430B1 (ko) 2009-03-31 2015-11-0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 장치
TWI396026B (zh) 2009-07-22 2013-05-11 Au Optronics Corp 畫素陣列
KR101612927B1 (ko) 2009-08-04 2016-04-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패널, 이를 포함하는 칼라 필터 기판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01799604B (zh) * 2010-02-05 2012-07-18 深超光电(深圳)有限公司 像素阵列结构及其驱动方法
WO2011148842A1 (en) * 2010-05-25 2011-12-01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JP5309117B2 (ja) * 2010-12-17 2013-10-09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立体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70905A1 (en) * 2000-12-07 2002-06-13 Ibm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US20090309865A1 (en) * 2008-06-11 2009-12-17 Hitachi Displays, Ltd. Image Display Device
CN101762915A (zh) * 2008-12-24 2010-06-30 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Tft-lcd阵列基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01963730A (zh) * 2010-08-17 2011-02-0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面板、像素阵列基板及其像素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96596B (zh) * 2016-11-17 2017-08-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
TWI733462B (zh) * 2019-12-04 2021-07-1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陣列基板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9313478B2 (en) 2016-04-12
US20140049619A1 (en) 2014-02-20
CN102902120A (zh) 2013-01-30
CN102902120B (zh) 2015-03-04
TW201409140A (zh) 201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94675B (zh) 立體顯示面板、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CN102915716B (zh) 像素电路、像素结构、可切换二维/三维显示装置、显示驱动方法
US8207924B2 (en) Display device
JP5616662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KR101348755B1 (ko) 디스플레이장치 및 그 제어방법
US1014609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090102824A1 (en) Active matrix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150302808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TWI481940B (zh) 顯示面板及其驅動方法
US20080180372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3165088B (zh) 液晶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03278985B (zh) 像素单元及像素阵列
KR20040008919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417606B (zh) High picture quality LCD display panel
US8085232B2 (en) Array substrate receiving two polarities opposite to each other and a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CN103176320A (zh) 横向排列的像素结构、液晶显示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USRE47907E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JP200800938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120086895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880408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2009025140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US8436955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pairs of power source supply lines and a method for forming the same
KR20160124290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080122775A1 (en) Display apparatus
KR10057919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