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90515B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290515B TWI290515B TW095109012A TW95109012A TWI290515B TW I290515 B TWI290515 B TW I290515B TW 095109012 A TW095109012 A TW 095109012A TW 95109012 A TW95109012 A TW 95109012A TW I290515 B TWI290515 B TW I290515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aser
- substrate
- droplets
- circuit
- irradiation
- Prior art dat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 G06K1/1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marking the record carrier in digital fashion otherwise than by punch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0015—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for treating before, during or after printing or for uniform coating or laminating the copy material before or after printing
- B41J11/002—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 B41J11/0021—Curing or drying the ink on the copy materials, e.g. by heating or irradiating using irradi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5/00—Arrangements for producing a permanent visual presentation of the output data, e.g. computer output print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ating Apparatu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Description
!29〇515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液滴喷出裝置。 【先前技術】
先前’液晶顯示裝置或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有機EL 顯不裴置)等之光電裝置,具有用以顯示圖像之透明玻璃基 板(以下稱作基板)。於該種基板上,基於品質管理或製造管 理之目的,形成有將製造廠商及製品編號等資訊編碼化之 4別碼(例如2次元碼)。識別碼係於多個資料胞内具有選擇 性配置之構造體(例如有色之薄膜或凹部)。 識別碼之形成方法,例如在曰本專利特開平11-7734〇號 △報、特開2003-127537號公報中,揭示一種使用濺鍍法將 記號成膜之雷射濺鍍法,以及一種將包含研磨材的水噴射 於基板以刻印記號之噴水法等。 但是,以雷射濺錄法而t,為製得所需尺寸之記號, 須將金屬㈣與基板之間隙調整至數㈣〜數十μιηβ因此,^ 板與金屬落之表面要求非常高的平坦性,且必須以_㈣ 之精度來調整基板與金屬叙間隙。其結果使得能夠形4 識別碼之基板受到限制’故有損及識別碼之通用性的段 題。再者’以喷水法而言,於刻印記號時,由於水、塵与 或研磨劑等會飛散,故有基板受污染的問題。 近年來,為解決此種生產上之問題,識別碼之形成^ 以喷墨法受到矚目。噴墨法係從液滴噴出裝置噴出包含与 能材料(金屬微粒子)之微小液滴,藉由使該微小液滴乾_ 109387.doc 1290515 形成點。藉此,能夠擴大基板之對象範圍,此外亦可避免 污染基板而形成識別碼。 然而,在喷墨法中,將著落到基板之液滴乾燥後,燒結 該液滴中所含之功能材料而使其密著於基板。亦即,在乾 知步驟中,係固定由液滴形成之點,在燒結步驟中,係燒 -液滴中所含之功能材料。如此,乾燥步冑、燒結步驟皆 為用以獲得適當形狀的圖案之重要步驟。因此,使用喷墨 法形成識別碼時’㈣能有效進行乾職理及燒結處理了 【發明内容】 本^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液滴噴出裝置,其能夠對從 喷出口噴出之液滴精度良好地照射雷射光,且有效進行液 滴之乾燥及燒結。 =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態樣在於提供—種液滴喷 、置’其係將包含功能性材料之液狀體作為液滴,將該 液滴從喷出口向基板噴出者。 貝有裒置具有·第1雷射照射 和〆、係照射使著落到前述基板之液滴乾燥之雷射光者. 雷射照射部,其係照射燒結乾燥後之前述液滴之雷射 光者。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在於提供一種液滴 包含功能性材料之液狀體作為 ^ 〃糸將 昭 4 昭 出口向基板噴出者。該裝置:有第=液數個喷 射述基板之液滴乾燥之雷射光者;及第2雷射照 第1及第;:、'射燒結乾燦後之前述液滴之雷射光者。前述 弟及弟2雷射照射部各自具有對應於前述各喷出口而設之 109387.doc 1290515 複數個第1及第2半導體雷射。 本發明之又1樣在於提供—種圖案形成方法,其係將 包含功能性材料之液狀體作為液滴,將該液滴從喷出口向 基板上噴出’藉此於前述基板上形成特定圖案。該方法具 有乂下步驟.照射第1波長之雷射光,以乾燥著落到前述基 板之液滴’·及照射與前述第!波長相異之第2波長之雷射 光’以燒結乾燥後之前述液滴。 【實施方式】 (第1實施形態) +以下根據圖1〜圖13 ’說明將本發明具體化為以下之液體 喷出裝置之第1實施形態,該液體喷出裝置係形成附於液晶 顯示裝置之顯示模組之識別碼者。在說明本方法時,如圖5 所示定義X箭頭方向、γ箭頭方向。 如圖1所示,液晶顯示模組丨具有作為光透過性之顯示用 基板之透明玻璃基板(以下稱作基板2)。於基板2之表面h 大中央形成已封入液晶分子之四角形之顯示部3,於顯 示部3之外侧形成掃描線驅動電路4及資料線驅動電路5。在 液日日顯不拉組1中,根據由掃描線驅動電路4供應之掃描訊 號及由資料線驅動電路5供應之資料訊號,控制液晶分子之 配向狀態。然後,對應液晶分子之配向狀態而調變從照明 哀置(未圖示)照射之平面光,藉此於基板2之顯示部3顯示 像0 於基板2之背面2b之右角形成液晶顯示模組1之識別碼 10。如圖2所示,識別碼1 〇包含複數個點D,依特定之圖案 109387.doc 1290515 配置於圖案形成區域zi内。 於基板2之背面2b,沿著圖案形成區域Z1之外周形成四角 框狀之空白區域Z2。在本實施形態中,圖案形成區域z i内 之識別碼1 〇係2次元碼,能夠以2次元碼讀取器讀取。空白 區域Z2係未形成點D之區域’裨為防止圖案形成區域z 1内 之識別碼10錯誤檢測而設。 如圖4所示,圖案形成區域以係丨〜]mm方角之正方形之 C域’將其假疋分割成16行X 16列之2 5 6個之胞c。藉由選擇 性的在16行X 16列之各胞C中形成點D,構成液晶顯示模組i 之識別碼1 0。 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形成點D的胞C設為黑胞^(點區 域),將未形成點D的胞C設為白胞C0(非形成區域)。此外, 於圖4中從上算起,依序為第1列之胞C、第2列之胞c、…、 第16列之胞C,於圖4中從左算起,依序為第丨行之胞c、第 2行之胞C、…、第16行之胞c。 如圖2及圖3所示,點D係密著於基板2,且呈半球狀。點 D係使用噴墨法予以形成。詳細說明之,即從如圖8所示之 液滴噴出裝置20之喷嘴N,向胞C喷出包含點形成材料(例如 錳微粒子等)之液滴Fb。然後,藉由乾燥著落到胞c之液滴 几、燒結液滴Fb中之錳微粒子而形成點D。該情況下,液 滴F之乾燥及燒結係藉由對著落到基板2之液滴扑照射雷射 光之方式進行。 如圖5所示,液滴噴出裝置2〇具有立方體形狀之基台。 於基台21之上面21a,形成沿著Y方向延伸之一對之導溝 109387.doc 1290515 22。於基台21之上部,裝附有基板載置台23,基板載置台 23具有直動機構(未圖示)。直動機構包括沿著導溝^延伸之 累4軸(驅動軸)’及螺合於螺絲軸之螺帽。螺絲軸連結於例 如步進馬達等之Y軸馬達ΜΥ(參照圖1〇)。當對應於特定步 進數之驅動訊號輸入到γ軸馬達Μγ時,γ軸馬達Μγ會正轉 或反轉,使基板載置台23以特定之速度沿著γ方向往返移 動。在本實施形態中,將圖5所示之基板載置台23之位置設 為初始位置。 基板載置台23之上面係載置面24,於載置面24上設有吸 引式之基板吸盤機構(未圖示)。當將基板2背面㉛朝上載置 於載置面24時,基板2會藉由基板吸盤機構而固定於載置面 24上之特定位置。具體言之,基板2係使圖案形成區域u 之各胞C之行方向沿著γ方向,且第〗列之胞c朝向γ方向配 置。 於基台21之兩側部,設有延伸於上方之一對支持台25&、 25b。於兩支持台25a、25b之上端部,裝附有沿著χ方向延 伸之導引構件26。導引構件26之長度方向之尺寸較基板載 置台23之寬度為長。導引構件26之一端從支持台25a向外側 伸出。 於導引構件26之上側,配設有收容槽27。於收容槽27内 收容有液狀體Fa(參照圖8)。液狀體Fa係使作為功能性粒子 之短微粒子分散於分散媒中並予以調整。另一方面,於導 引構件26之下部,形成沿著X方向延伸之一對導引軌28。於 導引軌28上裝附有托架29,托架29具有直動機構。直動機 109387.doc 1290515 構包括沿著導引軌28延伸之螺絲軸(驅動軸),及與該螺絲軸 螺合之螺帽。驅動軸連結於X軸馬達MX(參照圖1〇)。χ轴馬 達MX係接收特定之脈衝訊號以步進為單位進行正反轉。备 相當於特定步進數之驅動訊號輸入到χ軸馬達Μχ時, 馬達MX會正轉或反轉’使托架29沿著χ方向往返移動。 於托架29之下部,一體化設有作為液滴噴出機構之液滴 噴出頭30。如圖6所示,於液滴噴出頭3〇之下面(圖6所示之 上面)裝附有喷嘴板3丨,於噴嘴板31上設有作為“個噴出口 之喷嘴N,各喷嘴N沿著X方向依等間隔配置成一行。 如圖8所示,於液滴喷出頭3〇内形成有作為壓力室之模穴 32,模穴32連通於收容槽27(參照圖5)。將收容槽27内之液 狀體Fa導入至各模穴32後,藉由對應之噴嘴n噴出。於模穴 32之上部配設有振動板33及壓電元件34,當使屢電元件^ 驅動之喷嘴驅動訊號被輸人到液滴喷出頭料,壓電元件 3诗於垂直方向伸縮’藉由該伸縮,振動㈣會於垂直方 向振動冑模八32内之容積擴大或縮小。然後從對應之各 噴嘴N中,將相當於縮小的模穴32之容積量之液狀體^喷出 成液滴Fb。 ' 如圖6所示,於液滴喷出頭3〇之下部,與喷嘴板η相鱗設 2乾燥用田射照射裝置38,與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Μ相隣 叹有k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亦即,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 :配置為比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更接近各喷嘴χ。細 1照射裝置38對應於各喷嘴N,具有個作為第】雷射昭 射部之第1半導體雷射Lb。各第】半導體雷射Lb沿著又方: J 09387.doc 1290515 依等間隔配置成一行。當液滴Fb從各噴嘴N喷出並著落到基 板2時,即從對應之各第!半導體雷射Lb予以照射雷射光。 各第1半導體雷射Lb之行與各噴嘴n之行平行,各第i + 導體雷射Lb與對應於該等之各噴嘴n之間的距離各自相 從各第1半導體雷射Lb照射之雷射光之波長係依據液狀 體Fa之分散媒之吸收係數而設定。液狀體以之分散媒具有 φ 如圖11所示之吸收波長,因此,從各第1半導體雷射Lb係照 射出圖11之箭頭所示之第1波長(1000〜1200 nm)之雷射光。 如圖7所示,於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38之下方配置有反射 鏡38b。藉由反射鏡38b將從第!半導體雷射Lb照射之雷射光 導引至喷嘴N之正下方,亦即對應於基板2上之喷之位 置。藉此,藉由從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38照射之雷射光, 使著落到基板2之液滴Fb迅速乾燥。 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具有16個作為第2雷射照射部之 • 第2半導體雷射Lc。各第2半導體雷射Lc設於對應於各喷嘴 N之位置,沿著X方向依等間隔配置成一行。當液滴几從各 喷嗔N喷出並著落到基板2時,即從對應之各第2半導體雷射 Lc照射雷射光,以燒結液滴扑中之錳微粒子。 各第2半導體雷射Lc之行亦與各喷行平行,各第2 半導體雷射Lc與對應於該等之各噴嘴N之間的距離各自相 同。 從各第2半導體雷射Lc照射之雷射光之波長係依據錳微 粒子之吸收係數而設定。液狀體Fa中之猛微粒子具有如圖 109387.doc 1290515 12所示之吸收波長。因此,從各第2半導體雷射Lc係照射出 圖12之箭頭所示之第2波長(400〜500 nm)之雷射光。 接著參照圖9及圖1 〇,說明液滴喷出裝置20之電子電路。 如圖9所示,控制裝置4〇具有:第π/p部42,其係接收來 自外部電腦等之輸入裝置41之各種資料;包含CPU之控制 部43 ;收納各種資料之RAM44 ;及收納各種控制程式之 ROM45。再者,控制裝置4〇具有驅動波形產生電路仏、振
盪電路47、電源電路48,及第2I/F部49。振盪電路47係產生 時脈汛號CLK,用以將各種驅動訊號同步。電源電路48係 刀別產生雷射驅動電壓VDLb、VDLc,用以驅動第1半導體 雷射Lb及第2半導體雷射Lc。在控制裝置40中,第1I/F部 42、控制部43、RAM44、R〇M45、驅動波形產生電路、 振盪電路47、電源電路48及第21/]?部49係藉由匯流排5〇而相 互連接。 第1I/F部42係接收從輸入裝置w傳來之表示識別碼_ 圖像之描繪資料la。識別碼1〇係以周知的方法將基板)之產 品編號或批號等之識別資料編碼化為2次元碼者。 控制W43係根據第11/17部42所接收之描緣資料執行識 別碼建立處理動作。料’控制部43係將键44作為處理 區域,執行刪45中收納之控制程式(例如識別碼建立程 式)。控制和依據該控制程式,使基板載置⑽移動以進 仃基板2之搬運處理動作,並同時驅動液滴噴出頭30之各遂 ^=34以執行液滴噴出處理動作。再者,控制部μ依據 別媽建立㈣,㈣各第1半導體雷射咖執行乾燥液滴 109387.doc 1290515
Fb之乾燥處理動作。 控制部43對第1I/F部42所接收之描繪資料Ia實施特定之 展開處理,產生表不是否對2次元描繪平面(圖案形成區域 zi)上之各胞c喷出液滴扑之位元映像資料bmd並收納於 RAM44。該位元映像資料BMD係對應於壓電元件34且具有 16x16位元之位元長度之序列資料,依據各位元之値〇或 1) ’規定壓電元件34之通路或斷路。 再者控制部43對描繪資料la實施與位元映像資料bmd 之展開處理相異之其他展開處理,產生施加於壓電元件34 之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之波形資料,並輸出到驅動波形 產生電路46。驅動波形產生電路46具有··收納波形資料之 波形記憶體46a ;將該波形資料轉換成類比訊號之D/A轉換 口P 46b,及放大類比訊號之訊號放大部。驅動波形產生 電路46將收納於波形記憶體46a之波形資料經由d/a轉換部 46b轉換成類比訊號,並將該類比訊號經由訊號放大部4化 放大,藉此產生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 如圖10所示,控制部43藉由第2I/F部49,將喷出控制訊 號si依序串列轉送到喷出頭驅動電路51(移位暫存器56)。噴 出控制訊號SI係使位元映像資料BMD與振盪電路47所產生 之時脈訊號CLK同步者。再者,控制部43將用以閂鎖喷出 控制號SI之閂鎖訊號LAT輸出到噴出頭驅動電路5 1。此 外,控制部43與時脈訊號CLK同步,將壓電元件驅動電壓 VDP輸出到喷出頭驅動電路51(開關元件Sal〜Sal6)。 控制裝置40藉由第2I/F部49而連接喷出頭驅動電路51、 109387.doc -13 - 1290515 驅動第1半導體雷射Lb之雷射驅動電路52b、驅動第2半導體 雷射Lc之雷射驅動電路52c、基板檢測裝置53、χ抽馬達驅 動電路54 ’及γ軸馬達驅動電路μ。 喷出頭驅動電路51具有移位暫存器56、問鎖電路57,位 準移位器58及開關電路59。移位暫存器56使從控制裝置 4〇(控制部43)轉送而來之噴出控制訊號S][對應於丨6個之壓 電元件34並進行串列/並列轉換。閂鎖電路57將並列轉換之 16位tl之喷出控制訊號81與閂鎖訊號乙八丁同步閂鎖,並將 被問鎖之噴出控制訊號SI輸出到位準移位器58及雷射驅動 電路52b、52c。位準移位器58使被閂鎖之喷出控制訊號以 升壓至開關電路59之驅動電壓,產生對應於各壓電元件% 之開關訊號GS1。開關電路59具有對應於各壓電元件34之開 關το件Sal〜Sal6。針對各開關元件“卜““之輸入側輸入 共用之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再者,於各開關元件 Sal〜Sal6之輸出側連接對應之壓電元件34。針對各開關元 件Sal〜Sal6,輸入來自位準移位器58之對應之開關訊號 GS1。依據該開關訊號GS1,控制是否供應壓電元件驅動電 壓VDP至壓電元件34。
在本實施形態之液滴噴出裝置2〇中,係將壓電元件驅動 電壓VDP藉由各開關元件以卜“^而共同施加於對應之各 壓電兀件34,同時根據噴出控制訊號SI(開關訊號GS1)進行 各開關元件Sal〜Sal6之開關控制。當各開關元件以丨〜以“ 關閉時’向對應於各開關元件“丨〜“^之壓電元件34供應 壓電兀件驅動電壓VDP,並從對應於各壓電元件34之噴嘴N 109387.doc 1290515 喷出液滴Fb。 圖13係表示閂鎖訊號LAT、噴出控制訊號SI及開關訊號 G S1之脈衝波形,及回應開關訊號G S1而施加於壓電元件3 4 之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之波形。 如圖13所示,當閂鎖訊號LAT下降時,根據16位元量之 噴出控制訊號SI產生開關訊號GS 1。而當開關訊號GS 1上升 時,向對應於該開關訊號GS 1之壓電元件34供應壓電元件驅 動電壓VDP。壓電元件34在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之電壓 _ 値上升之同時收縮,藉此將液狀體Fa吸入模穴32内。其後, 壓電元件34在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之電壓値下降之同時 伸張,藉此從模穴32内壓出液狀體Fa而喷出液滴Fb。噴出 液滴Fb後,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之電壓値會回到初始電 壓’結束液滴Fb之噴出動作。 如圖10所示,雷射驅動電路52b具有延遲脈衝產生電路 611)及開關電路6213。延遲脈衝產生電路6113如圖13所示,係 φ 產生使被閂鎖之喷出控制訊號SI延遲特定時間(待機時間 Tb)之脈衝訊號(開關訊號GS2),並輸出到開關電路。此 處,待機時間Tb係以壓電元件34之驅動開始時(閂鎖訊號 LAT下降時)為基準時間几,規定從該基準時間丁& 一直到液 扃Fb通過對應之第}半導體雷射^^之雷射照射位置為止之 才門亦即,待機時間Tb係根據測試等而預先設定,其係 規疋仗壓電兀件34之噴出動作開始時(壓電元件驅動電壓 上升時)液滴Fb著落起,一直到著落之液滴外到達雷 照射位置為止之時間。 、 109387.doc 1290515 開關電路62b具有對應於各第1半導體雷射Lb之開關元件 Sbl〜Sbl6。對各開關元件Sbl〜Sbl6之輸入側輸入共用之雷 射驅動電壓VDLb。再者,於各開關元件Sbl〜Sbl6之輸出側 連接對應之各第1半導體雷射Lb。對各開關元件Sbl〜Sbl6 輸入從延遲脈衝產生電路61b傳來之對應之開關訊號GS2。 依據該開關訊號GS2,控制是否將雷射驅動電壓VDLb供應 到第1半導體雷射Lb。 如此,在液滴噴出裝置20中,由電源電路48所產生之雷 射驅動電壓VDLb會藉由各開關元件Sbl〜Sbl6,共同施加於 對應之各第1半導體雷射Lb。與此同時,各開關元件 Sbl〜Sbl6根據由控制裝置4〇(控制部43)供應之喷出控制訊 號SI(開關訊號GS2)進行開關控制。當各開關元件Sbl〜Sbl6 關閉時,向對應之第1半導體雷射Lb供應雷射驅動電壓 VDLb ’並從對應之第1半導體雷射Lb射出雷射光。 亦即,如圖13所示,從閂鎖訊號LAT輸入到喷出頭驅動 電路51起經過待機時間几後,產生開關訊號GS2。於開關 訊號GS2上升時,向對應之第!半導體雷射Lb施加雷射驅動 電壓VDLb,並從該第1半導體雷射Lb射出雷射光。藉此, 於著落到基板2之液滴Fb通過第1半導體雷射Lb之照射位置 時,從第1半導體雷射Lb依適當時序針對著落之液滴扑照射 雷射光。接著開關訊號GS2下降,截斷雷射驅動電壓VDLb 之供應,結束第1半導體雷射Lb之乾燥處理動作。 雷射驅動電路52c具備延遲訊號產生電路61c及開關電路 62c。延遲訊號產生電路61c係產生使被閃鎖之噴出控制訊 109387.doc -16- 1290515 #bSI延遲特定時間(待機時間Tc)之訊號(開關訊號GS3),並 輸出到開關電路62c。此處,待機時間Tc係以壓電元件34 之驅動開始時(閂鎖訊號LAT下降時)為基準(基準時間 丁k),規定從該基準一直到液滴Fb通過對應之第2半導體雷 射Lc之正下方(雷射照射位置)為止之時間。待機時間η係 根據測試等預先設定,其係規定從壓電元件34之噴出動作 開始時(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上升時)起,一直到著落之 φ 液滴Fb到達第2半導體雷射Lc之雷射照射位置為止之時間。 開關電路62c具有對應於各第2半導體雷射Lc之開關元件 Scl Scl6。對各開關元件sci〜sci6之輸入側輸入共用之雷 射驅動電壓VDLc。再者,於各開關元件以卜以^之輸出側 連接對應之各第2半導體雷射Lc。對各開關元件Scl〜SM6 輸入從延遲訊號產生電路61c傳來之對應之開關訊號。 然後依據該開關訊號GS3,控制是否將雷射驅動電壓VDLc 供應到第2半導體雷射Lc。 馨如此,在液滴喷出裝置20中,由電源電路48所產生之雷 射驅動電壓VDLc會藉由各開關元件Sc丨〜Sc丨6,共同施加於 對應之各第2半導體雷射Lc。與此同時,各開關元件 Sc 1〜Scl6根據由控制裝置4〇(控制部43)供應之喷出控制訊 號SI(開關訊號GS3)進行開關控制。當各開關元 關閉時’向對應之第2半導體雷射Lc供應雷射驅動電麼 VDLc ’而從對應之第2半導體雷射Lc射出雷射光。 亦即,如圖13所示,從閂鎖訊號LAT輸入到喷出頭驅動 電路5 1起經過待機時間Tc後,產生開關訊號GS3。於開關 109387.doc -17- l29〇515 訊號GS3上升時,向對應之第2半導體雷射Lc施加雷射驅動 電壓VDLc,並從該第2半導體雷射Lc射出雷射光。藉此, 於著落到基板2之液滴Fb通過第2半導體雷射Lc之照射位置 時’從第2半導體雷射Lc依適當時序針對液滴Fb照射雷射 光。接著開關訊號GS3下降,截斷雷射驅動電壓VDLc之供 應’結束第2半導體雷射Lc之燒結處理動作。 控制裝置40藉由第2I/F部49而連接到基板檢測裝置53。 控制裝置40係透過基板檢測裝置53檢測基板2之丫方向側之 端緣,根據其檢測結果,計算出通過液滴噴出頭3〇(噴嘴N) 正下方之基板2之位置。 控制裝置40藉由第2I/F部49而連接到X軸馬達驅動電路 54。控制裝置40係對X軸馬達驅動電路54輸出χ軸馬達驅動 L制sfL號。X軸馬達驅動電路54係回應來自控制裝置之X 軸馬達驅動控制訊號,輸出使χ軸馬達Μχ正轉或反轉之訊 號。藉由X軸馬達MX之正轉或反轉,使托架29以特定速度 者X方向往返移動。 L制4置4 0藉由X軸馬達驅動電路$ 4而連接到χ轴馬達 旋轉檢測器54a。控制裝置40係根據自χ軸馬達旋轉檢測器 54a輸入之檢測訊號,檢測χ軸馬達Μχ之旋轉方向及旋轉 里,以運算托架29之移動方向及移動量等。 控制裝置40藉由第2I/F部49而連接到γ軸馬達驅動電路 控制裝置40係對Υ軸馬達動電路55輸出γ軸馬達驅動 控制訊號。Υ軸馬達驅動電路55係回應來自控制裝置4〇之丫 軸馬達驅動控制訊號,輸出使Υ軸馬達ΜΥ正轉或反轉之訊 109387.doc 1290515 號。藉由Y軸馬達MY之正轉或反轉,使基板載置台23以預 定之速度沿著Y方向往返移動。 控制裝置40藉由γ軸馬達驅動電路55而連接到γ轴馬達 旋轉檢測器55a。控制裝置4〇係根據自γ軸馬達旋轉檢測器 5 5 a輸入之檢測訊號,檢測γ軸馬達Μγ之旋轉方向及旋轉 篁’以運算基板2之移動方向及移動量等。 接著針對識別碼1 〇之形成方法說明如下。
首先,如圖5所示,將基板2背面2b朝上,配置並固定於 初始位置之基板載置台23上。此時,基板2之¥方向前側之 端緣配置在較導引構件26更為前側。再者,當基板2沿著γ 方向移動時,托架29係以使識別碼1〇(圖案形成區域幻通過 喷出頭30的正下方之方式予以裝設。 於該狀態下,由控制裝置4〇驅動控制¥軸馬達Μγ,以特 =速度一併搬運基板2與基板載置台23。當基板檢測裝置Μ 檢測基板2之Υ方向前側之端緣時,控制裝置4〇會根據來自 γ軸馬達旋轉檢測器55a之檢測訊號,判斷第1列之胞c(黑胞 C1)是否被搬運到喷嘴N之正下方。 時,控制裝置40依據識別碼建立程式,將噴出控制訊 號SI及壓電元件驅動電壓VDp分別輸出到噴出頭㈣電路 5 1。再者,控制裝置40將雷射驅動電壓VDLb、VDLc八別 :出到雷射驅動電路52b、52c。然後,控制裝置4〇會二寺 輪出閂鎖訊號LAT之時序。 當第 置)時, 1列之胞C(黑胞C1)被搬運到喷嘴N之正 Γ乃(者洛位 控制裝置40便將閂鎖訊號LA丁輸出到 山'1贾出碩驅動電 】〇9387.doc -19- 1290515 路5 1。喷出頭驅動電路5 1在從控制裝置40輸入閂鎖訊號 LAT時,根據噴出控制訊號SI產生開關訊號gs 1,並將開關 訊號GS 1輸出到開關電路59。再者,噴出頭驅動電路5 1會向 對應於關閉狀態之開關元件Sal〜Sal6之壓電元件34供應壓 電元件驅動電壓VDP。其結果便從對應之喷嘴n —齊喷出液 滴Fb。 另 方面 當閂鎖訊號LAT輸入到喷出頭驅動電路5 1 籲 時’雷射驅動電路52b(延遲脈衝產生電路61b)會從閂鎖電路 57接收被閂鎖之喷出控制訊號SI,開始產生開關訊號GS2。 然後’雷射驅動電路52b於待機時間Tb經過時,將開關訊號 GS2輸出到開關電路62b。再者,雷射驅動電路52b會向對應 於關閉狀態之開關元件讥卜讣“之第j半導體雷射Lb供應 雷射驅動電壓VDLb。其結果,即針對著落到第1列之黑胞 C1内之液滴Fb,從各第!半導體雷射Lb一齊照射雷射光。 藉此蒸發液滴Fb中之分散媒,而將液滴Fb乾燥。 • 另一方面,當閂鎖訊號LAT輸入到喷出頭驅動電路51 時,雷射驅動電路52c(延遲訊號產生電路61c)會從閂鎖電路 、收被門鎖之噴出控制訊號SI,開始產生開關訊號3。 -後f射驅動電路52c於待機時間Tc經過時,將開關訊號 輸出到開關電路62c。再者,雷射驅動電路52c會向對應 於關閉狀態之開關元件Scl〜Scl6之第2半導體雷射Lc供應 雷射1區動電壓VDLC。其結果,即針對著落到第!列之黑胞 ci内之液滴Fb’從各第2半導體雷射Lc—齊照射雷射光。藉 此L結液祕中所含之_粒子,使液滴崎著於基板2。 109387.doc -20- !29〇515 藉由以上方式’形成包含猛之半球狀之點D。 之後’同樣的’從各噴嘴N喷出之液滴Fb每當著落到基 板2時,會藉由從對應之第i半導體雷射以照射之雷射光予 以乾燥。再者’該液祕每當被搬運到對應之第2半導體雷 射Lc之正下方時,會藉由從對應之第2半導體雷射^照射之 雷射光予以燒結。藉由以上方式,於沿著又方向之每一行形 成構成識別碼1 〇之點D。 當構成識別碼10之所有的點D均形成時,控制裝置40會控 制Y軸馬達MY,使基板2退出喷出頭3〇之下方位置。θ 其次,將以上豸方式構成之本實施形態之效果揭示如下·· ⑴如圖11及圖12所示,液滴Fb之分散媒所吸收之雷射吸 收波長:、液滴Fb中所含之|孟微粒子所吸收之雷射吸收波長 相異。對此’在本實施形態中,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3认 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乃獨立設置。具體言之,用以使液 滴Fb之分散媒蒸發之第!半導體雷射Lb,及用以燒結液滴几 中之錳微粒子之第2半導體雷射Lc,乃分開設於液滴喷出頭 3〇上。藉此,能夠使用各自適合於分散媒及錳微粒子之吸 收波長之雷射,因此能夠有效進行液滴几之乾燥及燒結。 ,者,藉由從第i半導體雷射Lb將雷射光照射到液滴pb之著 落位置之附近,能夠更加有效進行液滴Fb之乾燥。 (2)在本實施形態中,僅驅動16個第!半導體雷射Lb及第2 半導體雷射Lc之中有必要照射雷射光之第i半導體雷射Lb 及第2半導體雷射Lc。因此,對於無需進行液滴扑乾燥或燒 、、、。之區域,能夠抑止從第i半導體雷射Lb或第2半導體雷射 109387.doc 1290515
Lc進行雷射光照射,藉此能夠抑減電力消耗。 (第2實施形態) 接著根據圖14〜圖17,說明本發明之第2實施形態。對於 與第1實施形態相同之部分附註相同之符號,省略其詳細說 明0 如圖14所示,托架29於噴出頭之端部具有作為機構之 載置台35。載置台35具有沿著巧向延伸之滑桿仏,及受 • 支持於滑桿仏上而能夠移動之滑件35b,於滑件35b之下部 裳附有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藉 由"亥载置口 35,文支持為能夠相對於托架沿$ γ方向移 動。 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38裝附於喷出頭3〇之下面。在本實 施形態中’藉由滑件3外沿著滑桿35a移動,變更燒結用雷 射照射裝置39與乾燥帛雷射照射裝置38之相對位置,亦即 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第2半導體雷射Lc)與乾燥用雷射 籲 …、射裝置38(第1半導體雷射Lb)之間的距離LY。藉此裨便於 土板2上,老更由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3 8照射之雷射光之照 射位置與由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照射之雷射光之照射位 置之間的距離。 如圖16所示,控制裝置4〇藉由第21/17部49而連接到載置 台驅動電路65。載置台驅動電路65連接於驅動馬達66。控 制裝置40藉由第2I/F部49,對載置台驅動電路65輸出载置台 驅動控制訊號。當载置台驅動控制訊號被輸入到驅動馬達 66時,驅動馬達66會正轉或反轉,藉由驅動馬達μ之正轉 109387.doc -22- 1290515 或反轉,使滑件35b沿著轉35a往返㈣,而使燒結用雷 射照射裝置39沿著γ方向往返移動。 >再者,控制裝置40藉由載置台驅動電路65而連接到馬達 疋轉私測益65a。控制裝置40根據從馬達旋轉檢測器65&輸 之松測Λ號,檢測驅動馬達66之旋轉方向及旋轉量,以 運异滑件35b(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之移動方向及移動量 等。 接著針對載置台35之動作,參照圖15及圖17進行說明。 如圖15所示,在從第2半導體雷射。照射雷射光之前,燒 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係配置於第!半導體雷射Lb與第2半導 體雷射Lc之間的距離LY為最小之初始位置。當基板2於丫方 向移動,使著落到第1列的胞中之液滴Fb到達第2半導體雷 射Lc之正下方時(圖17所示之時刻Ts),驅動馬達“開始正 轉。於是,滑件35b便沿著滑桿3兄於丫方向開始移動,由此, 使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於Y方向開始移動。 藉由滑件35b向Y方向移動,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外會遠 離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38,其結果便使得第i半導體雷射Lb 與第2半導體雷射Lc之間的距離LY逐漸拉開。此時,滑件 35b係以較基板2之移動速度為慢之速度沿著γ方向移動。而 當最後之胞C之行通過第2半導體雷射Lc之照射位置時(圖 17所示之時刻Te),驅動馬達66開始反轉。於是,滑件35b 便沿著滑桿35a於與Y方向相反之方向開始移動,由此,使 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於反箭頭方向移動,返回初始位置。 根據第2實施形態’能夠獲得如下之效果: 109387.doc -23 - 1290515
(3)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藉由載置台35,受支持為能夠 相對於托架29移動。再者,隨著基板2向γ方向移動,燒結 用雷射照射裝置3 9亦移動。該情況下,燒結用雷射照射裝 置3 9之移動速度設定為慢於基板2之移動速度。藉此,基板 2與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之相對速度差變小,因而能夠增 長對液滴Fb照射第2半導體雷射Lc之雷射照射時間。通常, 由於燒結比乾燥需要更多的能源,故藉由增長第2半導體雷 射Lc之雷射照射時間,可促進燒結液滴扑中所含之錳,因 此,能夠提升基板載置台23之移動速度以加快描繪速度, 即使縮短第1半導體雷射Lb2雷射照射時間,仍可充分確保 第2半導體雷射Lc之雷射光之照射時間。 又上述各實施形態亦可進行如下變更: •於第2實施形態中,係將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藉由載 置台35而裝附於托架29,但不限於此,亦可將燒結用雷射 照射裝置39裝附於托架29以外之零件。 •再者,亦可將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固定於托_29, 並於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39之下方裝附能夠轉動之反射 鏡。根據此構成,只要在變更基板2㈣之同時變更反射鏡 之轉動角纟,以調整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外之雷射光之照 射位置,即可增長其照射時間。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 結之雷射變更為半導體雷射以外之其 乾燥或燒結液滴Fb之各雷射之波長, ’亦可將進行液滴扑之乾燥或燒 他雷射。再者,用來 亦可以是上述各實施 形態所示者以外之波長 惟宜設定為容易吸收液滴Fb之分 W9387.doc -24- 1290515 散媒或金屬微粒子之波長。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係使來自第i半導體雷射Lb之雷 射光之照射位置與液滴Fb之著落位置大略一致,但亦可將 該照射位置設定在與液滴之著落位置遠離之位置。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點D具有半球形狀,但亦可以是 其以外之形狀,例如亦可將點〇之平面形狀變更為橢圓形狀 或構成條碼之線形狀。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巾,亦可將識別碼_更為例如條碼 或文字、數字、記號等。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亦可將作為顯示用基板之基板2 變更為矽晶圓、樹脂薄膜、金屬板。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亦可使用壓電元件34以外之構 成加壓模穴32内部以喷出液滴扑。例如,亦使於模穴^内 產生氣泡並使其破裂。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係由雷射驅動電路52b之延遲脈 衝產生電路6ib,於待機時間Tb經過時輪出開關訊號Gs2。 再者,由雷射驅動電路52c之延遲訊號產生電路61c,於待 機時間Tc經過時輸出開關訊號咖。但亦可改為,於控制 裝置40中分別計算待機時間Tb、Tc,於待機時間几、“經 過時分別向各雷射驅動電路52b、52c輸出控制訊號。然後, 各雷射驅動電路52b、52c回應控制訊號,根據從閂鎖電路 57輸入之噴出控制訊號SI產生開關訊號Gs2、〇§3並將其輸 出。 〃 •於上述各實施形態中,液滴喷出裝置2〇亦可改為例如 109387.doc -25- 1290515 將b 3布線材料之液滴噴出到基板上,而於基板上形成絶 緣膜或金屬布線者。對於該情況,亦能夠有效進行絶緣膜 或金屬布線之乾燥或燒結等。 •在上述各實施形態中,亦可將液晶顯示模組丨變更為例 如·藉由從有機電激發光顯示裝置或平面狀之電子發射元 件所毛射之電子使螢光物質發光之場效型裝置(FED或 # )之-員示模組。再者,形成有識別碼丨〇之基板2亦可使用 於該等顯示装置以外之其他電子機器。 【圖式簡單說明】 圖1係液晶顯示模組之正面圖。 圖2係表示識別碼之正面圖。 圖3係識別碼之側面圖。 圖4係表示構成識別碼之胞及點之平面圖。 圖5係液滴噴出裝置之立體圖。 圖6係液滴噴出頭之立體圖。 • 圖7係模式化表示第1實施形態之液滴噴出頭之側面圖。 圖8係表示液滴喷出頭之内部構造之部分剖面圖。 圖9係表示液滴噴出裝置之電子電路之方塊圖。 圖丨〇係表示液滴噴出裝置之電子電路之方塊圖。 圖11係表示分散媒之吸收率及波長之關係之圖表。 圖12係表示錳微粒子之吸收率及波長之關係之圖表。 圖13係表示壓電元件與半導體雷射之驅動時序之時序 圖。 ' 圖14係杈式化表示第2實施形態之液滴噴出頭之側面圖。 109387.doc -26- 1290515 圖15係模式化表示液滴喷出頭之動作態樣之側面圖。 圖1 6係表示液滴噴出裝置之電子電路之方塊圖。 圖17係表示滑件之位置與驅動馬達之驅動時序之時序 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液晶顯不模組 2 基板 3 顯示部 4 掃描線驅動電路 5 資料線驅動電路 10 識別碼 20 液滴喷出裝置 21 基台 22 導溝 23 基板載置台 24 載置面 25a ^ 25b 支持台 26 導引構件 27 收容槽 28 導引執 29 托架 30 液滴喷出頭 31 喷嘴板 32 模穴 109387.doc -27- 1290515 33 振動板 34 壓電元件 38 乾燥用雷射照射裝置 39 燒結用雷射照射裝置 40 控制裝置 41 輸入裝置 42 第1I/F部 43 控制部 44 RAM 45 ROM 46 驅動波形產生電路 46a 波形記憶體 46b D/A轉換部 46c 訊號放大部 47 振盛電路 48 電源電路 49 第2I/F部 50 匯流排 51 喷出頭驅動電路 52b 、 52c 雷射驅動電路 53 基板檢測裝置 54 X軸馬達驅動電路 55 Y軸馬達驅動電路 56 移位暫存器 109387.doc -28- 1290515
57 閂鎖電路 58 位準移位器 59 開關電路 61b 延遲脈衝產生電路 61c 延遲訊號產生電路 62b 、 62c 開關電路 65 載置台驅動電路 65a 馬達旋轉檢測器 66 檢測驅動馬達 C 胞 D 點 Fa 液狀體 Fb 液滴 Lb 第1半導體雷射 Lc 第2半導體雷射 MX X軸馬達 MY Y軸馬達 N 喷嘴 Sal〜Sal6 開關元件 109387.doc -29-
Claims (1)
1290515 十、申請專利範圍·· 商噴出政置’其係將包含功能性材料之液狀體作 ’將該液滴從噴出口向基板噴出者,且包括: |二雷:照射部,其係照射使著落到前述基板之液滴 草C知之雷射朵姜· 2 & ’苐2雷射照射部,其係照射燒結乾 知後之別述液滴之雷射光者。 2’ 之:滴噴出襄置’其中進-步包括··基台,· 可彩、口之液滴噴出頭;及托架,其係對於前述 照射部皆裝在前述托架上。 M 雷射 3·如請求項〗之液滴 構,〜▲… 其中進一步包括:移動機 m ,、係變更來自前 位置盥來自帛#射照射部之雷射光之照射 且,、水自刖述第2雷射阳仏如 n ^ ^ 田射J、射邛之雷射光之照射位置之 間的距離;及控制裝 < 访、+、咖… 置’其係控制該移動機構之運作; 刖述控制裝置係根據 疋作 前述基板之相對位置,土 射照射部之照射位置與 4如&卡s 控制前述移動機構之動作。 .如:求項3之液滴嘴出裝置,其中 剛述移動機構係變f 射照射部之間的距離。弟1雷射照射部與前述第2雷 5·如^求項1之液滴嘴出裝置,其中 前述第1雷射照射部 射照射部係照射第1波長之雷射光,第2雷 光。 弟1波長相異之第2波長之雷射 109387.doc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5079807A JP4311364B2 (ja) | 2005-03-18 | 2005-03-18 | 液滴吐出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704534A TW200704534A (en) | 2007-02-01 |
TWI290515B true TWI290515B (en) | 2007-12-01 |
Family
ID=37001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095109012A TWI290515B (en) | 2005-03-18 | 2006-03-16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060209150A1 (zh) |
JP (1) | JP4311364B2 (zh) |
KR (1) | KR100716219B1 (zh) |
CN (1) | CN100411876C (zh) |
TW (1) | TWI290515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525559B2 (ja) | 2005-11-08 | 2010-08-1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 |
JP2008073916A (ja) * | 2006-09-20 | 2008-04-03 |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
JP4420075B2 (ja) | 2007-07-17 | 2010-02-24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ヘッド |
JP4497183B2 (ja) * | 2007-08-02 | 2010-07-07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EP2436527A3 (en) * | 2010-06-14 | 2017-10-25 | Tecglass SL | Machine and method for digital ink-jet glass printing with simultaneous drying |
US20130164436A1 (en) * | 2011-12-27 | 2013-06-27 | Ricoh Company | Thin film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thin film manufacturing method, liquid droplet ejecting head, and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
JP6194758B2 (ja) * | 2013-11-01 | 2017-09-13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体噴射装置 |
JP6326315B2 (ja) * | 2014-07-24 | 2018-05-16 | 中外炉工業株式会社 | 塗布装置及び塗布方法 |
JP6413550B2 (ja) * | 2014-09-24 | 2018-10-31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乾燥装置、乾燥プログラム、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7870458B (zh) * | 2016-09-22 | 2020-04-03 | 帆宣系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配向膜修补装置 |
JP7426777B2 (ja) | 2016-11-10 | 2024-02-02 | 株式会社J-オイルミルズ | 風味油の製造方法、食用油脂組成物の製造方法及び食品の製造方法 |
US20190277234A1 (en) * | 2018-03-08 | 2019-09-12 | Delphi Technologies Ip Limited | Fuel injector and method of orienting an outlet of the same |
CN113427923B (zh) * | 2021-08-03 | 2022-04-01 | 珠海华天印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印刷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打印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301592A (en) * | 1978-05-26 | 1981-11-24 | Hung Chang Lin | Method of fabricating semiconductor junction device employing separate metallization |
JPS55132269A (en) * | 1979-04-02 | 1980-10-14 | Canon Inc | Recording device |
JP4346684B2 (ja) * | 1996-04-17 | 2009-10-21 |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エヌ ヴィ | 基板上への焼結体の製造方法 |
JPH1177340A (ja) | 1997-09-10 | 1999-03-23 | Miyachi Technos Corp | マーキング方法 |
US6203861B1 (en) * | 1998-01-12 | 2001-03-20 | University Of Central Florida | One-step rapid manufacturing of metal and composite parts |
US6636676B1 (en) * | 1998-09-30 | 2003-10-21 | Optomec Design Company | Particle guidance system |
JP2001063049A (ja) | 1999-08-27 | 2001-03-13 | Olympus Optical Co Ltd | 画像記録方法 |
US20020063117A1 (en) * | 2000-04-19 | 2002-05-30 | Church Kenneth H. | Laser sintering of materials and a thermal barrier for protecting a substrate |
JP2002137394A (ja) | 2000-08-24 | 2002-05-14 | Seiko Epson Corp | 2次元コード作成装置及び変換符号列作成装置 |
JP2002141301A (ja) * | 2000-11-02 | 2002-05-17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レーザアニーリング用光学系とこれを用いたレーザアニーリング装置 |
GB2379414A (en) * | 2001-09-10 | 2003-03-12 | Seiko Epson Corp | Method of forming a large flexible electronic display on a substrate using an inkjet head(s) disposed about a vacuum roller holding the substrate |
JP2003080604A (ja) * | 2001-09-10 | 2003-03-19 | Fuji Photo Film Co Ltd | 積層造形装置 |
CN1288502C (zh) * | 2001-10-25 | 2006-12-06 | 东丽工程株式会社 | 利用激光束的识别码的打印装置 |
JP2003127537A (ja) | 2001-10-29 | 2003-05-08 | Optrex Corp | マーキング方法 |
JP3794406B2 (ja) * | 2003-01-21 | 2006-07-0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滴吐出装置、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電気光学装置 |
JP4244382B2 (ja) * | 2003-02-26 | 2009-03-25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機能性材料定着方法及びデバイス製造方法 |
JP4474870B2 (ja) * | 2003-08-27 | 2010-06-0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液滴視認方法、液滴吐出ヘッド検査装置および液滴吐出装置 |
-
2005
- 2005-03-18 JP JP2005079807A patent/JP431136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
- 2006-03-15 CN CNB2006100591740A patent/CN10041187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6-03-16 TW TW095109012A patent/TWI290515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3-16 KR KR1020060024314A patent/KR100716219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6-03-17 US US11/384,942 patent/US20060209150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833872A (zh) | 2006-09-20 |
JP4311364B2 (ja) | 2009-08-12 |
US20060209150A1 (en) | 2006-09-21 |
KR20060101314A (ko) | 2006-09-22 |
CN100411876C (zh) | 2008-08-20 |
TW200704534A (en) | 2007-02-01 |
KR100716219B1 (ko) | 2007-05-10 |
JP2006255656A (ja) | 2006-09-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290515B (en)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TWI286101B (en)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KR100690571B1 (ko) | 액적 토출 장치 | |
US7484839B2 (en) |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droplet ejection head | |
JP2007289837A (ja) |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識別コード | |
KR100765401B1 (ko) | 패턴 형성 방법, 식별 코드 형성 방법, 액적 토출 장치 | |
TWI295967B (en) | Liquid ejection apparatus | |
TWI285564B (en) | Identification code, formation method of identification code, liquid droplet ejection apparatus, and electro-optic apparatus | |
JP4534811B2 (ja) | 液滴吐出装置 | |
JP2006239899A (ja) |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識別コード形成方法、液滴吐出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気光学装置 | |
JP2009101356A (ja) |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識別コード形成方法、液滴吐出装置 | |
JP4591129B2 (ja) | 液滴吐出装置及びパターン形成方法 | |
JP2006272085A (ja) | 液滴吐出装置 | |
JP2006239508A (ja) | 液滴吐出装置 | |
JP4534809B2 (ja) | 液滴吐出装置 | |
CN1944050A (zh) | 图案形成方法及液滴喷出装置 | |
JP2006272293A (ja) | パターン形成方法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2006263560A (ja) | 液滴吐出方法及び液滴吐出装置 | |
JP2006248189A (ja) | 液滴吐出装置 | |
CN1982063A (zh) | 标记形成方法及液滴喷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