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I272231B - Article carrying apparatus - Google Patents

Article carrying apparatu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72231B
TWI272231B TW094136557A TW94136557A TWI272231B TW I272231 B TWI272231 B TW I272231B TW 094136557 A TW094136557 A TW 094136557A TW 94136557 A TW94136557 A TW 94136557A TW I272231 B TWI272231 B TW I2722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unterweight
cam
transporting
transport
artic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41365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626452A (en
Inventor
Heizaburo Kato
Toshinao Kato
Original Assignee
Sankyo Seisakusho Kk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kyo Seisakusho Kk filed Critical Sankyo Seisakusho Kk
Publication of TW200626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626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722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722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12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of shaking devices, i.e. devices for producing movements of low frequency and large amplitu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5/00Conveyors comprising a cyclically-moving, e.g. reciprocating, carrier or impeller which is disengaged from the load during the return part of its movement
    • B65G25/04Conveyors comprising a cyclically-moving, e.g. reciprocating, carrier or impeller which is disengaged from the load during the return part of its movement the carrier or impeller having identical forward and return paths of movement, e.g. reciprocating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2Jigging conveyors comprising helical or spiral channels or conduits for elevation of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08Supports or mountings for load-carriers, e.g. framework, bases, spring arrang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1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 B65G27/28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with provision for dynamic balancing
    • B65G27/3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generating or transmitting jigging movements with provision for dynamic balancing by means of an oppositely-moving mass, e.g. a second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7/00Jigging conveyors
    • B65G27/34Jigging conveyors comprising a series of co-operating uni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0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 B65G47/0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 B65G47/12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 B65G47/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 B65G47/1407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 B65G47/1414Devices for feed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to conveyors for feeding articles from disorderly-arranged article piles or from loose assemblages of articles arranging or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mechanical or pneumatic means during feeding the articles being fed from a container, e.g. a bowl by means of movement of at least the whole wall of the container
    • B65G47/1421Vibratory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9/00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5G49/05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 B65G49/06Conveying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application for specified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for fragile or damageable materials or articles for fragile sheets, e.g. glass
    • B65G49/063Transporting devices for sheet glass
    • B65G49/064Transporting devices for sheet glass in a horizontal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igging Conveyor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Description

1272231 (1) 九、發明說明 本申請案主張2004年10月26日申請之日本專利申 請案第2004-3 1 075 1號的優先權,其以引用的方式倂入本 文中。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有關物品運送設備。 【先前技術】 傳統上,用於將諸如大量零組件之物品排成行列、同 -時運送它們及一次一個地供給該等物品的各種型式物品運 ^ 送設備已被提出。此等設備大致上被稱爲 ''供料器( feeder )〃,且存在有各種型式供料器,包含振動式及皮 帶型供料器,雖然振動型供料器係最常見者。振動型供料 器係一用於運送放在運送零件上之物品的設備,其藉著利 • 用譬如該物品關於該運送零件相對滑動之現象而振動。
V 此振動型供料器之一範例係一線性供料器,其於一直 線路徑上方運送物品。此線性供料器具有譬如一用於運送 物品之運送零件及一凸輪裝置,且係架構成使得該運送零 件支撐在一板簧之頂部,該板簧之頂部垂直地安裝在一外 殼之任一端部並用作該凸輪裝置之基座,及使得設在該外 殻上之凸輪機件的一凸輪與一設在該運送零件中之凸輪從 動件彼此配置。輸入該凸輪機件之一驅動力,以於一預定 方向中造成一運送平台振動(亦即,施行一往復式線性運 -4- (2) 1272231 動),且如此該運送零件上之物品係在該預定方向中移動 〇 下文參考圖1 6 A至圖1 6 C敘述此一線性供料器之運 送機件。 圖16A係敘述當該運送零件由第一位置移向第二位 置時之一槪要圖,作用於該物品上之力量,圖1 6B係一槪 要圖,用於敘述當該運送零件由該第二位置移向該第一位 # 置時作用於該物品上之力量,及圖1 6C係一槪要圖,用於 敘述當該運送零件已返回至該第一位置時該物品之位置。 此供料器係設有一運送零件4 1 0,其將該運送方向線 - 性地限制於一直線,且該運送零件4 1 0於該第二位置X2 . 及該第一位置XI之間振動,並於該運送方向中分別設定 至該前面及該後面(下文,這亦稱爲 ''往復式移動〃)。 如在圖1 6 A所顯示,當於往復式移動期間移向該前方第 二位置X2時,防止該物品W關於該運送零件4 1 0之相對 ® 滑動,以致該物品W隨同該運送零件41 0移動。在另一 . 方面,如圖16B所顯示,當移向該後方之第一位置XI時 ,該物品W相對該運送零件4 1 0滑動,且僅只該運送零 件410移至該第一位置XI,而該物品W留在該前方之第 二位置X2。藉著重複此往復式移動,如圖1 6C所顯示, 該物品W係相對該運送零件4 1 0以小增量地向前進給’ 藉此達成該等物品之運送(譬如看日本專利第 JP 2003-40424A 號)。 於上面所述之傳統線性供料器中,物品之運送係藉著 -5- (3) (3)1272231 造成該運送零件振動所達成。如此,該運送零件之振動係 亦經由該凸輪機件傳送至該外殼,該凸輪機件具有一驅動 零件之作用,用於造成該運送零件振動。換句話說,甚至 當該線性供料器具有適當地運送該等物品之能力時,在此 有一風險是該等物品由於該外殼振動而未能適當地運送。 譬如,當該線性供料器係放置在一具有低硬度之平台等上 時,傳送至該外殼之振動係藉著該平台放大,並造成放置 在該平台上面之線性供料器本身顯著地振動,且如此有一 風險是該等物品未能被適當地運送。再者,亦有一風險是 可由於該平台或該外殼之振動而發生該噪音。 【發明內容】 本發明係以該傳統技藝之這些問題的觀點所獲得,及 其一目的係提供一能夠防止由於振動而施加至該運送零件 之力量作用於該設備上之物品運送設備,以便運送該物品 〇 用於達成該目的之一主要發明係一物品運送設備,包 含:一運送零件,用於線性地限制一待運送物品之運送方 向;一凸輪機件,用於藉著傳送一往復式線性運動至該運 送零件而施加一振動至該運送零件,該往復式線性運動具 有於該運送方向中之至少一運送方向分量,其中該振動造 成該物品將於該運送方向中運送;一圍繞零件,用於支撐 該凸輪機件;及一平衡器,用於防止一作用於該圍繞零件 上之力量由於該凸輪機件而施加該振動至該運送零件。 -6- (4) (4)1272231 本發明異於上面之特色將藉著參考所附圖面閱讀本說 明書之敘述而變得明顯。 【實施方式】 至少以下之事項將藉著說明書之說明及所附圖面之敘 述而變得清楚。 本發明之一態樣係一物品運送設備,其包含:一運送 零件’用於線性地限制一待運送物品之運送方向;一凸輪 機件’用於藉著傳送一往復式線性運動至該運送零件而施 加一振動至該運送零件,該往復式線性運動具有於該運送 方向中之至少一運送方向分量,其中該振動造成該物品將 於該運送方向中運送;一圍繞零件,用於支撐該凸輪機件 ;及一平衡器,用於防止一作用於該圍繞零件上之力量由 於該凸輪機件而施加該振動至該運送零件。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能藉著該平衡器防止由於物品 運送期間的振動並施加至該運送零件而作用於該圍繞零件 上之力量。亦即’,當振動係施加至該運送零件時,減少作 用於該圍繞零件上之力量,以致該圍繞零件係較不易於振 動。爲此緣故,防止造成該整個物品運送設備振動之振動 ,且該物品可被適當地運送,及再者,亦可防止由於振動 之噪音產生。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平衡器係一機件 ,其中具有一預定質量的平衡錘之重心係在一與該運送零 件之往復式線性運動相反的方向中移動° -7- (5) (5)1272231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具有該平衡器之一預定質量的 平衡錘之重心係在一與該運送零件之往復式線性運動相反 的方向中移動,以致該運送零件及該平衡錘係在相反方向 中移動,及由於該運送零件及該平衡錘的個別移動所發生 之力量係抵銷。亦即,由於該平衡錘的移動所發生之力量 起作用,以便抵銷由於該運送零件的移動所發生之力量, 以致能可靠地防止由於施加振動至該運送零件而作用於該 圍繞零件上之力量。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平衡器係一機件 ,其中該平衡錘係繞著一與該運送方向正交之旋轉軸桿轉 動,且該旋轉軸桿係在不同於該平衡錘重心之一位置中所 提供,及支撐在該圍繞零件上。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該平衡錘係繞著在不同於該平 衡錘重心之一位置中所提供旋轉軸桿轉動,以致在一預定 方向中作用之離心力可藉著轉動該平衡錘產生。既然該旋 轉軸桿係與該運送方向正交,當該平衡錘係轉動時,該平 衡錘之重心係在該運送零件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方向的相反 方向中移動,且其係可能造成在此時發生之離心力起作用 ,以便抵銷由於該運送零件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發生之慣 性力。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旋轉軸桿係提供 沿著一水平方向。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藉由該平衡器所產生之離心力 作用於該垂直方向(上/下方向)及該運送方向中。如此 -8- (6) (6)1272231 ,該離心力不會作用在與於該運送方向正交之水平方向中 ,且將造成該物品運送沿著一蜿蜒路徑運送’以致可更正 確地運送該物品。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提供複數平衡錘。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藉著改變平衡錘之數目’能與 該運送零件之質量有關地調整該平衡錘之質量。爲此緣故 ,其係可能製成一平.衡器,其中該平衡錘之質量係輕易地 改變,以產生一適當之力量,該力量對應於由於該運送零 件的移動所發生之力量。如此,能適當地防止由於施加至 該運送零件之振動而傳送至該圍繞零件之振動。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複數平衡錘係分 成第一平衡錘群組及第二平衡錘群組;該第一平衡錘群組 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係於相反方向中轉動;及當該等平衡 錘群組之重心係與該運送方向中之旋轉軸桿定位對齊時, 該第一平衡錘群組之重心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之重心係相 對該旋轉軸桿定位在相同之側面上,且當該等平衡錘群組 之重心係在垂直於該運送方向之一方向中與該旋轉軸桿定 位對齊時,該第一平衡錘群組之重心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 之重心係定位在相反兩側上,而使該旋轉軸桿介於該二側 面之間。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關於該等分成二群組之平衡錘 ’當該一平衡錘群組之重心係於該運送方向中與該旋轉軸 桿定位對齊時,該第一平衡錘群組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之 重心係相對該旋轉軸桿於該運送方向中定位在該相同之側 (7) (7)1272231 面上,以致藉著轉動該二平衡錘群組所產生之離心力作用 在該同一方向中。如此,藉著轉動該平衡錘所產生之離心 力能夠於該運送方向中有效地在與該運送零件之移動方向 相向的方向中作用。再者,當該等平衡錘群組之重心係在 垂直於該運送方向之方向中與該旋轉軸桿定位對齊時,該 第一平衡錘群組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之重心係定位在相向 兩側上,而使該旋轉軸桿介於該二側面之間,以致藉著轉 動該個別平衡錘群組所產生之離心力作用在彼此相反之方 向中。亦即,藉由該個別之平衡錘所產生之離心力起作用 ,以便彼此抵銷。爲此緣故,能減少藉著轉動該等平衡錘 所產生及作用於與該運送方向垂直的方向中之力量。既然 該第一平衡錘群組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係於相反方向中轉 動,一於運送物品期間有效地作用在該水平方向中及不會 於該垂直方向中產生任何不需要力量之平衡器,可藉由相 對彼此變換每一平衡錘之相位達1 80度所實現。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第一平衡錘群組 之總質量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之總質量係設定成相等。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由該二平衡錘群組所分別產生 之離心力可輕易地變成相等。爲此緣故,當該第一平衡錘 群組及該弟一平衡鍾群組係定位在相向兩側上,而使該旋 轉軸桿介於該二側面之間時,由於該個別群組之離心力可 彼此抵銷,以便不會作用於該圍繞零件上。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第一平衡錘群組 之總質量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之總質量係設定成彼此不同 -10- 1272231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由該二平衡錘群組所分別產生 之離心力可輕易地造成彼此不同。亦即,藉著轉動該第一 平衡錘群組及該第一平衡錘群組之任一群組所產生之離心 力的量値,可大於藉著轉動另一群組所產生之離心力的量 値。爲此緣故,當該第一平衡錘群組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 係定位在相向兩側上,而使該旋轉軸桿介於該二側面之間 時,其係可能造成一力量’此力量對應於藉著轉動該第一 平衡錘群組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之任一群組所產生之離心 力、及藉著轉動另一群組所產生的離心力間之差値,以作 用於該圍繞零件上。亦即,甚至當該第一平衡錘群組及該 第二平衡錘群組係定位在相向兩側上,而使該旋轉軸桿介 於該二側面之間時,譬如能防止由於該運送零件之運動所 發生、且作用於該圍繞零件上之力量。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於該第一及第二平 衡錘群組之每一群組中,該平衡錘之數目係一個。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至少提供二平衡錘,以致藉著 於相反方向中轉動該二平衡錘,一有效地作用在該水平方 向中及不會於該垂直方向中產生任何不需要力量之平衡器 能以最簡單之架構實現。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平衡錘設有第一 齒輪,其繞著該旋轉軸桿轉動;一輸入軸桿,用於由預定 驅動源將一旋轉運動輸入至該凸輪機件,並設有第二齒輪 ;及該第一齒輪及該第二齒輪互相嚙合。 -11 - (9) (9)1272231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該平衡器能藉著轉動該輸入軸 桿而操作,用於將一驅動力輸入至該凸輪機件,而用於造 成該運送零件施行該往復式線性運動。亦即,其不需要提 供一用於該驅動力之輸入部分供操作該平衡器,及該平衡 器能以一簡單之架構操作。特別地是,爲了於相反方向中 移動該運送零件及該平衡錘,該運送零件的往復式線性運 動之相位必需與該平衡器之旋轉移動的相位匹配。因爲該 平衡器係藉著驅動該運送零件的凸輪機件之輸入軸桿所驅 動,該運送零件的往復式線性運動之相位可與及該平衡器 之旋轉運動輕易及適當地匹配。如此,可更有效地防止作 用於該圍繞零件上之力量。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運送零件的往復 式線性運動之循環與該平衡錘之旋轉循環匹配。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藉著讓該運送零件之往復式線 性運動的運送方向中之相位與當該平衡錘旋轉時於該運送 方向中之相位係在彼此反相中,該運送零件及該平衡錘係 在相反方向中移動。爲此緣故,由於該運送零件的往復式 線性運動所作用之力量、及由於該平衡錘之旋轉運動所作 用之力量,能於該運送方向中藉著造成它們在相反方向中 作用而抵銷。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該平衡錘之轉數係 該輸入軸桿之轉數的整數倍。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該運送零件及該平衡錘兩者係 藉著由該輸入軸桿所輸入之驅動力所操作,以致當該輸入 -12- (10) 1272231 軸桿完成一旋轉及返回至其原來位置時’該平衡錘亦返回 至其最初位置。爲此緣故’於該運送方向中’其係可能總 是於顛倒方向中移動該運送零件及該平衡錘,而不管該輸 入軸桿之旋轉量。 於此物品運送設備中’其較佳的是在彼此相反方向中 轉動之平衡錘係配置在該輸入軸桿係介入該二側面間之位 置° # 以此一物品運送設備,該二平衡錘係在相向兩側上, 並使該輸入軸桿介入該二側面之間。亦即,該二平衡錘分 別具有之第一齒輪與該輸入軸桿具有之第二齒輪嚙合,以 -致它們在彼此相反之方向中轉動。如此,該二平衡錘能夠 ,在相反方向中輕易地轉動。 根據本發明,當振動係施加至該運送零件以便運送該 物品時,可防止作用於該設備上之力量。 0 ===物品運送設備之槪觀=== 首先,參考圖1至3敘述一用作物品運送設備的線性 供料器之槪觀。 圖1係一透視圖,其顯示物品運送設備之一範例,圖 2係其一外部俯視圖,及圖3係一取自圖2沿著剖線111 -ΠΙ箭頭方向中之垂直剖視圖。 如這些圖面中所示,一用作物品運送設備之線性供料 器1具有一運送零件1 〇,用於將待運送物品之運送方向 線性地限制至一直線;及一振動施加機件20,其施加振 -13- (11) (11)1272231 動至該運送零件10。該振動施加機件20具有二凸輪機件 30及60,用於施加振動至該運送零件10 ; —外殼24,其 具有一圍繞零件之作用,用於支撐該凸輪機件30;及一 平衡器70,用於防止一作用於該外殻24上之力量由於該 凸輪機件3 0而施加振動至該運送零件1 0。 於此線性供料器1中,振動係藉著合成由該二凸輪機 件3 0及60所建立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獲得,且施加至該 運送零件1 〇。亦即,該第一凸輪機件3 0將由一預定驅動 源(未示出)所承接之運動轉換成於第一方向中之往復式 線性運動,該運動具有至少一運送方向分量及傳送此分量 至該運送零件10。該第二凸輪機件60將由一預定驅動源 (未示出)所承接之運動轉換成於第二方向中之往復式線 性運動,該運動具有至少一與該運送方向垂直之方向分量 及傳送此分量至該運送零件10。亦即,藉著該二凸輪機 件30及60所產生之振動造成該物品相對該運送零件10 滑動,如在敘述該背景技藝之節段中所討論者。 此相對滑動之狀態能藉著二方法所控制,該二方法包 含於往復式移動期間改變作用於該物品W本身上之慣性 力的第一方法,及於往復式移動期間改變發生於該物品W 及該運送零件1 0間之摩擦的第二方法。於此線性供料器 1中’作用於該物品W本身上之慣性力係藉著該第一凸輪 機件3 0所控制,且發生於該物品W及該運送零件1 〇間 之摩擦係藉著該第二凸輪機件60所控制。亦即,該第一 方向之往復式線性運動及該第二方向之往復式線性運動之 -14- (12) 1272231 每一運動,能夠分別經過該第一凸輪機件3 0之稍後敘述 凸輪曲線設計及經過該第二凸輪機件60之稍後敘述凸輪 曲線設計,彼此獨立地設定至一想要之往復式線性運動。 亦即,藉由該第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所界定的二維平面內 之一給定運動路徑能經過該凸輪曲線之設計所表達,且該 物品運送設備1關於設定該運動路徑具有一優異之自由度 。如此,其係可能不限於一簡單之運動路徑施加振動,但 • 反之係由一至該運送零件之複雜運動路徑所構成,且其結 果是可能施加最相稱所需參數之振動至該運送零件1 0, 諸如待運送物品W之型式及該運送量。 - 應注意的是以下之敘述係在如圖1所示之假定下造成 I ,即該第一方向與該運送方向匹配,且該第二方向與垂直 於該運送方向之方向匹配,但這絕非其一限制,及譬如其 亦可能使該第一方向之往復式線性運動包含異於該運送方 向之方向分量,與同樣地,其係亦可能使該第二方向之往 # 復式線性運動包含異於與該運送方向垂直之方向的方向分 ,量。 然而,較佳地是採納上面之假定。這是因爲如果該第 一方向及該第二方向之往復式線性運動分別包含僅只一運 送方向分量、及與該運送方向垂直之方向的僅只一分量, 則當設定該第一及第二方向往復式線性運動時,它們可獨 立地做成,而無論如何不會受其他往復式線性運動所影響 。其結果是,藉著合成這些二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獲得之運 送零件1 〇的振動可輕易地設定至一想要之運動路徑。 -15- (13) (13)1272231 再者,此線性供料器1具有該平衡器70,用於防止 一作用於該外殼24上之力量由於該凸輪機件3 0施加振動 至該運送零件1 〇。此平衡器70係一平衡錘移動機件’其 中具有預定質量的平衡錘72之重心係在該運送零件1 〇的 往復式線性運動之相反方向中移動,且每一平衡錘7 2繞 著一沿著該水平方向放置之旋轉軸桿74轉動。每一旋轉 軸桿74係位在一與該個別平衡錘72之重心不同的位置, 且係支撐在該外殻24上。其係已設定,以致在平衡錘72 之旋轉期間,當該等平衡錘72之重心及該旋轉軸桿74係 在該運送方向中對齊時,該等平衡錘72之重心係相對該 旋轉軸桿74定位在相同之側面上,反之當該等平衡錘72 之重心及該旋轉軸桿74係在垂直於該運送方向之方向中 對齊時,該等平衡錘72之重心係在相向兩側上,並使該 旋轉軸桿74介入該二側面之間。如此,藉著轉動該等平 衡錘72,產生一作用於與該慣性力相反方向中之離心力 ,而該慣性力係當該物品W移動於該運送方向中所發生 ,藉此允許防止作用於該外殼24上之力量。 亦作成以下之敘述,以理解該運送方向係該水平方向 ,且垂直於該運送方向之方向係該垂直方向,但這絕非其 一限制。譬如,其亦可能使該運送方向相對該水平面直立 地傾斜達一預定角度,以便於一傾斜向上之方向中或一傾 斜往下之方向中運送該物品W。 再者,於下面所敘述之具體實施例中,如圖3所顯示 ,一驅動源(未示出)係共同地用於該二凸輪機件3 0及 -16- (14) (14)
1272231 60(未不出)及該平衡器70之架構、亦即來自單〜 源之運動係經由單一輸入軸桿22輸入至該凸輪機件 60及該平衡器70之一架構係用作一範例,但這絕男 限制’且譬如其亦可能的是對於該二凸輪機件3 0及 該平衡器70之每一個或任一個提供一專用之驅動源 然而,共同地使用單一驅動源之架構係較佳的。 因爲一相同之輸入運動允許由於該第一凸輪機件30 復式線性運動、由於該第二凸輪機件6 0之往復式糸| 動、及該平衡器70之旋轉運動輕易地同步化。 ===線性供料器之具體實施例=== 圖4至5B係用於敘述該線性供料器之一具體 。圖4係一取自圖3沿著剖線IV-IV箭頭方向中之 剖視圖。圖5 A係一取自圖3沿著剖線V-V箭頭方 垂直剖視圖,並顯示一狀態,其中一輸出部分係於 點中,及圖5B係一取自圖3沿著剖線V-V箭頭方 垂直剖視圖,並顯示一狀態,其中該輸出部分係於 點中。應注意的是於該剖視圖中,一些該等部份係 側視圖及/或俯視圖,及在所有圖面中,已沿著該 入影線區。 如圖1所示,爲便利故,於以下之敘述中,該 向亦可使用v'前/後〃表達,且該垂直方向亦可藉 /下〃表達。再者,與於該運送方向及該垂直方向 方向係表達爲 ''左/右〃。 驅動 30及 其一 60及 3 這是 之往 性運 施例 截面 中之 上死 中之 下死 述爲 面加 送方 、、上 交之 -17- (15) 1272231 (1 )運送零件 如圖1及圖2所示,當作一主要構件i 2,該運送零 件1 0具有一修長皮帶形平板,該平板具有一水平、平坦 之上面12a。該主要構件12之上面12a具有一運送面之 功能’該物品係在該運送面上運送,且如此該運送方向係 於沿著該主要構件1 2之縱長方向的水平方向中,及該運 送面1 2a之法線方向係於該垂直方向中。 突出部份14係於該主要構件12的上面12a之左右方 向中連續地形成在兩側面上,並於該縱長方向中在該主要 構件1 2之全長上方,及該對突出部份1 4將該物品之運送 方向線性地限制至一直線。 (2 )振動施加機件 該振動施加機件20支撐該運送零件1 0,同時基於一 預定運動路徑振動該運送零件10,且係設置在該運送零 件10下方。應注意的是該運動路徑係一在藉由該運送方 向及該垂直方向所界定的二維平面內之路徑,且係藉著合 成於這些二方向中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獲得。該振動施加 機件20係設有一大體上長方形之盒子形外殼24,並於其 上面壁面24a中具有一大體上矩形之開口 24f; —輸出部 份26,其係設置在一蓋住該開口 24f之位置,且係用於 支撐該運送零件1〇;第一凸輪機件30及第二凸輪機件60 ,其係設置在該外殼2 4內,且係用於施加該運動路徑之 -18- (16) 1272231 運動至該輸出部份26; —平衡器70,用於 該外殼24上之力量由於該凸輪機件30施加 零件10 ;及單一輸入軸桿22,用於將該旋 動源輸入至該等凸輪機件30及60與該平衡 (2 - A )輸入軸桿 如圖3所示,該輸入軸桿22係一大體 # 並使其軸C22方向沿著該運送方向配置。在 入軸桿22係經由軸承23支撐在該外殻24 24c及一後面壁面24d上,並允許該輸入軸 ’ 軸相對該外殼24自由地轉動。 . 應注意的是該輸入軸桿22之一端部係 24內,反之其另一端部經過該外殻24的前 所形成之一穿透孔24g突出至外面。此另一 合適之耦合件25 (未示出)連接至一驅動 ® 、諸如一馬達,且繞著其軸之旋轉運動係由 至該輸入軸桿22。 應該要指出的是該第一及第二凸輪機件 一及第二凸輪32及62、及嚙合第一傘齒輪 齒輪76係形成在該輸入軸桿22之外圓周, 形成在每一平衡錘72中,以便傳送用於旋 器7 0之平衡錘72的動力,雖然這些係稍後 (2-B )輸出部分 防止一作用於 振動至該運送 轉運動由該驅 器70。 上圓棒構件, 其端部,該輸 之一前面壁面 桿22繞著其 容置在該外殻 面壁面24c中 端部係經由一 源(未示出) 該驅動源輸入 30及60之第 78之第二傘 該第一傘齒輪 轉構成該平衡 討論。 -19- (17) (17)1272231 如圖2所示,該輸出部份26係設置在該上面壁面 24a之開口 24f的內部,且具有當作一主要構件26a之平 板構件,其係稍微小於該開口 24f。 一用於固定地附接該運送零件1 0的下面之附接面係 形成在該輸出部分主要構件26a之一上面26b中,且當繋 緊至此附接面時,該運送零件1 0用作具有該輸出部份26 之單一構件,並在與該輸出部份26相同之運動路徑上方 移動。 如圖3所示’一長方形舉升構件2 8係設在該輸出部 分主要構件26a之一下面26c上。該舉升構件28具有二 功能。其第一功能係於該垂直方向中傳送由該第二凸輪機 件60所輸出之往復式線性運動至該輸出部分主要構件 2 6a,該第二凸輪機件係配置在該輸出部分主要構件26a 之下方,且在敘述該第二凸輪機件60之節段中敘述此功 能。 其第二功能係用作一導引結構,並於該左右方向中限 制該輸出部分主要構件26a之移動,以便引導該輸出部分 主要構件26a,使得其僅只可在該運送方向中及該垂直方 向中移動。亦即,如圖4及圖5 A所示,於該舉升構件2 8 之左右方向中,端面28a係形成爲平行於藉由這些二方向 所界定的一維平面之平坦面。設有一平行於該端面28a之 導引面29a的導引構件29係繫緊至該外殻24內面上之各 部份,該等部份係與該等端面28a相向。由於該等導引面 2 9a及該該端面28a間之滑動,該輸出部份26係在該運 -20- (18) 1272231 動路徑上方穩定地移動於該二維平面內。 應注意的是一預定間隙G (圖9)較佳地係提供於該 等導引面29a及該等端面28a之間,且一當作黏性流體之 油係保持於該間隙G中,及藉著如此做,其係可能給與 該間隙G —所謂油膜阻尼器之功能。這將稍後討論。 如圖3所示,每一舉升構件28係於該輸出部分主要 構件2 6 a之下面的運送方向中設在該前面及後方端部,亦 # 即該輸出部份2 6係該運送方向中之二位置所引導,及如 此該輸出部份26係可靠地保持免於在該左右方向中移動 〇 •亦如圖3及圖5A所示,在該開口 24f之整個內部圓 . 周上方,一由諸如橡膠之彈性材料所製成的密封構件2 7 係提供於該輸出部份26及該外殼24的開口 24f間之間隙 中。該密封構件2 7係一所謂阻斷該凸輪潤滑油充塡進入 該外殼24內之空間而免於滲漏至外邊的油封。至於該彈 β 性材料之型式,因爲該輸出部分主要構件26a在該運送方 向中來回移動,一具有彈性變形之能力的材料係理想的, 其變形量係大於此往復式移動之數量。 (2-C)第一凸輪機件 圖3所示之第一凸輪機件3 0係用於建立該運動路徑 之運送方向分量運動及將其施加至該輸出部份2 6 ;亦即 ,其將該輸入軸桿22之旋轉運動轉換成於該運送方向中 之往復式線性運動,且將其傳送至該輸出部份26。 -21 - (19) 1272231 依據此具體實施例之第一凸輪機件3 0的結構 一所謂之肋條式凸輪(r i b c a m )。亦即,其係設 作第一凸輪之肋條式凸輪3 2,該第一凸輪係藉著 在該輸入軸桿22的外部圓周上之環狀肋條34所構 當作第一凸輪從動件之凸輪從動件3 6,該等第一 動件係提供於該輸出部分主要構件26a中及與該且 嚙合。 • 該等凸輪從動件3 6之架構係熟知的,亦即每 從動件3 6係設有一旋轉軸桿A及一外環件R,該 住該旋轉軸桿A之外部圓周及繞著該旋轉軸桿轉 -旋轉軸桿A係繋緊至一在該凸輪機件的從動件側 - 構件(在此係輸出部份2 6 ),但設置其外環件R, 使用時,其在該凸輪之一凸輪面上旋轉地移動。應 是稍後敘述之第二凸輪機件的凸輪從動件66具有 結構。 ® 如圖3所示,在此於該輸出垂直部分主要構件 • 下面26c上之運送方向中,有垂直並肩地提供至該 後面之二凸輪從動件3 6,且該二凸輪從動件3 6以 之外環件R夾在該肋條34之橫側面34a及34b, 橫側面34a及34b上旋轉地移動。應注意的是34a 係該等凸輪面。 在另一方面,形成該肋條式凸輪3 2之肋條3 4 係在該運送方向中改變,這亦是該輸入軸桿22之 並沿著旋轉方向,且該肋條式凸輪3 2之凸輪曲線 係使用 有一當 一形成 成;及 凸輪從 "条34 一凸輪 外環蓋 動。該 面上之 使得當 注意的 相同之 26a的 前面及 其個別 及在該 及34b 的位置 軸向, 係藉著 -22- (20) 1272231 此變化量所表達。 因此,當該肋條式凸輪32隨同該輸入軸桿22之旋 式運動而轉動,藉由該二凸輪從動件3 6所夾住的肋條 之位置亦於該運送方向中改變,如此按照此變化於該運 方向中移動該凸輪從動件3 6。會同此變化,該輸出部 26係亦於該運送方向中向前及朝後移動,且如此繋緊 該輸出部份26之運送零件1 0於該運送方向中按照該肋 # 式凸輪3 2之凸輪曲線施行往復式線性運動。設定依據 具體實施例的肋條式凸輪3 2之凸輪曲線,以致該輸出 份26於該輸入軸桿22之一旋轉期間、亦即於該肋條式 * 輪32之一旋轉期間施行三循環之往復式移動。再者, _ 其設定成可使該輸出部份26在與當其朝後移動時相同 速度變化下向前移動,雖然僅只該移動方向係不同的。 應注意的是如圖3所示,該肋條3 4之橫側面3 4a 3 4b係於該垂直方向中在該肋條34與該凸輪從動件36 ® 觸之一位置形成爲曲面,且該凸輪從動件36之旋轉軸 A亦於該垂直方向中。如此,該肋條式凸輪32及該凸 從動件3 6間之接觸限制該二者於該運送方向中相對移 ,但允許於該垂直方向中相對移動。 圖6A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該第一凸輪機件如何 會妨礙該輸出部份在該垂直方向中之往復式移動,及 6B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該第二凸輪機件如何不會妨 該輸出部份在該運送方向中之往復式移動。如由圖6A 之長短虛線所示,該凸輪從動件3 6係能夠於該垂直方 轉 34 送 份 至 條 此 部 凸 將 之 及 接 桿 輪 動 不 圖 礙 中 向 -23- (21) 1272231 中相對移動,同時維持夾住該肋條式凸輪3 2的肋條3 4之 狀態。 因此,當該輸出部份26係由於稍後敘述之第二凸輪 機件60於該垂直方向中、即該第二方向中來回移動時, 繫緊至該輸出部份26之凸輪從動件36亦於該垂直方向中 移動,且同樣於此案例中,夾住該肋條式凸輪3 2之凸輪 從動件3 6能夠相對該肋條式凸輪3 2在該垂直方向中滑動 ,及如此無論如何不妨礙該輸出部份26於該垂直方向中 之往復式移動。爲此緣故,該輸出部份26可根據該第二 凸輪機件60於該垂直方向中平滑地施行往復式線性運動 〇 該二凸輪從動件3 6夾住該肋條3 4。因此,如藉著圖 6B中之長短虛線所示,該肋條3 4中之一位置改變能於該 運送方向中之往復式移動期間向前及朝後兩者可靠地傳送 至該輸出部份2 6。如此,如藉由該肋條式凸輪3 2的凸輪 曲線所表示之振動可經由該輸出部份2 6施加至該運送零 件1 〇,而無論如何不會受 ''齒輪隙〃所影響。 (2-D)第二凸輪機件 圖3所示該第二凸輪機件60建立具有該運動路徑之 一垂直方向分量的運動,並施加此運動至該輸出部份26 ;亦即,其將該輸入軸桿22之旋轉式運動轉換成於該垂 直方向中之往復式線性運動’且傳送此線性運動至該輸出 部份26。 -24- (22) (22)1272231 每一第二凸輪機件60係藉著一所謂之面凸輪(face cam )所構成。亦即,如圖3及圖5A所示,其係設有一 碟片形面凸輪62,如形成在該輸入軸桿22上之第二凸輪 ,及一具有第二從動件之作用的凸輪從動件6 6,其係設 在該舉升構件28上,且嚙合一形成在該面凸輪62的板面 之一中之環狀溝槽65。 如圖3所示,一對面凸輪62係在該前面及後面與該 對前面及後方舉升構件28對應地設於該運送方向中。該 面凸輪62係提供於該運送方向中,使得該前面凸輪62係 定位在該前面舉升構件28之後方,且該後方之面凸輪62 係定位在該後面舉升構件2 8之前方。該面凸輪62之板面 係與該個別舉升構件2 8之前方側面或該後方側面的端面 相向。 如圖5A所示,該環狀溝槽65係於該面凸輪62之板 面中形成繞著該輸入軸桿22之軸,並與該舉升構件28相 向。離該軸C22之徑向距離視該圓周方向中之位置而定有 所不同,且該面凸輪6 2之凸輪曲線係經過半徑中之此變 化所表示。 在另一方面,每一凸輪從動件6 6係於該個別舉升構 件28之端面中與該面凸輪62相向地垂直設置在該軸C22 上方,該軸C22係該面凸輪62之旋轉軸,且該凸輪從動 件66裝入該面凸輪62之環狀溝槽65。 因此,當該面凸輪62隨同該輸入軸桿22之旋轉式運 動轉動時,隨同此旋轉,該凸輪從動件66在該環狀溝槽 -25- (23) 1272231 65之內部圓周面65a上旋轉地移動,且在 動件66係在該環狀溝槽65之徑向中對應於 變化而垂直地移動,而該凸輪從動件66裝 槽65。然後,提供該凸輪從動件66之舉升 輸出部份26係亦自然地垂直移動,且其結果 該輸出部份26之運送零件10於該垂直方向中 凸輪62之凸輪曲線施行往復式線性運動。 # 於此範例中,當該面凸輪62隨同該輸入釋 轉式運動轉動時,該二凸輪從動件66嚙合該 槽65之位置亦垂直地改變,且如此該凸輪從震 ' 於該位置中之此變化在該垂直方向中移動。隨 . 該輸出部份2 6係亦於該垂直方向中向上及往 如此繫緊至該輸出部份26之運送零件1 0根 62之凸輪曲線於該垂直方向中施行往復式線 據本具體實施例,設定該面凸輪62之凸輪曲 ® 輸出部份26於該輸入軸桿22之一旋轉期間、 ,凸輪62之一旋轉期間施行三循環之往復式移 將其設定成可使該輸出部份26在與當其朝後 之速度變化下向前移動,雖然僅只該移動方向 應注意的是如圖3所示,該環狀溝槽6 5 面65a係形成爲平行於該運送方向之曲面,且 件66之旋轉軸桿A係亦於該運送方向中。如 輪6 2及該凸輪從動件6 6於該垂直方向中限制 移動,但於該運送方向中允許相對移動。亦即 時該凸輪從 槽位置中之 該等環狀溝 Η牛2 8及該 是,繋緊至 對應於該面 由桿22之旋 個別環狀溝 办件66對應 同此移動, 下移動,且 據該面凸輪 性運動。根 線,致使該 亦即於該面 動。再者, 移動時相同 係不同的。 之內部圓周 該凸輪從動 此,該面凸 彼此之相對 ,如藉著圖 -26- (24) (24)1272231 6 B中之長短虛線所示,該凸輪從動件6 6係能夠於該運送 方向中相對移動,同時保持裝入該面凸輪62之環狀溝槽 65 ° 因此,當該輸出部份26係藉著該第一凸輪機件30於 該運送方向中、即該第一方向中來回移動時,經由該舉升 構件2 8繫緊至該輸出部份2 6之凸輪從動件6 6亦於該運 送方向中移動,且同樣於此案例中,裝入該環狀溝槽65 之凸輪從動件66係能夠於該運送方向中相對該環狀溝槽 65滑動,及如此無論如何不妨礙於該運送方向中之往復 式移動。爲此緣故,該輸出部份26可根據該第一凸輪機 件3 0於該運送方向中平滑地施行往復式線性運動。 再者,該凸輪從動件66係裝入該環狀溝槽65。因此 ,該環狀溝槽65的位置中之一變化能關於往復式移動向 上及往下兩者可靠地傳送至該輸出部份26,如於圖6A中 藉著該長短虛線所示。如此,如藉由該面凸輪62的凸輪 曲線所表示之振動可經由該輸出部份26施加至該運送零 件1 〇,而不會顯著地受'v齒輪隙〃所影響。 上面結構之一結果係該第二凸輪機件60經由該輸出 部份26支撐該運送零件1〇之整個重量。凸輪機件大致上 具有高硬度。因此,於該垂直方向中之一均勻振動可藉著 該硬質之第二凸輪機件60施加至該整個運送面12a’而 不需採用一'不穩定之支撑結構、諸如該運送零件1〇係藉 由諸如上述板簧之具有低硬度的彈性構件所支撐之結構, 且其結果是,可有效地防止運送不均勻性。再者,該第二 -27- (25) 1272231 凸輪機件60於該運送方向中在前面及後面之二位置支撐 該輸出部份26,且這亦增加該支撐穩定性及允許達成一 甚至較大之防止運送不均勻性的效果。 (2-E)平衡器 圖3所示平衡器70防止該外殼24藉著用於運送該物 品W的運動所造成之振動,並藉著給與該外殻24 —作用 # 在該相反方向中之力量,該力量與由於該慣性力而作用於 該外殼24上之力量相反,該慣性力係藉著該運送零件1 〇 於該運送方向中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所造成。該平衡器70 -具有一右平衡錘721及一左平衡錘722,其係分別提供至 . 該輸入軸桿22之右側及左側;旋轉軸桿74,其用作該個 別平衡錘72之旋轉軸;第一齒輪,其與該等個別之旋轉 軸桿74同軸地形成;及一第二齒輪,其與該等第一齒輪 咬合,且係沿著該輸入軸桿22之外部圓周提供。 ® 每一平衡錘72係一大體上半圓形之平衡錘板件,其 質量係設定至一預定之質量,且該旋轉軸桿74所插入之 一孔洞72b係設在一虛圓之中心,該虛圓實際上係藉著延 伸該半圓形狀之周邊所形成。如此,界定該大體上半圓形 狀的平衡錘72之中心具有一部份72a,該部份72a突出 至其弧形側面之相向側面,以致可形成該孔洞。設定該平 衡錘72,以致當該二平衡錘721及722施行旋轉式運動 ,且係於該水平方向中定位在與該運送零件1 〇相向之側 面上,由於該運送零件1 0之慣性力係大體上等於由於該 -28- (26) (26)1272231 寺平衡錘7 2之離心力。一用於設定該平衡鍾7 2之方法係 稍後討論。 該旋轉軸桿74係由該外殼24之個別橫側壁面的內面 於該左右方向中水平地突出朝向該外殼2 4內側,且設置 成使得該二旋轉軸桿7 4之軸心及該輸入軸桿2 2之軸心係 在相同之水平面內。再者,在每一旋轉軸桿7 4之前端側 面上,亦即在每一平衡錘72之內側面上,用作該第一齒 輪之第一傘齒輪7 8係提供環繞著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 且其直徑朝向該內側減少。 用作該第二齒輪之第二傘齒輪76係設在該輸入軸桿 2 2上,以致其直徑朝後減少,該第二傘齒輪與該第一傘 齒輪78咬合。該第二傘齒輪76之齒數係設定至該第一傘 齒輪78之齒數的整數倍。於此具體實施例之範例中,該 第二傘齒輪76之齒數係設定爲三倍大於該第一傘齒輪78 之齒數。如此,其係設定成可使得於該輸入軸桿2 2之一 旋轉期間,該第二傘齒輪76造成一次旋轉,同時該第一 傘齒輪78造成三次旋轉。亦即,其係設定成可使得於該 輸入軸桿22之一次旋轉期間,該輸出部份26施行三循環 之往復式移動,且該等平衡錘72造成三次旋轉。再者, 其係設定成可使得該輸出部份26及該等平衡錘72係在反 相中移動,且該輸出部份2 6之往復式線性運動的循環與 該等平衡錘72之旋轉式移動的循環匹配。 再者,既然提供用於該左及右平衡錘721及722之第 一傘齒輪78與該第二傘齒輪76咬合,同時它們係在相向 -29- (27) (27)1272231 兩側面上,並使該輸入軸桿介入該二側面之間,該左及右 平衡錘72 1及722在彼此相反之方向中轉動。設定分別設 在該左及右側面上之二平衡錘721及722,以致當其重心 與該等旋轉軸桿74之軸心於該水平方向中對齊時,該等 平衡錘係相對該旋轉軸桿於該運送方向中定位在相同側面 上,反之,當該等平衡錘之重心及該等旋轉軸桿7 4之軸 心在該垂直方向中對齊時,該等平衡錘係於該垂直方向中 定位在相反側面上,並使該旋轉軸桿介入該二側面之間。 再者’分別設在該左及右側面上之二平衡錘7 2 1及7 2 2係 設定成致使它們於該相反方向中移動,並與由該輸出部份 26於該運送方向中之往復式運動相反。亦即,當該輸出 部份2 6向前移動時,該等平衡錘7 2 1及7 2 2朝後移動, 且當該輸出部份26朝後移動時,該等平衡錘721及722 向前移動。因此。當該輸出部份2 6係於其最前方位置時 ’該等平衡錘721及722係於其最後方位置,且當該輸出 部份26係於其最後方位置時,該等平衡錘72丨及722係 於其最前方位置。 <用於設定該平衡錘之質量的方法> 於此具體貫施例中,如上面所述,設定該二平衡錘 72 1及722 ’以致當該二平衡錘721及722施行旋轉式運 動及係於該水平方向中定位在該運送零件1〇之相向側面 上時,由於該運送零件1 0之慣性力係大體上等於由於該 等平衡錘721及722之離心力。雖然二平衡錘72丨及722 -30- (28) 1272231 係用於該具體實施例,當設定它們時,已考慮假設使用單 一平衡錘72,且所獲得質量之一半係用作該等平衡錘721 及722之每一個的質量。 圖7係一模型圖,用於敘述一設定該平衡錘72之方 法。如在該圖面中所示,該輸出部份26及該運送零件1〇 之質量係取爲Μ (公斤),該運送部份10於該運送方向 中之一衝程係取爲h (米),該平衡錘72之質量係取爲 # m (公斤),由該平衡錘72之轉軸至其重心之距離係取 爲r (米),及該平衡錘72之旋轉角速度係取爲ω (弧 度/秒)。除了這些以外,a係用作該輸出部份2 6及該 運送零件1 〇之最大加速度(米/平方秒),th係用作單 .一衝程之移動時間(秒),Am係用作該最大無因次加速 度,及N (圈/分)係用作該平衡錘之轉數。在此,決定 用於每一凸輪曲線之最大無因次加速度Am業已基於該凸 輪曲線所獲得。再者,該最大加速度a (米/平方秒)代 ® 表該輸出部份26及該運送零件1〇之最大加速度(米/平 方秒),且係使用該最大無因次加速度Am藉著以下公式 1所表示: a= ( h · th2 ) · Am 公式 1 可使用下面之公式2及公式3獨立地獲得由於該輸出 部份26及該運送零件1 〇之慣性力Ϊ及由於該平衡錘72 之離心力F : I = Μ · a 公式2 F = 2 m · r · ω 2 公式: -31 - (29) 1272231 如此,設定該平衡錘,以致該慣性力I係等於該離心 力F。亦即,設定該平衡錘,以致獲得下面之公式4: 2m· r · 6ϋ 2 = Μ · a m · r=[(M · Am/2){h/(th2 · ω 2)}] 公式 4 在此,於公式4中取代th= ( 1/2 ) ( 60/N )及ω =( Ν/60) 2ττ,獲得下面之公式5 : m · r= ( Μ · Am · h ) / ( 2 7Γ 2 ) 公式 5 於公式5中,、N m 〃及、、r係變數,且、、Μ "、、、 Am 〃 、及'' h 〃係常數。爲此緣故,藉著設定'' m 〃及、' r 〃,以致滿足公式5,由於該運送零件1 〇之慣性力可造 成大體上等於由於該平衡錘72之離心力。 (2-E)油膜阻尼器 該濾油阻尼器係一利用油之黏性的阻尼器,該油具有 一黏性流體之功能;亦即,其使用一油膜之剪力當作一阻 尼力量而經由該油膜使彼此相向的二物件之相對移動減弱 〇 圖8係用於敘述一油膜阻尼器之模型圖,及圖9係一 取自圖3沿著剖線V-V箭頭方向中之垂直剖視圖,用於 根據本具體實施例敘述一油膜阻尼器之架構。如該圖面中 所示,譬如,敘述二平行配置之平板1 2 8及1 2 9,以致其 平坦之面彼此相向,而於該二側面之間提供有一預定間隙 G。當一黏性流體係保持在該二平行平板1 2 8及1 2 9間之 預定間隙G中,且一平行之平板1 2 8係相對另一平板移 -32- (30) (30)1272231 動時,則諸如於該圖示中藉由箭頭所示之速度梯度發生於 該黏性流體中,且這於該相對移動之相反方向中造成一力 量’以作用於該平行之平板1 28上。此力量變成一使該相 對移動減弱之阻尼力量。 在此,於此具體實施例中,一凸輪潤滑油係充塡進入 該外殻24之內部空間S,如上文所論及(看圖4 )。如此 ,如圖9所示,如果一預定間隙G係提供於該外殼24的 導引構件29之導引面29a及該舉升構件28之與該引導面 2 9 a相向的端面2 8 a之間,則該間隙〇當充塡該潤滑油時 具有一油膜阻尼器之功能。 此油膜阻尼器允許該運送零件本身之有害振動藉著該 油膜之黏性阻抗所減弱,用於結構之理由,該振動譬如由 於該運送零件10之彎曲變形所發生。其結果是,基於該 凸輪機件3 0及6 0所計晝好之振動可施加至該運送零件 1 0 〇 應注意的是該間隙G能被設定成由0.005毫米至0.05 毫米。這是因爲將該間隙G設定至至少0.005毫米允許可 靠地防止該導引面29a及該端面28a間之物理接觸,且於 這些面間之油膜關於該有害之振動有效地呈現一阻尼作用 。在另一方面,如果該間隙G係至多0.05毫米,則該運 送零件1 0之搖動能保持小的。 再者,其較佳的是該複數溝槽係形成於該溝槽面29a 或該端面28a之至少一個中,因爲這導致該黏性流體之藉 著該等溝槽有利地保留於該間隙中,且允許一油膜阻尼器 -33- (31) 1272231 可靠地形成在該間隙中。圖1 0顯示一導引面中所形成之 溝槽的形成圖案之一範例。於此範例中,該等溝槽29b係 於該導引面29a中形成在一鑽石形格子中,如該圖面所示 (3 )根據該具體實施例之運送零件的運動路徑及平衡器 之操作 在此,敘述依據此具體實施例之運送零件1 0及平衡 器7 0操作。應注意的是在此所敘述之運送零件1 〇的操作 係基於該運動路徑之一範例所實現,該運動路徑係根據該 第一凸輪及該第二凸輪之凸輪曲線設定所達成。因此,該 運送零件1 〇之操作無論如何不限於此運動路徑,且視該 等凸輪曲線之設定而定,亦可達成一對應於所需參數、諸 如該運送能力之運動路徑,及能與該運送零件10之運動 路徑對應地設定該平衡器70之運動路徑。 圖1 1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藉著該振動施加機件20 及該平衡器70之操作施加至該運送零件10的運動路徑之 範例。圖1 1之最上面階段係水平移動之一時序圖,其係 於該運送方向中之往復式線性運動;離該頂部之第二階段 係垂直移動之一時序圖,其係於該垂直方向中之往復式線 性運動;離該頂部之第三階段顯示該右平衡錘72 1之相位 ;及該底部階段顯示該左平衡錘722之相位。圖1 1之範 例於一時期間顯示該運送零件1 〇之時序圖及該等平衡錘 之相位,在該時期中,該運送零件10於該運送方向中施 -34- (32) (32)1272231 行往復式移動之單一循環。如此,圖1 1於一時期間顯示 該運送零件10之時序圖及該等平衡錘721及722之相位 ,在該時期中,該輸入軸桿22、亦即該肋條式凸輪32及 該面凸輪62達成1/3轉圈,且該左及右平衡錘721及722 達成一轉圏。該最上面階段之時序圖顯示該運送零件10 對時間之水平移動位置變化,離該頂部之第二階段時序圖 顯示對時間之垂直移動位置改變,及該下二階段顯示該二 平衡錘72在預定時刻之旋轉位置。應注意的是該四階段 圖示共用一相同之時間軸。 於此範例中,在以下之假定下作成該敘述,即當該旋 轉式運動係輸入至該輸入軸桿22,且該肋條式凸輪32與 該面凸輪62係轉動時,其結果是,於具有該輸出部份26 之單一單元中,造成該運送零件1〇之重心於X1(xl,yl )及X2 ( x2,y2 )之間往復地移動。再者,在此敘述該 操作,其中該運送零件1 0於X 1及X2之間施行單一往復 式移動,同時該輸入軸桿22正持續地轉動。亦即,圖1 1 所示之一時間點t0代表該輸入軸桿22之連續旋轉期間的 某一瞬間,而非代表一停止該線性供料器1之狀態。該運 送零件10在該時間點t0係於該位置XI中,該位置XI 位在一區域之最後方,而該運送零件10可在該區域上方 於該運送方向中往復地移動;及在一區域之最下方,而該 運送零件10可在該區域上方於該垂直方向中往復地移動 。再者,關於該平衡錘72,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之重 心係與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水平地定位,且於該運送方 -35- (33) (33)1272231 向中位在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前方。 在該時間點tO,當該輸入軸桿22正轉動時,該運送 零件10開始在該運送方向中向前移動及於該垂直方向中 向上移動。在此時,該右平衡錘72 1順時針方向轉動,反 之該左平衡錘7 2 2逆時針方向轉動。 在一時間點11,該運送零件1 0抵達一經過其可在該 運送方向中往復地移動之區域上方半途的位置X0,且於 該垂直方向中,其亦抵達一經過其可往復地移動之區域上 方半途的位置。在此時,該右平衡錘72 1係在其重心於該 垂直方向中低於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的一位置中,且該 左平衡錘722係在其重心於該垂直方向中高於該旋轉軸桿 7 4之軸心的一位置中。 當該輸入軸桿22進一步轉動時,該運送零件10在一 時間點t2抵達該位置X2,其位在可於該運送方向中往復 地移動之區域的最前方;及抵達可於該垂直方向中往復地 移動的區域之最上面。在此時,該右平衡錘72 1順時針方 向轉動,以抵達一位置,在此其重心係於該運送方向中定 位朝向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的後面,並與該旋轉軸桿74 之軸心呈水平;及該左平衡錘722逆時針方向轉動至抵達 一位置,在此其重心係定位朝向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的 後面,並與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呈水平。亦即,在該時 間點t2,當該運送零件1 0抵達該位置X2時,而該位置 X2位在其可於該運送方向中往復地移動的區域之最前方 ,該二平衡錘7 2 1及7 2 2移至該位置,在此其重心係於該 -36- (34) 1272231 運送方向中定位朝向該旋轉軸桿7 4之軸心的後面,並與 該旋轉軸桿7 4之軸心呈水平,同時在相反方向中彼此轉 動。因此,當該運送零件10係於該位置X2中時,而該 位置X2位在其可於該運送方向中往復地移動的區域之最 .前方,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之重心係在該運送零件1〇 之相向側面上,並使該旋轉軸桿7 4介入該二側面之間。 然後,該運送零件10朝後移向XI,且該等平衡錘721及 • 722持續轉動。 於此之後,在一時間點t3,該運送零件1 〇抵達一經 過其可在該運送方向中往復地移動之區域上方半途的位置 - ,且於該垂直方向中,其亦抵達一經過其可往復地移動之 區域上方半途的位置X0。在此時,該右平衡錘721係在 其重心於該垂直方向中高於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的一位 置中,且該左平衡錘722係在其重心於該垂直方向中低於 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的一位置中。 ® 然後,在一時間點14,當該輸入軸桿2 2達成1 / 3轉 ,圈時,該運送零件10返回至該位置XI,該位置XI位在 一區域之最後方,而該運送零件10可在該區域上方於該 運送方向中往復地移動;及在該區域之最下方,而該運送 零件1〇可在該區域上方於該垂直方向中往復地移動。再 者,該右平衡錘72 1順時針方向轉動至抵達該位置,在此 其重心係於該運送方向中定位朝向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 的前面,並與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呈水平,且該左平衡 錘722逆時針方向轉動至抵達該位置,在此其重心係定位 37- (35) (35)1272231 朝向該旋轉軸桿7 4之軸心的前面,並與該旋轉軸桿7 *之 軸心呈水平。亦即’在該時間點14,當該運送零件1 〇抵 達該位置XI時,而該位置XI位在其可於該運送方向中 往復地移動的區域之最後方,該二平衡錘721及722移至 該位置’在此其重心係於該運送方向中定位朝向該旋轉軸 桿74之軸心的前面,並與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呈水平, 同時在相反方向中彼此轉動。亦即,該二平衡錘7 2 1及 722之重心係與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水平地定位,且在 該運送方向中朝向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的前面。 ===由於該凸輪機件及該平衡器作用於該外殻上之力量 其次,藉著圖1 1及圖1 2,對於每一時間點tO至t4 敘述由於該凸輪機件及該平衡器作用於該外殼上之力量。 圖1 2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由於該二平衡錘之旋轉式運 動所發生之離心力。 在該時間點tO,正在該運送方向中朝後移動的運送零 件10之運動改變至該向前運動。如此,於該運送方向中 施加至該運送零件1 〇之加速度係在其最大値,且朝後作 用之慣性力係最大的。在另一方面,於該垂直方向中,正 在該垂直方向中往下移動的運送零件10之運動改變至該 向上運動。如此,於該垂直方向中施加至該運送零件10 之加速度係在其最大値,且該往下作用之慣性力係最大的 。亦即,該物品W及該運送零件10間之摩擦增加’且該 -38- (36) (36)1272231 物品W隨同該運送零件1 〇移動,而非在該運送零件1 Ο 的上面12a上方滑動。再者,雖然在不同方向中轉動,在 該時間點tO,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係於該狀態中,在此 該等平衡錘721及722之重心係與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 水平地定位,且於該運送方向中朝向該旋轉軸桿7 4之軸 心的前方,以致於該運送方向中朝向前面之離心力相對該 等平衡錘721及722兩者係最大的,如圖12所顯示。在 此時,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之旋轉式運動不會於該垂直 方向中產生一力量。 在該時間點t 1,該運送零件1 0係於一經過其可在該 運送方向中移動之區域上方半途的位置,且其向前移動之 速度係在其最大値,以致加速度係'' 0 〃 。如此,施加至 該運送零件1 0及作用在該運送方向中之慣性力係'' 0 〃 。 再者,於該垂直方向中,既然該運送零件10係升高,亦 即,其係於經過該運送零件1 0可移動距離半途之位置中 ,其向上移動之速度係在其最大値,且加速度係'' 0 〃 , 以致該垂直方向中之慣性力係'' 〇 〃 。再者,該右平衡錘 72 1係於一位置中,在此其重心係於該垂直方向中直接在 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下方。如此,於該垂直方向中往下 作用之離心力係最大的。在另一方面,該左平衡錘722係 於一位置中,在此其重心係於該垂直方向中直接在該旋轉 軸桿7 4之軸心上方。如此,向上作用於該垂直方向中之 離心力係最大的。於此具體實施例中,該二平衡錘7 2 1及 722具有相同之質量,且其重心係亦設定至相同之位置, -39- (37) (37)1272231 並因此,由於該平衡錘721及722之旋轉運動所發生之離 心力彼此抵銷,如圖1 2所示。 在該時間點t2,正在該運送方向中向前移動的運送零 件1 〇之運動改變至該朝後運動。如此,於該運送方向中 施加至該運送零件1 0之加速度係在其最大値,且向前作 用之慣性力係最大的。在另一方面,於該垂直方向中,正 在該垂直方向中向上移動的運送零件10之運動改變至該 往下運動。如此,於該垂直方向中施加至該運送零件1 0 之加速度係在其最大値,且該向上方向中作用之慣性力係 最大的。再者,雖然在不同方向中轉動,在該時間點t2, 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係於該狀態中,在此該等平衡錘 72 1及722之重心係與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水平地定位 ,且於該運送方向中朝向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的後方, 以致於該運送方向中朝向後面之離心力相對該等平衡錘兩 者係最大的,如圖12所顯示。在此時,該二平衡錘721 及7 22之旋轉式運動不會於該垂直方向中產生一力量。 在該時間點t3,該運送零件1 0係於一經過其可在該 運送方向中移動之區域上方半途的位置,且其向後移動之 速度係最大的,以致加速度係> 〇 〃 。如此,施加至該運 送零件1 〇及作用在該運送方向中之慣性力係。再者 ,於該垂直方向中,既然該運送零件1 〇係降低’亦即, 其係於經過該運送零件1 〇可移動距離半途之位置中,其 往下移動之速度係最大的,且加速度係'' 〇 〃 ’以致該垂 直方向中之慣性力係'' 〇 〃 。再者,該右平衡錘7 2 1之重 -40 - (38) 1272231 心係於該垂直方向中直接在該旋轉軸桿74之軸 如此,於該垂直方向中向上作用之離心力係最大 一方面,該左平衡錘722之重心係於該垂直方向 該旋轉軸桿74之軸心下方。如此,往下作用於 向中之離心力係最大的。於此具體實施例中,該 72 1及722具有相同之質量,且其重心係亦設定 位置,並因此,由於該等平衡錘721及722之旋 發生之離心力彼此抵銷,如圖1 2所示。 在該時間點t4,該運送零件1 0返回至該位1 該左及右平衡錘721及722亦達成一轉圈及返回 位置。亦即,它們已返回至與在該時間點to相 〇 然後,由於該運送零件1 〇的往復式移動所 性力,係經由該等凸輪從動件3 6、該肋條式凸韩 輸入軸桿22、及該等軸承23傳送至該外殼24。 面,由於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之旋轉式運動所 心力係經由該旋轉軸桿74傳送至該外殻24。因 該運送零件1 〇的往復式線性運動之慣性力及由 衡錘72 1及722之旋轉式運動的離心力之合成力 該外殼24上。 圖1 3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作用於該外殼 。如圖13所示,於該運送方向中,由於該運送S 往復式線性運動之慣性力及由於該等平衡錘7 2 1 旋轉式運動的離心力於反相中作用。既然已設定 心上方。 的。在另 中直接在 該垂直方 二平衡錘 至相同之 轉運動所 1 XI,且 至其原來 同之狀態 發生之慣 i 32與該 在另一方 發生之離 此,由於 於該等平 量作用於 上之力量 Μ牛1 〇的 及722之 該二平衡 -41 - (39) 1272231 錘721及722之質量及重心,致使於該運送方向中由於該 運送零件1 〇的往復式運動所發生之慣性力,係等於在該 運送方向中由於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之旋轉式運動的離 心力,由於該運送零件1 〇的慣性力及由於該等平衡錘 7 2 1及7 2 2之離心力於反相中作用,並彼此抵銷,且其結 果是不會發生於該運送方向中作用於該外殼24上之一力 量。 # 在另一方面,於該垂直方向中,由於該個別二平衡錘 7 2 1及7 2 2之旋轉式運動的離心力彼此抵銷,以致由於該 二平衡錘721及722之旋轉式運動的離心力幾乎不會作用 於該外殼24上。因此,於該垂直方向中由於該運送零件 _ 1 〇的往復式移動所發生之慣性力幾乎直接作用,而不會 抵銷。 以依據此具體實施例之線性供料器1,於該物品W之 運送期間,由於施加振動至該運送零件1 〇而作用於該外 • 殼24上之力量能藉著該平衡器70所防止。亦即,當振動 係施加至該運送零件1 〇時,既然作用於該外殻24上之力 量係減少,該外殻24係較不易振動。如此,該線性供料 器1本身之振動能被壓制,且該物品W可被適當地運送 ,及再者,也可防止由於振動產生噪音。 再者,既然該等平衡錘72 1及722係繞著該個別之旋 轉軸桿74轉動,且每一旋轉軸桿設在離該平衡錘重心之 一不同位置,作用在一預定方向中之離心力可藉著轉動該 等平衡錘721及722輕易地產生。既然該旋轉軸桿74與 -42- (40) (40)1272231 該運送方向正交,當該等平衡錘721及722轉動時,該等 平衡錘7 2 1及7 2 2之重心係在與該運送零件之往復式線性 運動的方向相反之方向中移動,且其係可能造成在此時發 生之離心力起作用,以便抵銷由於該運送零件1 〇的往復 式線性運動所發生之慣性力。如此,能可靠地防止由於施 加振動至該運送零件10而作用於該外殻24上之力量。特 別地是,既然依據此具體實施例之旋轉軸桿7 4係沿著該 水平方向所提供,當該等平衡錘721及722轉動時所發生 之離心力作用在該垂直方向及該運送方向中。如此,該離 心力不會作用在與該運送方向正交之水平方向中,並造成 該物品沿著一蜿蜒路徑運送,以致該物品可被更正確地運 送。於此具體實施例中,已敘述該範例,其中該等平衡錘 72 1及722之旋轉軸桿74係提供沿著該水平方向。然而 ,如果該旋轉軸桿74係提供於一方向中,諸如該垂直方 向中,其係與該運送方向正交,則其可能造成由於該等平 衡錘72 1及722的旋轉所發生之離心力起作用,以便抵銷 由於該運送零件1 〇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發生之慣性力。 然而,該旋轉軸桿74更較佳地是提供沿著該水平方向, 因爲該離心力不會作用在與其起作用以便抵銷該慣性力的 方向相異之方向中,該慣性力於該物品之運送期間作用於 該外殻24上,如上面所述。 特別地是,既然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之個別質量係 設定成相等,藉由該二平衡錘72 1及722所分別地產生的 離心力之量値可輕易地變成相等。如此’當定位該二平衡 -43- (41) 1272231 錘72 1及722 ’使得該等平衡錘72丨及722之重心係與該 旋轉軸桿7 4於該運送方向中對齊定位時,該二平衡錘 72 1及722之重心係關於該旋轉軸桿74定位在相同側面 上,且因此藉著轉動該二平衡錘721及722所產生之離心 力作用於同一方向中。這允許藉著轉動該二平衡錘72 1及 722所產生之離心力,於該運送方向中有效地作用在該運 送零件1〇的移動方向之相反方向中。再者,當定位該二 • 平衡錘7 2 1及7 2 2,使得其重心係於該垂直方向中與該旋 轉軸桿7 4定位對齊時,該二平衡錘7 2 1及7 2 2之重心係 在相向側面上,使該等旋轉軸桿74介入該二側面之間, - 且因此於該垂直方向中,藉著轉動該二平衡錘721及722 - 所產生之離心力作用於相反方向中。亦即,由該二平衡錘 72 1及722所產生之離心力起作用,以便彼此抵銷。如此 ’由於該二平衡錘721及722的旋轉所發生之力量、及作 用於該垂直方向中之力量能保持爲小的。既然該二平衡錘 © 72 1及722係在彼此相反之方向中轉動,可藉著相對彼此 改變每一平衡錘之相位達180度達成一平衡器70,其有 效地作用在該水平方向,且不會於該垂直方向中產生任何 不需要之力量。 再者,該二平衡錘721及722每一個設有繞著該旋轉 軸桿74轉動之第一傘齒輪78,且每一第一傘齒輪78嚙 合設在該輸入軸桿22上之第二傘齒輪76,用於供給一輸 入至該第一與第二凸輪機件30與60,以致可藉著轉動該 輸入軸桿2 2操作該平衡器7 0,用於將一驅動力輸入至該 -44 - (42) 1272231 第一凸輪機件3 Ο,供造成該運送零件1 〇施行往復式線性 運動。亦即,其不需要提供一電源,用於操作該平衡器 70及一用於該動力之輸入部分,且該平衡器70能以一簡 單之架構操作。特別地是,於依據此具體實施例之線性供 料器1中,其係需要使該運送零件i 〇之往復式線性運動 的相位與該平衡器7 0之旋轉式運動匹配;因爲該平衡器 70係藉著驅動該運送零件10的第一凸輪機件30之輸入 φ 軸桿2 2所驅動,該運送零件1 〇之往復式線性運動的相位 能輕易及適當地與該平衡器70之旋轉式運動匹配。如此 ,其係可能更有效地抑制作用於該外殼24上之力量,以 -防止該振動。再者,於依據此具體實施例之線性供料器1 中,配置在彼此相反方向中轉動之二平衡錘72 1及722, 以致該輸入軸桿22係介入於它們之間,且如此該二平衡 錘72 1及722係在相向側面上,並使該輸入軸桿22介入 該二側面之間。亦即,該二平衡錘721及722分別具有之 # 第一傘齒輪78與該輸入軸桿22所具有之第二傘齒輪76 嚙合,其方式係使得它們在彼此相反之方向中轉動。如此 ,該二平衡錘721及722能夠輕易地在相反方向中轉動。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該範例,其中該二平衡錘 72 1及722之個別質量係設定成相等。然而,能藉著將該 二平衡錘721及722之個別質量設定至彼此不同,抑制於 該垂直方向中作用於該外殼24上之力量。譬如,藉著將 該右平衡錘721之質量設定成大於該左平衡錘722之質量 ,由於該右平衡錘72 1之旋轉所發生的離心力之量値可造 -45- (43) 1272231 成大於由於該左平衡錘722之旋轉所發生的離心力。如此 ,當該右平衡錘721及該左平衡錘722係定位在相向側面 上,並使該旋轉軸桿74介入該二側面之間時,其係可能 造成一離心力,該離心力對應於由於該右平衡錘7 2 1之旋 轉所發生的離心力及由於該左平衡錘722之旋轉所發生的 離心力間之差値,以作用於該外殼24上。亦即,甚至當 該二平衡錘721及722係定位在相向側面上,並使該旋轉 # 軸桿74介入該二側面之間時,能防止作用於該外殻24上 之力量。在此時,同樣於該運送方向中將有一於該離心力 中之差値。然而,由於該二平衡錘721及72 2之離心力於 ’該運送方向中作用於該同一方向中,以致於該運送方向中 .,由於該運送零件1 〇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發生之慣性力 能大體上抵銷,以及於該二平衡錘7 2 1及7 2 2具有相同質 量之案例中。於此案例中,其較佳的是藉著分配所需之質 量讓該二平衡錘721及722具有不同質量,以抵銷由於該 0 運送零件1 〇之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發生之慣性力。 再者,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使用該範例,其中每一 平衡錘係設在該左及右側面上。然而,複數平衡錘可設在 該左及右側面兩者上。譬如,其係亦可能使一平衡錘形成 爲一板件,及複數平衡錘板件係堆疊成一平衡錘群組,並 用作單一平衡錘,且藉著該右或左旋轉軸桿7 4轉動。於 此案例中,藉著改變待堆疊平衡錘板件之數目,該平衡錘 群組之總質量能被改變,且如此可改變待產生之離心力。 爲此緣故,譬如,甚至當該運送零件之質量係藉著替換該 -46- (44) (44)1272231 運送零件所改變時,或當該待運送物品之質量大幅地變化 時,可藉著改變平衡錘板件之數目輕易地防止作用於該外 殼上之力量。 再者,當該左及右平衡錘之質量係製成彼此不同,以 防止於該垂直方向中之振動時,具有不同總質量之第一平 衡錘群組及第二平衡錘群組能輕易地設定爲平衡錘群組, 藉著於該左及右平衡錘之間不同地設定平衡錘板件之數目 ,每一群組具有一合適之質量,如該平衡器。 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使用一範例,其中該輸出部份 26係藉著該凸輪機件於該運送方向及該垂直方向兩者中 所移動。然而,以一線性供料器,其中造成該輸出部分藉 著一凸輪機件至少於該運送方向中施行往復式線性運動, 作用於該外殼24上之力量,可藉著匹配由於該凸輪的輸 出部分之相位與該平衡器之平衡錘的相位有效地抑制。 再者,於上述具體實施例中,該旋轉軸桿74之轉數 係三倍大於該輸入軸桿22之轉數。然而,這不是一項限 制,且其充分的是該旋轉軸桿74之轉數係該輸入軸桿22 之轉數的整數倍。在此時,該旋轉軸桿74之轉數對該輸 入軸桿22之轉數的比率,可藉著該第一傘齒輪及該第二 傘齒輪之齒數輕易地決定。 圖1 4係一前面之橫截面視圖,並顯示另一範例,其 中該平衡器係施加至一線性供料器,其中該輸出部分係僅 只於該運送方向中藉由該凸輪機件所移動,及圖15係一 取自圖14沿著剖線XV-XV之橫截面視圖。於圖14及圖 -47- (45) 1272231 1 5中,與上述具體實施例中之零組件相同的零組件係指 派該相同之參考數字。 如該等圖面中所示,以用於在該垂直方向中移動該輸 出部份2 6的機件之觀點,此範例之一線性供料器2係不 .同於根據上述具體實施例之線性供料器1。亦即,於上述 討論範例中,亦藉著該凸輪機件達成該輸出部份26於該 垂直方向中之移動,反之於此範例中,藉著傾斜地提供該 # 第一凸輪機件3 0,該輸出部份26係在一傾斜方向中移動 ,藉此允許一力量作用在該垂直方向中。 甚至以此架構之線性供料器2,於該運送方向中,藉 著造成由於該平衡器70之旋轉式運動所發生之離心力作 . 用在該相反方向中,能可靠地防止由於施加振動至該運送 零件10而作用於該外殼25上之力量,該相反方向係與由 於該輸出部份26及該運送零件1 0的往復式線性運動所發 生之慣性力的方向相反。 = ====其他具體實施例=== 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係敘述在上面,但本發明不限於 這些具體實施例,且諸如下文之修改係亦可能的。 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僅只單一第一凸輪機件 3 〇係於該運送方向中提供於一大體上中心部份中,但所 提供之數目及所提供之位置不限於此,且其係亦可能提供 複數第一凸輪機件30、或於該運送方向中在一端部提供 該第一凸輪機件30。然而,當提供僅只單一第一凸輪機 -48- (46) 1272231 件3 0時,則於該運送方向中由前/後對稱之透視,其較佳 地是設在一大體上中心部份,如在圖3中所顯示。 於本發明之具體實施例中,二第二凸輪機件60係分 ,別在該前面及該後面於該運送方向中設在該端部’但所提 .供之數目及所提供之位置不限於此,且其係亦可能提供單 一或三個或更多之第二凸輪機件60,且該第二凸輪機件 6 0亦可於該運迭方向中大體上提供於一中心部份中。然 φ 而,由穩定支撐該輸出部份26之觀點,其較佳的是供給 至少二個,以在二或更多點提供多數點支撐,且其較佳的 是使它們設置成盡可能地遠離。 - 雖然已詳細地敘述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應了解 „ 可在其中作各種變化、取代及修改,而不會由本發明之精 神及範圍脫離,如藉由所附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 【圖式簡單說明】 ® 爲更完全理解本發明及其優點,現在參考以下之敘述 並會同所附之圖面,其中: 圖1係一透視圖,其顯示〜物品運送設備之範例; 圖2係一外部俯視圖,其顯示一物品運送設備之範例 9 圖3係一垂直剖視圖,取自圖2沿著剖線!hπ之 箭頭方向; 圖4係一橫截面視圖,取自圖3沿著剖線I v · IV之箭 頭方向; -49- (47) 1272231 Η 5A係~取自圖3沿著剖線v_v之箭頭方向的垂直 橫截面視圖’並顯示一狀態,其中一輸出部分係位於該上 死點’及圖5 B係一取自圖3沿著剖線v - V之箭頭方向的 Μ直:橫截面視圖,並顯示一狀態,其中該輸出部分係位於 該下死點; 圖6Α係一槪要圖,用於說明第一凸輪機件如何不會 妨礙該輸出部分在該垂直方向中之往復式移動,及圖6Β ® 係一槪要圖’用於說明第二凸輪機件如何不會妨礙該輸出 部分在該運送方向中之往復式移動; 圖7係一模型圖,用於敘述一平衡錘設定方法; 圖8係一槪念圖,用於敘述一油膜阻尼器; . 圖9係一取自圖3沿著剖線v-ν之箭頭方向的垂直 橫截面視圖,用於敘述該油膜阻尼器; 圖1 〇顯示一導引面中所形成之溝槽的形成圖案之範 例; β 圖1 1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藉著振動施加機件以及 一平衡器之操作施加至該運送零件的運動路徑之範例; 圖1 2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由於二平衡錘之旋轉運 動所產生之離心力; 圖1 3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一作用於外殼上之力量 圖1 4係顯示另一範例之前面橫截面視圖,其中該平 衡器係應用至一線性供料器,其中該輸出部分係僅只於該 運送方向中藉著一凸輪機件所移動; -50- (48) 1272231 橫截面覗圖 零件由第〜 圖16B係〜 移向該第〜 槪要圖,用 物品之位置 圖丨5係一取自圖14沿著剖線XV-XV之 ,·及 圖1 6 A係一槪要圖,用於敘述當一運送 位置移向第二位置時作用於一物品上之力量, _胃I® ’用於敘述當該運送零件由該第二位置 位置時作用於該物品上之力量,及圖1 6C係一 於欽述當該運送零件已返回至該第一位置時該 〇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 :線性供料器 2 :線性供料器 1 〇 :運送零件 1 2 :主要構件 12a :上面 1 4 :突出部份 2〇 :振動施加機件 22 :輸入軸桿 23 :軸承 24 :外殻 24a :上面壁面 24c :前面壁面 24d :後面壁面 2 4 f :開□ -51 - 1272231 :穿透孔 外殼 輸出部份 :主要構件 :上面 =下面 密封構件 舉升構件 :端面 導引構件 :導引面 :溝槽 凸輪機件 第一凸輪 環狀肋條 :橫側面 :橫側面 凸輪從動件 凸輪機件 第二凸輪 環狀溝槽 :內部圓周面 凸輪從動件 平衡器 -52 1272231 (50) 72 :平衡錘 72a :部份 7 2 b :孔洞 74 :旋轉軸桿 7 6 :第二傘齒輪 7 8 :第一傘齒輪 1 2 8 :平板 # 1 2 9 :平板 7 2 1 :右平衡錘 722 :左平衡錘

Claims (1)

  1. (1) 1272231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物品運送設備,包含: 一運送零件,用於線性地限制一待運送物品之運送方 向; 一凸輪機件,用於藉著傳送一往復式線性運動至該運 送零件而施加一振動至該運送零件,該往復式線性運動具 有於該運送方向中之至少一運送方向分量,其中該振動造 成該物品於該運送方向中被運送; 一圍繞零件,用於支撐該凸輪機件;及 一平衡器,用於防止一作用於該圍繞零件上之力量由 於該凸輪機件而施加該振動至該運送零件。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平衡器係一機件,在該機件中,具有一預定質 量之平衡錘的重心係在一與該運送零件之往復式線性運動 相反的方向中移動。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平衡器係一機件,在該機件中,該平衡錘係繞 著一與該運送方向正交之旋轉軸桿轉動,且該旋轉軸桿係 設於一與該平衡錘重心不同之位置中,並支撐在該圍繞零 件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旋轉軸桿係沿著一水平方向而設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設有複數該平衡錘。 -54- (2) 1272231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複數平衡錘係分成第一平衡錘群組及第二平衡 錘群組; 其中該第一平衡錘群組與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係呈相反 方向轉動;及 其中 當該等平衡錘群組之重心係於該運送方向中定位成與 # 該旋轉軸桿對齊時,該第一平衡錘群組之重心及該第二平 衡錘群組之重心係相對該旋轉軸桿定位在相同側面上,及 當該#平衡錘群組之重心係於一*與該運送方向垂直之 «方向中定位成與該旋轉軸桿對齊時,該第一平衡錘群組之 ,重心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之重心係定位在相向側面上,並 使該旋轉軸桿介於該等側面之間。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第一平衡錘群組之總質量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 ® 之總質量係設定爲相等的。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第一平衡錘群組之總質量及該第二平衡錘群組 之總質量係設定爲彼此不同的。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於該第一及第二平衡錘群組之每一群組中,該等 平衡錘之數目係一個。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平衡錘係設有繞著該旋轉軸桿轉動之第一齒輪 -55- 1272231
    其中用於由預定驅動源輸入一旋轉式運動至該凸輪機 件之輸入軸桿係設有第二齒輪;及 其中該第一齒輪與該第二齒輪互相嚙合。 1 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中該運送零件的往復式線性運動的一循環與該平衡 錘的一旋轉循環匹配。 1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該平衡錘之轉數係該輸入軸桿之轉數的整數倍。 1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〇項之物品運送設備, 其中呈彼此相反方向轉動之平衡錘係配置在二處位置 ’該輸入軸桿係介於該等位置之間。 -56-
TW094136557A 2004-10-26 2005-10-19 Article carrying apparatus TWI272231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10751A JP4570438B2 (ja) 2004-10-26 2004-10-26 物品搬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626452A TW200626452A (en) 2006-08-01
TWI272231B true TWI272231B (en) 2007-02-01

Family

ID=357093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4136557A TWI272231B (en) 2004-10-26 2005-10-19 Article carrying apparatus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7188722B2 (zh)
EP (1) EP1652798B1 (zh)
JP (1) JP4570438B2 (zh)
KR (1) KR100651011B1 (zh)
CN (2) CN100586822C (zh)
DE (1) DE602005007146D1 (zh)
TW (1) TWI2722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831378A (en) 2006-10-04 2008-08-01 Sankyo Seisakusho Kk Product transport apparatus
US8272502B2 (en) * 2009-11-12 2012-09-25 Pax Products, Inc. Shaker conveyor with elliptical gear drive system
JP6041730B2 (ja) * 2013-03-27 2016-12-14 Ntn株式会社 振動式部品搬送装置
JP6202427B2 (ja) * 2013-06-06 2017-09-27 テクノダイナミックス株式会社 物品搬送装置
JP6781369B2 (ja) * 2016-04-11 2020-11-04 シンフォニアテクノロジー株式会社 パーツフィーダ
CN107539530B (zh) * 2017-08-29 2022-10-18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半自动单种粒料分装机及其运行方法
CN107444696B (zh) * 2017-08-29 2022-10-14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半自动单种粒料分装机
CN108033239A (zh) * 2018-01-11 2018-05-15 浙江大学 一种用于圆柱形零件传送的排列装置
JP7316166B2 (ja) * 2019-09-24 2023-07-27 Juki株式会社 部品供給装置及び部品実装装置
CN112066368B (zh) * 2020-08-18 2022-06-07 广州迪森热能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掺烧造纸污泥的循环流化床锅炉
EP4200084A4 (en) * 2020-08-24 2024-05-15 Abb Schweiz 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PARATING MATERIALS
CN114803321B (zh) * 2022-04-26 2024-05-17 安徽理工大学 一种煤矿开采用矿用传送带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760836A (en) * 1954-04-06 1956-11-07 Vokes Ltd Improvements in reciprocating trough conveyors
DE2349126C2 (de) * 1973-09-29 1982-07-29 Günter 7500 Karlsruhe Zierpka Vorschubeinrichtung zum schrittweisen Material- und/oder Werkstücktransport
JPS5861931A (ja) * 1981-10-08 1983-04-13 Komatsu Ltd トランスフアフイ−ダの素材搬送ストロ−ク切換装置
US4543919A (en) * 1981-12-28 1985-10-01 Carson Douglas T Engine
US4567979A (en) * 1984-10-02 1986-02-04 Hoehn Robert A Cam follower assembly for indexing conveyors
JPS63288812A (ja) * 1987-05-20 1988-11-25 Shinko Electric Co Ltd 平行クランク型物品移送装置
US5178258A (en) * 1990-01-25 1993-01-12 Smalley Alfred E Inertial conveyor system
US5046602A (en) * 1990-01-25 1991-09-10 Smalley Mfg. Co. Inertial conveyor system
JPH04354714A (ja) * 1991-05-30 1992-12-09 Shinko Electric Co Ltd 加振装置
US5351807A (en) * 1994-03-23 1994-10-04 Paul Svejkovsky Drive mechanism for a linear motion conveyor
JP2002347913A (ja) * 2001-05-28 2002-12-04 Shinko Electric Co Ltd 振動コンベア
JP4695784B2 (ja) * 2001-07-23 2011-06-08 株式会社三共製作所 物品搬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9960A (zh) 2006-07-12
US7188722B2 (en) 2007-03-13
KR100651011B1 (ko) 2006-11-29
JP2006124046A (ja) 2006-05-18
CN1799959A (zh) 2006-07-12
EP1652798B1 (en) 2008-05-28
CN100586822C (zh) 2010-02-03
JP4570438B2 (ja) 2010-10-27
KR20060049303A (ko) 2006-05-18
US20060180495A1 (en) 2006-08-17
CN1799960B (zh) 2010-09-08
TW200626452A (en) 2006-08-01
EP1652798A1 (en) 2006-05-03
DE602005007146D1 (de) 200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2231B (en) Article carrying apparatus
CN104590830B (zh) 振动式输送装置
CN1729367B (zh) 往复驱动用振动衰减装置和裁剪头
TWI272232B (en) Article carrying apparatus
US20050199472A1 (en) Article carrying apparatus
JP5892998B2 (ja) プレス機械のダイナミックバランス装置及びプレス機械
CN108393254A (zh) 一种激振合力方向可调式惯性激振器
JP6990798B1 (ja) 振動式物品搬送装置および振動式物品搬送方法
US20110017854A1 (en) Grinder with double forced movement of the grinding medium
JPH09194014A (ja) スクラップ搬送用コンベヤ
JP6294178B2 (ja) 物品搬送フィーダ
JP6757535B1 (ja) 搬送装置
JP7316418B2 (ja) 振動マシン
JP2000247427A (ja) 振動式搬送装置
JP4576246B2 (ja) 物品搬送装置
JP2024002976A (ja) 回転動作可能な偏心要素を有する一対の機構を備えた汎用システム
CA2541539A1 (en) Differential horizontal motion conveyor and drive mechanism
WO2013186739A2 (en) A location changer with variable momentum
EP0268063A2 (en) Signature machines
Kudryavtseva Algorithm of multiple synchronization for two-rotor vibration unit with time-varying payload
UA120073U (uk) Вібраційний пристрій для орієнтування і центрування плоских деталей
JPH06173215A (ja) プレートコンパクタの起振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KR20040068731A (ko) 진동기기의 제진시스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