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1038469A - Synthesis of lithium-iron-phosphates - Google Patents

Synthesis of lithium-iron-phosphat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1038469A
TW201038469A TW099107678A TW99107678A TW201038469A TW 201038469 A TW201038469 A TW 201038469A TW 099107678 A TW099107678 A TW 099107678A TW 99107678 A TW99107678 A TW 99107678A TW 201038469 A TW201038469 A TW 20103846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mpound
mixture
iron
oxidation state
formula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76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Kirill Bramnik
Hartmut Hibst
Jordan Keith Lampert
Original Assignee
Basf S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sf Se filed Critical Basf Se
Publication of TW201038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38469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C01B25/45Phosphates containing plural metal, or metal and ammoniu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1INORGANIC CHEMISTRY
    • C01BNON-METALLIC ELEMENTS; COMPOUNDS THEREOF; METALLOIDS OR COMPOUNDS THEREOF NOT COVERED BY SUBCLASS C01C
    • C01B25/00Phosphorus; Compounds thereof
    • C01B25/16Oxyacids of phosphorus; Salts thereof
    • C01B25/26Phosphat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36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 H01M4/58Selection of substances as active materials, active masses, active liquids of inorganic compounds other than oxides or hydroxides, e.g. sulfides, selenides, tellurides, halogenides or LiCoFy; of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phosphates, silicates or borates
    • H01M4/5825Oxygenated metallic salts or polyanionic structures, e.g. borates, phosphates, silicates, olivin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ompositions Of Oxide Ceramics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Description

201038469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製備含鋰、鐵及磷酸根陰離子之化合 物之方法’係關於製備包括此等化合物及至少—種導電材 料之混合物之方法,係關於可藉由此等方法製備之該等化 合物及该等混合物,及係關於此等化合物及此等混合物用 於製備鋰離子電池的陰極之用途。 【先前技術】 用於製備LiFeP〇4之方法已於先前技術中知曉。 US 2003/0082454 A1揭示一種藉由使 Li2c〇3 或 u〇H ΗζΟ、Fe(CH3C〇2)2 與 ΝΗ4Η2Ρ04 H2〇 混合而製備 LiFeP(x 方法。將該固體混合物在300至350°C的溫度下進行煆燒, 以去除NH3、HsO及C〇2。隨後將該混合物在氬氣、8〇(rc 下進一步加工24小時。此文獻進一步提及藉由煆燒含 Li2C204、LiH2P04及Fe(C204).2 Η2〇之經研磨混合物製備 以LiFeP04為主的材料之方法。 US 6,702,961 B2亦揭示一種藉由使由FeP〇4、Li2C〇3及❹ 石炭組成之經研磨混合物造粒,繼而在7〇〇°c下、惰性氛圍 中煆燒8小時而製備LiFeP04之方法。 CN 1 547273 A之摘要揭示一種藉由煆燒經研磨且隨後經 製錠的Li2C03、FeC204_2 H20與(NH4)2HP〇4之混合物並在 微波輻射下添加碳而製備LiFeP〇42方法。 DE 10 2005 015613 A1 及 DE 10 2005 012 640 A1 揭示
LiFeP〇4可藉由在氮氣下、i6〇°c下水熱處理包括 146541.doc 201038469
Fe(II)S04.7 H20、H3P04&Li0H H20之水性混合物 l〇小時 而獲得。在該水熱處理期間所需的LiFeP04係自該水性混 合物中沉澱出。反應混合物中沒有組分被還原或氧化。 WO 2006/057146 A2揭示LiFeP〇4可藉由使包括Fe(II)0、 讀 卩2〇5及Li〇H之混合物在11〇〇。(:下及氬氣下熔化,然後將其 研磨而獲得。 根據先前技術製備LiFeP〇4之方法,其具有以下缺陷: 必須添加另外的還原劑(如碳)至反應混合物中或必須在還 © 原氛圍下進行煆燒步驟。因為所添加之碳僅在高反應溫度 下充當還原劑,所以高煆燒溫度係必須的,但其會導致具 有大結晶顆粒及具有寬粒度分佈的材料。 其他的缺點為若將固體化合物(如以^仏及以2〇3)以固相 混合,則難以獲得一種具有在整個混合物中不同離子均勻 分散之混合物。此外,含碳還原劑顯示出以下缺點:其還 原力依賴於其所使用之量,並藉此難以預計對於還原所需 的含碳還原劑之量以及可用作導電材料的量。 【發明内容】 本發明之目標係提供-種製備H歧鹽之方法,其
方法’其沒有任何副產物從而 之方法,其 * 一而日-日狀恶义化合物。此外, 種製備所提及化合物之方法,沒 。此外,本發明之一較 俶燒步驟之製備鋰_鐵_磷酸 種僅獲得有所需的化合物之 1不需要任何純化及/或沖洗 146541.doc 201038469 步驟。又-目標係獲得一種經更加精細地分散且具有相當 小尺寸分佈的微晶之材料,其提供在Li離子電池之充電及 放電中改良的Li離子擴散率,以在改良以離子擴散率的同 時改善其功率特性及另外的增加Li離子電池的容量。 此等目標係藉由製備通式(1)化合物之方法而達到, Lia-bMIbFe,.cM2cPd.eM3e〇x (I) 、b、c、d、e及 其中Fe具有+2的氧化態及μ1、M2、M3、( x為: M1 : Na、K、Rb 及/或 Cs, 、V, Μ2 : Μη、Mg、A1、Ca、Ti、Co、Ni、Cr M3 : Si、S ' F a : 0.8-1.9 , b : 0-0.3 , c : 0-0.9 , d : 0.8-1.9 , e : 0-0.5 , x . 1.0-8,其取決於Li、μ1、Μ2、P、M3之量及氧化態, 其中通式(I)化合物為電中性,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知_供一種包括至少一種含裡化合物、至少一種其中鐵 具有〇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以及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 Μ化合物、及/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μ2化合物、及/ 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Μ3化合物、及至少一種含至少 一個+ 5氧化態鱗原子的化合物之混合物,及 (Β)在100至500°C的溫度下並在自發壓力下使步驟(Α)中所 146541.doc -6- 201038469 獲得之混合物加熱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 具有以下意義 ’以獲得通式(I)化合物 5 M1 ^ Μ2 ' M3 > a ' b > c、d、e及 χ M1 Μ2 Μ3
Na, Μη、Mg、A1 Si、S、F,
Ca、Ti、Co、Ni, a : 0.6-1.6 ’ 特別佳為 〇 9 i 3 0-0.1 , O c d 0-0.6,特別佳為〇_〇 3 0.6-1.6,特別佳為〇9l3 〇-〇·3,特別佳為〇_〇^ 2 6其取决於Ll、Ml、m2、p、m3之量及氧化態,其 中通式(I)化合物為電中性。 +例而。在極佳實施例中,不存在μ1、M2及M3以 具有電中性的通式⑴LiFeP〇4化合物,其中以係呈+2氧化 態。因此’在-極佳實施例中,實施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以 獲得式LiFeP04化合物。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為例如Na,其係以Li與…之 和的至多10 mol%之量存在。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μ2為 例如Μη,其係以化合物中所存在的鐵(11)與M2之和的至多 30 mol%之量存在。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 M3為例如&, 其係以磷與Μ3之和的至多1〇m〇i%之量存在。 【實施方式】 以下更詳細闡述方法步驟(A)及(B): 146541.doc 201038469 步驟(A):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包括提供一種包括至少一種 含鋰化合物、至少一種其中鐵具有〇氧化態之含鐵化合 物、以及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M1化合物、及/或若存在則 至少一種含M2化合物、及/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厘3化合 物、及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磷原子的化合物之混 合物。 般而吕’熟知本技術者所知之所有含Li、Μ1、μ2、 Μ及Fe(0)-化合物(其能夠併入該方法的步驟(A)之基本上 水性混合物中)皆可用於本發明之方法中。 步驟(A)中含Li化合物較佳為選自由氫氧化鋰]^〇11、氫 氧化鋰水合物LiOH.HA、醋酸鋰Li〇Ac、碳酸鋰Li2C〇3、 磷酸鋰、亞磷酸鋰、次磷酸鋰(如LiH2p〇4、Li2Hp〇4、 Li3P04、LiH2P03、Li2HP03、及/或 UH2P〇2)及其混合物組 成之群。在一極佳實施例中,氫氧化鋰u〇H及/或氫氧化 鋰水合物LiOH.H2〇及/或碳醆鋰Li2C〇3係用作根據本發明 的方法之步驟(A)中之含鋰化合物。兩種特別佳的含鋰化 合物為氫氧化鋰LiOH及氫氧化鋰水合物Li〇H.H2〇。 該至少一種含鋰化合物於每種情況下係以基於整個反應 混合物的一般而言0.04至3 mol Li/L,較佳為0.2至2 〇 m〇1
Li/L,特別佳為〇·3至1.5 mol Li/L的濃度添加至根據本發 明方法之步驟(A)的混合物中。 一般而言,熟知本技術者所知之其中鐵具有〇氧化態之 所有含鐵化合物皆可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中,其可經併 14654J.doc 201038469 入該方法步驟(A)之較佳的基本上水性混合物中。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其中 鐵具有〇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係選自由元素鐵、鐵與至少 一種另外金屬之合金、鋼鐵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在一特別佳貫施例中,該至少—種其中鐵具有〇氧化態 之含鐵化合物係元素鐵,例如以粉末、丸粒或其混合物使 用。在一極佳實施例中,元素鐵係以粉末使用。 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其中該至少 Θ 種其中鐵具有〇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係元素鐵。 在另一實施例中,其中鐵具有0氧化態該含鐵化合物係 選自由鐵-羰基化合物(其中co係以配位體存在)組成之 群,例如選自由 Fe(co)5、Fe2(co)9、Fe3(c〇)i2& 其混合 物組成之群。 所用呈粉末形式之7C素鐵較佳藉由熟悉此項技術者(例 如)經由鐵-羰基化合物(例如選自由Fe(c〇)5、Fe2(c〇)9、 FeACO)!2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特別佳為Fe(c〇)d之分解 反應而獲得。 肩至J 一種含鐵化合物於每種情況下係以基於整個反應 混合物的-般而言之0.04至4〇 m〇1 Fe/L,較佳為〇
Fe/L,特別佳為〇.2至1 5咖丨的濃度添加至根據 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之混合物中。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 ^ 刀/2r之—較佳實施例中’步驟(A)中所提 供之》亥混合物另外包括至少—種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含 鐵化合物。 146541.doc 201038469 一般而δ,熟知本技術者所知之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 所有含鐵化合物皆可用於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該較佳實施例 中’其可經併入該方法步驟(A)之較佳的基本上水性混合 物中。根據本發明,可使用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單一含 鐵化合物或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不同含鐵化合物之混合 物。亦可使用鐵係呈+2及+3氧化態存在之含鐵化合物,如 例如FhO4。亦可使用不同含鐵化合物之混合物,其包括 鐵具有+3氧化態之一種化合物及鐵具有+2氧化態之另一化 合物。 在一特別佳實施例中,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該含鐵化 合物係選自由氧化鐵(π ’ III)、氧化鐵、氫氧化氧化 鐵(ΠΙ)或氫氧化鐵(111)(例如Fe3〇4、a_Fe2〇3、厂以2〇3、α_
FeOOH、β-FeOOH、γ-FeOOH 及 Fe(〇H)3)組成之群。較佳 為氫氧化氧化鐵(III)(FeOOH)之α-、β_及γ_改質物及 Fe(OH)3。 該視需要添加之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根 據熟悉此項技術者所測量一般具有至少5 m2/g,較佳為至 少50 m /g,更佳為至少1 50 m2/g的bet表面積。該BET表 面一般不大於1000 m2/g。若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用含 鐵化合物使用具有相當高的BET表面積者,則可減少該方 法之反應時間,導致根據本發明之方法比先前技術之方法 更快且更加經濟。 該至少一種視需要添加之含鐵化合物於每種情況下係以 基於整個反應混合物的一般而言之〇 〇4至4 〇 m〇1 Fe/L,較 146541.doc -10- 201038469 佳為0.1至2.0 m〇i Fe/L,特別佳為(^之至^ mol Fe/L的濃 度添加至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之混合物中。 若存在之該至少一種含M1化合物’較佳選自由氫氧化鈉 NaOH、醋酸鈉Na〇Ac、碳酸鈉Na2c〇3及其混合物組成之 群。在一極佳實施例中,使用氫氧化鈉Na〇H及/或碳酸鈉 NaaCO3作為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中之含鈉化合物。 若存在之該至少一種含M2化合物,較佳具有所需陽離子 及選自氫氧根、醋酸根、氧離子、碳酸根、齒離子(如氟 離子、氯離子、溴離子、碘離子)、硝酸根及其混合物的 陰離子之化合物。在一極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含M2化 合物之陰離子係醋酸根、氧離子、氫氧根、碳酸根、硝酸 根或其混合物。 若存在之該至少一種含化合物若存在,較佳選自 H2S04、(NH4)HS04、(NH4)2S〇4、LiHS04、Li2S04、經細 分散之Si〇2(例如呈溶膠形式)、H4Si〇4、矽酸鋰、Nh4f、 LiF、HF、聚單氟化碳 '聚氟化碳、聚(單氟化碳)、氟化 石墨、Li2SiF6、(NH4)2SiF6及其混合物。 若存在之含Μ1、M2及/或M3化合物較佳係以式⑴化合物 中存在之一定量添加至基本上水性混合物中。熟知本技術 者明白如何計算所需量。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步驟(A)中所提 供之混合物另外包括至少一種經氧化成含至少一個+5氧化 態磷原子之化合物的還原劑。 此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較佳實施例表現之優點為:此還原 146541.doc • 11 · 201038469 劑之氧化產物產生ρ〇Λ陰離子,需要其以獲得含P〇43-通 式(I)化合物。相較於未添加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填原子 之化合物之該實施例,此實施例中必須添加較少的含至少 一個+5氧化態磷原子的化合物。 在一特別佳實施例中,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 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之該至少一種還原劑不含碳。根 據本發明’不含碳意指在含構還原劑中不存在碳原子。 在另一特別佳實施例中,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 + 5氧化態的峨原子之化合物之該至少一種還原劑係選自由 H3P〇3 、 (NH4)H2P〇3 、 (NH4)2HP〇3 、 h3po2 、 (ΝΗ4)Η2Ρ02、LiH2P〇3、Li2HP03、LiH2P〇2及其混合物組 成之群。在一特別佳實施例中使用h3po3、(nh4)h2po3、 (ΝΗ4)2ΗΡ03 ’極佳還原劑為H3p〇3。 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 物之該至少一種還原劑係視需要每種情況下以基於整個反 應混合物之一般而言0.04至2 0 m〇1 P/L,較佳為〇丨至i 3 mol P/L ’特別佳為〇丨5至丨〇 m〇i p/L的濃度添加至本發明 方法之步驟(A)之混合物中。 在本申請案之此實施例中,步驟(A)中所提供之混合物 包括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 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及至 少一種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 化合物之還原劑。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此實施例中,自至 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獲得之 P〇4不需要以高至足以完成通式⑴化合物之磷酸根陰離 14654】 .doc •12- 201038469 子的量存在’因為在此實施例中,至少·—種含至少一個+5 氧化態的鱗原子之化合物亦可作為視需要添加至還原劑之 氧化產物中獲得。在此實施例中,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 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之此至少一種還原劑, 為P〇4陰離子之弟_一來源,其應併入通式(I)化合物中。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中,添加至少一種含至少 一個+5氧化態的填原子之化合物。一般而言,熟知本技術 者所知之所有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均可 Ο 添加於本發明之步驟(A)中。 在步驟(A)中所添加之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 較佳化合物係選自由 h3p〇4、(NH4)H2p〇4、(NH4)2Hp〇4、 (ΝΗ4)3Ρ〇4、Li3p〇4、LiH2P〇4、U2HP〇4及其混合物組成 之群。特別佳為 HsPCU、(NH4)H2P04、(ΝΗ4)2ΗΡ04及其混 合物’極佳為H3P〇4。 該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於每 ◎ 種情況下係以基於整個反應混合物之一般而言0.04至2.0 mol P/L ’較佳為〇·丨至丨3 m〇1 p/L,特別佳為〇」5至1 〇 mol P/L的濃度添加至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之混合物中。 - 一般而έ ’該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 • 化合物與至少一種含鐵化合物(包括〇氧化態鐵與視需要存 在之呈+3氧化態鐵)之和的莫耳比率為1:2至2:1,較佳為 1:1.5至1.5:1,更佳為1:1 2至i 2:1,最佳為約1:1。 若將具有關於本發明方法的兩個官能團之化合物(如例 如包括鋰陽離子及PO,或pof陰離子之化合物)用於根據 146541.doc -13- 201038469 本發明方法中,貝I丨马·楚^7i ?, 貝h亥專經引入該反應混合物中之 量係以使得所有必要組分以適宜獲得通式⑴化合物 在於该反應混合物中之量之方式調整。熟知本技 如何計算此等量。 乃白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另_奢 ^ 之另實施例中,除了其中鐵具有。 乳化態之至少-種含鐵化合物以夕卜、除至少—種含至少一 個+ 5乳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以外以及除視需要添加之經 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之 至少-種還原劑外,進而添加至少一種額外的還原劑至本 發明方法的步驟⑷之混合物中。Λ額外還原劑亦可不含 碳或可含碳。 該視需要添加之至少-種額外還原劑較佳選自肼或其衍 生物、故胺或其衍生物、還原糖(如葡萄糖、嚴糖及/或乳 糖)、醇(如含丨至10個碳原子之脂肪醇,如甲醇、乙醇、丙 醇(例如正丙醇或異丙醇)、丁醇(例如正丁醇、異丁醇))、 抗壞血酸及含易氧化雙鍵之化合物及其混合物。 肼衍生物之實例為水合肼、硫酸肼、二鹽酸肼及其他。 經胺衍生物之實例為鹽酸羥胺。特別佳的未經氧化成至少 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不含碳還原劑 為肼、水合肼、羥胺或其混合物。 視需要添加於本發明方法之步驟(Α)中之該至少一種還 原劑’其一方面係本質上不能提供作為氧化產物之ρ〇43-陰 離子(其可併入通式(I)化合物中)。此種情況下,應相應地 調整在步驟(Α)中所添加的該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 146541.doc -14- 201038469 態的填原子之化合物的量及濃度、以及在步驟⑷中視需 要添加的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确原子 之化合物之該至少一種還原劑的量及濃度。熟知本技術者 明白如何計算各自的量。 肖至少-種額外還原劑係基本上根據還原力編式劑之 還原電位而决定之濃度視需要添加至本發明方法之步驟 (A)之混合物中。熟知本技術者明白如何計算各自的量。 在另一實施例中,若將至少-種含至少-個+5氧化態的 〇 _原子之化合物(較佳為H3p〇4)及至少一種經氧化成至少 -種含至少-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之還原劑(較 佳為H3P〇3)之組合物添加至本發明方法之步驟⑷之混合 • 物中,則較佳以比獲得通式⑴所需化合物之比率(例如 h3po3/h3p〇4)兩之比例添加此組合物,以克服在合成路徑 内的氧化影響,例如在氧存在下製備該混合物及/或在氧 雜質存在下視需要假燒該乾燥材料。熟知本技術者知道如 ㈣算根據本發明的步驟⑷之混合物中組分的化學計量 之量。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種含鐘化合物、其中鐵具 冑。氧化態之該至少一種含鐵化合物、及該至少一種含至 少-個+5氧化_原子之化合物係以獲得根據通式⑴的 化學計量之方式調整之量添加至基本上水性混合物中。熟 知本技術者明白如何計算必需量。 在本發明之另-較佳實施财,該至少—種含純合物 系乂大於根據通式(I)之化學計量的y重量,較佳以^重 14654l.doc -15- 201038469 量°/〇之量添加。 在本發明之又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至少一種含鋰化合物 係以比根據通式⑴之化學計量高出少於20重量%,較佳少 於15重量%,特定言之少於1〇重量%之量添加。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一實施例中,步驟(A)中所提供之 混合物中所存在的組分係藉由精細地研磨且以乾燥狀態混 合。熟知本技術者明白如何獲得此精細研磨物及可以使用 的裝置(如研磨機)。隨後將該經研磨組分溶解或分散於適 宜量的溶劑或分散劑中,較佳為水中。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的步驟(A)之另一實施例中,該等組 分係藉由隨後將其溶解或分散於溶劑或分散劑中,較佳為 水中而混合。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中所提供之混合物在一較佳 實施例中為基本上水性。本發明中詞「基本上水性」意指 用於提供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中之基本上水性混合 物之大於50重量% ’㈣大祕重量%,特別佳大於咐 量%的溶劑為水。 除水外’可存在可與水混合的其他溶劑。此等溶劑之實 例為含1至1〇個碳原子之脂肪醇,如甲醇、乙醇、丙醇(例 t正㈣或異丙醇)、丁醇(例如正丁醇、異丁醇)。根據本 Μ ’ _類能夠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a)中作為額外 還原劑及/或額外溶劑添加。 在一極佳實施例中,用於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⑷中 之溶劑係不含任何額外溶劑之水。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 146541.doc -16- 201038469 「不含任何額外溶劑 意私使用水作為唯一溶劑之極 例中’非水溶劑係、以少於2重量%,較佳少於i重量 %、更tv於G.15重量%之量存在於反應混合物中。 、規疋v驟(A)中不同組分添加至溶劑或溶劑混合物 ^项序。在—較佳實施财,首先添加含㈣合物 人此、 夕種含至少—個+5氧化態磷原子之化 2、及視需要選用之至少_種經氧化成至少—種含至少 Ο Ο 個+5氧化態的璘原子之化合物之還原劑及視需要選用之 至少一種額外還原劍。畏始、夭上 化態之含鐵化合物。 加至少-種其中鐵具有。氧 在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中,自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 ㈧中所獲得之混合物係至少—種含鐘化合物、至少一種 其:鐵具有0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至少-種含至少-個 態鱗原子之化合物、視需要纽合至少-種經氧化成 :―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之還原劑 之基本上水性溶液或分散液。 ^以基本上水性方式進行時,步驟⑷可在熟悉此項技 Γ、所知之所有適宜反應器(例如高塵爸)中進行。步驟⑷ 可連續或不連續地進行。 以基本上水性方式進行本發明方法步驟⑷之溫度為Μ C ’較佳為15至1G()°C ’特別佳為20至30t,例如室 溫。若所使用之溫度大於10『c,則由於水的沸點,反庫 在合物必需置於对壓反應器中。為增加混合物之均句产, 視需要在升高溫度下及視需要在應用f切力下(例如藉由 146541.doc •17- 201038469 使用ultrathurrax)進行混合β . 在—較佳實施例中,該混合物係在步驟(Α)中授拌〇.〇5至 J時特別佳為〇. 1至20小時,例如〇·5至20小時的時 間°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Α)中所獲得之反應混合物之 Ρ Η值-般而言取決於所使用之該至少一種其中鐵具有❹氧 化態之含鐵化合物且可為鹼性、中性或酸性。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Α)可在空氣或惰性氛圍下進 灯。惰性氣體之實例為氮氣、稀有氣體(如氦氣或氬氣)。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步驟(Α)係在空氣或氮氣氛圍下進 行。 大。卩伤Fe至Fe2之氧化一般係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 (B)中進行。氧化亦可在添加所有組分之後於步驟⑷中立 即開始。另外’氧化可在將水性混合物加熱至至 ,較佳為60至95t的升高溫度之後開始。 步驛: /艮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包括將於步驟⑷中所獲得的 混合物在自發壓力下加熱至1〇〇至卩❹它的溫度以獲得通 (I)化合物。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一般係在至5〇〇它,較佳 為⑽至wc,最佳為220至32(rc,例如25〇至則。c的溫 度下進行。 在—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可在液體水 及水蒸氣係平衡地存在之水熱條件下進行,例如在ι〇〇至 374.15 C的溫度下。以在水熱條件下進行根據本發明方法 146541.doc 201038469 之步驟(B)較佳。在水熱條件下高壓釜中存在於loot:下之 Ibar至於374t下之22〇bar的自發壓力。 在另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係在超臨 界條件下(例如高於374.15。(:之溫度下)進行。若在超臨界 料下進行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則該反應混合物 係以超臨界相存在。在此實施例中,可獲得卿⑻或者更 大之壓力,其取決於高壓釜的填充度。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般係在1至200 bar,較佳為 〇 2至150 bar,最佳為5〇至1〇〇 —的壓力下進行。在一實施 例中,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中所存在的壓力可藉由 經加熱至所提及的溫度之反應混合物的組分而設定。舉例 ^ ’若水為步驟⑷中所製備並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 驟(B)中在水熱條件下經處理之反應混合物中的溶劑,則 其將在:o〇c以上的溫度下蒸發。若步驟(B)係在密封反應 ,中進行例如同壓爸’則在此反應器中氣壓會因蒸發溶 劑而升高。在一極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方 y (B)係在高壓釜中進行。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第二實施例中,步驟附反應遇 合物之麼力可藉由添加至少一種適宜氣體至反應器令而調 節。該氣體較佳為惰性氣體,最佳為選自稀有氣體(如氯 氣、氦氣或其混合物)、或氮氣。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 較佳實施例中,使用氮氣用作惰性氣體。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另一眚竑γ山 力實施例中,將自步驟(Α)中所 獲得之反應混合物置於適宜反應器(例如高麼爸)中,繼而 146541.doc 19 201038469 將反應器中之壓力調節至高於大氣壓之壓力(例如15至Μ bar ’最佳為5至丨5 bar(例如1〇 ^小。隨後,將該反應混合 物加熱至一所需溫度(較佳如上所提及之),其中壓力升高 至如同以上所提及之值。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可在對步驟⑻之溫度及壓力 適宜之任何種類的反應器中進行。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根 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係在高壓爸中進行。在一更佳實 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係在與該方法之步驟 (A)相同的反應器申進行。 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可連續或不連續地進行。 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⑻之加熱係進行至獲得通式⑴ 化合物。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⑻ 係進行0.5至30小日夺,較佳為4至2〇小_,最佳為仏⑹、 時(例如12小時)。 般而3,邊反應混合物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 中係經授拌。在—較佳實施例中,該混合物❹”⑻ f %.<Κ' 中經相當快速㈣,以獲得相當均勻的通式⑴化合物。步 驟(B)中之擾拌器速度較佳為40()至12()()啊(每秒轉數), :佳為_至顧㈣例如〜)。步驟⑻中授拌器速 :對自根據本發明方法中所獲得之產物的品質具有明顯影 曰。一般技術者知曉適宜的授拌器,如翼式授摔器。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之後,在溶劑中獲得產物 (至少-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最佳為·ρ〇4),盆已 應用於該方法之步驟⑷中。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好 146541.doc -20- 201038469 實施例中,使用水用作溶劑。在藉由本發明方法製備非 LiFeP〇4之通式(I)之其他化合物的情況下,在步驟(B)中是 獲得溶液或乳液係根據此等化合物於溶劑中之溶解度而 定。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中獲得LiFeP〇4之較佳情況下,在 步驟(B)中係獲得LiFeP04之水性懸浮液。 若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B)後係獲得乳液(其較佳),則 此混合物具有驗性、中性或酸性pH值,較佳為中性pH值 (例如6至8),特別佳為約PH7。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如上所定義且可藉由根據本發明方 法製備之根據通式(I)之化合物。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一較佳實施例中,將自步驟(B)中 所獲付之反應混合物經歷步驟(C) ’其係視需要選用之分 離步驟’以自反應介質分離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 步驟(C):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一較佳實施例中,繼步驟(B)之 後,進行以下步驟(c): (c)將自步驟(B)中所獲得的混合物與通式⑴化合物分離。 瓜而5,熟知本技術者所知之用於自溶液或乳液中分 離固體材料之所有方法皆可用於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 (C)中。較佳的方法為過滤、、離心、'乾燥。在步驟⑹之一 較佳實施例中,步驟(B)中所獲得之於(較佳為含水)乳液中 之至少-種通式⑴化合物係在步驟(c)中藉由過濾、,較佳 係在應用增壓或減壓下分離。熟知本技術者明白如何進行 之。 146541.doc -21· 201038469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另-較佳實施{列中,在將至少一種 通式(I)化合物以固體形式分離之後,沖洗此固體,以獲得 種呈基本上純形式之化合物。就根據本發明方法而 ° 基本上純J意指在沖洗之後所存在的非通式(I)化合 物之化合物少於5重量%,較佳少於2重量%,更佳少於蹭 量% 〇 較佳具體例中,沖洗係以其中通式⑴之至少—種化合物 基本上不溶解之適宜溶劑進行。「基本上不溶解」意指在 沖洗程序期間,通式⑴之至少—種化合物溶解少於5重量 %,較好少於2重量%,更好少於i重量%。 就根據本發明方法而言,「基本上」意指大於㈣,較 佳為大於95%,更佳為大於98%。 在一極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c)中之沖 洗係用水進行。在本發明之一更佳實施例中,沖洗係用若 干部份的水進行,而非—次使精有水。_般而言,若需 要可進行多次沖洗以獲得呈基本上純形式之根據通式⑴之 化合物。決定獲得基本上純的化合物所需之水量之方法係 例如化合物之導電性,立中美太 ,、 本上純的化合物表現相當低 的導電性。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使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 之後所獲得之至少一種化合物乾燥以移除溶劑,’ 水乾燥可藉由熟知本技術者所知之任彳可古、+ 5 。 仕仃方法,例如加熱 至〇至150C的溫度而進行。在本發明 〇 八 貫施例中,教 燥可在減壓下例如在4〇〇至9〇〇毫巴下進〜。^ 仃。藉由加熱之乾 146541‘doc -22- 201038469 = 可在熟悉此項技術者所知曉之適用於乾燥的任 進订,例如在熱風箱或任何種類的溶爐中。 =發明之步驟(c)t進行乾燥直至基本上 所的二較佳為水。熟知本技術者已了解,當吻^ =二=之後,例如㈣所有溶劑後,則通式⑴化合物達 ο 甘自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⑹所獲得之固體提供在包人 由=子電池的充電及放電之改良的轉子擴散率; (1離子擴散率,可增加以離子電池 離子電池之額外電容特性。 力羊特!·生及Ll 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包含可藉由根據本發明 之至少i通式⑴化合物之顆粒或聚結物。又 子電池的充電及放電之改良鐘離子擴散率,含 了藉由根據本發明方法/共 備之至少—種«it式⑴化合物 :拉或聚結物係特別適宜用於製備㈣子 ο ::的陰極之用途。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可藉由根據: 之方法獲得’製備之通式⑴化合物用於製備鋰離子電 池或電化學電池之陰極之用途。 1備鐘離子電 此外,本發明係關於用於裡離子電池之陰極,盆包含 藉由根據本發明方法製備之至少一種顆粒或聚結物或可料 由根據本發明方法製備之至少一種通式⑴之化合物。曰 步驟(D):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一實施例中,自步驟(c)所獲得之 固體係在根據本發明方法的視需要選用之步驟⑼中視需 146541.doc •23 · 201038469
要在300至1000<t的煆燒溫度下進行煆燒D 視需要選用之步驟(D)較佳在375至11〇〇。(:,特別佳在 400至95〇t,例如45〇至85〇。(:的煆燒溫度下進行。 ^般而言假燒係在惰性氛圍中進行。惰性氣體之實例為 鼠氣、含微量的氧氣或稀有氣體(如氦氣及/或氬氣)之工業 氮氣。在-較佳實施例中,氮氣係用於根據本發明方去之 $需要選用之步驟⑼中。若使用玉業氮氣於本發明的視 而要選用之步驟(D)中,則此氮氣可包含微量的氧氣。 $據本發明方法之—優點為假燒可在惰性氛圍下進行且 不需要根據先前技術在還原氛圍下進行視需要選用之步驟 ⑼。基於以上,根據本發明方法可以更加節省時間及成 本的方式進行。不存在氣態還原劑(例如氫氣),可避免爆 炸性氣體混合物的存在。若用於煆燒步驟之氮氣包括更高 里的氧氣,則可添加還原氣體(如c〇或氫氣)至含氧氣之氮 氣中。 〃 · 根據本發明方法的視需要選用之步驟(D)係進行〇.1至8小 蚪,較佳為0.5至3小時的時間。在視需要選用之步驟⑴)之 —較佳實施例中,該煆燒溫度係保持0.1至2小時,較佳為 0 · 5至1 · 5小時,以及最後將溫度降至室溫。 煆燒的溫度對通式(I)之化合物的比表面積有明顯影響。 煆燒期間之低溫通常可得到高比表面積。煆燒期間之高溫 通常可得到低比表面積。 根據本發明方法的視需要選用之步驟(D)中所獲得之顆 粒或I結物可視需要包括其他元素,例如視需要藉由高溫 146541 .d〇c -24· 201038469 裂解額外還原劑例如糖所獲得之碳。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可連續或不連續地進行。在一較佳實 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方法係連續進行。視需要步驟(d) 之適宜裝置係為本技術者所知曉。不連續或連續煆燒之一 實例為旋轉熔爐。在連續煆燒的情況下,在旋轉熔爐中之 ••駐留時間係基於炫爐之傾斜及旋轉速度而^。熟知本技術 者明白如何在旋轉熔爐中調整適宜的駐留時間。在一較佳 實施例中,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視需要選用之步驟(⑺中 ° 賴燒的固體在煆燒期間例如在流體床反應器中或旋轉溶 爐中移動。亦可在煆燒期間攪拌該固體。該旋轉熔爐可包 括不同的溫度區域。舉例而言,在第一區域中將溫度調 節至低溫以排放喷霧乾燥粉末,而在另一區域中存在更高 的煆燒溫度。粉末之加熱速度取決於熔爐中不同區域的溫 度及粉末的移動速度。 一般而言,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視需要選用之步驟係 ◎在適宜獲得較佳完全轉化成所需產物的壓力下進行。在一 較佳實施例中,視需要選用之步驟(D)係在稍微高於大氣 壓力之壓力下進行’以防止氧氣自外面穿透反應器。此稍 微增加之氛圍壓力較佳係由流動於此步驟所煆燒之固體化 合物上之至少一種惰性氣體引起。 根據可自ϋ式(I)化合物製備t電極之組成及根據所得鋰 離子電池之所需電化學特性,本發明中若自步驟(c)所獲 付之固體化合物係在視需要選用之步驟(D)之前經機械地 處理及/或若自步驟(D)所獲得之固體化合物係在步驟之 146541.doc •25· 201038469 後經機械地處理,以將聚結物破壞成更小且具有所需大小
之更加密集性聚結物或破壞成單一顆粒則較有利。適宜J 磨機、壓貫機及/或滾筒係為本技術者所知曉。實例為 供相當低磨携且較好使用氮氣及/或空氣之嘴射研磨機。 料經煆燒產物之研磨,濕潤研磨方法亦係有利的,例如 猎由使用珠粒研磨機。另夕卜適宜的裝置為壓實機及/或滾 筒。 、 可藉由根據本發明方法製備之根據本發明的通式(I)之材 料特別適用於製備豸離子電池3戈電化學電池的陰極之用 途。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可藉由根據本發明之方法 獲侍/製備之通式⑴化合物或顆粒或聚結物用於製備鋰離 子電池或電化學電池的陰極之用途。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用於鋰離子電池之陰極,其包含至 少一種可藉由根據本發明方法獲得/製備之通式⑴化合物 顆^或聚結物。為獲得以上所提及之陰極,使根據通式⑴ 化合物與至少一種闡述於(例如)WO 2004/082047中之導電 材料混合。 、適宜的導電材料為(例如)碳黑、石墨、碳纖維、奈米碳 纖維、奈米碳管或導電聚合物。一般該陰極中將2 〇至4〇 重量%的至少一種導電材料與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一起使 用為獲彳于陰極,使導電材料與根據通式(I)之化合物視需 要在有機溶劑存在下及視需要在有機黏合劑例如pvDF存 在下此σ,且視需要形成及乾燥此混合物。在乾燥步驟施 加80至15〇。(:的溫度。 146541.doc 26· 201038469 車义佳實施例中’在製備上述之根據通式(I)化合物期 間=加至少-部份的至少—種導電材料或至少—種導電材 料月j驅物。在-較佳實施例中,在製備根據通式⑴化合物 期間將至少-部份的至少一種導電材料或至少一種導電材 料的前驅物添加至起始材料之混合物中。尚未在製備根據 通式⑴化合物期間添加之其餘該至少—種導電材料或至少 -種導電材料前驅物係在此製備之後添加。
Ο 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製備包含至少一種如上定義 之根據通式⑴化合物及至少—種導電材料的混合物之方 法,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E)提供一種含至少一種導電材料或至少一種導電材料前 驅物、至少一種含鋰化合物、至少一種其中鐵具有〇氧 化態之含鐵化合物、以及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Ml化合 物、及/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M2化合物、及/或若存 在則至少一種含M3化合物、及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 氧化態磷原子的化合物之混合物,及 (F)在1〇〇至5〇〇 C的溫度下在自發壓力下將於步驟(E)中所 獲得之混合物加熱,以獲得含至少一種通式(1)化合物 及至少一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 在根據本發明的此方法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步驟(E)中 所提供之混合物係基本上水性。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步 驟(E)中所提供之混合物另外包含至少一種其中鐵具有+3 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 步驟(E)及(F)中之該含鋰、μ1、M2及/或M3化合物,該 146541,doc -27- 201038469 鐵具有〇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該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 氧化態磷原子之化合物,該視需要存在之至少一種經氧化 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磷原子之化合物之還原 劑、該視需要存在之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 該導電材料、該裝置及製程參數對應於彼等步驟(A)及(B) 中所述相關者。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該視需要添加之至少一種經氧化 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磷原子之化合物之還原劑 係選自由 H3P〇3、(NH4)H2P〇3、(NH4)2HP〇3、h3po2、 (NH4)H2P〇2、LiH2P03、Li2HP〇3、UH2P02及其混合物組 成之群。 在用於製備包括如上定義之至少一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 物及至少一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之方法中,該導電材料係 選自由碳黑、石墨、碳纖維、奈米碳纖維、奈米碳管、導 電聚合物及其組合物組成之群。一般而言,該至少一種導 電材料係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E)中以基於根據本發 明方法之步驟(E)中所存在的整體反應混合物之〇 〇1至15重 量%,較佳以〇· 1至丨〇重量% ,更佳以〇 2至8重量%之量添 加。 右碳黑、石墨或基本上由碳組成之物質在步驟(E)中係 用作導電材料,則較佳將此等材料懸浮於一混合物,較佳 為其他組分之基本上水性溶液或分散液中。此可藉由將此 等導電材料直接添加至其他組分之混合物(較佳為水性)中 而達到。或者’可將碳黑、石墨或基本上由碳組成之物質 146541.doc -28 - 201038469 懸/予於過氧化氫之水性溶液中,及隨後可將此懸浮液添加 至上述之一或多種組分的溶液或分散液中。用過氧化氫處 $通 < 可改良水對碳之濕潤能力及能夠獲得具有改良安定 性之含碳懸洋液(即具有較低的分離趨勢)。此外,混合物 t導電材料之均句分散亦得到改良。可藉由進—步擾掉及/ 或加熱水性懸浮液,將過量的過氧化氫在含u、以及/或p 前驅物之催化存在下可分解為水和氧氣。 在另一實施例中,可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E)中添 加至)一種界面活性劑。適宜的界面活性劑為例如非離子 里界面活性劑’較佳為環氧乙烧/環氧丙烧後段共聚物。 步驟(G):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較佳實施例中,繼步驟(F)之 後,進行一下步驟(G): (G)將包含如上定義之至少一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與至 少-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自步驟(F)中所獲得之混合物 中分離。 〇 — 一般而言’熟知本技術者所知用於自溶液或乳液分離固 體材料之任何方法皆可用4 4者 J用於根據本發明方法之步驟(G) 中。 理論上,根據本發明方法的視需要制之步驟⑼可根 據如上所述之步驟(C)進行。因此,所_之關於步驟⑹ 的詳述及較佳實施例亦為步驟⑹之詳述及較佳實_, 其差別在於在步驟⑹中係將包含如上定義之至少_種根 據通式⑴之化合物與至少—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進行處 146541.doc -29- 201038469 理,然而在步驟(c)中係將至少一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 進行處理。 步驟(H) 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實施例中,在根據本發明方法之 視需要步驟(H)中於300至1〇〇(rc的煆燒溫度下將自步驟 (G)中所獲得之固體化合物進行假燒。 理論上,根據本發明方法的視需要選用之步驟(H)可根 據以上所述之步驟(D)進行。因此,所闡釋之關於步驟 的詳述及較佳實施例亦為步驟(H)之詳述及較佳實施例, 其差別在於在步驟(H)中係'將包含如上定義之至少一種根 據通式(I)之化合物與至少一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進行處 理’然而在步驟(D)中係將至少—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 進行處理。 本發明亦係關於-種包含如上定義之至少一種根據通式 ⑴之化合物與至少-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其較佳藉由包 含如上所述之步驟(E)、0)及視需要選用之(g)及/或出)之 方法製備。對比根據先前技術之材料,此等根據本發明之 混合物表現出至少-種導電材料在所得材料的聚結物中之 改良分散性。 此經改良之C·分散料致根據本發明之陰極材料粉末内 碳的高導電滲透網路以及該層如電極之改良的導電性一 般而言,該包含如上定義之至少—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 與至少一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具有bet表面積,其係由在 該混合物内額外碳的種類及量決定且可自〇1變化至$⑼ 146541.doc -30- 201038469 m2/g 0 因此,本發明亦係關於上述混合物或包含此混合物之聚 結物用於製備鋰離子電池或電化學電池的陰極之用途,該 混合物包含如上定義之至少一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與至 少一種導電材料。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用於鋰離子電池之陰極,其包含一 種混合物或包含以上所提及混合物之聚結物。 對於使用上述之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或包含如上定義之 〇 至少一種根據通式⑴之化合物或聚結物與上述之至少一種 導電材料的混合物製備陰極,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使用以下 黏合劑: 聚裱氧乙烷(PEO)、纖維素、聚乙烯、聚丙烯、聚四氟 乙烯、聚丙烯腈··曱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丁二烯_共聚 物、四氟乙烯-六氟乙烯-共聚物、聚偏氟乙烯_六氟丙烯_ 共聚物(PVdF-HFP)、全氟烷基-乙烯基醚_共聚物、偏氟乙 烯-氯二氟乙烯-共聚物、乙烯_氯氟乙烯_共聚物、乙烯_丙 烯酸-共聚物(含或不含鈉離子)、乙烯_甲基丙烯酸(含及不 含納離子)、聚醯亞胺及聚異丁烯。 δ亥黏合劑通常每種情況下以基於整個陰極材料的1至1 〇 重量,較佳以2至8重量% ’特別佳以3至7重量%之量添 加。 根據本發明之方法藉由以下實例進一步闡述: 實例 用於實例中之Fe係藉由Fe(CO)5之分解而獲得。 146541.doc -31- 201038469 實例1
Li0H+Fe+H3P04 — LiFeP04+H20+H2 將 15.39 g (98%,0.63 mol,Merck) LiOH在攪拌下溶解 於 1320 mL 的水中。將69.0 g (85%,0.60 mol,Bernd Kraft GmbH Duisburg,Germany) H3PO4添加至該溶液中。將所 獲得的溶液轉移至具有攪拌器之3.5 L高壓爸中,並隨後添 加 3 2.51 g(0.58 mol,EQ品牌,BASF SE) Fe。用氮氣將高 壓蚤中的壓力設定為10 bar。在室溫下將該反應混合物攪 拌一小時,及隨後將其加熱至270°C。將溫度保持在270°C 歷時12小時及隨後將其冷卻至室溫。 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使所獲得之LiFeP04進行沖洗及乾 燥。實例1中所獲得LiFeP04之繞射分析顯示於圖1中,其 中輻射強度係繪製於y軸上及2-Θ係繪製於X-軸上。此分析 之條件為: 步驟:0.020°-步驟時間:2.4 8-溫度:25°(:(室溫)-陽極:〇:11 實例2 5 LiOH+4 Fe+FeOOH+5 H3P04^5 LiFeP04+7 H20+7/2 H2 在攪拌下將 15.39 g(98%,0.63 mol,Merck) LiOH溶解 於 1320 mL的水中。將 69.0 g(85%,0.60 mol,Bernd Kraft GmbH Duisburg,Germany) H3P〇4 及 10.97 g(鐵含量·· 50.9 重量 %,0.12 mol,Bayoxid EF300,BET-比表面積 236 1112仏#6〇011添加至該溶液中。將所獲得的溶液轉移至3.5 L具有攪拌器之高壓蚤中,以及隨後添加27.92 g(0.50 mol,EQ品牌,BASE SE) Fe。用氮氣將高壓蚤中壓力設 146541.doc -32- 201038469 定為10 bar。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一小時及隨後將 其加熱至270°C。將溫度保持在270°C歷時12小時,然後將 其冷卻至室溫。 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將所獲得之LiFeP04沖洗及乾燥。 實例3 5 LiOH+4 Fe+FeOOH+5 H3P〇4—5 LiFeP04+7 H20+7/2 H2 將 15.3 9 g (98%,0.63 mol,Merck) LiOH在攪拌下溶解 於 1320 mL 的水中。將69.0 g (85%,0.60 mol,Bern d Kraft ❹ GmbH Duisburg,Germany)H3P〇4及 1 0.97 g(鐵含量:50.9 重量 %,0.12 mol,Bayoxid EF300,BET-比表面積 236 m2/g) FeOOH添加至該溶液中,獲得懸浮液A。將3 g碳黑 (Timcal Super P Li 5 Timcal Deutschland GmbH » D-40212 Diisseldorf,Germany)添加至水中,其中該碳黑係漂浮在 表面。繼而,攪拌下逐滴添加150 ml H202-水溶液(30%, Merck GmbH,D-64293 Darmstadt,Germany),其中該碳 黑係分散於水中。將所獲得之黑色碳黑水性分散液B在攪 〇 拌下添加至懸浮液A中。將所獲得之溶液轉移至具有攪拌 器之3.5 L高壓蚤中,並隨後添加27.92 g(0.50 mol,EQ品 .牌,BASE SE) Fe。用氮氣將高壓釜中壓力設定為10 bar。 在室溫下將反應混合物攪拌一小時及然後將其加熱至 270°C。將溫度保持在270°C歷時12小時,隨後將其冷卻至 室溫。將反應混合物過濾並將所獲得之LiFeP04沖洗及乾 燥。然後,將所獲得之LiFeP04/C粉末在N2氛圍下於600°C 下煆燒2小時。 146541.doc -33· 201038469 【圖式簡單說明】 圖1顯示根據本發明所獲得之LiFePCU之繞射分析。 146541.doc 34-

Claims (1)

  1. 201038469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製備通式(I)化合物之方法, Lia-bM1bFe1.cM2cpd.eM3e〇x (I) 其中Fe具有+2的氧化態且Μ1、μ2、μ、b、c、d、e " 及x為: • Μ1 : Na、K、Rb及 /或 Cs, Μ2 : Μη、Mg、A卜 Ca、Ti、c〇、州、。、v, M3 : Si、s、F, 〇 a : 0.8-1.9 , b . 0-〇·3 , c : 0-0.9 , d : 0.8-1.9 , e : 0-0.5 , x : 1.0-8,其取決於u、μ1、Μ2、P、M3之量及氧化 態’其中通式(I)化合物為電中性, 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o (A)提供—種包括至少一種含鋰化合物、至少一種其中 鐵具有0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以及若存在則至少 • 種含Μ1化合物、及/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M2化 . 合物、及/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Μ3化合物、及至 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磷原子的化合物之混合 物,及 (Β)在1〇〇至500。〇的溫度下並在自發壓力下使於步驟(Α) 中所獲得之混合物加熱,以獲得通式⑴化合物。 146541.doc 201038469 2.如請求項}之方法,其中步驟(A)中所提供之該混合物基 本上為水性。 3·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步驟(A)中所提供之該混合物 額外包括至少一種其中鐵具有+3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 4. 如吻求項丨或2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種其中鐵具有〇氧 化態之含鐵化合物係元素鐵。 5. 如明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步驟(a)中所提供之該混合物 另外包括至少一種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 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之還原劑。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種經氧化成至少一種 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之還原劑係選自 由 H3P〇3、(NH4)H2P〇3、(NH4)2HP〇3、h3P〇2、 (ΝΗ4)Η2Ρ〇2、LiH2P〇3、Li2HP〇3、Li2P〇2及其混合物組 成之群。 7.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步驟(Α)中所添加之該至少 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的磷原子之化合物係選自由 H3p〇4、(NH4)H2P〇4、(NH4)2HP〇4、(NH4)3P〇4、 Li3P〇4、LiH2P04、Li2HP〇4及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8. 如請求項之方法,其中步驟(B)中之加熱係在18〇至 350°C的溫度下進行。 9·如凊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繼步驟(B)之後的步驟(c)係 如下進行: (C)將通式(I)化合物自步驟(B)中所獲得的混合物分離。 1〇·如請求項丨或2之方法’其中該步驟(B )係在高壓釜中進 146541.doc 201038469 行。 11. —種顆粒或聚結物,其包括至少 之方法而獲得之通式(I)化合物。 種可藉由如請求項1 12. -種可藉由如請求項1之方法 之通式(I)之化合物。 而製備之如請求項1所定義 13·—種如請求項U之顆粒或聚結物或如請求項以化合物 用於製備链離子電池或電化學電池的陰極之用途。 Ο
    14·—種用於鐘離子電池之陰極,纟包括如請求項u之至少 種顆粒或聚結物或如請求項12之至少一種化合物。 15·:種製備包括至少一種如請求们之通式⑴化:物及至 少—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驟 (E) 提供一種包括至少一種導電材料或至少一種導電材 料前驅物、至少一種含鋰化合物、至少一種其中鐵 具有〇氧化態之含鐵化合物、及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 M1化合物、及/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M2化合物、及/ 或若存在則至少一種含M3化合物、及至少一種含至 少一個+5氧化態麟原子的化合物之混合物,及 (F) 在100至500 C的溫度下及在自發壓力下使於步驟(E) 中所獲得之混合物加熱,以獲得包括至少一種通式 (I)化合物及至少一種導電材料之混合物。 16.如請求項15之方法,其中步驟(E)中所提供之該混合物另 外包括至少一種經氧化成至少一種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 磷原子的化合物之還原劑。 17.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該至少一種經氧化成至少一種 146541.doc 201038469 含至少一個+5氧化態磷原子的化合物之還原劑係選自由 H3P〇3 ^ (NH4)H2P〇3 ^ (NH4)2HP〇3 ' H3P〇2 (NH4)H2P02、LiH2p〇3、Li2Hp〇3、LiH2p〇2及其混合物 組成之群β 18. 19. :明求項15或16之方法’其中該導電材料係選自由碳 ’、'石墨碳纖維、奈米碳纖維、奈米碳管、導電聚合 物或其混合物組成之群。 -種混合物,包括至少一種如請求項k通式⑴化合物 及至夕一種導電材料,其可藉由如請求項15或16之方法 20. 21. 22. 種包括如請求項19之混合物之顆粒或聚結物。 一種如請求項19之混合物或如請求項20之顆粒或聚結物 用於製備鋰離子電池或電化學電池的陰極之用途。 -種用於鋰離子電池之陰極’其包括如請求項19之混合 物或如請求項20之顆粒或聚結物。 146541.doc
TW099107678A 2009-03-17 2010-03-16 Synthesis of lithium-iron-phosphates TW201038469A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073109P 2009-03-17 2009-03-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38469A true TW201038469A (en) 2010-11-01

Family

ID=423156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7678A TW201038469A (en) 2009-03-17 2010-03-16 Synthesis of lithium-iron-phosphates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9023523B2 (zh)
EP (1) EP2408712B1 (zh)
JP (1) JP5722866B2 (zh)
KR (1) KR20110139281A (zh)
CN (1) CN102428026B (zh)
CA (1) CA2755522A1 (zh)
TW (1) TW201038469A (zh)
WO (1) WO2010106035A2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0058B (zh) * 2011-01-25 2017-02-11 坎斯菲立克布登漢兩合公司 正磷酸鐵(iii)-碳複合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40133B1 (ko) 2007-10-01 2015-07-28 바스프 에스이 다공성 리튬, 바나듐 및 포스페이트 함유 물질의 제조 방법
WO2009043730A2 (en) * 2007-10-01 2009-04-09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ithium-, vanadium- and phosphate-comprising materials
TW201010944A (en) 2008-04-17 2010-03-16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ithium-, iron-and phosphate-comprising materials
TW200951066A (en) * 2008-04-17 2009-12-16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ithium-, iron-and phosphate-comprising materials
TWI440597B (zh) * 2008-08-26 2014-06-11 Basf Se 於水熱條件下合成LiFePO4
TWI474970B (zh) 2008-12-29 2015-03-01 Basf Se 於水熱條件下合成鋰-金屬-磷酸鹽
WO2010149681A1 (en) 2009-06-24 2010-12-29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lifepo4-carbon composites
CA2860076C (en) 2011-12-21 2016-10-04 Advanced Lithium Electrochemistry Co., Ltd. Cathode material with oxygen vacancy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GB201223473D0 (en) * 2012-12-28 2013-02-13 Faradion Ltd Metal-containing compounds
CN111232945B (zh) * 2020-03-19 2021-09-24 王敏 一种电池级磷酸铁的制备方法
CN111348637B (zh) * 2020-03-24 2022-01-07 广东邦普循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磷酸铁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023540B (zh) * 2023-06-29 2024-09-10 湖北三峡实验室 一种高压实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0382A (en) * 1996-04-23 1999-06-08 Board Of Regents,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s Cathode materials for secondary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US6514640B1 (en) 1996-04-23 2003-02-04 Board Of Regents,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System Cathode materials for secondary (rechargeable) lithium batteries
US6528033B1 (en) 2000-01-18 2003-03-04 Valence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making lithium-containing materials
US8057769B2 (en) 2000-04-27 2011-11-15 Valence Technology, Inc. Method for making phosphate-based electrode active materials
CA2502592C (en) * 2002-10-18 2014-05-06 Japan As Represented By President Of The University Of Kyusyu Method for producing cathode material for secondary battery and secondary battery
FR2852148B1 (fr) 2003-03-07 2014-04-11 Batscap Sa Materiau pour electrode composite, procede pour sa preparation
JP4343618B2 (ja) * 2003-08-21 2009-10-14 セントラル硝子株式会社 ポリアニオン型リチウム鉄複合酸化物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電池
JP4641375B2 (ja) * 2003-10-20 2011-03-02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オリビン型リン酸リチウムと炭素材料との複合体の製造方法
CN1233054C (zh) 2003-12-17 2005-12-21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采用微波法制备LiFePO4材料的方法
KR101280673B1 (ko) 2003-12-23 2013-07-02 유니버시떼 드 몬트리얼 전기활성 삽입 화합물의 제조 방법 및 이로부터 얻은 전극물질
CN100336247C (zh) * 2004-03-30 2007-09-05 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磷酸盐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06155941A (ja) 2004-11-25 2006-06-15 Kyushu Univ 電極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DE102005012640B4 (de) 2005-03-18 2015-02-05 Süd-Chemie Ip Gmbh & Co. Kg Kreisprozess zur nasschemischen Herstellung von Lithiummetallphosphaten
DE102005015613A1 (de) 2005-04-05 2006-10-12 Süd-Chemie AG Kristallines Ionenleitendes Nanomaterial und Verfahren zu seiner Herstellung
TWI254031B (en) 2005-05-10 2006-05-01 Aquire Energy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xMyPO4 compound with olivine structure
US7524529B2 (en) * 2005-09-09 2009-04-28 Aquire Energy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a lithium mixed metal compound having an olivine structure
CN100420076C (zh) * 2005-12-19 2008-09-17 南开大学 溶胶凝胶法合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钒锂的方法
TWI319920B (en) 2006-07-06 2010-01-21 The prepar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the lifepo4/li3v2(po4)3 composite cathode materials for lithium ion batteries
JP5216960B2 (ja) * 2006-12-26 2013-06-19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正極活物質
KR101540133B1 (ko) 2007-10-01 2015-07-28 바스프 에스이 다공성 리튬, 바나듐 및 포스페이트 함유 물질의 제조 방법
WO2009043730A2 (en) 2007-10-01 2009-04-09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ithium-, vanadium- and phosphate-comprising materials
CN101212049B (zh) * 2007-12-21 2010-12-29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掺杂的磷酸铁锂活性物质与碳组成的正极材料及制备方法
TW201010944A (en) 2008-04-17 2010-03-16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ithium-, iron-and phosphate-comprising materials
TW200951066A (en) 2008-04-17 2009-12-16 Basf Se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ithium-, iron-and phosphate-comprising materials
TW201002623A (en) 2008-05-30 2010-01-16 Basf Se Process for preparing lithium vanadium oxides and their use as cathode material
TWI440597B (zh) 2008-08-26 2014-06-11 Basf Se 於水熱條件下合成LiFePO4
CN101369653B (zh) * 2008-10-17 2010-09-01 北京工业大学 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磷酸锂铁粉体的方法
TWI474970B (zh) 2008-12-29 2015-03-01 Basf Se 於水熱條件下合成鋰-金屬-磷酸鹽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70058B (zh) * 2011-01-25 2017-02-11 坎斯菲立克布登漢兩合公司 正磷酸鐵(iii)-碳複合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428026B (zh) 2016-06-22
JP2012520817A (ja) 2012-09-10
KR20110139281A (ko) 2011-12-28
EP2408712A2 (en) 2012-01-25
WO2010106035A3 (en) 2011-01-06
US9023523B2 (en) 2015-05-05
JP5722866B2 (ja) 2015-05-27
CA2755522A1 (en) 2010-09-23
WO2010106035A2 (en) 2010-09-23
EP2408712B1 (en) 2015-05-13
US20120012797A1 (en) 2012-01-19
CN102428026A (zh) 2012-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201038469A (en) Synthesis of lithium-iron-phosphates
TWI440597B (zh) 於水熱條件下合成LiFePO4
JP5957225B2 (ja) 熱水条件下でのリチウム−金属−フォスフェイトの合成
JP5653905B2 (ja) リチウム、鉄及びリン酸を含有する結晶性材料の製造方法
EP2285740B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crystalline lithium-, iron- and phosphate-comprising materials
KR101371356B1 (ko) pH 조절을 이용한 FePO₄제조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리튬이차전지 양극용 LiFePO₄/C 복합재 제조 방법
JP5886193B2 (ja) LiFePO4−炭素合成物を製造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4380506B (zh) 用于制备晶体电极材料的方法和由其获得的材料
JP2012524017A (ja) 二次電気化学セルに用いられる活物質の製造方法
JP6467354B2 (ja) 熱分解により蒸着した炭素を有するアルカリ金属オキシアニオン電極材料及び同じ物の製造方法
Yu et al. Up‐Scaled Microspherical Aggregates of LiFe0. 4V0. 4PO4/C Nanocomposites as Cathode Materials for High‐Rate Li‐Ion Batteries
Jeong et al. Synthesis and electrochemical studies of nano-scale carbon-coated LiFePO4 electrodes for Li-ion batt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