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TW200948844A -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 Google Patents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0948844A
TW200948844A TW098105901A TW98105901A TW200948844A TW 200948844 A TW200948844 A TW 200948844A TW 098105901 A TW098105901 A TW 098105901A TW 98105901 A TW98105901 A TW 98105901A TW 200948844 A TW200948844 A TW 20094884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poxy resin
phase
resin composition
fiber
we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59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I435887B (zh
Inventor
Nobuyuki Tomioka
Shiro Honda
Yuki Mitsutsuji
Maki Mizuki
Takayuki Imaoka
Original Assignee
Toray Industri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ray Industries filed Critical Toray Industries
Publication of TW20094884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884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5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588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63/00Compositions of epoxy resins;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182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using pre-adducts of epoxy compounds with curing agents
    • C08G59/184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using pre-adducts of epoxy compounds with curing agents with amin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2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poxy compounds used
    • C08G59/22Di-epoxy compounds
    • C08G59/226Mixtures of di-ep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2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epoxy compounds used
    • C08G59/32Ep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epoxy groups
    • C08G59/38Epoxy compound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epoxy groups together with di-epoxy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59/00Polycondensate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C08G59/18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 C08G59/40Macromolecules obtained by polymerising compounds containing more than one epoxy group per molecule using curing agents or catalysts which react with the epoxy groups ; e.g. general methods of cur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curing agents used
    • C08G59/50Amines
    • C08G59/5033Amines aromat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04Reinforcing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with loose or coherent fibrous material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1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 C08J5/243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using inorganic fibres using carbon fibr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5/00Manufacture of articles or shaped material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 C08J5/24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 C08J5/249Impregnating materials with prepolymers which can be polymerised in situ, e.g. manufacture of prepreg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ditives used in the prepolymer mix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63/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epoxy resins; Derivatives of epoxy resins
    • C08J2363/02Polyglycidyl ethers of bis-pheno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poxy Resins (AREA)
  • Reinforced Plastic Material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Description

200948844 六、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之硬化物係適合 用作爲適合體育運動用途、飛機用途及一般產業用途的纖維 強化複合材料之基質樹脂(matrix resin ),以它作爲基質樹 脂之預浸透物(prepreg ),及將該預浸透物加以硬化所獲得 之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先前技術】 ® 使用碳纖維或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等作爲強化纖維( reinforcing fiber)之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係利用其之高比強度 (specific strength)及比彈性模數(specific eiastic modulus ),而廣泛地使用於飛機或汽車等之結構材料、或網球拍' 高爾夫球桿、釣竿等之體育運動及一般產業用途等。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製造方法係包括:使用經在強化纖 維含浸未硬化之基質樹脂所獲得之薄片狀中間材料的預浸透 物,並將其積層複數片後加以加熱硬化之方法;或將液狀樹 脂澆注入配置在模具中之強化纖維,並加以加熱硬化之樹脂 轉注成型法(RTM: Resin Transfer Molding method)等。 在此等製造方法中,使用預浸透物之方法,由於可嚴密 地控制強化纖維之配向、且積層構成設計之自由度爲高,具 有可容易獲得高性能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優點。從耐熱性 或生產性的觀點來考慮,使用於該預浸透物之基質樹脂主要 係使用熱硬化性樹脂,其中從與強化纖維之接著性等之力學 特性的觀點來考慮,則適合使用環氧樹脂。 200948844 環氧樹脂係其彈性模數(elastic modulus )爲高於熱塑性 樹脂者,但是韌性卻差,結果導致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衝 撃性不足夠。 先前爲提高環氧樹脂的韌性之方法係一直在試圖調配具 有優越的韌性之橡膠成份或熱塑性樹脂,以形成環氧樹脂與 相分離結構之方法等。然而,就此等方法而言,卻造成例如 彈性模數、耐熱性降低,或由於增黏而導致可加工性惡化、 發生空隙(void )等之品質降低問題。例如,已有提案一種藉 由添加由苯乙烯-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所構成之共聚物、或 由丁二烯-甲基丙烯酸甲酯所構成之嵌段共聚合物等之嵌段 共聚合物,以在環氧樹脂之硬化過程穩定地形成微細的相分 離結構,藉此而可大幅度地提高環氧樹脂的韌性之方法(專 利文獻1)。另外,也揭述由於藉由調配大量苯氧基樹脂或聚 醚楓之熱塑性樹脂,並將此等加以相分離,則可大幅度地提 髙韌性,且最低黏度大幅度地上升,用作爲蜂巢型平板( ❹ honeycomb panel)之面板用自接著性(self-adhesiveness)預 浸透物時,則可在與蜂巢型芯(honeycomb core)之接合面形 成足夠的圓角(fillet)(內圓角)而獲得高自接著性(專利 文獻2)。然而,例如當用作爲要求更高的力學特性及長期可 靠性之飛機一次結構材用預浸透物時,則由於隨著調配熱塑 性樹脂的黏度上升而容易在成型物造成空隙或纖維配向之錯 亂,以致不能顯現足夠的性能等,在泛用性方面差。 此外,雖然環氧樹脂係可藉由組合各種環氧樹脂來互補 短處,即能顯現比單一成份的樹脂爲能保持平衡的特性,但 200948844 是由於通常係不形成相分離結構,韌性之提高幅度小,使得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衝撃性幾乎並未獲得改善。例如,即 使對於在環氧樹脂中爲屬於高韌性之雙酚A型環氧樹脂,調 配高彈性模數的胺型環氧樹脂,則其韌性、彈性模數將變成 爲兩成份之中間値而對於衝撃強度則並未獲得改善,此爲問 題之所在。例如,在專利文獻3及專利文獻4中,雖然藉由 經對於雙酚型環氧樹脂調配高彈性模數之胺型環氧樹脂,則 Q 可顯著地提高與纖維方向壓縮強度(compressive strength ) 之相關關係爲強烈的纖維方向撓曲強度(flexural strength ) 或層間剪切強度(interlayer shear strength),但是關於樹脂 韌性或耐衝撃性方面卻並未獲得足夠的改善。 (專利文獻1)國際公開200 6/0 77153號 (專利文獻2)日本特開2007-3 1 4753號公報 (專利文獻3 )日本特開昭62-1717號公報 (專利文獻4 )日本特開昭62-1 7 1 9號公報 【發明內容】 〔所欲解決之技術問題〕 本發明之目的係爲改良如上所述先前技術之缺點,而提 供一種可形成同時具有優越的彈性模數與韌性之硬化物之環 氧樹脂組成物,及使用該環氧樹脂組成物之預浸透物、纖維 強化複合材料。 〔解決問題之技術方法〕 200948844 爲解決如前所述技術問題,本發明係提供一種如下所述 之環氧樹脂組成物。 〈1〉 一種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符合下式(1)至(4 )之條件的含率之下列〔A〕、〔B〕、〔C〕、〔D〕 〔A〕分子量爲1,5 00以上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 脂(diglycidyl ether-type epoxy resin )、 〔B〕作爲結構單兀的SP値(溶解度參數値:Solubility
Parameter value)係比作爲〔A〕之結構單元的SP値 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 〔C〕分子量爲500至1,2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樹脂、 〔D〕環氧樹脂硬化劑; 0_2SA/(A+B+C+E) ‘0.6 (2) (3) (4) 0.2 ^ B/ ( A + B + C + E ) ^0.6 0.15^ C/ (A+B+C+E) ^ 0.4 0^E/(A+B+C+E) ^ 0.2 (在各式中,A、B、C係分別爲〔A〕、〔B〕、〔C 〕的重量’E係除了〔A〕、〔B〕、〔C〕以外之環氧 樹脂的重量)。 〈2〉 一種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符合下式(1,)至(4, )之條件的含率之〔A’〕、〔B’〕、〔C’〕、〔;〇,〕 〔A’〕分子量爲1500至5,000之二縮水甘油基酸型環 氧樹脂、 200948844 〔B’〕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作爲〔A’〕之結構單 元的SP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 〔C’〕分子量爲300至1,2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樹脂、 〔D ’〕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 0.2S A,/ ( A’+ B’+ C’+ E’)$ 0_6 (1,) 0.2S B’/ ( A’+ B’+ C’+ E,)彡 0.6 (2,) 0.15 S C,/ ( A,+ B’+ C,+ E,)$ 0.4 (3,) ❹ OS E,/ ( A’+ B’+ C’+ E’)$ 0.2 (4,) (在各式中,A’、B’、C’係分別爲〔A’〕、〔B’〕、 〔(:’〕的重量,£’係除了〔人’〕、〔8’〕、〔(:’〕以 外之環氧樹脂的重量)。 〈3〉 如〈1>所述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B〕係胺型環 氧樹脂。 〈4> 如〈2〉所述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B’〕係胺型環 氧樹脂。 © 〈 5〉 如〈2〉或〈4〉所述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C’〕 之分子量爲500至1,200。 〈6〉 如〈1 >或〈3 >所述之環氧樹脂組成物〔D〕係二氰二 醯胺(dicyandiamide)或其之衍生物。 < 7) 如〈2〉、〈4〉或〈5〉所述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 〔D’〕係二胺基二苯楓(diaminodiphenylsulfone)或 其之衍生物。 < 8)—種環氧樹脂硬化物,其係將如〈1〉至〈7〉中任一 項所述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加以硬化所獲得,且包含至 200948844 少具有富〔A〕相([A]-rich phase)與富〔B〕相([B]-rich phase)、或富〔A’〕相([A’]-rich phase)與富〔b’ 〕相([B’]-richPhase)之相分離結構,且其之結構周 期爲0.01至5/im» <9> 一種環氧樹脂硬化物,其係將如<1〉或〈2>所述之 環氧樹脂組成物加以硬化所獲得,且包含至少具有富 〔A〕相與富〔B〕相、或富〔a,〕相與富〔B,〕相的 海島結構之相分離結構,且島相之徑爲〇.〇1至5;αιη 〇 〈10〉一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用預浸透物,其係以如〈丨〉至 〈7>中任一項所述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作爲基質。 〈11〉一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其係將如〈10〉所述之預浸 透物加以硬化所構成。 〈12〉一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其係將如〈8〉所述之環氧樹 脂硬化物與強化纖維基材(reinforcing fiber base material)加以組合所構成。 〈13〉一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其係將如〈9〉所述之環氧樹 脂硬化物與強化纖維基材加以組合所構成。 另外,在本說明書中之〔A〕係代表包含在本發明之環氧 樹脂組成物的含有成份(compornent )之一。相同地,[B ] 、〔C〕、〔D〕及〔E〕'以及〔A,〕、〔B’〕、〔C’〕、 〔D’〕及〔E’〕係分別代表包含在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 中之含有成份之一。 〔發明之功效〕 200948844 若根據本發明,則可提供一種在硬化時會形成環氧樹脂 之微細的相分離結構,可製得高彈性模數、且高韌性之硬化 物之環氧樹脂組成物。此外,所製得之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係 同時具有優越的靜態強度特性與耐衝撃性。 【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最佳實施方式〕 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係含有分子量不同的兩種二縮 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係符合特定値 〇 的條件之環氧樹脂、及特定之硬化劑。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 成物之實施形態係包括如下文所示之第一實施形態及第二實 施形態。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係一種含有 符合下式(1)至(4)之條件的含率之下列〔A〕、〔B〕、 〔C〕及〔D〕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作爲含有成份: 〔A〕分子量爲1,5 00以上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 > 〇 〔B〕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作爲〔A〕之結構單元 的SP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 〔C〕分子量爲500至1,2 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 脂、 〔D〕環氧樹脂硬化劑; 0.2 ^ A/ ( A + B + C + E ) ^0.6 ( 1) 0.2^ B/ ( A+ B+ C+ E ) ^ 0.6 ( 2) 〇.15$C/(A+B+C+E) ‘0.4 ( 3) 〇^E/(A+B+C+E) ^ 0.2 ( 4) -10- 200948844 (在各式中,A、B、C係分別爲〔A〕、〔B〕、〔C〕的重 量,E係除了〔A〕、〔B〕、〔C〕以外之環氧樹脂的重量) 〇 此外,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係一 種含有符合下式(1’)至(4’)之條件的含率之下列〔A’〕、 〔B’〕、〔C’〕、及〔D’〕作爲含有成份之環氧樹脂組成物 〔A’〕分子量爲1,500至5,0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〇 樹脂、 〔B’〕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A’〕之作爲結構單元 的SP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 〔C’〕分子量爲300至1,2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樹脂、 〔D’〕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 0.2 S A’/ ( A’+ B’+ C,+ E,)S 0.6 (1,) 0.2 S B’/ ( A’+ B’+ C’+ E,)S 0.6 (2,) Ο 0.15 S C,/ ( A’+ B,+ c,+ E,)S 0.4 (3,) 〇SE’/(A’+B’+C’+E,)^0.2 (4,) (在各式中,A’、B’、C’係分別爲〔a’〕、〔b,〕、〔C,〕 的重量’ E’係除了〔 A’〕、〔 B’〕、〔 C’〕以外之環氧樹脂 的重量)。 關於第一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上式(1)至 )係表示如下所述之各項。亦即,在第一實施形態之環氧樹 脂組成物中,環氧樹脂係必須含有〔A〕分子量爲1,5〇〇以上 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B〕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 -11- 200948844 係比〔A〕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 脂、〔C〕分子量爲5 00至1,2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 脂,且在100重量份之除了〔A〕、〔B〕、〔C〕及此等以 外之環氧樹脂〔E〕(在下文中’則稱爲「全部環氧樹脂」) 中必須含有20至60重量份之〔A〕、在1〇〇重量份之全部環 氧樹脂中必須含有20至60重量份之〔B〕、在100重量份之 全部環氧樹脂中必須含有15至40重量份之〔C〕。此外,除 了〔A〕、〔B〕、〔C〕以外之環氧樹脂〔E〕係在100重量 © 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必須爲20重量份以下。 關於第二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式(1’)至(4’ )係表示如下所述之各項。亦即,在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 物中,若硬化劑係使用〔D ’〕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時 ,則環氧樹脂係必須含有〔A’〕分子量爲1,500至5,000之二 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B’〕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 〔A’〕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 〔C’〕分子量爲3 00至1,2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 G 且在1〇〇重量份之除了〔A’〕、〔B’〕、〔C’〕及此等以外 之環氧樹脂〔E’〕(在下文中,則稱爲「全部環氧樹脂」) 中必須含有20至60重量份之〔A’〕、在100重量份之全部 環氧樹脂中必須含有20至60重量份之〔B’〕、在100重量 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必須含有15至40重量份之〔C’〕。此 外,除了〔 A’〕、〔 B’〕、〔 C’〕以外之環氧樹脂〔E’〕係 在1 〇〇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必須爲20重量份以下。 本發明之發明人等發現:藉由具有如前所述特定含率之 樹脂組成,在硬化反應前係呈均句相溶狀態,而在其之硬化 -12- 200948844 反應過程中,數種之環氧樹脂成份會發生相分離,藉此則可 使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含浸成型性、與以耐衝撃性爲首的機 械特性之兩者並存。因此,經專心硏討結果發現:藉由符合 如上所述之要件,則可在硬化反應過程發生環氧樹脂彼此之 相分離,而獲得具有吾所欲特性之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E〕係如上所述之除了〔A〕至〔C〕以外之環氧樹脂 。此外,〔E’〕係除了如上所述之〔A’〕至〔C’〕以外之環 氧樹脂。〔E〕或〔E’〕係包括:雙酚型環氧樹脂、苯酚酚醛 © 清漆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間苯二酚型環 氧樹脂、苯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二環戊二烯型環氧樹脂、 具有聯苯基骨架之環氧樹脂、胺基甲酸酯改質之環氧樹脂等 。較佳的範圍爲〇至15重量份。 此外,在不至於損及本發明之功效範圍內,除了〔A〕至 〔E〕、或〔A’〕至〔E’〕以外,也可含有其他之成份。其他 之成份係包括對於環氧樹脂爲可溶性之熱塑性樹脂、橡膠粒 子及熱塑性樹脂粒子等之有機粒子、無機粒子等,較佳的範 Ο 圍爲〇至20重量份,更佳爲0至15重量份。 將此等環氧樹脂組成物加以硬化所獲得之樹脂硬化物, 係可使彈性模數與韌性兩者之性質並存。環氧樹脂硬化物之 實施形態係包含:具有富〔A〕相與富〔B〕相、或富〔A’〕 相與富〔B’〕相之相分離結構,且相分離結構周期爲0.01至 5Mm。由於具有此等之相分離結構,則可實現彈性模數與韌 性之兩者並存。 在本發明之樹脂組成物,雖然〔A〕至〔E〕、或〔A’〕 至〔E’〕係呈均勻互溶,但是在成型時的硬化反應之過程中 -13- 200948844 ,隨著兩者之分子量增加,會由於相分離成富〔A〕相與富〔 B〕相之所謂的「反應誘導型相分離(reaction induced-type phase separation )」而形成如上所述之具有富〔A〕相與富〔 B〕相、或富〔A’〕相與富〔B’〕相之相結構。在本發明中, 所謂的「相分離結構」係意謂以不同的成份爲主成份之相係 具有0.01 μ m以上的結構周期之結構。與此相對,以分子級 均勻混合之狀態則稱爲「相溶狀態」,在本發明中,若以不 同的成份爲主成份的相爲小於〇.〇l#m之相分離結構周期時 〇 ,則視爲「相溶狀態J 。是否顯現相分離結構係可藉由電子 顯微鏡、相位差光學顯微鏡、或其他之各種方法來加以判斷 〇 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硬化物之一較佳的實施形態係例如: 一種包含具有富〔A〕相與富〔B〕相、或富〔A’〕相與富〔 B’〕相之相分離結構,且其之結構周期爲0.01至5ym之環 氧樹脂硬化物。所謂的「相分離結構周期」之定義係如下所 述者。另外,由於相分離結構係具有兩相連續結構與海島結 © 構之區別,因此分別就各自定義如下。在「兩相連續結構」 之情況時,則在顯微鏡照片上導入特定長度的直線,抽樣選 出該直線與相界面之交點,測定相鄰接的交點之間的距離’ 而以此等之數量平均値作爲結構周期。所謂的「此等之特定 長度」係以顯微鏡照片爲基準,並以如下所述之方式所設定 者。若結構周期係可預估爲〇.〇l#m等級(0.01/zm以上、小 於0_1// m)時,則意謂以20,0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 片上無規地選出三條之20毫米之長度(在試樣上,則爲I〆111 之長度)三條者;相同地,若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可預估 -14- 200948844 爲0.1 # m等級(0.1 " m以上、小於1 A m )時,則意謂以2,0 〇〇 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條之20毫米之 長度(在試樣上’則爲l〇/zm之長度)者;若相分離結構周 期係可預估爲1 # m等級(1 // m以上、小於1 〇 μ m )時,則 意謂以2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條 之20毫米之長度(在試樣上,則爲1〇〇 之長度)者。若 經測定所獲得之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出乎意料的等級時,則以 相對應於該等級之倍率再度測定相對應的長度,並加以採用 〇 。若爲「海島結構」時,則爲存在於顯微鏡照片上的特定區 域內的島相與島相之距離數量平均値。即使島相爲橢圓形、 不定形、或呈二層以上之圓或橢圓時,則也以採用島相與島 相之最短距離爲準。 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硬化物之較佳的其他之實施形態係例 如:一種包含具有富〔A〕相與富〔B〕相、或富〔A’〕相與 富〔B’〕相的海島結構之相分離結構,且島相之徑爲0.01至 5/zm之環氧樹脂硬化物。在此,所謂的「島相之徑」係表示 〇 在海島結構的島相之大小者,且爲在特定之區域之數量平均 値。若島相爲橢圓形時,則取其之長徑,而爲不定形時,則 採用外接的圓之直徑。此外,若爲呈二層以上之圓或橢圓時 ,則採用最外層之圓的直徑或橢圓的長徑。另外,在海島結 構之情況時,則測定存在於特定區域內之全部島相的長徑, 而以此等之數量平均値作爲島相之徑。 但是,視〔A〕與〔B〕之含率而定,有可能爲結構周期 並不反映環氧樹脂硬化物之特性的良否,卻以島相之徑來反 映特性而爲較佳的情況。具體言之,若〔A〕之含量爲少時, -15- 200948844 則有以島相之徑來反映特性的傾向。對於〔A’〕與〔B’〕之 含率及含有此等的環氧樹脂硬化物之特性方面也有相同的傾 向。 如上所述,在測定相分離結構周期及島相之徑時,則攝 影特定區域之顯微鏡照片。所謂的「特定區域」係以顯微鏡 照片爲基準,而以如下所述之方式所設定者。若在相分離結 構周期係可預估爲0.01/zm等級(Ο.ΟΙμιη以上、小於O.ly m)之情況時,則意謂以20,0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 〇 片上無規地選出三處4毫米見方之區域(在試樣上,則爲0.2 //m見方之區域)所獲得之區域。相同地,若相分離結構周 期可預估爲O.lAim等級(Ο.Ι/zm以上、小於ljctm)之情況 時,則意謂以2,0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 出三處4毫米見方之區域(在試樣上,則爲2/zm見方之區域 )所獲得之區域。並且,相同地,若在相分離結構周期可預 估爲1 // m等級(1 m以上、小於10 # m)之情況時,則意 謂以2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處4 © 毫米見方之區域(在試樣上,則爲20 yrn見方之區域)所獲 得之區域者。若在經測定所獲得之相分離結構周期爲出乎意 料的等級之情況時,則以相對應於該等級之倍率再度測定相 對應的長度,並加以採用。 該樹脂硬化物之相分離結構,係以掃描型電子顯微鏡或 透射型電子顯微鏡觀察樹脂硬化物之截面則可觀察到。必要 時可以餓等加以染色。染色係可以一般的方法來進行。 此等之結構周期及島相之徑更佳爲在0.0 1至5/zm之範 圍,進一步更佳爲在0.01至1/zm之範圍。若結構周期爲小 -16- 200948844 於0·0 1 /z m時,則有可能導致樹脂硬化物之韌性不足夠之情 況,若結構周期爲超過5^m時,則有可能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之相分離結構周期變得大於單紗之間的區域,結果導致製成 爲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時,則不能發揮充分的韌性提高功效之 情況。 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係經將各含有成份調配成能符 合如上所述之條件,藉此則可進行反應誘導型相分離者,茲 就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的含有成份等之實施形態,更詳 © 細地說明如下。 在第一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A〕係必須在 1〇〇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20至60重量份之分子量爲 1,500以上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較佳爲在1〇〇重量 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30至50重量份。若爲少於20重量 份時,則硬化物不容易形成相分離結構,使得韌性不足夠。 若爲超過60重量份時,則硬化物之彈性模數不足,同時耐熱 性不足,使得在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成型時或使用時,則有 〇 會導致扭曲或變形的顧慮。 若〔A〕之分子量爲少於1,500時,則硬化物不容易形成 相分離結構’使得韌性不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衝撃性 不足。此外,若〔A〕之分子量爲5,000以下時,從樹脂組成 物對於強化纖維之含浸性、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熱性的 觀點來考慮,則爲較佳。〔A〕之分子量的上限較佳爲5,000 以下。從韌性的觀點來考慮,雖然特別規定〔A〕之分子量的 上限之必要性並不大,但是若爲超過5,000時,則硬化物之相 分離結構將變得粗大,同時耐熱性不足、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17- 200948844 之耐衝撃性不足,且在使用時則有會導致扭曲或變形的顧慮 。此外,若〔A〕之分子量爲超過5,000時,則樹脂組成物之 最低黏度將增加得太高,使得在使用於飛機一次結構材用預 浸透物之情況時,則有在預浸透化步驟中發生含浸不良’結 果導致成型物發生空隙等問題的傾向。 在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之第二實施形態中’若硬化 劑係使用〔D’〕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之情況時’則〔A’ 〕必須在100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20至60重量份 〇 之分子量爲在1,500至5,000之範圍的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樹脂,較佳爲在1〇〇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30至50 重量份。若爲少於20重量份時,則硬化物不容易形成相分離 結構,使得韌性不足夠。若爲超過60重量份時,則硬化物之 彈性模數不足,同時耐熱性不足,使得在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之成型時或使用時,則有會導致扭曲或變形的顧慮。 若〔A’〕之分子量爲少於1,500時,則硬化物不容易形 成相分離結構,使得韌性不足夠。在另一方面,若爲超過5,000 〇 時,硬化物之相分離結構則將變得粗大,同時耐熱性不足, 且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衝撃性不足,且在使用時則有會導 致扭曲或變形的顧慮。此外,若〔A’〕之分子量爲超過5,000 時,樹脂組成物之最低黏度則將增加得太高,使得在使用於 飛機一次結構材用預浸透物之情況時,則有在預浸透化步驟 中發生含浸不良,結果導致成型物發生空隙等問題的傾向。 此外,若硬化劑係使用〔D’〕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時 ,由於與環氧樹脂之反應速度係比一般環氧樹脂硬化劑爲緩 慢,在〔A’〕之分子量爲超過5,000之區域,相分離結構則將 -18- 200948844 變得粗大或均勻,因此無法獲得穩定的相分離結構。 在本發明用作爲〔A〕或〔A’〕之環氧樹脂,只要各爲特 定之分子量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時,則並無特殊的 限制’其中特別適合使用雙酚型環氧樹脂。一般而言,環氧 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在製程上具有某一程度之分子量分布。在 此所謂的「環氧樹脂之分子量」係意謂使用聚苯乙烯標準試 樣’而以 GPC (凝膠透層析法: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 )所測得之相對分子量。此等雙酚型環氧樹脂 〇 係可使用雙酚A型、雙酚F型、雙酚AD型、雙酚s型,或 此等雙酚型環氧樹脂的芳香族環之鹵素、烷基取代物、芳香 族環之氫化物等。此外,也可組合複數個此等來使用。如上 所述,一般而言,由於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具有某一程度 之分子量分布,如欲以此等之環氧樹脂作爲原料來調製含有 特定量的〔A〕或〔A’〕之樹脂組成物時,則較佳爲以分子量 爲1,500以上的雙酚型環氧化物作爲主成份之環氧樹脂作爲 原料來使用。在此所謂的「環氧樹脂之分子量j係意謂使用 © 聚苯乙烯標準試樣,而以GPC所測得之相對分子量。 此等環氧樹脂之具體實例係如下所述者。 「雙酚A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例如, jERl 004、jERl 004F、j ER1 004 AF、jER1005F、jERl 007、jER 1009 (以上是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Japan Epoxy Resins Co.,Ltd.)製造,「jER」是該公司之註冊商標(以下相同) )等。 「溴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例如, jER50 57 (以上是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19- 200948844 「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例如, ST4100D、ST5100 (以上是東都化成股份有限公司(Tohto Kasei Co·,Ltd.)製造)等。 「雙酚F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例如, jER4 004P、jER4 005P、jER4 007P (以上是日本環氧樹脂股份 有限公司製造);Epotohto YDF2004 (以上是東都化成股份 有限公司製造,「Epotohto」是該公司之註冊商標)等。 其中,由於耐熱性與彈性模數、韌性之平衡優良,因此 〇 較佳爲雙酚A型環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B〕係 必須在100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20至60重量份之 作爲其之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A〕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 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較佳爲在100重量份之全部環 氧樹脂中含有30至50重量份。若爲少於20重量份時,則硬 化物之彈性模數將會不足夠,同時不容易形成相分離結構, 使得韌性不足夠。此外,若爲超過60重量份時,則將導致硬 〇 化物之伸度不足夠,使得韌性不足夠。 此外,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 〔B’〕係必須在100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20至60 重量份之作爲其之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A’〕之作爲結構單 元的SP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較佳爲在100重量份 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30至50重量份。若爲少於20重量份 時,則硬化物之彈性模數將會不足夠,同時不容易形成相分 離結構,使得韌性不足夠。此外,若爲超過60重量份時,則 硬化物之伸度將變得不足夠,使得韌性不足夠。 -20- 200948844 在此所謂的「結構單元」係在經過與環氧樹脂硬化劑之 硬化反應所形成的環氧樹脂硬化物中之源於此等環氧樹脂成 份的局部性化學結構。例如’化學式(I )之環氧樹脂成份之 結構單元係如化學式(Π)所示。 (I) 〇 oh /^1 此等的SP値係眾所皆知的溶解度參數(Solubility Parameter),而可作爲溶解性及相溶性之指標。有由蒸發熱 等之物性計算得SP値之方法,及由分子結構推算SP値之方 法。在此係使用根據揭述於「Polym.Eng.Sci.」第14冊、第 W 2期、第147至154頁(1974年)的Fedors之方法,而由分 子結構計算得的SP値,且其之單位係使用(cal/cm3) 1/2。 若在從〔B〕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減去〔A〕之作爲 結構單元的SP値的差値爲不高於1.5以上之情況時,則其之 硬化物將成爲未形成相分離之均勻結構,使得韌性不足夠。 在另一方面,若在從〔B〕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減去〔A 〕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的數値爲高出6.5之情況時,則有 可能導致硬化物之相分離結構將變得粗大者,使得在調製樹 -21- 200948844 脂組成物時兩者不相溶、成爲不均勻的樹脂組成物’而對於 強化纖維之含浸性造成不良影響之情況。有關〔B’〕之作爲 結構單元的SP値與〔A’〕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的差之關 係也是與如上所述者相同。 〔B〕或〔B’〕係在眾所皆知的環氧樹脂中爲屬於作爲結 構單元的SP値爲特別高的種類者。因此,適合使用具有極性 高的骨架之環氧樹脂,或含有大量環氧基(epoxy group) ’ 亦即環氧當量(epoxy equivalent)爲高者。 〇 具體言之,其係包括:胺基甲酸酯改質之環氧樹脂、含 有異三聚氰酸酯環之環氧樹脂等之高極性環氧樹脂;以及胺 型環氧樹脂、多官能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脂肪族多官能環 氧樹脂等之低環氧當量之環氧樹脂。 在如上所述具體實例中,〔B〕或〔B’]係較佳爲胺型環 氧樹脂,因爲其係具有優越的樹脂組成物之均勻相溶性與硬 化物之相分離形成性,且具有優越的彈性模數或耐熱性。此 外,在胺型環氧樹脂之中,藉由使用三官能胺型環氧樹脂, 〇 則可容易地在保持良好的平衡下,使其硬化物之彈性模數與 韌性之兩者並存。 如上所述之「胺型環氧樹脂」係可使用:例如,四縮水 甘油基二胺基二苯甲烷、三縮水甘油基胺基苯酚、三縮水甘 油基胺基甲酚、二縮水甘油基苯胺、二縮水甘油基甲苯胺、 四縮水甘油基伸茬基二胺、以及此等之鹵素、烷基取代物、 氫化物等。該「四縮水甘油基二胺基二苯甲烷」係可使用:
「SUMIEPOXY (註冊商標)」ELM 434 (住友化學工業股份 有限公司(Sumitomo Chemical Co.,Ltd.)製造);YH434L -22- 200948844 (東都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jER (註冊商標)」604 (曰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raldite (註冊商標 )」MY 720、MY 72 1 ( 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 製造)等。「三縮水甘油基胺基苯酚或三縮水甘油基胺基甲 酚」係可使用:「SUMIEPOXY (註冊商標)」ELM100、ELM 120 (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Araldite (註冊 商標)」Μ Y 0 5 0 0、Μ Y 0 5 1 0、Μ Y 0 6 0 0 ( H u n t s m a n A d v a n c e d Materials Co.,Ltd.製造);「jER (註冊商標)」630 (日本 〇 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二縮水甘油基苯胺」係 可使用:GAN (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Nippon Kayaku Co·, Ltd.)製造)等。「二縮水甘油基甲苯胺」係可使用:GOT ( 曰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四縮水甘油基伸茬基二胺 及其之氫化物係可使用:「TETRAD(註冊商標)」-X、「TETRAD (註冊商標)」-C(三菱氣體化學股份有限公司(Mitsubishi Gas Chemical Co.,Inc.)製造)等。其中,三官能胺基苯酚型 環氧樹脂係低黏度且可保持硬化物之彈性模數與韌性之良好 ® 的平衡,因此爲更佳。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C〕, 係必須在1〇〇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15至40重量份 之分子量爲500至1,2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較佳 爲在100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20至35重量份。由 於〔C〕係與〔A〕、〔B〕兩環氧樹脂之任一者皆爲互溶, 可延遲富〔A〕相與富〔B〕相之相分離的開始,使得可在相 分離結構粗大化之前結束硬化反應,以將相分離結構周期固 定在5/zm以下。因此,可獲得優越的機械特性。 -23- 200948844 其中,若〔C〕之分子量爲少於500時,則由於容易遷移 入任一相中而導致相溶化功效不足夠、相分離結構粗大化或 均勻互溶,使得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衝撃性趨於不足夠。 此外,若分子量爲超過i,200時’則容易遷移入富〔A〕相, 使得延遲相分離結構的粗大化之功效減少。 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C’〕 ,係必須在100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中含有15至40重量 份之分子量爲300至1,200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且 ❹ 該分子量較佳爲500至1,200,此外,在1〇〇重量份之全部環 氧樹脂中含有20至35重量份之〔C’〕。由於〔C’〕係與〔A’ 〕、〔B’〕兩環氧樹脂之任一者皆爲互溶,可延遲富〔A’〕 相與富〔B ’〕相之相分離的開始,使得可在相分離結構粗大 化之前結束硬化反應,以將相分離結構周期固定在5μπχ以下 。因此,可獲得優越的機械特性。 其中,若〔C’〕之分子量爲少於300時,則由於容易遷 移入任一相中而導致相溶化功效不足夠、相分離結構粗大化 〇 或均勻互溶,使得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衝撃性趨於不足夠 。此外,若分子量爲超過1,200時,則容易遷移入富〔Α’〕相 ,使得延遲相分離結構的粗大化之功效減少。 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硬化劑係 使用〔D’〕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與一般的環氧樹脂 硬化劑相比較,由於〔D’〕與環氧樹脂之反應速度爲緩慢, 在比〔C〕之分子量爲小的區域也可獲得穩定的微細相分離 者。 此外,若〔C〕或〔C’〕之含量爲少於15重量份時,則 -24- 200948844 不容易控制相分離結構周期爲5vm以下,以致纖維強化複合 材料之相分離結構周期變得大於單紗之間的區域,使得作爲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時則不能發揮充分的韌性提高功效。此外 ’若爲超過40重量份時,則也不容易控制相分離結構爲〇.〇 i //m以上,使得硬化物之韌性不足夠,因此作爲纖維強化複 合材料時,也不能發揮充分的韌性提高功效。 由於相分離結構周期係視相分離形成速度與硬化反應速 度之平衡而定,因此〔C〕或〔C’〕之適當的含量係根據硬化 Ο 劑之種類,而在15至40重量份之範圍內適當地調整。 〔C〕或〔C’〕之環氧樹脂係只要爲含有特定的分子量之 範圍的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時,則並無特殊的限制, 但是特別適合使用雙酚型環氧樹脂。此等雙酚型環氧樹脂係 使用雙酚A型、雙酚F型、雙酚AD型、雙酚S型,或此等 雙酚型環氧樹脂之鹵素、烷基取代物、氫化物等。另外,此 等分子量係可以與〔A〕或〔A’〕相同的方式使用聚苯乙烯標 準試樣,而以GPC測定。 ® 可適合用作爲〔C〕或〔C’〕之主成份,且以分子量爲 1,2〇〇以下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爲主成份之市售商 品係包括如下所述者。「雙酚A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 包括:jER825、jER826、jER827、jER828、jER834、jER 1001 、jER1 002 (以上是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jER 」:註冊商標)等。「溴化雙酚A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 係包括:Epcl52、Epcl53 (以上是大日本油墨股份有限公司 (DIC Corporation )製造);j ER5 05 0、j ER5 0 5 1 (以上是曰 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氫化雙酚A型環氧樹 -25- 200948844 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DENACOL EX-252 (長瀨化成工業股 份有限公司(Nagase ChemteX Corporation)製造,「DENACOL 」是該公司之註冊商標);ST3000、ST5080、ST4000D (以 上是東都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雙酚F型環氧樹脂 」之市售商品係包括:jER806、jER807、jER4002P (以上是 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potohto YDF2001 (以 上是東都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potohto」是該公司之註 冊商標)等。 〇 〔C〕或〔C’〕之含有成份係在如上所述者之中,由於耐 熱性與彈性模數、韌性之平衡優良,因此較佳爲雙酚A型環 氧樹脂、雙酚F型環氧樹脂。 在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D〕或〔D’〕之環氧樹 脂硬化劑係爲使環氧樹脂硬化所必要的成份。只要爲能使環 氧樹脂硬化者時,則並無特殊的限制,可爲胺、酸酐等之可 進行加成反應之硬化劑,或也可爲陽離子聚合、陰離子聚合 等之可發生加成聚合之硬化觸媒》 © 在本發明之第一實施形態的環氧樹脂組成物之「〔D〕環 氧樹脂硬化劑」係使用具有優越的力學特性或耐熱性之脂肪 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特別是二氰二醯胺或其之衍生物係 具有優越的彈性模數與伸度之平衡,又具有優越的樹脂組成 物之保存穩定性,因此適合以體育運動用途爲中心來使用。 此等二氰二醯胺之衍生物係經在二氰二醯胺鍵結各種化 合物所獲得者,例如與環氧樹脂之反應產物、與乙烯基化合 物或丙烯酸化合物之反應產物等。 在使用二氰二醯胺或其之衍生物作爲〔D〕之情況時,從 -26- 200948844 耐熱性或力學特性的觀點來考慮,相對於100重量份之環氧 樹脂組成物中之環氧樹脂,其之調配量較佳爲1至10重量份 ,更佳爲2至8重量份。若爲少於1重量份時,則有由於硬 化物之交聯密度不足夠而導致彈性模數不足、機械特性差之 情況。若爲超過10重量份時,則由於硬化物之交聯密度增高 而導致塑性變形能力小、耐衝撃性差之情況。 此外,作爲〔D〕而將二氰二醯胺或其之衍生物作成粉體 來與樹脂混合之方法,從在室溫下之保存穩定性、或在預浸 Ο 透化(prepregnating )時之黏度穩定性的觀點來考慮,則爲較 佳。將二氰二醯胺或其之衍生物作成粉體來與樹脂混合時, 其之平均粒徑較佳爲l〇//m以下,更佳爲7ym以下。若爲 超過lOym時,例如在預浸透物用途使用時,當以加熱加壓 欲使樹脂組成物含浸於強化纖維束時,則有可能導致二氰二 醯胺或其之衍生物不能浸透入強化纖維束中,而被遺留於纖 維束表層之情況。 「二氰二醯胺」之市售商品係包括:DICY-7、DICY-15 ® (以上是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二氰二醯胺係可單獨使用、或可與二氰二醯胺之硬化觸 媒、或也可與其他之環氧樹脂之硬化劑組合使用。用於組合 的「二氰二醯胺硬化觸媒」係包括:尿素類、咪唑類、路易 斯酸觸媒(Lewis acid catalyst )等,「環氧樹脂硬化劑」係 包括:芳香族胺硬化劑、或脂環式胺硬化劑、酸酐硬化劑等 。「尿素類」之市售商品係包括:DCMU 99 (保土谷化學股 份有限公司(Hodogaya Chemical Co·,Ltd.)製造);Omicure 24、Omicure 52、Omicure 94(以上是 CVC Specialty Chemicals, -27- 200948844
Inc.製造)等。「咪唑類」之市售商品係包括:2MZ、2PZ、 2E 4 MZ (以上是四國化成股份有限公司(Shikoku Chemicals Corporation )製造)等。「路易斯酸觸媒」係包括:三氟化 硼-哌啶錯合物、三氟化硼-一乙基胺錯合物、三氟化硼-三乙 醇胺錯合物、三氯化硼-辛基胺錯合物等之鹵化硼與鹼之錯合 物。 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D ’〕 之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由於二胺基二苯颯或其之衍 © 生物係可獲得彈性模數、伸度再加上耐熱性,因此適合以飛 機用途爲中心來使用。 一般而言,〔D’〕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係與環氧 樹脂之硬化反應爲緩慢,因此〔C’〕之分子量即使爲300至 1,200之更低分子量也可穩定地形成微細的相分離結構》 此外,在樹脂轉注成型法等之適合使用低黏度的液狀樹 脂組成物之成型法中,硬化劑係可使用液狀脂肪族胺、液狀 脂環式胺、液狀芳香族胺等之液狀胺硬化劑。 〇 此外,對於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可以調整未硬化時 之黏彈性(Viscoelasticity )以提高作業性、或提高樹脂硬化 物之彈性模數或耐熱性爲目的,而在不至於影響相分離結構 範圍下添加〔E〕或〔E’〕之環氧樹脂。如上所述,〔E〕係 在第一實施形態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之除了〔A〕至〔D〕以 外的任意含有成份。此外,〔E’〕係在第二實施形態之環氧 樹脂組成物中之除了〔 A’〕至〔D’〕以外的任意含有成份。 〔E〕或〔E’〕係不僅是一種、也可組合複數種添加。〔E〕 或〔E’〕之環氧樹脂,具體言之,其係包括:例如,雙酚型 -28- 200948844 環氧樹脂、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 樹脂、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苯酚芳烷基型環氧樹脂、二環 戊二烯型環氧樹脂、具有聯苯基骨架之環氧樹脂、胺基甲酸 酯改質之環氧樹脂等。 「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 Epikote (註冊商標)」152、「Epikote (註冊商標)」154( 以上是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EPICL0N (註 冊商標)」N-740、「EPICLON(註冊商標)」Ν·770、「EPICL0N 〇 (註冊商標)」Ν-775 (以上是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份有限 公司(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Inc.)製造)等。 「甲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 EPICLON (註冊商標)」N-660、「EPICLON (註冊商標)」 N-665、「EPICLON (註冊商標)」N-670、「EPICLON (註 冊商標)」N-673、「EPICLON (註冊商標)」N-695 (以上 是大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 EOCN-1020、 EOCN-102S、EOCN-104SC以上是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 )等。 「間苯二酚型環氧樹脂」之具體實例係包括:「 DENACOL (註冊商標)」EX-201 (長瀨化成工業股份有限公 司製造)等。 「二環戊二烯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 EPICLON (註冊商標)」HP7200、「EPICLON (註冊商標)
」HP7200L、「EPICLON (註冊商標)」HP7200H (以上是大 日本油墨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Tactix 5 5 8( 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製造);XD-1000-1L、XD-1000-2L -29- 200948844 (以上是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具有聯苯基骨架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括:「 Epikote (註冊商標)」YX4000H、「Epikote (註冊商標)」 YX4 00 0、「Epikote (註冊商標)」YL6616 (以上是日本環氧 樹脂股份有限公司製造);NC-3000 (日本化藥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等》 「胺基甲酸酯及異氰酸酯改質之環氧樹脂」之市售商品 係包括:具有嚼哩陡酮環(oxazolidone ring)之AER4152 ( © 旭化成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Asahi Kasei Epoxy Co.,Ltd. )製造);或ACR1348 (旭電化股份有限公司(ADEKA; Asahi Denka Kogyo K.K.)製造)等。 此外,在樹脂轉注成型法等之可適用低黏度液狀樹脂組 成物之成型法中,〔E〕或〔E’〕係可適合使用脂肪族環氧樹 脂或脂環式環氧樹脂等之低黏度環氧樹脂。 此外,在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中,爲控制黏彈性以 改良預浸透物之膠黏性(tackiness)或懸垂性(drape)特性 © 、或改良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耐衝撃性等之力學特性,則可 在環氧樹脂中調配可溶性熱塑性樹脂、橡膠粒子、及熱塑性 樹脂粒子等之有機粒子、或無機粒子等。 對於環氧樹脂爲可溶性之熱塑性樹脂較佳爲使用可期待 樹脂與強化纖維的接著性改善功效之具有氫鍵結性官能基之 熱塑性樹脂。 「氫鍵結性官能基」係包括:醇性羥基、醯胺鍵、磺醯 基等。 「具有醇性羥基之熱塑性樹脂」係包括:聚乙烯基縮甲 -30- 200948844 醛或聚乙烯醇縮丁醛等之聚乙烯基縮醛樹脂、聚乙烯醇、苯 氧基樹脂;「具有醯胺鍵之熱塑性樹脂」係包括:聚醯胺、 聚醯亞胺、聚乙烯基吡咯啶酮;「具有磺醯基之熱塑性樹脂 」係包括:聚醚楓等之聚楓。聚醯胺、聚醯亞胺及聚颯係也 可在主鏈具有醚鍵、羰基等之官能基。聚醯胺係也可在醯胺 基之氮原子具有取代基。 特別是由於聚乙烯基縮甲醛與聚醚楓係具有優越的與環 氧樹脂之相溶性,且可在〔A〕與〔B〕之間、或〔A’〕與〔 Ο B’〕之間在確保適當的尺寸之相分離結構下進行調配而適合 使用。「聚乙烯基縮甲醛」之市售商品係包括:「DENKA FORMAL (註冊商標)」(電氣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Denki Kagaku Kogyo Kabushiki Kaisha)製造);「Vinylec (註冊 商標)」(Chisso Corporation製造)等。此外,「聚醚砸」 之市售商品係包括:「SUMIKAEXCEL(註冊商標)」PES 5200P 、「SUMIKAEXCEL(註冊商標)」PES 4700P、「SUMIKAEXCEL (註冊商標)」PES 3600P、「SUMIKAEXCEL (註冊商標) Ο 」PES 5003P (以上是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可溶於環氧樹脂且具有氫鍵結性官能基之熱塑性樹脂之 市售商品係包括:「聚乙烯基縮醛樹脂」係包括:DENKA BUTYRAL及「DENKA FORMAL (註冊商標)」(電氣化學 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Vinylec (註冊商標)」(Chisso Corporation製造);「苯氧基樹脂」係包括:「UCAR (註冊 商標)」PKHP ( Union Carbide Corp.製造);「聚醯胺樹脂 」係包括:「Macromelt (註冊商標)」(Henkel Hakusui
Corporation 製造)、「AMILAN (註冊商標)」CM4000 (東 -31- 200948844 麗股份有限公司(Toray Industries,Inc.)製造);「聚醯亞 胺」係包括:「ULTEM (註冊商標)」(General Electric Company製造)、「Matrimid (註冊商標)」5218(汽巴股 份有限公司(Ciba Specialty Chemicals Co·,Ltd.)製造); 「聚碾」係包括:「Victrex (註冊商標)」(三井化學股份 有限公司(Mitsui Chemicals,Inc.)製造)、「UDEL (註冊 商標)」(Union Carbide Corp·製造);「聚乙嫌基卩比略陡 酮」係包括·· 「Luviskol (註冊商標)」(BASF Japan Ltd. 〇 製造)等。 此外,由於丙烯酸系樹脂係與環氧樹脂之相溶性高,爲 控制黏彈性而適合使用。「丙烯酸系樹脂」之市售商品係包 括:「DIANAL (註冊商標)」BR系列(三菱嫘縈股份有限 公司(Mitsubishi Rayon Co.,Ltd.)製造);「Matsumoto Microsphere (註冊商標)」Μ,M100、M500(松本油脂製藥 股份有限公司(Matsumoto Yushi-Seiyaku Co.,Ltd.)製造) 等。 © 從使用性等的觀點來考慮,則「橡膠粒子」係較佳爲使 用交聯型橡膠粒子、及在交聯型橡膠粒子表面經接枝聚合異 種高分子所獲得之芯-殼橡膠粒子。 「交聯型橡膠粒子」之市售商品係可使用:由經羧基改 質之丁二烯-丙烯腈共聚合物之交聯物所構成之FX501P (日 本合成橡膠工業股份有限公司(JSR Corporation)製造); 由丙烯酸系橡膠微粒子所構成之CX-MN系列(日本觸媒股份 有限公司(Nippon Shokubai Co·,Ltd.)製造);YR-500 系列 (東都化成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等》 -32- 200948844 「芯-殼橡膠粒子」之市售商品係可使用‘·例如’由丁二 烯-甲基丙烯酸烷酯-苯乙烯共聚合物所構成之「Paral〇id (註 冊商標)」EXL-2655 (吳羽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Kureha Chemical Industry Co.,Ltd.)製造);由丙嫌酸酯-甲基丙嫌 酸酯共聚合物所構成之「STAPHYLOID(註冊商標)」AC-33 55 、TR-2122 (武田藥品工業股份有限公司(Takeda
Pharmaceutical Co.,Ltd.)製造);由丙嫌酸丁醋-甲基丙嫌 酸甲酯共聚合物所構成之「PARALOID(註冊商標)」EXL-261 1 〇 、EXL-33 87 (羅門哈斯公司(Rohm and Haas Co.)製造); 「Kane Ace (註冊商標)」MX 系列(Kaneka Corporation 製 造)等。 「熱塑性樹脂粒子」係可使用聚醯胺粒子或聚醯亞胺粒 子。「聚醯胺粒子」之市售商品係可使用:SP-500 (東麗股 份有限公司製造);「ORGASOL (註冊商標)」(Arkema Inc. 製造)等。 在本發明中,從爲使所獲得之樹脂硬化物之彈性模數與 〇 韌性之兩者並存的觀點來考慮,則橡膠粒子及熱塑性樹脂粒 子等之有機粒子,相對於100重量份之全部環氧樹脂,較佳 爲調配0.1至30重量份,更佳爲1至15重量份。 調製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係適合使用捏合機( kneader)、行星式混合機(planetary mixer)、三輥型輥及 雙螺桿擠壓機等。投入環氧樹脂成份並經捏合後,一面攪拌 一面提升環氧樹脂混合物溫度爲130至180°C之任意溫度,使 硬化劑與硬化觸媒以外的其他成份溶解或分散於環氧樹脂混 合物中。其之後,一面攪拌一面較佳爲降溫至i〇〇°c以下,最 -33- 200948844 佳爲降溫至80°C以下而添加硬化劑以及硬化觸媒,並進行捏 合、分散。該方法由於可獲得具有優越的保存穩定性之環氧 樹脂組成物而適合使用。 如上所述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係可用作爲:將其 硬化所獲得之環氧樹脂硬化物、以其爲基質之纖維強化複合 材料用預浸透物及其之硬化物、以及組合環氧樹脂硬化物與 強化纖維基材所構成之強化纖維複合材料等。 將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硬化所獲得之硬化物之較佳 〇 的實施形態,係可提供一種包含:至少具有富〔A〕相與富〔 B〕相、或富〔A’〕相與富〔B’〕相之相分離結構,且其之結 構周期爲〇.〇1至5//m之環氧樹脂硬化物。此外,將本發明 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加以硬化所獲得硬化物之其他之較佳的實 施形態,係可提供一種包含:至少具有富〔A’〕相與富〔B’ 〕相之相分離結構,且其之結構周期爲0.01至5/zm之環氧 樹脂硬化物。在如上所述者之中,如前已述由於具有此等相 分離結構,則可在關於先前不容易達成兩者並存的彈性模數 © 與韌性之兩方面,製得可發揮優越性質之環氧樹脂硬化物。 在將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用作爲預浸透物的基質樹 脂之情況時,從膠黏性或懸垂性等之可加工性的觀點來考慮 ,則較佳爲在80°C之黏度爲在0.1至200Pa· s,更佳爲在0.5 至100 Pa.s,進一步更佳爲在1至50 Pa. s之範圍。若在 8 0°C之黏度爲少於〇.1 Pa· s時,則有可能導致預浸透物之形 狀保持性不足夠而發生裂痕之情況,並且有可能導致發生許 多成型時之樹脂流紋(flow mark )、造成強化纖維含量不均 勻之情況。若在80°C之黏度爲超過200 Pa . s時,則有可能 -34- 200948844 導致在環氧樹脂組成物的薄膜化步驟發生擦痕、或在對於強 化纖維之含浸步驟發生未含浸部分之情況。 此外,特別是在使用於飛機一次結構材用預浸透物之情 形時,則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之最低黏度係較佳爲在 0.05至20 Pa. s,更佳爲在0.1至10 Pa· s之範圍。若最低 黏度爲少於〇.〇5 Pa· s時,則有可能導致預浸透物之形狀保 持性不足夠而發生裂痕之情況,並且有可能導致發生許多成 型時之樹脂流紋、造成強化纖維含量不均勻之情況。若最低 〇 黏度爲超過20 Pa· s時,則有可能導致在環氧樹脂組成物的 薄膜化步驟發生擦痕、或在對於強化纖維之含浸步驟發生未 含浸部分之情況。 在此所謂的「黏度」係意謂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 Rheometric RDA2 : Rheometric Scientific Co.製造),並使用 直徑爲40毫米之平行平板,在升溫速度2°C /min下單純升溫 ,並在頻率爲0.5 Hz、間隙爲1毫米條件下進行測定所獲得 之複合黏彈性模數(complex viscoelastic modulus) 。 Ο 欲由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製得硬化物之硬化溫度或 硬化時間係並無特殊的限制,可根據所調配的硬化劑或觸媒 、成本或生產性,或所獲得硬化物之力學特性、耐熱性、品 質等的觀點來適當地選擇。例如,在組合二氰二醯胺與DCMU 之硬化劑系統,則較佳爲在1 3 5。(:之溫度下歷時2小時將其硬 化’在使用二胺基二苯碾時,則較佳爲在18(TC之溫度下歷時 2小時將其硬化。 硬化物之「樹脂撓曲彈性模數」測定係使用以如下所述 方式所獲得之試樣及萬能試驗機(Universal Tester)( -35- 200948844 INSTRON公司製造),設定跨距之間的長度爲32毫米、十字 頭速率爲2·5毫米/分鐘,並根據JISK7171C 1994 )準則之三 點彎曲試驗(three-point bending test)進行測定,而以試樣 數n= 5之平均値作爲測定値。硬化物之樹脂撓曲彈性模數測 定試樣,係將未硬化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在真空中加以消泡後 ,在藉由厚度爲2毫米之「鐵氟龍(Teflon)(註冊商標)」 製間隔物設定成能獲得厚度爲2毫米的模具中,以特定之硬 化條件加以硬化以獲得無空隙之板狀硬化物,然後以金剛石 Ο 切刀切成爲寬度爲10毫米、長度爲60毫米所獲得。 此外,硬化物之「樹脂韌性」測定係使用以如下所述方 式所獲得之試樣及萬能試驗機(INSTRON公司製造),並根 據ASTM D5045 ( 1999 )準則進行測定,而以試樣數n = 5之 平均値作爲測定値。硬化物之樹脂韌性測定試樣,係將未硬 化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在真空中加以消泡後,在藉由厚度爲6 毫米之「鐵氟龍(註冊商標)」製間隔物設定成能獲得厚度 爲6毫米的模具中,以特定之硬化條件加以硬化以獲得無空 © 隙之板狀硬化物,然後以金剛石切刀切成爲寬度爲12.7毫米 、長度爲150毫米,並由寬度方向之一端導入5至7毫米之 預設龜裂來製造。對於試驗片導入初期的預設龜裂係藉由將 冷卻至液態氮溫度的剌刀刃放在試驗片上而以錘敲擊剃刀來 達成。 使用於本發明之強化纖維係並無特殊的限制,可使用玻 璃纖維、碳纖維、芳香族聚醯胺纖維、硼纖維、氧化鋁纖維 、碳化矽纖維等。或也可混合使用兩種以上之此等纖維。在 其中,較佳爲使用可獲得輕量且高剛性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36- 200948844 之碳纖維。其中,較佳爲拉伸彈性模數(tensile elastic modulus )爲100至900 GPa之碳纖維,更佳爲200至800 GPa之碳 纖維。 若將此等高彈性模數之碳纖維與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 物組合時,則具有可特別顯著地顯現本發明功效的傾向。 強化纖維之形態係並無特殊的限制,例如可使用朝單一 方向拉齊之長纖維、絲束、織物、蓆墊、針織物、編織帶、 切斷成長度爲小於10毫米之短纖維等。其中,所謂的「長纖 〇 維」係意謂大體上爲ίο毫米以上之連續的單纖維或纖維束。 此外,所謂的「短纖維」係意謂切斷成長度爲小於10毫米之 纖維束。此外,在特別要求比強度、比彈性模數爲高的用途 上,係以朝單一方向拉齊強化纖維束之配列爲最適當,但是 本發明也適合使用性較容易的布帛(織物)狀之配列。 本發明之預浸透物係將如上所述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 物含浸於纖維基材所獲得。含浸之方法係包括:將環氧樹脂 組成物溶解於甲基乙基酮、甲醇等之溶劑加以低黏度化後進 ο 行含浸之「濕式法」,及以經加熱而低黏度化後進行含浸之 「熱熔法(乾式法)」等。 「濕式法」係將強化纖維浸透於環氧樹脂組成物溶液後 ,拉上,並使用烘箱等來蒸發溶劑之方法,而「熱熔法」係 將經加熱低黏度化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直接含浸於強化纖維之 方法,或預先製造一旦將環氧樹脂組成物塗布於離型紙等之 上的膜,接著由強化纖維兩側或單側叠上該薄膜,而經加熱 加壓使樹脂含浸於強化纖維之方法。若根據熱熔法時,則由 於實質上毫無殘留於預浸透物中之溶劑,因此爲較佳。 -37- 200948844 預浸透物係較佳爲每單位面積之強化纖維量爲70至200 g/m2。若此等強化纖維之量爲少於7〇 g/m2,在成型纖維強化 複合材料時,則有爲獲得特定之厚度而必須增加積層片數, 使得作業趨向於繁雜之情況。在另一方面,若強化纖維量爲 超過200 g/m2時,則有預浸透物之懸垂性將惡化的傾向。此 外’纖維重量含率較佳爲在60至90重量%,通常爲在65至 85重量%之範圍來使用。若纖維重量含率爲少於60重量%時 ’則由於樹脂的比率太多,以致無法獲得具有優越的比強度 〇 與比彈性模數的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優點,或在成型纖維強 化複合材料時,則有可能導致在硬化時之發熱量太高之情況 。此外’若纖維重量含率爲超過90重量%時,則有發生樹脂 含浸不良,使得所獲得之複合材料將成爲多空隙者的顧慮。 本發明之複合材料係藉由將預浸透物加以賦型及/或積 層後’一面對於賦型物及/或積層物施加壓力、一面將樹脂加 以加熱硬化之方法等來製造。 其中,賦予熱及壓力之方法係可適當地使用加壓成型法 ❹ 、高壓釜成型法、真空袋成型法、包帶法、內壓成型法等。 「闻壓爸成型法(autoclave molding method)」係一種 在特定形狀之工具版積層預浸透物,然後以真空袋薄膜覆蓋 ,一面積層物內除氣、一面加壓、加熱以將其硬化之方法, 其係可精密地控制纖維配向,且由於空隙之發生少而具有優 越的力學特性,因此可獲得高品質成型物。 「包帶法(wrapping tape method )」係一種在心軸( mandrel)等之芯具捲繞預浸透物,以成型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製之管狀物之方法,此方法係在製造高爾夫球桿、釣竿等之 -38- 200948844 棒狀物時可採取之方法。更具體言之,係在心軸捲繞預浸透 物,並爲預浸透物之固定及賦予壓力而在預浸透物外側捲繞 由熱塑性薄膜所構成之包帶(wrapping tape),然後在烘箱 中將樹脂加以加熱硬化後,拔出芯具以獲得管狀物之方法。 此外,「內壓成型法」係一種在金屬模具中放置經在熱 塑性樹脂製之管子等之內壓賦予物捲繞預浸透物所獲得之預 塑坯(preform ),接著對於內壓賦予物導入高壓氣體以賦予 壓力同時加熱金屬模具來成型之方法。本方法係適合使用於 〇 成型例如高爾夫球桿、槳葉、網球或羽毛球等之球拍的複雜 形狀物時。 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之硬化物用作爲基質樹脂的纖 維強化複合材料,係適合使用於體育運動用途、一般產業用 途及航太用途。更具體言之,在「體育運動用途」方面係適 合使用於高爾夫球桿、釣竿、網球或羽毛球之球拍用途;曲 棍球等之球桿用途;及滑雪板用途。在「一般產業用途」係 適合使用於汽車、船舶及鐵路車輛等之移動物之結構材、驅 ® 動軸、鋼板彈簧、風力機、壓力容器、飛輪、製紙用輥、屋 頂材料、電纜、及修補補強材料等。在「航太用途」係適合 使用於主翼、尾翼及地板樑等之飛機一次結構材用途;襟翼 、補助翼、發動機罩、整流片及內部裝飾材料等之二次結構 材用途;火箭發動機及人造衛星結構材用途等。 將本發明之預浸透物硬化成管狀所構成之纖維強化複合 材料製管狀物係適合使用於高爾夫球桿、釣竿等。 《實施例》 在下文中’則以實施例更詳細地說明本發明。各種物性 -39- 200948844 之測定係根據如下所述之方法。另外,除非另有說明外,此 等物性係在溫度爲23 °C、相對濕度爲50%之環境下測定。 (1) 環氧樹脂組成物之調製 在捏合機中加入預定量之除了硬化劑及硬化促進劑以外 之成份,一面捏合、一面升溫至160°C,在160°C進行捏合歷 時1小時,以獲得透明的黏稠液。一面捏合、一面降溫至80 t後,添加入預定量之硬化劑及硬化促進劑,並進行捏合以 獲得環氧樹脂組成物。各實施例、比較例中之原料混合比係 〇 如表1-1、表1-2、表2-1及表2-2所示。此外,在所獲得環 氧樹脂組成物中之〔A〕、〔B〕、〔C〕、「〇」及〔£〕、 以及〔A’〕、〔B’〕、〔C’〕、〔D’〕及〔E’〕之含量也係 如表1-1、表1-2、表2-1及表2-2所示。在各表中,EEW係 代表環氧當量,官能基數係表示平均環氧基數,Μη係代表數 量平均分子量,SP係代表溶解度參數。 爲調製各環氧樹脂組成物所使用的各原料之環氧當量、 平均環氧基數等係如下所示。 〇 w <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 •雙酚F型環氧樹脂(「EPICLON(註冊商標)」Epc830 、環氧當量:170、二官能、大日本油墨股份有限公 司製造)。 • 雙酚A型環氧樹脂(「jER (註冊商標)」828、環 氧當量:189、二官能、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 •雙酚A型環氧樹脂(「jER (註冊商標)」834、環 氧當量:25 0、二官能、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司 -40- 200948844 製造)。 • 雙酚F型環氧樹脂(「Epotohto(註冊商標)」YDF2001 、環氧當量:475、二官能、東都化成股份有限公司 製造)。 • 雙酚F型環氧樹脂(「jER (註冊商標)」4004P、 環氧當量:880、二官能、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 司製造)。 • 雙酚A型環氧樹脂(「jER (註冊商標)」1007、環 〇 氧當量:1,975、二官能、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 司製造)。 • 雙酚F型環氧樹脂(「jER (註冊商標)」400 7P、 環氧當量:2,2 70、二官能、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 公司製造)。 • 雙酚A型環氧樹脂(「jER (註冊商標)」1009、環 氧當量:2,850、二官能、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限公 司製造)。 〇 <其他之環氧樹脂> • 三縮水甘油基-間-胺基苯酚(「SUMIEPOXY (註冊 商標)」ELM 120、環氧當量:118、三官能、住友 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 三縮水甘油基-對-胺基苯酚(「Araldite (註冊商標 )」MY0510、環氧當量:101、三官能、Huntsman Advanced Materials Co.,Ltd.製造)。 • 四縮水甘油基二胺基二苯甲烷(「SUMIEPOXY (註 冊商標)」ELM 434、環氧當量:120、四官能、住 41 - 200948844 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 TEPIC改質品(環氧當量:349、2.6官能) 將100重量份之TEPIC-P(異三聚氰酸三縮水甘油酯 、環氧當量:106、三官能、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Nissan Chemicals Industries,Ltd.)製造)溶解於 3,000重量份之甲苯中,並加入16重量份之丙酸酐 ,在120°C攪拌,使其完全反應後,移除甲苯所獲得 〇 © · 苯酚酚醛清漆型環氧樹脂(「jER (註冊商標)」154 、環氧當量:178、6.5官能、日本環氧樹脂股份有 限公司製造)。 • 三苯酚甲烷型環氧樹脂(TMH5 74、環氧當量:214 、三官能、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 異三聚氰酸三縮水甘油酯(TEPIC-P、環氧當量:106 、三官能、日產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硬化劑> Ο · 二氰二醯胺(硬化劑、DICY-7、日本環氧樹脂股份 有限公司製造)。
• 4,4 ’-DDS (硬化劑、4,4 ’-二胺基二苯楓、Sumicure-S 、住友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 3,3’-DDS (硬化劑、3,3’-二胺基二苯碾、三井精細 化學股份有限公司(Mitsui Fine Chemicals,Inc.)製 造))。 <其他之成份> • 「Vinylec (註冊商標)」K(聚乙烯基縮甲醛、Chisso •42- 200948844
Corporation 製造)。 • DCMU 99 ( 3- ( 3,4-二氯苯基)-1,1-二甲基脲、硬化 促進劑、保土谷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 PES(聚醚碾「SUMIKLAEXCEL(註冊商標)」PES 5003P (住友化學股份有限公司製造)。 (2) 分子量測定 將環氧樹脂以 0.1 mg/ml濃度溶解於THF,使用 HLC-8220GPC (東曹達股份有限公司(TOSCH Corporation) 〇 製造),偵測器係使用UV-8000 ( 254 nm),並使用聚苯乙 烯標準試樣來實施相對分子量測定。管柱係使用TSK-G4 000H (東曹達股份有限公司製造),而以1.0 ml/min之流速、在 40°C溫度進行測定。由面積比計算出所含有的環氧樹脂分子 量之重量比。 (3) 各環氧樹脂原料之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計算 假設各環氧樹脂原料之硬化物時之結構單元,根據在「 Polym.Eng.Sci.」第 14 冊、第 2 期、第 147 至 154 頁(1974 〇 年)所揭述之Fedors之方法,由分子結構計算出SP値。其 之單位係使用(cal/cm3) 1/2。 (4) 環氧樹脂組成物之黏度測定 環氧樹脂組成物之黏度係使用動態黏彈性測定裝置( Rhe om etr i c RD A2 : Rheo m etr ic S c i enti f i c C 〇 .製造),並使用 直徑爲40毫米之平行平板,在2°C /min升溫速度下單純升溫 ,而在頻率爲0.5 Hz、間隙爲1毫米條件下進行測定,以測 定複合黏彈性模數之最低値。 (5) 環氧樹脂硬化物之撓曲彈性模數(flexural elastic -43- 200948844 modulus ) 將未硬化之樹脂組成物在真空中加以消泡後,在藉由厚 度爲2毫米之鐵氟龍(註冊商標)製間隔物設定成爲厚度爲2 毫米之模具中,除非另有說明外,則在135°C溫度下歷時2 小時將其硬化,以獲得厚度爲2毫米之樹脂硬化物。由樹脂 硬化物切出寬度爲10毫米、長度爲60毫米之試驗片,使用 INSTRON萬能試驗機(INSTRON公司製造),設定跨距之間 的長度爲32毫米、十字頭速率爲2.5毫米/分鐘,並根據JIS Ο K71 71 ( 1994 )準則進行三點彎曲試驗,以獲得撓曲彈性模數 。設定試樣數n=5,而以其之平均値進行比較。 (6) 環氧樹脂硬化物之靱性(KIC )之測定 將未硬化之樹脂組成物在真空中加以消泡後,在藉由厚 度爲6毫米之鐵氟龍(註冊商標)製間隔物設定成爲厚度爲6 毫米之模具中,除非另有說明外,則在135 °C溫度下歷時2 小時將其硬化,以獲得厚度爲6毫米之樹脂硬化物。將該樹 脂硬化物切成12.7x150毫米以獲得試驗片。使用INSTRON Ο 萬能試驗機(INSTRON公司製造),並根據ASTM D504 5 ( 1 9 99 )準則進行試驗片之加工實驗。對於試驗片導入初期預 設龜裂係藉由將冷卻至液態氮溫度的剌刀刃抵接於試驗片而 以錘敲擊剃刀所達成。在此所謂的「樹脂硬化物之韌性」係 意謂變形模式1 (開口型)之臨界應力強度。 (7) 結構周期之測定 將如第(6 )項所獲得之樹脂硬化物染色後,加以薄切片 化,並使用透射型電子顯微鏡(TEM)以下列條件攝影得透 射電子像。染色劑係以在形態學上會染上足夠的對比之方式 -44- 200948844 ,根據樹脂組成分別使用OS〇4與Ru〇4。 • 裝置:H-7100透射型電子顯微鏡(日立製作所股份 有限公司(Hitachi,Ltd.)製造)
• 加速電壓:1 〇〇 kV • 倍率:1 0,000倍 藉此觀察富〔A〕相與富〔B〕相之結構周期。由於硬化 物之相分離結構係因〔A〕與〔B〕之種類或比率而形成兩相 連續結構或海島結構,就各自以如下所述之方式進行測定。 Ο 在表1-1至表2-2之各表中,樹脂硬化物之相結構周期係如相 結構尺寸(μ m)欄所示。 在「兩相連續結構」之情況時,則在顯微鏡照片上導入 特定長度的直線,抽出該直線與相界面之交點,測定相鄰接 的交點之間的距離,而以此等之數量平均値作爲結構周期。 所謂的「此等之特定長度」係以顯微鏡照片爲基準,並以如 下所述之方式所設定者。若結構周期可預估爲0.0 lym等級 (0.01//111以上、小於0.14111)時,則以20,000倍之倍率攝 Ο 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條之20毫米之長度(在試 樣上,則爲Ιμιη之長度);相同地,若相分離結構周期可預 估爲0.1 // m等級(0.1 // m以上、小於1 # m)時,則以2,000 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條之20毫米之 長度(在試樣上,則爲l〇/zm之長度):若相分離結構周期 可預估爲lym等級(1/zm以上、小於10/zm)時,則以200 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條之20毫米之 長度(在試樣上,則爲100从m之長度)。若經測定所獲得之 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出乎意料的等級時,則以相對應於該等級 -45- 200948844 之倍率再度測定相對應的長度,並加以採用。 若爲「海島結構」之情況時,則以於特定區域內之島相 與島相之距離的數量平均値作爲結構周期。若島相爲橢圓形 、不定形、或呈二層以上之圓或橢圓時,則使用島相與島相 之最短距離。所謂的「此等之特定區域」係以顯微鏡照片爲 基準,而以如上所述之方式所設定。若相分離結構周期距離 係可預估爲0.01 # m等級(0.01 /z m以上、小於0.1 /z m)時 ,則以20,0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 Ο 處之4毫米見方之區域(在試樣上,則爲0.2//m見方之區域 );相同地,若相分離結構周期距離係可預估爲〇.l/zm等級 (0·1 M m以上、小於1 /z m)時,則以2,000倍之倍率攝影照 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處之4毫米見方之區域(在試 樣上,則爲2/zm見方之區域);若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可預估 爲1 y m等級(1 m以上、小於10 β m )時,則以200倍之 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處之4毫米見方之 區域(在試樣上,則爲20 y m見方之區域)。若經測定所獲 〇 得之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出乎意料的等級時,則以相對應於該 等級之倍率再度測定相對應的區域,並加以採用。 此外,若爲海島結構之情況時,則測定存在於特定區域 內的全部島相的長徑,並計算得此等之數量平均値,以作爲 島相之徑。若島相爲橢圓形、不定形、或呈二層以上之圓或 橢圓時,則使用最外層之圓的直徑或橢圓的長徑。所謂的「 此等之特定區域」係以顯微鏡照片爲基準,而以如下所述之 方式所設定。若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可預估爲0.01私m等級( 0.01# m以上、小於0.1 μ m)時,則以20,000倍之倍率攝影 -46- 200948844 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處之4毫米見方之區域(在 試樣上,則爲0.2 # m見方之區域);相同地,若相分離結構 周期係可預估爲等級(0.1//m以上、小於1/^m)時 ,則以2,0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選出三處 之4毫米見方之區域(在試樣上,則爲2//m見方之區域); 若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可預估爲1/zm等級(1/zm以上、小於 10/zm)時,則以200倍之倍率攝影照片,並在照片上無規地 選出三處之4毫米見方之區域(在試樣上,則爲20 見方 〇 之區域)。若經測定所獲得之相分離結構周期係出乎意料的 等級時,則以相對應於該等級之倍率再度測定相對應的區域 ,並加以採用。 (8) 複合材料製管狀物之恰貝式衝撃試驗(Charpy impact test) 就實施例1至1 3、及比較例1至1 2,以下列順序進行試 驗。 <預浸透物之製造> ® 使用逆向輥塗布機在離型紙上塗布根據如第(1)項所製 造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以製造樹脂薄膜。其次,在朝單一方 向排列成薄片狀的碳纖維「TORAYCA (註冊商標)」 T800HB-12K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拉伸彈性模數:294 GPa、拉伸強度:5,490 MPa)上,由碳纖維之兩面疊上兩片 樹脂薄膜,並加熱加壓以使樹脂組成物含浸,以製造每單位 面積之碳纖維重量爲125 g/m2、纖維重量含率爲75%之使用 T80 0HB的單一方向預浸透物。
並且,除了補強纖維係使用碳纖維TORAYCA M40SC-12K -47- 200948844 (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拉伸彈性模數:380 GPa、拉伸強 度:4,900 MPa)以外,其餘則以相同的方式製造每單位面積
之碳纖維重量爲125 g/m2、纖維重量含率爲75%之使用M40SC 的單一方向預浸透物。 <恰貝式衝撃試驗用複合材料製管狀物之製造> 以如下所述(a)至(e)之操作’將使用M40SC的單一 方向預浸透物,以能使其之纖維方向對於圓筒軸方向成45° 及-4 5°之方式交替積層各3層,且將使用T8 0 0H的單一方向 〇 預浸透物,以能使其之纖維方向對於圓筒軸方向成平行之方 式積層3層,以製造內徑爲6.3毫米之複合材料製管狀物。心 軸係使用直徑爲6.3毫米、長度爲1,000毫米之不銹鋼製圓棒 〇 (a) 由根據如(8)所製造之使用M40SC的單一方向預浸 透物切出兩片縱向爲68毫米X橫向爲8 00毫米之長方 形形狀(以能使纖維軸方向對於長邊方向成45度之方 式)。以能使該兩片預浸透物之纖維方向成互相交叉 ® 之方式,且朝短邊方向而錯開16毫米(心軸之半周份 )貼在一起。 (b) 以使在藉由離型處理的心軸上所貼合在一起的預浸透 物之長方形形狀的長邊,能與心軸軸方向成爲相同方 向之方式纏繞心軸。 (c) 在其之上,將根據如(8)所製造之使用T8 00HB的單 一方向預浸透物切出成縱向爲80毫米X橫向爲800毫 米之長方形形狀(長邊方向係成爲纖維軸方向)者 ’以能使其之纖維方向與心軸之軸方向相同的方式 -48 - 200948844 纏繞於心軸。 (d) 並且,由其之上纏繞包帶(耐熱性薄膜帶)以覆蓋纏 繞物,而在硬化爐中,除非另有說明外,則在1 30°C下 加熱成型歷時90分鐘。另外,包帶係寬度爲15毫米 、張力爲3.0公斤、纏繞節距(纏繞時之錯開量)爲 1.0毫米,且將其包覆兩層。 (e) 然後,拔取心軸、移除包帶以獲得複合材料製管狀物 〇 〇 <複合材料製管狀物之恰貝式衝撃試驗> 將藉由如上所述所獲得之恰貝式衝撃試驗用複合材料製 管狀物切斷成爲60毫米之長度,以製造內徑爲6.3毫米、長 度爲60毫米之試驗片。以29.4N · m之法碼量由管狀物側面 施加衝撃來進行恰貝式衝撃試驗。根據揚起角以下式計算衝 撃之吸收能: E = WR [ ( cosyS -cosa ) - ( cosa 5-cosa ) ( a + β ) / (a + a 5 ) 3 o E : 吸收能量(J ); WR: 衝擊錘旋轉軸之轉動力矩(N · m); a : 衝擊錘之舉起角度(°); a’: 衝擊錘由舉起角a打空時之揚起角(°); β .. 試驗片斷裂後之衝擊錘揚起角(°)。 另外,對於試驗片並未加工形成缺口( notch)。以測定 數n=5進行,並以平均値比較。 (9)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衝撃後壓縮強度與在濕熱環境下 之有孔板壓縮強度試驗 -49- 200948844 就實施例7、10至13、及比較例9至12以如下所述順序 進行試驗。 <預浸透物之製造> 使用刀式塗布機在離型紙上塗布根據如(1)所製造之環 氧樹脂組成物,以製造樹脂薄膜。其次,在朝單一方向配列 成薄片狀之東麗股份有限公司製造、碳纖維「TORAYCA (註 冊商標)」T800G-24K-3 1E (纖維數爲24,000支、拉伸強度 爲5.9 GPa、拉伸彈性模數爲290 GPa、拉伸伸度爲2.0%), 〇 由樹脂薄膜之兩面疊上兩片碳纖維,並加熱加壓以含浸樹脂 ,以製造碳纖維之單位面積重量爲190 g/m2、基質樹脂重量 分率爲35.5%之單一方向預浸透物。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製造與衝撃後壓縮強度> 將藉由如(8)所製造之單一方向預浸透物,以(+45°/0° /-45790°) 3s構成,加以擬似等方向性地積層成24層,然後 在180 °C之溫度的高壓釜中歷時2小時,在0.59 MPa之壓力 下以1.5°C/分鐘之升溫速度成型以製造積層物。由該積層物 Ο 切出縱向爲150毫米X橫向爲100毫米之試樣,並根據SACMA SRM 2R-94之準則對於試樣中心部施加6.7 J/mm之落錘衝撃 ,以測定衝撃後壓縮強度。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之製造與在濕熱環境下之有孔板壓縮強 度> 將藉由如(8)所製造之單一方向預浸透物,以(+45°/0° /-45V90°) 2s構成,加以擬似等方向性地積層成16層,然後 在180°C之溫度的高壓釜中歷時2小時,在0.5 9 MPa之壓力 下以1.5°C/分鐘之升溫速度成型以製造積層物。由該積層物 -50- 200948844 切出縱向爲3 05毫米χ橫向爲2 5.4毫米之試樣,在中央部沖孔 出直徑爲6.35毫米之孔以加工有孔板。在72°C之溫度的熱水 中浸透該有孔板歷時2週,並根據SACMA SRM 3R-94之準則 在82°C的溫度之大氣下測定壓縮強度。 在表1-1至表2-2係匯總展示藉由如上所述方法之各實施 例、比較例所製造之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透物及纖維強化 複合材料管狀物,並測定其等之特性所獲得之結果。另外, 使用於本實施例及比較例之各雙酚型環氧樹脂係預先個別實 〇 施分子量測定,並且,對於實施例1至6、8、9、及比較例1 至8係預先獲得分子量爲500至1,200者之含量與分子量爲 1,500以上者之含量後決定各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之 混合量爲能符合本發明之分子量的比率;而對於實施例7、10 至13、及比較例9至12則預先獲得分子量爲3 00至1,200者 之含量與分子量爲1,5 00至5,000者之含量後決定各二縮水甘 油基醚型環氧樹脂之混合量爲能符合各本發明之分子量的比 率。此外,對於實施例7、10至13、及比較例9至12係將測 〇 定(5)樹脂硬化物之撓曲彈性模數、(6)樹脂硬化物之韌 性(KIC)時的環氧樹脂組成物或預浸透物之硬化溫度從135 °C變更爲180°C。 〔實施例1〕 如表1-1所示,在使用〔A〕爲主成份之jERl 007,使用 ELM 120作爲〔B〕,使用〔C〕爲主成份之jER8 3 4之情況時 ,則具有微細的相分離結構周期,且管狀物之力學特性良好 〔實施例2〕 -51- 200948844 除了取代jER1007而使用jER1009 (〔A〕爲主成份), 並使用如表1-1所示之混合比率,且設定〔A〕爲規定範圍之 上限附近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 性樹脂組成物。與實施例1相比較,其係雖然樹脂彈性模數 稍微降低的結果,管狀物之力學特性也稍微降低,但是其係 屬於並無問題之水準。 〔實施例3〕 除了追加jERl 54作爲其他之環氧樹脂,並使用如表1-1 〇 所示之混合比率,且設定〔E〕爲規定範圍之上限附近以外, 其餘則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與實施例2相比較,其係樹脂彈性模數雖然提高,但是韌性 降低的結果,管狀物之力學特性也爲在相同水準。 〔實施例4〕 除了取代jER1007而使用jER4 004P (〔 A〕爲主成份) 、取代jER834而使用YDF2001 (〔C〕爲主成份),並使用 如表1-1所示之混合比率,且設定〔C〕爲規定範圍之下限以 〇 v 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物。與實施例1相比較,由於相分離結構周期變成大者,管 狀物之力學特性稍微降低,但是其係屬於並無問題之水準。 〔實施例5〕 除了將一部分之ELM 120取代爲YDF200 1,並使用如表 所示之混合比率,且設定〔C〕爲規定範圍之上限附近以 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性樹脂組成 物。與實施例3相比較,其係具有極其微細的相分離結構周 期,且管狀物之力學特性也大幅度地提高。 -52- 200948844 〔實施例6〕 除了取代』£114 004?而使用』£114 007?、〔8〕使用£1^434 、使用jER828作爲其他之成份,並使用如表卜丨所示之混合 比率’且設定〔A〕與〔B〕的SP値之差爲1.9之規定範圍的 下限附近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4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 性樹脂組成物》與實施例5相比較,其係樹脂彈性模數降低 ’且管狀物之力學特性稍微降低,但是其係屬於足夠之水準 〇 〔實施例7〕
除了取代DICY-7而使用4,4’-DDS作爲〔D〕、刪除DCMU 99’並使用如表1所示之混合比率,同時在測定(3)樹脂硬 化物之撓曲彈性模數、(4 )樹脂硬化物之韌性(KIC ),在 製造(7)恰貝式衝撃試驗用複合材料製管狀物等時的環氧樹 脂或預浸透物之硬化溫度變更爲1 80°C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 例5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與實施例5相比 較,由於變成大的相分離結構周期且樹脂韌性也降低,管狀 〇 物之力學特性降低,但是其係屬於並無問題之水準。此外, 關於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之力學特性,對於飛機一次結構 材而言,重要的衝撃後壓縮強度係顯現非常高的値,在濕熱 環境下有孔板壓縮強度也爲屬於並無問題之水準。 〔實施例8〕 如表1-2所示,使用TEPIC改質品作爲〔B〕、使用DICY-7 作爲〔D〕、且設定〔A〕與〔B〕的SP値之差爲如5.3之高 —些的結果,雖然相分離結構係變成大一些的4/zm,但是管 狀物之力學特性卻爲屬於可允許之水準。 -53- 200948844 〔實施例9〕 經將〔A〕、〔B〕、〔C〕之含量等設定於最佳範圍結 果,可獲得微細的相分離結構,韌性則爲非常高的1.8,且管 狀物之力學特性係屬於極其良好。 〔實施例1 〇〕 將硬化劑變更爲3,3’-DDS、且組合jER828與jERi〇〇7 作爲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結果,相分離結構雖然變成 稍微大一些的3#m,但是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之力學特性 〇 係皆爲屬於比較良好。 〔實施例11〕 經將實施例10之jER1007取代爲jER4004P結果,則可 獲得適當的相分離結構,且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之力學特 性係屬於良好。 〔實施例1 2〕 將硬化劑變更爲3,3’-DDS,且設定〔A’〕、〔B’〕之含 量爲下限、〔C’〕之含量爲上限附近的結果,則變成非常微 Ο 細的相分離結構,韌性爲可允許之水準的1.1,且纖維強化複 合材料平板之力學特性也爲屬於並無問題之水準。 〔實施例1 3〕 將硬化劑變更爲3,3’-DDS,且設定〔A’〕、〔B’〕、〔 C’〕之含量等爲最佳範圍結果,則可獲得微細的相分離結構 ’韌性爲非常高的1.4,且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之力學特性 係屬於極其良好。 〔比較例1〕 如表2-1所示,除了僅使用100重量份之〔B〕的ELM 120 -54- 200948844 作爲環氧樹脂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相同的方式調製熱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樹脂硬化物係未發生相分離而成爲均勻 者,樹脂彈性模數雖然爲極高,但是樹脂韌性降低的結果, 管狀物之力學特性大幅度地降低而變得不足夠。 〔比較例2〕 除了不使用〔C〕爲主成份之環氧樹脂,及變更〔A〕、 〔B〕之含率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 化性樹脂組成物。相分離結構周期變得粗大,使得樹脂韌性 〇 大幅度地降低的結果,管狀物之力學特性大幅度地降低而變 成不足夠。 〔比較例3〕 除了:jER8 3 4變更爲50重量份、jER 1009與ELM 120皆 爲25重量份、設定〔C〕爲超過規定範圍之範圍以外,其餘 則以與實施例2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樹脂 硬化物係未發生相分離而變成均勻者,使得樹脂韌性大幅度 地降低的結果,管狀物之力學特性大幅度地降低而變得不足 〇 夠。 〔比較例4〕 除了 jER 1009變更爲10重量份、ELM 120爲70重量份 、設定〔B〕爲超過規定範圍之範圍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 2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樹脂硬化物係未發生 相分離而變成均勻者,使得樹脂韌性大幅度地降低的結果, 管狀物之力學特性大幅度地降低而變得不足夠。 〔比較例5〕 除了取代未混合ELM 120而混合40重量份之jER 828、 -55- 200948844 設定〔B〕爲低於規定範圍之範圍以外,其餘則以與實施例1 相同的方式調製熱硬化性樹脂組成物。結果,樹脂硬化物係 未發生相分離而變成均勻者,使得樹脂彈性模數與樹脂韌性 降低、管狀物之力學特性變成不足夠。 〔比較例6〕 如表2-2所示,在〔A〕係使用jER4004P之情況時,經 取代〔B〕而使用SP値之差爲1.0之低於屬規定範圍下限的 1.5之TMH5 74結果,樹脂硬化物係未發生相分離而變成均勻 〇 者,使得樹脂韌性大幅度地降低、管狀物之力學特性變成不 足夠。 〔比較例7〕 藉由組合jER828與jER4004P作爲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 氧樹脂、設定〔C〕爲低於規定範圍之範圍的結果,樹脂硬化 物係未發生相分離而變成均勻者,使得樹脂彈性模數與樹脂 韌性大幅度地降低、管狀物之力學特性變成不足夠。 〔比較例8〕 Ο 藉由組合jER828與jER1009作爲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樹脂、設定〔C〕爲4重量份之適當範圍外的結果,樹脂硬化 物係未發生相分離而變成均勻者,使得樹脂彈性模數與樹脂 韌性大幅度地降低、管狀物之力學特性變成不足夠。 〔比較例9〕 在硬化劑爲3,3’-DDS,且〔A〕使用jER4004P之情況時 ,取代〔B〕而使用SP値之差爲8.3之超過屬規定範圍上限 的6.5之TEPIC-P的結果,相分離結構周期係變得粗大,使 得樹脂韌性降低、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之衝撃後壓縮強度 -56- 200948844 完全變成不足夠者。 〔比較例1 〇〕 藉由取代實施例10之jER1007爲〗ER 1009的結果’樹脂 硬化物係未發生相分離而變成均勻者,使得樹脂韌性大幅度 地降低、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之衝撃後壓縮強度完全變成 不足夠。 〔比較例11〕 除了未混合聚醚楓以外,其餘則以與專利文獻1之實施 Ο 例1相同的樹脂組成來調製樹脂組成物的結果’樹脂硬化物 係未發生相分離而變成均勻者,使得樹脂韌性大幅度地降低 、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之衝撃後壓縮強度完全變成不足夠 〇 〔比較例1 2〕 藉由使用與專利文獻1之實施例1相同的樹脂組成來調 製樹脂組成物的結果,由於最低黏度係大幅度地超過適當範 圍,且在成型物內部發生許多空隙,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平板 ® 之衝撃後壓縮強度、濕熱環境下之有孔板壓縮強度皆變成不 足夠。 -57- 200948844 表1-1
環氧樹脂 組成物 之原料 EEW 官 能 基 數 Μη SP 實 施 例 1 實 施 例 2 實 施 例 3 實 施 例 4 實 施 例 5 實 施 例 6 實 施 例 7 二縮水甘 油基醚型 環氧樹脂 Epc830 170 2 340 13.5 jER828 189 2 378 12.8 10 jER834 250 2 500 12.7 20 20 20 YDF2001 475 2 950 13.2 10 30 25 30 jER4004P 880 2 1760 13.0 40 40 40 jER1007 1975 2 3950 12.2 40 jER4007P 2270 2 4540 13.0 30 jER1009 2850 2 5700 12.2 60 30 其他之環 氧樹脂 ELM 120 118 3 354 15.3 40 20 40 50 30 30 MY0510 101 3 303 15.3 ELM 434 120 4 480 14.9 35 TEPIC 改質品 349 2.6 907 18.3 jER154 178 6.5 1157 10 ΊΓΜΗ574 214 3 642 14.0 TEPIC-P 106 3 318 21.3 卬〕或〔 D’〕硬化 劑 DICY-7 5 5 5 5 5 5 4,4’-DDS 30 3,3、DDS 其他之成 份 Vinylec K 3 3 3 3 3 3 3 PES DCMU 99 3 3 3 3 3 3 〔A〕與〔B〕的SP値之差、或〔A’〕與〔B’〕的 SP値之差 3.1 3.1 3.1 2.3 2.3 1.9 2.3 〔A〕含量(重量份) 35 55 25 35 32 33 32 〔A’〕含量(m*份) 26 19 9 30 28 24 28 〔B〕(〔B,〕)含量(重量份) 40 20 40 50 30 35 30 〔C〕含量(麵分) 18 20 20 15 35 27 35 〔C’〕含量(》»份) 23 24 25 15 36 32 37 ⑻含量(重量份) 7 5 15 0 3 5 3 〔E,〕钱(»»份) 11 37 26 5 6 9 5 環氧樹脂鞋 1成物之最娜度(Pa. s) - - - - - 0.82 硬化物特 性 撓曲彈性模數(GPa) 4.2 4.0 4.5 4.8 4.6 4.5 4.5 靱性(GPa . m0 5) 1.4 1.6 1.5 1.3 1.8 1.5 1.5 相結構尺寸(/m) 0.3 0.5 0.4 1.5 0.1 0.2 1.2 島相之徑Um) 0.1 0.4 0.1 0.4 - 0.08 0.3 複合材料 特性 恰貝式衝擊試驗値(J) 11.9 11.4 11.3 11.5 12.9 12.2 11.3 衝擊強度(MPa) - • - - - - 254 濕熱環境下有孔麵縮強度(MPa) - - - - • - 251 -58- 200948844 表卜2
環氧樹脂 組成物 之原料 EEW 官 能 基 數 Μη SP 實 施 例 8 實 施 例 9 實 施 例 10 實 施 例 11 實 施 例 12 實 施 例 13 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 氧樹脂 Epc830 170 2 340 13.5 jER828 189 2 378 12.8 30 30 jER834 250 2 500 12.7 20 40 YDF2001 475 2 950 13.2 30 30 jER4004P 880 2 1760 13.0 40 30 jER1007 1975 2 3950 12.2 30 30 30 jER4007P 2270 2 4540 13.0 35 jER1009 2850 2 5700 12.2 其他之環氧樹脂 ELM 120 118 3 354 15.3 35 40 40 20 40 MY0510 101 3 303 15.3 ELM 434 120 4 480 14.9 TEPIC 改質品 349 2.6 907 18.3 40 jER154 178 6.5 1157 10 TMH574 214 3 642 14.0 TEPIC-P 106 3 318 21.3 〔D〕或〔D’〕硬化劑 DICY-7 5 5 4,4’_DDS 3,3’-DDS 30 30 30 30 其他之成份 Vinylec K PES DCMU 99 3 3 〔A〕與〔B〕的SP値之差、或〔A’〕與〔B’〕的SP値之差 5.3 2.3 3.1 23 3.1 3.1 〔A〕含量(重最份) 38 29 26 28 28 26 〔A’〕钱(**份) 30 22 20 24 22 21 〔B〕(〔B’])含量份) 40 35 40 40 20 40 〔C〕含量(重量份) 17 31 5 5 36 29 〔C,〕含量份) 22 33 32 30 39 31 〔E〕含量(龍份) 5 5 29 27 16 5 〔E’〕含量(重量份) 5 10 8 6 19 8 環氧樹脂組成物之最低黏度(Pa · s) - - 0.89 0.24 5.5 6.8 硬化物特性 撓曲彈性模數(GPa) 4.3 4.4 4.3 4.4 4 4.5 雛(GPa . m0.5) 1.3 1.8 1.2 1.2 1.1 1.4 相結構尺寸(μm) 4 0.2 3 1 0.04 0.3 島相之徑(Mm) 0.8 0.9 1 0.2 - 0.1 複合材料 特性 恰貝式衝擊試驗値⑴ 10.7 12.9 - - - - 衝擊後壓縮強度(MPa) . - 249 253 246 271 濕髓境下有孔涵縮強度(MPa) - - 262 268 260 279 -59- .200948844
表2-1 環氧樹脂組 成物之原料 EEW 官能 基數 Μη SP 比 較 例 1 比 較 例 2 比 較 例 3 比 較 例 4 比 較 例 5 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樹脂 Epc830 170 2 340 13.5 jER828 189 2 378 12.8 40 jER834 250 2 500 12.7 50 20 20 YDF2001 475 2 950 13.2 jER4004P 880 2 1760 13.0 jER1007 1975 2 3950 12.2 40 jER4007P 2270 2 4540 13.0 jER1009 2850 2 5700 12.2 50 25 10 其他之環氧樹脂 ELM 120 118 3 354 15.3 100 50 25 70 MY0510 101 3 303 15.3 ELM 434 120 4 480 14.9 TEPIC 改質品 349 2.6 907 18.3 jER154 178 6.5 1157 TMH574 214 3 642 14.0 TEPIC-P 106 3 318 21.3 〔D〕或〔D’〕硬化劑 DICY-7 5 5 5 5 5 4,4’-DDS 3,3’-DDS 其他之成份 VinylecK 3 3 3 3 3 PES DCMU 99 3 3 3 3 3 〔A〕與〔B〕的SP値之差、或〔A’〕與〔B’〕的SP値之差 - 3.1 3.1 3.1 - 〔A〕含量(重量份) 0 45 22 8 40 〔A’〕含量(重量份) 0 16 8 3 30 〔B〕( [B’〕)含量(重量份) 100 50 25 70 0 〔C〕含量份) 0 3 50 19 19 〔C,〕含量(**份) 0 4 51 21 57 〔E〕含量(重量份) 0 2 3 3 41 〔E’〕含量(龍份) 0 30 16 6 13 環氧樹脂繊物之最低黏度(Pa · s) - - - - 硬化物特性 撓曲彈性模數(GPa) 5 4.4 4.3 4.8 3.3 靱性(GPa-m05) 0.8 1.2 1.1 1 1.3 相結構尺寸("m) 均勻 $ 均勻 均勻 均勻 島相之徑(Mm) - 6 - - - 複合材料特性 恰貝式衝擊試驗値(J) 8.5 9.8 10.2 9.2 10.5 衝擊娜縮強度(MPa) - - - - - 濕綱境下有孔板壓縮強度(MPa) - - - - -60- .200948844 表2-2
環氧樹脂 組成物 之原料 EEW 官 能 基 數 Μη SP 比 較 例 6 比 較 例 7 比 較 例 8 比 較 例 9 比 較 例 10 比 較 例 11 比 較 例 12 二縮水甘油 基醚型環氧 樹脂 Epc830 170 2 340 13.5 34 34 jER828 189 2 378 12.8 30 30 30 jER834 250 2 500 12.7 30 30 YDF2001 475 2 950 13.2 jER4004P 880 2 1760 13.0 40 30 40 jER1007 1975 2 3950 12.2 jER4007P 2270 2 4540 13.0 jER1009 2850 2 5700 12.2 30 30 15 15 其他之環氧 樹脂 ELM 120 118 3 354 15.3 40 40 MY0510 101 3 303 15.3 51 51 ELM 434 120 4 480 14.9 40 TEPIC 改質品 349 2.6 907 18.3 jER154 178 6.5 1157 TMH574 214 3 642 14.0 30 TEPIC-P 106 3 318 21.3 30 〔D〕或〔D’ ]硬化劑 DICY-7 5 5 5 2 2 4,4、DDS 3,3’-DDS 30 30 29 29 其他之成份 Vinylec K 3 3 3 PES 34 DCMU 99 3 3 3 〔A〕與〔B〕的SP値之差、或〔A’〕與〔B’〕的SP 値之差 - 1.9 3.1 - 3.1 3.1 3.1 〔A〕含量份) 33 22 27 32 26 13 13 〔A,〕含量(重量份) 28 19 9 28 9 5 5 〔B〕(〔B’〕)含量(ft*份) 0 40 40 0 40 51 51 〔C〕含量(重童份) 27 6 4 28 5 3 3 〔C’〕含量(fi*份) 35 34 30 36 31 36 36 ⑻含量(重量份) 40 32 29 40 29 33 33 〔E’〕含量(重量份) 37 7 21 36 20 8 8 環織脂組成, 物之最低黏度(Pa · s) - - - 0.49 0.73 0.56 33 硬化物特性 撓曲彈性模數(GPa) 3.6 3.9 3.8 4.1 4.1 4.4 4.3 靱性(GPa . m0 5) 0.8 0.7 0.8 0.8 0.7 0.8 1.2 相結構尺寸(/m) 均与 均勻 均勻 >10 均勻 均勻 0.2 島相之徑Um) - - - 5 - - 0.07 複合材_ 性 恰貝式衝擊試驗値U) 8.6 8.5 9.0 - - - 墨 衝擊細縮強度(MPa) - - - 211 208 213 219 濕熱環境下有孔麵縮酿(MPa) - - - 249 252 259 244 • 61 - 200948844 〔產業上之利用可能性〕 本發明之環氧樹脂組成物,由於具有高室溫彈性模數, 同時可製得具有優越的韌性之硬化物,特別是即使在組合拉 伸彈性模數爲高的強化纖維之情況下,也可.獲得具有優越的 靜態強度特性及優越的耐衝撃性之纖維強化複合材料。藉此 則可實現高彈性模數纖維對於以前爲適用困難之用位 方面,使得可期待在各方面進展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步輕量化。 〇 【圖式簡單說明】
Arrt. 無0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無。 〇 -62-

Claims (1)

  1. 200948844 七、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符合下式(1)至(4) 之條件的含率之下列〔A〕、〔 B〕、〔 C〕、〔 D〕: 〔A〕分子量爲1,5 〇〇以上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脂 〔B〕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作爲'〔a〕之結構單元的 SP値爲高1.5至6_5之環氧樹脂、 〔C〕分子量爲500至1,20〇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 〇 脂、 〔D〕環氧樹脂硬化劑;
    0.2 S A/ ( A + B + C + E ) ^ 0.6 0.2^B/(A+B+C+E) ^ 〇.6 0.15SC/(A+B+C+E)客 0.4 O^E/(A+B+C+E) ^ 0.2 (在各式中,A、B、C係分別爲〔a〕、 〔B〕、〔C〕 的重量’E係除了〔A〕、〔b〕、〔C〕以外之環氧樹脂 〇 的重量)。 2. —種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係含有符合下式(1,)至(4’ )之條件的含率之〔A’〕' 〔B,〕、〔C,〕、〔D,〕: 〔A’〕分子量爲1,5〇〇至5,〇〇〇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 樹脂、 〔B,〕作爲結構單元的SP値係比作爲〔a,〕之結構單元 的SP値爲高1.5至6.5之環氧樹脂、 〔C’〕分子量爲300至1,2〇〇之二縮水甘油基醚型環氧樹 脂、 -63- 200948844 〔D’〕芳香族胺型環氧樹脂硬化劑; 0.2 S A,/ ( A’+ B’+ C’+ E’)$ 0.6 (1,) 0.2 S B,/ ( A’+ B’+ C’+ E’)$ 0.6 (2,) 0.1 5 S C’/ ( A’+ B’+ C’+ E’)$ 0.4 (3’) 0 S E’/ ( A’+ B’+ C,+ E’)^ 0.2 (4,) (在各式中,A’、B’、C’係分別爲〔A’〕、〔B’〕、〔C’ 〕的重量,£’係除了〔八’〕、〔8’〕、〔(:’〕以外之環 氧樹脂的重量)。 〇 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B〕係 胺型環氧樹脂。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B’〕 係胺型環氧樹脂》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C’ 〕之分子量爲500至1,200。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D 〕係二氟二醯胺或其之衍生物。 〇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或4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其中〔D, 〕係二胺基二苯颯或其之衍生物。 8.—種環氧樹脂硬化物,其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 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加以硬化所獲得,且包含至少具有 富〔A〕相與富〔B〕相、或富〔A,〕相與富〔B,〕相之 相分離結構’且其之結構周期爲0.01至5/zm。 9· 一種環氧樹脂硬化物’其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2 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加以硬化所獲得,且包含至少具有 富〔A〕相與富〔B〕相、或富〔a,〕相與富〔B,〕相的 -64- 200948844 r 海島結構之相分離結構,且島相之徑爲〇_〇l至5/zm。 10.—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用預浸透物,其係以如申請專利 範圍第1或2項中任〜項之環氧樹脂組成物作爲基質。 11· 一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其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〇 項之預浸透物加以硬化所構成。 12. —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其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 之環氧樹脂硬化物與強化纖維基材加以組合所構成。 13. —種纖維強化複合材料,其係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 〇 之環氧樹脂硬化物與強化纖維基材加以組合所構成。
    -65- 200948844 四、指定代表圖: (一) 本案指定代表圖為:無。 (二) 本代表圖之元件符號簡單說明: Μ 〇 五、本案若有化學式時,請揭示最能顯示發明特徵的化學式:
TW098105901A 2008-02-26 2009-02-25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透物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TWI43588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8043904 2008-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8844A true TW200948844A (en) 2009-12-01
TWI435887B TWI435887B (zh) 2014-05-01

Family

ID=410160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5901A TWI435887B (zh) 2008-02-26 2009-02-25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透物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8309631B2 (zh)
EP (1) EP2248838B1 (zh)
JP (1) JP5321464B2 (zh)
KR (1) KR101555395B1 (zh)
CN (1) CN101945916B (zh)
TW (1) TWI435887B (zh)
WO (1) WO200910769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7139B (zh) * 2008-09-29 2014-08-01 Toray Industries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漬物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293629B2 (ja) * 2010-02-02 2013-09-18 東レ株式会社 トウプリプレグ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トウプリプレグ
JP2012056980A (ja) * 2010-09-06 2012-03-22 Toray Ind Inc トウプリプレグ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トウプリプレグ
CA2811881A1 (en) 2010-09-28 2012-04-05 Toray Industrie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KR101227900B1 (ko) 2010-10-28 2013-02-06 주식회사 유니테크 기계적, 전기적 특성이 우수한 신규의 복합 재료 조성물
JP5573650B2 (ja) * 2010-12-20 2014-08-20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EP2468834A1 (de) * 2010-12-23 2012-06-27 Sika Technology AG Hitzehärtende Dichtstoffzusammensetzungen mit schneller Hautbildung und hoher Zugfestigkeit
CN102532801B (zh) * 2010-12-24 2014-04-09 广东生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氰酸酯树脂组合物及使用其制作的预浸料与层压材料
CA2827464C (en) * 2011-02-16 2016-07-19 Mitsubishi Rayon Co., Ltd. Production method for obtaining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used therein
JP5780917B2 (ja) 2011-10-25 2015-09-16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用配線保護封止剤、並びに、それを用い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EP2850119B8 (en) * 2012-05-18 2018-05-16 Hexcel Composites Limited Fast cure epoxy resins and prepregs obtained therefrom
JP5565529B1 (ja) * 2012-09-28 2014-08-06 東レ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6063367B2 (ja) 2012-12-04 2017-01-18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の混練分散性評価方法
US9676936B2 (en) * 2013-01-28 2017-06-13 Toray Industries, Inc. Prepreg,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thermoplastic resin particles
JP5765484B2 (ja) 2013-03-11 2015-08-19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6180204B2 (ja) 2013-07-02 2017-08-16 ダンロップスポーツ株式会社 ゴルフクラブシャフト
CN103660310B (zh) * 2013-11-26 2017-01-04 上海复合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光固化的热塑性纤维增强环氧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5888349B2 (ja) * 2014-01-29 2016-03-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粘着シート
US10829603B2 (en) 2014-02-25 2020-11-10 Toray Industrie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resin cured product,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and prepreg
JP6094686B2 (ja) 2014-10-16 2017-03-15 三菱レイヨン株式会社 樹脂組成物およびそのプレス成形体
JP6771885B2 (ja) * 2015-02-09 2020-10-21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6771883B2 (ja) * 2015-02-09 2020-10-21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6771884B2 (ja) * 2015-02-09 2020-10-21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6665702B2 (ja) * 2015-07-09 2020-03-13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6066026B1 (ja) * 2015-09-17 2017-01-25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EP3333212B1 (en) * 2015-09-17 2019-08-28 Toray Industries, Inc.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and fiber-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
US20190161586A1 (en) 2016-05-13 2019-05-30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Resin composition, prepreg, metal foil with resin, laminate, printed wiring board,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sin composition
JP2018024773A (ja) * 2016-08-10 2018-02-15 住友ベークライト株式会社 車載モジュール基板用樹脂組成物、車載モジュール基板および車載用プリント基板の製造方法
JP6878076B2 (ja) * 2017-03-24 2021-05-26 日鉄ケミカル&マテリアル株式会社 オキサゾリドン環含有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その製造方法、硬化性樹脂組成物、及び硬化物
US10512935B2 (en) * 2017-05-01 2019-12-24 The Boeing Company Composite materials cured with thermoplastic thin film coating
CN107589507A (zh) * 2017-11-01 2018-01-16 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轻型全介质架空光缆中的玻璃纤维增强塑料圆杆
JP7159875B2 (ja) * 2017-12-04 2022-10-25 東レ株式会社 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EP3757148A4 (en) * 2018-02-22 2021-07-07 Hitachi Chemical Company, Ltd. EPOXY RESINS, EPOXY RESIN COMPOSITION, CURED EPOXY RESIN AND THEIR PRODUCTION PROCESS, COMPOSITE MATERIAL, INSULATION ELEMENT, ELECTRONIC APPARATUS, STRUCTURAL MATERIAL AND MOVABLE OBJECT
JP2019157057A (ja) * 2018-03-16 2019-09-19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硬化性樹脂組成物、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プリプレグ、フィルム及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
KR102642515B1 (ko) * 2018-03-20 2024-02-29 도레이 카부시키가이샤 프리프레그 및 섬유 강화 복합재료
CN111868137B (zh) * 2018-03-28 2023-08-15 积水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组合物
TW202000786A (zh) * 2018-06-18 2020-01-01 日商東麗股份有限公司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體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21001245A (ja) * 2019-06-20 2021-01-07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エポキシ樹脂複合材及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
CN111410817A (zh) * 2019-12-26 2020-07-1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其在热熔预浸料中的应用
CN115210318B (zh) * 2020-03-06 2024-03-08 东丽株式会社 环氧树脂组合物、预浸料及纤维增强复合材料
JPWO2022196624A1 (zh) * 2021-03-15 2022-09-22
CN114410065B (zh) * 2022-01-21 2022-09-30 深圳市郎搏万先进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环氧树脂组合物及碳纤维预浸料、碳纤维复合材料
TW202340311A (zh) * 2022-02-08 2023-10-16 日商三菱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預浸體、碳纖維強化塑膠及預浸體的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88475A (en) * 1977-05-14 1981-04-23 Hitachi Chemical Co Ltd Method of adhesion between insulating substrates and metal deposits electrolessly plated thereon and method of making additive printed circuit boards
JPS621717A (ja) 1985-06-28 1987-01-07 Nippon Oil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JPS621719A (ja) 1985-06-28 1987-01-07 Nippon Oil Co Ltd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JPH07278412A (ja) * 1994-02-17 1995-10-24 Toray Ind Inc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プラスチック
JPH07288412A (ja) * 1994-04-19 1995-10-31 Kyocera Corp アンテナ
US6756414B2 (en) * 1999-07-30 2004-06-29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olymer polyol composition,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urethane resin
JP4416965B2 (ja) * 2000-06-26 2010-02-17 株式会社リコー 静電荷像現像用カラートナー及び定着方法、トナー容器、画像形成装置
JP2002126620A (ja) * 2000-10-26 2002-05-08 Nippon Paint Co Ltd 多層塗膜形成方法及び多層塗膜
WO2002059176A1 (en) * 2001-01-25 2002-08-01 Sanyo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Curable resin, curable resin material, curable film, and insulator
JP2004027043A (ja) * 2002-06-26 2004-01-29 Toray Ind Inc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及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TW200415219A (en) * 2002-11-08 2004-08-16 Nippon Paint Co Ltd Process for forming cured gradient coating film and multi-layered coating film containing the same
US7208228B2 (en) * 2003-04-23 2007-04-24 Toray Composites (America), Inc. Epoxy resin for fiber reinforced composite materials
US7166322B2 (en) * 2003-08-08 2007-01-23 Toyoda Gosei Co., Ltd. Optical waveguid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JP4506189B2 (ja) * 2004-02-13 2010-07-21 東レ株式会社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250972B2 (ja) 2004-02-27 2013-07-31 東レ株式会社 炭素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一体化成形品、繊維強化複合材料板、および電気・電子機器用筐体
JP2006052385A (ja) * 2004-07-13 2006-02-23 Toray Ind Inc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及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06077202A (ja) * 2004-09-13 2006-03-23 Toray Ind Inc 難燃性プリプレグ
US7767757B2 (en) 2005-01-20 2010-08-03 Arkema France Thermoset materials with improved impact resistance
JP2006233188A (ja) * 2005-01-31 2006-09-07 Toray Ind Inc 複合材料用プリプレグ、および複合材料
JP4141487B2 (ja) 2006-04-25 2008-08-27 横浜ゴム株式会社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
JP2008094961A (ja) * 2006-10-12 2008-04-24 Toray Ind Inc ベンゾオキサジン樹脂組成物
WO2008143044A1 (ja) * 2007-05-16 2008-11-27 Toray Industries, Inc.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KR100988184B1 (ko) * 2007-07-19 2010-10-18 세키스이가가쿠 고교가부시키가이샤 전자 부품용 접착제
US8574669B2 (en) * 2008-05-21 2013-11-05 Toray Industries, Inc. Method for producing polymer fine particle comprising contacting an emulsion with a poor solvent
TWI447139B (zh) * 2008-09-29 2014-08-01 Toray Industries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漬物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09107697A1 (ja) 2009-09-03
US20110009528A1 (en) 2011-01-13
EP2248838B1 (en) 2017-04-26
KR20100133963A (ko) 2010-12-22
EP2248838A1 (en) 2010-11-10
TWI435887B (zh) 2014-05-01
JP5321464B2 (ja) 2013-10-23
CN101945916A (zh) 2011-01-12
US8309631B2 (en) 2012-11-13
EP2248838A4 (en) 2016-01-27
KR101555395B1 (ko) 2015-09-23
CN101945916B (zh) 2012-07-25
JPWO2009107697A1 (ja) 2011-07-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35887B (zh)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透物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TWI513755B (zh)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漬物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TWI447139B (zh) 環氧樹脂組成物、預浸漬物及纖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444713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382241B1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401790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648679B2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747763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WO2012039456A1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347630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747762B2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08007682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5811883B2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2067190A (ja) 繊維強化複合材料用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2131849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
JP2012056981A (ja) エポキシ樹脂組成物、エポキシ樹脂硬化物、プリプレグ、および繊維強化複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