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550386U - 一种语言控制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语言控制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1550386U CN211550386U CN201921882476.7U CN201921882476U CN211550386U CN 211550386 U CN211550386 U CN 211550386U CN 201921882476 U CN201921882476 U CN 201921882476U CN 211550386 U CN211550386 U CN 211550386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ock
- mounting frame
- shell
- shock absorption
- assemb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语言控制装置,包括:壳体;第一减震垫组件,第一减震垫组件设于壳体内,第一减震垫组件贴设于壳体的上端;第二减震垫组件,第二减震垫组件设于壳体内,第二减震垫组件贴设于壳体的下端;安装框架,安装框架设于壳体内,安装框架位于第一减震垫组件与第二减震垫组件;第一弹性减震组件,第一弹性减震组件抵设于第一减震垫组件与安装框架的上端之间;第二弹性减震组件,第二弹性减震组件抵设于第二减震垫组件与安装框架的下端之间;语音控制组件,语音控制组件设于安装框架内。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语音控制组件的接触状况,确保语音的接收信号较好,提高拾音准确性和处理噪音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语音控制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语言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语音控制装置在现代的应用极为广泛,是语音交互的输入接口,是智能家居的控制终端,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和出行带来便利,使得现代的生活趋于智能化。使用者只需把自己指令对着语音控制装置用正常的语音语速说出来,语音控制装置会根据用户的指令做出相应动作。
现有技术上,语音控制装置在运送过程中或被外界物体不小心撞到或者掉落与地面撞击,会导致语音控制内的语音控制组件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语音控制组件接触不良,造成语音接收信号不良,影响拾音准确性以及对环境噪音的处理,缩短了语音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的语音控制装置在受到撞击的情况下会出现语音接收信号不良等的上述问题,现旨在提供一种语言控制装置,能够保证语音控制组件的接触状况,确保语音的接收信号较好,提高拾音准确性和处理噪音的能力,延长使用寿命。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语言控制装置,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
第一减震垫组件,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贴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
第二减震垫组件,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贴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所述安装框架内设有第二容置空间;
第一弹性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弹性减震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弹性减震组件抵设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之间;
第二弹性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抵设于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之间;
语音控制组件,所述语音控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语音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减震组件包括:至少四第一弹性组件,每一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均包括:
第一导向筒,所述第一导向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筒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一台阶;
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导向筒滑动配合;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外周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抵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阶之间。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包括:至少四第二弹性组件,每一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均包括:
第二导向筒,所述第二导向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筒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台阶;
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筒滑动配合;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抵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包括:
一第一减震垫;
若干所述第一减震条,若干所述第一减震条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上表面粘接,若干所述第一减震条沿所述第一减震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一减震条之间呈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减震条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端粘接;
一第一减震环,所述第一减震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下表面粘接,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外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周粘接,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内周与所述安装框架的周壁相抵。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包括:
一第二减震垫;
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条,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条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下表面粘接,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条沿所述第二减震垫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二减震条之间呈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条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下端粘接;
一第二减震环,所述第二减震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上表面粘接,所述第二减震环的外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周粘接,所述第二减震环的内周与所述安装框架的周壁相抵。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安装框架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四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的四角处,四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的四角处。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减震垫的横截面、所述第一减震环的横截面、所述第二减震垫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减震环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设置。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壳盖,所述壳身的上端设有环形插槽,所述壳盖的下端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环形插槽插接。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设于所述壳盖内,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所述安装框架、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均设于所述壳身内。
上述的语言控制装置,其中,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设有安装板,所述语音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积极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震垫组件、第二减震垫组件、第一弹性减震组件和第二弹性减震组件对语音控制组件进行纵向的减震,通过第一减震环和第二减震环对语音控制组件进行横向的减震,实现语音控制装置中的语音控制组件在运送过程中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保证语音控制组件的接触状况,确保语音的接收信号较好,提高拾音准确性和处理噪音的能力,延长语音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纵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中第一弹性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中第二弹性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第一减震垫组件;2、第二减震垫组件;3、第一弹性减震组件;4、第二弹性减震组件;5、壳体;6、安装框架;7、语音控制组件;8、第一容置空间;11、第一减震垫;12、第一减震条;13、第一减震环;21、第二减震垫;22、第二减震条;23、第二减震环;31、第一导向筒;32、第一导向杆;33、第一弹簧;34、第一导向槽;35、第一台阶;36、第一凸环;41、第二导向筒;42、第二导向杆;43、第二弹簧;44、第二导向槽;45、第二台阶;46、第二凸环;51、壳身;52、壳盖;53、环形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纵向剖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的整体结构纵向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中第一弹性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言控制装置中第二弹性减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至图4所示,示出了一种较佳实施例的语言控制装置,包括:壳体5、第一减震垫组件1、第二减震垫组件2、安装框架6、第一弹性减震组件3、第二弹性减震组件4和语音控制组件7,壳体5内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8,第一减震垫组件1设于第一容置空间8内,第一减震垫组件1贴设于壳体5的上端,第二减震垫组件2设于第一容置空间8内,第二减震垫组件2贴设于壳体5的下端,安装框架6设于第一容置空间8内,安装框架6位于第一减震垫组件1与第二减震垫组件2,安装框架6内设有第二容置空间,第一弹性减震组件3设于第一容置空间8内,第一弹性减震组件3抵设于第一减震垫组件1与安装框架6的上端之间,第二弹性减震组件4设于第一容置空间8内,第二弹性减震组件4抵设于第二减震垫组件2与安装框架6的下端之间,语音控制组件7设于第二容置空间内,语音控制组件7安装在安装框架6上。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一弹性减震组件3包括:至少四第一弹性组件,每一第一弹性组件均包括:第一导向筒31、第一导向杆32和第一弹簧33,第一导向筒31的一端与第一减震垫组件1固定连接,第一导向筒31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34,第一导向筒31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导向槽34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一台阶35,第一导向杆32的一端与安装框架6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导向杆32的另一端伸入第一导向槽34内,第一导向杆32与第一导向筒31滑动配合,第一弹簧33套设于第一导向杆32的外周上,第一弹簧33的两端抵设于第一导向杆32的一端与第一台阶35之间。
进一步,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例,第二弹性减震组件4包括:至少四第二弹性组件,每一第二弹性组件均包括:第二导向筒41、第二导向杆42和第二弹簧43,第二导向筒41的一端与第二减震垫组件2固定连接,第二导向筒41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44,第二导向筒41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导向槽44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台阶45,第二导向杆42的一端与安装框架6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二导向杆42的另一端伸入第二导向槽44内,第二导向杆42与第二导向筒41滑动配合,第二弹簧43套设于第二导向杆42的外周上,第二弹簧43的两端抵设于第二导向杆42的一端与第二台阶45之间。
优选地,第一导向筒31的一端与第一减震垫组件1粘接,第二导向筒41的一端与第二减震垫组件2粘接。
优选地,第一导向杆32的一端与安装框架6的上端、第二导向杆42的一端与安装框架6的下端可粘接、插接等其他连接方式。
优选地,第一导向杆32的一端的周壁上设有第一凸环36,第一弹簧33抵设于第一凸环36与第一台阶35之间;第二导向杆42的一端的周壁上设有第二凸环46,第二弹簧43抵设于第二凸环46与第二台阶45之间。
优选地,第一导向筒31的外径等于第一凸环35的外径,第二导向筒41的外径等于第二凸环45的外径。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在上述基础上还具有如下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请继续参见图1至图4所示,第一减震垫组件1包括:一第一减震垫11、若干第一减震条12和一第一减震环13,若干第一减震条12的下表面与第一减震垫11的上表面粘接,若干第一减震条12沿第一减震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两相邻第一减震条12之间呈等间距设置,若干第一减震条12的上表面与壳体5的上端粘接,第一减震环13的上表面与第一减震垫11的下表面粘接,第一减震环13的外周与壳体5的内周粘接,第一减震环13的内周与安装框架6的周壁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减震垫组件2包括:一第二减震垫21、若干第二减震条22和一第二减震环23,若干第二减震条22的上表面与第二减震垫21的下表面粘接,若干第二减震条22沿第二减震垫21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两相邻第二减震条22之间呈等间距设置,若干第二减震条22的下表面与壳体5的下端粘接,第二减震环23的下表面与第二减震垫21的上表面粘接,第二减震环23的外周与壳体5的内周粘接,第二减震环23的内周与安装框架6的周壁相抵。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安装框架6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四第一弹性组件分别设于安装框架6的上端的四角处,四第二弹性组件分别设于安装框架6的下端的四角处。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减震垫11的横截面、第一减震环13的横截面、第二减震垫21的横截面和第二减震环23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壳体5包括:壳身51和壳盖52,壳身51的上端设有环形插槽,壳盖52的下端设有环形凸缘53,环形凸缘53与环形插槽插接。优选地,壳身51与壳盖52也可以通过卡扣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一减震垫组件1设于壳盖52内,第二减震垫组件2、安装框架6、第二弹性减震组件4均设于壳身51内。
优选地,壳盖52与壳身51之间形成第一容置空间8。
优选地,第一导向筒31设于壳盖52内,第一导向杆32设于壳身51内。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实施例中,第二容置空间内设有安装板,语音控制组件7安装于安装板上。
优选地,第一减震环13的内周和第二减震环23的内周均形成有凸起面,凸起面与安装框架6相抵,能够提高减震效果。
优选地,安装框架6为拆卸式结构,包括若干安装杆,若干安装杆之间可通过插接、卡接、螺纹连接或其他连接方式进行连接。
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减震垫组件1、第二减震垫组件2、第一弹性减震组件3和第二弹性减震组件4对语音控制组件7进行纵向的减震,通过第一减震环13和第二减震环23对语音控制组件7进行横向的减震,实现语音控制装置中的语音控制组件7在运送过程中能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保证语音控制组件7的接触状况,确保语音的接收信号较好,提高拾音准确性和处理噪音的能力,延长语音控制装置的使用寿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第一容置空间;
第一减震垫组件,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贴设于所述壳体的上端;
第二减震垫组件,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贴设于所述壳体的下端;
安装框架,所述安装框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安装框架位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之间,所述安装框架内设有第二容置空间;
第一弹性减震组件,所述第一弹性减震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一弹性减震组件抵设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之间;
第二弹性减震组件,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抵设于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之间;
语音控制组件,所述语音控制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所述语音控制组件安装在所述安装框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减震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第一弹性组件,每一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均包括:
第一导向筒,所述第一导向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导向筒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一导向槽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一台阶;
第一导向杆,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导向槽内,所述第一导向杆与所述第一导向筒滑动配合;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外周上,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抵设于所述第一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台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包括:至少四个第二弹性组件,每一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均包括:
第二导向筒,所述第二导向筒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筒的另一端设有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导向筒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导向槽的周壁上形成有第二台阶;
第二导向杆,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导向槽内,所述第二导向杆与所述第二导向筒滑动配合;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套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的外周上,所述第二弹簧的两端抵设于所述第二导向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台阶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包括:
一第一减震垫;
若干第一减震条,若干所述第一减震条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上表面粘接,若干所述第一减震条沿所述第一减震垫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一减震条之间呈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第一减震条的上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上端粘接;
一第一减震环,所述第一减震环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减震垫的下表面粘接,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外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周粘接,所述第一减震环的内周与所述安装框架的周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包括:
一第二减震垫;
若干第二减震条,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条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下表面粘接,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条沿所述第二减震垫的宽度方向依次设置,两相邻所述第二减震条之间呈等间距设置,若干所述第二减震条的下表面与所述壳体的下端粘接;
一第二减震环,所述第二减震环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减震垫的上表面粘接,所述第二减震环的外周与所述壳体的内周粘接,所述第二减震环的内周与所述安装框架的周壁相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框架的横截面呈矩形设置,四个所述第一弹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上端的四角处,四个所述第二弹性组件分别设于所述安装框架的下端的四角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的横截面、所述第一减震环的横截面、所述第二减震垫的横截面和所述第二减震环的横截面均呈矩形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壳身和壳盖,所述壳身的上端设有环形插槽,所述壳盖的下端设有环形凸缘,所述环形凸缘与所述环形插槽插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减震垫组件设于所述壳盖内,所述第二减震垫组件、所述安装框架、所述第二弹性减震组件均设于所述壳身内。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语言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容置空间内设有安装板,所述语音控制组件安装于所述安装板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82476.7U CN211550386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语言控制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21882476.7U CN211550386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语言控制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1550386U true CN211550386U (zh) | 2020-09-22 |
Family
ID=725001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21882476.7U Active CN211550386U (zh) | 2019-11-04 | 2019-11-04 | 一种语言控制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1550386U (zh) |
-
2019
- 2019-11-04 CN CN201921882476.7U patent/CN211550386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907435A1 (en) | A structure for reducing the motor noise of a vacuum cleaner | |
CN211550386U (zh) | 一种语言控制装置 | |
EP2907438B1 (en) | A motor denoising structure applied to vacuum cleaners | |
CN206802189U (zh) | 具有减震结构的高稳定遥感器 | |
CN210109148U (zh) | 高压开关测试仪 | |
CN108799382B (zh) | 一种便于安装的新能源汽车用减震装置 | |
CN107949193B (zh) | 具有减震结构的安装外壳及全贴合液晶显示仪表 | |
CN211310875U (zh) | 一种净水设备固定装置 | |
CN211277615U (zh) | 一种数控机床用减震隔音装置 | |
CN218675124U (zh) | 一种适用高压的电流变送器 | |
CN217848473U (zh) | 一种容差连接器 | |
CN210623476U (zh) | 一种机载设备减震装置 | |
CN101749363B (zh) | 一种带除尘功能的全方向防淋水减震器 | |
CN219119708U (zh) |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 |
CN218450676U (zh) | 一种减震型低功耗集成电路装置 | |
CN213176587U (zh) | 橡胶弹簧组件、减振装置及车辆 | |
CN221347696U (zh) | 一种汽车减震内骨架 | |
CN211207309U (zh) | 一种带有摄像孔防护结构的电容屏 | |
CN212584170U (zh) | 一种汽车车架橡胶减震衬套 | |
CN110076619A (zh) | 一种数控机床防震底座 | |
CN217228474U (zh) | 一种防碰撞效果好的滤波器 | |
CN214406274U (zh) | 减振组件、压缩机组件和空调器 | |
CN215360822U (zh) | 螺旋弹簧安装垫及车辆 | |
CN219930700U (zh) | 一种橡胶阻尼减震支座 | |
CN217440678U (zh) | 一种连接可靠的减震器用导向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