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9119708U -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9119708U CN219119708U CN202223032493.6U CN202223032493U CN219119708U CN 219119708 U CN219119708 U CN 219119708U CN 202223032493 U CN202223032493 U CN 202223032493U CN 219119708 U CN219119708 U CN 219119708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astic
- circuit board
- printed circuit
- power protection
- backing 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2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5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10521 absorp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065 in-situ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保护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该减震结构包括弹性缓冲件以及紧固件,其中,弹性缓冲件包括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其中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分别用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两侧,弹性套用于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固定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以将印刷电路板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与第二弹性垫环之间,且通过弹性套将印刷电路板与紧固件隔开,避免印刷电路板与硬度较高的紧固件发生碰撞造成印刷电路板损坏,保证印刷电路板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保护变电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背景技术
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在户外需要贴近一次设备无防护安装,在实际环境中电力保护二次设备需要承受风吹日晒,使用环境较为苛刻,同时电力保护二次设备要求对内部产品具有很高的保护作用,不仅需要满足IP67的防水等级和70度的使用环境,还要求能够耐受开关机构开关动作等使用条件下产生的较高震动。
现有技术中,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包括设备底座、壳体以及布置在壳体内的印刷电路板,由于内部的印刷电路板在受震时容易损坏,通常需要设计减震结构对其进行防护,现有技术中通常将减震结构设置在壳体外部,通过对设备壳体以及底座整体进行减震的方式来减少内部印刷电路板受到的震动,但是这样一方面会导致减震结构整体尺寸较大,减震橡胶的体积也会较大,另一方面将减震结构设置在壳体外部,长时间使用容易导致减震橡胶寿命缩短,进而影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缓冲结构有如申请公布号为CN10914950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就地化保护装置减震结构及减震方法”,该就地化保护装置减震结构(即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缓冲结构)包括设置在壳体与装置壳体之间的减震螺钉,减震螺钉通过螺柱固定在机架壳体的支撑螺柱上,减震螺钉的顶面构成供印刷电路板固定的平面,印刷电路板通过螺钉固定在减震螺钉的顶面,进而通过螺钉形成柔性的减震安装环境,直接为印刷电路板在轴向和径向均进行减震,进而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但是,该减震结构的印刷电路板直接通过螺钉固定在减震螺钉的顶面,在实际震动时无论印刷电路板受到径向震动还是轴向震动,印刷电路板都会直接与硬度较高的螺钉接触,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印刷电路板损坏,导致印刷电路板使用寿命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减震结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印刷电路板,造成印刷电路板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力保护二次设备中的减震结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印刷电路板,造成印刷电路板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包括弹性缓冲件以及紧固件,弹性缓冲件包括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其中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分别用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两侧,弹性套用于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固定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以将印刷电路板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与第二弹性垫环之间,且通过弹性套将印刷电路板与紧固件隔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通过对弹性缓冲件改进设计,将弹性缓冲件设计为分别处于印刷电路板两侧的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固定连接孔的弹性套,这样能够利用紧固件将印刷电路板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之间,利用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能够将硬度较高的紧固件与印刷电路板隔绝开,使得减震结构在吸收轴向震动与径向震动的同时,对电路板进行防护,提高电路板的使用寿命,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减震结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印刷电路板,造成印刷电路板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垫环与弹性套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垫环的内孔与弹性套的外周面适配,弹性套背向第二弹性垫环的一端伸入至第一弹性垫环的内孔中。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令第一弹性垫环以及一体成型的第二弹性垫环和弹性套吻合配合,对印刷电路板的轴向和径向限位,进而将印刷电路板弹性连接在设备壳体上,并保持印刷电路板与设备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进一步地,在第一弹性垫环背向第二弹性垫环的一端和/或第二弹性垫环背向第一弹性垫环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片,并且橡胶垫片的硬度高于弹性缓冲件。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利用硬度较高的弹性垫片,能够使得紧固件产生的夹紧力向弹性缓冲件的周围传递,提高夹紧效果。
进一步地,在橡胶垫片背向弹性缓冲件的一端设置有金属垫圈。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紧固件产生的夹紧力能够由金属垫圈充分传递至橡胶垫片,再由橡胶垫片传递至弹性缓冲件,进而增大对印刷电路板的夹紧面积,同时利用金属垫圈防止松动。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以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所述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包括弹性缓冲件以及紧固件,弹性缓冲件包括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其中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分别用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两侧,弹性套用于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固定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以将印刷电路板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与第二弹性垫环之间,且通过弹性套将印刷电路板与紧固件隔开。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通过对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的弹性缓冲件进行改进,将弹性缓冲件设计为分别处于印刷电路板两侧的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穿过印刷电路板的固定连接孔的弹性套,这样能够利用紧固件将印刷电路板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之间,利用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能够将硬度较高的紧固件与印刷电路板隔绝开,使得减震结构在吸收轴向震动与径向震动的同时,对电路板进行防护,提高电路板的使用寿命,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保护二次设备中的减震结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印刷电路板,造成印刷电路板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第二弹性垫环与弹性套一体成型。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能够减少零部件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垫环的内孔与弹性套的外周面适配,弹性套背向第二弹性垫环的一端伸入至第一弹性垫环的内孔中。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能够令第一弹性垫环以及一体成型的第二弹性垫环和弹性套吻合配合,对印刷电路板的轴向和径向限位,进而将印刷电路板弹性连接在设备壳体上,并保持印刷电路板与设备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进一步地,在第一弹性垫环背向第二弹性垫环的一端和/或第二弹性垫环背向第一弹性垫环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片,并且橡胶垫片的硬度高于弹性缓冲件。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利用硬度较高的弹性垫片,能够使得紧固件产生的夹紧力向弹性缓冲件的周围传递,提高夹紧效果。
进一步地,在橡胶垫片背向弹性缓冲件的一端设置有金属垫圈。
有益效果:通过上述设计,紧固件产生的夹紧力能够由金属垫圈充分传递至橡胶垫片,再由橡胶垫片传递至弹性缓冲件,进而增大对印刷电路板的夹紧面积,同时利用金属垫圈防止松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实施例1中显示减震结构与印刷电路板的装配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A向显示减震结构内部结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橡胶垫片;2、弹性缓冲件;21、第一弹性垫环;22、第二弹性垫环;23、弹性套;24、弹性柱;3、内六角圆柱头螺钉;4、印刷电路板;5、金属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假定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具体实施例1: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利用第一弹性垫环、第二弹性垫环以及弹性套能够将硬度较高的紧固件与印刷电路板隔绝开,使得减震结构在吸收轴向震动与径向震动的同时,对印刷电路板进行防护,保证印刷电路板的使用寿命。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以下简称二次设备),包括壳体(图中未示出)、设置在壳体内部的印刷电路板4以及设置在壳体与印刷电路板4之间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以下简称减震结构)。
如图2所示,印刷电路板4上开设有安装通孔,减震结构设置在安装通孔的对应位置处。减震结构包括弹性缓冲件2以及紧固件,在本实施例中紧固件为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为螺栓等结构。
弹性缓冲件2包括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弹性套23,其中,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分别设置在印刷电路板4的安装通孔的上下两侧,弹性套23穿过安装通孔并布置在第一弹性垫环21与第二弹性垫环2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垫环22与弹性套23为一体成型的台阶结构,并且弹性套23的上端伸出印刷电路板4的上侧面,在第一弹性垫环21上开设有与弹性套23外周面适配的通孔,进而能够令第一弹性垫21环以及一体成型的第二弹性垫环22和弹性套23吻合配合,对印刷电路板4的轴向和径向进行限位,进而将印刷电路板4弹性连接在设备壳体上,并保持印刷电路板4与设备壳体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弹性套23以及第二弹性垫环22的内部设置有弹性柱24,弹性柱24沿轴向方向开设有供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穿过的通孔,弹性柱24的下端顶压在下端的橡胶垫片1上,弹性柱24的上端不高于弹性套23在被压紧后的高度,并且弹性柱24的硬度高于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弹性套23,以此能够利用较软的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弹性套23接触印刷电路板4,利用较硬的弹性柱24接触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通过硬度设计形成不同的缓冲层,提高缓冲效果,提高减震结构的可靠性,同时较硬的弹性柱24还能够方便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的穿过、便于安装并且便于与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配合。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缓冲性能要求较低时,可以不设置弹性柱24,此时弹性套23的内孔尺寸和第二弹性垫环22的的通孔尺寸与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适配。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弹性垫环21的上端面与第二弹性垫环22的下端面均安装一个硬度高于弹性缓冲件2的橡胶垫片1,在上端的橡胶垫片1的上端与下端的橡胶垫片1的下端分别设置有一个金属垫圈5。
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从上至下依次穿过上端的金属垫圈5、上端的橡胶垫片1、第一弹性垫环21、弹性套23内孔、弹性柱24、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下端的橡胶垫片1和下端的金属垫圈5,并且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的下端伸出下端金属垫圈5旋拧在在壳体内腔底面上的固定柱上。这样设置,利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将印刷电路板4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21与第二弹性垫环22之间并防止减震结构的各部分在径向上窜动,同时橡胶垫片1与金属垫圈5能够将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产生的夹紧力均匀地传递至弹性缓冲件2,并能够增大对印刷电路板4的夹紧面积,同时利用金属垫圈5防止松动。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金属垫圈5的尺寸与橡胶垫片1的尺寸相同,这样可以使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施加的夹紧力更加均匀地作用在弹性缓冲件2上,提高对印刷电路板4的夹紧效果。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印刷电路板4上设置有6个与减震结构适配的安装通孔,相应的在壳体内腔底面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一个固定柱,在每个固定柱与印刷电路板4之间均设置一个减震结构,从而为印刷电路板4构建一个柔性减震安装环境,当产生外加震动加速度时,震动经保护装置的壳体传递至减震结构后,通过减震结构能够吸收一部分的能量,剩下的能量产生的力能够均匀地作用在6个固定柱上,从而实现对印刷电路板4较好的减震。
同时,利用紧固件能够将印刷电路板4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21与第二弹性垫环22之间,能够吸收轴向震动,利用弹性套23能够吸收径向震动,并且利用第一弹性垫环21与第二弹性垫环22能够在轴向上将印刷电路板4与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隔绝开,利用弹性套23能够在径向上将印刷电路板4与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隔绝开,使得减震结构在实现轴向方向与径向方向减震缓冲的同时,对电路板进行防护,避免由于震动造成印刷电路板4与硬度较高的内六角圆柱头螺钉3碰撞,造成印刷电路板4的损伤,保证印刷电路板4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印刷电路板4上的安装孔沿竖直方向布置,在其他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结构也可适用于不同安装位置的印刷电路板4,如印刷电路板4安装孔沿水平方向布置等,此时根据印刷电路板4的安装位置适应性调整该减震结构的布置方式,具体调整方式为本领域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再赘述。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通过对减震结构进行设计,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减震结构不能够很好地保护印刷电路板4,造成印刷电路板4使用寿命低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同构成的减震结构,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中,减震结构在第一弹性垫环的上端与第二弹性垫环的下端分别设置有1个橡胶垫片,在本实施例中,在内六角圆柱头螺钉产生的预紧力不会造成第一弹性垫环变形过大的情况下,可以仅在第一弹性垫环的上端设置橡胶垫片,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仅在第二弹性垫环的下端设置橡胶垫片。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同结构的紧固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中,第一弹性垫环上设置有与弹性套适配的通孔,弹性套上端伸入至通孔中,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垫环上仅设置与紧固件适配的穿孔,此时弹性套的整体处于印刷电路板的上下两侧面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不同结构的弹性缓冲件,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在实施例1中,第二弹性垫环与弹性套一体设计,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垫环与弹性套分体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的具体实施例: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的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凡是运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同结构变化,同理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弹性缓冲件(2)以及紧固件,弹性缓冲件(2)包括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弹性套(23),其中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分别用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4)的两侧,弹性套(23)用于穿过印刷电路板(4)的固定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弹性套(23)以将印刷电路板(4)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21)与第二弹性垫环(22)之间,且通过弹性套(23)将印刷电路板(4)与紧固件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垫环(22)与弹性套(23)一体成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垫环(21)的内孔与弹性套(23)的外周面适配,弹性套(23)背向第二弹性垫环(22)的一端伸入至第一弹性垫环(21)的内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弹性垫环(21)背向第二弹性垫环(22)的一端和/或第二弹性垫环(22)背向第一弹性垫环(21)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片(1),并且橡胶垫片(1)的硬度高于弹性缓冲件(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垫片(1)背向弹性缓冲件(2)的一端设置有金属垫圈(5)。
6.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包括壳体、印刷电路板(4)以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包括弹性缓冲件(2)以及紧固件,弹性缓冲件(2)包括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弹性套(23),其中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分别用于设置在印刷电路板(4)的两侧,弹性套(23)用于穿过印刷电路板(4)的固定连接孔,紧固件穿过第一弹性垫环(21)、第二弹性垫环(22)以及弹性套(23)以将印刷电路板(4)夹紧在第一弹性垫环(21)与第二弹性垫环(22)之间,且通过弹性套(23)将印刷电路板(4)与紧固件隔开。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第二弹性垫环(22)与弹性套(23)一体成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垫环(21)的内孔与弹性套(23)的外周面适配,弹性套(23)背向第二弹性垫环(22)的一端伸入至第一弹性垫环(21)的内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6-8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第一弹性垫环(21)背向第二弹性垫环(22)的一端和/或第二弹性垫环(22)背向第一弹性垫环(21)的一端设置有橡胶垫片(1),并且橡胶垫片(1)的硬度高于弹性缓冲件(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橡胶垫片(1)背向弹性缓冲件(2)的一端设置有金属垫圈(5)。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2493.6U CN219119708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23032493.6U CN219119708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9119708U true CN219119708U (zh) | 2023-06-02 |
Family
ID=86536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23032493.6U Active CN219119708U (zh) | 2022-11-15 | 2022-11-15 |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9119708U (zh) |
-
2022
- 2022-11-15 CN CN202223032493.6U patent/CN219119708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9119708U (zh) | 一种电力保护二次设备减震结构及电力保护二次设备 | |
CN215249640U (zh) | 一种直饮机净水器控制器 | |
CN210072080U (zh) | 一种野外车辆跟踪定位装置 | |
CN212344148U (zh) | 一种pcb线路板专用抗冲击力强的紧固件 | |
CN212541240U (zh) | 一种方便维修的信息技术工程用计算机 | |
CN211952460U (zh) | 一种厂房用防尘防水的led工厂灯 | |
CN211352823U (zh) | 一种抗震易安装覆铜板 | |
CN210531918U (zh) | 一种具有防震功能的汽车散热器 | |
CN210444687U (zh) | 一种带有避振结构的印制线路板 | |
CN209804467U (zh) | 一种用于水利工程中的精密可调行程开关 | |
CN212786021U (zh) | 一种用于pcb板的安装拆卸结构 | |
CN108541185B (zh) | 一种大动态变频放大组件 | |
CN212380284U (zh) | 一种便于集成安装的电容器 | |
CN211015400U (zh) | 一种用于服务器的大功率电源板 | |
CN220307285U (zh) | 一种减震型摄像头外壳 | |
CN212278134U (zh) | 一种防撞击的ac-dc电源 | |
CN213656330U (zh) | 一种天然气管道泄漏检测装置 | |
CN220235289U (zh) | 一种射频开关模块连接结构 | |
CN219119775U (zh) | 一种电子元件安装座 | |
CN219873796U (zh) | 一种纽扣电池的防护结构 | |
CN205793799U (zh) | 电路板保护装置 | |
CN114033926B (zh) | 一种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的信号处理装置 | |
CN222088003U (zh) | 一种计算机主板的定位安装装置 | |
CN215187678U (zh) | 一种高性能综合数据处理模块 | |
CN213364920U (zh) | 一种新型氧化锌避雷器测试仪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