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5614041U - 给汤机 - Google Patents

给汤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5614041U
CN205614041U CN201620412304.3U CN201620412304U CN205614041U CN 205614041 U CN205614041 U CN 205614041U CN 201620412304 U CN201620412304 U CN 201620412304U CN 205614041 U CN205614041 U CN 20561404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ng rod
shaft
power transmission
soup ladle
s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412304.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国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oxing Li'an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oxing Li'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oxing Li'an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oxing Li'an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412304.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561404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561404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561404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给汤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有连杆机构以及置于连杆机构上用于舀汤的汤勺,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连杆机构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汤勺的第二驱动装置,连接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作用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驱动连杆,驱动连杆与作用连杆铰接,第一驱动装置与驱动连杆铰接,第一连杆与作用连杆上均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将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送到汤勺并驱动汤勺转动。采用传动轴进行动力的传动,在其传动的过程中能够稳定传动,因此降低了传动对连杆的震动,进而减少汤勺的震动,让汤勺在舀好金属液之后,能够稳定的进行输送,进而可以降低汤勺洒落,在传送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和安全。

Description

给汤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铸造辅助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给汤机。
背景技术
在金属铸造时,模具在合模后需要将熔炉中的金属液倒入压铸机的熔杯中,传统采用人工倒料,其金属液用量控制不准,还容易发生安全事故。
专利公告号为CN20388720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给汤机”,包括主机箱和设置在主机箱的电机,机身一侧设有的机械手由曲柄、校正臂、左臂、右臂以及工作臂相互铰接构成的五杆机构,右臂及工作臂上装有链传动机构,工作臂前端设有的料勺由链传动机构驱动,链传动机构的主动轴由第一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驱动,曲柄由第二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驱动,在右臂上端连接有一向右上方延伸的悬臂,在悬臂的前端连接有一配重块。料勺上还设有料探针,工作臂、左臂、右臂和校正臂连接处均为活动关节。该给汤装置利用电机通过链条机构带动校正臂、左臂、右臂、工作臂和料勺运动,以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这种给汤机存在的欠缺是:链条传动存在冲击、振动幅度比较大容易卡顿洒出金属液造成安全事故,且链条传动更换维护需要拆卸下整个机械手很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给汤机,其在于解决其汤勺舀汤的过程中震动容易洒出金属液的问题,其通过降低传动时的震动达到降低汤勺洒出金属液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给汤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设有连杆机构以及置于连杆机构上用于舀汤的汤勺,所述机架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连杆机构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汤勺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连杆机构包括依次铰接的作用连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驱动连杆,所述驱动连杆与作用连杆铰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驱动连杆铰接,所述第一连杆与作用连杆上均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将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送到汤勺并驱动汤勺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连杆接引第一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同时,第一连杆上设有传动轴,因此,第一连杆存在一点与第二驱动机构铰接,并将驱动力传送到传动轴上,进而传送到汤勺,让汤勺转动而达到舀汤的目的。在第一驱动装置作用在驱动连杆上时,连杆机构实现将汤勺移动到另外一端的目的,而采用传动轴进行动力的传动,在其传动的过程中能够稳定传动,因此降低了传动对连杆的震动,进而减少汤勺的震动,让汤勺在舀好金属液之后,能够稳定的进行输送,进而可以降低汤勺洒落,在传送过程中能够更加稳定和安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的铰接位置上设有动力接引轴,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动力接应轴与第一传动轴传动连接;第一连杆与作用连杆的铰接位置设置有过度轴,所述过度轴分别与第一传动轴以及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远离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传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汤勺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让驱动连杆转动在其自身运动时,拉动第二连杆和作用连杆,而同时,在第二连杆和作用连杆之间存在第一连杆,最终让作用连杆的运动轨迹得以确定。第二连杆与第一连杆的铰接位置设置动力接引轴,让动力能够顺利接引进来,同时,让第一连杆与第二连杆能够绕其转动,进而在动力传送时不会出现传送误差,同样的设置过度轴和驱动轴,让动力传送变得平稳,不会由于连杆的运动而造成传动轴的动力传送的不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第一连杆与作用连杆上均设有若干分别用于固定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固定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让传动轴在传送动力的时候更加平稳,采用固定组件,将其径向进行固定,让其只能够沿轴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固定组件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杆或者作用连杆固定连接的固定块以及与固定块配合分配用于固定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的固定瓣,所述固定瓣与固定块可拆卸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直接固定在连杆上,另外采用固定瓣与固定块进行配合,达到方便安装的目的,先将固定块进行固定,再让传动轴置于固定块上,再盖上固定瓣,达到固定传动轴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固定瓣一端与固定块铰接,另一端与固定块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固定方式让固定瓣在与固定块进行配合的时候,只需要对其一侧进行固定就能够达到固定传动轴的目的,使其固定的时候操作简单。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固定块上开设有第一轴承槽,所述固定瓣上开设有第二轴承槽,所述第一轴承槽与第二轴承槽相匹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轴为了减少其与固定组件的摩擦力,因此,采用轴承连接,为了方便轴承的安装,在固定块上设置第一轴承槽,在固定瓣上设置第二轴承槽,这样方便轴承的安装,也有效对轴承进行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驱动轴与汤勺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与汤勺以及驱动轴固定连接,且驱动轴与连接杆之间成夹角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金属液都是温度比较搞的液体,在舀的时候,需要将汤勺送入金属液池,但是驱动轴所在的作用连杆在其上方沾有金属液后都会影响其传动的效率,因此,在驱动轴与汤勺之间设置连接杆,让连接杆侵入到液体中,不会对传动造成影响。而且呈夹角的设置更加方便汤勺舀取金属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驱动轴与连接杆之间的夹角在90-150度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舀取金属液的时候,其汤勺需要低于驱动轴,同时要朝向背离连杆机构的方向设置,而倾角过小时,汤勺舀取液体的时候还是不太方便,因此,其角度在90-150度之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优选为:所述的动力接引轴与第一传动轴之间、第一传动轴与过度轴之间、过度轴与第二传动轴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与驱动轴之间均采用锥齿轮组传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齿轮传的方式,其一方面传动稳定,不会产生晃动等状况,进而在汤勺使用是比较稳定。另外一方面,传动效率高,在汤勺传送过程中,容易控制其转动的角度,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液的洒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齿轮轴传动的方式让汤勺在舀金属液的过程中,动力的传送变得稳定,减少震动,进而让整体变得平稳,不会让汤勺中的金属液洒落而造成损失或者安全问题。另外,采用齿轮的传动方式,让其转动的角度控制更加精确,进而让汤勺在舀金属液的时候,不会转动过头而造成金属液舀的比较少而不能够达到预期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I方向的视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B处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1中固定组件结构图;
图6为实施例2中固定组件结构图。
附图标记:1、机架;2、第一驱动机构;3、第二驱动机构;4、连杆机构;41、第一连杆;42、第二连杆;43、作用连杆;44、驱动连杆;51、第一传动轴;52、第二传动轴;53、过度轴;54、动力接引轴;55、驱动轴;56、连接杆;57、锥齿轮组;6、汤勺;7、固定组件;71、固定块;72、固定瓣;73、第一轴承槽;74、第二轴承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给汤机,包括机架1,其机架1上设有连杆机构4以及置于连杆机构4上用于舀汤的汤勺6,连杆机构4包括依次铰接的作用连杆43、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以及驱动连杆44,驱动连杆44与作用连杆43铰接。驱动连杆44通过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其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机和转盘,驱动连杆44中间位置且靠近第二连杆42位置与转盘边缘铰接,使得第一电机驱动转盘旋转后,进而促使驱动连杆44运动。在第一连杆41与作用连杆43上均设有传动轴,传动轴将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送到汤勺6并驱动汤勺6转动。
为了方便第第二驱动装置的驱动力的传动,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2的铰接位置上设有动力接引轴54(参照图1、图2和图3),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51和第二传动轴52,动力接应轴与第一传动轴51传动连接;第一连杆41与作用连杆43的铰接位置设置有过度轴53(参照图1、图2和图4),过度轴53分别与第一传动轴51以及第二传动轴52传动连接,第二传动轴52远离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轴55,驱动轴55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52传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汤勺6固定连接。为了让传动的效率响度较高,且其传动的角度控制响度简单,动力接引轴54与第一传动轴51之间、第一传动轴51与过度轴53之间、过度轴53与第二传动轴52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52与驱动轴55之间均采用锥齿轮组57传动。齿轮传的方式,其一方面传动稳定,不会产生晃动等状况,进而在汤勺6使用是比较稳定。另外一方面,传动效率高,在汤勺6传送过程中,容易控制其转动的角度,从而可以一定程度上防止金属液的洒落。
如图2所示,驱动轴55与汤勺6之间设有连接杆56,连接杆56两端分别与汤勺6以及驱动轴55固定连接,且驱动轴55与连接杆56之间成夹角设置。在舀取金属液的时候,其汤勺6需要低于驱动轴55,同时要朝向背离连杆的方向设置,而倾角过小时,汤勺6舀取液体的时候还是不太方便,因此,其角度在90-150度之间,优选角度在90到120度之间,平常我们可以采用110度。
为了让传动轴在传送动力的时候更加平稳,在第一连杆41和作用连杆43上均采用固定组件7(固定组件7安装位置可以参照图1-图4,其结构参照图5),将其径向进行固定,让其只能够沿轴转动。固定组件7包括固定块71和固定瓣72,固定块71直接固定在第一连杆41以及作用连杆43上,而固定瓣72两端通过螺栓与固定块71连接。
如图5所示,传动轴为了减少其与固定组件7的摩擦力,因此,采用轴承连接,为了方便轴承的安装,在固定块71上设置第一轴承槽73,在固定瓣72上设置第二轴承槽74,这样方便轴承的安装,也有效对轴承进行固定。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与固定组件7的设置,如图6所示(其余结构参照实施例1附图),在实施例2中,固定瓣72一端与固定块71铰接,另一端与固定块7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这种固定方式让固定瓣72在与固定块71进行配合的时候,只需要对其一侧进行固定就能够达到固定传动轴的目的,使其固定的时候操作简单。同样,为了固定传动轴,同时也为了方便轴承的安装,在固定块71上设置第一轴承槽73,在固定瓣72上设置第二轴承槽74,这样方便轴承的安装,也有效对轴承进行固定。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给汤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有连杆机构(4)以及置于连杆机构(4)上用于舀汤的汤勺(6),所述机架(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连杆机构(4)的第一驱动装置以及驱动汤勺(6)的第二驱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杆机构(4)包括依次铰接的作用连杆(43)、第一连杆(41)、第二连杆(42)以及驱动连杆(44),所述驱动连杆(44)与作用连杆(43)铰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驱动连杆(44)铰接,所述第一连杆(41)与作用连杆(43)上均设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将第二驱动装置的动力传送到汤勺(6)并驱动汤勺(6)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杆(41)与第二连杆(42)的铰接位置上设有动力接引轴(54),所述传动轴包括第一传动轴(51)和第二传动轴(52),所述动力接应轴与第一传动轴(51)传动连接;第一连杆(41)与作用连杆(43)的铰接位置设置有过度轴(53),所述过度轴(53)分别与第一传动轴(51)以及第二传动轴(52)传动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52)远离第一传动轴(51)的一端设置有驱动轴(55),所述驱动轴(55)的一端与第二传动轴(52)传动连接,且另一端与汤勺(6)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第一连杆(41)与作用连杆(43)上均设有若干分别用于固定第一传动轴(51)和第二传动轴(52)的固定组件(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组件(7)包括用于与第一连杆(41)或者作用连杆(43)固定连接的固定块(71)以及与固定块(71)配合分配用于固定第一传动轴(51)和第二传动轴(52)的固定瓣(72),所述固定瓣(72)与固定块(71)可拆卸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瓣(72)一端与固定块(71)铰接,另一端与固定块(71)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固定块(71)上开设有第一轴承槽(73),所述固定瓣(72)上开设有第二轴承槽(74),所述第一轴承槽(73)与第二轴承槽(74)相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55)与汤勺(6)之间设有连接杆(56),所述连接杆(56)两端分别与汤勺(6)以及驱动轴(55)固定连接,且驱动轴(55)与连接杆(56)之间成夹角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轴(55)与连接杆(56)之间的夹角在90-15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给汤机,其特征是:所述动力接引轴(54)与第一传动轴(51)之间、第一传动轴(51)与过度轴(53)之间、过度轴(53)与第二传动轴(52)之间以及第二传动轴(52)与驱动轴(55)之间均采用锥齿轮组(57)传动。
CN201620412304.3U 2016-05-07 2016-05-07 给汤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404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2304.3U CN205614041U (zh) 2016-05-07 2016-05-07 给汤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412304.3U CN205614041U (zh) 2016-05-07 2016-05-07 给汤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5614041U true CN205614041U (zh) 2016-10-05

Family

ID=57025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41230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5614041U (zh) 2016-05-07 2016-05-07 给汤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5614041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573A (zh) * 2019-03-27 2019-06-25 重庆肯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用耐高温浇铸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216267A (zh) * 2019-06-19 2019-09-10 周芮冬 一种压铸机用新型智能联动式给汤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6573A (zh) * 2019-03-27 2019-06-25 重庆肯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机器人用耐高温浇铸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0216267A (zh) * 2019-06-19 2019-09-10 周芮冬 一种压铸机用新型智能联动式给汤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614041U (zh) 给汤机
CN108844711A (zh) 一种翼型两自由度动态风洞试验装置
CN205955752U (zh) 一种衬砌台车混凝土输送溜槽装置
CN101718506A (zh) 一种智能活动靶机系统
CN101357741A (zh) 动臂变幅塔式起重机配重自动同步移动机构
CN110510327B (zh) 一种多节可调溜槽
CN201268560Y (zh) 塔式起重机配重自动同步移动装置
US6213275B1 (en) Device for distributing materials in bulk with a rotary chute having a variable angle of inclination
CN201559979U (zh) 一种废钢输送装置
CN203672243U (zh) 引信辐照试验台及其控制系统
CN211548806U (zh) 一种支架钢管灌浆装置
CN101704443B (zh) 一种废钢输送装置
CN208787527U (zh) 一种转动均匀浇注包组件
CN107654081A (zh) 一种用于推铲墙皮的设备
CN207943804U (zh) 一种矿车维修用简易起吊装置
CN109811622B (zh) 一种立式双轴水泥平整机器人
CN206095762U (zh) 一种熔样机用炉膛双向摆动机构
CN216954066U (zh) 半圈式捞渣装置
CN215910087U (zh) 一种具有风力监测功能的回流风洞实验装置
CN103836966B (zh) 万向悬挂旋转溜槽式布料装置
CN206839152U (zh) 铁水传送防误机构
CN202319910U (zh) 汽车操纵器
CN212477370U (zh) 一种灌缝机传动结构
CN207008947U (zh) 一种电梯模型实训装置
CN106586894B (zh) 一种办公桌位置调整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61005

Termination date: 2019050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