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213067U - 微波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微波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213067U CN205213067U CN201521083469.2U CN201521083469U CN205213067U CN 205213067 U CN205213067 U CN 205213067U CN 201521083469 U CN201521083469 U CN 201521083469U CN 205213067 U CN205213067 U CN 205213067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icrowave heating
- convection current
- microwave
- heating chamber
- inner ba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nstitution Of High-Frequency Hea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波烹饪装置,包括炉体、抽屉本体、微波加热组件和对流组件。所述炉体内具有微波加热腔;所述抽屉本体上设有储物腔,所述抽屉本体可推拉地设在所述炉体上以将所述储物腔推入所述微波加热腔或将所述储物腔的至少一部分拉出所述微波加热腔;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设在所述炉体上以向所述微波加热腔输送微波;所述对流组件设在所述炉体上以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形成循环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微波烹饪装置,物品取放方便、加热均匀且烹饪效果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烹饪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微波烹饪装置。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诸如微波炉等微波烹饪装置,物品取放不便,且磁控管由微波加热腔顶部发射微波,加热不均匀,烹饪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需要提供一种微波烹饪装置,所述微波烹饪装置具有物品取放方便、加热均匀和烹饪效果好等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微波加热腔;抽屉本体,所述抽屉本体上设有储物腔,所述抽屉本体可推拉地设在所述炉体上以将所述储物腔推入所述微波加热腔或将所述储物腔的至少一部分拉出所述微波加热腔;用于向所述微波加热腔输送微波的微波加热组件,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设在所述炉体上;用于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形成循环风的对流组件,所述对流组件设在所述炉体上。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采用抽屉结构,物品取放方便,且利用对流组件在微波加热腔内形成循环风,使得食物加热均匀,提高了烹饪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烹饪装置还包括: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抽屉本体和所述炉体相连;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装置传动连接且通过所述滑动装置驱动所述抽屉本体移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对流组件包括:风扇罩,所述风扇罩安装在所述炉体上;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风扇罩上;对流扇叶,所述对流扇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且被罩设在所述风扇罩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对流组件还包括: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安装在所述风扇罩上且被罩设在所述风扇罩内,所述发热管围绕所述对流扇叶设置。
可选地,所述对流组件还包括: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风扇罩上且与所述发热管通讯。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炉体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吸风孔和排风孔:内胆,所述内胆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微波加热腔形成在所述内胆内且所述内胆上设有与所述微波加热腔连通的进风孔、出风孔和对流孔,所述对流组件和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且所述对流组件与所述对流孔位置对应。
可选地,所述对流组件安装在所述内胆的后壁上且所述对流孔设在所述内胆的后壁上,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分别设在所述内胆的左右两侧壁上,所述吸风孔设在所述外壳的前壁的底部且所述排风孔设在所述外壳的前壁的顶部。
进一步地,所述内胆的后壁和顶壁分别进一步延伸以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上,所述内胆的后壁的延伸部分上设有通风孔,所述内胆的顶壁的延伸部分上设有通过导风罩与所述出风孔连通的导风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微波烹饪装置还包括:烧烤加热器,所述烧烤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微波加热腔的顶壁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的爆炸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的底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的立体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微波烹饪装置1,
炉体10,
外壳100,前板101,吸风孔102,排风孔103,
内胆110,微波加热腔111,后板112,对流孔1120,通风孔1121,顶板113,导风孔1130,侧板114,进风孔1140,出风孔1141,底板115,导风罩116,
抽屉本体20,储物腔200,食物201,
对流组件30,
风扇罩300,外隔热罩301,内隔热罩302,
发热管310,电机320,对流扇叶330,电机支架340,冷却风扇350,温控器360,
滑动装置40,齿条401,齿轮402,导轨403,滑轨404,
驱动装置50,
微波加热组件60,
磁控管600,变压器610,高压电容620,波导管630,搅拌装置640,搅拌电机641,搅拌扇叶642,
散热风扇70,烧烤加热器8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1,所述微波烹饪装置1具有物品取放方便、加热均匀和烹饪效果好等优点,具体地,微波烹饪装置1为微波炉。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1,包括炉体10、抽屉本体20、微波加热组件60和对流组件30。
炉体10内具有微波加热腔111。抽屉本体20上设有储物腔200,以盛放食物201。抽屉本体20可推拉地设在炉体10上,以将储物腔200推入微波加热腔111或将储物腔200的至少一部分拉出微波加热腔111。换言之,抽屉本体20可在打开储物腔200的打开位置和关闭储物腔200的关闭位置之间滑动。
例如,抽屉本体20相对炉体10可前后滑动,如图2所示,向前抽拉抽屉本体20并使抽屉本体20向前滑动,则储物腔200被拉出微波加热腔111,抽屉本体20位于打开位置,此时可以将储物腔200内的食物201取出,或将待加热食物201放入储物腔200;如图3所示,向后推送抽屉本体20并使抽屉本体20向后滑动,则储物腔200被推入微波加热腔111,抽屉本体20位于关闭位置,此时可以对储物腔200内的食物201进行加热。可以理解,可以将储物腔200仅部分拉出微波加热腔111,储物腔200的另一部分位于微波加热腔111内,也可以将储物腔200全部拉出微波加热腔111。
微波加热组件60设在炉体10上,以向微波加热腔111输送微波,从而利用微波加热食物201。对流组件30设在炉体10上,以在微波加热腔111内形成循环风,配合微波加热组件60,使得微波加热腔111不同位置处的热量均匀,从而微波加热腔111内的温度均匀,烹饪效果好。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1,采用抽屉式结构,物品取放方便,且利用对流组件30在微波加热腔111内形成循环风,使得食物201加热均匀,提高了烹饪效果。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微波烹饪装置1还可以包括滑动装置40和驱动装置50。滑动装置40分别与抽屉本体20和炉体10相连,这样滑动装置40可以引导抽屉本体20的滑动,使抽屉本体20相对炉体10的滑动更加顺畅平稳。驱动装置50与滑动装置40传动连接,且驱动装置50通过滑动装置40驱动抽屉本体20移动,如此可以轻松使抽屉本体20平稳移动,省时省力。
例如,滑动装置40可以包括齿轮402、齿条401、导轨403和滑轨404,导轨403安装在炉体10上,滑轨404可滑动地配合在导轨403上且与抽屉本体20相连。驱动装置50可以为电机,电机安装在炉体10上且与齿轮402相连,齿条401设在滑轨404上且与齿轮402啮合,由此,电机驱动齿轮402旋转,旋转的齿轮402带动齿条401前后移动以带动滑轨404在导轨403上滑动,从而齿条401带动抽屉本体20前后滑动。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流组件30可以包括风扇罩300、电机320和对流扇叶330,风扇罩300安装在炉体10上,电机320安装在风扇罩300上,对流扇叶330与电机320传动连接且被罩设在风扇罩300内。由此,电机320转动时带动对流扇叶330旋转,微波加热腔111内的空气被吸入风扇罩300内,同时风扇罩300内的空气被吹进微波加热腔111内,即形成循环风,从而微波加热腔111内的温度均匀。优选地,对流组件30还可以包括电机支架340,电机320通过电机支架340安装在风扇罩300上,如此装配方便且牢靠。
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对流组件30还可以包括发热管310,发热管310安装在风扇罩300上且被罩设在风扇罩300内,这样,微波加热腔111内的空气被吸入风扇罩300内并被发热管310加热,对流扇叶330将加热后的热空气吹进微波加热腔111,即形成循环热风,从而食物201的加热更加均匀,进一步增强了食物201的烹饪效果。其中,风扇罩300可以为隔热件,从而热量散失少、外侧部件的温升小。
可选地,如图1所示,发热管310可以围绕对流扇叶330设置,即发热管310布置在对流扇叶330的四周。换言之,对流扇叶330布置在发热管310的中间位置,如此有利于对流扇叶330将发热管310产生的热量全部输送到微波加热腔111,并且热量可以到达微波加热腔111的不同位置,从而使得微波加热腔111内的温度更加均匀,增强食物201的烹饪效果。优选地,如图1所示,对流扇叶330可以为直扇叶,即对流扇叶330的每个叶片大体沿对流扇叶330的径向延伸,从而对流扇叶330产生的风为径向风,此径向风吹向发热管310以将热量输送至微波加热腔111内的不同层次。
可选地,如图1所示,风扇罩300可以包括外隔热罩301和内隔热罩302。内隔热罩302安装在外隔热罩301上,电机320安装在外隔热罩301上,发热管310和对流扇叶330被罩设在内隔热罩302内。其中,外隔热罩301和内隔热罩302中的至少一个安装在炉体10上,例如,外隔热罩301安装在炉体10上,或者内隔热罩302安装在炉体10上。当然,外隔热罩301和内隔热罩302还可以分别安装在炉体10上。风扇罩300采用双层结构,一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隔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内隔热罩302的温度较高,利用外隔热罩301遮挡内隔热罩302,可以避免内隔热罩302外露而影响附近的其它部件。
如图1所示,在本实用新型的可选实施例中,对流组件30还可以包括冷却风扇350,冷却风扇350与电机320传动连接,且冷却风扇350邻近电机320设置。例如,冷却风扇350位于电机320支架340与风扇罩300之间,电机320转动时带动冷却风扇350旋转,从而冷却风扇罩300外部诸如电机320等零部件,降低这些部件的温升。
优选地,对流组件30还可以包括温控器360,温控器360安装在风扇罩300上,且温控器360与发热管310通讯,从而可以对控制微波加热腔111内的温度。例如,当微波加热腔111内的温度达到预设温度(例如,200℃~240℃)时,温控器360断开,发热管310停止工作,此时电机320仍保持转动,以继续向微波加热腔111送风,保证微波加热腔111内温度均匀;当微波加热腔111的温度低于预设温度时,温控器360闭合,发热管310工作,对流扇叶330向微波加热腔111输送热量。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炉体10可以包括外壳100和内胆110。外壳100上设有吸风孔102和排风孔103,内胆110设在外壳100内,微波加热腔111形成在内胆110内,且内胆110上设有与微波加热腔111连通的进风孔1140、出风孔1141和对流孔1120,对流组件30和微波加热组件60设在外壳100和内胆110之间,且对流组件30与对流孔1120位置对应。由此,空气从吸风孔102进入外壳100和内胆110之间的空间,再由进风孔1140进入微波加热腔111,空气穿过对流孔1120被对流扇叶330吸入风扇罩300内,风扇罩300内的空气在对流扇叶330的带动下再次穿过对流孔并到达微波加热腔111,即在风扇罩300和微波加热腔111之间形成循环风,最后空气依次经过出风孔1141和排风孔103排出炉体10。图4和图5中的箭头用于示意空气的循环路径。
可选地,如图1和图3-图6所示,对流组件30可以安装在内胆110的后壁上且对流孔1120设在内胆110的后壁上,进风孔1140和出风孔1141分别设在内胆110的左右两侧壁上,吸风孔102设在外壳100的前壁的底部且排风孔103设在外壳100的前壁的顶部。例如,外壳100可以包括前板101,吸风孔102设在前板101的下部且排风孔103设在前板101的上部,内胆110由后板112、顶板113、两个侧板114和底板115构成,对流组件30安装在后板112上且对流孔1120设在后板112上,进风孔1140设在右边的侧板114上且出风孔1141设在左边的侧板114上。优选地,两个侧板114和底板115可以由U形板一体构成。可以理解,还可以在内胆110的底壁的不同位置处开设不同密度的换热孔,以增强微波加热腔111内的空气对流效果。
进一步地,如图4和图5所示,内胆110的后壁和顶壁可以分别进一步延伸以抵在外壳100的内壁面上,内胆110的后壁的延伸部分上设有通风孔1121,内胆110的顶壁的延伸部分上设有导风孔1130,导风孔1130通过导风罩116与出风孔1141连通。例如,后板112和顶板113分别沿左右方向进一步延伸,后板112的左右两侧的延伸部分上均设有通风孔1121,由此,从吸风孔102进入外壳100和内胆110之间的空气向后流动并流过左侧的通风孔1121,之后到达后板112的后侧,接着,空气向右流动并向前流过右侧的通风孔1121,再通过进风孔1140进入微波加热腔111,最后微波加热腔111内的空气从出风孔1141流出并在导风罩116的引导下由导风孔1130流出,从而限定出空气的流动通道,空气的循环更加顺畅。
在图3-图6所示的可选实施例中,微波加热组件60可以包括磁控管600、变压器610、高压电容620、波导管630以及搅拌装置640。磁控管600安装在内胆110的顶壁上且位于内胆110的后方,变压器610和高压电容620分别安装在外壳100的底壁上且均位于内胆110的后方,变压器610分别与磁控管600和高压电容620相连,波导管630安装在内胆110的顶壁上,且波导管630分别与磁控管600和微波加热腔111连通,搅拌装置640安装在波导管630上。由此,变压器610和高压电容620控制磁控管600发射微波,微波通过波导管630进入微波加热腔111,并在搅拌装置640的搅拌作用下充分而均匀地加热食物201。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搅拌装置640可以包括搅拌电机641和搅拌扇叶642,搅拌电机641安装在波导管630上,搅拌扇叶642与搅拌电机641传动连接,且搅拌扇叶642伸入微波加热腔111。搅拌电机641转动时带动搅拌扇叶642旋转,从而保证微波充分而均匀地加热食物201。
进一步地,如图3-图5所示,微波烹饪装置1还可以包括散热风扇70,散热风扇70设在外壳100和内胆110之间,且散热风扇70位于内胆110的后方的左部,这样,散热风扇70吹出的冷风能够冷却磁控管600、变压器610、高压电容620以及对流组件30。
如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微波烹饪装置1还可以包括烧烤加热器80,烧烤加热器80安装在微波加热腔111的顶壁面上,如此,微波烹饪装置1不仅可以采用热风对流烹饪方式加热食物201,还可以实现烧烤烹饪功能,以加热一些对烹饪条件要求不高的食物,例如烤面包片、烤培根、烤牛肉饼等,从而提高了烹饪方式的多样性。优选地,烧烤加热器80可以为发热管。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值得理解的是,下述描述只是示例性说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图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1,包括炉体10、抽屉本体20、对流组件30、滑动装置40、驱动装置50、微波加热组件60、散热风扇70以及烧烤加热器80。
具体而言,炉体10包括外壳100和内胆110。外壳100包括前板101,前板101的下部设有吸风孔102且上部设有排风孔103。内胆110设在外壳100内且内胆110由后板112、顶板113和U形板构成,后板112、顶板113和U形板共同限定出微波加热腔111,后板112上设有对流孔1120,且后板112和顶板113分别沿左右方向进一步延伸,后板112的左右两侧的延伸部分上均设有通风孔1121,顶部113的左侧的延伸部分上设有导风孔1130,U形板的右侧壁上设有进风孔1140且左侧壁上设有出风孔1141,对流孔1120、进风孔1140和出风孔1141分别与微波加热腔111连通,导风孔1130通过导风罩116与出风孔1141连通。对流组件30设在外壳100和内胆110之间且与对流孔1120位置对应。
抽屉本体20上设有储物腔200,抽屉本体20可前后推拉地设在炉体10上。滑动装置40包括齿轮402、齿条401、导轨403和滑轨404,导轨403安装在炉体10上,滑轨404可滑动地配合在导轨403上且与抽屉本体20相连。驱动装置50为电机,电机安装在炉体10上且与齿轮402相连,齿条401设在滑轨404上且与齿轮402啮合,由此,电机驱动齿轮402旋转,旋转的齿轮402带动齿条401前后移动以带动滑轨404在导轨403上滑动,从而齿条401带动抽屉本体20前后滑动。
对流组件30包括风扇罩300、发热管310、电机320、对流扇叶330、电机支架340、冷却风扇350以及温控器360。其中,风扇罩300包括外隔热罩301和内隔热罩302,外隔热罩301安装在后板112上,内隔热罩302安装在外隔热罩301上且位于外隔热罩301的前方。电机320通过电机支架340安装在外隔热罩301上且位于外隔热罩301的后方。对流扇叶330为直扇叶且与电机320传动连接,发热管310安装在内隔热罩302上且围绕对流扇叶330设置,发热管310和对流扇叶330被罩设在内隔热罩302内且分别与对流孔1120位置对应。冷却风扇350与电机320传动连接,且冷却风扇350位于电机支架340和外隔热罩301之间。温控器360安装在外隔热罩301上且与发热管310通讯。
微波加热组件60包括磁控管600、变压器610、高压电容620、波导管630以及搅拌装置640。磁控管600安装在顶板113上且位于后板112的后方,变压器610和高压电容620分别安装在外壳100的底壁上且均位于后板112的后方,变压器610分别与磁控管600和高压电容620相连,波导管630安装在顶板113上,且波导管630分别与磁控管600和微波加热腔111连通。搅拌装置640包括搅拌电机641和搅拌扇叶642,搅拌电机641安装在波导管630上,搅拌扇叶642与搅拌电机641传动连接,且搅拌扇叶642伸入微波加热腔111。
散热风扇70设在外壳100和内胆110之间,且散热风扇70位于内胆110的后方,这样,散热风扇70吹出的冷风能够冷却磁控管600、变压器610、高压电容620以及对流组件30。烧烤加热器80为发热管且安装在顶板113上,烧烤加热器80位于微波加热腔111内以实现烧烤功能。
电机320转动时分别带动对流扇叶330和冷却风扇350旋转,对流扇叶330产生的风为径向风,此径向风吹向发热管310以将热量输送至微波加热腔111内的不同层次。空气从微波烹饪装置1的下方进入外壳100和内胆110之间的空间,向后流动并穿过左侧的通风孔1121,再向右流动并在流动的过程中冷却磁控管600、变压器610、高压电容620以及对流组件30等零部件,接着向前流过右侧的通风孔1121并通过进风孔1140从右侧进入微波加热腔111。
微波加热腔111内的空气被对流扇叶330吸入内隔热罩302和后板112之间的空间,经过发热管310的加热后,再返回至微波加热腔111内,如此循环,实现微波加热腔111内的均匀加热。然后,热风从左侧的出风孔1141流出微波加热腔111,并在导风罩116的引导下通过导风孔1130从上方排出,最后向前流动并从排风孔103排出炉体10。图4和图5中的箭头用于示意热风的循环路径。在上述过程中,温控器360通过控制发热管310的工作状态来控制微波加热腔111的温度,冷却风扇350冷却电机320等零部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微波烹饪装置1,不仅可以利用微波加热食物201,而且可以实现热风对流烹饪功能,还可以在微波烹饪装置1的其他结构不发生变动的条件下,增加烧烤功能,如此,烹饪方式多样,能够满足较高的烹饪需求。同时,由于利用对流组件30在微波加热腔111内形成循环热风,能够对食物201进行较为均匀的加热,增强食物201的烹饪效果。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所述炉体内具有微波加热腔;
抽屉本体,所述抽屉本体上设有储物腔,所述抽屉本体可推拉地设在所述炉体上以将所述储物腔推入所述微波加热腔或将所述储物腔的至少一部分拉出所述微波加热腔;
用于向所述微波加热腔输送微波的微波加热组件,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设在所述炉体上;
用于在所述微波加热腔内形成循环风的对流组件,所述对流组件设在所述炉体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滑动装置,所述滑动装置分别与所述抽屉本体和所述炉体相连;
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滑动装置传动连接且通过所述滑动装置驱动所述抽屉本体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组件包括:
风扇罩,所述风扇罩安装在所述炉体上;
电机,所述电机安装在所述风扇罩上;
对流扇叶,所述对流扇叶与所述电机传动连接且被罩设在所述风扇罩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组件还包括:
发热管,所述发热管安装在所述风扇罩上且被罩设在所述风扇罩内,所述发热管围绕所述对流扇叶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组件还包括:
温控器,所述温控器安装在所述风扇罩上且与所述发热管通讯。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吸风孔和排风孔:
内胆,所述内胆设在所述外壳内,所述微波加热腔形成在所述内胆内且所述内胆上设有与所述微波加热腔连通的进风孔、出风孔和对流孔,所述对流组件和所述微波加热组件设在所述外壳和所述内胆之间且所述对流组件与所述对流孔位置对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流组件安装在所述内胆的后壁上且所述对流孔设在所述内胆的后壁上,所述进风孔和所述出风孔分别设在所述内胆的左右两侧壁上,所述吸风孔设在所述外壳的前壁的底部且所述排风孔设在所述外壳的前壁的顶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的后壁和顶壁分别进一步延伸以抵在所述外壳的内壁面上,所述内胆的后壁的延伸部分上设有通风孔,所述内胆的顶壁的延伸部分上设有通过导风罩与所述出风孔连通的导风孔。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波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烧烤加热器,所述烧烤加热器安装在所述微波加热腔的顶壁面上。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3469.2U CN205213067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微波烹饪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1083469.2U CN205213067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微波烹饪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213067U true CN205213067U (zh) | 2016-05-04 |
Family
ID=558507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1083469.2U Active CN205213067U (zh) | 2015-12-21 | 2015-12-21 | 微波烹饪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213067U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0375A (zh) * | 2017-11-30 | 2018-05-0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微波炉 |
CN110650562A (zh) * | 2019-09-12 | 2020-01-03 |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炸微波炉 |
CN112696714A (zh) * | 2020-12-31 | 2021-04-23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装置 |
CN112856498A (zh) * | 2019-11-28 | 2021-05-28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微波烹饪设备的风道组件 |
US11774112B2 (en) | 2019-07-31 | 2023-10-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Heating cooking apparatus |
WO2024221291A1 (zh) * | 2023-04-26 | 2024-10-31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电器 |
WO2024244163A1 (zh) * | 2023-05-31 | 2024-12-05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装置的排烟组件以及烹饪装置 |
-
2015
- 2015-12-21 CN CN201521083469.2U patent/CN205213067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990375A (zh) * | 2017-11-30 | 2018-05-04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微波炉 |
CN107990375B (zh) * | 2017-11-30 | 2019-09-27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微波炉 |
US11774112B2 (en) | 2019-07-31 | 2023-10-0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Heating cooking apparatus |
CN110650562A (zh) * | 2019-09-12 | 2020-01-03 | 中山东菱威力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炸微波炉 |
CN112856498A (zh) * | 2019-11-28 | 2021-05-28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微波烹饪设备的风道组件 |
CN112696714A (zh) * | 2020-12-31 | 2021-04-23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装置 |
WO2024221291A1 (zh) * | 2023-04-26 | 2024-10-31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电器 |
WO2024244163A1 (zh) * | 2023-05-31 | 2024-12-05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烹饪装置的排烟组件以及烹饪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13067U (zh) | 微波烹饪装置 | |
CN100370902C (zh) | 电烤炉 | |
US10368403B2 (en) | Heating cooker | |
AU2020421883B2 (en) | Air fryer | |
CN104633727B (zh) | 嵌入式微波炉及微波烹饪系统 | |
CN208463763U (zh) | 一种具有对流传热结构的空气炸烤箱 | |
JP6898140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US10609772B2 (en) | Microwave heating device | |
CN210673107U (zh) | 烤箱 | |
JP5460229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CN102232801B (zh) | 电烤箱 | |
CN106562683A (zh) | 烹饪电器的烹饪方法 | |
CN209153271U (zh) | 一种烤箱 | |
CN205234324U (zh) | 保温抽屉 | |
WO2012062875A1 (en) | An oven with heat pipes | |
CN221060445U (zh)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 |
CN218419484U (zh) | 烹饪器具 | |
CN206630474U (zh) | 一种用于电烤箱上的聚能风导结构 | |
JP2006017389A (ja) | 加熱調理器 | |
KR200155505Y1 (ko) | 전자레인지용 오븐트레이 | |
CN215909118U (zh) | 烹饪器具 | |
KR101760942B1 (ko) | 조리기기 | |
CN221690709U (zh) | 一种热风循环电烤箱 | |
KR101649692B1 (ko) | 다기능 전자레인지 | |
CN117281402A (zh)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及烤箱控温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