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153271U - 一种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烤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9153271U CN209153271U CN201821275260.XU CN201821275260U CN209153271U CN 209153271 U CN209153271 U CN 209153271U CN 201821275260 U CN201821275260 U CN 201821275260U CN 209153271 U CN209153271 U CN 20915327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 area
- hot
- liner
- inner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箱,包括内胆、第一加热管、热风挡板及热风机,内胆具有烹饪内腔,第一加热管设于烹饪内腔的顶部,热风挡板设于烹饪内腔后部并与内胆后壁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热风机设于内胆后侧,热风挡板的上部开设有进风口,热风挡板的下部开设有出风口,导流通道至少下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本实用新型的进风口对应热空气的区域布置,有利于快速将热风吸入导流通道并通过热风机向下输送至烹饪内腔的底部,且在输送过程中,导流通道的下部宽度逐渐减小,有利于提高热风输送速度,加强烹饪内腔中上下气体的对流,使烤箱内温度分布均匀,从而提高烘焙效果;同时,为进行多层烘焙提供了便利,有效提高了烤箱内能量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烤箱,尤其是一种能使热量分布均匀的烤箱。
背景技术
为了改善烤箱温场,满足烘焙食物对风量的要求,烤箱内部一般会安置一离心风机。国标T/ZRQJ-2015要求家用烤箱在使用过程中,避免人体直接碰触离心风机,因此,现有烤箱中一般会在离心风机前安装热风挡板,保护用户的同时提供导流的作用,起到离心风机蜗壳的作用。
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6612681U的中国专利申请《一种烤箱微波炉一体机》(申请号:CN201621424419.0)披露了一种结构,其包括烹饪腔体,用于给烹饪室炉腔输送烘烤热量的烧烤发生装置,用于给烹饪室炉腔输送微波能量的微波发生装置,以及与烧烤发生装置和微波发生装置连接的用于控制烧烤发生装置和微波发生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装置,烧烤发生装置至少包括设置在烹饪腔体背部的背部发热装置,其包括背部热风室盖,固定在烹饪腔体的热风挡板上,并与烹饪腔体热风挡板之间形成有封闭的热风室;背部加热元件,设置在热风室内;热风机或风扇,其扇叶设置在热风室内;烹饪腔体的热风挡板上开有与热风室连通的进风口和出风口。
由于热空气上升,现有烤箱普遍存在上层温度过高、下层温度较低的问题,这就容易导致上层已经烤焦而下层烘焙还不完全。为了加强烤箱内部对流,现有技术一般在烤箱背部中间部位增加一个或者两个离心风机,离心风机多采用中心进风、四周出风的方案。这样的结构虽然看似解决了烤箱内部对流问题,但实际上更突显了烤箱冷、热空气分区的问题。即热空气向上扩散、冷空气向下扩散,这使得烤箱上下区域无法进行快速的热交换,导致高温空气中的热量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并直接造成了如下问题:
(1)烤箱能效低下;
(2)无法同时给多层以上食物供给热量;
(3)食物上表面颜色深入下表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通过加强烤箱上下区域的对流而使烤箱内温度分布均匀从而提高烘焙效果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提供一种能有效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且便于同时烘焙多层食物的烤箱。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烤箱,包括内胆、第一加热管、热风挡板及热风机,所述内胆具有烹饪内腔,所述第一加热管设于烹饪内腔的顶部,所述热风挡板设于烹饪内腔后部并与内胆后壁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所述热风机设于内胆后侧并用于为烹饪内腔与导流通道之间的气流交换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的上部开设有进风口,所述热风挡板的下部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导流通道至少下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热风挡板的上部形成有向外凸设的第一半圆形区域,对应的,所述内胆后壁的上部形成有向后凸设的第二半圆形区域,该第二半圆形区域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区域共同围合成进风区,所述进风口开设于第一半圆形区域上。该结构有利于使进风区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扩大,增加烤箱上部热风吸入进风区中的速度,有利于后续冷热气流的对流交换。
优选地,所述的进风口为多个并自第一半圆形区域向下延伸与第一半圆形区域共同构成圆形的进风区域。
作为改进,所述热风挡板上向前凸出形成有自第一半圆形区域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扩展区域,对应的,所述内胆后壁向后凸出形成有自第二半圆区域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扩展区域,该第二扩展区域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共同围合成导风区。优选地,所述第一扩展区域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该结构有利于将进风区的热风向下输送并进一步从下方的出风口回流至烹饪内腔底部,增大上下气体的对流作用。
再改进,所述热风挡板下部向前凸设有自第一扩展区域向下延伸的第一收缩区域,该第一收缩区域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内胆后壁的下部向后凸设有自第二扩展区域向下延伸的第二收缩区域,该第二收缩区域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收缩区域与第二收缩区域共同围合成出风区,所述的出风口开设于该出风区上。该结构使得导流通道下部的流道宽度逐渐减小,能有利于增加气流的流速,提高气流的输出速度,当加速后的气流自烤箱底部输入烹饪内腔中之后,迅速上升,有利于提高烹饪内腔中上下空气的对流,提高烹饪内腔中的温度均匀性。
优选地,所述的出风口包括在出风区横向延伸并上下间隔排布的上出风口、中出风口及下出风口,且所述上出风口、中出风口、下出风口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大。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烤箱开说,越靠近烤箱底部内胆中的空气温度越低,采用上述结构,使出风口的出风面积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即热风的出风量自上而下依次增加,有利于均匀烤箱内胆中各高度上的温度,提高烹饪效果。
进一步优选,所述第一收缩区域的下边缘与热风挡板的下边缘之间为平滑过渡的弧面,所述下出风口开设于该弧面上。采用这样的结构,下出风口斜对烤箱内胆的底壁布置,自下出风口输出的热空气会向烤箱内胆的底壁上撞击,一方面有利于彻底将烤箱内胆底部的冷空气向上驱赶,另一方面,为下出风口输出的热气提供向上的冲击力,能进一步提高对流效果。
进一步改进,所述出风区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管。优选地,所述第一收缩区域的上边缘高于第二收缩区域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加热管设于第一收缩区域的上边缘与第二收缩区域的上边缘之间。在烤箱顶部的热气通过进气口进入进风区并进一步通过导风区向下输送过程中,热气会存在部分热量损失,在对热气的流速进行提速前,对气体进行加热,补偿损失的热量,有利于快速提高烤箱内胆内部的气体温度,提高烘焙效果。
为了便于安装,所述第二加热管成形为U形,第二加热管的底部通过支架限位在内胆后壁上,第二加热管的两端分别向后弯折并穿过内胆后壁布置。
优选地,所述热风机具有设于导流通道上部的离心叶轮,该离心叶轮位于进风区与导风区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烤箱内胆内胆顶部设置了第一加热管,且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使得烤箱内胆顶部的空气温度较高,本实用新型将热风挡板上的进风口开设于热风挡板的上部即对应热空气的区域布置,有利于快速将热风吸入导流通道并通过热风机向下输送至烹饪内腔的底部,且在输送过程中,导流通道的下部宽度逐渐减小,有利于提高热风输送速度,加强烹饪内腔中上下气体的对流,使烤箱内温度分布均匀,从而提高烘焙效果;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烹饪内腔中保持有明显的热空气上升过程,为进行多层烘焙提供了便利,有效提高了烤箱内能量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热风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内胆后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二加热管及热风机在内胆后壁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烤箱包括内胆1、第一加热管2、热风挡板3及热风机4,内胆1具有烹饪内腔10,第一加热管2设于烹饪内腔10的顶部,热风挡板3设于烹饪内腔10后部并与内胆1后壁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5,热风机4设于内胆1后侧并用于为烹饪内腔10与导流通道5之间的气流交换提供动力。
本实施例的热风挡板3上部开设有进风口31,热风挡板3的下部开设有出风口32,导流通道5下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具体的,热风挡板3的上部形成有向外凸设的第一半圆形区域33,对应的,内胆1后壁的上部形成有向后凸设的第二半圆形区域11,该第二半圆形区域11与第一半圆形区域33共同围合成进风区51,进风口31开设于第一半圆形区域33上,且进风口32为多个并自第一半圆形区域33向下延伸与第一半圆形区域33共同构成圆形的进风区域30。热风挡板3上向前凸出形成有自第一半圆形区域33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扩展区域34,对应的,内胆1后壁向后凸出形成有自第二半圆区域11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扩展区域12,该第二扩展区域12与第一扩展区域34共同围合成导风区52。热风机4具有设于导流通道5上部的离心叶轮41,该离心叶轮41位于进风区51与导风区52中,离心叶轮41的上部与进风区51的半圆形结构相匹配,从而加强气流的输送效果。第一扩展区域34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第二扩展区域12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保持一致。热风挡板3下部向前凸设有自第一扩展区域34向下延伸的第一收缩区域35,该第一收缩区域35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即对应于第一收缩区域35的热风挡板3部分是自上而下逐渐向后倾斜的。内胆1后壁的下部向后凸设有自第二扩展区域12向下延伸的第二收缩区域13,该第二收缩区域13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即对应于第二收缩区域13的内胆1后壁是自上而下逐渐向前倾斜的,且该倾斜度大于上述对应于第一收缩区域35的热风挡板3部分的倾斜度。第一收缩区域35与第二收缩区域13共同围合成出风区53,出风口32开设于该出风区53上。
本实施例的出风口32包括在出风区52横向延伸并上下间隔排布的上出风口321、中出风口322及下出风口323,且上出风口321、中出风口322、下出风口323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大。对于现有技术中的烤箱开说,越靠近烤箱底部内胆1中的空气温度越低,采用上述结构,使出风口32的出风面积自上而下依次增大,即热风的出风量自上而下依次增加,有利于均匀烤箱内胆中各高度上的温度,提高烹饪效果。本实施例第一收缩区域35的下边缘与热风挡板3的下边缘之间为平滑过渡的弧面36,下出风口323开设于该弧面36上,即下出风口323斜对烤箱内胆1的底壁布置,自下出风口323输出的热空气会向烤箱内胆1的底壁上撞击,一方面有利于彻底将烤箱内胆1底部的冷空气向上驱赶,另一方面,为下出风口323输出的热气提供向上的冲击力,提高对流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区53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管6。本实施例第一收缩区域35的上边缘高于第二收缩区域13的上边缘,第二加热管6设于第一收缩区域35的上边缘与第二收缩区域13的上边缘之间。本实施例的第二加热管6成形为U形,第二加热管6的底部通过支架61限位在内胆1后壁上,第二加热管6的两端分别向后弯折并穿过内胆1后壁布置。
使用本实施例的烤箱时,由于高温空气、水蒸气会在烤箱顶部聚集,加之第一加热管2的加热作用,使得这部分空气、水蒸气热量也越来越高,此时,运行热风机4,使得聚集于内胆1上部的高温空气进入通过热风挡板3上部的进风口31进入导流通道5,宽阔的进风区51可以容纳较大流量的高温空气,高温空气经离心叶片41加速后经过导流区52进入逐渐变窄的出风区53,当空气经过第二加热管6时,补充空气丧失的热量,维持空气的高热量,随后,空气可以分别自上出风口321、中出风口322、下出风口323进入烹饪内腔10,上出风口321、中出风口322、下出风口323分别对应烤箱内部最下面两层烤架以及内胆1底壁,有利于通过空气直接将高热量传递给位于下两层烤架的食物,而对应烤箱内胆1底壁的空气会由于自身的高热量特性,迅速自下向上扩散,给予整个烹饪内腔10中的食物以热量,加之热风机4的作用动力作用,使得内胆1底部空气可以更快速返回烤箱上层,进而再次循环,整个过程有利于提高烹饪内腔中上下空气的对流,提高烹饪内腔中的温度均匀性。
Claims (12)
1.一种烤箱,包括内胆(1)、第一加热管(2)、热风挡板(3)及热风机(4),所述内胆(1)具有烹饪内腔(10),所述第一加热管(2)设于烹饪内腔(10)的顶部,所述热风挡板(3)设于烹饪内腔(10)后部并与内胆(1)后壁之间形成有导流通道(5),所述热风机(4)设于内胆(1)后侧并用于为烹饪内腔(10)与导流通道(5)之间的气流交换提供动力,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3)的上部开设有进风口(31),所述热风挡板(3)的下部开设有出风口(32),所述导流通道(5)至少下部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3)的上部形成有向外凸设的第一半圆形区域(33),对应的,所述内胆(1)后壁的上部形成有向后凸设的第二半圆形区域(11),该第二半圆形区域(11)与所述第一半圆形区域(33)共同围合成进风区(51),所述进风口(31)开设于第一半圆形区域(3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风口(31)为多个并自第一半圆形区域(33)向下延伸与第一半圆形区域(33)共同构成圆形的进风区域(30)。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3)上向前凸出形成有自第一半圆形区域(33)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一扩展区域(34),对应的,所述内胆(1)后壁向后凸出形成有自第二半圆区域(11)两侧分别向外延伸的第二扩展区域(12),该第二扩展区域(12)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34)共同围合成导风区(5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扩展区域(34)在上下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增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挡板(3)下部向前凸设有自第一扩展区域(34)向下延伸的第一收缩区域(35),该第一收缩区域(35)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内胆(1)后壁的下部向后凸设有自第二扩展区域(12)向下延伸的第二收缩区域(13),该第二收缩区域(13)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自上而下逐渐减小,所述第一收缩区域(35)与第二收缩区域(13)共同围合成出风区(53),所述的出风口(32)开设于该出风区(53)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风口(32)包括在出风区(53)横向延伸并上下间隔排布的上出风口(321)、中出风口(322)及下出风口(323),且所述上出风口(321)、中出风口(322)、下出风口(323)的出风面积逐渐增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区域(35)的下边缘与热风挡板(3)的下边缘之间为平滑过渡的弧面(36),所述下出风口(323)开设于该弧面(36)上。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区(53)的上部设置有第二加热管(6)。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缩区域(35)的上边缘高于第二收缩区域(13)的上边缘,所述第二加热管(6)设于第一收缩区域(35)的上边缘与第二收缩区域(13)的上边缘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管(6)成形为U形,该第二加热管(6)的底部通过支架(61)限位在内胆(1)后壁上,所述第二加热管(6)的两端分别向后弯折并穿过内胆(1)后壁布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机(4)具有设于导流通道(5)上部的离心叶轮(41)。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75260.XU CN209153271U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烤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821275260.XU CN209153271U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烤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9153271U true CN209153271U (zh) | 2019-07-26 |
Family
ID=67329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21275260.XU Active CN209153271U (zh) | 2018-08-08 | 2018-08-08 | 一种烤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9153271U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3338A (zh) * | 2019-10-30 | 2020-01-1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烤箱 |
CN111248767A (zh) * | 2020-03-05 | 2020-06-09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烤箱 |
CN115316861A (zh) * | 2022-07-21 | 2022-11-11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烹饪装置 |
-
2018
- 2018-08-08 CN CN201821275260.XU patent/CN20915327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0693338A (zh) * | 2019-10-30 | 2020-01-17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烤箱 |
CN110693338B (zh) * | 2019-10-30 | 2021-05-18 |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 一种具有烘干功能的烤箱 |
CN111248767A (zh) * | 2020-03-05 | 2020-06-09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烤箱 |
CN115316861A (zh) * | 2022-07-21 | 2022-11-11 |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烹饪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108139A (en) | Convection oven | |
CN209153271U (zh) | 一种烤箱 | |
CN106901617A (zh) | 一种空气炸锅 | |
CN208463763U (zh) | 一种具有对流传热结构的空气炸烤箱 | |
CN202665302U (zh) | 一种热风电烤炉 | |
CN104633727B (zh) | 嵌入式微波炉及微波烹饪系统 | |
WO2021143153A1 (zh) | 空气炸锅 | |
CN208755759U (zh) | 一种空气炸烤箱 | |
CN206044408U (zh) | 一种外冷风循环的空气炸锅 | |
CN102113836B (zh) | 利用贯流风扇的烹饪装置内热风对流系统 | |
CN100462633C (zh) | 内置式适配型加热蒸煮器 | |
CN216293794U (zh) | 台面烹饪系统 | |
CN211933709U (zh) | 空气炸锅 | |
CN209450360U (zh) | 一种烤箱 | |
CN207662174U (zh) | 一种烤箱风机系统 | |
CN108814332A (zh) | 一种风冷烤箱 | |
CN110811349A (zh) | 一种烤箱 | |
CN212368781U (zh) | 一种蒸制烹饪设备及具有该蒸制烹饪设备的集成灶 | |
CN205447882U (zh) | 微波烹饪装置 | |
JP5938291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CN111227667B (zh) | 一种双风机烤箱的风机系统及该烤箱的工作模式 | |
CN209512112U (zh) | 一种空气热流加热灶 | |
CN109984628A (zh) | 一种烤箱风机系统 | |
CN209789628U (zh) | 一种改进型空气炸锅 | |
CN215383363U (zh) | 一种新型内部热风循环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