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21060445U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21060445U CN221060445U CN202322790767.6U CN202322790767U CN221060445U CN 221060445 U CN221060445 U CN 221060445U CN 202322790767 U CN202322790767 U CN 202322790767U CN 221060445 U CN221060445 U CN 22106044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heating
- temperature
- heating unit
- circuit board
- control circu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5485 electric heat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7
- 238000010411 cook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0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9246 food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305 foo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272525 Anas platyrhyncho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41000287828 Gallus gallu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08429 bread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80 explo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907 flux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30 ri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Landscapes
- Baking, Grill, Roa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包括:内胆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内胆具有烹饪腔,烹饪腔一侧设有用于检测烹饪腔中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多个上部电加热单元与多个下部电加热单元分别对应设于烹饪腔的上部与下部,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且能够单独受控制电路板控制,每一上部电加热单元与每一下部电加热单元位置分别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实现对烹饪腔多个位置空间的温度单独控制,降低不同空间的温差,尽可能保证内部温度均衡,保证食材的烹饪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烹饪时长,提升烹饪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烤箱相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背景技术
电烤箱是利用电加热管所发出的辐射热来烘烤食品的电热器具,利用它我们可以制作烤鸡、烤鸭、烘烤面包、糕点等。
现有电烤箱内部一般设有一个检测内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以及一个位于烤箱内部上方和一个位于内部下方的电加热管,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管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温度传感器反馈电烤箱内部温度信息给控制电路板,再通过控制电路板控制电加热管启动或停止,实现温度控制。采用电烤箱烹饪食材时,由于食材的大小、高度等因素,烹饪过程中食材吸收热量的不同,导致电烤箱内各空间位置的温度产生差异,引起食材受热不均匀,例如电烤箱一侧烹饪食材少,导致该空间温度高,而相对的另一侧食材多,该空间温度相对低,导致不同空间位置的烹饪温差,当温度传感器检测温度过高,控制电路板就会控制电加热管停止加热,这样会导致烹饪时长增加,并且影响食材的烹饪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包括:内胆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所述内胆具有前侧敞口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一侧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并用于检测烹饪腔中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与多个所述下部电加热单元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烹饪腔的上部与下部,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且能够单独受控制电路板控制,每一所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与每一所述下部电加热单元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烹饪腔上部与下部分别设置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多个上部电加热单元与多个下部电加热单元,并在每一上部电加热单元与每一下部电加热单元位置设置一个温度传感器,由此,通过多个温度传感器可以对应对每一上部电加热单元和每一下部电加热单元位置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当某一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位置温度过高或过低,控制电路板会控制该温度传感器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降低加热功率或停止、或者提升加热功率,实现对烹饪腔多个位置空间的温度单独控制,降低不同空间的温差,尽可能保证内部温度均衡,保证食材的烹饪效果,同时也能降低烹饪时长,提升烹饪效率。
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还具有更佳的技术方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后部加热组件,所述后部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内胆后侧,用于向内胆中输送热风进行加热。由此,可以实现空炸的烹饪效果,根据需要选择烹饪模式,提升烤箱的实用性,另外,通过后部加热组件与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配合,能够进一步降低食材烹饪食材,提升烹饪效率。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后侧中部设有若干进风孔、后侧四角位置分别设有若干出风孔,所述后部加热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内胆后侧的安装壳、设于安装壳内并与所述进风孔对应的扇叶、设于扇叶外围的后部电加热单元、安装于安装壳后侧并与扇叶连接的电机,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与所述安装壳内部连通,所述后部电加热单元、电机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内胆后侧设有四个遮挡板,四个所述遮挡板分别连接有驱动其移动对内胆上四角位置的出风孔分别进行遮挡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通过设置多个遮挡板以及驱动遮挡板移动进行遮挡的驱动单元,可以对多个位置出风孔遮挡情况进行控制,实现控制该位置热空气的流通量,进而实现该位置的温度调节控制,使不同空间位置温度尽量一致,保证食材受热均匀及烹饪效果。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并设有四个,其中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上部左侧,另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上部右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下部电加热单元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并设有四个,其中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下部左侧,另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下部右侧。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每一所述遮挡板两侧设有两个竖向与内胆连接的L型结构导条,所述导条与内胆之间形成有导槽,所述遮挡板两端对应与两个所述导槽滑动配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单元为电动推杆或电缸。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部电加热单元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并呈圆形结构,所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与下部电加热单元均呈U形结构,所述内胆前侧铰接有烤箱门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设计出一种烤箱控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烹饪腔预热,通过控制电路板设定预热温度或/和预热时间,控制电路板控制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后部电加热单元、电机启动,对烹饪腔预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烹饪腔中部温度达到预热温度或预热时间到达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各部件停止;
将食材放入烹饪腔,通过控制电路板设定烹饪温度、烹饪热时间及选择加热模式,
当选择为纯加热模式时,控制电路板控制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启动,对食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通过全部第二温度传感器对烹饪腔内温度进行检测,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其附近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降低加热功率或停止,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其附近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提升加热功率,使烹饪腔内部空间温度均匀;
当选择为背风加热模式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后部电加热单元、电机启动,后部电加热单元对安装壳内空气加热,电机驱动安装壳内扇叶转动使其内空气从进风孔进入烹饪腔对食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通过靠近烹饪腔后侧的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对烹饪腔内部温度进行检测,若后侧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中某一检测到其附近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传感器最近的驱动单元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移动对部分出风孔进行遮挡,降低该第二温度传感器后侧的出风孔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减少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降温控制,若后侧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中某一检测到其附近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传感器最近的驱动单元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移动减少对出风孔的遮挡,增大该第二温度传感器后侧的出风孔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增大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升温控制;
当选择为混合加热模式时,控制电路板控制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后部电加热单元、电机启动,对食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和全部第二温度传感器对烹饪腔内温度进行检测,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其附近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降低加热功率或停止,或/和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温度传感器后侧最近的驱动单元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移动对部分出风孔进行遮挡,降低该第二温度传感器后侧的出风孔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减少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降温控制,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其附近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升高加热功率,或/和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温度传感器最近的驱动单元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移动减少对出风孔的遮挡,增大该第二温度传感器后侧的出风孔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增大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升温控制,若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后部电加热单元降低加热功率以及控制各驱动单元驱动遮挡板移动对部分出风孔进行遮挡,降低出风孔的热空气流通量,减少加热的空气流入烹饪腔,实现降温控制,若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后部电加热单元提升加热功率以及控制各驱动单元驱动遮挡板移动减少对出风孔的遮挡,增大出风孔的热空气流通量,增大加热的空气流入烹饪腔,从而实现升温控制,使烹饪腔内部空间温度均匀。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方式的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的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图4为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内胆;11、承接凸起;12、进风孔;13、出风孔;14、导条;2、上部电加热单元;3、下部电加热单元;4、后部加热组件;41、安装壳;42、扇叶;43、后部电加热单元;44、电机;5、第一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7、遮挡板;8、驱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实用新型的概念。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包括:内胆1、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后部加热组件4、控制电路板。
内胆1具有前侧敞口的烹饪腔,内胆1前侧铰接有烤箱门体,内胆1内部设有一组或两组左右对应并用于支撑烤盘的承接凸起11。
烹饪腔右侧中部设有用于检测烹饪腔中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5,第一温度传感器5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上部电加热单元2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优选上部电加热单元2为电加热管,上部电加热单元2呈U形结构或螺旋状结构或M状结构等等,优选上部电加热单元2呈U形结构,上部电加热单元2设有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更多个,优选上部电加热单元2设有四个,四个上部电加热单元2设于烹饪腔上部,其中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上部左侧,另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上部右侧。
下部电加热单元3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优选下部电加热单元3为电加热管,下部电加热单元3呈U形结构或螺旋状结构或M状结构等等,优选下部电加热单元3呈U形结构,下部电加热单元3设有两个或三个或四个或更多个,优选下部电加热单元3设有四个,四个下部电加热单元3设于烹饪腔下部,其中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下部左侧,另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下部右侧。
其中,四个上部电加热单元2与四个下部电加热单元3上下对应设置,烹饪腔上部的四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与下部的四个第一温度传感器5上下对应设置。
多个上部电加热单元2与多个下部电加热单元3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并且能够单独受控制电路板控制,即控制电路板可以单独控制某一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启动、关闭、降低加热功率、提升加热功率。
每一上部电加热单元2与每一下部电加热单元3位置分别设有一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第二温度传感器6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每一第二温度传感器6用于检测其位置附近的温度情况,并反馈温度信息给控制电路板。
后部加热组件4设于内胆1后侧,用于向内胆1中输送热风进行加热。进一步,内胆1后侧中部设有若干进风孔12,若干进风孔12呈圆形分布或四边形分布或五边形分布等等,优选若干进风孔12呈圆形分布,内胆1后侧四角位置分别设有若干出风孔13,每一位置的多个出风孔13呈三角形分布或四边形分布或五边形分布等等,优选每一位置的多个出风孔13呈三角形分布,后部加热组件4包括固接于内胆1后侧的安装壳41、设于安装壳41内并与进风孔12对应的扇叶42、设于扇叶42外围的后部电加热单元43、安装于安装壳41后侧并与扇叶42连接的电机44,进风孔12和出风孔13与安装壳41内部连通,后部电加热单元43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优选后部电加热单元43为电加热管,并呈圆形结构,后部电加热单元43、电机44均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后部电加热单元43用于对安装壳41内空气进行加热,当电机44驱动扇叶42转动可以驱动安装壳41内空气穿过进风孔12进入到烹饪腔内,安装壳41形成负压促使烹饪腔内空气穿过出风孔13进入到安装壳41内,实现气流循环。
内胆1后侧设有四个遮挡板7,每一遮挡板7两侧设有两个竖向与内胆1连接的L型结构导条14,导条14与内胆1之间形成有导槽,遮挡板7两端对应与两个导槽上下滑动配合,四个遮挡板7分别连接有驱动其上下移动的驱动单元8,驱动单元8为电动推杆或电缸,优选驱动单元8为电动推杆,其中两个驱动单元8安装于内胆1顶部,另两个驱动单元8安装于内胆1底部,其驱动端伸入到内胆1后侧,四个驱动单元8可分别驱动四个遮挡板7上下移动对内胆1上四角位置的出风孔13分别进行遮挡,四个驱动单元8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控制电路板为常规具有控制功能的电路板。
实施例二
参考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烤箱控温方法,基于实施例一的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控温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烹饪腔预热,通过控制电路板设定预热温度或/和预热时间,控制电路板控制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后部电加热单元43、电机44启动,对烹饪腔预热,当第一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烹饪腔中部温度达到预热温度或预热时间到达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各部件停止;
将食材放入烹饪腔,通过控制电路板设定烹饪温度、烹饪热时间及选择加热模式,
当选择为纯加热模式时,控制电路板控制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启动,对食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通过全部第二温度传感器6对烹饪腔内温度进行检测,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其附近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降低加热功率或停止,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其附近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提升加热功率,使烹饪腔内部空间温度均匀;
当选择为背风加热模式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后部电加热单元43、电机44启动,后部电加热单元43对安装壳41内空气加热,电机44驱动安装壳41内扇叶42转动使其内空气从进风孔12进入烹饪腔对食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通过靠近烹饪腔后侧的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对烹饪腔内部温度进行检测,若后侧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中某一检测到其附近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传感器6最近的驱动单元8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7移动对部分出风孔13进行遮挡,降低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后侧的出风孔13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减少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降温控制,若后侧四个第二温度传感器6中某一检测到其附近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传感器6最近的驱动单元8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7移动减少对出风孔13的遮挡,增大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后侧的出风孔13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增大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升温控制;
当选择为混合加热模式时,控制电路板控制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后部电加热单元43、电机44启动,对食材进行加热,加热过程中,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5和全部第二温度传感器6对烹饪腔内温度进行检测,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其附近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降低加热功率或停止,或/和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后侧最近的驱动单元8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7移动对部分出风孔13进行遮挡,降低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后侧的出风孔13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减少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降温控制,若某一第二温度传感器6检测到其附近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位置的上部电加热单元2/下部电加热单元3升高加热功率,或/和控制电路板控制距离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最近的驱动单元8驱动与之连接的遮挡板7移动减少对出风孔13的遮挡,增大该第二温度传感器6后侧的出风孔13附近的热空气流通量,增大加热的空气流入该区域,实现升温控制,若第一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温度高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后部电加热单元43降低加热功率以及控制各驱动单元8驱动遮挡板7移动对部分出风孔13进行遮挡,降低出风孔13的热空气流通量,减少加热的空气流入烹饪腔,实现降温控制,若第一温度传感器5检测到的温度低于设定的温度时,控制电路板控制后部电加热单元43提升加热功率以及控制各驱动单元8驱动遮挡板7移动减少对出风孔13的遮挡,增大出风孔13的热空气流通量,增大加热的空气流入烹饪腔,从而实现升温控制,使烹饪腔内部空间温度均匀,保证食材均匀加热。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包括:内胆以及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上部电加热单元、下部电加热单元,所述内胆具有前侧敞口的烹饪腔,所述烹饪腔一侧设有与控制电路板电连接并用于检测烹饪腔中部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多个所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与多个所述下部电加热单元分别对应设于所述烹饪腔的上部与下部,并分别与控制电路板电连,且能够单独受控制电路板控制,每一所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与每一所述下部电加热单元位置分别设有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的第二温度传感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部加热组件,所述后部加热组件设于所述内胆后侧,用于向内胆中输送热风进行加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后侧中部设有若干进风孔、后侧四角位置分别设有若干出风孔,所述后部加热组件包括固接于所述内胆后侧的安装壳、设于安装壳内并与所述进风孔对应的扇叶、设于扇叶外围的后部电加热单元、安装于安装壳后侧并与扇叶连接的电机,所述进风孔和出风孔与所述安装壳内部连通,所述后部电加热单元、电机均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胆后侧设有四个遮挡板,四个所述遮挡板分别连接有驱动其移动对内胆上四角位置的出风孔分别进行遮挡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并设有四个,其中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上部左侧,另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上部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电加热单元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并设有四个,其中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下部左侧,另两个纵向间隔连接于烹饪腔下部右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遮挡板两侧设有两个竖向与内胆连接的L型结构导条,所述导条与内胆之间形成有导槽,所述遮挡板两端对应与两个所述导槽滑动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为电动推杆或电缸。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部电加热单元为电加热管或发热丝,并呈圆形结构,所述上部电加热单元与下部电加热单元均呈U形结构,所述内胆前侧铰接有烤箱门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90767.6U CN221060445U (zh) | 2023-10-17 | 2023-10-17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22790767.6U CN221060445U (zh) | 2023-10-17 | 2023-10-17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21060445U true CN221060445U (zh) | 2024-06-04 |
Family
ID=912649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22790767.6U Active CN221060445U (zh) | 2023-10-17 | 2023-10-17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21060445U (zh) |
-
2023
- 2023-10-17 CN CN202322790767.6U patent/CN22106044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5213067U (zh) | 微波烹饪装置 | |
CN101933528B (zh) | 具有流动气流和节能特征的烤炉 | |
EP1211914B1 (en) | Heating apparatus supplying a heat source other than microwave in a microwave oven | |
CN104633727B (zh) | 嵌入式微波炉及微波烹饪系统 | |
CN102188168A (zh) | 具有均匀大风量热风对流烧烤的烤箱 | |
CN103884030A (zh) | 加热烹调器 | |
CN213371512U (zh) | 烹饪器具 | |
CN102113836B (zh) | 利用贯流风扇的烹饪装置内热风对流系统 | |
CN108151087A (zh) | 微波烹饪器具 | |
CN111543848A (zh) | 一种蒸烤组合机 | |
CN201515960U (zh) | 一种具有热风对流功能的煎烤器 | |
CN221060445U (zh)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 | |
CN209450360U (zh) | 一种烤箱 | |
CN2439631Y (zh) | 双面烧烤式微波炉 | |
CN117281402A (zh) | 一种新型控温的电子式烤箱及烤箱控温方法 | |
CN108209614A (zh) | 空气炸锅 | |
CN217645043U (zh) | 一种蒸汽空气烤箱 | |
CN200946840Y (zh) | 一种具有热风循环功能的微波炉 | |
CN205156563U (zh) | 蜂窝型催化剂连续干燥炉 | |
JP4740178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JP5595174B2 (ja) | 加熱調理器 | |
CN112790596B (zh) | 一种蒸箱烤箱微波炉一体机 | |
CN113491452A (zh) | 一种可热风循环的烤箱 | |
CN216569604U (zh) | 一种可热风循环的烤箱 | |
CN220494845U (zh) | 一种具有烤功能的烹饪设备及集成灶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