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5010241U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5010241U CN205010241U CN201520743842.6U CN201520743842U CN205010241U CN 205010241 U CN205010241 U CN 205010241U CN 201520743842 U CN201520743842 U CN 201520743842U CN 205010241 U CN205010241 U CN 205010241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g
- closing mechanism
- connecting rod
- installation
- ailer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包括:主动驱动机构,具有水平框架、开闭气缸、连接座、连杆和安装翼;所述连接座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水平框架的滑轨上;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对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组安装翼;所述安装翼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开闭轨道;从动驱动机构,具有悬挂支架及连接于所述悬挂支架的一组安装副翼;所述安装翼相交叉,其后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框架上的一组安装翼轴相铰接;所述安装副翼相交叉,其后端分别与所述悬挂支架上的一组安装副翼轴相铰接。该头罩开闭机构结构可靠、运行稳定、占用空间小,尤其适用于司机室前端造型较为扁宽的动车组。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设有所述头罩开闭机构的轨道车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轨道车辆的头罩开闭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涉及设有所述头罩开闭机构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的动车组出于联挂的考虑,在车头前部都设有可左右对称开启和闭合的头罩,以方便车钩连接,头罩的左前罩和右前罩由头罩开闭机构驱动,关闭时与车体头部的流线型外形相一致,可降低风阻,在打开过程中,要避开车内其他零部件。
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1206386Y的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其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罩开闭机构,至少包括一主动驱动机构,主动驱动机构具有一水平框架、开闭气缸、连接座、连杆和安装翼,其中,开闭气缸的驱动轴端部固定于连接座,连接座的两侧分别通过直线轴承套接在水平框架的滑轨;连接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对连杆,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组安装翼;安装翼的一端固定于水平框架,另一端分别连接于车体前罩的左、右两部分;在安装翼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开闭轨道,在靠近安装翼的连接前罩的部位分别设置有一组支撑在开闭轨道上的滑轮;还包括一从动驱动机构,从动驱动机构具有一垂直连接座、一组安装副翼,其中,垂直连接座的一垂向端固定于水平框架,另一垂向端分别连接于安装副翼,安装副翼连接于车体前罩的左、右两部分,在连杆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万向节。
此头罩开闭机构的开闭气缸虽然可以通过连接座、连杆、安装翼及安装副翼带动左前罩和右前罩实现开闭功能。但是,其安装翼和安装副翼的后端铰接于同一转轴。由于动车组前端结构日益增多,例如前端增加吸能结构、防爬结构等,导致前端开闭机构设置占用空间的大幅减小,上述头罩开闭机构在开闭过程中会很难避开车内其他部件,其结构和打开方式不适用于司机室前端造型扁宽的轨道车辆,而且,在开闭过程中,安装翼和安装副翼的同步性和稳定性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因此,如何对头罩开闭机构进行优化设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该头罩开闭机构结构可靠、运行稳定、占用空间小,尤其适用于司机室前端造型较为扁宽的动车组。
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设有所述头罩开闭机构的轨道车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包括:
主动驱动机构,具有水平框架、开闭气缸、连接座、连杆和安装翼;
所述开闭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水平框架的滑轨上;
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对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组安装翼;所述安装翼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开闭轨道;
从动驱动机构,具有悬挂支架及连接于所述悬挂支架的一组安装副翼;
所述安装翼相交叉,其后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框架上的一组安装翼轴相铰接;所述安装副翼相交叉,其后端分别与所述悬挂支架上的一组安装副翼轴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翼的后端设有“C”形卡口,并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安装翼轴以卡接的方式相铰接;所述安装副翼的后端设有“C”形卡口,并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安装副翼轴以卡接的方式相铰接。
优选地,所述安装翼和安装副翼均呈两个弯角部位为钝角的“Z”字形,且其靠近后端的弯角部位设有“U”形沟槽。
优选地,所述安装翼为双层结构,其安装翼板上设有安装翼补强板,两者间通过筋板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杆与安装翼相铰接的铰轴下端设有滑块,所述安装翼通过所述滑块支撑于所述开闭轨道。
优选地,所述连杆与安装翼在所述安装翼斜向部分的中间位置相铰接。
优选地,在关闭状态下,所述连杆的左连杆和右连杆相平行,或者,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前端之间的间距小于后端之间的间距。
优选地,所述安装副翼轴通过水平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悬挂支架顶部。
优选地,所述悬挂支架为门型支架,其两侧分别向外凸起呈梯形。
为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及车头,所述车头的驾驶室前端设有头罩及头罩开闭机构,所述头罩开闭机构为上述任一项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作了进一步改进,其安装翼不再铰接于同一转轴,而是交叉布置,并分别与对应的安装翼轴相铰接,与之相应地,安装副翼亦不再铰接于同一转轴,也是交叉布置,并分别与对应的安装副翼轴相铰接。这样,通过采用旋转轴交叉布置的结构,实现了头罩开闭机构运用简单的旋转打开原理打开较为复杂的轨道车辆司机室头罩机构,其结构安全可靠,扩大了直接旋转打开式开闭机构对司机室造型的适用范围,可保证安装翼与安装副翼在开闭过程中的同步性和稳定性,且占用空间小,容易避开车内其他部件,在开闭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现象,对司机室多变的造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尤其适用于司机室前端造型较为扁宽的动车组。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轨道车辆设有上述头罩开闭机构,由于所述头罩开闭机构具有上述技术效果,设有该头罩开闭机构的轨道车辆也应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轴测图;
图2为图1所示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与头罩相连接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的侧视图;
图4为图3的俯视图;
图5为图3的左视图。
图中:
1.水平框架2.开闭气缸3.连接座4.连杆5.安装翼6.轨道7.立柱8.开闭轨道9.左头罩10.右头罩11.安装翼补强板12.安装翼轴13.滑块14.悬挂支架15.安装副翼16.安装副翼轴17.水平支撑板18.锁闭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文中的上、下、内、外等用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位置关系而确立的,根据附图的不同,相应的位置关系也有可能随之发生变化,因此,并不能将其理解为对保护范围的绝对限定。
请参考图1、图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轴测图;图2为图1所示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与头罩相连接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主要由主动驱动机构、从动驱动机构等部分构成,其中,主动驱动机构位于下方,从动驱动机构位于主动驱动机构的上方。
主动驱动机构主要由水平框架1、开闭气缸2、连接座3、连杆4和一组安装翼5构成,开闭气缸2的伸缩端与连接座3相连接,连接座3为平板形式的小车,通过底部的两道直线轴承可移动地安装在水平框架1的两条轨道6上。
连接座3的前端设有左右对称布置的两根立柱7,立柱7的上端分别铰接与之对应的连杆4,连杆4的前端分别连接一组安装翼5,安装翼5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开闭轨道8,安装翼5前端分别与左头罩9和右头罩10固定连接。
安装翼5呈两个弯角部位为钝角的“Z”字形,且其靠近后端的弯角部位设有“U”形沟槽,且安装翼5为双层结构,其翼板上设有安装翼补强板11,两者间通过筋板相连接,两安装翼5相交叉,其后端设有“C”形卡口,并通过卡口分别与左右并排设置的两根安装翼轴12以卡接的方式相铰接。
连杆4与安装翼5大体在安装翼斜向部分的中间位置相铰接,安装翼补强板11的形状与安装翼5后半部分的形状相一致,其前端与连杆4相铰接,后端与安装翼轴12相铰接。
在关闭状态下,连杆4的左连杆和右连杆相平行,或者,左连杆和右连杆前端之间的间距小于后端之间的间距。
连杆4与安装翼5相铰接的铰轴下端设有滑块13,安装翼5通过滑块13支撑在开闭轨道9上,在开闭过程中,安装翼5通过滑块13在开闭轨道8上沿弧形轨迹滑动。
请一并参考图3、图4、图5,图3为图1所示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的侧视图;图4为图3的俯视图;图5为图3的左视图。
从动驱动机构主要由悬挂支架14和安装副翼15构成,悬挂支架14为门型支架,以横跨的方式固定在水平框架1上,其两侧分别向外凸起呈梯形,安装副翼轴16通过水平支撑板17安装在悬挂支架14顶部。
两安装副翼15相交叉,其前端分别与左头罩9和右头罩10固定连接,后端设有“C”形卡口,并通过卡口分别与悬挂支架14上左右并排布置的两根安装副翼轴16以卡接的方式相铰接,安装副翼15与安装翼5的形状和连接方式基本相同,均呈两个弯角部位为钝角的“Z”字形,且其靠近后端的弯角部位设有“U”形沟槽,不同之处在于,安装副翼15为单板形式,未设置补强板。
此外,连接座3的一侧设有对应于锁闭气缸18伸缩端的缺口,通过锁闭气缸18的伸缩动作能够实现对连接座3的锁定和解锁。
工作时,开闭气缸2的伸缩杆向前伸出时,推动连接座3在水平框架上沿轨道6向前滑动,进而由连接座3通过其立柱7和连杆4推动安装翼5绕安装翼轴12转动,两安装翼5在推力作用下相互合拢,安装副翼15亦随之合拢,安装翼5和安装副翼15的合拢带动左头罩9和右头罩10合拢关闭,反之,开闭气缸2的伸缩杆向后缩回时,则会拉动连杆4向后移动,从而带动左头罩9和右头罩10从中间向两侧打开。
通过采用旋转轴交叉布置的结构,实现了头罩开闭机构运用简单的旋转打开原理打开较为复杂的轨道车辆司机室头罩机构,其结构安全可靠,扩大了直接旋转打开式开闭机构对司机室造型的适用范围,可保证安装翼5与安装副翼15在开闭过程中的同步性和稳定性,且占用空间小,容易避开车内其他部件,在开闭过程中不会出现干涉现象,对司机室多变的造型具有更强的适应能力,尤其适用于司机室前端造型较为扁宽的动车组。
上述实施例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方案,具体并不局限于此,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实际需要作出具有针对性的调整,从而得到不同的实施方式。例如,将安装翼5上的滑块13替换为滑轮,通过滑轮支撑在开闭轨道8上;或者,在连杆4的两端分别设置万向节,等等。由于可能实现的方式较多,这里就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除了上述头罩开闭机构,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及车头,车头的驾驶室前端设有头罩及头罩开闭机构,头罩开闭机构为上文中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余结构请参考现有技术,本文不再赘述。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及轨道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包括:
主动驱动机构,具有水平框架、开闭气缸、连接座、连杆和安装翼;
所述开闭气缸的伸缩端连接所述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可移动地安装于所述水平框架的滑轨上;
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对连杆,所述连杆的另一端分别连接一组安装翼;所述安装翼的下方设置有一组开闭轨道;
从动驱动机构,具有悬挂支架及连接于所述悬挂支架的一组安装副翼;
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翼相交叉,其后端分别与所述水平框架上的一组安装翼轴相铰接;所述安装副翼相交叉,其后端分别与所述悬挂支架上的一组安装副翼轴相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翼的后端设有“C”形卡口,并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安装翼轴以卡接的方式相铰接;所述安装副翼的后端设有“C”形卡口,并通过所述卡口与所述安装副翼轴以卡接的方式相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翼和安装副翼均呈两个弯角部位为钝角的“Z”字形,且其靠近后端的弯角部位设有“U”形沟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翼为双层结构,其安装翼板上设有安装翼补强板,两者间通过筋板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安装翼相铰接的铰轴下端设有滑块,所述安装翼通过所述滑块支撑于所述开闭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与安装翼在所述安装翼斜向部分的中间位置相铰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在关闭状态下,所述连杆的左连杆和右连杆相平行,或者,所述左连杆和右连杆前端之间的间距小于后端之间的间距。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副翼轴通过水平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悬挂支架顶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支架为门型支架,其两侧分别向外凸起呈梯形。
10.一种轨道车辆,包括车体及车头,所述车头的驾驶室前端设有头罩及头罩开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罩开闭机构为上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3842.6U CN205010241U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520743842.6U CN205010241U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5010241U true CN205010241U (zh) | 2016-02-03 |
Family
ID=552088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520743842.6U Active CN205010241U (zh) | 2015-09-23 | 2015-09-23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5010241U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2810A (zh) * | 2015-09-23 | 2015-12-23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CN115027513A (zh) * | 2022-06-30 | 2022-09-09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车端结构及轨道车辆 |
-
2015
- 2015-09-23 CN CN201520743842.6U patent/CN205010241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72810A (zh) * | 2015-09-23 | 2015-12-23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CN115027513A (zh) * | 2022-06-30 | 2022-09-09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车端结构及轨道车辆 |
CN115027513B (zh) * | 2022-06-30 | 2023-09-22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车端结构及轨道车辆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5172810A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
CN201206386Y (zh) | 前罩开闭机构 | |
CN207449758U (zh) | 一种车载方舱的纵向滑动置物架 | |
CN106080146B (zh) | 客车敞闭两用车顶结构、双层旅游观光车及车顶敞闭变形方法 | |
CN205010241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扁宽型头罩开闭机构 | |
CN108058748A (zh) | 一种汽车 | |
CN109458035A (zh) | 一种可折叠皮卡车尾箱帐篷 | |
CN205468706U (zh) | 车厢自启自锁闭车门 | |
CN207436789U (zh) | 一种动车舱门的开闭机构 | |
CN213768524U (zh) | 一种站台门电动式侧面挡板 | |
CN108819817A (zh) | 隐藏式全自动汽车升降平台系统 | |
CN205022585U (zh) |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头罩开闭机构 | |
CN201245110Y (zh) | 一种带活动篷布的仓栅车 | |
CN207241385U (zh) | 一种具有三排座椅的多功能皮卡 | |
CN204775236U (zh) | 一种自卸厢式矿车 | |
CN217598419U (zh) | 一种具有硬墙折叠功能的房车厢体 | |
CN203439193U (zh) | 电动三轮货车 | |
CN206900499U (zh) | 一种具有自动折叠厢盖的三排座椅多功能皮卡 | |
CN206155266U (zh) | 一种基于液压尾板设计的厢式车液压后门装置 | |
CN214309429U (zh) | 一种可调节式汽车侧门铰链耐久试验装置 | |
EP1561674B1 (en) | Adjustable-wheelbase vehicle chassis | |
CN209939570U (zh) | 一种垃圾车用多功能货箱 | |
CN215752093U (zh) | 一种自卸侧翻半挂车 | |
CN204020691U (zh) | 一种顶盖滑动装置及具有其的车辆 | |
CN108116434B (zh) | 一种舱门角度可调的开闭机构及舱门角度调节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56 |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 ||
CP01 |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
Address after: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after: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Chengyang District of Shandong city of Qingdao province Jinhong road 266111 No. 88 Patentee before: CSR Qingdao Sifang Locomotive and Rolling Stock Co., 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