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203514959U - 车门把手组件、外部车门把手组件 - Google Patents

车门把手组件、外部车门把手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3514959U
CN203514959U CN201320587709.7U CN201320587709U CN203514959U CN 203514959 U CN203514959 U CN 203514959U CN 201320587709 U CN201320587709 U CN 201320587709U CN 203514959 U CN203514959 U CN 20351495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le
reinforcement structure
vehicle door
handle assembly
reci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3205877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丹尼尔·卡尔·贝瑞勒
查尔斯·格雷戈里·班贝勒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Original Assignee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filed Critical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351495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351495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05B77/06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by means of inertial for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7/00Accessories in connection with locks
    • E05B17/0054Fraction or shear lines; Slip-clutches, resilient parts or the like for preventing damage when forced or slammed
    • E05B17/0062Fraction or shear lines; Slip-clutches, resilient parts or the like for preventing damage when forced or slammed with destructive disengagemen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7/00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 E05B77/02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functions or purposes for accident situations
    • E05B77/04Preventing unwanted lock actuation, e.g. unlatching, at the moment of collis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 E05B85/14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 E05B85/16Handles pivoted about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wing a longitudinal grip part being pivoted at one end about an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longitudinal axis of the grip part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08Bolts
    • Y10T292/1043Swinging
    • Y10T292/1075Operating means
    • Y10T292/1078Closu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T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 CLASSIFICATION
    • Y10T292/00Closure fasteners
    • Y10T292/57Operators with knobs or hand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车门的车门把手组件,包括:构造成安装至车门结构的把手加固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解锁闩锁机构的致动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把手加固结构的惯性锁定件,把手加固结构包括推动表面,推动表面在把手加固结构沿着预定义的弱化线变形时接触惯性锁定件并使惯性锁定件移动至阻挡位置,并因此防止致动件移动至解锁位置。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包括: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的把手加固结构,在把手加固结构经受弯曲力时把手加固结构的中间部分变形并致使推动表面接触惯性锁定件以及将惯性锁定件移动至其致动位置,从而防止把手件移动至其打开位置。本实用新型在车辆于把手组件附近经历侧面碰撞的事件中,防止闩锁解锁。

Description

车门把手组件、外部车门把手组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总的来说涉及用于机动车的外侧车门把手组件,具体地,涉及外侧把手组件和罩板。
背景技术
已经开发出用于机动车的各种类型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中一种已知类型的把手利用把手带,此把手带的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在把手加固结构上。把手带的第二端包括钩状物或延伸部,该钩状物或延伸部通过连杆或其他合适的连接装置可操作地连接至门闩锁(door latch)。把手罩板是附接于把手加固结构并包括朝外的精加工表面,该精加工表面可包括在把手带后容纳用户手指的凹部。用户向外旋转把手使得连杆移动,从而将车门解锁。把手可包括惯性锁组件,其包含可旋转至锁定位置以防把手带向外旋转的惯性锁,从而防止把手组件受到加速力时解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的车门把手组件、以及用于机动车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以在车辆于把手组件附近经历侧面碰撞的事件中,防止闩锁解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车门的车门把手组件,所述车门为具有将车门选择性保持在关闭位置的闩锁机构的类型,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包括:构造成安装至车门结构的把手加固结构;从第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解锁所述闩锁机构的致动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惯性锁定件,用于在由于车辆侧部碰撞而使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加速时从非阻挡位置移动至阻挡位置,其中,所述惯性锁定件在其处于所述阻挡位置时防止所述致动件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并且在其处于所述非阻挡位置时允许所述致动件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并且其中: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预定义的弱化线以及位于所述弱化线相对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在作用力施加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时沿着所述弱化线变形,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推动表面,所述推动表面在所述把手加固结构沿着所述预定义的弱化线变形时接触所述惯性锁定件并使所述惯性锁定件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并因此防止所述致动件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相对的内侧和外侧,以及从所述内侧延伸的突出,其中所述推动表面由所述突出的一侧形成。
优选地,所述突出布置在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惯性锁定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惯性锁定件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优选地,所述致动件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优选地,车门把手组件包括: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把手带;并且其中:所述致动件与所述把手带的第二端可操作地接合,以便向外旋转所述把手带可使得所述致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
优选地,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具有通常为四边形的周边,所述周边包括在垂直侧边缘之间延伸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并且其中:所述弱化线从所述上边缘延伸至所述下边缘。
优选地,所述弱化线基本是直线的。
优选地,所述把手加固结构限定出位于所述弱化线的相反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了第一弯曲强度和第二弯曲强度,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在所述弱化线处形成了第三弯曲强度,其中,所述第三弯曲强度明显小于所述第一弯曲强度和所述第二弯曲强度。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包括: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的把手加固结构,以及环绕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延伸的外围部分;把手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用于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把手件配置成与门闩锁可操作地相连以在所述把手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解锁所述门闩锁;推动表面,位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第一部分上;其中:惯性锁定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第二部分并在经受加速时从静止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其中,所述惯性锁定件允许所述把手件在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所述静止位置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惯性锁定件防止所述把手件在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了第一弯曲强度,并且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了第二弯曲强度;以及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并形成了明显小于所述第一弯曲强度和所述第二弯曲强度的弯曲强度,以便在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经受弯曲力时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中间部分变形并致使所述推动表面接触所述惯性锁定件以及将所述惯性锁定件移动至其致动位置,从而防止所述把手件移动至其打开位置。
优选地,所述中间部分包含弱化线。
优选地,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从所述内侧延伸出的突出,并且所述推动表面包含所述突出的侧面。
优选地,所述突出包含锥形柱件。
优选地,所述突出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一体形成。
优选地,所述惯性锁定件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优选地,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包括: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并与所述把手件可操作地接合的致动件,由此所述把手件的移动致使所述致动件移动并因而使所述致动件释放门闩锁。
优选地,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具有通常为四边形的周边,所述周边包括在垂直侧边缘之间延伸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并且:所述弱化线从所述上边缘延伸至所述下边缘。
优选地,所述弱化线基本是直线的。
优选地,如果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其静止位置,则所述致动件在所述把手件向外移动时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并且其中:当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其致动位置时,所述惯性锁定件阻挡所述致动件从其静止位置向其致动位置的移动。
优选地,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包括: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相连的罩板结构,所述罩板结构具有外侧和内侧,所述外侧形成位于其内的面向外侧的凹部,所述内侧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外侧紧密相配,并且所述把手件包括水平横跨所述凹部延伸的把手带。
本实用新型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把手组件包括具有相反的内侧和外侧的罩板结构及围绕罩板结构延伸的外围部分。把手件可移动地安装至罩板结构,用于在打开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把手件配置成与门闩锁可操作地相连,以在把手件位于打开位置时将车门闩锁解锁。把手组件还包括惯性锁定件,惯性锁定件可移动地安装至罩板结构的第一部分并在经受加速时从静止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惯性锁定件允许把手件在惯性锁定件处于静止位置时从关闭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惯性锁定件防止把手件在惯性锁定件处于致动位置时移动到打开位置。把手组件还包括位于罩板结构的第二部分上的推动表面。罩板结构的第一部分形成了第一弯曲强度,罩板结构的第二部分形成了第二弯曲强度。罩板结构包括设置于其第一和第二部分之间的中间部分,该中间部分形成了明显小于第一和第二弯曲强度的弯曲强度,使得罩板结构的中间部分在罩板结构经受弯曲力时变形并导致推动表面与惯性锁定件相接触以及防止惯性锁定件移动至其静止位置,从而防止把手件移动至其打开位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车辆于把手组件附近经历侧面碰撞的事件中,防止闩锁解锁。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研究以下说明书、权利要求和附图之后,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这些和其它方面、目标和特征。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
图1是从车辆外部观察车门把手组件的部分局部等轴侧图;
图2是沿II-II线截取的图1的车门把手的剖视图;
图3是沿图1中的IV-IV线截取的图1的车辆把手的剖视图;
图4是车门把手在把手加固结构断裂后的局部视图;
图5是沿VI-VI线截取的图4的把手组件的剖视图;
图6是把手组件在完好情况下的局部等轴侧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把手组件的局部视图,其中,罩板已经沿着断裂线变形/折断,因此驱使推动表面进入惯性锁定件,从而使惯性锁定件防止把手组件操作及释放闩锁。
具体实施方式
出于说明的目的,词语“上”“下”“右”“左”“后”“前”“垂直”“水平”及其派生词语应当依据图1中所定向的实用新型。然而,应理解的是除非明确作出相反说明,本实用新型可呈现各种替代的定向。还应理解的是在附图中显示和在下列说明书中说明的具体设备和工艺仅仅为权利要求所限定的创造性构思的示例性实施例。因此,涉及这里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具体尺寸和其它物理特征不应视为限定,除非权利要求中作了其他明示。
参考图1,车辆外部的车门把手组件1包括具有前端6的把手带5,前端6可旋转地安装在把手加固结构10上用于绕着垂直枢轴销/枢轴线12转动。把手带5的后端7包括与双臂曲柄15以已知方式连接的钩状物或顶杆8(见图2)。双臂曲柄15通过诸如连杆17(或缆线)的机械连接器与车辆闩锁16(图2)可操作地连接,从而可在移动把手带5时致动车辆闩锁16。如箭头“A”(图1和2)所示向外旋转把手带5可使双臂曲柄15如箭头“B”(图2)所示转动,从而通过连杆17以已知方式释放车辆闩锁16。
再次参考图2,双臂曲柄15包括具有反作用质量块22的第一臂20,反作用质量块22与第一臂20的外端24刚性连接。双臂曲柄15还包括第二臂26,其以已知方式与把手带5的钩状物或顶杆8可操作地互连。双臂曲柄15绕水平销28枢转,从而使双臂曲柄15与把手加固结构10可旋转地互连。在把手组件1经历会产生沿箭头A的方向施加在把手带5上的作用力的侧向加速事件中,反作用质量块22产生反作用力A1,从而减小或消除把手5向外移动的趋势。反作用质量块22和双臂曲柄15的构造可为已知设计,因此本文不再详细描述。
双臂曲柄15还包括第三臂30(参见图6和7),其包含反作用质量块杠杆。杠杆与臂20和臂26刚性互连,并绕着枢转端28与两臂共同旋转。惯性锁杆32通过销34与把手加固结构10可旋转地互连,用于绕着垂直轴线旋转。惯性锁杆32的延伸部36选择性地旋转至直接毗邻双臂曲柄15的第三臂30的位置处,以防止双臂曲柄15沿箭头B的方向旋转。如果存在侧向加速,惯性锁杆32的质量块部分38产生倾向于使惯性锁杆32绕着垂直轴线V旋转的作用力,从而使延伸部36旋转到图7所示的阻挡位置或锁定位置中,延伸部36防止双臂曲柄15的第三臂30向下旋转/移动,从而防止双臂曲柄15沿箭头“B”(图2)的方向旋转。如果不存在侧向加速,弹簧(未示出)可使惯性锁杆32反向偏置,从而将延伸部36移动到允许双臂曲柄15移动的非阻挡位置。应当理解,惯性锁杆32的这方面可与已知的惯性锁设备大致相同。
进一步参考图3至图7,作用于把手组件1(当安装于机动车上时)的作用力F会导致把手加固结构10沿着设计在其中的断裂线或弱化线40断裂。加固结构10断裂后,断裂线或裂口48(图4)会在曾经是弱化线40(图3)的位置处形成。加固结构10包括具有推动表面46的延伸部45。当把手加固结构10沿着弱化线40断裂时,其会形成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第二部分10B倾向于相对于第一部分10A旋转以打开裂口48,而把手带5和罩板11倾向于保持附接至把手加固结构10的第一部分10A。当把手加固结构10的第一部分10A和第二部分10B旋转时,延伸部45的推动表面46与惯性锁杆32的端部50接触,从而驱动惯性锁杆32进入锁定位置,在锁定位置中惯性锁杆32的延伸部36锁定第三臂30/防止第三臂30旋转,由此防止双臂曲柄15旋转。因此,在车辆于把手组件1附近经历侧面碰撞的事件中,由碰撞产生的作用力F趋于折断加固结构10,这会使推动表面46将惯性锁杆32推向锁定位置,由此防止闩锁16解锁。
进一步参考图5,加固结构10可包括侧壁52以及端壁或边沿54。加固结构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内部加固肋56和/或加固壁58或其他类似结构。侧壁52、端壁54、加固肋56和/或加固壁58的厚度可在断裂线40附近减小以生成弱化线,把手加固结构10在弱化线处断裂。另外,加固结构56和58中的一个或多个可在弱化线40附近中止,以进一步确保加固结构10在作用力F施加至把手组件1的事件中沿着弱化线40断裂。应当理解,加固结构10可具有多种结构形状等,以适应特殊应用的需求。在所示实例中,与罩板11相同,把手加固结构10由模制的聚合物材料制成。然而,还可以根据特定应用需求而采用其他材料。
弱化线40和推动表面46确保惯性锁杆32在作用力F于车辆把手组件1附近施加至车辆的事件中被推动至/移动至锁定位置,以防止闩锁16的解锁。应当理解,如果作用力足够大,则无论是否存在较大的侧向加速,作用力F均可导致把手加固结构10断裂并随之锁定惯性锁杆32。
应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内容的情况下,可以对上述结构进行变化和修改,并且可以进一步理解,除非另外指定,否则这些内容被权利要求所覆盖。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车门的车门把手组件,所述车门为具有将车门选择性保持在关闭位置的闩锁机构的类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包括:
构造成安装至车门结构的把手加固结构;
从第一位置移动到解锁位置以解锁所述闩锁机构的致动件;
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惯性锁定件,用于在由于车辆侧部碰撞而使所述车门把手组件加速时从非阻挡位置移动至阻挡位置,其中,所述惯性锁定件在其处于所述阻挡位置时防止所述致动件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并且在其处于所述非阻挡位置时允许所述致动件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并且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预定义的弱化线以及位于所述弱化线相对两侧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在作用力施加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时沿着所述弱化线变形,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推动表面,所述推动表面在所述把手加固结构沿着所述预定义的弱化线变形时接触所述惯性锁定件并使所述惯性锁定件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并因此防止所述致动件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相对的内侧和外侧、以及从所述内侧延伸的突出,其中所述推动表面由所述突出的一侧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布置在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上,所述惯性锁定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惯性锁定件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致动件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端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把手带;并且
所述致动件与所述把手带的第二端可操作地接合,以便向外旋转所述把手带使得所述致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旋转至所述解锁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具有四边形的周边,所述周边包括在垂直侧边缘之间延伸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并且
所述弱化线从所述上边缘延伸至所述下边缘。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化线是直线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限定出位于所述弱化线的相反侧的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和所述第二区域形成了第一弯曲强度和第二弯曲强度,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在所述弱化线处形成了第三弯曲强度,其中,所述第三弯曲强度小于所述第一弯曲强度和所述第二弯曲强度。
10.一种用于机动车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相对的内侧和外侧的把手加固结构,以及环绕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延伸的外围部分;
把手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用于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把手件配置成与门闩锁可操作地相连以在所述把手件处于所述打开位置时解锁所述门闩锁;
推动表面,位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第一部分上;其中,
惯性锁定件可移动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第二部分并在经受加速时从静止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其中,所述惯性锁定件允许所述把手件在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所述静止位置从所述关闭位置移动到所述打开位置,并且所述惯性锁定件防止所述把手件在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所述致动位置时移动至所述打开位置;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形成了第一弯曲强度,并且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形成了第二弯曲强度;以及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中间部分,所述中间部分位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之间并形成了小于所述第一弯曲强度和所述第二弯曲强度的弯曲强度,以便在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经受弯曲力时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中间部分变形并致使所述推动表面接触所述惯性锁定件以及将所述惯性锁定件移动至其致动位置,从而防止所述把手件移动至其打开位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部分包含弱化线。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包括从所述内侧延伸出的突出,并且所述推动表面包含所述突出的侧面。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包含锥形柱件。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突出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一体形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惯性锁定件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第二部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可旋转地安装至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并与所述把手件可操作地接合的致动件,由此所述把手件的移动致使所述致动件移动并因而使所述致动件释放门闩锁。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把手加固结构具有四边形的周边,所述周边包括在垂直侧边缘之间延伸的上边缘和下边缘,并且
所述弱化线从所述上边缘延伸至所述下边缘。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弱化线是直线的。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
如果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其静止位置,则所述致动件在所述把手件向外移动时可从静止位置移动到致动位置;并且
当所述惯性锁定件处于其致动位置时,所述惯性锁定件阻挡所述致动件从其静止位置向其致动位置的移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外部车门把手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相连的罩板结构,所述罩板结构具有外侧和内侧,所述外侧形成位于其内的面向外侧的凹部,所述内侧与所述把手加固结构的所述外侧紧密相配,并且所述把手件包括水平横跨所述凹部延伸的把手带。
CN201320587709.7U 2012-09-27 2013-09-23 车门把手组件、外部车门把手组件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4959U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628,387 US8727402B2 (en) 2012-09-27 2012-09-27 Deformation driven blocking mechanism for an automobile
US13/628,387 2012-09-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3514959U true CN203514959U (zh) 2014-04-02

Family

ID=49547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20587709.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3514959U (zh) 2012-09-27 2013-09-23 车门把手组件、外部车门把手组件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727402B2 (zh)
CN (1) CN203514959U (zh)
DE (1) DE202013104355U1 (zh)
RU (1) RU136987U1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5382A (zh) * 2017-09-25 2019-04-0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的门把手装置、车门、机动车
CN110043146A (zh) * 2019-04-18 2019-07-23 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门锁
CN111255314A (zh) * 2020-02-21 2020-06-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智能控制系统
CN111479979A (zh) * 2017-12-14 2020-07-31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车门的门把手总成
CN115038849A (zh) * 2020-01-21 2022-09-09 埃里希·马图舍克 致动手柄和防入侵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MI20112367A1 (it) * 2011-12-22 2013-06-23 Valeo Spa Dispositivo di sicurezza per una maniglia di portiera di veicolo.
US9062477B2 (en) * 2012-11-28 2015-06-23 Huf North America Automotive Parts Mfg. Corp. Vehicular door handle assembly with inertial secondary catch position
KR101449265B1 (ko) * 2013-04-10 2014-10-0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자동차용 도어 열림 방지 장치
DE102015002049A1 (de) * 2014-02-24 2015-08-27 Magna Closures Inc. Schloss für eine Tür eines Kraftfahrzeugs
KR101573627B1 (ko) 2014-09-03 2015-12-0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도어 손잡이용 레버장치
DE102014118323A1 (de) 2014-12-10 2016-06-16 Scania Cv Ab Griffverstärkungsteil
CN106394419A (zh) 2015-07-17 2017-02-15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中控台支撑板以及中控台总成
KR101827147B1 (ko) * 2016-09-12 2018-02-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
DE102016125167A1 (de) * 2016-12-21 2018-06-21 Kiekert Ag Schließ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10920461B2 (en) * 2017-12-01 2021-02-16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oor latch assemblies
US11060326B2 (en) * 2018-03-16 2021-07-1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Door latch assemblies for vehicles including latch release lever blocking structures
ES2813475A1 (es) * 2019-09-19 2021-03-23 Seat Sa Sistema de bloqueo de apertura para una puerta de un vehículo
CN113482465B (zh) * 2021-08-09 2022-05-06 氢通(上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杂物箱锁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2361675B (en) 2000-04-26 2002-12-31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Passenger door
DE10260900A1 (de) * 2002-12-20 2004-07-01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Türaußengriff
JP2005299085A (ja) * 2004-04-06 2005-10-27 Honda Motor Co Ltd ドアアウトサイドハンドル
JP2005325569A (ja) 2004-05-13 2005-11-24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車両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US7648192B2 (en) 2005-08-02 2010-01-19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Door latch system for automotive vehicle
JP2008189076A (ja) 2007-02-02 2008-08-21 Toyota Motor Corp 車両用ドア構造
JP5299618B2 (ja) 2008-12-03 2013-09-25 スズキ株式会社 車両のドア構造
DE102008062214B4 (de) 2008-12-13 2023-07-20 Dr. Ing. H.C. 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ürgriffeinrichtung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5382A (zh) * 2017-09-25 2019-04-02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的门把手装置、车门、机动车
CN111479979A (zh) * 2017-12-14 2020-07-31 胡夫·许尔斯贝克和福斯特有限及两合公司 车门的门把手总成
CN110043146A (zh) * 2019-04-18 2019-07-23 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门锁
CN110043146B (zh) * 2019-04-18 2024-04-12 杭州神林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按压式门锁
CN115038849A (zh) * 2020-01-21 2022-09-09 埃里希·马图舍克 致动手柄和防入侵装置
CN111255314A (zh) * 2020-02-21 2020-06-09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智能控制系统
CN111255314B (zh) * 2020-02-21 2021-06-04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隐藏式门把手智能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727402B2 (en) 2014-05-20
DE202013104355U1 (de) 2013-10-09
US20140084603A1 (en) 2014-03-27
RU136987U1 (ru) 2014-01-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514959U (zh) 车门把手组件、外部车门把手组件
CN205206529U (zh) 车门和用于车门的闩锁组件
KR101878521B1 (ko) 차량 도어 록킹 장치
US8764077B2 (en) Vehicle door lock device
CN102791943B (zh) 机动车门锁装置
EP3102761B1 (en) Lock for a motor vehicle
KR101801399B1 (ko) 자동차 문짝용 핸들
CA2766241C (en) Door lock release mechanism for automobile door
US8789860B2 (en) Reinforced motor vehicle lock
CN109555382B (zh) 用于机动车的车门的门把手装置、车门、机动车
KR20130024908A (ko) 차량 록킹 장치
KR20150109381A (ko) 차량용 록
KR101603837B1 (ko) 도어 잠금 해제를 억제하는 로킹 요소를 구비한 도어 구조체
JP6704906B2 (ja)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2015528866A (ja) 自動車ドアロック
CN108278053B (zh) 用于闭合闩锁组件的自由转动惯性机构
JPH1181772A (ja) 車両のドアロック解除機構
KR100747227B1 (ko) 자동차의 도어아웃사이드 핸들
CN107109869B (zh) 用于机动车辆门的闩锁
KR20150013205A (ko) 플랩 또는 도어용 록
JP5663738B2 (ja) 自動車の開閉部のためのノブ
KR101755828B1 (ko) 도어 열림 방지를 위한 도어 래치 링크구조
KR20060062052A (ko) 도어 아웃사이드 핸들의 래치 해제 방지 구조
KR19990078921A (ko) 자동차용 도어래치 어셈블리
KR100882676B1 (ko) 자동차 도어의 아웃사이드핸들과 도어래치의 연결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40402

Termination date: 2020092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