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930742A -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30742A
CN1930742A CNA200580004448XA CN200580004448A CN1930742A CN 1930742 A CN1930742 A CN 1930742A CN A200580004448X A CNA200580004448X A CN A200580004448XA CN 200580004448 A CN200580004448 A CN 200580004448A CN 1930742 A CN1930742 A CN 19307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tting portion
electronic equipment
protective cover
hole
mai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8000444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神谷慎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930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3074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2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ases
    • H01R13/5213Cov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4Means for preventing access to live contacts
    • H01R13/447Shutter or cover plate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只有当端子保护盖朝向与使用保护盖时的装配方向不同的一个方向时,才能够将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压入壳体中,由此,端子保护盖很难在压入方向以外的方向上脱落。另外,通过在端子保护盖中使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并且在卡钩部上采用舌状片和突起的组合形状,即使在使用外部端子时将端子保护盖总是从装配方向旋转至安装时的压入方向,也能够使端子保护盖不易脱落。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设备,特别是涉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结构和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的端子保护盖通过将保护盖的轴压入壳体的孔中来进行固定,并通过轴顶端的卡钩来固定。但是由于仅通过压入来进行固定,因此,存在保护盖容易脱落的问题。但如果为了防止脱落而增大卡钩的话,就会导致难以将轴压入壳体中的问题。
另一方面,还存在如下的方法:增大端子保护盖的轴部的卡钩,并将壳体的孔配置在盒体和盖的分割线上,并在嵌合壳体的盒体和盖之前安装保护盖。但在这样的装配情况下,如果保护盖脱落,则需要分解壳体以进行安装。另外,在增大轴顶端的卡钩以增大保护盖脱落的难度的情况下,如果强行拉拽保护盖,则可能会损坏壳体。
参照图1来对现有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的结构进行说明。
图1是现有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结构的立体分解图。这里,该电子设备由壳体1000和端子保护盖500构成。壳体1000具有用于嵌合端子保护盖500的两个长方形的孔28、30。端子保护盖500具有保护盖主体部20、棱柱15和卡钩16。
通过将棱柱15、卡钩16以及保护盖主体20分别压入到壳体1000一侧的两个长方形的孔28、30中,来将端子保护盖500装配到壳体1000上,并通过卡钩16卡到壳体一侧的长方形孔28的凸缘部上来作为端子保护盖500的防脱落结构。
此时,在现有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的结构中存在下述问题。
第一,由于端子保护盖和壳体的安装方向与使用盖时的装配方向相同,因此,若不加强卡钩的压入强度,则在实际使用时保护盖容易脱落。若通过加大卡钩尺寸来加强防脱落的效果,则会导致压入时难以装入的问题。
第二,由于端子保护盖500向壳体1000安装时的压入部是棱柱15,因此,在将端子保护盖500安装到壳体1000上之后,无法旋转保护盖主体20。实际上,当使用壳体的外部端子时,会由于端子保护盖的存在而难以将插头等等插入端子中。
就上述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及其装配方法,目前已提出了一些方案。
例如,在“開口閉鎖用キヤツプおよびそのキヤツプを用いる機器主体;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7556”中以覆盖设备主体上设置的开口部分为目的,提出了开口封闭用的罩,该开口封闭用的罩包括开口部的覆盖罩和可使罩主体旋转的安装轴,并通过可挠性部件一体形成。
另外,在“接続体保護力カバ一の取り付け構造;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2-141679”中提出了由弹性材料形成的保护盖,该保护盖嵌合到壳体的开口部以覆盖开口部,并且嵌合后其表面与壳体表面处于同一高度。该保护盖相对于壳体能够以与形成开口部的壳体表面垂直的轴为中心自由旋转,从而打开或覆盖开口部。
另外,在“防水キヤツプ構造;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217734”中提出了集合型防水罩结构,该集合型防水罩结构具有多个防水片和通用铰链,用于盖住壳体的连接用开口部。
另外,在“電子機器の外部接続端子のキヤツプ構造;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0-255900”中,以提供保护电子设备的外部连接端子,并且操作和外观品质均优越的电子设备外部连接端子的罩结构为目的,提出了一种罩结构,该罩结构在设置于壳体上的外部连接端子附近具有转动自如的旋转轴,以及设置在该旋转轴顶端部的罩主体。
在该罩结构中,在罩主体上还具有与壳体的端子插入部相结合的卡合突起,并在壳体的端子插入部以外的位置还形成了与上述卡合突起结合的凹部。根据此结构,可通过使罩主体绕旋转轴旋转来将罩主体嵌合到上述某一结合位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具有端子保护盖的电子设备中提供可易于安装且难以脱落的端子保护盖结构。
发明内容
下面使用带括号的、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使用的符号来说明解决问题的手段。这些编号和符号是为了使“权利要求书”中的记载和“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记载的对应关系更加清楚而附加的,并不能用来解释“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发明的技术范围。
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壳体侧第一嵌合部(21)和壳体侧第二嵌合部(26);以及端子保护盖(50),具有盖侧第一嵌合部(11)、(12)、(13)和盖侧第二嵌合部(10),在将盖侧第一嵌合部(11)、(12)、(13)嵌合到壳体侧第一嵌合部(21)之后,使盖侧第二嵌合部(10)绕盖侧第一嵌合部(11)、(12)、(13)旋转,从而将盖侧第二嵌合部(10)嵌合到壳体侧第二嵌合部(26)中。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第一方案的基础上,壳体侧第一嵌合部和壳体侧第二嵌合部是排列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孔(21)和第二孔(26),盖侧第一嵌合部和盖侧第二嵌合部是与第一孔(21)嵌合的旋转轴部(11)、(12)、(13)和与第二孔(26)嵌合的盖主体部(10),在将旋转轴部(11)、(12)、(13)嵌合到所述第一孔(21)中之后,使盖主体部(10)绕旋转轴部(11)、(12)、(13)旋转,从而将盖主体部(10)嵌合到第二孔(26)中。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第二方案的基础上,第一孔(21)是长轴方向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圆,第二孔(26)是长度方向在第一方向上的长方形,旋转轴部具有圆筒状的轴(11)和位于轴顶端的卡钩(12)、(13),盖主体部(10)具有与第二孔(26)嵌合的形状,在将轴和卡钩嵌合到长圆孔(21)中之后,使盖主体部(10)绕轴而旋转,从而将盖主体部(10)嵌合到长方形孔(26)中。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第三方案的基础上,卡钩具有舌状片(12)和突起(13),该舌状片(12)和突起(13)将轴(11)夹在中间而配置在盖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上。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第三方案的基础上,卡钩包括:舌状片(12)和突起(13),该舌状片(12)和突起(13)将轴(11)夹在中间而配置在盖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上;以及两个小突起(14),该两个小突起(14)将轴(11)夹在中间而配置在与盖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另外,本发明的电子设备在上述第一至第五方案的任一方案的基础上,端子保护盖(50)由弹性原料形成。
另外,本发明的上述第一至第五方案中任一方案所述的电子设备被应用于便携式电话机。
在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安装方法中,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具有长轴方向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圆孔(21)和长度方向在第一方向上的长方形孔(26),该长圆孔(21)和长方形孔(26)排列在第一方向上;以及端子保护盖(50),具有旋转轴部和盖主体部(10),该旋转轴部可自由旋转并具有位于圆筒状轴(11)顶端的卡钩(12)、(13),该盖体部具有与长方形孔(26)嵌合的形状,所述端子保护盖安装方法包括:将旋转轴部嵌合到所述长圆孔(21)中的步骤;以及使盖主体部(10)绕旋转轴部而旋转,从而将盖主体部(10)嵌合到长方形孔(26)中的步骤。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结构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结构的外观立体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的端子保护盖组装状态的外观图;
图5是图4的A-A’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保护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端子保护盖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示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端子开口部和长圆形孔、以及端子保护盖的立体图;
图9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端子保护盖的旋转轴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壳体的端子开口部的长圆形孔的平面图;
图11是形成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壳体的保护盖安装部的长圆形孔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说明用于实施根据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结构以及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的优选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本发明的特点是,在具有端子保护盖的电子设备中实现易于安装且难以脱落的端子保护盖结构。
图2是示出本发明特点的外观立体图。在图2中,涉及本发明的电子设备由壳体100和端子保护盖50构成。
端子保护盖50由保护盖主体部10和构成旋转轴部的圆柱轴(圆柱状的轴)11、舌状片12、突起13构成。保护盖主体部10和旋转轴部(圆柱轴11、舌状片12、突起13)形成在一个方向上,保护盖主体部10覆盖配置在壳体上的端子开口部27(将在后面描述),从而在不使用外部端子时起防尘的作用。
保护盖主体部10具有与壳体100的端子开口部27的凹部形状近似相同的形状,当壳体100和端子保护盖50相嵌合时,二者的表面高度一致并无空隙。旋转轴部由圆柱轴11、形成圆柱轴11顶端的卡钩的舌状片12、以及突起13构成。卡钩形状通过朝向保护盖主体部10的长度方向内侧的舌状片12、朝向外侧的突起13的组合而形成。
另外,旋转轴部(圆柱轴11、舌状片12、突起13)将保护盖主体部10可靠地安装在壳体100上,并且在使用外部端子时,从壳体100的端子位置旋转保护盖主体部10以打开端子开口部27。当使用外部端子时,旋转轴部11、12、13还起到使端子保护盖50连接在壳体100上的作用。端子保护盖50是用弹性材料(橡胶等)一体制成的。
图3是本发明的外观立体分解图。壳体100由盒体22和盖23构成。在壳体100内具有印刷电路板24,在印刷电路板24上装配有外部端子25。
盖23具有配置外部端子25的端子开口部27和保护盖安装部。端子开口部27呈凹入状,在其中央部形成了作为从壳体外部向外部端子25的连接窗口的长方形的孔26,该长方形孔26的长轴方向为壳体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另外,在保护盖安装部中形成了长圆形的孔21,该长圆的长轴方向(Z轴方向)与壳体100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垂直。
下面说明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操作原理。图4是本发明中的保护盖组装状态外观图,图5是图4的A-A’截面图。
当向壳体100安装端子保护盖50时,如图5(a)所示,(1)将端子保护盖50的长度方向置于壳体100的长圆形孔21的长度方向(Z轴方向),(2)将端子保护盖50的旋转轴部的突起13插入长圆形孔21的中心部,并使之以长圆形孔21的长轴方向的凸缘部21a为中心(作为支点)旋转来压入舌状片12(图5(b))。之后,使端子保护盖50绕圆柱轴11旋转90度,从而将保护盖主体部10嵌合到壳体100的端子开口部27中。
另外,在图5(b)中,由于旋转轴11的附近部分与孔21前面的台阶部相抵触,且保护盖主体部10大致弯曲成直角,因而,好像不可能使端子保护盖50绕旋转轴11旋转,但由于端子保护盖50由具有弹性的材料(橡胶等)制成,因此,通过使保护盖主体部10的与孔21前面的台阶部抵触的部分变形,能够容易地如上述那样旋转。
另外,当将旋转后的保护盖主体部10嵌合到壳体100的端子开口部27中时,保护盖主体部10的弯曲部分被容纳在形成于孔21和端子开口部27之间的凹入部中。
由此,端子保护盖50的卡钩(突起13和舌状片12)卡在壳体100的长圆形孔21的凸缘部21a和壳体壁上,从而防止端子保护盖50的脱落。
另外,当使用外部端子25时,不仅可以将盖主体部10从壳体的端子开口部27上取下,还可以将其绕轴11旋转来使用。此时,端子保护盖50难以从将端子保护盖50压入壳体100的方向的以外的方向上脱落是很显然的,而且,即使在端子保护盖50压入壳体100的方向上,由于卡钩效果,端子保护盖50也不易从壳体100上脱落。
(第二实施例)
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对构成端子保护盖的旋转轴部的卡钩形状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图6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的端子保护盖60的外观立体图。在涉及第二实施例的端子保护盖60的卡钩中,除了作为第一实施例中的卡钩形状的舌状片12和突起13,还具有朝向与舌状片12和突起13的并列方向垂直的方向的小突起14。
如图6所示,该小突起14行程在舌状片12和突起13的两侧,并与舌状片12和突起13构成一体,并形成为具有从舌状片12和突起13的内侧(压入侧)朝着外侧上升的倾斜面的形状。另外,小突起14的圆柱轴11一侧的顶部形成在与舌状片12和突起13的平面相同的水平上。
在端子保护盖60嵌合到壳体100上之后,小突起14卡在壳体100的壁和长圆形孔21的凸缘部21a上,由此起到防止端子保护盖60脱落的作用。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通过在端子保护盖的卡钩中具备小突起14,可以获得能够进一步防止安装时压入方向上的脱落的效果。
另外,如上所述,通过将小突起14的形状形成为从内侧(压入侧)朝着外侧上升的倾斜形状,使得当将端子保护盖60的舌状片12和突起13压入长圆形孔21时,小突起14的倾斜面容易越过孔21的凸缘部21a(缘部),因此,容易进行舌状片12和突起13的压入操作,并且,在小突起14越过孔21的凸缘部21a(缘部)之后,其顶部牢固地卡在孔21的凸缘部21a上,由此可获得良好地防止端子保护盖60脱落的效果。
(第三实施例)
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基本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相同,但对构成端子保护盖的旋转轴部的卡钩形状,和形成壳体100的保护盖安装部的长圆形孔21A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图7是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的端子保护盖70的外观立体图。图8是示出了壳体100的具有长方形孔26的端子开口部27、形成保护盖安装部的长圆形孔21A、以及端子保护盖70的立体图。图9是端子保护盖的旋转轴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0是壳体的端子开口部的长圆形孔的平面图。
如图10所示,形成第三实施例中的保护盖安装部的长圆形孔21A形成为近似长圆形状,其短径具有可使端子保护盖70的圆柱轴11旋转的尺寸。在本实施例中,孔21A的上部(凸缘部21a侧)形成为圆弧状,下部的端子开口部27侧的一半形成为直线,另一半形成为R(曲线)。
当将保护盖主体部10嵌合到壳体100的端子开口部27中时,将端子保护盖70的旋转轴部的突起13插入保护盖安装部的孔21A中,将舌状片12压入长圆形孔21A中,然后使端子保护盖70以孔21A上部的圆弧状部分为中心,绕圆柱轴11旋转90度。
如图7、图8以及图9所示,在根据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端子保护盖70的卡钩中,如图7和图8所示,在作为第一实施例的卡钩形状的舌状片12a和突起13a中,将舌状片12a的形状形成为具有依照保护盖安装部的孔21A的上述形状而切去其一部分的截切部分17的形状。即,在舌状片12a中,切去与孔21A下部的R部分相对应一侧的一部分来形成截切部分17,并将其形成为向顶端变细。另外,由于在舌状片12a上形成了截切部分17,因而,由舌状片12a和突起13a构成的卡钩自身的大小比第一实施例中减小了相应量。
如上所述,在第三实施例中将作为卡钩形状的舌状片12a的一部分依照孔21A的形状来截切,并使舌状片12a向顶端变细,由此,在以图4和图5所示的状态将端子保护盖70安装到壳体100上的情况下,当将舌状片12a和突起13a压入保护盖安装部的长圆形孔21A中时,能够减小与孔21A下部相应的舌状片12a的阻力,从而可更加容易地进行该压入操作。
特别地,将从突起13a(朝着长度方向内侧)延伸的舌状片12a的一部分依照孔21A的形状而截切并形成为顶端侧变细,由此能够更加容易地进行压入操作。
另外,如图8、10、11所示,在形成保护盖安装部的长圆形孔21A下部的直线状部分形成了向孔21A的内径方向延伸的凸棱18。从图11可知,该凸棱18形成为具有从盖23的孔21A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上升的倾斜面的形状。
这样,通过在保护盖安装部的21A的内部里侧形成凸棱18,可在将端子保护盖70的舌状片12a和突起13a压入嵌合到长圆形孔21A中后,通过凸棱18的部分卡到舌状片12a上来良好地防止端子保护盖70的脱落。
另外,通过将凸棱18的截面形状形成为从外侧朝向内侧逐渐上升的倾斜面,从而当将端子保护盖70的舌状片12a和突起13a压入到长圆形孔21A中时,由于舌状片12a的顶端侧容易越过长圆形孔21A的凸棱18,因而,可简单地进行舌状片12a和突起13a的压入,不会干扰操作性。
而且,当使保护盖70绕旋转轴11旋转时,可能会在端子保护盖70的舌状片12a和突起13a与孔21A之间产生空隙,但通过如上述那样在保护盖安装部的孔21A中形成向内侧延伸的凸棱18,即使在端子保护盖70的舌状片12a和突起13a与孔21A之间形成了空隙,也能够覆盖该空隙,从而能够良好地保持遮光效果和防尘能力。
这样,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通过依照孔21A的形状来截切作为卡钩形状的舌状片12a的一部分,并将舌状片12a形成为向顶端变细,并且缩小卡钩整体,可获得使安装时的压入操作更加容易的效果。
另外,通过在形成保护盖安装部的长圆形孔21A的内部形成凸棱18,能够有效地防止端子保护盖70脱落,同时还能够良好地保持遮光效果和防尘能力。
在本实施例中描述了将长圆形孔21A的形状做成图10所示的形状的例子,但孔21A的形状不局限于图示的形状,也可以考虑将下部的形状形成为与上部一样的圆弧形状或将孔21A形成为长方形的情形等等。
如上所述,在本发明中可获得如下的效果。
第一效果:由于将端子保护盖向壳体安装时的压入方向限定为与盖使用时的安装方向不同的一个方向,因此,端子保护盖很难从压入方向之外的方向脱落。
第二效果:由于以压入方式来将端子保护盖安装到壳体上,因此,在使用端子时,即使将端子保护盖从总是使用的方向旋转至安装方向,也可以使端子保护盖难以脱落。另外,由于在端子保护盖中使用橡胶等弹性材料,并且在卡钩部中采用舌状片和突起的组合形状,因此,当向壳体安装端子保护盖时,可通过选择最佳的安装角度来容易地将端子保护盖安装到壳体部上。
第三效果:由于将端子保护盖安装部做成“卡钩+圆柱轴”,并将壳体的与上述安装部相对应的嵌合部形成为“长圆形孔”,因此,在为了将端子保护盖安装到壳体上,而将上述卡钩嵌合到上述长圆孔中之后,不仅可开闭保护盖,还能够以上述圆柱轴为中心旋转保护盖来使用。

Claims (12)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具有壳体侧第一嵌合部和壳体侧第二嵌合部;以及端子保护盖,具有盖侧第一嵌合部和盖侧第二嵌合部,
在将所述盖侧第一嵌合部嵌合到所述壳体侧第一嵌合部之后,使所述盖侧第二嵌合部绕所述盖侧第一嵌合部而旋转,从而将所述盖侧第二嵌合部嵌合到所述壳体侧第二嵌合部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侧第一嵌合部和所述壳体侧第二嵌合部是排列在第一方向上的第一孔和第二孔,
所述盖侧第一嵌合部和所述盖侧第二嵌合部是与所述第一孔嵌合的旋转轴部和与所述第二孔嵌合的盖主体部,
在将所述旋转轴部嵌合到所述第一孔中之后,使所述盖主体部绕所述旋转轴部而旋转,从而将所述盖主体部嵌合到所述第二孔中。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孔是长轴方向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圆,
所述第二孔是长度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长方形,
所述旋转轴部具有圆筒状的轴和位于所述轴的顶端的卡钩,
所述盖主体部具有与所述第二孔嵌合的形状,
在将所述轴和卡钩嵌合到所述长圆孔中之后,使所述盖主体部绕所述轴而旋转,从而将所述盖主体部嵌合到所述长方形的孔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钩包括舌状片和突起,所述舌状片和突起将所述轴夹在中间而配置在所述盖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卡钩包括:
舌状片和突起,所述舌状片和突起将所述轴夹在中间而配置在所述盖主体部的长度方向上;以及
两个小突起,所述两个小突起将所述轴夹在中间而配置在与所述盖主体部的长度方向垂直的方向上。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端子保护盖由弹性原料形成。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侧第二嵌合部的一部分依照所述壳体侧第一嵌合部的形状而被截去。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通过截切所述盖侧第二嵌合部而使其形成为向顶端变细的形状。
9.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侧第一嵌合部的与所述盖侧第二嵌合部相对应的部分的内侧,形成了向内径方向延伸的凸棱。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凸棱形成为具有从壳体的外侧朝向内侧逐渐上升的倾斜面的形状。
11.一种应用了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便携式电话机。
12.一种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具有长轴方向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圆孔和长度方向在第一方向上的长方形孔,所述长圆孔和所述长方形孔排列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以及端子保护盖,具有旋转轴部和盖主体部,所述旋转轴部可自由旋转并具有位于圆筒状轴的顶端的卡钩,所述盖体部具有与所述长方形孔嵌合的形状,
所述端子保护盖安装方法包括:
将所述旋转轴部嵌合到所述长圆孔中的步骤;以及
使所述盖主体部绕所述旋转轴部而旋转,从而将所述盖主体部嵌合到所述长方形孔中的步骤。
CNA200580004448XA 2004-02-10 2005-02-10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Pending CN193074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032780A JP2005228756A (ja) 2004-02-10 2004-02-10 電子機器の端子保護カバー構造、端子保護カバー実装方法。
JP032780/2004 2004-02-10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30742A true CN1930742A (zh) 2007-03-14

Family

ID=348361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580004448XA Pending CN1930742A (zh) 2004-02-10 2005-02-10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070165365A1 (zh)
EP (1) EP1715550A4 (zh)
JP (1) JP2005228756A (zh)
CN (1) CN1930742A (zh)
WO (1) WO2005076415A1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59355B (zh) * 2007-10-22 2010-11-17 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百折胶防尘门直接安装在面板背面的结构
CN101895025A (zh) * 2010-06-29 2010-11-24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Usb接口保护盖
US7891994B2 (en) 2007-03-23 2011-02-22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Hous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568233B (zh) * 2008-04-22 2011-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1528015B (zh) * 2008-03-06 2011-09-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1593897B (zh) * 2008-05-30 2012-03-1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908689B (zh) * 2009-06-08 2012-11-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841103B (zh) * 2009-03-19 2013-01-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5098461A (zh) * 2014-04-21 2015-11-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接口保护盖及电子装置
CN107399096A (zh) * 2017-08-31 2017-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终端设备
CN107864579A (zh) * 2016-09-21 2018-03-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防水帽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58439B2 (ja) * 2004-10-14 2010-10-06 京セラ株式会社 小型電子機器
JP4152956B2 (ja) * 2005-01-13 2008-09-1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携帯通信端末用の蓋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た携帯通信端末
EP1750195B1 (en) 2005-08-05 2011-01-19 Niles Co., Ltd. Joystic input device
US9885739B2 (en) 2006-12-29 2018-02-06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as a USB master device and a USB slave device
TWI381700B (zh) * 2007-09-03 2013-01-01 Asustek Comp Inc 電子裝置
DE202007013266U1 (de) * 2007-09-20 2007-11-22 CCS Technology, Inc., Wilmington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US7903396B2 (en) 2008-01-28 2011-03-08 Panasonic Corporation Cover structure, electronic equipment and cover structure mounting method
DE102008020923B4 (de) 2008-04-25 2009-12-31 Gigaset Communications Gmbh Buchsenverschlusssystem
JP5040815B2 (ja) * 2008-05-30 2012-10-03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筐体開口部保護構造
CN101740732B (zh) * 2008-11-12 2012-09-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池固定装置
US20130297840A1 (en) * 2009-12-01 2013-11-07 Electro Industries/Gaugetech Intelligent electronic device capable of operating as a usb master device and a usb slave device
JP2012059644A (ja) * 2010-09-10 2012-03-22 Fujitsu Ltd 電子装置及びキャップ
JP5916197B2 (ja) * 2010-12-02 2016-05-11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防水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30193149A1 (en) * 2012-01-30 2013-08-01 Xciel, Inc. Explosion proof tablet enclosure
TWI505066B (zh) * 2012-03-12 2015-10-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電子裝置
KR101403947B1 (ko) 2012-07-20 2014-06-09 주식회사 싸이몬 제어패널 포트커버
KR200469084Y1 (ko) * 2012-08-23 2013-09-17 (주)디앤티 휴대용 화상회의 단말기용 커넥터 보호 구조
ES2770797T3 (es) 2015-01-23 2020-07-03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Terminales móviles, equipo terminal combinado, y método para control conjunto
WO2016115999A1 (zh) * 2015-01-23 2016-07-28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及组合式终端设备
CN104853017B (zh) * 2015-04-21 2018-03-23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充电宝及组合式终端设备
JPWO2018190032A1 (ja) * 2017-04-13 2020-02-20 ソニー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および保護カバー
USD939988S1 (en) 2019-09-26 2022-01-04 Electro Industries/Gauge Tech Electronic power met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55900A (ja) * 1997-03-12 1998-09-25 Saitama Nippon Denki Kk 電子機器の外部接続端子のキャップ構造
JPH11273780A (ja) * 1998-03-26 1999-10-08 Kokusai Electric Co Ltd コネクタ保護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2001007556A (ja) * 1999-06-22 2001-01-1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開口閉鎖用キャップおよびそのキャップを用いる機器本体
JP2002141679A (ja) * 2000-10-31 2002-05-17 Kyocera Corp 接続体保護カバーの取付構造
JP2003217734A (ja) * 2002-01-22 2003-07-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防水キャップ構造
JP2004311693A (ja) * 2003-04-07 2004-11-04 Nec Access Technica Ltd 携帯端末装置のキャップ装着構造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91994B2 (en) 2007-03-23 2011-02-22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Hous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101272012B (zh) * 2007-03-23 2011-05-0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接口保护机构及应用该接口保护机构的电子装置
CN101159355B (zh) * 2007-10-22 2010-11-17 南京普天楼宇智能有限公司 百折胶防尘门直接安装在面板背面的结构
US8228424B2 (en) 2008-03-06 2012-07-24 Sanyo Electric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CN101528015B (zh) * 2008-03-06 2011-09-28 三洋电机株式会社 电子设备
CN101568233B (zh) * 2008-04-22 2011-06-0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1593897B (zh) * 2008-05-30 2012-03-1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841103B (zh) * 2009-03-19 2013-01-0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908689B (zh) * 2009-06-08 2012-11-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连接器盖体结构及具该盖体结构的电子装置
CN101895025A (zh) * 2010-06-29 2010-11-24 研华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Usb接口保护盖
CN105098461A (zh) * 2014-04-21 2015-11-25 鸿富锦精密工业(武汉)有限公司 接口保护盖及电子装置
CN107864579A (zh) * 2016-09-21 2018-03-30 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防水帽及电子设备
CN107399096A (zh) * 2017-08-31 2017-11-28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壳体加工方法、壳体组件及终端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5228756A (ja) 2005-08-25
WO2005076415A1 (ja) 2005-08-18
EP1715550A4 (en) 2008-02-27
EP1715550A1 (en) 2006-10-25
US20070165365A1 (en) 2007-07-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30742A (zh) 电子设备、便携式电话机以及电子设备的端子保护盖装配方法
CN1236594C (zh) 一种防水的折叠式蜂窝终端装置
CN104271397B (zh) 发光装置
JP4463268B2 (ja) ファン及びそのモータ
CN1968581A (zh) 电子控制装置及防水罩
CN1347280A (zh) 具有用于固定布线基底的绝缘体的电子装置
CN1882226A (zh) 便携式电子装置
CN1870856A (zh) 布线电路板
CN1285602A (zh) 按键开关装置的防水和防尘结构
CN1941518A (zh) 电连接器
CN1157917C (zh) 移动终端
CN101034239A (zh) 用于蜂窝式电话照相机的镜头保护装置
US7504670B2 (en) Sealing structure for mounting a semiconductor device to a substrate
CN1819348A (zh) 连接器
CN101051717A (zh) 具有外壳盖的插头外壳
CN1497771A (zh) 拆卸式天线装置
CN1713803A (zh) 用于移动通信终端的接口连接器盖子打开和关闭设备
CN219960686U (zh) 一种防水摄像机
CN1819359A (zh) 带防尘设备的连接器及连接器的一套防尘罩
CN1232998C (zh) 带有检测开关的电源开关装置
CN1744804A (zh) 具有轴构件的铰链连接件及含有此铰链连接件的电子设备
CN1862738A (zh) 开关装置
CN1641235A (zh) 开闭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1369739A (zh) 安装在附件插座内的装置以及照相机附件
CN1798175A (zh) 一种具有直线型软性印刷电路板的移动通信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