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23391A -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923391A CN1923391A CN 200510029203 CN200510029203A CN1923391A CN 1923391 A CN1923391 A CN 1923391A CN 200510029203 CN200510029203 CN 200510029203 CN 200510029203 A CN200510029203 A CN 200510029203A CN 1923391 A CN1923391 A CN 192339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nsion
- elongation
- force
- rolling
- valu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3000 roll bend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5096 rol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8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8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9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8
- 229910000831 Stee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9000010959 stee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886 process control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02436 steel typ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452 restrain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5496 temper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825 pressing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097 cold rol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0000000233 Melia azedarach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137 annea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72 incom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99 gro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Control Of Metal Rol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它是在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的不同,可以形成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法,对延伸率和板形进行控制。所述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的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所述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的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本发明可同时保证平整机延伸率精度和板形质量。
Description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平整机延伸率和板形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平整机一般都有延伸率和轧制压力两种控制模式(即恒延伸率控制模式和恒轧制压力控制模式)。
(1)恒延伸率控制模式。当延伸率实际值与设定值偏差超过一定范围时(延伸率允许偏差值),根据延伸率偏差值确定轧制压力或张力的调整量,通过调整轧制压力或张力,直到延伸率偏差值回到允许的范围之内为止。调整轧制压力减小延伸率偏差的方法即为通常所说的轧制压力方式控制延伸率,调整张力减小延伸率偏差的方法即为通常所说的张力方式控制延伸率。在一些平整机中只有轧制压力方式,如某钢厂1550冷轧退火机组平整机。在另外一些平整机中,同时具有轧制压力和张力两种方式,如某钢厂2030冷轧罩式退火机组后面的平整机组。两种方式的选择准则是:对于厚度超过某一定值的带钢选择轧制压力方式,对于厚度小于某一定值的带钢选择张力方式。为了确定消除某一延伸率偏差所对应的轧制压力或张力的调整量,除了该延伸率偏差之外,还需要有轧制压力对延伸率效率系数,即消除单位延伸率偏差所需要的轧制压力;张力对延伸率效率系数,即消除单位延伸率偏差所需要的张力。两个系数通常以经验表格或经验曲线方式给出,由于准确性一般不高,影响到延伸率控制效果。选择轧制压力方式时往往轧制力波动较大,影响平整出口板形质量;选择张力方式时,由于平整机前后张力的允许调整范围有限,往往出现延伸率超差现象。在调整轧制压力时,由于不对弯辊力进行跟随调整,出口板形质量受到了影响。
(2)恒轧制压力控制模式,即是延伸率开环控制方式,不管延伸率偏差是多少,都不采取调整轧制压力或延伸率方式控制偏差,始终保持轧制压力和张力恒定。该模式虽然有利于板形控制,但延伸率控制精度比较差。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该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可同时保证平整机延伸率精度和板形质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由过程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平整机实施,其特征是:
A、向计算机输入带钢的钢种、厚度h和宽度b、延伸率给定值εsv、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Δε0、平整机设备能提供的最大张力Ts、最大轧制压力Ps、最大弯辊力Ss,选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和其它参数;
B、经过程计算机内模型计算得到轧制压力设定值Psv、弯辊力设定值Ssv、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pε、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计算得到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发送给PLC作为平整机的控制参数;
C、在PLC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的不同,可以形成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法,对延伸率进行控制。
上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所述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
上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所述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或弯辊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
本发明采用延伸率和轧制力/张力两个闭环,轧制力/张力作为内闭环,延伸率作为外闭环。考虑到平整延伸率的主要作用是消除带钢屈服平台和改善板形,有一定的精度即可,一般情况下不一定要达到很高的精度。因此,当延伸率设定值与实际反馈值的偏差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时,不对延伸率进行控制;当该偏差超出范围时,首先保持轧制压力恒定,通过补偿张力设定值进行调节,使延伸率回到要求的控制精度范围内,参见图2。若张力超过给定的上限值或低于给定的下限值时,再补偿轧制力设定值,减小甚至消除延伸率偏差,同时弯辊力跟随轧制压力的变化自动调整,以补偿轧制力调整对平整出口板形的影响,参见如图3。若轧制力调整过程中又出现轧制力或弯辊力超过给定上限值的情况时,说明该钢种规格带钢的初始延伸率设定值偏大,采用延伸率开环控制、保持张力和轧制压力恒定,或者采用减小延伸率设定值的办法使偏差值回到要求的控制精度范围内。
通过综合发挥张力和轧制压力对延伸率的控制作用,可同时保证平整机延伸率精度和板形质量。
本发明克服了现有单独的进行恒延伸率控制、或进行恒轧制压力控制的弊端,兼顾带钢板形和机械性能(延伸率控制精度)两方面的要求,对延伸率允许偏差值进行合理取值,一般情况下可以取延伸率目标控制精度的1/3左右。对于板形要求较高的带钢,延伸率允许偏差值的取值可以适当大一些,进行准恒轧制压力控制,当取很大的值时,类似传统意义的恒轧制压力控制模式。对于机械性能要求较高的带钢,延伸率允许偏差值的取值适当小一些,进行准恒延伸率控制,当取值很小时,类似传统意义的恒延伸率控制。
(四)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延伸率相同时轧制力变化示意图;
图2为延伸率、轧制力控制示意图;
图3为延伸率、轧制力、弯辊力控制示意图;
图4为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弯辊力和张力在线综合控制系统框图;
图5为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的延伸率控制过程流程图;
图6为先调节轧制力后调节张力的延伸率控制过程流程图;
图7为一种轧制压力计算流程图;
图8为一种最佳弯辊力计算流程图。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由过程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平整机实施,包括:
A.向计算机输入带钢的钢种、厚度h和宽度b、延伸率给定值εsv、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Δε0、平整机设备能提供的最大张力Ts、最大轧制压力Ps、最大弯辊力Ss,选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和其它参数;
B、经过程计算机内模型计算得到轧制压力设定值Psv、弯辊力设定值Ssv、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pε、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计算得到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发送给PLC作为平整机的控制参数;
C、在PLC的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的不同,可以形成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法,对延伸率和板形进行控制。参见图4,图4表示的是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弯辊力和张力在线综合控制系统框图。
参见图5,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的控制过程流程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适用于各规格带钢的冷轧平整过程,尤其适用于较薄(如厚带<0.5mm)的带钢。该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原理和控制流程如下(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恒定,不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接下来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P和弯辊力实际值S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a)如果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ΔPn=ΔPn-1+Δε·kpε),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b)若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pε>0时,延伸率闭环控制不投入工作,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参见图6,类似地,还可以采用先调节轧制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的控制过程流程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适用于各规格带钢的冷轧平整过程,尤其适用于较厚(如厚带>1.0mm)的带钢。该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或弯辊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原理和控制流程如下(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P和弯辊力实际值S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ΔPn=ΔPn-1+Δε·kpε),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pε>0时,保持轧制压力恒定,不对轧制压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接下来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a)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b)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图5和图6中Tmax、Tmin、Pmax、Smax的取值方法如下:
Tmax=Min〔(0.25~0.4)σshb,αTTs〕 (1)
Tmin=0.1σshb
式中σs-带钢的屈服强度
h-带钢厚度
b-带钢宽度
αT-安全系数,取αT≤1.0
Ts--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
Pmax=αPPs (2)
式中αP-安全系数,取αP≤1.0
Ps--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力
Smax=αsSs (3)
式中αs-安全系数,取αs≤1.0
Ss--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
在上述控制方法中轧制力对延伸率的传递函数kpε以通过轧制力计算程序按下式计算:
式中P(ε),P(ε+Δε)——按轧制力计算模型在延伸率为ε、ε+Δε时由的轧制力预报值。
同时,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的修改值可以按下式计算:
Δ(2S1)=kSPΔP (5)
式中S1-延伸率为ε时最佳弯辊力的设定值
张力对延伸率的传递函数为:
图7列出了一种轧制压力P计算流程图,该流程的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参阅文献连家创发表于《重型机械》杂志1979年第2、3期的“冷轧薄板轧制压力和极限最小厚度的计算”一文。目前常见的总轧制压力计算方法比较多,具体优化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的计算方法。图8列出一种最佳弯辊力S的计算流程图,该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可以参阅兵器工业出版社1995出版连家创、刘宏民著《板厚板形控制》一书,目前常见的最佳弯辊力和前张应力分布计算方法比较多,具体优化时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其它的计算方法。图7、图8中符号的含义如下:
h0-带钢入口厚度
b-带钢宽度
ε-平整延伸率
h-带材出口厚度,h=h0(1-ε)
v-平整速度
σs-带钢变形抗力
σ1-平均出口张应力,σ1=T1/(bh)
σ0-平均入口张应力,σ0=T0/(bh0)
E-带钢弹性模量
E0-轧辊弹性模量
v-带钢泊松比
v0-轧辊泊松比
R-工作辊半径
μ-变形区摩擦系数
l-塑性变形区长度
l0-塑性变形区长度迭代初始值,
Δx0-出口弹性变形区长度
Δx1-入口弹性变形区长度
p1-出口弹性变形区与塑性区交界处单位压力
p0-入口弹性变形区与塑性区交界处单位压力
pm-塑性变形区平均单位压力
P-总轧制压力
ΔDwi、ΔDbi-工作辊及支承辊凸度分布值
Li、Hi-来料单位长度、厚度横向分布值
i-分割模型中的段号
Δ、Δ0-迭代收敛控制参数,一般情况下取值小于10-3。
实施例1
钢种牌号DC51,厚度h=1.2mm,宽度b=1000mm,延伸率给定值εsv=0.8%,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0.2%,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Ts=90KN,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压力Ps=4000KN,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Ss=200KN,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61KN,延伸率允许偏差Δε0=0.2%÷3=0.067%。
将上述参数分别输入过程计算机的轧制压力模型、最佳弯辊力模型等相关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轧制压力设定值Psv=1710KN,弯辊力设定值Ssv=101KN,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pε=61502KN,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12.8KN/mm2,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0.07。根据式(1)、(2)、(3),得到张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Tmax=0.8Ts=0.8×90.0=72.0KN,轧制压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Pmax=0.5Ps=0.5×4000.0=2000.0KN,弯辊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Smax=0.8Ss=0.8×200.0=160.0KN。
根据图5的先调张力后调轧制压力控制延伸率流程图,某一控制周期内的控制过程如下: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83%,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83%=-0.03%,由于|-0.03%|<Δε0(=0.067%),故张力、轧制压力内环不作给定值调整,保持张力、轧制压力恒定,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1%,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1%=0.09%,由于该偏差|0.09%|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可能需要对张力控制环或轧制压力控制环的给定值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Δεbh=12.8×0.09%×1000×1.2=13.8KN、ΔP=kpεΔε=61502×0.09%=55.4KN、ΔS=kspΔP=0.07×55.4KN=3.9KN。设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67.0KN、轧制压力实际值P=1780.0KN、弯辊力实际值S=99.0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3.9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55.4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3.9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64.0KN<Tmax=72.0KN,没有超过设定的张力上限值,那么当前控制周期张力控制内环按新的给定值Tsv+ΔTn-1+ΔT=61.0+3.9+13.8=78.7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1%=0.1%,由于该偏差|0.1%|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可能需要对张力控制环或轧制压力控制环的给定值分别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Δεbh=12.8×0.1%×1000×1.2=15.4KN、ΔP=kpεΔε=61502×0.1%=61.5KN、ΔS=kspΔP=0.07×61.5KN=4.3KN。设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73.1KN、轧制压力实际值P=1750.0KN、弯辊力实际值S=100.2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13.9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36.4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4.5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73.1KN>Tmax=72.0KN,超过了设定的张力上限值,并且kσεΔε>0,那么当前控制周期不对张力控制内环的给定值进行补偿,对轧制压力进行补偿控制。故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内环给定值按Psv+ΔPn-1+ΔP=1710.0+36.4+61.5=1807.9KN进行控制,相应地弯辊力控制环给定值按Ssv+ΔSn-1+ΔS=101.0+4.5+4.3=109.8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实施例2
钢种牌号DC51,厚度h=0.2mm,宽度b=1000mm,延伸率给定值εsv=0.8%,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0.2%,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Ts=90KN,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压力Ps=4000KN,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Ss=200KN,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21KN,延伸率允许偏差Δε0=0.2%÷3=0.067%。
将上述参数分别输入过程计算机的轧制压力模型、最佳弯辊力模型等相关模型,通过计算得到轧制压力设定值Psv=2827KN,弯辊力设定值Ssv=156KN,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pε=87833KN,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4.4KN/mm2,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0.12。根据式(1)、(2)、(3),得到张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Tmax=0.8Ts=0.8×90.0=72.0KN,轧制压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Pmax=0.5Ps=0.5×4000.0=3200.0KN,弯辊力实际值的给定上限值Smax=0.8Ss=0.8×200.0=160.0KN。
根据图6的先调轧制压力后调张力控制延伸率流程图,某一控制周期内的控制过程如下: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84%,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84%=-0.04%,由于|-0.04%|<Δε0(=0.067%),故张力内环不作给定值调整,保持张力恒定,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0.1%,由于该偏差|0.1%|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需要对轧制压力内环或张力控制环的给定值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Δεbh=4.4×0.1%×0.2×1000=0.88KN、ΔP=kpεΔε=87833×0.1%=87.8KN、ΔS=kapΔP=0.12×87.8KN=10.5KN。设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实际值P=2880.0KN、弯辊力实际值S=161.0KN、出口张力实际值S=21.3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0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42.1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5.1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实际值P=2880.0KN<Pmax=3200.0KN,没有超过设定的轧制压力上限值,那么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控制内环按新的给定值Psv+Pn-1+ΔP=2827.0+42.1+87.8=2956.9KN进行控制,相应地弯辊力控制环给定值按Ssv+ΔSn-1+ΔS=156.0+5.1+10.5=171.6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若在某一延伸率控制周期内延伸率测量值为0.72%,延伸率设定值与测量值的偏差Δε=0.8%-0.72%=0.08%,由于该偏差|0.08%|大于延伸率偏差给定值Δε0(=0.067%),将可能需要对张力控制环或轧制压力控制环的给定值分别进行调整,其中ΔT=kσεΔεbh=4.4×0.08%×0.2×1000=0.7KN、ΔP=kpεΔε=87833×0.08%=70.3KN、ΔS=kspΔP=0.12×70.3KN=8.4KN。设当前控制周期出口张力实际值T1=21.7KN、轧制压力实际值P=3217.0KN、弯辊力实际值S=193.2KN,前一控制周期出口张力补偿量ΔTn-1=0KN、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1=338.7KN、弯辊力补偿量ΔSn-1=43.1KN。由于当前控制周期轧制压力实际值P=3217.0KN>Pmax=3200.0KN,超过了设定的轧制压力上限值,并且kpεΔε>0,那么当前控制周期不对轧制压力控制内环的给定值进行补偿,对张力进行补偿控制。故当前控制周期张力控制内环按新的给定值Tsv+ΔTn-1+ΔT=21.0+0+0.7=21.7KN进行控制。至此本控制周期结束,进入下一控制周期。
Claims (5)
1.一种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由过程控制计算机和可编程序控制器PLC控制平整机实施,其特征是:
A.向计算机输入带钢的钢种、厚度h和宽度b、延伸率给定值εsv、延伸率允许控制偏差Δε0、平整机设备能提供的最大张力Ts、最大轧制压力Ps、最大弯辊力Ss,选取前后张力的设定值Tsv和其它参数;
B、经过程计算机内模型计算得到轧制压力设定值Psv、弯辊力设定值Ssv、轧制压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pε、张力对延伸率传递系数kσε、弯辊力对轧制压力传递系数ksp,计算得到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发送给PLC作为平整机的控制参数;
C、在PLC延伸率控制系统中,延伸率控制闭环的内环是轧制压力闭环和张力闭环,根据张力、轧制压力调节顺序的不同,可以形成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或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法,对延伸率和板形进行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先调节张力后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张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张力恒定,再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流程是:(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1)如果延伸率设定值ε0与实际反馈值ε的偏差
式中Δε0为设定的延伸率允许偏差,保持轧制压力、张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恒定,不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接下来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和弯辊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
(a)如果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ΔAPn=ΔAPn-1+Δε·kpε),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b)若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pε>0时,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先调节轧制压力后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方法,是优先通过调节轧制力控制延伸率,当实际轧制力或弯辊力超出限定范围时,保持轧制力恒定,再通过调节张力控制延伸率,其控制流程是:(设当前控制周期为第n控制周期)
(1)如果延伸率设定值ε0与实际反馈值ε的偏差
保持轧制压力、张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2)如果|Δε|≥Δε0,延伸率闭环投入工作,首先对当前控制周期的轧制压力实际值和弯辊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分两种情况:
(I)若轧制力实际值P小于给定上限轧制压力Pmax、并且弯辊力实际值S小于给定上限弯辊力Smax,在轧制力闭环的给定值P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轧制压力补偿量ΔPn(ΔPn=ΔPn-1+Δε·kpε),对轧制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同时也在弯辊力闭环给定值S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弯辊力补偿量ΔS(ΔSn=ΔSn-1+ΔP·ksp),使弯辊力跟随轧制力变化自动调节;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II)若轧制力实际值P大于等于Pmax、或者弯辊力实际值S大于等于Smax,并且Δε·kpε>0时,保持轧制压力恒定,不对轧制压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对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是否超限进行检查,又分两种情况:
(a)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小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或者T1大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分别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出口张力给定值T10上叠加第n控制周期张力补偿量ΔTn(ΔTn=ΔTn-1+Δε·kσε),或者只在入口张力给定值T00上叠加张力补偿量ΔTn,对张力进行前馈补偿控制;当前控制周期结束,进入第n+1控制周期;
(b)若当前控制周期的出口张力实际值T1大于等于上限张力Tmax,并且Δε·kσε>0、或者T1小于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并且Δε·kσε<0,保持张力、轧制力恒定,当前控制周期结束,直接进入第n+1控制周期;或者将延伸率设定值ε0减去Δε,后进入第n+1控制周期。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是给定的上限张力Tmax、给定的下限张力Tmin、给定的上限轧制压力Pmax、给定的上限弯辊力Smax的取值方法是:
Tmax=Min〔(0.25~0.4)σshb,αTTs〕 (1)
Tmin=0.1σshb
式中σs-带钢的屈服强度,h-带钢厚度,
b-带钢宽度,αT-安全系数,取αT≤1.0,
Ts-平整机张力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张力,
Pmax=αPPs (2)
式中αP-安全系数,取αP≤1.0
Ps-平整机压下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轧制力,
Smax=αsSs (3)
式中αs-安全系数,取αs≤1.0
Ss-平整机弯辊系统能够提供的最大弯辊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292034A CN100421825C (zh) | 2005-08-30 | 2005-08-30 |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292034A CN100421825C (zh) | 2005-08-30 | 2005-08-30 |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923391A true CN1923391A (zh) | 2007-03-07 |
CN100421825C CN100421825C (zh) | 2008-10-01 |
Family
ID=378163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292034A Active CN100421825C (zh) | 2005-08-30 | 2005-08-30 |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0421825C (zh) |
Cited B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6695B (zh) * | 2007-12-26 | 2010-06-02 | 燕山大学 | 一种平整轧制压力设定、预报及自学习方法 |
CN101992212A (zh) * | 2010-09-30 | 2011-03-30 | 王清和 | 制作镍氢电池负极用基片带材的轧制设备 |
CN101491814B (zh) * | 2009-01-14 | 2011-07-27 | 太原科技大学 | 五机架四辊冷连轧机组弯辊力综合设定方法 |
CN102294365A (zh) * | 2010-06-25 | 2011-12-28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轧制力计算精度的方法 |
CN102485364A (zh) * | 2010-12-01 | 2012-06-06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2527741A (zh) * | 2010-12-30 | 2012-07-04 |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 平整分卷线延伸率控制方法 |
CN102581028A (zh) * | 2012-03-06 | 2012-07-18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控制带钢热轧成型工艺的硬度补偿方法 |
CN102641900A (zh) * | 2010-12-01 | 2012-08-22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
CN101927266B (zh) * | 2009-06-25 | 2012-09-1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平整机组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 |
CN102716914A (zh) * | 2011-12-23 | 2012-10-10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适合于平整机组的板形曲线补偿方法 |
CN102886383A (zh) * | 2011-07-22 | 2013-01-23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
CN102999645A (zh) * | 2011-09-08 | 2013-03-2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稳定剪切的张力设定方法 |
CN103076778A (zh) * | 2012-12-27 | 2013-05-01 |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 冷轧盐酸洗线出口延伸率实现动态分配自动控制系统 |
CN103223522A (zh) * | 2012-01-31 | 2013-07-3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酸轧机组圆盘剪前后基准张力的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
CN103372570A (zh) * | 2012-04-24 | 2013-10-30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工艺段辅助辊自动调速方法 |
CN103866214A (zh) * | 2014-03-05 | 2014-06-18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用于消除边折印的平整优化方法 |
CN104324950A (zh) * | 2014-08-22 | 2015-02-04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一种轧钢系统及其方法 |
CN104550229A (zh) * | 2015-01-22 | 2015-04-29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热轧2250mm与1580mm平整机工艺设定的转换方法 |
CN107457272A (zh) * | 2017-07-25 | 2017-12-12 | 宝钢集团新疆八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含罩退工序if钢板形不良补救方法 |
CN107685075A (zh) * | 2017-07-10 | 2018-02-13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应用于平整机预防浪形发生的方法 |
CN110918653A (zh) * | 2019-11-28 | 2020-03-27 | 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同硬度的同种硅钢优化轧制方法 |
CN111360078A (zh) * | 2020-03-20 | 2020-07-03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重卷线拉矫机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378829A (zh) * | 2018-12-31 | 2020-07-07 | 瑨祥(宜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通过拉矫机延伸率的测定在线调节退火炉的工艺方法 |
CN111389929A (zh) * | 2020-03-19 | 2020-07-10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
CN112139255A (zh) * | 2019-06-27 | 2020-12-29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架湿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 |
CN114951303A (zh) * | 2021-02-19 | 2022-08-30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轧制力前馈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294367B (zh) * | 2010-06-25 | 2013-05-01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校验平整机组延伸率测量系统的方法 |
CN102513351B (zh) * | 2011-12-24 | 2014-01-15 | 东北大学 | 一种带钢冷连轧轧制方法及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0109102A (ja) * | 1996-10-04 | 1998-04-28 | Nisshin Steel Co Ltd | 準安定オーステナイト系ステンレス鋼帯の調質圧延方法およびレベラ加工処理方法 |
-
2005
- 2005-08-30 CN CNB2005100292034A patent/CN100421825C/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3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16695B (zh) * | 2007-12-26 | 2010-06-02 | 燕山大学 | 一种平整轧制压力设定、预报及自学习方法 |
CN101491814B (zh) * | 2009-01-14 | 2011-07-27 | 太原科技大学 | 五机架四辊冷连轧机组弯辊力综合设定方法 |
CN101927266B (zh) * | 2009-06-25 | 2012-09-19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平整机组轧制模式的控制方法 |
CN102294365A (zh) * | 2010-06-25 | 2011-12-28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轧制力计算精度的方法 |
CN101992212A (zh) * | 2010-09-30 | 2011-03-30 | 王清和 | 制作镍氢电池负极用基片带材的轧制设备 |
CN101992212B (zh) * | 2010-09-30 | 2013-02-13 | 秦皇岛中达四方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制作镍氢电池负极用基片带材的轧制设备 |
CN102485364B (zh) * | 2010-12-01 | 2015-06-17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2641900A (zh) * | 2010-12-01 | 2012-08-22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
CN102641900B (zh) * | 2010-12-01 | 2015-06-10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及控制设备 |
CN102485364A (zh) * | 2010-12-01 | 2012-06-06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张力稳定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02527741A (zh) * | 2010-12-30 | 2012-07-04 |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 平整分卷线延伸率控制方法 |
CN102886383A (zh) * | 2011-07-22 | 2013-01-23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
CN102886383B (zh) * | 2011-07-22 | 2015-03-04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
CN102999645A (zh) * | 2011-09-08 | 2013-03-27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稳定剪切的张力设定方法 |
CN102716914B (zh) * | 2011-12-23 | 2014-10-29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适合于平整机组的板形曲线补偿方法 |
CN102716914A (zh) * | 2011-12-23 | 2012-10-10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适合于平整机组的板形曲线补偿方法 |
CN103223522B (zh) * | 2012-01-31 | 2016-02-24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酸轧机组圆盘剪前后基准张力的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
CN103223522A (zh) * | 2012-01-31 | 2013-07-31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酸轧机组圆盘剪前后基准张力的综合优化设定方法 |
CN102581028B (zh) * | 2012-03-06 | 2013-11-13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控制带钢热轧成型工艺的硬度补偿方法 |
CN102581028A (zh) * | 2012-03-06 | 2012-07-18 | 太原理工大学 | 一种控制带钢热轧成型工艺的硬度补偿方法 |
CN103372570B (zh) * | 2012-04-24 | 2015-07-22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工艺段辅助辊自动调速方法 |
CN103372570A (zh) * | 2012-04-24 | 2013-10-30 |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冷轧工艺段辅助辊自动调速方法 |
CN103076778A (zh) * | 2012-12-27 | 2013-05-01 | 鞍钢集团自动化公司 | 冷轧盐酸洗线出口延伸率实现动态分配自动控制系统 |
CN103866214A (zh) * | 2014-03-05 | 2014-06-18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用于消除边折印的平整优化方法 |
CN103866214B (zh) * | 2014-03-05 | 2016-03-30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用于消除边折印的平整优化方法 |
CN104324950A (zh) * | 2014-08-22 | 2015-02-04 | 攀钢集团攀枝花钢钒有限公司 | 一种轧钢系统及其方法 |
CN104550229A (zh) * | 2015-01-22 | 2015-04-29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热轧2250mm与1580mm平整机工艺设定的转换方法 |
CN104550229B (zh) * | 2015-01-22 | 2016-06-01 | 首钢总公司 | 一种热轧2250mm与1580mm平整机工艺设定的转换方法 |
CN107685075A (zh) * | 2017-07-10 | 2018-02-13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应用于平整机预防浪形发生的方法 |
CN107457272A (zh) * | 2017-07-25 | 2017-12-12 | 宝钢集团新疆八钢铁有限公司 | 一种含罩退工序if钢板形不良补救方法 |
CN111378829A (zh) * | 2018-12-31 | 2020-07-07 | 瑨祥(宜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 通过拉矫机延伸率的测定在线调节退火炉的工艺方法 |
CN112139255A (zh) * | 2019-06-27 | 2020-12-29 |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双机架湿平整机延伸率控制方法 |
CN110918653A (zh) * | 2019-11-28 | 2020-03-27 | 张家港扬子江冷轧板有限公司 | 一种不同硬度的同种硅钢优化轧制方法 |
CN111389929A (zh) * | 2020-03-19 | 2020-07-10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
CN111389929B (zh) * | 2020-03-19 | 2021-11-19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提高轧机板型控制系统稳定性的方法 |
CN111360078A (zh) * | 2020-03-20 | 2020-07-03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重卷线拉矫机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1360078B (zh) * | 2020-03-20 | 2021-12-17 |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 | 重卷线拉矫机组控制方法及装置 |
CN114951303A (zh) * | 2021-02-19 | 2022-08-30 | 上海宝信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平整机轧制力前馈控制方法、系统及介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0421825C (zh) | 2008-10-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923391A (zh) |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 |
CN1840255A (zh) | 带钢平整延伸率和板形综合控制方法 | |
CN1301810C (zh) | 冷带钢连轧机轧制规程的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 |
CN1040073C (zh) | 轧机的板厚控制系统 | |
CN1269583C (zh) | 连续轧机轧制进行中的板厚变更装置 | |
CN1850373A (zh) | 变宽度钢板的轧制方法 | |
CN1340387A (zh) | 冷轧机和轧制方法 | |
CN1828616A (zh) | 一种薄窄料平整轧制过程的辊型曲线设计方法 | |
CN104889175B (zh) | 一种提高平整稳定性和产品表面质量的张力设定方法 | |
CN105234186B (zh) | 冷连轧过程以吨钢电耗控制为目标的轧制规程优化方法 | |
JP5350579B2 (ja) | 連続式溶融めっき用熱延鋼板の材質安定化方法 | |
CN1974036A (zh) | 多辊轧机及多辊轧机的控制方法 | |
US11779975B2 (en) | Method of emulsion concentration optimization for cold continuous rolling mill set | |
CN1147982A (zh) | 连续热扎中钢板接合部位的轧制方法 | |
CN1840256A (zh) | 带钢的平整工艺 | |
CN1758970A (zh) | 用于制造钢带的铸轧设备 | |
CN1990131A (zh) | 一种在热轧过程中粗轧板坯温度控制方法 | |
CN107900144B (zh) | 一种酸洗在线平整机的延伸率复合控制方法 | |
CN109420682A (zh) | 一种冷轧薄带钢的板形控制方法 | |
CN1333093A (zh) | 连续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轧制方案计算方法及板厚控制装置 | |
CN1820864A (zh) | 串列轧机的板厚控制方法 | |
CN105983579B (zh) | 一种控制平整液残留缺陷的方法 | |
CN1838131A (zh) | 四辊高强钢平整机辊径的设计方法 | |
CN107234135A (zh) | 一种适用于热连轧机组出口带钢表面粗糙度控制方法 | |
JP2006095592A (ja) | 調質圧延機における伸び率制御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