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2886383B -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2886383B
CN102886383B CN201110206206.6A CN201110206206A CN102886383B CN 102886383 B CN102886383 B CN 102886383B CN 201110206206 A CN201110206206 A CN 201110206206A CN 102886383 B CN102886383 B CN 102886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band steel
annealing
smooth
g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1020620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2886383A (zh
Inventor
顾廷权
王骏飞
薛栋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oshan Iron and Stee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11020620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2886383B/zh
Publication of CN102886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6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2886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2886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Strip Materials And Filament Materials (AREA)
  • Control Of Heat Treatment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克服目前常规采用的通过抽检取样、离线分析测试、在线调整生产工艺或材料成份监控带钢机械性能的方法的不足,降低带钢机械性能波动,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在冷轧带钢连续热镀锌机组或连续退火机组上,通过在线检测带钢的机械性能,并且根据机械性能检测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值对平整延伸率、退火加热温度或退火冷却速度等生产工艺参数进行实时调整,实现对带钢机械性能进行在线控制的方法,可以提高冷轧带钢机械性能的控制精度,更好地满足下游用户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冷轧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控制方法,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冷轧带钢具有表面光洁、平整、尺寸精度高和机械性能好等优点,产品大多成卷,并且有很大一部分经加工成涂层钢板出厂。成卷冷轧薄板生产效率高,使用方便,有利于后续加工。因此应用广泛,已逐渐取代同样厚度的热叠轧薄板。其中,对于钢厂而言,对带钢机械性能参数(如屈服强度、抗拉强度、断裂延伸率以及硬度等)的技术要求通常被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向下游用户提供具有合格机械性能指标的带钢是钢厂提高其市场竞争力的前提条件之一。
目前,在冷轧带钢生产实践中,对带钢机械性能进行监控的通常方式是,在相关的冷轧后处理机组出口(如连续退火机组、连续热镀锌机组或平整机组等),对带钢进行抽检取样,然后在分析测试实验室对样板进行离线测试获取带钢的机械性能参数,并与下游用户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如果带钢机械性能不满足下游用户的要求,则在后续生产计划中对同类带钢的生产工艺参数、或材料合金元素成份等进行必要调整。然后再抽检取样、离线分析测试、在线调整工艺参数或材料成份等,直到带钢的机械性能完全满足下游用户要求为止。
然而,这种离线检测具有如下不足:
1、时间滞后性。通过离线检测所获得的机械性能参数只能够有限地用于指导生产工艺调整或材料成份调整,并且需要将带钢从生产线上取下,然后进行具体性能的检测,无法对生产线上的带钢进行立即检测;
2、非连续性。传统的离线检测手段一般情况下只能对成卷带钢的头部或尾进行取样检测,并不能保证带钢在整卷长度方向上各处的机械性能指标都是在要求的范围之内。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存在的离线检测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带来的不足,降低带钢机械性能波动,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所述在线控制方法通过在线检测带钢的机械性能,并且根据机械性能检测值与目标值之间的偏差值对相关生产工艺参数(如平整延伸率ε、退火加热温度T或退火冷却速度V等)进行实时调整,从而实现对冷轧带钢机械性能的在线自动闭环控制,以提高冷轧带钢机械性能的控制精度,更好地满足下游用户的要求。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所述冷轧带钢机械性能控制设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连续退火炉3、平整机4和机械性能检测仪5,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机械性能m的实测值mact与所述带钢机械性能的目标值mref作差,得出所述带钢机械性能的偏差值△m,即:
△m=mact-mref
(2)、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
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m,分别确定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T0和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T1
(3)、确定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m,确定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P;
(4)、确定带钢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V或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T:
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m,确定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V或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T;
(5)、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或平整轧制力调节量是否输出,步骤如下:
(5a)、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的绝对值|△m|与所述带钢机械性能相应的闭环控制阈值△mlim作比较,其中△mlim>0;
其中,当|△m|≥△mlim,且带钢厚度h≤带钢厚度上限值h0时,转到步骤(2)调整带钢平整张力;当|△m|≥△mlim,且h>h0时,转到步骤(3)调整带钢平整轧制力;当|△m|<△mlim时,无需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5b)、步骤(2)中平整张力调节量是否输出的确定:
根据带钢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T0、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T1的大小,确定△T0、△T1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T0>0、△T1>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T0<0、△T1<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T0、△T1,转至步骤(2),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
(5c)、步骤(3)中平整轧制力调节量输出的确定:
根据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轧制力调节量△P的大小,确定△P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P>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P<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P,转至步骤(3),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轧制力;
(6)、通过调整退火冷却速度V或退火加热温度T控制带钢机械性能,步骤如下:
(6a)、在步骤(4)中,如果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m为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则调整退火冷却速度,转至步骤(6b);如果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m为带钢硬度偏差值,则调整退火加热温度,转至步骤(6c);
(6b)、根据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实测值Vact、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允许上限Vupp、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允许下限Vlow、以及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V,确定是否输出△V:
当Vact≥Vupp,且△V>0或Vact≤Vlow,且△V<0时,无需输出△V;否则,输出△V,根据带钢厚度不同,转至步骤(2)或(3),继续调整带钢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6c)、根据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实测值Tact、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允许上限Tupp、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允许下限Tlow、以及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T,确定是否输出△T:
当Tact≥Tupp,且△T>0或Tact≤Tlow,且△T<0时,无需输出△T;否则,输出△T,根据带钢厚度不同,转至步骤(2)或(3),继续调整带钢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其中,所述带钢机械性能m为带钢抗拉强度σb或带钢硬度H。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T0确定公式如下:
&Delta;T 0 = Gain m _ T 0 &times; &Delta;m / K m _ T 0
式中△T0为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入口张力控制增益,
为平整入口张力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T 0 = &PartialD; m &PartialD; T 0 &cong; &dtri; m &dtri; T 0 , 式中,为微分算子;
所述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T1确定公式如下:
&Delta;T 1 = Gain m _ T 1 &times; &Delta;m / K m _ T 1
式中△T1为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出口张力控制增益,
为平整出口张力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T 1 = &PartialD; m &PartialD; T 1 &cong; &dtri; m &dtri; T 1 , 为微分算子。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P的计算公式如下
△P=Gainm_P×△m/Km_P
式中△P为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Gainm_P为平整轧制力控制增益,0<Gainm_P≤1.0;
Km_P为平整轧制力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P = &PartialD; m &PartialD; P &cong; &dtri; m &dtri; P ; 式中,为微分算子。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带钢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V
△V=GainV×△m/KV
式中△V为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
GainV为退火冷却速度控制增益,0<GainV≤1.0;
KV为退火冷却速度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V = &PartialD; m &PartialD; V &cong; &dtri; m &dtri; V , 为微分算子;
所述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T,计算公式如下:
△T=Gainm_T×△m/Km_T
式中△T为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
Gainm_T为退火加热温度控制增益,0<Gainm_T≤1.0
Km_T为退火加热温度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T = &PartialD; m &PartialD; T &cong; &dtri; m &dtri; T , 为微分算子。
所述带钢厚度上限值h0为0.3mm。
根据如上技术方案,便可提供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所述在线控制方法可实现对冷轧带钢机械性能的在线检测,明显提高冷轧带钢机械性能的控制精度,减少材料切除量,提高带钢的成材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设备示意图。
图2为平整延伸率对带钢硬度影响的曲线图。
图3为平整延伸率对带钢抗拉强度影响曲线图。
图4为带钢退火温度曲线图。
图5为退火加热温度对带钢硬度影响曲线图。
图6为退火冷却速度对带钢抗拉强度影响曲线图。
图7为带钢抗拉强度在线控制流程图。
图8为带钢硬度在线控制流程图。
图1中,1、开卷机 2、带钢 3、连续退火炉 4、平整机 5、机械性能检测仪 6、卷取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作进一步解释说明。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生产冷轧带钢的工艺流程大体如下:酸洗-冷轧-退火-平整—镀层、剪切和包装。其中,退火和平整两项工艺对冷轧步骤后的带钢的机械性能有较大影响。
1、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设备
本发明提供的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可在如图1所示的设备上完成,如图1所示,由开卷机1传输出来的带钢2经过连续退火炉3和平整机4进行处理后,经过机械性能在线检测仪5,通过所述机械性能在线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机械性能m的实测值与下游用户所要求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如果符合下游用户要求,则带钢2顺利通过机械性能在线检测仪5,进入卷取机6,即进入镀层、剪切和包装阶段;如若不符合下游用户要求,则根据不同机械性能实测值的数据,将调整退火炉3或平整机4的相关工艺参数,直至后续带钢机械性能m符合下游用户要求。其中,所述机械性能在线检测仪5与连续退火炉3和平整机4串联连接,所述机械性能在线检测仪5基于电磁检测原理,为非接触式,位于带钢宽度方向上中部位置。
其中,退火的目的主要在于通过退火炉3的处理,降低冷轧轧制过程中由于塑性变形形成的严重的加工硬化,改善带钢的机械性能。一般来说,在冷轧带钢连续退火过程中,通过在一定范围内调整退火工艺参数如带钢的退火加热温度T、或者均热之后的退火冷却速度V,可以比较明显改善机械性能以及成型性能等。
冷轧带钢平整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机械性能、控制板形及带钢表面形貌。在冷轧带钢平整过程中,平整机4通过对经过再结晶退火后的带钢施以较小的塑性变形(即平整延伸率ε,大多在0.2%~3%之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退火后带钢的机械性能、消除屈服平台。当平整延伸率实测值偏离平整延伸率设定值时,通过调整平整轧制力或平整入口、出口带钢张力,可以使实际延伸率回归到设定值附近。一般来说,对于厚度较薄、材质较硬的带钢,平整延伸率对平整张力比较敏感,通常采用调整平整张力方式控制平整延伸率;对于厚度较厚、材质较软的带钢,平整延伸率对平整轧制力比较敏感,通常采用调整平整轧制力方式控制平整延伸率。
所述机械性能在线检测仪5安装于机组出口段,位于平整机4之后。具有对经过退火和平整处理之后的带钢机械性能(包括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硬度以及断裂延伸率等)进行实时检测的功能。随着带钢按照一定的速度连续向前运动,可以实时地检测得到带钢机械性能值(包括带钢的硬度H、抗拉强度σb和屈服强度σs等)及其沿带钢长度方向的变化情况。
2、通过调整平整工艺参数自动控制带钢的机械性能
根据冷轧带钢平整轧制理论和生产实践可知,如图2、图3所示,一般地,随着平整延伸率在一定范围内增大,带钢硬度、抗拉强度相应增大,反之亦然。
本发明中通过调整平整工艺参数自动控制带钢机械性能的策略是指,当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实测值mact低于设定的带钢机械性能目标值mref超过一定程度时,优先地,通过增加平整张力、或者平整轧制力,增大带钢的平整延伸率ε,直到带钢机械性能实测值接近于机械性能目标值mref为止;当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实测值mact高于设定的带钢机械性能目标值mref超过一定程度时,优先地,通过减小平整张力、或者平整轧制力,减小带钢的平整延伸率,直到带钢机械性能实测值mact接近于机械性能目标值mref为止。
然而,通过调整平整工艺参数方式控制带钢机械性能的范围是比较有限的。当带钢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达到设定的上限值而带钢机械性能实测值仍然明显低于机械性能目标值mref时,或者当带钢平整延伸率实测值达到设定的下限值而带钢机械性能实测值仍然明显高于机械性能目标值时,即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m(△m=mact-mref)的绝对值|△m|超出设定的、下游用户所要求的带钢机械性能m的可接受范围△mlim时,说明通过调整平整工艺参数(即调整带钢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已经无法使带钢机械性能实测值mact接近于机械性能目标值mref,此时保持平整工艺参数稳定,转而通过调整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即退火冷却速度V或退火加热温度T)的方式自动控制带钢的机械性能。
3、通过调整连续退火工艺参数在线控制带钢的机械性能
常规的冷轧带钢连续退火温度曲线图如图4所示。根据冷轧带钢连续退火理论和生产实践可知,如图5所示,一般地,随着退火加热温度在一定范围升高,带钢的硬度相应降低,反之亦然;如图6所示,一般地,随着退火冷却速度在一定范围加快,带钢的抗拉强度相应增大,反之亦然。
对于对带钢硬度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如冷轧镀锡板等),本发明中通过调整连续退火工艺参数自动控制带钢机械性能的策略是指,当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硬度实测值Hact低于设定的带钢硬度目标值Href超过一定程度时,降低带钢的退火加热温度,直到带钢硬度实测值接近于硬度目标值Href为止;当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硬度实测值Hact高于设定的带钢硬度目标值Href超过一定程度时,提高带钢的退火加热温度T,直到带钢硬度实测值Hact接近于硬度目标值Href为止。
然而,通过调整退火加热温度T的方式控制带钢硬度H的范围是有限的。当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实际值达到设定的上限值而带钢硬度实测值仍然明显高于硬度目标值时,或者当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实际值达到设定的下限值而带钢硬度实测值仍然明显低于硬度目标值时,说明通过调整退火加热温度方式已经无法使带钢硬度实测值接近于硬度目标值,此时保持退火加热温度稳定。
对于对带钢抗拉强度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如高强度冷轧汽车板等),本发明中通过调整连续退火工艺参数自动控制带钢机械性能的策略是指,当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低于设定的带钢抗拉强度目标值超过一定程度时,加快带钢的退火冷却速度,直到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接近于抗拉强度目标值为止;当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高于设定的带钢抗拉强度目标值超过一定程度时,降低带钢的退火冷却速度,直到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接近于抗拉强度目标值为止。通过调整退火冷却速度方式控制带钢抗拉强度的范围是有限的。当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实际值达到设定的上限值而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仍然明显高于抗拉强度目标值时,或者当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实际值达到设定的下限值而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仍然明显低于抗拉强度目标值时,说明通过调整退火冷却速度方式已经无法使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接近于抗拉强度目标值,此时保持退火冷却速度稳定。
实施例
下面结合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给出带钢机械性能中带钢抗拉强度和带钢硬度在线控制的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
对于对带钢抗拉强度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的产品如高强度冷轧汽车板等,结合图7,下面具体说明带钢抗拉强度自动控制的实现步骤和实现方法。步骤如下:
(1)带钢抗拉强度偏差的确定
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得到的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σb_act减去设定的抗拉强度目标值σb_ref,得到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σb
△σb=σb_actb_ref
式中△σb为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
σb_ref为设定的带钢抗拉强度目标值,来自机组过程控制计算机L2,根据下游用户对产品的要求确定。
(2)、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
对于厚度较薄的带钢,由于调节平整张力对于控制带钢的平整延伸率比较有效,优先地,根据抗拉强度偏差值分别计算确定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通过发挥张力对平整延伸率的调节作用,达到及时平稳地消除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实现高精度抗拉强度闭环控制的目的。
对于厚度较薄的带钢,根据步骤(1)确定的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σb,分别计算确定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T0、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T1
&Delta; T 0 = Gain &sigma; b _ T 0 &times; &Delta; &sigma; b / K &sigma; b _ T 0
式中△T0为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入口张力控制增益,
为平整入口张力对带钢抗拉强度影响系数,
(为微分算子),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平整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Delta; T 1 = Gain &sigma; b _ T 1 &times; &Delta; &sigma; b / K &sigma; b _ T 1
式中△T1为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出口张力控制增益,
为平整出口张力对带钢抗拉强度影响系数,
(为微分算子),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平整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3)、确定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对于厚度较厚的带钢,由于调节平整机轧制力对于控制带钢的平整延伸率比较有效,优先地,根据抗拉强度偏差值计算确定平整轧制力调节量,通过发挥平整轧制力对平整延伸率的调节作用,达到及时平稳地消除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实现高精度抗拉强度闭环控制的目的。
对于厚度较厚的带钢,根据步骤(1)确定的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σb,计算确定平整轧制力调节量△P:
&Delta;P = Gain &sigma; b _ P &times; &Delta;&sigma; b / K &sigma; b _ P
式中△P为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为平整轧制力控制增益,
为平整轧制力对带钢抗拉强度影响系数,
(为微分算子),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平整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4)、确定带钢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V:
当出现通过调平整延伸率方式已经无法使带钢抗拉强度实测值接近于抗拉强度目标值的情况时,根据抗拉强度偏差值计算确定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通过发挥退火冷却速度对带钢抗拉强度的调节作用,达到及时平稳地消除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实现高精度抗拉强度闭环控制的目的。
根据步骤(1)确定的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σb,计算确定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V:
△V=GainV×△σb/KV
式中△V为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
GainV为退火冷却速度控制增益,0<GainV≤1.0
KV为退火冷却速度对带钢抗拉强度影响系数,
(为微分算子),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退火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5)、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或平整轧制力调节量是否输出,步骤如下:
(5a)、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的绝对值|△σb|与所述带钢抗拉强度相应的闭环控制阈值△σb_lim(即下游用户可接受的带钢抗拉强度范围)作比较,其中△σb_lim>0,一般根据带钢抗拉强度控制精度要求确定;
比较带钢厚度h与带钢厚度上限值h0,所述带钢厚度上限值h0为0.3mm。
其中,当|△σb|≥△σb_lim,且带钢厚度h≤0.3mm时,转到步骤(2)调整带钢平整张力;当|△σb|≥△σb_lim,且h>0.3mm时,转到步骤(3)调整带钢平整轧制力;当|△σb|<△σb_lim时,无需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5b)、步骤(2)中平整张力调节量是否输出的确定:
根据带钢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T0、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T1的大小,确定△T0、△T1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T0>0、△T1>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T0<0、△T1<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T0、△T1,转至步骤(2),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
(5c)、步骤(3)中平整轧制力调节量输出的确定:
根据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轧制力调节量△P的大小,确定△P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P>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P<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P,转至步骤(3),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轧制力;
(6)、确定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是否输出,步骤如下:
根据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实测值Vact、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允许上限Vupp、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允许下限Vlow、以及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V,确定是否输出△V:
当Vact≥Vupp,且△V>0或Vact≤Vlow,且△V<0时,无需输出△V;否则,输出△V,根据带钢厚度不同,转至步骤(2)或(3),继续调整带钢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实施例2
对于对带钢硬度控制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冷轧带钢产品如镀锡板等,结合图8,下面具体说明带钢硬度自动控制的实现步骤和实现方法。步骤如下:
(1)带钢硬度偏差的确定
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得到的带钢硬度实测值Hact减去设定的硬度目标值Href,得到带钢硬度偏差值△H:
△H=Hact-Href
式中△H为带钢硬度偏差值
Href为设定的带钢硬度目标值,来自机组过程控制计算机L2,根据下游用户对产品的要求确定。
(2)、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
对于厚度较薄的带钢,由于调节平整张力对于控制带钢的平整延伸率比较有效,优先地,根据硬度偏差值分别计算确定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通过发挥平整张力对平整延伸率的调节作用,达到及时平稳地消除带钢硬度偏差、实现高精度硬度闭环控制的目的。
对于厚度较薄的带钢,根据步骤(1)确定的带钢硬度偏差值△H,分别计算确定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T0、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T1
&Delta;T 0 = Gain H _ T 0 &times; &Delta;H / K H _ T 0
式中△T0为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入口张力控制增益,
为平整入口张力对带钢硬度影响系数,
(为微分算子,以下相同),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平整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Delta;T 1 = Gain H _ T 1 &times; &Delta;H / K H _ T 1
式中△T1为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出口张力控制增益,
为平整出口张力对带钢硬度影响系数,
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平整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3)、确定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对于厚度较厚的带钢,由于调节平整机轧制力对于控制带钢的平整延伸率比较有效,优先地,根据硬度偏差值计算确定平整轧制力调节量,通过发挥平整轧制力对平整延伸率的调节作用,达到及时平稳地消除带钢硬度偏差、实现高精度硬度闭环控制的目的。
对于厚度较厚的带钢,根据步骤(1)确定的带钢硬度偏差值△H,计算确定平整轧制力调节量△P:
△P=GainH_P×△H/KH_P
式中△P为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GainH_P为平整轧制力控制增益,0<GainH_P≤1.0
KH_P——平整轧制力对带钢硬度影响系数,
(为微分算子,以下相同),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平整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4)、确定带钢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T
当出现通过调平整延伸率方式已经无法使带钢硬度实测值接近于硬度目标值的情况时,根据硬度偏差值计算确定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通过发挥退火加热温度对带钢硬度的调节作用,达到及时平稳地消除带钢硬度偏差、实现高精度硬度闭环控制的目的。
根据步骤(1)确定的带钢硬度偏差值△H,计算确定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T:
△T=GainH_T×△H/KH_T
式中△T为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
GainH_T为退火加热温度控制增益,0<GainH_T≤1.0
KH_T为退火加热温度对带钢硬度影响系数,
(为微分算子),是带钢材质、规格以及退火工艺参数等的函数,可以由理论模型计算得到或者实验得到。
(5)、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或平整轧制力调节量是否输出,步骤如下:
(5a)、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硬度偏差值的绝对值|△H|与所述带钢硬度相应的闭环控制阈值△Hlim(即下游用户可接受的带钢硬度范围)作比较,其中△Hlim>0,一般根据带钢硬度控制精度要求确定;
其中,当|△H|≥△Hlim,且带钢厚度h≤0.3mm时,转到步骤(2)调整带钢平整张力;当|△H|≥△Hlim,且h>0.3mm时,转到步骤(3)调整带钢平整轧制力;当|△H|<△Hlim时,无需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5b)、步骤(2)中平整张力调节量是否输出的确定:
根据带钢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T0、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T1的大小,确定△T0、△T1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T0>0、△T1>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T0<0、△T1<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T0、△T1,转至步骤(2),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
(5c)、步骤(3)中平整轧制力调节量输出的确定:
根据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轧制力调节量△P的大小,确定△P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P>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P<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P,转至步骤(3),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轧制力;
(6)、确定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是否输出,步骤如下:
根据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实测值Tact、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允许上限Tupp、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允许下限Tlow、以及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T,确定是否输出△T:
当Tact≥Tupp,且△T>0或Tact≤Tlow,且△T<0时,无需输出△T;否则,输出△T,根据带钢厚度不同,转至步骤(2)或(3),继续调整带钢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Claims (5)

1.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冷轧带钢机械性能控制设备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连续退火炉(3)、平整机(4)和机械性能检测仪(5),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机械性能检测仪(5)检测到的带钢机械性能m的实测值mact与所述带钢机械性能的目标值mref作差,得出所述带钢机械性能的偏差值Δm,即:
Δm=mact-mref
所述带钢机械性能m为带钢抗拉强度σb或带钢硬度H;
(2)、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
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Δm,分别确定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ΔT0和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ΔT1
(3)、确定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Δm,确定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ΔP;
(4)、确定带钢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ΔV或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ΔT:
根据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Δm,确定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ΔV或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ΔT;
(5)、确定带钢平整张力调节量或平整轧制力调节量是否输出,步骤如下:
(5a)、将步骤(1)中得到的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的绝对值|Δm|与所述带钢机械性能相应的闭环控制阈值Δmlim作比较,其中Δmlim>0;
其中,当|Δm|≥Δmlim,且带钢厚度h≤带钢厚度上限值h0时,转到步骤(2)调整带钢平整张力;当|Δm|≥Δmlim,且h>h0时,转到步骤(3)调整带钢平整轧制力;当|Δm|<Δmlim时,无需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5b)、步骤(2)中平整张力调节量是否输出的确定:
根据带钢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ΔT0、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ΔT1的大小,确定ΔT0、ΔT1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ΔT0>0、ΔT1>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ΔT0<0、ΔT1<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ΔT0、ΔT1,转至步骤(2),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张力;
(5c)、步骤(3)中平整轧制力调节量输出的确定:
根据平整延伸率实测值εact、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上限εupp、带钢平整延伸率允许下限εlow、以及平整轧制力调节量ΔP的大小,确定ΔP的输出:
当εact≥εupp,且ΔP>0时,转至步骤(4);或者当εact≤εlow,且ΔP<0时,转至步骤(4);否则,输出ΔP,转至步骤(3),继续调整带钢的平整轧制力;
(6)、确定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ΔV或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ΔT是否输出,步骤如下:
(6a)、在步骤(4)中,如果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Δm为带钢抗拉强度偏差值,则调整退火冷却速度V,转至步骤(6b);如果带钢机械性能偏差值Δm为带钢硬度偏差值,则调整退火加热温度T,转至步骤(6c);
(6b)、根据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实测值Vact、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允许上限Vupp、带钢退火冷却速度允许下限Vlow、以及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ΔV,确定是否输出ΔV:
当Vact≥Vupp,且ΔV>0或Vact≤Vlow,且ΔV<0时,无需输出ΔV;否则,输出ΔV,根据带钢厚度不同,转至步骤(2)或(3),继续调整带钢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6c)、根据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实测值Tact、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允许上限Tupp、带钢退火加热温度允许下限Tlow、以及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ΔT,确定是否输出ΔT:
当Tact≥Tupp,且ΔT>0或Tact≤Tlow,且ΔT<0时,无需输出ΔT;否则,输出ΔT,根据带钢厚度不同,转至步骤(2)或(3),继续调整带钢平整张力或平整轧制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ΔT0确定公式如下:
&Delta; T 0 = Gain m _ T 0 &times; &Delta;m / K m _ T 0
式中ΔT0为平整入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入口张力控制增益, 0 < Gain m _ T 0 &le; 1.0 ;
为平整入口张力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T 0 = &PartialD; m &PartialD; T 0 &cong; &dtri; m &dtri; T 0 , 式中,为微分算子;
所述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ΔT1确定公式如下:
&Delta; T 1 = Gain m _ T 1 &times; &Delta;m / K m _ T 1
式中ΔT1为平整出口张力调节量;
为平整出口张力控制增益, 0 < Gain m _ T 1 &le; 1.0 ;
为平整出口张力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T 1 = &PartialD; m &PartialD; T 1 &cong; &dtri; m &dtri; T 1 , 为微分算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带钢平整轧制力调节量ΔP的计算公式如下
ΔP=Gainm_P×Δm/Km_P
式中ΔP为平整轧制力调节量;
Gainm_P为平整轧制力控制增益,0<Gainm_P≤1.0;
Km_P为平整轧制力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P = &PartialD; m &PartialD; P &cong; &dtri; m &dtri; P ; 式中,为微分算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带钢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ΔV
ΔV=GainV×Δm/KV
式中ΔV为退火冷却速度调节量;
GainV为退火冷却速度控制增益,0<GainV≤1.0;
KV为退火冷却速度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V = &PartialD; m &PartialD; V &cong; &dtri; m &dtri; V , 为微分算子;
所述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ΔT,计算公式如下:
ΔT=Gainm_T×Δm/Km_T
式中ΔT为退火加热温度调节量
Gainm_T为退火加热温度控制增益,0<Gainm_T≤1.0
Km_T为退火加热温度对带钢机械性能影响系数,
K m _ T = &PartialD; m &PartialD; T &cong; &dtri; m &dtri; T , 为微分算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带钢厚度上限值h0为0.3mm。
CN201110206206.6A 2011-07-22 2011-07-22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Active CN102886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6206.6A CN102886383B (zh) 2011-07-22 2011-07-22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10206206.6A CN102886383B (zh) 2011-07-22 2011-07-22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6383A CN102886383A (zh) 2013-01-23
CN102886383B true CN102886383B (zh) 2015-03-04

Family

ID=4753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10206206.6A Active CN102886383B (zh) 2011-07-22 2011-07-22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863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21517B (zh) * 2013-10-30 2015-09-16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一种热轧工艺参数的确定方法及系统
CN104942021B (zh) * 2015-06-26 2017-03-29 燕山大学 一种适合于连退过程的板形在线控制方法
CN107008758B (zh) * 2017-03-27 2018-08-28 宁波宝新不锈钢有限公司 冷轧带钢高精度板形表面粗糙度在线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032097B (zh) * 2018-08-28 2021-09-07 唐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镀锌线过程控制方法
CN109248924A (zh) * 2018-10-26 2019-01-22 山东钢铁集团日照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闭环控制方法
CN111378829A (zh) * 2018-12-31 2020-07-07 瑨祥(宜昌)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通过拉矫机延伸率的测定在线调节退火炉的工艺方法
DE102019217839A1 (de) * 2019-11-19 2021-05-20 Sms Group Gmbh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r Anlage der Hüttenindustrie
CN111008477B (zh) * 2019-12-06 2023-03-24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冷轧镀锌带钢力学性能调整工艺参数的方法
CN111519016B (zh) * 2020-04-30 2022-03-29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热镀锌板的制备方法、以及热镀锌板
CN111519018B (zh) * 2020-04-30 2021-09-28 宝信软件(武汉)有限公司 连续退火作业线中钢卷卷取抛物线张力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5386720B (zh) * 2021-05-24 2024-01-05 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连续退火钢板力学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CN115688540A (zh) * 2021-07-30 2023-02-03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冷轧薄带钢拉伸应变硬化指数在线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14480831B (zh) * 2022-02-15 2023-09-22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带钢退火速度自动控制方法
CN114896900B (zh) * 2022-07-15 2022-09-3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一种目标跟踪系统
CN115634942B (zh) * 2022-09-02 2025-04-18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调整退火带钢性能的方法及系统
CN115637313A (zh) * 2022-09-02 2023-01-24 宝钢湛江钢铁有限公司 一种在线调整带钢屈服强度的方法及系统
CN118389808B (zh) * 2024-06-27 2024-09-10 安徽金池新材料有限公司 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极柱用紫铜带的制备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2654A (ja) * 1994-09-22 1996-04-0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冷延鋼板の機械特性制御方法
JP2001269706A (ja) * 2000-03-27 2001-10-02 Nisshin Steel Co Ltd 連続冷間圧延時の形状制御方法
CN1840255A (zh) * 2005-03-28 2006-10-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平整延伸率和板形综合控制方法
CN1840254A (zh) * 2005-03-28 2006-10-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平整工艺参数的优化预设定方法
CN1923391A (zh) * 2005-08-30 2007-03-0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CN101003063A (zh) * 2006-01-18 2007-07-2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在平整轧制过程中带钢的延伸率、板形及综合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92654A (ja) * 1994-09-22 1996-04-09 Sumitomo Metal Ind Ltd 冷延鋼板の機械特性制御方法
JP2001269706A (ja) * 2000-03-27 2001-10-02 Nisshin Steel Co Ltd 連続冷間圧延時の形状制御方法
CN1840255A (zh) * 2005-03-28 2006-10-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平整延伸率和板形综合控制方法
CN1840254A (zh) * 2005-03-28 2006-10-04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带钢平整工艺参数的优化预设定方法
CN1923391A (zh) * 2005-08-30 2007-03-0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平整机延伸率轧制力张力弯辊力综合优化控制方法
CN101003063A (zh) * 2006-01-18 2007-07-25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在平整轧制过程中带钢的延伸率、板形及综合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86383A (zh) 2013-0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86383B (zh) 一种冷轧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控制方法
CN107008758B (zh) 冷轧带钢高精度板形表面粗糙度在线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913984B (zh) 轧制、锻造或矫正生产线的材质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102688897B (zh) 冷轧带钢边部板形控制方法
CN105473971B (zh) 用于控制和/或调节加工金属材料的生产线的退火炉或热处理炉的设备和方法
CN102125936B (zh) 一种热轧卷取张力的控制方法
CN105195524B (zh) 一种冷轧轧制升降速过程中板带厚度补偿控制方法
CN104511484B (zh) 一种热轧带钢微中浪板形控制方法
US9732396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continuous annealing line for the processing of a rolled good
CN104942019B (zh) 一种带钢冷轧过程宽度自动控制方法
CN106825069B (zh) 一种冷轧带钢高精度板形表面粗糙度在线智能控制方法
CN104438350A (zh) 平整过程带钢机械性能在线检测控制方法
CN109694946A (zh) 快速加热冷轧带钢的装置与方法
CN101134998A (zh) 加速冷却过程的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03418618A (zh) 冷连轧机性能前馈厚度控制方法
CN105344720B (zh) 一种精轧带钢终轧温度的在线控制方法
US11230749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annealing furnace
CN104148404A (zh) 一种热轧带钢平直度自动控制方法
CN104841701B (zh) 热轧带钢大降速轧制时的薄板卷取温度控制方法
CN103191919A (zh) 一种带钢轧制在线控制摩擦系数模型优化方法
CN105251780A (zh) 一种平整机延伸率波动的控制方法
CN115392104A (zh) 一种基于退火工艺预测冷轧连续退火带钢力学性能的方法
CN109013712A (zh) 冷连轧动态变规格时的压下率补偿方法
CN101417292A (zh) 依托常规轧制模型控制中低牌号电工钢轧制的方法
CN105499279B (zh) 一种冷轧带材板形前馈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