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794396A - 继电器装置 - Google Patents

继电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794396A
CN1794396A CNA2005101274353A CN200510127435A CN1794396A CN 1794396 A CN1794396 A CN 1794396A CN A2005101274353 A CNA2005101274353 A CN A2005101274353A CN 200510127435 A CN200510127435 A CN 200510127435A CN 1794396 A CN1794396 A CN 17943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form
relay
relay body
terminal
proj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5101274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0543901C (zh
Inventor
佐佐木知明
金本直树
今井崇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Publication of CN17943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7943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0543901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0543901C/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20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 H01H9/28Interlocking, locking, or latching mechanisms for locking switch parts by a key or equivalent removable membe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45/00Details of relays
    • H01H45/14Terminal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02Bases; Casings; Covers
    • H01H50/04Mounting complete relay or separate parts of relay on a base or inside a cas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50/00Details of electromagnetic relays
    • H01H50/14Terminal arrang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nnection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Conductors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继电器装置,相比以往结构,该装置能够更加简便而且用较小的力即可将继电器本体可拆卸地安装到连接台上。继电器本体(A)在凸出形成插入式端子(2~4)的机体(1)背面,设置有从上面和端子(2~4)之间凸出的引挂凸起(5)。在将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上或从连接台上拆卸下来时,引挂凸起(5)与连接台设置的凸起连接面相接触,并挂在上面。在引挂凸起(5)与凸起连接面接触的状态下,以引挂凸起(5)与凸起连接面的接触部位为支点,将机体(1)向端子(2~4)的插拔方向旋转,从而可以在连接台上安装或拆卸继电器本体(A)。

Description

继电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继电器装置,该装置能够将具有插入式端子的继电器本体可拆卸地安装于插入连接继电器本体的端子的连接台上。
【背景技术】
以前的继电器装置,如图13所示,包括机体1下方有端子2凸出的继电器本体A、以及在上方凸出的一对连接臂43、44之间设置的用于支撑继电器本体的连接台B。
在一侧(图的右侧)连接臂43的与连接臂44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引导槽46,用于导入继电器本体A的机体1侧面凸出设置的结合凸起45,引导槽46的底面下端与容纳结合凸起45的结合孔47连通。另一侧连接臂44的与连接臂43相对的位置,形成有底面倾斜的导入槽48,使连接臂44的前端边缘向下靠近连接臂43,导入槽48的下方设置有结合孔47,用于容纳继电器本体A的机体1侧面凸出设置的结合凸起45。此外,继电器本体A的两个结合凸起45的下方,向远离机体1侧面的方向倾斜。
在上述继电器装置中,继电器本体A一侧的结合凸起45与引导槽46位置相对,另一侧的结合凸起45与导入槽48的位置相对,当将机体1沿端子2的凸出方向向下压入,以使端子2插入并与连接台B连接时,机体1插入到一对连接臂43、44之间。这里,继电器本体A的各结合凸起45分别与结合孔47连接,从而可以进行继电器本体A的插拔。(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特开平7-45348号公报(第2页,图2)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上述结构,为了能够对准连接台B与继电器本体A的位置,需要对引导槽46和导入槽48这两个部分进行位置校准,所以将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比较麻烦。此外,将端子2插入或拔出连接台B需要比较大的力,因此有必要减小在连接台B上安装或拆卸继电器本体A时需要的力。特别是,如果继电器本体A具有多个端子2,那么在连接台B上安装或拆卸继电器本体A时就需要更大的力。不仅如此,在上述继电器装置中,对于继电器本体A来说,如果将图13的左右颠倒,机体1也能够设置在连接台B上,因此继电器本体A有可能会以图13中左右颠倒的状态被反装在连接台B上。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而提出,目的是提供一种相比以往结构,能够更加简单而且用较小的力即可在连接台上安装或拆卸继电器本体的继电器装置。
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明,特点是具有机体一侧凸出形成插入式端子的继电器本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继电器本体并在安装继电器本体的状态下能够插入用于连接继电器本体的端子的连接台,继电器本体在端子凸出的机体表面和与该表面相邻的机体的另一个表面以及端子之间凸出形成有引挂凸起,从连接台插拔端子时,该引挂凸起能够挂在连接台上设置的凸起连接面上,并将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的接触部位作为机体转动的支点。
根据这种结构,首先使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接触,接着以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的接触部位为支点,向端子插入方向旋转机体,从而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上。即,通过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的接触,即可确定继电器本体相对于连接台的安装位置,因而相比以往结构,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上。此外,由于能够以距离支点比端子更远的部位为受力点对机体进行按压,因而当旋转机体将端子插入连接台时,根据杠杆原理,作为作用点的端子将受到大于施加在受力点上的力的作用而被插入。即,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端子插入到连接台上。当从连接台上拆下继电器本体时,只需沿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机体即可,这时,根据杠杆原理,用比较小的力就能够将端子从连接台拔出。由于作为旋转支点的引挂凸起只设置在1个部分上,所以能够避免将继电器本体反向安装到连接台上的情况。
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中的发明,继电器本体具有多个设置成一列的端子,引挂凸起在机体上与端子排列成一直线。
根据这种结构,在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时,多个端子将从引挂凸起的一侧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插入到连接台,因此,相比所有端子同时插入到连接台的情形,可以用更小的力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此外,当从连接台拆下继电器本体时,多个端子将从引挂凸起的相反一侧按顺序一个一个地从连接台拔出,因此相比所有端子同时从连接台拔出的情形,可以用更小的力将继电器本体从连接台拆下。
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明,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都有多个种类,它们具有确定的组合关系,对于每种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的组合,在机体的与连接台连接的表面上和连接台的与机体连接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部和凸部配置不同的一对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只有在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的组合关系正确时,才能相互安装。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防止将继电器本体错误安装到不同种类的连接台上。
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明,上述机体一侧的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设置于在继电器本体安装于连接台的状态下也能够确认的部位。
根据这种结构,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随时可见,因此仅通过视觉即可判断继电器本体与连接台的种类是否一致。
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发明,上述机体一侧的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设置在引挂凸起的周围。
根据这种结构,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设置在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时继电器本体最初与连接台接触的部位,因此,如果出现错误组合,能够尽早停止安装作业,从而能够缩短由于错误组合而延长的工作时间。
权利要求6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连接台在安装了继电器本体的状态下,与机体连接的一面,在引挂片之间夹住端子的位置设置有支撑片,机体的与支撑片接触的一面凸出设置有连接凸片,支撑片上形成有与连接凸片连接的连接孔。
根据这种结构,在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的状态下,连接凸片将与连接孔连接,因此在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时,很容易判断出需要将继电器本体向连接台压入多少,同时还能起到防止继电器本体从连接台脱离的作用。
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在继电器本体的机体的与连接台连接的表面以外的部分设置有操作显示部,所述操作显示部标记有将机体安装到连接台时指示机体旋转方向的箭头,同时标记有从连接台上拆卸机体时指示机体旋转方向的箭头。
根据这种结构,可以提示工作人员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上或从连接台上拆卸的方法,因此能够提高安装以及拆卸工作的效率。此外,能够防止用错误的方法进行继电器本体的安装和拆卸,因此还可以防止继电器本体以及连接台的破损。
权利要求8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为了将相互结合的继电器本体以及连接台安装到具有从端子插入方向两侧夹紧并起到弹性支撑作用的一对安装爪的连接安装板上,在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上分别设置与连接安装板的安装爪连接的安装孔,继电器本体以及连接台通过插入到继电器本体的安装孔中的工具,对连接于继电器本体的连接孔中的安装爪施加弹性作用力,从而使相互结合的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与连接安装板脱离,而在继电器本体的安装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引导槽,用于引导为从安装孔拆卸安装爪而设置的工具进入安装孔内。
根据这种结构,能够很容易地将用于从连接安装板上拆下继电器本体以及连接台的工具插入到继电器本体的安装孔内,因此能够使从连接安装板上拆下继电器本体以及连接台的工作变得非常容易。
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继电器本体具有与接点连接且从机体与连接台咬合的面以外的部分凸出形成的端子、以及安装在机体上并覆盖连接端子的端子盖板,并且机体具有多种盖板位置确定部,能够根据端子盖板的种类对不同形状的多种端子盖板确定位置。
根据这种结构,机体不仅能够确定1种盖板的位置,而且能够确定形状各异的多种端子盖板的位置,因此可以根据使用目的,更换端子盖板的种类。
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继电器本体具有手动杠杆,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使接点打开或闭合,手动杠杆露出在机体与连接台咬合的表面以外的另一面上凹陷设置的操作凹部内,操作凹部在手动杠杆的一侧是开放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手动杠杆的一侧是开放的,所以能够方便地操作手动杠杆。
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发明,继电器本体具有手动杠杆,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使接点打开或闭合,手动杠杆露出在机体与连接台咬合的表面以外的另一面上凹陷设置的操作凹部内,操作凹部在手动杠杆的两侧是开放的。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手动杠杆的两侧是开放的,所以能够方便地操作手动杠杆。此外,无论从手动杠杆两侧的哪边看机体,都能确认具有操作凹部,因此能够容易地与没有操作凹部的其它继电器本体进行区分。
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发明,其特点是对于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发明,继电器本体具有沿机体上设置操作凹部的一面安装的能够进行书写的写字板,写字板的一部分延长,从而能够沿操作凹部的内表面安装写字板。
根据这种结构,由于写字板一直延长到操作凹部内,所以能够确保机体上具有较宽的书写范围,能够写入更多的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实施方式涉及的继电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2】说明上述安装过程的立体图。
【图3】说明上述安装过程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图4】说明上述结构的立体图。
【图5】说明上述结构的立体图。
【图6】说明上述使用的连接安装板的立体图。
【图7】上述继电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a)为立体图,(b)为主要部分的立体图。
【图8】说明上述结构的主要部分立体图。
【图9】说明上述继电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10】说明上述继电器本体的立体图。
【图11】说明上述继电器本体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2】说明上述继电器本体的其它结构的立体图。
【图13】说明以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截面图。
【符号说明】
1:机体                            2~4:端子
5:引挂凸起                     12:咬合凸起(凸起连接面)
13:支撑片                      14:操作显示部
15、16: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      17:凸条片(连接凸片)
18:连接孔                      19:手动杠杆
20:操作凹部                    24:写字板
25:连接端子                    29、29’:端子盖板
35:盖板用槽(盖板位置确定部)
36:盖板安装/拆卸凹部(盖板位置确定部)
37:盖板安装/拆卸凸起(盖板位置确定部)
39、40:安装爪                  41:安装孔
42:引导槽                      A:继电器本体
B:连接台                       C:连接安装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通过打开或闭合收容于机体1内的接点(没有图示),来控制为负载(没有图示)供给电力的on/off状态的继电器本体A、以及在安装有继电器本体A的状态下与继电器本体A电连接的连接台B。下面,规定图2的上下分别为上下,图2的左侧为后侧,进行说明。
继电器本体A如图1所示,具有左右方向尺寸最小的薄箱状机体1。机体1的背面,向后凸出形成有与连接台B插入连接的插入式端子2~4。端子2~4沿上下方向由多个(这里是5个)排成一列凸出形成,设置在机体1的背面偏左上方的位置。每个端子2~4都呈前后方向长,左右方向薄的板状。继电器本体A具有为内部线圈(没有图示)通电的线圈端子、以及连接于与接点连动的辅助接点(没有图示)且用于检测接点的打开或闭合状态的辅助端子,对于本实施方式,机体1的背面凸出的端子2~4中,下方的2个端子2为线圈端子,上方的3个端子3、4为辅助端子。辅助端子中下方的2个端子4在机体内部相互连接,也可以作为后面将要叙述的检测端子使用。机体1具有竖立设置在端子2~4的周围并包围端子2~4的、沿背面形成的断面呈矩形的筒部10。
此外,继电器本体A除上述与连接台B插入连接的端子2~4以外,还有与接点连接的连接端子25(参照图5),连接端子25从机体1上面和前面凸出。连接端子25是连接负载(没有图示)以及电源(没有图示)的带螺丝端子,且具有端子板26以及与端子板26通过螺丝结合的端子螺丝27。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2组4个连接端子25,可以采用设置2组接点,每1组接点分别连接一对连接端子25的结构,也可以采用每1组接点并列连接2组连接端子25的结构。这里,一对连接端子25之间设置有绝缘用的绝缘壁28(参照图5),使得每组连接端子25沿上下方向成阶梯状设置。
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本体A也可以通过手动方式打开或闭合接点。手动方式打开或闭合接点,是通过操作设置在机体1上面左端的手动杠杆19进行的。手动杠杆19设置在机体1上面向下凹陷的操作凹部20内。操作凹部20由越前方越向下凹陷的倾斜的后侧倾斜面21和越后方越向下凹陷的倾斜的前侧倾斜面22组成。手动杠杆19从后侧倾斜面21上打开的操作窗23中露出,沿后侧倾斜面21向前后方向操作。这里,操作凹部20的左右方向中的一方(这里是左方)开放,使得手动杠杆19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
另一方面,连接台B如图2所示,在前面设置有与机体1背面具有相同形状并且向后凹陷的安装凹部11。继电器本体A以后端插入到安装凹部11中的状态安装到连接台B上。图2所示的连接台B在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多个(这里是4个)安装凹部11,能够安装多个(这里最多是4个)继电器本体A。这里,连接台B在安装继电器本体A的状态下,在一对检测端之间设置有检测电路(没有图示),该检测电路连接有作为检测端子的2个端子4,通过该检测电路可以监控检测端的开放或短路,从而能够判断每个安装凹部11是否安装有继电器本体A。
接着,对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的结构进行说明。
继电器本体A如图1所示,在筒部10外表面的上面向上凸出设置有引挂凸起5。引挂凸起5在筒部10的左右两端之间从筒部10的后端沿机体1的背面凸出形成,与机体1的背面之间具有间隙。引挂凸起5的前端如图3所示为倾斜的,以使引挂凸起5的凸出尺寸与机体1的背面相配合。
此外,机体1上面的后端形成有作为上侧连接面6的向下后退的上方落差7,机体1下面的后端形成有作为下侧连接面8的向上后退的下方落差9。这里,下侧连接面8与上侧连接面6相比前后方向较长,在下侧连接面8的中央,如图4所示,凸出设置有向左右方向延伸的凸条片(连接凸片)17。凸条片17的与左右方向垂直的截面的形状为部分圆弧。
另一方面,连接台B的安装凹部11的上端如图3所示,具有从安装凹部11的内表面向下凸出的咬合凸起12。咬合凸起12的凸出尺寸设定为,在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的状态下,咬合凸起12的前端能够容纳在机体1的背面和引挂凸起5之间的间隙中。不仅如此,连接台B还具有从安装凹部11的下方边缘向前凸出的支撑片13(参照图2),以使在继电器本体A的后端插入到安装凹部11中的状态下与机体1的下侧连接面8连接。支撑片13上贯穿设置有用于连接机体1上的凸条片(连接凸片)17的连接孔18。连接孔18设置在继电器本体A安装在连接台B的状态下能够使凸条片17嵌入的位置。
下面,参照图2以及图3,对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的过程进行说明。
首先,继电器本体A在机体1背面朝向连接台B的状态下,将机体1背面和上面之间的角部插入到安装凹部11中。即,在继电器本体A如图2所示,相对连接台B倾斜的状态下,将其一部分插入安装凹部11中。这时,如图3所示,机体1背面上端与咬合凸起12的前面接触。咬合凸起12的前端容纳于机体1背面和引挂凸起5之间的间隙内。接着,将机体1的背面全部插入安装凹部11中。此时,咬合凸起12的背面起到连接引挂凸起5的凸起连接面的作用,通过引挂凸起5与咬合凸起12之间的连接,机体1能够以引挂凸起5和咬合凸起12的接触部位为支点,在图3中顺时针旋转。这时,机体1的背面和下侧连接面8之间的角部,将移动到连接台B的支撑片13上,并导入安装凹部11内。最后凸条片17嵌入到连接孔18中,从而完成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的过程。
在这种状态下,上侧落差7与连接台B上端的前端边缘接触,下侧落差9与支撑片13的前端边缘接触。上侧连接面6与安装凹部11的内表面连接,同时下侧连接面8与安装凹部11的内表面以及支撑片13的上面连接,从而将机体1的后端固定在安装凹部11内。在这种状态下,端子2~4插入连接于连接台B。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通过连接引挂凸起5与咬合凸起12,即可旋转继电器本体A的机体1,从而可以使继电器本体A和连接台B结合。所以,只需要将引挂凸起5挂在咬合凸起12上,即可方便地对准继电器本体A和连接台B的位置。不仅如此,由于可以将作为支点的引挂凸起5中距离与咬合凸起12的接触部位较远的部位(例如机体1上面的前端)作为受力点进行按压,因此根据杠杆原理,能够用较小的力将作为作用点的端子2~4插入到连接台B上。不仅如此,对于这种结构,由于上述排列成一列的多个端子2~4不是同时插入到连接台B,而是从引挂凸起5的一侧,即上侧开始按顺序一个一个地插入到连接台B,因此相对于所有端子2~4同时插入连接台B的情形,能够用更小的力进行安装。
此外,由于通过将凸条片17嵌入连接孔18中可以最终完成安装过程,所以很容易即可判断出需要将继电器本体A相对安装凹部11插入多少,同时能够防止继电器本体A从连接台B脱落。这里,由于凸条片17的截面形状呈部分圆弧形,因此在安装继电器本体A时不会挂在连接台B的下端,在拆卸继电器本体A时也不会挂在连接孔18的边缘。即,凸条片17不会阻碍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上或从连接台B上拆卸下来。
连接继电器本体A和连接台B的继电器装置,如图5所示,能够安装到具有沿继电器本体A以及连接台B下面设置的主板38的连接安装板C上。连接安装板C如图6所示,具有从端子2~4的插入方向两侧夹住相互结合的继电器本体A以及连接台B的下端,并对其进行支撑的一对安装爪39、40。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在连接台B上最多能够同时配置4个继电器本体A,所以设置有4组安装爪39、40。如图7(a)所示,连接台B和继电器本体A分别设置有与连接安装板C的安装爪39、40连接的安装孔41(对于连接台B侧没有图示)。
与连接台B的安装孔连接的安装爪39,由主板38的一部分切开竖立而成,与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孔41连接的安装爪40,由安装在主板38上的发条部件构成。与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孔41连接的安装爪40,沿与另一侧安装爪39间隔扩大的方向具有可弯曲性,在安装爪39与连接台B的安装孔连接的状态下,将继电器本体A向主板38侧按压,安装爪40就会连接到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孔41中,最终完成将继电器装置安装到连接安装板C上的过程。
另一方面,当从连接安装板C上拆卸继电器装置时,需要用一字型改锥等工具(没有图示)插入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孔41中,对安装爪40施加弹性作用力,以使其从安装孔41中脱离。这里,为了比较容易地插入从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孔41拆卸安装爪40所需的工具,如图7(b)所示,以能够容纳一字型改锥前端的幅度,在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孔41的内表面上面凹陷设置有引导一字型改锥前端进入安装孔41的引导槽42。
但是,如图5所示,对于连接台B上安装有多个继电器本体A的状态,就需要从连接安装板C上将继电器本体A一个一个地拆下。即,当只从1个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孔41拆下安装爪40时,其它继电器本体A与连接台B仍然固定在连接安装板C上,所以有必要从安装在连接安装板C上的连接台B上拆卸继电器本体A。当从连接台B上拆卸继电器本体A时,可以按与在连接台B上安装继电器本体A相反的顺序进行。即,将机体1的前端向远离连接安装板C的方向拉开,以引挂凸起5中的与咬合凸起12接触的部位作为支点,将机体1按图3中的逆时针方向旋转,从而从连接台B上拆卸继电器本体A。如上所述,当从连接台B上拆卸继电器本体A时,利用杠杆原理,可以用较小的力从连接台B上拔出端子2~4。
此外,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继电器本体A通过将机体1旋转,可以安装到连接台B上或从连接台B上拆卸下来,即使机体1向后方平动,也不会安装到连接台B,即使机体1向前方平动,也不会从连接台B脱离。所以,如图2所示,可以在机体1的右侧侧面设置操作显示部14,上述操作显示部14以『安装方向』标记指示安装继电器本体A时机体1旋转方向的箭头,以『拆卸方向』标记指示拆卸继电器本体A时机体1旋转方向的箭头,从而帮助操作人员更加容易地理解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或拆卸方法。在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的情况下,有可能很难理解不露出引挂凸起5等连接结构的继电器本体A的安装或拆卸方法,所以通过设置操作显示部23,能够防止用错误方法安装或拆卸继电器本体A,以提高安装以及拆卸作业的效率,而且还能够有效防止继电器本体A和连接台B的破损。
不仅如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在机体1的背面和上面之间的角部的右端,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有凹部和凸部,从而形成第1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5。另一方面,在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的状态下,在与第1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5对应的部位,设置有嵌入第1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5的第2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6。这样,即使对于其它系统,也可以在每个系统上分别设定第1和第2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5、16的形状,从而对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台来说,如果安装其它系统的继电器本体A,如图8所示,则第1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5’将不能嵌入第2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6中,从而能够阻止机体1背面和上面之间的角部进入到安装凹部11中,以防止不同系统之间的误插入。而且,由于第1以及第2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5、16设置在将继电器本体A安装到连接台B上时能够随时可见的部位上,因此操作人员可以通过确认第1以及第2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15、16来判断是否出现误插入。
如图9所示,机体1上面安装有使用者能够书写继电器编号等信息的写字板24。写字板24的一部分延伸,能够安装在操作凹部20的内表面上,从而在不妨碍手动杠杆19的操作的范围内,能够确保具有比较宽的书写范围,在图9中,延伸的部位安装在前侧倾斜面22上。
一般如图9所示,在机体1中设置有连接端子25的部位上,安装用于覆盖连接端子25的端子盖板29,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0所示,安装有包括沿机体1的上面形成的板状的主片30和从主片30的前端边缘向下延伸的下垂片31的端子盖板29,在主片30上设置有用于露出连接端子25的端子螺丝27的螺丝通孔32,在下垂片31上设置有能够使电线(没有图示)插入并通过的电线通孔33。端子盖板29的主片30的左右两侧边缘设置有向左右凸出的一对安装凸起34。在端子盖板29安装到机体1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作为确定端子盖板29位置的盖板位置确定部,在机体1左右方向的各侧壁和绝缘壁28的相对面分别沿前后方向延伸形成有前方开放的盖板用槽35。端子盖板29通过将安装凸起34从前方插入到盖板用槽35中,可以在机体1左右方向的各侧壁和绝缘壁28之间确定位置。在安装有端子盖板29的状态下,可以通过螺丝通孔32拧动连接端子25的端子螺丝27。另一方面,如果不需要露出端子螺丝27,则可以安装不同于图9以及图10的其他端子盖板29’。这种端子盖板29’如图11所示,沿机体1上面成板状,通过机体1左右方向的侧壁和绝缘壁28相对面上端设置的盖板安装凹部36(参照图10)、以及设置在盖板安装凹部36前方的盖板安装凸起37(参照图10),在机体1左右方向的侧壁和绝缘壁28之间确定位置。即,盖板安装凹部36和盖板安装凸起37起到确定端子盖板29’的位置的盖板位置确定部的作用。
此外,还可以如图12所示,在机体1的左右方向的两端之间形成操作凹部20,使操作凹部20的左右方向的两侧都开放,这样与操作凹部20的左右方向中只有一侧开放的情形相比,手动杠杆19的操作变得更加容易,此外,无论从左右哪个方向看机体1,都能够确认具有操作凹部20,所以容易与没有操作凹部20的其他继电器本体进行区分。
当然,通过将安装有继电器装置的连接安装板C安装到控制盘等盘(没有图示)上,可以将继电器装置固定在盘上。继电器装置在固定于盘上的状态下,以图5的左上方为上方,右下方为下方进行配置,从而将继电器本体A中露出手动杠杆19的一面作为正面。
【发明效果】
本发明首先使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相接触,接着以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的接触部位为支点,向端子插入方向旋转机体,从而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上。即,通过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的接触,即可确定继电器本体相对于连接台的安装位置,因而相比以往结构,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继电器本体安装到连接台上。此外,对于机体来说,由于是以距离支点比端子更远的部位作为受力点进行按压,因而当旋转机体将端子插入连接台时,根据杠杆原理,作为作用点的端子将受到大于施加在受力点上的力的作用而被插入。即,可以用较小的力将端子插入到连接台上。当从连接台上拆下继电器本体时,只需沿与安装时相反的方向旋转机体即可,这时,根据杠杆原理,用比较小的力就能够将端子从连接台上拔出。由于作为旋转支点的引挂凸起只设置在1个部分上,所以能够避免将继电器本体反向安装到连接台上的情况。

Claims (12)

1、一种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具有机体一侧凸出形成插入式端子的继电器本体、以及可拆卸地安装继电器本体并在安装继电器本体的状态下能够插入用于连接继电器本体的端子的连接台;所述继电器本体在端子凸出的机体表面和与该表面相邻的机体的另一个表面以及端子之间凸出形成有引挂凸起,在连接台插拔端子时,该引挂凸起能够挂在连接台上设置的凸起连接面上,并将引挂凸起与凸起连接面的接触部位作为机体转动的支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继电器本体具有多个设置成一列的端子,所述引挂凸起在所述机体上与所述端子排列成一直线。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都有多个种类,它们具有确定的组合关系,对于每种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的组合,在机体的与连接台连接的表面上和连接台的与机体连接的表面上分别设置有凹部和凸部配置不同的一对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只有在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的组合关系正确时,才能相互安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一侧的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设置于在继电器本体安装于连接台的状态下也能够确认的部位。
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机体一侧的防止错误组合凹凸部设置在所述引挂凸起的周围。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连接台在安装有继电器本体的状态下,与机体连接的一面,在引挂片之间夹住端子的位置设置有支撑片,机体的与支撑片接触的一面凸出设置有连接凸片,支撑片上形成有与连接凸片连接的连接孔。
7、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继电器本体的机体的与连接台连接的表面以外的部分设置有操作显示部,所述操作显示部标记有将机体安装到连接台时指示机体旋转方向的箭头,同时标记有从连接台上拆卸机体时指示机体旋转方向的箭头。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为了将相互结合的所述继电器本体以及连接台安装到具有从端子插入方向两侧夹紧并起到弹性支撑作用的一对安装爪的连接安装板上,在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上分别设置与连接安装板的安装爪连接的安装孔,继电器本体以及连接台通过插入到继电器本体的安装孔中的工具,对连接于继电器本体的连接孔中的安装爪施加弹性作用力,从而使相互结合的继电器本体和连接台与连接安装板脱离,而在继电器本体的安装孔的内表面上形成有引导槽,用于引导为从安装孔拆卸安装爪而设置的工具进入安装孔内。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继电器本体具有与接点连接且从机体与连接台咬合的面以外的部分凸出形成的端子、以及安装在机体上并覆盖连接端子的端子盖板,并且所述机体具有多种盖板位置确定部,能够根据端子盖板的种类对不同形状的多种端子盖板确定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继电器本体具有手动杠杆,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使接点打开或闭合,手动杠杆露出在机体与连接台咬合的表面以外的另一面上凹陷设置的操作凹部内,操作凹部在手动杠杆的一侧是开放的。
11、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继电器本体具有手动杠杆,能够通过手动操作使接点打开或闭合,手动杠杆露出在机体与连接台咬合的表面以外的另一面上凹陷设置的操作凹部内,操作凹部在手动杠杆的两侧是开放的。
12、如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继电器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继电器本体具有沿机体上设置操作凹部的一面安装的能够进行书写的写字板,写字板的一部分延长,从而能够沿操作凹部的内表面安装该写字板。
CNB2005101274353A 2004-12-22 2005-12-02 继电器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3901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4371486A JP4107289B2 (ja) 2004-12-22 2004-12-22 リレー装置
JP2004371486 2004-12-2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794396A true CN1794396A (zh) 2006-06-28
CN100543901C CN100543901C (zh) 2009-09-23

Family

ID=367332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20051012743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543901C (zh) 2004-12-22 2005-12-02 继电器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JP (1) JP4107289B2 (zh)
KR (1) KR100731605B1 (zh)
CN (1) CN100543901C (zh)
TW (1) TWI27799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581961B2 (ja) * 2005-10-26 2010-11-17 パナソニック電工株式会社 ダミーユニット
JP5202072B2 (ja) * 2007-09-14 2013-06-05 富士通コンポーネント株式会社 リレー
US20100249598A1 (en) * 2009-03-25 2010-09-30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Ultrasound probe with replaceable head portion
CN105097379B (zh) * 2014-05-16 2017-11-17 北京人民电器厂有限公司 多熔断体的熔断器
DE202014009245U1 (de) * 2014-11-21 2016-02-24 Ellenberger & Poensgen Gmbh Schaltgerät sowie Schaltgeräteanordnung
DE102018109861A1 (de) * 2018-04-24 2019-10-24 Phoenix Contact Gmbh & Co. Kg Steckverbindungsanordnung für eine Reihenklem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61830B2 (ja) * 1988-11-17 1994-08-17 東洋製罐株式会社 ラベル付中空容器の製法
JPH0745348A (ja) * 1993-07-27 1995-02-14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リレーソケット
JPH08167434A (ja) * 1994-10-11 1996-06-25 Fuji Electric Co Ltd 電気機器の端子装置
JPH11283699A (ja) * 1998-03-31 1999-10-15 Yazaki Corp コネクタ構造
JPH11329157A (ja) * 1998-05-21 1999-11-30 Alps Electric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KR200245559Y1 (ko) 1998-09-24 2001-11-16 이종수 전자개폐기의전자접촉기와열동형과부하계전기결합장치
JP2001063090A (ja) * 1999-04-27 2001-03-13 Canon Inc インクタンク、該インクタンクに用いられる弁ユニット、前記インクタンクの製造方法、前記インクタンク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および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JP2001001552A (ja) * 1999-06-24 2001-01-09 Canon Inc 液体吐出ヘッドカートリッジ及び記録装置
JP2000341777A (ja) * 1999-05-26 2000-12-08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遠隔監視制御システムのリレー端末器
JP2002274260A (ja) * 2001-03-19 2002-09-25 Tokai Rika Co Ltd 車両用ミラー装置の組付構造
JP2002372251A (ja) * 2001-06-14 2002-12-26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電気カーペット
JP2003019817A (ja) * 2001-07-06 2003-01-21 Canon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US20030202056A1 (en) * 2002-04-29 2003-10-30 Xerox Corporation Multiple segment keying for solid ink stick feed
KR100476413B1 (ko) * 2002-09-13 2005-03-16 삼원액트 주식회사 소형 릴레이보드
JP4125220B2 (ja) * 2002-11-14 2008-07-3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およびインクタンク
JP2004184193A (ja) * 2002-12-03 2004-07-02 Keyence Corp 2入力光電センサ
JP4167923B2 (ja) * 2003-04-11 2008-10-22 日置電機株式会社 モジュール機器およびその取付け構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277993B (en) 2007-04-01
CN100543901C (zh) 2009-09-23
KR20060071868A (ko) 2006-06-27
KR100731605B1 (ko) 2007-06-22
JP2006179311A (ja) 2006-07-06
JP4107289B2 (ja) 2008-06-25
TW200629321A (en) 2006-08-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2269C (zh) 扁平导体的电接插件
CN1794396A (zh) 继电器装置
CN1835292A (zh) 挠性基板用连接器
CN2853837Y (zh) 圆编针织机的换色机构
CN1163701C (zh) 分体空调的室内机
JP3785949B2 (ja) 端子挿入ガイド装置
CN114220711B (zh) 一种断路器及使用方法
CN201294448Y (zh) 插拔式可交换电容板
CN215061502U (zh) 一种便于施工和检修的点光源灯光系统
CN102201630A (zh) 可拆卸的插座装置
CN202619745U (zh) 缝合器及其钳口组件
CN113161778A (zh) 一种血糖仪试条用新型连接器
CN209265344U (zh) 一种快速插拔的硬盘数据擦除和硬盘检测机
CN219247051U (zh) 电连接件和抬头显示器的固定夹具
CN2838076Y (zh) 具有退卡装置的电连接器
CN217690454U (zh) 一种显示屏测试工装
CN219152742U (zh) 处理器插槽盖拆卸装置
CN205491658U (zh) 一种全自动高精度高效率led屏插装装置
CN210381429U (zh) 一种电路板、连接器、电连接装置及显示模组
CN213092308U (zh) 烧写机构和批量烧写装置
CN214011965U (zh) 一种硬盘的老化测试装置
CN222060086U (zh) 一种led屏平面夹固装置
CN217882116U (zh) 一种新型的免焊接筒灯接线板
CN219419714U (zh) 一种适用压缩机连接器的锁定片
CN219372812U (zh) 一种安装稳定的电能监控指示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10901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90169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23

Termination date: 2014120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