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605168A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605168A CN1605168A CNA028250524A CN02825052A CN1605168A CN 1605168 A CN1605168 A CN 1605168A CN A028250524 A CNA028250524 A CN A028250524A CN 02825052 A CN02825052 A CN 02825052A CN 1605168 A CN1605168 A CN 1605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ts
- message
- bsc
- grouping
- sequence numb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56
- 239000002773 nucleotid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125000003729 nucleotide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3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12141 concentra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0284 extrac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605 extr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2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控制器(BSC)执行在基站收发台(BTS)的小区之间移动的移动终端(MT)的越区切换。如果当MT从源BTS的小区移出时将目标BTS选择作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则BSC向该目标BTS发送第一消息,以请求该目标BTS缓存分组,并向所述源BTS和所述目标BTS均发送要向MT发送的分组。如果所述目标BTS被确定为MT的服务BTS,则BSC向目标BTS发送包含最后序列号的第二消息,以便请求目标BTS向MT发送其序列号接着最后分组的最后序列号的分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的涉及一种移动通信系统中的越区切换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减少越区切换时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图1示出了一种传统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该网络配置被公用于IS(过渡标准)-95A/B、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IS-2000、WCDMA(宽带码分多址)和UMTS(通用移动电信业务)系统,尽管在每个系统中部件名称可能不同。
参考图1,移动终端(MT)101表示移动通信终端。移动终端101可以用作基于话音的传统终端或支持IP(互联网协议)的IP终端。基站收发台(BTS)102管理无线电资源,并且实际上通过无线电链路与位于其服务区(或小区)内的移动终端101交换数据分组和控制信息。控制BTS 102-A和102-B的基站控制器(BSC)103支持用于呼叫建立和呼叫释放的信令协议。将其网络连接到移动通信网络、互联网、PSTN(公共电话交换网)和PSDN(公共数据交换网)的GW/MSC(网关/移动交换中心)105支持不同网络之间的协议变换。作为逻辑名称,网关GW可被称为PDSN(分组数据业务节点)、AGW(接入网关)或MGW(媒体网关)。
在移动通信网络配置中,BSC/BTS 103/102和GW/MSC 105之间的链路可以由采用诸如E1/T1的租用线路构建的电路网络形成,例如现有的移动通信网络,或者由采用IP路由器构建的IP分组网络形成。在前一种情况下,利用E1/T1将BSC 103连接到BTS 102-A和102-B,而IP被用作上层传输层。在后一种情况下,BSC 103和BTS 102-A、102-B分别通过例如路由器连接到IP网络,而不是直接连接。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BSC 103的详细结构。参考图2,BSC主控制器213管理BSC 103的资源以及BTS 102-A和102-B的部分资源,并控制BSC 103的整体运行。第一接口223连接GW 105和BSC 103之间的信号。BSC内交换机233是用于管理BSC 103内的路由和交换功能的路由器。第二接口243连接BSC 103和BTS 102-A、102-B之间的信号。在此,第一接口223和第二接口243每个都采用NIC(网络接口卡)或LIC(线路接口卡),用于分别连接GW 105和BTS 102-A、102-B。SDU/RLP(业务数据单元/无线电链路协议)处理器253与移动终端101交换业务。在此,SDU是通过业务类型区分的给定数据单元,而RLP是用于数据的无线电传输的协议。由RLP发送的数据分组被称为“RLP分组”。
图3示出图1所示的BTS 102-A和102-B的详细结构。BTS 102-A和102-B具有相同的结构。因此,下面只给出BTS 102-A的描述。
参考图3,BTS主控制器312管理BTS 102-A的有线/无线资源,并控制BTS 102-A的整体运行。第一接口322连接BSC 103和BTS 102-A之间的信号。BTS内交换机332是用于管理BTS 102-A内的路由和交换功能的路由器。RF(射频)调度器342是用于调度分组传输以有效利用BTS 102-A内的无线电资源的处理器。RF调度器342可以实现为分离的单板或作为信道卡352-1至352-N的一部分。信道卡352-1至352-N与BSC 103中的SDU/RLP处理器253一起,编码和扩频发送到移动MT 101的数据,或解扩和解码从MT 101接收的信号。RF设备362上变频来自信道卡352-1至352-N的基带信号,并将其输出提供给MT 101,或下变频从MT 101接收的RF信号,并将其输出提供给相应的信道卡。
这样的移动通信系统将其整个服务区分为多个小区,并利用多个BTS为各个小区服务。在实际的无线电环境中,小区之间部分地相互重叠,并且在重叠区域,移动终端可以从两个或更多的BTS收到信号。在这样的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为了保持在小区之间移动的移动终端的呼叫,需要一种用于在BTS之间交换呼叫控制信号的越区切换程序。该越区切换是由控制BTS的BSC执行的。下面描述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的传统越区切换程序。
图4示出了根据现有技术的传统越区切换程序。在图4中,当与正在服务的BTS#1通信的MT移动到另一个BTS#2的小区中时发生越区切换。在这种情况下,BTS#1被称为源BTS,以及BTS#2被称为目标BTS。在步骤401中,MT位于源BTS的服务区或小区内,而BSC只控制源BTS和MT之间的通信路径。BSC只向源BTS发送对于MT的数据业务。在步骤403中,来自BSC的RLP分组通过源BTS被发送给MT。RLP分组的序列号在方括号中示出。
当MT移动并进入目标BTS的服务区或小区时,MT可以从目标BTS接收信号。然后在步骤405,目标BTS被登记作为MT的有效集的候选BTS成员。即使在该处理中,在步骤407也将来自BSC的RLP分组通过源BTS发送到MT。
当MT更接近目标BTS时,从目标BTS接收的信号变得大于预定的越区切换阈值。然后在步骤409中,MT在BSC的控制下从源BTS越区切换到目标BTS。结果,在步骤411,将来自BSC的RLP分组通过目标BTS发送到MT。
在步骤413,由于MT离开源BTS,BSC将源BTS从MT的越区切换候选集中取消。在步骤415,BSC只向目标BTS发送RLP分组。然后在步骤417,MT通过目标BTS接收从BSC发送的RLP分组。
图5示出图4的步骤409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在步骤409,MT将服务的BTS从源BTS切换至目标BTS。BSC可以通过BTS或其自身来检测MT将服务的BTS从源BTS切换到了目标BTS(即发生越区切换)。在图5中假设BSC通过其自身来检测越区切换的发生。在步骤501,BSC向源BTS发送序列检索消息VSHO(虚拟软切换)_Sequence_Retrieve MSG,用于检索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即最后的序列号)。响应该消息,在步骤503,源BTS向BSC发送序列通知消息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用于通知最后发送给UE的RLP分组的序列号。
参考图4,当目标BTS(BTS#2)被登记作为候选BTS时,源BTS(BTS#1)先前已经从BSC收到序列号为7、8、9的RLP分组,并只向MT发送了序列号为7的RLP分组。应BSC的请求,源BTS(BTS#1)通知BSC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是7。在执行越区切换之后,BSC通过目标BTS(BTS#2)向MT发送序列号为8或更大的RLP分组。
如果通过BTS通知BSC MT已经被越区切换,则源BTS可以向BSC发送消息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用于通知最后发送的RLP分组的序列号。
图6中示出从BSC向源BTS发送的序列检索消息VSHO_Sequence_Retrieve MSG的格式。如图所示,该序列检索消息包括指示消息类型的MSG_TYPE字段、包括控制代码的CODE字段、指示消息长度的LENGTH字段和用于识别用户或数据流的USER/FLOW-ID字段。
此外,图7中示出从源BTS向BSC发送的作为响应消息的序列通知消息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的格式。如图所示,该序列通知消息包括指示消息类型的MSG_TYPE字段、包括控制代码的CODE字段、指示消息长度的LENGTH字段、用于识别用户或数据流的USER/FLOW-ID字段和指示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的LAST_XMITED_RLP_SEQUENCE字段。
图8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由BSC执行的传统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8,在步骤801中BSC等待越区切换,并在步骤803确定是否发生了越区切换。如果没有发生越区切换,BSC返回步骤801并等待越区切换的发生。否则,如果发生了越区切换,则在步骤805,BSC向源BTS发送序列检索消息VSHO_Sequence_Retrieve MSG,用于检索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即最后的序列号)。然后,在步骤807中BSC等待对于发送消息的响应,并在步骤809中确定是否从源BTS收到响应消息。收到响应消息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后,在步骤811,BSC将最后序列号及其后继序列号的RLP分组发送到目标BTS。目标BTS然后向MT发送由BSC提供的后续分组。
图9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由源BTS执行的传统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9,在步骤901,源BTS等待来自BSC的用于检索最后发送的RLP分组的序列号(即最后序列号)的序列检索消息VSHO_Sequence_Retrieve MSG,并在步骤903确定是否收到该序列检索消息。如果收到序列检索消息,则在步骤905,源BTS从预定的存储区域中检索最后的序列号。此后,在步骤907,源BTS向BSC发送具有检索的最后序列号的序列通知消息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
当BSC自己检测MT的越区切换时,执行图9的步骤901和903。作为另一例子,源BTS可以自己通知BSC最后的序列号。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步骤901和903。也就是说,如果源BTS从BSC收到越区切换请求或自己检测到MT进入了越区切换区域,则源BTS通知BSC最后从源BTS向MT发送的RLP的序列号。
如上所述,在现有技术中,如下产生了越区切换延迟,即,由MT执行越区切换、由BSC检测越区切换的发生、通知BSC从源BTS向MT发送的最后RLP分组的序列号、由BSC根据通知的序列号向目标BTS发送新RLP分组以及由目标BTS继续与MT的呼叫。结果,在上述处理过程中,MT和BSC之间的RLP交换被暂停。
在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中,MT将快速选择具有较好无线电环境的BTS。在这种情况下,越区切换延迟可能干扰正常呼叫。例如,当BSC在MT从BTS_A移动到BTS_B而执行越区切换程序时,MT可能又从BTS_B移动到另一BTS_C。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发生连续呼叫拥塞,使得MT和BSC之间的呼叫中断。具体地说,由于对未来的移动通信系统来说保证QoS(服务质量)是非常重要的,因此需要新的技术用于减少越区切换时间并提高越区切换期间的QoS。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在越区切换发生之前,预先从BSC向越区切换候选BTS发送数据业务的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覆盖相关小区的基站收发台(BTS)和用于控制BTS的基站控制器(B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BSC执行在BTS的小区之间移动的移动终端(MT)的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当MT从正在服务的源BTS的小区向与源BTS相邻的目标BTS的小区移动时,如果将目标BTS选择作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则向目标BTS发送第一消息,请求目标BTS缓存分组;向源BTS和目标BTS均发送要发送给MT的分组;以及如果目标BTS被确定为MT的服务BTS,则向目标BTS发送包含最后序列号的第二消息,以便请求目标BTS向MT发送在缓存分组中其序列号接着最后从源BTS向MT发送的分组的最后序列号的分组。
为了完成上述和其它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覆盖相关小区的基站收发台(BTS)和用于控制BTS的B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当MT从正在服务的源BTS的小区移动到相邻的目标BTS的小区时,由该目标BTS执行移动终端(MT)的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果目标BTS被选择作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则从BSC接收第一消息,该消息请求目标BTS缓存分组;响应该第一消息缓存从BSC接收的分组;如果目标BTS被选择作为MT的服务BTS,则从BSC接收包含从源BTS向MT最后发送的分组的最后序列号的第二消息;以及响应该第二消息,在缓存分组中丢弃其序列号低于包含在第二消息中的最后序列号的分组,并向MT发送后续分组。
为了解决上述和其它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覆盖相关小区的基站收发台(BTS)和用于控制BTS的基站控制器(B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在BTS的小区之间移动的移动终端(MT)的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步骤:如果当MT从正在服务的源BTS的小区向与该源BTS相邻的目标BTS移动时将目标BTS选择作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则从BSC向目标BTS发送用于请求缓存分组的第一消息,并向源BTS和目标BTS均发送要向MT发送的分组;在收到第一消息时,目标BTS缓存从BSC接收的分组;如果目标BTS被确定作为MT的服务BTS,则从BSC向源BTS发送第二消息,用于检索最后发送给MT的分组的最后序列号;响应该第二消息,从源BTS向BSC发送包含该最后序列号的第三消息;由BSC向目标BTS发送包含从第三消息获取的最后序列号的第四消息;以及响应第四消息,在目标BTS中丢弃缓存分组中其序列号低于最后序列号的分组,并向MT发送后续分组。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在下面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更为明显,其中:
图1示出传统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
图2示出图1所示的BSC的详细结构;
图3示出图1所示的BTS的详细结构;
图4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越区切换程序;
图5示出图4的步骤409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
图6示出从BSC向源BTS发送的序列检索消息的格式;
图7示出从源BTS向BSC发送的序列通知消息的格式;
图8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由BSC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图9是说明根据现有技术由源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越区切换程序;
图11示出在图10的步骤1009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
图12示出从BSC向目标BTS发送的传输暂停消息的格式;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BSC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目标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图15示出图10的步骤1011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
图16示出从源BTS向BSC发送的序列通知消息的格式;
图1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BSC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图1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源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图19示出图10的步骤1013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
图20示出从BSC向目标BTS发送的继续消息的格式;
图21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目标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图22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从BSC向取消的候选BTS发送丢弃消息的程序;
图23示出从BSC向取消的候选BTS发送的丢弃消息的格式;
图2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BSC执行的图22中示出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以及
图2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取消的候选BTS执行的图22中示出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公知的功能或结构将不再详细描述,因为他们会使本发明淹没在不必要的细节中。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通过当预料将发生越区切换时预先向越区切换候选BTS发送数据业务以减少越区切换处理时间的方法。
应用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的网络配置、BSC的结构和BTS的结构与结合图1至3描述的相同。本发明将提供由BSC和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此外,将给出由本发明提出的新的消息的定义。
众所周知,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管理作为每个MT的“有效集”或“候选集”的BTS列表,以便控制在可以互相重叠的小区之间移动的MT的呼叫。有效集包括一个或多个为相应MT服务的有效BTS,候选集包括还没有被包括但将要被包括在有效集中的候选BTS。如果MT第一次检测来自特定BTS的信号,则在BSC控制下该BTS成为候选BTS,以及如果来自该BTS的信号电平高于预定的越区切换阈值,则在BSC控制下该BTS成为有效BTS。
结果,根据本发明的BSC向包括有效BTS在内的所有被选为候选BTS的BTS发送相同的数据业务(将被发送到MT),从而BSC可以向MT连续发送数据,而无需在越区切换结束后向被选为有效BTS的BTS重发最后发送的数据业务。
图10示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越区切换程序。在图10中,当与服务的BTS#1通信的MT向另一BTS#2移动时发生越区切换。在这种情况下,BTS#1被称为源BTS,而BTS#2被称为目标BTS。
参考图10,在步骤1001,MT位于源BTS的服务区或小区内,而BSC只控制源BTS和MT之间的通信路径。在这种情况下,BSC只通过源BTS向MT发送数据业务。在步骤1003,通过源BTS从BSC向MT发送数据分组。数据分组的序列号在方括号中示出。
当MT移动并进入目标BTS的服务区时,MT可以从目标BTS收到信号。然后在步骤1005,目标BTS被登记为MT的有效集的候选成员。也就是说,目标BTS被考虑作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在步骤1007,BSC通过源BTS发送将要发送给MT的数据分组。在步骤1009,BSC向被登记为MT的候选BTS的目标BTS发送与发送到源BTS的数据分组相同的数据分组。由于目标BTS没有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MT,因此目标BTS仅仅缓存从BSC接收的数据分组,而不向MT发送收到的数据分组。
如果MT更接近目标BTS,则从目标BTS接收的信号变得高于预定的越区切换阈值。然后在步骤1011,在BSC的控制下MT从源BTS越区切换到目标BTS。也就是说,目标BTS被登记为有效BTS并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MT。此刻,源BTS释放连接到MT的无线电信道,并成为候选BTS。结果,在步骤1013,目标BTS经过无线电信道向MT发送缓存的分组。接着,目标BTS通过与源BTS的序列均衡器,向MT发送其序列号接着由源BTS发送的最后序列号的数据分组。
此后在步骤1015,BSC向目标BTS发送后续(或随后)数据分组。在步骤1017,BSC向源BTS发送与发送到目标BTS的数据分组相同的分组。这是因为源BTS被登记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由于源BTS没有经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MT,因此源BTS只缓存从BSC接收的数据分组而不发送接收的数据分组。
在步骤1019,当MT离开源BTS时,BSC从MT的越区切换候选集中取消源BTS。结果,在步骤1021,BSC只向目标BTS发送数据分组。然后在步骤1023,MT通过目标BTS接收从BSC发送的数据分组。
图11示出在图10的步骤1009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在步骤1009中,BSC向登记为越区切换候选BTS的目标BTS发送与发送到源BTS的数据分组相同的数据分组。在步骤1101,BSC在向登记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的目标BTS发送数据分组的同时,发送传输暂停消息FVSHO(快速VSHO)_Suspend MSG,用于请求暂停经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数据分组。在步骤1103,BSC向目标BTS发送其序列号接着由源BTS周期性或非周期性报告的最后序列号的后续数据分组。结果,BSC向目标BTS发送与发送到源BTS的数据分组相同的数据分组。
图12示出了传输暂停消息的格式。如图所示,该传输暂停消息包括指示消息类型的MSG_TYPE字段、包括控制代码的CODE字段、指示消息长度的LENGTH字段以及识别用户或数据流的USER/FLOW-ID字段。
图13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BSC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13,在步骤1301中BSC等待越区切换候选BTS,并在步骤1303确定是否检测到越区切换候选BTS,即,MT是否检测到作为服务的源BTS的越区切换候选BTS的目标BTS。在步骤1305,BSC发送传输暂停消息FVSHO_Suspend MSG,用于请求目标BTS缓存从现在开始发送的数据分组。在步骤1307,BSC向目标BTS发送与发送到源BTS的数据分组相同的数据分组。
图1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由目标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14,在步骤1401目标BTS等待传输暂停消息FVSHO_Suspend MSG,并在步骤1403确定是否收到该传输暂停消息。如果收到该传输暂停消息,则在步骤1405目标BTS将连接到对应MT的状态定义为“暂停RLP状态”。此后在步骤1407,目标BTS将从BSC接收的用于相应MT的RLP分组存储在其内部缓冲器中。目标BTS缓存该RLP分组直到从BSC收到传输继续请求为止。
图15说明在图10的步骤1011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在步骤1011,MT将服务的BTS从源BTS切换至目标BTS。
参考图15,BSC可以通过BTS或其自身来检测MT将服务BTS从源BTS切换至目标BTS(即发生越区切换)。在图15中,假定BSC自己检测越区切换的发生。在步骤1501,BSC向源BTS发送序列检索消息FVSHO_Sequence_Retrieve MSG,用于检索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即最后序列号)。响应该序列检索消息,在步骤1503源BTS向BSC发送序列通知消息F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用于通知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
参考图10,当目标BTS(BTS#2)被登记为候选BTS时,源BTS(BTS#1)预先从BSC收到序列号为7、8、9的RLP分组,并只向MT发送了序列号为7的RLP分组。然后应BSC的请求,源BTS(BTS#1)通知BSC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是7。在执行越区切换之后,目标BTS向MT发送在其中缓存的预先接收的分组中序列号为8或更高的RLP分组。
如果通过BTS通知BSC MT已经被越区切换,则源BTS可以直接向BSC发送序列通知消息F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用于通知最后发送的RLP分组的序列号。
从BSC向源BTS发送的序列检索消息FVSHO_Sequence_Retrieve MSG与图12中示出的消息格式相同。但是,MSG_TYPE字段和CODE字段被设置为不同的值,以便将该消息和传输暂停消息FVSHO_Suspend MSG区分开来。
此外,在图16中示出从源BTS向BSC发送的作为响应消息的序列通知消息F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的格式。如图所示,该序列通知消息包括指示消息类型的MSG_TYPE字段、包括控制代码的CODE字段、指示消息长度的LENGTH字段、识别用户或数据流的USER/FLOW-ID字段以及指示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的LAST_XMITED_RLP_SEQUENCE字段。
图17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BSC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17,BSC在步骤1701等待越区切换,在步骤1703确定是否发生越区切换。如果没有发生越区切换,则BSC返回步骤1701并等待越区切换的发生。否则,如果发生了越区切换,则BSC在步骤1705向源BTS发送序列检索消息FVSHO_Sequence_Retrieve MSG,以检索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即最后序列号)。此后,BSC在步骤1707等待对发送的序列检索消息的响应,并在步骤1709确定是否从源BTS收到响应消息。在步骤1711,在从源BTS收到含有最后序列号的序列通知消息F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时,BSC提取包含在序列通知消息中的最后序列号,并向目标BTS发送含有提取的最后序列号的继续消息FVSHO_Resume MSG,以请求目标BTS继续进行在其中缓存的分组的发送。
图18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源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18,在步骤1801,源BTS等待来自BSC的序列检索消息FVSHO_Sequence_Retrieve MSG,以检索最后发送的RLP分组的序列号(即最后序列号),并在步骤1803确定是否收到该序列检索消息。如果收到序列检索消息,则源BTS在步骤1805从预定的存储区中检索最后发送的RLP分组的序列号。此后在步骤1807,源BTS向BSC发送包含检索的最后序列号的序列通知消息F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
当BSC自己检测MT的越区切换时,执行图18所示的步骤1801和1803。作为另一个例子,源BTS可以直接通知BSC最后序列号。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步骤1801和1803。也就是说,如果源BTS从BSC收到越区切换请求,或自己检测到MT进入了越区切换区域,则源BTS通知BSC最后从源BTS发送给MT的RLP的序列号。
图19说明图10的步骤1013中执行的程序的详细描述。在步骤1013,目标BTS向MT发送在其中缓存的RLP分组。
参考图19,如果MT进入目标BTS的服务区,则在步骤1901中BSC向目标BTS发送继续消息FVSHO_Resume MSG,以请求继续发送其序列号接着最后序列号的RLP分组。在步骤1903,目标BTS检测存储在其内部缓冲器中的RLP分组的序列号,丢弃包括具有最后序列号的RLP分组的前续RLP分组,然后继续向MT发送其序列号接着最后序列号的后续分组。
在图20中示出了从BSC向目标BTS发送的继续消息FVSHO_ResumeMSG的格式。如图所示,该继续消息包括指示消息类型的MSG_TYPE字段、包括控制代码的CODE字段、指示消息长度的LENGTH字段、识别用户或数据流的USER/FLOW-ID字段以及指示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序列号的LAST_XMITED_RLP_SEQUENCE字段。
图21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目标BTS执行的图19所示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在此,假定目标BTS被登记为MT的候选BTS,并且预先接收并缓存了将向MT发送的RLP分组。
参考图21,在步骤2101,目标BTS等待继续消息FVSHO_Resume MSG,以请求继续向MT发送分组,并在步骤2103,确定是否从BSC收到继续消息。如果收到继续消息,则在步骤2105目标BTS提取包含在继续消息中的最后序列号Resume_RLP_Sequence,并从先前从BSC接收的RLP分组中丢弃提取的最后序列号及其前面的序列号的所有前续分组。此后在步骤2107,目标BTS继续向MT发送其序列号接着最后序列号的后续RLP分组。
图22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被取消的候选BTS(BTS#1)执行越区切换程序。在此,假定由于被取消的候选BTS(BTS#1)被登记为特定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但是MT并没有实际进入其服务区而被从越区切换候选集中取消。
参考图22,在步骤2201,BSC向被取消的候选BTS发送丢弃消息FVSHO_Discard MSG,请求被取消的候选BTS丢弃缓存在其中的RLP分组。图23中示出了从BSC向被取消的候选BTS(BTS#1)发送的丢弃消息FVSHO_Discard MSG的格式。如图23所示,该丢弃消息包括指示消息类型的MSG_TYPE字段、包括控制代码的CODE字段、指示消息长度的LENGTH字段、识别用户或数据流的USER/FLOW-ID字段以及指示成为丢弃分组的标准的最后序列号的DISCARD_TO_LAST_RLP_SEQUENCE字段。
图24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BSC执行的图22示出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考图24,在步骤2401,BSC检查在MT的越区切换候选集中登记的各个BTS的取消状态,并在步骤2403确定越区切换候选BTS是否包括被取消的候选BTS。如果检测到从越区切换候选集中取消的候选BTS,则在步骤2405,BSC向被取消的候选BTS发送丢弃消息FVSHO_Discard MSG,以请求被取消的候选BTS丢弃缓存在其中的RLP分组。
在此,如果确定被取消的候选BTS继续与MT通信的概率很小,则BSC将丢弃消息的DISCARD_TO_LAST_RLP_SEQUENCE字段设置为规定值而不是序列号,以便请求被取消的候选BTS丢弃缓存在其中的所有RLP分组。否则,BSC将丢弃消息的DISCARD_TO_LAST_RLP_SEQUENCE字段设置为最后序列号,以便请求被取消的候选BTS丢弃其序列号接着最后序列号的后续RLP分组。
图25是说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由被取消的候选BTS执行的越区切换程序的流程图。参照图25,在步骤2501中,被取消的候选BTS等待丢弃消息FVSHO_Discard MSG,以请求丢弃缓存的RLP分组,并在步骤2503,确定是否从BSC收到丢弃消息。在步骤2505,如果收到丢弃消息,被取消的候选BTS从缓存在其中的RLP分组中,丢弃其序列号直到包含在丢弃消息中的最后序列号的RLP分组。如果丢弃消息的DISCARD_TO_LAST_RLP_SEQUENCE字段没有被设置为最后序列号,即被设置为无效值(例如-1),则被取消的候选BTS丢弃所有缓存的RLP分组。
下面描述根据本发明的整体越区切换操作的概要。
当正由源BTS服务的MT向目标BTS的服务区移动时,该目标BTS被选择作为MT的服务BTS。然后,BSC向源BTS和目标BTS均发送将向MT发送的RLP分组(数据业务)。在这种情况下,BSC向目标BTS发送传输暂停消息FVSHO_Suspend MSG,以请求目标BTS缓存传输的RLP分组。因此,目标BTS在其内部缓冲器中缓存将向MT发送的RLP分组。
如果当MT完全进入目标BTS的服务区时将目标BTS确定为MT的服务BTS,则BSC向源BTS发送序列检索消息FVSHO_Sequence_RetrieveMSG,以检索最后发送给MT的RLP分组的最后序列号。响应该序列检索消息,源BTS向BSC发送指示最后序列号的序列通知消息FVSHO_Sequence_Notification MSG。
在从源BTS收到序列通知消息后,BSC从接收的序列通知消息中提取最后序列号,并向目标BTS发送包含该提取的最后序列号的继续消息FVSHO_Resume MSG,以请求目标BTS继续向MT发送缓存在其中的RLP分组。然后,目标BTS提取包含在该继续消息中的最后序列号,丢弃其序列号低于该最后序列号的前续RLP分组,并向MT发送剩余的RLP分组。此外,BSC从MT的有效集中删除源BTS,并只向目标BTS发送对于MT的RLP分组,由此完成越区切换程序。
同时,BSC向源BTS和从越区切换候选集中取消的候选BTS发送丢弃消息FVSHO_Discard MSG,以丢弃上述BTS中缓存的RLP分组。此时,如果确定被取消的候选BTS继续与MT通信的概率很小,则BSC请求被取消的候选BTS丢弃所有缓存在其中的RLP分组。否则,BSC请求被取消的候选BTS只丢弃其序列号低于最后序列号的RLP分组。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移动通信系统通过最小化越区切换所引起的处理延迟时间而改善了呼叫质量。也就是说,数据业务被预先发送到期望的越区切换目标BTS,从而当MT进入越区切换目标BTS的服务区时,越区切换目标BTS可以立即继续向MT发送数据分组。
虽然参照其特定的优选实施例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不脱离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形式和细节的修改。
Claims (12)
1.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基站收发台(BTS)和一个基站控制器(B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由所述BSC执行在所述BTS的小区之间移动的移动终端(MT)的越区切换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如果当MT从正在服务的源BTS的小区向目标BTS的小区移动时将该目标BTS选择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则向该目标BTS发送第一消息,请求该目标BTS缓存分组;
向所述源BTS和目标BTS均发送要向MT发送的分组;以及
如果所述目标BTS被确定为MT的服务BTS,则向所述目标BTS发送包含最后序列号的第二消息,以便请求目标BTS向MT发送缓存的分组中其序列号接着从源BTS向MT发送的最后分组的最后序列号的分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从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中取消所述目标BTS,则向被取消的目标BTS发送第三消息,请求被取消的目标BTS丢弃缓存的分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源BTS响应来自所述BSC的检索消息而向所述BSC发送所述最后序列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一旦检测到MT的越区切换,则从所述源BTS向所述BSC发送所述最后序列号。
5.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基站收发台(BTS)和一个基站控制器(B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当移动终端(MT)从正在服务的源BTS的小区移动到目标BTS的小区时,由目标BTS执行MT的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如果所述目标BTS被选择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则从所述BSC接收第一消息,该第一消息请求所述目标BTS缓存分组;
响应该第一消息缓存从所述BSC接收的分组以暂停分组的传输;
如果所述目标BTS被选择为MT的服务BTS,则从所述BSC接收包含从源BTS向MT发送的最后分组的最后序列号的第二消息;
响应该第二消息,从缓存的分组中丢弃其序列号低于包含在所述第二消息中的最后序列号的分组;以及
向MT发送其序列号高于所述最后序列号的分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下列步骤:
如果所述目标BTS被从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中取消,则从BSC接收第三消息,该第三消息请求所述目标BTS丢弃缓存的分组;以及
响应该第三消息丢弃缓存的分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丢弃缓存分组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确定所述第三消息是否包含从所述源BTS向MT发送的最后分组的最后序列号;以及
如果所述第三消息包含所述最后序列号,则丢弃缓存的分组中其序列号低于所述最后序列号的分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丢弃缓存的分组的步骤包括下列步骤:
确定所述第三消息是否包含从所述源BTS向MT最后发送的分组的最后序列号;以及
如果所述第三消息不包含所述最后序列号,则丢弃所有缓存的分组。
9.一种用于在包括多个基站收发台(BTS)和一个基站控制器(BSC)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在BTS的小区之间移动的移动终端(MT)的越区切换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如果当MT从正在服务的源BTS的小区向目标BTS移动时将该目标BTS选择为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则从所述BSC发送用于请求该目标BTS缓存分组的第一消息,并向所述源BTS和目标BTS均发送要向MT发送的分组;
一旦所述目标BTS收到所述第一消息,则缓存从所述BSC接收的分组以暂停分组的传输;
如果所述目标BTS被确定为MT的服务BTS,则从所述BSC向源BTS发送第二消息,以检索发送给MT的最后分组的最后序列号;
响应该第二消息,从所述源BTS向所述BSC发送包含所述最后序列号的第三消息;
从所述BSC向所述目标BTS发送包含从所述第三消息获取的所述最后序列号的第四消息;
响应该第四消息,所述目标BTS丢弃缓存的分组中其序列号低于所述最后序列号的分组;以及
向MT发送其序列号高于所述最后序列号的分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进一步包括步骤:如果所述目标BTS被从MT的越区切换候选BTS中取消,则从所述BSC向目标BTS发送所述第三消息,请求目标BTS丢弃缓存的分组。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三消息包括所述最后序列号,以便请求所述目标BTS丢弃缓存的分组中其序列号低于所述最后序列号的分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目标BTS确定所述第三消息是否包含从所述源BTS向MT最后发送的分组的最后序列号,如果所述第三消息不包含所述最后序列号,则所述目标BTS丢弃所有缓存的分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01-0078685A KR100438443B1 (ko) | 2001-12-12 | 2001-12-12 |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프 수행방법 |
KR2001/78685 | 2001-12-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605168A true CN1605168A (zh) | 2005-04-06 |
CN100345396C CN100345396C (zh) | 2007-10-24 |
Family
ID=19716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28250524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45396C (zh) | 2001-12-12 | 2002-12-12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65362B2 (zh) |
EP (1) | EP1320274B1 (zh) |
JP (1) | JP3869829B2 (zh) |
KR (1) | KR100438443B1 (zh) |
CN (1) | CN100345396C (zh) |
AU (1) | AU2002358329A1 (zh) |
DE (1) | DE60205568T2 (zh) |
WO (1) | WO2003055105A1 (zh) |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33717C (zh) * | 2005-10-20 | 2008-1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00461951C (zh) * | 2005-11-11 | 2009-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切换方法和设备 |
CN101374351A (zh) * | 2007-08-14 | 2009-02-25 |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901734B (zh) * | 2005-07-20 | 201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技术中进行无损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CN1992659B (zh) * | 2005-12-28 | 2010-05-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3重锚定过程中实现数据无损传输的方法 |
CN101052208B (zh) * | 2006-04-06 | 2010-10-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切换网络 |
CN101466120B (zh) * | 2007-12-21 | 2013-03-13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
CN101689922B (zh) * | 2007-06-18 | 2013-03-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切换中的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行为 |
CN104272796A (zh) * | 2012-03-17 | 2015-01-07 | 黑莓有限公司 | 处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 |
CN101874387B (zh) * | 2007-11-27 | 2015-10-0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
CN107534846A (zh) * | 2015-04-16 | 2018-01-0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促进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147906B2 (ja) * | 2002-11-08 | 2008-09-10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移動無線通信方法 |
JP4544403B2 (ja) | 2004-03-31 | 2010-09-15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US20080268907A1 (en) * | 2004-06-04 | 2008-10-3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Switching in a Distributed Access Network |
JP4711085B2 (ja) * | 2004-11-25 | 2011-06-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アップリンクトランスポートレイヤの伝送方法 |
KR100582731B1 (ko) * | 2005-03-03 | 2006-05-2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모바일 IPv6 망에서 이동 호스트를 이용한 트래픽 교환방법 |
US7724766B2 (en) * | 2005-03-31 | 2010-05-25 |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 High-density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
EP1878287A2 (en) * | 2005-04-25 | 2008-01-16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viding fast, zero data loss high speed data packet access (hsdpa) serving cell change |
JP4908497B2 (ja) * | 2005-05-04 | 2012-04-04 | テレフオンアクチーボラゲット エル エム エリクソン(パブル) | 移動システムにおける複数経路通信方法および配置構成(arrangement) |
US8331941B2 (en) * | 2005-05-10 | 2012-12-11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of providing messages to a mobile unit on a forward link |
US7317707B2 (en) * | 2005-06-02 | 2008-01-0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for seamless session transfer of a mobile station |
US8571556B2 (en) | 2005-06-14 | 2013-10-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signals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KR101221898B1 (ko) | 2005-06-14 | 2013-01-1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시그널링 방법 |
CN1933663B (zh) * | 2005-09-14 | 2012-10-24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 Lte系统中支持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方法 |
KR100735399B1 (ko) * | 2005-09-23 | 2007-07-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디지털 방송 시스템에서 이동통신 시스템을 이용한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
JP2007096968A (ja) * | 2005-09-29 | 2007-04-12 | Kyocera Corp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装置、及びハンドオーバ方法 |
WO2007052921A1 (en) | 2005-10-31 | 2007-05-10 | Lg Electronics Inc. | Data receiving method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terminal |
WO2007052916A1 (en) | 2005-10-31 | 2007-05-10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305970B2 (en) | 2005-10-31 | 2012-11-06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 measurement report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
CN101300754B (zh) | 2005-10-31 | 2012-02-22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电接入信息的方法 |
US8830945B2 (en) | 2005-10-31 | 2014-09-0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process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842631B2 (en) | 2005-11-30 | 2014-09-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state transition during handoff |
KR101033403B1 (ko) | 2005-12-27 | 2011-05-09 | 후지쯔 가부시끼가이샤 | 이동 제어 장치 및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
US8059581B2 (en) * | 2006-01-05 | 2011-11-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amless and efficient wireless handoffs |
KR101185568B1 (ko) * | 2006-03-04 | 2012-09-2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망에서의 자원 예약시스템 및 자원 예약방법 |
JP4778342B2 (ja) * | 2006-03-27 | 2011-09-2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端末および基地局 |
JP4802804B2 (ja) * | 2006-03-27 | 2011-10-26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移動体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伝送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 |
US20080039096A1 (en) * | 2006-03-28 | 2008-02-14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providing secure distributed HO signaling for 3.9G with secure U-plane location update from source eNB |
WO2007148388A1 (ja) * | 2006-06-20 | 2007-12-27 | Fujitsu Limited | パケット転送方法および基地局 |
JPWO2008029628A1 (ja) * | 2006-09-06 | 2010-01-21 |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 データ再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制御装置、移動局および基地局 |
CN101141781B (zh) * | 2006-09-08 | 2010-04-21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内小区间切换方法及切换过程中的数据传输装置 |
KR100938090B1 (ko) | 2006-10-19 | 2010-01-21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
JP4690464B2 (ja) * | 2006-10-27 | 2011-06-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ハンドオーバ方法及び基地局 |
US8380203B1 (en) * | 2006-11-10 | 2013-02-19 | Marvell International Ltd. | Enhanced WLAN association for roaming |
CN101115025B (zh) * | 2006-12-01 | 2011-01-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在切换过程中传送复位消息序列号的方法、装置及系统 |
CN101548563A (zh) * | 2006-12-01 | 2009-09-30 |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 基站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
EP1928133B1 (en) * | 2006-12-01 | 2013-12-25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handover between base station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4877000B2 (ja) | 2007-03-26 | 2012-02-15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無線通信方法、無線移動機および無線基地局収容装置 |
US9155008B2 (en) * | 2007-03-26 | 2015-10-0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erforming a handoff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US7978656B2 (en) * | 2007-03-26 | 2011-07-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equence numbering for distributed wireless networks |
US8830950B2 (en) | 2007-06-18 | 2014-09-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DCP reordering at handoff |
US8194591B2 (en) * | 2007-12-13 | 2012-06-05 | Thomson Licensing | Communication methods in a network |
EP2107848B1 (en) * | 2008-03-31 | 2013-03-13 | Mitsubishi Electric R&D Centre Europe B.V.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a handover between base stations of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 for a mobile terminal |
JP5178284B2 (ja) * | 2008-04-07 | 2013-04-10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基地局制御装置及びアクセス規制方法 |
JP5157652B2 (ja) * | 2008-06-03 | 2013-03-06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 |
US8160024B1 (en) * | 2008-09-08 | 2012-04-17 | Sprint Spectrum L.P. | Method and system for handoff at inter-radio-network-controller boundary |
US8169972B2 (en) * | 2008-09-12 | 2012-05-01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vice continuity of multicast and broadcast servic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US8213360B2 (en) | 2009-04-29 | 2012-07-03 | Nokia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lexible switching between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mode and cellular communication mode |
JP4703774B2 (ja) * | 2010-04-13 | 2011-06-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及び基地局並びに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
US8611901B2 (en) * | 2010-11-23 | 2013-12-1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Enterprise controller handover management of wireless user devices between radio access point devices |
KR102121526B1 (ko) * | 2012-07-23 | 2020-06-10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클라우드 셀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스케쥴링 장치 및 방법 |
US20140038605A1 (en) * | 2012-07-31 | 2014-02-06 | Firouz Behnamfar |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
JP2014120779A (ja) * | 2012-12-12 | 2014-06-30 |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 分散無線通信基地局システムの通信方式及び分散無線通信基地局システム |
JP5922564B2 (ja) * | 2012-12-13 | 2016-05-24 | 日本電信電話株式会社 | 分散無線通信基地局システム及び通信方法 |
EP3527001A4 (en) * | 2016-10-11 | 2020-06-0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TRANSMISSION OF DATA DURING A TRANSFER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I101763B1 (fi) | 1995-12-01 | 1998-08-14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Siirrettävän tiedon koostumuksen säilyttäminen tukiaseman vaihdon yhteydessä |
US5794149A (en) * | 1995-12-29 | 1998-08-11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Base station controlled handoff method and apparatus |
EP0851701A3 (en) * | 1996-12-24 | 1999-12-22 | Nec Corporation | Hand-off control technique for wireless ATM network |
CA2221948A1 (en) * | 1996-12-30 | 1998-06-3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chieving handover in wireless lan by buffering data at subsequent access point |
US6091717A (en) * | 1997-05-05 | 2000-07-18 | Nokia Mobile Phones Limited | Method for scheduling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
EP0891114A1 (en) * | 1997-07-12 | 1999-01-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n optimised hand over |
KR100278316B1 (ko) * | 1998-03-17 | 2001-01-15 | 이계철 | 교환기내의스위치에서의핸드오버방법 |
GB9815886D0 (en) * | 1998-07-21 | 1998-09-16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transmission of packets of data |
JP2000069522A (ja) * | 1998-08-17 | 2000-03-03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ハンドオフ方法、基地局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
KR20000041916A (ko) * | 1998-12-24 | 2000-07-15 | 서평원 | 이동통신망에서의 핸드오버시 데이터 전송 시스템 및 방법 |
US6757270B1 (en) * | 1999-06-11 | 2004-06-29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Low back haul reactivation delay for high-speed packet data services in CDMA systems |
US6466556B1 (en) * | 1999-07-23 | 2002-10-15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ethod of accomplishing handover of packet data flows in a wireless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
US20010036834A1 (en) * | 2000-03-03 | 2001-11-01 | Subir Das | Supporting fast intra-domain handoffs and paging in wireless cellular networks |
KR100393620B1 (ko) * | 2000-04-12 | 2003-08-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동시 서비스를 지원하는 이동 통신시스템의 핸드오프 방법 |
US7177658B2 (en) * | 2002-05-06 | 2007-02-1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ulti-media broadcast and multicast service (MBM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
-
2001
- 2001-12-12 KR KR10-2001-0078685A patent/KR100438443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2
- 2002-12-12 US US10/317,485 patent/US7065362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2-12 WO PCT/KR2002/002347 patent/WO2003055105A1/en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2-12-12 JP JP2003555705A patent/JP3869829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2-12 AU AU2002358329A patent/AU2002358329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2-12-12 DE DE2002605568 patent/DE60205568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2-12-12 CN CNB028250524A patent/CN10034539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2-12-12 EP EP20020027685 patent/EP1320274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901734B (zh) * | 2005-07-20 | 2010-04-2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接入技术中进行无损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CN100433717C (zh) * | 2005-10-20 | 2008-11-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过程中数据传输的方法 |
CN100461951C (zh) * | 2005-11-11 | 2009-02-1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组播切换方法和设备 |
CN1992659B (zh) * | 2005-12-28 | 2010-05-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r3重锚定过程中实现数据无损传输的方法 |
CN101052208B (zh) * | 2006-04-06 | 2010-10-20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方法及切换网络 |
CN101689922B (zh) * | 2007-06-18 | 2013-03-20 | Lg电子株式会社 | 切换中的下行链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行为 |
CN101374351A (zh) * | 2007-08-14 | 2009-02-25 | 卢森特技术有限公司 | 无线电信网络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
CN101874387B (zh) * | 2007-11-27 | 2015-10-07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处理切换期间的无序分组的方法和装置 |
CN101466120B (zh) * | 2007-12-21 | 2013-03-13 | 汤姆森特许公司 |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
CN104272796A (zh) * | 2012-03-17 | 2015-01-07 | 黑莓有限公司 | 处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数据单元 |
CN107534846A (zh) * | 2015-04-16 | 2018-01-02 |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 用于促进通信网络中的移动性的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KR20030048702A (ko) | 2003-06-25 |
JP3869829B2 (ja) | 2007-01-17 |
US7065362B2 (en) | 2006-06-20 |
EP1320274A3 (en) | 2003-12-17 |
DE60205568D1 (de) | 2005-09-22 |
JP2005513907A (ja) | 2005-05-12 |
US20030224786A1 (en) | 2003-12-04 |
DE60205568T2 (de) | 2006-02-16 |
EP1320274B1 (en) | 2005-08-17 |
KR100438443B1 (ko) | 2004-07-03 |
AU2002358329A1 (en) | 2003-07-09 |
EP1320274A2 (en) | 2003-06-18 |
CN100345396C (zh) | 2007-10-24 |
WO2003055105A1 (en) | 2003-07-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345396C (zh)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方法 | |
CN1158815C (zh) | 移动电信中与加速度相关的信道转换 | |
CN1115939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重新连接掉话的方法 | |
CN1306845C (zh) | 用于在使用不同帧格式的基站之间进行软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21100C (zh) | 移动通信系统中掉落呼叫的重连方法 | |
CN1297171C (zh) | 移动台和基站 | |
CN1155283C (zh) | 频率间越区切换方法 | |
CN1147196C (zh) | 执行系统间软切换的蜂窝状电话系统和方法 | |
CN1192672C (zh) | 用于在无线电接入网中执行小区和ura更新的方法 | |
CN1663310A (zh) | 公共控制信道的选择性处理 | |
JP2019503142A (ja) | データスケジューリング方法、基地局およびシステム | |
CN1739267A (zh) | 支持与多个网络通信的混合协议 | |
CN1543751A (zh) | 用于控制不同无线系统之间切换的方法和设备 | |
CN1716909A (zh) | 蜂窝空中接口的ad-hoc扩展 | |
CN1180579C (zh) | 能有效发送分组的移动通信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722694A (zh) | 控制不同网络间转换的方法、介质和装置 | |
CN1180586C (zh) | 接入专用无线因特网分组数据通信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040492A (zh) | 无线通信系统中基于分组的切换系统和方法 | |
CN1756219A (zh) | 用于无线电链路协议的激活会话移动解决方案 | |
CN1593071A (zh) | 通信系统、通信终端装置及切换方法 | |
CN1949930A (zh) | 用于改进蜂窝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蜂窝间转移的方法 | |
CN1387376A (zh) | 以分组方式在移动无线电通信的蜂窝系统中再选择蜂窝的方法 | |
CN1301023C (zh) | 终端提前接收主叫号码的系统及方法 | |
CN1175602C (zh) | 一种优化软切换时用户面处理的方法 | |
CN1233192C (zh) | 带有代理交换机的移动通信网中流动性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24 Termination date: 20191212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