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01466120B -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 Google Patents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1466120B
CN101466120B CN200810185334.5A CN200810185334A CN101466120B CN 101466120 B CN101466120 B CN 101466120B CN 200810185334 A CN200810185334 A CN 200810185334A CN 101466120 B CN101466120 B CN 10146612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tion
master station
slave
master
que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81018533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1466120A (zh
Inventor
雷诺·多尔
帕特里克·方丹
卢多维克·珍妮
伊冯·勒加莱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OMSON LICENSING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HOMSON LICENSING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OMSON LICENSING CORP filed Critical THOMSON LICENSING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14661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1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14661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1466120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0Leader-follower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18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 H04W84/22Self-organising networks, e.g. ad-hoc networks or sensor networks with access to wired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在网络(1)中的通信方法,经由无线从属站(10至12)中的一个从无线主站(10)向接收站(14)发送数据。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该方法包括:-对第一从属站的第一选择,然后-对存在于第一队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的第一传输,所述第一传输是从主站到第一从属站执行的,-对第二从属站的第二选择,然后-对存在于第二队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的第二传输,所述第二传输是从主站到第二从属站执行的,只要第一队列未空,则第一传输就继续。

Description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电信领域,更准确地说涉及经由两个中继站在一个移动站和几个移动站之间可靠地交换数据。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技术,已知几种网络体系结构。它们中的一些基于集中式体系结构。因此,Wi-Fi系统(基于IEEE 802-11a标准)具有利用竞争信道接入(contention channel access)的非集中式任务排序体系结构(或调度)。这样的体系结构致使一些应用不能有效地管理足够的服务质量(QoS)。Wimax系统(基于IEEE 802.16标准)拥有集中式调度体系结构,其允许对于某些应用实现更合适的服务质量(用于分组的最大传递时间(典型地是5ms)以及为每个连接请求所确保的带宽)。
然而,在Wimax网络中实现的技术不能为所有的应用保证服务质量,例如对于视频类型通信,由在嘈杂射频环境中不停移动的无线照相机接收的数据由于障碍产生的信号损失或回波(echoe)遭受干扰或被扰乱。因此,利用无线站的通信可能突然中断(例如,当移动站不停移动时)。事实上,不能保证无线链路的支持或覆盖范围,当站或其环境移动时这可能导致接收问题。
在小区网络中,使用在小区中与基站通信的移动站。当移动电话从一个小区移动到另一个小区时,移动站根据移交过程与另一个基站关联。已知技术的缺点是:对于一些应用(具体地是对于具有非常高的比特率和实时的应用,例如对于到固定节点的移动照相机的视频数据传输),已知技术不适于无干扰地维持通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
更具体,本发明的目的是能够通过至少一个移动无线站发射和/或接收意欲到或来自远程节点的数据而具有保证的服务质量,更具体地说是在正常使用条件下没有通信的切断(即,所发送的分组没有丢失)。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包括无线主站和多个无线从属站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经由一个从属站将数据从主站发送到接收站,该方法是由主站实现的。为了保证服务质量,该方法包括:
-对第一从属站的第一选择,然后
-在意欲到远程站的数据分组的第一队列中排队,该第一队列与所述第一从属站相关联,
-对存在于第一队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的第一传输,该第一传输是从所述主站到所述第一从属站执行的,
-对第二从属站的第二选择,然后
-在意欲到远程站的数据分组的第二队列中排队,该第二队列与所述第二从属站相关联,
-对存在于第二队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的第二传输,该第二传输是从所述主站到所述第二从属站执行的,并且只要队列未空,则所述第一传输就继续。
将主站定义为决定从属站的选择的站,对于意欲到或来自主站的数据分组的传输,该站被给予优先权。
有益的是,该方法包括根据预定标准选择从属站的选择步骤。
根据具体的特征,该方法包括:
-通过主站对信息项的接收步骤,所述信息项表示由主站发送且由至少一个从属站接收的无线帧的接收质量,
-所接收的信息的比较步骤,以及
-从属站的选择步骤,所选择的从属站对应于最佳的接收质量。
根据另一特征,该方法包括:
-通过主站对信息项的确定步骤,所述信息项表示由至少一个从属站发送且由主站接收的无线帧的接收质量,
-所接收的信息的比较步骤,以及
-从属站的选择步骤,所选择的从属站对应于最好的接收质量。
根据具体的特征,所述数据分组是MAC级别,并且与IP协议(网际协议)兼容。
事实上,本发明通过避免IP分组复制并通过避免路由将被不同的站(根据本发明被称为从属站)复制和发送的IP分组的问题而使得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分组。
从从属站侧的观点来看,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包括无线主站和多个无线从属站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经由所述从属站将数据从第一站发送到接收站,该方法是由所述从属站之一实现的,该从属站之一被称为当前站。根据本发明,该方法包括:
-当前站的检测步骤,
-意欲到所述主站的数据分组的接收步骤,以及
-接收到所述主站的分组的传输步骤。
有益的是,该方法包括:
-信息项的接收步骤,该信息项表示与当前站不同的从属站的选择,然后
-意欲到主站的数据分组的接收步骤,以及
-所接收的分组的消除步骤,该所接收的分组不由当前站发送到所述主站。
附图说明
在阅读下面的描述后,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且其他特定特征和优点将显现出来,参考下述附图来做出描述,其中:
-图1示出了具有实现本发明的元素的通信网络体系结构的示例,
-图2和图3分别概略地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属于图1的网络的移动无线主站和中继从属站,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在图2的主站中使用的方法,
-图5至图7概略地示出了在图1的网络的元素之间的数据分组交换,以及
-图8和图9给出了用于图1的网络的元素之间的帧交换的通信协议的示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包括无线网络1和有线以太网(或IEEE 802.3)15的通信网络。
无线网络1包括一个或多个第一无线主站(MS),该主站是固定的或者有益的是移动的。主站(MS)例如是MS站10。如果存在几个MS站,则它们使用不同的物理信道(例如,频率信道或CDMA(码分多址)、时域分配(TDMA时分多址))。
以太网15包括节点14,其是从或向MS 10发送的数据分组(或SUD)的源或目的地。
主站10可以经由中继从属站或订户站(代表“从属站”的SS或代表“远程站”的RS)SS111、SS212和SS313(第二无线网络站)发送或接收意欲到(例如图像)或来自(例如控制数据)节点14的数据。订户站11至13允许在无线网络1和以太网之间提供接口。因此,站SS11(12、13,相应地)经由双向无线链路110(120、130,相应地)连接到站MS10。
网络体系结构1是这样的:网络1包括足够的从属站以覆盖其中可能发现主站或多个主站的整个区域。因此,在任何时间,网络1的每个主站通过能够提供无线通信的无线链路连接到至少一个从属站。从属站11至13经由交换机16由以太网链路(或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的任何其他网络)连接到节点14。根据实施例的变型,它们也经由网络链路(或任何其他类型的有线或无线链路)彼此连接。因此,例如,如果主站10连接到从属站SS111,则它可以经由以太网15和无线链路110接收节点14发送的数据。根据另一变型,节点14直接连接到从属站11至13。
从属站或多个从属站例如是配备有无线通信装置的移动照相机,而节点14是图像处理系统(例如,视频记录器、演播输入点等)。因此,图1的网络使得能够通过处理系统进行到位于建筑物的内部或外部的照相机的连续的(即无干扰的)控制数据传输,用于在均等地无明显特征的地理区域转播(retransmit)任何事件(例如体育赛事或表演)。主站可以知道设备或在数据分组接收系统内关联到设备,该设备适合于捕获视听数据(例如照相机),主站发送从该设备接收的分组。这些分组包括例如来自该设备的控制信息。
有益的是,从属站共享同一射频信道,无线频谱是应节约的资源。订户站可能能够在无线信道上彼此相互监听。根据实施例的变型,订户站在无线频道上不能彼此相互监听。
有益的是,在图1的网络的节点之间使用的通信是IP类型(网际协议)的,SS、BS和节点14的每一个具有IP地址。IP用于以流模式传送流,例如用于以单向或双向模式传送视频和/或音频。
无线链路110、120和130中的每一个与向上连接(从相应SS到MS站)和向下连接(从MS到相应SS)相关联。在数据分组传输期间,连接标识符使得能够识别相关联的SS。
图2概略地示出了与MS 10对应的网络1的主移动站2。
主站2包括通过地址和数据总线24彼此连接的、还传送时钟信号的:
-微处理器21(或CPU),
-ROM存储器(只读存储器)22,
-RAM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23,
-无线链路上的信号的发送模块25,
-无线链路上的信号的接收模块26,以及
-到应用的接口27。
注意,在对存储器22和23的描述中使用的词“寄存器”在所提及的存储器的每一个中指低容量(一些二进制数据)的存储区域以及大容量的存储区域(使得能够存储整个程序或表示所接收的音频/视频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数据)。
应用例如是视频类型的,并且分别构成由主站2分别发送和接收的数据的源和目的地(主站2例如是照相机或与照相机相关联的无线系统)。
ROM存储器22特别包括“prog”程序220。
实现针对于本发明和下面描述的方法的步骤的算法被存储在与实现这些步骤的移动站2相关联的ROM存储器22中。当上电时,微处理器21加载并执行这些算法的指令。
具体地,RAM 23包括:
-在寄存器230中,负责移动站2的切换的微处理器21的操作程序,
-在寄存器231中,与级别2的数据分组对应的数据或PDU(“分组数据单元”)或包含该数据的MAC(“媒体访问控制”),
-在寄存器232中,能够包含几个PDU的SDU类型(“服务数据单元”,是MAC级别的数据分组并且与IP协议相兼容)的数据分组,
-在寄存器233中,与SS 11至13中的每一个相关联的参数,具体地为MAC级别地址(或SSID,意为从属站标识符)和与MS相关联的参数,
-在寄存器234中,一个或多个连接标识符或CID,
-在寄存器235中,移动站2的IP地址,
-在寄存器236中,所选择的从属站标识符,以及
-在寄存器237中,与其交换数据分组的过去选择的从属站(并且被所选择的从属站替代)的标识符。
图3概略地示出了与SS1、SS2或SS3对应的网络1的从属站3。
从属站3包括通过地址和数据总线34彼此连接的、还传送时钟信号的:
-微处理器31(或CPU),
-ROM存储器(只读存储器)32,
-RAM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33,
-无线链路上的信号的发送模块35,
-无线链路上的信号的接收模块36,以及
-到以太网的接口37。
注意,在对存储器32和33的描述中使用的词“寄存器”在所提及的存储器的每一个中指低容量(一些二进制数据)的存储区域以及大容量的存储区域(使得能够存储整个程序或表示所接收的音频/视频服务的全部或部分数据)。
ROM存储器32特别包括“prog”程序320。
实现针对于本发明和下面描述的方法的步骤的算法被存储在与实现这些步骤的订户站3相关联的ROM存储器32中。当上电时,微处理器31加载并执行这些算法的指令。
具体地,RAM 33包括:
-在寄存器330中,负责订户站3的切换的微处理器31的操作程序,
-在寄存器331中,数据或包含该数据的PDU,
-在寄存器332中,能够包含几个PDU的SDU类型(“服务数据单元”)的数据分组,
-在寄存器333中,能够与站3(或与主站相关联的)通信的主站或多个主战的MAC和IP地址,
-在寄存器334中,连接标识符或CID,以及
-在寄存器335中,站3的状态(站被选择与否)。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现方式的在主站2中使用的方法。
该方法开始于初始化阶段40,在该阶段期间更新站2的不同参数。
然后,在步骤41期间,站2测量由每个SS站发送的信号的接收功率。根据变型,站2测量这些信号的接收质量(该质量例如通过信噪比和/或帧或者比特错误率来表征)。
然后,在步骤42期间,站2将功率级别足够(例如,如果它大于或等于确定阈值)的SS站关联。根据变型,站2将接收质量足够的SS站关联。
然后,在步骤43期间,站2根据确定标准选择SS站,标注为SSe(例如,通信质量在向上(主站接收SS发送的无线帧的接收质量)和/或向下(SS接收主站发送的无线帧的接收质量)方向是最佳的站,或具有最大容量的站)。然后,在SSe和站2之间开启连接。
然后(例如,在确定时间之后或在任何事件(具体地在与SSe通信期间的质量损失或有益的是在每个无线帧上的传输)期间),在步骤45期间,主站检查是否有必要(或可能)改变(或移交)所选择的站(通过如果上次测量的时期大于确定值或如果其结果已经过时,则执行与步骤41的测量类似的新测量)。
在否定的情况下,在步骤411中,不必要改变所选择的站,主站2将数据发送到所选择的站SSe,具体地是从站2接收的SDU的PDU或多个PDU。SDU包括一个或多个PDU,并且逐个PDU地执行到所选择的站的数据的传输。在接收来自设备(包括在站2中或与该站2相关联)的SDU后,主站将PDU或多个PDU放置到与所选择的站SSe相关联的传输队列中。
在肯定的情况下,在步骤46期间,主站根据确定标准(可以与在步骤43中所使用的标准相同或不同)选择另一个从属站,标注为SSe’。然后,在SSe’和站2之间开启连接。
然后,在测试47中,主站检查与所选择的站SSe相关联的传输队列是否为空。
在否定的情况下,在步骤48期间,主站向SSe发送存在于与SSe相关联的传输队列中的PDU,并且向SSe’发送存在于与SSe’相关联的传输队列中的PDU。因此,在所选择的SS的移交期间,无干扰地维持PDU到SS的传输,到SSe的传输队列逐渐被清空,而到新选择的站SSe’的传输开始。以此方式,与现有技术相比,即使数据的比特率非常高,也不干扰数据传输地执行对于数据传输的站移交过程。这对于对传输干扰敏感的应用(例如,主站2到有线网络目的地的高比特率和实时视频类型的数据传输)来说特别有利。然后,反复进行测试47。
在肯定的情况下,SSe的传输队列为空,在步骤412期间,主站将数据发送到SSe’(存在于SSe’的传输队列中的PDU)。
然后,在步骤49期间,主站终止与先前选择的站SSe的连接,而站SSe’成为唯一被选择的站SSe。
在步骤411或49之一之后,在步骤410期间,执行与步骤41类似的功率测量,并且重复进行测试45。
从从属站侧的观点来看,根据本发明,从属站实现的通信方法包括:
-选择,所述从属站通过接收表示选择其本身并且由主站发送的信息而考虑选择其本身,
-接收意欲到主站并且例如由节点14发送的数据分组,这些分组可以是“广播”或“单播”类型,以及
-向主站传输所接收的分组。
当从属站直接从主站或经由所选择的从属站接收表示选择另一从属站的信息项时,它删除所接收的并且意欲到主站的数据分组,所接收的分组不被未选择的站发送到主站。
图5示出了在时间t期间主站到被标记为SS1和SS2的两个SS的PDU传输方案,SDU包含这些意欲到节点14的PDU。假设向下方向的连接是分别对于SS1和SS2的CID 10和CID 20。
在时间t0以前,假设站SS1是唯一被选择的站,并且连接CID 10是开启的。假设在t0,SS1发送属于由4个PDU 510至513组成的SDU的PDU 510。
因此,在t0然后在t1,主站通过连接CID 10分别发送510和511。
假设在t1以后,主站选择SS2,开启连接CID 20,然后接收由PDU 522至524组成的另一SDU。它然后将这些PDU放置到与SS2相关联的传输队列中。在t2,主站开始清空与SS1相关联的传输队列,并且在连接CID 10上向站SS1传送PDU 512,并且通过在连接CID 20上发送PDU 522而开始到SS2的传输。在t3,主站完成对与SS1相关联的传输队列的清空,并且在连接CID 10上向站SS1发送PDU 513,而且通过在连接CID 20上发送PDU523而继续到SS2的传输。在t4,主站关闭连接CID 10,并且通过在连接CID20上发送PDU 524来继续到SS2的传输。
图6示出了在时间t期间SS1和SS2到主站2的点对点类型(利用单播类型的目的地地址)的PDU传输方案,SDU包含这些意欲到节点14的PDU。假设向上方向的连接是分别对于SS1和SS2的CID 11和CID 21。此外,假定与图5相同。
根据该方案,交换机16将SDU从节点14路由到主站2、到SS1或到SS2。通过基于对流量的分析进行学习来执行该路由。因此,只要交换机16经由SS1接收从主站2到节点14的单播类型的SDU,它就将经由SS1以向上方向路由这些SDU。当经由SS1的以向下方向的传输已结束(然后经由SS2执行传输)时,或在该结束后的时间之后,交换机16将经由SS2以向上方向路由单播类型的SDU。
因此,为了说明的目的,最后的PDU 513在t3之后通过SS1发送到节点14,交换机16在时间t5之后将SS1的SDU的路由改变到SS2。
如果在t2之前,交换机16接收到包括两个PDU 610和611的第一SDU,然后在t4之前,接收到包括PDU 612的SDU,然后在t5之前,接收到包括PDU 613的SDU,则向SS1路由这3个SDU。SS1在t2、t3、t4然后在t5以PDU 610至613到达连接CID 11的次序向主站2分别发送PDU 610至613。
在SS2的选择期间,主站以向上方向开启连接CID 21。
然后,从t6,交换机16接收到包括PDU 624的SDU,将该SDU路由到SS2。SS2然后通过连接CID 21将PDU 624路由到主站。当主站不再从站SS1接收PDU时(例如在接收由SS1发送的最后一个PDU以后的预定时间之后或在SS2的选择之后、或甚至在从SS1接收到指示传输队列为空的消息之后),它关闭相对应的连接CID 11。
图7示出了在时间t期间到主站2的SS1和SS2的广播类型(利用广播类型目的地地址)的PDU传输方案,SDU包含这些意欲到节点14的PDU。假设向上方向的连接是分别对于SS1和SS2的CID 11和CID 21。此外,假定与图5和图6相同。
根据该方案,交换机16无过滤地向主站2、向所有SS站路由来自节点14的广播类型的SDU。于是,SS站是过滤广播类型的SDU的站。因此,只有最后选择的站向主站发送广播类型的SDU。只要所选择的站被另一个站所代替,它就停止在其到主站的传输队列中放置广播类型的SDU,并且新选择的站开始在其自身的到主站的传输队列中放置该类型的SDU。
因此,假设为了说明的目的,在t2之前分别向SS1和SS2通知选择SS2,由SS1通过连接CID 11向主站发送与一个或多个广播类型的SDU对应的PDU 710和711。
在t2之后由SS1和SS2接收的并且包含PDU 722至724的广播类型的SDU被放置在SS2的传输队列中,并且通过连接CID 21被发送到主站。
总体说来,每个SS执行下面的操作:
-如果它接收到广播类型的SDU并且如果它是最后选择的站,则它将该SDU放在其传输队列中,并且在向上连接上向主站发送相应的PDU或多个PDU,
-如果它接收到广播类型的SDU并且如果它不是最后选择的站,则它丢弃所接收的SDU而不发送,
-如果它接收的地址为主站的单播类型的SDU,则它将该SDU放置在其传输队列中,并且在向上连接上向主站发送相应的PDU或多个PDU。
图8示出了在主站10、从属站11和12(分别被标记为SS1和SS2)以及被认为是目的地的节点14之间的通信的示例(这些元素通过竖直线来表示;按时间发生顺序示出了动作、事件和/或连续的传输)。为了帮助阅读该示例,仅提及了两个订户站11和12。该示例可以被外推到任何数目的主站和订户站。
主站使用分别发送到SS1和SS2的单播消息801和802来轮询每个从属站的存在。接收该消息的每个SS分别利用确认消息802和804来进行确认。接收该确认的主站可以与SS1和SS2以及相关联的主站SS1和SS2以向上和向下方向通信。
然后在步骤805期间,主站选择站SS1(例如基于在接收确认802或804期间执行的测量和/或包含在由每个SS传输消息801和803期间执行的测量的信息)。
然后,主站向SS1发送指示SS1被选择的专用消息。SS2也能够接收该消息并且记录该信息。
接着,在步骤810期间,主站接收到被标记为SDU 1的、包括两个PDU(PDU 11和PDU 12)的SDU。它将PDU放置在与SS1相关联的队列中。
然后,它在消息811中向SS1发送PDU 11,并且接收相应的确认812。
接下来,它在消息813中向SS1发送PDU 12,并且接收相应的确认814。
已经接收到来自SDU 1的所有PDU的SS1在消息815中向目的地节点14发送SDU 1。
接着,在步骤820期间,主站接收被标记为SDU 2的、包括两个PDU(PDU 21和PDU 22)的SDU。它将PDU放置在与SS1相关联的队列中。
然后,它在消息821中向SS1发送PDU 21,并且接收相应的确认822。
然后,主站通过地址为SS2的单播消息830来轮询SS2的接收质量。接收该消息的SS2利用表明接收质量足够级别的确认消息来进行确认。根据一个变型,从SS2发送到主站的该消息或专用消息包括表示接收质量的信息项(例如基于消息830的接收)。
然后在步骤832,主站根据任意标准(例如,对于SS2的接收质量好于对于SS1的接收质量)而选择SS2。
然后,主站发送向SS2通知其选择的专用消息833。
接下来,在步骤830中,主站接收到被标记为SDU 3的、包括两个PDU(PDU 31和PDU 32)的SDU。它将PDU放置在与新选择的SS2相关联的队列中。
然后,在消息841中将PDU 31发送到SS2,并且接收相应的确认842。
然后,在消息823中将PDU 22(仍然存在于与SS1相关联的队列中)传送到SS1,并且接收相应的确认824。
已经接收到来自SDU 2的所有PDU的SS1在消息825中将SDU 2发送到目的地节点14。
然后,在消息843中将PDU 32(存在于与SS2相关联的队列中)发送到SS2,并且接收相应的确认844。
已经接收到来SDU 3的所有PDU的SS2在消息845中将SDU 3发送到目的地节点14。
关于图5和图6叙述了PDU。为了容易理解,认为所示出的每个块对应于PDU。事实上,有益的是,所示出的每个块对应于无线帧,并且有益的是包括PDU或几个PDU的组或甚至几个SDU。无线帧可以对应于时间单位(例如相当5ms)。
图9示出了在主站10、从属站11和12(分别被标记为SS1和SS2)以及被认为是源的节点14之间的通信的示例。
在主站对SS1的选择900之后,站通过向与主站相关联的所有SS(具体地是站SS1和SS2)通知其选择来将消息901广播发送到所述所有SS。
然后,主站选择SS2,并且将专用消息广播发送到与主站相关联的所有SS,具体地为站SS1和SS2。
然后,节点14发送地址为主站的包括被标记为SDU 4的SDU的消息910。该消息被交换机16中继到SS1,所述交换机被认为是到主站的中继点。
SS1接收消息910,并且将该消息分离成PDU。然后,在专用消息911中将每个PDU发送到主站,主站确认每个消息911。如果消息911未被确认,则重发。
然后,节点14发送包括广播类型的被标记为SDU 5的SDU的消息920。该消息被交换机16中继到两个站SS1和SS2。
SS1和SS2接收消息920。仅所选择的站SS1将该消息分离成PDU。然后,由SS1在专用消息921中将每个PDU发送到主站。根据所描述的实施例,不确认来自广播消息的PDU。根据一个变型,在无线链路上由主站来确认其消息,并且如果已发送PDU或多个PDU的SS未接收到确认,则重发。SS2丢弃SDU 5而不发送。
然后,主站选择SS2,并且将专用消息931广播发送到与主站相关联的所有SS,具体地为站SS1和SS2。
接着,节点14发送包括广播类型的、被标记为SDU 6的SDU的消息940。该消息被交换机16中继到两个站SS1和SS2。
SS1和SS2接收消息940。仅所选择的站SS2将该消息分离成PDU。然后,由SS2在专用消息941中将每个PDU发送到主站。SS1丢弃SDU 6而不发送。
然后,节点14发送包括地址为主站的被标记为SDU 7的SDU的消息950。该消息被交换机16中继到SS1,该交换机仍然被认为是到主站的中继点。
SS1接收消息950,并将该消息分离成PDU。然后,在专用消息951中将每个PDU发送到主站,由主站来确认每个消息951。
然后,节点14发送包括地址为主站的被标记为SDU 8的SDU的消息960。该消息被交换机16中继到SS2,该交换机此后被认为是到主站的中继点。
SS2接收消息960,并将该消息分离成PDU。然后,在专用消息961中将每个PDU发送到主站,由主站来确认每个消息961。
自然地,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的实施例。
具体地,移动站和主站的体系结构在元素的相应功能和/或形式(特别的是,电子元素的功能可以被分组到限定数目的组件中,或相反地被分散到几个组件中)以及布局方面可以与图2和3中所示出的不同。
本发明不限于参考图1所述的体系结构,而是包括实现具有局域(例如几十米)或远程(例如特别是根据标准IEEE 802.16的几千米)覆盖范围、具有一个或多个SS的无线网络的任何体系结构,每个SS在任何时间连接到至少一个BS。根据一个变型,在SS之间和/或在SS和源节点之间的链路是无线链路(局域或远程链路)。
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与先前描述的通信协议不同的通信协议。因此,可以根据无线链路上的任何协议(例如利用竞争接入或使用轮询的调度模式)来发送应用和/或控制数据。SS和BS之间的通信信道对于向上和向下方向可以使用同一频率信道(已知为“半双工”模式)或不同的频率信道(已知为“全双工”模式)。将源连接到SS的网络或链路也可以是普通的,并且不限于以太网。例如,这是指使得能够进行从源到每个SS的数据传输的标准或私有协议、有线或无线。
此外,有益地但不是必须地,将由源发送到订户站的分组(SDU)分离成MAC级别的小分组(PDU)。SDU和PDU之间的分界可以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致或不一致,SDU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PDU。
主站的体系结构也不限于先前描述的示例。具体地,根据不同的实施例,主站的应用部分(例如,数据处理单元(特别是语音和/或图像)、照相机控制单元等)可以被集成在包括与从属站的无线链路上的无线和通信管理部分的设备项中,或相反,与该设备项完全或部分分离。根据具体的实施例,主站的应用部分在与SS的通信部分分离的设备中:例如,MS接收在以太网(或不同的有线或无线链路,遵循标准协议或私有协议)上发送到数字记录器、屏幕或计算机的视频流。
同样,从属站的体系结构也不限于先前所描述的示例。具体地,根据不同的实施例,数据源(例如,数据处理单元(特别是语音和/或图片)、与主站或多个主站相关联的应用控制单元等)可以被集成在包括与主站的无线链路上的无线和通信管理部分的设备项中,或相反,与该设备项完全或部分分离。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变型,可以从与MS通信的SS子组中暂时移除SS(例如,如果无线链路较差,则维持有线链路),随后在重新关联操作之后重新引入(例如,当链路变得满足需要时)。
根据旨在加速关联过程的本发明的一个变型,主站通过利用其可以通信的从属站(并且有益的是所选择的站)向所有从属站发送包括无线链路的特征的至少一部分的(例如频率)信息。接收该信息的从属站经由有线网络或任何其它链路将其发送到其它从属站。
根据一个变型,所选择的站向从属站发送表示其选择的信息项,同时其本身接收向其通知其选择的选择消息。这使得所有从属站(具体地,最后选择的从属站)能够知道最新选择的站。
根据另一变型,所选择的站向交换机发送表示其选择的信息项,同时其本身接收向其通知其选择的选择消息。这使得交换机能够更迅速地将SDU路由到最新选择的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在同一信道(例如具有相同的频率)上执行在主站和从属站之间的通信。根据一个变型,这些通信使用不同的信道(例如不同的频率)。根据另一变型,在例如具有不同频率的几个物理信道上执行主站和从属站之间的通信(其特别使得通过使用商业可获得的组件而能够获得巨大的比特率)。在该情况下,主站可以以从属(dependent)或相反以独立(independent)方式管理不同的信道:根据不同的实施例,主站为所有信道选择单个从属站,或为每个信道选择从属站,可以选择两个不同的从属站(例如,以如上面关于网络1描述的相同的方式,考虑每个从属站的容量或对于每个信道的每个从属站的通信质量)。

Claims (6)

1.一种在包括移动无线主站(10)和多个无线从属站(10至12)的网络(1)中的通信方法,经由所述从属站中的一个从所述主站到接收站(14)发送数据,该方法是由所述主站实现的,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由所述移动主站对第一从属站(SSe)的第一选择(43),然后
-在意欲到远程站的数据分组的第一队列中排队,所述第一队列与所述第一从属站相关联,
-对存在于所述第一队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的第一传输(44),该第一传输是从所述主站到所述第一从属站执行的,
-由所述移动主站对第二从属站(SSe’)的第二选择(46),然后
-在意欲到远程站的数据分组的第二队列中排队,所述第二队列与所述第二从属站相关联,
-检查所述第一队列是否为空,
-对存在于所述第二队列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分组的第二传输(48),该第二传输是从所述主站到第二从属站执行的,并且只要所述所述第一队列未空,则所述第一传输(44)就继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预定标准来选择从属站的选择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主站接收信息项,所述信息项表示由所述主站发送且由至少一个从属站接收的无线帧的接收质量,
-比较所接收的信息,以及
-选择从属站,所选择的从属站对应于最好的接收质量。
4.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由所述主站确定信息项,所述信息项表示由至少一个从属站发送且由所述主站接收的无线帧的接收质量,
-比较所接收的信息,以及
-选择从属站,所选择的从属站对应于最好的接收质量。
5.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分组是MAC级别,并且与IP协议兼容。
6.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意一个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所述移动主站发送的所述数据分组被广播到所述从属站。
CN200810185334.5A 2007-12-21 2008-12-22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6120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0760271A FR2925812A1 (fr) 2007-12-21 2007-12-21 Methodes de communication dans un reseau
FR0760271 2007-12-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1466120A CN101466120A (zh) 2009-06-24
CN101466120B true CN101466120B (zh) 2013-03-13

Family

ID=3956478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810185334.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1466120B (zh) 2007-12-21 2008-12-22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2073590B1 (zh)
JP (1) JP5292082B2 (zh)
CN (1) CN101466120B (zh)
FR (1) FR2925812A1 (zh)
TW (1) TWI43789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44444B2 (en) 2015-03-04 2019-03-26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link handover
US10377021B2 (en) 2016-12-12 2019-08-13 Wipro Limited Smart power tool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326386A1 (en) * 2002-01-08 2003-07-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CN1605168A (zh) * 2001-12-12 2005-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方法
CN1914942A (zh) * 2004-02-13 2007-02-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硬切换方案和支持上述方案的移动台与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91114A1 (en) * 1997-07-12 1999-01-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an optimised hand over
JP2002101042A (ja) * 2000-09-26 2002-04-05 Seiko Instruments Inc Phsにおけるデータ通信方法及びphs用携帯端末装置
WO2003085902A1 (en) * 2002-04-10 2003-10-16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ata preservation
WO2004077747A1 (en) * 2003-02-27 2004-09-10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ed handoff of a mobile device between wireless subnetworks
DE102004028564B4 (de) * 2003-09-11 2008-06-12 Nec Europe Ltd. Verfahren zur Steuerung der Downlink-Kommunikation zwischen einem 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und Node-Bs in einem Netzwerk
DK1891824T3 (da) * 2005-06-03 2013-03-11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Celleskift i cellulære netværk
JP2007295064A (ja) * 2006-04-21 2007-11-0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無線lan電話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lan電話端末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605168A (zh) * 2001-12-12 2005-04-06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执行越区切换的方法
EP1326386A1 (en) * 2002-01-08 2003-07-09 Canon Kabushiki Kaisha Method and device for communication in a network
CN1914942A (zh) * 2004-02-13 2007-02-14 艾利森电话股份有限公司 快速硬切换方案和支持上述方案的移动台与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9165116A (ja) 2009-07-23
TW200932012A (en) 2009-07-16
EP2073590B1 (en) 2013-08-07
JP5292082B2 (ja) 2013-09-18
FR2925812A1 (fr) 2009-06-26
EP2073590A1 (en) 2009-06-24
TWI437896B (zh) 2014-05-11
CN101466120A (zh) 2009-06-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800429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routing data through IAB nodes in 5G communication networks
JP7320673B2 (ja) 端末間マルチホップサイドリンク無線通信におけるデータパケット伝送実行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US8121077B2 (en) Relay device and relay method
CN113840348B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8085667B2 (en) Wireless relay apparatus and wireless relay method
CN101207439B (zh) 至少一个用户台和至少两个基站之间的通信方法
JP4083549B2 (ja) 無線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無線アクセス方法及び制御装置
KR20160073227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과 단말 간 통신 방법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090010258A1 (en) Packet prioritization in ad hoc networks
CN101466158B (zh) 包括主网络和副网络的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CN114666848A (zh) QoS分割和携带方法、对象侧QoS确定方法及UE
US20100124189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packets and conrreponding reception method
CN1739310B (zh) 用于控制分组传输的分组业务系统和方法
US8194591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s in a network
CN101466120B (zh) 网络中的通信方法
KR101707416B1 (ko) 무선 랜에서 데이터 방송 서비스를 위한 QoS 제어 방법 및 시스템, 이를 위한 액세스 포인트
KR101006115B1 (ko) Ieee 802.11 무선랜 환경에서의 직접 링크 설정 방법
GB2632788A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ier allocat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JP2020145522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30313

Termination date: 2018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