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469333A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Google Patents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469333A CN1469333A CNA03149112XA CN03149112A CN1469333A CN 1469333 A CN1469333 A CN 1469333A CN A03149112X A CNA03149112X A CN A03149112XA CN 03149112 A CN03149112 A CN 03149112A CN 1469333 A CN1469333 A CN 14693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o
- power
- wiring
- optical device
- bu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758 substrate Substance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27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41000219793 Trifolium Species 0.000 claims 4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3
- 239000010410 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7769 metal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0956 allo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10045601 alloy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020 luminiscence typ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14674 injury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733 trauma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796 convention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593 degra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29 interlay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012 mig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8 mig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5 synerg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10K59/1315—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compris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wering the resistance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00/00—Aspects of the constitution of display devices
- G09G2300/04—Structural and physical details of display devic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23—Compensation for problems related to R-C delay and attenuation in electrodes of matrix panels, e.g. in gate electrodes or on-substrate video signal electrodes
-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光装置。其中在安装端子部(102)上具有两处第4电源总线(20)的连接部(未图示),将驱动电流从所述连接部分割提供给第4电源总线(20)。第4电源总线(20)的宽度尺寸,满足小于从安装端子部的一处供给驱动电流时的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的条件。由此可实现无须扩大框部,即可抑制亮度不均匀,保持显示质量的电光装置和电子仪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光装置、电子仪器,特别是涉及驱动电流驱动元件的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背景技术
以往,提出了各种具有电流驱动元件的有机EL面板等电光装置。如图18所示,一般的电光装置由以下部分构成:具有多个电流驱动元件(未图示)的矩阵显示部100;形成在该矩阵显示部100的周边的框部101;设置在框部101的一边的安装端子部102;是设置框部101内的导线,即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电源总线103;与该电源总线103连接设置,向所述电流驱动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的n条(n≥1)的电源线104。
框部101形成在矩阵显示部100的周边,包含:设置了安装端子部102的第1区域101a;设置在与该第1区域101a隔着该矩阵显示部100相对的一侧的第2区域101b;连接该第2区域101b和第1区域101a的第3区域101c和第4区域101d。
电源总线103由连续的一条导线形成,作为材料,采用了Al和AlSiCu等金属材料。另外,电源总线103设置在框部101的一边(在本例子中,第2区域101b),由与所述多条电源线104连接的电源供给部103b、连接该电源供给部103b的一端和安装端子部的导通部103a(在本例子中,配置在第3区域101c中)构成。导通部103a具有宽度尺寸W1、高度(厚度)尺寸t的截面。供给部103b具有宽度尺寸W2、高度(厚度)尺寸t的截面,n条电源线104都从供给部103b取出,连接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
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从安装端子部102提供给装置,通过电源总线的导通部103a流向供给部103b,向各电源线104供电,提供给各电流驱动元件。
可是,在所述以往技术中,存在以下的问题。作为第1问题,如图18所示,因为在第3区域101c内配置了导通部103a,所以框部101的第3区域101c加宽了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为了谋求小型化,希望形成在矩阵显示部的周边的框部尽可能窄。
作为第2问题,如图18所示,使安装端子部102和导通部103a的连接位置即向该电光装置的供电点为A点,离导通部103a最近的电源线104(X1)和供给部103b的连接位置为B点,离导通部103a最远的电源线104(Xn)和供给部103b的连接位置为C点,当所述A、B、C各点的电位分别为VA、VB、Vc时,如图1 9所示,在离B点距离L1的C点,存在产生V1的电压下降的问题。此外,在图19的曲线图中,为了单纯化,表示对所有电流驱动元件供给基本一定的电流时的情形。
向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的电流按照施加的电压而不同,所以所述电压下降成为与供给部103b平行的方向(通常,与表示供给各电流驱动元件的数据的定时的信号线(扫描线(未图示))平行的方向)上的电流供给不均匀的原因。当电流驱动元件为发光元件时,成为亮度不均匀的原因,存在导致电光装置的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另外,即使在使用电流程序电路,去掉了静态电压误差的影响时,因为供给部103b的公共阻抗大,所以由于动态电压变动的影响,成为动态电流供给不均匀、亮度不均匀的原因,引起显示质量的下降。
如图18所示,如果所述电源线104(X1)的最端部位置为D点,如图20所示,当D点的电压值为VD时,对于电压值VB,在离开B点只有距离L2的D点,就存在发生了电位差V2的电压下降的问题。
即所述电压下降成为垂直方向的亮度不均匀的原因,存在导致电光装置的显示质量下降的问题。另外,即使在使用电流程序电路,去掉了静态电压误差的影响时,因为电源线的公共阻抗大,所以由于动态电压变动的影响,成为动态电流供给不均匀、亮度不均匀的原因,引起显示质量的下降。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有把电源线104的两端连接在电源端子上的例子(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
特开2002-108252号公报
在图18所示的以往例子中,因为在第3区域101c内配置了导通部103a,所以框部101的第3区域101c加宽了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另外,电源线104通过电源总线103连接了电源端子,无法忽略该电源总线103的电压下降。另外,由于驱动电流对于电源总线具有的内部电阻(公共阻抗)流动,产生了电压下降,所以通过使电源总线的宽度充分宽,使公共阻抗下降,能抑制电压下降,但是伴随着电源总线的宽度变宽,框部101也变宽,存在引起装置的大型化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所述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不使框部变宽,抑制电流不均匀、亮度不均匀,改善电光装置、电子仪器的显示质量。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体的有效区域中,并且分别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为了向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供给驱动电压,而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电路连接的多条电源线;设置在构成所述基体外周的多条边中的至少一边和所述有效区域之间,并且与所述多条电源线连接的电源总线。
所述有效区域是指把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配置为矩阵状的区域,意味着矩阵显示部或图像显示部。
根据所述结构,对使框变窄有效。
在所述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线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
根据所述结构,能减少所述电源总线和有效区域内构成的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交叉部,所以能降低断线的风险。
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基板的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基体上,并且分别包含用于驱动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像素电路;为了向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供给驱动电压,而分别与所述所述多个像素电路连接的多条电源线;设置在构成所述基体外周的多条边中的至少一边和所述像素电路部之间,并且与所述多条电源线连接的电源总线。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能减少所述电源总线和有效区域内构成的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交叉部,所以能降低断线的风险,并且对使框变窄有效。
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基板的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线设置在所述像素电路部的外侧。
根据所述结构,能减少所述电源总线和有效区域内构成的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交叉部,所以能降低断线的风险。
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基板的特征在于:设置了把所述显示器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的外侧的布线基板连接,用于供给所述驱动电压的电源用安装端子部;所述电源总线在至少一个部位连接了所述电源用安装端子部。
所述布线基板是指例如安装了驱动所必要的电子元件的印刷电路板。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能减少所述电源总线和有效区域内构成的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交叉部,所以能降低断线的风险,并且对使框变窄有效。
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基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上设置了把所述显示器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的外侧的布线基板连接,用于供给所述驱动电压的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所述电源总线连接了所述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能减少所述电源总线和有效区域内构成的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交叉部,所以能降低断线的风险,并且对使框变窄有效。
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基板的特征在于: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上,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器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的外侧的布线基板的安装端子部设置在构成所述基体外周的多条边中的至少一边和所述像素电路部之间;所述电源总线设置在所述像素电路部和所述安装端子部之间。
所述安装端子部是指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器用基板和所述布线基板的端子部,电源用安装端子部是安装端子部的下位概念。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能减少所述电源总线和有效区域内构成的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交叉部,所以能降低断线的风险,并且对使框变窄有效。
所述本发明的显示器用基板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沿着所述至少一边设置;在所述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之间设置了用于从所述布线基板向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供给信号的沿着所述至少一边延伸配置的信号用安装端子部。
所述安装端子部是指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器用基板和所述布线基板的端子部,电源用安装端子部和信号用安装端子部是安装端子部的下位概念。
根据所述结构,因为能减少所述电源总线和有效区域内构成的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交叉部,所以能降低断线的风险,并且对使框变窄有效。
在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中,包括:具有多个电流驱动元件的矩阵显示部;设置在所述矩阵显示部的周边形成的框部的一边上的安装端子部;连接了所述安装端子部,并且与设置在所述框部上的向所述电流驱动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的连接设置的电源总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安装端子部上至少具有两处所述电源总线的连接部,将所述驱动电流从所述连接部向所述电源总线分割供给。
根据所述装置,提供给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从安装端子部上设置的至少两处的电源总线连接部分割供给,所以能抑制电压下降。即能抑制亮度不均匀,使该亮度不均匀左右对称,在视觉上很难变得明显,减少电光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在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线由连续的至少一条导线形成,该导线的两端分别连接了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不同的所述连接部,在所述导线上连接设置了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如果所述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高度尺寸为t,从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一处供给所述驱动电流时的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0,高度尺寸为t,则所述宽度尺寸W比所述宽度尺寸W0还小。
根据所述装置,与以往的连接了安装端子部的一处的电源总线相比,不扩大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即不扩大配置该电源总线的框部的区域,能抑制电压下降。
在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线由独立的至少两条导线形成,该导线的一端分别连接了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不同的所述连接部,在一方的所述导线上连接设置了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在另一方的所述导线上连接设置了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如果所述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高度尺寸为t,从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一处供给所述驱动电流时的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0,高度尺寸为t,则所述宽度尺寸W比所述宽度尺寸W0还小。
根据所述装置,与以往的连接了安装端子部的一处的电源总线相比,不扩大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即不扩大配置该电源总线的框部的区域,能抑制电压下降。
在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对应于RGB各色的所述电流驱动元件,至少设置了一条所述电源总线。
根据所述装置,分别从独立的电源总线向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电流,所以能分别适当调整向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的电流值,能取得效率高,抑制了显示不均匀的电光装置。
本发明的电子仪器的特征在于:包含根据所述的电光装置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方法,保持了良好的发光等级特性,所以抑制亮度不均匀,能实现具有优异的显示质量的显示部的电子仪器。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电光元件;向所述电光元件供给控制信号或驱动电源的一方的第1布线;向所述电光元件供给控制信号或驱动电源的另一方的第2布线;所述第1布线在与所述第2布线的交叉部具有缩窄部。这里,布线的缩窄部是指无论截面积如何,俯视图中的宽度在局部变窄的部分。
根据所述构造,通过在驱动用电源线等驱动电源线上设置缩窄部,减小了驱动电源线和显示数据信号线等信号线的交叉部的面积,所以能减小在交叉部产生的寄生电容。
所述控制信号是指提供给电光装置的显示数据信号、提供给驱动电路的时钟信号、有效信号、控制驱动的信号、以及控制像素电路的像素电路控制信号等。
这时,第2布线具有:设置在与第1布线同一布线层中的通常布线部;设置在与第1布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该缩窄部立体交叉的迂回布线部;连接通常布线部和迂回布线部的连接部。据此,能极力缩短迂回布线部的长度,即使该部分的薄膜电阻高时,也能抑制第2布线全体的电阻值的上升。因此,能减少第2布线的时间常数(电阻值和寄生电容的积),能提高装置的响应特性。
在这些时候,在与第1布线的缩窄部的交叉部也能设置缩窄部。这时也由于与所述同样的理由,通过2个布线的缩窄部的相乘效果,能进一步减小寄生电容。
在所述时候,该缩窄部能在该布线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端部。根据相关配置,该布线的形状变得单纯,所以制造变得容易,另外,能容易防止不需要的辐射等弊端。
另外,缩窄部在该布线的宽度方向形成了被切去两端部的形状。根据相关形状,布线内的电流的流动变得顺利,当布线宽度宽时,与在短布配置了缩窄部时相比,能减小有效电阻值。
另外,缩窄部为在该布线上形成了一个或多个开口的形状。据此,缩窄部被分割为多个部分,所以能形成抗外伤引起的断线的构造。
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具有彼此特性不同的多个电光元件的显示部;与所述电光元件对应设置,向所述显示部供给驱动电源的多条电源总线;向所述显示部供给控制信号的信号线;所述多条电源总线在与所述信号线的交叉部具有缩窄部。由此,不但维持了所述效果,而且对电特性不同的电光元件,能供给最佳的驱动电源。
这时,该信号线具有:与驱动电源线设置在同一布线层中的通常布线部;设置在与该驱动电源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该缩窄部立体交叉的迂回布线部;配置载该缩窄部的附近,连接通常布线部和迂回布线部的连接部。另外,这时,在信号线中,在与驱动电源线的缩窄部的交叉部也能具有缩窄部。
在这些时候,缩窄部的彼此相邻的驱动电源线间的间隙希望位置在与其他部分大致同等。由此,能进一步缩短缩窄部与驱动电源线的间隔合计距离(宽度),能进一步缩短迂回布线部的长度。
另外,这时,一个电源总线的缩窄部的一部分或全部配置为与没有其他电源总线的缩窄部时的该其他电源总线的布线区域重叠。由此,能彼此邻近配置这些驱动电源线的缩窄部,能进一步缩短统一迂回这些驱动电源线的缩窄部的迂回布线部的布线长度。
另外,此时,多条驱动电源线的缩窄部对于多条驱动电源线全体的宽度中心线配置为大致线对称。据此,能缩短各驱动电源线的缩窄部的合计长度,能减少在缩窄部的驱动电源线的电阻值的增加量。
此外,所述彼此特性不同的多个电光元件包含彼此发光颜色不同的电光元件。
本发明的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所述的电光装置;连接了所述电光装置,向供给所述驱动电源的布线或所述电源总线供给驱动电源的驱动电源电路;连接了所述电光装置,向供给所述控制信号的布线或所述信号线供给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由于设置了具有良好发光等级特性的所述电光装置,能提高显示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例1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2是表示实施例2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3是表示G-H点间的电压下降的迁移的关系图。
图4是表示实施例3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5是表示J-K点间的电压下降的迁移的关系图。
图6是表示实施例4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7是表示电源线和电源总线的连接部的立体图。
图8是表示实施例5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9是表示实施例6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10是表示供给部50b-51b间的电压下降的关系图。
图11是表示实施例7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12是表示供给部50b-60b间的电压下降的关系图。
图13是表示实施例8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14是表示实施例9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15表示具有本发明的电光装置的电子仪器的一例。
图16是表示把所述实施例变形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17是表示把所述实施例变形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18是表示以往的电光装置的概略图。
图19是表示B-C点间的电压下降的关系图。
图20是表示B-D点间的电压下降的关系图。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电光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电光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2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电光装置的交叉部的剖面立体图。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电光装置的概略俯视图。
图25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电光装置的变形例的概略俯视图。
图2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电光装置的交叉部的俯视图。
图27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电光装置的交叉部的剖面立体图。
图2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源总线的缩窄部的其他形状的俯视图。
图中:10-第3电源总线;20-第4电源总线;30-第5电源总线;31-第6电源总线;32-第7电源总线;40-第8电源总线;41-第9电源总线;42-第10电源总线;50-第11电源总线;51-第12电源总线;53-显示数据信号线;54-第2电源总线;56-层间绝缘层;57-迂回布线;60-第13电源总线;70-第14电源总线;71-第15电源总线;72-第16电源总线;73-第17电源总线;74-第18电源总线;75-第19电源总线;76-第20电源总线;77-第21电源总线;78-第22电源总线;100-矩阵显示部;101-框部;102-安装端子部;103-第1电源总线;104-电源线;W-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W0-第1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X(1~n)-电源线;YR、YG、YB-电源线;310-实施例10的电源总线;310a-实施例10的电源总线的缩窄部;320-实施例12的红色用电源总线;321-实施例12的蓝色用电源总线;322-实施例12的绿色用电源总线;330-实施例12的变形例的绿色用电源总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电光装置以及电子仪器。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1]
图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18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基本结构与图18所示的以往的电光装置基本同样,但是其特征在于:代替图18所示的第1电源总线103,具有与第1区域101a连接配置,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第2电源总线54。
如图1所示,第2电源总线54由连续的一条导线形成,作为材料,采用了Al、AlSiCu等金属材料。另外,第2电源总线54由以下部分构成:一端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连接部,配置在第1区域101a内的第1导通部54a;与第1导通部54a连接的供给部54b。n条电源线104都从供给部54b连接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这样,通过在被安装端子部102和矩阵显示部100夹在中间的区域(即第1区域101a)中配置第2电源总线54,在第3区域101c内和第4区域101d内不配置导通部,所以能使第3区域101c内和第4区域101d变窄。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2]
图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2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18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基本结构与图18所示的以往的电光装置基本同样,但是其特征在于:代替图18所示的第1电源总线103,具有与第2~第4的各区域101b、101c、101d连接配置,在两处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第3电源总线10。
如图2所示,第3电源总线10由连续的一条导线形成,作为材料,采用了Al、AlSiCu等金属材料。另外,第3电源总线10由以下部分构成:两端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连接部(未图示),配置在第3区域101c内的第1导通部10a;配置在第4区域101d内的第2导通部10b;连接第1导通部10a以及第2导通部10b,配置在第2导通部10b内的供给部10c。第1导通部10a以及第2导通部10b都具有宽度尺寸W3、高度尺寸t的截面。供给部10c具有宽度尺寸W4、高度尺寸t的截面,n条电源线104都从供给部10c连接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
另外,第1导通部10a和第2导通部10b的宽度尺寸W3形成以往技术中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的1/2的大小。供给部10c的宽度尺寸W4形成以往的供给部103b的宽度尺寸W2的1/2的大小。之所以这些宽度尺寸形成以往技术中的该尺寸的1/2,是因为从该布线的两端供给电流,所以,即使这样形成,电压下降也不会增大。
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以安装端子部102为电源,通过第3电源总线10的第1导通部10a以及第2导通部10b,流向供给部10c,向各电源线104通电,提供给各电流驱动元件。
如图2所示,当安装端子部102和第1导通部10a的连接位置为E点,安装端子部102和第2导通部10b的连接位置为F点,最靠近第1导通部10a的电源线104(X1)和供给部10c的连接位置为G点,最靠近第2导通部10b的电源线104(Xn)和供给部10c的连接位置为H点,位于电源线104(X1)和电源线104(Xn)中间的电源线104(Xn/2)和供给部10c的连接位置为I点时,所述E、F、G、H、I各点的电压值分别为VE、VF、VG、VH、VI。
第1导通部10a和第2导通部10b的宽度尺寸W3设置位图18所示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的1/2的大小,并且供给部10c的宽度尺寸W4图18所示的供给部104b的宽度尺寸W2的1/2的大小。这是因为从安装端子部102提供给第1导通部10a或第2导通部10b的驱动电流值分别为提供给导通部103a的驱动电流值的1/2,电压下降不增大。因此,电压值VG、VH变为与图18所示的电压值VB相同的值。
图3表示图2中的G点和只离开G点的距离L3的H点间电压下降的迁移。如果G-H点间的距离L3与图1 8所示的距离L1为同一距离,则图3的电压下降的斜率与图2的电压下降的斜率相同。这是因为与图18所示的以往时相比,电阻值变为2倍,电流值变为1/2。即图2的I点的电压值VI变为电压的最小值,最大值的VG和VH的电位差V3变为图19的电位差V1的1/2的值。
因此,当比较以往的第1电源总线103和本实施例的第3电源总线10的形状时,对于构成第1电源总线103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构成第3电源总线10的第1导通部10a和第2导通部10b相加的宽度尺寸(W3×2)是同一尺寸,并且对于构成第1电源总线103的供给部103b的宽度尺寸W2,构成第3电源总线10的供给部10c的宽度尺寸W4变为W2/2,所以根据本实施例,不扩大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即不扩大配置该电源总线的框部101的区域,就能把电压下降抑制在以往技术的1/2。即能抑制扫描线(未图示)方向的亮度不均匀,使该亮度不均匀左右对称,在视觉上很难变得明显,能减少电光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3]
图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3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2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基本结构与图2所示的实施例2的电光装置基本同样,但是其特征在于:代替图2所示的第3电源总线10,具有配置在第1区域101a中,在两处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第4电源总线20。
如图4所示,第4电源总线20由连续的一条导线形成,作为材料,采用了Al、AlSiCu等金属材料。另外,第4电源总线20由以下部分构成:两端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连接部(未图示),配置在第1区域101a内的第1导通部20a;第2导通部20b;连接第1导通部20a以及第2导通部20b的供给部20c。供给部20c具有宽度尺寸W4、高度尺寸t的截面,n条电源线104都从供给部20c连接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
另外,第1导通部20a和第2导通部20b的宽度尺寸W3与实施例2同样,形成如图1 8所示那样的以往技术中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的1/2的大小,供给部20c的宽度尺寸W4形成以往的供给部103b的宽度尺寸W2的1/2的大小。之所以这些宽度尺寸形成以往技术中的宽度尺寸的1/2,是因为从该布线的两端供给电流,所以,即使这样形成,电压下降也不会增大。
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以安装端子部102为电源,通过第4电源总线20的第1导通部20a以及第2导通部20b,流向供给部20c,向各电源线104通电,提供给各电流驱动元件。
如图4所示,当最靠近第1导通部20a的电源线104(X1)和供给部20c的连接位置为J点,最靠近第2导通部20b的电源线104(Xn)和供给部20c的连接位置为K点,位于电源线104(X1)和电源线104(Xn)中间的电源线104(Xn/2)和供给部20c的连接位置为M点时,所述J、K、M各点的电压值分别为VJ、VK、VM。
图5表示图4中的J点和只离开J点的距离L4的K点间电压下降的迁移。如果J-K点间的距离L4与图18所示的B-C间的距离L1为同一距离,则图5的电压下降的斜率与图3的电压下降的斜率相同。这是因为与图18所示的以往时相比,电阻值变为2倍,电流值变为1/2。即电压值VJ、VK、VM分别为与图3中的VG、VH、VI不同的值,但是图4的M点的电压值VM变为电压的最小值,最大值的VJ和VK的电位差V4变为图19的电位差V1的1/2的值。
因此,当比较以往的第1电源总线103和本实施例的第4电源总线20的形状时,对于构成第1电源总线103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构成第4电源总线20的第1导通部20a和第2导通部20b相加的宽度尺寸(W3×2)是同一尺寸,并且对于构成第1电源总线103的供给部103b的宽度尺寸W2,构成第4电源总线20的供给部20c的宽度尺寸W4变为W2/2,所以根据本实施例,不扩大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即不扩大配置该电源总线的框部101的区域,就能把电压下降抑制在以往技术的约1/2。即能抑制扫描线(未图示)方向的亮度不均匀,使该亮度不均匀左右对称,在视觉上很难变得明显,能减少电光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4]
图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4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2以及图4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实施例2和3中,在框部101中,与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未图示)的全部对应,只设置了一条电源总线,而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与Red、Green、Blue等三色的电流驱动元件分别对应的电源总线。
如图6所示,三条电源总线与第2~第4区域101b、101c、101d连接配置,并行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2个部位。即电光装置具有Red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5电源总线30、Green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6电源总线31、Blue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7电源总线32。
在第5~7电源总线30、31、32上分别连接了多条电源线YR、YG、YB。如图7所示,将电源线YR跨越第6和第7电源总线31、32进行布线,另外,将电源线YG跨越第7电源总线32进行布线,电源线YB与电源线YR和电源线YG一起,布线为同一层。
根据本实施例,产生了与实施例2同样的效果,从独立的电源分别向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电流,所以能分别适当调整向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的电流,另外,能取得效率好,抑制了显示偏移的电光装置。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5]
图8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5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2、图4、图6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与图6所示的实施例4同样,具有与Red、Green、Blue等三色的电流驱动元件分别对应的三条电源总线,但是所有的电源总线配置在第1区域101a中,三条电源总线并行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的两处。即具有Red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8电源总线40、Green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9电源总线41、Blue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10电源总线42。
在第8~十电源总线40、41、42上分别连接了多条电源线YR、YG、YB。各电源线对于各电源总线,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4同样布线,根据本实施例,取得了与实施例4同样的效果。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6]
图9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6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2、图4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基本结构与图18所示的以往的电光装置基本同样,但是其特征在于:代替图18所示的第1电源总线103,具有与第2以及第3区域101b、101c连接配置,一端连接在安装端子部102上的第11电源总线50;配置在第1区域101a中,一端连接在安装端子部102上的第12电源总线51。
作为第11以及第12电源总线50、51的材料,采用了Al、AlSiCu等金属材料。另外,如图9所示,第11电源总线50由以下部分构成:配置在第3区域101c内的导通部50a;与该导通部50a连接,配置在第2区域101b内的供给部50b。第12电源总线51由以下部分构成:配置在第1区域101a内的导通部51a;与该导通部51a连接,同样配置在第1区域101a内的供给部51b。导通部51a与第11电源总线50并列相邻,从第3区域101c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
各导通部50a、51a都具有宽度尺寸W5、高度尺寸t的截面。各供给部50b、51b都具有宽度尺寸W6、高度尺寸t的截面,并且n条电源线104中,一端连接了供给部50b,另一端连接了供给部51b,从电源线104连接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
另外,各导通部50a、51a的宽度尺寸W5形成图18所示以往技术中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的1/2的大小。各供给部50b、51b的宽度尺寸W6形成以往的供给部103b的宽度尺寸W2的1/2的大小。之所以这些宽度尺寸形成以往技术中的该尺寸的1/2,是因为从该布线的两端供给电流,所以,即使这样形成,电压下降也不会增大。
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以安装端子部102为电源,通过第11电源总线50的导通部50a,流向供给部50b,向各电源线104通电,并且,同样通过第12电源总线51的导通部51a,流向供给部51b,提供给各电流驱动元件。
如图9所示,当安装端子部102和导通部50a的连接位置为O点,安装端子部102和导通部51a的连接位置为P点,最靠近导通部50a的电源线104(X1)和供给部50b的连接位置为Q点,同样电源线104(X1)和供给部51b的连接位置为R点时,所述O、P、Q、R各点的电压值分别为VO、VP、VQ、VR。
各导通部50a、51a的宽度尺寸W5设定为图18所示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的1/2的大小,各供给部50b、51b的宽度尺寸W6设定为图18所示的供给部103b的宽度尺寸W2的1/2的大小。这是因为从安装端子部102提供给导通部50a或导通部51a的驱动电流值分别为提供给导通部103a的驱动电流值的1/2,电压下降不增大。因此,电压值VQ变为与图19所示的电压值VB相同的值。另外,R点与Q点相比,离安装端子部102的距离短,所以电压值VR比VQ高。
图10表示供给部50b和只离开供给部50b的距离L5的供给部51b间电压下降的迁移。如果各供给部50b、51b间的距离L5与图18所示的B-D间距离L2为同一距离,则图10的电压下降的斜率与图18的电压下降的斜率相同。即在离通电部50a最远的电源线104(Xn),用图10的两条斜线的交点表示的离供给部50b的距离L6的位置为S点,如果该S点的电压值为Vs,则电压值Vs变为最小值,与电压值VR的电位差V5变为图20的电位差V5的1/2左右的值。
因此,当比较以往的第1电源总线103和本实施例的第11以及第12电源总线51的形状时,对于构成第1电源总线103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构成第11电源总线50的导通部50a的宽度尺寸W5是宽度尺寸W1的1/2的大小,并且对于构成第1电源总线103的供给部103b的宽度尺寸W2,供给部50b和供给部51b相加的宽度尺寸(W6×2)与宽度尺寸W2变为同一尺寸,所以根据本实施例,不扩大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即不扩大配置该电源总线的框部101的区域,就能把电压下降抑制在以往技术的1/2。即能抑制扫描线(未图示)方向的亮度不均匀,使该亮度不均匀左右对称,在视觉上很难变得明显,能减少电光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7]
图1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7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9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基本结构与图9所示的实施例6的电光装置同样,但是其特征在于:代替图9所示的第12电源总线51,具有与第11电源总线50的导通部50a并列,并且具有从第4区域101d连接安装端子部102的导通部60a的第13电源总线60。
作为第13电源总线60的材料,采用了Al、AlSiCu等金属材料。另外,如图11所示,第13电源总线60由以下部分构成:配置在第1区域101a内的导通部60a;与该导通部60a连接,同样配置在第1区域101a内的供给部60b。
导通部60a与各导通部50a、51a同样具有宽度尺寸W5、高度尺寸t的截面。供给部60b与各供给部50b、51b同样都具有宽度尺寸W6、高度尺寸t的截面,并且n条电源线104中,都是一端连接了供给部50b,另一端连接了供给部60b,从电源线104连接了所述电流驱动元件。
电流驱动元件的驱动电流以安装端子部102为电源,通过第11电源总线50的导通部50a,流向供给部50b,向各电源线104通电,并且,同样通过第13电源总线60的导通部60a,流向供给部60b,向各电源线104通电,提供给各电流驱动元件。
如图11所示,当安装端子部102和导通部60a的连接位置为T点,电源线104(X1)和供给部60b的连接位置为U点时,所述T、U各点的电压值分别为VT、VU。
各导通部50a、60a的宽度尺寸W5设定为图18所示的导通部103a的宽度尺寸W1的1/2的大小,并且各供给部50b、60b的宽度尺寸W6设定为图18所示的供给部104b的宽度尺寸W2的1/2的大小。这是因为从安装端子部102提供给导通部50a或导通部60a的驱动电流值分别为提供给导通部103a的驱动电流值的1/2,电压下降不增大。因此,电压值VR变为与图19所示的电压值VB相同的值。另外,U点与R点相比,离安装端子部102的距离短,所以电压值VU比VR高。
图12表示供给部50b和只离开供给部50b的距离L5的供给部60b间电压下降的迁移。如果各供给部50b、60b间的距离L5与图18所示的B-D间距离L2为同一距离,则图12的电压下降的斜率与图18的电压下降的斜率相同。即在电源线104(X1),用图12的两条斜线的交点表示的离供给部50b的距离L7的位置为Z点,如果该Z点的电压值为V7,则电压值Vz变为最小值,与电压值VU的电位差V6变为图20的电位差V2的1/2左右的值。
因此,根据本实施例,与实施例6同样,不扩大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即不扩大配置该电源总线的框部101的区域,就能把电压下降抑制在以往技术的1/2。即能抑制扫描线(未图示)方向的亮度不均匀,使该亮度不均匀左右对称,在视觉上很难变得明显,能减少电光装置的显示质量的下降。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8]
图13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8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6、图7、图9以及图11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实施例6和7中,在框部101中,与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未图示)的全部对应,只设置了一条电源总线,而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与Red、Green、Blue等三色的电流驱动元件分别对应的电源总线。
如图13所示,电光装置具有Red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14电源总线70和第15电源总线71、Green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16电源总线72和第17电源总线73、Blue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第18电源总线74和第19电源总线75。
第14电源总线70和第15电源总线71、第16电源总线72和第17电源总线73、另外,第18电源总线74和第19电源总线75分别连接了多条电源线YR、YG、YB。各电源线对于各电源总线,与图7所示的实施例4同样布线。第15、第17、第19电源总线71、73、75与实施例6同样,从第3区域101c一侧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
根据本实施例,取得与实施例6同样的效果,从独立的电源总线分别向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电流,所以能分别适当调整向RGB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的电流值,另外,能取得效率好,抑制了显示偏移的电光装置。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9]
图1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9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9、图11、图13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与图13所示的实施例8同样,具有与Red、Green、Blue等三色的电流驱动元件分别对应的三组电源总线,但是,其特征在于:配置在第1区域101a中的第20、第21、第22电源总线76、77、78与实施例7同样,从第4区域101D一侧连接了安装端子部102。根据本实施例,取得与实施例7同样的作用、效果。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10]
图21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0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1所示实施例1的电光装置的结构对应的结构,采用了彼此相同的符号。
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代替图1所示实施例1的电光装置的电源总线54,具有在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交叉部附近,设置了线宽比其他部分实质上窄的缩窄部310a的电源总线310。
如图21所示,在电源总线310上具有与各显示数据信号线53分别对应的多个缩窄部310a。此外,显示数据信号线53分别连接着端子部102的各端子。另外,电源总线310为了确保电流容量,连接了多个端子部102的多个端子。此外,端子部的端子为了容易与外部装置等连接,希望以一定大小和间隔排列。
电源总线310是厚度均匀的金属薄膜,由Al或它的合金AlSiCu等材料构成。另外,彼此相邻的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间隔大致为70μm(微米),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宽度大致为6μm。与该显示数据信号线53对应设置了缩窄部310a,所以该间隔为70μm。另外,按照显示数据信号线的宽度设置了缩窄部310a的长度,以使电源总线310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在缩窄部310a中交叉。在本实施例时,缩窄部310a的长度设定为在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宽度6μm加上电源总线310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位置误差的值。
缩窄部310a的宽度W1比电源总线310的其他部分宽度W2小。这里,分别作为各线宽的积而求出了电源总线310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交叉部的面积,所以,如果象本实施例那样,采用在缩窄部310a,显示数据信号线53与电源总线310交叉的结构,就能把交叉部的面积缩小到W1/W2。据此,能减小在交叉部产生的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寄生电容。
另外,当要取得与图1所示的线宽到W0的实施例1的电源总线同样的电流供给特性是,通过把电源总线310的其他部分的线宽W2设定为比W0大,能补偿通过把缩窄部310a的线宽W1设定为比W0小而取得的电阻值的增加部分。能根据以下表达式取得考虑了该补偿部分是的线宽。
[表达式1]
W2=L2W0W1/((L1+L2)W1-L1W0)
其中,L1表示缩窄部310a的长度,L2表示缩窄部310a以外部分的长度。
如果使用[表达式1],考虑本实施例的缩窄部310a的长度和缩窄部310a以外部分的长度,求出线宽W2与W0的比,则当把缩窄部310a的线宽W1设定为W2的1/10时,可以把W2设定为W0的2倍左右。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11]
图22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1的电光装置的俯视图。另外,图23表示交叉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2中的A-A截面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数据信号线53和电源总线310形成在同一层中,在它的交叉部,显示数据信号线53迂回到由比金属材料的薄膜电阻值大的含杂质的Si等形成的导线,跨过电源总线310。
电源总线310在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交叉部具有缩窄部310a,据此,能缩短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迂回布线57的长度。如上所述,迂回布线57由含有杂质的Si构成,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材料Al或它的合金AlSiCu等材料相比,薄膜电阻值相当高,所以能缩小布线电阻的总和。当然,因为在电源总线的缩窄部,与显示数据信号线的迂回布线57交叉,所以减小了迂回布线57和电源总线的交叉部分的面积,由此,也具有减小在该部分产生的寄生电容的效果。
当然,当具有迂回布线57的布线层也能由Al或它的合金AlSiCu等薄膜电阻值小的材料形成时,不采用在所述交叉部迂回的构造,在通过使电源总线310和显示数据信号线53配置在不同的布线层中,使其交叉的方法中,构造变得简单。
这时,因为在电源总线310的缩窄部310a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交叉,所以使交叉部分的面积减小,据此,也具有减小在该部分产生的寄生电容的效果。
在图23中,在同一层中形成显示数据信号线53和电源总线310,在它的交叉部,显示数据信号线53是迂回到由比金属材料的薄膜电阻值大的含杂质的Si等形成的导线,跨过电源总线310的构造,但是电源总线310也可以采用迂回到由比金属材料的薄膜电阻值大的含杂质的Si等形成的导线,跨过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构造。
这时,因为在电源总线的缩窄部310a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交叉,所以使显示数据信号线53和电源总线310的交叉部分的面积减小,据此,也具有减小在该部分产生的寄生电容的效果。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12]
图24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2的电光装置的图,在本图中,对于与图21相同结构的部分,采用了相同的符号。
在实施例10和11中,在框部101的设置了安装端子部102的一边,与红、绿、蓝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未图示)的全部对应,只设置了一条电源总线,而在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中,其特征在于:具有与电流驱动元件的红、绿、蓝各色对应的电源总线。通过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在各色的电光元件的最佳驱动电压不同时,也能向各电光元件供给最佳驱动电压。
如图24所示,在安装端子部102上,从图23中的左侧上方并行连接了3条电源总线。即本实施例的电光装置具有红色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电源总线320、绿色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电源总线321、蓝色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电源总线322。
分别设置在各电源总线320、321、322上的各缩窄部320a、321a、322a的尺寸等条件与实施例10的电光装置同样。根据本实施例,取得与实施例10同样的效果,从独立的电源总线分别向红、绿、蓝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电流,所以能分别适当调整向红、绿、蓝各色的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的驱动电压,另外,能取得效率好,抑制了显示偏移的电光装置。
此外,象图25所示的本发明实施例12的变形例那样,能变更电源总线用安装端子的配置。在本变形例中,把红色用电源总线330的安装端子配置在离开其他颜色用电源总线320、321的安装端子的位置。即红色用电源总线的安装端子配置在安装端子部102的一方的端部,其他颜色用电源总线的安装端子配置在安装端子部102的其他端部。电源总线有必要确保电流容量,所以希望配置在安装端子部102的端部,为各自分配多个端子。象本变形例那样,通过把电源总线320、321、322的安装端子分配配置在安装端子部102的两端,能平衡良好地设定左右框部的宽度,据此,能使电光装置全体为平衡良好的结构。
[电光装置的实施例13]
图26是表示本发明实施例13的电光装置的交叉部的俯视图。另外,图27表示该交叉部构造的立体图(图26中的B-B截面的立体图)。在本实施例中,显示数据信号线53和电源总线340、341、342形成在同一层中,在它的交叉部,显示数据信号线53迂回到由比金属材料的薄膜电阻值大的含杂质的Si等形成的迂回布线57,跨过电源总线340、341、342。在该交叉部,隔着厚度数百nm的层间绝缘膜56,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迂回布线57和电源总线340、341、342相对。
电源总线340、341、342在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交叉部具有缩窄部340a、341a、342a,据此,能缩短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迂回布线57的长度。在本实施例中,在缩窄部340a、341a、342a,电源总线彼此的间隔也设定为与其他部分同等,所以能进一步缩短把缩窄部和电源总线的间隔合计的距离,能进一步缩短迂回布线57。
当然,当具有迂回布线57的布线层也能由Al或它的合金AlSiCu等薄膜电阻值小的材料形成时,不采用在所述交叉部迂回的构造,通过使电源总线340、341、342和显示数据信号线53配置在不同的布线层中而使其交叉时,构造变得简单。
这时,因为在电源总线340、341、342的缩窄部340a、341a、342a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交叉,所以使交叉部分的面积减小,据此,也具有减小在该部分产生的寄生电容的效果。
在图27中,在同一层中形成显示数据信号线53和电源总线340、341、342,在它的交叉部,显示数据信号线53是迂回到由比金属材料的薄膜电阻值大的含杂质的Si等形成的导线,跨过电源总线340、341、342的构造,但是电源总线340、341、342也可以采用迂回到由比金属材料的薄膜电阻值大的含杂质的Si等形成的导线,跨过显示数据信号线53的构造。
这时,因为在电源总线340、341、342的缩窄部340a、341a、342a与显示数据信号线53交叉,所以使交叉部分的面积减小,据此,也具有减小在该部分产生的寄生电容的效果。
从别的观点出发,电源总线340的缩窄部340a的一部分(图26中,缩窄部340a的斜线部)重叠配置在其他电源总线341的通常部(缩窄部以外的部分)的延长上(图26中,电源总线341上带的双点划线)。据此,能彼此邻近配置多条电源总线的缩窄部,能进一步缩短统一绕过这些电源总线的缩窄部的迂回布线57的布线长度。此外,在本例子中,缩窄部340a的一部分与通常部的延长部重叠,但是缩窄部340a的全部可以与该部分重叠,这样也取得了同样的效果。
另外,从别的观点出发,对于多条电源总线全体的中心线P(图26),多个缩窄部配置为大致线对称。据此,能缩短各电源总线的缩窄部的长度合计,能减少缩窄部中的电源总线的电阻值增加量。
[电子仪器]
下面,说明具有所述电光装置的电子仪器的实施例。
图15(a)是表示移动电话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5(a)中,在移动电话主体210上设置有使用了所述电光装置的显示部221。
图15(b)是表示手表型电子仪器的一例的立体图。在图15(b)中,在手表主体220内具有使用了上述电光装置的显示部221。
图15(c)是表示字处理器、个人电脑等便携式信息处理装置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在图15(c)中,在信息处理装置230中设置了键盘等输入部231、信息处理装置主体232、使用了所述电光装置的显示部233。
图15(a)~(c)所示的电子仪器把显示部作为极重要的构成要素,是根据其显示质量的如何,大大左右了实用性能的电子仪器。因此,通过设置具有良好的发光等级特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所述电光装置,能使本实施例的电子仪器成为具有优异显示质量的显示部的高性能电子仪器。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实施例的电光装置、电子仪器,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实施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能自由变更。
例如,在图11所示的实施例7中,采用了设置具有与第11电源总线50的导通部50a并行,并且从第4区域101d一侧连接安装端子部102的导通部60a的第13电源总线60的结构,但是在本发明中,能进一步扩张该结构。即如图16所示,使图11的第11电源总线50和第13电源总线60彼此连接,形成包围矩阵显示部100的电源总线80。据此,与实施例7同样,不扩大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即不扩大配置该电源总线的框部101的区域,就能抑制电压下降。
在图14所示的实施例9中,具有与Red、Green、Blue等三色电流驱动元件分别对应的三组电源总线,配置在第1区域101a中的第20、第21、第22电源总线76、77、78与实施例7同样,是从第4区域101d连接安装端子部102的结构,但是这时能进一步扩张电源总线的结构。即如图17所示,按对应的各颜色,把图14中的各电源总线彼此连接,能形成包围矩阵显示部100的电源总线80、81、82。据此,能取得与实施例7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另外,在实施例4、5、8、9中,使电源总线的条数为分别向RGB各色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电流的3条,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即作为Red的电流驱动元件用电源总线、Green和Blue的2个电流驱动元件用电源总线,能使电源总线为2条。根据本结构,能适当调整象Red、Green+Blue等各色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的电流值,能取得效率高、抑制了显示偏移的电光装置。与电源总线为3条时相比,能使电光装置全体为平衡良好的结构。
另外,在所述实施例中,在电源总线和显示数据信号线的交叉部中,在电源总线形成了缩窄部,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可以使电源总线的宽度一定,在显示数据信号线的交叉部附近设置缩窄部,另外,也可以在该交叉部,在电源总线和显示数据信号线的双方上设置缩窄部。根据本结构,与所述实施例同样,取得了减小显示数据信号线的寄生静电电容的效果,能实现向电光元件的正确的电流供给。
在所述实施例中,如图21~图25所示,使缩窄部310a的形状为凹型。在设置缩窄部的布线的宽度方向,在端部配置缩窄部,形状变得单纯,所以制造容易,也比较容易解决不需要的辐射。
另外,如图28(a)所示,在宽度W2的电源总线350的交叉部,从电源总线的左右设置凹型,形成尺寸W1的缩窄部350a。根据相关形状,布线内的电流流动变得顺利,当布线宽度宽时,与在端部配置缩窄部时相比,能减小有效电阻值。
如图28(b)所示,在宽度W2的电源总线60的交叉部,在该电源总线上形成宽度(W2-W1)的开口,作为缩窄部60a。另外,这时开口数可以是多个。此外,宽度W1和宽度W2的关系条件与所述实施例10相同。根据本结构,取得与所述实施例同样的效果。另外,缩窄部的布线被分割为多个,所以即使由于外伤切断了一个布线,也能通过剩下的布线补偿。
在实施例12和13中,使电源总线的条数为分别向红、绿、蓝各色电流驱动元件供给电流的3条,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例如,能为红色电流驱动元件用电源总线和对于绿色以及蓝色等2个电流驱动元件的公共电源总线等2个系统。根据本结构,能适当设定分别向红色电流驱动元件、绿色以及蓝色电流驱动元件等各系统供给的电压,能取得效率高、抑制了显示偏移的电光装置。如果使用偶数条电源总线,与使用奇数条电源总线时相比,能更好地设定电光装置全体的布线平衡。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能实现窄框化。另外,不扩大框部,抑制电流不均匀、亮度不均匀,改善电光装置、电子仪器的显示质量。
根据本发明,在电源总线或显示数据信号线的任意一方,在电源总线和显示数据信号线的交叉部设置有缩窄部,所以能减小显示数据信号线的寄生静电电容。另外,当使设置了缩窄部一侧另一方布线向电阻率大的布线层迂回时,能缩短该迂回布线长度,能抑制该布线的电阻值的增大。因此,能向电光元件正确提供电流,能取得良好的发光等级特性。
Claims (31)
1.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设置在基体的有效区域中,并且分别包含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
为了向所述多个像素电路供给驱动电压而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电路的各个连接的多条电源线;
被设置在构成所述基体外周的多条边中的至少一边和所述有效区域之间,并且与所述多条电源线连接的电源总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线被设置在所述有效区域的外侧。
3.一种显示器用基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被设置在基体上,并且分别包含用于驱动电光元件的多个像素电路的像素电路;
为了向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供给驱动电压而分别与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各个连接的多条电源线;
被设置在构成所述基体外周的多条边中的至少一边和所述像素电路部之间,并且与所述多条电源线连接的电源总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器用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总线被设置在所述像素电路部的外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器用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上设置有把所述显示器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的外侧的布线基板连接的,用于供给所述驱动电压的电源用安装端子部;
所述电源总线至少在其中一个部位与所述电源用安装端子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器用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上设置有把所述显示器用基板和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的外侧的布线基板连接的,用于供给所述驱动电压的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
所述电源总线与所述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显示器用基板,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上,进一步将用于连接所述显示器用基板与被设置在所述显示器用基板的外侧上的布线基板的安装端子部设置在构成所述基体外周的多条边中的至少一边与所述像素电路部之间;
将所述电源总线设置在被夹在所述像素电路部与所述安装端子部之间的区域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器用基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沿着所述至少一边设置;
在所述至少2个电源用安装端子部之间设置有用于从所述布线基板向所述多个像素电路分别供给信号的沿着所述至少一边延伸配置的信号用安装端子部。
9.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多个电流驱动元件的矩阵显示部;
设置在在所述矩阵显示部的周边所形成的框部的一边上的安装端子部;
连接了所述安装端子部,并且与设置在所述框部上的向所述电流驱动元件供给驱动电流的电源线连接设置的电源总线;
在所述安装端子部上至少具有两处所述电源总线的连接部,将所述驱动电流从所述连接部向所述电源总线分割供给。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总线由连续的至少一条导线形成,该导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不同的所述连接部连接,在所述导线上连接设置所述电源线的一端;
当设所述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高度尺寸为t,从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一处供给所述驱动电流时的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0,高度尺寸为t时,所述宽度尺寸W比所述宽度尺寸W0小。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总线由独立的至少2条导线形成,该导线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不同的所述连接部连接,在一方的所述导线上连接设置所述电源线的一端,在另一方的所述导线上连接设置所述电源线的另一端;
当设所述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高度尺寸为t,从所述安装端子部的一处供给所述驱动电流时的电源总线的宽度尺寸为W0,高度尺寸为t时,所述宽度尺寸W比所述宽度尺寸W0小。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对应于RGB各色的所述电流驱动元件,至少设置一条所述电源总线。
13.一种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9~12所述的电光装置的至少一种。
14.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电光元件;
向所述电光元件供给控制信号或驱动电源的一方的第1布线;
向所述电光元件供给控制信号或驱动电源的另一方的第2布线;
所述第1布线在与所述第2布线的交叉部上具有缩窄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布线具有:设置在与所述第1布线同一布线层中的通常布线部;
设置在与所述第1布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所述缩窄部立体交叉的迂回布线部;
连接所述通常布线部和迂回布线部的连接部。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1布线具有:设置在与所述第2布线同一布线层中的通常布线部;
设置在与所述第2布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所述第2布线立体交叉的迂回布线部;
连接所述通常布线部和迂回布线部的连接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布线设置在与所述第1布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所述第1布线立体交叉。
18.根据权利要求14~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2布线在与所述第1布线的所述缩窄部的交叉部上具有缩窄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窄部在该布线的宽度方向设置在端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窄部在该布线的宽度方向形成被切去两端部的形状。
21.根据权利要求14~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缩窄部为在该布线上形成有一个或多个开口的形状。
22.一种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具有彼此特性不同的多个电光元件的显示部;与所述电光元件对应设置,向所述显示部供给驱动电源的多条电源总线;
向所述显示部供给控制信号的信号线;
所述多条电源总线在与所述信号线的交叉部上具有缩窄部。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具有:与所述多条电源总线设置在同一布线层中的通常布线部;
设置在与所述多条电源总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所述缩窄部立体交叉的迂回布线部;
连接所述通常布线部和所述迂回布线部的连接部。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条电源总线具有:与所述信号线设置在同一布线层中的通常布线部;
设置在与所述信号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所述信号线立体交叉的迂回布线部;
连接所述通常布线部和所述迂回布线部的连接部。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信号线设置在与所述多条电源总线不同的布线层中,与所述多条电源总线立体交叉。
26.根据权利要求22~2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信号线在与所述多条电源总线的所述缩窄部的交叉部上具有缩窄部。
27.根据权利要求22~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电源总线与彼此相邻的电源总线间的间隙在缩窄部维持在大致相等。
28.根据权利要求22~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一个所述多条电源总线的缩窄部的一部分或全部配置成与没有其他电源总线的缩窄部时的该其他电源总线的布线区域重叠。
29.根据权利要求22~2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多条电源总线的所述缩窄部对于所述多条电源总线全体的宽度中心线配置为大致线对称。
30.根据权利要求22~2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彼此特性不同的多个电光元件包含彼此发光颜色不同的电光元件。
31.一种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权利要求14~3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光装置;
连接所述电光装置,向供给所述驱动电源的布线或所述电源总线供给驱动电源的驱动电源电路;
连接所述电光装置,向供给所述控制信号的布线或所述信号线供给控制信号的控制信号生成电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6)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2182149 | 2002-06-21 | ||
JP2002182149 | 2002-06-21 | ||
JP2002316079 | 2002-10-30 | ||
JP2002316079 | 2002-10-30 | ||
JP2003168065A JP3700714B2 (ja) | 2002-06-21 | 2003-06-12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3168065 | 2003-06-12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187798A Division CN1779753A (zh) | 2002-06-21 | 2003-06-17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469333A true CN1469333A (zh) | 2004-01-21 |
Family
ID=30003580
Famil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187798A Pending CN1779753A (zh) | 2002-06-21 | 2003-06-17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CNA03149112XA Pending CN1469333A (zh) | 2002-06-21 | 2003-06-17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CNU0326237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671058Y (zh) | 2002-06-21 | 2003-06-18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A2005101187798A Pending CN1779753A (zh) | 2002-06-21 | 2003-06-17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0326237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671058Y (zh) | 2002-06-21 | 2003-06-18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7106279B2 (zh) |
JP (1) | JP3700714B2 (zh) |
KR (1) | KR100550025B1 (zh) |
CN (3) | CN1779753A (zh) |
TW (1) | TWI253609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7275C (zh) * | 2004-10-08 | 2008-07-30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发光显示器 |
CN1979617B (zh) * | 2005-12-05 | 2010-10-06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与电力传送方法 |
CN103268746A (zh) * | 2012-12-07 | 2013-08-2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及显示设备 |
CN109407426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6013196A (zh) * | 2022-12-27 | 2023-04-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700714B2 (ja) * | 2002-06-21 | 2005-09-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3791618B2 (ja) * | 2003-02-20 | 2006-06-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
KR100589376B1 (ko) | 2003-11-27 | 2006-06-14 |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 역다중화기를 이용한 발광 표시 장치 |
US7791270B2 (en) | 2004-09-17 | 2010-09-07 |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 Light-emitting device with reduced deterioration of periphery |
US7652291B2 (en) * | 2005-05-28 | 2010-01-26 |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 Flat panel display |
JP2007121629A (ja) * | 2005-10-27 | 2007-05-17 | Canon Inc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およびカメラ |
JP5023271B2 (ja) * | 2006-02-27 | 2012-09-1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イースト | 有機el表示装置 |
JP4692828B2 (ja) * | 2006-03-14 | 2011-06-01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制御方法 |
US20070242017A1 (en) * | 2006-04-14 | 2007-10-18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 Light-emitting element driv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JP4449953B2 (ja) | 2006-07-27 | 2010-04-14 | エプソンイメージングデバイス株式会社 | 液晶表示装置 |
JP5256710B2 (ja) * | 2007-11-28 | 2013-08-07 | ソニー株式会社 | El表示パネル |
CN101983397B (zh) * | 2008-03-31 | 2013-07-24 | 夏普株式会社 | 面发光显示装置 |
KR101992897B1 (ko) * | 2012-12-14 | 2019-06-25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전계발광 표시소자 및 그 제조방법 |
KR102192475B1 (ko) * | 2013-12-24 | 2020-12-1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디스플레이 장치 |
JP6518117B2 (ja) * | 2015-04-20 | 2019-05-22 | 株式会社ジャパンディスプレイ | 表示装置 |
KR102688970B1 (ko) * | 2016-09-19 | 2024-07-25 |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표시 장치 |
KR102594393B1 (ko) | 2016-12-21 | 2023-10-27 |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 유기발광표시패널, 유기발광표시장치 |
CN107390941B (zh) * | 2017-08-17 | 2021-01-29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触控基板、触控面板、显示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
US12048209B2 (en) | 2018-09-26 | 2024-07-23 | Sharp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device |
TWI701451B (zh) * | 2019-08-21 | 2020-08-11 | 頎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軟性電路板之輔助量測線路 |
CN117037620A (zh) | 2020-05-22 | 2023-11-10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装置 |
CN113707008B (zh) * | 2020-05-22 | 2023-09-19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拼接显示装置 |
CN113973506B (zh) * | 2020-05-22 | 2024-09-24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基板、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
US20230034742A1 (en) * | 2021-07-30 | 2023-02-02 |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 Light-emitting substrate, backlight, display device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831387A (en) * | 1994-05-20 | 1998-11-03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a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
TW354380B (en) * | 1995-03-17 | 1999-03-11 | Hitachi Ltd | A liquid crystal device with a wide visual angle |
JPH10171369A (ja) | 1996-12-16 | 1998-06-26 | Sharp Corp | 映像用伝送路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KR100586715B1 (ko) | 1997-02-17 | 2006-06-08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유기 el 장치 |
WO1998043130A1 (fr) * | 1997-03-26 | 1998-10-01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Dispositif a cristaux liquides, dispositif electro-optique et dispositif de projection utilisant ces derniers |
TW451099B (en) * | 1998-01-23 | 2001-08-21 | Hitachi Ltd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JP2000098974A (ja) * | 1998-09-24 | 2000-04-07 | Pioneer Electronic Corp | 容量性発光素子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
JP4906022B2 (ja) | 2000-08-10 | 2012-03-28 |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el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2002108252A (ja) | 2000-09-29 | 2002-04-10 | Sanyo Electric Co Ltd | エレクトロルミネセンス表示パネル |
JP3520417B2 (ja) * | 2000-12-14 | 2004-04-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パネルおよび電子機器 |
JP3608614B2 (ja) | 2001-03-28 | 2005-01-12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表示装置 |
JP3700714B2 (ja) * | 2002-06-21 | 2005-09-2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
JP3979249B2 (ja) * | 2002-09-30 | 2007-09-19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電気光学装置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電子機器 |
-
2003
- 2003-06-12 JP JP2003168065A patent/JP3700714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6-13 US US10/460,388 patent/US7106279B2/en not_active Ceased
- 2003-06-17 CN CNA2005101187798A patent/CN1779753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6-17 TW TW092116448A patent/TWI253609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2003-06-17 CN CNA03149112XA patent/CN1469333A/zh active Pending
- 2003-06-18 CN CNU032623755U patent/CN267105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03-06-20 KR KR1020030040093A patent/KR100550025B1/ko active IP Right Grant
-
2008
- 2008-08-26 US US12/230,256 patent/USRE42308E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0
- 2010-04-08 US US12/756,405 patent/USRE44086E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407275C (zh) * | 2004-10-08 | 2008-07-30 | 三星Sdi株式会社 | 发光显示器 |
CN1979617B (zh) * | 2005-12-05 | 2010-10-06 | 统宝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电源电路,显示装置,电子装置与电力传送方法 |
CN103268746A (zh) * | 2012-12-07 | 2013-08-28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发光二极管显示屏及显示设备 |
CN109407426A (zh) * | 2017-08-16 | 2019-03-01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09407426B (zh) * | 2017-08-16 | 2021-09-14 |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6013196A (zh) * | 2022-12-27 | 2023-04-25 |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0403614A (en) | 2004-03-01 |
KR20030097717A (ko) | 2003-12-31 |
KR100550025B1 (ko) | 2006-02-09 |
US7106279B2 (en) | 2006-09-12 |
TWI253609B (en) | 2006-04-21 |
CN2671058Y (zh) | 2005-01-12 |
JP2004206055A (ja) | 2004-07-22 |
USRE42308E1 (en) | 2011-04-26 |
USRE44086E1 (en) | 2013-03-19 |
JP3700714B2 (ja) | 2005-09-28 |
CN1779753A (zh) | 2006-05-31 |
US20040108977A1 (en) | 2004-06-1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671058Y (zh) | 显示器用基板、电光装置、电子仪器 | |
CN1199080C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488083A (zh) | 液晶显示器的薄膜晶体管阵列板及其制造方法 | |
CN1186683C (zh) |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 |
CN1276468C (zh) | 半导体器件及其制造方法 | |
JP5952920B2 (ja) |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基板、及び表示装置 | |
CN1273859C (zh) | 有源矩阵基板和显示装置 | |
CN1389848A (zh) | 具有安装到与液晶显示面板直接连接的柔性板上的驱动ic的液晶显示设备 | |
CN1495493A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00343744C (zh) | 电光装置用基板、电光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736133A (zh) | 无源驱动矩阵显示器 | |
CN1410957A (zh) | 显示装置 | |
CN1353411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822738A (zh) | 电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电子仪器 | |
CN1624551A (zh) | 有源矩阵基板的制造方法和薄膜元件的制造方法 | |
CN1601361A (zh) | 液晶显示器 | |
CN1523413A (zh) | 显示装置 | |
CN1831925A (zh) | 半导体电路、电光装置的驱动电路及电子设备 | |
CN1381749A (zh) | 电光装置、其制造方法和电子装置 | |
CN1249660C (zh) | 用于显示装置的驱动器件 | |
CN1242297C (zh) | 图像显示装置 | |
CN1403860A (zh) | 液晶显示装置 | |
CN1310203C (zh) | 电子电路、电子装置和电子仪器 | |
CN1165567A (zh) | 显示装置、电子设备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CN1490651A (zh) | 显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2 |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