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64256A - 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64256A CN1364256A CN01800467.9A CN01800467A CN1364256A CN 1364256 A CN1364256 A CN 1364256A CN 01800467 A CN01800467 A CN 01800467A CN 1364256 A CN1364256 A CN 136425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portable terminal
- terminal
- printing equipment
- outpu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3
- 239000008186 active pharmaceutical agent Substance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7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5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5055 memory stora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676 impor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295 complem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41001269238 Data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654 memor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4759 maintenance of lo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77 rend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00 validation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4—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s or networks with limited capabilit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erminal portabilit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4—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reduced user or operator actions, e.g. presetting, automatic actions, using hardware token storing data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02—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1203—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 G06F3/1208—Improving or facilitating administration, e.g. print management resulting in improved quality of the output result, e.g. print layout, colours, workflows, print preview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4—Client or serv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G06F3/1226—Discovery of devices having required properti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6—Job scheduling, e.g. queuing, determine appropriate devi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85—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 G06F3/1287—Remote printer device, e.g. being remote from client or server via interne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78—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dopt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1292—Mobile client, e.g. wireless print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9—Providing operational support to end devices by off-loading in the network or by emulation, e.g. when they are unavailabl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4—Guidance ser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29—Prin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or printer maintenance, e.g. device status, power levels
- G06F3/1232—Transmitting printer device capabilities, e.g. upon request or periodically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12—Digital output to print unit, e.g. line printer, chain printer
- G06F3/1201—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 G06F3/1223—Dedicated interfaces to print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use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1237—Print job management
- G06F3/1239—Restricting the usage of resources, e.g. usage or user levels, credit limit, consumables, special fo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9—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application layer [OSI layer 7]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4/00—Locating users or terminals or network equipment for network management purposes, e.g. mobility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Accessory Devices And Overall Control Thereof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适于轻松、便捷获得网络上详细信息的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便携式终端。数据输出控制装置300通过因特网400与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终端100、分散设置在各地的打印装置PR1~PRn以及WWW服务器DS1~CSm进行可通信连接,从WWW服务器DS获得来自便携式终端100的有关数据打印请求的数据,从多台打印装置PR中选择对于便携式终端100的用户得到提供的输出数据来说认为是最佳的打印装置PR,并将获得的数据输出到其所选择的打印装置PR。进而,根据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将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该导向信息是用来将用户引导到已确定的打印装置PR所设置的设置场所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这样一种装置和终端:通过网络与用户随身携带的便携式终端和分散设置在各地的多台打印装置进行可通信连接,接受来自便携式终端的数据打印请求,将有关该数据打印请求的数据输出到某台打印装置的装置和终端,特别是关于适于轻松、便捷地获得网络上详细信息的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现有技术
近年来,利用由NTT移动通信网络公司(NTTDoCoMo)等公司提供的i-方式(注册商标)产品可以在任何地方很方便地在因特网上获取信息。
然而虽然通过这种便携式终端可以较方便地在任何地方获取因特网信息,但是由于出于便携式终端小型化和节能化的考虑而使显示装置的结构比较简单,所以所显示出来的信息与在普通个人计算机上显示的信息相比难免过于简缩,因而难以提供能令用户十分满意的信息。
由此可以在保持便携式终端小型化与节能化的同时,提出一种为获得详细信息,将便携式终端与打印装置组合起来,使信息的大概在便携式终端上显示,而详细信息则通过打印装置打印出来的设想。但是这种将便携式终端与打印装置组合起来的构想还有许多必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比如,由于打印装置较大,不便随便携式终端一同移动,所以在打印详细信息时,通常考虑利用设置在家庭及办公室内的打印装置。但是利用这种固定的专用打印装置,难以在任何地方都能方便地获取信息,所以为了能达到这一目的,需要把打印装置的尺寸缩小到能便于携带的程度,或者设法能利用任意的打印装置。对于前者,在现阶段还有很大的技术困难,因而是不现实的。对于后者,由于所有的打印装置都需要配备专用驱动器,因而便携式终端内必须设置所有的想利用的打印装置的驱动器,这也不具备现实性。
另外,譬如说,假定即使可以利用任意的打印装置,由于便携式终端和打印装置不是一体化的而是各自分离的,所以,用户在用打印装置打印详细信息时,要到该打印装置去取打印物,但如果打印装置的设置地点不明确,为了得到打印物必须要寻找其设置地点,可以想见,寻找工作是既费力又费时的,这是个问题。用这个办法,也谈不上可以轻松、便捷地得到信息。
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着眼于这种现有技术未解决的课题,提供适于轻松、便捷获得网络上详细信息的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发明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可以提出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至3记载的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权利要求4记载的便携式终端。下面,参照图1,对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至3记载的数字输出控制装置以及权利要求4记载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至3记载的数字输出控制装置以及权利要求4记载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的概念图。
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字输出控制装置10,如图1所示,是这样一种装置:通过网络,与用户随身携带的、发出数据的输出请求的可携带便携式终端20和分散设置在各处的输出数据的多台输出终端21进行可通信连接,接受来自上述便携式终端20的数据输出请求,将有关该数据输出请求的数据输出到上述输出终端21,它备有:存储装置11,其在每个上述输出终端21中存储有用于特定该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场所的输出终端位置数据;选择装置12,其从上述多个输出终端21中选择某个输出终端;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其生成表示用于引导上述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的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输出装置13,其在将有关上述数据输出请求的数据输出到由上述选择装置12选择的输出终端21,同时将上述由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生成的导向数据输出到上述便携式终端20,上述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根据上述存储装置11的输出终端位置数据,生成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导向信息用于将上述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引导到用上述选择装置12选择的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
用这样的结构,一接受到来自上述便携式终端20的数据输出请求,就由选择装置12从多个输出终端21中选择某个输出终端;由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根据存储装置11的输出终端位置数据生成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导向信息将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引导到被选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由输出装置13将有关该数据输出请求的数据,输出到被选输出终端21,同时,将所生成的导向数据输出到便携式终端20。而后,由输出终端21将其数据输出。
因而,在便携式终端20中,根据导向数据显示导向信息,所以,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根据这个导向信息就能走到设置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
这里,导向信息只要是能将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引导到由选择装置12所选的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什么样的导向信息都行,譬如,指示到输出终端21所设置的地点的路标信息也行,指示到输出终端21所设置的地点的地图信息也行。表示这些的导向数据只要是在便携式终端20上可以输出的数据格式就行,具体地说,就是在便携式终端20上只要作为可显示、可打印或作为语音等可输出的数据格式即可。
而且,选择装置12虽然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构,只要是能从多个输出终端21中选出某一个就行,但具体地说,要能选择出对于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接受提供的输出数据来说,认为是最佳的输出终端21。这种情况下,作为对于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接受提供输出数据来说、认为是最佳的输出终端21,可以列举以下几种情况:譬如说,以便携式终端20的位置为基准,在距离上或时间上认为是最近的输出终端21;以便携式终端20用户的目的地为基准,在距离上或时间上认为是最近的输出终端21;考虑输出终端21的数据输出速度,认为用户可以最快地接受提供的输出数据的输出终端21;或者是对于提供输出数据的价格是最便宜的输出终端21。
另外,输出终端21只要能输出数据,不论什么样的结构都行,其中,譬如包括备有显示数据的显示装置、将数据作为语音等输出的语音输出装置、或是打印数据的打印装置。
另外,有关数据输出请求的数据,譬如既可以通过接受便携式终端20发来的数据,也可以通过从该装置10和便携式终端20以外的地方取得而获得。后者的情况下,具体地说,可以举出下面这种结构。即通过网络与存储数据的数据存储终端进行可通信连接,具备从上述数据存储终端取得有关上述数据输出请求的数据的获取装置,上述输出装置13,把用上述获取装置取得的数据,输出到由上述选择装置12选择的输出终端21,同时,将由上述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生成的导向数据输出到上述便携式终端20。
用这样的结构,一接接收到来自便携式终端20的数据输出请求,就由获取装置从数据存储终端取得有关数据输出请求的数据,由输出装置13,将取得的数据输出到所选择的输出终端21,同时,将生成的导向数据输出到便携式终端20。
再者,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2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10,如图1所示,在权利要求1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10中,上述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根据用来指定上述便携式终端20的位置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以上述便携式终端20的位置为基准生成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导向信息用来将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引导到由上述选择装置12所选择的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
用这样的结构,由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根据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以便携式终端20的位置基准,生成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导向信息用来将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引导到所选择的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
这里,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譬如可以通过用该装置10测定便携式终端20的位置来获得,也可以通过利用GPS等由便携式终端20测定其位置来获得,还可以通过由便携式终端20连接的基站测定便携式终端20的位置来获得。
再者,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3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10,如图1所示,在权利要求1及2之一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10中,上述的导向信息是用来将上述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引导到由上述选择装置12所选择的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的地图信息。
用这样的结构,由导向数据生成装置14,生成表示地图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地图信息用来将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引导到所选择的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
因此,在便携式终端20中,根据导向数据来显示地图信息,由此便携式终端20的用户依据这个地图信息就能去输出终端21的设置地点。
另一方面,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4记载的便携式终端20,如图1所示,是利用在权利要求1至3之一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10的便携式终端,具有根据上述导向数据,输出上述导向信息的输出装置20a。
用这样的结构,由输出装置20a,根据导向数据输出导向信息。
这里,输出装置20a不管是什么样的结构,只要能根据导向数据输出导向信息即可,其中,譬如包括显示导向信息的显示装置、将导向信息作为语音等输出的语音输出装置、或是打印导向信息的打印装置。但是,在接收来自权利要求3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10的导向数据时,理想的是,输出装置20a是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1至3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以及权利要求4记载的便携式终端的结构概念图。
图2是表示适用于关于本发明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的网络系统结构方框图。
图3是表示便携式终端100的结构方框图。
图4是表示数据打印请求处理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的结构方框图。
图6是表示数据输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图2至图6是表示关于本发明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的实施方式图。
这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的关于本发明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适用于提供下述服务的场合:通过经由因特网400与用户随身携带的手机等的便携式终端和分别设置在分散在各地的多个店铺S1~Sn的打印装置PR1~PRn进行可通信连接的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服务提供者根据来自用户的数据的打印请求,从WWW服务器DS1~DSm中的某一台,取得有关该数据打印请求的数据,并输出到打印装置PR1~PRn中的某一台。另外,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图中只图示了1台便携式终端100,实际上,可以将多种型号的便携式终端100连接到因特网400上。
首先,参照图2来说明适用于关于本发明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的网络系统结构。图2是表示适用关于本发明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以及便携式终端的网络系统结构方框图。
在因特网400上,如图2所示,连接有:中继站210,其中继便携式终端100和因特网400之间的通信;打印装置PR1~PRn,其打印数据;WWW服务器DS1~DSm,其存储数据;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其从WWW服务器DS1~DSm中的某一台取得有关数据打印请求的数据,并输出到打印装置PR1~PRn中的某一台;数据格式变换用终端CS1~CS1,其将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取得的数据变换成可用打印装置PR1~PRn打印的数据。
在中继站210中,连接有与便携式终端100进行无线通信的多个基站200,中继站210在便携式终端100连接到因特网400时,替代便携式终端100而成为因特网400上的一个终端,它将通过基站200接收的来自便携式终端100的数据,经由因特网400发送给目标终端,同时可将因特网400上的某目标终端的数据,通过基站200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另外,便携式终端100至少要同时与3个基站200进行通信,中继站210测定来自便携式终端100的电波到达这些基站200的时间的各个时间差,根据测定的时间差,就可以测定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
WWW服务器DS1~DSm,由下述部分构成:存储部,其存储用于在便携式终端100上显示的显示用数据和用于与显示用数据相应的在打印装置PR1~PRn打印的打印用数据;请求处理单元,其根据来自中继站210或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等的连接在因特网400上的终端的请求,将存储部的数据发送给该终端。
请求处理单元是通过未图示的CPU执行存储在外部存储装置上的程序来实现的功能,当有来自于外部终端(便携式终端100、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等)的数据传送请求时,传送存储单元上的显示用数据或打印用数据。传送显示用数据和打印用数据的哪一方由数据传送请求所的URL判定。另外存储单元作为打印用数据,存储了文本数据、静止图像数据、声音数据、MPEG类动画数据、VRML类3D图像数据或JAVA等的程序数据等的各种文件或HTML(Hyper Text MarkupLanguage)超文本标志语言)文件。
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是执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以便将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获取的数据转换成可由打印装置PR1~PRn打印的数据的终端,从而根据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的处理负荷选择一个或多个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并以所选择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具体一点是按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的处理负荷小的顺序,在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中选择数据格式转换处理所需的一个或多个。
执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从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接收数据格式转换请求及成为转换目标的数据、并通过数据格式转换处理,将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获取的具有所定数据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可由打印装置PR1~PRn中对应的打印装置打印的数据,并将转换的数据传送给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
例如,在以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3执行格式转换处理中,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将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获取的具有所定数据格式A(例如HTML形式)的数据转换为可为打印装置PR1~PR5打印的数据、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2将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获取的具有所定数据格式B(例如JPEG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可由打印装置PR6~PR10打印的数据及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3将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获取的具有所定数据格式C(例如WORD(注册商标)文档格式)的数据转换为可由打印装置PR11~PR15打印的数据等。此时,很显然打印装置PR1~PR5成为所定数据格式A的数据专用打印装置,打印装置PR6~PR10成为所定数据格式B的数据专用打印装置,打印装置PR11~PR15成为所定数据格式C的数据专用打印装置。
而且,执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还可在转换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获取的数据的同时,按便携式终端100的每一机种,根据其显示功能(可显示行数、显示分辨率等),生成可由便携式终端100显示的预览数据,其预览数据系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获取的数据被打印装置PR打印时的概念图像,并将生成的预览数据传送给数据输出控制装置300。
据此,数据输出控制装置300将从数据格式转换请求及WWW服务器DS所获取的数据传送给对应于欲打印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的打印装置PR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并作为其响应,接收可由欲实施打印的打印装置PR打印的数据和预览数据。
以下参照图3对便携式终端100结构进行说明。图3是便携式终端100的结构示意框图。
如图3所示,便携式终端100的结构包括:基于控制程序控制运算及整个系统的CPU30、预先在所定区域存储CPU30的控制程序等的ROM32、存储从ROM32等读取的数据或在CPU30运算过程中所需的运算结果的RAM34、将存储在RAM34的指定区域的数据转换为图像信号并输出给LCD(液晶显示器)44的LCDC(液晶显示控制器)36、对外部装置进行数据的输入和输出的I/F38,它们相互之间由为传送数据的信号线即总线39进行可交换数据连接。
在I/F38上,作为外部装置,连接着作为人机接口由多个键可输入数据的键盘40、与基站200进行无线通信的收发信控制装置42、基于图像信号显示图像的LCD44及测定当前地点的位置的测位装置46。
除CPU30的控制程序外,ROM32还存储为验证利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提供的打印服务的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的验证数据。
作为指定区域,RMB34具有存储LCD44显示的显示用数据的VRAM35,VRAM35可独立地由CPU30及LCDC36访问。
LCDC36以所定周期从前列地址顺序地读取VRAM35所存储的显示用数据,并将读取的显示用数据转换为图像信号输出给LCD44。
测位装置46利用GPS(全球定位系统)等系统,并从传送示出当前时间的时间信号的轨道卫星接收时间信号,以便基于这些时间信号所示的时间偏差及各轨道卫星的轨道表示的测定当前地点的位置。
CPU30由微处理单元MPU等组成,用以启动ROM32的所定区域所存储的所定程序,并按其程序执行图4的流程图所示的数据打印请求处理。图4系表示数据打印请求处理的流程图。
数据打印请求处理系通过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发出数据打印请求,请求由打印装置PR1~PRn之一打印用户指定的WWW服务器DS的数据而作的处理,并当在CPU30上执行此处理时,流程首先按图4转入步骤S100。
在步骤S100中,通过用户的键盘40的输入对是否有数据打印请求进行判断,并在作出已经有数据打印请求的判断时(是:Yes),流程转入步骤102,由测位装置46测定当前地点的位置,流程转入步骤S104,从键盘40输入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用户输入以下与此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例如,唯一指定存储成为打印目标的打印用数据的WWW服务器DS在因特网400上的位置的URL、希望提供输出数据的大致的场所即提供希望场所、打印纸尺寸、彩色还是单色、打印精度或打印速度等的打印装置PR的打印规格、成为打印目标的打印用数据的数据格式或在直接指定打印装置PR时识别其打印装置PR的打印装置ID。这些输入项都不是必须项,可根据用户需要有选择地输入。然而,在来对WWW服务器DS的URL作特殊规定时,自动输入用户目前以便携式终端100浏览的WWW服务器的URL。
接着,流程转入步骤S106,基于与已经输入的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生成数据打印请求所含数据。也就是说,生成数据打印请求所含的数据有:把在步骤S102测得的当前地点的位置作为指定其当前地点的位置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把WWW服务器DS的URL作为表示其URL的打印目标存储位置数据;在已经输入了提供希望区域时,表示其提供希望区域的提供希望区域数据;在已经输入了打印装置PR的打印规格时,表示其打印规格的打印规格数据;在已经输入了数据格式时,表示其数据格式的打印格式数据;在已经输入了打印装置PR的打印装置ID时,表示其打印装置ID的打印装置识别数据。
接着,流程转入步骤S108,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数据打印请求,流程转入S110,作为其响应,从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接收认为是用户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的最适当的一些打印装置PR的侯选被列表的打印装置候选数据,并基于接收到的打印装置候选数据在LCD44上显示被列表的打印装置PR候选,而后流程转入步骤S112。
在步骤S112中,对在LCD44显示的打印装置PR候选中有无希望提供数据输出的打印装置PR进行判断,并通过从键盘40输入对在LCD44显示的打印装置PR的候选之一的选择作出了有希望提供输出数据的打印装置PR存在的判断时(是:Yes),流程转入步骤S114。
在步骤S114中,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表示已经确定打印装置PR的判定信号,流程转入步骤S116,从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接收与关于确定的打印装置PR的详细情况(打印装置PR的设置位置、打印规格等),作为对判定信号传送的第一个响应,基于接收到的打印装置信息在LCD44上显示与打印装置PR有关的详细信息,而后流程转入步骤S118。
在步骤118中,作为对传送判定信号的第2个响应,从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接收表示以便携式终端100的所在部位为基准,到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的设置部位对用户进行导向的导向信息(道路信息,地图信息等)的导向数据,基于接收到的导向数据,在LCD44上显示导向信息,流程转入步骤S120,从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接收预览数据,作为对传送判定信号的第三个响应,基于接收到的预览数据,在LCD44上显示由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所作打印时的概念图像,而后流程转入步骤S122。
在步骤S122中,用显示在LCD44上的概念图像,作出欲打印的打印用数据是否正确的判断,并通过从键盘40输入由LCD44上显示的概念图像作出没有错误的选择,判断为由LCD44上显示的概念图像没有错误时,流程转入S124。这时,当预览数据是由多组数据构成时,可以特别指定其中希望打印的部分。
在步骤S124中,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发送数据打印执行请求,流程转入步骤S126,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发送ROM32的验证数据,流程转入步骤S128,从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接收信息作为其响应,在LCD44上显示接收到的信息,流程转入步骤S130,对是否已经从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接收到表示数据打印已结束的结束信号作出判断,并在作出已接收到结束信号的判断时(是:Yes),处理流程结束,在作出相反判断时(否:No),重复步骤S128直到接收到结束信号。
另一方面,在步骤S122中,通过从键盘40输入一项有关在LCD44上显示的概念图像是不正确的选择,作出在LCD44上显示的概念图像不正确的判断时(否:No),流程转入步骤S132,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中断数据打印请求的中断信号,而后处理流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112中,在通过从键盘40输入一项有关在LCD44上显示的打印装置PR候选中不存在用户所需的打印装置PR的选择,作出用户所需提供数据输出的打印装置PR不存在的判断时(否:No),步骤转入S134,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重试信号,即对认为是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的最佳打印装置PR进行再搜索的请求,而后流程转入S104。
另一方面,在步骤S100中,如果判断为没有来自用户的数据打印请求时(否:No),则在步骤S100中保持待机状态,直到出现数据打印请求。
下面,参照图5对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的结构加以说明。图5是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的结构示意框图。
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获取来自于便携式终端100的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选择用以打印数据的打印装置PR1-PRn之一,向所选择的打印装置PR输出所获取的数据,并如图5所示,其结构包括:基于控制程序控制运算及整个系统的CPU50、预先在所定区域存储CPU50的控制程序等的ROM52、存储从ROM52等读取的数据或在CPU50运算过程所需的运算结果的RAM54、将存储在RAM54的指定区域的数据转换为图像信号并输出的CRTC56、用作对外部装置输入输出的I/F58,它们彼此由作为数据传送信号线的总线59进行数据可交换性连接。
作为外部装置与I/F58连接的有作为人机接口可进行数据输入的键盘或鼠标等组成的输入装置60、以文件形式存储数据和表格等的存储装置62、基于图像信号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64、与因特网400相连的信号线。
作为指定区域,RAM54设有存储用于在显示装置64上显示的显示用数据的VRAM55,VRAM55可由CPU50和CRTC56独立访问。
CRTC56按所定周期从前列地址顺序读取VRAM55上存储的显示用数据、而且将已读取的显示用数据转换成图像信号并输出给显示装置64。
存储装置62存储当选择应打印数据的打印装置PR1~PRn中之一时所需的与打印装置PR有关的打印装置信息。每个打印装置PR1~PRn的打印装置信息由登录以下各项组成:指定其打印装置PR的设置部位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表示与该打印装置PR相对应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可转换的数据格式(即该打印装置PR可打印的数据格式)的打印格式、表示该打印装置PR的打印规格的打印规格数据、表示该打印装置ID的打印装置识别数据。
CPU50由微处理单元MPU等组成,用于启动在ROM52的所定区域存储的所定程序,并按程序执行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数据输出控制处理。图6系表示数据输出控制处理的流程图。
数据输出控制处理从WWW服务器DS获取与来自于便携式终端100的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打印用数据,选择认为是最适于便携式终端100用户接受输出数据的提出的某一打印装置PR,并向其所选择的打印装置PR输出获取的打印用数据,当在CPU50上执行时,如图6所示,流程首先转入步骤S200。
在步骤S200中,对是否已经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数据打印请求作出判断,并在作出已经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数据打印请求的判断时(是:Yes),流程转入步骤S202,获取在所接收的数据打印请求中所包含的数据(至少含有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及打印目标存储位置数据),流程转入步骤S204,选择认为是最适于便携式终端100的用户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的某一打印装置PR。
在此步骤S204中,具体地说,基于获取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并以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为基准选择认为在距离或时间上最近的数个打印装置PR。在提供希望区域数据包含在数据打印请求中时,基于提供希望区域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并在由提供希望区域数据所指定的区域上选择所有打印装置PR。在打印规格数据包含在数据打印请求中时,基于获取的打印规格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规格数据,并选择与该打印规格数据相匹配的所有打印装置PR。
另外,在打印格式数据包含在数据打印请求中时,基于获取的打印格式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格式数据,并选择与该打印格式数据相匹配的所有打印装置PR。在打印装置识别数据包含在数据打印请求中时,基于获取的打印装置识别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识别数据,并选择与其打印装置识别数据相匹配的打印装置PR。另外,在这些数据共同包含在数据打印请求中时,基于每个数据缩小选择范围。只是在包含提供希望区域数据时,由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指定的位置不包含在由提供希望区域数据指定的区域内时,不根据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缩小选择范围,并且,在包含打印装置识别数据时,不根据其它数据进行选择范围的缩小。
在接下来的步骤S204中,生成对在步骤S202所选择的打印装置PR进行列表的打印装置候选数据,并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所生成的打印装置候选数据,而后流程转入步骤S208。
在步骤208中,作出是否已经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判定信号的判断,并在作出已经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判定信号的判断时(是:Yes),流程转入步骤S210,从获取的打印目标存储位置数据URL所指定的WWW服务器DS获取打印用数据,流程转入步骤S211,向可转换其打印用数据的并与已确定的打印装置PR相对应的确定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传送获取的打印用数据,并从其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获取确定的在打印装置PR可打印的数据及预览数据作为其响应,而后流程转入步骤S212。
在步骤S212中,从存储装置62读出关于确定的打印装置PR的打印装置信息,将读出的打印装置信息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流程转入步骤S214,根据读出的打印装置信息中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和在步骤S202所取得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生成关于确定的打印装置PR的导向数据,将生成的导向数据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流程转入步骤S216,将预览数据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流程转入步骤S218。
在步骤S218中,作出是否已经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数据打印执行请求的判断,并在作出已经接收到数据打印请求的判断时(是:Yes),流程转入步骤S220,并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验证数据,流程转入步骤S222,基于接收到的验证数据进行验证处理,以便验证便携式终端100的用户是否是利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提供的打印服务的合法用户,流程转入步骤S224。
在步骤S224中,经过步骤S222的验证处理,作出有关便携式终端100的用户是否是合法用户的判断,在作出用户是合法用户的判断时(是:Yes),流程转入步骤S226,并向该打印装置PR传送可在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上打印的数据,流程转入S228,并执行根据便携式终端100对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提供的打印服务的利用结果进行计费的计费处理。
在本步骤S228中,具体地讲,在计算便携式终端100的电话帐单(例如每分钟的电话费)的同时,作为便携式终端100的利用结果,对例如所获取的打印用数据的容量、在打印装置PR的打印页数、打印装置PR的打印规格,参照作为打印服务提供的对等价格的确定服务利用费的费用计算规定表,计算出根据便携式终端100的利用结果的服务利用费,向电话帐单中添加所计算的服务利用费,并将所添加的总额作为向便携式终端100的用户的请求金额进行存储。
接着流程转入步骤S230,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表示由步骤S228的计费处理所计算的服务利用费的计费信息,流程转入步骤S232,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数据的打印已经结束的结束信息,流程转入步骤S234,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结束信号,而后处理流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224,作出便携式终端100的用户是非法用户的判断时(否:No),流程转入步骤S236,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用户是非法用户的信息,而后处理流程结束。
另一方面,在步骤S218,作出尚未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数据打印执行请求的判断时(否:No),流程转入步骤S238,作出有关是否已经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中断信号的判断,并在作出已经接收到中断信号的判断时(是:Yes),处理流程结束,而在作出相反判断时(否:No),流程转入S218。
另一方面,在步骤S208,作出尚未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判定信号的判断时(否:No),流程转入步骤S240,作出有关是否已经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重试信号的判断,并在作出已经接收到重试信号的判断时(是:Yes),流程转入步骤S200,但在作出相反判断时(否:No),流程转入步骤S208。
另一方面,在经步骤S200,作出尚未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数据打印请求的判断时(否:No),直到接收到数据打印请求为止流程停留在步骤S200。
以下对上述实施方式动作作以说明。
首先,当采用由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提供的打印服务的合法用户操作自己所持有的便携式终端100时,比如访问WWW服务器DS1时,其WWW服务器DS1的显示用数据将显示在LCD44上。这时,以用户欲打印在LCD44上显示的数据的详细数据为例进行说明。
用户为了打印目标数据,首先,从键盘40输入数据打印请求。
在便携式终端100上,一旦输入数据打印请求,经步骤S100、S102以测位装置46通过CPU30测定当前地点的位置,并在LCD44上显示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的输入请求。这里,如果用户通过指定当前浏览的WWW服务器DS1的URL作为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进行输入时,经步骤S104~S108,基于所输入的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作为包含在数据打印请求中的数据,生成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和打印目标存储位置数据,并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数据打印请求。
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一旦接收到数据打印请求,由CPU50经步骤S200~S204获取包含在接收到的数据打印请求中的数据(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和打印目标存储位置数据),基于获取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并以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为基准选择认为在距离或时间上最近的数个打印装置PR。此时,比如选择了打印装置PR1~PR5,则经步骤S206生成对打印装置PR1~PR5列表的打印装置候选数据,并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所生成的打印装置候选数据。
在便携式终端100上,一旦收到打印装置候选数据,经步骤S110,便基于接收到的打印装置候选数据在LCD44上显示打印装置PR1~PR5的列表。这里,在用户从键盘40输入打印装置PR1的选择时,经步骤S112、S114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表示已经确定了打印装置PR1的判定信号。
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一旦接收到判定信号,经步骤S208~S211从所获取的打印目标存储位置数据的URL指定的WWW服务器DS1获取打印用数据,向可转换其打印用数据并与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1相对应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例如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传送所获取的打印用数据,作为其响应,从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获取与在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1上可打印的数据及预览数据。之后,经步骤S212~S216,从存储装置62读取有关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1的打印装置信息,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读取的打印装置信息,根据所读出的打印装置信息中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和在步骤S202中所取得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生成所确定的有关打印装置PR1的导向数据,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生成的导向数据,并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预览数据。
在便携式终端100上,一旦接收到打印装置信息、导向数据及预览数据,经步骤S116~S120,便基于接收到的打印装置信息,在LCD44上显示与打印装置PR有关的详细信息,基于接收到的导向数据,在LCD44上显示以便携式终端100的所在部位为基准到打印装置PR1所设置的设置部位的导向信息,基于接收到的预览数据,在LCD44上显示由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1打印时的概念图像。这里,在用户从键盘40输入表明欲打印的打印用数据在LCD44上显示的概念图像信息是正确的选择时,经步骤S122~S126,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数据打印执行请求和ROM32的验证数据。
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一旦接收到数据打印执行请求及验证数据,便经步骤S218至S222,基于已接收的验证数据进行验证处理。这里,用户是利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提供的打印服务的合法用户,因此,可经步骤S224至S234向打印装置PR1传送可由所确定的打印装置PR1打印的数据,并进行计费处理,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计费信息、结束信息和结束信号。
在便携式终端100上,一旦接收到计费信息、结束信息和结束信号,便经重复步骤S128、S130后在LCD44上显示计费信息和结束信息。另一方面,在打印装置PR1上,一旦接收到可用打印装置PR1打印的数据,便基于接收到的数据完成打印。
在显示结束信息后,用户边察看在LCD44上显示的导向信息,边进入设置有打印装置PR1的S1号店,并接收由打印装置PR1打印的数据。向便携式终端100的电话帐单增加以所提供的打印服务价格计的服务利用费并清算。
对此,服务提供者可以通过向电话帐单增加以所提供的打印服务价格计的服务利用费并向用户请求清算,由此收取提供服务的等价费用。
另外,在用户作为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输入了希望提供输出数据的大致区域即提供希望区域时,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发送表示其提供希望区域的提供希望区域数据,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基于获取的提供希望区域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并选择在由提供希望区域数据指定的区域上的所有打印装置PR。
例如,在用户输入“涉谷”作为提供希望区域时,在便携式终端100的LCD44上显示所有设置在涉谷周围的打印装置PR。
另外,在用户作为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而输入了打印装置PR的打印规格时,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发送其表示打印规格的打印规格数据,并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基于获取的打印规格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规格数据,并选择与该打印规格数据匹配的所有打印装置PR。
例如,在用户作为打印规格输入“颜色”时,在便携式终端100的LCD44上显示可打印彩色数据的所有打印装置PR。
另外,在用户作为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而输入了数据格式时,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其表示数据格式的打印格式数据,并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基于获取的打印格式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格式数据,并选择其与打印格式数据相当的所有打印装置PR。
例如,在用户作为数据格式输入“HTML形式”时,在便携式终端100的LCD44上显示与可转换HTML形式的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相对应的所有打印装置PR。
另外,在用户为直接指定打印装置PR而作为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输入了打印装置PR的打印装置ID时,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发送表示打印装置ID的打印装置识别数据,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基于获取的打印装置识别数据搜索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识别数据,并选择与其打印装置识别数据一致的打印装置PR。
例如,在用户作为打印装置ID输入了“0001”时,在便携式终端100的LCD44上显示打印装置ID为“0001”的打印装置PR。此时,在不存在打印装置ID为“0001”的打印装置PR时,什么打印装置都不显示。
另外,在用户作为与打印有关的各种信息而综合输入希望打印区域、打印规格及数据格式时,向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传送表示上述每项的数据,并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基于多组获取数据缩小选择范围,并选择所有相当的打印装置PR。
例如,在用户作为希望打印区域、打印规格及数据格式输入“涉谷”、“颜色”、“HTML形式”时,在便携式终端100的LCD44上显示与可转换HTML形式数据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相对应的打印装置PR中,位于“涉谷”周围且可打印彩色数据的所有打印装置PR。
另外,在用户不是利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提供的打印服务的合法用户的情况下,在概念图像显示在LCD44上时,即使从键盘40输入在LCD44上显示的概念图像作为所要打印的打印用数据是正确的选择,也不会由打印装置PR1打印目标的数据。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根据存储装置62的打印装置位置数据,将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该导向信息,用来将用户引导到已确定的打印装置PR被设置的设置地点。
由此,用户可以通过导向信息,来掌握打印装置PR被设置的设置地点,所以,可以很容易奔向目的地、能比较确切地得到输出数据。因此,服务提供者能对用户提供高满意度的信息服务。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根据来自便携式终端100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以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为基准,将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发送给便携式终端100,该导向信息用来将用户引导到已确定的打印装置PR被设置的设置地点。
由此,用户可以以自己所在地点为基准、掌握打印装置PR被设置的设置地点,所以,可以更容易奔向目的地、更确切地得到输出数据。因此,服务提供者能对用户提供更高满意度的信息服务。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是将导向信息作为用来将用户引导到打印装置PR所设置地点的地图信息。
由此,用户可以在地图上、确认打印装置PR被设置的设置地点,所以,可以更容易奔向目的地、更确切地得到输出数据。因此,服务提供者能对用户提供更高满意度的信息服务。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从WWW服务器DS取得有关数据打印请求的数据,并从多台打印装置PR中选择一台,将取得的数据输出到其所选择的打印装置PR。
由此,与现有方式相比,可以更轻松、便捷地得到因特网400上的详细信息,同时,在打印详细信息时,由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处理打印用数据及可在打印装置PR上打印的数据,从而不必为便携式终端100增设内存并减少了便携式终端100上的处理负荷。另外,无需向便携式终端100中读入数据,从而降低了通信时间及到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为止所需的时间。因此,服务提供者能对用户提供高满意度的信息服务,同时不论便携式终端100的功能如何,都可以提供打印环境优越的打印服务。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基于用于指定便携式终端100位置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选择多个打印装置PR之一。
据此,由于在与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相关的打印装置PR上打印用数据,从而例如可以便携式终端100的位置为基准选择认为在距离或时间上最近的打印装置PR,用户可更容易地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并更容易地获取因特网400上的详细信息。因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
再者,在本实施方式中,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可以从多台打印装置PR中,选择对于便携式终端100用户得到提供的输出数据来说、认为是最佳的打印装置PR。
这样,用户就容易得到提供的输出数据,就能更轻松、更便捷的得到因特网400上的详细数据。因此,服务提供者能对用户提供更高满意度的信息服务。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从由数据打印请求所含有的打印目标存储位置数据的URL指定的WWW服务器DS获取数据。
因此,可以获取与因特网400相连的所有WWW服务器DS上的详细信息。据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作为与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从WWW服务器DS获取打印用数据。
据此,由于在便携式终端100上显示大致信息并在打印装置PR上打印详细信息,因此用便携式终端100可获取因特网400上的详细信息,而且也可实现优越的显示处理。据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同时可提供更加优越的成为打印环境的打印服务。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向便携式终端100传送以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生成的预览数据,并作为对预览数据输出的响应,在从便携式终端100接收到数据打印执行请求时,向打印装置PR输出与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
据此,通过在提供输出数据前通知用户其预览数据,由此可防止用户错误地打印数据。因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
而且,对于本实施方式,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根据便携式终端100利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所提供的打印服务的结果进行计费。
因此,可以所提供的打印服务价格确切计算服务利用费,同时无须在用户每次接受打印服务提供时都逐一计算打印服务费。据此,服务提供者可以方便地处理服务费结算等日常业务,而且由于向用户明确显示服务利用费,从而可以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下,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可以通过把服务利用费加到通话费中的形式收取与提供打印服务的对等费用。
据此,用户支付服务利用费更加方便,并且服务提供者可以方便安全地回收服务利用费,及更为方便地处理服务利用费结算等事务手续。
而且,对于本实施方式,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向打印装置PR输出用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转换的数据。
因此,即使在设置新打印装置PR时,也只需改变服务提供者一方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的有关其新打印装置PR的设置,而在用户一方无需进行任何设置的改变就可以利用其新打印装置PR。据此,便于服务提供者在增设新打印装置PR时进行设置操作,而且可进一步向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
另外,对于本实施方式,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根据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的处理负荷选择一个或多个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以便采用所选择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
据此,采用因特网400传送负荷或处理负荷小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从而不论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的处理负荷如何,都可使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所需的时间接近常量。据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打印环境更加优越的打印服务。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打印装置PR,对应于权利要求1至3记载的输出终端;存储装置62,对应于权利要求1记载的存储装置;步骤S204,对应于权利要求1至3记载的选择装置;步骤S214,对应于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导向数据生成装置;步骤S214、S226,对应于权利要求1记载的输出装置;LCD44,对应于权利要求4记载的输出装置。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结构上作为认为对便携式终端100的利用者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最佳的打印装置PR,选择以便携式终端的位置为基准在距离或时间上认为最近的打印装置PR、在由提供希望区域数据指定的区域上的打印装置PR、与打印格式数据匹配的打印装置PR、与打印规格数据匹配的打印装置PR及与打印装置识别数据一致的打印装置PR,但不限于此,在结构上还可选择例如在考虑到打印装置PR的数据输出速度时,认为是可最早向用户提供输出数据的打印装置PR或提供输出数据价格最便宜的打印装置PR。
根据前一结构,由于在认为可最早向用户提供输出数据的打印装置PR上打印与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所以用户可接受满足其目的的输出数据,并可更容易地获取因特网400上的详细信息。据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
根据后一结构,由于在提供输出数据价格最便宜的打印装置PR上打印与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所以用户可接受满足其目的的输出数据,并可更容易地获取因特网400上的详细信息。据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信息服务。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中可设置打印数据的打印装置PR1~PRn,并在某个打印装置PR上打印与源于便携式终端100的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但不限于此,其在结构上还可设置例如显示数据或作为语音等输出数据的输出装置,并在某一输出装置上输出与源于便携式终端100的数据输出请求有关的数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在结构上可用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生成预览数据,但不限于此,其在结构上还可在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上生成预览数据。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在结构上,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根据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的处理负荷选择一个或多个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进而利用所选择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但不限于此,其在结构上还可用指定的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进行数据格式转换处理。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在结构上,可用指定的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进行图4和图6流程图所示的处理,但不限于此,其在结构上还可与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相同,设置多个数据输出控制用终端,并根据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数据输出控制用终端的处理负荷选择多个数据输出控制终端中的某一个,以所选择的数据输出控制用终端进行处理。
根据这样的结构,由于采用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处理负荷小的数据输出控制终端进行图4及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所以无论因特网400的传送负荷或数据输出控制终端的处理负荷如何,到接受输出数据的提供为止所需的时间都接近为常数。据此,服务提供者可以向用户提供打印环境更加优越的打印服务。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还就本发明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及便携式终端在因特网400上的应用情况作了说明,但不限于此,它理所当然地还可在除因特网400外的其它网络上应用。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以同一网络连接便携式终端100、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WWW服务器DS1~DSm、打印装置PR1~PRn及数据输出终端300,但不限于此,其在结构上还可分别以不同网络对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与便携式终端100、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与数据格式转换用终端CS1~CS1、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与WWW服务器DS1~DSm以及数据输出控制终端300与打印装置PR1~PRn进行连接。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当实行图4及图6的流程图所示的处理时,对都执行预先存储在ROM32、52中的控制程序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不限于此,还可从存储表示这些步骤的程序的存储媒体中把其程序读入RMA34、54中,以便执行。
这里,存储媒体是指诸如RAM、ROM等的半导体存储媒体、FD、HD等的磁存储型存储媒体、CD、CDV、LD、DVD等的光学读取方式存储媒体、M0等的磁存储型/光学读取方式存储媒体,并且不论电子、磁、光学等的读取方法如何,只要是计算机可读取的存储媒体,就包括所有存储媒体。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于提供下述服务的场合下应用了本发明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及便携式终端,即如图2所示,服务提供者根据源于用户的数据的打印请求由数据输出控制装置300从WWW服务器DS1~DSm之一获取与其数据打印请求有关的数据,并输出给打印装置PR1~PRn之一,但不限于此,只要不超出本发明范围,还可用于其它场合。
Claims (4)
1.一种数据输出控制装置,其通过网络与用户随身携带并发出数据输出请求的可携带便携式终端和分散设置在各地并输出数据的多个输出终端进行可通信连接,用于接受来自上述便携式终端的数据输出请求,并将该数据输出请求相关的数据输出到上述输出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装置-用于按上述的每个输出终端存储为特定该输出终端的设置场所的输出终端位置数据;
选择装置-用于从上述多个输出终端中选择某一输出终端;
导向数据生成装置-用于生成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导向信息是为引导上述便携式终端的用户;
输出装置-用于将上述数据输出请求相关的数据输出到用上述选择装置选择的输出终端,同时,将用上述导向数据生成装置生成的导向数据输出到上述便携式终端,
上述导向数据生成装置,根据上述存储装置的输出终端位置数据,生成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导向信息用于将上述便携式终端的用户引导到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输出终端被设置的设置场所。
2.在权利要求1中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上述导向数据生成装置,根据为特定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位置的便携式终端位置数据,生成表示导向信息的导向数据,该导向信息用于将上述便携式终端的用户,引导到由上述选择装置以上述便携式终端的位置为基准所选择的输出终端被设置的设置场所。
3.在权利要求1及2之一中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还在于:
上述导向信息,是为将上述便携式终端的用户引导到由上述选择装置所选择的输出终端被设置的设置场所的地图信息。
4.一种利用在权利要求1至3之一中记载的数据输出控制装置的便携式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上述导向数据输出上述导向信息的输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0003933 | 2000-01-12 | ||
JP3933/2000 | 2000-01-12 | ||
JP3933/00 | 2000-01-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4256A true CN1364256A (zh) | 2002-08-14 |
CN1157651C CN1157651C (zh) | 2004-07-14 |
Family
ID=18532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018004679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651C (zh) | 2000-01-12 | 2001-01-12 | 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7054920B2 (zh) |
EP (1) | EP1176501A4 (zh) |
KR (1) | KR20010113737A (zh) |
CN (1) | CN1157651C (zh) |
AU (1) | AU2552001A (zh) |
WO (1) | WO2001052045A1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20439C (zh) * | 2004-02-16 | 2007-06-06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设备以及控制它的方法和程序 |
CN103116477A (zh) * | 2011-07-26 | 2013-05-22 | 株式会社理光 | 输出分配系统以及方法、输出分配装置、输出装置信息提供装置 |
CN103516793A (zh) * | 2013-09-18 | 2014-01-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通信的实物化服务提供系统、用于移动终端的实物化服务提供装置 |
CN104052725A (zh) * | 2013-03-13 | 2014-09-1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服务器装置、输出系统和服务器方法 |
CN104469056A (zh) * | 2013-09-17 | 2015-03-25 | 株式会社理光 | 信息处理系统、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CN105933564A (zh) * | 2015-02-26 | 2016-09-0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引导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系统 |
CN106462363A (zh) * | 2014-04-30 | 2017-0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云服务器、图像形成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359455C (zh) * | 2000-01-12 | 2008-01-02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便携式终端、输出终端及数据输出控制系统 |
JP2001296985A (ja) | 2000-04-17 | 2001-10-26 | Fuji Xerox Co Ltd | 情報出力システム |
JP3925208B2 (ja) | 2001-02-09 | 2007-06-06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データ出力システム、出力制御端末、端末用プログラム及びデータ出力方法 |
KR20040087422A (ko) * | 2003-04-07 | 2004-10-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기능 조작을 가이드할 수 있는 휴대용 단말기 및 이를이용한 기능 조작의 가이드 방법 |
US7555009B2 (en) * | 2003-11-14 | 2009-06-30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data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
FR2864738B1 (fr) * | 2003-12-29 | 2007-01-05 | France Telecom | Systeme et procede de transmission d'informations personnelles |
EP1672884B1 (en) * | 2004-12-20 | 2017-01-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user assistance in a wireless terminal employing an avatar |
US20100309515A1 (en) * | 2009-06-03 | 2010-12-09 | Canon Kabushiki Kaisha | Display control apparatus, display control method, and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 |
JP5817196B2 (ja) * | 2010-09-29 | 2015-11-18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携帯装置のプログラムおよび携帯装置の制御方法 |
CN102123346A (zh) * | 2011-03-09 | 2011-07-13 | 东莞市车友互联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Gps终端即时通信方法及其实现系统和gps终端 |
JP5935830B2 (ja) * | 2014-06-18 | 2016-06-1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印刷システム、情報処理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WO2017087810A1 (en) * | 2015-11-20 | 2017-05-26 | Memorial Sloan-Kettering Cancer Center | Method for screening inhibitors targeting anti-apoptotic survival pathways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1234248A (ja) * | 1988-03-15 | 1989-09-19 | Canon Inc | 2色プリンタ |
US5357562A (en) * | 1992-07-20 | 1994-10-18 | Ram Metser | Automated facsimile/voice memory managing system |
JPH06286229A (ja) * | 1993-03-30 | 1994-10-11 | Brother Ind Ltd | 印刷装置 |
US5559933A (en) * | 1994-04-22 | 1996-09-24 | Unisys Corporation | Distributed enterprise print controller |
DE69423208T2 (de) * | 1994-05-20 | 2000-07-06 | Clan Systems Ltd., Riccarton | Steuergerät für einen Drucker |
US6259405B1 (en) * | 1995-06-06 | 2001-07-10 | Wayport, Inc. | Geographic based communications service |
JP3808923B2 (ja) * | 1995-11-27 | 2006-08-16 | 株式会社東芝 | 情報処理装置 |
US6209048B1 (en) * | 1996-02-09 | 2001-03-27 | Ricoh Company, Ltd. | Peripheral with integrated HTTP server for remote access using URL's |
FI102923B1 (fi) * | 1996-08-08 | 1999-03-15 |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 Tiedontulostusjärjestelmä, menetelmä tiedon tulostamiseksi sekä päätelaitteet tiedon tulostamiseksi |
US6119137A (en) * | 1997-01-30 | 2000-09-12 | Tumbleweed Communications Corp. | Distributed dynamic document conversion server |
JPH10133998A (ja) * | 1996-11-05 | 1998-05-22 | Canon Inc | データ処理方法とその方法を用いた記録装置 |
JPH10178674A (ja) * | 1996-12-17 | 1998-06-30 | Hitachi Ltd | 移動体行先案内システム |
JPH10178670A (ja) | 1996-12-17 | 1998-06-30 | Oki Electric Ind Co Ltd | 間欠受信制御装置 |
JP3424474B2 (ja) * | 1996-12-24 | 2003-07-07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データ転送出力システム及びサービスセンター装置 |
KR100207710B1 (ko) * | 1996-12-27 | 1999-07-15 | 윤종용 | 개인휴대형 정보 단말기의 프린트 장치 및 방법 |
US5937041A (en) * | 1997-03-10 | 1999-08-10 |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trieving internet data files using a screen-display telephone terminal |
JP3598791B2 (ja) * | 1997-03-28 | 2004-12-08 |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 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プリンタ |
JPH1153130A (ja) * | 1997-07-31 | 1999-02-26 | Canon Inc | 印刷システムおよび印刷システムの状態監視方法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が読み出し可能なプログラムを格納した記憶媒体 |
JP3087710B2 (ja) * | 1997-11-29 | 2000-09-11 |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US6353412B1 (en) * | 1998-03-17 | 2002-03-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osition location using reduced number of GPS satellites and synchronized and unsynchronized base stations |
US6288790B1 (en) * | 1998-05-15 | 2001-09-11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Mobility support for printing |
US6847987B2 (en) * | 1998-09-30 | 2005-01-25 |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client-server software to additional client platforms for servicing thin clients requests |
JP4208344B2 (ja) * | 1999-05-26 | 2009-01-14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プリントシステム |
US6845398B1 (en) * | 1999-08-02 | 2005-01-18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Wireless multimedia player |
EP1158412B1 (en) * | 1999-11-01 | 2007-04-18 |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 Data output controller |
KR100601489B1 (ko) * | 1999-11-01 | 2006-07-19 |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 데이터 출력 제어장치 |
-
2001
- 2001-01-12 EP EP01900742A patent/EP1176501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1-01-12 WO PCT/JP2001/000171 patent/WO2001052045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01-01-12 CN CNB018004679A patent/CN1157651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1-01-12 AU AU25520/01A patent/AU2552001A/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01-01-12 KR KR1020017011596A patent/KR20010113737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01-09-12 US US09/949,669 patent/US7054920B2/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0507823C (zh) * | 2004-02-16 | 2009-07-01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设备以及控制它的方法和程序 |
CN1320439C (zh) * | 2004-02-16 | 2007-06-06 | 佳能株式会社 | 信息处理设备以及控制它的方法和程序 |
CN103116477A (zh) * | 2011-07-26 | 2013-05-22 | 株式会社理光 | 输出分配系统以及方法、输出分配装置、输出装置信息提供装置 |
US9069503B2 (en) | 2011-07-26 | 2015-06-30 | Ricoh Company, Ltd.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of output distribution, and recording medium storing output distribution control program |
CN103116477B (zh) * | 2011-07-26 | 2016-08-10 | 株式会社理光 | 输出分配系统及方法、输出分配装置 |
CN104052725B (zh) * | 2013-03-13 | 2019-04-26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服务器装置、输出系统和服务器方法 |
CN104052725A (zh) * | 2013-03-13 | 2014-09-17 | 富士施乐株式会社 | 服务器装置、输出系统和服务器方法 |
CN104469056A (zh) * | 2013-09-17 | 2015-03-25 | 株式会社理光 | 信息处理系统、设备和信息处理方法 |
CN103516793A (zh) * | 2013-09-18 | 2014-01-15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基于移动通信的实物化服务提供系统、用于移动终端的实物化服务提供装置 |
CN106462363A (zh) * | 2014-04-30 | 2017-02-22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云服务器、图像形成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
US10158783B2 (en) | 2014-04-30 | 2018-12-18 | S-Printing Solution Co., Ltd. | Cloud server, image forming device, and printing control method |
CN106462363B (zh) * | 2014-04-30 | 2019-09-13 | 惠普打印机韩国有限公司 | 云服务器、图像形成设备和打印控制方法 |
CN105933564A (zh) * | 2015-02-26 | 2016-09-07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图像处理装置引导方法、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AU2552001A (en) | 2001-07-24 |
US20020049870A1 (en) | 2002-04-25 |
US7054920B2 (en) | 2006-05-30 |
WO2001052045A1 (en) | 2001-07-19 |
EP1176501A1 (en) | 2002-01-30 |
EP1176501A4 (en) | 2003-06-04 |
KR20010113737A (ko) | 2001-12-28 |
CN1157651C (zh) | 2004-07-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22865C (zh) | 数据输出控制装置及便携式终端 | |
CN1157651C (zh) | 数字输出控制装置和便携式终端 | |
CN1364255A (zh) | 便携式终端及数据输出控制系统 | |
CN1299184C (zh) | 显示信息的方法和系统 | |
CN100470513C (zh) | 数据输出控制装置 | |
CN100470514C (zh) | 数据输出控制装置及数据输出服务提供方法 | |
EP2413234B1 (en) | Method and mobile device enabling simplified enterprise printing | |
CN1342285A (zh) | 数据输出控制装置 | |
CN1495601A (zh) | 移动计算装置用户打印文档的系统和方法 | |
CN1499387A (zh) | 租用出租车的系统、其中的便携式终端及此系统的方法 | |
CN1514402A (zh) | 数据处理装置 | |
JP2013225288A (ja) | 出力システム、画像処理装置及び出力方法 | |
CN1342286A (zh) | 数据输出控制装置 | |
CN101600031B (zh) | 作业处理方法、图像处理系统及图像处理装置 | |
CN1375779A (zh) | 数据传送系统 | |
JP3501223B2 (ja) | ネット内印刷システム・方法、及び、課金型ネット内印刷方法 | |
CN1516830A (zh) | 图像·声音输出系统 | |
JP7256443B2 (ja) | プログラムセット、システム、特定のプリンタを制御する方法、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および、端末装置 | |
JP2002328869A (ja) | モバイル機器によりファイアウォールを通してリモートで情報を適用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JP2005182253A (ja) | Asp印刷サービス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aspサーバー装置 | |
JP2007026466A (ja) | 携帯端末及びデータ出力制御システム | |
CN107678710A (zh) | 一种基于共享打印机的状态查询方法 | |
JP2014126877A (ja) | 情報処理装置、プレビュー画像生成方法及び情報処理システム | |
JP2004070518A (ja) | 事務機器使用支援システム、サーバ、プログラム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07080270A (ja) | ドキュメント処理装置上のドキュメント処理ジョブを検出するシステム、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4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8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