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308277C - 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308277C CN1308277C CNB200510036857XA CN200510036857A CN1308277C CN 1308277 C CN1308277 C CN 1308277C CN B200510036857X A CNB200510036857X A CN B200510036857XA CN 200510036857 A CN200510036857 A CN 200510036857A CN 1308277 C CN1308277 C CN 130827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olume
- ethanol
- obtains
- extraction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包括(1)分部提取、(2)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的制备、(3)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4)硅胶柱分离纯化乙醇洗脱物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得到降脂有效成分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大黄素甲醚-8-O-β-龙胆二糖甙、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中药决明子(Cassia obtusifolia L.)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即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大黄素甲醚-8-O-β-龙胆二糖甙和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四种蒽醌类化合物。
背景技术
决明子为豆科植物决明Cassia obtusifolia L.或小决明Cassia tora L.的干燥成熟种子,为临床常用中药。大量的研究表明:决明子水煎剂以及乙醇、正丁醇、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的提取物、决明子浸膏等均有明显的降脂作用。进一步的研究认为决明子降脂的主要成分有:蒽醌类、决明子苷B、蛋白质等。但其降脂的有效成分却仍不清楚,尚未见有具体化学结构的降脂成分报道。
决明子的化学成分主要有蒽醌类、萘骈一吡酮类、蛋白质及氨基酸、脂肪酸、非皂化物质、糖和无机元素等。蒽醌类是决明子主要的药用成分之一,其含量约占1.2%左右。目前己从决明子中分离鉴定了20多种蒽醌类化合物。决明子的蒽醌苷元中主要是大黄酚,含量为2.7‰(王清华,纪玲,丛保忠,宋伟静.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决明子中大黄酚的含量.中医药学报,1996,5:48-49)。郝延军等首次从中国产决明中分得大黄酚、大黄素甲醚、大黄素、芦荟大黄素、橙黄决明素、大黄素甲醚-8-O-β-D-葡萄糖苷6个蒽醌类化合物(郝延军,桑育黎,赵余庆.决明子蒽醌类化学成分研究,中草药,2003,34:18-19)。
决明子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目前常用的分离方法主要有浸出法、萃取法、色谱法等。使用这些方法很难把决明子中的化学成分完全分离出来,而且较难得到单体化合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单体的方法,通过该方法可以获得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大黄素甲醚-8-O-β-龙胆二糖甙、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四种蒽醌类化合物,这对决明子在降脂作用中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方法采用溶剂分部提取、大孔树脂吸附以及硅胶层析对中药决明子进行分离,并通过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解析鉴定了4个化合物,其中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为新的蒽醌类化合物,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和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系首次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
具体的讲,本发明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中药决明子磨成粉末,采用溶剂分部提取法,按照极性由小至大依次以溶剂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在索氏提取仪中各回流提取4~6次,每次所用的溶剂体积为中药粉末体积的1.5-2.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40-80分钟,温度为60±5℃;合并每一分步骤中的提取液,回收溶剂,得到水提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水提物溶于5.0-10.0倍体积的蒸馏水中,过滤去除不溶物,溶于水部分用正丁醇萃取4-8次,每次萃取所用体积为水溶液体积的0.5-1.5倍,每次萃取时间为20-40分钟,合并萃取液,挥干溶剂,得到的混合物用3.0-8.0倍体积的95%乙醇溶解,分离出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
(3)将步骤(2)得到的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溶于3-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滤去难溶的杂质,溶液部分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在柱上的有效部分依次采用95%的乙醇、水进行洗脱至无色,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得乙醇洗脱物;
(4)用100~200目硅胶柱分离步骤(3)得到的乙醇洗脱物,采用氯仿-甲醇-水洗脱系统;
(5)调整步骤(4)的洗脱系统中氯仿∶甲醇=4∶1的体积,得到的混合物经硅胶层析,采用乙酸乙酯∶95%乙醇=4∶1.5的体积洗脱,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经聚酰胺柱层析,甲醇∶水=2∶3的体积洗脱得到蒽醌类化合物II和蒽醌类化合物III;
调整洗脱系统中氯仿∶甲醇=3∶1的体积,得到的混合物经硅胶柱反复层析,采用乙酸乙酯∶95%乙醇=3-5∶1.0-2.0的体积洗脱,得到蒽醌类化合物I;
调整洗脱系统中氯仿∶甲醇∶水=3∶1∶0.1的体积,得到的混合物经聚酰胺柱层析,用甲醇∶水=2∶3的体积洗脱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经凝胶柱层析、水洗脱得到蒽醌类化合物IV。
通过本领域通用的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MS,IR,UV,NMR)解析鉴定,确认所述
蒽醌类化合物I为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
蒽醌类化合物II为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
蒽醌类化合物III为大黄素甲醚-8-O-β-龙胆二糖甙
蒽醌类化合物IV为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
在步骤(1)中,本发明所用决明子可以从普通中药房购得,使用时先磨成粉末,过100-200目筛。在所有溶剂中,每次提取时间最好为55-65分钟,每次提取溶剂的体积以药品体积的2.0倍为佳。每换另一种溶剂提取时,残渣均必须挥干溶剂。
在步骤(2)中,正丁醇的萃取在室温下进行,每次萃取体积以样品溶液体积的0.5倍为佳,每次萃取时间以25分钟为佳;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95%乙醇后最好充分摇匀、放置20分钟,沉淀析出部分即为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命名为混合物C。
在步骤(3)中:大孔吸附树脂介质依次用丙酮-乙醇-水冲洗干净后,再装柱。分离纯化所用的溶剂以分析纯为佳,大孔树脂、硅胶、聚酰胺以及凝胶的用量均视样品的量而定。
在本发明所获得的四种蒽醌类化合物中,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为新化合物,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和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系首次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经鉴定,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的分子式为C27H30O15;其它三种化合物鉴定的分子式分别为C27H30O14(II)、C28H32O15(III)及C33H40O19(IV)。四种蒽醌类化合物的平面结构图为:
化合物I R1=glc(1→6)glc,R2=OH,R3=H
化合物II R1=R2=H,R3=glc(1→6)glc
化合物III R1=H,R2=OCH3,R3=glc(1→6)glc
化合物IV R1=glc(1→3)glc(1→6)glc,R2=R3=H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采用溶剂分部法提取决明子降脂有效成分;
(2)首次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新化合物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和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系首次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总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步骤(1)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步骤(2)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步骤(3)、(4)和(5)流程图。
具体的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提取分离决明子蒽醌类化合物的总流程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本发明包括(1)分部提取、(2)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的制备、(3)大孔树脂分离纯化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4)硅胶柱分离纯化乙醇洗脱物和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纯化。
实施例1
图2为本发明步骤(1)——决明子溶剂分部提取程序图。本例中所用决明子购于药房,安徽产。取决明子500g,磨成粉末,过100-200目筛。采用溶剂分部提取法,按照极性由小至大顺序依次以溶剂(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在索氏提取仪中各回流提取5次,合并每一分步骤的提取液,回收溶剂,得到该分步骤的相应提取物。每次所用的溶剂体积为决明子粉的2倍左右。每次回流提取时间为60分钟。每换另一种溶剂提取时,残渣均必须挥干溶剂。动物实验结果表明决明子粉及其乙酸乙酯提取物、正丁醇提取物、乙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高脂血症动物模型的形成均具有明显的预防作用,以水提物的作用最佳,因此选取水提物进行下一步的分离。
图3为本发明步骤(2)——决明子混合物C的制备流程图。将步骤(1)中的水提物溶于10倍体积的蒸馏水中,过滤去除不溶物,溶于水部分用正丁醇萃取6次,每次萃取体积为水溶液的0.5倍,每次萃取时间为30分钟,合并萃取液,挥干溶剂,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用3倍体积的95%乙醇充分溶解,分离出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C。动物实验结果表明混合物C对高脂血症具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图4为本发明步骤(3)、(4)、(5)——决明子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与纯化示意图。如步骤(3)、(4)、(5)所示:将混合物C充分溶于3倍体积的蒸馏水中,滤去难溶的杂质,溶液部分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在柱上的有效部分依次采用95%的乙醇、水进行洗脱至无色,分别收集乙醇和水部分的洗脱液,浓缩,得干物质。乙醇洗脱所得物质远多于水洗脱部分,活性检测结果表明乙醇洗脱物具有较明显的降脂作用。因此收集乙醇洗脱物进行下一步的分离纯化。
乙醇洗脱物分别用硅胶(100~200目)柱层析(氯仿-甲醇-水为洗脱系统),凝胶柱(水洗脱)以及聚酰胺柱层析(甲醇-水为洗脱系统),分得化合物I~IV。通过本领域通用的理化性质分析和波谱(MS,IR,UV,NMR)解析鉴定了化合物I为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化合物II为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化合物III为大黄素甲醚-8-O-β-龙胆二糖甙和化合物IV为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其中I为新化合物,II和IV系首次从决明子中分离得到。
实施例2
其它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步骤(1)中决明子1000g,在索氏提取仪中各回流提取4次,每次所用的溶剂体积为决明子粉的2.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40分钟;步骤(2)中将水提物溶于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溶于水部分用正丁醇萃取8次,每次萃取体积为水溶液体积的1倍,每次萃取时间为40分钟,合并萃取液,挥干溶剂,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用5倍的95%乙醇充分溶解,分离出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C;步骤(3)中将混合物C充分溶于4倍的蒸馏水中,溶液部分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在柱上的有效部分依次采用95%的乙醇、水进行洗脱至无色,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得乙醇洗脱物。结果获得所需的化合物。
实施例3
其它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步骤(1)中决明子1500g,在索氏提取仪中各回流提取6次,每次所用的溶剂体积为决明子粉的1.5倍。每次提取时间最佳为80分钟;步骤(2)中将水提物溶于7.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溶于水部分用正丁醇萃取4次,每次萃取体积为水溶液体积的1.5倍,每次萃取时间为20分钟,合并萃取液,挥干溶剂,得混合物A。将混合物A用8倍的95%乙醇充分溶解,分离出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C;步骤(3)中将混合物C充分溶于3倍的蒸馏水中,溶液部分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在柱上的有效部分依次采用95%的乙醇、水进行洗脱至无色,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得乙醇洗脱物。结果获得所需的化合物。
Claims (4)
1、一种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中药决明子磨成粉末,采用溶剂分部提取法,按照极性由小至大依次以溶剂环己烷、氯仿、乙酸乙酯、正丁醇、乙醇、水在索氏提取仪中各回流提取4~6次,每次所用的溶剂体积为中药决明子粉末体积的1.5-2.5倍,每次提取时间为40-80分钟,温度为60±5℃;合并提取液,回收溶剂,得到水提物;
(2)将步骤(1)得到的水提物溶于5.0-10.0倍体积的蒸馏水中,过滤去除不溶物,溶于水部分用正丁醇萃取4-8次,每次萃取所用体积为水溶液体积的0.5-1.5倍,每次萃取时间为20-40分钟,合并萃取液,挥干溶剂,得到的混合物用3.0-8.0倍体积的95%乙醇溶解,分离出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
(3)将步骤(2)得到的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溶于3-5倍体积的蒸馏水中,滤去难溶的杂质,溶液部分流经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在柱上的有效部分依次采用95%的乙醇、水进行洗脱至无色,收集乙醇洗脱液,浓缩得乙醇洗脱物;
(4)用100~200目硅胶柱分离步骤(3)得到的乙醇洗脱物,采用氯仿-甲醇-水洗脱系统;
(5)调整步骤(4)的洗脱系统中氯仿∶甲醇=4∶1的体积,得到的混合物经硅胶层析,采用乙酸乙酯∶95%乙醇=4∶1.5的体积洗脱,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经聚酰胺柱层析,甲醇∶水=2∶3的体积洗脱得到蒽醌类化合物II和蒽醌类化合物III;
调整洗脱系统中氯仿∶甲醇=3∶1的体积,得到的混合物经硅胶柱反复层析,采用乙酸乙酯∶95%乙醇=3-5∶1.0-2.0的体积洗脱,得到蒽醌类化合物I;
调整洗脱系统中氯仿∶甲醇∶水=3∶1∶0.1的体积,得到的混合物经聚酰胺柱层析,用甲醇∶水=2∶3的体积洗脱得到的混合物进一步经凝胶柱层析、水洗脱得到蒽醌类化合物IV;
所述蒽醌类化合物I为大黄素-1-O-β-龙胆二糖甙;
蒽醌类化合物II为大黄酚-1-O-β-龙胆二糖甙;
蒽醌类化合物III为大黄素甲醚-8-O-β-龙胆二糖甙;
蒽醌类化合物IV为大黄酚-1-O-β-D-吡喃葡萄糖基-(1→3)-β-D-吡喃葡萄糖基-(1→6)-β-D-吡喃葡萄糖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决明子使用时先磨成粉末,过100-200目筛,每次溶剂提取时间为55-65分钟,每次提取溶剂的体积为中药决明子粉末体积的2.0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正丁醇的萃取在室温下进行,每次萃取体积为样品体积的0.5倍,每次萃取时间为25分钟;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95%乙醇后充分摇匀、放置20分钟,沉淀析出部分即为不溶于95%乙醇的混合物。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大孔吸附树脂介质依次用丙酮-乙醇-水冲洗干净后,再装柱。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36857XA CN1308277C (zh) | 2005-08-30 | 2005-08-30 | 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B200510036857XA CN1308277C (zh) | 2005-08-30 | 2005-08-30 | 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3679A CN1733679A (zh) | 2006-02-15 |
CN1308277C true CN1308277C (zh) | 2007-04-04 |
Family
ID=360763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200510036857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308277C (zh) | 2005-08-30 | 2005-08-30 | 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308277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439925B (en) | 2006-07-10 | 2009-01-14 | Chongqing Inst Of Ecological M | Anti-obesity plant extract comprising anthraquinones and its method of preparation |
CN102993247A (zh) * | 2012-12-17 | 2013-03-27 |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 一种用中低压制备柱分离决明子蒽醌成分的方法 |
CN104287035A (zh) * | 2014-09-30 | 2015-01-21 | 江苏奇力康皮肤药业有限公司 | 一种决明子碳酸饮料的制备方法 |
CN109358141B (zh) * | 2018-10-23 | 2021-06-11 | 北京中医药大学 | 决明子对照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CN110305496B (zh) * | 2019-07-17 | 2021-02-12 | 衡水学院 | 一种高稳定性决明子色素提取方法 |
CN111072735A (zh) * | 2019-12-20 | 2020-04-28 | 成都普思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从决明子中提取分离的蒽醌类化合物及其方法和应用 |
CN111454993B (zh) * | 2020-04-15 | 2021-01-15 | 武汉森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决明子发酵物及其应用 |
CN115389692B (zh) * | 2021-05-25 | 2024-02-23 | 中化国际新材料(河北)有限公司 | 蒽醌-1,5-二磺酸钠制备染料分散黄65过程的监控分析方法 |
-
2005
- 2005-08-30 CN CNB200510036857XA patent/CN130827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决明子中蒽醌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陈秋冬等,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第20卷第2期 2003 * |
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高桂霞 张会宜 刘淑萍,化学工程师,第116卷第5期 2005 * |
决明子中蒽醌类成分提取分离研究进展 高桂霞 张会宜 刘淑萍,化学工程师,第116卷第5期 2005;决明子中蒽醌类化学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陈秋冬等,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第20卷第2期 2003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733679A (zh) | 2006-02-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46784B (zh) | 鸡矢藤水提取物、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3896997B (zh) | 一种肉苁蓉中毛蕊花糖苷的分离纯化方法 | |
CN102600214B (zh) | 苦丁茶冬青叶的提取方法、总皂苷及其用途 | |
CN1308277C (zh) | 从中药决明子中提取蒽醌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2631414B (zh) | 地不容总生物碱提取纯化工艺 | |
CN101074188A (zh) | 利用大孔吸附树脂富集纯化花生根中白藜芦醇的方法 | |
CN101474240B (zh) | 一种从含羞草中提取总黄酮的方法 | |
CN101747195B (zh) | 菊芋中二咖啡酰奎尼酸组分的分离提纯方法 | |
CN100344643C (zh) | 龙胆苦甙的制备方法 | |
CN110437053B (zh) | 一种从紫茎泽兰中提取分离泽兰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2627677A (zh) | 从虎杖中分离纯化单体化合物的方法 | |
CN103340916B (zh) | 一种野马追提取物、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 |
CN1865273A (zh) | 一种从甘草中提取纯化多种甘草黄酮成分的新方法 | |
CN1850847A (zh) | 一种杠柳苷元的制备方法 | |
CN1597678A (zh) | 山楂叶总黄酮的提取方法 | |
CN1634970A (zh) | 一种三七总皂苷的制备方法 | |
CN102070569B (zh) | 一种富集纯化荨麻中3,4二香草基四氢呋喃的方法 | |
CN1279052C (zh) | 从黄芪中提取黄芪总黄酮和总甙的方法 | |
CN1247510C (zh) | 一种从生姜中分离6-姜酚的方法 | |
CN102250183B (zh) | 一种以人参花蕾为原材料制备高纯度人参皂苷Re的方法 | |
CN104876900A (zh) | 一种从木香中提取、分离纯化木香烃内酯和去氢木香内酯的方法 | |
CN102145040A (zh) | 采用大孔树脂吸附提取肾茶有效部位的工艺方法 | |
CN1869056A (zh) | 一种从人参叶中提取分离人参皂苷混合物的方法 | |
CN103083392A (zh) | 一种分离富集山豆根中具异戊烯基黄酮部位的方法 | |
CN1730027A (zh) | 从獐牙菜属主要药用植物中制备抗肝炎活性部位的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0404 Termination date: 201108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