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289054A - 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 Google Patents

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289054A
CN1289054A CN00133125A CN00133125A CN1289054A CN 1289054 A CN1289054 A CN 1289054A CN 00133125 A CN00133125 A CN 00133125A CN 00133125 A CN00133125 A CN 00133125A CN 1289054 A CN1289054 A CN 12890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sin
film
scattering
anisotropic l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331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平石政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icel Corp
Original Assignee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2890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890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 G02B5/0221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at the element's surface, e.g. by means of surface roughening or microprismatic structures the surface having an irregular structur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36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 G02B5/024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the diffusion taking place within the volume of the element by means of dispersed part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05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 G02B5/0257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diffusing properties creating an anisotropic diffusion characteristic, i.e. distributing output differently in two perpendicular ax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02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 G02B5/0273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 G02B5/0278Diffusing elements; Afocal elements characterized by the use used in transmiss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2323/00Functional layers of liquid crystal optical display excluding electroactive liquid crystal layer characterised by chemical composi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4Diffusing, scattering, diffracting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acromolecular Shaped Artic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Projection Apparatus (AREA)
  • Shaping By String And By Release Of Stress In Plastics And The Lik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亮度下降并可以高精度地均匀面发光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在散射角θ与散射光强度F的关系的散射特性F(θ)中,设膜的X轴方向的散射特性为Fx(θ)、设Y轴方向的散射特性为Fy(θ),在θ=4~30°的范围内要满足式Fy(θ)/Fx(θ)>5。该膜10由折射率差异在0.001以上的连续相和分散相粒子11构成,粒子的平均长宽比大于1,且粒子的长轴方向配置在膜10的X轴方向上。连续相可以由结晶性树脂构成,分散相可以由非结晶性树脂构成。膜还可以包含有相容化剂。

Description

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使显示装置(平面型显示装置)均匀发光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制作方法以及使用所述膜的显示装置。更详细地说,是涉及一种用于透过式或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或投影电视中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作为液晶显示装置之类的平面型显示装置(照明装置),例如有众所周知的包括在液晶显示模块的背面形成光反射层并以使前面入射的光因光反射层而反射的反射式显示装置;还有例如在液晶显示模块的背面或侧面配置荧光管的背光型(透过式)显示装置。在把荧光管配置在侧面的情况下,用于使来自侧面的荧光管的光沿正面方向出射的导光板被配置在液晶显示模块的里面(日本公开专利JP-A-10-333141号)。
但是,在这种液晶显示装置中,显示图象的均匀性有可能很差。例如,在使用前述日本公开专利JP-A-10-333141中记载的显示装置时,由该公开专利的图14、图15和图16可知,在与荧光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亮度分布就不均匀,亮度离散很大。
因此,大多采用使来自荧光管的光和由光反射层反射的光扩散而使亮度均匀化的光散射膜(扩散膜)。作为光散射膜,使用透明且耐热性高的聚碳酸酯膜或聚酯膜作为基膜,再在这些基膜上涂覆折射性微粒子(树脂基)或透光性无机微粒子的光散射膜作为光散射膜,或者使用在这些基膜中包含有折射性微粒子(树脂基)或透光性无机微粒子的光散射膜作为光散射膜。
近年来,对这些光散射膜作为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用光散射膜,提出高要求。通常,背光用光散射膜被设置在背光层(冷阴极管)和液晶层之间,以使从冷阴极管发射的光均匀化。但是,如果光散射过大,就得不到充分的发光亮度。因此,在光散射膜(扩散板)和液晶层之间设置棱镜等光学元件,以使扩散光折射,从而使光垂直于液晶显示面入射,由此提高亮度。
例如,作为设置有扩散板的平面型显示装置(即:其图象显示区域是平的(平面)的显示装置),图4所示的装置是公知的。该装置包含有平面型显示模块45(特别是透过式液晶显示模块)和对该模块从背面进行照明的单个或多个荧光放电管(冷阴极管)41,在所述荧光放电管41的背面配置有反射朝向背面方向的光的反射板42,在荧光放电管41和显示模块45之间设置有使光扩散并对显示模块45均匀照明的扩散板43,在所述扩散板43的模块侧层置有棱镜片44。在液晶显示模块的情况下,按如下顺序进行层叠来形成该平面型显示模块45,即:第一偏振光膜46a、第一玻璃基板47a、形成在该玻璃基板上的第一电极48a、层叠在该电极上的第一定向膜49a、液晶层50、第二定向膜49b、第二电极48b、滤色片51、第二玻璃基板47b和第二偏振光膜46b。在这种显示装置中,内置的荧光管(冷阴极管)41能够从背面直接照射显示模块。但是,即使使用扩散板(光散射膜),荧光管的长度方向的发光分布(亮度分布)是均匀的,而在与所述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发生发光分布是不均匀,并能观察到干涉条纹。
在图4的平面型显示装置中,例如采用导光板的装置可以在背光部分使用图5所示的背光单元。该背光单元置有荧光管(冷阴极管)51和平行于该荧光管的反射器部件55,在来自荧光管的光射出方向中设置导光板54,在其上部配置有扩散板53,在其下部配置有反射板52。所述导光板54的下部倾斜,以致能使来自荧光管的光沿上部方向反射,从导光板54的上部方向射出的光被所述扩散板53扩散后,并入射到层积在该扩散板上的平面型显示模块(未示出)上。
采用这样的背光单元时,与前述的图4的背光单元相比,虽然似乎能够看到均匀的面发光,但是,仔细观察发光分布状态仍是不均匀的。即:如图6和图7所示,荧光管(冷阴极管)51的长度(轴)方向(x方向)的发光分布(亮度分布)与图4一样,均匀;但是,通过反射板52使荧光管(冷阴极管)射向与前述x方向正交的y方向的光反复反射同时使之朝与xy平面正交的z方向(配置液晶模块的方向),所以y方向的发光分布(亮度分布)仍然发生不均匀(锯齿状),均匀性不好。
这样,在通常的背光性显示装置中,与荧光管的长度(X方向)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发光分布(亮度分布)是不均匀的,发光分布中发生条纹状的方向性(线状暗部)。即使使用包含有微粒子的光散射膜,由于该膜的光散射性是各向同性,所以也会使特定的方向(荧光管的配置方向、条纹方向、X方向)的亮度下降到超出限度。
在日本公开专利JP-A-11-142843号公报中记载了使光在导光板的表面散射的点图形形成为以列状与光源正交,但是,即使使用这样的装置,在荧光管配置方向上也能观察到线状暗部(条纹)。
在日本公开专利JP-A-7-261171号公报中揭示了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它设置有一对玻璃基板、在这对玻璃基板的相对面上形成的电极、封装在这些电极之间的液晶、在所述玻璃基板的外表面上层叠的偏振光膜,在所述偏振光膜表面上设置有折射率不同的两种或以上的树脂以互相分离状态组合的分散的光散射层。在该文献中,把二种或以上的树脂混合到溶剂中的混合物,再涂敷或印刷到偏振光膜上,由此来形成光散射膜。
另外,作为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式液晶显示模块),图8所示的装置(或模块)也是公知的,即:该反射式显示模块设置有一对玻璃基板81a、81b、在该对玻璃基板的相对面上形成的电极82a、82b、夹在一对电极间的液晶87;在玻璃基板81a上形成的电极82a是在构成具有光反射性的象素电极的背面,而滤色片84夹在前侧玻璃基板81b与电极82b之间。另外,在前侧玻璃基板81b的前面,经一个偏振层85层叠有相差层86。在这样的反射式液晶显示模块中,在前面(相位差层86的前面)层叠有扩散层83,就这样构成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在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因为一个偏振层85处在液晶元件的前侧,所以,与内置灯型的透过式显示装置(背光型液晶显示装置)不同,从装置的前面入射的入射光(外光)被所述扩散板83扩散后入射到液晶元件内,同时,被液晶内的反射性电极(反射板)82a反射,通过扩散板83扩散。因此,在不装灯(光),而利用外光,不会降低亮度,而从哪个角度都能够明显地看清楚由显示模块显示出来的数据。
但是,如果在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扩散板的光扩散性能过大,因为入射光和反射光被扩散板过大地乱反射,所以也会降低显示数据的鲜明性。
另一方面,在日本公开专利JP-A-4-314522中记载了一种各向异性的光散射材料,它有各向异性的形状而且是与该透明基质折射率不同的透明物质,按次序并相互平行移动的位置关系均匀分散在透明的基质中。在该文献中披露各向异性的透明物质的粒子直径为0.5~0.7μm、长宽比大于10、最好是15~30的各向异性的光散射材料作为投影电视的屏幕用的双凸透镜是有用的。另外,通过对作为透明基质树脂的低熔点的低密度聚乙烯与作为透明物质的聚苯乙烯或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混炼所生成的树脂组合物进行挤压,把所挤压的片状熔融树脂沿挤压方向强行拉延同时进行冷却,由此来制造长宽比约为10~25、短轴直径约为1~2μm的光散射性膜。
但是,即使这种各向异性的光散射材料适用于前述背光型显示装置,而其发光分布的均匀性并不好,而且,这种各向异性的光散射材料的耐热性也不好。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抑制亮度的降低并能以高的精度均匀地面发光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膜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即使来自光源的发光分布(亮度分布)存在各向异性也能够简便均匀地面发光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膜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另外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不仅透明性高而且光散射的各向异性优良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制造方法以及使用所述膜的显示装置(特别是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保持显示数据的鲜明性并具有显示方向性强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是提供一种光散射的各向异性和耐热性均优良的双凸透镜。
本发明的发明者们为实现上述课题而努力研究的结果,发现在具有发光分布各向异性(方向性)的投光装置和光扩散膜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当散射角θ=4~30°时,膜的一方方向的光散射特性Fx(θ)和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光散射特性Fy(θ)的比例对出射光的亮度分布的均匀性有很大影响;当散射角θ=4~30°、Fy(θ)/Fx(θ)>5时,不会降低显示图象的亮度,而且能够使亮度分布均匀;由此而实现了本发明。
也就是说,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可以使光在其行进方向上发生散射,在表示散射角θ与散射光强度F的关系的散射特性F(θ),如果设膜的X轴方向的散射特性为Fx(θ)、设Y轴方向的散射特性为Fy(θ),那么在θ=4~30°的范围内满足下式:
Fy(θ)/Fx(θ)>5
该膜可以由折射率相互差异在0.001以上的连续相和粒子状分散相构成,分散相粒子的平均长宽比大于1(例如为大约5~500),且分散相粒子的长轴方向大多是在膜的X轴方向上。分散相粒子的短轴的平均长度可以是0.1~10μm。在使用这种膜时,因为光能以高的各向异性进行扩散,所以即使使用存在发光分布各向异性(方向性)的投光装置(管状的投光装置等)中,也能够不产生亮度的下降,而且发光分布均匀。
用于构成前述的连续相和分散相的树脂,可以使用透明树脂,例如:连续相也可以由结晶性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类树脂等)构成,而分散相也可以由非结晶性聚酯类树脂构成。各向异性光散射膜也可以包含有相容化剂(如环氧化二烯烃类嵌段共聚物等)。连续相与分散相的量比是例如前者/后者=99/1~50/50(重量比),而分散相与相容性剂的量比是例如前者/后者=99/1~50/50(重量比)。在膜的表面上也可以形成沿膜的X轴方向延伸的凹凸部。
把构成连续相的树脂与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熔融混炼在一起并挤压,再使分散相进行定向的定向处理,就可以制备前述膜。在定向处理中,例如:包含一面拉制一面制膜的方法、把固化的膜沿一个轴(轧辊压延)延伸的方法等。定向处理(例如前述的延伸处理)也可以在超过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变点的温度下进行。
在本发明中,还包含由显示模块、用于向模块投射光的管状投光装置和前述各向异性光散射膜构成的显示装置,管状投光装置设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背面,所述各向异性光散射膜设置在该投光装置更前方。光散射膜是沿所述投光装置的长度方向朝向X轴方向而配置。本发明也可以是配置成所述有光散射膜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也可以是由所述光散射膜构成的用于投影电视的双凸透镜。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膜”不管其厚度如何,其含义是片。
附图简要说明
图1是用来说明散射光强度的测定方法的概略剖面图。
图2是用来说明本发明的膜的散射光各向异性的概念图。
图3是表示用实施例1的膜测定的散射光强度的曲线图。
图4是透过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图5是用于透过式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部的概略剖面图。
图6是投光装置的概略透视图。
图7是用来说明图2的背光部分的发光分布的概略剖面图。
图8是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概略剖面图。
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以入射光为主能够以光的行进方向进行散射,而且具有以下所示的散射光的各向异性。即:在表示散射角θ与散射光强度F的关系的散射特性F(θ)中,如果设膜的X轴方向的散射特性为Fx(θ)、设与X-轴垂直的Y轴方向的散射特性为Fy(θ)时,膜满足下式(1),优选满足下式(2):
F1=Fy(θ)/Fx(θ)>5  (其中θ=4~30°)(1)
F2=Fy(θ)/Fx(θ)>10  (其中θ=2~30°)(2)
通常,F1=Fy(θ)/Fx(θ)的值是10~500,优选是15~500,更可取的值是50~500(例如100~400),这样的值不限于散射角θ=4~30°,也可以是散射角θ=4~15°之内的值。通常,F2=Fy(θ)/Fx(θ)的值是15~500,优选是20~500(例如20~400),这样的值不限于散射角θ=4~30°,也可以是散射角θ=4~15°之内的值。
在日本公开专利JP-A-314522记载的光散射膜中,对于垂直于分散相粒子的长轴的平面上的散射角度θ的光散射特性(强度)为Fy(θ),而对于平行于分散相粒子的长轴的平面的散射光的散射角度θ的光散射特性(强度)为Fx(θ),此时,散射角θ=4°,Fy(θ)与Fx(θ)的比即Fy(θ)/Fx(θ)约为2。
关于用Fy(θ)/Fx(θ)表示的各向异性的系数F1小于5,当把光散射膜施用于具有管状投光装置(发光源)的液晶显示装置时,不能得到均匀的面发光。
如果处于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中间的Ψ方向的散射特性为FΨ(θ)(其中Ψ表示对于X轴方向的角度,即:X轴方向相当于Ψ=0°,Y轴方向相当于Ψ=90°)时,本发明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不一定必须具有FΨ(θ)(Ψ≠90°)与Fx(θ)同等程度值的各向异性,但是FΨ(θ)(Ψ≠90°)最好表示与Fx(θ)同等程度的值。这样的膜能够以特别高的各向异性来散射光。
散射特性F(θ)可以用例如图1所示的测定装置来测定。该装置设置有对各向异性光散射膜10照射激光的激光照射装置(NIHON KAGAKU ENGNEO-20MS)21和测定透过各向异性光散射膜10的激光强度的检测器22。以90°的角度对各向异性光散射膜10照射激光,并以膜扩散的光的强度(扩散强度)F对扩散角θ绘制曲线,就能够求出光散射特性。
如果使用这样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作为例如图4所示的背光单元的光散射膜,就能够使与荧光管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的不均匀的(锯齿状)的发光分布(亮度分布)均匀化,并能够抑制线状暗部的发生。
具有如此高的各向异性的散射膜可以由相互不相容或难相容的连续相(树脂连续相等)和粒子状分散相(树脂分散相、纤维状分散相等)构成。
构成光散射膜的树脂例如可以是热塑性树脂(烯烃类树脂、含卤素树脂、乙烯醇类树脂、乙烯基酯类树脂、(甲基)丙烯酸类树脂、苯乙烯类树脂、聚酯类树脂、聚酰胺类树脂、聚碳酸酯类树脂、纤维素衍生物等)和热固性树脂(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树脂、邻苯二甲酸二烯丙基酯树脂、硅氧烷树脂等)等,优选的是热塑性树脂。
烯烃类树脂中列举有C2-6烯烃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乙烯、乙烯-丙烯共聚物等的乙烯类树脂、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丙烯-丁烯共聚物等的聚丙烯类树脂、聚(甲基戊烯-1)、丙烯-甲基戊烯共聚物等)和C2-6烯烃与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等。
作为含卤素树脂,列举有卤化乙烯基类树脂(聚氯乙烯、聚四氟乙烯、聚氯三氟乙烯、聚乙烯氟化物等的氯乙烯或含氟单体的均聚合物、四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醚共聚物等的氯乙烯或含氟单体的共聚物、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四氟乙烯-乙烯共聚物等的氯乙烯或含氟单体和其它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等)、卤化亚乙烯基系树脂(聚偏二氯乙烯、聚偏氟乙烯、或含亚乙烯基二氯或亚乙烯基氟的亚乙烯基单体与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
在乙烯醇系树脂的衍生物中包含聚乙烯醇、乙烯-乙烯醇共聚物等,作为乙烯酯系树脂,列举有乙烯酯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醋酸乙烯等)、乙烯酯系单体与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如醋酸乙烯-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氯乙烯共聚物、醋酸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等)等。
作为(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列举有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等。优选的(甲基)丙烯酸树脂是聚((甲基)丙烯酸C1-5烷基酯)和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
在苯乙烯类树脂中,列举有苯乙烯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聚苯乙烯、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共聚物等)、苯乙烯类单体与共聚性单体的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共聚物(AS树脂)、苯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苯乙烯-马来酐共聚物等)等。
在聚酯类树脂中包含有由对苯二甲酸等的芳香族二羧酸和亚烷基二醇制成的芳香族聚酯(包含如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丙烯对苯二甲酸酯、聚丁烯对苯二甲酸酯等的聚亚烷基对苯二甲酸酯、聚乙烯萘酸酯、聚丁烯萘酸酯等的聚亚烷基萘酸酯等的均聚酯、含亚烷基芳酯单位作为主要成分(例如:50摩尔%以上,优选是75~100摩尔%,更好为80~100摩尔%)的共聚酯)、由己二酸等的脂族二羧酸的脂族聚酯、液晶性聚酯等。
作为聚酰胺类树脂,列举有尼龙46、尼龙6、尼龙66、尼龙610、尼龙612、尼龙11、尼龙12等脂族聚酰胺、如亚二甲苯基二胺己二酸酯(MXD-6)等的芳香族聚酰胺等。聚酰胺类树脂不局限于均聚酰胺,也可以是共聚酰胺。
在聚碳酸酯类树脂中包含有以双酚类(双酚A等)为基的芳香族聚碳酸酯、如二甘醇双芳基碳酸酯等的脂肪族聚碳酸酯。
作为纤维素衍生物,可以有纤维素酯(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丙酸酯、纤维素丁基化物、纤维素酞酸酯)、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类(如纤维素苯基氨基甲酸酯等)、纤维素醚类(如烷基纤维素、苯甲基纤维素、羟基烷基纤维素、羧甲基纤维素、氰乙基纤维素等)。
前述树脂成分也可以根据需要而改性(例如橡胶变性)。
也可以由前述树脂成分构成连续相基质,再把分散相成分接枝或嵌段聚合到该基质树脂中。作为这样的共聚物,可以列举的有例如:橡胶嵌段共聚物(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树脂)等)、橡胶接枝苯乙烯树脂类(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等。
在纤维状分散相中包含有有机纤维、无机纤维。有机纤维也可以是耐热性有机纤维,例如:芳酰胺纤维(aramide)、全芳香族聚酯纤维、聚酰亚胺纤维等。
作为无机纤维,列举有例如:纤维状填料(如玻璃纤维、二氧化硅纤维、氧化铝纤维、氧化锆纤维等的无机纤维)、片状填料(云母等)等。
构成连续相或分散相的优选的成分,包括有烯烃树脂、(甲基)丙烯基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等。构成所述连续相和/或分散相的树脂可以是结晶性或非结晶性,也可以用非结晶性树脂构成连续相和分散相。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可以结合使用结晶性树脂和非结晶性树脂。即:用结晶性树脂构成连续相和分散相中的一方的相(例如:连续相),而用非结晶性树脂构成另一方的相(例如:分散相)。
作为结晶性树脂,可以使用的例如有烯烃系树脂(如聚丙烯、丙烯-乙烯共聚物等的丙烯含量大于90摩尔%的聚丙烯系树脂、聚(甲基戊烯-1)等)、亚乙烯基系树脂(如亚乙烯基二氯系树脂等)、芳香族聚酯系树脂(如聚亚烷基对苯二甲酸酯、聚亚烷基萘酸酯等的聚亚烷基芳基酯均聚酯、亚烷基芳基酯单元含量大于80摩尔%的均聚酯、液晶性芳香族聚酯等)、聚酰胺系树脂(如具有尼龙46、尼龙6、尼龙66等的短链片段的脂肪族聚酯等)等。这些结晶性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两种或以上组合起来使用。
结晶性树脂(如结晶性聚丙烯系树脂等)的结晶度例如约为10~80%,优选20~70%,30~60%更好。
通常,使用透明性高的树脂作为构成连续相的树脂,构成连续相的特别好的树脂是流动性高的结晶性树脂。把这样的树脂与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组合使用时,能够提高组合物的均匀性(分散相的均匀分散性)。
构成连续相的树脂可以是熔点或玻璃转变点温度为130~280℃的树脂,优选为140~270℃的树脂,150~260℃的树脂更好。
作为非结晶性树脂可以有:例如乙烯系聚合物(离子交联聚合物、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乙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聚氯乙烯、氯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聚醋酸乙烯、乙烯醇系树脂等的乙烯系单体的均聚物或共聚物等)、(甲基)丙烯系树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甲酯-苯乙烯共聚物(MS树脂)等)、苯乙烯树脂(聚苯乙烯、AS树脂等)、聚碳酸酯系聚合物、非结晶性聚酯系树脂(脂族聚酯、其二醇成分和/或芳香族二羧酸成分被部分取代、聚亚烯芳基酯共聚酯、聚芳基酯树脂等)、聚酰胺系树脂(具有长链链段的脂族聚酰胺、非结晶性芳族聚酰胺)、热塑性弹性体(聚酯弹性体、聚烯烃弹性体、聚酰胺弹性体、苯乙烯系弹性体等)等。在所述非结晶性聚酯系树脂中,包含选自下列物质中至少一种物质制得的共聚酯的聚亚烷基芳基酯共聚物、如二乙二醇、三乙二醇、之类的(聚)氧亚烷基二醇、环己烷二甲醇、邻苯二甲酸、异苯二甲酸、脂族二羧酸(己二酸等)作为二醇成分(C2-4亚烷基二醇)的一部分(例如:10~80摩尔%,优选20~80摩尔%,30~75摩尔%更好)和/或芳族二羧酸成分(对苯二甲酸、萘二羧酸)的共聚酯。这些非结晶树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两种以上组合使用。
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通常使用透明性高的树脂。
在许多情况下,构成分散相的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变点的温度低于构成前述连续相的树脂的,例如:可以是约50~180℃,优选60~170℃,70~150℃更好。
作为构成连续相的结晶性树脂与构成分散相的非结晶性树脂的组合,可以列举的有例如:结晶性聚烯烃系树脂(如,结晶性聚丙烯树脂等)和非结晶性聚酯(如聚亚烷基对苯二甲酸酯共聚酯之类的聚亚烷基芳基酯共聚酯等)的组合等。
在用熔点或玻璃转变点温度高的树脂(特别是高熔点结晶性树脂)作为构成连续相的树脂时,其热稳定性高和膜的加工性好,并容易在较高温度下(例如130~150℃)进行定向处理(或单轴向延伸处理),而且能够容易使分散相定向。另外,即使作为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的零部件来使用,在宽的温度范围内(例如室温~80℃的范围)膜是稳定的,另外,一般结晶性树脂(结晶性聚丙烯等)价廉。另一方面,在用具有比连续相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变点温度低的树脂(特别是比结晶性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变点温度低的非结晶性树脂)作为构成分散相的树脂时,用单轴向延伸等定向处理能够容易提高分散相粒子的长宽比。例如:使用非结晶性共聚酯构成分散相时,不仅透明性高,而且能够降低玻璃转变点温度(例如:约80℃),所以,在单轴向延伸等定向处理的温度下能够容易使分散相变形,即使在成形后也能够在规定的温度范围内(例如室温~80℃的范围)很稳定。而且非结晶性共聚酯(例如:使用如-乙二醇/环己烷二甲醇=10/90~60/40(摩尔%)优选是使用25/75~50/50(摩尔%)的二醇的成分所得的聚乙烯对苯二甲酸酯共聚酯,其折射率高(例如:1.75左右),并能够增大与连续相的折射率差。
在本发明中,用折射率相互不同的成分来构成连续相和分散相。在使用折射率相互不同的成分时,能够使膜具有光扩散性。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折射率之差例如为0.001以上(如大约0.001~0.003),优选0.01~0.3左右,0.01~0.1更好。
作为具有这样的特定折射率差的树脂的组合,可以列举的有如下的组合:
(1)烯烃系树脂(特别是丙烯系树脂)与选自丙烯酸树脂、苯乙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以及聚碳酸酯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的组合;
(2)苯乙烯系树脂与选自聚酯系树脂、聚酰胺系树脂以及聚碳酸酯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的组合;
(3)聚酯系树脂与选自聚酰胺系树脂和聚碳酸酯系树脂中的至少一种树脂的组合。
根据需要,光散射膜也可以含有相容化剂。使用相容化剂,能够提高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混合性和亲和性,并能够防止在膜进行定向处理时发生的缺陷(空缺等缺陷)的问题,能够防止膜的透明性的降低。另外,能够提高连续相与分散相的粘合性,即使对膜进行单轴向延伸,也能够降低分散相在延伸装置上的粘着。
作为相容化剂,可以根据连续相和分散相树脂的种类从惯用的相容化剂中选择,例如有:用噁唑啉化合物或改性基(羧基、酸酐、环氧基、恶唑啉基等)改性的树脂、由和含二烯或橡胶聚合物共聚得到的二烯系共聚物(随机共聚物等)[例如:由二烯单体或共聚性单体(芳香族乙烯单体等)]的均聚物或共聚物;如丙烯酯-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等的二烯接枝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SB)嵌段共聚物、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SB)嵌段共聚物、氢化的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SEBS)、氢化的(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等的二烯系嵌段共聚物或它们的加氢物]、用前述变性基(环氧基等)变性的二烯烃或橡胶的聚合物等。这些相容化剂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两种以上组合起来使用。
通常,使用与聚合物混合体系构成的树脂有相同的或具有共同成分的聚合物(随机、嵌段或接枝共聚物)、对聚合物混合体系构成的树脂有亲和性的聚合物(随机、嵌段或接枝共聚物)等作为相容化剂。
作为二烯系单体,可以列举有:共轭二烯、如例如丁二烯、异戊二烯、1,3-戊二烯、2,3-二甲基-1,3-丁二烯、戊间二烯、3-丁基-1,3-辛二烯烃、苯基-1,3-丁二烯等的必要时置换的C4-20共轭二烯。这些共轭二烯烃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两种或以上组合使用。这些共轭二烯烃中的丁二烯、异戊二烯较好。
作为芳香族乙烯单体,列举有例如:苯乙烯、α-甲基苯乙烯、乙烯基甲苯(p-甲基乙烯等)、p-t-丁基苯乙烯、二乙烯苯类、和1,1-二苯基苯乙烯等。这些芳香族乙烯单体中,优选的是苯乙烯。作为(甲基)丙烯基系单体,包含有(甲基)丙烯酸烷基酯((甲基)丙烯酸甲基等)和(甲基)丙烯腈等)。作为马来酰亚胺系单体,可以列举有:马来酰亚胺、N-烷基马来酰亚胺、N-苯基马来酰亚胺等。这些单体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把两种或以上组合使用。
可以把对应于改性基团的单体(例如:含羧基改性的单体如用于羧基改性的(甲基)丙烯酸、用于酸酐改性的马来酸酐、用于酯改性的(甲基)丙烯酸单体、用于马来酰亚胺改性的马来酰胺单体、和用于环氧改性的缩水甘油基(甲基)丙烯酸酯等的含环氧基单体)的单体进行共聚而实施变性。环氧改性可通过不饱和双键而进行。
好的相容化剂是未改性或改性的二烯共聚物,特别是改性的嵌段共聚物(例如:环氧化二烯嵌段共聚物或环氧改性的二烯烃嵌段共聚物)。环氧化二烯嵌段共聚物不仅能够提高透明性而且软化温度高,在多种连续相和分散相组合时它能够使树脂相容化,并能够使分散相分散均匀。
前述嵌段共聚物可以由例如共轭二烯嵌段或其相应部分的加氢嵌段、芳香族乙烯嵌段所构成,在环氧化二烯嵌段共聚物中,前述共轭二烯嵌段的双键可部分或全部被环氧化。
芳香族乙烯嵌段对共轭二烯嵌段(或其相应的氢化嵌段)的比例(重量比)例如是前者/后者=约5/95~80/20(例如25/75~80/20),优选的是约10/90~70/30(例如30/70~70/30),通常是约50/50~80/20。
嵌段共聚物的数均分子量例如可以选自5,000~1,000,000的范围,优选为7,000~900,000,10,000~800,000更好。分子量的分布[重均分子量(Mw)与数均分子量(Mn)之比(Mw/Mn)]例如是小于10(1~10),优选为1~5。
嵌段共聚物的分子结构可以是直链状、支链状、放射状或其任何组合。作为嵌段共聚物的嵌段结构,例如可以是单嵌段结构、对嵌段结构、三链径向对嵌段结构、四链径向对嵌段结构等的多嵌段结构。设芳香族二烯嵌段为X,共轭二烯嵌段为Y,那么,作为这样的嵌段结构,可以列举的类型有:X-Y型、X-Y-X型、Y-X-Y型、Y-X-Y-X型、X-Y-X-Y型、X-Y-X-Y-X型、Y-X-Y-X-Y型、(X-Y-)4Si型、(Y-X-)4Si型等。
在环氧化二烯烃嵌段共聚物中的环氧基的比例没有特别的限定,作为环氧乙烷的氧浓度,例如是0.1~8重量%,优选为0.5~6重量%,1~5重量%更好。环氧化嵌段共聚物的环氧当量(JIS K 7236)例如是约300~1000,优选为500~900,600~800更好。
如前所述,构成相容化剂的环氧化嵌段共聚物(环氧化SBS嵌段共聚物等)不仅透明性高而且软化点也是比较高的温度(约70℃),并且在多种连续相与分散相的组合中能够有效地相容化,并能够使分散相均匀分散。芳香族乙烯嵌段(如苯乙烯嵌段等)的含有量为60~80重量%的环氧化嵌段共聚物的折射率比较高(例如约1.57),并且,具有与前述分散相的树脂(非结晶共聚酯)近似的折射率,所以,能够引起分散相树脂分散均匀同时能保持分散相树脂的光散射性能。
相容化剂(如环氧化嵌段共聚物等)的折射率可以与分散相树脂的折射率大体相同(例如与分散相树脂的折射率的差约为0~0.01,优选为0~0.05)。
前述环氧化嵌段共聚物可以把按惯用的方法制造的二烯系嵌段共聚物(或部分氢化的嵌段共聚物)进行环氧化而制造。例如可以在锂催化剂存在时、在惰性溶剂中把芳香族乙烯单体与二烯烃系单体聚合而制造嵌段共聚物(日本公告专利JP-B-40-23798、JP-B-47-3252、JP-B-48-2423、日本公开专利JP-A-51-33184、日本公告专利JP-B-46-32415、日本公开专利JP-A-59-166518、日本公告专利JP-B-49-36957、JP-B-43-17979、JP-B-46-32415、JP-B-56-28925)等。可以用氢化催化剂在惰性溶剂中对嵌段共聚物进行氢化来制造氢化嵌段共聚物(日本公告专利JP-B-42-804、JP-B-43-6636、日本公开专利JP-A-59-133203等)。
环氧化可以在惰性溶剂中,用惯用的方法,用环氧化剂(如过酸类、氢过氧化物类等)使前述嵌段共聚物环氧化而实施。作为过酸类可列举有过蚁酸、过醋酸、三氟过醋酸、过苯甲酸等。作为氢过氧化物类例如有无机氢过氧化物(过氧化氢等)、有机氢过氧化物(t-丁基氢过氧化物等)。氢过氧化物类与酸或金属催化剂组合使用的情况居多,例如:钨酸和苛性钠的混合物与过氧化氢的组合、有机酸与过氧化氢的组合、六羰基钼与t-丁基氢过氧化物的组合等。环氧化剂的使用量没有特别限定,可以根据嵌段共聚物的种类、环氧化剂的种类、所要求的环氧化度(环氧当量等)来适当选择。
环氧化二烯烃系嵌段共聚物的分离或纯化可以用适当的方法来进行,例如:使用不良溶剂沉淀共聚物的方法、在搅拌下把共聚物加到热水中并蒸馏除去溶剂的方法、直接脱去溶剂的方法等。
相容化剂的使用量例如能够选择的范围为树脂组合物总量的0.1~20重量%,0.5~15重量%较好,1~10重量%更好。
在光散射膜中,连续相、分散相、相容化剂的优选的组合包含由高透明性及高热稳定性的树脂(结晶性聚丙烯系树脂等的结晶性树脂等)构成的连续相、由高透明性及高热变形性且具有一定热稳定性的树脂(非结晶性共聚酯等的非结晶性树脂等)构成的分散相、由环氧化嵌段共聚物构成的相容化剂所组合。
在光扩散膜中,连续相与分散相的比例可以根据树脂的种类或熔融粘度、光扩散性等而在前者/后者(重量比)=99/1~30/70的范围内适当选择,优选的选择范围为99/1~50/50,选择范围99/1~75/25更好。
在前述优选的光散射膜中,连续相、分散相、和相容化剂的比例如下。
(1)连续相/分散相(重量比)=99/1~50/50,优选98/2~60/40,90/10~60/40更好,80/20~60/40特别好。
(2)分散相/相容化剂(重量比)=99/1~50/50,优选99/1~70/30,98/2~80/20更好。
如果按这样的比例使用各成分,则即使各成分不分别复合,各成分的颗粒都直接熔融混炼,也能使分散相分散均匀,通过单轴延伸等的定向处理能够防止空缺的产生,并能够得到透过率高的光散射膜。
在本发明的光散射膜中,形成分散相的粒子的长轴平均长度L与短轴平均长度W之比(平均长宽比L/W)大于1,且粒子的长轴方向定向在膜的X轴方向上。优选的平均长宽比(L/W)例如是2~1000,优选为5~1000,5~500更好(例如20~500),通常为50~500(特别是70~300)。这样的分散相粒子也可以是足球型形状(旋转椭圆状等)、纤维状、矩形体状等,长宽比越大,以光散射性表达的各向异性也越高。
分散相粒子的长轴平均长度L例如可以是0.1~200μm(例如1~100μm),优选1~150μm(例如1~80μm),特别是2~100μm(例如2~50μm),通常为10~100μm(例如10~50μm)。分散相粒子的短轴平均长度W例如是0.1~10μm,优选0.15~5μm,0.2~2μm更好。
分散相粒子的定向系数例如是大于0.7(约0.7~1),优选0.8~1,0.9~1更好。分散相粒子的定向系数越高,对散射光具有各向异性越高。
可以根据下式来计算出定向系数。
定向系数=(3<cos2θ>-1)/2
式中,θ表示粒子状分散相的长轴与膜或片的X轴之间的角度(当长轴与X轴平行时,θ=0°),<cos2θ>表示对各分散相粒子求得的cos2θ的平均值,并可用下式表示。
<cos2θ>=∫n(θ)·cos2θ·dθ(式中,n(θ)表示全部分散相粒子中具有角度θ的分散相粒子的比例(重量比))
这样的分散相粒子能够对透过膜而散射的光具有高的各向异性。即:能够使膜在垂直于分散相粒子的长轴方向的方向上强散射透过光或反射光。图2是说明这种分散相粒子的定向与散射光的各向异性的关系图,在该图中,表明在光散射膜10中,分散相粒子11的长轴定向在膜的X轴方向上。而在分散相粒子11的长轴方向(X轴方向)的入射光的光散射性小,在与前述长轴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的光散射性大。因此,光散射特性Fx(θ)和Fy(θ)表示Fy(θ)>Fx(θ)的关系。
本发明的光散射膜也可以根据需要具有扩散光的定向性,即:如果膜有定向性,就意味着在各向异性扩散光的强的方向上存在表示散射强度极大的角度。在扩散光具有定向性的情况下,在前述图1所示的测定装置中,将扩散角度θ对扩散光强度F标绘时,在特定的扩散角度θ的范围内,标绘曲线具有极大或肩形凸出部(尤其是,极大)。
在具有定向性的情况下,连续相树脂与分散相粒子的折射率差可以是例如0.005~0.2,优选为0.01~0.1;粒子长轴的平均大小例如是1~100μm,优选为5~50μm;长宽比例如是20~300(例如40~300),优选为50~200。
光散射膜也可以包含有惯用的添加剂,例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等的稳定剂、增塑剂、抗静电剂、阻燃剂、填充剂等。
光散射膜的厚度是约3~300μm,优选为5~200μm,5~100μm更好。如果膜过厚,装入装置时,会增大装置的厚度。如果膜过薄,容易产生折断或弯曲,而降低可处理性。
光散射膜的光总透过率例如是85%以上(85~100%),优选为90~100%,90~95%更好。在光的总透过率低于85%的情况下,由光散射引起的亮度下降的影响大,显示画面的亮度不够。
在膜表面上,也可以沿膜的X轴方向延长形成凹凸不平,如果形成有这样的凹凸不平,就能够使膜具有更高的各向异性。
把构成分散相的成分(树脂成分、纤维状成分等)分散到构成连续相的树脂中,并使其定向,就能够得到光散射膜。例如:根据需要以惯用的方法(例如熔融混合法、转鼓法等)把构成连续相的树脂与构成分散相的成分(树脂成分、纤维状成分等)混合,熔融混合后,用T模或环模挤压成膜,由此能够使分散相分散。分散相的定向处理能够用下述方法来进行,即:(1)挤压成形时,一面拉延一面成膜的方法、(2)使挤压成形膜单轴向延伸的方法、或(3)把前述(1)和(2)的方法组合起来的方法。(4)把前述(1)熔融混炼成分炼成溶液状,再用流延法成膜,也能够制成光散射膜。
熔融温度是高于树脂成分(连续相树脂、分散相树脂)的熔点温度,例如约150~290℃,优选200~260℃.
拉伸比(拉伸倍率)例如为约5~80倍,优选10~60倍,20~40倍更好。
延伸倍率例如为1.1~50倍(例如3~50倍),优选1.5~30倍(例如5~30)。
在拉伸与延伸组合的情况下,拉伸比例如为2~10倍,优选2~5倍,延伸倍率例如为1.1~20倍(例如2~20倍),优选1.5~10倍(例如3~10)。
在优选的方法中,包含有使膜(例如成膜后冷却的膜)单轴向延伸法。在这延伸下成膜与拉制成膜的方法相比,容易提高分散相的长宽比。
并不特别限定单轴向延伸法,例如也可以用牵引固化膜的两端的方法(牵引延伸);以并列多对(例如2对的)相互面对的一对轧辊(2个轧辊),把膜插入各2个轧辊辊隙,使膜伸跨在插入侧的2个轧辊并引出侧的2个轧辊之间,使引出侧的2个轧辊的膜送进速度比插入侧的2根轧辊的膜送进速度快,由此来进行延伸的方法(辊间延伸);把膜插入到相互面对的一对轧辊之间,用轧辊压延膜的方法(轧辊压延)等。
在优选的单轴向延伸方法中,包含辊间延伸和轧辊压延等,按照这些方法,容易进行大量生产。特别是通过轧辊压延方法,不仅对非结晶性树脂,即使对结晶性树脂也能够容易地进行延伸。即:通常,在单轴向延伸树脂片时,容易发生局部减少厚度和宽度的向内卷曲,而按照轧辊压延就能够防止发生向内卷曲,从而能够稳定膜的伸长工艺。而且,在伸长前后,膜的宽度减少得少,且横向的厚度均匀,所以,在膜的横向上能够使光散射特性均匀,容易保持产品的质量,能够提高膜的使用率(成品率)。另外,能够使伸长倍率设定得宽。在轧辊压延的情况下,因为延伸前后能够保持膜宽,所以,膜厚的减少率的倒数与延伸倍率大致相等。
轧辊压延的压力例如可以是9.8×103~9.8×106N/m,优选9.8×106~9.8×106N/m。
伸长倍率可以从较宽的范围来选择,例如伸长倍率为1.1倍~10倍,优选1.3~5倍,1.5~3倍更好。轧辊压延例如可以按0.9~0.1的厚度减少率来进行,优选按0.77~0.2的厚度减少率来进行,按0.67~0.33的厚度减少率来进行更好。
虽然伸长温度并没有对可能限制伸长成形有特别限定,但是,也可以高于分散相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变温度。作为构成连续相的树脂,使用玻璃转变点温度或熔点比分散相树脂的玻璃转变点温度或熔点更高的树脂(例如5~200℃树脂,优选5~100℃的树脂),在分散相树脂熔融或软化的同时进行单轴向延伸时,因为与连续相树脂相比,分散相树脂非常容易变形,所以能够增加分散相粒子的长宽比,从而得到光散射各向异性特别大的膜。优选的伸长温度例如是110~200℃,更优选130~180℃。在连续相树脂是结晶性树脂的情况下,轧辊压延的温度可低于树脂的熔点,也可以是熔点附近的温度,在连续相树脂是非结晶性树脂的情况下,轧辊压延的温度可低于玻璃转变点温度也可以是玻璃转变点温度附近的温度。
本发明的光散射膜可以用于显示装置(如透过式液晶显示装置等),该显示装置例如由显示模块(如,透过式液晶显示模块等)和安装在该模块背面的管状投光装置(荧光灯的背光等)构成,本发明的光散射膜被配置在前述投光装置的前方。这种情况下,也可以配置在显示模块的前侧,也可以配置在显示模块与投光装置之间。例如:也可以把本发明的光散射膜用作前述图4或图5的扩散板。
在前述的显示装置中,本发明的光散射膜被配置得使膜的X轴方向定向在投光装置(光源)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上。膜的Y轴方向朝向与投光装置的长度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另一方面,来自投光装置的光沿X轴方向具有均匀的发光分布,而沿Y轴方向发光分布不均匀。而且,当在这样的投光装置中配置光散射膜时,膜沿X轴方向的光散射性小,沿Y轴方向的光散射性高,所以,均匀的X轴方向的光几乎不散射,Y轴方向的不均匀的光高度散射而使发光均匀化。因此,一方面抑制了亮度的下降,同时能够使发光分布均匀,并能够抑制图象显示屏上产生干涉条纹(线状暗部)。
在配置光散射膜的情况下,不必使膜的X轴方向与投光装置(光源)的长度方向(X轴方向)完全一致,但能够使发光分布尽量均匀。投光装置的长度方向与膜的X轴方向的角度例如是0~20°,通常为0~10°。
本发明的光散射膜也能够用于其他类型的显示装置,例如: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或投影电视等。在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光散射膜可以配置得能对封入液晶的液晶单元的光路(入射路径、反射路径等)进行横切。例如:在前述图8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也可以在扩散板83上配置本发明的光散射膜。在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光散射膜时,由于膜的Y轴方向的光散射性大,X轴方向的光散射性小,所以,能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构成视野角度不同的特殊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在光散射膜具有定向性的情况下,能够得到鲜明性高、显示定向性高的显示装置。
在把光散射膜用于投影电视的情况下,可以把光散射膜用作投影电视的屏幕的双凸透镜。使用本发明的光散射膜时,因为高透明性和扩散光各向异性高,所以,能够提高电视的亮度。把高熔点树脂用于光散射膜的连续相树脂时,能够使双凸透镜具有高的耐热性。
因为本发明的光散射膜的分散相粒子具有特定的形状和定向性,所以,能够以高的各向异性来扩散光。特别是因为具有特定的光散射特性,所以即使使用存在发光分布各向异性(方向性)的投光装置(管状投光装置等),亮度也不会降低,并能够以高的精度使发光分布均匀。能够对膜给予高的透明度。因此,这种光散射膜能够有利地用于显示装置,例如具有存在发光分布各向异性的投光装置(背光等)的透过式液晶显示装置。在膜用于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显示数据的鲜明性,并能够具有高的显示的方向性。另外,还能够用作光散射各向异性或耐热性优良的双凸透镜。
[实施例]
以下根据实施例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按照下述的方法评价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膜。
[各向异性]
对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膜的一面进行激光照射,用图1的测定装置测定透过光、在扩散角θ的散射光强度F。把膜的延伸方向(粒子状分散相的长轴方向)作为X轴方向,把与该方向正交的方向作为Y轴方向。
[均匀性]
在图4的透过式液晶显示装置中,把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膜用作扩散板43,根据下述的标准来评价发光面的均匀性。前述膜的布置使X轴方向(分散相粒子的长轴方向)平行于荧光管的长度方向。不管使用哪种膜,膜的X轴方向(分散相的长轴方向)正交于荧光管的长度方向的情况下,都不能得到均匀的图象显示。
A发光面的均匀性非常高
B发光面的均匀性高
C观测到干涉条纹
[方向性]
把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膜用于图8的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的扩散板83,按下述标准来目视评价反射光的定向性。
A方向性非常高
B方向性高
C无方向性
[耐热性]
使用投影电视的光源对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膜进行光照射。目视观察光照射后的膜,根据下述的标准进行评价。
A膜无变形
B膜变形,但保持光散射的均匀性
C膜变形,光散射变得不均匀
实施例1
使用95重量份的结晶性PP(聚丙烯,グラランドポリマ-(株)制F133,折射率1.503)作为连续相树脂,使用5重量份的GPPS(通用聚苯乙烯系树脂,タ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GPPS#30,折射率1.589)作为分散相树脂。两种树脂的折射率差为0.086。
在70℃下使所述连续相树脂和分散相树脂在70℃干燥约4小时,然后用封闭式混炼器进行混炼;在约240℃的温度下把混炼物熔融,以约3倍的拉伸比,从T模挤出混炼物并放在表面温度设定为25℃的冷却鼓上(熔融制膜)。所得到的膜厚是0.3mm。用扫描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膜,分散相的平均粒径约为2μm。
把这样的膜用轧辊间延伸(150℃,伸长倍率5倍)进行单轴向延伸,由此得到厚度0.07mm的膜。用SEM观察膜时,分散相具有细长的足球型形状,其长轴的平均长度约30μm、短轴的平均长度约0.25μm。
比较例1
使用95重量份的低密度PE(聚乙烯系树脂,宇部兴产(株)制,LDPEG109,折射率1.51)作为连续相树脂,使用5重量份的GPPS(通用聚苯乙烯系树脂,タ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GPPS#30,折射率1.589)作为分散相树脂。两种树脂的折射率差为0.079。
与实施例1一样,用熔融制模方法得到厚度0.3mm的膜,用SEM观察膜时,分散相的平均粒径约为2μm。
把这样的膜用轧辊间延伸(100℃,伸长倍率4倍)进行单轴向延伸,由此得到厚度0.08mm的膜。用SEM观察膜时,分散相粒子呈球状。
实施例2
使用95重量份的结晶性PP(聚丙烯,グランドポリマ-(株)制F133,折射率1.503)作为连续相树脂,使用4.6重量份的非结晶同聚酯PET-G(聚酯系树脂,EASTMAN CHEMICAL(株)制,Estar PETG6763,折射率1.567)作为分散相树脂,使用0.4重量份的环氧化的二烯烃系嵌段共聚物树脂(タ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エボフランド AT202;苯乙烯/丁二烯=70/30(重量比)环氧当量750、折射率约1.57)作为相容化剂。连续相树脂与分散相树脂的折射率差为0.064。
与实施例1一样,用熔融制模方法得到厚度0.3mm的膜,用SEM观察膜时,分散相的平均粒径约为2μm。相容化剂附着在分散相的周围。
与实施例1一样,用这样的膜用轧辊间延伸,得到厚度0.07mm的膜。用SEM观察膜时,分散相具有长轴的平均长度约40μm、短轴的平均长度约0.2μm的纤维状形状。
实施例3
使用63重量份的非结晶性共聚酯PET-G(聚酯系树脂,EASTMANCHEMICAL(株)制,Eastar PETG6763,折射率1.567)作为连续相树脂,使用30重量份的GPPS(通用聚苯乙烯系树脂,タ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GPPS#30,折射率1.589)作为分散相树脂,使用7重量份的环氧化二烯烃系嵌段共聚物树脂(タ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エポフランド AT202;苯乙烯/丁二烯=70/30(重量比)环氧当量750、折射率约1.57)作为相容化剂。连续相树脂与分散相树脂的折射率差为0.022。
除伸长比为约30倍以外,与实施例1一样,用熔融制模方法得到厚度0.01mm的膜,用SEM观察膜时,分散相具有细长的足球型形状,其长轴的平均长度约20μm、短轴的平均长度约0.2μm的、与拉制方向平行分散。相容化剂附着在分散相的周围。
实施例4
使用60重量份的结晶性PP(聚丙烯,グランドポリマ-(株)制,F109BA,折射率1.503)作为连续相树脂,使用36重量份的非结晶共聚酯PET-G(聚酯系树脂,EASTMAN CHEMICAL(株)制,Estar PETG GN071,折射率1.567)作为分散相树脂,使用4重量份的环氧化二烯烃系嵌段共聚物树脂(ダイセル化学工业(株)制,エポフランド AT202;苯乙烯/丁二烯=70/30(重量比)环氧当量750、折射率约1.57)作为相容化剂。连续相树脂与分散相树脂的折射率差为0.064。
在70℃下使连续相树脂、分散相树脂和相容化剂干燥约4小时,然后用封闭式混炼器进行混炼;用挤出机(单层挤出机)在约240℃的温度下把混炼物熔融,并以约3倍的拉伸比,从T模中把混炼物挤出并放在表面温度为25℃的冷却鼓上。所得到的膜厚是约0.2mm(200μm)。用SEM观察膜,分散相具有与实施例1的分散相大致同样的形状。
把这样的膜用轧辊压延进行单轴向延伸,得到厚度100μm的膜。在温度130℃、伸长倍率(压延比)约2倍、厚度减少率(压延前的膜厚/压延后的膜厚)=约0.5、宽度减少率(100-(压延前的膜宽/压延后的膜宽)×100)约为3%的条件下进行轧辊压延。用SEM观察膜时,分散相具有非常细长的纤维状形状,其长轴的平均长度约30μm、短轴的平均长度约1.5μm。
对由实施例和比较例得到的膜的各向异性、均匀性、定向性和耐热性进行了评价,其结果列于表1中。实施例1的膜的各向异性表示于图3上。
[表1]
长宽比 分散相粒子的短轴长度(μm)      光散射各向异性Fy(θ)/Fx(θ)  均匀性  定向性  耐热性
  θ=2°    θ=4°   θ=15°
实施例1 120     0.25     22     118     263   A   A   B
实施例2 200     0.2     25     151     354   A   A   B
实施例3 100     0.2     9.3     14     70   B   B   -
实施例4 20     1.5     2.0     6     200   B   A   A
比较例1 1      -     1.1     1.1     1   C   C   C
由表1和图3可知,与比较例相比,实施例的膜具有高的各向异性,而且均匀性、定向性和耐热性也都优良。

Claims (20)

1.一种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可以使入射光在其行进方向上发生散射并具有散射特性F(θ),它在θ=4~30°的范围内满足下式,散射角θ与散射光强度F间表示的关系,Fy(θ)/Fx(θ)>5,其中,Fx(θ)为膜的X轴方向的散射特性、Fy(θ)为Y轴方向的散射特性。
2.根据权利要求1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散射特性Fx(θ和散射特性Fy(θ)在θ=2~30°的范围内满足下式,
Fy(θ)/Fx(θ)>10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该膜由折射率相互差异在0.001以上的连续相和粒子状分散相构成,分散相粒子的平均长宽比大于1,且分散相粒子的长轴方向定向在膜的X轴方向上。
4.根据权利要求3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分散相粒子的平均长宽比为5~500。
5.根据权利要求3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分散相粒子的短轴平均长度为0.1~10μm。
6.根据权利要求3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连续相由结晶性烯烃系树脂构成,分散相由非结晶性聚酯系树脂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还包含有相容化剂。
8.根据权利要求7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相容化剂是环氧化二烯烃系嵌段共聚物。
9.根据权利要求7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相容化剂是由共轭二烯烃嵌段或其部分氢化嵌段、芳香族乙烯基嵌段以及共轭二烯烃嵌段中的双键构成的嵌段共聚物,其一部分或全部被环氧化。
10.根据权利要求3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连续相与分散相的量比是连续相/分散相=99/1~50/50(重量比)。
11.根据权利要求8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包含构成连续相的结晶性聚丙烯系树脂、构成分散相的非结晶性共聚酯系树脂和构成相容化剂的环氧化二烯烃系嵌段共聚物;连续相与分散相的量比是连续相/分散相=99/1~50/50(重量比),而分散相与相容化剂的量比是前者/后者=99/1~50/50(重量比)。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其特征在于,在膜的表面上形成有以膜的X轴方向延伸的凹凸不平。
13.一种权利要求1记载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熔融混炼构成连续相的树脂和构成分散相的树脂并挤出混炼产品,在拉伸下制膜。
14.一种权利要求1记载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的制造方法,包括,熔融混炼构成连续相的树脂和构成分散相的树脂,挤出混炼产品以成膜,再把固化的膜单轴向延伸。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轧辊压延进行单轴向延伸膜。
16.根据权利要求14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高于分散相树脂的熔点或玻璃转变点温度的温度下进行延伸。
17.一种显示装置,由显示模块、配置在所述显示模块的背面且把光照射到所述模块上的管状投光装置和配置在该投光装置的更前方的权利要求1记载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构成;各向异性光散射膜要配置得使其X轴方向朝所述投光装置的长度方向。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显示模块是透过式液晶显示模块。
19.一种反射式液晶显示装置,包括,在反射式液晶显示模块的光路上配置有权利要求1记载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20.一种投影电视用的双凸透镜,它包含权利要求1记载的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CN00133125A 1999-09-21 2000-09-21 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Pending CN128905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6730999 1999-09-21
JP267309/1999 1999-09-21
JP225547/2000 2000-07-26
JP2000225547A JP4484330B2 (ja) 1999-09-21 2000-07-26 異方性光散乱フィル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89054A true CN1289054A (zh) 2001-03-28

Family

ID=26547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33125A Pending CN1289054A (zh) 1999-09-21 2000-09-21 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6517914B1 (zh)
EP (1) EP1089114B1 (zh)
JP (1) JP4484330B2 (zh)
KR (1) KR100693991B1 (zh)
CN (1) CN1289054A (zh)
TW (1) TW455700B (zh)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83215C (zh) * 2005-04-26 2009-04-2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终端装置、光源装置以及光学部件
CN1989429B (zh) * 2004-07-21 2010-05-05 罗利克有限公司 各向异性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CN1922509B (zh) * 2004-02-27 2010-08-25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用于平板显示的漫射膜
CN101349406B (zh) * 2008-09-10 2011-03-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193131A (zh) * 2010-03-10 2011-09-21 大赛璐-氰特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1305301B (zh) * 2005-11-15 2013-07-17 3M创新有限公司 增亮膜以及对无机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
CN103341984A (zh) * 2013-07-15 2013-10-09 四川大学 一种提高聚合物共混材料各向异性光散射性能的方法
CN103608295A (zh) * 2011-07-14 2014-02-26 Ltc有限公司 具有良好的光提取性能的无机粒子散射膜
WO2014084361A1 (ja) * 2012-11-29 2014-06-05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US8749722B2 (en) 2006-10-23 2014-06-10 Nlt Technologies,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ing an image for a first viewpoint and an image for a second viewpoint
CN104793274A (zh) * 2014-12-23 2015-07-22 南京亚博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扩散用聚酯薄膜
CN110168278A (zh) * 2017-01-05 2019-08-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系统
CN113097410A (zh) * 2021-03-19 2021-07-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1081992A1 (fr) * 2000-04-21 2001-11-0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Illuminateur, affichage d'image comprenant cet illuminateur, television a cristaux liquide, ecran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et terminal d'informations a cristaux liquides
US7066234B2 (en) 2001-04-25 2006-06-27 Alcove Surfaces Gmbh Stamping tool, casting mold and methods for structuring a surface of a work piece
JP4410391B2 (ja) * 2000-06-22 2010-02-03 ダイセル化学工業株式会社 積層フィルム
US6909480B2 (en) * 2000-10-19 2005-06-21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Anisotropic scattering sheet and its use
JP2002182013A (ja) * 2000-12-12 2002-06-26 Toray Ind Inc 積層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JP2002214416A (ja) * 2001-01-16 2002-07-31 Nitto Denko Corp 光拡散板、光学素子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WO2002099474A1 (fr) * 2001-06-01 2002-12-12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Film de diffusion de lumiere, dispositif d'eclairage de surface et dispositif d'affichage a cristaux liquides
JP2002372606A (ja) * 2001-06-15 2002-12-26 Toray Ind Inc 積層光拡散性フィルム
KR100800230B1 (ko) * 2001-06-22 2008-02-01 다이셀 가가꾸 고교 가부시끼가이샤 편광소자, 및 이를 이용한 면광원 장치 및 액정 표시 장치
JP4928693B2 (ja) * 2001-09-17 2012-05-09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制御された散乱・透過特性を有する光学積層体
JP2003090906A (ja) * 2001-09-18 2003-03-28 Daicel Chem Ind Ltd 異方性拡散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装置
DE10297324T5 (de) * 2001-10-12 2004-12-09 Daicel Chemical Industries, Ltd., Sakai Lichtkontrollfolie und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JP4059710B2 (ja) * 2001-10-23 2008-03-1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防眩性フィルム及び偏光素子及び表示装置の製造方法
JP4044369B2 (ja) * 2002-05-24 2008-02-06 セイコーインスツル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6958860B2 (en) * 2002-10-07 2005-10-25 Eastman Kodak Company Voided polymer film containing layered particulates
JP2004145182A (ja) * 2002-10-28 2004-05-20 Sharp Corp 表示装置
CN1768279A (zh) * 2003-04-02 2006-05-03 旭化成化学株式会社 光扩散板
US6995820B2 (en) * 2003-05-16 2006-02-07 Fuji Photo Film Co., Ltd. Anisotropic spectral scattering films, polarizer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s
US7738754B2 (en) 2004-04-09 2010-06-15 Sakari Co., Ltd. Optical component and backlight unit using the optical component
US7280170B2 (en) 2004-05-25 2007-10-09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Optical film, light-diffusing film, and methods of making and using the same
ATE525665T1 (de) * 2004-07-27 2011-10-15 Dolby Lab Licensing Corp Diffusor für licht aus einer lichtquellengruppe und damit ausgerüstete displays
JP4238792B2 (ja) * 2004-08-04 2009-03-18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光拡散シート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スクリーン
WO2006026743A1 (en) * 2004-08-31 2006-03-09 Fusion Optix, Inc. Enhanced light diffusing sheet
US20080043490A1 (en) * 2005-09-09 2008-02-21 Fusion Optix Inc. Enhanced Light Guide
WO2006031545A1 (en) * 2004-09-09 2006-03-23 Fusion Optix, Inc. Enhanced lcd backlight
KR101095631B1 (ko) * 2004-11-06 2011-12-1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 확산부재, 이를 갖는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표시장치
WO2006055873A2 (en) * 2004-11-17 2006-05-26 Fusion Optix, Inc. Enhanced electroluminescent sign
US20070116896A1 (en) * 2005-11-23 2007-05-24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front scattering film having no wavelength dependency
KR100855816B1 (ko) 2005-11-23 2008-09-01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파장의존성이 없는 전면 확산 필름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0823442B1 (ko) 2006-02-21 2008-04-17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이방성 확산시트
EP2006711A4 (en) * 2006-03-16 2011-01-19 Daicel Chem ANTI GLARE FILM
KR100885608B1 (ko) * 2006-05-30 2009-02-2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층구조 광확산판 및 그를 포함하는 액정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784954B1 (en) 2006-07-25 2010-08-31 Fusion Optix, Inc. Polarization sensitive light homogenizer
JP2008052132A (ja) * 2006-08-25 2008-03-06 Tomoegawa Paper Co Ltd 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JP5470846B2 (ja) * 2007-01-24 2014-04-16 東レ株式会社 拡散シー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EP2130870A1 (en) * 2007-03-29 2009-12-09 Mitsubishi Plastics, Inc. Aliphatic polyester resin composition, aliphatic polyester film, reflective film and reflective plate
US7991257B1 (en) 2007-05-16 2011-08-02 Fusion Optix, Inc.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optical composite
BRPI0814996A2 (pt) * 2007-08-09 2015-02-03 Sharp Kk Unidade de exibição de cristal líquido
JP2009157356A (ja) * 2007-12-04 2009-07-16 Nippon Shokubai Co Ltd 光拡散板および光拡散板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59732B4 (de) 2007-12-12 2020-11-12 Pictiva Displays International Limited Lichtemittierende Vorrichtung
CN101910708B (zh) * 2007-12-28 2014-05-07 夏普株式会社 照明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
US20090322800A1 (en) 2008-06-25 2009-12-31 Dolby Laboratories Licensing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various embodiments for hdr implementation in display devices
KR101580346B1 (ko) * 2009-01-22 2015-12-23 주식회사 다이셀 광 확산 필름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장치
JP5381326B2 (ja) * 2009-05-25 2014-01-08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異方性散乱フィルム及びそれを用いたel素子、el表示装置、el照明装置
EP2495284B1 (en) * 2009-10-28 2016-09-28 Toray Industries, Inc. Biaxially oriented polyester film
JP2011133871A (ja) * 2009-11-24 2011-07-07 Toyobo Co Ltd 光拡散性ポリエステルフィルム
WO2012026429A1 (ja) * 2010-08-27 2012-03-01 東洋紡績株式会社 視野角向上フィルム、液晶表示装置及び視野角改善方法
JP5612410B2 (ja) * 2010-09-17 2014-10-22 旭化成イーマテリアルズ株式会社 光学フィルムと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反射型偏光板及び輝度向上フィルム
JP5960979B2 (ja) * 2010-12-16 2016-08-02 リンテック株式会社 光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光拡散フィルムの製造方法
JP2014038171A (ja) * 2012-08-14 2014-02-27 Daicel Corp 異方性光拡散積層体及びプロジェクタースクリーン
US9976718B2 (en) 2014-05-12 2018-05-22 Sharp Kabushiki Kaisha Daylighting device
KR102514272B1 (ko) * 2020-04-29 2023-03-27 에스케이마이크로웍스 주식회사 폴리아마이드계 복합 필름 및 이를 포함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WO2023080130A1 (ja) * 2021-11-02 2023-05-11 三菱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粘着剤層付き異方性光拡散フィルム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314522A (ja) 1990-06-22 1992-11-05 Sumitomo Chem Co Ltd 異方的光散乱材料、その製法およびプロジェクションテレビのスクリーン用レンチキュラーレンズ
EP0464499A3 (en) * 1990-06-22 1992-04-15 Sumitomo Chemical Company, Limited Anisotropic light-scattering material,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and lenticular lens for projection tv screen
JPH07261171A (ja) 1994-03-24 1995-10-13 Toppan Printing Co Ltd 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JP2742880B2 (ja) * 1994-08-12 1998-04-22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面光源、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及びそれらに用いる光拡散シート
US5825543A (en) * 1996-02-29 1998-10-20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Diffusely reflecting polarizing element including a first birefringent phase and a second phase
JPH10333141A (ja) 1997-05-27 1998-12-1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液晶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該装置用ランプの配置構造
JPH112706A (ja) * 1997-06-12 1999-01-06 Daicel Chem Ind Ltd 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H11142843A (ja) 1997-11-05 1999-05-28 Toshiba Chem Corp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22509B (zh) * 2004-02-27 2010-08-25 沙伯基础创新塑料知识产权有限公司 用于平板显示的漫射膜
CN1989429B (zh) * 2004-07-21 2010-05-05 罗利克有限公司 各向异性光学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US8629955B2 (en) 2005-04-26 2014-01-14 Nlt Technologies, Ltd. Moire reducing display device having directivity with terminal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optical member
CN100483215C (zh) * 2005-04-26 2009-04-29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终端装置、光源装置以及光学部件
US8339538B2 (en) 2005-04-26 2012-12-25 Nlt Technologies, Ltd. Display device, terminal devi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optical member having a light-direction restricting element and a transparent/scattering state switching element
CN101305301B (zh) * 2005-11-15 2013-07-17 3M创新有限公司 增亮膜以及对无机纳米颗粒进行表面处理的方法
US8749722B2 (en) 2006-10-23 2014-06-10 Nlt Technologies, Ltd. Display device displaying an image for a first viewpoint and an image for a second viewpoint
CN101349406B (zh) * 2008-09-10 2011-03-16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块
CN102193131A (zh) * 2010-03-10 2011-09-21 大赛璐-氰特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3131B (zh) * 2010-03-10 2015-01-14 大赛璐-湛新株式会社 偏振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3608295A (zh) * 2011-07-14 2014-02-26 Ltc有限公司 具有良好的光提取性能的无机粒子散射膜
CN103608295B (zh) * 2011-07-14 2016-09-07 Ltc有限公司 具有良好的光提取性能的无机粒子散射膜
WO2014084361A1 (ja) * 2012-11-29 2014-06-05 株式会社巴川製紙所 異方性光学フィルム
US9958580B2 (en) 2012-11-29 2018-05-01 Tomoegawa Co., Ltd. Anisotropic optical film
CN103341984A (zh) * 2013-07-15 2013-10-09 四川大学 一种提高聚合物共混材料各向异性光散射性能的方法
CN103341984B (zh) * 2013-07-15 2016-03-30 四川大学 一种提高聚合物共混材料各向异性光散射性能的方法
CN104793274A (zh) * 2014-12-23 2015-07-22 南京亚博联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光扩散用聚酯薄膜
CN110168278A (zh) * 2017-01-05 2019-08-23 奥林巴斯株式会社 照明光学系统
CN113097410A (zh) * 2021-03-19 2021-07-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01159704A (ja) 2001-06-12
KR20010067204A (ko) 2001-07-12
JP4484330B2 (ja) 2010-06-16
EP1089114A3 (en) 2004-11-10
EP1089114B1 (en) 2012-08-22
EP1089114A2 (en) 2001-04-04
KR100693991B1 (ko) 2007-03-13
US6517914B1 (en) 2003-02-11
TW455700B (en) 2001-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289054A (zh) 各向异性光散射膜
EP1329746B1 (en) Anisotropic scattering sheet and its use
CN1831569A (zh) 各向异性散射片
KR101475548B1 (ko) 광 확산 필름 및 그것을 구비한 장치
US6917396B2 (en) Light diffusion film, plan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a constant luminance and diffusing a light
US6582783B2 (en) Laminated films
JP2010072630A (ja) 光制御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面光源装置
JP4033700B2 (ja) 光拡散フィルム
CN1969202A (zh) 各向异性扩散薄膜
JP2010044320A (ja) 光制御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JP4181794B2 (ja) 異方性拡散フィルム
JP4156222B2 (ja) 面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透過型表示装置
JP2010044319A (ja) 光制御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バックライト装置
CN1474201A (zh) 含有纳米复合颗粒的光学元件
CN1217205C (zh) 菲涅耳透镜基片
JP4205359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JPH112706A (ja) 拡散フィルム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JP2004087234A (ja) 面光源ユニット及びそれを用いた透過型表示装置
JP4115113B2 (ja) 面光源ユニット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表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