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231384C - 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 - Google Patents
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231384C CN1231384C CN 02104743 CN02104743A CN1231384C CN 1231384 C CN1231384 C CN 1231384C CN 02104743 CN02104743 CN 02104743 CN 02104743 A CN02104743 A CN 02104743A CN 1231384 C CN1231384 C CN 1231384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ver plate
- fuel tank
- aforementioned
- cover
- veh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1
- 239000002828 fuel tank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9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9
- 238000013016 da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079 rubber t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06010068051 Chimer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1 propul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Lighting Device Outwards From Vehicle And Optical Signal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 Automatic Cycles, And Cycles In General (AREA)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该结构在防止头灯、罩板和燃料箱的位置产生错位、确保外观品质的同时,可以更方便地进行安装。头灯(36)安装并支撑在罩板(35)上,该罩板(35)的后端边缘部侧(35g)以安装在车架(11)上的燃料箱(18)为基准进行安装,同时,前述罩板(35)可自由地进行位置调整地安装在前述车架(11)上。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设置在两轮摩托车等车辆前部的罩的周围结构。
【背景技术】
过去,在两轮摩托车的前部,设置有头灯、罩板、前窗板等,所述头灯安装在车架上,罩板安装在车架和燃料箱上。
然而,在这样的现有技术中,未涉及头灯、罩板和燃料箱三者具有结合部分的方案,由于它们是分别独立地安装到车架等上的,所以这三者的安装位置容易产生偏离,导致外观品质低劣,同时,在极端的情况下有可能造成无法安装。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装置,其在防止头灯、罩板和燃料箱的位置产生偏离的同时,可以使安装更为容易。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在方案1中所记载的发明为一种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其特征为,头灯安装并支撑在罩板上,该罩板的后端边缘部侧以安装在车架上的燃料箱为基准进行安装,同时,前述罩板可自由地进行位置调整地安装在前述车架上。
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为,在方案1的结构的基础上,前述罩板上安装有前挡风罩和车身前下部。
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为,在方案1或2的结构的基础上,在前述燃料箱上形成结合用阶梯部,前述罩板的后端边缘部位于该结合用阶梯部中较低的部分上,该罩板的表面和前述燃料箱的表面大致安装于同一表面上。
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其特征为,在方案1至3中任何一项的结构的基础上,在前述罩板的内面上上下间隔地形成一对水平壁,在所述两个水平壁之间嵌入设置在车身侧的嵌接部。
如上面所说明的那样,采用各方案中所记载的发明,在预先在罩板上安装头灯的同时,由于该罩板以相对于车架可进行位置调节地进行安装,所以,即使罩板相对于车架的安装位置和罩板相对于燃料箱的安装位置产生偏差,也可以以燃料箱为基准对罩板进行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形态中的两轮摩托车的侧视图。
图2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两轮摩托车的正视图。
图3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车架的侧视图。
图4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车架的平面图。
图5是表示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罩盖等的侧视图。
图6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沿图5的A-A线的剖视图。
图7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沿图5的B-B线的剖视图。
图8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沿图5的C-C线的剖视图。
图9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车身前下部的后视图。
图10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车身前下部的侧视图。
图11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沿图5的D-D线的剖视图。
图12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沿图5的E-E线的剖视图。
图13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沿图5的F-F线的剖视图。
图14是同一个实施形态中的沿图5的G-G线的剖视图。
【标号说明】
11车架
12单缸发动机
17车座
18燃料箱
18a配合用阶梯部
35罩盖
35g后端边缘部
35i水平壁
36头灯
37前挡风罩
车身前下部(车身前下部)
【发明的实施形态】
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实施形态进行说明。
图1至图14表示本发明的实施形态。
首先,对结构进行说明,该实施形态的两轮摩托车,在作为骨架的车架11上固定有单缸发动机12,同时,前轮13通过转向轴等支撑在该车架11的前端部侧上,并且,后轮15通过后臂14可上下自由摆动地支撑在后端部测上。
而且,发动机12的驱动力通过链条16等传动机构传递给后轮15。而且,如图1和2所示,该车架11上安装并配置有乘员乘坐的车座17,同时,该车座17的前侧上安装并配置有燃料箱18。
如图3和4所示,该车架11在前端部设有被转向轴贯穿的圆筒状头管19,在该头管19的后侧是所谓的正中配合结构,通过焊接使截面为长方形的箱形头管加力板20的前边部20a被固定。
并且,在该头管加力板20的后边部20b的上部侧的侧面部分上,通过焊接使左右一对车座支柱21的一个端部21a被固定,在该后边部20b的下部侧的侧面部分上,通过焊接使左右一对下行管22的一端部22a被固定。而且,这些车座支柱21的另一端21b和下行管22的另一端22b通过连接管23连接起来。
进而,在该车座支柱21的上部固定车座杆24的前端部24a,该车座杆24向后大致水平地延伸,并且,在该车座支柱21的下部侧上通过焊接使后拉杆25的前端部25a固定,该后拉杆25在后方通过焊接将向斜上方延伸的后端部25b固定到前述车座杆24上。
进而,在该后拉杆25的后端部25b侧和车座杆24的后端部24b侧之间架设有加强管26。
而且,一方面,在该车座支柱21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上架设有连接左右车座支柱21的横管27,另一方面,如图4所示,在两个车座杆24的后端部24b侧架设有车座架30、第一托架31和第二托架32。
而且,在车体前方部以位于车架11等下面的方式配置有罩板35等。
即,在该罩板35上,以嵌接到形成于前方部的车宽度方向中央部上的开口部35a的方式安装有头灯36。在该头灯36中,如图5和图6所示,凸出设置有多个安装片36a,这些安装片36a通过弹簧螺母37和螺钉38固定到凸出设置于罩板35的内面上的固定片35b上。
并且,在该头灯36的上侧,如图5和图7所示,利用螺栓40、螺母41在多个位置上对前挡风罩39进行固定。
进而,在该罩板35上配置有左右一对前照灯43(参照图2、图5和图8)。
更详细地说,该前照灯43,如图8所示,在灯体44上安装有灯泡45,在该灯体44的灯泡45周围形成反射部44a,同时,形成安装于罩板35上的安装片44b,并且,在该灯体44的前侧安装有透镜片46。
而且,在罩板35中,在该前照灯43的配置部分上形成向侧向鼓起的透镜用鼓起部35c,同时,在该鼓起部35c的前侧形成闪光用开口35d。从该闪光用开口35d,只有透镜片46的必要发光面46a面对外侧,灯体44的安装片44b利用自攻丝镙钉47从内侧安装到凸出设置于罩板35内侧的安装凸台部35e上。
并且,在前述头灯36的下侧安装有车身前下部50。该车身前下部50呈在图9的平面视图中和在图10的侧视图中所示的形状,如图5和图11所示,将自攻丝镙钉51螺纹连接地安装到形成于在罩板35的多个位置上的安装凸台部35f上。
将预先安装有如上所述的头灯36、前挡风罩39、前照灯43和车身前下部50的罩盖35以燃料箱18为基准进行安装。
即,在燃料箱18上形成配合用的阶梯部18a,罩板35的后端边缘部35g位于该阶梯部18a下方的部分上,该罩板35的表面和燃料箱18的表面安装在同一平面上(参照图12)。
该罩板35和燃料箱18的安装,如图5和图12所示,在燃料箱18的配合用阶梯部18a下方的部分上固定有固定托架18b,利用螺栓52将罩板后端边缘部35g固定到该固定托架18b上。因此,罩板后端边缘部35g以该燃料箱18为基准进行安装,以便可靠地定位在燃料箱18的配合用阶梯部18a上。
而且,罩板35等是以可相对于车架11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安装的。即,如图5所示,在车架11的头管19上,在前侧侧视观察时可以看到其上固定有大致呈三角形的撑杆55,如图13所示,在该撑杆55上固定有向车的宽度方向水平凸出的凸出销56,该凸出销56嵌入作为可弹性变形的橡胶制成的大致呈圆筒状的“配合部”的减震器部件57内。
并且,与该减震器部件57嵌合的嵌合凹部35h形成于罩板35的前半部分的内侧,该嵌合凹部35h的结构为,利用具有大致呈水平状的面的上下一对的水平壁35i、和与各水平壁35i的前端连接形成的纵壁,使车辆后方侧打开。进而,具有用于支撑其各水平壁35i的垂直方向的面的肋35j,与罩盖35和水平壁35i形成一体。
因此,通过使罩盖35从车辆的前方向后方移动,将减震器部件57嵌合到该嵌合凹部35h中。而且,在该嵌合状态下,利用罩板35的后端边缘部35g侧可在车辆前后左右方向上移动,或者,通过使罩板35以圆形的减震器部件57以为中心旋转,使得罩板35的后端边缘部35g侧可在上下方向上移动以便进行位置调整。
并且,利用一对水平壁35i夹持减震器部件57,当受到包含头灯36等的罩组合件的前部载荷、及车辆发生倾斜等动作时,可以对组装体不产生晃动地进行支撑。
进而,如图14所示,将托架60固定到下行管22上在该托架60上固定向车辆前方凸出的固定销61,该固定销61插入到安装在车身前下部50上的橡胶制成的环状减震部件62的嵌合孔62a中。在该车身前下部50上,如图10所示形成安装片50a,在该安装片50a上形成大致在上下方向上较长的长孔50b,前述减震部件62嵌合到该长孔50b中。而且,形成于该减震部件62上的嵌合孔62a,虽然在图中未示出,但是其与安装片50a的长孔50b一样,为在上下方向上长的长孔。
因此,在该部分中,固定于罩板35上的车身前下部50,相对于车架11的下行管22,通过固定销61和其长孔等,以可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和上下方向上移动的方式位置可调地设置。
下面说明罩板35等的安装顺序。
首先,在罩板35上安装有头灯36、前挡风罩39、前照灯43和车身前下部50。因此,可以在配合部分处不产生间隙地安装罩板35和头灯36等。
其后,通通使组装好的罩盖35从车辆前方侧向后方移动,将减震部件57嵌合到嵌合凹部35h上,与车架11的撑杆55相对地支撑罩板35。
并且,与此同时,通过将下行管22侧的固定销61插入嵌合到车身前下部50的减震器部件62中,与车架11的托架60相对地支撑车身前下部50。
因此,罩板35的后端边缘部35g可以相对于燃料箱18进行位置调整。
然后,罩盖35以燃料箱18为基准利用螺栓52固定到该燃料箱18的固定托架18b上。
这样,由于在罩盖35上预先安装头灯36等的同时,该罩盖35等以可相对于车架11进行位置调节的方式进行安装,所以,相对于罩盖35等的车架11的安装位置和相对于罩盖35的燃料箱18的安装位置即使产生偏差,也可以以燃料箱18为基准安装罩盖35。
这样,可以防止头灯36、罩板35和燃料箱18的位置偏差,在确保外观品质的同时,使安装更为容易。
并且,由于在针对罩盖35等的燃料箱18的安装部之外,采用橡胶制成的减震部件57、62进行安装,所以可以对振动进行吸收,抑制噪音等的产生。
另外,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在罩盖35上安装有除头灯36以外的前挡风罩39和车身前下部50等,但是,这些前挡风罩39和车身前下部50也可以安装在与罩板35分开的车架11上。
Claims (5)
1、一种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其特征为,头灯安装并支撑在罩板上,该罩板的后端边缘部侧以安装在车架上的燃料箱为基准进行安装,同时,前述罩板可自由地进行位置调整地安装在前述车架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其特征为,前述罩板上安装有前挡风罩和车身前下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其特征为,在前述燃料箱上形成结合用阶梯部,前述罩板的后端边缘部位于该结合用阶梯部的较低的部分上,该罩板的表面和前述燃料箱的表面大致安装于同一表面上。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其特征为,在前述罩板的内面上上下间隔地形成一对水平壁,在所述两个水平壁之间嵌入设置在车身侧的嵌接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其特征为,在前述罩板的内面上上下间隔地形成一对水平壁,在所述两个水平壁之间嵌入设置在车身侧的嵌接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01001493A JP2002205674A (ja) | 2001-01-09 | 2001-01-09 | 車両用カウリング廻り構造 |
JP1493/01 | 2001-01-09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364707A CN1364707A (zh) | 2002-08-21 |
CN1231384C true CN1231384C (zh) | 2005-12-14 |
Family
ID=18870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 02104743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231384C (zh) | 2001-01-09 | 2002-01-09 | 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2002205674A (zh) |
CN (1) | CN1231384C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41840B2 (ja) * | 2004-12-27 | 2009-10-1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二輪車の車体前部構造 |
JP4520382B2 (ja) * | 2005-08-11 | 2010-08-04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自動2輪車の車体カバー |
JP5060895B2 (ja) * | 2007-09-28 | 2012-10-31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り型車両の風防装置 |
JP5777465B2 (ja) * | 2011-09-19 | 2015-09-09 |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 鞍乗型車両のウインカ構造 |
ES2630206T3 (es) * | 2014-01-31 | 2017-08-18 | Yamaha Hatsudoki Kabushiki Kaisha | Vehículo |
DE102016214979A1 (de) | 2016-08-11 | 2018-02-15 | 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Aktiengesellschaft | Toleranzausgleichsrahmen für Fuge um Scheinwerfer |
-
2001
- 2001-01-09 JP JP2001001493A patent/JP2002205674A/ja not_active Withdrawn
-
2002
- 2002-01-09 CN CN 02104743 patent/CN1231384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02205674A (ja) | 2002-07-23 |
CN1364707A (zh) | 2002-08-2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46176C (zh) | 摩托车用的前大灯 | |
CN101045476A (zh) | 车辆尾灯单元以及配备有该尾灯单元的摩托车 | |
CN101100205B (zh) | 自动二轮车 | |
CN1603146A (zh) | 车辆横向稳定杆装置安装结构 | |
CN1605523A (zh) | 车辆的后部构造 | |
CN1743219A (zh) | 车辆 | |
CN1603588A (zh) | 自动二轮车的排气控制装置 | |
CN100349778C (zh) | 摩托车的后翼板和相关的支撑结构 | |
CN1760077A (zh) | 车辆的尾灯结构 | |
CN1605521A (zh) | 汽车的前车身构造 | |
CN1231384C (zh) | 摩托车前部罩的周围结构 | |
CN1775614A (zh) | 自行车用避震前叉 | |
CN1903651A (zh) | 二轮机动车的后缓冲器配置结构 | |
CN1939800A (zh) | 两轮机动车 | |
CN1276859C (zh) | 机动两轮车的转向锁装置 | |
CN1275802C (zh) | 摩托车的牌照板安装结构 | |
CN1294047C (zh) | 车用尾灯与后罩板的安装结构 | |
CN1128224A (zh) | 车辆的尾灯装置 | |
CN1750965A (zh) | 前部车身罩结构 | |
CN101062699A (zh) | 摩托车 | |
CN1443677A (zh) | 摩托车的燃油箱支承结构 | |
CN1313313C (zh) | 自动二轮车的尾灯构造 | |
CN1275822C (zh) | 车辆用前闪光转向信号灯安装结构 | |
CN1524751A (zh) | 鞍乘型车辆中的座 | |
CN1840411A (zh) | 车辆的照明器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1214 Termination date: 20100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