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84539C - 能够可拆卸地联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部件与成像设备 - Google Patents

能够可拆卸地联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部件与成像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84539C
CN1184539C CNB991202236A CN99120223A CN1184539C CN 1184539 C CN1184539 C CN 1184539C CN B991202236 A CNB991202236 A CN B991202236A CN 99120223 A CN99120223 A CN 99120223A CN 1184539 C CN1184539 C CN 1184539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developer
developing
density control
image dens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B9912022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48732A (zh
Inventor
中川刚
星加令久
小林哲也
齐藤益朗
桥本和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on Inc
Original Assignee
Canon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on Inc filed Critical Canon Inc
Publication of CN12487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487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84539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84539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1/00Arrangement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s G03G13/00 - G03G19/00, e.g. cleaning, elimination of residual charge
    • G03G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 G03G21/18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 G03G21/1875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using a processing cartridge, whereby the process cartridge comprises at least two image processing means in a single unit provided with identifying means or means for storing process- or use parameters, e.g. lifetime of the cartridge
    • G03G21/1878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 G03G21/1889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for auto-setting of process parameters, lifetime, usag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50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 G03G15/5033Machine control of 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e.g. regulating differents parts of the machine, multimode copiers, microprocessor control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characteristics, e.g. temperature, or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 image on the photoconductor
    • G03G15/5041Detecting a toner image, e.g. density, toner coverage, using a test patch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29Image density detection
    • G03G2215/00033Image density detection on recording member
    • G03G2215/00037Toner image detection
    • G03G2215/00042Optical dete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0025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 G03G2215/00071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or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 G03G2215/00084Machine control, e.g. regula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machine by measuring the photoconductor or its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the characteristic being the temperature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photographic processes
    • G03G2215/02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 G03G2215/021Arrangements for laying down a uniform charge by contact, friction or induction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2221/00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by group G03G2215/00, e.g. cleaning or residual charge elimination
    • G03G2221/16Mechanic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the maintenance of the apparatus, e.g. modular arrangements and complete machine concepts
    • G03G2221/18Cartridge systems
    • G03G2221/1823Cartridges having electronically readable memory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ntrol Or Security For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能被可拆卸地联接到成象设备主体上的部件,它具有用来显影被承载在图像载体上的潜像的显影装置,和用于贮存已从所述显影装置最后的显影操作中消逝的时间的记忆装置。

Description

能够可拆卸地联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部件与成像设备
本发明涉及诸如静电复印机、传真机和打印机的成象设备以及能被可拆卸地联接到成象设备主体上的部件。
在适于静电复印机的成象设备中,通常已知有一种防止图象密度随各种条件(例如成象设备的使用环境和印刷次数的变化)而有巨大变化的这样的成象设备,每当进行预定数目成张纸的成像时,密度检测用的显影剂图像〔在下文中被称为膜片(patch)〕总是被形成在作为潜像载体的感光鼓上,膜片的显影剂密度是通过光学传感器等来检测的,并且检测到的显影剂密度被反馈给成像条件诸如显影处理条件的中显影偏压,因此进行图象密度控制使图象密度被保持在预定密度水平上。
在前述的图象密度控制中,首先,当开始图象密度控制时,作为调整手段而被设置在成象设备中的图象密度控制电路引起图形产生电路产生表示密度检测膜片的图像信号,并且基于此信号,沿着旋转方向在感光鼓上形成n个膜片P1~Pn的潜像。随后,通过作为显影手段的显影装置将潜像显影。同时,高电压控制电路变化每一膜片的显影偏压(VDC),以致随着显影偏压V1~Vn的变化使膜片P1~Pn分另被显影。被形成在感光鼓上的膜片P1~Pn的密度D1~Dn是由密度传感器分别测量的。
在密度检测用的膜片的潜像是通过不同的显影偏压(VDC)来显影的情况中,显影偏压(VDC)与膜片的密度(O.D.)之间的关系(V-D特性曲线)成为如图4所示的那样的曲线。如图4中所见,V-D特性曲线是由其中特性变化很小的A部份与C部份和其中特性变化很大的B部份组成的。此V-D特性曲线还通过成象设备所安装的环境条件来变化。例如,获得如在图5中所示那样的特性曲线。在图5中,特性曲线a与图4的特性曲线a相同,特性曲线b是在高温与高湿度环境下的特性曲线,而特性曲线c是在低温与低湿度环境下的特性曲线。
如在图4中所示,在V-D特性曲线中,密度变化在A部份与C部份是不稳定的,而密度变化在B部份是稳定增加的。因此,如图5中所示,在图像密度控制时,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被设定在B部份,而显影偏压V1~Vn是这样来设定的以致使相应膜片的密度D1~Dn成为D1<D2<...<Di<Di+1<...<Dn,而且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几乎处于密度D1~Dn的中部。显影偏压V1~Vn的值是这样来设定的,以致即使V-D特性曲线轻微变化且密度值D1~Dn变化时,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仍处于密度D1~Dn范围内,而且图中所示的显影偏压Vi与显影偏压Vi+1之间的间隔w被设定为约50V。
如上所述,由于V-D特性曲线是受环境影响而有巨大的变化的,因此当显影偏压V1~Vn的值被固定时,图5中所示的特性曲线b和特性曲线c同样地被固定,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由密度D1~Dn的范围偏移。然后,显影偏压V1~Vn也根据每一环境情况而变化,以使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几乎处于密度D1~Dn的中部。例如,如图6中所示,在高温高湿度环境下,显影偏压V1~V4被用来进行图像密度控制。
当开始图像密度控制时,在显影偏压V1~Vn中,根据被装在成象设备中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计算出成象设备中的绝对湿度值来选出该时的一些适用图像密度控制的显影偏压。通过使用由密度传感器测量的相应膜片的密度D1~Dn和在形成相应膜片时的显影偏压V1~Vn,在图像密度控制电路中计算出用来获得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的显影偏压V目标最佳值。
计算最佳显影偏压V目标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在密度D1~Dn中寻找出包含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的间隔,即,寻找出能建立Di≤D目标≤Di+1的间隔(i~i+1)。在找到这样间隔的情况下,使用基于等式1的线性内插法来计算为获得D目标的显影偏压V目标
(等式1)
V目标={(Vi+1-Vi)/(Di+1-Di)}×(D目标-Di)+Vi
最佳显影偏压V目标是用上述等式计算的。
此显影偏压V目标被保存在记忆装置中,而成像是通过使用此值直至进行下一个图像密度控制时为止来进行的。
然而,在这样的成象设备中,V-D特性曲线不仅受成象设备安装的环境影响而变化,而且还受到成象设备驱动状态的不同而变化。例如,类似于图7中所示的特性曲线c,在长的静止状态后显影剂的电荷量被暂时性地降低,以致使V-D特性曲线偏移到低密度一侧。
因此,存在一种担心,即,担心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从密度D1~Dn范围偏移和出现误差。如果通过增加各种条件例如显影装置寿命的降低,V-D特性曲线被进一步偏移的话,发生误差的可能性就会进一步的增加。
在出现误差的情况中,必须进行一种这样的过程以选择先前被作为显影偏压值V目标设定的欠缺的显影偏压。例如,欠缺的显影偏压是作为V1和Vn之间的一个这样的中间值,如果D目标<D1的话它等于V1,或者如果Dn<D目标的话它等于Vn。
在此情况下,仅能保证最低限度的图像,而且不能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为了将这样的状态抑制到极限,可以考虑使用一种这样的方法来扩宽相应显影偏压V1~Vn之间的间隔W,或者是增加膜片的数目以扩宽能被控制的显影偏压的范围。然而,存在的问题是在扩宽显影偏压间的间隔的方法中线性内插的误差变得更大,或者是在增加膜片数目的方法中使被消耗的显影剂的量变大。
静止之后显影剂电荷量的减少与V-D曲线的偏移是暂时性的,且当成像过程重新开始时,它们很快恢复到稳定状态。于是,随着电荷量的恢复,基于在静止后马上进行图像密度控制时的V-D曲线暂时偏移确定的V目标成为不合适的值,从而不可能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为了将这样的状态抑制到极限,可以考虑使用一种这样的方法,即,将图像密度控制的执行间隔设定为很短,以致在电荷量的恢复过程之后得到合适的V目标。然而,这会导致频繁地进行图像密度控制,结果使显影剂的消耗变大而成为一个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被可拆卸地联接到成象设备主体上并能获得具有稳定的显影剂密度的部件,以及成象设备。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装置与一种成象设备,由于在静止状态后其中电荷量已变得很小之故,它们能够快速地随显影处理条件与成像处理条件的变化进行复印,从而能够在不挥霍性地消耗显影剂的情况下获得具有稳定的显影剂密度的图像。
本发明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被可拆卸地联接到成象设备主体上的部件,它包括用来显影被承载在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的显影装置和贮存已从显影装置的最后显影作业中消逝的时间的记忆装置。
本发明的还有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成象设备,它包括承载潜像用的图像承载体、用来显影被承载在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的显影装置,和贮存已从显影装置的最后显影作业中消逝的时间的记忆装置。
通过阅读下面的详细说明书并参考附图,本发明的除了上述目的以外的其他目的与本发明的特征将会变得更清楚。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种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图2为表示用来解释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图像密度控制方法的显影偏压与图像密度关系的曲线图;
图3为表示用来解释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图像密度控制方法的显影偏压与图像密度关系的曲线图;
图4为表示显影偏压与膜片密度之间关系的V-D特性曲线图;
图5为表示在相应环境下的V-D特性和显影偏压与图像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用来解释确定用于图像密度控制的显影偏压的方法;
图6为表示显影偏压与图像密度之间关系的曲线图,用来解释在高温高温度环境下确定用于图像密度控制的显影偏压的方法;
图7为表示在静止后马上得到的V-D特性与正常的V-D特性之间关系的曲线图;
图8为表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介绍。
(第一实施例)
图1为表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成象设备结构的示意剖面图。
如在图1中所示,成象设备包括一作为潜像载体的鼓形感光鼓1,在其外圆周表面上形成静电潜像;一用来将感光鼓1的外圆周表面充电到规定电位的辊式充电装置2;一用于通过对被充电到规定电位的外圆周表面曝光而形成潜像的曝光装置;一用来通过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将静电潜像转变成可见图像的显影装置4;一用来将形成在外圆周表面上的可见图像转印到作为页状记录材料的转印纸P上的辊式转印辊3,以及定影装置5。
在图1中,感光鼓1是通过将有机光敏材料(OPC)或A-Si、CdS、Se、等等的光电导体施加到铝筒的外圆周表面上而形成的。所述感光鼓是通过驱动器(未示出)按附图中的箭头方向旋转,并且通过辊式充电装置2被均匀地充电到预定的电位。
曝光装置被置于成象设备主体的上部,它包括激光二极管7、通过高速马达8旋转的多面镜9、透镜10、以及偏转镜11。
当在激光驱动器12中输入图像信号时,激光驱动器12引起激光二极管7发光。来自激光二极管7的光穿过光路13,而且感光鼓1被具有相应于图像信号的光学信息的光所辐照,从而在感光鼓1上形成潜像。
此外,当感光鼓1沿箭头方向旋转时,从位于感光鼓1与作为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的显影套筒4a之间的偏压电源14,施加与具有频率为800~3500Hz、振幅为400~3000V和波形为-50~-550V的积分平均值VDC的交流电压相叠加直流电压的显影偏压,从而使潜像被显影并成为作为可见图像的调色剂图像。以此方式显影的调色剂图像,通过已被施加预定偏压的转印辊3而被转印到作为记录材料的转印纸P上。通过输送器(未示出)输送其上已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转印纸P,而且调色剂图像通过定影装置5被熔化并被固定在转印纸P上,且成为永久性图像。
顺便说一下,残留在感光鼓1上的调色剂通过例如由毛刷、刮刀、等等构成的清洁装置6被清理掉。
其次,将介绍此实施例中的成象设备中图像密度的控制。
在所述图像密度控制中,首先,当开始图像密度控制时,作为被设置在这样的成象设备中的调整手段的图像密度控制电路19,使图形产生电路15产生出代表作为用于密度检测的调色剂图像的膜片的图象信号,基于此信号,沿着旋转方向在感光鼓上形成n个膜片P1~Pn的潜像。随后,通过显影装置4将潜像显影,同时,通过高电压控制电路16对相应的膜片改变显影偏压(VDC),而且膜片P1~Pn是分别通过显影偏压V1~Vn而被显影的。形成在感光鼓1上的相应的膜片P1~Pn的密度D1~Dn,是由作为检测手段的密度传感器17分别测量的。
在密度检测用的膜片的潜像是通过不同的显影偏压(VDC)显影的情况中,显影偏压(VDC)与膜片的密度(O.D.)之间的关系(V-D特性曲线)成为如图4所示的那样。如图4中所见,V-D特性曲线是由其中特性变化很小的A部份与C部份和其中特性变化很大的B部份组成的。此V-D特性曲线还通过成象设备所安装的环境条件来变化,例如变成如图5所示的特性曲线。在图5中,特性曲线a与图4的特性曲线a相同,特性曲线b是在高温与高湿度环境下的特性曲线,而特性曲线c是在低温与低湿度环境下的特性曲线。
如图4中所示,在V-D特性曲线中,密度变化在A部份与C部份是不稳定的,而密度变化在B部份是稳定地增加的。因此,如图5中所示,在图像密度控制时,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被设定在B部份,而显影偏压V1~Vn是这样设定的以使相应膜片的密度D1~Dn成为D1<D2<...<Di<Di+1<...<Dn,和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几乎处于密度D1~Dn的中部。显影偏压V1~Vn的值是这样被设定的,以致即使V-D特性曲线轻微变化且密度D1~Dn值变化时,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仍处于密度D1~Dn范围内,且图中所示的显影偏压Vi与显影偏压Vi+1之间的间隔w被设定为约50V。
如上所述,由于V-D特性曲线是受环境影响而有巨大变化之故,故当显影偏压V1~Vn的值被固定时,图5所示的特性曲线b和特性曲线d同样地被固定,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由密度D1~Dn的范围偏移。然后,显影偏压V1~Vn也根据每一环境情况而变化,以使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几乎处于密度D1~Dn的中部。例如,如图6中所示,在高温高温度环境下,显影偏压V1~V4被用来进行图像密度控制。
当图像密度控制开始时,在显影偏压V1~Vn中,根据从被装在成象设备中的温度和湿度传感器18计算出来的成象设备中的绝对湿度大小,选出该时的一些适用于图像密度控制的显影偏压。通过使用由密度传感器17测量的相应膜片的密度D1~Dn和在形成相应膜片时的显影偏压V1~Vn数据,在图像密度控制电路19中计算出用来获得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的显影偏压V目标最佳值。
一种计算显影偏压V目标最佳值的方法是这样的,首先,在密度D1~Dn中寻找出包含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的间隔,即,能建立DI≤D目标≤Di+1的间隔(i~i+1)。在发现这样间隔的情况中,使用基于等式1的线性内插法来计算为获得D目标的显影偏压V目标
(等式1)
V目标={(Vi+1-Vi)/(Di+1-Di)}×(D目标-Di)+Vi
最佳显影偏压V目标是用上述公式计算的。
在根据此实施例的成象设备中,作为被设置在成象设备主体中的记忆装置20,直至进行下一个图像密度控制时为止,一直保持此显影偏压V目标和进行成像。
在此实施例的成象设备中,首先,在感光鼓1上形成相应于四个不同的显影偏压V1~V4的四个膜片P1~P4,在获得相应于这些膜片的密度D1~D4后,从D1~D4中寻找包含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的间隔。在发现这样的间隔的情况中,显影偏压V目标通过在由前式1表示的线性内插法中插入被计算出来。因此,为了进行合适的图像密度控制,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必须被包含在膜片密度D1~D4中。
因此,根据此实施例的成象设备,包括作为用来测量从先前的成像处理(显影处理)终点起的消逝时间(静止时间)手段的静止时间计数器(未示出);作为贮存由静止时间计数器测得的消逝时间手段的记忆装置20;以及一些被设置的装置,用来在根据测量的(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接收成像处理指令的)消逝时间的一段预定时间内,驱动显影套筒4a与显影剂供应辊4b之后,开始成像过程。
即,按照此实施例,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20中的静止时间为一些或更多的固定值的情况中,当图像密度控制电路19再次开始成像处理时,显影套筒4a和(将显影剂供给显影套筒4a的)显影剂供应辊4b在根据静止时间确定的一段预定时间内被驱动,然后开始成像过程。于是,成像过程是这样被设计的,以使其在恢复静止期间调色剂的电荷量被降低后进行。例如,当静止时间为TS(小时)和显影装置的驱动时间为Td(秒)时,驱动是按关系式Td=αTs(式中,Td≤Td量大)进行的。显影装置的驱动时间Td的最大值是这样的时间Td最大,它对在新的不供应任何电荷的显影装置中的调色剂而言,是能获得足够量的调色剂电荷的Td,而且静止时间Ts的计算进行到:Ts最大=Td最大/α时为止。还有,可以预先提供表明显影装置的静止时间Ts与驱动时间Td关系的表。顺便说来,或是显影套筒4a或是显影剂供应辊4b均可被驱动一段预定时间。经此之后就有可能在调色剂的电荷量降低时防止控制目标密度D目标偏离膜片密度D1~D4,从而能够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
顺便说来,装在成象设备主体中的记忆装置20包括一个区域,相应于从最后的成像过程(显影过程)终点起的消逝时间(静止时间)的可变T的值写入其中。在成像过程开始时,零被写入作为在记忆装置20中的T值;在成像过程结束后,T值每5分钟增加1并且被写入记忆装置中。就静止时间测量的精确度而言,5分钟的值是作为这样的值而被设定的,在该值时对确定进行调色剂电荷量的恢复过程的时间来说是足够的,并且适当的值能够根据需要来设定。
于是,根据此实施例,静止时间计数装置测量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的消逝时间,并且根据测得的从先前的成像处理到接收成像处理指令的这段消逝时间,对显影套筒4a和显影剂供应辊4b驱动一段预定时间,然后,开始成像过程。于是,显影套筒4a和显影剂供应辊4b对调色剂进行充电,由于电荷量随着调色剂从先前的成像处理终点起到接收成像处理指令的这段时间内的离去而减少,以致于调色剂不会被挥霍性地消耗掉,并且能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第二实施例)
接着,介绍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成象设备。顺便说来,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来说,其说明被省略。
按照此实施例,在静止时间计数装置的计数值变成某些或更多的不变值的情况中,当图像密度控制电路19再次开始成像过程时,图像密度控制以这样的一种执行间隔进行,处于在静止被取消后马上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与接着进行的第二次图像密度控制之间的该执行间隔,被设定为比正常间隔要短一些,以致能根据调色剂电荷量的恢复情况而获得合适的V目标。还有,在第二次图像密度控制之后的执行间隔的图像密度控制,并不是在静止模式被取消后马上进行的,在就进行预定数目的成张纸成像的情况来说,它是与作为正常情况的相同数目成张纸的成像是一样的,从而在避免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同时能够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
于是,根据此实施例,静止时间计数装置测量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的消逝时间,并根据测得的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成像过程开始的这一段消逝时间,图像密度控制电路19缩短从成像过程开始到几次调整调色剂密度的调整时间间隔。于是,有可能在成像过程条件化变的同时快速地进行复印,由于调色剂的电荷量已随其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接收成像过程指令的这段时间内的离去而减少,从而使调色剂不会被挥霍性地消耗掉并且能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第三种实施例)
接着,介绍本发明第三实施例的成象设备。顺便说来,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来说,其说明被省略。
按照此实施例,在静止时间计数装置的计数值成为某些或更多不变值的情况中,在成像过程后重新开始后执行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不使用正常膜片形成的显影偏压V1~V4,但是如图2中所示,成像装置(未示出)开始形成膜片时的偏压由于静止而根据V-D特性曲线从V1变为V1′,而且V2~V4均有类似的变化,以致通过使用偏压V1′~V4′而形成膜片。因此,有可能防止出现D目标偏离膜片密度D1′~D4′范围那样的误差。通过变化膜片的起始偏压,有可能在不增加膜片数目与不大量增加间隔w的前提下进行测量,从而能够抑止在使用等式1的内插法计算时出现的误差增加,并在不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同时能够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顺便提一下,图2中所示的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c是与图5中所示的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c相同的。
于是,根据此实施例,静止时间计数装置测量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的消逝时间,并根据测得的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成像过程开始的这一段消逝时间,成像装置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而成像过程条件从成像过程开始到第一次调整是变化的。于是,有可能在成像过程条件改变的同时快速地进行复印,由于调色剂的电荷量已随其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接收成像过程指令的这段时间内的离去而减少,从而使调色剂不会被挥霍性地消耗掉并且能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第四实施例)
接着,介绍本发明第四实施例的成象设备。顺便说来,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来说,其说明被省略。
按照此实施例,在静止时间计数装置的计数值成为某些或更多不变值的情况中,在成像过程后重新开始执行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如图3中所示,成像装置(未示出)使用比正常的四个偏压多二个的六个显影偏压V1~V6来形成膜片P1~P6。虽然形成相应膜片的显影偏压的间隔w是相同的,但是膜片的数目增加了,以致宽的范围能被覆盖,因此,有可能防止出现D目标偏离膜片密度D1~D6范围那样的误差。由于膜片的间隔w没有变化,在使用等式1的内插法计算时出现的误差没有增加。另外,只有在取消静止后马上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膜片的数目有增加,从而使调色剂的消耗没有明显地增加和能够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顺便提一下,图3中所示的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c是与图5中所示的特性曲线a和特性曲线c相同的。
于是,根据此实施例,静止时间计数装置测量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的消逝时间,并根据测得的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成像过程开始的这一段消逝时间,成像装置在感光鼓1上形成调色剂图像,而从成像过程开始到第一次调整的成像过程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于是,有可能在成像过程条件改变的同时快速地进行复印,由于调色剂的电荷量已随其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接收成像过程指令的这段时间内的离去而减少,从而使调色剂不会被挥霍性地消耗掉并且能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第五种实施例)
接着,介绍本发明第五实施例的成象设备。顺便说来,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结构来说,其说明被省略。
在这个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实施例中,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20中的静止时间为一些或更多不变值的情况中,在显影套筒4a和显影剂供应辊4b被驱动一段取决于上述的静止时间的预定时间后,成像过程开始,以致使在静止期间被减少的电荷量得到恢复。
在第一实施例中,这样的结构是可采用的,即,贮存静止时间的记忆装置20被设置在成象设备的主体中,如图1中所示。然而,在此实施例中,如图8中所示,记忆装置20是被设置在与成象设备主体可拆卸地联接的显影装置中。
在第一实施例中,由于不能从被设置在成象设备主体的记忆装置中获得有关在每一显影装置中调色剂的电荷量信息之故,因此,即使在,例如,使用者反复地在被安装在成象设备主体的显影装置与具有足量的调色剂电荷量的显影装置进行交换的情况下,为了在预定的一段时间内驱动显影套筒4,就不可能省略通过实施给予调色剂以电荷的这样的多余的过程,这类似于安装新的显影装置的情况。
在此实施例中,采用将记忆装置装在与成象设备主体可拆卸地联接的部件的侧面的这样的结构。于是,即使在使用者反复地交换显影装置的情况下,也可能正确地读出从通过每一显影装置而进行的最后的成像过程中消逝的时间和可能进行仅仅是必要而充分时间的调色剂充电过程。顺便说来,在为新的显影装置提供的记忆装置中,第一实施例中提出的Ts最大作为从最后的成像过程中消逝的时间被存贮。
于是,根据此实施例,静止时间计数装置测量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的消逝时间,并且根据接收到的下一个成像过程指令的消逝时间,对显影套筒4a和显影剂供应辊4b驱动一段预定时间,然后,开始成像过程。于是,显影套筒4a和显影剂供应辊4b对调色剂充电,因为电荷量已随着调色剂从先前的成像过程终点起到接收下一个成像过程指令的这段时间内的离去而减少。此外,存贮消逝时间的记忆装置没有被装到成象设备主体上,但是被装到可拆卸地联接到成象设备主体上的部件上,从而有可能随着交换等部件进行正确地复印,并且能在不被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情况下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第六种实施例)
接着,介绍本发明第六实施例的成象设备。顺便说来,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第五实施例的结构来说,其说明被省略。
在这个类似于第二实施例的实施例中,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静止时间为一些或更多不变值的情况中,处于在静止被取消后马上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与接着进行的第二次图像密度控制之间的执行间隔被设定为比正常间隔要短一些,并进行图像密度控制,因此根据调色剂的电荷量的恢复情况能够获得合适的V目标。在第二次图像密度控制之后的执行间隔的图像密度控制,并不是在静止模式被取消后马上进行的,就进行预定数目的成张纸成像的情况来说,它是与作为正常情况的相同数目成张纸的成像是一样的,从而在避免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同时能够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
然而,由于贮存静止时间的记忆装置没有被装到成象设备主体而是被装到与成象设备主体可拆卸地联接的部件上,因此有可能随着交换等部件进行正确地复印,并且能在不被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情况下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第七实施例)
接着,介绍本发明第七实施例的成象设备。顺便说来,就与第一实施例相同的第六实施例的结构来说,其说明被省略。
在这个类似于第三实施例的实施例中,当在静止后重新开始成像过程时,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静止时间为一些或更多不变值的情况中,在重新开始成像过程后的执行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并不使用正常的膜片形成的显影偏压V1~V4,而是如图2中所示使用开始形成膜片的偏压V1′,即,根据由于静止而变化的V-D特性曲线将V1变为V1′,而且V2~V4也作类似的变化,因此膜片是通过使用偏压V1′~V4′形成的。因此,有可能防止出现D目标偏离膜片密度D1′~D4′范围那样的误差。通过变化形成膜片的起始偏压,有可能在不增加膜片的数目与不大量增加间隔w的前提下,在降低的调色剂的电荷量的情况下进行复印。从而能够抑止在使用等式1的内插法计算时出现的误差增加,并在不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同时能够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
然而,由于贮存静止时间的记忆装置没有被装到成象设备主体上而是被装到与成象设备主体可拆卸地联接的部件上,因此有可能随着交换等部件进行正确地复印,并且能在不被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情况下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第八实施例)
接着,介绍本发明第八实施例的成象设备。顺便说来,就与第一种实施例相同的第七实施例的结构来说,其说明被省略。
在这种类似于第四实施例的实施例中,当在静止后重新开始成像过程时,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静止时间为一些或更多不变值的情况中,在重新开始成像过程后的执行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如图3中所示,膜片P1~P6是使用比正常的四个偏压多二个的六个显影偏压V1~V6形成的。虽然形成相应膜片的显影偏压的间隔w是相同的,但是膜片的数目增加了,以致宽的范围能被覆盖,因此,有可能防止出现D目标偏离膜片密度D1~D6范围那样的误差。由于膜片的间隔w没有变化之故,在使用等式1的内插法计算时出现的误差没有增加。另外,只有在取消静止后马上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膜片的数目有增加,因此在调色剂的消耗没有明显地增加的同时能够获得具有稳定密度的图像。
然而,由于贮存静止时间的记忆装置没有被装到成象设备主体上而是被装到与成象设备主体可拆卸地联接的部件上,因此有可能随着交换等部件进行正确地复印,并且能在不被挥霍性地消耗调色剂的情况下获得具有稳定的调色剂密度的图像。
顺便说来,尽管第五实施例到第八实施例表示其中显影装置包括记忆装置这样的实例,但是这样的结构可以被用于包括图象承载体的处理盒中,并且至少显影装置包括一记忆装置。
如以上所述的成象设备,包括:
一承载潜像的图像承载体;
用于对图像承载体上承载的潜像进行显影的显影装置:和
存贮从显影装置的最后的显影操作起消逝的时间的记忆装置。
此外,所述的成象设备还包括:
用于密度检测的检测显影剂图象密度和基于检测到的密度来控制图像密度的图像密度控制装置;
其中
当显影装置开始显影操作时,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是一个或更多个的预定时间的情况下,图像密度控割是通过图像密度控制装置来进行的。
此外,在图像密度控制时,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设定一显影偏压,以获得想望的图像密度。
此外,显影装置包括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和在开始显影操作前对显影剂载体驱动一段预定的时间。
此外,显影剂载体的旋转时间是根据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来确定的。
此外,显影剂载体的旋转时间是与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成比例的。
此外,显影装置包括一将显影剂提供给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剂供应部件,和在开始显影操作前对显影剂供应部件也驱动。
此外,处于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或更多个预定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而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与通过图像密度控制装置随后进行的图像密度控制之间的执行间隔,短于正常的执行间隔。
此外,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或多个预定的时间的情况下,通过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的第一图像密度控制中,用于密度检测的图像密度控制装置检测已通过使用与正常的显影偏压不同的显影偏压形成的显影剂图像的密度,并基于检测到的密度来控制图像的密度。
此外,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或多个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被用于通过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而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中的密度检测用的显影剂图像的数目,大于密度检测用的正常的显影剂图像的数目。
此外,显影装置包括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和将与交流电压相叠加的直流电压的偏压施加到显影剂承载体与图像承载体之间。
此外,能被可拆卸地联接到成象设备主体上的部件包括:
显影被承载在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用的显影装置;和
贮存已从显影装置的最后的显影操作中消逝的时间用的记忆装置。
此外,所述部件是包括图像承载体的处理盒。

Claims (23)

1.一种能被可拆卸地连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部件,该部件包括:
使用显影剂显影被承载在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用的显影装置;和
贮存从所述显影装置最后的显影操作起已经过去的时间用的记忆装置;
其中,主体能够在所述部件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并且该主体能够在所述部件没有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根据在所述记忆装置中贮存的时间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
并且,其中在所述部件没有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的时间比在所述部件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的时间要短。
2.根据权利要求1的部件,其中所述成象设备主体包括图像密度控制装置,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检测用于密度检测的显影剂图像的密度,和根据被检测到的密度来控制图像密度,
其中,在所述部件被安装在所述成象设备主体中的状态下,在当所述显影装置开始显影操作时被贮存于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是一个或多个预定时间的情况中,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图像密度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的部件,其中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设定显影偏压以便获得作为图象密度控制结果所期望的图像密度。
4.根据权利要求1的部件,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包括一个承载显影剂用的显影剂承载体,并且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是一个在开始显影操作以前的一个预定的时间内驱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的部件,其中驱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操作是一个旋转驱动操作,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时间是根据被贮存在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的部件,其中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时间被确定为与被贮存于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成比例。
7.根据权利要求6的部件,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包括将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剂供应部件,并且在显影操作开始前,驱动所述显影剂供应部件。
8.根据权利要求2的部件,其中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对每次形成预定张数的图像都进行图像密度控制,并且在被贮存在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个或更多预定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与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随后进行的图像密度控制之间的执行间隔短于对每次形成预定张数的图像进行的图像密度控制的执行间隔。
9.根据权利要求2的部件,其中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个或更多个预定时间的情况下、由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检测用于密度检测的显影剂图像的密度,并基于检测到的密度来控制图像密度,其中所述用于密度检测的显影剂图像通过使用与正常的显影偏压不同的显影偏压已经形成。
10.根据权利要求2的部件,其中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个或多个预定时间的情况中,被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中的密度检测用的显影剂图像的数目大于密度检测用的正常的显影剂图像的数目。
11.根据权利要求1的部件,其中所述部件是包括所述图像承载体的处理盒。
12.根据权利要求2的部件,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和将与交流电压相叠加的直流电压的显影偏压施加到所述显影剂承载体与所述图像承载体之间。
13.一种成像设备,该设备包括:
一个承载潜像用的图像承载体;
使用显影剂显影被承载在图像承载体上的潜像用的显影装置;和
贮存从所述显影装置最后的显影操作起已经过去的时间用的记忆装置;
其中,所述成像装置的主体能够在所述显影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并且该主体能够在所述显影装置没有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根据在所述记忆装置中贮存的时间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
并且,其中在所述显影装置没有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的时间比在所述显影装置处于未使用状态时进行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的时间要短。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成象设备,还包括用于检测密度检测用的显影剂图像的密度并基于检测到的密度来控制图像密度的图像密度的控制装置,
其中,在当所述显影装置开始显影操作时被贮存于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是一个或多个的预定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来进行图像密度控制。
15.根据权利要求13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设定显影偏压以便获得作为图像密度控制结果所期望的图像密度。
16.根据权利要求13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包括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载体,并且将电荷给予显影剂的操作是一个在开始显影操作以前的一个预定的时间内驱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操作。
17.根据权利要求16的成像设备,其中驱动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操作是一个旋转驱动操作,并且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旋转时间是根据被贮存在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确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显影剂载体的旋转时间被确定为与被贮存于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成比例。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包括将显影剂供给所述显影剂承载体的显影剂供应部件,并且在显影操作开始前驱动所述显影剂供应部件。
20.根据权利要求13的成像设备,其中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对每次形成预定张数的图像都进行图像密度控制,并且在被贮存在所述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个或更多预定时间的情况下,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的所述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与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随后进行的图像密度控制之间的执行间隔短于对每次形成预定张数的图像进行的图像密度控制的执行间隔。
21.根据权利要求13的成象设备,其中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个或多个预定时间的情况下、由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时,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检测用于密度检测的显影剂图像的密度,并基于检测到的密度来控制图像密度,其中所述的用于密度检测的显影剂图像通过使用与正常的显影偏压不同的显影偏压已经形成。
22.根据权利要求13的成象设备,其中在被贮存于记忆装置中的时间为一个或多个预定时间的情况下,被用于通过所述图像密度控制装置进行的第一次图像密度控制中的密度检测用的显影剂图像的数目大于密度检测用的正常的显影剂图像的数目。
23.根据权利要求13的成象设备,其中所述显影装置包括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和将与交流电压相叠加的直流电压的显影偏压施加到所述显影剂载体与所述图像载体之间。
CNB991202236A 1998-09-18 1999-09-17 能够可拆卸地联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部件与成像设备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539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82075/1998 1998-09-18
JP28207598 1998-09-18
JP241667/1999 1999-08-27
JP11241667A JP2000155518A (ja) 1998-09-18 1999-08-27 画像形成装置本体に着脱可能な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48732A CN1248732A (zh) 2000-03-29
CN1184539C true CN1184539C (zh) 2005-01-12

Family

ID=26535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B991202236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84539C (zh) 1998-09-18 1999-09-17 能够可拆卸地联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部件与成像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226467B1 (zh)
EP (1) EP0987608B1 (zh)
JP (1) JP2000155518A (zh)
KR (1) KR100337846B1 (zh)
CN (1) CN1184539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63892B2 (ja) * 1998-12-15 2010-05-1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デ―タ転送制御方法及びデータ処理装置並びに記憶媒体
EP1886825A1 (en) * 2002-07-19 2008-02-13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JP2004117597A (ja) 2002-09-24 2004-04-15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4115363B2 (ja) * 2003-08-22 2008-07-09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4577783B2 (ja) * 2006-04-25 2010-11-10 株式会社沖データ 画像形成装置
JP4976872B2 (ja) * 2007-01-31 2012-07-18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7222682B2 (ja) * 2018-12-06 2023-02-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214174A (ja) 1982-06-08 1983-12-13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H0778663B2 (ja) * 1985-11-07 1995-08-23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US4739367A (en) * 1985-11-07 1988-04-19 Casio Computer Co., Lt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ontrol means for effecting control of a preliminary processing of image formation
JPH0715604B2 (ja) 1985-11-19 1995-02-22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JPS62119565A (ja) * 1985-11-20 1987-05-30 Canon Inc 画像記録装置
JP2765582B2 (ja) * 1988-10-05 1998-06-18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形成装置
GB9119483D0 (en) 1991-09-11 1991-10-23 Xerox Corp Replaceable sub-assemblies for electrostatographic reproducing machines
US5250994A (en) 1991-10-30 1993-10-0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transfer member supporting member
JP3120562B2 (ja) * 1992-05-29 2000-12-25 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現像装置
US5272503A (en) * 1992-09-02 1993-12-21 Xerox Corporation Replaceable sub-assemblies for electrostatographic reproducing machines
US5708915A (en) * 1992-11-18 1998-01-1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Image-quality stabilizer for use in an electrophotographic apparatus
JPH06161194A (ja) * 1992-11-19 1994-06-07 Canon Inc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44175A (ja) 1994-07-28 1996-02-16 Fuji Xerox Co Ltd 画像形成装置
JP3406393B2 (ja) * 1994-08-25 2003-05-12 株式会社東芝 画像形成装置
JPH08171243A (ja) * 1994-10-18 1996-07-02 Ricoh Co Ltd 自動濃度調節方法及び装置
JP3236183B2 (ja) 1995-01-19 2001-1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画像形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987608A3 (en) 2002-05-08
KR100337846B1 (ko) 2002-05-24
EP0987608A2 (en) 2000-03-22
JP2000155518A (ja) 2000-06-06
CN1248732A (zh) 2000-03-29
EP0987608B1 (en) 2013-04-10
KR20000023285A (ko) 2000-04-25
US6226467B1 (en) 2001-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078902A (zh) 能够精确控制调色剂浓度的图像形成方法和设备
US20110305468A1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KR0163810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KR101427239B1 (ko) 화상형성장치 및 그의 속도비 제어방법
US9811022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ment contrast control
CN1184539C (zh) 能够可拆卸地联接到成像设备主体上的部件与成像设备
CN1082682C (zh) 成象设备
JP3552486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6381425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and image forming method employing the same
JP2012133052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9727000B2 (en) Determining surface potential of image bearing member of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7574155B2 (en) Develop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apparatus
JP2008058740A (ja)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露光量補正方法
JP2002040725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200408571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US10234806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JP408581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US9952534B2 (e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developer supply control
CN108508720B (zh) 图像形成装置
JP2020016733A (ja)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04101670A (ja) リサイクル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の検知手段、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2009294584A (ja) 現像における画像濃度制御方法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H07175280A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3856929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JP4194177B2 (ja) 画像形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GR

Ref document number: 1063746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50112

Termination date: 20160917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