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84387A - 同步数字系列传输系统中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同步数字系列传输系统中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84387A CN1184387A CN97118434A CN97118434A CN1184387A CN 1184387 A CN1184387 A CN 1184387A CN 97118434 A CN97118434 A CN 97118434A CN 97118434 A CN97118434 A CN 97118434A CN 1184387 A CN1184387 A CN 118438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inter
- mentioned
- frame
- section
- det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8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3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94
- 230000007704 transi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6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5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33
- 102100040338 Ubiquitin-associated and SH3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B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56
- 101710143616 Ubiquitin-associated and SH3 domain-containing protein B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9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4913 ac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3780 inser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7431 inser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217 dele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7430 dele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873 mas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307 optical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RGNPBRKPHBKNKX-UHFFFAOYSA-N hexaflumuron Chemical compound C1=C(Cl)C(OC(F)(F)C(F)F)=C(Cl)C=C1NC(=O)NC(=O)C1=C(F)C=CC=C1F RGNPBRKPHBKNKX-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085 persist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17 retai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2—Synchronisation of signals having the same nominal but fluctuating bit rates, e.g. using buffers
- H04J3/0623—Synchronous multiplexing systems, e.g. 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DH/SONET), synchronisation with a pointer proces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16—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in which the time allocation to individual channels within a transmission cycle is variable, e.g. to accommodate varying complexity of signals, to vary number of channels transmitted
- H04J3/1605—Fixed allocated frame structures
- H04J3/1611—Synchronous digital hierarchy [SDH] or SONET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370/00—Multiplex communications
- Y10S370/901—Wide area network
- Y10S370/902—Packet switching
- Y10S370/903—Osi compliant network
- Y10S370/907—Synchronous optical network, SONE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为自动识别SDH(SONET)传输系统中接收的传输帧的帧尺寸(帧组成)并灵活、迅速地对接收指针进行符合帧尺寸的相应处理,本发明接收指针处理装置用于对由SDH传输系统传送来的传输帧进行指针处理,其中,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指针处理部分,用于对传输帧中的每个单元帧完成所需要的指针处理,和一个帧组成识别部分,用于根据指针处理部分的指针处理结果自动识别传输帧的帧组成和用于将识别结果提供给指针处理部分。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到SDH(同步数字系列)传输系统中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尤其是对用于北美称为sonet的同步光纤通信网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众所周知,在新近的符合ITU-T标准的光纤传输技术中,新开发出一种传输单元,它以称为SDH的同步传输系统为依据,主要用来取代一种基于名为PDH(准同步数字系列)的一般异步传输体系的传输制式。(SDH传输系统以北美称为SONET的同步传输系统为依据。)
此外,近来由于经这种SDH传输装置或SONET传输装置处理过的电路容量(传输速率)大大增加,例如从600Mbps增至10Gbps,因此,为了增加电路的容量和速率,也需要这两种传输装置。
图29示出了SONET(SDH)传输网一个有代表性的例子。图29示出的例子称为PPS(通路保护切换)环形网络,它由许多被连接成环路的多路复用装置101至106(节点A至F)组成,其中,多路复用帧(传输帧)在SONET中称之为STS(同步传送信号),在SDH中称之为STM(同步转移模式),它能依据着传输线路在各个多路复用装置中的状态在主通路与辅助通路间自动切换,来实现所有方向上的通信。
这里,各自的多路复用装置101至106中,多路复用装置101、103、104和106(节点A、C、D和F)分别设计成主要用于中继输入传输帧,并且执行各种不同的处理,其中包括对这个多路复用帧额外开销的置换处理,指针替换处理及其他。
另一方面,余下的多路复用装置102和105(节点B和E)分别执行多路复用帧额外开销终端处理,并通过提取在帧中的低次群信号〔例如VT(虚支路)1.5、DS1(数字信号级1)及其他〕将其发送至终端侧,或者是通过对来自终端侧的低次群信号的多路复用添加额外开销,组成一个多路复用帧。
在上述组合中,图29示出的SONET传输网络(PPS环路)整个通路都具有极高的维护能力和操作能力,借助于在多路复用装置101至106中中继或终端STS帧,同时也借助于能便利地对要选用的通路(主/付通路)进行切换,因而能在整个通路上进行传送,故SONET传输网络允许用高速率传送数据(传输帧)。
在SONET(SDH)传输系统中的额外开销可分类为用于传输线的部分额外开销(SOH)和用于通路的通路额外开销(POH),它是在多路复用处理过程中用以达到多路复用效果的一种方法,具体说也就是把通路额外开销(POH)加到低次群侧的信号上,最后再加上段开销(SOH)。
这时,在SONET(SDH)中,这个信息(指针)指示出帧引导位置,或者是含在多路复用帧中各自低次群信号的帧组成被指示在额外开销中称为指针字节段中,以便于允许在多路复用帧中执行中继或终端处理,而同时调整含在多路复用帧中的低次群信号的轻微频率(相位)位移。
这样,在SONET(SDH)传输系统中处理数据(多路复用帧)传输的指针就变得十分重要。
图30是表示相对于指针处理功能的多路复用装置10;(提供i=1~6)的基本组成部的方框图。在图30表示的多路复用装置10之中,STS-12帧在额外开销终端处理后作为8个串行数据(78Mbps)被接收,而这个帧的指针处理(接收/传输指针处理)则由STS-1帧单元并行执行,此装置构成如图30所示包括一个分接部分(DMUX)111。一个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1~112-12、一个时钟转换开关部分(ES部分)113-1~113-2、一个传输指针处理部分114-1~14-2、一个多路复用部分(MUX)115、一个告警处理部分116和一个PAIS(通路告警指示信号)传输控制部分117。
这里,分接部分111把输入数据(8个串行数据)速率变成96个并行数据〔S/P(串/并)转换:78Mbps->6Mbps〕以分解成12信道的STS-1帧;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只要j=1~12)被设计成分别执行妆收指针处理,如下面(1)~(3)中所述,例如相对于负荷中的STS-1帧〔信道数据(ch.j)〕,并且这里指针处理将在引导信道相对应的状态转换基础上完成,而相关信道则各自根据帧尺寸(类型)设置〔级联(CONC)设置:STS-3c/12C〕为每个信道从外部固定形成。
(1)通过从在数据信道中包含的指针字节(H1、H2字节:总计16位)来检测在信道数据中包含的低次群信号的引导位置(J1字节位置),产生J1使能信号。
(2)NDF(新数据标志)-位的检测,SS-位和10-位指针字节的指针值。
(3)从指针字节的PAIS(通路告警指示信号),LOP(指针丢失)或类似的告警检测。
这里,NDF-位是由将被用于立即把操作指针值(激活指针值)改变为新指针值的4位构成的位,并且3位或更多位应与作为NDF使能检测条件的“1001”相一致。
另一方面,SS-位是用于指示所含低次群信号帧大小的位(2位),而同时10-位指针值是用于以二进制码指示所含低次群信号引导位置(偏移指针值)的位,而且它们分别构成5位递增位(I)和递减位(D)。
此外,当所有指针字节是“1”时,将检测出PAIS,且当无效指针按规定的次数(例如8次)被顺序检测出时LOP也被检测出,并且当检测出这些异常情况时,对于传输指针处理部分114-j的PAIS传输控制则由PAIS传输控制部分117完成,以便将传输到此为止作为AIS状态通知下游器件。
时钟转换开关部分113-j设计用来在相应的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分别作出接收指针处理之后,对信道数据(主信号数据)作时钟变更〔传输线路→系统侧时钟转换开关〕,而同时传输指针处理部分114-j设计用来在相应的ES部分113-j分别作出时钟转换开关处理之后,为主信号数据检测NDF使能、检测工作请求或检测传输指针值。
多路复用部分115设计用来把由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 ES部分113-j和传输指针处理部分114-j中STS-1单元并行处理过的主信号(96并行数据)在将它输出之前速率转换(P/S转换)成原始的8个串行数据,而同时告警处理部分116则根据PAIS执行告警处理,与外部帧类型(CONC)设置(STS-1/3C/12C)相对应,LOP变换信息则由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中下述的各自信道单元检测出来。
PAIS传输控制部分117在PAIS或LOP由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中的信道单元检测出来时输出PAIS传输控制信号,并且在传输线路帧的接收结束时检测出的高次群告警〔LOS(信号丢失)、LOF(帧丢失)、MS(多路复用部分)、AIS或类似的〕信号时,强制地将PAIS传输控制信号输出至所有信道,而不管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PAIS、LOP)的状态如何。
在如上述构成的多路复用装置10i中,首先输入数据通过分接部分111中的8→96s/p转换被分解成STS-1单元的信道数据。12信道被分解的数据在被作为主信号数据(主信号,J1使能信号)传送至时钟转换开关部分113-j之前,由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中的信道数据(STS-1)提交给告警(LOP、PAIS)检测或指针值检测。
在时钟转换开关部分113-j中,主信号的时钟转换和从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输入到线路→系统侧的J1使能信号在时钟转换被传送到传输指针处理部分114-j之后,由STS-1单元和主信号数据为12信道并行处理。
在传输指针处理部分114j中,NDF使能请求的检测、工作请求的检测或传输指针值的检测,在时钟转换开关部分113-j中时钟转换插入指针字节(H1、H2字节)之后,由来自主信号数据的STS-1单元为12信道分别并行执行。
这里,当在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处的PAIS、LOP或传输帧接收处的LOS、LOF、MS-AIS,或者其他高次群告警在PAIS传输控制部分177的控制下被测到传输帧接收结束时,主信号数据将全部置为“1”。
当在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中由STS-1单元分别并行处理数据时,时钟转换部113j和传输指针处理部分114j如前面提到的,在传输之前提交给多路复用装置115中的96→8p/s变换(6Mbps→78Mbps)。
换句话说,多路复用装置10i被设计成能把STS-12级或更多级的STS-N(N=48,192,…)级多路复用帧分解成STS-1帧,也就是并行执行各自接收指针处理和传输指针处理用的最小通路单元。
说得更清楚些,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如图30中分别所示它包括H1/H2字节检测部分118,指针检测部分119和指针值更新部分120,而同时指针检测部分119则包括PAIS检测部分121、LOP检测部分122、级联(CONC)检测部分123、NDF使能检测部分124、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25、工作检测部分126和告警检测部分127。
这里,H1/H2字节检测部分118从指针检测部分119主信号输入数据(信道数据)中检测出(锁存)相应于该信道的指针字节(H1/H2字节:16位),PAIS检测部分121从在H1/H2字节检测部分118中检测出的H1和H2字节中检测出PAIS,LOP检测部分122从H1和H2字节中检测出LOP,而同时CONC检测部分123从H1和H2字节中检测出级联指示(CI),它指示出输入信道数据是处于如STS-3c/12C的级联状态(下面有时就称为“级联”)。
另一方面,NDF使能检测部分124从H1和H2字节中检测NDF使能,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25从H1和H2字节检测相同数值的3-连续正常指针的接收,而同时工作检测部分126从H1和H2字节中检测工作信息(INC/DEC)。
再者,指针值更新部分120根据CONC检测部分123、NDF使能检测部分124、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25和工作检测部分126各自检测的结果执行激活指针值进行更新处理,而同时告警检测部分127根据各个检测部分122至125的各自检测结果由STS-1单元检测告警信息(转换成PAIS状态、LOP状态的信息)。
更详细地说,指针检测部分119的构成如图31所示。在图31中,128是NDF位监视部分,用来监视NDF一位(指针字节中1至4号位),该位用于检测所有的“1”,检测“1001”及用“1001”检测3位或更多位的一致,而同时129是SS位监视部分,用来监视SS-位(指针字节中5和6号位),以检测所有的“1”和监视SS-位正常接收。
130是10-位指针监视部分,用于监视10-位指针值(指针字节中7至16号位),以便检测全“1”,监视“000”至“782”(范围内的偏移值),范围表示正常通路调节(包含的)位置,并监视先前帧范围内与激活指针值比较的结果,以及检测工作用的各自I-位、D-位。
131是一个“与”门,它包含图30中表示的PAIS检测部分121,以及128至130的各个监视部分,它被设计成用来当各个输出变成全“1”且指针字节也变成全“1”时,通过执行来自各个监视部分128至130输出的逻辑乘而输出PAIS指示。
132是一个“与”门,它包括CONC检测部分123和各自监视部分128~130,其作用是当NDF一位是“1001”、SS-位正常接收和10-位指针值是全“1”时,通过执行来自各自监视部分128~130输出的逻辑乘而输出级联指示信号。
133是一个“与”门,它包括NDF使能检测部分124和各个监视部分128~130,其作用是当对3位或更多位的NDF-位与“1001”一致、SS-位正常接收和10-位指针值均在指示出正常通路包含位置(“000”~“782”)的范围内时,凭借执行来自各个监视部分128~130输出的逻辑乘而输出NDF使能信号。
134是一个输入反相型“与”门,它包括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25和各自监视部分128~130,其作用是当对3位或更多位不是与“1001”相一致的情况、SS-位正常接收和10-位指针值均指示出正常通路包含位置时分别输出“H”脉冲,而同时在这个“H”脉冲输入到下述的3-级保护部分138中供3-连续帧所用时,它才输出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信号。
135是一个工作信息检测部分,它包括工作检测部分126和各自监视部分128~130,它的作用是根据10-位指针值的I-位/D-位转换数量检测INC/DEC工作信息。
另一方面,136至139分别是3级保护部分,这里,136用于PAIS指示的3-帧连续接收保护,137用于级联指示的3-帧连续接收保护,138用于正常指针指示的3-帧连续接收保护,139用于在工作操作之后〔帧包含位置移位(±1)〕3-帧工作操作禁止保护。
更详细地说,各个3-级保护部分136~139如图32所示,它包括两个FF电路152、153和一个3-输入“与”门154,当FF电路152、153按1帧操作并且检测脉冲(任何一个PAIS指示、CONC指示、正常指针指示或工作指示)对3 连续帧输入时,“与”门154的输出(保护输出)变成“H”。
在图31中,140和141分别是“或非”门,用于检测在指针字节上指示出无效指针指示的无效指针;“或非”门140在CONC置位时刻检测出对应于相关信道的信道无效指针,并且取PAIS指示和级联指示以外的状态作为无效指针。而同时“或非”门141在CONC置位时刻检测出对应于引导信道的信道无效指针,并且取PAIS指示、正常指针指示和工作指示(INC/DEC)以外的状态作为无效指示。
另外,142是一个选择器,它借助于外部输入CONC置位来实现各个“或非”门140、141输出的转换,以此检测出每个引导信道/相关信道的无效指针。这里,图31代表了当CONC置位信号为“H”时的相关(CONC)信道置位。
144、145是8-级保护部分,用于分别检测LOP状态(转换状态);8-级保护部分144检测8 连续无效指针,而8-级保护部分145检测DNF使能的8-连续接收(仅监视NDF-位)。这里,当引导信道被置位时,在无效指针8-级保护的“或”门处产生逻辑和,并且NDF使能接收8-级保护被取作LOP转换条件,而当相关信道被置位时,由于NDF使能接收8-级保护是不必要的,则“L”固定输出由到选择器143的CONC置位信号实现。
147也是一个选择器,用于选择正常指针接收状态,此状态是从PAIS或LOP状态到正常(NORM)状态的转换条件,且由于到NORM状态的转换条件在超载信道设置和在相关信道设置中不同,故它的作用是选择引导信道设置中NORM×3的检测,和选择相关信道设置中作为正常指针接收条件的CONC×3的检测。
148是一个3-输入“或”门,它用于借助NORM(CONC)×3,NDF使能和LOP的逻辑和检测从PAIS状态到NORM(CONC)状态或LOP状态的转换(删除)条件,而149是一个2-输入“或”门,它用于检测从LOP状态到NORM(CONC)状态或PAIS状态的转换(删除)条件。
另一方面,150、151分别是JK-FF(J-K触发器)电路,它们用于从来自3-级保护部分136输出的PAIS转换条件,从来自8-级保护部分144、145输出的LOP转换条件和从来自“或”门148、149输出的各自状态删除条件的检测输出中确定各自的PAIS、LOP接收状态。
在上述组成中,这个指针检测部分190可以借助于监视(检测)包含在输入传输帧指针字节中的NDF-位、SS-位和10-位指针值精确地进行信道数据用的NDF使能的检测处理、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接收的检测处理、PAIS状态、LOP状态或类似的检测处理。
图33是一个方框图,它是表示在图30中表示的指针值更新部分120的一个例子。如图33所示,指针值更新部分120包括一个帧计数器154,一个偏移计数器(与783有关的计数器)155,一个J1计数器(与783有关的计数器)156,选择器157、164、锁存器部分158、比较部分159、解码器160、“与”门161、使能控制部分162以及更新定时产生部分163、
这里,偏移计数器155其作用是计算与输入数据帧脉冲同步操作中的输入数据位数,偏移计数器155计算STS-1帧中SPE数据的位数〔指针偏移数(“000”到“782”)〕,而J1计数器156从先前帧包含的引导位置(J1使能)中计算出783位供计算J1脉冲位置,它将是下一帧的引导位置。注,这些各个的计数器155、156均由帧计数器154控制。
选择器157选择接收指针值和偏移计数器155的计数器值作为激活指针值输出,而锁存器部分158锁存来自这个选择器157的激活指针值。比较部分159把偏移计数器155计数器值与由锁存器部分158锁存的激活指针值相比较,如果各个值一致,它就输出J1脉冲。
并且,解码器160对激活指针值的“782”进行解码,而同时“与”门161对偏移计数器155输出、解码器160输出以及由图31所示的工作信息检测部分135检测出的INC指示作逻辑乘运算,以便当激活指针值是“782”时,根据接收的INC指示将激活指针值更新(“782”→“000”)指令发送给更新定时产生部分163。
另一方面,使能控制部分162对J1计数器156执行使能控制,以便根据接收的INC/DEC(工作指示)对先前帧的J1脉冲输出位置进行“±1”相位控制,而同时,更新定时产生部分163对激活指针值写(更新定时)入锁存部分158进行控制,以便根据3-帧连续接收的NDF使能及正常指针指示,通过各自检测定时把接收指针值写入锁存部分158作为激活指针值,而同时,根据接收的INC/DEC指示,通过来自J1计数器J1脉冲的定时,偏移计数器155计数器值被写作激活指针值。
选择器164从比较部分159选择激活指针值,并且从J1计数器156选择J1脉冲,其作用是根据接收的工作指示(INC/DEC)从J1计数器156选择J1脉冲,从比较部分159选择激活指针值用于其他情况。
凭借上述的组成,在这个指针值更新部分120中,根据3-帧连续接收的NDF使能和正常指针指示,通过各自的接收(检测)定时,接收指针值被写入锁存部分158用作激活指针值,而同时,按照接收的INC/DEC指示,依据由J1计数器156产生的J1脉冲定时,偏移计数器155计数器值被写入锁存部分158用作激活指针值,以便允许即使当INC/DEC工作指示被接收时也能不断地更新正确的激活指针值。
然而,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失去了自动判决在STS-1/3C/12C中哪个是接收数据(STS-12帧)的帧组成(帧大小)这一功能,但是接收指针处理则由来自外面的固定帧尺寸设置(级联设置)相应的有关级联设置来执行,以便在输入设置帧尺寸之外的数据的情况下不能进行正确接收指针处理。
此外,在接收指针处理装置中,被复用的许多信道数据(STS-帧)的传输帧,在由各自接收指针处理部分112-j以STS-1级比特速率并行接收指针处理之前,由分隔部分111对每个信道分接,以致要求相应的信道数(对于STS-12的12信道)的处理电路增加实际的装置尺寸和功耗一样。
由于考虑到了各方面存在的问题所以才创造出本发明,本发明的目的是为SDH传输系统提供一个接收指针处理装置,该处理装置能自动识别SDH(SONET)传输系统中被接收的传输帧的帧尺寸(帧组成),以便能对应于这种帧尺寸灵活而迅速地执行接收指针处理。
为达此目的,依据本发明SDH传输系统用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为了接收由SDH传输系统传送的传输帧和为了对传输帧进行指针处理,提供一种接收指针处理装置,这种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包括一个指针处理部分和一个帧组成识别部分,指针处理部分用于执行传输帧中每个单元帧所要求的指针处理,而帧组成识别部分则依据指针处理部分的指针处理结果自动地识别传输帧的帧组成,然后把这种识别结果提供给指针处理部分。
因此,按照本发明的SDH传输系统中用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由于接收的传输帧的帧组成可以被自动地识别,这种识别结果又可以反射在接收指针处理之中,所以最合适的接收指针处理也就是能不断地根据这种帧组成而灵活地进行,却与接收传输帧的帧组成无关。这种组成可以灵活地满足待处理的传输帧比较大的容量(比较高的速率)的要求,且大大地有助于这种装置的通用性,与此同时,也大大地改进传输帧的利用率。
附图的简要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全貌的一个方框图。
图2是多路复用装置主要部分的示意图,接收指针处理装置作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就应用到多路复用装置上。
图3是表示与这个实施例相应的时钟转换开关部分和传输指针处理部分的组成的方框图。
图4描述了与本实施例相应的接收指针处理部分操作的概况图。
图5说明与本实施例相应的接收指针处理部分串行处理的原理图。
图6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接收指针处理部分的详细组成的方框图。
图7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无效指针检测部分的详细组成的方框图。
图8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PAIS指示检测3-级保护部分和CONC指示检则3-级保护部分两者的详细组成的方框图。
图9(a)和图9(b)分别表示了本实施例RAM位-组成图。
图10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用3-级保护部分的详细组成的方框图。
图11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LOP检测用8-级保护部分的详细组成的框图。
图12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工作禁止保护部分的详细组成的框图。
图13是描述了与本实施例相应的CONC指示检测部分检测状态图。
图14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SS-位监视部分的详细组成的框图。
图15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路径通过控制部分组成的框图。
图16(a)和图16(b)分别描述了本实施例指针处理部分接收指针检测中相关信道的状态转换。
图17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状态转换处理指针处理部分组成的框图。
图18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高次群告警功能接收指针处理部分组成的框图。
图19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高次群告警功能指针处理部分组成的框图。
图20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指针值更新部分的详细组成的框图。
图21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CONC判决部分组成的框图。
图22(a)和图22(b)状态转换图分别描述了本实施例帧尺寸(帧组成)识别处理图。
图23是描述了本实施例CONC判决处理的指针处理图。
图24至26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转换状态检测部分详细组成的框图。
图27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CONC确定部分详细组成的框图。
图28是表示与本实施例相应的LOP检测部分组成的框图。
图29示出了一个有代表性SONET(SDH)传输网络的一个例子。
图30是表示指针处理功能多路复用装置主要部分组成例子的框图。
图31是表示指针检测部分主要部件的例子的框图。
图32是表示3-级保护部分例子的框图。
图33是表示指针值更新部分例子的框图。
优选实施例的描述。(a)本发明全貌的描述
首先,本发明的全貌将参照附图加以叙述。
图1方框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全貌。在这个图中,1代表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它用于接收由SDH传输系统传送来的传输帧和对这种传输帧进行指针处理,它包括指针处理部分2和帧组成识别部分3。
这里,指针处理部分2对传输帧中每个单元帧执行必需的指针处理,而帧组成识别部分3根据这个指针处理部分2指针处理的结果自动识别传输帧的帧组成,并且把这种识别结果提供给指针处理部分2。
由上述组成,本发明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1可以自动识别由帧组成识别部分3接收的传输帧的帧组成,并且对识别的结果作出反映,把它提供给指针处理部分2,这样,本装置就可以不管接收传输帧的帧组成如何,而总是针对帧组成灵活地进行恰当的接收指针处理。
因此,它可以满足待处理传输帧增大容量(更高速率)的要求,并且大大有助于这种装置1的通用性,同时也大大有助于改进传输帧的使用效率。
此外,如果指针处理部分2的处理速率是根据接收传输帧的传输速率基础上,构成串行地执行指针处理的速率,那么指针处理就将更迅速地完成,而不要由单元帧来分隔接收传输帧(不用把传输帧的传输速率减到单元帧的传输速率),这就可以显著地减小本装置1的大小,同时也显著地减小它的功耗。
而且,如果帧组成识别部分3也是根据以接收的传输帧传输速率为基础的速率,构成以串行地执行识别处理的话,那么识别处理就将更迅速地完成,而不要由单元帧来分隔接收传输帧(不用把传输帧的传输速率减到单元帧的传输速率),这就可以显著地减小本装置1的大小及其功耗。
更具体地说,指针处理部分2包括:例如一个用于检测NDF-位、SS-位和传输帧的指针字节中指针值的指针检测部分,以及一个级联检测部分,此级联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当此指针检测部分中各自检测结果满足给定的条件时,检测接收传输帧是否在由许多单元帧链接而成的级联状态之中。
通过这种组成,这个指针处理部分2当然可以检测(其码能检测到)接收传输帧是否由许多分别独立的单元帧构成,或者也可以检测它是否由许多单元帧链接而成的级联状态帧构成。因此,对于传输帧级联状态的精确检测可以大大地改进。
这时,作为给定条件,只要NDF-位指示NDF使能、SS-位指示正常值,而同时产生被检测的指针值指示为全“1”时,那么级联检测部分就可以由一个很简单的组成来实现,而且,由于NDF使能被用作检测条件,那么级联状态就可以总是借助于能阻止因传输线路噪声而引起的传输帧被错误的接收而准确地被检测出来。
这里,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包括检测接收传输帧指针字节中SS-位用的指针检测部分,而同时,此指针检测部分就可以设计成能改变SS-位的检测条件。
通过这种组成,此指针处理部分2因为它可以把SS-位检测条件改变成适合于传输系统的SS-位检测条件,所以它始终可以检测出正确的SS-位而不必管传输系统的情况如何,即使是例如接收的是其SS-位定义(检测条件)不同的这样传输系统的传输帧时情况也一样。
这样它就可以进一步有助于改进这种装置1的通用性。
此外,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包括用于检测NDF-位、SS-位和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中指针值的指针检测部分,包括一个无效指针检测部分,此部分用于根据本指针检测部分中各自的检测结果,检测接收的指针字节是否就是无效指针字节,且同时该无效指针检测部分可以被设计成能依据传输帧接收条件来改变有效指针字节检测条件和用于检测帧的组成,以便检则出那些指针字节不符合这种检测条件的为无效指针字节。
由于这种组成,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通过根据传输帧接收状态和这个帧组成改变指针字节状态(检测条件)为有效状态,来检测出无效指针字节,以便在相应于传输帧的帧组成的适当条件下检测出无效指针字节。
因此,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始终检测这个校正的无效指针字节,这大大有助于改进这种装置1的可靠性。
应该注意的是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提供一个用于输出关于按规定次数检测无效指针检测部分中,无效指针字节的LOP状态指示的保护部分,这就有可能总是输出正确的LOP状态指示而不必考虑传输帧的帧组成,这样,这就更加有助于提高本装置1的可靠性。
再者,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包括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检测NDF-位,SS一位以及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中的指针值,包括AIS检测部分用于根据本指针检测部分中各自检测结果检测接收的指针字节的AIS状态指示,而同时此AIS检测部分可以被设计成一旦检测出AIS状态指示,就将AIS状态指示检测信号照原样输出到外面去。
通过这种组成,此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根据检测到AIS状态指示能够迅速通知到AIS状态的外侧,并把AIS状态指示检测信号照原样输出到外面去,其结果是显著地有助于改进整个SDH传输网络维护及操作的可靠性。
另一方面,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包括指针检测部分,它用于检测NDF-位、SS-位及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中的指针值,还包括AIS检测部分,它用于根据此指针检测部分中各自检测结果来检测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的AIS状态指示,与此同时,当接收的传输帧其设计的作用是包含一个引导帧和一个链接到此引导帧上的相关帧,那么其设计可以是根据在AIS状态处理期间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NDF的使能,随着来自AIS检测部分传输帧的AIS状态指示删除引导帧的和相关帧的AIS状态。
通过这种组成,此指针处理部分2根据AIS状态处理期间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NDF使能,删除了接收传输帧中引导帧的以及相关帧的AIS状态,结果阻止了这类问题的发生,即虽然AIS状态指示已被删除,但将被认为一帧数据的一部分(相关帧)由于链接仍遗留在AIS状态中,这进一步改进了装置1的可靠性。
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通过它的组成,使AIS状态指示接收自身的无效,以致于可以根据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的NDF使能的接收,使来自AIS检测部分的AIS状态指示输出无效,这就能更可靠地删除引导帧的和相关帧的AIS状态,更精确地进行AIS状态处理。
还有,这个接收指针处理装置1可以被设计成能根据由指针处理部分2接收的接收传输帧的高次群告警信息,强迫进行AIS状态转换处理。
通过这种构成,在这个装置1中,接收指针处理在接收的接收传输帧高次群告警信息中由告警处理改变AIS的状态,这就能可靠地防止因接收指针处理是在AIS告警处理期间进行的而使得指针处理变得不稳定这类问题的发生,这也就能够大大地改善本装置1的可靠性。
指针处理部分2也可以包括指针值更新部分,它用于更新传输帧指针字节中包含的指针值,并且这个指针值更新部分可以被设计成能基于接收的传输帧传输速率的速率串行地进行指针值的更新处理,通过这种构成,指针处理部分2可以迅速地更新指针值,而不必用单元帧来分膈接收传输帧(不要将传输帧的传输速率减小到单元帧的传输速率)。
从而,这个装置1的处理能力可以大大地改善。
另外,这个接收指针处理装置1可以由包括指针检测部分的指针处理部分构成,它用于检测传输帧指针字节,而帧组成识别部分3包括识别条件设置部分,它用于设置传输帧每个帧组成的识别条件,还包括一个帧组成确定部分,它用于确定当指针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满足由此识别条件设置部分设置的识别条件时,这个传输帧就是符合识别条件的组成。
通过这种组成,这个装置1可以通过确定接收的传输帧满足了为传输帧每种帧组成设置的识别条件中哪种条件,很容易就识别接收传输帧的帧组成,这样,就可以实现持久正确地自动识别接收的传输帧的帧组成。
这里,帧组成确定部分可以被设计成能在指针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满足由识别条件设置部分设置的第一识别条件,并接着满足第二识别条件时,确定接收的传输帧就是符合第二识别条件帧组成的,并且同时删除了在第一识别条件下的确定结果。由于这种组成,这个帧组成确定部分可以始终只产生一个关于接收的传输帧帧组成的确认和判决,而不会产生许多重复的确定结果。
于是,本识别处理的可靠性可以明显改进。(b)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
现在开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2是多路复用装置主要部分组成的原理图,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应用到多路复用装置上这就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图2中示出的多路复用装置4相当于前述的图29中的装置10i(i=1~6),正如图2表示的本实施例包括一个接收指针处理部分(接收指针处理装置)5,一个时钟转换开关6,一个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一个级联(CONC)设置选择开关部分8,一个PAIS传输控制部分9和一个路径通过控制部分10。
这里,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进行如下面(1)到(3)中所述的接收指针处理接收传输帧(在这种情况下,例如,STS-12帧作为8个串行数据(比特率78Mbps)被输入),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或者是如下述在内部自动识别的CONC设置〔帧尺寸=接收传输帧的(STS-1/3C/12C)帧组成〕,或者是从外部灵活设置的CONC设置(规定设置)被CONC设置选择开关部分8选中,针对这种CONC设置进行相应的接收指针处理。
(1)自动识别从接收传输帧指针字节(H1和H2字节;总计16位)中接收的传输帧的帧组成。
(2)检测指针字节的NDF(新数据标志)-位,SS-位和10-位指针值。
(3)来自指针字节的告警检测PAIS(通路告警指示信号)、LOP(指针丢失)或类似的。
另一方面,时钟转换开关部分6转换〔转换来自传输电路(线路)→系统侧时钟〕在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接收指针处理后的主信号数据,并且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个时钟转换处理是通过对应的传输帧字节处理的这个传输速度(比特速率)执行串行处理。
更具体地说,这个时钟转换部分6例如图3中表示的,它包括一个存储器部分6-1,一个写控制部分6-2,一个读控制部分6-3和一个相位比较(PC)部分6-4。
这里,在接收指针处理之后,存储器6-1(存贮部分)在由各自的信道(ch01到ch12)给定的地址中存贮STS-12帧的主信号数据,并在此情况下,考虑到主信号数据(STS-3c/12C)特别是STS-3C的级联,全部12个信道分成4个信道组①到④,如下所述,用于把信道数据按①到④各自的分组分别存贮到独立的RAM中。
一信道组①=信道01到信道03
一信道组②=信道04到信道06
一信道组③=信道07到信道09
一信道组④=信道10到信道12
写控制部分6-2控制到这个存储器部分6-1的写地址和写定时,而同时,读控制部分6-3控制到存储器部分6-1的读地址和读定时,为此目的,在本实施例中,写控制部分6-2包括一个写计数器部分6-5和一个多路复用部分6-6,而同时读控制部分6-3包括一个读计数器部分6-7和一个多路复用部分6-8。
这里,在写控制部分6-2中,写计数器部分6-5按前面划分①到④的每个信道组(分组),为构成①到④信道组的信道数据串行地产生定时写地址,而同时,多路复用部分6-6时分地为这个写计数器部分6-5产生的各个信道数据,并将写地址多路复用,以便将它提供给存储器部分6-1的写地址输入端(相应的RAM)。
另一方面,在读控制部分6-3中,读计数器部分6-7按前面分出的①到④信道组,为构成①到④信道组的信道数据串行地产生定时读地址,而同时,多路复用部分6-8时分地为这个读计数器部分6-7产生的各个信道数据,并将读地址多路复用,以便将它提供给存储器部分6-1读地址输入端(相应的RAM)。
更详细地说,写/读地址分别产生在STS-12帧中至少一个信道数据移位的定时,以便在串行定时〔ch1→ch4→ch7→ch10→ch2→ch5→…→ch9→ch12〕上为各自信道数据(RAM)产生写/读地址。
写/读计数器部分6-5、6-7分别对在接收指针处理中检测的(写入侧)净负载使能作出响应,对在传输处理中检测的(读侧)净负载使能作出响应。
相位比较部分6-4通过写控制部分6-2产生的写地址和读控制部分6-7产生的读地址进行比较,在比较结果的基础上,检测用于传输指针处理部分的工作(INC/DEC)请求信号或PC复位信号。
现在,在图2中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在时钟转换部分6时钟转换处理之后,针对主信号数据串行地进行NDF使能检测、工作请求检测、传输指针值检测,并且在此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它包括一个NDF使能检测部分7-1,偏移值检测部分7-2、工作信息加载/取消部分7-3,级联选择部分7-4、工作处理部分7-5和指针字节插入部分7-6。
这里,NDF使能检测部分7-1在时钟转换从时钟转换部分6的存储器部分6-1读出之后,检测主信号数据中J1使能信号(主信号数据引导位置信息),依据此J1使能信号产生NDF使能信号,而同时,偏移值检测部分(传输指针值检测部分)7-2依据J1使能信号检测待插入主信号数据中的传输指针值(偏移指针值)。
注意,在此实施例中,NDF使能检测部分7-1其设计作用是监视J1使能信号的接收间隙(检测间隙),并在这个接收间隙不恒定时,屏蔽传输NDF使能信号,而同时偏移值检测部分7-2被设计成串行检测传输指针值。
工作信息保持/取消部分7-3保持由时钟转换部分6的相位比较部分6-4检测的工作信息(INC/DEC),或删除(取消)不必要的工作信息,而同时级联选择部分7-4产生PC复位请求信号,用来初始化到存储器部分6-1的写/读访问定时,并且,这里如果主信号数据是级联状态如STS-3c/12C,那它就产生PC复位请求信号,它只用于引导信道数据(STS-3c中的ch01、ch04、ch07、ch10和STS-12c中的ch01)写/读访问定时。
工作处理部分7-5,在保持在工作信息保持/取消部分7-3中的工作信息基础上(根据从时钟转换部分6中用于存储器部分6-1的写/读访问定时的相位状态,接收来自相位比较部分6-4的工作指令信号),针对级联状态(下面有时简称“级联”)对待插入主信号中的指针字节进行工作处理。
指针字节插入部分7-6根据NDF使能检测部分7-1、偏移值检测部分7-2和工作处理部分7-5中的处理结果,把指针字节插入到来自存储器部分6-1的主信号读中。注意,此指针字节插入部分7-6根据PAIS传输控制指令的接收,使主信号全“1”,并根据路径通过控制部分10的路径通过功能(此功能用于减小SDH传输装置间PAIS的传输延迟)操作指令的接收只使指针字节全“1”,以此进行插入处理。
在图2中,CONC设置选择开关8选择由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自动识别和设定的CONC设置,或者选择从外部固定设定的CONC设置,而同时PAIS传输控制部分9依据由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的PAIS指示或LOP指示的检测,控制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以使主信号数据在时钟转换为全“1”之后,将这种检测通知到下游器件。
此外,路径通过控制部分10当路径通过方式被设定时,就把路径通过方式操作指令给到PAIS传输控制部分9,并且当路径能过方式设定时,如前所述,它只使主信号的指针字节在时钟转换为全“1”之后,立即将它输出到外面去。
现在,在描述下文之前,首先叙述构成这个实施例的多路复用装置4的操作概况,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根据内部自动识别的CONC设置或从外部固定设定的CONC设置,对接收的传输帧(STS-12帧)数据进行接收指针处理。
接收指针处理后的主信号数据被输出到时针转换部分6,并且在时钟转换部分6中写控制部分6-2的写计数器部分6-5,根据写入侧净负荷使能信号(线路侧操作时钟),串行地产生用于每个信道组①到④的存储器部分6-1的写地址。
之后各个写地址在直接划分给存储器部分6-1写地址输入端之前,由多路复用部分6-6多路复用,由此,输入的主信号数据按①④每个信道组的每个信道顺序地存贮在存储器6-1中。
另一方面,在读控制部分6-3中,读计数器部分6-7根据读出侧净负荷使能信号(系统侧操作时钟)串行产生①至④每个信道组用的读地址,并且如同写入侧那样,各个读地址在直接给到存储器部分6-1的读地址输入端之前,由多路复用部分6-8进行多路复用。然后,由此存贮在存储器部分6-1中的主信号数据由①至④每个信道组的每个信道根据系统侧时钟加以读出,以进行线路侧→系统侧时钟转换处理。
换句话说,时钟转换开关部分6可以串行进行时钟转换开关处理,而不需要用STS-1将STS-12主信号数据分隔。
此外,相位比较部分6-4这时通过比较写/读地址监视定时到存储器部分6-1上的写/读访问,并且分别根据INC状态的检测传送INC请求信号和根据DEC状态的检测传送DEC请求信号到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上。这里,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根据来自这些INC/DEC请求信号的存储器移动状态的检测,把PC复位信号分别传送到写/读计数器部分6-5和6-7上。
接着,在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中,根据主信号数据中J1使能信号,在时钟转换开关如上述从存储器部分6-1读出之后,NDF使能检测部分7-1和偏移值检测部分7-2分别检测NDF使能信号和传输指针值,以便供给指针字节插入部分7-6。然而,NDF使能信号在按恒定间隔接收J1使能信号期间不被检测。
指针字节插入部分7-6依据这些NDF使能信号、传输指针值和来自工作处理部分7-5的工作信息(INC/DEC),把传输指针字节插入到主信号中。然而,工作信息是根据来自时钟转换部分6相位比较部分6-4的工作请求,针对主信号数据的级联状态而产生(检测出)的。
现在将更详细地阐述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它是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
如图2所示,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这个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它包括作为指针处理部分11,用于对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进行各种指针检测处理,还包括一个指针检测(监视)部分12、一个AIS指示检测部分13、级联(CONC)指示检测部分14、无效(INV)指针检测部分15、NDF使能检测部分16、工作信息检测部分17、工作禁止保护部分18、正常指针值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9、3-级保护部分20和21、8-级保护部分22,并且被设计成包括一个告警处理部分23,指针值更新部分24和级联(CONC)判决部分25。
这里,指针检测部分11检测(监视)接收的传输帧指针字节中NDF-位、SS-位及指针值,并且在本实施例中,它被设计成包括NDF监视部分12A,用于监视NDF-位,包括SS-位监视部分12B,用于监视SS-位和一个10-位指针值监视部分12C,用于监视10-位指针值。注意,在本实施例中的SS-位监视部分12B如下所述,它可以改变SS-位检测条件,以适应SDH/SONET两者的需要。
另一方面,AIS指示检测部分13根据NDF监视部分12A、SS-位监视部分12B及10-位指针监视部分12C中各自的监视结果,检测指针字节的AIS状态,而同时,CONC指示检测部分14当12A至12C各个监视部分的各自监视结果同时满足下述的(1)至(3)项中各自条件时,检测出级联指示(CI)指示出接收的传输帧(STS-12帧)是由许多STS-1帧(单元帧)链接组成级联状态的(STS-3c/12C帧)。
-CI检测条件:
(1)对3位或更多位与“1001”相一致的指针字节(总计16位)中的1号位到4号位(NDF-位)。
(2)指针字节中的5号位和6号位(SS-位)是“00”或“随意”。
(3)指针字节中的7号位至16号位(1-位/D-位/指针值)指示全“1”。
换言之,如图13所示,代替使NDF-位的“1001”作为CONC指示检测条件,此CONC指示检测部分14对3位或更多位与“1001”一致(有5种模式“1001”、“1000”、“1011”、“0001”)为CONC指示检测条件,与NDF使能检测条件相同,用于在整个级联判决部分25自动识别CONC设置期间,防止因传输线路噪声或因通路类型(帧类型)转换期间的类似原因而引起的错误数据接收,从而保证了CONC指示检测任何时候都正确。
此外,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根据各个监视部分12A至12C各自的监视结果,检测出接收的指针字节是无效的指针字节,在这种情况下,如下所述,它根据接收状态和传输帧的帧组成,改变有效指针字节检测条件,用于检测出那些不满足这种检测条件的指针字节为无效指针字节。
NDF使能检测部分16检测NDF使能,用于一旦各个监视部分12A至12C各自监视结果,同时满足以下(4)至(6)项列出的各个条件就立即在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把操作指针值(激活指针值)转换成新的指针值,而同时工作信息检测部分17根据各个监视部分12A至12C各自监视结果,检测INC/DEC工作信息,用于根据10-位指针值中I-位/D-位反相响应数检测这个INC/DEC。
-NDF使能检测条件
(4)在指针字节中对3位或更多位的1号位到4号位与“1001”一致。
(5)指针字节中的5号位和6号位(SS-位)是“随意”或“10”(对应于下述的方式转换)
(6)指针字节中的第7号位至16号位(指针值)指示“000”至“782”,指示正常通路包含位置的范围。
此外,工作禁止保护部分18提供给指针值更新部分24一个禁止信号,用于在传输工作信息(INC/DEC)之后3帧期间禁止工作处理,而同时,正常指针值3-连续一致检测8部分19当各个监视部分12A至12C各自监视结果,当满足以下(7)至(9)项列出的用于3帧的各个条件时,输出正常指针指示3-帧连续一致检测信号。
-正常指针指示检测条件:
(7)对3位或更多位在指针字节中的1号位到4号位(NDF-位)是不与“1001”相一致。
(8)指针字节中5号位和6号位(SS-位)是“随意”或正常值。
(9)指针字节中7号位至16号位(指针值)指示“000”至“782”,指示正常通路包含位置的范围。
3-级保护部分20为AIS检测部分13的输出给以3-级保护,并且通过AIS检测部分13对3-连续帧PAIS指示的检测,这个检测(发送“H”脉冲)通知到告警处理部分23和CONC判决部分25。3-级保护部分21对来自CONC指示检测部分14的输出给以3-级保护,并且,通过CONC指示检测部分14对3-连续帧CONC指示的检测,这个检测通知给告警处理部分23和CONC判决部分25。
8级保护部分22通过对来自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的输出给以8-级保护,检测LOP状态,并且根据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对无效指针8-连续帧的检测,向告警处理部分23提供LOP状态检测信号,以便告警处理部分23进行PAIS状态处理。
告警处理部分23根据指针处理部分11指针处理结果(检测结果)进行告警处理,并举例来说,根据对3-级保护部分2中对3-连续帧PAIS指示的检测,输出PAIS状态信号,同时根据8-级保护部分22中对8-连续帧LOP指示的检测,输出LOP状态信号。
指针值更新部分24,根据NDF使能检测部分16对NDF使能的检测,更新激活指针值。
另外,级联判决部分(帧组成识别部分)25,基于指针处理部分中的指针处理结果,监视和识别在STS-1/3C/12C中接收的传输帧有哪种帧组成,并在此实施例中,如下所述,识别处理是依据PAIS指示、CONC指示和正常指针值3-连续一致的各自检结果而进行的。
在如上述组成的本实施例的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的PAIS、LOP、CI、INC/DEC检测,根据CONC设置选择开关8的设置(通过级联判决部分25自动识别结果或规定设置),对在指针处理部分11中接收的STS-12帧的12信道指针字节逐个进行检测。
各自信道检测的状态传送给告警处理部分23,告警处理部分依据各自指针的状态(STS-1/STS-3c/STS-12c)(根据由CONC设置选择开关8的设置)进行告警生成处理。
此时,级联判决部分25检测各自信道的状态,对于检测接收数据的CONC(级联)状态,与指针处理部分11的处理无关。
换句话说,指针处理部分11对应引导信道和相关的信道各自CONC设置(STS-1/3C/12C的设置)的每个信道进行指针检测,而同时级联判决部分25不管CONC设置,分别检测正常指针指示、PAIS指示、LOP指示及CI,并识别接收12信道的通路类型。
这样,由于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自动识别接收的传输帧(STS-12)的帧组成(STS-1/3C/12C),并在接收指针处理中映射它的识别结果,而与接收的传输帧帧组成无关,这就可以始终灵活地保证对这种帧组成最合适的接收指针处理。因此,它可以灵活地响应比较大的传输帧的容量(比较高的速率),并可以极大地有助于这个装置5通用性的改进,而且,在这个同时也可以改进传输帧(线路)的利用率。
还有,在这个实施例中,这个指针处理(检测)和级联判决处理(识别处理)相对于STS-1级字节的比特速率不执行处理,而在基于传输帧(STS-12帧)的比特率(约622Mbps)上执行处理,更详细地说,在相对于最大帧装置(STS-12级)字节处理的比特率(622Mbps/878Mbps)执行时分处理(串行处理)。
图5是用于说明串行处理的概念图,在图5中相同的符号代表图中相同的单元;11A是一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它用于为告警处理执行指针检测处理(PAIS、LOP检测),11B是一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它用于对级联判决处理执行指针检测处理(PAIS、LOP检测),26A和26B是锁存部分,它用于锁存相应的指针检测处理部分11A和11B的指针检测处理结果,而27是一个帧计数器,它用于控制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和11B的操作。
在图5中,为了描述的方便,如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11B,把这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划分为告警处理系统和级联判决处理系统。然而,实际上考虑到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相对应的部分包括指针检测部分12、AIS指示检测部分13、CONC指示检测部分14、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或图2中的其他部分。而同时,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B相对应的部分包括:指针检测部分12、AIS指示检测部分13、CONC指示检测部分14、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9或图2中的其他。并且,各自的检测部分12到14制成通用的各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和11B。
由于这种组成,在这个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帧计数27对应输入串行数据(8并行)的输入帧脉冲指示引导位置操作(结算),并产生信道定时脉冲,它对每个STS-1帧变“H”。然后,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按照这个信道定时脉冲,通过这个STS-1帧(信道)单元对应来自CONC设置选择开关部8的CONC设置串行执行PAIS指示、LOP指示检测处理。
接着,在这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中,用于12信道(PAIS指示、LOP指示)的处理结果由信道单元按照这个信道定时脉冲,通过锁存部分26A按顺序地锁存。被锁存的PAIS指示、LOP指示数据递交给告警处理部分23,告警处理部分23基于这个PAIS指示和LOP指示数据,按照CONC设置(STS-12c/3C/1)执行告警检测。
另一方面,这时的这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也通过来自帧计数器27按照信道定时脉冲的STS-1帧,串行地执行PAIS指示、LOP指示检测处理,但是,这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执行这个指针检测处理与CONC设置无关。
在这个指针检测处理功能部分11A中检测的数据,也是按照信道定时脉冲,由信道单元的锁存部分26B被顺序地锁存。级联判决部分25基于在这个锁存部分26B锁存的数据,串行地判决STS-12c/3C/1的接收通路状态(帧组成)。
如上所述,这个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通过对应于接收的传输帧(STS-12帧)字节处理的比特率,串行地执行指针检测处理和级联判决处理,而不用把单元帧(STS-1)的接收传输帧分隔〔不必把输入传输帧比特率(78Mbps)〕降到相对于STS-1帧字节处理的比特率(6Mbps)〕,就可以迅速地执行指针检测处理和级联判决处理。因此,这个装置5的大小可以大大地减小,同时它的功耗也可以明显地降低。
图6是表示这个指针处理部分11的详细组成的一个方框图。在图6中与图2相同的符号分别代表与图2描述的单元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如在图6中表示的PAIS指示检测部分13、CONC指示检测部分14和NDF使能检测部分16,通过每个监视部分12A到12C各自输出获得各自的逻辑结果,利用与门13A、14A和16A实现检测功能。
另一方面,无效指针处理部分15利用在5个输入端中有4个反相输入的与门15A、在5个输入端中有3个反相输入的与门15B、全部是反相输入的与门15C、在4个输入端中有2个反相输入的与门15D、以及4个输入端的或门15E,当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9通过利用在3个输入端中有1个反相输入的与门19A,实现正常指针指示3-帧连续一致接收检测功能时,并利用了一极保护部分19B实现无效指针检测功能。
各自保护部分18、19B、20到22使用如下所述的RAM,实现平滑地执行各自串行处理。
另外,在图6中的与门28、33、34分别表示2个输入端、29是4个输入端或门、30是与非门、31和32分别是在2个输入端中有一个反相输入的与门、35是在3个输入端中有1个反相输入的与门、36是5输入端的或门、37是3-输入或门、38或40分别是JK-FF电路、39是引导信道锁存部分。
这里,这个与门13A包括当NDF值全“1”指示、SS位全“1”指示、以及通过各自监视部分12A到12C同时检测到10位指针值全“1”指示,并检测到指针字节全“1”时,PAIS指示检测部分13输出这个PAIS指示检测信号(“H”脉冲)。
另一方面,这个与门14A包括当NDF-位“1001”的3位或更多位一致、SS一位“00”指示〔或无效(没有监视:通过下述的转换方式“随意”)〕、并通过各自监视部分12A到12C同时检测到10-位指针值全“1”指示时,CONC指示检测部分14输出CONC指示(CI)检测信号(“H”脉冲)。
另外,这个与门16A包括当NDF-位“1001”的3位或更多位一致、SS-位“00”指示(或由转换方式“随意”)、以及通过各自监视部分12A到12C同时检测到10-位指针值正常值范围(“000”到“782”)指示时,这个NDF使能检测部分16输出NDF使能检测信号(“H”脉冲)。
这个与门16A的输出在与门28中获得逻辑结果CONC设置信号(“H”用于处理引导信道,“L”用于处理相关信道),当处理引导信道时,仅使NDF使能检测信号有效。然而,这个引导信道在STS-1中是ch01到ch12,在STS-3c中是ch01到ch04、ch07、ch10,在STS-12中是ch01。
在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9中,当NDF-位是除了“1001”的3位或更多位一致之外的状态、SS-位正常值(“10”或“00”)指示(或由转换方式“随意”)、以及通过各自监视部分12A到12C同时检测到10-位指针值这个正常值范围(“000”到“782”)指示时,这个与门19A输出这个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H”脉冲),并在来自与门19A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H”脉冲)的3-连续接收中,这个3-级检测部分19B输出这个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
注意,这3-级保护部分19B的输出(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是由激活指针值一致检测信号(由10-位指针值监视部分12C检测到的)和通过或门29的工作信息(INC/DEC)的逻辑和获取,并仅当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激活指针值一致检测信号、以及工作信息(INC/DEC)由与非门30确定为全“L”时才变成激活。
在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中,通过下面项(1)到(5)中表示的获取各自逻辑总和,这个与门15A检测在PAIS状态中既不是NDF使能指示(这种指针字节应该是无效状态),这个PAIS指示也不是CONC指示状态下,检测用于相关信道的指针字节。
(1)用于引导信道的NDF使能检测信号的反相信号(由引导信道锁存部分39锁存)。
(2)PAIS指示检测信号的反相信号。
(3)CONC设置信号的反相信号。
(4)3-连续CONC指示检测信号(3×CONC-ind)的反相信号。
(5)PAIS状态信号。
另一方面,与门15B通过在下列(6)到(10)项中获取各自信号的逻辑和,在PAIS状态既不是正常指针字节指示、这个NDF使能指示也不是PAIS指示(这种指针字节应该无效)的状态下,对这个引导信道检测属于哪种指针字节。
(6)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的反相信号。
(7)NDF使能检测信号的反相信号(与门28的输出)。
(8)PAIS指示检测信号的反相信号。
(9)CONC设置信号。
(10)PAIS状态信号。
另外,与门15C通过在下面的(11)到(14)项中表示各自信号获取的逻辑和,在既不是PAIS指示也不是CONC指示的非PAIS状态(这种指针字节应该无效),用于相关信道指针字节属于哪种状的检测。
(11)CONC指示检测信号的反相信号。
(12)3-连续PAIS指示检测信号(3×PAIS-ind)。
(13)CONC设置信号的反相信号。
(14)PAIS状态信号的反相信号。
与门15D通过在下面的(15)到(18)项表示各自信号获取的逻辑和,在既不是正常指针指示工作指示(INC/DEC),也不是PAIS指示(这种指针字节应该成为无效状态)下,检测哪种指针字节用于引导信道状态。
(15)正常指针信号、工作指示信号(与非门30的输出)。
(16)3-连续PAIS指示检测信号(3×PAIS-ind)。
(17)CONC设置信号。
(18)PAIS状态信号的反相信号。
此外,或门15E通过获取与门15A到15D各自输出的逻辑和产生无效指针检测信号,指示接收的指针字节是无效的。
通过这种组成,这个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 5根据在一个指针字节中的无效指针,检测(识别)无效指针指示的这个帧状态(正常/PAIS/CONC)来转换识别条件,并在各自的帧状态中检测除有效指针之外作为无效指针的那些指针,如下面(19)到(21)项表示。
(19)在PAIS状态中…接收指针字节而不是全“1”。
(20)在正常状态中…对应于CONC设置的引导信道的接收指针字节是正常指针指示/NDF使能指示/工作指示之外,指示指针值继续/更新/变更(±1)。
(21)在正常状态中…对应于CONC设置的相关信道的接收指针字节是CONC指示之外的指示。
换句话说,如图7所示的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中,例如包括分别处于PAIS状态、CONC状态及正常(NORM)状态的无效指针检测功能部分15-1到15-3,以便根据各自的实际状态检测无效指针,它是通过由选择器(SEL)15-6响应PAIS状态(引导/相关信道)、CONC状态(相关信道)和NORM状态(引导信道)的各自实际状态改变它的输出(检测条件)。注意,在图7中符号15-5表示或门。
在这个图7中表示了这个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操作如下。检测功能部分15-1检测非PAIS指示的接收,它是在PAIS状态中无效指针识别条件;检测功能部分15-2检测非CONC指示的接收,它是对应于在CONC级联设置中相关信道的STS-1帧(信道数据)的无效指针识别条件;检测功能部分15-3检测非正常指针、NDF使能和INC/DEC状态指示,这是在正常状态中无效指针识别条件。
由各自检测功能部分15-1到15-3检测的无效指针信息,根据由选择器15-6的接收帧状态(NORM、PAIS)进行选择和输出,用于检测对应于帧状态(实际状态)的无效指针指示接收。注意,对8-连续帧无效指针指示接收的检测,使3-级保护部分22的输出成为LOP变换条件。
在这个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中,在正常状态下,如果在指针字节中对应于CONC设置引导信道与NDF-位“1001”有3位或更多位一致(NDF使能检测条件)对8-连续帧接收,由于它也构成了无效指针检测条件,所以检测功能部分15-3的输出和NDF使能检测部分16的输出,通过或门15-5获取它们输出的逻辑和。
由于这种构成,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根据这个PAIS状态在适当的条件下,检测这个无效指针,通过响应接收帧状态(NORM、PAIS)、CONC设置(帧组成)把这个指针状态(检测条件)转换成有效来检测无效指针字节,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就始终保证了正确的无效指针检测,并极大地有助于这个装置5可靠性的改善。
另外,在图6中,与门32仅在由CONC设置信号的相关信道处理中,使3-级保护部分21的输出有效(当CONC指示检测信号对3帧顺序进行时变为“H”),而同时与门33仅在PAIS状态使与28的输出有效(当引导信道NDF使能检测信号为“H”时变成“H”)。
与门34仅在由CONC设置信号处理的引导信道中使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有效,而同时与门35仅在PAIS状态和由CONC设置信号及PAIS状态信号处理的相关信道中,通过引导信道锁存部分39锁存用于引导信道的有效的NDF使检测信号。
与门31通过获取用于PAIS指示检测的3-级保护部分20的输出和与门35反相输出的逻辑与,使3-连续PAIS指示检测信号有效。而同时或门36当由各自与门32到35和8级保护部分22的各自输出的逻辑和获取5种信号中任何一个变成有效时,或门36产生“H”脉冲,并把它的输出连接到JK-FF电路38的K输入端,5种信号如下:
-CONC指示检测信号,
-用于引导信道NDF使能检测信号,
-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
-用于先前的引导信道NDF使能检测信号,
-LOP检测信号。
当由与门31、32、34的各自输出的逻辑和,获取下面指出的3种信号中的任何一个变成有效时或门37产生“H”脉冲,并把它的输出连接到JK-FF电路40的K输入端。
-(3-连续)PAIS指示检测信号,
-CONC指示检测信号,
-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
此外,当通过PAIS指示检测部分13(与门13A)、3-级保护部分20和与门31检测到(3-连续)PAIS指示检测信号时,JK-FF电路38通过它的J输入端保持这样的PAIS指示检测信号,并当它的K输入变“H”(或门36的输出是“H”)时,作为这个PAIS状态信号保持信息输出(PAIS指示检测信号)。
引导信道锁存部分39为通过NDF使能检测部分16(与门16A)、与门28和与门33检测到的引导信道锁存这个NDF使能检测信号,并将锁存的信息(信号)提供给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的与门15A的一个输入端。
另外,当通过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和8-级保护部分22检测到LOP检测信号时,JK-FF电路40通过它的J输入端保持这个LOP检测信号,并当K输入端变为“H”(由或门37的输出是“H”)时,作为这个LOP状态信号输出这个保持信息(LOP检测信号)。
在如上述构成的指针处理部分11中,接收的传输帧(STS-12帧)的各种指针检测处理(PAIS指示、CONC指示、NDF使能、正常指针指示、工作指示及其他)串行地讲行,而不需要由8个串行数据把STS-12数据输入分隔成各自信道(STS-1帧:96并行数据)。
为此,为由每个信道分别存贮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CONC指示检测信号、无效指针检测信号和工作信息,各个保护部分19B、20到22使用RAM存贮这些信息。此刻,这些各个保护部分19B、20到22的组成将详细描述。
图8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用于PAIS指示检测的3-级保护部分20的详细组成,用于CONC指示检测的3-保护部分21的详细组成。根据本实施例,正如图8所示,3-级保护部分20、21是分别由RAM41(RAM1)、与门42和43组成。
这里,使用的RAM41是由11位组成,正如图9(a)中的例子那样,结果是把PAIS指示检测信号包含(保持)在“10”、“09”号位,把CONC指示检测信号包含(保持)在“08”、“07”号位,把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包含(保持)“06”到“02”号位,把LOP检测信号(保持)在“04”、“03”号位,把工作禁止信号包含(保持)在“01”、“00”号位。也就是说,利用改变位号的设置,仅一个RAM41就可以安排所有5种类型信号(信息)。然而,各个信号分别由每个STS-1帧(信道)顺序地保持在不同的地址区域中。
与门42获取由PAIS指示检测部分13(CONC指示检测部分14)检测的实际帧的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保护信息)与保持在RAM41的10号位中先前帧的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的逻辑乘,并把它的输出由RAM41的“09”号位作为信息(1个信号)保持,该信息指示当两个信号重合时,这个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是对2-连续帧接收的。
与门43获取实际帧PAIS指示检测信号和保持在RAM41的“09”号位中信号的逻辑乘,并当通过两个信号的重合为3-连续帧接收到这个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时,输出3-连续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
在PAIS指示检测信号输入到保护部分20(21)的同时,RAM41的输出是作为先前的PAIS保护信息被输出的,PAIS指示检测信号再输入到RAM41是在这个输出之后完成的。
如前所述组成的3-级保护部分20(21)的操作如下。注意,以下的描述是有关PAIS指示3-级保护的。
在初始状态,RAM1是处于全“1”状态;根据PAIS指示检测信号的接收,“1”被写入RAM41的“10”(110)号位,而同时,根据PAIS指示检测信号2-连续帧的接收,由RAM41“10”(110)号位输出的与门42与接收PAIS指示检测信号的逻辑乘“1”被写入RAM41的“09”(19)号位。
根据3-连续帧的接收,实际帧PAIS指示检测信号和指示先前帧接收状态的RAM41“09”(A9)号位输出的逻辑乘在与门43中获得,并且,如果两个信号一致“H”,则“H”脉冲就作为3-级保护输出的而被输出。
换句话说,这个3-级保护部分20(21)共同对各自信道串行地进行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的3-帧连续接收检测,其方法是通过对每个信道从RAM41中读出先前帧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并通过把读出信号和实际帧PAIS(CONC)指示检测信号相比较来实现的。
因此,它不必要对12信道提供如图32中表示的电路和对应于保护级的号数提供FF电路,它的组成被简化的同时也大大有助于这个装置5的体积和功耗显著减小。相对于STS-12数据字节处理,串行处理可以在高比特率中进行,以致大大有助于这个装置5处理容量的明显改善。
此刻图10是表示用于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检测的3-级保护部分19B详细组成的一个方框图。根据本实施例,如图10所示,3-级保护部分19B包括RAM41、RAM44(RAM2)、比较部分45、与门46和47。
这里,RAM41如前面图8和图9(a)所述;然而,因为保持的保护信息是正常指针指示,所以使用的号位设置为“06”和“05”。RAM42保持接收的10位指针值,这10位组成的用途的使用例子如图9(b)所示。这个RAM42也在不同的地址区域由每个STS-1帧(信道)顺序地保持指针值。
比较部分45把实际帧接收10-位指针值(A)和在RAM44中保持的先前帧接收10-位指针值(B)进行比较,并在两个指针值一致(A=B)时,以“H”脉冲提供给与门46。
另一方面,与门46把由与门19(A)(参看图6)检测的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和保持在RAM41的“05”号位中信息(先前帧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进行比较,并当两个信号一致(变成“H”),并在接收的信号(“H”脉冲)指示这个实际帧和先前帧接收来自比较部分45的10-位指针值的一致时,它就把2-帧连续正常指针指示的2-级保护信息指示的这个检测写入到RAM41“06”号位。
“与”门47获取这个“与”门46输出信息和保持在RAM41“06”号位的信息(2-态保护信息)的逻辑乘,并且它作为正常指针值3-连续一致检测信号被输出。
由于上述的组成,此3-级保护部分19B保持了接收指针值,并通过RAM44和比较部分45将它与下一个帧接收指针值进行比较,并且在两个指针值一致期间为每个信道从RAM41中读出先前帧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用于和实际帧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进行比较,这与RAM41、“与”门46、47的3-级保护部分20(21)大致相同,为的是共同对各个信道串行检测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也大大有助于明显地减小本装置5的尺寸和功耗,并且同时也大大有助于明显改进本装置5的处理能力。
接着,图11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用于LOP检测的8-级保护部分22的详细组成。正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8-级保护部分22包括RAM41、“与”门48、53到55,加法器(3-位加法器)49、“或”门50至52。
这里,RAM41与前面的图8和图9(a)的描述相同,只是LOP检测用位数被置位“04”至“02”。与门48产生分别保持在RAM41“04”至“02”号位中3-位保护级数信息的逻辑乘,并且当3-位变成全“1”时输出“H”脉冲到各个或门50至52,其结果是保持这种状态(全“1”)。
此外,加法器49把“1”加到3-位保护级数信息上,而同时或门50至52产生分别来自此加法器49的输出和来自与门48的输出的逻辑和,以致于为3位的每个输出顺序地计数“000”到“111”,直到3位变成全“1”时止。
与门53至55获取实际帧无效指针检测信号(INV-Point)和相应的或门50至55输出的逻辑乘,并且每次无效指针检测信号都被依次接收,各个输出被有效化,以致把各个或门50至52的输出(计算值)写入到RAM41的“04”至“02”号位。
与门56当RAM41的3-位输出变成全“1”时,使接收的无效指针检测信号有效,并且作为LOP检测信号发送。
由于这种组成,在个8-级保护部分22中,每次无效指针检测信号被依次接收时,由加法器49写入RAM41的3-位值则从起始值“000”顺序地计数。根据接收的7-帧连续无效指针检测信号,RAM41的3位输出变成全“1”则使能与门56的输出。
在这种状态下,如果无效指针检测信号再被下一帧所接收,并总计起来,如果有8-帧连续无效指针检测信号被接收,则与门56输出LOP检测信号(8-级保护结果)。注意,这种处理也串行地对所有信道共同进行。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这也大大有助于明显减小本装置5的尺寸和功耗,并且也大大有助于明显改进本装置5的处理能力。
接着,图12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工作禁止保护部分18的详细组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工作禁止保护部分18包括一个RAM41、与门57、一个加法器(2-位加法器)58、或门59、60,一个输入反相型与门61、62。
这里,RAM41与前面的图8和图9(a)描述相同,只是工作禁止保护使用位数被设置为“01”、“00”。与门57当分别保持在RAM41“01”、“00”号位的保护级数信息的2位中任何一位是“00”时,则输出工作禁止信号(“L”脉冲)。
而且,加法器58把“1”加到保护级数信息的2位上,而同时或门59、69得出此加法器58的输出与与门57输出的逻辑和,以致为2位的每个输出顺序地计数“00”到“11”值,直到2位变成全“1”时为止。
与门53至55得出工作信息(INC/DEC)反相信号与相应的或门59、60输出的逻辑乘,并且当工作信息没被接收时把或门59、60的输出写入RAM41“01”、“00”号位的相应位。
由于这种组成,在此工作禁止保护部分18中,当工作信息被接收时(INC/DEC指示被接收),由与门61、62的输出使RAM41的2位成为“00”,并且随着接收帧提前,RAM41的2位由加法器58计数。于是,当RAM41的2位中任一位变成“0”时,用于发送工作禁止信号的与门57的输出变成“L”,并且当RAM41的2位变成全“1”时,与门57的输出变成“H”,则取消工作禁止信号的输出。注意,这种处理也是串行地对所有信道共同进行的。
因此在此情况下,这也大大有助于明显减小本装置5的尺寸和功耗,同时也大大有助于明显提高本装置5的处理能力。
接着,图14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SS-位监视部分12B的详细组成。正如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SS-位监视部分12B包括一个SS-位锁存部分12B-1、解码器12B-2、12B-3和或门12B-4、12B-5。
这里,SS-位锁存部分12B-1把SS-位(5号位、6号位)锁存在接收指针字节中,解码器12B-2对锁存在此SS-位锁存部分12B-1中的SS-位“10”解码,用于检测SS-位=“10”,解码器12B-3对锁存在SS-位锁存部分12B-1中的SS-位“00”解码,用于检测SS-位=“00”。
或门12B-4、12B-5分别根据在下表1中定义的检测条件设置信号(CNT设置信号)和SS-位有效/无效设置信号(CAR设置信号),通过来自相应的检测器12B-2、12B-3的有效/无效输出来转换引导信道/相关信道的SS-位检测条件,在某种程度上包括这样的条件,即,是监视还是不监视SS-位(“随意”)。
〔表1〕
SS-位监视控制设置表
←用于SONET←用于CEPT
CAR | CNT | 引导信道 | 相关信道 |
H | H | SS=“**” | SS=“00” |
L | SS=“10” | SS=“**” | |
L | H | “随意” | |
L |
本表中CAR表示SS-位有效/无效设置,CNT表示检测条件设置,“**”表示“随意”。
换句话说,此SS-位监视部分12B,通过由CNT/CAR设置信号改变SS-位正常接收值检测条件来使能SS-位=“10”、SS-位=“00”、SS-位=“随意”的检测,这就确定了引导信道、相关信道接收状态对应于CONC设置的检验。
由于这种组成,这个SS-位监视部分12B可以适应其他非SONET网络中的SS-位监视方法。例如,它可以应用于称为CEPT的传输系统,在该系统中,引导信道=“10”、相关信道=“随意”被定义为SS-位正常接收,而同时在此SONET中,引导信道=“随意”、相关信道=“00”被定义为SS-位正常接收。
这样,在本实施例的SS-位监视部分12B中,通过由CNT/CAR设置信号把SS-位检测条件改变为适合于有关传输系统(SONET/CEPT或类似的)的SS-位检测条件,则这就可以始终检测出正确的SS-位而不管是什么样的传输系统。这大大有助于改善本装置5的广泛使用。
接着,图15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有关通路通过控制部分10的组成。在图15中,与图2相同的符号分别代表了与图2相同的元件;在此实施例中,通路通过控制部分10包括一个与门10A,而同时告警处理部分23包括一个JK-FF电路23A。
这里,通路通过控制部分10的与门10A获取通路通过方式设置信号和PAIS指示检测部分13输出的逻辑乘,并且在通路通过方式设置期间(在“H”脉冲输入期间),根据由PAIS指示检测部分13对PAIS指示的检测,将此PAIS指示通知PAIS传输控制部分9。
另一方面,告警处理部分23的JK-FF电路23A保持来自3-级保护部分20的3-连续PAIS指示检测信号,直到PAIS指示被取消时为止,以便把此PAIS指示通知PAIS传输控制部分9。
由于这种组成,在此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PAIS检测部分13和3-级保护部分20保证PAIS指示检测和3-级保护作为通常转换条件,并且这种3-级保护信息作为转换条件被输入到告警处理部分23的JK-FF电路23A之中。其结果是,PAIS传输请求被输出到PAIS传输控制部分9,并且PAIS传输控制部分9进行主信号的这个PAIS指示处理。
这时,如果通路通过方式设置信号输入到通路通过控制部分10中,PAIS指示检测部分13输出的PAIS指示检测信号就由与门10A有效,并且在指针转换被发送到PAIS传输控制部分9之后,请求作为仅相对于主信号的PAIS指示的指针字节发送,其结果是PAIS传输控制部分9仅使用指针字节执行PAIS指示处理。
在此PAIS指示传输通路通过方式设置处理中,与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的转换状态无关,PAIS传输请求在PAIS指示接收(检测)期间被输出到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PAIS传输控制部分9)。此外,此PAIS指示传输通路通过方式设置处理也适合级联状态,在级联状态下帧尺寸设置被置位于STS-30/STS-12c,并且PAIS传输请求在PAIS指示接收期间为引导信道和相关信道分别输出到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PAIS传输控制部分9)。
于是,这个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可以根据PAIS指示检测部分13对PAIS指示的检测情况,原样地把这个传输请求(PAIS状态指示的检测信号输出到外侧,这就可以把PAIS指示的检测情况迅速地通知到外部,这极大地有助于改善整个SDH传输网络的维护及操作的可靠性)。
接着,图16(a)和图16(b)是分别描述在由指针处理部分11进行接收指针检测中相关信道状态转换的图。这里,指针处理部分11如前所述,根据CONC设置,要求引导信道和相关信道2种类型的转换,然而,根据此实施例,这个图16(a)和图16(b)中表示的状态转换是在相关信道设置时完成的。
换句话说,在此实施例中,通过由图16(a)和图16(b)中的④表示的把一种新的转换条件从PAIS加到CONC上,在PAIS状态中,它转换成CONC状态,而与相关信道接收状态无关,根据在指针检测处理中由STS-1进行的NDF使能检测,当帧类型是STS-12c/13C(CONC设置)时,对应于引导信道时隙。
图17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有关状态转换处理的指针处理部分11的组成。在此图17中,与图6相同的符号分别代表与图6相同的元件;36’是一个或门,它对应于图6中或门36,而同时63是一个引导信道NDF使能检测部分,当帧类型(CONC设置)设置为STS-12c/13C时,它用于对STS-1数据对应于引导信道的时隙检测这个NDF使能,并对应于在前面图6中由NDF使能检测部分19、与门28、33构成的那一部分,并且64是一个输入反相型与门,它的作用是根据在PAIS状态下,由引导信道NDF使能检测部分63对引导信道用NDF使能的检测,用来屏蔽由PAIS指示检测部分13由它的反相信号检测的PAIS指示检测信号。
由于这种组成,在这个指针处理部分11中,在正常状态下,如果PAIS指示检测信号通过PAIS指示检测部分13和3-级保护部分20检测到为3-连续帧,那么JK-FF电路38发送PAIS状态信号转换这个PAIS状态。
在此状态下,例如,如果CONC指示(或无效指针)通过CONC指示检测部分14、3-级保护部分21(或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和8-级保护部分22)检测到了用于3(或8)的连续帧,那么这个检测信号就经或门36’提供给JK-FF电路38的K输入端,用于清除JK-FF电路38的保持信息,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PAIS状态。
还有,当NDF使能被引导信道NDF使能检测部分63检测为引导信道时,JK-FF电路38的保持信息经或门36’被清除,这在某种程度上取消了PAIS状态,并且在此情况下PAIS指示检测信号由与门64屏蔽,用于清除3-级保护部分20的保护计数。
这也就是说,在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当接收传输帧包括引导信道和链接到此引导信道上的相关信道时,在PAIS状态处理期间,根据接收的NDF使能,引导信道和相关信道的PAIS状态均被取消。
因此,这类问题已经考虑到作为一帧的数据中的一部分(相关信道)遗留在AIS状态中,甚至当AIS状态指示已被取消时,仍可以被保护,这就始终保证了正确的PAIS状态处理,而与传输帧的帧组成(CONC设置)无关,这在某种程度上改善了本装置5的可靠性。
此外,在这时,根据NDF使能的接收,与门64使由PAIS指示检测部分13输出的PAIS指示检测信号无效,并且使PAIS状态指示的接收本身也无效,用于更可靠地取消引导信道和相关信道的PAIS状态,这就在某种程度上保证了PAIS状态更正确地处理。
接下,图18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有关高次群告警功能的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的组成。在图18中,与图2相同的符号分别代表了与图2相同的元件;然而,根据此实施例,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包括指针字节插入部分7-6,而7-6又包括指针插入部分71和PAIS产生部分72,而同时PAIS传输控制部分9包括一个或门9-1,用于获取PAIS状态信号和LOP状态信号的逻辑和。
在图18中表示的这个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中,通过指针处理部分11和告警处理部分23检测的PAIS状态信号或LOP状态信号,通过PAIS传输控制部分9的或门9-1输出到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在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中,根据接收的PAIS状态信号或LOP状态信号,指针插入部分71和PAIS产生部分72在时钟转换开关部分6时钟转换处理之后把主信号数据转换成PAIS状态。
根据接收的LOS、LOF、MS-AIS或接收的在传输线路帧接收结束时检测的高次群告警,采用上述处理同样的方式,传输指针处理部分7保证了PAIS传输处理;然而,在此实施例中,根据接收的高次群告警,由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的指针处理部分11处理的状态由包括控制PAIS传输非同步复位的控制操作,强制性地转换为PAIS状态。
图19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本实施例有关高次群告警功能的指针处理部分11的组成。在此图19中,与图6相同的符号分别代表了与图6相同的元件;73是一个FF电路,74、75分别是或门,76、80分别是与门,77、81分别是锁存部分(FF电路),78、91分别是一个输入反相型与门。
这里,FF电路73根据帧周期锁存脉冲(由指针字节定时不同的接收周期)锁存接收的高次群告警信息,而同时或门74获取由FF电路73锁存的此高次群告警信息和PAIS指示检测部分输出的逻辑和,并且或门75获取3-级保护部分20的输出和FF电路73输出的逻辑和。
与门76获取PAIS指示检测部分13的输出与或门75输出的逻辑乘,而同时相应于图6中示出的JK-FF电路38的锁存部分77把与门76的输出(PAIS指示检测信号)锁存起来;这里,根据高次群告警信息的接收,PAIS指示检测信号被强迫(非同步地)锁存(置位)。
与门78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由正常指针3 连续一致检测部分19检测)和LOP检测信号(由无效指针检测部分15、8-级保护部分22检测)的逻辑乘,或是CONC指示检测信号(由CONC指示检测部分14检测)和FF电路73反相输出的逻辑乘,这在某种程度上仅当高次群告警信息没有被接收时使3个类型检测信号有效。
与门793-级或8-级保护之后的各自检测信号与FF电路73反相输出的逻辑乘,而且它的输出也仅在高次群告警信息没有被接收时才被有效。此外,与门80获取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和LOP检测信号的逻辑乘,或者是获取CONC指示检测信号和与门79输出的逻辑乘,仅当高次群告警信息没有被接收时使正常指针指示检测信号、LOP检测信号或CONC指示检测信号有效。
对应于在图6中表示的JK-FF电路40的锁存部分81锁存被有效的LOP检测信号;这里,根据高次群告警信息的接收,锁存的LOP检测信号被强迫复位。
在如上述组成的指针处理部分11中,根据高次群告警信息的接收,锁存部分77被异步置位,而同时锁存部分81被异步复位以强迫转换到PAIS状态。在这时,FF电路73将接收的高次群告警信息锁存在帧循环锁存脉冲(来自指针字节的不同定时)上,并且3-级保护部分20的同步置位和PAIS保护部分19B、20、21的同步复位均由此锁存的告警信息分别执行。
更详细地说,根据高次群警信息的接收,“H”脉冲被正向或门74强制输入(写入)用于PAIS的3-级保护部分20中,且“L”脉冲被正向与门78强制输入不是用于PAIS保护部分19B、21、22中。其间,3-级保护部分20的输出由后面的或门75固定到“H”,且保护部分19B、21、22的输出由与门79固定到“L”,其结果是防止了错误信息传播到后面的锁存部分77、81。
换句话说,根据接收的关于由指针处理部分11接收的传输帧的高次群告警信息,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强制转换到PAIS状态,以便把接收指针处理状态处于与这个PAIS接收状态相同的状态。因此,接收指针处理也被放入具有告警处理的PAIS状态中,这就可以确实防止这类问题的发生,即,在PAIS告警处理期间引起在指针处理中不稳的去执行接收指针处理,于是这大大有助于本装置5可靠性的改进。
注意,当各自保护部19B、20到22是由RAM实现异步置位/重复置位的电路或类似的构成时,高次告警处理功能是分别有效的。
接着,图20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了前面图2所示指针值更新部分24的详细组成。正如这个图20所示,此实施例的指针值更新部分24包括一个帧计数器24-1,一个激活指针锁存部分24-2、一个选择器(SEL)24-3、24-4,一个加法-减法器(±1)24-5以及激活指针值控制部分24-6。
这里,帧计数器24-1是一个与输入帧脉冲同步操作的数据计数的计数器,用于在一个恒定周期为激活指针锁存部分24-2输出激活指针值的更新定时脉冲。这个定时脉冲是位于在帧数据中的指针字节之后帧周期的脉冲。
激活指针锁存部分24-2按各个信道(STS-1帧)锁存由选择器24-3选择的指针值,作为激活指针值,而同时选择器24-3选择相当于先前帧±1激活指针值的指针值,并且选择接收指针值,用于由加法器-减法器24-5根据INC/DEC指示的接收选择相当于先前帧±1激活指针值的数据、用于根据正常指针3 连续一致的接收或根据NDF使能接收来选择接收指针值。
此外,选择器24-4选择来自加法-减法器24-5的数据和来自激活指针值控制部分24-6的数据“0”或“782”,用于当现有的激活指针值为“782”时,根据接收的INC指示从控制部分24-6选择数据“0”作为一个新的激活指针值,并且用于当现有的激活指针值为“0”时,根据接收的DEC指示从控制部分24-6选择数据“782”作为一个新激活指针值。
为了这个目的,控制部分24-6如图20所示包括解码器24-7、24-9和“与”门24-8、24-10。当从激活指针锁存部分24-2读出的先前帧激活指针值“782”被解码器24-7解码时,根据接收的INC指示,“与”门24-8输出数据“0”,并且当先前帧激活指针值“0”被解码器24-9解码时,根据接收的DEC指示,“与”门24-10输出数据“782”。
由于上述组成,在此实施例指针值更新部分24中,根据接收的INC/DEC指示激活指针值变化控制(±1),根据接收的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选择接收指针值)的激活指针值连续控制,根据接收的INC/DEC指示的激活指针值“782”→“0”/“0”→“782”更新控制或类似的可以串行地共同对各个信道执行。
这就允许以接收的传输帧(8 STS-12串行数据)的传输速率(782Mbps)串行地执行激活指针值更新处理,这就可以迅速地进行激活指针值更新处理而不用由STS-1帧把接收的传输帧分隔开,并且可大大改进这个装置5的处理能力。
而且,由于例如图33中示出的偏移计数器155、更新定时产生部分163或指针值更新部分120的类似的都不需要了,所以在串行指针处理结构中的激活指针值更新电路的尺寸可以小型化。
接着,图21是一个方框图,它表示前面描述的图2的CONC判决部分25的组成。如在本图21中示出的那样,本实施例CONC判决部分25包括一个STS-12c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1、STS-3c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2、STS-1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3和CONC确定部分25-4。
这里,在各个检测部分(识别条件设置部分)25-1到25-3中对接收的传输帧(STS-12)每种帧组成设置识别条件(转换条件),而同时CONC确定部分(帧组成确定部分)25-4确定如果在指针处理部分11中的不同指针检测结果满足了检测部分25-1至25-3中的识别条件,那么接收的传输帧就是符合识别条件的帧组成的(STS-1/3C/12C),并且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接收的传输帧是满足还是未满足转换条件,就是在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LOP、PAIS指示、CONC指示的各自检测状态的基础上判决的。
现在,将详细描述这个转换状态。
图22(a)和图22(b)是说明帧尺寸(帧组成)识别处理的各自状态转换图,并且这里将要阐述在接收的STS-12帧中识别12信道数据通路类型用的级联状态转换。
首先,在图22(a)中示出的12×STS-1容量的级联识别处理中,STS-12c、STS-3c、STS-1,3种状态都可以存在,并且对各个转换状态具有同样转换条件。这里,将要叙述在图22(a)中用箭头①到④标志的转换条件①到④。
转换条件①:对应于从STS-3c/STS-1状态转换到STS-12c状态。在对应于STS-12帧中总计12信道的引导信道的STS-1级指针检测处理中,如果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接收状态满足于引导信道且级联指示3-帧连续接收状态满足于其余11个信道、相关信道,转换成STS-12c就被完成。
转换条件②:对应于从STS-1状态转换成STS-3c状态。关于对应于4×STS-3c的STS-3c群(3×STS-1),它可以被包含在总计12个信道中,根据通过-1对每个群的STS-1级检测结果进行判断,如果正常指针3-连续一致接收状态满足于引导信道,并且级联指示3-帧连续接收状态满足于相关2信道,那么转换成STS-3c就能实现。只要转换条件①和此转换条件②同时被满足,那么转换条件①就取代并且此转换条件②将被无效化。
转换条件③:对应于从STS-3c状态转换成STS-1状态并且独立地监视STS-3c的各个群。如果STS-3c群中所有的信道(3信道)都处于非级联指示接收状态的指针状态之中(NORM、PAIS、LOP),那么转换成STS-1就被实现。然而,如果所有信道(3信道)都处于PAIS状态(PAIS、PAIS、PAIS),它就被排除了这种转换条件,因为它不能被认为是转换到STS-1状态。
转换条件④:对应于从STS-12c状态转换成STS-3c、STS-1状态,或转换成STS-3c、STS-1混合状态。在STS-12c状态中,如果转换条件②或转换条件③中的1个或多个被检测出来,则它就转换成STS-3c、STS-1的各自状态。如果转换条件②在1或多个在STS-3c群范围被检测出来,则不能满足这个转换条件②的其他信道就转换成STS-1状态。
然而,当转换条件①在STS-12c群中STS-3c的引导群(ch01至ch03)中检测到时,如果确信了群既不是转换状态②也不是转换状态③,这就可能有错误以致转换不能进行(换句话说,如果转换条件①和转换条件②同时满足,则转换条件①居先)。各个转换条件①到④概括在图22(b)中。
CONC判断部分25基于NORM指示保证了CONC判断,在指针处理部分11中对12信道独立地检测的这个PAIS指示和这个CONC指示,以及根据这些NORM指示、PAIS指示、CONC指示检测LOP。
更具体地说,如图23所示,指针处理部分11根据NDF-位监视部分12A、SS-位监视部分12B、10-位指针值监视部分12C各自的检测结果,检测PAIS、CONC、NORM指针状态。PAIS指示检测部分13、3-级保护部分20当PAIS指示对3 连续帧被接收时,作为PAIS状态考虑。CONC指示检测部分14、3-级保护部分21当级联指示3-帧连续接收状态满意时作为CONC状态考虑。
正常指针指示检测部分(“与”门)19A、3-级保护部分19B当正常指针指示3-帧连续接收状态满意时,作为NORM状态考虑。在此实施例中,当对8-连续帧接收的状态不是PAIS指示、正常指针指示、CONC指示时,和对级联处理的LOP状态一样的状态来考虑,CONC判断部分25提供了这个LOP检测部分25-5。
正如图28例子中所示,这个LOP检测部分25-5由使用3输入或非门25-6和8-级保护部分25-7构成,相对于对8-连续帧接收的指针,当接收状态不是PAIS(PAIS指示3-帧连续接收)、CONC(C1指示3-帧连续接收)、NORM(正常指针指示3-帧连续接收)状态时,它用于传递LOP指示信号。
更详细地说,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1的构成如图24所示,它由使用了一个12输入“与”门82构成,用于检测至STS-12c的转换条件。这个“与”门82获取引导信道(ch01)NORM状态接收与相关信道(ch02至ch12)CONC状态接收的逻辑乘,用于检测到STS-12c的转换条件(S12C)。
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2以图25为例,它使用了4个“与”门83A到83D,它用于根据STS-12c中STS-3c群的引导信道(ch01、ch04、ch07、ch10)NORM状态接收和相关信道CONC状态接收的逻辑乘,对各个STS-3c群逐个地检测到STS-3c的转换条件(S3C1、S3C2、S3C3、S3C4)。
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3的构成如图26所示,它使用了“或”门84A到84C、85A到85C、86A到86C、87A到87C、“与非”门84D到87D、“与”门84E到87E,用于检测至STS-1的转换条件;“或”门84A到87A检测相应于STS-3c群引导信道的信道(ch01、ch04、ch07、ch10)不是CONC指示状态,并且“或”门84B到87B、84C到87C检测也不是这个CONC相关信道的指示状态,它用于检测STS-1转换条件(S1X1、S1X2、S1X3、S1X4),基于这个结果,通过STS-3c群的与门84E到87E在所有信道中缺少CONC指示状态。
然而,如果STS-3c群中的所有信道都处于PAIS接收状态,由于转换成STS-1状态被无效,所以“与非”门84D到87D检测所有信道的PAIS接收状态,而同时“与”门84E到87E控制输出。
如图27所示,CONC确定部分25-4包括“或”门88A到88C、一个输入反相型“与”门89A到89C、90A到90C、92A、JK-FF电路91A到91C,用于按转换条件①到④的顺序对来自在各个设置部分25-1到25-3中检测的到各个状态的控制信号检测这个实际接收指针状态,以便识别接收STS-12帧的帧组成。这里,当STS-12c和STS-3C同时被检测时,“与”门92A用于上述STS-12c转换条件控制(屏蔽STS-3c识别信号)。
因此,在CONC判断部分25中,CONC确定部分25-4很容易识别接收的传输帧的帧组成,其办法是通过依据在各个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1到25-3中转换条件检测结果,确定被接收的传输帧是满足哪种转换条件,这样就可实现对接收的传输帧的帧组成始终正确自动地识别。
在CONC确定部分25-4中,如果4×(STS-3c)/4×(3×STS-1)中的任一个满足了转换条件,则STS-12c状态就被取消,而同时如果1×STS-12c/1×(3×STS-1)的任一个满足了转换条件,则STS-3c状态就被取消。
还有,如果3×(STS-3c)/4×(3×STS-1)中任一个满足了转换条件,则STS-12c状态就被取消。
换句话说,如果在转换条件检测部分25-1到25-3中从满足于第一种识别条件的状态转换成满足于第二种识别条件的状态,则CONC确定部分25-4就确定接收的传输帧就是对应于第二种识别条件的帧组成,并且取消了第一识别条件下的确定结果。
因此,许多确定结果都不是在重复满足的情况下产生,近就保证了永远只产生一种接收传输帧的帧组成的确定和判断,这就大大地改进了识别处理的可靠性。
所以,与由除了外部设置之外的帧尺寸设置进行的指针检测处理不同,本实施例的接收指针处理部分5可以根据接收的指针值,甚至当连接的帧尺寸变化时,通过自动识别帧尺寸精确地检测符合各自尺寸(STS-12c/STS-3c/STS-1)的指针值。
另一方面,在比特速率上,输入数据的时分处理可以减小帧等级、功耗和简化了电路。此外,状态转换在对输入数据帧状态的转换条件之下,等于通过正常STS-1级转换条件的状态转换,其中帧类型(尺寸)是级联(STS-12c/STS-3c级或类似的)状态。
Claims (15)
1.一种用于接收由SDH传输系统传送的传输帧及用于对上述传输帧进行指针处理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它包括:
一个指针处理部分,用于对上述传输帧中的每个单元帧进行所需要的指针处理;和
一个帧组成识别部分,用于根据上述指针处理部分的指针处理结果自动地识别上述传输帧的帧组成,并且用于把这种识别结果提供给上述指针处理部分。
2.根权利要求1在SDH传输系统中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用于根据基于上述传输帧传输速率的速率串行地对上述指针进行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中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帧组成识别部分用于根据基于上述传输帧传输速率的速率串行地进行上述识别处理。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中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包括:
一个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上述传输帧指针字节中的NDF-位、SS-位、指针值;和
一个级联检测部分,用于检测当上述指针检测部分各自检测结果满足给定条件时,上述传输帧是否处于由许多单元帧链接构成的级联状态之中。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4用于SDH传输系统中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级联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上述NDF-位指示NDF使能,上述SS-位指示正常值、上述指针值指示全“1”的状态作为上述给定的条件。
6.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包括一个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上述传输帧指针字节中至少包含的SS-位;
上述指针检测部分用于可以修改上述SS-位检测条件。
7.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包括:
一个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上述传输帧指针字节中包含的NDF-位、SS-位和指针值;
一个无效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根据上述指针检测部分各个检测结果来检测上述指针字节中是无效的指针字节;
其中,上述无效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根据上述传输帧的接收状态和帧组成转换有效指针字节的检测条件,并且检测出那些不满足上述检测条件的指针字节为上述无效指针字节。
8.根据权利要求7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进一步包括一个保护部分,用于当上述无效指针字节在上述无效指针检测部分中按规定的次数被连续检测时输出LOP状态指示。
9.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包括:
一个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上述传输帧的指针字节中包含的NDF-位、SS-位和指针值;
一个AIS检测部分,用于根据上述指针检测部分中各个检测结果,检测上述指针字节的AIS状态指示;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可以用于根据上述AIS检测部分中上述AIS状态指示信号的检测,把AIS状态指示信号照原样输出到外侧。
10.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包括:
一个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上述传输帧的指针字节中NDF-位、SS-位和指针值;
一个AIS检测部分,用于根据上述指针检测部分中各个检测结果,检测上述传输帧的上述指针字节中包含的AIS状态指示;
其中,当上述传输帧包括一个引导帧和一个与上述引导帧链接的相关帧时,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在AIS状态处理从上述AIS检测部分接收的上述传输帧的上述AIS状态指示期间,根据上述传输帧的上述指针字节NDF使能的接收,用于取消上述引导帧和上述相关帧的AIS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的根据用于上述传输帧的上述指针字节的上述NDF使能的接收,用于取消从上述AIS检测部分输出的上述AIS状态指示。
12.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根据接收的关于上述传输帧的高次群告警信息强制地执行AIS状态转换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包括一个指针值更新部分,用于更新上述传输帧的指针字节中的指针值:
其中,上述指针值更新部分用于根据基于上述传输帧传输速率的速率对上述指针值执行串行更新处理。
14.根据权利要求1用于SDH传输系统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指针处理部分包括一个指针检测部分,用于检测上述传输帧的指针字节;
其中,上述帧组成识别部分包括;
一个识别条件设置部分,用于为上述传输帧每个帧组成设置其识别条件;
一个帧组成确定部分,用于确定当上述指针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满足上述识别条件设置部分的上述识别条件时,上述传输帧就是符合上述识别条件的帧组成。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SDH传输系统用的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其中,上述帧组成确定部分用于确定当上述指针检测部分的检测结果满足了上述识别条件设置部分的第一个识别条件并且接着又满足了上述第二个识别条件时,上述传输帧就是符合第二个识别条件的帧组成,并且取消在上述第一个识别条件下的上述检测结果。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320582/96 | 1996-11-29 | ||
JP32058296A JP3425046B2 (ja) | 1996-11-29 | 1996-11-29 | 受信ポインタ処理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4387A true CN1184387A (zh) | 1998-06-10 |
CN100353706C CN100353706C (zh) | 2007-12-05 |
Family
ID=181230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18434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0353706C (zh) | 1996-11-29 | 1997-09-11 | 同步数字系列传输系统中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6118795A (zh) |
JP (1) | JP3425046B2 (zh) |
CN (1) | CN100353706C (zh) |
CA (1) | CA2210839C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1599C (zh) * | 2002-06-04 | 2007-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支路信号复帧与指针定位的方法 |
CN104935405A (zh) * | 2015-05-06 | 2015-09-23 | 天津市德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ds-1帧接收侧解析的方法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63253B2 (ja) * | 1996-05-31 | 2005-06-22 |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 多重化伝送装置 |
US6094440A (en) * | 1996-07-05 | 2000-07-25 | Hitachi, Ltd. | Multiplex type transmitting apparatus |
GB9718831D0 (en) * | 1997-09-05 | 1997-11-12 | Plessey Telecomm | Data transmission in an sdh network |
JP2000049731A (ja) * | 1998-07-28 | 2000-02-18 | Fujitsu Ltd | Sdh伝送システム及びsdh伝送装置並びにsdh伝送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回線切り替え制御方法 |
US6765928B1 (en) * | 1998-09-02 | 2004-07-20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ceiving multiple services data simultaneously over SONET/SDH |
WO2000074283A1 (fr) * | 1999-05-28 | 2000-12-07 | Fujitsu Limited | Emetteur sdh et procede de commutation de synchronisation de trames dans un tel emetteur |
US7016357B1 (en) * | 1999-10-26 | 2006-03-21 | Ciena Corporation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rbitrary concatenation in a switch |
JP2001203661A (ja) * | 2000-01-19 | 2001-07-27 | Anritsu Corp | Sdh信号のチャネルポインタ解析装置 |
US7065103B1 (en) * | 2000-04-19 | 2006-06-2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Hyper-concatenation across multiple parallel channels |
US6973041B1 (en) * | 2000-06-15 | 2005-12-06 | Cisco Technology, Inc. | Path AIS insertion for concatenated payloads across multiple processors |
WO2002017544A2 (en) * | 2000-08-23 | 2002-02-28 | Geyser Networks, Inc. |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dba) protocol |
US6965619B2 (en) * | 2000-12-04 | 2005-11-15 | Ciena Corporation | Flexible multiplexer/demultiplexer and method for transport of optical line data to a wide/metro area link |
US6826201B2 (en) | 2000-12-19 | 2004-11-30 |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 Multiplexing SONET /SDH data streams using independent encoding schemes |
JP3779543B2 (ja) * | 2000-12-20 | 2006-05-31 | 株式会社日立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テクノロジー | 伝送装置におけるパスサイズ制御方法及びオペ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
JP2002261719A (ja) * | 2001-03-02 | 2002-09-13 | Fujitsu Ltd | 伝送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
EP1249953A1 (en) * | 2001-04-12 | 2002-10-16 | Agilent Technologies, Inc. (a Delaware corporatio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hierarchical data structures |
US6580731B1 (en) * | 2001-05-18 | 2003-06-17 | Network Elements, Inc. | Multi-stage SONET overhead processing |
US7075953B2 (en) * | 2001-07-30 | 2006-07-11 | Network-Elements, Inc. | Programmable SONET framing |
CA2420151C (en) * | 2002-03-01 | 2006-05-09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Hitless switching system and transmission apparatus |
US20050169167A1 (en) * | 2002-11-29 | 2005-08-04 | Hideaki Tazawa | Line format setting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ing the line format setting method |
US20040148437A1 (en) * | 2002-12-12 | 2004-07-29 | Koji Tanonaka | Synchronous network establis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
US7417985B1 (en) * | 2003-01-30 | 2008-08-26 | Pmc-Sierra, Inc. | Egress selection switch architecture with power management |
EP1524788B1 (en) * | 2003-10-14 | 2008-07-09 | Alcatel Lucent | Enhanced management of pointer processing in case of concatenated payload in SDH and SONET frames |
US20060285542A1 (en) * | 2005-06-20 | 2006-12-21 |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 Method and system for automatically providing and adjusting optical channel concatenation |
JP4699913B2 (ja) * | 2006-02-14 | 2011-06-1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無瞬断切り替え装置 |
CN102204370B (zh) * | 2009-12-01 | 2015-07-08 |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 在td-scdma上行链路同步中处理同步移位命令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3114329A (ja) * | 1989-09-28 | 1991-05-15 | Fujitsu Ltd | 非同期装置におけるスルーパス方法 |
JPH05183530A (ja) * | 1991-06-06 | 1993-07-23 | Fujitsu Ltd | 同期ペイロードポインタ処理方式 |
JPH05167551A (ja) * | 1991-12-18 | 1993-07-02 | Fujitsu Ltd | 同期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ポインターの付け替え方式 |
US5717693A (en) * | 1992-05-21 | 1998-02-10 | Alcatel Network Systems, Inc. | Sonet payload pointer processing and architecture |
US5872780A (en) * | 1992-05-21 | 1999-02-16 | Alcatel Network Systems, Inc. | Sonet data transfer protocol between facility interfaces and cross-connect |
FI90485C (fi) * | 1992-06-03 | 1999-08-11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osoittimia sisältävien kehysrakenteiden purkamiseksi ja muodostamiseksi |
FI90486C (fi) * | 1992-06-03 | 1999-08-11 | Nokia Telecommunications Oy | Menetelmä ja laite synkronisessa digitaalisessa tietoliikennejärjestelmässä suoritettavan elastisen puskuroinnin toteuttamiseksi |
JP3081406B2 (ja) * | 1993-04-26 | 2000-08-28 |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 ポインタ受信異常判定方法 |
JP2502263B2 (ja) | 1993-06-18 | 1996-05-29 |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 エラ―検出方式 |
JPH07107061A (ja) * | 1993-09-30 | 1995-04-21 | Nec Corp | Auポインタ処理方式 |
US5526344A (en) * | 1994-04-15 | 1996-06-11 | Dsc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 Multi-service switch for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
US5461622A (en) * | 1994-06-14 | 1995-10-24 | Be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SONET overheat to align multiple inverse multiplexed data streams |
JP3161911B2 (ja) | 1994-08-03 | 2001-04-25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回線切替方法及び回線切替装置 |
JP3412922B2 (ja) | 1994-09-02 | 2003-06-03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同期ディジタルハイアラーキに基づくオーバヘッド終端及びポインタ処理装置 |
JPH08293847A (ja) | 1995-02-24 | 1996-11-05 | Toshiba Corp | 通信制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制御システム |
US5563890A (en) * | 1995-06-14 | 1996-10-08 | National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 SONET/SDH pointer justification gap elimination circuit |
US5751720A (en) * | 1995-06-28 | 1998-05-12 |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 Pointer processor and pointer processing scheme for SDH/SONET transmission system |
US6041043A (en) * | 1996-10-25 | 2000-03-21 | Tektronix, Inc. | SONET path/ATM physical layer transmit/receive processor |
-
1996
- 1996-11-29 JP JP32058296A patent/JP3425046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
- 1997-07-18 CA CA002210839A patent/CA2210839C/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7-21 US US08/897,295 patent/US611879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9-11 CN CNB971184348A patent/CN100353706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2000
- 2000-07-13 US US09/615,188 patent/US735931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301599C (zh) * | 2002-06-04 | 2007-02-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上支路信号复帧与指针定位的方法 |
CN104935405A (zh) * | 2015-05-06 | 2015-09-23 | 天津市德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ds-1帧接收侧解析的方法 |
CN104935405B (zh) * | 2015-05-06 | 2018-08-10 | 天津市德力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 一种适用于ds-1帧接收侧解析的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A2210839C (en) | 2001-07-03 |
US6118795A (en) | 2000-09-12 |
CA2210839A1 (en) | 1998-05-29 |
US7359316B1 (en) | 2008-04-15 |
CN100353706C (zh) | 2007-12-05 |
JP3425046B2 (ja) | 2003-07-07 |
JPH10163999A (ja) | 1998-06-1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84387A (zh) | 同步数字系列传输系统中接收指针处理装置 | |
CN1154903C (zh) | 接收时钟作为输入信号并提供电压作为输出信号的频压转换电路 | |
CN1274108C (zh) | 用于atm的交换方法 | |
CN1198423C (zh) | 自修复网络及其传输线路交换方法和传输设备 | |
CN1150723C (zh) | 在atm通信网中建立路由信息的方法 | |
CN1131624C (zh) | 短信元复用atm传送系统及传送方法 | |
CN1320769C (zh) | 编码器、解码器以及数据传送系统 | |
CN1254028C (zh) | Sdh传输装置和sdh传输装置的帧定时再同步方法 | |
CN1101472A (zh) | 自适应时钟恢复的方法和装置 | |
CN1608366A (zh) | 用于交换数据分组或帧的装置和方法 | |
CN101064563A (zh) | 通信系统、通信方法、移动台和基站 | |
CN1522006A (zh) | 数字传送网上不同的数据帧接入和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71683A (zh) | 光传输系统 | |
CN1416276A (zh) | 中间数据接收装置、方法、程序和记录媒体以及发送装置、传输方法 | |
CN1808380A (zh) | 信号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及记录介质 | |
CN1305283A (zh) | 基于全部/部分地共用多点播送实体的动态数据分组 | |
CN1234932A (zh) | 变长帧传输方法、发射机和接收机 | |
CN1522007A (zh) | 数字传送网上不同的数据帧接入和传送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1044450A (zh) | 处理器 | |
CN1339211A (zh) | 信元分解装置、信元分解方法及用于记录使计算机执行该方法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的记录媒体 | |
CN1159619A (zh) | 改进计时器性能的集成电路输入/输出处理器 | |
CN1682497A (zh) | 数字交叉连接交换矩阵映射方法和系统 | |
CN1213799A (zh) | 半导体集成电路 | |
CN1166122C (zh) | 用于HAVi架构的调谐器功能部件模块 | |
CN1188947C (zh) | 逻辑电路及先行进位电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05 Termination date: 20150911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