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1584A - 杆型接插件 - Google Patents
杆型接插件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1584A CN1161584A CN97100753.5A CN97100753A CN1161584A CN 1161584 A CN1161584 A CN 1161584A CN 97100753 A CN97100753 A CN 97100753A CN 1161584 A CN1161584 A CN 1161584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dge
- braking
- rod member
- fitting recess
- push pie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125 extru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lead(0) Chemical compound [Pb] WABPQHHGFIMREM-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66 deterio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213 extrapo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926 s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38—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own camm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2933—Comprising exclusively pivoting lever
- H01R13/6295—Pivoting lever comprising means indicating incorrect coupling of mating connector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杆件型接插件组件具有制动突出部分(35),它用于使杆件(30)保持在初始位置,它位于与带动销(12)插入带动槽(34)时带动销运行轨迹隔开距离处。当接插件(10)和(20)处于初始装配状态时,带动销(12)被插入带动槽(34)中。杆件(30)的枢轴运动导致挤推件(13)与制动突出部分(35)接合,并使它向外运动而与装配槽(24)分离。与现有技术相比,制动突出部分(35)的移动量减少了,因此,对移动的摩擦阻力降低了。
Description
本发明涉及一种杆型电气接插件,其中,对应的壳体藉助于一个杆体的转动运作而被装配在一起。
一个杆型接插件,它具有设置在接插件的两个壳体中的一个上的一个杆体,和设置在接插件的另一个壳体上的一个带动销,带动销与设置在杆体上的带动槽相配合。使接插件的两个壳体互相靠紧,而使带动销置于带动槽中。然后,使杆件作枢轴转动,由此而带动接插件壳体互相更加靠紧,以致使其到达正确装配状态。在这种接插件中,有必要使杆体保持在一个初始位置,以便有可能使带动销正确地置于带动槽之中。
日本公开特许公报JP6-275337中所披露的装置是使杆件保持在初始位置的一种途径。如本发明说明书的图17和图18所示,杆体1具有在其上形成的可弹性弯曲的制动突出部分2。这些制动突出部分2穿入到接插件壳体3的带动销槽4中,由此防止了杆件1在初始位置的运动。而且,如图19所示,当接插件的两个壳体3和5被装配到一起时,带动销6进入带动槽7中并与制动突出部分2相接触,由此而把制动突出部分2从带动销槽4中推出去。结果,杆件1就成为可运动的,而能使它作枢轴转动以达到接通状态。
在传统情况下,带动销6被做成突出而深入到带动槽7中,以便用作为从带动销槽4中排除出制动突出部分的元件。结果,如图19所示,制动突出部分2必须显著弯曲,而由于制动突出部分2的弹性恢复力而造成的反作用力也相应地很大。这就导致在接插件的壳体装配期间和在杆件运动期间,由于摩擦力的缘故而使可运作恶化。
在在考虑到上述问题以后,本发明已有所发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在杆件就要成为可作枢轴运动时把制动突出部分的弯曲限制在最小程度。
按照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杆型电气接插件组合件,它包括一个插头壳体、一个插座壳体、从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一个上突出的反向设置的带动销,和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另一个上的一个可作枢轴转动的杆件,该杆件具有对置的带动槽,它被用于与所说的带动销啮合,凭藉此种啮合,所说的杆件从初始位置枢轴转动到最终位置,使所说的两个壳体在使用中被拖拉而连接在一起,一个制动突出部分被提供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另一个上和所说的杆件上,以制止所说的杆件在初始位置作枢轴转动,所说的制动突出部分与所说的带动销在使用中的运动轨迹隔开距离,一个挤推件设置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一个上,该挤推件在所说的两个壳体的初始连接位置可与所说的制动突出部分接合,以推动所说的制动突出部分到达不制止所说的杆件作枢轴转动的状态。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挤推件具有一个导向表面,它被用于与制动突出部分形成带动接合,以致在该导向表面与该制动突出部分形成带动接合的状态下,该制动突出部分被挤推到不制止所的杆件作枢轴运动的状态。
较优选的是,制动突出部分被形成在杆件上,而装配槽被限定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所说的另一个上,该装配槽可适于容纳在所述两个壳体中的所说的一个上的带动销,其中,在初始位置时,该制动突出部分可被啮合在装配槽中的一个中,以制止所说的杆件作枢轴转动运动,而该挤推件可在所说的一个装配槽中与制动突出部分接合,以推动该制动突出部分从在该装配槽的啮合中松脱出来。在此情况下,该挤推件的宽度最好大体上等同于所说的装配槽中的一个的宽度,对应的带动销大体上窄于所说的装配槽;当该组合件处于被组装成了的状态时,该挤推件可与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所说的另一个的外表面齐平。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该挤推件从所说的壳体上突出的程度小于带动销突出的程度。
该制动突出部分可被定位于该杆件中并充分地靠近该杆件的枢轴转动轴线,以便在杆件相对于所说的壳体摆动的整个过程中,该制动突出部分被围在该杆件和所说的壳体中的另一个之间。该制动突出部分可以是从该杆件的内表面向着所说的壳体中的所说的另一个突出的突出部,该杆件是弹性的。
另一方面,该制动突出部分可以包括该杆件的一个弹性臂件,该弹性臂件具有一个向内朝所说的壳体中的另一个突出的部位。
从对附图举例所示的几个较佳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中,将更明白本发明的其它特点,在这些附图中:
图1是实施例1的斜视图,它显示了处于分离状态的接插件和杆件;
图2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它显示了插头和插座两者处于分离的状态;
图3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它显示了带动销插入带动槽中的状态;
图4是实施例1的侧视图,它显示了由于杆件作枢轴转动而使插头和插座以正确的装配位置装配在一起的状态;
图5是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前视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啮合,因此防止了杆件转动的状态;
图6是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前视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脱离,因此使杆件可再次转动的状态;
图7是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啮合,从而防止杆件转动的状态;
图8是实施例1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脱离,从而杆件再次成为可转动的状态;
图9是实施例2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啮合,因而防止杆件转动的状态;
图10是实施例2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脱离,因而杆件再次成为可转动的状态。
图11是实施例3的侧视图,它显示了接插件的装配运作过程;
图12是实施例4的局部放大横截面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啮合,因此防止杆件转动的情况;
图13是实施例5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它显示了带动销和制动突出部分的形状;
图14是实施例6的局部放大斜视图,它显示了带动销和制动突出部分的形状;
图15是实施例7的局部侧视图,它显示了带动销和挤推件的位置和装配槽的形状;
图16是实施例8的局部侧视图,它显示了带动销和挤推件的位置和装配槽的形状;
图17是现有技术实例的斜视图,它显示了接插件壳体被分离的状态;
图18是现有技术实例的横截面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啮合在装配槽中,因而防止了杆件转动的状态;
图19是现有技术实例的横截面图,它显示了制动突出部分与装配槽脱离,因而允许杆件再次转动的状态。
参考图1至8,对本发明实施例1作描述。
涉及本实施例的一个杆型接插件由一个插头10、一个插座20和一个杆件30组成。
插座20包括一个壳体21,在其上形成有一个壳罩22并与其成为一体,壳罩22向前伸出以便面对插头10。壳体21的两个侧面都具有从其上向外突出的互相同轴的支撑轴杆23。如以下所描述的,杆件30被连接在这些支撑轴杆23上以便以其为枢轴而转动。壳体21的两个侧面在其中都形成有装配槽24,以便向壳罩22的前边缘敞开。这些装配槽24的方向与插头10的装配方向一致。如图1至6所示,装配槽24的上部槽边缘被设置成可使制动突出部分35与之相啮合,制动突出部分35用于把杆件30保持在所给定的初始位置。此外,装配槽24也用于防止在接插件10和20装配期间,插头10的带动销12与壳罩22之间发生对抵。
杆件30包括一个与轴杆23的轴线平行的操作件31,和在其两端形成的一对平臂32。平臂32有轴向的通孔33以便容纳轴23。而且,平臂32的内表面在其中形成有螺旋带动槽34,它与插头10的带动销12相啮合,这将在下文中叙述。带动槽34的横向尺寸被定为小于装配槽24的横向尺寸;而且,带动槽34和装配槽24被这样定位,即在杆件30的初始位置时,带动槽34和装配槽24的中心线相一致。
杆件30可在其初始位置(见图2和3)和其最终位置之间作枢轴运动,这最终位置即是在接插件10和20完成装配后(见图4)所达到的位置。在初始位置时,位于带动槽34一端的开口34a被设置成面向插头10并因此可接纳带动销12。
杆件30具有制动突出部分35,用于在插座20和插头10被分离时使杆件30保持在其初始位置。该制动突出部分35被成形为从开口34a的一个槽缘(位于图2至4中的上部槽缘)向内突出。在初始位置,突出部分35从外侧与装配槽24的边缘啮合。杆件30因此而被保持在不能以图2至4中所示的顺时针方向作枢轴转动的位置。
制动突出部分35位于图2至4中的向上侧,以便它与带动销12插入带动槽34时所运行的轨迹隔开相对距离。因此,不存在制动突出部分35与带动销12相冲突的可能性。
插头10包括一个壳体11(构成本发明的一个零件),和从壳体11的两个侧面向外突出而形成的一对带动销12。这些带动销12与带动槽34相啮合,因此,当杆件30作枢轴转动时,就强制牵引接插件10和20从其初始装配位置到达其最终装配位置。
在壳体11的两个侧面都装有独立于带动销12的挤推件13,挤推件13用于卸除制动突出部分35同装配槽24的啮合。如图2至4所示,挤压件13形成在带动销12的上方和下方,并形成为扁平的矩形,因此,在装配接插件10和20的过程中,挤推件13被大致紧密地啮合在装配槽24中。挤推件13的末端部分也与带动销12的基部连接。该连接部位的两侧都具有相对于插座20的装配方向呈一个角度的导向表面14。
挤推件13从壳体11上高出的高度,小于带动销12的高度,挤推件13的高度被定为当它被装入装配槽24中时能与壳罩22的外表面吻合。
当接插件10和20被装配在一起时,由于在带动销12插入带动槽34过程中其运行轨迹范围之外的运动,如图2至4所示的,挤推件13的上端和下端进入到装配槽24中。该挤推件13(它已被插入装配槽24中),通过抵住制动突出部分35的内侧,向外挤推制动突出部分35,以致制动突出部分35与装配槽24的边缘脱离接触。
其次,叙述该实施例的运作。
如图2、5和7所示,当接插件10与20还未装配到一起时,由于制动突出部分35与装配槽24的边缘相啮合,杆件30被保持在其初始位置,此位置使带动销12有可能插入带动槽34中。
当插头10被装入壳罩22中时,带动销12位于带动槽34中。随之,挤推件13进入装配槽24中,使位于其前端的导向表面14与制动突出部分35接触。制动突出部分35按照导向表面14的斜坡逐渐向外弯曲,以致到依靠在挤推件13的外表面上。此时,随着制动突出部分35的位置的改变,位于杆件30两端的附着件32弹性地弯曲以致向外扩展。用此方法,藉助于挤推件13,制动突出部分35被向外挤推,并如图6至8所示,制动突出部分35与装配槽24脱离接触,因此,使杆件30可作枢轴转动。
当杆件30以这种方式的转动成为可能时,可使杆件30从其初始位置以顺时针方向作枢轴转动。由于动销12进入带动槽34中时的带动作用,插头10被朝插座20牵引,并且,如图4所示,接插件10和20到达了最终装配位置,由此完成了装配运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突出部分35(它被用于通过防止杆件30转动而使其保持在初始位置)被定位于这样一个位置,即与带动销12被插入带动槽34时它所运行的轨迹隔开距离处。而且,挤推件13(它被用于使制动突出部分35以使杆件30有可能再次转动的方向移动)被设置成独立于动销12。挤推件13被成形为其高度低于动销12的高度,以便沿着带动槽34的前面部分与制动突出部分35相配合。具有上述结构时,制动突出部分35的移动量与现有技术的相比保持在很小值。因而,由于杆件30弯曲而导致的弹性恢复力很小,而当杆件30作枢轴转动时,由杆件30的弹性恢复力引起的摩擦阻力也相当小。这导致良好的可运作性。
而且,虽然完成把凸销12插入凸销槽34的时限,和通过挤推件13使转动锁定被松脱的时限,都取决于带动销12、挤推件13和制动突出部分35的互相相对位置,位由于在本实施例中,挤推件13被独立于带动销12而设置,因此在上述两种情况下设定时间的自由度都增加了。
而且,在本实施例中,藉助在挤推件13的前端形成导向表面14,使制动突出部分35和挤推件13在装配期间可避免相互卡住。从而,避免了在装配期间可运作性变坏。
在本实施例中,这种配置使得在挤推件13的外表面和壳罩22的外表面之间不会产生一个槽或一个大的间隙;这通过使挤推件13的外表面与壳罩22的外表面重合,并使挤推件13紧贴地啮合在装配槽24中,就能有效地做到。因此,随着杆件30的枢转转动,制动突出部分35从挤推件35的外表面和罩壳22的外表面之间通过时,运作阻力没有大的变化。结果,优越的可运作性便获得了。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该装配槽24也可被用作防止在带动销12和壳罩22之间发生碰冲的槽,与分离地设置这些槽相比,在壳罩22中切口的数量减少了,这就使由于大范围刻槽而使壳罩22强度降低的问题减轻了。
其次,参考图9至10,对本发明的实施例2进行描述。
该实施例就其制动突出部分的构形而言,与实施1有所不同。鉴于实施例2在所有其它方面都与实施例1相同,与在实施例1中相同的标号也符合于类似的零件,以及对其结构、运行和作用的描述,在此都予以省略。
一个带动槽42,被形成为朝向杆件40的一个连接件41的向内的和向外的表面敞开。与此同时,一个支撑件43形成在连接件41的外表面上。一个制动突出部分44(带有臂件44A)从支撑件43上突出出来,臂件44A沿着带动槽42延伸,并可以其向外的及向内的方向作弹性弯曲,一个接合件44B从臂件44A上突出出来以致对直通过带动槽42,而与装配槽24配接。此外,如在实施例1中一样,制动突出部分44被设置在与带动销12被插入带动槽42时所运行的轨迹隔开距离的位置。而且,带动槽42的孔道被设置成与装配槽24具有相同的尺寸,以防止与制动突出部分44相碰冲。
如图9所示,依靠接合件44B与装配槽24的边缘相啮合而使杆件40被保持在初始位置。从这种状态下,当插头10插入罩壳22时,带动销12就被插入到带动槽42中。随之,挤压件13与接合件44B接合并将其朝外推。当这种情况发生时,如图10所示,臂件44A就弹性弯曲,而接合件44B就移动并与装配槽24分离开,因此使杆件40可作枢轴转动。因为是制动突出部分44B与挤推件13接合,而不是与带动销12的外端接合,所以弯曲程度减小了。
然后,参考图11描述本发明实施例3。
在此实施例中,插座的侧表面比实施例1的要大。
由于插座55的壳体56和壳罩57的侧表面都宽大,当制动突出部分35随着杆件30的转动运作而旋转地改变位置时,制动突出部分35在插座55的侧表面范围内运行了一个旋转的轨迹。如果制动突出部分35所运行的旋转轨迹超出了插座55的侧表面的范围,当杆件30回转运行时或在此期间,制动突出部分35越过插座55的侧边缘,由于杆件30的弹性弯曲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阻力。相反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制动突出部分35在杆件30的全部转动范围内处处都与插座55的侧表保持弹性接触,所以在运行阻力方面几乎没有变化,这就导致了杆件30的良好可运行性。
然后,参考图12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4。
在本实施例中,制动突出部分的构形与在实施例1中所描述的有所不同。一个制动突出部分60包括一个突入带动槽61的臂件60A,以致面向着插头(图12中未示出),一个接合件60B,它从臂件60A的前端部向内突出,并与装配槽24相配接。配合件60B的前端具有一个导向表面60C,以便相对于接插件的装配方向倾斜。如同实施例1的情况一样,接合件60B也位于避免与带动销(图12中未示出)碰冲的位置。
如图12中粗线所示,当接合件60B从外侧与装配槽24相配合时,杆件62被保持在初始位置。在此状态下,当插头插入壳罩22时,带动销进入到带动槽61中,而挤推件(图中未示出)的导向表面在装配槽24中与制动突出部分60的导向表面60C接合。于是接合件60B被推出。当此情况发生时,如图12中虚线所示,臂件60A产生弹性弯曲,而接合件60B移动并与装配槽24分离开,从而使杆件62可枢轴转动。
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制动突出件60是可弹性弯曲的,所以杆件62改变其本身形状的可能性是不存在的。
然后,参考图13对本发明的实施例5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只在图中显示了带动销和挤推件的构形。带动销65和挤推件66形成在接插件壳体11上并以一致的方式从其上伸出。挤推件66被成形为从接插件壳体11上突出并具有圆柱形状,它的直径大于带动槽(图13中未示出)的直径,而其高度又低得足以使它不会进入带动槽。而且,带动销65从挤推件66的伸出端表面与挤推件66同轴地突出,带动销65形成为相对于挤推件66而言具有较小直径并与其同轴的圆柱形状。
此外,制动突出部分(图13中未示出)位于可与从带动销65上向外凸出的挤推件66相贴合的位置。因此,制动突出部分不会与带动销65碰冲而可被挤推件66推动,以致杆件可从其锁定位置松脱出来。
然后,参考图14对本发明的实施例6进行描述。在本实施例中,图中只显示了带动销和挤推件的构形。一个呈圆柱形的挤推件68,它的高度低到足以使它不会进入带动槽(图14中未示出)中,它从接插件壳体11上突出出来。半圆柱形的带动销67从挤推件68的伸出端表面上以与挤推件68一致的方式同轴地突出,带动销67与挤推件68同轴并具有与其相同的直径。带动销67的平侧面平行于带动销67插入带动槽的方向,而制动突出部分(图14中未示出)被放置在与挤推件68上的带动销67的未形成半圆柱部分吻合。因此,制动突出部分不会与带动销67碰冲,而被挤推件68以使杆件松脱其锁定状态的方向推动。
然后,参考图15对本发明的实施例7进行描述。
一个插头10具有一个带动销12和两个被形成在不同位置的挤推件69。这两个挤推件69相对于带动销12被放置在较后面(图15中向左方)。挤推件69被放置在带动销12的按垂直于装配方向的两侧(在图15中为带动销12的上方和下方)。挤推件69与制动突出部分(图15中未示出)相接合,制动突出部分被设置在与带动销12运动期间带动销12的运行轨迹隔开距离处,由此使制动突出部分以松脱在杆件上的转动锁的方向运动。
插座20有一个装配槽70,带动销12和挤推件69被插入其中。装配槽70的宽度被确定为尽可能地小,以便挤推件69相对于装配槽70的边缘之间不会留下大的空间。此外,装配槽70的内端有与每个挤推件69相吻合的带状件70A,以及一个凹入带状件70A而形成的凹形件70B,它只容许带动销12进入其中。因此,当插头10和插座20处于完全装配位置时,带状件70A和凹形件70B也与挤推件69和带动销12的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装配槽70的被切除部分减少到最小的必需量,所以壳罩22的强度的降低可被控制住。
最后,参考图16对本发有的实施例8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其构形如同实施例7中的一个挤推件69(图15中较低的那一个)被省略去。与此相对应,需要切除掉而形成装配槽71的量比在实施例7中的要减少较大程度,这有效地减少了可能由被省略掉的挤推件69所需要进入的空间尺寸。而且,如同实施例8的情况一样,装配槽71的内端具有一个与挤推件69相应的带状件71A和一个只有带动销12能进入其中的凹形件71B。
此外,在其两个相对的侧表面(图中未示出)上,以下位置在上-下方向上是对称的:挤推件69相对于带动销12的位置、装配槽71的形状和与装配槽71配接的制动突出部分(图中未显示)都是相对称的。因此,本实施便中装配槽71的切除掉部分减少到最小的必需量,而且杆件向前方或相反方向的枢轴运动可被控制住。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借助图形所描述的上述实施例。例如,下述可能性也处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此外,本发明还可用与下列方式不同的而不偏离其领域的各种各样的方式予以实现。
(1)本发明也可应用于一种在其杆件上放置有一个转动锁的杆型接插件中,这种应用是通过使制动突出部分从外表面啮合入带动槽中,该带动槽同时在杆件的内表面和外表面中敞开,以及该制动突出件被做成以一种类似臂件的形状从接插件壳体上突出出来而实现的。
(2)虽然在实施例4中是这样设置的,即一个可弹性弯曲的制动突出部分被形成在带动槽中,并使该制动突出部分从外表面啮合到装配槽中,但这与相反地使该可弹性弯曲的制动突出部分被形成在装配槽中,而使该动突出部分从外表面与带动槽啮合是等同地可接受的设置。
接插件的壳体装有通常类型的电气引线,可以是电气引线束的引线端部,或者与一件电气组合而成一个整体。
Claims (9)
1、一种杆型电气接插件组合件,它包括一个插头壳体、一个插座壳体、从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一个上突出的反向设置的带动销,和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另一个上的一个可作枢轴转动的杆件,该杆件具有对置的带动槽,它被用于与所说的带动销啮合,恁藉此种啮合,所说的杆件从初始位置枢轴转动到最终位置,使所说的两个壳体在使用中被拖拉而连接在一起,一个制动突出部分被提供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另一个上和所说的杆件上,以制止所说的杆件在初始位置作枢轴转动,所说的制动突出部分与所说的带动销在使用中的运动轨迹隔开距离,一个挤推件被设置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一个上,该挤推件在所说的两个壳体的初始连接位置可与所说的制动突出部分接合,以推动所说的制动突出部分到达不制止所说的杆件作枢轴转动的状态。
2、按照权利要求1的一种接插件组合件,其中,该挤推件具有一个导向表面,它被用于与制动突出部分形成带动接合,以致在导向表面与该制动突出部分形成带动接合的状态下,该制动突出部分被挤推到不制止所说的杆件作枢轴转动的状态。
3、按照权利要求1或2的一种接插件组合件,其中,该制动突出部分被形成在杆件上,而装配槽被限定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所说的另一个上,该装配槽可适于容纳在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所说的一个上的带动销,其中,在初始位置时,该制动突出部分可被啮合在装配槽中的一个中,以制止所说的杆件作枢轴转动运动,而该挤推件可在所说的一个装配槽中与制动突出部分接合,以推动制动突出部分从在该装配槽中的啮合中松脱出来。
4、按照权利要求3的一种接插件组件,其中,该挤推件的宽度最好大体上等同于所说的装配槽中的一个宽度,对应的带动销大体上窄于所说的装配槽。
5、按照权利要求3或4的一种接插件组合件,其中,当该组合件处于被组装成了的状态时,该挤推件可与所说的两个壳体中的所说的另一个的外表面齐平。
6、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一种接插件组合件,其中,该挤推件从所说的壳体上突出的程度小于带动销突出的程度。
7、按照上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一种接插件组合件,其中,该制动突出部分被定位于该杆件中,并充分地靠近该杆件的枢轴转动轴线,以便在杆件相对于所说的壳体摆动的整个过程中,该制动突出部分被围在该杆件和所说的壳体中的另一个之间。
8、按照前述任一项权利要求的一种接插件组合件,其中,该制动突出部分可以是从该杆件的内表面向所说的壳体中的所的另一个突出的突出部,该杆件是弹性的。
9、按照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的一种接插件组合件,其中,该制动突出部分包括该杆件的一个弹性臂件,该弹性臂件具有一个向内朝所说的壳体中的另一个突出的部位。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08027802A JP3123422B2 (ja) | 1996-02-15 | 1996-02-15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7802/96 | 1996-02-15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1584A true CN1161584A (zh) | 1997-10-08 |
CN1084940C CN1084940C (zh) | 2002-05-15 |
Family
ID=122311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97100753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84940C (zh) | 1996-02-15 | 1997-02-17 | 杆型接插件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5876225A (zh) |
EP (1) | EP0790676B1 (zh) |
JP (1) | JP3123422B2 (zh) |
CN (1) | CN1084940C (zh) |
DE (1) | DE69703400T2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8480A (zh) * | 2014-05-16 | 2015-11-2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06911031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插件底座安装模块 |
CN106911032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线束插件安装结构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035591A (ja) | 1999-07-16 | 2001-02-09 |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US6422888B1 (en) * | 2001-07-16 | 2002-07-23 | Robert H. Goble | Damage resistant latch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
JP3987736B2 (ja) | 2002-02-26 | 2007-10-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3804558B2 (ja) * | 2002-03-25 | 2006-08-0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US7590408B2 (en) * | 2002-04-03 | 2009-09-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arly determination of network support for mobile IP |
US7342894B2 (en) * | 2002-04-03 | 2008-03-1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 for transparent Mobile IP registration within PPP negotiation |
JP2004179069A (ja) * | 2002-11-28 | 2004-06-24 | Yazaki Corp | レバー結合式コネクタ |
US6745911B1 (en) | 2003-01-03 | 2004-06-08 | Ernest L. Maestranzi | Safety release cable for a train |
JP4066951B2 (ja) * | 2004-01-07 | 2008-03-26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4274144B2 (ja) * | 2005-04-25 | 2009-06-03 | 船井電機株式会社 | インクシートカートリッジ |
US7194915B1 (en) * | 2005-06-21 | 2007-03-27 | Yazaki North America Inc | Lever connector test fixture |
JP4579082B2 (ja) * | 2005-07-29 | 2010-11-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回転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4579083B2 (ja) * | 2005-07-29 | 2010-11-10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回転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US7267564B2 (en) * | 2005-12-01 | 2007-09-11 | Molex Incorporated | Lever 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
DE102007031189B4 (de) | 2007-07-04 | 2010-07-08 | Wago Verwaltungsgesellschaft Mbh | Set aus einem Gegensteckverbinder und einem Steckverbinder |
FR3004013B1 (fr) * | 2013-03-29 | 2015-03-13 | Legrand France | Element amovible pour un appareillage modulaire electrique muni d'une poignee pivotante |
JP6951664B2 (ja) * | 2018-01-25 | 2021-10-2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6940543B2 (ja) | 2019-03-15 | 2021-09-29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7021150B2 (ja) * | 2019-05-27 | 2022-02-16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及びレバー式コネクタの組み付け方法 |
JP2021015720A (ja) | 2019-07-12 | 2021-02-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022154811A (ja) | 2021-03-30 | 2022-10-13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EP4468531A1 (en) * | 2023-05-26 | 2024-11-27 | TE Connectivity India Private Limited | Housing assembly for a connector, connector and connection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75337A (ja) * | 1985-09-30 | 1987-04-07 | Toshiba Corp | リング状物体検査用ctスキヤナ |
JP2501005Y2 (ja) * | 1990-10-31 | 1996-06-1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コネクタ |
US5230635A (en) * | 1991-06-25 | 1993-07-27 | Yazaki Corporation | Connector with lever |
JP2604520Y2 (ja) * | 1992-03-06 | 2000-05-22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US5427539A (en) * | 1992-07-13 | 1995-06-27 |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 Lever type connector |
JPH0611272U (ja) * | 1992-07-13 | 1994-02-10 |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 レバー式コネクタ |
JP2772309B2 (ja) * | 1993-03-17 | 1998-07-02 |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 レバー結合式コネクタ |
-
1996
- 1996-02-15 JP JP08027802A patent/JP3123422B2/ja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
- 1997-01-31 EP EP97300642A patent/EP0790676B1/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1-31 DE DE69703400T patent/DE69703400T2/de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1997-02-17 CN CN97100753A patent/CN1084940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02-18 US US08/801,143 patent/US5876225A/en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098480A (zh) * | 2014-05-16 | 2015-11-25 | 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 杆式连接器 |
CN106911031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插件底座安装模块 |
CN106911032A (zh) * | 2017-02-28 | 2017-06-30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线束插件安装结构 |
CN106911031B (zh) * | 2017-02-28 | 2018-12-14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插件底座安装模块 |
CN106911032B (zh) * | 2017-02-28 | 2019-02-19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汽车线束插件安装结构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5876225A (en) | 1999-03-02 |
EP0790676A2 (en) | 1997-08-20 |
CN1084940C (zh) | 2002-05-15 |
EP0790676B1 (en) | 2000-11-02 |
JPH09223539A (ja) | 1997-08-26 |
DE69703400T2 (de) | 2001-07-05 |
EP0790676A3 (en) | 1998-05-13 |
DE69703400D1 (de) | 2000-12-07 |
JP3123422B2 (ja) | 2001-01-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4940C (zh) | 杆型接插件 | |
CN1081837C (zh) | 插头、插座式电连接装置 | |
CN1126208C (zh) | 带有操纵杆的连接器 | |
CN1521787A (zh) | 按钮式开关装置 | |
US20100151714A1 (en) | Lever type connector | |
CN1132269C (zh) | 扁平导体的电接插件 | |
CN1510800A (zh) | 连接器和匹配连接器及其组合 | |
JP2001506398A (ja) |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用一体型ばねラッチ | |
CN1835292A (zh) | 挠性基板用连接器 | |
EP3922421A1 (en) | Coupling mechanism | |
CN1174427A (zh) | 杠杆式连接器 | |
JP2002270286A (ja) | レバー駆動型コネクタ組立体 | |
JP2003331984A (ja) | 電気コネクタ | |
CN1835306A (zh) | 同轴接头压缩工具 | |
US7500860B2 (en) | Lever type connector including rotation restricting portion | |
US6572391B2 (en) | Compact connector system with engagement lever having increased rotation | |
CN1501551A (zh) | 电气导火管的分流器 | |
EP1288566B1 (fr) | Agencement pour la connexion électrique d'une lampe | |
CN103636076B (zh) | 杠杆嵌合式连接器 | |
CN1144549C (zh) | 杆状化妆料抽出容器 | |
CN1229832C (zh) | 开关装置 | |
CN1039609C (zh) | 开关装置 | |
US20230073257A1 (en) | Connecting apparatus for wiper, wiper blade assembly, and wiper device | |
JP4275876B2 (ja) | レバー結合式コネクタ | |
CN1332498A (zh) | 汽车插头和汽车插头的外极端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20515 Termination date: 20140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