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202168A - 调色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Google Patents
调色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202168A CN115202168A CN202210310817.3A CN202210310817A CN115202168A CN 115202168 A CN115202168 A CN 115202168A CN 202210310817 A CN202210310817 A CN 202210310817A CN 115202168 A CN115202168 A CN 11520216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hutter member
- toner
- accommodating
- container
- image form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G—ELECTROGRAPHY; ELECTROPHOTOGRAPHY; MAGNETOGRAPHY
- G03G15/00—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 G03G15/06—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 G03G15/08—Apparatus for electrographic processes using a charge pattern for developing using a solid developer, e.g. powder developer
- G03G15/0822—Arrangements for preparing, mixing, supplying or dispensing developer
- G03G15/0877—Arrangements for metering and dispensing developer from a developer cartridge into the development unit
- G03G15/0881—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 G03G15/0886—Sealing of developer cartridges by mechanical means, e.g. shutter, plu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ry Development In Electrophotography (AREA)
- Electrophotography Configuration And Compon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调色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减少并且利用一个方向的力容纳掉落的调色剂。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具备:瓶部411,收容调色剂;排出口,将瓶部411向外部打开;第1活动门构件,在关闭排出口的闭塞位置与打开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瓶部411;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与处于打开位置的第1活动门构件分隔的容纳位置和与处于闭塞位置的第1活动门构件接触的脱离位置之间在对图像形成装置装卸的装卸方向上相对于瓶部411能够移动地设置;以及锁定机构,限制处于脱离位置的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移动,锁定机构包括具有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38的连接构件437。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收容容器、使用从该调色剂收容容器供给的调色剂在记录介质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为代表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利用调色剂使形成于感光体鼓的静电潜像显影的显影器以及收容供给到该显影器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容器。调色剂收容容器自如地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该调色剂收容容器具有与显影器连结的开口部,在装卸调色剂收容容器时,开口部被关闭,使得收容于调色剂收容容器的调色剂不从开口部排出。
例如,在日本特开2010-32670号公报中,记载有一种显影剂容器,该显影剂容器打开设置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显影剂收容部的主体侧活动门(shutter)而对所述显影剂收容部供给或回收显影剂,并且装卸自如地设置于所述显影剂收容部,所述显影剂容器的特征在于,具备:容器侧活动门,对用于对容器内部排出或送入显影剂的开口进行开闭;以及锁定机构,使所述容器侧活动门停留在封闭所述开口的位置,与向所述显影剂收容部的安装动作联动地,所述锁定机构被解除,所述容器侧活动门打开所述开口,与从所述显影剂收容部的脱离动作联动地,所述容器侧活动门封闭所述开口,并且利用所述锁定机构使所述容器侧活动门停留,所述锁定机构具备:突起部,设置于所述开口的附近;以及爪构件,设置于所述容器侧活动门,并且与所述突起部卡合地限制所述容器侧活动门的打开方向的移动,在与从上方或下方对所述显影剂收容部进行设置的动作联动地,所述爪构件由于与所述显影剂收容部的抵接发生弹性变形而所述爪构件与所述突起部的卡合被解除之后,与向前方对所述显影剂收容部进行推挤的动作联动地,在所述容器侧活动门被固定的状态下所述开口被打开,并且所述主体侧活动门被按压移动而所述开口与所述显影剂收容部的主体侧开口连通,利用与向后方对所述显影剂收容部进行抽出的动作联动地被固定的所述容器侧活动门将所述开口封闭,并且在所述主体侧活动门被封闭之后,与向上方或下方对所述显影剂收容部进行脱离的动作联动地,由于与所述显影剂收容部的抵接而导致的所述爪构件的弹性变形被解除,所述爪构件与所述突起部卡合。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0-32670号公报所记载的显影剂容器中,当装卸于显影剂收容部时,与从上下方向进行设置的动作联动地,使锁定机构有效或者被解除,与向前方进行推挤的动作或者向后方进行抽出的动作联动地,容器侧活动门被开闭。因此,用户当对显影剂收容部装卸显影剂容器时,被迫进行在上下方向上使显影剂容器移动的动作和在前后方向上使显影剂容器移动的动作。因此,需要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使显影剂容器移动,操作繁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0-3267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点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能够减少在未容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期间掉落的调色剂并且施加一个方向的力而使调色剂容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收容容器。
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在于提供能够通过使减少了掉落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来容纳调色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解决课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某个方面,调色剂收容容器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该调色剂收容容器具备:瓶部,收容调色剂;排出口,将瓶部向外部打开;第1活动门构件,在关闭排出口的闭塞位置与打开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瓶部;第2活动门构件,在与处于打开位置的第1活动门构件分隔的容纳位置和与处于闭塞位置的第1活动门构件接触的脱离位置之间在对图像形成装置装卸的装卸方向上相对于瓶部能够移动地设置;以及锁定机构,限制处于脱离位置的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移动,锁定机构包括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具有在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依照该方面,在装卸方向上相对于瓶部能够移动的第2活动门构件在容纳位置处与第1活动门构件分隔,第1活动门构件变到打开位置,瓶部的排出口被打开。第2活动门构件在脱离位置处与第1活动门构件接触,第1活动门构件变到闭塞位置,瓶部的排出口关闭。在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情况下,利用锁定机构限制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移动。在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情况下,锁定机构所包括的连接部具有相对于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所以当装卸方向的力被施加到该倾斜面时,连接部在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由锁定机构进行的限制被解除。因此,通过对第2活动门构件施加调色剂收容容器被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装卸方向的力,除了能够进行排出口的开闭之外,还能够进行第2活动门构件的移动的限制以及限制的解除。其结果,能够提供能够减少在未容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期间掉落的调色剂并且施加一个方向的力而使调色剂容纳于图像形成装置的调色剂收容容器。
优选的是,锁定机构还包括:卡止部,比第2活动门构件在装卸方向上移动的轨道更靠外侧地固定于瓶部;以及卡合部,在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与卡止部卡合,连接构件设置于卡合部与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在远离第2活动门构件的方向上对卡合部施力。
依照该方面,卡止部比第2活动门构件的轨道更靠外侧地固定于瓶部,卡合部由连接构件在远离第2活动门构件的方向上施力,所以卡合部被朝向卡止部地施力。因此,能够使卡合部与卡止部卡合。
优选的是,所述倾斜面的越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的部分与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的距离越长。
依照该方面,当倾斜面受到装卸方向的力时,连接构件受到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力,卡合部克服由连接构件引起的弹力而靠近第2活动门构件。因此,卡合部不与卡止部卡合,所以能够解除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移动的限制。
优选的是,卡合部以及连接构件由与第2活动门构件相同的构件构成。
依照该方面,卡合部、连接构件以及第2活动门构件由相同的构件构成,所以能够做成简单的结构,易于进行制造。
优选的是,卡合部隔着第2活动门构件而设置于两侧。
依照该方面,在第2活动门构件的两侧设置卡合部,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能够在脱离位置处被稳定地固定。
优选的是,卡合部形成于与连接构件的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的面相对的滑动面,具有与滑动面相交的卡合面,关于在装卸方向上隔着卡合面的两个滑动面,越是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的滑动面,则与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的距离越短。
依照该方面,关于在装卸方向上隔着卡合面的两个滑动面,越是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的滑动面,则与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的距离越短,所以能够使卡合部与卡止部卡合。
优选的是,锁定机构包括比排出口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侧地设置的卡止部,连接构件固定于瓶部,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在装卸方向上移动的轨道而对卡止部施力。
依照该方面,卡止部在比排出口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侧进入到第2活动门构件的轨道中,所以能够限制第2活动门构件在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优选的是,倾斜面的越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的部分与轨道之间的距离越短。
依照该方面,倾斜面的越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的部分与轨道之间的距离越短,所以当倾斜面受到装卸方向的力时,卡止部克服由连接构件引起的弹力而移动到第2活动门构件的轨道的外侧。因此,第2活动门构件能够从脱离位置移动,所以能够解除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移动的限制。
优选的是,所述连接构件由与第2活动门构件不同的构件构成。
优选的是,卡止部具有卡止面,该卡止面抵接到位于脱离位置的第2活动门构件。
依照该方面,卡止部的卡止面抵接于第2活动门构件,所以能够稳定地限制第2活动门构件的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装卸上述调色剂收容容器,该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容器容纳部,具有收纳口,容纳调色剂收容容器;限制部,比收纳口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抵接于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引导构件,比限制部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抵接于倾斜面。
依照该方面,在调色剂收容容器容纳于容器容纳部之前,第2活动门构件抵接于限制部,在第2活动门构件抵接于限制部之前,倾斜面抵接于引导构件。因此,在第2活动门构件抵接于限制部之前,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因此,能够提供能够通过使减少了掉落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来容纳调色剂收容容器的图像形成装置。
优选的是,容器容纳部具有在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对调色剂收容容器进行定位的定位部。
依照该方面,在调色剂收容容器容纳于图像形成装置时,调色剂收容容器在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被定位,所以能够使引导构件可靠地抵接于倾斜面。
优选的是,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对收纳口进行开闭的遮盖构件,遮盖构件在打开收纳口的状态下比引导构件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
依照该方面,在调色剂收容容器容纳于图像形成装置时,在第2活动门构件通过遮盖构件的垂直方向上方之前,第2活动门构件的移动被限制,所以能够减少掉落于遮盖构件的调色剂。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1个实施方式中的MFP的外观的第1立体图。
图2是示意地示出MFP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
图3是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以及子料斗(sub-hopper)的外观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1个实施方式中的MFP的外观的第2立体图。
图5是示出在MFP中更换调色剂收容容器的情形的图。
图6是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1立体图。
图7是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2立体图。
图8是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的第2活动门构件的俯视图。
图9是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10是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图11是将容器容纳部的一部分与周边的构件一起放大地示出的立体图。
图12是示出帽盖(cap)部、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侧方引导板的位置关系的第1图。
图13是示出帽盖部、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侧方引导板的位置关系的第2图。
图14是示出帽盖部、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侧方引导板的位置关系的第3图。
图15是示出帽盖部、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侧方引导板的位置关系的第4图。
图16是示出帽盖部、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侧方引导板的位置关系的第5图。
图17是示出变形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1立体图。
图18是示出变形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2立体图。
图19是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限制构件的俯视图。
图20是将变形例中的容器容纳部的一部分与周边的构件一起放大地示出的立体图。
图21是示出限制构件、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引导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第1图。
图22是示出限制构件、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引导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第2图。
图23是示出限制构件、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引导构件的位置关系的第3图。
符号说明
100:MFP;41:容器容纳部;41A:收纳口;41C、41M、41Y、41K:调色剂收容容器;42C、42M、42Y、42K:子料斗;43:调色剂存积部;50:遮盖构件;411:瓶部;412:帽盖部;412A:突起部;413、413A:卡止部;414:支承构件;414A:孔;414B:端部;415活动门限制部;427:排出口;429:第1活动门构件;429A:旋转轴;429B:接触端;429C:片材;435:第2活动门构件;435A:盖构件;435B:把持部;435C:突起部;437:连接构件;437A:基底部;437B:臂部;438:倾斜面;439:卡合部;439A:卡合面;439B:滑动面;439C:滑动面;441:供给口;443:限制部;445:封闭板;451:侧方引导板;451A:滑动槽;453:限制爪;461:限制构件;461A:基部;461B:连接构件;463:倾斜面;471:引导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的部件附加有相同的符号。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相同。因此,不重复关于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1个实施方式中的MFP的外观的第1立体图。参照图1,MFP(Multi Function Peripheral,多功能外围设备)100是图像形成装置的一个例子,在其前表面具备构成主体壳体的一部分的遮盖构件50。遮盖构件50能够开闭,在图1中,示出了遮盖构件50关闭的关闭状态下的MFP 100。以下,将从MFP100的背面朝向前表面的水平的方向称为正面方向,将从正面朝向背面的水平的方向称为背面方向。
图2是示意地示出MFP的内部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剖面图。参照图1以及图2,MFP 100包括读取原稿的原稿读取部130、根据图像数据在纸张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140以及对图像形成部140供给纸张的供纸部150。
原稿读取部130利用安装于在其下方移动的滑块12的曝光灯13对设置于原稿玻璃11上的原稿的图像进行曝光。来自原稿的反射光由反射镜14和两张反射镜15、15A引导到透镜16,成像于CCD(Charge Coupled Devices,电荷耦合器件)传感器18。
成像于CCD传感器18的反射光在CCD传感器18内变换为作为电信号的图像数据。图像数据变换为青色(C)、品红色(M)、黄色(Y)、黑色(K)的印刷用数据,输出到图像形成部140。
图像形成部140具备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各自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在此,“Y”,“M”,“C”以及“K”分别表示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通过驱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至少1个图像形成单元来形成图像。当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全部被驱动时,形成全色的图像。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印刷用数据分别被输入到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只有所处理的调色剂的色彩不同,所以在此说明用于形成黄色的图像的图像形成单元20Y。
图像形成单元20Y具备:曝光装置21Y,被输入黄色的印刷用数据;作为图像承载体的感光体鼓23Y;带电辊22Y,用于使感光体鼓23Y的表面均匀地带电;显影器24Y;1次转印辊25Y,用于通过电场力的作用将形成于感光体鼓23Y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作为图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30上;鼓清洁刮板(blade)27Y,用于去除感光体鼓23Y上的转印残留调色剂;调色剂收容容器41Y;以及子料斗42Y。
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收容黄色的调色剂。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被容纳在设置于主体框架的容器容纳部41中,以设置于主体框架的调色剂收容容器马达作为驱动源而驱动,将调色剂排出到外部。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排出的调色剂被供给到子料斗42Y。子料斗42Y设置于容器容纳部41的下方,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与显影器24Y之间具有暂时地存积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排出的调色剂的调色剂存积部。与收容于显影器24Y的调色剂的剩余量为预先决定的下限值以下相应地,子料斗42Y将存积于调色剂存积部的调色剂供给到显影器24Y。
在感光体鼓23Y的周边,沿着感光体鼓23Y的旋转方向依次配置有带电辊22Y、曝光装置21Y、显影器24Y、1次转印辊25Y、鼓清洁刮板27Y。
感光体鼓23Y在被带电辊22Y带电之后,被照射曝光装置21Y发出的激光。曝光装置21Y对感光体鼓23Y的表面的图像对应部进行曝光。由此,静电潜像形成于感光体鼓23Y。接着,显影器24Y利用带电的调色剂对形成于感光体鼓23Y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具体而言,在形成于感光体鼓23Y的静电潜像上通过电场力的作用载置调色剂,从而调色剂图像形成于感光体鼓23Y。形成于感光体鼓23Y上的调色剂图像由1次转印辊25Y通过电场力的作用转印到作为图像承载体的中间转印带30上。未被转印到感光体鼓23Y上而残留的调色剂由鼓清洁刮板27Y从感光体鼓23Y去除。
另一方面,中间转印带30由驱动辊33和从动辊34以不松弛的方式悬架。当驱动辊33在图2中逆时针旋转时,中间转印带30以预定的速度在图中逆时针旋转。与中间转印带30的旋转相伴地,从动辊34逆时针旋转。
由此,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依次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分别将调色剂图像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0上的定时根据对中间转印带30附加的基准标记的检测来调整。由此,黄色、品红色、青色以及黑色的调色剂图像重叠于中间转印带30上。
形成于中间转印带30的调色剂图像由作为转印构件的2次转印辊26通过电场力的作用转印到纸张。由定时辊31输送的纸张被输送到中间转印带30与2次转印辊26相接的辊隙部。转印有调色剂图像的纸张被输送到定影辊32,由定影辊32加热以及加压。由此,调色剂被熔化而定影到纸张。之后,纸张被排出到排纸托盘39。
在中间转印带30的图像形成单元20Y的上游,设置有带清洁刮板28。带清洁刮板28去除在中间转印带30上未被转印到纸张而残留的调色剂。
在供纸盒(cassette)35、35A中分别设置有尺寸不同的纸张。分别收容于供纸盒35、35A的纸张由分别安装于供纸盒35、35A的取出辊36、36A供给到输送路径,由供纸辊37送到定时辊31。
MFP 100在形成全色的图像的情况下,驱动所有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但在形成单色的图像的情况下,驱动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任意一个图像形成单元。另外,还能够将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中的两个以上的图像形成单元进行组合而形成图像。此外,在此,说明MFP 100采用具备分别在纸张上形成4种颜色的调色剂的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串联(tandem)方式的例子,但也可以采用利用1个感光体鼓将4种颜色的调色剂依次转印到纸张上的4循环方式。
图3是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以及子料斗的外观的立体图。参照图3,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分别包括收容调色剂的瓶部411和安装于瓶部411的一端的帽盖部412。子料斗42Y、42M、42C、42K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分别对应地一体地设置。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容纳于MFP 100的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下,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与子料斗42Y、42M、42C、42K被相对地定位。
子料斗42Y、42M、42C、42K分别是中空结构,具有用于在内部储藏调色剂的调色剂存积部43。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的1个实施方式中的MFP的外观的第2立体图。参照图4,在图4中,示出了打开遮盖构件50的打开状态下的MFP 100。在遮盖构件50的打开状态下,使图像形成部140的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口41A露出于外部。遮盖构件50在打开状态下其背表面、在遮盖构件50的关闭状态下朝向MFP 100的内部侧的面朝向上方。收纳口41A是容器容纳部41的正面侧的开口,是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被插入到容器容纳部41的情况下最初收取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的部分。在图4中,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所以收纳口41A被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隐藏而看不到。
在遮盖构件50的打开状态下,图像形成单元20Y、20M、20C、20K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以及子料斗42Y、42M、42C、42K的一部分以外的部分未露出于外部。因此,在遮盖构件50的打开状态下,图像形成部140被设定成能够执行图像形成动作。因此,在图像形成部140的图像形成动作过程中,即使遮盖构件50从关闭状态变为打开状态,图像形成部140也不中断地继续进行图像形成动作。另外,在遮盖构件50的打开状态下,容器容纳部41露出,所以用户能够更换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41C、41K中的至少1个调色剂收容容器。
图5是示出在MFP中更换调色剂收容容器的情形的图。参照图5,调色剂收容容器41Y从MFP 100的容器容纳部41向正面方向抽出,从而从MFP 100脱离。之后,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压入到MFP 100的容器容纳部41,从而安装于MFP 100。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在遮盖构件50的打开状态下被装卸,在装卸时,调色剂收容容器41Y通过遮盖构件50的上方。
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在长度方向上被插入到MFP 100的容器容纳部41。以下,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被插入到MFP 100的容器容纳部41的长度方向称为装卸方向。装卸方向包括正面方向和背面方向。
图6是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1立体图。图7是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2立体图。在图6以及图7中,示出从正面侧斜下方观察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图。参照图6以及图7,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包括收容调色剂的瓶部411、将瓶部411向外部打开的排出口427、对排出口427进行开闭的第1活动门构件429、第2活动门构件435、安装有第2活动门构件的支承构件414以及帽盖部412。帽盖部412具有在水平方向上向构成两个侧表面的侧壁突出的突起部412A以及形成于帽盖部412的侧壁的卡止部413。帽盖部412的侧壁划分收容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部分的空间。卡止部413构成锁定机构的一部分。
在图6中,示出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在图7中,示出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装卸方向上相对于瓶部411能够移动地安装于瓶部411。
图8是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的第2活动门构件的俯视图。在图中,示出从下方观察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俯视图。在图8中,上下方向是装卸方向,附图上方是正面方向,附图下方是背面方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具有矩形的平板状的盖构件435A、从盖构件435A的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的一对把持部435B以及从盖构件435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突起部435C。一对把持部435B在彼此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在装卸方向上延伸的槽。
形成有卡合部439的连接构件437连接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两侧各自的把持部435B。连接构件437将第2活动门构件435与卡合部439连接。连接构件437以及卡合部439构成锁定机构的一部分。在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在两个卡合部439之间配置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活动门构件435、连接构件437以及卡合部439由相同的构件构成。
具体而言,连接构件437包括从把持部435B向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相反的方向延伸的基底部437A以及从基底部437A的端部向正面方向延伸的臂部437B。在臂部437B的与和基底部437A连接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有卡合部439。卡合部439形成于臂部437B的与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面相对的滑动面,具有与滑动面相交的卡合面439A和在装卸方向上隔着卡合面439A的两个滑动面439B、439C。关于两个滑动面439B、439C,越是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正面方向侧)的滑动面439B,则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第2活动门构件435之间的距离越短。另外,滑动面439B在装卸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长度。基底部437A以及臂部437B具有弹性,在远离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对卡合部439施力。因此,能够使卡合部439与卡止部413卡合。
卡合面439A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与装卸方向垂直。此外,在此,将卡合面439A设为了与装卸方向垂直的面,但不限定于此,卡合面439A优选具有与后述卡止部413平行的面。
臂部437B在与基底部437A连接的端部与卡合部439之间具有与装卸方向相交的倾斜面438。倾斜面438的越靠正面方向的部分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之间的距离越长。因此,当倾斜面438受到正面方向的力时,基底部437A以及臂部437B发生弹性变形,卡合部439在接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移动。在该情况下,卡合部439不与卡止部413卡合。
再次参照图7,瓶部411具有配置于排出口427的下方的支承构件414以及与支承构件414的背面方向侧邻接地配置的活动门限制部415。支承构件414位于排出口427的垂直方向下方,形成有将排出口427投影到垂直方向下方的水平面得到的区域以上的大小的孔414A。
形成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对把持部435B的槽分别与作为支承构件414的与装卸方向平行的端面的一对端部414B卡合。由此,第2活动门构件435相对于支承构件414在装卸方向上能够滑动。
如图6所示,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第2活动门构件435由锁定机构限制向正面方向的移动。锁定机构包括形成于帽盖部412的卡止部413、连接构件437以及卡合部439。具体而言,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卡合部439与形成于帽盖部412的卡止部413卡合,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的移动被限制。另外,第2活动门构件435堵塞形成于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因此,收容于瓶部411的调色剂不会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掉落。
如图7所示,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部分收容于帽盖部412的内部空间。另外,第1活动门构件429打开排出口427,形成于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露出。形成于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是将排出口427投影到垂直方向下方的水平面得到的区域以上的大小,所以从瓶部411的排出口427落下的调色剂通过孔414A而向下方落下。因此,收容于瓶部411的调色剂因重力而从排出口427落下。
图9是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图10是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部分的剖面图。
第1活动门构件429是平板形状,在一端具有旋转轴429A,旋转轴429A在排出口427的正面方向的端部由瓶部411轴支承。第1活动门构件429能够以旋转轴429A为中心而在闭塞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闭塞位置是成为排出口427关闭且瓶部411闭塞的状态的位置。打开位置是成为排出口427打开且瓶部411向外部打开的状态的位置。第1活动门构件429在朝向瓶部411的面上贴附有具有弹性的片材429C。片材429C也可以是弹性体,例如是橡胶、海绵状的聚氨酯。因此,在第1活动门构件429位于闭塞位置的状态下,能够使调色剂尽可能不从排出口427漏出。
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旋转轴429A在第1活动门构件429在闭塞位置与打开位置之间旋转的期间,该旋转轴429A与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重心相比,始终位于更靠上方的位置。另外,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与旋转轴429A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即接触端429B的闭塞位置处的位置位于比打开位置处的位置更靠上方。因此,第1活动门构件429因自重而旋转,从而从闭塞位置移动到打开位置。在打开位置处,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关闭排出口427的侧的面成为垂直。另外,第1活动门构件429由于在位于打开位置的状态下从外部受到背面方向的力而朝向闭塞位置旋转。
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处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第1活动门构件429变到打开位置,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盖构件435A的上表面位于比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接触端429B更靠上方。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相对于瓶部411向装卸方向的背面方向移动的情况下,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第1活动门构件429,第1活动门构件429随着接触端429B向上方抬起而旋转。之后,当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接触端429B上升至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盖构件435A的上表面的位置时,第1活动门构件429变到闭塞位置。第2活动门构件435相对于瓶部411进一步向装卸方向的背面方向移动,抵接于瓶部411的活动门限制部415,在装卸位置处停止。在该期间,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接触端429B抵接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盖构件435A的上表面,第1活动门构件429维持闭塞状态。
当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装卸位置相对于瓶部411向装卸方向的正面方向移动时,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接触端429B不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盖构件435A的上表面相接。当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接触端429B不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盖构件435A的上表面相接时,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接触端429B开始向下方移动,第1活动门构件429以旋转轴429A为中心,因自重而开始旋转。第1活动门构件429在第1活动门构件429的朝向排出口427的面成为垂直的容纳位置处停止。此外,在容纳位置处,第2活动门构件435也可以与第1活动门构件429分离。
图11是将容器容纳部的一部分与周边的构件一起放大地示出的立体图。在图11中,示出与容器容纳部41的分别容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的收纳口41A对应的部分。参照图11,在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口41A的下方配置限制部443,在限制部443的正面方向侧隔开预定的距离地配置限制爪453。限制部443是子料斗42Y、42M、42C、42K各自的正面方向侧的前表面壁的一部分。限制爪453被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能够移动。限制爪453由与一对侧方引导板451相同的构件形成。一对侧方引导板451在彼此相对的面上形成有滑动槽451A。
容器容纳部41具有直径比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外径大的筒状的空间。当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背面方向的端部插入到收纳口41A、向背面方向按压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时,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进入到容器容纳部41。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预定长度的部分进入到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下,由容器容纳部41对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定位。
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插入到容器容纳部41的中途,分别形成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帽盖部412的两个侧表面的侧壁的突起部412A(参照图6)进入到形成于侧方引导板451的滑动槽451A。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在装卸方向上移动,所以突起部412A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移动相伴地也在装卸方向上移动。因此,形成于侧方引导板451的滑动槽451A从突起部412A受力,限制爪45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滑动槽451A以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进入到容器容纳部41起至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为止限制爪453位于下方、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之后限制爪453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于侧方引导板451。
在图11中,示出与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收纳口41A对应的限制爪453位于上方的状态,示出与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M的收纳口41A对应的限制爪453位于下方的状态。
如图11所示,在子料斗42Y的上表面形成有将调色剂存积部43向外部打开的供给口441。另外,子料斗42Y示出供给口441被封闭板445关闭的状态。封闭板445由弹簧等弹性体在正面方向上施力,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插入到容器容纳部41的中途,设置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活动门限制部415抵接,由于被活动门限制部415向背面方向按压而移动,打开供给口441。
此外,在图11中,示出了在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M的收纳口41A处供给口441打开的状态、并且限制爪453向下方移动后的状态,但实际上无需同时实现两个状态。限制爪453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时仅在至少设置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突起部435C相对于限制爪453从正面方向侧向背面方向移动的期间向下方移动、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从容器容纳部41脱离时仅在至少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容纳位置向装卸位置移动的期间向上方移动即可。另外,供给口441仅在至少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排出口427位于供给口441的上方的期间是打开的状态即可。
图12~图16是示出帽盖部、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侧方引导板的位置关系的图。图12~图14示出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倾斜面438与侧方引导板451接触之前的阶段中的位置关系。图12是从下方向观察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第1图。在图12中,附图上方是正面方向,附图下方是背面方向。图13是从正面侧的斜上方观察侧方引导板451、第2活动门构件435以及帽盖部412的立体图。图14是从背面侧的斜上方观察侧方引导板451、第2活动门构件435以及帽盖部412的立体图。
参照图12~图14,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由用户从正面侧向背面方向插入到容器容纳部41。在图12~图14中,示出了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倾斜面438与侧方引导板451接触之前的状态。在该状态下,由锁定机构限制第2活动门构件435相对于瓶部411向正面方向的移动。具体而言,卡合部439与帽盖部412的卡止部413卡合,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435相对于瓶部411向正面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固定于脱离位置。
图15示出紧接在连接构件437的倾斜面438与侧方引导板451接触之后的阶段中的帽盖部412、第2活动门构件435以及侧方引导板451的位置关系。图15是从下方向观察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第2图。在图15中,附图上方是正面方向,附图下方是背面方向。参照图15,示出从图12所示的状态起由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压入预定量的状态。当从图12所示的状态起由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压入时,形成于连接构件437的倾斜面438抵接于侧方引导板451,倾斜面438从侧方引导板451受到正面方向的力。由此,连接构件437发生弹性变形,卡合部439在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移动,不与卡止部413卡合。由容器容纳部41对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定位,所以形成于连接构件437的倾斜面438可靠地抵接于侧方引导板451。因此,第2活动门构件435能够相对于瓶部411向正面方向移动。
当由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进一步压入时,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由容器容纳部41对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定位,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435可靠地抵接于限制部443。第2活动门构件435由限制部443限制相对于容器容纳部41的移动,所以当由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进一步压入时,第2活动门构件435开始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期间,连接构件437的与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面相反的一侧的面一边与帽盖部412的侧壁的内表面接触一边移动。在该期间,连接构件437的弹性变形被维持,卡合部439在远离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被施力的状态被维持。
图16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下的帽盖部412、第2活动门构件435以及侧方引导板451的位置关系。图16是从下方向观察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第3图。在图16中,附图上方是正面方向,附图下方是背面方向。当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被用户向背面方向压入而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时,第2活动门构件435被限制部443限制移动,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435移动至容纳位置。
参照图16,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露出。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下,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与子料斗42Y的供给口441在垂直方向上重叠。连接构件437的滑动面抵接于帽盖部412的侧壁的内表面,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435进一步发生弹性变形,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部分容纳于帽盖部412的内部空间。
<变形例>
接下来,说明变形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变形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是变更上述锁定机构而得到的。变形例中的第2活动门构件435具有限制构件461来代替上述调色剂收容容器41Y中的连接构件437、卡合部439、卡止部413。
图17是示出变形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1立体图。图18是示出变形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的一个例子的一部分的第2立体图。在图17以及图18中,示出从正面侧斜下方观察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图。参照图17以及图18,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包括收容调色剂的瓶部411、将调色剂收容部向外部打开的排出口427、对排出口427进行开闭的第1活动门构件429、第2活动门构件435、安装有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支承构件414、帽盖部412以及限制构件461。帽盖部412在构成两个侧表面的侧壁上具有向水平方向突出的突起部412A。帽盖部412的侧壁划分收容限制构件461的一部分以及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部分的空间。第2活动门构件435和限制构件461由不同的构件构成。
在图17中,示出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在图18中,示出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装卸方向上相对于瓶部411能够移动地安装于瓶部411。
图19是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限制构件的俯视图。在图中,示出从下方观察限制构件461的俯视图。在图19中,图中上下方向是装卸方向,图中上方是正面方向,图中下方是背面方向。限制构件461具有与装卸方向垂直的基部461A和从基部461A的两端向背面方向延伸的一对连接构件461B。基部461A固定于帽盖部412。一对连接构件461B在从与基部461A连接的端部起预定的距离处形成卡止部413A,在与和基部461A连接的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端部形成倾斜面463。连接构件461B和卡止部413A构成锁定机构的一部分。连接构件461B在与基部461A连接的端部处固定于帽盖部412。卡止部413A具有与装卸方向垂直地相交的卡止面。分别形成于两个连接构件461B的倾斜面463分别形成于两个连接构件461B彼此相对的面。一对连接构件461B分别由具有弹性的构件形成。因此,当在各个倾斜面463远离的方向上施加外力的情况下,一对连接构件461B在分别形成于一对连接构件461B的卡止部413A彼此靠近的方向上对它们施力。
再次参照图17以及图18,变形例中的第2活动门构件435具有矩形的平板状的盖构件435A、从盖构件435A的相对的两个端部分别向上方延伸的一对把持部435B以及从盖构件435A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突起部435C。一对把持部435B在彼此相对的面上形成有在装卸方向上延伸的槽。
瓶部411具有配置于排出口427的下方的支承构件414和在支承构件414的背面方向侧邻接地配置的活动门限制部415。支承构件414位于排出口427垂直方向下方,形成有将排出口427投影到垂直方向下方的水平面得到的区域以上的大小的孔414A。
支承构件414的具有与装卸方向平行的端面的一对端部414B进入到形成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对把持部435B的槽,第2活动门构件435能够相对于支承构件414在装卸方向上滑动。
如图17所示,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第2活动门构件435由锁定机构限制向正面方向移动。锁定机构包括形成于限制构件461的卡止部413A以及连接构件461B。具体而言,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中,作为正面方向侧的面的一部分的卡合部抵接于限制构件461的卡止部413A,第2活动门构件435向正面方向的移动被限制。正面方向是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另外,第2活动门构件435堵塞形成于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因此,收容于瓶部411的调色剂不会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掉落。
如图18所示,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部分收容于帽盖部412的内部空间。另外,第1活动门构件429打开排出口427,形成于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露出。形成于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是将排出口427投影到垂直方向下方的水平面得到的区域以上的大小,所以从瓶部411的排出口427落下的调色剂通过孔414A而向下方落下。因此,收容于瓶部411的调色剂因重力而从排出口427落下。
图20是将变形例中的容器容纳部的一部分与周边的构件一起放大地示出的立体图。在图20中,示出与变形例中的容器容纳部41的分别容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Y、41M的收纳口41A对应的部分。参照图20,在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口41A的下方配置限制部443,在限制部443的正面方向侧隔开预定的距离地配置限制爪453。限制部443是子料斗42Y、42M、42C、42K各自的正面方向侧的正面壁的一部分。限制爪453被设置成能够在上下方向上移动。限制爪453与一对侧方引导板451一体地形成。一对侧方引导板451在彼此相对的面上形成有滑动槽451A。以隔着限制爪453的方式配置一对引导构件471。一对引导构件471是板状的构件,以长度方向与装卸方向平行的方式固定于容器容纳部41。
容器容纳部41具有直径比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外径大的筒状的空间。当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背面方向的端部插入到收纳口41A、向背面方向按压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时,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进入到容器容纳部41。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预定长度的部分进入到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下,由容器容纳部41对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定位。
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插入到容器容纳部41的中途,分别形成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帽盖部412的两个侧表面的侧壁的突起部412A(参照图17)进入到形成于侧方引导板451的滑动槽451A。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在装卸方向上移动,所以突起部412A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移动相伴地也在装卸方向上移动。因此,形成于侧方引导板451的滑动槽451A从突起部412A受力,限制爪453在上下方向上移动。
滑动槽451A以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进入到容器容纳部41起至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为止限制爪453位于下方、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之后限制爪453位于上方的方式形成于侧方引导板451。
在图20中,示出与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收纳口41A对应的限制爪453位于上方的状态,示出与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M的收纳口41A对应的限制爪453位于下方的状态。此外,在图20中,示出了在容器容纳部41的收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M的收纳口41A处供给口441打开的状态、并且限制爪453向下方移动后的状态,但实际上无需同时实现两个状态。限制爪453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时仅在至少设置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突起部435C相对于限制爪453从正面方向侧向背面方向移动的期间向下方移动、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从容器容纳部41脱离时仅在至少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容纳位置向装卸位置移动的期间向上方移动即可。另外,供给口441仅在至少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排出口427位于供给口441的上方的期间是打开的状态即可。
图21~图23是示出限制构件、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引导构件的位置关系的图。在图21~图23中,是从下方向观察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图。在图21~图23中,附图上方是正面方向,附图下方是背面方向。
图21示出限制构件461的倾斜面463与引导构件471接触之前的阶段中的限制构件461、第2活动门构件435以及引导构件471的位置关系。参照图21,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由用户从正面侧向背面方向插入到容器容纳部41。在图21中,示出了限制构件461的倾斜面463与引导构件471接触之前的状态。在该状态下,形成于限制构件461的卡止部413A抵接于作为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正面方向侧的侧表面的一部分的卡合部,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435相对于瓶部411向正面方向的移动被限制,固定于脱离位置。
图22示出紧接在形成于限制构件461的倾斜面463与引导构件471接触之后的阶段中的限制构件461、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引导构件471的位置关系。在图22中,附图上方是正面方向,附图下方是背面方向。在图22中,示出从图21所示的状态起由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压入的状态。当从图21所示的状态起由用户向背面方向按压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时,形成于限制构件461的倾斜面463抵接于引导构件471,倾斜面463从引导构件471受到正面方向的力。由此,连接构件461B发生弹性变形,一对连接构件461B间的距离变大,一对卡止部413A不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卡合部卡合。由容器容纳部41对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定位,所以形成于连接构件461B的倾斜面463可靠地抵接于引导构件471。因此,第2活动门构件435能够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
进而,当由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压入时,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由容器容纳部41对与调色剂收容容器41Y的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进行定位,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435可靠地抵接于限制部443。第2活动门构件435由限制部443限制相对于容器容纳部41的移动,所以当由用户将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向背面方向进一步压入时,第2活动门构件435开始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
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期间,连接构件461B的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面一边与引导构件471接触一边移动。在该期间,连接构件461B的弹性变形被维持,卡止部413A在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被施力的状态被维持。
图23示出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下的限制构件461、第2活动门构件435以及引导构件471的位置关系。在图23中,附图上方是正面方向,附图下方是背面方向。当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被用户向背面方向压入而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时,第2活动门构件435被限制部443限制移动,所以第2活动门构件435移动至容纳位置。
参照图23,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露出。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的状态下,支承构件414的孔414A与子料斗42Y的供给口441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一部分容纳于帽盖部412的内部空间。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期间,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构件461的连接构件461B,所以两个连接构件461B发生弹性变形,被第2活动门构件435推出。在连接构件461B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的期间,两个卡止部413A在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被连接构件461B施力的状态被维持。
如以上说明,本实施方式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能够装卸于作为图像处理装置发挥功能的MFP 100。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具备:瓶部411,收容调色剂;排出口427,将瓶部411向外部打开;第1活动门构件429,在关闭排出口427的闭塞位置与打开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地安装于瓶部411;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与处于打开位置的第1活动门构件429分隔的容纳位置和与处于闭塞位置的第1活动门构件429接触的脱离位置之间在对MFP 100装卸的装卸方向上相对于瓶部411能够移动地设置;以及锁定机构,限制处于脱离位置的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移动。该锁定机构包括连接构件437,该连接构件437具有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38。
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容纳位置处与第1活动门构件429分隔,第1活动门构件429变到打开位置,瓶部411的排出口427被打开。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脱离位置处与第1活动门构件429接触,第1活动门构件429变到闭塞位置,瓶部411的排出口427关闭。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情况下,由锁定机构限制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移动。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情况下,锁定机构所包括的连接构件437具有相对于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38,所以当装卸方向的力被施加到该倾斜面438时,连接构件437在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移动,由锁定机构进行的限制被解除。因此,通过对第2活动门构件435施加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被装卸于MFP 100的装卸方向的力,除了能够进行排出口427的开闭之外,还能够进行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移动的限制以及限制的解除。因此,能够对减少了在未被容纳于MFP 100的期间掉落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施加装卸方向的力而使其容纳于MFP 100。
另外,锁定机构还包括:卡止部413,比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装卸方向上移动的轨道更靠外侧地固定于瓶部411;以及卡合部439,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与卡止部413卡合,连接构件437设置于卡合部439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之间,在远离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对卡合部439施力。卡止部413比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轨道更靠外侧地固定于瓶部411,卡合部439由连接构件437在远离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方向上施力,所以卡合部439被卡止部413施力。因此,能够使卡合部与卡止部卡合。
另外,倾斜面438的越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的部分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之间的距离越长。因此,当倾斜面438受到装卸方向的力时,连接构件437受到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的力而发生弹性变形,卡合部439靠近第2活动门构件435。因此,卡合部439不与卡止部413卡合,所以能够解除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移动的限制。
另外,卡合部439以及连接构件437由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相同的构件构成。因此,能够做成简单的结构,易于进行制造。
另外,卡合部439隔着第2活动门构件435而设置于两侧。因此,第2活动门构件435能够在脱离位置处被稳定地固定。
另外,卡合部439形成于与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面相对的滑动面,具有滑动面439B、439C和与滑动面439B、439C相交的卡合面439A。关于在装卸方向上隔着卡合面439A的两个滑动面439B、439C,越是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的滑动面439B,则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第2活动门构件435之间的距离越短。因此,能够使卡合部439与卡止部413卡合。
在变形例中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中,锁定机构由与第2活动门构件435不同的构件构成。锁定机构包括:卡止部413A,比排出口427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侧地设置;以及连接构件461B,具有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63,固定于瓶部411,朝向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装卸方向上移动的轨道而对卡止部413A施力。因此,卡止部413A在比排出口427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侧进入到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轨道中,所以在比排出口427更靠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侧,能够限制第2活动门构件435在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上移动。
另外,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位于脱离位置的情况下,锁定机构所包括的连接构件461B具有相对于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463,该倾斜面463的越位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朝向容纳位置的方向的部分与轨道之间的距离越短。因此,当倾斜面463受到装卸方向的力时,卡止部413A克服由连接构件461引起的弹力而移动到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轨道的外侧。因此,第2活动门构件435能够从脱离位置移动,所以能够解除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移动的限制。因此,通过对第2活动门构件435施加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被装卸于MFP 100的装卸方向的力,除了能够进行排出口427的开闭之外,还能够进行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移动的限制以及限制的解除。因此,能够对减少了在未被容纳于MFP 100的期间掉落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施加装卸方向的力而使其容纳于MFP 100。
另外,卡止部413A具有卡止面,该卡止面抵接于位于脱离位置的第2活动门构件435。因此,卡止部413A的卡止面抵接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所以能够稳定地限制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移动。
作为图像形成装置发挥功能的MFP 100能够装卸上述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具备:容器容纳部41,具有收纳口41A,容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Y;限制部443,比收纳口41A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抵接于第2活动门构件435;侧方引导板451,比限制部443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抵接于倾斜面438;以及引导构件471,在变形例中抵接于倾斜面463。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容器容纳部41之前,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之前,侧方引导板451抵接于倾斜面438,在变形例中,引导构件471抵接于倾斜面463。因此,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抵接于限制部443之前,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限制被解除。因此,MFP 100能够通过使减少了掉落的调色剂的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在一个方向上移动来容纳调色剂收容容器41Y。
另外,容器容纳部41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在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对调色剂收容容器41Y进行定位。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MFP 100时,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在与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被定位,所以能够使侧方引导板451可靠地抵接于倾斜面438,在变形例中使引导构件471可靠地抵接于倾斜面463。
另外,还具备对收纳口41A进行开闭的遮盖构件50,遮盖构件50在打开收纳口41A的状态下比侧方引导板451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在变形例中比引导构件471更靠第2活动门构件435从脱离位置向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因此,在调色剂收容容器41Y容纳于MFP 100时,在第2活动门构件435通过遮盖构件50的垂直方向上方之前,第2活动门构件435的移动被限制,所以能够减少掉落于遮盖构件50的调色剂。
应认为,本次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的点上均为例示,并不是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不是由上述说明而是由权利要求书表示,意图包括与权利要求书同等的意义以及范围内的所有的变更。
<附注>
(1)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所述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的距离最短的所述滑动面在所述装卸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长度。依照该方面,与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的距离最短的滑动面在装卸方向上具有预定的长度,所以能够维持使卡合部与卡止部卡合的状态。
Claims (13)
1.一种调色剂收容容器,能够装卸于图像形成装置,所述调色剂收容容器具备:
瓶部,收容调色剂;
排出口,将所述瓶部向外部打开;
第1活动门构件,在关闭所述排出口的闭塞位置与打开所述排出口的打开位置之间旋转自如地安装于所述瓶部;
第2活动门构件,在与处于所述打开位置的所述第1活动门构件分隔的容纳位置和与处于所述闭塞位置的所述第1活动门构件接触的脱离位置之间在对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装卸的装卸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瓶部能够移动地设置;以及
锁定机构,限制处于所述脱离位置的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移动,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连接构件,该连接构件具有在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所述容纳位置的状态下相对于所述装卸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还包括:
卡止部,比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在所述装卸方向上移动的轨道更靠外侧地固定于所述瓶部;以及
卡合部,在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所述脱离位置的状态下与所述卡止部卡合,
所述连接构件设置于所述卡合部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在远离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的方向上对所述卡合部施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倾斜面的越位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朝向所述容纳位置的方向的部分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的距离越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卡合部以及所述连接构件由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相同的构件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卡合部隔着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而设置于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2~5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卡合部形成于与所述连接构件的朝向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的面相对的滑动面,具有与所述滑动面相交的卡合面,
关于在所述装卸方向上隔着所述卡合面的两个所述滑动面,越是位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的所述滑动面,则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位于所述脱离位置的状态下的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之间的距离越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锁定机构包括卡止部,该卡止部比所述排出口更靠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朝向所述容纳位置的方向侧地设置,
所述连接构件固定于所述瓶部,朝向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在所述装卸方向上移动的轨道而对所述卡止部施力。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倾斜面的越位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朝向所述容纳位置的方向的部分与所述轨道之间的距离越短。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连接构件由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不同的构件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7~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其中,
所述卡止部具有卡止面,该卡止面抵接到位于所述脱离位置的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
11.一种图像形成装置,能够装卸权利要求1~10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调色剂收容容器,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备:
容器容纳部,具有收纳口,容纳所述调色剂收容容器;
限制部,比所述收纳口更靠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抵接于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以及
引导构件,比所述限制部更靠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抵接于所述倾斜面。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容器容纳部具有定位部,该定位部在与所述装卸方向相交的方向上对所述调色剂收容容器进行定位。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图像形成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形成装置还具备遮盖构件,该遮盖构件对所述收纳口进行开闭,
所述遮盖构件在打开所述收纳口的状态下比所述引导构件更靠所述第2活动门构件从所述脱离位置向所述容纳位置移动的方向侧地配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1-063527 | 2021-04-02 | ||
JP2021063527A JP7517231B2 (ja) | 2021-04-02 | 2021-04-02 | トナー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202168A true CN115202168A (zh) | 2022-10-18 |
Family
ID=83450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310817.3A Pending CN115202168A (zh) | 2021-04-02 | 2022-03-28 | 调色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20317593A1 (zh) |
JP (1) | JP7517231B2 (zh) |
CN (1) | CN115202168A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517230B2 (ja) * | 2021-04-02 | 2024-07-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容容器着脱方法 |
US20250044722A1 (en) * | 2023-03-03 | 2025-02-06 | Lexmark International, Inc. | Toner container having a shutter lock mechanism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19619A (ja) * | 1992-04-24 | 1993-05-18 | Konica Corp | トナー受入れ装置 |
JP2000221766A (ja) * | 1999-02-04 | 2000-08-11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00166460A1 (en) * | 2008-12-26 | 2010-07-01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Ton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4021253A (ja) * | 2012-07-18 | 2014-02-03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5319903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479349A (zh) * | 2016-06-08 | 2017-12-1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683456A (zh) * | 2019-03-01 | 2019-04-26 | 广州奥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动变更的通用型兼容粉盒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1154473A (ja) | 1999-11-24 | 2001-06-08 | Konica Corp | 画像形成装置 |
JP2010054638A (ja) * | 2008-08-27 | 2010-03-11 | Sharp Corp | トナー搬送ユニットおよびこれを備える画像形成装置 |
JP5640673B2 (ja) * | 2010-11-10 | 2014-12-17 | 富士ゼロックス株式会社 | 現像剤の収容容器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5500199B2 (ja) | 2012-04-02 | 2014-05-21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トナーボトル、補給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6116373B2 (ja) * | 2013-05-27 | 2017-04-19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容器、現像装置、現像剤補給装置、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画像形成装置 |
US9250608B2 (en) | 2013-08-13 | 2016-02-02 |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6315328B2 (ja) * | 2014-05-27 | 2018-04-25 | 株式会社リコー | 粉体収容器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JP7005250B2 (ja) * | 2017-09-21 | 2022-01-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 |
JP7009132B2 (ja) * | 2017-09-21 | 2022-01-25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現像剤補給容器及び現像剤補給システム |
JP7517230B2 (ja) * | 2021-04-02 | 2024-07-17 |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容容器着脱方法 |
-
2021
- 2021-04-02 JP JP2021063527A patent/JP7517231B2/ja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3-11 US US17/692,884 patent/US20220317593A1/en not_active Abandoned
- 2022-03-28 CN CN202210310817.3A patent/CN11520216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05119619A (ja) * | 1992-04-24 | 1993-05-18 | Konica Corp | トナー受入れ装置 |
JP2000221766A (ja) * | 1999-02-04 | 2000-08-11 | Fuji Xerox Co Ltd | 画像形成装置 |
US20100166460A1 (en) * | 2008-12-26 | 2010-07-01 | Kyocera Mita Corporation | Toner supplying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JP2014021253A (ja) * | 2012-07-18 | 2014-02-03 | Kyocera Document Solutions Inc | 画像形成装置 |
CN105319903A (zh) * | 2014-07-30 | 2016-02-10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图像形成装置 |
CN107479349A (zh) * | 2016-06-08 | 2017-12-15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调色剂容器和图像形成装置 |
CN109683456A (zh) * | 2019-03-01 | 2019-04-26 | 广州奥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手动变更的通用型兼容粉盒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20317593A1 (en) | 2022-10-06 |
JP7517231B2 (ja) | 2024-07-17 |
JP2022158546A (ja) | 2022-10-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6909044B (zh) | 成像装置 | |
JP4161952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394543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634743B2 (en) | Detachable body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8401434B2 (en) | Powder storage devic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
US7715765B2 (en) | Detachable cartridge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US9459584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
JP4562208B1 (ja) | カラー電子写真画像形成装置 | |
US8203586B2 (en) |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having a cleaning member configured to clean a transparent member of an optical device | |
JP2007322554A (ja) | 感光体ユニットおよ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5822816B2 (ja) | 現像剤収容体、現像剤収容体保持ユニット、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11022616A (ja) | プロセスカートリッジ、本体カートリッジ、像担持体カートリッジ、現像カートリッジ、トナーカートリッジ、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
JP2007212766A (ja) | トナー補給装置、トナー補給ボックス、及び中継ボックス | |
CN108008614B (zh) | 图像形成设备 | |
CN115202168A (zh) | 调色剂收容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KR20170077594A (ko) | 현상 카트리지 및 이를 채용한 전자사진방식 화상형성장치 | |
JP2008145502A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US8626008B2 (en) | Electrophotographic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removed developer accommodating container for receiving developer cleaned from an image bearing member | |
JP443306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及び画像形成ユニット | |
JP4432813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7517230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トナー収容容器着脱方法 | |
JP4423567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CN108333891A (zh) | 调色剂容器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
JP6670371B2 (ja) | 画像形成装置 | |
JPH02300769A (ja) | カラー画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