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273467B -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73467B
CN112273467B CN202011324910.7A CN202011324910A CN112273467B CN 112273467 B CN112273467 B CN 112273467B CN 202011324910 A CN202011324910 A CN 202011324910A CN 112273467 B CN112273467 B CN 1122734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ying
tea
drying room
hair
flowe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2491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273467A (zh
Inventor
邓卢山
邓鹏飞
胡荣赐
邓放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32491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734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2734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34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2734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734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包括用于为茶坯提供发花条件的发花烘房和设于发花烘房内用于放置茶坯的发花烘架,多个发花烘架沿发花烘房的四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发花烘架包括用于放置茶坯的坯料支撑部和用于支撑坯料支撑部的定位支撑部,坯料支撑部设于定位支撑部上且在水平面上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可旋转地设置。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本发明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在茶坯发花烘干的整个过程中,使茶坯不断地感受烘房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使烘房内的所有茶坯均匀干燥,避免了现有的茶坯在烘房内发花烘干的过程中,靠近烘房的内侧壁处的茶坯由于发花环境差,导致茶坯发花少或不发花,甚至有杂菌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黑茶生产设备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烘室。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黑茶中的茯砖茶在制备过程通常包括原料处理、蒸气沤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中发花干燥指的是通过微生物作用和水热作用及少量的内源酶作用,促进茶叶中的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该发花干燥过程通常在烘房内进行。
现有的采用静态的发花烘架固定放置在烘房内,由于烘房的转角处存在气流流通不畅,且烘房的内侧壁出的温度和湿度与烘房的中心区域差别较大,茶坯放置在静态的发花烘架上进行发花干燥,其靠近烘房内侧壁处的茶坯一直处于较差的环境中,进而导致靠近烘房内侧壁处的茶坯发花效果差,甚至发生霉变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以解决现有的茶坯在烘房内发花烘干的过程中,靠近烘房的内侧壁处的茶坯由于发花环境差,导致茶坯发花少或不发花,甚至有杂菌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包括用于为茶坯提供发花条件的发花烘房和设于发花烘房内用于放置茶坯的发花烘架,发花烘架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花烘架沿发花烘房的四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处于以发花烘房的中心线为圆心线的同一圆上,发花烘架包括用于放置茶坯的坯料支撑部和用于支撑坯料支撑部的定位支撑部,坯料支撑部设于定位支撑部上且坯料支撑部在水平面上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坯料支撑部带动坯料支撑部上的茶坯处于发花烘房内不同的角向位置,使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以均匀干燥。
进一步地,发花烘房为圆柱形发花烘房,发花烘架的数量为四个,发花烘房包括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第一弦线和第二弦线,第一弦线和第二弦线均经过发花烘房的中心线,第一弦线和第二弦线相交的直角对应有处于发花烘房上的圆弧线,发花烘架上靠近第一弦线的第一切线与第一弦线的距离为d,发花烘架上靠近第二弦线的第二切线与第二弦线的距离为d,发花烘架上靠近圆弧线的中点的第三切线与圆弧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d。
进一步地,发花烘房的直径不小于3米,距离d的值为0.2至0.5米。
进一步地,与第一弦线相交的发花烘房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发花烘房的门板,与第二弦线相交的发花烘房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发花烘房的门板,与门板相对应的发花烘房的侧壁上设有与门板匹配的缺口。
进一步地,发花烘房包括底板、沿垂直于底板表面的方向设于底板上的墙体以及设于墙体的顶部用于封盖墙体的顶部开口的顶板,墙体为圆形,底板、墙体以及顶板围合形成用于干燥茶坯并使茶坯发花形成黑茶的容纳烘干腔室,门板分别设于墙体上,门板的布设位置处的墙体上开设有与门板外形相匹配的缺口,发花烘房还包括热风组件、冷风组件、加湿组件、除湿组件以及监测组件,热风组件用于向容纳烘干腔室内提供热量以提高发花烘房内的温度,冷风组件用于降低发花烘房内的温度,加湿组件用于向容纳烘干腔室内喷水雾以提高发花烘房内的湿度,除湿组件用于降低发花烘房内的湿度,监测组件用于实时检测发花烘房内的温度值和湿度值。
进一步地,热风组件包括设于墙体的外侧用于提供热源的供热机构、设于容纳烘干腔室内的热风主管道以及设于热风主管道上用于引导热风主管道内的热风向上流出的热风支管道,热风主管道设于墙体的底部,热风主管道的进风口与供热机构的出风口连通,热风主管道的出风口与热风支管道的进风口连通,热风支管道的送风口朝向顶板向上倾斜悬置。
进一步地,冷风组件包括设于墙体的外侧用于提供冷气的制冷机构、设于容纳烘干腔室内的冷风主管道以及设于冷风主管道上用于引导冷风主管道内的冷风流出的冷风支管道,冷风主管道设于墙体的顶部,冷风主管道的进风口与制冷机构的出风口连通,冷风主管道的出风口与冷风支管道的进风口连通,冷风支管道的送风口朝向墙体的中心线方向布设。
进一步地,除湿组件包括设于顶板上的集风罩、设于墙体的外侧的抽风机以及用于连通集风罩和抽风机的抽风管,抽风管的吸风口与集风罩的出气口连通,抽风管的排风口与抽风机连通;加湿组件包括设于墙体的外侧的超声波加湿器、设于容纳烘干腔室内用于喷水雾的加湿管道以及用于将超声波加湿器和加湿管道连通的连接管道,连接管道的第一端与超声波加湿器的出雾口连接,连接管道的第二端与加湿管道的进雾口连接,加湿管道沿墙体的周向延伸形成圆形结构,加湿管道到上设有用于往容纳烘干腔室内喷雾的喷雾孔,多个喷雾孔沿加湿管道的周向间距布设。
进一步地,定位支撑部包括用于放置在发花烘房的底面上的底部托板和沿垂直于底部托板的表面的方向固定设于底部托板上的定位柱,坯料支撑部包括转筒、转动滑轮以及用于放置茶坯的托盘,转筒的支撑端通过转动滑轮支撑在底部托板上,托盘设于转筒的承载端上并与转筒固定连接,转筒以定位柱的中轴线为回转中心线在水平面上可旋转地设置,转筒通过转动轴承套设于定位柱的圆周外壁面上以防止转筒沿定位柱的径向摆动,转动滑轮设于转筒的支撑端,多个转动滑轮沿转筒的周向间隔布设并与底部托板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包括以下步骤:发花前期:控制发花烘房内的温度为25度、相对湿度为80%,发花烘架每间隔1至10小时旋转一周;发花期:设置12至14天的发花期,使发花烘房内的温度升高且保持在26-28度之间,相对湿度为80%,发花烘架每间隔2至8小时旋转一周;干燥期:设置2至3天的干燥期,发花烘架每间隔4至6小时旋转一周,干燥期结束,将发花完成后的黑茶移出发花烘房。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包括发花烘房和设于发花烘房内的发花烘架。通过在发花烘房内设置多个发花烘架用于放置茶坯,在茶坯发花干燥过程中,发花烘架的坯料支撑部在水平面上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旋转,只需从发花烘架的一侧进行上料即可完成茶坯的放置,上料操作方便;在整个茶坯发花干燥的过程中,由于坯料支撑部带动茶坯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旋转,使茶坯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使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过程中均匀干燥,避免茶坯始终处于一个位置,导致靠近发花烘房的侧壁位置的茶坯与处于发花烘房的中心区域位置的茶坯发花效果出现较大的偏差以及靠近发花烘房的侧壁位置处的茶坯发花效果差甚至发生霉变的技术问题。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花烘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花烘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
图6是图4中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00、黑茶发花干燥烘室;10、发花烘房;1001、第一弦线;1002、第二弦线;1003、第一切线;1004、第二切线;1005、第三切线;11、底板;12、墙体;13、顶板;14、热风组件;141、供热机构;142、热风主管道;143、热风支管道;15、冷风组件;151、制冷机构;152、冷风主管道;153、冷风支管道;16、加湿组件;161、超声波加湿器;162、加湿管道;163、连接管道;17、除湿组件;18、监测组件;19、控制器;20、发花烘架;21、坯料支撑部;211、转筒;212、转动滑轮;213、托盘;2131、固定盘;2132、支撑盘;2133、辅助支撑部;214、转动轴承;215、密封圈;216、驱动机构;22、定位支撑部;221、底部托板;222、定位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下述所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花烘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发花烘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中A处的放大图;图6是图4中的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100,包括用于为茶坯提供发花条件的发花烘房10和设于发花烘房10内用于放置茶坯的发花烘架20,发花烘架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发花烘架20沿发花烘房10的四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处于以发花烘房10的中心线为圆心线的同一圆上,发花烘架20包括用于放置茶坯的坯料支撑部21和用于支撑坯料支撑部21的定位支撑部22,坯料支撑部21设于定位支撑部22上且坯料支撑部21在水平面上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坯料支撑部21带动坯料支撑部21上的茶坯处于发花烘房10内不同的角向位置,使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以均匀干燥。
本发明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100,包括发花烘房10和设于发花烘房10内的发花烘架20。通过在发花烘房10内设置多个发花烘架20用于放置茶坯,在茶坯发花干燥过程中,发花烘架20的坯料支撑部21在水平面上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旋转,只需从发花烘架20的一侧进行上料即可完成茶坯的放置,上料操作方便;在整个茶坯发花干燥的过程中,由于坯料支撑部21带动茶坯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旋转,使茶坯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使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过程中均匀干燥,避免茶坯始终处于一个位置,导致靠近发花烘房10的侧壁位置的茶坯与处于发花烘房10的中心区域位置的茶坯发花效果出现较大的偏差以及靠近发花烘房10的侧壁位置处的茶坯发花效果差甚至发生霉变的技术问题。同时,本发明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所有茶坯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茶坯发花的一致性高。
进一步地,发花烘房10为圆柱形烘房,发花烘架20的数量为四个,发花烘房10包括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第一弦线1001和第二弦线1002,第一弦线1001和第二弦线1002均经过发花烘房10的中心线,第一弦线1001和第二弦线1002相交的直角对应有处于发花烘房10上的圆弧线,发花烘架20上靠近第一弦线1001的第一切线1003与第一弦线1001的距离为d,发花烘架20上靠近第二弦线1002的第二切线1004与第二弦线1002的距离为d,发花烘架20上靠近圆弧线的中点的第三切线1005与圆弧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d。可以理解地,在本发明中,发花烘架20为圆柱形烘架。为了提高发花烘房10的空间利用率,设置发花烘架20的数量为四个,同时,设置发花烘房10为圆柱形发花烘房10,以使四个发花烘架20上的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四个发花烘架20上的茶坯所处的环境一致性高,使整个发花烘房10内的茶坯均匀干燥,一致性高,便于批量生产。
进一步地,发花烘房10的直径不小于3米,距离d的值为0.2至0.5米。更优地,为了便于在发花烘房10内行走观测茶坯的发花效果,并避免茶坯过于靠近发花烘房10的内侧壁,距离d的值为0.3米。
进一步地,与第一弦线1001相交的发花烘房10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发花烘房10的门板,与第二弦线1002相交的发花烘房10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发花烘房10的门板,与门板相对应的发花烘房10的侧壁上设有与门板匹配的缺口。可以理解地,在本发明中,设有四个门板,每一个门板处于相邻两个发花烘架20之间的发花烘房10上,即门板与相邻两个发花烘架20之间的中心对称线沿径向对应布设,在进行上料或者下料时,可以同时打开四个门板,从发花烘房10的四个位置处同时工作,有利于快速上料或下料。
请参考图3,进一步地,发花烘房10包括底板11、沿垂直于底板11表面的方向设于底板11上的墙体12以及设于墙体12的顶部用于封盖墙体12的顶部开口的顶板13,墙体12为圆形,底板11、墙体12以及顶板13围合形成用于干燥茶坯并使茶坯发花形成黑茶的容纳烘干腔室,门板分别设于墙体12上,门板的布设位置处的墙体12上开设有与门板外形相匹配的缺口,发花烘房10还包括热风组件14、冷风组件15、加湿组件16、除湿组件17以及监测组件18,热风组件14用于向容纳烘干腔室内提供热量以提高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冷风组件15用于降低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加湿组件16用于向容纳烘干腔室内喷水雾以提高发花烘房10内的湿度,除湿组件17用于降低发花烘房10内的湿度,监测组件18用于实时检测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值和湿度值。通过底板11、墙体12以及顶板13围合形成用于干燥茶坯并使茶坯发花形成黑茶的容纳烘干腔室,便于为茶坯提供发花干燥空间。在茶坯发花的过程中,通过调节热风组件14、冷风组件15、加湿组件16、除湿组件17以使容纳烘干腔室内的茶坯处于合适的环境中,由于墙体12为圆形,在调节热风组件14和/或冷风组件15调整容纳烘干腔室内的温度时,避免了现有的热风和/或冷风在容纳烘干腔室内流动与容纳烘干腔室内的空气进行热量交换时由于墙体12存在转角,导致转角处空气流动性差,引起转角处的茶坯发花质量差的问题;在调节加湿组件16和/或除湿组件17调整容纳干燥腔室内的湿度时,避免了现有的由于墙体12存在转角水雾在转角处不易流动,容易在转接触结水导致转角处湿度大,引起转角处的茶坯容易发霉的技术问题,容纳烘干腔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调节过程中,热量和水雾在墙体12内随气流流动并进行传递,发花烘房10内温度、湿度分布均匀,适于批量对茶坯进行发花干燥,工业生产效果好。
可以理解地,墙体12可以是木板制成,也可以是泥砖或土砖砌成,或采用土筑墙体12。热风组件14为具有加热气体功能的加热器组件,可选地,热风组件14为用于往容纳烘干腔室内输送热能的生物质热风炉,热风组件14为用于往容纳烘干腔室输送热能的热泵组件或蒸汽锅炉组件,或者热风组件14为用于往容纳烘干腔室输送热能的电热膜、电热丝等,只要能够实现加热空气提高容纳烘干腔室内的温度即可。冷风组件15的降温原理可参考空调、冷风机等成熟的现有技术,此处不作进一步限定和描述。加湿组件16为加湿器,在本实施例中,加湿组件16为超声波加湿器161组件,除湿组件17为除湿器。
可以理解地,由于热风或冷风进入容纳烘干腔室后,容纳烘干腔室内的气压增大,为了保持发花烘房10内的气压,墙体12的侧壁上设有用于充氧排气的热风排风扇和冷风排风扇,热风排风扇设于墙体12的顶部且热风排风扇设于冷风组件15的下侧,冷风排风扇设于墙体12的底部且冷风排风扇设于热风组件14的上侧,从而在热风组件14工作时,热气从墙体12的底部向上流动并从顶部的热风排风组件流出,在冷风组件15工作时,冷气从墙体12的顶部向下流动并从底部的冷风排风组件流出。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门板设于墙体12的下侧,冷风排风扇与门板相互错开地设置。
进一步地,热风组件14包括设于墙体12的外侧用于提供热源的供热机构141、设于容纳烘干腔室内的热风主管道142以及设于热风主管道142上用于引导热风主管道142内的热风向上流出的热风支管道143,热风主管道142设于墙体12的底部,热风主管道142的进风口与供热机构141的出风口连通,热风主管道142的出风口与热风支管道143的进风口连通,热风支管道143的送风口朝向顶板13向上倾斜悬置。可选地,供热机构141为热泵、生物质热风炉或蒸汽锅炉。由于发花烘房10内的发花烘架20通常离底板11具有一定的高度,热空气的密度小,会向上移动,因此采用热风主管道142设于墙体12的底部,将热风支管道143的送风口直接朝向顶板13设置使热风支管道143出来的热风直接向上流出,热风快速经过发花烘架20与底板11之间的间隔距离在发花烘架20支撑茶坯的位置处进行热量交换,有利于为发花烘架20上的茶坯提供良好的发花环境。
进一步地,热风主管道142沿墙体12的周向延伸形成圆形结构,热风支管道14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热风支管道143沿热风主管道142的周向间距排布,每一个热风支管道143和热风主管道142之间的连接点的切线与热风支管道143的水平投影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以使多个热风支管道143工作时使热风呈旋涡进入容纳烘干腔室内进而加速热气流与烘干腔室内的气体的混合速度。通过设置热风主管道142为圆形结构,热风支管道143沿热风主管道142的周向间距排布,便于从墙体12底部的各个角向位置处进行热量交换,通过热风支管道143和热风主管道142之间的连接点的切线与热风支管道143的水平投影之间的夹角为锐角,以使多个热风支管道143工作时使热风呈旋涡进入容纳烘干腔室内进而加速热气流与烘干腔室内的气体的混合速度,在通过热风组件14提高容纳烘干腔室内的温度时,容纳烘干腔室内的空气流动性强,不会出现死角,且热交换速度快,为茶坯的发花提供良好的环境。
更优地,多个热风支管道143沿热风主管道142的周向间距均匀地排布。
进一步地,冷风组件15包括设于墙体12的外侧用于提供冷气的制冷机构151、设于容纳烘干腔室内的冷风主管道152以及设于冷风主管道152上用于引导冷风主管道152内的冷风流出的冷风支管道153,冷风主管道152设于墙体12的顶部,冷风主管道152的进风口与制冷机构151的出风口连通,冷风主管道152的出风口与冷风支管道153的进风口连通,冷风支管道153的送风口朝向墙体12的中心线方向布设。由于发花烘房10内的发花烘架20的顶部通常离顶板13具有一定的距离,且冷空气的密度大,会向下移动,因此采用冷风主管道152设于墙体12的顶部,冷风支管道153的送风口朝向墙体12的中心线方向布设,冷气从顶部往底部流动进行热量交换,有利于为发花烘架20上的茶坯提供良好的发花环境。
更优地,由于发花烘房10内的发花烘架20通常离顶板13的距离较大,冷风支管道153沿墙体12的径向布设以使冷风沿水平方向流出,冷风流入烘干腔室内后,自然地下沉与烘干腔室内进行热量交换。
通过热风支管道143和冷风支管道153同时朝向墙体12内设置,使热气流或冷气流朝向墙体12的中心区域流动进行热量交换,避免墙体12的侧壁处由于吸热或者预冷导致湿度过低或者过高,有利于在进行坯料的茶坯发花时保证发花质量。
更优地,冷风主管道152的径向尺寸小于热风主管道142的径向尺寸,即热风主管道142的水平投影处于于冷风主管道152的外围,有利于在茶坯放入容纳烘干腔室之前,快速调整容纳烘干腔室内的环境并进行换气。
进一步地,冷风主管道152沿墙体12的周向延伸形成圆形结构,冷风支管道15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冷风支管道153沿冷风主管道152的周向间距排布。更优地,多个冷风支管道153沿冷风主管道152的周向间距均匀地排布。
进一步地,除湿组件17包括设于顶板13上的集风罩、设于墙体12的外侧的抽风机以及用于连通集风罩和抽风机的抽风管,抽风管的吸风口与集风罩的出气口连通,抽风管的排风口与抽风机连通。可选地,集风罩设于顶板13的中心区域。
进一步地,加湿组件16包括设于墙体12的外侧的超声波加湿器161、设于容纳烘干腔室内用于喷水雾的加湿管道162以及用于将超声波加湿器161和加湿管道162连通的连接管道163,连接管道163的第一端与超声波加湿器161的出雾口连接,连接管道163的第二端与加湿管道162的进雾口连接,加湿管道162沿墙体12的周向延伸形成圆形结构,加湿管道162到上设有用于往容纳烘干腔室内喷雾的喷雾孔,多个喷雾孔沿加湿管道162的周向间距布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加湿管道162设于热风排风扇远离冷风组件15的一侧,喷雾孔朝向墙体12的中心线设置,通过设置加湿管道162为圆形结构,并沿加湿管道162的周向设置喷雾孔,喷雾孔朝向墙体12的中心线设置,从墙体12的各个角向进行喷雾加湿,避免在加湿过程中,水雾集中与墙体12的内壁面接触接水,造成墙体12某一处的湿度过大导致此处的茶坯发花效果差、茶坯发霉的技术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自动化控制发花烘房10内的环境,发花烘房10还包括用于根据获取到的监测组件18的检测结果控制热风组件14、冷风组件15、加湿组件16以及所除湿组件17工作以保持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值和湿度值保持在目标范围内的控制器19,控制器19的输入侧与监测组件18电连接,控制器19的输出侧分别与热风组件14、冷风组件15、加湿组件16、除湿组件17电连接。更优地,控制器19的输出侧还分别与热风排气扇和冷风排气扇电连接,以控制热风排气扇和冷风排气扇的启动或停止。
请参考图4和图5进一步地,定位支撑部22包括用于放置在发花烘房10的底面上的底部托板221和沿垂直于底部托板221的表面的方向固定设于底部托板221上的定位柱222,坯料支撑部21包括转筒211、转动滑轮212以及用于放置茶坯的托盘213,转筒211的支撑端通过转动滑轮212支撑在底部托板221上,托盘213设于转筒211的承载端上并与转筒211固定连接,转筒211以定位柱222的中轴线为回转中心线在水平面上可旋转地设置,转筒211通过转动轴承214套设于定位柱222的圆周外壁面上以防止转筒211沿定位柱222的径向摆动,转动滑轮212设于转筒211的支撑端,多个转动滑轮212沿转筒211的周向间隔布设并与底部托板22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在对茶坯进行发花干燥的过程中,在发花烘房10内均匀间隔设置发花烘架20,并使茶坯沿宽度方向或长度方向放置在托盘213上;由于托盘213固定设置在转筒211的圆周外壁面上,转筒211通过转动滑轮212可转动地套设设于支撑架的定位柱上,通过定时旋转转筒211带动托盘213使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的过程中处于发花烘房10内不同的角向位置,从而避免靠近转角处的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过程中固定处于空气流动性差的位置导致靠近发花烘房10的内侧壁附近的茶坯发霉、发花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同时,由于托盘213可旋转地设置,托盘213旋转带动茶坯处于发花烘房10内不同的角向位置,使物料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并均匀干燥,进而在批量发花干燥茶坯时,有利于提高茶坯发花的一致性。并且,在将茶坯放置在托盘213上的过程中,通过转动转筒211带动托盘213旋转,工作人员只需固定在一个角向位置进行操作即可完整所有茶坯的放置,操作方便。
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转筒211、转动滑轮212以及托盘213同轴布设,转筒211的承载端穿过托盘213的中心孔并与托盘213固定连接,且托盘213的中心孔的孔径大于定位柱的外径,转动滑轮212可以是转动轴承214、万向轮、万向滚珠、弧形滑块、滚珠、滚柱、平面轴承等滚动轮。
进一步地,发花烘架20还包括分别设于转筒211的两端的端面上用于将转动轴承214密封设置在转筒211和定位柱222之间的密封圈215。
进一步地,为了在提高茶坯的发花烘干数量,托盘213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托盘213沿转筒211的轴向间隔设置。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放置茶坯,托盘213的数量为三个,相邻两个托盘213间距50厘米。
进一步地,转动轴承214的数量为多个,转动轴承214与托盘213一一对应布设且转动轴承214与托盘213处于转筒211的同一径向截面上。可以理解地,密封圈215可以是耐高温密封圈215。通过设置密封圈215避免转筒211和定位轴之间的转动轴承214被水蒸气腐蚀,有利于提高转动轴承214的使用寿命,同时,为了避免转筒211的上侧和下侧受力不均导致托盘213摆动,转动轴承214与托盘213一一对应布设且转动轴承214与托盘213处于转筒211的同一径向截面上。
更优地,为了提高转动轴承214的承力性,转动轴承214为双列轴承。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转筒211转动时的平稳性,转动滑轮212的数量为六个,六个转动滑轮212沿转筒211的周向均匀间隔地布设。
进一步地,转动滑轮212通过滑轮支架可转动地设于转筒211的支撑端靠近底部托板221的端面上,底部托板221的上表面凹设有与转动滑轮212的滚动轨迹对应的环形滑槽,转动滑轮212悬设于环形滑槽内并与环形滑槽的槽底滚动接触。可以理解地,滑轮支架为U型支架,滑轮支架的支承杆穿过滚动轮的中心孔设置。通过在底部托板221的上表面凹设有环形滑槽,转动滑轮212悬设于环形滑槽内,通过设置环形滑槽对转动滑轮212进行径向约束进一步避免转筒211在旋转时摆动,避免茶坯从托盘213上滑落。
进一步地,托盘213包括沿转筒211的轴向固定连接且同轴布设的固定盘2131和支撑盘2132,固定盘2131套设于转筒211的圆周外壁面上并通过顶丝固定件固定在转筒211上,支撑盘2132套设于转筒211的圆周外壁面上并设于固定盘2131的上侧。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顶丝固定件为顶丝螺杆,顶丝螺杆的数量为多个,多个顶丝螺杆沿固定盘2131的周向间隔均匀地排布,每一个顶丝螺杆的螺纹端穿过固定盘2131的盘璧并与定位柱222螺纹配合。具体地,固定盘2131包括用于连接支撑盘2132的大圆盘和处于大圆盘的内边缘并沿轴向延伸用于与顶丝螺杆配合的小圆盘。
请参考图6,进一步地,如图所示,托盘213还包括固定设于支撑盘2132的上表面上用于支撑茶坯并使茶坯与支撑盘2132间隔的辅助支撑部2133,辅助支撑部2133包括多组环设的环形支柱,多组环形支柱同轴布设且径向尺寸沿转筒211的心线朝向圆周面的方向逐渐扩大,每一组环形支柱为由多个圆弧条沿转筒211的周向间隔排布拼接构成的环形结构,圆弧条的竖向截面为上侧收缩的梯形。可以理解地,每一组环形支柱的沿周向间隔的两个圆弧条之间形成有进气排气通道,相邻两组环形支柱与支撑盘2132围合形成有环形气流通道,所有的进气排气通道均与环形气流通道连通,通过设置辅助支撑部2133包括多组环设的环形支柱,多组环形支柱同轴布设且径向尺寸沿转筒211的心线朝向圆周面的方向逐渐扩大,在将茶坯发花干燥的过程中,将茶坯放置在至少两个沿径向相邻的环形支柱上,发花烘房10内的气流经过进气排气通道以及环形气流通道在茶坯与支撑盘2132之间流动,有利于为茶坯靠近支撑盘2132一侧的侧面提供良好的发花干燥环境;设置圆弧条的竖向截面为上侧收缩的梯形,在有利于保证环形气流通道的流通截面面积的同时,增大了茶坯与圆弧条的接触面积,避免茶坯受力压迫变形,有利于保持茶坯的完整性。
更优地,为了提高气流的流动性,相邻两组环形支柱上的间隔进气排气通道沿支撑盘2132的径向对齐布设。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将茶坯沿长度方向放置在支撑盘2132上,为了便于沿径向放置至少两组茶坯,支撑盘2132上设有四组环形支柱,相邻两组环形支柱的径向间隔距离相同,每一组环形支柱包括四个圆弧条,四个圆弧条沿转筒211的周向均匀间隔排布拼接构成环形支柱,即每一组环形支柱上设有四个进气排气通道,以提供良好的发花干燥环境。
进一步地,支撑盘2132由木板制成,圆弧条由木板制成。具体地,为了避免茶坯的支撑面受热过多或过少,本发明中的支撑盘2132和圆弧条采用传热性能较差的木板制成。
进一步地,为了控制转筒211自动旋转,避免需要人工在间隔一段时间后进入发花烘房10内转动转筒211,发花烘架20还包括设于底部托板221上的驱动机构216,驱动机构216包括驱动电机、传动皮带、主动轮和从动轮,驱动电机的固定端固定设于底部托板221上,驱动电机的驱动端上设有主动轮,转筒211上套设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传动皮带传动连接以在驱动电机工作时带动转筒211旋转。
进一步地,从动轮设于转筒211的支撑端上,驱动电机为伺服电机,驱动电机每间隔1至24小时旋转一周以带动转筒211每间隔1至24小时旋转一周。可以理解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转筒211连续转动,可以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转筒211间歇性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从动轮设于转筒211朝向底部托板221的一侧,转筒211采用间歇性转动,可以是通过伺服电机每小时旋转90度进而带动转筒211每小时旋转90度,使托盘213上的茶坯每小时更换一个角向位置,所有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过程中均会流经发花烘房10的内侧壁附近,避免现有的采用静态的发花烘架20导致的部分茶坯在整个发花过程中一直处于发花烘房10的转角处或内侧壁处导致的霉变或发花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采用上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100,包括以下步骤:发花前期:控制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为25度、相对湿度为80%,发花烘架20每间隔1至10小时旋转一周;发花期:设置12至14天的发花期,使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升高且保持在26-28度之间,相对湿度为80%,发花烘架20每间隔2至8小时旋转一周;干燥期:设置2至3天的干燥期,发花烘架20每间隔4至6小时旋转一周,干燥期结束,将发花完成后的黑茶移出发花烘房10。本发明提供的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由于墙体12的内壁面上不会出现通风死角,在整个茶坯发花干燥的过程中,发花烘架20带动茶坯处于发花烘房10内不同的角向位置,且发花烘房10内的容纳腔室的空气流动性强,位于发花烘房10内各个位置处的茶坯发花效果好,适合工业生产中大批量的茶坯发花干燥的生产。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包括用于为茶坯提供发花条件的发花烘房(10)和设于所述发花烘房(10)内用于放置茶坯的发花烘架(20),
所述发花烘架(20)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发花烘架(20)沿所述发花烘房(10)的四周方向均匀间隔设置且处于以所述发花烘房(10)的中心线为圆心线的同一圆上,
所述发花烘架(20)包括用于放置茶坯的坯料支撑部(21)和用于支撑所述坯料支撑部(21)的定位支撑部(22),所述坯料支撑部(21)设于所述定位支撑部(22)上且所述坯料支撑部(21)在水平面上以其中心线为回转中心线可旋转地设置,以通过所述坯料支撑部(21)带动所述坯料支撑部(21)上的茶坯处于发花烘房(10)内不同的角向位置,使茶坯在整个发花干燥的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发花烘房(10)内不同区域的温度和湿度以均匀干燥,
定位支撑部(22)包括用于放置在发花烘房(10)的底面上的底部托板(221)和沿垂直于底部托板(221)的表面的方向固定设于底部托板(221)上的定位柱(222),坯料支撑部(21)包括转筒(211)、转动滑轮(212)以及用于放置茶坯的托盘(213),转筒(211)的支撑端通过转动滑轮(212)支撑在底部托板(221)上,托盘(213)设于转筒(211)的承载端上并与转筒(211)固定连接,转筒(211)以定位柱(222)的中轴线为回转中心线在水平面上可旋转地设置,转筒(211)通过转动轴承(214)套设于定位柱(222)的圆周外壁面上以防止转筒(211)沿定位柱(222)的径向摆动,转动滑轮(212)设于转筒(211)的支撑端,多个转动滑轮(212)沿转筒(211)的周向间隔布设并与底部托板(221)的上表面滚动接触,
托盘(213)包括沿转筒(211)的轴向固定连接且同轴布设的固定盘(2131)和支撑盘(2132),固定盘(2131)套设于转筒(211)的圆周外壁面上并通过顶丝固定件固定在转筒(211)上,支撑盘(2132)套设于转筒(211)的圆周外壁面上并设于固定盘(2131)的上侧,
托盘(213)还包括固定设于支撑盘(2132)的上表面上用于支撑茶坯并使茶坯与支撑盘(2132)间隔的辅助支撑部(2133),辅助支撑部(2133)包括多组环设的环形支柱,多组环形支柱同轴布设且径向尺寸沿转筒(211)的心线朝向圆周面的方向逐渐扩大,每一组环形支柱为由多个圆弧条沿转筒(211)的周向间隔排布拼接构成的环形结构,圆弧条的竖向截面为上侧收缩的梯形,每一组环形支柱的沿周向间隔的两个圆弧条之间形成有进气排气通道,相邻两组环形支柱与支撑盘(2132)围合形成有环形气流通道,所有的进气排气通道均与环形气流通道连通,
相邻两组环形支柱上的间隔进气排气通道沿支撑盘(2132)的径向对齐布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花烘房(10)为圆柱形发花烘房(10),所述发花烘架(20)的数量为四个,
所述发花烘房(10)包括在水平面上相互垂直的第一弦线(1001)和第二弦线(1002),所述第一弦线(1001)和所述第二弦线(1002)均经过所述发花烘房(10)的中心线,所述第一弦线(1001)和所述第二弦线(1002)相交的直角对应有处于发花烘房(10)上的圆弧线,
所述发花烘架(20)上靠近第一弦线(1001)的第一切线(1003)与第一弦线(1001)的距离为d,所述发花烘架(20)上靠近第二弦线(1002)的第二切线(1004)与第二弦线(1002)的距离为d,所述发花烘架(20)上靠近所述圆弧线的中点的第三切线(1005)与所述圆弧的中点之间的距离为d。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花烘房(10)的直径不小于3米,距离d的值为0.2至0.5米。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第一弦线(1001)相交的所述发花烘房(10)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发花烘房(10)的门板,
与所述第二弦线(1002)相交的所述发花烘房(10)的侧壁上分别铰接有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发花烘房(10)的门板,
与所述门板相对应的所述发花烘房(10)的侧壁上设有与所述门板匹配的缺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花烘房(10)包括底板(11)、沿垂直于所述底板(11)表面的方向设于所述底板(11)上的墙体(12)以及设于所述墙体(12)的顶部用于封盖所述墙体(12)的顶部开口的顶板(13),所述墙体(12)为圆形,所述底板(11)、所述墙体(12)以及所述顶板(13)围合形成用于干燥茶坯并使茶坯发花形成黑茶的容纳烘干腔室,所述门板分别设于所述墙体(12)上,所述门板的布设位置处的墙体(12)上开设有与所述门板外形相匹配的缺口,
所述发花烘房(10)还包括热风组件(14)、冷风组件(15)、加湿组件(16)、除湿组件(17)以及监测组件(18),所述热风组件(14)用于向所述容纳烘干腔室内提供热量以提高所述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所述冷风组件(15)用于降低所述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所述加湿组件(16)用于向所述容纳烘干腔室内喷水雾以提高所述发花烘房(10)内的湿度,所述除湿组件(17)用于降低所述发花烘房(10)内的湿度,所述监测组件(18)用于实时检测所述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值和湿度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热风组件(14)包括设于所述墙体(12)的外侧用于提供热源的供热机构(141)、设于所述容纳烘干腔室内的热风主管道(142)以及设于所述热风主管道(142)上用于引导所述热风主管道(142)内的热风向上流出的热风支管道(143),
所述热风主管道(142)设于所述墙体(12)的底部,所述热风主管道(142)的进风口与所述供热机构(14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热风主管道(142)的出风口与所述热风支管道(14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热风支管道(143)的送风口朝向所述顶板(13)向上倾斜悬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风组件(15)包括设于所述墙体(12)的外侧用于提供冷气的制冷机构(151)、设于所述容纳烘干腔室内的冷风主管道(152)以及设于所述冷风主管道(152)上用于引导所述冷风主管道(152)内的冷风流出的冷风支管道(153),
所述冷风主管道(152)设于所述墙体(12)的顶部,所述冷风主管道(152)的进风口与所述制冷机构(151)的出风口连通,所述冷风主管道(152)的出风口与所述冷风支管道(153)的进风口连通,所述冷风支管道(153)的送风口朝向所述墙体(12)的中心线方向布设。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其特征在于,
所述除湿组件(17)包括设于所述顶板(13)上的集风罩、设于所述墙体(12)的外侧的抽风机以及用于连通所述集风罩和所述抽风机的抽风管,所述抽风管的吸风口与所述集风罩的出气口连通,所述抽风管的排风口与所述抽风机连通;
所述加湿组件(16)包括设于所述墙体(12)的外侧的超声波加湿器(161)、设于所述容纳烘干腔室内用于喷水雾的加湿管道(162)以及用于将所述超声波加湿器(161)和所述加湿管道(162)连通的连接管道(163),所述连接管道(163)的第一端与所述超声波加湿器(161)的出雾口连接,所述连接管道(163)的第二端与所述加湿管道(162)的进雾口连接,所述加湿管道(162)沿所述墙体(12)的周向延伸形成圆形结构,所述加湿管道(162)到上设有用于往所述容纳烘干腔室内喷雾的喷雾孔,多个所述喷雾孔沿所述加湿管道(162)的周向间距布设。
9.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包括以下步骤:
发花前期:控制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为25度、相对湿度为80%,发花烘架(20)每间隔1至10小时旋转一周;
发花期:设置12至14天的发花期,使发花烘房(10)内的温度升高且保持在26-28度之间,相对湿度为80%,所述发花烘架(20)每间隔2至8小时旋转一周;
干燥期:设置2至3天的干燥期,所述发花烘架(20)每间隔4至6小时旋转一周,干燥期结束,将发花完成后的黑茶移出发花烘房(10)。
CN202011324910.7A 2020-11-24 2020-11-24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2734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4910.7A CN112273467B (zh) 2020-11-24 2020-11-24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324910.7A CN112273467B (zh) 2020-11-24 2020-11-24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3467A CN112273467A (zh) 2021-01-29
CN112273467B true CN112273467B (zh) 2022-07-22

Family

ID=74425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24910.7A Active CN112273467B (zh) 2020-11-24 2020-11-24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734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0060A (zh) * 2022-03-25 2022-09-16 湖南惠和堂茶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茯茶发花干燥烘房及其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725260U (zh) * 2012-06-11 2013-02-13 江苏省一夫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破碎机
CN103782835B (zh) * 2014-03-10 2017-02-08 张�林 一种移动式的栽树容器装置
CN204027232U (zh) * 2014-06-05 2014-12-17 桐城市双龙丝绸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蚕丝被环形烘干房
CN205083980U (zh) * 2015-10-05 2016-03-16 单敏 一种理疗装置
CN205607043U (zh) * 2016-04-01 2016-09-28 张柱 一种螺旋盘带式低温干燥器装置
CN106306135A (zh) * 2016-08-24 2017-01-11 益阳仁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黑茶制作烘房
CN206192061U (zh) * 2016-11-01 2017-05-24 普洱市玉林林业开发有限公司 中药材烘干机
CN207622366U (zh) * 2017-06-28 2018-07-17 惠东县云雾仙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烘干装置
CN206985324U (zh) * 2017-06-28 2018-02-09 江苏名欧色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式纱线筒架
CN107467212A (zh) * 2017-08-09 2017-12-15 安化县清山源茶叶有限公司 一种热风循环式发花烘房及其使用方法
CN207778968U (zh) * 2017-12-06 2018-08-28 重庆市万盛区普惠城市建设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用于干制花椒的烤房
CN108332544A (zh) * 2018-02-11 2018-07-27 苏州高新区鼎正精密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普洱茶烘干装置
CN108645170A (zh) * 2018-06-05 2018-10-12 中茶湖南安化第茶厂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发花干燥烘房
CN210292742U (zh) * 2019-08-09 2020-04-10 江苏先锋干燥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盘式干燥机用加热盘
CN211400642U (zh) * 2019-10-22 2020-09-01 任惠彬 一种包装纸箱生产用烘干装置
CN210980588U (zh) * 2019-11-18 2020-07-10 江苏鸿凌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石墨烯纤维取向排列的导热片制备的加热装置
CN211400651U (zh) * 2019-12-04 2020-09-01 湖北天湖蛋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咸蛋烘干杀菌装置
CN211552385U (zh) * 2020-02-27 2020-09-22 贺州学院 一种有机肥料干燥装置
CN213090492U (zh) * 2020-08-03 2021-04-30 新密市华夏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隧道窑余热回收利用烘干装置
CN213307350U (zh) * 2020-10-19 2021-06-01 开原市天诚干燥设备有限公司 热泵果蔬烘干装置
CN214199563U (zh) * 2021-01-21 2021-09-14 莆田市万佳机动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蹄块翻转式烘干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73467A (zh) 2021-0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259521U (zh) 干细胞培养箱
KR101729170B1 (ko) 온실용 순환송풍식 냉난방시스템
CN203907822U (zh) 一种卷烟厂制丝车间用空调系统
CN112273467B (zh)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CN207070745U (zh) 一种箱式孵化装置
CN208581589U (zh) 一种温室栽培温控装置
CN202581615U (zh) 恒温恒湿生产车间
CN212362395U (zh) 一种空调的出风调节装置
CN206542864U (zh) 一种新型茯茶发酵系统
CN102589061A (zh) 恒温恒湿生产车间及其运行方法
CN112444102B (zh) 黑茶发花干燥烘房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CN209329030U (zh) 一种蓄电池板高温固化室
CN204840300U (zh) 一种软胶囊干燥装置
CN112414055B (zh) 黑茶发花干燥用烘架
KR20150101725A (ko) 농업용 비닐하우스 가습장치
CN104170688B (zh) 育苗温室保温除湿机
CN207185827U (zh) 一种茶叶冷风萎凋发酵室
CN209246717U (zh) 一种适用于砖窑的废气循环加热的高温热风装置
CN209495419U (zh) 一种科研温室风机湿帘降温装置
CN116925897B (zh) 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CN208691919U (zh) 一种具有空气调节功能的食用菌自动培育环境气候箱
CN104873393A (zh) 一种软胶囊干燥装置
CN221051870U (zh) 自行走调控装置
CN209268175U (zh) 育苗温室结构
CN20609447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413506 Group 1, Jiangping Village, Ma Lu Town, Anhua County,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Ltd.

Address before: Ma Lu Town, Anhua County, Yiyang City, Hunan Province 413506

Patentee before: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OL01 Intention to license declared
OL01 Intention to license declared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Assignee: HUNAN BIDANXI TEA INDUSTRY CO.,LTD.

Assignor: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09721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lack tea flower drying ove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lack tea flower dry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2

License type: Ope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715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Assignee: Hunan qingshanyue Tea Co.,Ltd.

Assignor: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1066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lack tea flower drying ove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lack tea flower dry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2

License type: Ope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725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129

Assignee: ANHUA YUNTAISHAN BAJIAO TEA INDUSTRY Co.,Ltd.

Assignor: Hunan Qianqiujie Tea Industry Co.,Ltd.

Contract record no.: X2024980010465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Black tea flower drying oven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lack tea flower drying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722

License type: Ope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4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