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6925897B - 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925897B CN116925897B CN202311194522.5A CN202311194522A CN116925897B CN 116925897 B CN116925897 B CN 116925897B CN 202311194522 A CN202311194522 A CN 202311194522A CN 116925897 B CN116925897 B CN 11692589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air
- disc
- section
- cavit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9
- 240000004808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Speci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0
- 238000009423 ventil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0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2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89 sea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858 starting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40000006439 Aspergillus oryza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5000002247 Aspergillus oryza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102000004190 Enzym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4
- 108090000790 Enzym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5000013555 soy sauc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7921 spra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784 germ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4000005700 microbiome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72 Starch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2535 impurity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02000004169 proteins and genes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
- 108090000623 proteins and genes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07 spra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5000019698 starch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8107 starch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7 uniform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36 wet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1/00—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uses
- C12M21/16—Solid state fermenters, e.g. for koji produc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3/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e.g. recesses, hinges
- C12M23/38—Caps; Covers; Plugs; Pouring mea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7/00—Means for mixing, agitating or circulating fluids in the vessel
- C12M27/02—Stirrer or mobile mixing elements
- C12M27/06—Stirrer or mobile mixing elements with horizontal or inclined stirrer shaft or axi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20—Degassing; Venting; Bubble trap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24—Recirculation of ga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29/00—Means for introduction, extraction or recirculation of materials, e.g. pumps
- C12M29/26—Conditioning fluids entering or exiting the reaction vesse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37/00—Means for sterilizing, maintaining sterile conditions or avoiding chemical or biological contamination
- C12M37/04—Seal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12—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temperature
- C12M41/18—Heat exchange systems, e.g. heat jackets or outer envelopes
- C12M41/20—Heat exchange systems, e.g. heat jackets or outer envelopes the heat transfer medium being a ga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M—APPARATUS FOR ENZYMOLOGY OR MICROBIOLOGY; APPARATUS FOR CULTURING MICROORGANISMS FOR PRODUCING BIOMASS, FOR GROWING CELLS OR FOR OBTAINING FERMENTATION OR METABOLIC PRODUCTS, i.e. BIOREACTORS OR FERMENTERS
- C12M41/0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 C12M41/30—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 C12M41/34—Means for regulation, monitoring, measurement or control, e.g. flow regulation of concentration of ga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通风降温装置周向分布的多个进风管道沿切向送风进入圆盘的第二空腔内,可以在第二空腔内形成环流风,尽可能的保证向上运动至物料层的风量均匀一致,进而达到整个物料层均衡通风的目的,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向上均匀送风时,水和风形成混合状态,水和风形成的混合物不止可以对物料各个位置进行均匀通风,还能够减少通风带来的物料水分散失,可对物料进行湿度控制,不会出现个别位置的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匀性和可控性好,物料质量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酱油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背景技术
在酱油生产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曲料的温度,一般使用翻曲设备对其进行翻动,并使用通风装置对物料通风以保证其良好的通风性和散热性,从而使米曲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萌芽、生长、繁殖,这样才能得到所需要的酶。
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是:现有设备的温湿度控制效果差,且送风均匀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能够对物料进行精准的温湿度控制,且通风均匀性好。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包括:
圆盘,圆盘的内部设置有载料平台,载料平台沿高度方向将圆盘的内部分为上下的第一空腔和第二空腔,圆盘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空腔的顶盖,顶盖上设置有出风口A;载料平台上分布有多个可以实现上下通风的通风孔;
通风循环组件,包括出风管道、降温单元、第一风驱动单元以及多个进风管道,出风管道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风驱动单元的进口以及顶盖上的出风口A,降温单元设置于出风管道内;第一风驱动单元的出口通过主管道连通多个进风管道的一端,多个进风管道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二空腔的内部,所述进风管道的进风方向配置为圆盘的切向,且多个进风管道的另一端沿圆盘的周向分布;顶盖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出风口A,多个出风口A的轴心连线形成与第一空腔同轴心的同心圆,同心圆的直径为D1,第一空腔的内径为D2,D1等于1/4D2-3/4D2;
加湿组件,加湿组件的一端连通至第二空腔内,用于向第二空腔内提供液体。
本申请的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中,周向分布的多个进风管道沿切向送风进入圆盘的第二空腔内,可以在第二空腔内形成环流风,尽可能的保证向上运动至物料层的风量均匀一致,进而达到整个物料层均衡通风的目的,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向上均匀送风时,水和风形成混合状态(即水汽),水和风形成的混合物不止可以对物料各个位置进行均匀通风,还能够减少通风带来的物料水分散失,可对物料进行湿度控制,不会出现个别位置的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匀性和可控性好,物料质量稳定。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申请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通风降温装置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通风降温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出风管道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中心圆管内部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管道的水平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5的竖向剖面示意图(仅示意了部分结构,且剖面方向穿过中心圆管的轴线);
图7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顶盖和冷凝单元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圆盘;1a、第一空腔;1b、第二空腔;11、载料平台;12、环形收集槽;13、中心轴;
2、顶盖;21、出风口A;22、冷凝单元;
3、通风循环组件;
31、出风管道;311、第一段管道;312、第二段管道;313、第三段管道;314、第四段管道;315、中心圆管;315a、连通口;316、转动挡板;317、转轴;318、L形板;318a、直板;
32、降温单元;
33、第一风驱动单元;
34、进风管道;341、第二阀;
35、第二风驱动单元;
36、第一阀;
37、主管道;371、主进风口;372、出风口B;
38、导风结构;
4、加湿组件;41、水箱;42、液体驱动单元;43、环形加湿管道;44、水汽回流管;
5、翻曲组件;
6、输送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意在解释本申请,而不是限定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为了便于阐述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首先对本技术领域的一些情况做说明。
食用酱油生产过程需要制曲,制曲的目的是将米曲霉菌种接种到曲料中,曲料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类和淀粉类物质,为米曲霉的萌芽、生长、繁殖以及产酶提供了物质基础,但是米曲霉属于好氧性微生物,其萌芽、生长、繁殖和产酶期各个阶段,均需要新鲜的空气和通风,同时对曲料的温度有严格的要求。为了控制曲料的温度,一般需要保持合适的温湿度,并配合翻曲机构翻动物料,以保证其良好的通风性和散热性,从而使米曲霉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下萌芽、生长、繁殖,这样才能得到所需要的酶。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发现,在生产过程中,为了对曲料进行温湿度控制,常采用人工或简单的喷淋设备直接对曲料进行喷淋,各个位置的物料温湿度不易把控,均匀性差,从而造成制曲质量较差。
本申请的发明人研究还发现,现有的曲料通风设备对物料的散热效果较差,并且现有的通风设备仅是简单将风送入圆盘底部,这样可能造成风量分布不均,存在通风死角等问题,例如,现有的进风方向垂直于圆盘的轴线,圆盘中心位置的中心轴受到风力直吹,中心轴的迎风面受到的风压大,而中心轴背离迎风面的一侧由于风流动性差,导致这一侧的进风量不足,对应的这一侧曲料热量大,再比如,现有的通风装置采用一处进风一处出风,造成个别区域风量严重不足,引起曲料升温,厌氧微生物繁殖,甚至烧曲,最后造成圆盘内各个区域的曲料质量差异大,质量不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图1至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包括:
圆盘1,圆盘1的内部设置有载料平台11,载料平台11沿高度方向将圆盘1的内部分为上下的第一空腔1a和第二空腔1b,圆盘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空腔1a的顶盖2,顶盖2上设置有出风口A(标号为21);
通风循环组件3,包括出风管道31、降温单元32、第一风驱动单元33以及多个进风管道34,出风管道31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进口以及顶盖2上的出风口A21,降温单元32设置于出风管道31内;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连通多个进风管道34的一端,多个进风管道34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二空腔1b的内部,进风管道34的进风方向配置为圆盘1的切向,且多个进风管道34的另一端沿圆盘1的周向分布;
加湿组件4,加湿组件4的一端连通至第二空腔1b内,用于向第二空腔1b内提供液体。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盘1的形状为空心圆筒状,圆盘1的内部设置有水平的载料平台11(圆形),载料平台11将圆盘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的第一空腔1a和第二空腔1b,其中,载料平台11上均匀分布有多个可以实现垂向通风的通风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风驱动单元33包括风机等具备风力输送的驱动部件,第一风驱动单元33通过进风管道34向圆盘1下方的第二空腔1b送风,第二空腔1b内的风向上经过料层后从出风口A21和出风管道31循环回到第一风驱动单元33内,其中,热风在出风管道31内经过降温单元32进行降温后才循环回到第一风驱动单元33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管道34的进风方向指的是从进风管道34向圆盘1的第二空腔1b内进风的方向,如图2中的直线K所示,其中,三个进风管道34的进风方向均配置为圆盘1的切向,图2中仅示意了一个进风管道34的切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管道34的数量有多个,例如三个、四个或者是更多,三个进风管道34的一端均直接或间接连通至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三个进风管道34的另一端沿圆盘1的外圆周等距分布,且三个进风管道34的另一端沿圆盘1的切向连通至第二空腔1b内,可以理解的是:进风管道34的进风方向即为圆盘1的切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盘1内设置有翻曲组件5以及输送组件6,翻曲组件5以及输送组件6均位于第一空腔1a内,翻曲组件5用于翻动载料平台11上的物料,输送组件6的出料口位于圆盘1的外侧,用于输送物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曲组件5水平可转动式设置在第一空腔1a内,翻曲组件5用于翻动载料平台11上的物料,翻曲组件5可以参考现有技术。
在一些实施例中,输送组件6包括送料绞龙,送料绞龙的进料口设置在第一空腔1a内,送料绞龙的出料口设置在圆盘1的外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盘1内同轴设置有中心轴13,中心轴13可转动式设置,中心轴13贯通载料平台11设置,且中心轴13可以带动载料平台11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翻曲组件5和输送组件6分别沿圆盘1的径向位于中心轴13的两侧。
本申请实施例的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中,周向分布的多个进风管道34沿切向送风进入圆盘1的第二空腔1b内,可以在第二空腔1b内形成环流风,尽可能的保证向上运动至物料层的风量均匀一致,进而达到整个物料层均衡通风的目的,并且本申请实施例中在向上均匀送风时,液体和风形成混合状态(即水汽),液体和风形成的混合物不止可以对物料各个位置进行均匀通风,还能够减少通风带来的物料水分散失,可对物料进行湿度控制,不会出现个别位置的温湿度过高或过低,均匀性和可控性好,物料质量稳定。
可选的,如图3至图6所示,出风管道31包括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第四段管道314、中心圆管315以及转动挡板316;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以及第四段管道314的一端均连通至中心圆管315内,且沿中心圆管315的周向等间距分布;转动挡板316包括转轴317以及设置在转轴317上的L形板318,转轴317同轴设置于中心圆管315内,L形板318用以将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或第四段管道314连通在中心圆管315上的开口至少部分封闭;
其中,顶盖2上的出风口A21与第一段管道311连通;第二段管道312与外界连通;第三段管道313内设置有降温单元32;第四段管道314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进口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中心圆管315为空心结构,其外周和内周形状均为圆形,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以及第四段管道314的一端均垂直连接至中心圆管315的外圆周上,且均能够与中心圆管315的内部相连通,并且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以及第四段管道314的轴线均垂直于中心圆管315的轴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以及第四段管道314沿中心圆管315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在一些实施例中,出风管道31的第一段管道311水平设置,顶盖2上的出风口A21通过管道(该管道上设置有阀结构)连通至第一段管道311的中部,第一段管道311的左端连通至中心圆管315的内部,第一段管道311的右端可以设置阀结构进行封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段管道312竖直设置且第二段管道312的上端与外界连通,第二段管道312的上端设置有滤网,滤网可以隔绝内外的杂质等,第二段管道312的下端连通至中心圆管315的内部,其中,第二段管道312长期处于通风状态,第二段管道312的出风量根据转动挡板316的转动角度决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三段管道313的水平一端连通至中心圆管315的内部,第三段管道313的另一端为开放设计,外部风可以通过第三段管道313进入中心圆管315的内部,其中,第三段管道313内设置有降温单元32,降温单元32例如降温盘管等,外部冷却水通过冷却水口进入降温单元32内,降温单元32可以对进入第三段管道313内的外部风进行冷却,冷却后的外部风经过中心圆管315进入第一风驱动单元33,而降温单元32内部的冷却水与外部风进行热交换后从另一个冷却水口流出,冷却水可以在降温单元32内形成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四段管道314竖直设置,第四段管道314的上端连通至中心圆管315的内部,第四段管道314的下端与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进口连通,被冷却后的风可以经过第四段管道314回流至圆盘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通过转动转轴317,从而带动L形板318进行转动,可以调节中心圆盘1内部的进出风量,具体是:转动挡板316包括转轴317和L形板318,转轴317同轴且可转动式设置在中心圆管315的内部,转轴317可以与电机等驱动部件连接,L形板318的外侧与转轴317的外周固定连接,例如,转轴317沿其轴向开设有V形通槽,L形板318的外角部位贴合固定于V形通槽内,当转轴317转动时,L形板318可以随之转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5所示,L形板318包括一端相互连接的两个直板318a,两个直板318a之间的夹角θ(内角)等于60-90°,例如夹角θ等于60°或7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两个直板318a的板面均垂直于中心圆管315的上下端面,且两个直板318a在水平方向的长度等于中心圆管315的半径,需要说明的是,此处的等于可以是约等于,例如,当中心圆管315的半径是R时,直板318a沿水平方向的长度为D,D等于0.98-1倍的R。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直板318a在垂向(即中心圆管315的轴向)的高度L1与中心圆管315的内部空间的高度L2一致。
其中,L形板318可以至少部分封闭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或第四段管道314的原理如下,如图5所示:
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以及第四段管道314均连通在中心圆管315上,且均有一个大小相同的连通口315a(即通过该连通口315a连通中心圆管315的内部),L形板318沿水平方向的投影可以覆盖任意一个连通口315a的至少部分,能够实现当L形板318沿水平方向与某一个连通口315a相对应时,完全或至少部分封闭该连通口315a,并使得风不能够从连通口315a进出,需要说明的是,当L形板318只是封闭某一个连通口315a的一部分时,可以实现对该连通口315a进出风量的控制,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L形板318长期处于封闭第二段管道312的至少部分连通口315a以及第三段管道313的至少部分连通口315a。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对出风管道31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控制进出风量,例如,从出风口A21出来的风进入第一段管道311内,第一段管道311内的风可以进入中心圆盘1内,此时,如果需要更多的外部风,增L形板318顺时针旋转,使得L形板318减少对第三段管道313的封闭区域,同时增大对第二段管道312的封闭,在一些工况下,L形板318的数量可以是多个,例如设置两个L形板318,两个L形板318均连接至转轴317上,可以满足实际工况选择控制不同的连通口315a,其中,通过对第三段管道313封闭区域大小的控制,可以控制冷却风(因为第三段管道313内设置有降温单元32)的进入量,达到温度精准控制的目的。
可选的,如图1所示,第一段管道311背离中心圆管31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风驱动单元35,第二风驱动单元35的入口与第一段管道311之间设置有第一阀36。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段管道311的右端设置有第二风驱动单元35,在第二风驱动单元35的入口位置设置有第一阀36,其中,当圆盘1内的温湿度无法通过正常工作进行疏解和调整时,开启第一阀36和第二风驱动单元35,将圆盘1内的热汽强行向外排出。第二风驱动单元35包括风机。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第二风驱动单元35,可以在一些特定工况下强行排汽,实用性和灵活性更好。
可选的,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通过主管道37与多个进风管道34连通;主管道37包括主进风口371以及多个出风口B(标号为372),主进风口371与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之间设置有导风结构38,多个进风管道34的一端分别对应连通至多个出风口B372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主管道37的中部设置有主进风口371,主管道37的两端以及中部共设置有三个出风口B372,其中,主进风口371与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连通,且主进风口371与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之间设置有导风结构38,多个进风管道34与多个出风口B372一一对应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风管道34的一端连通至出风口B372,进风管道34的另一端沿切向连通至圆盘1的下部,三个进风管道34送入圆盘1下部的风形成环流风。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一台第一风驱动单元33同时为圆盘1下部的第二空腔1b送风,操作简便,可控性强,并且通过在出口位置设置导风结构38,可以实现风量的均匀分配,进一步保证从各个方向送入圆盘1下部的风量均匀。
可选的,如图2所示,每个进风管道34上均设置都有第二阀341。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阀341可以控制送入圆盘1下部的风量。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各个进风管道34上设置第二阀341,可以根据实际工况把控风量,以达到风量和物料实际温湿度匹配的效果,可有效提高物料质量以及节省能量。
可选的,如图1所示,顶盖2的形状为弧形,圆盘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环形收集槽12,环形收集槽12位于第一空腔1a内且与顶盖2的边缘在高度方向对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2沿高度方向背离载料平台11凹陷,在侧视视角呈弧状。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2的边缘外径与圆盘1的顶部外径相等或接近相等,可以实现顶盖2完全盖合在圆盘1的顶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收集槽12沿圆盘1的内周壁延伸一周,且环形收集槽12位于顶盖2的边缘位置下方,环形收集槽12的开口朝上,可以收集从顶盖2边缘滴落的水珠。
本申请实施例中,顶盖2的内周呈弧面状,向上蒸发或运动的水汽凝结在顶盖2的内周壁上,且水汽凝结成的水珠顺着顶盖2的内周弧面下落至环形收集槽12内,环形收集槽12可以避免水珠滴落在物料上,造成局部物料被水浸湿引起物料质量异常。
可选的,如图7所示,顶盖2沿高度方向背离圆盘1的一侧铺设有冷凝单元2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顶盖2的顶面铺设冷凝单元22,冷凝单元22沿高度方向的投影至少覆盖三分之二的顶盖2,冷凝单元22可以参考现有的冷却水循环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在顶盖2的顶面设置冷凝单元22,可以在需要强降温的工况下启动,加速水汽在顶盖2内侧面上的凝结速率,强力加速圆盘1内部的水汽循环,可以作为湿度控制和降温的一种强力手段使用。
可选的,如图2所示,顶盖2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出风口A21,多个出风口A21的轴心连线形成与第一腔体同轴心的同心圆(标号为P),其中,同心圆的直径为D1,第一空腔1a的内径为D2,D1等于1/4D2-3/4D2。
在一些实施例中,顶盖2上设置三个出风口A21,三个出风口A21均通过管道连通至出风管道31的第一段管道311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个出风口A21绕圆盘1的轴线分布设置,且三个出风口A21的轴心连线形成同心圆,该同心圆的圆心与圆盘1的轴线重合,其中,出风口A21的大小(直径)为第一空腔1a的内径的0.1-0.3倍。
在一些实施例中,三个出风口A21形成的同心圆的直径为D1,D1等于1/2D2,D2表示第一空腔1a的内径,也即圆盘1的内径。
本申请实施例中,三条进风管道34送入圆盘1底部的风形成环流风,送入的环流风分布在圆盘1内周壁附近的区域,在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作用下,部分环流风在向上运动时逐渐向圆盘1轴心位置(也即向中心位置的出风口A21)靠拢,这样可以保证一部分的环流风竖直向上运动,另一部分的环流风在出风口A21吸力的作用下斜向上慢慢聚拢至出风口A21位置,使得载料平台11上各个位置的物流都能够被风吹到,进一步提升向物料送风的均匀性,提高制曲的质量。
可选的,如图1所示,加湿组件4包括水箱41、液体驱动单元42以及多根环形加湿管道43;水箱41与液体驱动单元42的进口连通,液体驱动单元42的出口分别连通多根环形加湿管道43;多根环形加湿管道43设置在第二腔体内,且环形加湿管道43上设置多个连通第二腔体的水汽出口,多根环形加湿管道43具有不同的直径,沿环形加湿管道43的径向相邻的两根环形加湿管道43之间具有直径差D3,第二空腔1b的内径为D4,D3等于1/6D4-1/2D4。
在一些实施例中,水箱41设置在圆盘1的外侧,液体驱动单元42可以是泵结构等具备流体输送能力的机构,其中,液体驱动单元42的进口与水箱41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液体驱动单元42的出口通过管道(该管道上设置可以检测温度的传感器)连通各个环形加湿管道43。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加湿管道43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水汽出口,水汽出口(水汽出口朝向物料)可以喷射出液体,环形加湿管道43的数量有多个(图示了两个,可以是三个或更多),多个环形加湿管道43沿高度方向均位于进风管道34的上方,这样便于进风管道34的风将喷射出的液体向上带动至物料层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多个环形加湿管道43均与圆盘1同轴设置,且径向相邻的两根环形加湿管道43之间具有直径差D3,直径差D3等于1/3D4,D4表示第二空腔1b的内径(也即圆盘1的内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多个环形加湿管道43在高度方向可以具有不同的高度差,具体情况根据物料层各个位置对湿度的需要进行布设,例如,若某个物料位置对湿度要求较高,则将这个位置下方的环形加湿管道43向上抬升,这样水汽出口离该物料位置较近,加湿更加容易和方便,同时上下错位的环形加湿管道43使得水汽分布更加均匀。
除此之外,加湿组件还可以是另一种形式,例如,加湿组件包括加湿器和输送管道,加湿组件的出汽端与输送管道的一端连通,输送管道的另一端连通第二空腔1b,通过加湿器向第二空腔1b提供水汽。加湿器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见现有技术。
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多个环形加湿管道43可以保证喷出的液体均匀分别在圆盘1的底部,达到均匀加湿和便于对湿度进行控制的效果,并且通过直径差D3和第二空腔1b内径的匹配,可保证环形加湿管道43均匀分布。
可选的,如图1所示,水箱41与环形收集槽12之间通过水汽回流管44连通,且水箱41的位置在高度方向低于环形收集槽12。
在一些实施例中,圆盘1上开设有回流孔,回流孔的一端连接至圆盘1内侧的环形收集槽12内,回流孔的另一端与水汽回流管44的一端连通,水汽回流管44的另一端与水箱41连通。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形收集槽12内收集的液体可以通过水汽回流管44流回水箱41内,其中,在水汽回流管44上设置阀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中,利用高度产生的压差和水汽回流管44将环形收集槽12内的低温液体重新自动引回水箱41内,可以达到二次利用的目的,并且冷凝滴落至环形收集槽12内的液体温度较低,可以与进风管道34送入的风形成低温混合物(即低温水汽),低温混合物在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引导下进行循环,可实现对物料的快速疏解降温,为制曲创造良好的环境。
如图1至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圆盘1、顶盖2、通风循环组件3、加湿组件4、翻曲组件5以及输送组件6,圆盘1内部水平且同轴设置有载料平台11,通风循环组件3包括出风管道31、降温单元32以及第一风驱动单元33,加湿组件4包括水箱41、液体驱动单元42以及多根环形加湿管道43,以上各部件的连接关系及位置关系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工作原理是:
如图1所示,第一风驱动单元33工作,将风从三个进风管道34沿切向送入圆盘1的底部,送入的风在圆盘1底部形成水平周向的环流风;
加湿组件4的液体驱动单元42将水箱41内的液体输送至环形加湿管道43内,并在圆盘1的底部向外喷射,圆盘1底部喷射出的液体与环流风形成水汽混合物;
水汽混合物在出风口A21的吸力作用下向上穿过载料平台11上的料层,从而达到对物料疏解降温以及补充水分的目的,穿过料层的水汽混合物部分凝结在顶盖2的内侧上,另外一部分依次通过出风口A21进入出风管道31的第一段管道311,第一段管道311内的热风进入中心圆管315内;
如图5所示,通过转动L形板318,封闭第二段管道312的连通口315a的大部分区域,同时打开第三段管道313的连通口315a的大部分区域,使得进入第中心圆管315内的水汽混合物可以少量从第二段管道312向外排出,而大部分的水汽混合物可以与第三段管道313内的冷却风进行热交换,实现降温,降温后的水汽混合物进入第四段管道314,第一风驱动单元33将第四段管道314内的水汽混合物吸入,并重新循环送入圆盘1的底部再次形成低温环流风。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模块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应理解,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圆盘(1),圆盘(1)的内部设置有载料平台(11),载料平台(11)沿高度方向将圆盘(1)的内部分为上下的第一空腔(1a)和第二空腔(1b),所述圆盘(1)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第一空腔(1a)的顶盖(2),顶盖(2)上设置有出风口A(21);载料平台(11)上分布有多个可以实现上下通风的通风孔;
通风循环组件(3),包括出风管道(31)、降温单元(32)、第一风驱动单元(33)以及多个进风管道(34),出风管道(31)的两端分别连通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进口以及顶盖(2)上的出风口A(21),降温单元(32)设置于出风管道(31)内;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通过主管道(37)连通多个进风管道(34)的一端,多个进风管道(34)的另一端连通至第二空腔(1b)的内部,所述进风管道(34)的进风方向配置为圆盘(1)的切向,且多个进风管道(34)的另一端沿圆盘(1)的周向分布;
所述顶盖(2)沿其周向设置有多个出风口A(21),多个出风口A(21)的轴心连线形成与第一空腔(1a)同轴心的同心圆(P),同心圆(P)的直径为D1,第一空腔(1a)的内径为D2,D1等于1/4D2-3/4D2;
加湿组件(4),加湿组件(4)的一端连通至第二空腔(1b)内,用于向第二空腔(1b)内提供液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管道(31)包括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第四段管道(314)、中心圆管(315)以及转动挡板(316);
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以及第四段管道(314)的一端均连通至中心圆管(315)内,且沿中心圆管(315)的周向等间距分布;
转动挡板(316)包括转轴(317)以及设置在转轴(317)上的L形板(318),转轴(317)同轴设置于中心圆管(315)内,L形板(318)用以将第一段管道(311)、第二段管道(312)、第三段管道(313)或第四段管道(314)连通在中心圆管(315)上的连通口(315a)至少部分封闭;
其中,顶盖(2)上的出风口A(21)与第一段管道(311)连通;第二段管道(312)与外界连通;第三段管道(313)内设置有降温单元(32);第四段管道(314)的另一端与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进口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段管道(311)背离中心圆管(315)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风驱动单元(35),第二风驱动单元(35)的入口与第一段管道(311)之间设置有第一阀(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道(37)包括主进风口(371)以及多个出风口B(372),主进风口(371)与第一风驱动单元(33)的出口之间设置有导风结构(38),多个进风管道(34)的一端分别对应连通至多个出风口B(372)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进风管道(34)上均设置有第二阀(341)。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的形状为弧形,且圆盘(1)的内周壁上设置有环形收集槽(12),环形收集槽(12)位于第一空腔(1a)内且与顶盖(2)的边缘在高度方向对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2)沿高度方向背离圆盘(1)的一侧铺设有冷凝单元(2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加湿组件(4)包括水箱(41)、液体驱动单元(42)以及多根环形加湿管道(43);
所述水箱(41)与液体驱动单元(42)的进口连通,液体驱动单元(42)的出口分别连通多根环形加湿管道(43);
多根所述环形加湿管道(43)设置在第二空腔(1b)内,且环形加湿管道(43)上设置多个连通第二空腔(1b)的水汽出口,多根所述环形加湿管道(43)具有不同的直径,其中,沿所述环形加湿管道(43)的径向相邻的两根环形加湿管道(43)之间具有直径差D3,第二空腔(1b)的内径为D4,D3等于1/6D4-1/2D4。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41)与环形收集槽(12)之间通过水汽回流管(44)连通,且水箱(41)的位置在高度方向低于所述环形收集槽(1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94522.5A CN116925897B (zh) | 2023-09-15 | 2023-09-15 | 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1194522.5A CN116925897B (zh) | 2023-09-15 | 2023-09-15 | 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25897A CN116925897A (zh) | 2023-10-24 |
CN116925897B true CN116925897B (zh) | 2023-12-05 |
Family
ID=88386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1194522.5A Active CN116925897B (zh) | 2023-09-15 | 2023-09-15 | 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925897B (zh) |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04872A (ja) * | 1998-06-23 | 2000-01-11 | Nagata Jozo Kikai Kk | 連続通風による製麹方法及び装置 |
WO2000070014A1 (en) * | 1999-05-18 | 2000-11-23 | Ebbe Busch Larsen | U-shape and/or nozzle-u-loop fermentor and method of carrying out a fermentation process |
DE10322111A1 (de) * | 2003-05-10 | 2004-12-02 | Backhaus, Jan O., Prof. Dr. | Outdoor-Photobioreaktor |
KR20050118485A (ko) * | 2004-06-14 | 2005-1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클론을 구비한 건조장치 |
CN101524672A (zh) * | 2009-04-13 | 2009-09-09 | 浙江大学 | 旋风分离器和带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孢子分离装置 |
CN102732417A (zh) * | 2012-06-15 | 2012-10-17 | 卢行娥 | 乳化式好氧发酵罐 |
KR20150006598A (ko) * | 2013-07-09 | 2015-01-19 | (주)봄내이엔씨 | 시설 작물 재배용 환기장치 |
WO2017063579A1 (en) * | 2015-10-15 | 2017-04-20 | Esd Technology Consulting & Licensing Co., Ltd. | Humid air stream generator |
CN109011857A (zh) * | 2018-08-28 | 2018-12-18 | 潍坊市华玉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塑料颗粒生产系统用料风分离器 |
CN208964892U (zh) * | 2018-03-30 | 2019-06-11 | 四川恒星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豆瓣圆盘制曲机 |
CN209759417U (zh) * | 2019-02-18 | 2019-12-10 | 成都川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制曲机的通风系统 |
JP2019208458A (ja) * | 2018-06-07 | 2019-12-12 | 株式会社フジワラテクノアート | 製麹装置及び製麹方法 |
CN212316105U (zh) * | 2020-07-27 | 2021-01-08 | 风之行(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型高传质循环式通风发酵罐 |
CN219043293U (zh) * | 2022-12-29 | 2023-05-19 |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混料装置 |
-
2023
- 2023-09-15 CN CN202311194522.5A patent/CN11692589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004872A (ja) * | 1998-06-23 | 2000-01-11 | Nagata Jozo Kikai Kk | 連続通風による製麹方法及び装置 |
WO2000070014A1 (en) * | 1999-05-18 | 2000-11-23 | Ebbe Busch Larsen | U-shape and/or nozzle-u-loop fermentor and method of carrying out a fermentation process |
DE10322111A1 (de) * | 2003-05-10 | 2004-12-02 | Backhaus, Jan O., Prof. Dr. | Outdoor-Photobioreaktor |
KR20050118485A (ko) * | 2004-06-14 | 2005-12-1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사이클론을 구비한 건조장치 |
CN101524672A (zh) * | 2009-04-13 | 2009-09-09 | 浙江大学 | 旋风分离器和带有该旋风分离器的孢子分离装置 |
CN102732417A (zh) * | 2012-06-15 | 2012-10-17 | 卢行娥 | 乳化式好氧发酵罐 |
KR20150006598A (ko) * | 2013-07-09 | 2015-01-19 | (주)봄내이엔씨 | 시설 작물 재배용 환기장치 |
WO2017063579A1 (en) * | 2015-10-15 | 2017-04-20 | Esd Technology Consulting & Licensing Co., Ltd. | Humid air stream generator |
CN208964892U (zh) * | 2018-03-30 | 2019-06-11 | 四川恒星食品有限公司 | 一种豆瓣圆盘制曲机 |
JP2019208458A (ja) * | 2018-06-07 | 2019-12-12 | 株式会社フジワラテクノアート | 製麹装置及び製麹方法 |
CN109011857A (zh) * | 2018-08-28 | 2018-12-18 | 潍坊市华玉塑料机械有限公司 | 塑料颗粒生产系统用料风分离器 |
CN209759417U (zh) * | 2019-02-18 | 2019-12-10 | 成都川一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制曲机的通风系统 |
CN212316105U (zh) * | 2020-07-27 | 2021-01-08 | 风之行(上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中型高传质循环式通风发酵罐 |
CN219043293U (zh) * | 2022-12-29 | 2023-05-19 | 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风力混料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优化酱油制曲设备的探讨;薛婉立;张成龙;;江苏调味副食品(05);25-30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925897A (zh) | 2023-10-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RU2363892C1 (ru) | Способ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воздуха с комбинированным косвенным охлаждением и кондиционер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 |
CN109082371B (zh) | 一种多功能气调式固体发酵系统 | |
CN101152060A (zh) | 用于烘箱的雾化设备 | |
CN204757260U (zh) | 送风系统及人工气候室 | |
CN107314451A (zh) | 空气处理模块和空调器 | |
CN116925897B (zh) | 一种圆盘制曲的通风降温装置 | |
WO2011060676A1 (zh) | 一种集成化的溶液式除湿空调装置 | |
CN105716175A (zh) | 太阳能供热与地道风复合系统 | |
RU2453774C2 (ru) | Система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с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ми аппаратами | |
CN219646569U (zh) | 一种人防通风风管进风装置 | |
RU2615252C1 (ru) | Система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с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ми аппаратами | |
CN103952304B (zh) | 有机物固体散料发酵和灭菌及换热一体化设备 | |
RU2320931C1 (ru) | Кондиционер | |
RU2363896C1 (ru) | Аппарат для тепловлажностной обработки воздуха | |
RU2363893C1 (ru) | Кондиционер с вихрев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 |
RU2320934C1 (ru) | Система кондиционирования с теплообменными аппаратами | |
CN110029054A (zh) | 固态发酵高活性饲用复合酶发酵系统 | |
CN222842129U (zh) | 一种用于高低温试验箱的加湿装置 | |
CN210511917U (zh) | 空调柜机 | |
CN112273467A (zh) | 黑茶发花干燥烘室及黑茶发花干燥的控制方法 | |
CN104170688B (zh) | 育苗温室保温除湿机 | |
RU2671690C1 (ru) | Кондиционер с вихревыми элементами | |
CN115554804A (zh) | 一种管道生产车间的空气调节系统 | |
CN222869466U (zh) | 一种粮仓精准通风系统 | |
WO2012003751A1 (zh) | 一种微型蔬菜生产系统的空气循环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