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119649B -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119649B CN112119649B CN201880093528.4A CN201880093528A CN112119649B CN 112119649 B CN112119649 B CN 112119649B CN 201880093528 A CN201880093528 A CN 201880093528A CN 112119649 B CN112119649 B CN 11211964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de
- sim card
- card
- dual
- terminal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5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9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5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18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101000616761 Homo sapiens Single-minded homolog 2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3
- 102100021825 Single-minded homolog 2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475 author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78 coup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168 coupl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5859 coupling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101000703681 Homo sapiens Single-minded homolog 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2
- 102100031980 Single-minded homolog 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56 evalu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065 semi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5236 sound signal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06 harves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97 surface acoustic wave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60/00—Affiliation to network, e.g. registration; Terminating affiliation with the network, e.g. de-registration
- H04W60/005—Multiple registrations, e.g. multihom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能够提高用户体验。该方法应用于配置有多张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终端设备中,该终端设备配置有多根接收天线,该方法包括:在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其中,该第一SIM卡为用于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SIM卡,该高优先级信号包括: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或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与在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不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双卡手机是当前广泛使用的一种终端设备。双卡,即,同一手机,或者说,同一终端设备,可并行地使用两张订户识别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随着技术的发展,更多SIM卡的终端设备可能出现。
然而,基于成本的考虑,终端设备中用于收发信号的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是有限的。以双卡手机为例,同一手机中的两张SIM卡可能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共享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在另一些情况下需要独占资源来实现收发信号的功能。
因此,如何合理地为SIM卡分配硬件资源来提高用户体验,成为一项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以期提高用户体验。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应用于配置有多张SIM卡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多根接收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SIM卡为用于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SIM卡,所述高优先级信号包括: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或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以是两种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多卡终端设备在第一SIM卡需要接收高优先级信号时,结合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以及信道环境做出预判断,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来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如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调整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如,增加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以实现分集增益,从而有利于提高高优先级信号的接收质量。因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漏话、丢网等事件的发生,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
终端设备确定了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便可以在第一时段之前或者在第一时段的初始时刻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接收该高优先级信号。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寻呼消息的方法,应用于配置有多张SIM卡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多根接收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当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SIM卡为用于接收寻呼消息的SIM卡,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不同。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以是两种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多卡终端设备在第一SIM卡需要接收寻呼消息时,结合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以及信道环境做出预判断,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来接收寻呼消息。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信道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如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调整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如,增加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以实现分集增益,从而有利于提高寻呼消息的接收质量。因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漏话事件的发生,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接收所述寻呼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接收所述寻呼消息的第一时段。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系统消息中携带的小区级的公共信息和终端设备的SIM卡信息计算接收寻呼消息的第一时段,并可以基于所确定的第一时段,在第一时段之前或者在第一时段的初始时刻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接收该寻呼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情况下,保持在所述第一模式。
通过将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与预设条件来比较,确定信道环境是否良好。在信道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可以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增加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以获得分集增益,提高高优先级信号的接收质量,避免漏话或漏网等事件的发生在信道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可以保持在第一模式接收高优先级信号,而不需要切换到第二模式。这样可以减少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将资源分配给其他SIM卡使用,从而可以避免多卡被叫漏话的事件发生,因此从整体上来说,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并且,终端设备能够根据信道环境灵活地在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之间切换,以达到性能和成本的折中。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SNR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应理解,信噪比和信号的接收能量可以作为判断信道环境质量的两个可能的参数,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对于信道环境质量的评价参数不做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大于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以及
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具体地,在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不所述预设条件时,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所述第二模式;在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所述预设条件时,保持在所述第一模式。
当第一模式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大于第二模式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量时,可以在信道环境较好的情况下调整模式,减少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以用于其他SIM卡的下行接收,这样可以避免其他SIM卡被叫漏话的时间发生;在信道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保持在第一模式,以保证高优先级信号的接收质量,以避免漏话或丢网事件的发生,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SNR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第四预设门限。
应理解,信噪比和信号的接收能量可以作为判断信道环境质量的两个可能的参数,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对于信道环境质量的评价参数不做限定。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为双卡终端,所述第一模式为双卡双收DR-DSDS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双卡双待DSDS模式。
因此,对于双卡终端来说,可以根据两张SIM卡的业务的优先级,结合信道环境,动态地为两张SIM卡分配资源,使得该双卡终端能够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信道环境等因素灵活地在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之间切换,尽可能地避免漏话、丢网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可以提高用户体验。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设备中的两张SIM卡工作在同一网络制式,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所述网络制式下接收信号的两个射频处理模块,每个射频处理模块包括一根或多根接收天线。
为了达到统一网络制式下能够实现双卡双收的资源调度模式,终端设备可以为同一网络制式配置两套射频资源和两套基带资源,从而,终端设备不但可以在不同的网络制式下实现双卡双收,也可以在同一网络制式下实现双卡双收。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若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在确定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至所述第二模式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两张SIM卡中的第二SIM卡在所述第一时段不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
由于基于成本的考虑,通常情况下,为实现同一网络制式下的双卡双收,为每一张SIM卡配置一套射频资源和一套基带资源。而当需要增加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时,因接收天线为射频资源的一部分,即,将另一套射频资源也分配给了第一SIM卡使用,这就使得第二SIM卡当前没有射频资源使用,也就是从双卡双收模式切换成了双卡双待模式。因此,在切换之前,需要先确定第二SIM卡在第一时段不接收高优先级信号,以避免第二SIM卡的漏话或丢网事件的发生。
结合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在某些实现方式中,所述网络制式为长期演进LTE制式。
因为考虑到用户更多时间工作在双卡LTE制式下,为了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体验,可以为LTE制式配置两套用于接收的射频资源和两套基带资源,以实现LTE制式下的双卡双收。
应理解,LTE制式仅为适应当前的市场需求而提出,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为其他的网络制式配置两套甚至更多套资源来实现其他网络制式下的双卡双收,甚至多卡多收的可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收发器和处理器。可选地,该终端设备还包括存储器。该处理器用于控制收发器收发信号,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设计中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系统,包括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设备执行如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可选地,所述芯片系统还包括所述存储器。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以及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中任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的方法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的方法的手机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方法的双卡手机的软件逻辑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确定资源调度模式的具体过程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又一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可配置多个SIM卡的终端设备(也称为,用户设备),例如,手机、手环、电话手表、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设备、销售终端(Point of Sales,POS)、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而不仅限于通信终端。
为便于理解本申请实施例,首先以图1所示的手机100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所适用的终端设备进行介绍。图1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手机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手机100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电路110、电源120、处理器130、存储器140、输入单元150、显示单元160、传感器170、音频电路180、以及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模块190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下面结合图1对手机100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射频电路1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13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简单地说,RF电路可以包括射频前端(Radio Frequency Front End,RFFE)和天线。其中,射频前端与频段相关,不同的频段可对应不同的射频前端。
此外,RF电路1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所述无线通信可以使用任一通信标准或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of Mobilecommunication,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W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5thGeneration,5G)系统、电子邮件、短消息服务(Short Messaging Service,SMS)等。
存储器1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3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4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4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100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4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5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50可包括触控面板15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52。触控面板15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51上或在触控面板15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地,触控面板15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30,并能接收处理器13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51。除了触控面板151,输入单元15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5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5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和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6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100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160可包括显示面板161,可选的,可以采用LCD、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61。进一步地,触控面板151可覆盖显示面板161,当触控面板15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3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3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1中,触控面板151与显示面板15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入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151与显示面板161集成而实现手机100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音频电路180、扬声器181可提供用户与手机100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8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81,由扬声器18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18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8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射频电路1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40以便进一步处理。
蓝牙模块182是蓝牙功能的印刷电路板组件(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PCBA),用于短距离无线通讯,按功能分为蓝牙数据模块和蓝牙语音模块。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手机100通过WIFI模块190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示出了WIFI模块190,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手机100的必须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本申请的本质的范围内而省略。
处理器130是手机100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4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1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实现基于手机的多种业务。可选地,处理器13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地,处理器13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通信处理器(communication CPU,CCPU)。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通信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例如,调制或解调信号。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30中。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通信处理器可以对应于下文中结合图2描述的基带芯片210。
手机100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20(比如电池)。可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3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1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等,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图1所示手机仅为一种终端设备的举例,本申请并未特别限定,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之前,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概念做简单说明。
1、网络制式:即,网络的类型。也可以成为无线制式或无线接入技术(radioaccess technology,RAT)。目前的网络制式主要可包括:第二代(the 2nd generation,2G)制式、第2.5代(2.5G)制式、第三代(the 3rd generation,3G)制式、第四代(the 4thgeneration,4G)或者称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制式以及未来的第五代(the5th generation,5G)制式。其中,2G可以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Communication,GSM)为代表,3G可以中国电信的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CDMA),中国移动的时分同步码分多址(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以及中国联通的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WCDMA)为代表,4G可以中国移动的分时长期演进(TimeDivision LTE,TD-LTE)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的频分双工LTE(Frequency DivisionDuplexing,FDD-LTE)为代表。
由于网络制式的不同,对基带信号的处理方式也不同,因此用于不同网络制式的基带处理的指令也可能不同。
2、双卡双待(DSDS):可同时插入两张SIM卡,支持不同或相同的网络制式。两张SIM卡可同时使用,且两张卡互不干扰。这里,互不干扰,可表示两张SIM卡选择在互不干扰的频段工作,或者,两张SIM卡在干扰频段工作,但干扰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在每种网络制式下,终端设备可以仅配置一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若两张SIM卡在同一网络制式下,则不同的SIM卡可以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使用射频处理模块收发信号。
与不同的网络制式对应地,支持双卡双待的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多个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与不同的频段对应地,支持双卡双待的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多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
其中,射频处理模块和基带处理模块可理解为用于执行不同的指令以实现不同功能而划分的模块,其具体的功能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还可以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来实现。例如,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同功能的射频处理模块可通过不同的射频电路来实现,不同功能的基带处理模块也可以通过处理器实现不同的指令来实现。在实际形态上,不同功能的射频处理模块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分立的;不同功能的基带处理模块可以是集成在一起的,也可以是分立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双卡双待模式下,当在一张SIM卡有接收任务时,可独占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和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另一张SIM卡无法接收下行信号;当一张SIM卡有发送任务时,可独占用于发送的射频处理模块和用于发送的基带处理模块,另一张SIM卡无法发送上行信号。
3、双卡双收(DR-DSDS):可同时插入两张SIM卡,支持不同或相同的网络制式。两张SIM卡可同时使用,且两张卡互不干扰。在每种网络制式下,终端设备可以配置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和至少一个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若在某一种网络制式下,终端设备配置有两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和两个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在终端设备在该网络制式下可以支持双卡双收;若在某一网络制式下,终端设备仅配置一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或仅配置一个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则终端设备在该网络制式下可能只支持双卡双待。
与不同的网络制式对应地,支持双卡双收的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多个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与不同的频段对应地,支持双卡双收的终端设备可以配置多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
在双卡双收模式下,当两张SIM卡同时只有接收任务时,可分别使用一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以及与网络制式相对应的基带处理模块进行接收下行信号;当一张SIM卡有发送任务时,可独占用于发送的射频处理模块和用于发送的基带处理模块,另一张SIM卡无法发送上行信号;当一张SIM卡有接收任务,另一张SIM卡有发送任务时,可分别使用相应的处理模块收发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双卡双待和双卡双收是终端设备调度资源的两种模式,与不同网络制式下所配置的资源是强相关的。在不同的网络制式下,同一终端设备调度资源的模式可以是不同的。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处理模块可以是在射频段对信号进行处理的模块,例如,调频处理、信号放大、滤波等,基带处理模块可以是在基带对信号进行处理的模块,例如,调制或解调处理等。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模块能够独立地完成一次信号的接收或发送。其具体的功能可以通过处理器读取相应的指令来实现,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来实现。本申请对于射频处理模块或基带处理模块的具体形态不做限定。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当前技术中,接收天线与射频前端可以是相对应的,同一个射频处理模块中的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被发送至相对应的射频前端,因此,当接收天线被一张SIM卡独占时,所对应的射频前端也被该SIM卡独占,也就是射频处理模块被该SIM卡独占。但本申请并不排除将接收天线与射频前端解耦的可能,两个射频处理模块中的接收天线可用于不同的SIM卡接收信号,两张SIM卡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被发送至同一个射频前端,即,两张SIM卡可以共用同一射频前端,在网络制式相同的情况下,甚至还可以共用同一基带处理模块。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2详细说明双卡双待和双卡双收的区别。图2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的手机2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手机200可包括基带芯片210和射频电路220、SIM1卡槽231、SIM2卡槽232、外部存储介质240以及电源、触摸屏等其他外设。
其中,该基带芯片210可用于承载用于调制解调的基带资源,用于对基带信号进行调制或解调处理。该基带芯片210例如可对应于上文中结合图1描述的处理器130中的调制解调处理器。该基带芯片210可以与应用处理器集成在一起,也可以与应用处理器分立。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射频电路220可用于接收下行业务和发送上行业务。该射频电路220例如对应于上文中结合图1描述的射频电路110。射频电路220的具体功能和所包含的器件在上文中已经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SIM1卡槽231和SIM2卡槽232分别用于安装两张SIM卡,可通过连接器与应用处理器连接,而应用处理器与通信处理器连接,因此,SIM卡可与通信处理器通信连接。这里,SIM卡可包括普通SIM卡、微SIM(micro SIM)卡或纳SIM卡(nano-SIM)卡。本申请对于SIM卡的种类不做限定。
外部存储介质24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外部存储介质240例如可对应于上文中结合图1描述的存储器14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外部存储介质240可用于存储基带芯片210以及射频电路220所执行的指令,以便基带芯片210和射频电路220从外部存储介质240中获取相应的指令,完成对信号的处理。上文中已经结合存储器140对其功能和可能的形态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电源、触摸屏等其他外设也在上文中结合图1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支持双卡的并行使用,与不同的工作频段相对应地,可将射频电路220划分为多个射频处理模块;与不同的网络制式相对应地,可将基带芯片210划分为多个基带处理模块。与信号的上下行方向相对应地,该多个射频处理模块可包括用于发送上行业务的射频处理模块(可对应于图2中的发射射频)和用于接收下行业务的射频处理模块(对应于图2中的接收射频)。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不涉及上行信号的发送,本申请对用于发送上行业务的射频处理模块的配置不做限定。为方便说明,在下文示出的实施例中,在未作出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射频处理模块可指代用于接收下行业务的射频处理模块。
具体地,为了与不同的网络制式相对应,该双卡手机可包括多个基带处理模块,以对不同网络制式下接收到的下行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应理解,该多个基带处理模块可集成在同一基带芯片,如基带芯片210上,也可以分立在不同的基带芯片,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图中仅为便于理解,示出了多个基带处理模块集成于同一基带芯片的情况。
进一步地,若该手机支持双卡双待,则该手机200可包括一个射频处理模块,该射频处理模块可用于在不同的网络制式下接收下行信号,并在对信号进行处理后发送至与网络制式相对应的基带处理模块。
若该手机支持双卡双收,则该手机200可包括两个或者更多个射频处理模块,当两张SIM卡同时有接收任务时,可将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分配给其中的一张SIM卡使用,将另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分配给另一张SIM卡使用。
如前所述,该射频电路220可包括天线。该双卡手机可以配置至少一根接收天线。若该手机支持双卡双待,则该双卡手机可仅配置一根接收天线,也可配置多根接收天线,在两张SIM卡中的任意一张SIM卡有接收任务时,该一根或多根接收天线全部被有接收任务的SIM卡独占,以用于接收下行信号。若该手机支持双卡双手,则该双卡手机可配置两个或更多根接收天线。以配置了两根接收天线的双卡手机为例,在两张SIM卡均有接收任务时,可将一根接收天线分配给一张SIM卡使用,另一根接收天线分配给另一张SIM卡使用。当然,在配置了两根接收天线的情况下,在仅有一张SIM卡有接收任务时,可以将两个接收天线都分配给有接收任务的SIM卡使用,这种情况下,可认为该手机的资源调度模式由双卡双收切换成了双卡双待。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在仅有一张SIM卡有接收任务时,也可以仅将一根接收天线分配给有接收任务的SIM卡使用。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理解和说明,每根接收天线可对应一个射频处理模块,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事实上,每个射频处理模块可以包括一根接收天线,也可以包括多根接收天线,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下文中为了简洁,省略对相同或相似情况的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便于说明,可以将上述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称为射频资源,将上述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称为基带资源。可以理解,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是用于对信号进行处理的资源。这里,资源并不仅限于硬件资源,还可包括硬件资源所执行的指令。
在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均充足的情况下,双卡手机可以采用双卡双收的模式下工作,由此可提高用户体验。然而,在有些情况下,当两张SIM卡中的某一张SIM卡需要接收重要信息时,例如,寻呼消息、系统消息以及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等,通过双卡双收的模式可能并不能获得较好的接收质量,从而可能造成丢话或丢网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方法,能够合理地为SIM卡分配资源,提高用户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方法。应理解,下文示出的实施例可应用于上文列举的各种可配置多个SIM卡的终端设备,而并不仅限于图1或图2中示出的手机。还应理解,上文结合图2所示的双卡手机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对于终端设备可配置的SIM卡的数量不做限定,例如也可以为三张、四张等。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方法可以由配置于终端设备中的处理器执行,该处理器例如可以为上文中结合图1描述的处理器130。具体地,根据所实现的功能的不同,该处理器可包括不同的处理模块,例如,用于报告各SIM卡当前工作状态(例如,上行发送还是下行接收、网络制式等)的信息输入模块,用于为各SIM卡分配硬件资源的资源调度模块等。
为便于理解,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之前,结合图3详细说明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各模块。图3是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的方法的双卡手机的软件逻辑图。如图所示,图3示出了双卡手机的协议栈(protocol stack,PS)。该协议栈可包括高层的协议栈和物理层(physical,PHY)的协议栈,各SIM卡可包含各自的非接入层(non accessstratum,NAS)和接入层(access stratum,AS)组件。
以LTE的协议栈为例,图3示出了非接入层(non access stratum,NAS)的呼叫控制(call control,CC)、补充业务(supplementary service,SS)、短消息业务(short messageservice,SMS)、MMC、SM、移动性管理(mobility management,MM)/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移动性管理(GPRS mobility management,GMM)、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会话管理(EPS session management,ESM),EPS移动性管理(EPS mobility management,EMM)等。此外,图3还示出了接入层(accessstratum,AS)的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分组数据汇聚层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无线链路层(Radio Link Control,RLC)层、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层、物理层等。
每种网络制式对应的物理层可以是用于调制解调的资源,即,可实现基带芯片的功能。与不同的网络制式对应地,物理层可以包括LTE制式的PHY(LPHY),TD-SCDMA制式的PHY(TPHY),CDMA2000制式的PHY(CPHY),WCDMA制式的PHY(WPHY)。
应理解,上文中结合图3描述的各协议层及其功能可以与现有技术相同,为了简洁,这里省略对其具体功能的详细说明。还应理解,以上各协议层的功能都可通过处理器实现,基于不同的功能,可以将处理器分为不同的模块,上述每一个协议层可理解为具有相应功能的一个处理模块。
再看图3,卡1和卡2的协议栈可以将协议栈层面的业务信息(比如网络制式、当前业务类型等)输入给资源调度模块,以获得业务授权。例如,卡1和卡2的物理层可作为信息输入模块,将物理层的业务信息输入给资源调度模块,或者,卡1和卡2的高层和物理层均可作为信息输入模块,将各协议层的业务信息输入给资源调度模块。该资源调度模块可以根据该双卡手机所配置的基带资源、射频资源以及业务信息,决定是否给双卡的业务授权。资源调度模块可以仅给其中的一张SIM卡授权,也可以给双卡都授权。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资源调度模块在确定给双卡业务授权后,可以先从协议栈层面先给双卡业务授权。获得协议栈层面授权的卡的物理层可以再向资源调度模块申请具体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资源调度模块可以根据上述业务授权,给双卡分配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由此,获得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的SIM卡可以执行各自的接收或发送任务。
应理解,上文中结合图3中的双卡手机的软件逻辑图详细说明了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的方法的处理器,但这仅为用于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的一例,而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并不排除通过其他的软件逻辑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方法的可能。另外,当终端设备可配置更多的SIM卡时,也可采用类似于图3中的软件逻辑图来实现相同或相似的功能。
为便于理解,下面结合图4详细说明上述各模块确定当前可以采用的资源调度模式的具体过程。
假设该终端设备为双卡终端,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
301、信息输入模块将各SIM卡的业务信息通过发送给资源调度模块。该业务信息例如可以包括:网络制式,工作频点,业务起止时间,以及业务是否需要上行资源等;
302、资源调度模块确定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业务占用的时间是否冲突,或者说,卡1的业务和卡2的业务在时间上是否有重叠。若有重叠,则认为两卡的业务占用的时间冲突,执行304;若没有重叠,则认为两卡的业务占用的时间不冲突,执行303;
303、资源调度模块按各卡的业务特征给两张SIM卡的业务分配相应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此后执行309;
304、资源调度模块进一步确定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基带资源是否冲突,如冲突则执行305;否则,执行306;
305、资源调度模块根据双卡的业务的优先级,按预定义的准则选择一张卡的业务进行资源分配,此后执行309;
306、资源调度模块进一步确定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射频资源是否冲突。如不冲突,则执行307;否则,执行308;
307、资源调度模块按照双卡的业务特征分别给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业务分配相应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此后执行309;
308、资源调度模块根据双卡的业务的优先级,按预定义的准则选择一张卡的业务进行资源分配,此后执行309;
309、资源调度模块将双卡调度模式输出给各协议层,以便各协议层维护该双卡调度模式。物理层可以基于资源调度模块分配的资源进行接收或发送的资源配置。
举例而言,假设终端设备中为LTE制式配置了两套射频资源和两套基带资源,为3G和2G制式分别配置了一套射频资源和一套基带资源。若第一SIM卡工作在3G制式,第二SIM卡工作在3G制式,信息输入模块首先可将两张SIM卡的网络制式、工作频点、业务起止时间、业务是否需要上行资源等信息通知资源调度模块。资源调度模块根据两张SIM卡的业务起止时间确定两张SIM卡的业务在时间上是否有冲突。在时间不冲突的情况下,资源调度模块可分别根据两张SIM卡的业务特征(例如,业务时间、业务类型)分配相应的资源。在时间冲突的情况下,资源调度模块进一步确定该两张SIM卡在3G制式下基带资源是否冲突以及射频资源是否冲突。若该两张SIM卡的基带资源冲突,则说明该两张SIM卡中只有一张可以使用基带资源,另一张暂时无法使用;或者,若两张SIM卡的射频资源冲突,则说明该两张SIM卡中只有一张可使用射频资源,另一张暂时无法使用。也就是说,当基带资源或射频资源中的一项发生冲突时,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双卡双待模式。反之,若该两张SIM卡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都不冲突,则该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双卡双收模式。由于在3G制式下仅配置了一套基带资源和一套射频资源,所以该两张SIM卡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均有冲突,该终端设备在3G制式下可以使用双卡双待模式。
又例如,若第一SIM卡工作在LTE制式,第二SIM卡工作在LTE制式,信息输入模块首先可将两张SIM卡的网络制式、工作频点、业务起止时间等信息通知资源调度模块。资源调度模块根据两张SIM卡的业务起止时间确定两张SIM卡的业务在时间上是否有冲突。在时间冲突的情况下,资源调度模块进一步确定该两张SIM卡在LTE制式下基带资源是否冲突以及射频资源是否冲突。由于在LTE制式下配置了两套基带资源和两套射频资源,所以该两张SIM卡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均不冲突,该终端设备在LTE指示下可以使用双卡双收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上文中所述的根据双卡的业务的优先级,按预定义的准则选择一张卡的业务进行资源分配,可以参考现有技术来实现。由于各厂商对于不同的业务的优先级的定义不同,由此而定义的准则也可能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应理解,图4中的各步骤仅为便于理解而示出,并不一定要执行所有的步骤,并且各步骤的序号不应对执行的先后顺序造成限定,例如,304和306可以是同时执行的,306也可以在304之前执行,各步骤执行的先后顺序可以根据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
还应理解,上文结合图4详细说明的终端设备确定资源调度模式的具体过程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来确定终端设备当前可以采用的资源调度模式。
基于上文中结合图4的描述,可以发现,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基于预定义的策略确定资源调度模式。举例而言,对于双卡终端而言,资源调度模块可以根据以下策略来确定终端设备的资源调度模式:
策略1、同一时间只能有一张SIM卡获得上行发送的授权,即,选择双卡双待模式。这是由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决定的。
需要说明的是,该双卡双待模式可以是针对上行的资源调度模式。即,同一时间只能由一张SIM卡使用基带资源和用于发送的射频资源。
策略2、双卡的业务均只有下行接收时,可以进一步根据所配置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选择双卡双待或双卡双收模式,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双卡双收和双卡双待中的一种,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双卡双待。
需要说明的是,该双卡双待模式或双卡双收模式可以是针对下行的资源调度模式。双卡的业务均只有下行接收的一种可能的情况是,双卡都处于空闲(idie)态。因此,在双卡双收模式下,两张SIM卡可以并行地接收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测量任务等;在双卡双待模式下,两张SIM卡可以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独占资源,接收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测量任务等。
策略3、一张SIM卡同时有上行和下行业务时,另一张SIM只有下行业务时,可以选择双卡双收和双卡双待。
需要说明的是,该双卡双待模式或双卡双收模式可以是针对下行的资源调度模式。同时有上行和下行业务的SIM卡可以处于连接(connected)态,另一张只有下行业务的SIM卡可以处于空闲态。因此,在双卡双收模式下,两张SIM卡可以并行地接收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测量任务等;在双卡双待模式下,两张SIM卡可以通过时分复用的方式独占资源,接收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测量任务等。
可以看到,终端设备采用怎样的资源调度模式与所配置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有关,而基带资源与网络制式也相关,因此,终端设备可以根据当前的网络制式下配置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确定终端设备的资源调度模式。
下面结合不同网络制式下的资源分配情况详细说明策略2。
在当前技术中,双卡手机已经可实现两张SIM均为全制式。随着网络制式的演进,双卡手机的两张SIM卡在多数情况下都工作在LTE制式下。然而,当前的双卡手机在LTE制式下仅分配了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模块,也就是说,当两张SIM卡都工作在LTE制式下时,因资源有限,该手机只能采用双卡双待的资源调度模式,因此所带来的用户体验并未达到最佳。
考虑到用户更多时间工作在双LTE制式下,为了能最大限度的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实施例为LTE制式下配置两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两个基带处理模块,而在其他制式,例如,TD-SCDMA、CDMA2000、WCDMA以及GSM等制式下,考虑现网覆盖、用户使用习惯和成本,可以只配置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另外,基于成本和射频互扰的考虑,可以配置两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该两个射频处理模块中的射频前端均支持LTE制式,但仅有一个支持2G和3G制式。也就是说,当两个SIM卡都处于2G或3G的制式时,仅有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可使用。
因此,在LTE制式下,两张SIM卡可以分别使用一个用于接收的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用于接收的基带处理模块并行的接收下行信号。基于上述配置,双卡终端在不同的网络制式下可以采用的资源调度模式可以如下表所示。
基于上述配置,终端设备可以在双卡LTE制式下最大限度地提高用户体验。同时,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终端设备可以在双卡LTE制式下合理地分配资源,灵活地在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之间切换。
应理解,上表中结合本实施例所配置的资源列举了两张SIM卡在不同的网络制式下可以采用的资源调度模式。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随着通信协议的演进,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终端设备中为5G制式配置两套射频资源和两套基带资源的可能,从而可以实现5G制式下的双卡双收。
下面结合图5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的方法。应理解,该方法不仅适用于双卡终端设备,还可适用于可配置更多SIM卡的终端设备,本申请对于SIM卡的数量不做限定。该终端设备可以配置有多根接收天线,例如,该终端设备为多天线终端设备。以下,不失一般性,以多张SIM卡中的第一SIM卡为例,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方法。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收信号的方法4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所示,该方法400可包括步骤410至步骤450。下面详细说明图5中的各步骤。
在步骤410中,确定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
其中,第一SIM卡可以是终端设备所配置的多张SIM卡中用于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SIM卡。作为示例而非先定义,高优先级信号包括:寻呼(paging)消息、系统消息或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
具体地,步骤410例如可以由上文中结合图3所描述的信息输入模块来执行。信息输入模块可以预先确定在未来的某一时段需要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SIM卡,然后进一步确定该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例如,可以确定该第一SIM卡接收信号的信号噪声比(signal noise ratio,SNR)、信号干扰噪声比(signal interference noise ratio,SINR)或信号的接收能量、接收功率等。
需要说明的是,该第一SIM卡可以是终端设备所配置的多张SIM卡中的任意一张SIM卡,或者说,该终端设备所配置的多张SIM卡都有可能在不同的时段接收高优先级信号。本申请对于用于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SIM卡并未特别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说明,可以将该优先级信号的接收时段记作第一时段。例如,在不同的网络制式下,接入网设备可以周期性地发送寻呼消息和系统消息,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确定接收寻呼消息和系统消息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即第一时段。又例如,当终端设备需要建立通话、建立数据连接或者进行小区等流程时,可以预先接收到高层信令,该高层信令可用于通知终端设备在未来的某一时段进入高优先级信令交互流程,例如,该高层信令可通知进入高优先级信令交互流程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即第一时段。
可选地,该方法400还包括:确定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
下面结合不同的信号分别说明确定第一时段的具体方法。
寻呼消息:可以是在核心网(core network,CN)需要和终端设备建立连接时,通过接入网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寻呼消息。也可以是在系统消息改变时,接入网主动发送的寻呼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IM卡未接收到寻呼消息,则有可能漏收电话或短消息等,在寻呼消息中携带系统消息变更指示的情况下,还有可能漏收变更的系统消息造成丢网事件。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系统消息中携带的参数确定寻呼消息的接收时段。具体地,终端设备在接入小区后可以接收来自接入网设备广播发送的系统消息,该系统消息中携带用于确定寻呼消息的接收时段的公共信息。例如,该公共信息可以是小区分配的默认非连续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DRX)周期。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身的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Number,IMSI)以及上述系统消息中携带的公共信息计算寻呼消息的接收时段。
系统消息:可以是终端设备在新接入一个小区或广播消息发生改变时,接收到的系统消息,可用于终端设备进行小区接入、小区同步等。系统消息可包括主系统信息块(master information block,MIB)和辅系统信息块(system information block)。接入网设备可以在预先定义的时隙发送系统消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若SIM卡未接收到系统消息,则有可能丢网。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系统消息的接收时段可以由通信协议定义。终端设备可以基于协议定义的时隙接收系统消息。
信令交互流程:可以是终端设备中的某一张SIM卡由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的信令交互流程,也可以为终端设备由源小区切换至目标小区的信令交互流程。本申请对于具体的信令交互流程不做限定。由于本申请中不涉及用于上行发送的资源分配,本申请主要针对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分配用于下行接收的资源。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时段可以是该信令交互流程的时段,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接收到高层信令来确定信令交互流程的时段。例如,该信令交互流程为小区切换流程时,该高层信令可以为来自层3的切换指示;该信令交互流程为空闲态切换至连接态的流程时,在LTE协议下,该高层信令可以是来自NAS的服务请求(service request),相应的通话为数据交换(packet switched,PS)域通话,如Voice over LTE(VoLTE);也可以是来自NAS的扩展的服务请求(extended service request),相应的通话可以为电路交换域(circuit switched,CS)域通话。
因此,信息输入模块可以预先确定每一张SIM卡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时段。这里,不是一般性,以第一SIM卡为例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与此对应地,第一SIM卡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时段可记作第一时段。
应理解,在不同的网络制式下,终端设备可以基于不同的方式,例如不同的信令,确定第一SIM卡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此外,在终端设备配置有多张SIM卡的情况下,本申请也并不排除有两张或者更多张SIM卡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时段有重叠的可能。
还应理解,上文列举的高优先级信号的具体内容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随着通信协议的演进,本申请并不排除在未来的协议中新增用于实现相同或相似功能的消息的可能。
在步骤420中,当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具体地,步骤420例如可以由上文中结合图3所描述的资源调度模块来执行。当确定了第一SIM卡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之后,资源调度模块可结合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或者说,是否可以,将当前所在的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并在根据信道环境确定需要或可以将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可以为两种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第一模式下分配给一张SIM卡使用的接收天线数和第二模式下分配给一张SIM卡使用的接收天线数可以是不同的。例如,第一模式下分配给一张SIM卡使用的接收天线数大于第二模式下分配给一张SIM卡使用的接收天线数。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第一模式为双卡双待模式,第二模式为双卡双收模式;或者,第一模式下分配给一张SIM卡使用的接收天线数小于第二模式下分配给一张SIM卡使用的接收天线数。作为示例而非限定,第一模式为双卡双收模式,第二模式为双卡双待模式。
其中,接收天线可以理解为射频处理模块的一部分,除了接收天线之外,射频处理模块例如还可以包括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双工器等。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与两张SIM卡对应的两根接收天线可分别对应不同的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双工器等。在这种设计中,与两张SIM卡对应的两个射频处理模块可认为是彼此独立的,各射频处理模块中的器件仅用于所对应的SIM卡的信号接收和处理;在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多根接收天线可以共享上述器件,即,两张SIM卡可分别使用不同的接收天线,但可使用相同的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以及双工器等。在这种设计中,与两张SIM卡分别对应的两个射频处理模块中,有一些器件是可以复用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可以大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也可以小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二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以双卡手机为例,假设该手机配置有两根接收天线,在第一模式下可以为第一SIM卡分配一根接收天线,在第二模式下可以为第一SIM卡分配两根接收天线,或者,在第一模式下可以为第一SIM卡分配两根接收天线,在第二模式下可以为第二SIM卡分配一根接收天线。
可选地,在步骤420之前,该方法400还包括:步骤430,确定该终端设备当前所采用的第一模式。
如前所述,当资源调度模块确定了为各SIM卡分配的资源后,可以通知各协议层资源调度模式,各协议层和资源调度模块均可维护该资源调度模式,该资源调度模式即当前所采用的第一模式。下面分别针对这两种可能的情况对步骤420做详细说明。
情况一、
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可以小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在这种情况下,可选地,步骤420具体包括:
在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进一步可选地,该方法400还包括:在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时,保持在第一模式,或者说,不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不同情况下所使用的预设条件分别记作第一预设条件和第二预设条件,其中,第一预设条件可应用于情况一,即,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小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第二预设条件可应用于情况二,即,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大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可选地,在步骤42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440:确定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
其中,该第一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资源调度模块可以根据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来作为判断信道环境的一个参数。例如,当信噪比大于或等于一个预设的门限时,可以认为该信道环境较好,否则,认为该信道环境较差。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信噪比的门限记作第一预设门限。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将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能量作为判断信道环境的一个参数。例如,当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或等于一个预设的门限时,则认为该信道环境较好,否则,认为该信道环境较差。为便于区分和说明,将信号的接收能量的门限记作第二预设门限。
可以理解,上述第一预设门限和第二预设门限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本申请对于其具体的取值不做限定。
在再一种实现方式中,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将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和接收质量结合来判断信道环境。例如,当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且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认为该信道环境较好;当信号的信噪比小于第一预设门限,或信号的接收能量小于第二预设门限时,认为该信道环境较差。
应理解,上文列举的用于确定信道环境质量的预设条件仅为示例,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本申请也不排除通过其他的参数来确定信道质量。
进一步地,由于资源调度模块无法预先知道第一时段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因此可以根据第一时段之前的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来作为步骤420中确定是否需要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的依据。
在资源充足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被叫漏收的问题,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将资源分配给多张SIM卡使用,例如,将多根接收天线分配给多张SIM卡使用,每一张SIM卡可通过至少一根接收天线接收下行信号,多张SIM卡可共享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并行地接收下行信号。
若信息输入模块向资源调度模块通知第一SIM卡在第一时段需要接收上述高优先级信号,则资源调度模块在为各SIM卡分配资源时需要优先保证该第一SIM卡的信号接收质量。若未接收到上述高优先级信号中的任意一种,则有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后果。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资源调度模块可以进一步结合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在第一时段从当前所在的多卡多收模式切换到另一模式来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若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较差,则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增加分配给第一SIM卡的接收天线数,使第一SIM卡能够使用更多的接收天线接收高该优先级信号,从而获得分集增益,保证该高优先级信号的信号接收质量。
即,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小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第一模式可以包括双卡双收模式、多卡多收模式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第二模式可以包括双卡双待模式、多卡多待模式等。
如前所述,在双卡双收模式下,两张SIM卡可以共享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并行地接收下行信号。与此相似地,在多卡多收模式下,多张SIM卡可以共享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并行地接收下行信号。需要注意的是,在多卡多收模式下,并不表示终端设备所配置的所有的SIM卡都能够在同一时段共享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并行地接收下行信号。当终端设备所配置了多张SIM卡时,只要有两张或者更多张SIM卡能够共享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并行地接收下行信号,就可以认为该终端设备支持多卡多收模式。
相对应地,在双卡双待模式下,在任意时段内,两张SIM卡中的一张SIM卡独占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与此相似地,在多卡多待模式下,在任意时段内,多张SIM卡中的某一张SIM卡独占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
基于以上举例可知,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的区别并不仅限于接收天线的数量的不同,还可能为不同SIM卡配置的基带处理模块和/或射频处理模块也是不同的。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只要两种模式下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量不同,均应落入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以双卡手机为例,在第一模式下,两张SIM卡可使用不同的射频处理模块分别接收下行信号,也可以使用同一射频处理模块上的不同的接收天线接收下行信号;该两张SIM卡还可以使用不同的基带处理模块接收来自不同的射频处理模块的下行信号,也可以使用相同的基带处理模块接收来自不同的射频处理模块的下行信号。
再进一步地,若两张SIM卡处于同一网络制式,则该两张SIM卡可以使用不同的射频处理模块和不同的基带处理模块,或者也可以使用不同的射频处理模块和同一基带处理模块,其中,无论基带处理模块相同或不同,均用于同一网络制式下的信号处理。若两张SIM卡处于不同的网络制式,则该两张SIM卡可以分别使用不同的射频处理模块以及不同的基带处理模块,其中,不同的基带处理模块可用于不同网络制式下的信号处理。
在第二模式下,原本分配给两张SIM卡的接收天线可以被全部分配给第一SIM卡,该第一SIM卡独占全部接收天线。
但应理解,在第二模式下,把接收天线全部分配给第一SIM卡使用仅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接收天线的数目较多的情况下,如八天线、十六天线,资源调度模块也可以将用于另一张SIM卡(例如记作第二SIM卡)的接收天线的一部分,例如,两根天线、四根天线,分配给第一SIM卡使用,在这种情况下,该第二模式仍然可以是双卡双收模式,但是为不同的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发生了变化。
可选地,该方法400还包括:步骤450,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具体地,步骤450可通过资源调度模块为SIM卡分配的射频处理模块来实现,例如,通过接收天线接收到该高优先级信号,并对信号进行处理,例如调频处理、信号放大、滤波等。经射频处理模块处理后的信号可以被发送至基带处理模块,由基带处理模块处理后获取到该高优先级信号。
基于上述判断,资源调度模块可以确定是否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在切换成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模式下接收高优先级信号;在不切换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模式下接收高优先级信号。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资源调度模块可以通过为第一SIM卡分配更多数量的接收天线接收高优先级信号,从而可以获得分集增益,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避免了漏话或丢网时间的发生,提高用户体验。
情况二、
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大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在这种情况下,可选地,步骤420具体包括:
在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进一步可选地,该方法400还包括:
在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时,保持在第一模式,或者说,不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如前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可应用于情况二。
可选地,在步骤42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440:确定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其中,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大于第三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第四预设门限。
资源调度模块根据信道环境与第二预设条件的关系确定是否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具体过程与情况一种资源调度模块根据信道环境与第一预设条件的关系确定是否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的具体过程相似,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这里所列举的第三预设门限和第四预设门限可以是预先定义的,本申请对其具体的取值不做限定。上述第一预设门限与第三预设门限可以相同或不同,上述第二预设门限与第四预设门限可以相同或不同,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在某些情况下,例如,终端设备所配置的多张SIM卡中的部分SIM卡没有接收任务的时候,资源调度模块可能将接收天线全部分配给了接收任务的第一SIM使用,或者将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全部分配给了第一SIM卡使用,以获得分集传输,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若信息输入模块确定第一SIM卡在第一时段需要接收上述高优先级信号,且其他SIM卡也有接收任务,则可通知资源调度模块,以便该资源调度模块在为各SIM卡分配资源。资源调度模块在为各SIM卡分配资源时需要优先保证该第一SIM卡的信号接收质量。如前所述,资源调度模块可以进一步结合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在第一时段保持在第一模式来接收高优先级信号,或者,是否需要切换到第二模式来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若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较差,则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将多根接收天线分配给第一SIM卡,则可保持在第一模式不做切换;若该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较好,则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将减少分配给该第一SIM卡的接收天线的数量,则切换到第二模式来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即,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大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分配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第一模式可以包括双卡双待模式、多卡多待模式等。
作为示例而非限定,该第二模式可以包括双卡双收模式、多卡多收模式等。
上文中已经对双卡双待、多卡多待、双卡双收、多卡多收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地,该方法400还包括:步骤450,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基于上述判断,资源调度模块可以确定是否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在切换成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二模式下接收高优先级信号;在不切换为第二模式的情况下,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模式下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资源调度模块可以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较好的情况下,将一部分接收天线分配给其他有接收任务的SIM卡使用,可以避免多卡终端设备的漏话,提高用户体验。
可选地,在步骤42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步骤440:确定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其中,该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可选地,步骤440具体包括:确定第二时段内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是否满足预设条件,该第二时段处于第一时段之前,且第二时段与第一时段的时间间隔小于第三预设门限。
例如,当第一时段的起始时刻与第二时段的结束时刻的时间间隔小于该第三预设门限,则可以将该第二时段的信道环境用于作为步骤420中确定是否需要从第一模式切换到第二模式的依据。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该第三预设门限可以为一个寻呼消息的发送周期,如1.28秒。即,可以将上一次接收寻呼消息时的信噪比和/或信号的接收能量作为确定下一次接收寻呼消息的信道环境的参数。
应理解,该第三预设门限可以预先定义的,本申请对于第三预设门限的取值不做限定。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可以在第一SIM卡需要接收高优先级信号时,结合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以及信道环境做出预判断,确定是否需要改变资源调度模式来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终端设备可以在信号质量好的情况下,减少为第一SIM卡分配的资源,将资源分配给其他SIM卡使用,在信号质量差的情况下,增加为第一SIM分配的资源,以保证高优先级信号的成功接收。因此,能够尽可能地避免漏话、丢网等事件的发生,提高用户体验;同时,能够根据信道环境灵活地在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之间切换,以达到性能和成本的折中。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为双卡终端,第一模式为双卡双收模式,第二模式为双卡双待模式。
为了避免双卡被叫漏话的发生,在通常情况下,可以将双卡终端设置在双卡双收模式,即,两张SIM卡可以共享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当确定双卡中的第一SIM卡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之后,为了保证第一SIM卡在第一时段对高优先级信号的成功接收,可以结合该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切换至双卡双待模式。如前所述,双卡双待模式下,第一SIM卡可以独占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因此可以获得分集增益,提高信号的接收质量。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双卡终端中的两张SIM卡可以在同一网络制式,也可以工作在不同的网络制式。
若两张SIM卡可以工作在同一网络制式,则终端设备可以预先为两张SIM卡配置两套或更多套独立的射频资源,以及两套或更多套独立的基带资源。基于成本的考虑,终端设备可以为该两张SIM卡配置两套独立的射频资源和两套独立的基带资源,或者两套独立的射频资源和一套基带资源。
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为双卡中的第一SIM卡配置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模块,并为双卡中的第二SIM卡配置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模块,每个射频处理模块包括一根接收天线。终端设备也可以预先为两张SIM卡配置两套独立的射频资源。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为双卡中的第一SIM卡配置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并为双卡中的第二SIM卡配置一个射频处理模块,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可以共享同一基带处理模块。
在双卡双待模式下,双卡中的第一SIM卡或第二SIM卡可以独占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即,第一SIM卡或第二SIM卡可以独占两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两个基带处理模块,或者独占两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模块,两个射频处理模块包括的接收天线全部用于第一SIM卡或第二SIM卡的下行接收。
在双卡双收模式下,双卡中的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可以共享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即,第一SIM卡使用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和一个基带处理模块,第二SIM卡使用另一个射频处理模块和另一个基带处理模块;或者,第一SIM卡使用一个射频处理模块,第二SIM卡使用另一个射频处理模块,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共同使用一个基带处理模块。
可选地,该网络制式可以为5G、LTE、3G、2.5G或2G。
由于双卡终端中资源有限,当将资源全部分配给第一SIM卡使用的时候,第二SIM卡无法进行下行接收。因此,若第一模式为双卡双收,第二模式为双卡双待,可选地,该方法400还包括:确定第二SIM卡在第一时段不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如前所述,终端设备可以预先知道各SIM卡在未来的时段内是发送上行业务还是接收下行业务,也可以预先确定各SIM卡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时间,因此,终端设备可以判断在第一时段第二SIM卡是否接收高优先级信号。若该第二SIM卡在第一时段内没有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或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的接收任务,则可认为该第二SIM卡在第一时段内不接收高优先级信号,例如,可以是在浏览网页、下载数据等,可以将该原本分配给第二SIM卡使用的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分配给第一SIM卡使用,也就是切换未双卡双待模式。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双卡终端可以根据两张SIM卡的业务的优先级,结合信道环境,动态地为两张SIM卡分配资源,使得该双卡终端能够根据业务的优先级、信道环境等因素灵活地在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之间切换,尽可能地避免漏话、丢网等事件的发生,因此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应理解,图5仅为便于理解示出了上述方法400中的部分步骤,但这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并且,各步骤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步骤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可以理解,上述技术方案相当于在图4所示的流程中309步骤之前做了进一步的判断。当资源调度模块根据网络制式、工作频段以及基带资源、射频资源的配置情况确定了可使用的资源调度模式之后,可以进一步考虑各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对在步骤309之前确定的资源调度模式进行调整。例如,若资源调度模块在根据终端设备所配置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确定在某一网络制式下可以采用双卡双待或双卡双收,为了避免双卡被叫漏话的问题,资源调度模块可优先采用双卡双收模式。假设第一SIM卡在第一时段需要接收高优先级信号,资源调度模式进一步结合信道环境,在第一SIM卡信道环境质量好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双卡双收模式的决定不变;在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质量差的情况下,可以调整为双卡双待模式,并将此资源调度模式输出给各协议层。
可选地,在步骤410之前,该方法还包括:根据当前的网络制式下配置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确定终端设备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
具体地,终端设备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即上文所述的第一模式。该步骤可以由上述资源调度模块来执行,其具体执行的过程在上文中已经结合图4做了详细说明,为了简洁,这里不再赘述。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假设该终端设备为双卡手机,且两张SIM卡都工作在LTE制式,且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可以为双卡双收模式。假设两张SIM卡均处于空闲态,可以接收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测量任务或进入信令交互流程等。其中,第一SIM卡接收到来自NAS的服务请求,准备建立通话。信息输入模块可以在第一SIM卡接收到来自NAS的服务请求之后,向资源调度模块发送通知,以通知资源调度模块第一SIM卡在未来的某一时段需要建立通话。资源调度模块在接收到信息输入模块的通知之后,可以进一步结合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将双卡双收模式切换为双卡双待模式。比如,当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时,则说明信道环境较好,资源调度模块可确定该终端设备可以保持在双卡双收模式,第一SIM卡可以切换到连接态,建立通话连接,第二SIM卡可保持在空闲态,因第二SIM卡仍然有资源可以使用,故第二SIM卡仍可以接收下行信号,例如可以接收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测量任务等;当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信噪比小于该第一预设门限时,则说明信道环境较差,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将第二SIM卡的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分配给第一SIM卡,即,该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双卡双待模式,第一SIM卡独占资源,可以切换到连接态,建立通话连接,第二SIM卡可保持在空闲态,但因没有可使用的资源,故不能收发信号。
又例如,两张SIM卡都工作在LTE制式,其中,第一SIM卡可处于空闲态,第二SIM卡可处于连接态,例如,正在下载数据。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可以为双卡双收模式。若第一SIM卡接收到来自NAS的服务请求时,准备建立通话连接,则信息输入模块可以在第一SIM卡接收到来自NAS的服务请求之后,向资源调度模块发送通知,以通知资源调度模块第一SIM卡在未来的某一时段(例如第一时段)需要建立通话连接。资源调度模块在接收到信息输入模块的通知之后,可以将第二SIM卡的下载任务中断,例如,第二SIM卡可以回到空闲态。资源调度模块可以进一步根据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切换到双卡双待模式。比如,当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则说明信道环境较好,资源调度模块可确定该终端设备可以保持在双卡双收模式,第一SIM卡可以切换到连接态,建立通话连接,第二SIM卡可切换到空闲态,因第二SIM卡还有资源可以使用,故第二SIM卡可以在空闲态接收下行信号,例如可以接收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测量任务等;当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能量小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则说明信道环境较差,资源调度模块可以将第二SIM卡的射频资源和基带资源分配给第一SIM卡。即,资源调度模式可以切换到双卡双待模式。第一SIM卡独占资源,建立通话,切换到连接态,第二SIM卡可以回到空闲态,因没有可使用的资源,故不能收发信号。
再例如,两张SIM卡都工作在LTE制式,其中,第一SIM卡可处于空闲态,第二SIM卡可处于连接态,例如,正在下载数据。当前的资源调度模式可以为双卡双收模式。若第一SIM卡确定在未来的某一时段(例如第一时段)要接收寻呼消息,则信息输入模块可以向资源调度模块发送通知,以通知资源调度模块第一SIM卡在第一时段需要接收寻呼消息。资源调度模块可以根据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确定是否需要切换到双卡双待模式。比如,当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则说明信道环境较好,资源调度模块可确定该终端设备可以保持在双卡双收模式,第一SIM卡可以仍保持空闲态,使用资源调度模块所分配的基带资源和射频资源接收寻呼消息,第二SIM卡可以退回空闲态,也可以临时挂起,即,保持连接态但不进行发送或接收;当第一SIM卡接收到的信号的接收能量小于第二预设门限时,则说明信道环境较差,资源调度模块可确定该终端设备可以切换到双卡双待模式,第一SIM卡可以仍保持空闲态,独占资源接收寻呼消息,第二SIM卡可以回到空闲态或者临时挂起,因没有可使用的资源,不能收发信号。应理解,上文中为了便于理解结合了几个具体的例子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然而,这些例子仅为便于理解而示出,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另外,上文中所列举的SIM卡处于空闲态或连接态的具体场景仅为便于理解而说明,不应对本申请构成任何限定。
以上,结合图3至图5详细说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以下,结合图6和图7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可以包括确定单元610、切换单元620和接收单元630。
具体地,该切换单元610可用于当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时,从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不同。
可选地,该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600还包括接收单元620,用于在第二模式下接收高优先级信号。
可选地,该终端设备600还包括确定单元630,用于确定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
可选地,第一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小于第二模式下为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可选地,终端设备为双卡终端,第一模式为双卡双收模式,第二模式为双卡双待模式。
可选地,终端设备中的两张SIM卡工作在同一网络制式,终端设备包括用于网络制式下接收信号的两个射频处理模块,每个射频处理模块包括一根或多根接收天线。
可选地,该网络制式为LTE制式。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6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的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6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5中接收信号的方法400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其中,确定单元630可用于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10、步骤430和步骤440,切换单元610可用于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20,接收单元630可用于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50。并且,该终端设备600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5中接收信号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确定单元630和切换单元610可对应于如图1所示的手机中的处理器130,接收单元620可对应于如图1所示的手机中的射频电路110。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700的另一示意性框图。如图所示,该终端设备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10。可选地,该终端设备700还包括存储器720。可选地,该终端设备700还包括收发器730。其中,处理器710、存储器720和收发器730之间可以通过内部连接通路互相通信,传递控制和/或数据信号,该存储器503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710用于从该存储器720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以控制收发器730收发信号。
具体地,该终端设备700可对应于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接收信号的方法400中的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700可以包括用于执行图5中接收信号的方法400的终端设备执行的方法的单元。其中,处理器710可用于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10至步骤440,收发器730可用于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450。并且,该终端设备700的各单元和上述其他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5中接收信号的方法400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上述处理器710可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手机中的处理器130,上述存储器可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手机中的存储器140,上述收发器730可对应于图1中所示的手机中的射频电路110。
应理解,处理器可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示出的功能。例如,处理器可以以第一种方式:即通过调用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代码的方式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也可以以第二种方式:即通过处理器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结合指令的方式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当然,也可以结合第一种方式和第二种方式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执行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unit,CPU),该处理器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还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u,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 rate SDRAM,DDR 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 rambus RAM,DR RAM)。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该终端设备可读介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该程序代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该终端设备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方法。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其他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上述实施例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或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为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合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半导体介质可以是固态硬盘。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8)
1.一种接收信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配置有多张订户识别模块SIM卡的终端设备中,所述终端设备配置有多根接收天线,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SIM卡采用的第一模式;
在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时,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SIM卡为用于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SIM卡,所述高优先级信号包括: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或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为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SNR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小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双卡终端,所述第一模式为双卡双收DR-DSDS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双卡双待DSDS模式。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两张SIM卡工作在同一网络制式,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所述网络制式下接收信号的两个射频处理模块,每个射频处理模块包括一根或多根接收天线。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制式为长期演进LTE制式。
9.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配置有多张订户识别模块SIM卡和多根接收天线,所述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用于确定第一SIM卡采用的第一模式;
在所述第一SIM卡的信道环境满足预设条件时,从所述第一模式切换为第二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SIM卡为用于接收高优先级信号的SIM卡,所述高优先级信号包括:寻呼消息、系统消息或信令交互流程中的下行信令,所述第一模式和所述第二模式为不同的资源调度模式,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不同。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条件包括:
信号噪声比SNR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门限;和/或
信号的接收能量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门限。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还包括:
收发器,用于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
12.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SIM卡接收所述高优先级信号的第一时段。
13.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小于所述第二模式下为所述第一SIM卡配置的接收天线的数目。
14.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为双卡终端,所述第一模式为双卡双收DR-DSDS模式,所述第二模式为双卡双待DSDS模式。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中的两张SIM卡工作在同一网络制式,所述终端设备包括用于所述网络制式下接收信号的两个射频处理模块,每个射频处理模块包括一根或多根接收天线。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制式为长期演进LTE制式。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其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终端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8.一种芯片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调用并运行计算机程序,使得安装有所述芯片系统的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18/088131 WO2019222954A1 (zh) | 2018-05-24 | 2018-05-24 |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119649A CN112119649A (zh) | 2020-12-22 |
CN112119649B true CN112119649B (zh) | 2021-11-26 |
Family
ID=686162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880093528.4A Active CN112119649B (zh) | 2018-05-24 | 2018-05-24 |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595808B2 (zh) |
JP (1) | JP7366066B2 (zh) |
CN (1) | CN112119649B (zh) |
WO (1) | WO2019222954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7366066B2 (ja) * | 2018-05-24 | 2023-10-20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信号受信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
US10764786B2 (en) * | 2018-12-05 | 2020-09-01 | At&T Mobility Ii Llc | Machine learning between radio loading and user experience |
CN109962719B (zh) * | 2019-01-28 | 2021-08-0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控制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KR20210153709A (ko) * | 2019-04-25 | 2021-12-17 |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 페이징 응답 방법 및 장치, 페이징 방법 및 장치 |
US11102633B2 (en) * | 2019-05-30 | 2021-08-24 | T-Mobile Usa, Inc. |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provisioning a virtual SIM card |
WO2020258049A1 (zh) * | 2019-06-25 | 2020-12-30 | 小米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上报方法及装置、资源协调方法及装置、多卡终端 |
US11496881B2 (en) * | 2019-10-14 | 2022-11-0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naging MSIM concurrent activities |
CN113132175B (zh) * | 2019-12-31 | 2024-03-26 | 北京华为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网络资源调度方法以及装置 |
WO2021223217A1 (zh) * | 2020-05-08 | 2021-11-11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无线通知区域更新方法、无线通知区域更新装置 |
CN111787631B (zh) * | 2020-06-29 | 2023-05-1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资源分配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
KR102775184B1 (ko) * | 2020-08-12 | 2025-03-0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다중 sim 무선 통신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통신 장치 |
CN112039572B (zh) * | 2020-09-10 | 2022-06-28 | 哲库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天线模式的切换方法、装置、接收机及存储介质 |
CN112566202B (zh) * | 2020-12-10 | 2023-06-27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通信切换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CN112910491B (zh) * | 2021-01-28 | 2022-08-0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US20220272688A1 (en) * | 2021-02-19 | 2022-08-2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Device and method for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
CN113038636A (zh) * | 2021-02-23 | 2021-06-25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终端控制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WO2022246616A1 (zh) * | 2021-05-24 | 2022-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数据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
WO2022246648A1 (zh) * | 2021-05-25 | 2022-12-01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终端的通信方法及通信装置 |
CN113301593B (zh) * | 2021-06-17 | 2023-05-26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双卡移动终端性能优化装置及方法、终端设备 |
US20230008060A1 (en) * | 2021-07-06 | 2023-01-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Throughput-based component carrier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multiple subscriptions of a user equipment |
US12096411B2 (en) * | 2021-07-09 | 2024-09-17 | Apple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arly FR2 tune-away |
CN113708905B (zh) * | 2021-08-18 | 2024-12-10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射频前端的控制方法和装置、终端及芯片 |
US12052733B2 (en) | 2021-10-19 | 2024-07-3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 prioritiza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service priority and quality of service parameters |
US12028816B2 (en) * | 2021-11-10 | 2024-07-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and methods to adjust a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timing offset |
US12101705B2 (en) * | 2022-01-28 | 2024-09-2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to optimize PWS message reception in multi-SIM multi-standby UE and UE thereof |
US20230328613A1 (en) * | 2022-04-12 | 2023-10-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Priority based stand-alone and carrier aggregated frequency band usage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9672A (zh) * | 2012-04-27 | 2013-10-30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通信终端及其多待多通方法与装置 |
CN103731889A (zh) * | 2012-10-16 | 2014-04-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移动终端双卡双待双通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979501A (zh) * | 2016-06-29 | 2016-09-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6130618A (zh) * | 2016-08-11 | 2016-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在终端设备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827464B (zh) | 2009-03-03 | 2013-08-2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双模双卡双待双通无线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
CN101827463B (zh) | 2009-03-03 | 2013-08-21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双模双卡双待单通无线终端及其通信方法 |
CN101951287B (zh) * | 2010-09-07 | 2015-06-1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用于多卡多待通信终端的接收冲突解决方法 |
US9312997B2 (en) * | 2011-07-12 | 2016-04-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PDCCH and user equipment or base station for the method |
CN103260268B (zh) * | 2013-04-15 | 2016-02-17 | 开曼群岛威睿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 适用于多模通信的移动通信装置以及其集成电路 |
CN104822163A (zh) | 2014-02-03 | 2015-08-05 |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单天线多模多卡终端的通用调度系统和方法 |
US9363849B2 (en) * | 2014-03-17 | 2016-06-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ingle antenna sharing for multiple wireless connections |
US9544937B2 (en) * | 2014-03-27 | 2017-01-10 | Apple Inc. | Performing data communication using a first RAT while performing a voice call using a second RAT |
US9544042B2 (en) * | 2014-03-31 | 2017-01-10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Opportunistic mobile receive diversity (OMRD) in a dual-SIM dual-active (DSDA) device |
US9768825B2 (en) * | 2014-11-03 | 2017-09-19 | Apple Inc. | Wi-Fi adaptive transmit antenna selection |
US20160134317A1 (en) * | 2014-11-11 | 2016-05-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managing receive modes to improve performance on a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
US20160226539A1 (en) | 2015-02-02 | 2016-08-0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eceiver control based on error detection in multiple, simultaneous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environments |
WO2016161645A1 (zh) * | 2015-04-10 | 2016-10-13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配置方法及终端 |
US9521563B2 (en) * | 2015-04-22 | 2016-12-13 | Apple Inc. |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ccess to multiple antennas in mobile devices having multiple SIMs |
CN115866578A (zh) * | 2015-05-08 | 2023-03-28 | 深圳市斯凯荣科技有限公司 | 用于移动通信设备的虚拟用户识别模块 |
US9386626B1 (en) * | 2015-05-26 | 2016-07-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Idle mode operations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SIM)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s during a voice call |
US20160365879A1 (en) * | 2015-06-10 | 2016-12-1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Rf resource utilization of multi radio system through a core-resource rfic |
US20170295513A1 (en) * | 2015-09-14 | 2017-10-1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anaging Access To Receive Chains Of A Multi-Subscription Multi-Standby Communication Device |
CN106792787B (zh) | 2015-11-24 | 2019-09-17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移动终端接收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0356751B2 (en) * | 2017-02-09 | 2019-07-16 | Apple Inc. | Efficient paging and idle mode wakeup for wireless devices supporting coverage enhanced mode |
CN106953675B (zh) * | 2017-03-31 | 2021-04-06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移动终端和天线连接方法 |
US10673484B2 (en) * | 2017-05-12 | 2020-06-02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Antenna diversity switching |
JP7366066B2 (ja) * | 2018-05-24 | 2023-10-20 |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 信号受信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
US11558733B2 (en) * | 2019-07-10 | 2023-01-17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anaging sub-flow communications in user equipment |
-
2018
- 2018-05-24 JP JP2020565342A patent/JP7366066B2/ja active Active
- 2018-05-24 WO PCT/CN2018/088131 patent/WO201922295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18-05-24 CN CN201880093528.4A patent/CN112119649B/zh active Active
- 2018-05-24 US US17/058,540 patent/US11595808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379672A (zh) * | 2012-04-27 | 2013-10-30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通信终端及其多待多通方法与装置 |
CN103731889A (zh) * | 2012-10-16 | 2014-04-1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实现移动终端双卡双待双通的方法及装置 |
CN105979501A (zh) * | 2016-06-29 | 2016-09-28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
CN106130618A (zh) * | 2016-08-11 | 2016-1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在终端设备中的天线切换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Protocol for reduction in network resource wastage for 4G dual SIM dual standby user equipment;Lalit Pathak等;《2018 15th IEEE Annual Consumer Communications & Networking Conference (CCNC)》;20180319;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10127256A1 (en) | 2021-04-29 |
JP7366066B2 (ja) | 2023-10-20 |
CN112119649A (zh) | 2020-12-22 |
WO2019222954A1 (zh) | 2019-11-28 |
US11595808B2 (en) | 2023-02-28 |
JP2021524205A (ja) | 2021-09-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119649B (zh) | 接收信号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 |
US9503950B2 (en) | Managing reselection in a multi-SIM device by blocking reselection to a frequency of a subscription that is prone to interference from transmissions of another subscription | |
US9480071B2 (en) | Intelligent skipping of interfering frequency measurements in UE measurement gaps | |
US12238748B2 (en) |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 |
CN109152016B (zh) | 一种通信方法和装置 | |
CN109792768B (zh) | 一种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 | |
EP2047701A1 (en) | Location update operations for idle mode terminals with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interfaces | |
US8532650B2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dios occupying a common frequency region | |
US20080014921A1 (en) | Paging operation for idle mode terminals with a plurality of wireless interfaces | |
US9948534B2 (en) | Access point resource consumption management | |
CN107959954B (zh) |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及终端设备 | |
US20160007370A1 (en) | Smart Power Monitor Scheduling to Improve Throughput Performance in a MSMA Phone | |
WO2023025015A1 (zh) | 随机接入资源选择、配置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EP3119152B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ddressing interference between co-existing radios of differing radio access technologies | |
CA2599023C (e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adios occupying a common frequency region | |
US20240163052A1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 |
CN112788588A (zh) |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终端装置与基站 | |
CN117478166B (zh) | 一种射频通路切换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7715206B (zh) | 通信方法、介质及电子设备 | |
WO2025067109A1 (zh) | 网络共存方法、电子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
WO2024244596A1 (zh) | 通信方法、设备、介质及芯片 | |
CN117440408A (zh) | 通信干扰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
CN117835220A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用户设备及网络侧设备 | |
CN119071907A (zh) | 信号传输的方法、装置、通信装置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