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2910491B -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0491B
CN112910491B CN202110123420.9A CN202110123420A CN112910491B CN 112910491 B CN112910491 B CN 112910491B CN 202110123420 A CN202110123420 A CN 202110123420A CN 112910491 B CN112910491 B CN 112910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m card
controlling
time slot
car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2342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0491A (zh
Inventor
张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915137.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296692B/zh
Priority to CN202110123420.9A priority patent/CN112910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0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491A/zh
Priority to JP2023545369A priority patent/JP7518299B2/ja
Priority to EP22745225.7A priority patent/EP428751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2/073787 priority patent/WO2022161350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0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0491B/zh
Priority to US18/227,300 priority patent/US2023037083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Network data management
    • H04W8/18Processing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e.g. subscribed services, user preferences or user profiles; Transfer of user or subscriber data
    • H04W8/183Processing at user equipment or user record carri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38Transceivers, i.e. devices in which transmitter and receiver form a structural unit and in which at least one part is used for functions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 H04B1/40Circuits
    • H04B1/401Circuits for selecting or indicating operating mo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the mobile station comprising multiple antennas, e.g. to provide uplink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属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确定双卡的时隙是否对齐;在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第二SIM卡在整个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第一SIM卡在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在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Description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一种电子设备及一种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双卡设计已成为手机的常规设置。现有的双卡设计分为双卡双待和双卡双通两种类型。其中,双卡双通指的是两张SIM卡不仅能够同时待机,还可同时进行业务传输。例如,用户通过双卡双通功能,可以在通过SIM1打电话的同时,通过SIM2观看在线视频。在实现双卡双通时,严格意义上来讲,需要两套硬件射频电路,SIM1和SIM2通过不同的硬件射频电路实现同时寻呼和业务传输。
为了简化双卡双通的硬件架构,提出了一种虚拟双卡双通技术,即SIM1和SIM2部分通路通过时分方式进行。以SIM1和SIM2均以TDD方式通信为例,虚拟双卡双通技术对应的通信过程如图1所示(图1中的空白区域指的是对应天线处于工作状态,阴影部分指的是对应天线处于非工作状态,网格区域指的是对应天线处于被占用状态)。但是,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SIM1和SIM2的一些时隙周期内,均存在发射完全中断的情况,而这大大的降低了通信质量。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能够解决双卡中的每一个卡在偶数时隙内发射中断,从而降低通信质量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所述双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双卡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双卡的时隙是否对齐;
在所述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包括:
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
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在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所述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所述双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双卡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包括: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在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所述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所述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在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在双卡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其中,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第二SIM卡在整个下行时隙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第一SIM卡在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这样,对于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中的任一个,在每个时隙周期内,均可发射信号。这避免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存在发射中断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通信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虚拟双卡双通技术对应的通信过程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虚拟双卡双通技术对应的射频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通技术的通信过程示意图一;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通技术的通信过程示意图二;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双卡双通技术的通信过程示意图三;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的虚拟双卡双通技术的射频电路,该电路中包括功率放大器(PowerAmplifier,PA)、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射频收发器、主集开关、分集开关、滤波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通过不同的TDD频段进行通信,且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对应的频段共用一颗PA;第一SIM卡的发射、第一SIM卡的主集接收和第二SIM卡的发射、第二SIM卡主集接收通过单刀的主集开关进行切换,第一SIM卡的分集接收和第二SIM卡的分集接收通过单刀的分集开关进行切换。在此基础上可知,在同一时刻,第一SIM卡的发射、第一SIM卡的主集接收和第二SIM卡的发射、第二SIM卡主集接收中只有其中一个可发生。以及,在同一时刻,第一SIM卡的分集接收和第二SIM的分集接收中只有其中一个可发生。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中的SIM1代表第一SIM卡,SIM2代表第二SIM卡,Tx代表发射,Rx代表接收。附图中的SIM1 Tx指的是第一SIM卡的主集发射,SIM2 Tx指的是第二SIM卡的主集发射,SIM1 Rx1指的是第一SIM卡的主集接收,SIM2 Rx1指的是第二SIM卡的主集接收,SIM1 Rx2指的是第一SIM卡的分集接收,SIM2 Rx2指的是第二SIM卡的分集接收。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该方法基于如图2所示的电路实施,且包括如下S3100-S3400:
S3100、检测双卡的时隙是否对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一个时隙周期可以包括上行时隙和下行时隙。其中,同一SIM卡的上行时隙、下行时隙互不重叠。SIM卡的上行时隙或者下行时隙中可包含空闲时段,SIM卡在其空闲时段内,不执行发射操作和接收操作。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将本实施例中的提及到的双卡分别记为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
在一个例子中,在第一SIM卡的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间和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的起始时间相同、第一SIM卡的上行时隙的截止时间和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的截止时间相同、第一SIM卡的下行时隙的起始时间和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的起始时间相同、第一SIM卡的下行时隙的截止时间和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的截止时间相同的情况下,则确定终端的双卡的时隙对齐,反之则确定终端的双卡的时隙不对齐。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SIM卡的制式由SIM卡的工作频段确定,SIM卡的制式中规定了SIM卡的通信时隙。在此基础上,可根据第一SIM卡的工作频段和第二SIM卡的工作频段,确定双卡时隙是否对齐。
在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所述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包括步骤S3200-3400。
S3200、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中,第二SIM卡始终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
基于上述S3200可知,第二SIM卡的每个时隙周期内均可发射信号,不存在发射中断的情况。
S3300、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第二SIM卡在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第一SIM卡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段内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针对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在第二SIM卡的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在此基础上,将第二SIM卡的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分为两个时间段,具体为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段和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段,控制第一SIM卡在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可知,在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内,第二SIM卡可以接收信号。进一步的,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对应于第一SIM卡的偶数时隙周期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述S3300可知,第一SIM卡在第一SMI卡的偶数时隙周期内可以发射信号,不存在发射中断的情况。同时,第一SIM卡在第一SIM卡的偶数时隙周期内可以接收信号。
S3400、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段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
在本实施例中,将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划分为两个时间段,分别为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和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分集接收信号。此时主集天线未被占用。在此基础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而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段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上述内容的基础上可知,在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内,第二SIM卡可以接收信号。进一步的,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对应于第一SIM卡的奇数时隙周期的一部分,在此基础上,结合上述S3400可知,第一SIM卡在第一SIM卡的奇数时隙周期内可以发射信号,不存在发射中断的情况。同时,第一SIM卡在第一SIM卡的奇数时隙周期内可以接收信号。
也就是说,第一SIM卡在其每个时隙周期内都能够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第二SIM卡在其每个时隙周期内都能够发射信号和接收信号。
在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在双卡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其中,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第二SIM卡在整个下行时隙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第一SIM卡在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这样,对于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中的任一个,在每个时隙周期内,均可发射信号。这避免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存在发射中断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通信质量。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可以包括步骤S3500。
S3500、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时,控制第一SIM卡同时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可实现第一SIM卡在同一个时间段内,既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又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在此基础上,可得到高质量的接收信号。
对应的,在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段内,第二SIM卡处于空闲时段。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可以包括步骤S3600。
S3600、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第一SIM卡至少在上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分集天线处于未被占用的状态,此时,可控制第一SIM卡至少在上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段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这样,可延长第一SIM卡接收信号的时长。
在上述S3600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双卡的通信过程可如图4所示。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参见如图4所示的通信过程,终端存在第一SIM卡和第二SIM中的一个SIM卡处于接收信号的状态,而第一SIM卡和第二SIM中的另一个SIM卡处于发射信号的状态,这可能会导致收发干扰的问题。尤其在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同频时,可能出现较为严重的收发干扰。在收发干扰严重的情况下,存在射频电路中器件损坏的风险。为了解决收发干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还包括如下S3710-S3740:
S3710、获取终端的发射功率和终端的接收功率。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的发射功率指的是终端中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卡的发射功率。终端的接收功率指的是终端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接收功率。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3710的具体实现为:获取同一时刻,终端的发射功率和终端的接收功率。
S3720、计算发射功率与天线隔离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在本实施例中,天线隔离度阈值指的是,主集天线发射信号的功率不会大幅度影响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时的天线隔离度。该天线隔离度的单位为dBm。
S3730、计算第一差值与接收功率的第二差值。
S3740、根据第二差值,调整终端的通信状态。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可以在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执行步骤S3710-S3740。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S3740可通过如下S3741和S3742实现:
S3741、在第二差值大于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调整终端进入双卡双待模式。
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二差值大于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说明终端的发射功率远远大于终端的接收功率,即终端处于弱信号场景中,且处于发射状态的SIM会对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产生很强的干扰。此时,调整终端切换为双卡双待模式。这样,避免了在同一时刻一个SIM卡处于接收状态,而另一个SIM卡处于发射状态的情况发生,进而避免了收发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预设范围可根据实验仿真或者工程测试结果进行设置。
S3742、在第二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执行调低终端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调制阶数、调低终端中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卡的工作带宽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差值处于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说明终端的发射功率和接收功率基本相同,即终端处于中等信号强度的场景中,且处于发射状态的SIM会对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产生干扰。此时,执行调低终端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调制阶数、调低终端中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卡的工作带宽中的至少一个。
在本实施例中,在相同SNR(SIGNAL NOISE RATIO,信噪比)要求下,更低工作带宽的总噪声更低,则需要的有用信号的功率也越低。因此,在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对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产生干扰时,可以调低处于发射状态SIM卡的工作带宽,以降低发射功率,从而减少对接收状态SIM卡的干扰。
在本实施例中,高阶调制方式需要更高的SNR来满足解调要求,因此,在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卡对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产生干扰时,可以调低终端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调制阶数,以满足其接收SNR要求。本申请实施例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调制方式可以为正交振幅调制(QAM;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对其的调整规则可以是将正交振幅调制的调制阶数调低一个级别。例如,如果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当前调制方式是256QAM,则调低为64QAM;如果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当前调制方式是64QAM,则调低为16QAM。
对应于上述S3741和S3742,在第二差值小于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在说明终端的发射功率远远小于终端的接收功率,即终端处于强信号场景中,且处于发射状态的SIM会对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不会产生干扰。此时,重复执行上述S3710。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还包括:在双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还可以包括如下S3810和S3820:
S3810、在发射时隙内,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
S3820、在接收时隙内,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于上述S3200,在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则将整个时隙划分为接收时隙和发射时隙两部分,且发射时隙在前,接收时隙在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对应的时间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S3810和S3820,终端的双卡通信过程可如图5所示。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中,在时隙对齐的情况下,通过上述S3810和S3820,可实现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在每个时隙中,均可实现发射和接收。这样,解决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存在在某一时隙发射完全中断的情况发生。同时,避免了在同一时刻,终端既通过一个SIM卡发射信号,又通过一个SIM卡接收信号时所引起的收发干扰。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处于同一通信频段内的情况下,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发射通路可共用同一个滤波器,即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发射通路为同一通路。在此基础上,主集开关则无需进行切换。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还可减少主集开关的切换,这大大降低了射频电路的开销。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还包括:在双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按照第三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按照第三方式进行通信,还可以包括如下S3910和S3920:
S3910、在发射时隙内,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之间以频分方式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
S3920、在接收时隙内,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之间以频分方式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之间以频分方式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应于上述S3200,在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则将整个时隙划分为接收时隙和发射时隙两部分,且发射时隙在前,接收时隙在后。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发射时隙和接收时隙对应的时间长度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S3910和S3920,终端的双卡通信过程可如图6所示。
基于上述内容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中,在时隙对齐的情况下,通过上述S3910和S3920,可实现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在每个时隙中,均可实现发射和接收。这样,解决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存在在某一时隙发射完全中断的情况发生。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处于同一通信频段内的不同子频段内的情况下,例如,第一SIM卡处于LTE B41的2560-2580MHz,第二SIM卡处于LTE B41的2600-2620MHz,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发射通路可共用同一个滤波器,即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的发射通路为同一通路。在此基础上,主集开关则无需进行切换。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还可减少主集开关的切换,这大大降低了射频电路的开销。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或者,或者该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加载前述双卡通信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执行加载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
参见图7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700,所述双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双卡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该装置700包括确定模块701和第一控制模块702。其中:
确定模块702,用于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
第一控制模块702,用于在所述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第一控制模块702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包括:
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在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所述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所述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702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包括: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时,控制第一SIM卡同时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模块702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包括: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至少在上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获取模块、计算模块、调整模块。其中: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和所述终端的接收功率。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发射功率与天线隔离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接收功率的第二差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终端的通信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一调整子模块和/或第二调整子模块。
所述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终端进入双卡双待模式。
所述第二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差值处于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执行调低所述终端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调制阶数、调低所述终端中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卡的工作带宽中的至少一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双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包括:
在发射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
在接收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第三控制模块;其中: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双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三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第三控制模块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三方式进行通信,包括:
在所述双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在发射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频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
在接收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频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频分方式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可以是装置,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可以是移动电子设备,也可以为非移动电子设备。示例性的,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或者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非移动电子设备可以为服务器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可以为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该操作系统可以为安卓(Android)操作系统,可以为ios操作系统,还可以为其他可能的操作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能够实现图3的方法实施例中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在申请实施例中,通过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双卡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第二SIM卡在整个下行时隙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第一SIM卡在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这样,对于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中的任一个,在每个时隙周期内,均可发射信号。这避免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存在发射中断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通信质量。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800,如图8所示,终端800包括双卡,所述双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双卡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终端800还包括处理器810,存储器809,存储在存储器8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810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810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为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图9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该终端8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801、网络模块802、音频输出单元803、输入单元804、传感器805、显示单元806、用户输入单元807、接口单元808、存储器809、以及处理器810等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8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8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8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处理器110,用于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在所述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包括: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在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所述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所述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
在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通过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在双卡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第二SIM卡在整个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第一SIM卡在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第二SIM卡通过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第一SIM卡通过主集天线接收信号;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这样,对于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中的任一个,在每个时隙周期内,均可发射信号。这避免了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存在发射中断的情况发生,从而大大的提高了通信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4)

1.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双卡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所述双卡的时隙是否对齐;
在所述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包括:
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
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在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一 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所述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包括:
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同时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包括:
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至少在所述上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和所述终端的接收功率;
计算所述发射功率与天线隔离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
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接收功率的第二差值;
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终端的通信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终端的通信状态,包括:
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终端进入双卡双待模式;
在所述第二差值处于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执行调低所述终端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调制阶数、调低所述终端中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卡的工作带宽中的至少一个。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双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包括:
在发射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
在接收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7.一种终端的双卡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双卡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所述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终端当前的双卡时隙是否对齐;
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双卡的时隙不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包括: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奇数下行时隙,控制所述第二SIM卡在整个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在所述奇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
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前一时间段内,控制所述第二SIM卡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并且控制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在所述偶数下行时隙内的后一段时间内,控制所述第一 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
所述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和所述第二SIM卡的下行时隙交替进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包括:
对于第二SIM卡的偶数下行时隙,在所述第一SIM卡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时,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同时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一方式进行通信,还包括:
在第二SIM卡的上行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至少在所述上行时隙内的前一段时间内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终端的发射功率和所述终端的接收功率;
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所述发射功率与天线隔离度阈值之间的第一差值;以及,计算所述第一差值与所述接收功率的第二差值;
调整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差值,调整所述终端的通信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模块包括第一调整子模块和/或第二调整子模块:
所述第一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差值大于预设范围的上限值的情况下,调整所述终端进入双卡双待模式;
所述第二调整子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差值处于所述预设范围内的情况下,执行调低所述终端中处于接收状态的SIM卡的调制阶数、调低所述终端中处于发射状态的SIM卡的工作带宽中的至少一个。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第二控制模块;
所述第二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双卡的时隙对齐的情况下,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
所述控制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按照第二方式进行通信,包括:
在发射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发射信号;以及,
在接收时隙内,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主集天线接收信号,以及控制所述第一SIM卡和所述第二SIM卡之间以时分方式通过所述分集天线接收信号。
13.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双卡,所述双卡共用主集天线和分集天线,所述双卡包括第一SIM卡和第二SIM卡;
所述终端还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的步骤。
14.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2110123420.9A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2910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915137.4A CN115296692B (zh)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110123420.9A CN112910491B (zh)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23545369A JP7518299B2 (ja) 2021-01-28 2022-01-25 端末のデュアルsimカード通信方法、デュアルsimカード通信装置、端末及び可読記憶媒体
EP22745225.7A EP4287517A4 (en) 2021-01-28 2022-01-25 Dual-card communication method for terminal, apparatus and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22/073787 WO2022161350A1 (zh) 2021-01-28 2022-01-25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8/227,300 US20230370833A1 (en) 2021-01-28 2023-07-27 Dual si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rminal,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23420.9A CN112910491B (zh)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5137.4A Division CN115296692B (zh)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0491A CN112910491A (zh) 2021-06-04
CN112910491B true CN112910491B (zh) 2022-08-02

Family

ID=7612077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23420.9A Active CN112910491B (zh)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210915137.4A Active CN115296692B (zh)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915137.4A Active CN115296692B (zh) 2021-01-28 2021-01-28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70833A1 (zh)
EP (1) EP4287517A4 (zh)
JP (1) JP7518299B2 (zh)
CN (2) CN112910491B (zh)
WO (1) WO202216135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997616B2 (en) 2020-06-22 2024-05-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managing multi-sim concurrent mode for co-banded or spectrum overlap carriers
CN112910491B (zh) * 2021-01-28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2177931B2 (en) * 2021-09-10 2024-12-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ual subscriber coexistence management
US12219540B2 (en) * 2022-04-28 2025-02-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to include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bundling in multi-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 devices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3187202A (ja) * 2001-12-20 2003-07-04 Toshiba Corp 多機能icカード
US6724372B1 (en) * 1995-10-16 2004-04-20 Nec Corporation Ink trails on a wireless remote interface tablet and wireless remote ink field object
CN101247596A (zh) * 2008-01-29 2008-08-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单基带单射频双卡双待通讯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EP2043395A1 (en) * 2007-09-28 2009-04-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al-sim mobile terminal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621864A (zh) * 2008-07-03 2010-01-0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单基带处理芯片实现的双卡双待手机
KR20100021963A (ko) * 2008-08-18 2010-0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밴드를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브밴드의 선택적 사용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10071290A (ko) * 2009-12-21 2011-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모뎀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심카드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99582A (ko) * 2011-03-01 2012-09-11 오투 마이크로,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수 개 카드의 지원 기능을 가진 전자 기기
CN103368622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双待终端及其天线资源分配方法
WO2013167011A2 (zh) * 2013-03-19 2013-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一套射频设备实现双通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WO2016124039A1 (zh) * 2015-02-05 2016-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卡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10166074A (zh) * 2019-06-14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10299927A (zh) * 2019-07-08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CN111294986A (zh) * 2019-06-10 2020-06-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卡ue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89500A (ja) * 1995-10-06 1997-11-04 Nippon Telegr & Teleph Corp <Ntt> Tdma通信方法および装置
FR2870412B1 (fr) * 2004-05-13 2006-09-15 Gemplus Sa Transfert de donnees entre deux cartes a puce
CN101247591B (zh) * 2007-12-21 2011-01-12 嘉兴闻泰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双卡双待手机的sim卡初始化方法
CN101951287B (zh) * 2010-09-07 2015-06-17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多卡多待通信终端的接收冲突解决方法
KR101714790B1 (ko) * 2010-10-29 2017-03-1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개의 심카드를 사용하는 휴대단말기의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9025576B2 (en) * 2012-11-01 2015-05-05 Qualcomm Incorporate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employing a tune-away operation to communicate simultaneously with a plurality of channels
EP2959745A4 (en) * 2013-02-22 2016-10-05 St Ericsson Sa COMMUNICATION METHOD, DEVICE FOR DUAL CALL SIM TERMINAL DOUBLE CALL, AND DUAL CALL DOUBLE CARD TERMINAL
US20150116162A1 (en) * 2013-10-28 2015-04-30 Skycross, Inc. Antenna structures and methods thereof for determining a frequency offset based on a differential magnitude
EP2903176B1 (en) 2014-01-30 2020-03-11 Sony Corporatio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ata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base station in a wireless radio network
US9198180B2 (en) * 2014-03-11 2015-1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Opportunistic receive diversity for multi-subscriber scenario
CN105337629B (zh) * 2014-08-05 2019-08-27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和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US20160095157A1 (en) 2014-09-26 2016-03-31 Intel IP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a communication
US9258413B1 (en) * 2014-09-29 2016-02-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silence descriptor frame transmit rate to improve performance in a multi-SIM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60119820A1 (en) * 2014-10-28 2016-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tting data through partially available time slots
CN106658629B (zh) * 2015-10-28 2019-10-0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05429647B (zh) * 2015-11-06 2018-08-3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6100688B (zh) * 2016-06-21 2018-09-0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872881A (zh) * 2016-09-26 2018-04-03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用于双卡移动终端的时隙调度方法及装置
CN113411799A (zh) * 2016-12-23 2021-09-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多卡业务并发方法及用户设备
CN111108701B (zh) * 2017-10-20 2021-09-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资源调度方法和终端设备
JP7366066B2 (ja) * 2018-05-24 2023-10-20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信号受信方法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CN109104219A (zh) * 2018-06-26 2018-12-2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多天线切换方法、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40779B (zh) * 2018-11-22 2022-06-14 深圳市欢太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双卡的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866849B9 (zh) * 2019-04-30 2022-07-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双通信卡的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10086481B (zh) * 2019-06-14 2021-06-1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及电子设备
CN110380754B (zh) * 2019-07-22 2021-08-20 浙江威力克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频时分信号收发放大器
CN112910491B (zh) * 2021-01-28 2022-08-02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24372B1 (en) * 1995-10-16 2004-04-20 Nec Corporation Ink trails on a wireless remote interface tablet and wireless remote ink field object
JP2003187202A (ja) * 2001-12-20 2003-07-04 Toshiba Corp 多機能icカード
EP2043395A1 (en) * 2007-09-28 2009-04-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Dual-sim mobile terminal and operation method for the same
CN101247596A (zh) * 2008-01-29 2008-08-20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单基带单射频双卡双待通讯终端及其通讯方法
CN101621864A (zh) * 2008-07-03 2010-01-0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单基带处理芯片实现的双卡双待手机
KR20100021963A (ko) * 2008-08-18 2010-02-2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밴드를 사용하는 광대역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브밴드의 선택적 사용을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KR20110071290A (ko) * 2009-12-21 2011-06-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복수의 모뎀을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심카드 지원 방법 및 장치
KR20120099582A (ko) * 2011-03-01 2012-09-11 오투 마이크로, 인코포레이티드 다수 개 카드의 지원 기능을 가진 전자 기기
CN103368622A (zh) * 2012-03-27 2013-10-23 联芯科技有限公司 多模双待终端及其天线资源分配方法
WO2013167011A2 (zh) * 2013-03-19 2013-11-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一套射频设备实现双通的方法、系统及移动终端
WO2016124039A1 (zh) * 2015-02-05 2016-08-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实现多卡通话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94986A (zh) * 2019-06-10 2020-06-16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双卡ue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用户设备
CN110166074A (zh) * 2019-06-14 2019-08-2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10299927A (zh) * 2019-07-08 2019-10-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及射频电路控制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双卡双待移动终端主卡挂起副卡过程研究;赵建川等;《贵州师范学院学报》;20160928(第09期);全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296692A (zh) 2022-11-04
EP4287517A4 (en) 2024-07-17
EP4287517A1 (en) 2023-12-06
JP7518299B2 (ja) 2024-07-17
JP2024504743A (ja) 2024-02-01
CN112910491A (zh) 2021-06-04
US20230370833A1 (en) 2023-11-16
CN115296692B (zh) 2024-09-03
WO2022161350A1 (zh) 2022-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0491B (zh) 终端的双卡通信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KR101836199B1 (ko) 다중모드 무선 단말기
KR102703461B1 (ko) 업링크 공간 관계 표시 및 전력 제어
CN111148197B (zh) 用于移动站功率节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US8909165B2 (en) Isolation techniques for multiple co-located radio modules
US20250015954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CN111031150B (zh) 终端及终端的通信方法
CN110839264B (zh) 通信方法和设备
US11277785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383320B (zh) 射频电路、电子设备和射频信号的收发方法
CN110972306B (zh) 针对en-dc的lte nr功率控制
CN112787696B (zh) 多trp传输的无线设备功率节省
WO2014048498A1 (en) Method,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for reporting in- device coexistence information
CN113872629B (zh)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50031193A1 (en)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frequency domain resource swi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5813125B (zh) 用于用户设备的语音业务的方法、用户设备和装置
JP2013009251A (ja) 無線通信装置および無線アクセス制御方法
CN118843158A (zh) 一种双卡终端的小区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17676840A (zh) 通信方法与通信装置
CN113543211A (zh) 降低信号间干扰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Chongyu et al. Analysis on the RF interference in GSM/CDMA 1X dual-mode terminal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