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1631220A -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31220A
CN111631220A CN202010538759.0A CN202010538759A CN111631220A CN 111631220 A CN111631220 A CN 111631220A CN 202010538759 A CN202010538759 A CN 202010538759A CN 111631220 A CN111631220 A CN 111631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notefuran
chlorantraniliprole
oligosaccharin
amino
pesticid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3875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皓然
靳凡
李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Tianxiang General Avi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Jiangxi Woodpecker Be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Tianxiang General Avi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Jiangxi Woodpecker Be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Tianxiang General Avi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Jiangxi Woodpecker Be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Tianxiang General Aviation Technology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3875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312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31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312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48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two nitrogen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561,2-Diazoles; Hydrogenated 1,2-diazo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43/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01N43/02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 A01N43/0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 A01N43/14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 A01N43/16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rings with one or more oxygen or sulfur atoms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s with one hetero atom six-membered rings with oxygen as the ring hetero atom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NPRESERVATION OF BODIES OF HUMANS OR ANIMALS OR PLANTS OR PARTS THEREOF; BIOCIDES, e.g. AS DISINFECTANTS, AS PESTICIDES OR AS HERBI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 A01N51/00Biocides, pest repellants or attractants, or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ntaining organic compounds having the sequences of atoms O—N—S, X—O—S, N—N—S, O—N—N or O-halogen,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bonds each atom has and with no atom of these sequences forming part of a heterocyclic ring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gronomy & Crop Science (AREA)
  • Pest Control & Pesticides (AREA)
  • Plant Path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nt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三者的重量比为1:(0.1~99):(0.05~50)。与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或将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中的二者复配使用相比,本发明农药组合物对林业害虫具有更好的防治效果。而且,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使用比例在较宽的范围内均有这种增效作用,对不同类型松科植物球果害虫混合发生具有非常显著的防治作用,且作用速度快,药剂利用率高,节约成本,安全性高。

Description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近年来,松科植物球果害虫危害日益严重,给林区的经济和生态造成严重威胁。红松是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树种,不仅是珍贵的用材林树种,也是主要造林绿化树种之一,同时又是重要的经济林树种。近年来松科植物球果害虫猖獗发生,严重影响了红松幼苗的林下更新和红松籽产业的健康发展。调查显示,在一些重度发生区,松科植物球果被害率高达70%以上,有的几乎绝收。松科植物球果害虫不仅大幅度降低红松籽的产量与质量,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而且严重威胁红松林天然更新,影响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其中,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赤松梢斑螟为红松球果主要害虫。
目前,对松科植物球果害虫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防治、生物防治和营林防治措施。化学防治采用虫酰肼、氟虫腈、阿维菌素、吡虫啉和高效氯氰菊酯喷雾,防治效果不佳,使用吡虫啉、噻虫啉树干注药技术防治红松使用强力注药方法防治,生物防治采用用苏云金杆菌喷雾防治、释放寄生性天敌,或使用寡聚糖素协助控制诸如植物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访御病虫害等功能,营林防治采用林冠下造林的方法。以上方法或效果不佳,或效果单一,或费时费力。因此,亟需开发一种可以针对多种虫害混合发生进行综合防治且防治效果突出的农药产品和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常规农药对松科植物球果虫害防治效果有待提升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以上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其中,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在所述活性成分中,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为1:0.1~99:0.05~50。
作为优选,在所述活性成分中,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为1:1~10:0.5~5。
作为优选,所述活性成分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60%。
作为优选,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含有辅助剂,所述辅助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增效保湿剂、分散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防腐剂、水。
作为优选,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增效保湿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0%;分散润湿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增稠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消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防腐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水的重量百分比为40%~95%。
作为优选,所述增效保湿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甘草酸、尿囊素、山梨醇、尿素;所述分散润湿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磷酸酯类、丁二酸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所述增稠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海藻酸钠、糊精、阿拉伯胶、明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所述防腐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卡松、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所述消泡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硅油、有机硅酮类化合物、酯-醚型化合物、C8-C12的脂肪醇类化合物、C10-C20的脂肪酸类化合物。
作为优选,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松科植物球果虫害的应用。
作为优选,所述松科植物包括红松、赤松、黑松、油松、马尾松、云杉。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上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红松球果虫害应用;其中,所述红松球果虫害包括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该技术方案将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以特定比例复配,能有效防治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等引起的红松球果虫害。相对于单独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或氨基寡糖素,以及与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中的任意二者复配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将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三者复配使用,具有更显著的防治效果,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使用比例在较宽的范围内均有这种增效作用,可以针对多种虫害混合发生进行综合防治且防治效果突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不仅可以同时防治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等引起的红松球果虫害,起到广谱的杀虫效果,而且对以上单独每种红松球果虫害的防治效果均比现有的农药产品有所提高。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为了避免过多不必要的细节,在以下实施例中对属于公知的结构或功能将不进行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近似性语言可用于定量表述,表明在不改变基本功能的情况下可允许数量有一定的变动。除有定义外,以下实施例中所用的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普遍理解的相同含义。
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和辅助剂,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所述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为1:(0.1-99):(0.05-50)。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按照比例组合使用,能有效防治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等引起的红松球果虫害。相对于单独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或氨基寡糖素,以及与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中的任意二者复配相比,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将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三者复配使用,具有更显著的防治效果,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使用比例在较宽的范围内均有这种增效作用,可以针对多种虫害混合发生进行综合防治且防治效果突出。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不仅可以同时防治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等引起的红松球果虫害,起到广谱的杀虫效果,而且对以上单独每种红松球果虫害的防治效果均比现有的农药产品有所提高。
在本发明中,氯虫苯甲酰胺是3-溴-N-[4-氯-2-甲基-6-(甲氨基甲酰基)苯]-1-(3-氯吡啶-2-基)-1H-吡唑-5-甲酰胺的商品名,分子式:C18H14N5O2BrCl2,相对分子量:483.15,英文名称为Chlorantraniliprole,CAS号为500008-45-7,结构式如式(1)所示: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041
呋虫胺是(RS)1-甲基-2-硝基-3-(3-四氢呋喃甲基)胍的商品名,分子式:C7H14N4O3,相对分子量:202.2,英文名称为dinotefuran,CAS号为165252-70-0,结构式如式(2)所示: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042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中的活性成分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是指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呋虫胺的杀虫活性主要来自于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即(R)1-甲基-2-硝基-3-(3-四氢呋喃甲基)胍,其分子式、相对分子量、英文名称、CAS号同呋虫胺。
氨基寡糖素是[(1,4)-2-氨基-2-脱氧-β-D-葡萄糖]n的商品名,分子式:(C6H11NO4)n·H2O(2≤n≤20),相对分子量:n×161+18(n≤20),英文名称为oligosaccharins,CAS号为9012-76-4,结构式如式(3)所示: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043
根据本发明,为了进一步增强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三者复配的增效作用,优选情况下,所述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可以为1:(1-10):(0.5-5)。在此比例范围内使用该优选情况下,它们三者具有最突出的增效作用,能够以较低的组合物施用剂量取得较优异的防治效果,可以明显提高多种红松球果虫害的防治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以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所述农药活性成分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5%-60%。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农药组合物还可以含有组合物用辅助剂。所述辅助剂包括选自增效保湿剂、分散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防腐剂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以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所述增效保湿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0%,所述分散润湿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1%-20%,所述增稠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所述消泡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所述防腐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所述水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40%-95%。其中,辅助剂的用量无特殊要求,可以根据农药组合物配制的不同配方选择常规的用量,此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辅助剂可以根据需要选配本领域常用的成分,所述辅助剂包括选自增效保湿剂、分散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防腐剂和水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辅助剂的成分均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常用的物质,例如:所述增效保湿剂选自甘草酸、尿囊素、山梨醇、尿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分散润湿剂选自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磷酸酯类、丁二酸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和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中的至少一种,增稠剂选自海藻酸钠、糊精、阿拉伯胶、明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中的至少一种,防腐剂选自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卡松、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和山梨酸钾中的至少一种,所述消泡剂为选自硅油、有机硅酮类化合物、酯-醚型化合物、C8-C12的脂肪醇类化合物和C10-C20的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农药组合物可以以成品形式提供,即组合物中各组分已经混合,也可以每种成分以单独制剂的形式提供,使用时直接进行桶混。
本发明中,对于由农药组合物所制备的剂型为悬浮剂。
本发明中,对于悬浮剂的制备方法无特殊要求,可以采用本领域公知的各种方法,在此不再赘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中的各种剂型在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稀释使用。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如上所述的农药组合物在防治松科植物球果虫害中的应用。
本发明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对可防治的松科植物种类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选的,松科植物可以为红松、赤松、黑松、油松、马尾松、云杉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中,所述农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对可防治的红松球果虫害所引起的虫害的类型没有特别的限制,可选的,虫害可以为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引起的虫害中的一种或多种。
例如,该农药组合物可施用于红松,兼治红松上混合发生的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引起的虫害,改善红松健康状况,有效减少球果受害可导致畸形或干缩,不能结实等情况的发生。
其中,上述农药组合物在每亩地上的用量没有特别限制,具体可以根据活性成分的亩用量、制剂的活性成分含量及红松郁闭度进行调节,例如可以使每亩地上的活性成分的总施用量为1-100g。
以下通过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并不因此而受到任何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氯虫苯甲酰胺购自山东潍坊润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呋虫胺右旋对映体购自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氨基寡糖素购自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寡聚糖素购自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阿维菌素购自河北兴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木质素磺酸盐、十二烷基硫酸钠、尿囊素、购自科莱恩化工中国有限公司,海藻酸钠购自北京试剂厂,硅酸镁铝购自湖南朋泰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有机硅消泡剂购自迈图高新材料(中国)有限公司,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购自上海韬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实施例1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9:2)
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9重量%,氨基寡糖素2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2
24%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9:2)
氯虫苯甲酰胺2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18重量%,氨基寡糖素4重量%,木质素磺酸盐4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5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3
48%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9:2)
氯虫苯甲酰胺4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36重量%,氨基寡糖素4重量%,木质素磺酸盐5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2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4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6:5)
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6重量%,氨基寡糖素5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5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1:1)
氯虫苯甲酰胺3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3重量%,氨基寡糖素3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6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98.95:0.05)
氯虫苯甲酰胺1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98.95重量%,氨基寡糖素0.05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7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0.1:0.05)
氯虫苯甲酰胺10.43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1.04重量%,氨基寡糖素0.52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8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0.1:0.1)
氯虫苯甲酰胺10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1重量%,氨基寡糖素1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9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99:50)
氯虫苯甲酰胺0.08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7.92重量%,氨基寡糖素4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0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9:50)
氯虫苯甲酰胺0.2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1.8重量%,氨基寡糖素10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实施例11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重量比为1:69:50)
氯虫苯甲酰胺0.1重量%,呋虫胺右旋对映体6.9重量%,氨基寡糖素5重量%,木质素磺酸盐3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1重量%,尿囊素4重量%,海藻酸钠0.15重量%,硅酸镁铝0.6重量%,有机硅消泡剂0.3重量%,1-2苯并异噻唑啉-3-酮(BIT)0.2重量%,水添加至100重量%。
对比例1
12%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将实施例中1中的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2
12%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悬浮剂
将实施例中1中的氯虫苯甲酰胺和氨基寡糖素替换为同等重量的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3
12%氨基寡糖素悬浮剂
将实施例中1中的氯虫苯甲酰胺和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氨基寡糖素,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4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氨基寡糖素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5
12%氯虫苯甲酰胺·氨基寡糖素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替换为同等重量的氯虫苯甲酰胺,其他成分不变。
对比例6
12%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替换为同等重量的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其它成分不变。
对比例7
12%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寡聚糖素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氨基寡糖素替换为同等重量的低聚糖素,其他成分不变。
对比例8
12%氯虫苯甲酰胺·吡虫啉·氨基寡糖素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替换为同等重量的霜霉威吡虫啉,其他成分不变。
对比例9
12%阿维菌素·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氨基寡糖素悬浮剂
将实施例1中的氯虫苯甲酰胺替换为同等重量的阿维菌素,其他成分不变。
测试实施例1
选用胸径为25cm的赤松若干,分别将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9制备的悬浮剂稀释成活性成分为1重量%的悬浮液各100ml备用。选取50头大小大致一致的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分别分散地放置于事先选定的生长状态良好的无虫树木,然后通过打孔注液的方式对树木进行注射药液,然后分别在24h、48h和72h记录目标害虫死亡数量。每种药液进行3组上述测试,并进行一组空白对照测试(即只进行害虫培养,而不对树木给药)。按公式(Ⅰ)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111
1天后,所述悬浮剂对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的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如表1所示。作用速度快。
表1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121
测试实施例2
选用胸径为20cm的红松若干,分别将实施例1-11和对比例1-9制备的悬浮剂稀释成活性成分为1重量%的悬浮液各100ml备用。选取50头大小大致一致的松果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分别分散地放置于事先选定的生长状态良好的无虫树木,然后通过打孔注液的方式对树木进行注射药液,然后分别在24h、48h和72h记录目标害虫死亡数量。每种药液进行3组上述测试,并进行一组空白对照测试(即只进行害虫培养,而不对树木给药)。按公式(Ⅰ)计算各处理的死亡率,单位为百分率(%)。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131
1天后,所述悬浮剂对松果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的防治效果均达95%以上,且作用速度快。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132
测试实施例3
本测试实施例对实施例1-11、对比例1-9对松树上松果梢斑螟的防治效果进行测试。测试前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搅拌均匀,分别调节将实施例1-11、对比例1-9的活性成分浓度为1重量%备用。
松果梢斑螟:采自吉林长白山红松纯林中的诱木。挑选大小一致的3龄幼虫个体个体。
木段:木段采自吉林长白山健康的红松,胸径0.12m,截成长度0.35m小段,两头用辣封住,防止失水。
试验处理:试验前3天将松果梢斑螟接入木段,用刀将木段韧皮部撬开,再用凿子在已撬开的木质部凿一个长10mm,宽5mm,深5mm的小坑,将松果梢斑螟放入小坑,再将韧皮部合拢、封严、编号。每个木段接30头松果梢斑螟幼虫。3天后,将稀释后的实施例1-8、对比例1-9各25ml直接喷洒在已接入天牛的木段表面,保证整个木段倍药湿透。每个处理3次重复,共90头天牛。第3天、第5天、第7天打开接入口,记录松果梢斑螟生存状况,将死亡松果梢斑螟挑出来,然后再封严接入口,观察式(Ⅱ)计算防治效果,结果如表3所示。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141
表3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142
Figure BDA0002538074190000151
注:空白对照为其他实施例和对比例提供基础数据。
根据表1、表2和表3,将实施例1-11与对比例1-9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与单独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或氨基寡糖素相比,以及与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中的二者复配相比,或是使用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中的二者与另一种成分复配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农药组合物对于多种松科植物虫害均能够取得优异的防治效果;将实施例1-3与实施例4-11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相对于1重量份的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的含量为0.1-10重量份,氨基寡糖素的含量为0.5-5重量份的情况下,能够取得更加优异的防治效果,进而有效改进作物健康,并且能够降低用药量,节约成本,减少残留,减轻对环境的污染;将实施例7与实施例9-12的数据进行对比可以看出,在本发明优选的农药组合物中含有活性成分和辅助剂,其中辅助剂以组合物的总量为基准,增效保湿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0%,分散润湿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1%-20%,增稠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消泡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防腐剂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0.01%-1%,水在农药制剂中的重量含量为40%-95%,不影响农药组合物的使用效果。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申请范围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农药组合物,所述农药组合物含有活性成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包括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在所述活性成分中,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为1:0.1~99:0.05~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活性成分中,氯虫苯甲酰胺、呋虫胺右旋对映体和氨基寡糖素的重量比为1:1~10:0.5~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成分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5%~6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含有辅助剂,所述辅助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增效保湿剂、分散润湿剂、增稠剂、消泡剂、防腐剂、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农药组合物中:增效保湿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0%;分散润湿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1%~20%;增稠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消泡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防腐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1%;水的重量百分比为40%~9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效保湿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甘草酸、尿囊素、山梨醇、尿素;所述分散润湿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脂肪醇聚氧乙烯醚、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基醚嵌段共聚物、烷基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聚羧酸盐、木质素磺酸盐、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甲醛缩合物、磷酸酯类、丁二酸酯磺酸钠、十二烷基硫酸钠、羟基聚环氧乙烷嵌段共聚物;所述增稠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海藻酸钠、糊精、阿拉伯胶、明胶、黄原胶、羧甲基纤维素、甲基纤维素、硅酸镁铝;所述防腐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1-2苯并异噻唑啉-3-酮、卡松、甲醛、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所述消泡剂选自以下成分的其中一种或其中若干种:硅油、有机硅酮类化合物、酯-醚型化合物、C8-C12的脂肪醇类化合物、C10-C20的脂肪酸类化合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农药组合物的剂型为悬浮剂。
8.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松科植物球果虫害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松科植物包括红松、赤松、黑松、油松、马尾松、云杉。
10.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农药组合物用于防治红松球果虫害应用;其中,所述红松球果虫害包括松果梢斑螟、冷杉梢斑螟、赤松梢斑螟、球果小花尺蛾。
CN202010538759.0A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16312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8759.0A CN111631220A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38759.0A CN111631220A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31220A true CN111631220A (zh) 2020-09-08

Family

ID=723239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38759.0A Pending CN111631220A (zh) 2020-06-13 2020-06-13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312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8643A (zh) * 2022-03-23 2022-07-05 河南农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噻虫胺的农用组合物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247A (zh) * 2004-07-01 2007-08-08 杜邦公司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CN102217639A (zh) * 2011-04-21 2011-10-19 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04855A (zh) * 2012-11-26 2013-04-03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寡糖及新烟碱类杀虫成分的组合物
CN103651382A (zh) * 2013-12-03 2014-03-26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壳寡糖的杀虫组合物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4247A (zh) * 2004-07-01 2007-08-08 杜邦公司 邻氨基苯甲酰胺无脊椎害虫防治剂协同混合物
CN102217639A (zh) * 2011-04-21 2011-10-19 青岛海利尔药业有限公司 一种含有呋虫胺和氯虫苯甲酰胺的杀虫组合物
CN103004855A (zh) * 2012-11-26 2013-04-03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含有寡糖及新烟碱类杀虫成分的组合物
CN103651382A (zh) * 2013-12-03 2014-03-26 海南正业中农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含壳寡糖的杀虫组合物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张金平: "手性单体新烟碱类农药可降低对蜜蜂毒性", 《农药市场信息》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98643A (zh) * 2022-03-23 2022-07-05 河南农王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包含噻虫胺的农用组合物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3069A (zh)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6857581B (zh) 一种含有三氟咪啶酰胺的杀线虫组合物
CN111631220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3040148B (zh) 一种包含葡聚烯糖的农用组合物
US9585383B2 (en) Methods of reducing phytotoxicity of a pesticide
CN114097773A (zh) 一种能够防控松材线虫病的悬浮剂
WO2024095171A1 (en) Stable synergistic insecticidal composition
CN104996458A (zh) 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875714A (zh) 一种苏云金杆菌·多杀霉素·三硅氧烷聚氧乙烯醚组合物及其防治水稻钻蛀性害虫的用途
CN114617127A (zh) 一种农药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708512A (zh) 一种含四霉素和喹啉铜的杀菌组合物用于防治植物黄单胞菌属病害的用途
CN114532350A (zh) 一种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1708002A (zh) 一种增效农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1602665A (zh)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果梢斑螟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应用
CN111567549A (zh)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注射液剂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299446B (zh) 一种含虫螨腈的纳米悬浮剂组合物
CN115474608B (zh) 一种用于乌塌菜病害防治的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0463709A (zh) 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Skalský et al. The efficacy of European fruit lecanium, Parthenolecanium corni (Bouché, 1844) control using natural products.
CN111264544B (zh) 一种用于防治钻蛀性害虫的制剂及其应用
CN107668055A (zh) 一种含有阿维菌素、杀螟丹与吡唑醚菌酯的悬浮种衣剂
CN111466375A (zh) 一种用于防治红松球果害虫的微囊悬浮剂及其应用
CN111466392B (zh) 一种含有噻霉酮和四氟醚唑的杀菌组合物及其用途
CN111316995B (zh) 农药组合物、农药制剂及二者的应用
CN117121913A (zh) 含28-高芸苔素内酯和氨基寡糖素的组合物、制剂及其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8